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设施农业行业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篇2
2009年11月26日,“中国温室2009”在四川省成都市隆重开幕。本次年会得到了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商务部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四川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四川省农业厅、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省农业大学,以及四川省“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促进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是中国温室园艺行业的又一次盛会。
参加本次年会的有来自北京、河北、河南、山东、浙江、上海、四川等22个省市以及来自美国、荷兰、以色列、德国、瑞典、日本等国家的与会代表320余人,参会企业及机构涉及200余家。此外,四川省农机系统的领导及科技人员也参与了本届年会。
在开幕式上,四川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母世杰局长发表讲话,他指出自20世纪80年展起步以来,四川省设施园艺取得显著的进步,由最初的地膜覆盖、小拱棚等简易大棚形式为主,逐步发展成塑料大棚、阴阳棚、各种覆盖材料的温室等形式为主。尤其近年来,随着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以及四川政府加大投入,设施农业得到较快发展,玻璃、PC板连栋温室和塑料连栋温室开始建设,各地根据自身地理气候和市场条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设施农业集中连片、规模较大的蔬菜和花卉生产基地。5.12特大地震后,有大量重建援建的设施蔬菜、花卉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一些地方通过引进先进的生物技术,与养殖设施相配套,基本实现了环境污染零排放,取得了设施农业发展的可喜变化。目前四川省多元化建投,多形式发展设施农业的新格局正在形成。但是,受自然经济和技术等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四川省内设施农业发展尚不够平衡。基础设施缺乏配套,科技服务跟不上,品牌带动辐射面小等问题,需要高度重视。他说道,“中国温室2009”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欢迎与会代表和专家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多种形式参加设施农业建设,共同推动四川省设施农业的发展。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科教质量处范学民处长指出,农业设施化的发展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方向和重要内容。我国设施农业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重要的设施园艺大国。设施装备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从品种选育、新型温室的设计、环境控制,到设施化管理、病虫害控制等都取得了进展。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显示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对设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给设施农业带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是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地方盲目扩大规模,建设政府形象工程,缺乏全国公关的指导和协调,技术创新不足,产业化、智能化生产水平不高,生产人员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设施园艺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同时他强调,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将按照相关的指导原则与农业部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合作,共同促进设施农业的发展。他指出应坚持四个原则和从六个方面八手。四原则指 坚持工程装备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坚持市场引导和宏观调控相结合;坚持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相结合;坚持全国统一布局与发挥地方区域优势相结合。六方面指:制定全国设施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加大补贴的力度;加大设施技术人员的培训;推广新进的设施技术;加大科研开发,加强标准化建设,如设施园艺装备的标准化、设施园艺建筑的标准化,设施园艺栽培的标准化等。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朱明院长指出,现阶段正处于“十一五”圆满完成。“十二五”开局的阶段。现代农业要向设施化发展,设施农业发挥的作用尤为突出。我国设施农业从起步以来一直在探索中前进,初步探索出了设施农业发展的道路。他指出,因地制宜是设施农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设施园艺应全面协调发展,实现设施与地理环境的相协调,设施装备与作物生产相协调,生产与市场相协调。农业部高度重视农业基础设施装备建设问题。加快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农产品生产装备和设施,未来的发展将以种养业基地为重点,以基地建设为重心,以基地带动产业的发展,形成科技成果的集成化、生产的产业化和设施装备的现代化等。行业发展中的模式化和标准化将通过基地进行提升。四川省作为本次推进活动的开展地区,具备发展设施农业的诸多有利条件,具备设施农业发展的雄厚基础。他希望“中国温室2009”能有机结合四川省产业特点,通过与全国及国际代表的交流,更新理念,解决问题,共同促进地方设施农业建设。
开幕式热烈而隆重,各位与会嘉宾和领导都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指导意见,也指出了今后设施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与会代表也表示希望通过“中国温室2009”活动这一平台,更好地促进设施园艺的发展。
“中国温室2009”四大亮点
紧紧把握“危中之机”
2008年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世界经济的发展举步维艰。有人预言大萧条时期已经到来,2009年对于全世界包括中国都是十分艰难的一年,众多经济学家预言发达国家的经济将呈现U字型发展。但是,中国的经济则呈现V字型走向。有人甚至说是中国的经济在拉动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增长。
在“中国温室2009”年会上,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所长齐飞指出,受2008年经济危机影响,国外设施园艺2009年经历了动荡并仍处在一个相对的“艰难时刻”,相比而言,蔬菜受影响相对较小,而作为非基本必需品的花卉则受到较大影响,主要集中在消费萎缩较大、市场价格降低、信贷渠道紧缩、节能减排压力等方面。同时,他也指出了目前全球经济复苏迹象初现,只是矛盾时发。国外政府频频出手,困局待解。中国政府则表现从容、淡定。中国将较平稳地跨过这最困难的一年,对中国而言,全球的经济危机将使中国加速自身的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内需成为首要任务。这是中国经济也是设施农业发展的“危中之机”。中国农业的复苏超过预期。这一说法得到了与会代表们的广泛认同。他还勾画了中国温室园艺的现在与未来,说明了国内外设施园艺宏观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经济危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未来的发展形势将如何变化。让与 会代表深刻理解我国发展设施园艺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指出了目前设施园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促进设施园艺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四川在重建中发展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这次灾害不仅导致夏收作物无法适时收获,给当季农业生产带来直接损失,而且造成农业基础设施和推广服务体系损毁严重,给全年乃至今后几年的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Ⅱ向。其中主要表现在农作物大面积绝收。特色农业遭受严重打击,大量的水渠、提灌站、梯田、蓄水池以及机耕道、沼气池等农业基础设施破坏严重。而且由于抗灾防灾的需要和交通阻断的制约,对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农民收入的增加影响很大。随后,《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汶川地震灾后农业农村生产设施重建规划》、《关于汶川地震灾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恢复重建的指导性意见》、《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等相关规划和政策相继出台,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正抓紧开展起来,尽量将地震灾害对农业的损失降到最低。
2009年11月21日~25日,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周长吉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陈端生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邹志荣教授、北京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所李明远研究员、西北(宁夏)设施农业产业技术研究示范中心主任宋波等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中国温室2009”会前川渝地区设施农业调研活动。他们分别代表了来自环境气象、农业工程、设施园艺、病虫害防治、设施蔬菜等研究领域。专家们用5天时间,先后考察了川渝地区设施蔬菜、设施养殖以及设施食用菌的生产和发展情况,对汶川地震灾区的灾后高效农业产业的重建工作与当地农业部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
年会中,四川省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促进会罗毅副会长向与会代表介绍了5.12地震带来的损失和灾后农业重建的状况和发展。指出种植业、畜牧业和农机设施、农村沼气及乡村清洁工程等一恢复重建项目649个已全部开工,已修复受损农田76.77万亩(约5.1万公顷),农业生产大棚242.11万m2、畜禽圈舍1771万m2。修建机电提灌站706处,机耕道827公里,建设良种繁育基地16个等。
