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化学工程类专业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生物化学工程是生物化学反应的工程应用,主要包括代谢工程、发酵工程和生物化学传感器等。
生物化学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是最初的生物工程学概念,基因重组、发酵工程、细胞工程、生化工程等在21世纪整合而形成了系统生物工程。 全书共分十章,主要介绍了培养基灭菌,空气除菌,通气与搅拌,发酵罐的比拟放大,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典型发酵过程动力学及模型,发酵过程参数的在线测量及仪表,微生物生化反应过程的质量和能量衡算,发酵过程的计算机在线控制以及发酵工程下游技术。
生化工程的定义:将生物技术的实验室成果经工艺及工程开发,成为可供工业生产的工艺过程,常称为生化工程 。 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底物或营养液的准备、预处理、转化以及产品的分离、精制等工程和工艺问题。一般把发酵工程、动植物细胞的大规模培养、酶工程、生化反应工程、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功能元件以及生物过程中的控制和优化都包括在生化工程之内。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日益加深。新时期人才观要求科技工作者应具备比较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对非化学化工类学生而言,化学课程是作为高等教育中实施化学教育的基础课程,对完善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化学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1]。此外我校启动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和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卓越计划涉及的多个非化类专业中均开设化学课程。原来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基础化学课程的设置单一,教学模式固定,造成课程与专业联系不紧密。因此我们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因材施教,使化学和工程技术尽可能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今后解决实际问题不仅用到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运用化学的思维方法近几年的实践表明,非化学化工类专业课程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课程体系改革
1.1 结合专业特点,优化、重组教学内容
优化、重组教学内容,改革目前各专业的单一教学内容,是课程体系改革的首要任务。结合专业背景,从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创新能力出发,以工程技术的观点来组织教学。我校大学化学课程是由32学时的理论课和8学时的实验课组成。在有限的学时中,如何尽可能的减小非化学化工类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为此我们主要结合专业特点进行课程的优化重组,如:针对土木工程专业、道桥专业等增加金属腐蚀、物质结构与材料性能等内容;针对安全工程专业增加化合物和化学反应的腐蚀性、毒性、燃烧爆炸性与安全相关的性质,并让学生知道化学安全的重要性;针对新增的应用物理专业,突出电化学中原电池、电解池等过程中的物理知识,并结合手机充电这一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2 注重实验教学,引入绿色化学概念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实验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富有开拓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2],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提高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简单的验证性试验内容偏多是以往的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不仅浪费财力物力,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实验课程只有8学时的前提下,为满足不同专业的实验要求,我们采取设置多种类型的选做实验项目,形成寓专业性和科学性为一体的实验课程体系。 如增加贴近生活的测定性实验――醋酸解离常数的测定、趣味实验――洗发水的简单制备实验、综合性实验――碘酸铜溶度积常数的测定等。这样既训练学生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相关知识,又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动手、动脑能力。
同时还适时地将绿色化学的概念引入到实验中去,使学生明白实验进行时,也正在向环境排放着“三废”,而且我们学生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因此,我们尽可能选择对人体和环境无危害或危害小的实验药品。如过去的实验中有用SnCl2与Hg2+反应来验证Sn2+ 的还原性和 Hg2+ 的氧化性,后取消了该实验内容,改为课堂演示实验。另外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如将有机废液和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液倒入回收瓶中等,细微之处见成效。
2.教学方法改革
无论教学方法怎样改变,其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鼓励教师改变过去传统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法,运用启发式、讨论式、问题引入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渗透于每一节课程当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加强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
2.1上好第一节绪论课
对于非化学化工专业学生来说,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与大学化学课程联系不大,学习这门课程用处不大,甚至觉得浪费时间。为改变这一观念,我们教研室要求任课教师结合专业特点,认真上好第一节绪论课,因材施教,将学生领进门。如采取提问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讨论一下衣、食、住、行方面与化学有关的例子,本专业为开设化学课程的必要性,化学在本专业中有哪些应用,则立刻引起了学生的热烈讨论。同时也给学生留下很多悬念问题,如常见的社会热点问题――如何利用化学知识解决诸如汽车尾气如何变为无害气体, 如何除去重金属离子污染的废水中有毒的离子,为什么船底、桥桩、储油罐的底部比上部更易遭受腐蚀,为什么海水比淡水的凝固点低等等。通过第一节绪论课,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明白这些问题都会在学习本课程过程得以解决。