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财会本科专业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因参评的学生班级较多,不同班级之间教师双语数学质量的直接比较非常敏感,故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可操作性原则,采用匿名问卷的形式计算评分。
(二)研究方法的选取本文主要运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主成分分析法是把多项指标转化为少数综合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在进行财会类专业双语教学质量的实证研究时,选取的评价指标有12项,样本数量23个也相对比较大,采用一般的分析方法工作量比较大,准确度不够高。而主成分分析法正好可以克服这些问题。并且样本的数量远大于指标数量,符合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条件。通过此法提取出对财会类专业双语教学质量影响比较大的主成分,将更加有利于综合分析。因子分析法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主成分分析的一种推广,本文选取的12项指标独立性较强,反映了财会类专业双语教学质量不同层面的状况,而由于主成分分析提取的主成分不一定具有实际的经济含义,因此,通过适当的因子旋转,将因子荷载殊因子的影响体现出来,使得提取的公因子更有实际意义。
二、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 设教师为(Ti=l,2,3,4,5,……23)。将测评表中的十二个指标作为样本指标,按测评表中序号依次设为样本指标Ei(j=1,2,3,4…12)。本文将每个教师所任课程在测评中各指标得分计算出平均得分,原始数据(平均得分)如表2所示。果见表3。从KMO样本适合度测试可以看出,KMO统计量>0.7,说明各因子独立性高,分析的效果比较好。
(三)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的计算结果见表4。可以看出,第―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达到41.925%,前三个主成分的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81.752%,旋转后仍然保持此比率,即保留了原有指标81.752%的信息,说明前三个主成分基本包含了全部指标具有的信息,故提取前三个主成分进行分析。三个主成分的经济含义通过因子分析法进行确定。
(四)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正交旋转,给三个公因子赋予经济含义。为了测试选取的三个主成分是否具有实际的经济含义,本文使用因子分析法中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5:
通过旋转,可发现第一个因子在E7、E8、E9、E12四个指标的负载比较大,可以将其看作反映双语教学效果的因子,第二个因子在E1、E4、E5三个指标的负载比较大,可以将其看作反映双语教学规范性的因子,第三个因子在E2指标的负载比较大,可以将其看作反映双语教学方法的因子。三个因子均有实际的经济含义,并且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双语教学质量。(1)双语教学效果因子。财会类本科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社会第一线的管理人才,因此,双语的教学内容要非常讲究实用性,当前的财会专业学生一般都要求有“多证”(毕业证、会计证等相关技能证),因此双语教学教师也应当是“双师型”教师,即教师应通过亲自了解外资企业或有涉外业务的企业中所需要的基本财务与会计知识、相关技能与基本流程,运用这些前沿的实践知识更新教学内容,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日常教学中,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学习双语课程的积极性,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2)双语教学规范性因子。E1、E4、E5,等三个反映双语教学规范性的因子所占的负载较大,说明如何规范财会类本科专业双语教学的内容、过程与考核评价,对完善双语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高校双语教学试验中不少学校和教师都发现高校双语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如何提高双语教学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成了教师普遍关注的话题。(3)双语教学方法因子。双语教学虽然是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教育,但在理论教学方面,专业教师的教学方法(文中的指标3与指标8)对调动学生的学生积极性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不能适应学生的要求,需要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多了解授课班级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多利用案例讨论、主题发言等方式制造课堂的良好气氛,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要多联系实际,创造机会让学生学以致用,如上《跨国公司财务》这门课时,可多讲授一些实践知识,模拟跨国公司对外汇风险的防范,先分组让学生设计各种外汇风险防范对策,然后课堂集中讨论,最后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辅导或补充相关内容,这样可以极大地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因子得分函数和综合得分根据回归方法计算出因子得
分函数。因子负载矩阵如表6:
根据负载矩阵,可以列出三个公因子对12个指标的线性函数,并据以得出综合得分。运用SPSS软件可以计算出23位双语教学教师的综合得分和综合排名,结论如表7:
三、财会类专业双语教学质量的改进
篇2
本科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大学四年期间所学专业知识及综合能力的最终考核,各高校对这一最后的教学环节也制定了繁多的规范条例,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每况愈下却令人高度担忧。如何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成为近年来本科教学研究的重要话题。本文结合我校财会专业的实际情况,在对本科毕业论文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以我校财会专业(包括财务管理、会计专业)近几年的毕业论文为例,问题主要集中在选题和论文写作两个领域:(1)选题领域不均,缺乏应用研究。选题较集中在以理论分析为主的财务领域,如独立董事问题、预算管理问题、内部控制问题,即使是以新会计准则为主题的会计类选择,也多存在选题重复、研究范围过大的问题,较少联系实际案例进行创新设计。(2)写作缺乏学术论文应有的严谨和规范。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作为层次较低的学位论文,其性质依然是学位论文,依然要求选题新颖;数据处理恰当、分析论证合乎逻辑;对所分析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独到行和自己的见解;在论文书写方面要求表达通顺、条理分明、文字及图表准确清晰无误、格式符合要求;外文摘要要求语句通顺、能正确表达文章观点、语法正确。然而,学生所写论文原创性不高、抄袭现象严重;基本理论及概念的阐释不清晰;段落间的逻辑关系不明显;文字表述不够专业化和学术化;对论文的基本格式标准如文献的引用、图表的说明、字体行间距的标准不熟悉;对英语掌握程度的再检验的英文摘要多存在由电脑软件在线翻译生成。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多重成因:(1)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安排不合理。论文的选题、开题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下学期,面临严峻的就业、考研压力,学生根本无暇顾及论文的选题工作,学校在就业率的压力下,很少以毕业论文质量来度量学生毕业的标准,指导教师在缺乏相应考核机制的氛围下,对毕业论文的写作很少严格把关,答辩环节对于学生来说视同形式,即使进入二答的学生也知道不会因为毕业论文而影响到毕业。如此,强烈的负面效应产生了,学生很难对毕业论文的写作重视起来。(2)毕业论文的教学管理流于形式。虽然学校制定了从选题、文献综述、论文的质量、英文摘要等系列的规范条例,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论文的质量监控缺乏严格执行的控制点。如开题这个环节直接涉及到选题是否合适,论文的写作是否有意义,一方面,严格的开题形式有助于引起学生的重视,另一方面,多位教师的审核判定也有助于论文写作的下一步开展,但实际执行中往往是指导教师同意即可开题,失去了这个环节应有的硬性约束。形式上的质量监控控制点,如论文格式的规范、任务书及开题报告的一致等,并不能替代对真正影响论文质量的内容的实质性审核。(3)学生方面的因素。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写作不重视,一方面是基于上述的客观原因造成学生主观上的不努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大学期间增强科研能力的系统训练的缺乏使得学生的写作能力较差,对学科前沿动态的不了解导致其选题缺乏应有的新颖性,即使选定了题目,文章论点的提出、论据的分析缺乏严谨性,文章的篇章结构层次不分明,研究重点不突出,论文的写作没有深度。而且,由于缺乏基本的论文写作技能和技巧,文章的文字表述不流畅,口语化严重,甚至缺乏基本的写作格式。
二、财会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改进建议
1.对本科毕业论文的重新定位。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作为初级的学术研究行为,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该环节,一方面是达到对学生科学研究进行初步训练的目的,另一方面,是考核学生发掘实际问题并运用专业基础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养。论文的写作过程由选题、收集资料文献综述、资料数据分析、文字写作、答辩等密切联系的各环节组成,这个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从不同的侧重点考核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所考核的内容是学生在整个本科阶段的学习结果。因而,单独由本科毕业论文这个环节及有论文指导教师一人来承担这个考核任务,显然是不合理的。可以考虑在应用型财会专业要求建立“理论与技能并重”的专业培养模式下,加强专业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教学的研究和应用,一方面,可以有效弥补目前财会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不足,另一方面,通过不同阶段具体的科研训练项目所形成的实践训练平台,增强学生理论学习的目的性和方向感。具体来说,是通过科研训练课程群的建设,在专业导论课程、计算机知识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假期社会实践等环节加入科研训练入门、网络使用训练、初步科研训练、财务专题训练、科研综合训练等具体训练项目的内容。
2.强化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系统训练。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训练过程,单凭一个学期、一位指导教师在短期内想达到一蹴而就的效果是不可行的,可以考虑在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强化科研训练。以笔者讲授的《高级财务管理》为例,围绕着如何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核心宗旨,我们在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等方面加大了改革力度。我们提出的“案例教学+任务驱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步骤是,通过相关案例引出专题所涉及的基础理论和应掌握的知识点后,根据各模块内容和教学目标设定难易程度不同的“任务”。同时,将“任务”的设计与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科研方法的训练与指导,结合财务专业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科研的选题技巧、技术路线制定和资料收集等事项。在教学方式方面围绕着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力求多样性。首先,坚持理论导读。在课程授课外指定学生阅读每个专题的经典理论文献,深化对基础理论的认识;其次,突出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现实案例,通过案例的介绍、集体研讨等形式,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理解更为深刻;再次,突出实训教学。根据课内实验安排的相关材料,在现实中跟踪某些上市公司的现实状况,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课内实验内容与理论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内容突出了技术性、可操作性、综合性和探索性,实现了在财务管理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训练的设计理念。
3.加强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目前毕业论文时间设置与学生求职冲突,可考虑提前做论文,让学生在大学三年级就准备论文,促进师生充分交流,在引起学生对论文重视的同时,还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毕业论文的写作要因人而异。对于考研、保研的学生,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研究兴趣和文字能力,鼓励其对具有研究价值的理论命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尽可能地用统计软件进行大样本验证,以为后续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目前的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对教师的指导过程缺乏有效的监控,学生也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对教师的指导工作进行评价,同时,对优秀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缺乏应有的物质奖励,使得正向的引导作用缺失。因此,一方面,应强调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资格的认定,包括每学年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或一定科研经费的获取,另一方面,应加强对指导教师的考核,包括优秀论文、进入二答论文的指导情况,并将其考核结果作为晋职晋级的重要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党传升,罗梅娟,吕廷杰.构建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2]刘冰花,徐莉萍.会计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实验教学:共生与互动[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8,(01).