四川农业大学李首成教授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四川设施农业现状与发展,指出目前四川省设施农业面积为2万公顷左右,仅占占全国的设施农业的0.6%。四川省设施农业的棚室类型主要有智能温室、钢结构塑料薄膜大棚、竹木结构塑料薄膜大棚三种。以成都市为例,至2008年底设施棚室总面积为14 49万亩(约0.97万公顷)。其中智能温室占0.27%,钢结构塑料薄膜大棚占5%,竹木结构塑料薄膜大棚占94.8%。目前四川省设施农业存在“四低”:科技水平低、设施水平低、管理水平低和生产效率低。尤其是存在技术含量低,棚室建造随意性很大,抗风、防雨雪重压的能力极差,不适应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需要等问题。这些问题与四川省目前设施农业快速的发展趋势很不协调,预计到2010年设施农业总面积将比2009年增长33.33%。他提出,对四川等西部地区设施农业的发展进行建设性补贴的倾斜,且不宜全国一刀切;建立和完善设施农业建设的标准等建议和意见。
专家共同探讨行业可持续发展
全球金融危机和我国风雪自然灾害给设施农业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如何扩大内需进行产业调整。各位专家在“中国温室2009”上从各自研究的领域谈设施园艺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周长吉副所长为与会代表评析了2009年设施园艺工程行业热点,分析了中国温室的建设规模、行业标准化进程。还提出了各种热门技术的应用,如秸秆生物反应堆增施CO2技术、物理控制技术等。为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发展途径和方法,得到了与会代表的认可。
针对连续两年以来冬季发生的风雪灾害给设施农业造成的巨大损失,中广国际建筑设计研究院钢结构所王勇所长,向与会代表分析了现有结构受力的基本规律,通过温室结构与类似建筑的对比分析,使业内代表加深了对现有温室结构的理解,对能有效抵抗风雪灾害的新型温室等结构的开发起到的借鉴作用。让代表们受益匪浅。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孙忠富向与会代表介绍了设施环境远程监控主要模式与应用展望,对比了传统监控技术和远程监控技术的区别及其优劣势。他指出,传统监控技术存在测点少,覆盖面小,难以实现移动办公和远程监控等问题。而远程监控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难题,同时也指出了远程监控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机遇。他还向与会代表传授了远程监控的关键技术与解决方案,从传感器的设计和制作到嵌入式系统设计,从数据传输系统设计到网络数据库管理平台,从系统自我诊断和远程维护到辅助设备远程控制,再到数据的挖掘与远程诊断管理等七个方面进行关键技术的讲析。
产品和技术理念推陈出新
“中国温室2009”活动中,各企业将自己的产品和技术与代表们进行交流。
拜耳(北京)板材有限公司总经理郝世凯和客户经理房振邦向与会代表介绍了该公司近期推出的专门面向温室行业的创新型板材――阳光一明透系列产品。作为温室行业专用的聚碳酸酯中空板(也称阳光板),阳光-明透具有卓越的保温、透光和防雾滴性能,这进一步解决了聚碳酸酯中空板作为温室覆盖材料的结霜问题。并且在原有十年品质保证的基础上,将为阳光一明透的防雾滴功能提供十年品质保证。
北京绿东国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晓云介绍了该公司研发的十几种蔬菜无土栽培技术模式。蔬菜无土栽培技术具有不用土地、省肥省水、病虫害发生率低、产品质量好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关注和研究。这些技术对设施栽培具有重要的示范指导意义。
北京为华新光电子有限公司经理战琪和惠州市中太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扬明东则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各自公司的补光灯系统和对设施园艺栽培所起的重要作用。
贝尔国际农业系统咨询公司托马斯先生根据自身多年熟悉美国和中国商务往来的心得,向与会代表传授了如何理解和与国外园艺公司联系的经验和方法,希望能促进中国与外国公司在设施农业方面的贸易往来。
专业参观
2009年11月28日,与会代表参观考察了都江堰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温江现代设施庭院。其中,都江堰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坐落于都江堰市崇义镇云海村,是都江堰市10万亩现代农业集聚区的核心区,首期占地500亩(约33.3公顷),投资3100万元。由上海孙桥现代农业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整体承建。建设项目包括种子种苗、优质农产品、农产品加工及物流、农业科技服务及产品展示交易等功能。该园区的建设目标是,打造出“一个品牌、两座桥梁、三个平台、四个基地”。即:为当地塑造一个新的农业品牌;构筑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都江堰农业与上海农业对接的两个桥梁;搭建产学研平台、农业产业化经营平台、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等三个平台;建设优质农产品示范、展示、培育基地,新品种、新技术集成创新基地,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基地和科普教育休闲观光等四个基地。而温江现代设施庭院向与会代表展示了休闲农业的又一项功能,拓宽了设施园艺的发展空间。
篇3
专家指出,制定全国设施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分必要。通过制定“十二五”规划,明确发展设施农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发展区域重点和主推技术、工作重点、保障措施等。制定好规划是推动设施农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促进设施农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专家们一致认为,该规划要与相关的农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特点、区域布局、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顺应现代农业新的发展形态,科学谋划设施农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
篇4
一、校企合作共建设施农业技术课程的思路
(一)对设施农业技术相关行业企业进行调研。通过广泛深入对与设施农业技术相关的工作岗位进行调研,了解岗位的任职要求、职业能力要求,为课程标准制定与课程核心内容体系建设提供依据。(二)课程设计。在明确岗位的任职要求及职业能力要求,熟悉岗位工作过程后,结合实际及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情况,进行课程整体设计和教学单元设计。(三)制订课程内容体系与课程标准。根据调研结果,明确设施农业技术生产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职业能力要求,完善课程标准制定与课程核心内容体系建设。(四)编写特色教材,建设教学资源。通过课程调研,进行课程定位,完成课程整体设计和教学单元设计,编写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设施农业技术校本教材。完成设施农业技术课程多媒体课件、学习指南、学期授课计划、教案、习题与答案、授课录像、学习信息等教学资源建设。(五)课程改革实施。具体如下:1.教学组织形式方面。以工作项目为导向引入学习任务,合理地组织理论与实践教学,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采用情景式教学与讨论式教学等方法,做到“做中教、做中学”“边做边学”,形成“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中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意识、责任意识与安全意识。2.教学方法手段方面。通过灵活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专题研讨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通过实际操作训练,增强学生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六)教学效果评价。制定一套可行的项目课程实施效果评价方案。由校外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做出评价结果。由社会用人企业或各类组织评价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强弱,包括实训、实习产品或服务的应用价值,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水平证书等。(七)师资队伍建设。专兼职教师总数达到3名以上,争取教授1名,副高级以上达到1名。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专任教师每年安排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学习实践,兼职教师(企业)主要负责实践教学,同时每年邀请兼职教师(企业)为专业学生开设专业讲座。除了课程教学外,加强校企科研交流与合作。
二、校企合作共建设施农业技术课程的设计
设施农业技术主要讲授农业设施种类结构、基本设计、建造及安装,农业设施环境调控,无土栽培技术,主要植物设施栽培技术要点等,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最新成果的总结和集成。开设和学习本课程,能够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设施农业的理论和技术,把握现代设施农业技术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方向,为学生以后能够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一)设定课程目标。具体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设施农业及农业设施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设施农业产业在农业及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及作用,了解国内外设施农业发展概况和趋势。(2)了解主要栽培设施的结构与性能。(3)了解覆盖材料的种类与性能。(4)了解设施环境调控主要措施。(5)熟知设施生产作物的生物学特性。(6)熟知常见作物设施生产的设施和设备。(7)认知常见作物设施生产过程。(8)了解作物设施生产过程的环保知识。2.能力目标。(1)能根据设施环境采用合适方法调控。(2)能运用设施栽培的基本理论,因地制宜选用合适的设施类型和覆盖材料。(3)会制定设施作物周年生产计划。(4)会根据作物生长需要调节设施环境。(5)能对主要设施作物进行生产。3.素质目标。(1)学会自主学习,具有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2)具有环境保护意识、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精神。(3)学会团队合作、沟通和语言表达。(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以项目为单元,重构课程内容,探索任务驱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如表1。(三)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具体如下:1.