同时让学生明白能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2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如果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无应用方面的渗透,无疑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没用,因此要改变重理论轻应用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工程技术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在讲解 “稀溶液的通性”时,采取问题引入式教学,联系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现象,提出问题:“在寒冷的冬天,淡水湖都结冰了,而海水没有结冰,这是为什么?静脉注射为什么采用0.9%的生理盐水而不用其他浓度的?”只要留心,生活处处皆化学。最后让学生根据化学理论分析,自己来解释一下刚才的问题,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并且掌握的更牢固。同时增添一些与现代化学及应用有关的最新科研成果内容,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给学生引进化学的概念和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突出大学化学课程的社会性、应用性。
2.3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已逐渐成为当前和以后教学技术手段的主流之一。我们大学化学课程全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与普通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的明显优势在于其直观性、动态性、交互性,可重复性以及大的信息量和大容量。 大学化学课程内容多学时少,利用多媒体授课,首先节省了板书时间,而且屏幕清楚。其次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对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利用多媒体不仅能“讲清楚”,而且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共价键的类型分为键和键时,学生不容易听明白,借助多媒体动画演示可轻松解决这一问题;通过一些演示实验,实现了实验内容的扩充,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另外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课下学生还可将课件拷走,方便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3.考核方式改革
课程考核是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为客观公平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的考核机制是结合学校实际校情,从三个方面综合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期末考试成绩占70%,实验成绩占15%,平时成绩(主要包括作业、出勤、课堂练习等)占15%。期末考试的载体是试卷,命题内容重视基础知识及其应用,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成绩有其严格的考核标准,从实验预习、实验过程、实验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等几方面综合评定。
结语
结合专业特点,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理论联系实际,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使学生获得了化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摸索和实践,建立了适合我校非化学化工专业学生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取得了初步的理想效果。
篇3
1 轮机专业电气自动化类课程现有教学模式
1.1 电气自动化类专业课程的内容及教学要求
电气自动化类专业课程主要包括《船舶电气及设备》、《轮机自动化基础》即《自动控制原理》、《轮机自动化》、《船舶电站》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其内容涉及到船舶上的所有跟电气相关的设备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的讲解。
很好的掌握电气自动化类相关课程知识是一名合格的轮机员必备的素质。开设此类课程的主要目标和要求是:培养航运企业需要的机电合一的具有一定管理维护、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轮机综合管理人才;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在理论的指导下,提高综合管理能力;同时,还要与国际专业人才培养相接轨。培养出能独立承担相应的轮机管理人才[3]。
1.2 讲授为主,应试为主的教学模式
电气自动化类相关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相对于主、辅机、动力设备等相关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较少。学生以应试为主,考试及格为唯一目标,在新规定实施之前,不涉及到适任证书的培训及考试。在一些具有一定优势航海类名校,如大连海事大学等高校,设有电气方面的加强班,专门培养电气自动化方面突出的人才。在大部分航海类高校,电气自动化仍然是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
2 电气自动化类课程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电气自动化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对课程不够重视,同时也存在很多的问题。面对新规定的实施,新形势下有新的要求,此类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更加暴露无疑,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强机弱电,电气自动化方面要求较低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主辅机和动力设备的教学一直是轮机工程专业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占有的课时量非常之大。电气自动化方面,一般高等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仍是以了解为主,教学质量要求较低。对于已经上岗的两年以上的轮机管理专业毕业生,大部分缺乏电气方面知识,对于自动化系统、仪表等方面的知识更是一头雾水,进而限制了实际能力的发展。很多轮机员在船上工作到了一定职位后,电气自动化方面知识的缺陷就凸显,使得船舶航行中,对电机员的依赖性依然很大,机电一体化成为了一句空话。
2.2 应试教育模式,学生综合技能差
航海类院校的培养学生最基本的是要求其通过海员适任证书的考试。院校在培养轮机专业学生的总体情况中,电气方面的知识较薄弱。随着船舶技术的发展,船舶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对轮机员的电气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轮机员在补充电类知识之后的实践证明,轮机人员的各个方面的能力还未能达到船舶电气教学的目标[4]。主要原因是现有教学计划中实践性项目是针对三管轮适任证书考试制定的,着重强调应试实训,没有强调能力的培养。在新规定实施之前,电气自动化类课程非考证科目,应试教学的模式往往容易忽略非考证科目的培训和指导。
2.3 实践训练少,实践技能培养效果差