[3]李锋.科研训练在会计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探析[J].商业会计,2010,(12).
篇3
一、人才培养模式定义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
二、当前民办本科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
(1)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模式”提出要有特定的目标。然而民办本科学校在培养目标上没有对自身实力准确定位,没有对培养的会计专业人才进行详细的规划,照搬照抄其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现实脱节。民办教育应该摸清自身的特点,找准自己的定位,制定出适合自己的一套发展模式,这样方能长久。(2)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我国的民办高职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数量和规模上去了,管理和教学相对滞后,师资队伍建设没能跟上办学高速发展的步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我认为师资队伍建设缓慢是主要因素。并不是民办高职院校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而是体制的原因使人才的流动受到了限制。经验丰富的、高职称的会计专业教师招不到,缺乏经验的、较高学历的非师范类应届毕业生做会计教师占的比例很大,加上部分从企业引进的技能型会计教师,对高职教育教学理解不够等等,致使民办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水平没能实现质的飞跃。(3)会计实践形式缺乏多样性,教育手段滞后。现在很多民办本科院校,会计专业仍停留在会计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等应用课程开展不被重视,理论与实际得不到交汇。在此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缺乏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所学的东西缺乏应用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也不能很快的上手。(4)教学观念有待更新,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落后。目前,很多数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学观念停留在普通本科院校的层次上,未能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特征,主要表现在教学计划中,理论教学所占学时比例过高(很多院校达到70%以上),实践教学所占学时比例太低;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不关心学生需要什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教学观念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只有不断更新我们的教学观念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少走弯路,以最捷径的路径学习好知识。
三、民办本科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目标
(1)细化专业课程,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建立四个教育平台即:通识教育平台、学科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及能力教育平台,并采用“2+1+1”人才培养模式,“2”代表大学本科阶段的前2年,在这个教育阶段主要侧重完成共同课、学科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第一个“1”代表第三学年,主要完成专业核心课及方向课的教学,同时加强专业课的校内实训。最后一个“1”代表本科阶段的最后一年,除安排2个月的校内实习实训课程外,其余的时间可要求学生到校外实习,这项工作也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积累了素材。(2)执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结合,设置多样化会计课程体系。受美英会计教育模式启发,执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结合不失为多样化教育模式的有益的尝试,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增强就业竞争优势。可以借鉴美国伊利诺斯州大学的做法,在大学最后阶段才加入CPA辅导课程。也可以借鉴三学期制的做法,每个学年增加一个暑假短学期,把CPA辅导课程安排在大三和大四的短学期授课。(3)理论教学应与企业实务相结合,增加案例教学的比例。会计学是一门应用学科,专业设置的目的是希望学生掌握在实务中应用会计知识的能力。增加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对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思考,在案例中予以应用,通过实际运用来掌握理论,可以扎实、有效地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全面实现教学目的。(4)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并重。俗话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可见教授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胜于教授学生专业技能知识。只有学生道德良好,品行端正,有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这样在加上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这才是德才兼备的学生。
四、当前民办本科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革新的途径
(1)明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与现实相符并具有前瞻性,而且随着社会变化不断进行修正。该培养目标具备以下特点:方向明确,主要培养应用型高级会计专业人才;职责明确,强调应用性,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本科特色,强调针对专业的通识教育,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专业特色,强调符合社会经济实际需要和会计专业的职业特征。这一培养目标,与重点本科院校相比,突出了对学生适应目标岗位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与高职高专相比,学生将具备更高的理论知识和更强科学创新能力。(2)压缩理论知识课程学分和课堂讲授课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强化会计教学实践环节,使会计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系统化,注重对各专业课程知识的融会贯通,加深理解,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构建科学合理培养方案的重要任务是必须为学生构筑一个合理的实践能力体系,并从整体上策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是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让每个大学生在4年中能经过多个这种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训练。(3)利用课外学分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树立学生开放式的积极探索精神,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培养出学生未来的创新能力。这样目光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中的知识更能拓展课外的知识。大学的学习知识不仅仅是课堂中的,只有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才能更加锻炼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4)建立多元化结构师资队伍。必须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求本专业教师坚持终身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密切关注会计学发展趋势和动态,积极探索科学的会计教学方法。同时鼓励、支持和要求中青年教师考取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会计师等资格证书,以及到企业挂职锻炼,增强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从而构建一支高层次高素质富有生机活力和科学创新能力的会计教师队伍。
我国民办本科院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实践检验和成功的案例,现在民办本科院校执行的会计专业人才养模式尚处于探索借鉴(国内普通高校和国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阶段。民办本科院校要用发展和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对现行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估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解决,最终形成适合自己学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 考 文 献
[1]刘艳.论高校会计教学改革[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2)
[2]何牧.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
[3]郑建伟,魏祥健.应用型会计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5)
[4]黄启国,罗剑,郑建伟.本科会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探析[J].财会通讯.2006(12)
篇4
就财会专业而言,《基础会计》的学习是起点和基础,具有启蒙的性质,《基础会计》的学习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会计理论的认知和把握。由于课程结构的特殊性,对于《基础会计》的教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院校对于会计理论的教学思考。笔者在解构《基础会计》课程结构的基础上,对财会专业理论性教学进行分析,以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课程的教学,改进应用型本科毕业生知识结构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的不足。
二、《基础会计》内容结构
为直观描述当前国内应用型本科会计理论性内容教学的情况,笔者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选取了五册面向本科的相关教材,并就其中的内容编排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从这份简易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当前国内关于普通本科《基础会计》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三部分:
(一)理论基础 这部分内容可以说是《基础会计》的核心所在,同时也是对编写人员会计理论功底的考究,既要系统、合理的安排这些会计的理论精髓,又要使初学者易于理解和接受,还要便于教学人员的课堂讲授,同时篇幅又不能过分展开,难度非常之大。从构成上看,众多教材主编人员的认知都非常统一,基本都会容纳会计史、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假设、会计程序、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科目与账户及复式记账等内容,差别在于各自的详略不同。
在这些理论构成中,当前比较统一的看法是将会计职能和目标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中心点,逐渐延伸出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后续的理论;会计对象、要素等理论则是整个会计工作实务的基础;而通过会计史的学习,可以将会计的发展投影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宏观的角度体会和把握会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而不会在学习中仅仅将会计作为一种技能和知识学习;科目与账户和复式记账两部分应属于理论基础与实务的衔接部分,是会计理论知识具体化为会计实务操作的基础,也是整个基础会计的重点和难点,前述的其他理论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可能会因其遥远而淡漠,但这两部分如不能掌握则整个会计的学习将无从谈起,后面的实务学习更成为空中楼阁。
从学校在校期间的整体学习角度看,该部分理论构成是对会计理论知识的高度精炼,是学生日后展开相关会计课程学习的基础,需要在会计后续相关课程、乃至实务工作中反复消化、吸收。通过对这些会计理论的反复学习,才能够使学生认识和把握会计理论的真实内涵与架构,并将之融入日后的企业经营管理中,在具体工作中真正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提供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授课教师理应在学生接触会计伊始,就给予高屋建瓴般的教育和引导,为其会计学习的整体规划描绘一幅深远的蓝图,特别是关于会计目标和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知识,是学生日后关于会计深层次内容学习的基础,因而此部分内容的教学安排往往突出体现了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本科的差异。更有学者在教材编写方面完全从理论角度展开思想实验,着重于会计的监督管理职能,以俯瞰的视角把会计知识的学习融入企业经营管理,而略去会计核算的细枝末节。