课程教学模式。设施农业技术课程实施“生产过程式”的教学模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设计方案,教学模式为“真实生产,模拟经营,学教相辅”。以典型的设施作物生产任务为载体进行课程开发,将课堂设在实训室、实训基地,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优势实现教、学、做一体化。2.教学方法与手段。结合现在高职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兴趣,使相对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具备趣味性,合理科学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是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四)课程考核与评价。具体如下:1.课程考核。本课程的考核方式突出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其平时成绩、技能成绩注重过程考核。期末考试采用闭卷方式,按百分制计分,总评成绩(百分制计分)由四部分构成(考勤成绩占10%、平时成绩占10%、技能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占40%)。其中技能成绩部分由企业指导老师评定,具体评定标准如表3。2.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评价:由校外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做出评价结果。社会评价: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强弱,实训、实习产品或服务的应用价值,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水平证书进行评价。综上所述,重视专业课程开发与企业合作,课程设计和定位必须根据工作岗位能力和素质要求,明确课程目标。结合企业对工作岗位能力的不断变化和要求,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艺术与技巧,将合适的教学方法、手段和考核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保证课程教学不与社会需要和企业岗位需求脱节。
【参考文献】
篇5
北京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北京市农业机械研宄所成功孵化的集研发、产业和资本运营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是我国工厂化农业装备技术研发与制造的领军企业,已成为中国温室行业民族品牌的代表。京鹏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依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全力打造国际化的“ChinaKingpeng”为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08年4月30日,京鹏科技在深交所正式挂牌,成为我国设施农业装备行业第一家“新三板”上市企业。
京鹏科技始终坚持“立足三农、创业报国”,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致力于现代设施农业装备的研发和推广,京鹏科技产业化取得累累硕果,实现了价值创新,推动了京郊乃至全国设施农业总体水平的提升。倡导“民族品牌、服务世界”的企业发展理念,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自2001年京鹏温室首次出口海外至今,印有“中国京鹏”商标的温室已先后在美国、俄罗斯、伊朗、韩国、卡塔尔、埃及、哈萨克斯坦等数三十多个国家扎根落户,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正迅速成为京鹏科技新的经济增长点。
创新是京鹏团队永不懈怠的宗旨和追求,紧紧围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京鹏借助首都科技资源优势,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推进“产-学-研-用”创新体系的建设,提升核心竞争能力。截止目前,京鹏已拥有国家专利50余项,完成国家科技部、农业部以及北京市科研课题和科技开发项目328余项,荣获各级奖励116项,在温室工程及配套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开发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相继开发了“屋面全开启式连栋温室”、“屋顶平拉膜温室”、“植物检验检疫隔离温室”、“植物生理生态监测系统”、“植物工厂”等核心专利技术,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我国设施农业装备技术研发的生力军。
创新是企业活力的源泉,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公司的研发工作由研发分公司负责,其主要职能为根据公司的发展和市场需要,针对行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问题,持续不断地将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为适合企业规模生产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和技术装备,并不断推出具有高增值效益的系列新产品,推动相关行业、领域的科技进步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世界草莓大会4.4万平方米连栋温室,是我国首座大规模草莓种植展示温室,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层中空钢化玻璃温室,温室内配置了移动式喷灌系统和自动化环境智能控制系统等世界领先的设施农业技术装备,可以满足草莓从育苗到收获的各生长环境需求,实现草莓种植的自动化生产。
篇6
北京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北京市农业机械研究所成功孵化的集研发、产业和资本运营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在新时期国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大背景下,经过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工厂化农业装备技术研发与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成为中国温室行业民族品牌的代表,如雄鹰一般,在设施农业领域自在翱翔。
厚积薄发:半个世纪孕育的华丽蜕变
1959年,北京市农业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农机所”)成立,在农业机械设施的研发及产业化发展方面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优势。
1990年,刚刚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的周增产来到农机所后,从果园机械的研究开始,他潜心钻研、积极攻关,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多次获得国家各项科技奖励和荣誉。
改革的年代,一切都要向改革要答案。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稳步发展和技术积累,农机所孕育了变革的胚胎,1999年,“京鹏温室”从农机所蔬菜机械研究室课题组中破壳而出,“京鹏”品牌诞生!
从公司注册蜕变为上市企业,用了多长时间?
京鹏的答案是:五年。
2000年,周增产从荷兰瓦格宁根大学留学深造归来。回国后,他继续选择留在农机所,并投身到了京鹏的创新、创业大业中,是京鹏九年蜕变的亲历者、贡献者。在公司蜕变的过程中,他也从技术部经理快速成长为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研发团队也从10多人发展为60多人,为京鹏的展翅翱翔积攒了力量。
展翅:“植物工厂”填补国内空白
2008年4月30日,京鹏科技正式在深交所“新三板”挂牌,成为我国设施农业装备行业第一家“新三板”上市企业(股份代码430028)。京鹏跨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在公司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研发团队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借助首都科技资源优势,积极开展课题、项目等的攻关,相继开发了屋面全开启式连栋温室、屋顶平拉膜温室等十余项核心专利技术及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我国农业装备技术研发的生力军。
11月1日,“植物工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第二次技术委员会”在北京隆重召开,60余位农业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了我国设施园艺高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会上,周增产汇报了植物工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情况、已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工作规划,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和肯定。
植物工厂是利用精确环境控制和自动化高新技术在全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空间内进行植物周年工厂化生产的一种体系。它是现代生物技术、环境工程、机械传动、自动化控制和数字技术等高新技术综合集成的产物,是设施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代表了未来设施农业的发展方向,为太空农业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植物工厂从规模上可分为1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植物工厂、300~1000平方米之间的中型植物工厂和300平方米以下的小型植物工厂;从种植的品种上可以分为种苗植物工厂、商品菜植物工厂;从光能利用上,可以分为太阳光利用型、太阳光和人工光并用型、人工光型等。
周增产告诉记者,“日本全国有植物工厂150余座,以科研、实验、展示、科普为主”,而在技术水平上走在世界前列的是荷兰,“主要采用太阳光、人工光并用的形式,从事大规模的花卉以及蔬菜的生产”,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有差距,更要奋起直追、迎难而上。在科技部863重大专项的支持下,周增产带领研发团队开展了“植物工厂化生产低碳设施与装备”的研究,在设施农业前沿技术植物工厂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研究,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走在国内研究前沿高端设施农业技术的前列。
“在北京市科委重大课题支持下,从08年开始进行了课题研究,09年启动了国内首座大型植物工厂设计和建造,2010年上半年完成工厂制造,下半年试运行,主要功能有科研、孵化、生产和科普,总体运行状况良好。”寥寥数语,周增产向记者介绍了植物工厂的研究及进展情况,短短数年,一座大型多功能的植物工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试验示范基地于北京通州落成,代表着我国农业向现代农业最先进技术的率先起航,填补了国内空白。