过去,由于实践教学大多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教学管理部门对实践教学课程考核没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作为实践教学的场所实验室,由于缺乏规范化的管理,以及资金的短缺和设备的陈旧,一部分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缺乏对实践课重要性的认识,致使实践教学的质量不高。有很多院校,在电气自动化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存在实训时间短、训练人数多、训练内容陈旧等原因,导致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效果较差。
3 新形势下的电气自动化类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
不管是为了应对STCW公约2010年修正案对船员培训以及适任证书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还是从全面培养船员实践技能,为航运界提供全面综合人才的方面出发,电气自动化课程教学模式都需要做出一定的变革。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
3.1 调整教学计划,优化教学内容
轮机工程专业课程杂而多,一直为学生所诟病。现在又要在电气自动化方面增加课时量,显然,教学难度很大,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有必要进行优化教学计划,精简教学内容。结合轮机专业的特点,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掌握相关的知识,符合海事局实操评估的要求,顺利通过大证考试。例如,可以把《自动控制原理》与《轮机自动化》两门课放在一个学期,把这两门课程的课时量相加后再压缩,更好的把握重点。在考证复习的时候,又可以把电气以及自动化的所有相关课程作为一门课程来上复习课,把它们之间关联的题目交叉讲解,使得学生能够更系统的掌握知识。
3.2 进行创新型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学习室一门枯燥的事情,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需要我们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不断的摸索,探讨和总结。每门课程的学习都具有相通性,例如,“机”是轮机管理人员的强项,在讲解“机”方面课程的同时,稍微介绍下控制方面的内容,在在讲解电气自动化方面内容的时候,引导学生回忆动力系统的他们已经学懂了的知识,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教学内容就显得具体、丰富和完整,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在分析各种故障时,能做到机电方面综合考虑。
创新型教学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创新能力。比如,在上课讲解到某个控制系统如何实现的过程,可以把系统的每个部分进行角色分工,让同学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整个系统完成的任务,这样,就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学生也能够更容易的接受抽象的知识。
3.3 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篇4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开设的专业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基础化学涉猎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无论在基础理论的研究中,还是在应用技术的研究中,化学的地位都不容忽视。高校中很多专业的学习,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基础化学是作为基础必修课开设的,也是后继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对于我们材料与冶金学院来说也是如此。但是,对于非化学专业来说,基础化学安排的课时少,内容多。新形势下,对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体系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激励着我们对工科类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学好化学基本理论知识,从而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坚实基础,成为我们对非化学专业基础化学教学改革的目标。
一、认真总结原有基础化学教学体系的弊端
在过去的化学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各门课程间的有机联系,在教学中各行其道,使各课程教学出现重复或者漏洞,既影响教学质量,也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化学发展到今天,各个分支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和综合,使它们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原有的各行其道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当今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及高等教育的要求。
工科院校的非化学专业基础化学教学体系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这些教学体系的共同特点是较重视化学基础理论的讲解,用较少的课时讲述较多的理论内容。随着经济及科技的发展各级专业人才对化学知识的需要将大大增加,因此,现行的教育体系及教育理念表现出了明显的不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新内容的增加和陈旧内容的淘汰不能很好地平衡,有的教材一味地增加大量新内容,而原有的及无用的内容又不能删掉,致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需要接受的知识量越来越多,这显然无法体现课程在编排上精练、重点突出的原则。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但是目前的化学课程的讲授只是叙述性的描述某些实验事实,而不让学生自己动手验证,最后造成学生仅有较充实的理论基础但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讨论课、答疑课和习题课的课时过少。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教师课堂上的讲授,在有限的课时内接受这么多信息量的学生,难免会有很多疑惑和不懂的地方,这就需要老师利用较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讨论,答学生之疑惑,解学生之难题。如果长时间不解决这些难题,越往后讲课,学生的问题就会越积越多,越难听懂,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对这门课失去兴趣,缺乏积极主动性,无法与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形成共鸣。
二、“态度决定一切”,要使学生正确对待化学基础课的学习