(二)实务工作基础 各教材在此部分内容方面也比较统一,基本由证账表、业务循环核算及会计核算组织三方面构成。证账表的内容主要涉及凭证和账簿的相关结构和作用,对于刚刚接触会计知识的学生而言,因为有大量的实例可供参阅,知识点相对具体,且与实务工作高度契合,所以容易接受,在会计知识方面也往往会有较明显的收获感。对于应用型本科学生而言,此部分内容的学习和把握可以直接帮助其较快通过“会计实习”,进入工作状态,在学习态度上也更为投入。但从本质上而言,凭证与账簿只是会计信息的处理手段和载体,过于强调凭证与账簿的实务处理而不深入剖析其背后所蕴含的管理与控制意义,则会使学生对会计的学习流于表面,使会计变成一种机械的技能操作练习,限制了学生对会计的纵深思考。
报表作为会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包括报表与会计要素的关系、报表结构、报表编制与报表数据分析等内容,是整个会计核算的核心所在。因为在后续的相关课程中有更详细的报表编制与报表分析,所以在基础会计中强调的是报表要素与报表结构。大量的西方会计教材会以报表为会计学习的起点,先在学生的头脑中勾勒出会计信息的结构,然后由此展开会计的细节和生成过程,再延伸出会计目标、信息质量等知识点和复式记账等内容,从教学结构的合理性看,与国内的传统思路相比较,笔者认为西方会计教材的编排更利于提高学生对会计核心知识点的理解。
业务循环核算是结合前面的科目及复式记账相关内容,以工业企业为模板,用简易的业务案例组合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会计基本处理,同时初步体会企业的资金循环构成。对于初学者而言,从日常的单式思维过渡到会计学习的复式处理有一定难度,而且对于会计科目的运用也非一夕之功,这些障碍使得此部分内容成为基础会计学习的难点,但业务循环对于后续的中级财务会计至为重要,也是基础会计教学中比较难于把握比重的部分。在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安排中,往往会结合模拟训练进行大量的练习,也从一定角度体现了应用型本科在教学方面所提出的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宗旨。
会计核算组织是针对手工核算模式下证、账、表各项工作的衔接安排,即传统意义上的非汇总与汇总记账模式的区分与应用。虽然这部分内容是业务循环核算的延续,也是手工会计核算条件下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对深入理解汇总记账凭证及科目汇总表有显著意义,但从所选教材的内容编排看,均未涉及信息化条件下对这些模式的调整和改进,与当前会计实务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有所脱节。
(三)知识拓展 该部分内容是教材编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在结合前述理论、实务知识的基础上,对会计相关的补充和延伸,或者是为其他非财会专业使用者提供的后续学习指导,因而在内容组织上比前两部分要显得分散。从整体构成上看,多集中于会计实务的相关知识,如会计工作组织、会计规范、财产清查等,信息化则应归为对当前信息技术条件下对会计工作的影响的介绍,而期末账项、资产计价和成本计算则属于会计知识的中、高级要求。由于多数院校在后期会安排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与会计信息系统等课程,这些内容往往简化处理,只是给学生一个大致介绍,并不过多深入,也可以使授课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任课状况自行调整和发挥。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现状
国内《基础会计》对于会计理论的体现较为全面,在理论与实务的衔接方面基本能够满足本科的教学需要。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理论内容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学安排,而这些不足又分别从课时、师资及理论拓展等方面体现出来。
(一)课时安排 目前多数院校在《基础会计》这门课程方面会安排54学时左右(每周3学时)的授课量,这样的时间安排如果能够完全用于课程讲授没有问题,所要注意的是如何协调理论基础与实务知识的关系,笔者认为理论部分的课时应不低于三分之一,而且应当在整个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在不同的内容中反复强调,如在核算部分印证会计对象、要素,在报表部分强调与会计信息质量、会计要素的对应。通过理论与实务的多次互动,加深学生对会计理论的深入理解,强化其对会计理论重要性的认知,为后续的学习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实务内容的演练以及业务核算的要求相对琐碎、细致,任课教师通常会在这些内容方面占有较大比例的授课时间,教材前面的基本理论通常快速通过,留给学生的是若干概念、定义以及似懂非懂的原则、意义等。在后面的业务核算内容的学习中,往往会着重于会计分录的技术性处理,把学习重点局限于单纯的业务分录编制,各个业务内容也被孤立分散开来,难于把握资金运动的整体性。在后续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通常的思路也是按照资产负债表的项目次序展开学习,其内容也多体现为对准则的案例式解读,由此形成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专业学生在开始的会计学习中,虽然接触了相当的会计理论,但更多的是流于背诵和记忆,事后缺少将理论与实务进行融合的意识和能力,这也恰恰是应用型院校与研究型院校在本科教育方面的巨大差距。
(二)师资安排 由于《基础会计》在课程讲授难易度方面有很大的延展性,导致在师资安排方面往往有很大的波动,而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教师往往整体缺乏实践知识,特别是在有新进教师时,通常会安排其从本课程入手,这既与当前的财会专业师资构成有关,也与课程本身的特点密不可分。从师资构成看,当前各院校在新进师资方面条件迅速上涨,本科院校的专业师资已过渡到以博士学位为主,大量新毕业入职的教师在专业学习方面功底扎实深厚,但往往是本硕博连续攻读,缺少必要的实务与课堂历练,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尚未适应,对于课程重心的把握有所欠缺。这些新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基本的思路是随教材进行,对理论的讲授流于书面化,与后续的内容以及专业的学习前景结合不足,造成学生在理论基础与实务结合方面产生脱节,加上就业与学校整体营造的应用型氛围影响,学生会更加注重于易于操作、容易看到学习成效的模拟训练。从课程特点看,一则本课程在操作练习方面有较大的弹性,如教师出现课堂讲授方面的困难,可以通过操作练习加以弥补,能够给予新教师较大的缓冲余地;二则本课程内容相对通俗,新进师资经过多年的学习,在课程知识构成方面通常不会有疏漏,不会产生教学内容方面的障碍。
作为向学生提供财会专业起点的课程,《基础会计》无论在内容还是课程驾驭方面都对任课教师有着很高的要求,既要在课堂上深入浅出的阐明会计与社会、企业及个人的影响,又要将会计的各项具体工作中蕴含的理论意义予以解读,让学生在明白会计具体工作细节要求、具备基本动手能力的同时,还能够理解这些工作安排背后的缘由,即通常所说的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而这些课堂讲授中的深层次要求,任课教师不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和实践是无法达到的。单纯的课本解读,往往会导致学生对理论性内容重要性的认知不足,由此在进入后续课程学习时,所能理解和把握的通常就是若干孤立业务的会计处理,而无法把握这些处理背后的动因,从而将自己局限于会计的操作性学习。所以,对新进教师的成长可通过以老带新,或从模拟训练等内容入手为宜。
(三)理论拓展学习安排 财会专业的理论拓展教学包括横向的多学科拓展,如管理学、金融学以及哲学等,因各院校在专业培养模式、思路方面的差异,会有一定的差异,但基本都会设置相关的课程,区别只在于课程要求的难易和构成,过多的理论性内容会脱离应用型本科的本质,而相关理论的跨度也正是研究型与应用型的重要分水岭。会计理论教学还包括在专业内的纵向拓展,许家林(2008)曾撰文就大学财会专业本、硕、博各层次在理论层面学习时应予以关注的内容,以及相关理论性教材及论著进行了总结,提出本科层次的会计理论教学应“充分考虑会计理论的点(专业)——线(发展线索)——面(知识)……重点应当是以丰富学生会计理论的知识点为基础来了解会计理论的基本结构,以拓展其会计理论方面的知识面及应用会计理论解释、评价和指导会计实务的能力。”笔者认为,这里的点,即指应该使学生对会计理论的内容及架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于理论与业务处理的关系,理论对实务的指导有所体会,这样的要求应该不分研究型和应用型,对于所有的财会专业学习都适用。特别是随着我国会计准则对会计制度的逐步取代,未来的企业会计工作越来越强调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专业综合能力,而此种能力一个重要的构成因素就是会计人员的理论水平,这也正是企业对重点院校毕业生青睐的原因之一。
虽然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教学不必完全以理论为主,但对于必要的理论启发和拓展还是应当贯穿于学生的专业学习。而这种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由于理论性课程的不足,任课教师的指导和启发尤其显得重要,诸如相关课程进行中,围绕相关内容对会计理论的适当延伸和提示,相关基础性理论读物的推介等。
四、结论
从财会专业的课程体系看,《基础会计》是集会计理论、会计方法和会计技术于一体的完整体系,而且应当理论为先,方法、技术居次。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会计理论知识的阐释,不能过于偏重对会计方法和会计技术的讲解与演练,应当使学习者在对会计方法等实务性内容的学习掌握过程中,时刻感受会计理论对会计实务的巨大影响力及其无可替代的指导作用。而通过前述分析可以看到,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以《基础会计》为起点的会计理论教育方面矫枉过正,在强调实务操作性教学的同时,在课时安排、课程设置及师资等方面,对理论性教学有着过度抑制的倾向。特别是在中后期的会计学习中,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后续课程除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共同主干课程外,会安排大量的实务性会计课程,如笔者所在院校在大学三、四年级会安排金融类行业会计的课堂教学与实验。如此虽然间接为用人单位节省了相应的职员培训成本,短期内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但此种社会效果是以学生的长期发展为代价,学生在后续的职业发展中难以赢取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还会导致应用型本科学生在人才市场上处于竞争劣势,也不利于学校的长期发展。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财会专业通常会设置由“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专业主干课程,构成了“理论-实务-理论”循序渐进的学习循环,形成在理论认知上的螺旋式上升,再加上“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专业方向课程,构成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完整的理论架构。而在当前应用型办学指导下,对理论的削弱导致各门课程相对独立,知识掌握分散,贯穿于课程中的理论线条脱节,无法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中形成对财务会计的整体理解,既降低了学习效率,也束缚了学生在工作中基于财会专业的纵深发展。虽然在高年级通常会开设“会计理论”、“内部控制”等理论性课程,但因为前期理论储备不足,加上毕业求职、实习等事项干扰,学生在最后阶段的学习上无法有效深入,失去了最后的理论提升机会。
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理论教学不应该呈现弱化状态,需要进一步的精心安排,包括在现有课程中进行必要的理论引导和延伸。首先在课程设计及课时安排方面,应当从基础会计开始,就向学生灌输会计基本理论架构,给学生以明确的会计理论意识。在课堂讲授方面,任课教师应当有意识的进行理论提升,引导学生尝试理解具体会计处理背后的理论意义,特别是在相关实验课程中,既要通过实验知其然,更能够思考其所以然;其次,在师资安排方面,对于基础会计等理论性要求较高的课程,尽量安排具有教学经验、能够准确把握课程内涵、寓教于理的老师,从学习伊始就给予学生较好的理论起点;最后,作为教师的职责,应当多向学生推荐必要的会计读物,既包括课程相关的参考书籍,也包括会计理论及文化方面的熏陶,毕竟开放性是大学学习的重要特点,更有效的学习在课堂之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自我获取能力比单纯的课程学习更为重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结合课程情况引导学生接触学术论文,培养学生的理论视野,也可以为最后的毕业论文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晶、陈国玲:《会计应用型本科人才社会需求调查探析》,《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2]李永苍等:《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调查与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第8期。
[3]陈国辉、迟旭升:《基础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朱小平、徐泓:《初级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韩星:《会计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篇5
在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会计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高度融合,会计人员的工作形式在以往的基础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另外市场对会计岗位的财务分析能力以及资金管理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高职院校要对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准确定位人才需求,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合理的课程体系,打造一流的教师团队,创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推动会计信息管理人才的发展。
2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本科院校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主要面向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化服务行业、企事业单位等培养适应现代化管理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该专业学生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与会计信息管理的基本技能,熟练运用会计信息化管理软件,掌握财务一体化处理能力,不仅在生产一线能够从事会计信息管理服务于操作,而且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要具备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能力,具备成本核算方法,掌握成本控制与分析的能力,具备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安装与调试能力,具备使用各类发票、进行网上纳税申报能力。该专业学生就业渠道主要是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会计信息管理应用以及维护工作,也可以面向生产信息软件企业,从事会计信息管理软件顾问营销、实施及维护工作。