这座植物工厂主体结构采用单层轻钢结构,总建筑面积为1289平方米,形状像一艘航空母舰,是国内首座集科研、试验、示范、孵化、生产、科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孵化平台。其内部分为组培播种区、育(炼)苗区、生产收获区和包装储藏区四个分区,有三种不同的采光模式,充分体现植物工厂高端、高效、高辐射的特点,是首都高端农业设施的窗口。
“在生产过程中,从种子、播种、收获实现了全程的机械化,产品生产绿色安全。”周增产说,围绕植物工厂化生产低碳设施及配套关键技术装备的需求,他带领研发团队重点进行太阳能薄膜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平板集热系统的集成示范,无土栽培消毒装备的研究与示范,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装备如鲜花工厂化生产智能栽培传输装备、草莓高产栽培装置、苗木移植机器人,以及基于植物生长检测的温室环境管理物联网系统的开发与示范,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设施农业装备技术体系,开发并建设了京鹏智慧温室,对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研究的过程中,在重点技术创新方面开发了ZigBee的无线植物生理生态检测系统、营养液的循环利用系统等多项重要的技术和装备,取得了20多项相关专利。研究团队还特别注重对再生能源的利用,利用地源热泵系统和太阳能发电系统解决植物工厂的能源问题,开创了农业低碳经济运行模式。
翱翔: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我们在实验平台方面跟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人才队伍建设上也有待提高。”谈到未来设施农业的发展,周增产不无忧虑地说。
篇7
2013年4月20~22日,第三届(2013)中国・寿光国际设施园艺高层学术论坛在山东省寿光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设施园艺行业科研工作者、技术推广人员180余人,以及来自日本、韩国、美国、荷兰、以色列、西班牙、加拿大、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十几位业界知名专家应邀参加了本届论坛并做大会交流。
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局副局长吴胜军、山东省寿光市副市长王惠玲、寿光市人大常委副主席房师平、中国园艺学会设施园艺分会会长张志斌、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陈青云等领导和嘉宾应邀出席开幕式。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杨其长研究员主持开幕式。山东省寿光市副市长王惠玲、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局副局长吴胜军、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Nicolás Castilla教授致开幕式致辞。
“中国・寿光国际设施园艺高层学术论坛”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寿光市人民政府倾力打造的国际性高端学术盛会。并于2009年和2011年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简称“菜博会”)期间连续举办了两届。每届论坛都有150余名中外学者与会,30余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对设施园艺的最新科技进展进行了报告,取得了圆满成功。应国内外同行的迫切要求,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寿光市人民政府决定于2013年4月,在第十四届菜博会期间举办本届学术论坛。本届论坛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组委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设施园艺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园艺学会设施园艺分会、山东省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联合承办。
本届论坛以“低碳、节能、高效、安全”为主题,本届论坛安排了日本千叶大学Kozai Toyoki教授、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Nicolás Castilla教授、荷兰瓦赫宁根大学EP Heuvelink教授、台湾大学方炜教授、沈阳农业大学须晖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陈青云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张志斌研究员、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周长吉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红教授等40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作大会主题报告和专题报告,并围绕设施环境调控、设施高效栽培、节能与新能源利用、新型材料与装备、绿色安全生产、物联网技术、植物工厂等当前设施园艺的热点和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了当前设施园艺领域的新进展、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成果,探讨实现设施园艺低碳节能、高效安全的生产模式,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的技术途径,提升设施园艺技术与装备工程研发水平,为促进设施园艺产业现代化做出新的贡献。
篇8
农村物流市场主要可分为农业领域的物流配送和非农领域的物流配送。农业领域物流配送指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生产过程农业生产资料配送及农产品的配送。非农领域的物流配送指农村日用品及工业品的配送。当前,农村农业生产资料销售的主渠道是供销合作社系统和部分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开展技物结合所办的经营实体,日用品及工业品的供销为供销合作社系统与个体经营各分天下的局面。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除了个体商贩的经营、个别农业加工企业以订单形式与农户签订农产品的购销合同外,大多数由农民自己进行销售。
二、农村物流的发展瓶颈分析
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运作成本高。我国广大农村,除个别较富裕的地方实现了村村通的道路要求,绝大部分农村道路状况差,物流运费高,物流运输工具难以发挥作用;消息闭塞,没有公共的信息平台,物流信息难以处理和发挥作用;农产品具有易腐性、季节性,其自然属性对其运输、包装、加工等提出了特殊的也是更高的要求,经营农产品物流风险较大。农村没有科学的冷藏设备,鲜活的农产品就难以运输、加工等实现其价值;没有科学的工艺和技术,农产品就难以实现加工增值。
农村生产组织水平低,物流需求分散,物流供给能力不足。在我国,由于农村人多地少,耕种分散,又缺乏农村农协等中介组织的参与,无论是农村生产组织、流通组织还是物流企业都存在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技术条件差等问题,制约了物流的供给水平。
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农村物流发展缓慢。目前我国农村发展势头良好,农村税费改革使得农民受益很大,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依然落后,农民收入低,农村市场相对城市市场发展滞后,这必然使得农村物流供给及需求水平低,物流业发展缓慢。同时农村物流发展缓慢还与广大农村地区物流意识差、物流知识薄弱、对物流重视不够有着直接关系。
物流政策不到位甚至空门,物流作业不规范,物流交易成本高。影响物流交易合约顺利形成和履行的因素很多,其中政策和信用是主要的。没有政策的支持,物流业也难以发展壮大,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发展农村物流的对策
就国家层面来看,加大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农村发展势头良好,税费改革让农民受益很大,但农业税的取消也同时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农民参与公共设施的建设,地方政府没有资金又难为无米之炊。资金的瓶颈制约因素凸现。因此,发挥县乡两级政府的作用,加大农村信用资金的投放力度,设建设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前提。同时,协调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物流体系的规划,加强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的布局与建设,在全国范围内配置物流资源,引导农村绿色物流的发展,重视物流研究与物流技术的开发,积极开展不同地区在物流管理、物流技术、物流人才等领域的合作和交流。
就产业层面而言,要积极开展供应链物流管理,培养供应链核心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形成“生产企业+农户”、“批发企业+农户”、“零售企业+农户”、“配送中心+农户”等多元化的物流运作模式;创新中小企业之间的物流协作模式采用协作物流;共同配送、共享物流网络等形式解决农户分散、物流分散问题;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约束行业竞争行为,减少恶性竞争,杜绝非法竞争。
就物流层面的基础――农产品的生产,要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组织,以土地产权改革为基础,进行不同形式的产权重组,壮大生产规模和经营管理实力;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纷纷谋求绿色、安全卫生、健康的消费。具体表现为:对农产品的需求表现为物理、化学、营养、卫生及消费心理上,不仅对农产品可度量的参数有要求,而且对生产该产品的环境也有严格要求,进而对生产的方式也有要求。对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也要求符合安全卫生的标准。这就要求农村积极培育农村的中介组织,使其发挥新时期农村生产组织的纽带和桥梁,积极从事与农户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中去,按照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即在农业产前向农业生产者统一供应优质种苗、实施统一的操作规程、农作物病虫害的有效控制、农产品的分级处理等方面进行监控。以达到农副产品的绿色健康要求。
作者单位:潍坊学院
参考文献
[1]《入世后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研究》课题组.有关行业协会的理论研究综述 [J].中国农村观察,2003,4:45-47.
[2]张敏.行业协会在第三方物流信用机制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5,1:25-27.
[3]程赐胜,蔡瑛.加快物流行业协会建设,促进物流产业发展 [J].交通企业管理,2002,4:56-58.