非化学专业学生很容易轻视化学基础课的学习,他们往往会认为基础化学与自己所学专业关系不大,大都抱着能及格就好的态度来学习这门课,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听讲,或者干其他无关的事情,甚至于干脆逃课。殊不知,化学学科发展到今天,已经渗入到各个学科领域,包括生物、材料、物理等大多数理工科专业。如果能学好这门课程,会大大地帮助学生以后专业课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作为老师,第一节课就应该向学生讲述化学这门课的重要性,不能因为不是专业课就掉以轻心。多给学生讲一些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的内容,还有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尤其是要认真讲解化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其重要性,这样就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这是以后学习的基础。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课程形象化、生动化
目前,多媒体教学已经在各大高校得到普及,应用非常广泛。多媒体技术可以使一些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我们在基础化学的教学中也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首先,对于非化学类工科专业来说,基础化学的学习一般都安排在第一学期,对于刚从中学阶段的板书教学走过来的学生来说,多媒体教学对他们来说是比较有吸引力的教学方式。其次,对于非化学专业来说,化学本来就是他们不了解和不感兴趣的学科,有了多媒体这种教学方式,加上制作精良,图片、音频、视频等兼有的课件,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在讲杂化轨道、分子轨道这些理论时,单靠抽象的语言描述是很难理解的。但如果利用多媒体flash课件模拟原子核外电子运动和杂化轨道的形成过程,直观的动画效果就非常有利于学生理解。再次,对于大一新生来说,从高考的独木桥挤进了大学的校门,对一切新事物本是带着无限憧憬的心情的,但首次上课时老师快节奏的讲课,大容量的知识的这种讲课方式一下子会让学生接受不了,心理会产生强烈的落差,学习兴趣会下降,这时有了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对待这门课不再那么恐惧和无聊,通过动画、图片逐步使学习兴趣提升起来。
四、多进行一些形象的比喻,增强学生的记忆
化学课程的内容烦琐,有的东西抽象难记,这时候如果老师能够找到一些恰当的,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事物进行形象地比喻的话,就会让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说,在有机化学中,有一个知识点是判断一个结构的R、S构型,我们就可以以生活中常见的汽车方向盘形象进行比喻,方向盘轴的方向是对应的最小的基团。剩下的三个基团组成个圆圈相当于方向盘,如果从大基团到小基团的方向是顺时针,那么就是R构型,反之逆时针则是S构型。又比如,在有机化学对应体这部分学习中,同学们很容易理解一堆对应体的概念,但是对于非对应异构体的概念却不容易很好地理解,这个时候就不防伸出我们的左右手,这样就是一对对应体,再在两只手上分别夹起一只方向相同的笔,这样一对非对应异构体就出来了,同学们也会很容易理解。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用这种方法既让学生轻松地理解了,还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到的知识不容易被忘记。
五、注重基础化学和学生所学专业之间的衔接和联系
许多非化学类工科专业与化学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好化学基础课为以后更好地理解专业课知识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且,这些专业的目的一般都偏向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化学基础课的讲课中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以我们学院的稀土工程、材料化学和复合材料与工程为例,这些专业都与化学密不可分,稀土本身就是化学的一部分,材料化学、复合材料也是以化学为基础的,可以说是化学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但它们都偏向应用型的专业,与纯粹的化学理论及实验研究又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在为这些学生讲化学基础课时,要侧重于跟这些专业相关的内容。例如在为环境学专业讲课中可以介绍大气污染、汽车尾气污染及治理、酸雨形成、臭氧空洞、全球变暖、温室效应等;为稀土专业讲化学基础课时,可以介绍稀土元素在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方向,荧光材料、永磁材料、特种材料、超导材料等;在为材料化学专业讲化学问题时,可介绍模拟骨骼的生物陶瓷等用化学方法做成的仿真材料等。这种教学方法能较好地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自己觉得学习化学对他们是有用的,是能为他们自己的专业服务的。
六、实验课程与理论相结合,提高学生动手和思考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和主要内容的学科,很多理论的提出都是以实验结果验证为前提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因此我们在化学教学中除了理论课外,一定不能忽视实验课的作用。化学现象的发生常伴随颜色、气味、形态的改变,这些变化往往都丰富多彩,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我们如果单单讲理论课,学生很容易把所学知识忘得干干净净,但若将一些典型的理论用丰富多变的实验来验证,带到实验课上,则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工科类专业的目的主要就是培养实践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因此,让学生多做实验,在实验中学会思考和创新,在实验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不仅能帮助他们理解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他们以后走上科研和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师生之间应加强互动和讨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如今的教学已经不能只停留在“老师讲,学生听”的这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师生的互动和讨论逐渐成为教学的主流。尤其是对于化学课程来说,它不是一门纯粹靠记忆的学科,而是一门必须通过思考、讨论和实践研究才能学好的课程。因此针对这门课的特点,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也要加强互动和讨论,学生可以积极思考、踊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对于老师讲课有错误的内容,学生应积极提出意见和疑问。师生之间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非化学工科类专业的化学基础课的教学方法是需要不断改革的,以适应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它的教学不仅要涉及所有化学基础理论,更要侧重与本专业联系紧密的部分,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对非化学专业学生教学效果。希望通过以上几点见解,对以后非化学工科专业的教学改革能有所帮助,尤其是对我们学校稀土学院的学生来说,无论是稀土工程专业,还是材料化学和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它们与化学的联系都是特别紧密的,期望会对他们化学基础课的学习有较好的帮助,并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篇5