3高职本科会计信息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会计信息管理专业是近几年高职院校所开设的新型专业,该专业的开设主要为了能够满足用人单位信息化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为中小型企业培养具有较强职业操守的高水平复合人才。目前,一部分高职本科院校依旧以传统的授课方式为主,支持信息化的软硬件条件不够完善,师生的信息化素养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为了达到企业的用人需求,高职本科院校会计管理专业需要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以数字化的教学装备来激励师生参与到课堂设计中,带动该专业可持续发展。
4高职本科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4.1学科结构设置单一
一直以来,我国高职本科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学科的结构设置比较单一,更加侧重于对会计专业知识的介绍,会计人才培养的过程过于程式化,缺乏现代会计工作必备的知识与技能,综合能力不够突出。虽然通过开设选修课、实施学分制、拓宽专业面等方式进行改进,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4.2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会计信息管理专业在教学内容上大多以理论讲授为主,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案例教学比较少,但是会计信息管理最终会被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由于受到师资力量与教学条件的限制,实践性教学内容偏少,缺少专业的实验室,会计信息管理专业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重知识轻能力,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单一,阻碍了人才的个性化发展,形成了千人一面的所谓“合格”人才,扼制了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形成,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之后便会出现一定弊端,不能及时适应工作岗位需求,无法满足经济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发展。
4.3教学与评价手段单一
在进行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对于学习效果影响比较大的是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手段,许多高职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存在单一性,导致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对教学模式、教学项目、教学评价等方面动力不足,更加侧重于教学大纲进行学生学习成果评价,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教学评价在信息网络技术下显得格外无力。
5高职本科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优化途径
5.1完善课程体系设置
在对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途径进行优化过程中,要重点对该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完善,满足培养多元化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具体课程体系与模块如表1所示。通过对课程设置的完善,能够综合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实践技能操作、道德素质提升,全面提升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
5.2加强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重点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对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之间建立起双赢的合作模式,有针对性的进行人才培养,注重提升人才培养的时效性与实用性。通过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世界与社会发展接轨,是现代化社会发展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新理念,通过产教融合来加快告知院校一流会计学科建设。学生通过在企业中定岗实习,来真正了解实际工作中对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企业可以将学生的不足之处反馈给学校,提高校方对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5.3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
在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熟练的进行实务操作是衡量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标准,老师需要更多的让学生亲自接触实际业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解决技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在教学中所选用的案例要有一定的针对性,经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课后强化等环节来加强教师与教育教学的控制,学生可以通过案例中的报表、数据分析来强化理论知识的运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5.4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培养多元化高素质会计信息管理人才,高职院校要锻炼一支实践动手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在教学过程中,学院内的教师无疑是教学的主体,但是由于许多课程是实务类课程,所以要引进有实务精要的教师,为学生讲解该领域的发展到动态以及具体的实务操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建立起技术过硬、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对教职人员进行准确的方向定位与责任划分,充分整合优秀的教育资源,由专职教师来负责课堂教学内容的实施,促进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由企业教师完成校内、校外实训教学,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职场核心竞争力,将真实的职业情境融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无形中将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转化为真正的工作经历。
6结束语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不同专业的设置以及培养目标都有着不同的需求,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进一步改革,通过数据分析来引领财务决策的信息化。高职院校要正确认清自身的发展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为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满足社会行业需求,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输送大批量多元化高素质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篇6
1.目标与社会需求不一致。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定位过高,只注重教会学生理论知识,却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其结果导致会计学专业毕业生未能达到社会的要求,最明显和直接的就是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用人单位抱怨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才能委以重任。毕业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这无疑与其在校接受的实践教学有关。
2.课程设置体系不够完善。会计教学偏重于教育会计学专业知识,往往通过设置一系列会计课程来完成教学,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忽视了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较差,而且很多情况下流于形式,而且各科目之间各自为政,忽视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包括课程数量、授课内容等方面。
3.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陈旧。会计教学仍然采用板书为主的教学方法,即采用教师写、学生记或者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方式进行会计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动手特别是上机操作能力的培养,与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不相适应。
4.师资队伍实践能力不够。一支理论功底与实践能力俱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会计专业应用性人才的前提保障。
二、我校会计学专业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目前我国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使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与会计职业界的需求相脱离,这些都与我国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有着直接关系。
1.我国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演进。关于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国会计理论界和教育界不断进行了讨论,而且也不断有新的发展。
2.会计学专业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往往过高、范围过广,以培养宽口径、厚功底的“通才”为其目标,过分强调会计实务工作、教学和科研人才的培养。
3.我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重点放在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
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使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具有自谋职业、创业致富的本领,创业教育提供给受教育者的是从事创业实践活动全过程――发现机会到决策、规划、实施、评价、反馈这样一个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以及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几点建议
1.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通过构建校外实习基地、校内模拟实验中心、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为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2.课程设置体系应突出重点。为了实现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理论教学体系。将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并提高实训课程的比例,重视学生手工模拟训练和电算化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会计人员的分工合作和会计核算过程,熟悉财务软件的开发和使用,真正使学生毕业后无论从事什么会计岗位都能快速达到岗位要求,胜任会计工作。
3.改革会计学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方法上,通过课堂讲授与实践教学管理,使学生具有有较强的决策能力和敬业精神。我校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理应以“立足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周边为目标”来培养会计学专业人才。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会计学专业建设应具有一支整体素质高、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既有扎实的理论素养、道德水平,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一方面加强会计教师的后续学习和教育,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定期到校企合作单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验室或实训基地学习指导,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的前提下,担任社会职务。