the Study of Bottleneck and Development on the Rural Logistics
Ma Shouzhong
篇9
一、农林高校校外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林高校学生校外实习还存在“四缺四不”现象。“四缺”即缺乏高质量稳定的实习基地、缺乏针对性强的实习教学内容、缺乏有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缺乏支撑学生校外实习的经费;“四不”,即“走不出”、“走不远”、“走不长”、“走不近”。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不足,学生走不出去;经费不足,实习地点只能就近安排,内容和时间被压缩,学生实习走不远、走不长;实习内容与行业发展联系不紧密,学生不能系统参与行业生产实践和比较深入了解行业发展状况。
(1)缺少多功能实践平台。随着体制改革,原依托农业管理部门设置的农业场站、兽医站等学生实习的重要基地,或个体化,或被撤销,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呈现“站撤、线断、网破”的局面;农业产业化的程度、科技含量还比较低,产业化的企业较少,能接收学生开展实习实践的基地和企事业单位不多;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存在差异、鼓励行业单位参与人才培养的保障性政策缺失或执行不畅(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激励补偿政策、学生安全风险保障制度等)等原因,行业单位接受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2)缺少针对性强的实践内容。校外实习基地安排的部分实习内容脱离生产实际,缺乏既和课堂内容有效衔接又和生产息息相关的实习内容;实习基地一般主要依附教师科研项目或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存在,基地功能相对单一,面向的专业较窄,能开展实习内容有限,往往导致实习内容达不到预期效果。
(3)缺乏有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校外实习指导存在工作辛苦、对教师要求高、工作量计量不高等特点,教师不愿意带学生外出实习,实习指导教师难落实。同时,少数实习指导老师本身缺乏生产实际经验,指导效果达不到要求。
(4)缺乏实践教学专项经费。农林高校办学困难,能列支用于实践教学的专项经费有限。农科类专业的学费较低;农林本科院校面对更多来自农村的贫困学生,和其他高校相比,需要更多的经济支持;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林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社会效益显著,但基本上是无偿服务,社会经费筹措渠道窄。
二、校地协同,构建“政产学研用”实践育人途径
2010年学校启动了《探索提高农科人才实践能力新机制》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进一步深化学校与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农业科学院所、农业企业、地方所属的农业场站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等单位合作,探索高校与行业合作的办学体制。本着“先试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与武穴市率先开展了校地合作,共建了集人才培养、田间研究、技术引进、技术交流、产业创新、农业技术人员培训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鄂东南作物综合实验站,探索了新的实践育人途径。
1 专业与产业对接,构建农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新体系
结合现代农业特点、行业发展趋势和学校教学实际,围绕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合作双方协商更新、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以提高农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主线,进一步完善“认知与体验一综合与设计一研究与创新”的农科实践能力提升体系。
校企合作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主体作用促进了实践教学更加开放,让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让实践教学与生产、科研结合更加紧密。
(1)开展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促进科教融合。鄂东南作物综合实验站建立后,依托基地,学校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主动思考和改革:一是及时将科研和生产中的内容融入或转化为教学内容,既在原开设的实验课程中更新了实验项目和内容,又新开设部分开放式实验课程供学生选修。二是学校结合区域农业产业特点和基地科研项目,进一步调整了实习安排,让更多的学生以项目的形式进入老师课题开展实习,与科研接触更为直接和紧密。三是学生提前落实毕业论文选题,直接借助于毕业论文进入基地科研课题,并打通本硕阶段学习,为开展科学研究输送高水平人才。
鄂东南作物综合实验站建立解决了以往实习基地面向窄、实习内容针对性不强的诸多问题。借助于该基地,农学、农林经济管理、社会学等专业学生得以开展相应的实习,学校教师立足基地开展作物栽培、作物育种、作物病虫害防治、农村社会问题等课题研究,学生进入教师课题深入开展实践活动。
(2)农科教结合,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结合当地产业特点,结合行业的生存、发展与壮大,及时将科研成果在行业单位推广,激发行业单位合作积极性,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智囊团。一是与当地农业部门共同科研攻关,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二是共同申报科研项目,提升生产水平;三是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实行合作就业,为行业提供人力资源和人才培训,使行业对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2 发挥政府、行业优势,校地协同共建学研产平台
政府、学校、行业三方均积极主动,充分显示了校地协同的功效,构建了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形成了稳固的“政产学研用”模式,实现了校地联合开展实习指导、研究生培养、科技攻关、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等合作目的。
校地共建学研产平台。根据学校和合作单位实际情况,结合实践教学任务,双方协商,建设满足教学、科研和技术培训需要的工作平台和生活设施平台。
校地联合指导学生实践。学校从合作单位选聘导师与学校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指导本科生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实行“双导师制”;与合作单位共同安排实习指导人员,结合教学和生产规律、基地生产情况和人才培养要求,精心设计实习内容,共同编写实验实习教材(教案),科学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
校地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广。充分利用产学研结合的形式,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联合开展科学研究,与武穴市农业局合作主持并完成科研项目十余项,合作经费达1200多万元,重点地推动了水稻、油菜、棉花、玉米等作物新品种选育、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示范、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校地联合开展人员培训。联合开展人员培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组织人员、设备等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人员培训与技术指导工作。
学校重视校地合作,把校地合作作为推进学校自身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把校地合作作为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未来发展、开放办学的重要手段,并在校
地合作中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探索科教融合,努力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创新。
(1)发挥政府在土地、经费等方面优势。政府部门在校地合作中的组织协调作用至关重要。在我校与武穴市合作共建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政府在校地合作发挥协同功能的主导作用,注重寻求政府在发展规划、土地流转、资金投入、硬件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有力推进了鄂东南作物综合实验站的建设。
土地流转。武穴市政府将校地共建综合平台纳入政府重大规划,积极谋划,主动协调,通过政府补贴有效处理了土地流转、人员流转等问题,先期租用农田面积400亩用于作物生产试验田的建设,后陆续将核心试验区逐步扩大到1000亩,为校地合作解决了土地问题。
经费投入。武穴市政府从各种渠道争取经费6000万元对实验站建设加以建设,为校地合作解决了资金问题。第一期投资3500万元重点建设核心试验区1000亩(包括排灌渠道、道路和田埂硬化等农田改造)、设施农业、实验站生活设施;第二期投资2500万元,进一步扩大综合站现代农业试验基地,完善生活、培训和实验室设施。
长远规划。武穴市政府对校地合作做了总体规划。一是扩建作物生产试验田并发挥示范作用,其大田核心区租用农田面积1000亩,示范辐射周围3个乡村近10000亩面积:二是开展设施农业建设,建立省级标准农机服务合作社,建设现代机械育秧工厂、棉花营养钵苗床、大棚蔬菜、反季节蔬菜基地,建立武穴特色农产品佛手山药的无雨栽培大棚和200亩镢鱼专养水面:三是进一步加强师生生活设施和实验室条件建设。这一规划都配套有相应的资金支持,为校地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发挥行业在技能人才方面优势。为推动校地合作,地方农业部门将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组成专班,集成作物栽培、生理生态、植物营养、环境保护、农技推广等学科的技术人才,分工负责,协同合作,形成一支多学科联合、跨专业合作、年龄及职称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较高的研究开发队伍。这支队伍成为学生进驻实习基地指导实习的主要力量,也成为研究生培养、科技联合攻关、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力量。
篇10
从生产角度出发,确保粮食等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在农民种粮效益比较低的情况下,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难度仍然不小,加上我国粮食市场波动的放大效应、粮食供求变化的同步效应、粮食生产发展的滞后效应,决定了粮食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当前,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正在发生重要的阶段性变化,主要农产品正在由“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价格持续低迷”的格局向“供求紧平衡、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提高,价格整体攀升”的格局转变。尤其是2006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出现近几年少有的较大涨幅。2008年1月CPI上涨7.1%,创1997年以来的新高,而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2%,其中,粮食价格上涨5.7%,油脂价格上涨37.1%,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1.2%,猪肉价格上涨58.8%,鲜蛋价格上涨4.6%。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的现实,迫切要求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大农业产业发展的投资,通过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大型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等。