1.高职化工类专业化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审视现实,不难发现,高职化工类专业化学教学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
1.1不同课程间有些教学内容重复
目前,由于高职教学仍基本上沿承着普通高等院校长期贯用而形成的教学体系,其最大特点是:各门课程相互独立,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强。然而,正是由于各课程之间过于注重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从而造成了不同课程间有些教学内容的重复。例如,酸碱质子理论、溶液酸碱性、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缓冲溶液、沉淀溶解平衡等这些知识点,在无机化学中已作重点介绍,但在分析化学中仍列为重点内容;化学平衡理论、化学反应速率这两个知识点,在无机化学已作重点内容学习,但在物理化学中仍浓墨重彩。
1.2各门课程教学内容偏多
由于在编写化学课程时仍过于关注学科式教学体系,这种面面顾及的做法必将导致课程教学内容偏多。教学内容的偏多对学习能力普遍不高的高职学生所造成的后果是:(1)增加了学习负荷,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对某些重点知识进行全面理解,出现一知半解的现象难以避免;(2)每门课程由于过于关注各自的教学体系,导致不同专业所学习的化学知识内容都相差不多,不能突出各专业的特色,学生难以理解所学内容对所读专业的普遍实际意义,因而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高;(3)由于教学内容偏多,导致学生无暇对各知识点进行梳理内化,更无法进行深度探究某个具体化学理论对所读专业的某项技能的具体实际意义,学而不精的现象因而普遍存在。
1.3大多数课程教学内容应用性差
大多数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应用性差,究其原因主要有:(1)编写课程时所追求的学科完整性、系统性与解决实际问题时的零散的、不成体系性不相衬,致使所学知识向专业必需能力的转化存在很大困难。(2)传授知识时过于强调“是什么”、“为什么”而忽视“怎么用”、“如何做”,未能把所传授知识与实际工作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过于抽象,感觉不到高职院校那种学以致用的氛围。
1.4未能充分发挥出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
目前,高职化学实验教学主要存在四方面的不足,即:(1)重视获得实验结论,不重视展示实验的全过程;(2)重视实验的操作或演示,忽视实验过程的问题设置;(3)照方抓药的验证性实验多,尝试设计的探究性实验少;(4)重视实验的量,不注重实验过程的质等。毋庸置疑,这样的化学实验教学只能使学生加深对相关化学知识的理解,但难以起到熏陶学生岗位职业技能的形成作用。关注实验实训过程的各环节,是促进学生岗位职业技能成长的关键,但这一点正是我们现在最缺失的。
2.高职化工类专业化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
针对高职化工类专业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较有成效的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主要做了五方面工作。
2.1基于工作过程选取各课程教学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理念选取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各课程的教学内容,其基本做法就是打破各门化学课程原有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本着“必需和够用”为原则,根据各专业职业岗位需要选取在完成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并在原规定学时内有侧重的进行教学。
例如,对于化学制药专业,无机化学课程中的物质的量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配位化合物、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分析化学课程中的四大滴定,有机化学课程中的有机化合物合成等都是与该专业关系十分密切的,这些必须作为重点内容传授;而对于无机化学课程中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电化学、有机化学中的石油、煤、塑料、橡胶等知识可以说与该专业不是很密切,因而可以减少学时甚至根本上可以省去。对于各课程实验内容的选择,其取舍原则同上。例如,对于工业分析专业,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因“滴定操作”是该专业岗位能力的重要组分,我们在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中都有意地增加了教学比重,不但安排了酸碱滴定实验,还增加了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无水滴定等实验内容,而对于诸如化学反应速率等实验则省略。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们还对不同课程间重复的内容一一进行了取舍,但其取舍是在保持各课程授课学时不变和知识能顺畅衔接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证明,由于各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学生感觉到所学东西在未来的实际岗位上确确实实有用,无疑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2.2基于工作过程优化教学手段
为了使学生在各课程的化学教学中更好地得到职业岗位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熏陶,我们必须基于工作过程理念优化教学手段。对于纯理论性的课型(如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等),可采用课堂教学模式,但要尽可能地借助一些模拟课件,以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易理解易掌握;对于一些带有可演示可实操的课型(如氧化还原滴定、无水滴定等),要尽可能地把教学由一般教室转移到实验实训室去,创设条件加大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度;对于实验课教学,要采用学生先做教师后讲的归纳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从而让自己感知掌握知识的过程,体验获得真知的喜悦;另外,我们还要求学生选择一些与职业岗位知识或技能相关的自己又感兴趣的小课题进行研究,做法是首先让学生选择由教师提供的课题题目,然后通过学生查阅资料,设计合理实验方案,然后由学校统一安排出时间将实验室全天开放,让学生利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完成课题相关的实验,最后进行数据处理,以小论文的形式提交研究结果。
2.3基于工作过程增强教师的专业素质