5.走“校企联合”、产学研相互促进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如果不经过产业实践这一环节的锻炼,就不可能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也就不可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6.走“双证或多证”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大部分行业不同,会计行业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即所有从业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上岗资格证,将基础知识学习、岗位能力培养和从业证书培训三项内容连成一体,为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获得会计电算化、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师等相关资格证书。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的配合,任何一个要素得不到保障,都会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 探索中国特色高教改革和管理模式.管理观察,2008;2 34-35
[2] 陶云龙.谈会计实践性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华东经济管理,2007;2 13-14
篇7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财会专业人才培养困境
就浙江省而言,许多本科院校,尤其是独立学院,基本定位在教学型,而人才培养也以应用型人才为主,这些院校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而这一种实践为导向的教学培养目标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但是在许多方面也暴露出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一)培养财会岗位人才能力的目标与就业去向多元化产生矛盾
财会专业人才在就业渠道方面远宽过其他专业,这也是近十余年财会专业始终火热的主要原因之一。财会专业学生市场需求多、公务员考试专业限制对口、考研可选学校多、自主创业知识结构适合等多方面的优势形成了当前的就业优势。总的来说,本科毕业生主要的就业渠道有: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国内考研、出国读研、自主创业、应聘入职五个方向。然而培养方案所设计的课程与实践内容仅仅与应聘公司入职直接对口,而其他参与公考、考研、出国留学的学生会面临着考试准备时间与大四专业课程修读之间的矛盾。即使准备进入公司做财务的学生,也会因实习时间冲突放弃在校课程,使得大四安排专业课显得十分“不近人情”。这一点就反映了课程设置与现实需求的严重脱节。
(二)过分强调实践内容而忽视理论与实践的“转换”
应用型培养目标的导向,使得许多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过分关注实践课程的数量,许多实践课程学生仅仅只能获得“是什么”、“怎么做”的感性认识,却完全没有明白“为什么这么做”的理由,这一点也反映了过分注重应用型培养而忽视理论基础的拓宽带来的弊端。在现有课程设置体系中,学生学习完成实践课程,并无法举一反三,甚至完全不明确课程的实际用途。实践课程的设置零散而无系统性,也导致了学生并未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因而学生学习了诸多实践课程,却仍难以胜任真枪实弹的会计财务岗位。
(三)出口质量难以把关,企业需求是否满足难以衡量
应用型本科院校与研究型院校或研究应用型并重的院校不同,高考生源的优秀与否便决定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否能在教学出口环节设置严格的出口标准。就目前而言,大部分的本科院校与整体国内教育现状一致,普遍存在“入难出易”的现象,较为宽松的毕业评价制度,使得这类本科院校的学生能力得不到合理、真实的评价,也无法从根本上判断学校教学体系、教学方式、培养模式的成败。这一种盲人摸象的现象不断持续,无疑会使得学院学生的能力与社会整体能力期望脱节。
针对以上的问题,本文认为,应构建以就业去向为导向的能力体系,从市场需求来找准人才能力培养的定位。
二、市场导向的应用型财会人才能力体系整合
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力体系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且会计相关学会、政府机构也未给予一个合理、公认的能力界定。而本科院校在培养体系构建方面并不能完全按照财会专业人才的能力构建,因为仅以会计界角度定义的能力体系显得过于狭隘,且对于高校而言,培养学生的素质并不等同于放弃学生的专长,因而,在整合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能力体系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对于社会的适应性。以就业去向为导向的财会人才培养体系,不仅能够适应市场对财会人才多岗位的需求,也能通过明确市场需求来不断激励学生对自己进行多方位的培养。
人才能力体系整合整体思路构建分为四个层次:就业层-基本能力层-分化能力层-课程体系层。以就业为目标分别将就业需求分解为不同的基本能力,并通过基本能力形成细分的能力,再通过理论、实践课程的培养保障财会专业人才能力的形成。
(一)树立职业意向,规划职业目标
就业导向的本科生能力体系构建应当以就业作为切入口。本科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有公务员、国内考研、出国读研、自主创业、应聘入职五个基本方向,而每一种就业去向都对学生个体有特定的能力要求。例如,公务员对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既要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又要有文字功底,而企业则更加注重专业技能是否扎实,能否胜任工作岗位。因而以就业为导向的能力体系整合应当在培养学生形成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深化培养,区分不同的能力类型,然后辅以课程体系进行培养。
基本能力是一种概括性的能力的总称,它是学生在本科院校形成的能力的直接、概括性的描述,通过做人、做事等方面得以体现,本科院校可以在学生毕业时对基本能力进行测试以判定基本能力是否形成。学生职业目标基本有公务员、国内考研、出国读研、自主创业、应聘入职五个方向,基本能力的形成是不同就业方向的直接基础。大四第一学期是完成基本能力深化与分化的阶段,例如国内公考与考研的时间基本在大四第一学期与大四第二学期的交界,因而大四第一学期就成为了学生自我择业的重要备考期。与此同时,这一学期也是财会专业在企业、银行、事务所实习的重要时期,各种分化与强化的能力都在社会中得到不断的检验。基于上述的两大原因,大四第一学期便成为课程逃课的重灾区。而本科院校多数通过培养方案修整,将非重要的课程放置在这一学期,部分目的也是为了保证学生在校,而保证毕业论文的撰写能够顺利完成,但是却毫无例外会引发学生实习时间、复习时间与论文写作时间的严重矛盾。
因此,缓解这一矛盾应当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学生在前三年获得基本能力的基础上,大四第一学期辅以专业分化的选修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不同能力的组合与分化,也能消除大四课程形同虚设的现象。目前高等院校的现状是在大一普遍设置较为开放的课程,而学生并没有明显的目的性去学习,因而听课动机可能仅仅只是兴趣而已。而将大四的课程转变为跟职业取向直接有关的课程,例如面试技巧、职场礼仪、公共关系、考研数学、考研英语等课程,既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又能让学生顺利获得学分,有利于将学习与课程、教学目标统一起来。
(二)形成基本能力,拓展细分能力
笔者认为,基本能力是概念性的、概括性的能力总称,而一般的基本能力应当是由诸多能力构成的,而这些能力又可以具体分化为不同的能力,并通过特定课程或实训来获得锻炼。笔者认为基本能力可以分为基础能力、专业能力与个体能力三种,而这三种能力又可下分为13种能力要求类型。
1.基础能力是经通识教育所形成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逻辑分析能力、计算机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听说读写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品德与执业操守六个细分能力。基础能力下的细分能力之间并无直接的联系,而每一项的能力高低将直接影响未来学生在就业岗位上的发展前景。例如,沟通能力在所有岗位都具有普适性,需要与他人协作完成任务,而Office等办公软件的应用也将直接决定办公效率的高低。因而,这些细分能力是影响长期发展的战略性能力。
2.专业能力是通过专业教学所形成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会计核算能力、财务分析能力、财务管理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四个细分能力。专业能力是财会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能力,而这一专业能力也是所有开设财会类专业的本科院校所共同强调的能力。这一能力的高低是学生的关键性技能,是能够胜任财会类工作的基本评判标准。专业能力主要来自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企业实习、专业证书备考等过程。会计核算能力、财务分析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影响个体持证能力,也是形成面试优势的关键因素。而实践应用能力不仅包括实践能力,也包括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转换能力。越来越多的院校注重实践的培养,但更应关注“转换”能力的形成。这是财会专业本科毕业生所或缺的关键性能力,需要在课程与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强化来形成这一能力。
3.丰富个体能力,为求职增添色彩。财会类专业人才往往有一个通病,就是给人一种“苦闷”、“精明”的感觉,是一种非常死板的角色。因而,本文认为个体能力不仅能够增加专业特长,也应当是能够为职业升迁带来个人特殊性的一项能力,是工作岗位上需要转变财会人才特定负面影响的一种能力。个体能力应当包括专业持证能力、实习实践经历、特长与爱好三项细分能力。专业持证能力是对个人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最公正的衡量标准之一,尤其针对目前财会专业学生,可考证书多、种类杂,含金量高,处处都体现了专业持证能力的重要性。而实习实践经历是专业能力的扩展,是实践应用能力的一种具体体现,用人单位在未面试或笔试时仅有少量的时间对某一学生进行衡量是否录用,而较多的实习经历能够给与用人单位充分的理由证明学生专业能力与实践经验。特长与爱好通常是从初高中就逐渐形成,无论是哪个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职工关怀,而体育、音乐、美术等特长能够成为学生在求职路上的重要筹码,专业技能可以在未来工作岗位上锻炼,而特长则远无法被锻炼。它能改变财会专业人才给人的死板的印象,能够促进个人甚至单位的良性发展。
(三)有选择地自我培养各项能力
本科“标准化生产”的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企业愈发觉得其用人需求难以被满足,而学生在标准化生产过程中并未关注学生个人,而仅仅只是关注学生群体,因而,难以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发掘自身的优点和特点,在校学习的目的多数局限在“我不想比别人差”或“我想比别人优秀”,而“找一份好工作”则是学习的基本动力。很少有学生站在未来职业去向和职业发展的高度去进行差别化地自我培养。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能力培养体系要求本科院校鼓励财会学生主动规划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人生,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前提下,对自己需要形成一个明确的培养目标,并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自我培养路径,来进行“定制化生产”。这一种培养路径的形成,需要教师引导,但是更需要教育体制上形成可走路径的蓝图,有多条不同的路径在蓝图上,但条条大路通罗马,获取成功,除了方向明确以外,仍要选择合适自己的路径。因而在课程选择上,对明确有考研倾向的学生,可以着重培养逻辑分析能力、听说读写能力、英语能力、专业能力等,而个体能力中的持证能力与实习实践经历应当适当弱化。因此学生在选修课程时就应当有不同的轻重之分,以明确的目标为导向来定制适合自己的培养方案。
三、因材施教,构建培养路径蓝图
(一)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贯通
培养路径蓝图需要将所有课程都与教学目标和能力直接挂钩,要对现有各种课程分别判定能力培养哪一项能力,并针对能力类别进行课程分类,开放学生的选课权限,以模块化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选课。因此,培养路径的构建也反向提升教学大纲的重要性,使课程中时常被忽略的能力培养目标重新得以强调与体现,也保证了课程与培养方案之间目标的一贯性。
(二)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
本科院校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职业规划大赛、专业导师引导、学业规划讲座等多种方式来尽早形成学生特定的职业需求与特定的职业目标。财会专业本科生经常会碰到诸如“未来我可以做什么”“可以去哪些单位”等疑问,通过上述的活动,不仅可以明确未来职业去向,更是一种学生结合自身特征来判断是否适合某一职业的过程,从而选择并架构自身的培养路径。
(三)教学管理制度的跟进
构建培养路径不仅要求课程目标面向能力体系,也同样要求在其他教学管理制度上进行深化转变。从课程设置上要灵活多变,将选修的权利下放给学生;增加每门课程考核难度,提升毕业门槛;增加学期考评制度,成绩评定不再以课程为单位;强化课堂过程考核,轻期末考试;取消补考、清考制度,提高学生懈怠的成本等一系列方法来加强学校管理制度的保障。
(四)紧跟实务前沿,深化校企合作
应当快加实践教学模式转变,应当以“授渔”而非“授鱼”为中心思想,启发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不断演化思考,提高知识对实践的转换率。院校应当进一步拓展课程认证合作领域,可以尝试与大型知名企业共办课程,考核、师资、授课形式都由双方协商确定,课程给予学生考核与认定,这都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此外,学生的校外实习可以与毕业论文共同完成,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专业实务相结合,校外指导老师或者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论文,以获得更好的实习效果。(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参考文献:
[1] 孙素芹,顾永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架构与依据[J].现代教育管理.2012(09).