从提高农民收入角度出发,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增加农民收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由于农产品具有收入弹性低和价格弹性低的特性,单纯靠增加农业生产容易出现增产不增收的问题,要通过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收入。但由于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农业和农村内部增收难度加大,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体制还没有消除,迫切需要拓宽就业渠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课题组2006年就新农村建设现状在全国2749个村庄的调查显示,有47.3%的村庄认为当地农民收入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是“缺乏资金”,并且所期望的贷款规模不能获得满足,说明很多农户有很强的资金融入需要。提高农民收入,需要农业政策性金融有力地支持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村中小企业和农业融资保障性业务等。
从农村基础设施来看,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需要金融支持。农村道路、桥梁、港口、水利、能源、通讯、科技、医疗、网络、电视等方面,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尽快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落后面貌,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匮乏,居民住房设施配套不完善,室外环境脏乱差现象普遍。目前饮用自来水的农村居民只有28%,水冲式卫生厕所的普及率不到10%,粪便无害化处理不到一半,废物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污染环境。公共财政对基础设施建设负有重要职责,但由于财政资源有限,农业和农村的资源配置在国民收入分配中仍处于不利地位,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投入不足,总体覆盖力度不够,农村地区除了城乡结合部和少数发达的地区外,大多数农村基础设施主要由农民自己解决,国家只给予少量补助。1998年以来,农业(不含林业和水利)直接使用国债的资金只占国债总数的1%。2005年和2006年中央政府对农业的支出分别为2975亿元和3397亿元,用来支持农村公共设施的只有293亿元和404亿元。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调查显示,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一池三改”,道路硬化,通信、广播电视等,按照一定标准建设,扣除已建成项目,全国平均每位农民约需投资为5000元,需要金融部门提供财政垫付性贷款予以支持。
从农村社会事业来看,提高农民的身体与文化素质,丰富文化生活,需要加强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5%,人口素质低,文盲和半文盲人口2.19亿。在农村就业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35.9%,小学文化程度者占37.2%。农村卫生资源严重短缺,中西部大部分农村卫生机构房屋破旧,乡(镇)卫生院危房率高达33.6%,6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缺乏基本医疗设备。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2749个村庄的调查显示,文化设施普遍较差,有图书室的比例为25%,有养老福利院的比例为4.1%,有文化活动中心的比例为29.4%。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和福利设施尤其比较薄弱。这就需要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宏观调控职能,引导社会资金回流农业和农村,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有效信贷投入。
农发行现有优势
农发行经过十几年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以粮棉油收购资金贷款业务为主体,以支持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转化为一翼,以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为另一翼,以中间业务为补充的“一体两翼”的业务发展格局,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粮棉市场、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和推进粮棉流通体制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农业领域特别是粮棉领域已经具有相当的控制、带动和影响能力。
业务范围拓宽,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目前,农发行可以发放粮棉油购销储贷款,化肥、肉类、食糖、烟叶、羊毛等国家专项储备贷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贷款,农业小企业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农业生产资料贷款业务等,形成多方位、宽领域、深介入的信贷支农新格局。在各种贷款业务有效发展的同时,农发行还积极发展存款业务和中间业务,大力开展市场化筹资,负债结构进一步改善,资本成本明显降低。
资金运营模式对农业的支持更加直接有效。农发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银行再贷款和金融债券,其最终来源是全国范围内的居民储蓄及企事业单位存款,资金用途主要是通过粮棉企业收购将资金支付给农民,或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基础设施及综合开发贷款等项目,最终作用于农业和农村。农发行的信贷投放,对农业和农村来说是一种净投放、完全投放,有财政转移支付的特征,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更加直接有效。
较为丰富的业务经验和庞大的机构网络。农发行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农业政策性信贷业务经验,形成了一套具有农业政策性银行特色的信贷资金营运、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机制。同时,农发行在大部分县级以上区域设立分支机构,县级区域的营业机构基本能够满足业务需求。同时,具备了一定的人才储备,具备了提供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的有效基础。
发展新战略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农发行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与发展目标,创新支持模式,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明确职能定位和近期发展目标。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农发行的职能定位是:忠实体现政府支农意图,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大量筹措归集支农资金,承担国家确定的农业和农村金融业务,按现代银行体制机制运作,专门为“三农”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成为政府支农的有效金融工具、引导社会资金回流农村的主要载体、农村金融的骨干和支柱。衡量农发行在农村金融中发挥骨干和支柱作用的主要指标包括:贷款覆盖面、农业贷款比重、贷款支持行业和项目的影响力、引领作用、可持续性等。
科学谋划发展战略。农发行业务发展战略选择应坚持立足当前,规划长远;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统筹考虑、分类指导;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及财政的相互配合与协调,形成支农合力。
切实履行基本职能,办好粮棉油信贷主体业务。把执行国家政策放在首位,把支持粮棉油购销和储备作为核心业务来抓,促进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保证粮棉油储备和调控贷款供应,满足按最低收购价收购粮食的信贷需求。积极支持多渠道收购,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等经营主体参与粮棉收购提供信贷支持。
立足壮大现有业务,不断创新“两翼”信贷产品。要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促进产业升级。重点支持主业突出、同业领先、管理规范、经营良好,能带动农民增收、加快“非农”转化的农业产业化项目。要支持农村中小企业,包括农林牧副渔领域从事种植、养殖、加工、流通、服务的各类所有制和组织形式的中小企业。要积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综合开发,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办好化肥、农机具等生产资料贷款业务,促进生产资料的流通和销售。要支持农业科技开发应用服务体系建设。
拓宽业务范围,增强服务功能。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实现全方位支农(见表)。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完善政策性金融支农功能。加强与财政支农资金的结合,通过受理财政委托贷款、财政贴息贷款等,用少量的财政补贴或较少的财政资金投入,引导较大规模的信贷资金投入。加强与商业金融机构合作。牵头组织银团贷款,引导其他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对大型农业项目的信贷支持;开办批发银行业务,将扶贫开发贷款、农户贷款、中小企业贷款等委托或批发给其他金融机构,扩大对农村的金融服务。用股权投资等方式,实现金融组织形式创新,弥补商业银行改制退出的基层领域,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强化政策性银行行业信息咨询等辅导,增强农发行影响力。创新管理服务手段,提高管理服务效率和质量。
明确支持重点,推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不同区域发挥作用的领域及支持重点有所区别。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应重点支持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生存环境、小城镇建设、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产品加工转化升级等,这些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好、地方财政收入高,可以采用信用贷款和其他贷款方式相结合的运作模式。中部地区多为粮食主产区,在保证粮食购储销传统业务有效发展的基础上,重点支持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提高农民素质、生活条件相关的行业和领域。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落后,在支持粮棉油购储销传统业务的同时,应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除了深化内部改革,完善运行机制外,良好的外部配套改革政策,是农发行在农村金融中发挥骨干和支柱作用的必要条件。
在货币政策执行中予以适当倾斜。在资金运用上,由于农发行所有贷款均投向“三农”,应将农发行信贷增量的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计划;在资金来源上,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中央银行对农发行再贷款的合理需求应予积极支持,尤其是政策性收购贷款需求应保证及时足额供应;研究制定相关农村信贷服务政策,明确规定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要按存款余额的一定比例,以适当的利率转存农发行投入农业和农村;在存款准备金政策上,由于农发行不吸收居民存款,应取消对农发行的存款准备金要求,扩大农发行支农资金来源。
进一步完善财税扶持政策。利用财税政策扶持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进而加大对农业的支持是必不可缺的。一是补充资本金。国家应按照农发行业务发展需要,以不低于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补充农发行资本金,补充的渠道可以为财政注资、税收返还、利润转增或发行次级债券等途径。二是对中长期贷款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包括项目贴息和中央财政通过少量补贴,在农发行和商业银行及邮政储蓄银行之间建立稳定的中长期信贷资金筹措机制。三是允许农发行设立专项支农信贷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基础性、公益性设施建设等中长期信贷投入。四是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减免农发行营业税和所得税,用于充实资本金。