高职院校的化学教师绝大多数都是从校园到校园,专业知识主要来源于课堂与课本,十分缺乏企业一线工作经验,对于所任教科目的各个化学知识点在实际工作岗位的应用价值往往不十分清楚。因此,各门化学课程的任课教师都要积极到企业中去锻炼,去探索各个化学知识和技能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和潜在价值,以寻求各门课程的化学知识与专业课程的结合点,从而选取化学授课内容,确定相应教学手段,把化学知识的传授融入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过程中去,让学生在平时的化学学习过程中就能得到职业岗位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熏陶。我们的比较成熟做法就是在每年的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分批次地让化学教师随着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到学生的实习点进行调研学习。
2.4基于工作过程编写所教专业适应的化学课程教材
基于工作过程理念进行化学教学,因为各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发生了改变,这就必然要求有配套的教材与之相适应。因此,相关教师要尽可能地根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形式编写出与所教专业相适应的化学课程教材。编写教材时,我们从所教专业的职业岗位技能着手,从中抽取出与化学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并按照学生专业职业能力成长所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的顺序进行编排,先以讲稿或讲义形式出现,经实践修订后再择机编制成教材。
2.5基于工作过程积极参与项目课程建设尝试
项目课程是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为载体设计训练项目,建立起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联系的一种课程形式。对于化工类专业的化学教师来说,项目课程的建设,意味着传统的化学课程体系被打破,将需对工作任务所需的化学理论知识与技能重新整合建构;项目课程的教学,意味着必须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和心理定势的影响,须进行科学有效地摸索。故此,我们所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然而项目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是当前高职教育大力倡导的教育教学改革方向,我们要大胆尝试、大胆探索。
上述是我们对高职化工类专业的化学教学改革进行初步地实践与探讨。显然地,高职化工类专业的化学教学需要改革的还有很多很多,这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实践、总结与探索。
参考文献:
篇6
1 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的重要性
在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是介于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承前启后的“桥梁”课程,教学中既要应用基础课程的原理与方法,又要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的先修课程有中学化学、高等数学等课程,后续课程为各类专业课程。随着专业的改革,课程课时压缩的也较明显,现在的化工类专业的基础化学课程一般为160学时左右,在这些学时内进行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其难度也是很大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基础性内容都要进行教学。对于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而言,由于压缩了学时,必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浓缩”。多年来,我们一直使用该教研室编写的高职高专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基础化学》教材,该教材较好地解决了因学时减少、内容“浓缩”而引起的教学矛盾,同时也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的要求。
2 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的分层教学与载体
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的分层教学,是指在大一入学时在同一专业年级中按学生中学阶段化学知识、化学技能的掌握水平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摸底考试选拔后按模块组织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教学的结构模式,即模块的课程结构,可以按特定的专业方向和不同的教学任务来确定。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教学的组织,以确定相应层次的目标、相应组织教学和相应层应达目标考核这样几个阶段来实施。学生中学阶段的化学知识和化学技能的掌握程度是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教学的基础,模块的课程结构是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教学的载体,学生学习兴趣的倾向是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教学的动力。
在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的分层教学中,基础化学课程的基本知识都是教学的重点,包括物质结构基础、烃和卤代烃、含氧化合物、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热力学基础、滴定分析技术、物性参数的测定技术、无机物的基本性质等,这也是教学的载体。为了能够顺利地开展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的分层教学,掌握必备的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任课教师需要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培养这两个方面做好工作。教研室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学习兴趣小组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讲座、兴趣小组的上课内容上多个层次模块适当平衡,突出重点,强化难点,讲究针对性。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调动专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专业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主动获取化学知识、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教学的组织,一方面要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模块选择的主观愿望,另一方面也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客观理性地作出选择。
篇7