[2] 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02).
篇8
中图分类号:F2353;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4-0012-05
中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为满足建筑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建筑类高校正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改革培养方案,围绕培养目标,设计基础型、专业型、发展型等培养模块,力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行业领军人物以及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由于建筑行业会计有着会计科目相对集中、经营管理及成本核算复杂、工作环境恶劣等特点,因而,建筑企业对会计人才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都有着特殊的标准和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促进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建筑行业发展相适应,是当前建筑特色会计人才培养变革中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建筑行业特色的会计人才需求与培养差异
(一)专业能力需求与培养差异
建筑行业特色的会计人才应具备一定的综合管理能力。综合管理能力主要指正确处理财务关系的能力,包括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等。由于建筑行业自身规模的限制,大多数建筑企业会计人员的配备有限,因而,会计人员的主要任务除了做好企业财务活动的核算工作,还要掌握企业工程投资融资的可行性研究、工程结算等,更要做好对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管理。建筑业一般以单项工程为对象进行核算和成本管理,具有工程分布广泛、范围分散、人员复杂等特点,属于开放式生产经营。这给集结成本、核算工程费用等财务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因而,只有树立团队协作意识,
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投资分配、债权债务关系,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然而,现阶段建筑行业特色高校的会计学专业本科学习偏重于如何组织财务活动,而忽略了对财务协调、团队协作、人际交往以及应对压力能力的培养。
(二)专业知识需求与培养的差异
建筑行业的特点集中表现为企业数量繁多、规模小、经营技术水平较低,以中小企业为主,财务人员少且岗位分工难以明确,这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建筑行业特色的会计人才不仅要掌握会计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财务管理知识、税务知识、金融知识以及与建筑企业相关的管理知识在内的专业知识。此外,建筑企业具有自身的行业特色,为了更快地融入企业,进入工作角色,更好地发挥管理作用,建筑行业特色的会计人才还应对与建筑行业有关政策、法规、行业内部市场环境等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目前,建筑行业特色高校的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一般涵盖了会计学专业人才所需的相关知识,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相对完善。但是,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上基本以一般环境和比较成熟的工、商企业为主要学习对象,针对以建筑施工企业为对象的相关课程虽有设置,但还不够全面和完善,不利于学生的深入学习和掌握。
(三)综合素质需求与培养的差异
建筑行业特色的会计人才应具备以会计职业道德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是会计人员获得企业信任与认可的基础,也是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原动力。目前,建筑行业特色高校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够系统、规范,大部分高校选择通过平时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很少单独设置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因此,导致目前绝大部分学生职业规划盲目,对未来职业选择的认识肤浅。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工作环境比较恶劣,这就要求毕业生除了要具备一般会计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还要具备“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品质和精神。然而,毕业生择业大多不愿意选择民营中小企业,而倾向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报考公务员的比例逐年增长,可见学生的职业忠诚度较低,跳槽现象频繁。
综上所述,目前建筑行业特色高校的会计人才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已比较全面,但在综合专业能力、行业相关知识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还难以满足建筑行业发展需求。
二、建筑行业特色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一)培养目标定位与培养要求
1.培养目标定位
为适应建筑行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沈阳建筑大学适时调整培养方案,以掌握国家注册会计师考试和执业所要求的理论知识、方法、操作技能为目标,主要面向建筑施工、房地产等领域培养具有较强会计核算、公司理财、审计查账、会计咨询服务等能力的具有建筑特色的高层次、实用型会计人才。
2.培养规格
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要求,沈阳建筑大学会计学专业采取“三明治”教学模式(校内教学+校外实践+校内教学)。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掌握建筑施工与房地产领域及其他领域的会计与财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会计软件开发与维护能力;具备从事会计出纳、成本核算、往来结算、税务核算与税收筹划、全面预算与财务控制、审计查账、资产评估等业务能力。
篇9
所谓应用型人才就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是指相对于高精尖理论型、学术型人才而言,掌握直接应用型知识,和具有更具体实践能力人才的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依据设计专业,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按学科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一般称为通用型人才,二是按岗位来设计专业,一般称为岗位技能型人才。
目前我们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不规范,普通高等教育趋同化的倾向日益严重,缺乏针对性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
按学科设置专业培养,一般为本科及本科以上的教育,按岗位设计的专业一般为高等职业教育,它们应该是有区别的,但目前同质化教育趋向非常严重。
一、存在的问题
1、毕业生每年增加,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人选
从2002年开始,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15%,按照世界通用的说法,15%意味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当达到15%时,就是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在这种种现实情况下,谁能培养出在劳动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谁就具有优势。
与理、工专业相比,会计专业是一个投资比较少的专业,所以一般学校都开设,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一方面每年有大量的会计专业毕业生面临就业,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于目前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满意,对提供的毕业生不满意,认为人才是非常缺乏的,两者相比,形成了严重的产销不对路的矛盾,供应方(学校)和需求方(用人单位)不能针对共同的对象达成共识。
2、人才培养观念未能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
会计人才的供给方与会计人才的需求方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正确的反映应该是:需求方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把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通过一定的渠道反映到人才的供给方,供给方把需求方的需求作为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并通过产学研、校外实习基地等渠道,得到需求方的支持。在不断的循环中,人才培养走向良性循环,这样就不会出现供给与需求的脱节问题。但是,现实是学校和教师要求学生应该厚基础,要有一定的理论,按照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保证人才发展有后劲,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强;用人单位更希望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越强越好,最好能迅速适应岗位的需要,学生做到知其然就行,而培养方认为学生不仅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由于学时的限制,知其然就要受到限制,故此导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不满意,形成了用人单位和学校在人才培养观念上的不一致。之所以存在分歧,主要原因是我们的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按照精英教育的培养模式忽视了现在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对学生的专业知识重视过重。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说过:“21世纪,平均五年更换一次职业。”原因是知识更新迅速,人们更应该重视知识的增量,而不是知识的存量。因此,人才培养过程,不应该是让学生掌握多少理论多少方法,更应该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力的培养需要结合实际,有了实践经验,理论的再次提升在有学习能力的支撑下,就会容易得多。所以我们现在在人才培养上重要的问题是改变人才培养观念。观念是一切的根基。
3、培养导向单一,仅关注就业
在对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遵循教育规律,而不应急功近利,只关注毕业生的就业率。专业人才培养以市场为导向,需要的时候,大家都上,就业不好的时候,专业停招,长此以往,导致的必然是供需双方的恶性循环。一些学校对就业率的重视,往往只停留在就业率的数据上,很少真正去反思隐藏在就业率背后的问题。
学校把学生送出校门,很少有学校能跟踪关注学生进入社会的表现,只有校庆时,才有校友的相聚,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如果学校能跟踪毕业生,通过毕业生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真实需求,根据反馈的信息加以总结论证提升,再用于人才培训上,这样我们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就能跟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这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人才培养上的导向问题。其次,学生自我认识的问题也很重要,一方面是学生的自我定位,另一方面是学生家长,尤其学生受家长的影响比较大。现在在校生的家长所受的教育都属于精英教育,思想中固有的就业质量是比较高的,而现在的大学生属于大众化教育阶段,就业的定位发生变化,学校应该在进行正常教育活动中,向学生引导,精英阶段的就业观以不适用大众化阶段,大众化阶段的就业观也会与普及化阶段有所不同,学生应该认清形势,看清自己,避免就业时眼高手低现象的存在,那么,对人才的培养就会从综合素质方面着手,人力资源大国就会真正走向人力资源强国。
4、培养体系的开放性不够
现阶段的在校生,基础上走单一的学校培养之路,培养方式单一化,缺乏开放性。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但实践教学没有发挥更好的作用。一般学校实践教学真正走出去的很少,学校校外平台严重不足,有些实习基地有名无实,学校与行业、企业的沟通较少,甚至没有,无法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会计专业的假期社会实践,虽然强调倡导,但缺少硬性要求、规范,学生提供实践报告,学分就不会受到影响,学生未能真正走入企业。毕业实习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唯一一次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但由于学生忙于找工作,学校对毕业实习的管理也基本是处于失控状态。虽然规定教学目标,但基本达不到要求;虽然有指导教师,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指导教师很难做到有效指导,只靠提交实习报告给成绩,毕业实习的考核也流于形式,效果大打折扣,与预期毕业实习目标相差甚远。学生与实际没有真正的接触,处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未得到真正的锻炼,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更不利于学生就业和职业的发展。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补救。
二、针对问题的对策
1、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造就人才的组织结构样式和特殊的运行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制度、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校园文化等诸要素。学校定位不同,人才培训模式自然不同,所以人才培训没有统一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需要高等教育能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即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本科应用型人才模式是根据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人才培养目标、制度、过程等要素特定的多样化组合方式。在大众化教育条件下,教育者必须认清培养对象的变化,转变思想观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才能有的放矢,培养出的人才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不转变观念,以书传输,灌输式的教学不可能满足现实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
2、课程设置要科学、合理、有效
课程设置是保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充足的课程数量,合理的课程及其结构是实现人才培养多元化的基础。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高校的人才培养中课程设置都是由教育部门制定的,近些年来,虽然高校一直在不断探索课程体系改革,但在课程设置上突破性很小,高校仍以使用“统编教材”、“规划教材”作为考核点,在高校教学水平评估中就有所体现,其结果就是不同的高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必然相同,很难满足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因此,高校应根据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地设置课程,保证课程数量、结构合理,保证设置课程的内容有效。课程设置既要考虑现实用人单位的需要,又要考虑满足毕业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更要兼顾毕业生可持续发展需要。因此课程设置必须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化应用、提高能力的原则,统筹安排和精心选择课程,减少课程间重复的内容,在极有限课时条件下,构建结构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以此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之一。
3、建立开放性的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要有理论的,又要有实践的;即要有校内的,也要有校外的;既要有基础的,也要有专业的。只有把对学生的培养构成一个多维的体系,学生才能得到全面的锻炼,才能使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篇10