建立实行有别于商业银行的差异化监管原则和考评模式。对农发行的监管和考评,应主要围绕促进政府支农政策目标的实现、信贷资产安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银行经营业绩等方面,建立有别于商业银行的监管模式和考评体系。将考评结果同农发行的员工收入、费用安排挂钩,建立农发行员工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篇11
近年来建成的大型设施农业示范园,管理者多是其他行业转产过来的,对农业生产缺乏综合理解和把握,新建农业示范园区外观很漂亮,但由于生产管理不到位,产量只有农民种植的50%,许多出现了经营困难情况。目前已有11个生产基地出现重大经营问题,设施闲置甚至濒临破产,占所调研园区数量的10.1%。
1.1 缺乏科学的规划,实际建设与生产需要不匹配
建造者多数是从其他行业转型做设施农业,自己投入了资金,并争取了各级政府大量的扶持资金,但由于是外行,缺乏对设施农业生产的足够理解和规划,多数农业示范园在未进行充分科学论证的情况下,就效仿他人,实行简单的“拿来主义”,在没有确定好生产规划之前,就盲目地开始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等基础设施建好了才想到规划生产,造成基础建设和生产不匹配,造成严重浪费。出现这种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示范园区在建设前期缺乏科学、务实的规划思想和指导原则,功能定位不准,发展目标不明。
1.2 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制约了园区规范化发展
多数农业示范园区在建造之前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致使园区的设施建造盲目,加上目前政府没有对农业示范园的设施建造提出明确的标准,因此形成了“设施群”示范园。由于建设者多是其他行业转产过来的管理者,不同行业间差别极大,造成了“重建设、轻管理”,运作效率低的局面,不能建立有效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如今好多农业示范园区由于运营艰难,多数选择将设施一次性出租给农户,收取租金,更有甚者,农业示范园区荒废、转产、乃至倒闭。众多的农业科技示范园,不但起不到示范推广的作用,反而成为当地负担。巨额资金规划的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既不能实现产业化发展,更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究其原因是农业示范园区的宏观管理滞后,比如项目建设中缺乏专业技术论证和监督,建成后缺乏管理和跟踪评价;而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标准、指标等缺乏系统性的分析研究,多种因素共同制约了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
1.3 示范园区缺乏专业人员指导,配套设计建设不完善
由于建设者对设施农业生产缺乏经验,忽略了配套设施的建设,造成重复和建设不规范,比如栾城某示范园区开始设计的是全钢无立柱温室,由于盲目引进外地建造技术,缺乏有效技术监管,结果施工中钢材使用标号不达标,造成温室被雪压变形的情况,不得不全部增加立柱支撑,造成巨大的浪费和损失,类似现象还有很多,如:所调查的109个园区中,只有无极县的一个示范园区有简易排水设计,其他基地几乎没有排水规划,造成温室在雨季生产中常常发生倒灌现象,严重者温室倾斜倒塌。再者几乎所有基地都缺乏农用物资循环转化、生产垃圾处理的设计规划,造成园区生产垃圾堆积、病虫害传播加快。
1.4 设施类型单一,土地利用率低
目前农业示范园区使用较多的日光温室规格为长100 m、宽11 m、高 4.2 m,后墙底座宽6.5 m,棚间距6.5 m,占地面积约0.24 hm2,种植面积约0.09 hm2,多数有3~5排的立柱支撑,每个温室造价在12万~25万元。由于后墙底座和棚间距均达6~7 m,土地利用率很低,实际生产面积仅占土地面积的38.9%,棚间绝大多数闲置,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1.5 设施农业示范园区管理水平低
设施农业示范园区管理有集体管理和出租种植2种模式。调查的109个农业示范园区中,公司集体管理的有7个,以出租形式经营的有102个。统一管理的园区缺乏规划和管理,产出率不高,同时管理者有轻农思想和盲目崇拜相信外地技术人员,生产用工成本上涨过快,造成了诸多问题,如元氏县某生态农业观光园,园区面积(按支付土地流转费用面积计算)67 hm2,2013年雇佣蔬菜管理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56人,每年支付工资达到120多万元。
2 设施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建议
2.1 制定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标准,发展特色产业
紧紧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立足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要目标明确,遵循先定生产目标、再规划、最后建设的整体思路,做到“建能所用、用就最佳”,突出主体产业,明确主要生产目标。设施农业园区应从设施建造、节水、排水、能源循环处理、非生产用地面积等方面制定建设基本标准。一是确保有生产技术规范;二是有专业生产管理人才;三是严把产品质量,加强农资规范使用,全面推行产品市场准入、基地准出和质量溯源制度,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2.2 积极应用现代科技与物质装备,提高生产效率
加强农业示范园区设施配套建设,园区农田基础设施要达到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保证道路交通顺畅,水、电、通信等设施配套完善。要积极与当地农业技术研究机构对接,引进、集成和推广国内外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充分运用日光温室、钢架大棚、喷滴灌、水肥一体化、农业物联网等先进设施,积极推行高效生产、节水生产、测土配方施肥、植株嫁接等技术,有效提高设施生产的经济效益,提高示范园区的产业发展水平。引领本地现代农业发展,提高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能力,为现代设施农业高效、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3 加强园区服务体系建设,保障规范发展
坚持以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为中心,以生产安全、绿色产品为主攻方向,把设施规范化、生产标准化、产品无害化作为衡量设施农业基地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确保设施生产的持续良好发展。结合本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加强对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的规划指导、业务支持和资源整合,保障现代农业示范园健康发展。联合当地农业技术研究服务机构,系统为园区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农资安全使用、园区发展规划等服务,促进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化发展,切实帮助园区负责人解决实际困难,提升园区整体管理水平。
2.4 培育联合发展经济结构模式,稳定生产基础
篇12
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当今时代的行业建设目标,也是信息化时代所要求的,我国的烟草行业也应如此,我国烟草部门很早就提出了“一基四化”的要求,其目的在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当前从我国的总体来看,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与其他行业横向比较,相对较低,整个烟草农业的发展比较缓慢,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从世界大型企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信息化的企业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也是未来管理的趋势。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企业管理手段,服务于烟草农业的经营和管理。探讨信息化的建设问题对于本行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我国烟草农业信息化现状及问题
2.1理论基础的缺乏
从农业生产管理看,目前还没有一套系统的管理理论作为基础,既没有方法论也没有成功案例作为支撑。
2.2数据的复杂性
烟叶属于农作物,其生产多数都是非结构化感性信息,而从非结构化感性信息到结构化的数据采集是非常复杂的,而数据的采集并不是完全自动化的,中间有一道人工操作的程序,在操作过程中很可能造成信息的失真,实践过程中数据粒度与失真率成正比,这些导致了数据原始复杂性增加。
2.3应用基础的特殊性
烟草农业生产一般属于露天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决定了人机接口界面比较特殊,而农业生产人员又缺乏必备的信息化操作知识和技能,这就导致对软件系统的可操作性提出了特殊的要求,需要简化。
3烟草农业信息化建设策略
笔者认为,烟草农业的信息化建设要做到高屋建瓴,同时又要从行业发展的大局来考虑,构建烟草农业信息化生产和管理体系,要找准解决困境的突破口,进行技术攻关,满足当前烟叶生产的实际需求,而不是流于形式,通过以点带面的作用,遵循信息化建设的客观规律,摸索出一条具有行业特色的信息化生产之路。
3.1形成烟叶生产全流程的封闭管理
烟草农业的信息化建设要实现全天候的管理和把控,服务要设计到烟叶生产的各个环节。从烟叶生产工作的具体要求出发,应将计划合同、生产管理、收购管理、调运仓储、烟叶调拨和基础管理中业务功能(模块)拆分组装,集成到管理、业务、服务等模块。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以“计划、合同”为管控主线,健全计划合同管理,完善烟叶生产、烟叶收购、烟叶进销存应用功能;利用信息化高效的数据分析能力构建生产经营数据模型,辅助管理决策,促进从经验管理决策向科学管理决策持续转变;以烟叶生产经营业务的关键流程点落实管理措施,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持续监控业务关键指标,实现烟叶管理从事中控制向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相结合的转变,实现现代烟草农业信息化建设全过程管控一体化目标。
3.2加大烟叶物流网的建设力度
加强烟叶产品物联网的建设力度,随着物流业的蓬勃发展,烟叶物流信息化已经成为烟草农业信息化的配套建设,有利于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全覆盖趋势,物联网的建设有利于打造烟叶质量的数据系统和保证烟叶质量的达标。通过物联网的建设,使烟叶生产有关的企业之间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增强了沟通和交流,通过市场合理配置物流资源,提高物流的效率。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烟包在各环节流转的精细化、痕迹化管理,通过分析烟叶质量的相关信息,实现烟叶质量的“正追踪、反追溯”,为烟草卷烟的水平提高提供上好的原材料;通过仔细分析物流的各个环节和方方面面,起到全程跟踪物流信息,全方位的控制物流资源的作用。
3.3引进设施农业新技术
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以设施农业的进步为基础的,这是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立足于全国农业发展的状况,结合当地的农业条件实际情况,调查当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刚需,解决农业生产的关键性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发展精准农业,引进先进的成本不高的技术,先试点,并结合地区的情况进行改造,最后扩大普及的范围。如建议引入节水灌溉自动化控制系统,这是以色列等国家普遍采用的滴灌技术,可以在我国水资源匮乏的地区推广,提高灌溉的效率和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水资源,减少烟叶生产的综合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结论
总的来说,因为烟草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不可预测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本文的观点还需在实践中深入扩展和检验。我们需要在烟草农业行业中大力发展高精尖农业,通过信息化和科技的带动,优化烟叶生产经营管理的水平,提高烟草农业的生产效率。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大势所趋,我们要抓住有利的时机,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模式和设施技术,推动烟草农业信息化程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周丕娟.农业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技术创新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3):112.