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目标算起,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改革已经走过了19年历程。中央编办会同有关部门于2008年8月11日制定的《关于事业单位分类试点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根据现有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将其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的、从事公益服务的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三个大类,即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其中,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是指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或者为政府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根据其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不同情况,可具体划分为三个类别,即公益一类、公益二类和公益三类。公益一类即从事关系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公共教育等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如义务教育机构、公共卫生机构等。公益二类即面向全社会提供涉及人民群众普遍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公益服务,可部分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如普通高等教育机构、非营利医疗机构等。公益三类即提供的服务具有一定公益属性,可基本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2010年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要求,积极稳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高校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军,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大量的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高校每年授权的数万项专利技术应用率不足25%,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为10%―1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比之重点院校,地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科研成果转化率更不理想,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还未能充分发挥其促进生产力提高和经济实力增长的作用。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科研人员学术意识强,市场意识淡薄;企业创新意识薄弱,应用高科技成果缺乏主动性;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撑体系不健全,包括人才流动不顺畅、信息流动不畅通、技术市场体制不健全,等等。高校的科研工作在传统的科研管理体制下,存在多数专利技术的针对性差、自身转化力弱、对外转化难等实际问题,这是制约高校专利技术和研究成果转化的瓶颈。
高校作为公益二类的事业单位,国家允许其部分市场配置资源,但其整体的“非营利性”定位也是确定的,不允许进行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上,因其管理上存在先天的缺陷,以及高校的角色定位不清等问题还未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2.地方高校生物类专业教学及科研成果转化实践与探讨
地方院校因其历史问题及归属问题与中央部属院校的差距越来越大,中央部属院校有中央政府做后盾,具有极高的实力和人气,不论是投资赞助,还是项目研究,它们都拥有多方面的社会资源。然而处于地方政府引导下的地方院校,自身占有的资源无论是在范围上还是在质量上与中央部属院校都有很大差距。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正在成为新的科技革命的重要推动力,如何面向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建设地方院校的生物专业,特别是专业特色的确立、课程体系的优化、科研成果的推广等内容。
地方院校生物科学类专业应紧紧围绕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围绕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和科研工作的动力,促进育人上水平、科研出成果。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立足生物类专业资深优势和特点,积极为广大教师的科研成果寻找出路。在此目标与背景下,通过与社会科技中介机构联合依托生命科学自身师资科研力量,合作成立相关生物科学及应用研究机构。以科技资源集成为目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科技中介机构联合,通过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整合、集成、优化科技资源,提高公共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具有应用性、开放性、公益性特点的公共服务平台,从而积极地服务地方经济。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最新、最好的一条途径。一方面地方政府在下达一些纵向科研课题时,就得考虑其推广应用前景及与当地企业合作加速成果转化等因素,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科研人员接受了科研课题,也应从转化应用入手,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使当地企业的科技水平得到相应提高。
服务社会有助于推动地方高校的发展。在为地方服务的过程中,可能整合产生新的学科发展方向,创造良性的学科生长环境,也有利于传统学科高新化,优势学科强势化,新兴学科集聚化。
生物科学及应用研究机构是地方院校生物科学类科研成果转化的一种新的尝试,高校与政府、企业全方位合作,本着密切联系、高层会商、互惠合作等原则,开展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技术合作,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高校生命科学科研工作者结合当地生命科学经济发展需要及产业结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攻关,进一步加强与政府、企业的联系,为当地经济建设献策献力,做好科技服务工作。
以“推动学科建设,彰显办学特色,服务基层社会,促进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目标,为使科研成果转化得到落实,切实达到服务学生、教师、社会的目标,就要准确了解企业和高校的新需求、新期盼和新困难,及时跟进,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为推进地方院校生物类专业教学及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开创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王旖旎,杨斌黄.地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问题和对策.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109-110.
[2]朱恪孝.经费结构视角:地方高水平大学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机遇.中国高教研究,2008,(7):36-39.
[3]郭丽君.地方高校发展的困境与战略选择――基于政策博弈的视角.现代大学教育,2009,(5):102-106.