一、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成本会计课程目标定位不够科学。从目前的成本会计教材上看,对工业企业生产过程的模似案例太少,不利于学生对成本会计的学习,影响教学成本核算过程和成本计算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另一方面对成本会计工作组织、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报表等内容不够详细,也影响了对成本会计知识体系的学习和具体应用。虽然成本会计课程开设的时间比较长,但却没有一本较为实用的教材,因而给教学及学习带来了不少问题。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这门课程把握不够准确,只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成本会计的实践教学。
2、成本会计课程讲授的方法不太理想。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任务的设计和完成,主要是依靠课堂教学来实现,而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以讲授为主。这就造成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成本会计主要是通过成本核算凭证、表格等单据来反映的,上课时没有实物单据,而教师又受课时、教具等限制,因而只有从书本上解释某些数据在表格中的关系,学生听起来乏味,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
3、成本会计课程考核手段比较单一。成本会计课程的考核主要是闭卷考试的形式,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对书本知识的考试。考试题型由教师决定,试卷的形成主观性太强,起不到考试的客观检验效果。在这种考试方式下,要了解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程度,教师只有通过练习等方式进行。而平时成本会计实践环节的评分也只有40%体现在学习成绩中,对总评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理论知识的考试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和形式,没有全面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
1、加强成本会计教师专业队伍素质的建设:第一、鼓励教师走上社会,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增强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第二、积极开展教师互帮互学,组织教师听课,做到共同提高.第三、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鼓励教师除具有教师资格证外,还应考取会计师等职业资格,并到企业兼职,熟悉成本会计岗位,掌握成本会计实际操作流程。
2、加强成本会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在成本会计的教学上,即要保持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演示操作方法的同时,也要激发学生在接受知识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可运用案例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等,并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另外,要针对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的计算机教学,来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还要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实现网上互动式教学,要组织专人会同有关部门加快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步伐,争取成本会计网络教学课堂尽早实施。
3、加强成本会计教学考核的多元化方式。将学生的成本会计课程总成绩,分解为卷面成绩、课堂练习、课后实践和计算机操作实训成绩等多个部分。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平时练习和实训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测试可以是案例分析,课堂练习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觉到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学到了东西,在考核过程中用正式凭证,帐表进行操作,使学生有实际岗位的感觉,从而缩短学校与企业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技能,缩短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期,突出高职院校对人才技能型的培养目标。
三、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1、要有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应用。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坚持多元化原则,根据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差别,选择适合成本会计性质和特点的方法,不仅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还要包括那些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学生讨论、课堂练习、学生自学、模拟实训,还包括计算机实训教学等。
2、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的目的主要还是在于“学”,如何达到学好的效果是至关重要的。在课堂上,要不断的尝试多种教学方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最大的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习中让学生亲临企业,了解企业产品成本的形成过成,让学生知道原材料是怎样一步步加工,最终形成产品的。对企业产品生产的过程,生产组织方式及成本核算,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做到学以致用。
3、教学内容等也应相应改革。学生能力培养受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对象等环节的制约。课堂考试只考理论知识,应用能力不能反映出来,光改革教学方法,技能的培养仍受其他因素制约,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在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教学内容等要与之同步配套改革,才能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的整体效果。
总之,打破现有的成本会计教学方法,以会计岗位技能需求为标准,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符合高职院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将理论知识与操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岩,高职院校(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探析[J]科学经济市场,2009年8月
篇11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5- 0122- 02
目前培养本科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对自已的培养目标均有一定的研究,但大多对其与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联系与差异缺乏研究,特别是比较研究与衔接研究较少,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含糊不清的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加强研究。
1 人才培养目标含义
人才培养目标,是指学校所培养的人才在德、智、体诸方面应达到的标准,即所培养的人才在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业务能力、身心素质方面应达到的标准[1]。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的安排和实施起决定性作用。
2 应用型本科、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内容
2.1 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类型定位为应用型人才中的工程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一般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要目标。基于此定位,考虑会计学专业本身从业以理论技术和智力技能为主的特性,本文认为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面向会计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和会计职业领域知识与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以及教学科研等相关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2.2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文认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职业领域能力与人文科学素养,能从事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3 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联系与差异
3.1 联 系
3.1.1 培养的均是技术型人才
从形态上来看,技术可划分为实体性技术、规范性技术和过程性技术。过程性技术是人类目的性活动方式或序列的技术,不能脱离个体而存在,如个体的经验、策略等,因此也被称之为“技能”。[2]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应用智力技能来进行工作,而后者主要依赖操作技能来完成任务。会计人员除了应掌握过程性技术(技能,如会计处理经验、策略等)外,也应掌握相关的实体性技术(如使用计算器、算盘等工具)和规范性技术(如数码字书写规范等),且主要是应用智力技能来进行工作,因而,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院校会计教育教学培养的均应是技术型人才。
3.1.2 培养的人才均应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强调知识应用
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院校会计教学,培养的均是技术型人才,而非学术型、工程型人才,是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财务会计及相关工作,使会计学术型人才的规划、决策、设计等得到实施应用的人才,而非从事会计理论学术研究的人才。
3.1.3 培养目标中的会计职业道德标准要求相同
财政部1996年6月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二章第二节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作了八条规定,可总结为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等。会计职业道德标准对本科学生和高职学生以及其他所有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都是相同的,它是对会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方面的最低要求。
3.1.4 均要求有较高的科学和人文素质
应用型本科和高职会计专业均要求培养的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较高。要求培养的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尤其是具备较高水平的法律、哲学、道德、语言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做一个高尚的人;要求培养的学生要有较高的科学素质,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知识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3.1.5 要求培养的基本能力和财务会计业务能力有一些是相同的
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学生应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在基本能力和会计业务能力方面不能明显低于高职学生。所谓“不能明显低于”,是指应用型本科会计不能只强调理论学习的系统性而忽视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本科会计学生的基本能力和会计处理能力不能明显低于高职学生。在基本能力培养方面,应用型本科和高职会计专业均要求培养的学生,要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书写能力、倾听能力、数学分析处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较强的思维能力。在会计业务能力方面,应用型本科和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均要求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会计核算能力、财务管理能力、资金运用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3.2 差 异
3.2.1 培养目标要求不同
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个别(类)岗位,培养会计员,要为将来学生成为助理会计师作准备,希望一部分人能成为会计师乃至高级会计师。而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行业,培养助理会计师,要为学生将来成为会计师作准备,大部分人能成为会计师,一部分人能成为高级会计师,除此之外,希望培养的学生能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能够胜任中职学校乃至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
3.2.2 专业理论和实践两个体系掌握的完整性方面要求不同
由于应用型本科会计学面向行业设置专业,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及对实践体系的掌握也要面向行业,要求全面系统。而高职会计面向具体会计岗位设置专业,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要求是以“必需”、“够用”为度,要求具有“较系统的会计专业应用知识”,而不要求有很系统的“专业知识”或“专业理论”,实践方面要求岗位动手能力强而非要求掌握整个会计实践体系,因而应用型本科会计学生对会计专业理论和实践两个体系掌握的完整性方面应高于“以突出实践、理论够用为度”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
3.2.3 职业活动的整体把握程度要求不同
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学生对行业职业活动的整体把握程度应高于能胜任个别岗位、能顺利完成部分典型工作任务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这是由本科会计面向行业设置专业而高职会计面向个别岗位设置专业所决定的。
3.2.4 整体素质要求不同
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学生整体素质应高于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本科会计专业学生的个人修养、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信息获取量、外语水平、发现并解决综合性财务会计问题的能力以及财务预测、分析、决策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应明显高于高职会计学生。
篇12
Key words: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accounting major;practical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8-0264-02
0引言
应用型本科教育既不是基于技能的职业型教育,也不是基于理论的研究型教育,而是培养介于技能应用型和研究型之间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二字,而实践教学体系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证。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分析技能和反应求实的能力。实践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实践教学是财务与会计类专业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没有实践教学,财务与会计类专业教育的质量会值得怀疑。从某种意义上讲,财务与会计类专业教育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的影响。从我国目前财务与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情况来看,虽然各学校普遍开设了实践教学,但由于种种原因,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既不精心,也不得法。因此,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必须是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技术理论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它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前就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具有会计学及相关理论知识,具有创新、会计、理财等专业实践能力,具有较强岗位适应能力应用型人才。因此,要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实效。但是从目前来看,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就无法达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管理人才的需要。