篇13
电子商务;农业电子商务;应用
0 引言
农业电子商务是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成果,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有利于加快生产方式的转变,加速农业信息的流通,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2.1%,其中农村人口占比为27.6%,规模达到1.56亿,比上年底增加约1960万人,逐年增加的网名数量特别是农村网民数量为电子商务和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均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在《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农业部也明确提出到2015年,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信息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升,信息化与现代农业融合初见成效,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从现在的20%提高到35%,基本完成农业农村信息化从起步阶段向快速推进阶段的过渡的总目标。由此可见,农业电子商务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其发展空间巨大。
陕西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居于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位置。陕西省全省面积 20.58 万平方公里,有耕地 480 万公顷,占总面积的 23.3%。陕西横跨三个气候带,南北气候差异较大。陕南属北亚热带气候,关中及陕北大部属暖温带气候,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属中温带气候。陕北畜牧业较为发达,关中物产丰富,陕南主产水稻和油菜。201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753.09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77.3万人,占50.02%,乡村人口1875.79万人,占49.98%。广阔的耕地面积,有利的气候条件以及众多的农村人力都为陕西省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陕西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以及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在全省GDP中的比重均在逐年增加,2011年,农林牧渔业法人单位数达到8222个,从业人员112296人,第一产业总的规模以及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1 陕西省农业电子商务的应用现状
1.1 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
陕西省1998年成立了农业信息化领导小组,2007年明确提出加快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截止2010年共建成27914个农村信息服务站,实现了信息服务站覆盖全省所有行政村的目标,其中60%的信息服务站实现有线宽带接入,40%的信息服务站实现无线接入。全省行政村广播、电视、电话已实现全覆盖,有线宽带覆盖率达到73%,全部乡镇均具备互联网宽带接入能力。总体而言,到乡镇级别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能满足农业电子商务的基本要求。
1.2政府主导的农业网站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业行业有近7万家龙头企业,农村合作及中介近15万家,农村经营大户达150多万户,涉农电子商务的网站数量也超过了6000家。然而,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域名总数为1341万个,中国网站总数达到268万个。涉农电子商务网站在中国网站总数中只占到0.2%,总数偏少。
政府主导的资讯信息网站以陕西省农业厅创办的陕西农业信息网为龙头,由农业主管部门主建的陕西省、市、县三级网站构成,如陕西省农业信息网、西安市农业信息网、长安区农业信息网等。除了综合型的农业信息网以外,部分涉农政府部门也建立了相关的网站,如陕西省果业管理局建立的陕西果业信息网、陕西省种子管理站建立的陕西种业网、陕西省农业机械管理局主办的农业机械化信息网、陕西省农药管理检定所主办的陕西农药信息网等。
这种类型的网站以提供及时的信息资讯为主要任务,同时还兼任农业政务信息管理的双重身份。除提供必备的农业技术、价格动态、产业分析预测、农产品供求信息以外,同时也相应地承担着本部门的政务信息功能,如部门的政务信息、相应的政策法规文件、部门农业文件、办事指南、招商引资、农业贷款、特色农产品推广等。
1.3 企业主导的农业网站
由涉农企业建立的网站目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第三方企业建立的网上贸易平台,另一种是由农业企业自己建立的自营网站。第三方网上贸易平台如阿里巴巴农业板块,目前已有西安绿豪现代农业工程有限公司、杨凌常青现代农业工程有限公司、陕西韩城九牛维丰绿色农业有限公司等共计841家涉农企业。阿里巴巴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详细真实的公司概况信息,产品信息,诚信信息,并提供实时交流工具以及留言板等互动模块,同时支持网上下订单以及支付。
除了这些交易平台外,还有少部分农业企业建立了自营网站,如西北农业产品销售公司、西安惠万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西安联华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西安亚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这些网站主要是企业宣传和推广自己的企业和产品的平台,主要设置有企业简介、企业动态、产品展示、市场动态、供应信息等栏目,不具有完善的网上贸易支持系统。总体而言,对于陕西省中小农业企业而言,只有极少部分有网站或者参与到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中,更多的企业参与电子商务的意识比较薄弱,传统交易方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2 陕西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薄弱
虽然陕西省到乡镇级别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基本能满足农业电子商务的基本要求,但是农村信息化过程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普遍存在。与城镇用户相比,农村用户在电脑拥有量方面远远落后。电脑是参与电子商务活动的必备硬件设施,就现有数量来看,电脑的覆盖率只有16.6%,制约了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2.2 农业电子商务服务单一
从现有的农业电子商务网站来看,政府主导的网站居多,企业建立的网站较少。政府主导的网站功能主要侧重于相应的政府部门的政务公开,涉农商业信息或者涉农在线办事版块缺乏,各个网站间的资源共享性较差。网站内容缺乏针对性、实效性,网站多为单向信息形式,缺乏交互式交流平台。大多数企业网站尤其是自营类型的企业网站目前只能提供简单的信息服务,服务深度有待提高。
2.3 农业电子商务支撑环境有待完善
首先,现有的农业交易标准参差不齐,各地方的标准没有统一,导致农业电子商务效率低。其次,电子商务由于交易量大、品种多、运输广,对农产品物流的网络规模、储运量、保鲜技术、损失率和时效性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现有的物流行业发展并不成熟,行业进入标准低,缺乏严格的行业规范,管理混乱,效率低,未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另外,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的支付方式、网络安全等方面都有较高要求。
3 电子商务在西安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对策
3.1 改善农业电子商务基础设施
各级政府、企业和农业从业者都应该高度重视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大对农业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和扶持力度。协调与之相关的交通、邮电、通讯等方面的建设向农业服务倾斜,建立完善相应的标准规范。对于有条件开展规模化农业电子商务交易的地区,要切实解决信息网络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3.2 深化农业电子商务服务
信息服务只是电子商务应用的一个基础层面,交易才是其核心内容。现有的少量企业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信息层面的应用,可以以这些企业为重点,推动企业应用网络开展贸易活动。让网站真正发挥出贸易平台的功能,从产品信息、咨询洽谈、下订单、支付货款到物流、售后服务,有一个完善的电子商务链解决方案。
3.3 完善农业电子商务支撑环境
除了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外,还要加强农业电子商务支撑环境的完善。如制定通用的行业标准,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农产品生产、加工的标准化控制。另外,还要注重建立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的落后是制约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要以物联网的建设与应用为契机,利用GPS、GIS等先进物流技术来提高农产品物流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在支付以及电子商务系统安全方面也要加强。
【参考文献】
[1]徐稳.湖北省农业电子商务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2]张纯.陕西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3]巫江.甘肃农业电子商务现状分析及问题探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5,(5):219-225.
[4]刁丽琳,张光辉.广东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7(10):15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