1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1.1 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认识不够深刻教育与市场的脱节反映了人才结构的失衡,表现在企业认为目前的大学毕业生普遍是理论知识有余,而能力素质缺乏,不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要。特别是财会专业的学生,女生居多,学习成绩都较好,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已取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师证等,他们的应考能力很强,但专业应用能力比较差,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够。
1.2 实践教学条件有待于改善实践教学的开展必须有一定的环境和基础。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使理论知识与实践很好地融合,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目前情况下,民办高校存在资金瓶颈,很多学校专业实验室缺乏,投资很少或几乎没有投资,学生没有条件进行实践教学,再加上由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的特殊规定,以及人均实验配套设备的不足及实验教师的缺乏,很难使专业实验室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学校能增加实验室投资,学生利用实验室的总面积再增加一些,那么我们就可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如实物演示、实验、实训、实习等等,技术应用与职业素质训导有机结合,接受仿真或真实的实践训练。
1.3 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有些薄弱高校的师资主要来源是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尽管他们的学历可能较高,亦是从校门走进学校,没有在企业参与实际经营与管理的经历,没有做具体实务的经验,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目前很多高校财会专业也进行实践教学,但大多由于老师缺乏实战经验,实践教学一般只停留在简单的操作上,真正的和企业相结合的实战模拟缺乏。
1.4 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有待提高实习基地对提高学生实践工作能力有较大的作用。如果学生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既能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升华,又能使学生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同时也会促使学生重新认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对学生知识积累和储备起到促进作用。目前高校各专业都有实习基地,但民办高校受教学经费的影响,学生数量的增加,校外实习基地数拓展跟不上。特别是财会专业,专业性很强,对口实习基地很难找到,即使有实习基地,也只能容纳少部分学生,并对实习学生不重视,不安排具体工作,学生也就失去了实践学习的兴趣,这样也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1.5 实践系列课程设置不合理,还尚未形成完善的内容体系
实践课程应该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综合的规律进行全面设计,另外还要建立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完善教学大纲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2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措施
教育部有关文件特别强调高校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要开展实践基地建设,拓宽校外实践渠道;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而要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教学,我们认为实施以下几方面的改进,会使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得到较大的提高。
2.1 改进课程设置对实践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是财会专业的主要实验环节。只有以理论教学体系做保障,才能建立起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然而理论教学体系则是由课程设置构成的。因此课程设置是不是正确、课程设置的重复交叉内容的规划、课程设置的衔接程度,都会对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产生直接影响。 所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关专业基础与方向选修课的设置和实践教学环节每项内容的安排必须有充分的论证,合理的内容规划,使每个课程内容不重复不交叉,即便为确保课程体系的完整,在教学大纲中也一定要有硬性规定,什么内容须在哪门课程作为重点来讲解。这不仅保证了内容的完整,而且也使理论教学的效率得以提高,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有限的学时。同时,在理论课程的保证下,每项实践教学项目的安排的针对性也会很强,在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需要得以保证的前提下尽可能保证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需要。学校可以实行“双证制”,要求毕业生在获得大学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必须取得相应的会计职业资格证书。为此,应积极引进、建设国家(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点、考点或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点。
2.2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通常院校校内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有两部分来源:理论教学的授课教师;实验室的教师。事实上,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均应有社会实践的经历,有了社会实践经历才能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更好的指导,才能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指出学生的不足,才能真正在学生实际工作中补充其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就当前情况看,多数指导教师社会实践经历都比较缺乏。因此学院应创造条件,准许专业教师在企业单位兼职、挂职,全程的了解及掌握企业的实际经济活动,也可以让我们的老师到企业学习,积累实践经验,或让我们的实践老师走出去,经过培训,达到实践教学的要求,这样指导学生实习,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2.3 强化集中实践教学的综合作用学生主要是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学习, 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拓宽了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学习途径, 即动手又动脑是学习的能动过程。特别是集中综合实训,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
2.4 强化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注重人才培养,支持教育事业,既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也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学校为学生提供教育的平台,企业则为学生提供信息、培养能力的桥梁,归根到底,专业人才的培养有赖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特别是财会专业,在很难找到对口实习单位时,更多的应该依赖于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2.5 强化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实践教学的评价标准应该包括对老师的和对学生的。明确评价标准,对师生都会产生促进作用,形成良性循环,对教学水平、教学质量都会有良好的帮助。
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既是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适应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潮流的一种需要。而在财会专业中体现的尤为明显,要培养财会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离不开实践教学的开展,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在当前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使实践教学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淑华,宋媛光.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济师,2009,(04).
篇13
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会计人才是财经类高等教育的主要特色和目标,而专业实习、实践教学的建立和完善是其重要的手段之一。专业实习,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它一方面有助于将理性的知识转化为感性的认识和体验,丰富和完善课堂学习,提高学习乐趣。另一方面对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及毕业实习,甚至为今后的就业和创业提供坚实的背景及基础。
一、会计本科专业实习中的主要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和对会计类人才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大众化教育带来的学生规模的急剧扩大,专业实习的实践资源相对紧缺,目前本科院校在专业实习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专业实习中存在随意性问题。首先表现在专业实习实验内容安排的随意性。一般来讲,教学工作计划的实验环节都应紧紧围绕着理论教学开展,以求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王长青,2005)[1]。但一些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有悖科学原则:大部分实践课程都集中在期末几周进行,而周末学生都将主要精力和时间都放在理论课的期末考试上,对实践课程的关注程度就可想而知。其次是学生在专业实习过程中的随意性。主要表现为:学生纪律涣散、迟到、早退、旷课,实习准备不足,不是忘记带实习指导书,就是不带笔记本和笔;只注重模仿照搬,操作不认真,应付了事(刘纳新、刘茂盛,2007)[2]。
2.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等其他实践教学之间缺乏连续性和整体性。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堂训练、课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但一些院校在实践教学各环节之间的割裂比较明显,没有将专业实习和课程实习、毕业实习联系起来,缺乏一贯性,这些实习之间缺乏良好的衔接性,专业实习内容与毕业实习也可能没有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得各环节脱节现象比较明显,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3.学生缺乏对专业学习的清晰认识。学生专业实习的目的性不强。在短时间内不明确要干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以至学生专业实习效果差。学生去单位实习,由于财会部门是单位核心机密部门,一般不会让学生接触财务数据,实习学生只能看看单位财会人员的操作,只有进行提问,单位财会人员才会告诉你情况;如果学生缺乏对专业实习的清晰认识,可能连问题都提不出来,导致专业实习往往流于形式(冯英,2006)[3]。
二、会计本科专业实习困难的主要原因
随着大众化教育带来的学生规模急剧扩大,各本科院校的经管实验室或财会基地的建设严重滞后于学生规模的增长,硬件条件的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各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1.学校对经管实验室或财会实训基地的硬件投入不足。会计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而经管实验室或财会实训基地的建设就显得非常迫切,但这些硬件建设均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但目前由于大多数本科院校办学经费比较紧张,专业实训设施相对不足,而且较为落后,更新速度慢,传统的“计算机+软件”的实验室模式仍大行其道,或直接采用软硬件供应商提供的实验室解决方案,不能满足会计学生的专业实习需求,未能发挥校内实训的应有功能(周家伦,2006)[4]。
2.专业实训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财会类各专业的专业实习内容,相当一部分存在共同性和共融性,都可以在一个单位的财务、审计、会计等岗位实习;但是如果财务管理系在联系某一个单位时,而会计系或审计系也在联系同一家单位,导致专业实训资源浪费,因为同一家单位的专业实训设施、场所的科学安排与统筹就能发挥更大整合效果。但现有的专业实习教学安排,实训资源的利用与建设各自为政,就缺乏这种宏观的科学规划与设计。
3.相关企业动力不足。企业单位作为学生的校外实习的必要场所,在学生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有着重中之重的地位。但相关企业对院校的合作方式、积极性、实习学生的态度也不尽相同,特别是财务数据属于企业的核心机密,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于会计专业的实习、实践教学活动显得动力不足,积极性不强。这些企业不愿意与学校紧密合作,但他们只是直接从人才市场中招聘具有实践经验的毕业生,不愿自己承担部分实践培训费用,反而还收取学生的专业实习经费。
三、会计本科专业实习的主要出路
1.树立全过程的专业实践教学观。树立全过程的专业实践教学观包括一般课堂的实践教学、阶段实训、综合实训、专业实习,社会实践与技能竞赛等。转变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观念,把参与社会实践和参加省部级以上的技能竞赛(如“创意、创业、创新”的三创大赛)视同专业实习,让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和技能竞赛作为专业实习的替代形式。
2.建设本科院校自己的专业实训基地。本科院校应加大对经管实验室或财会实训基地的建设投入,包括基地场所等硬件设施,也包括ERP系统或沙盘系统等软件部分,作为一个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全真模拟系统,解决没有落实专业实习单位的会计学生的实习问题。
3.设立校内经营性实训场所。在校内设立超市、酒店、创业街等场所,让会计专业的学生为其直接进行财会工作,甚至鼓励院校老师自己开设代账公司、咨询评估公司,可以让会计专业的学生参与部分基础工作,这些校内经营性实训场所既能够开展业务工作,又解决了会计本科学生的专业实习,还可以为学生带来一定的实习收入。
4.积极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本科院校应该积极利用校友或校董事会单位等关系,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并建立长效保障机制,由一名分管副校长领导,负责建立和维护这些校外实训基地,整合校内、校外资源,避免领导更换后无人管理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王长青.融创新精神于实践教学注重医学生应用能力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5,(3):24-25.
[2] 刘纳新,刘茂盛.财经类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110-113.
[3] 冯英.基于商务化运作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构想[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9):5-9.
[4] 周家伦.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6,(5):25-27.
Practice Puzzles and Way Out of Accounting Undergraduate
SHI Heng-g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