篇8
另外,除了学校的客观条件不够优厚,学生自身也存在很多问题。目前高等学校的学生,很大一部分在之前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养成了只想学习,不顾其他的思想观念。所以当走进大学校门的时候,在无人引导和管制的情况下,许多学生都处在迷茫时期,尤其是对未来就业方面的认识更是缺乏想法,学生自主创新的创业意识也十分缺乏。
2 高校化学化工类专业双创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高校化学化工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更是刻不容缓。如何更好地构建化学化工专业双创课程体系,提高化学化工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每个高校化学化工专业教师必须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只有构建出好的双创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更加有专业素质、有创意、有胆量的化工化学专业人才。
2.1 开发专业实践创新课程,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许多高校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培养下,严重缺乏创新意识。而在社会生活和工作实践中的创新能力,与学生平时的创新知识理论和创新技术方法有着直接的联系。正是由于学生缺乏这种创新的知识理论、技术和方法,才会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创新。这样一来,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中,就难以从事具有研究性和挑战性的工作,并且也无法达到企业对于研究性工作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对此,高校化学化工专业应当构建与完善具有专业特色的双创课程体系,在构建这些实践创新课程的时候,要注意让课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策略性和前沿性,使这些课程一方面有一定的知识理论,又不能缺少一定的技術创新,比如开设《化学工业中的创新思维》《化学分析理论创新》《化学实践创新能力》等课程,起到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在课程内容中要涉及一定的环保理念以及化工产业的政策等内容,比如采用开放式的方法来授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项目进行研究和创新,再经过专业导师的指导,实现自主训练、自主创新,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之后,创新研究方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创新水平。
2.2 依据化学化工类专业特点,多动力耦合搭建实践创新平台
化学化工类专业的较为明显,化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它与数学、物理学等学科共同成为当代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的基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实验性。在因此对其专业学生要求也相对特殊,即毕业生能够在化工生产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十分熟练,并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比如既可以在生产、管理一线进行实际的操作和管理,也可以对化工工艺进行创新与分析,并具备一定的产品设计和配制能力,创造新产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搭建一定的化工化学类专业创业课程平台,比如开设工程技术经济学、企业管理等课程等。
2.3 营造绿色人文的实践创新环境,着力培育工匠精神
如今各行各业都提倡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化工行业要长久可持续发展,也必须遵循这一理念。学校在化学化工专业的课程构建过程中,要将绿色环保理念贯彻始终,比如在实际创新训练项目中,可以将绿色环保能力作为一个参考指标,要求学生在一定的绿色环保参考值内进行创新训练,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另外,要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创新成果,在交流过程中找出不足,教育学生研究创新要淡泊名利,提高工匠意识,为促进社会经济与自然可持续发展一体化作自己的贡献。
2.4 改革考核方式与评价体系
篇9
工程意识是人脑对工程实践活动的客观反映与总结,即在充分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要有能够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情、合理且合法地开发利用自然条件,去完成某项工程,创造出新的物质财富的意念。现代工程意识内涵极其丰富,大致包括:(1)使产品更加完美、更符合社会需求的意识,如质量意识、标准化意识、创新意识、求美意识等;(2)使产品的生产过程与整个社会包括生产者更加协调,并能保持社会整体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如,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人本意识等;(3)使工程和生产取得更高价值和效益的意识,如,成本和效率意识、优化意识、市场意识、协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开放意识等。需要强调的是工程意识是一个整体概念,只具有某一方面的意识而缺乏其他方面,不算具备现代工程意识。例如,化工生产者一心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保和安全,这会对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另一方面,现代工程意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过去工程技术人员只需要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工艺路线,抓好质量和安全即可;当今世界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突飞猛进,竞争日益激烈。因此,工程意识应与时俱进。随着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高等工程教育与工业界密切合作,发展迅速,不少工程类院校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农林类高等院校同样拥有部分理工科专业,因此,各教学环节应围绕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和提高全面素质与能力来进行。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加强工程意识的培养。就应用化学专业而言,目前我国近400所本科院校设置了应用化学专业,其中排名靠前的35所农林类高校中,设置应用化学专业的有23所。依据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应用化学专业分为理科和工科两类,总体为理工结合型专业,只是侧重各有不同。本专业学生一方面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掌握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理科),设置了生物资源化学、精细有机合成和环境化学三个方向,培养毕业后能在天然产品加工、精细化学品合成及环境治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与开发、生产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大部分学生最终会进入基层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研发工作,因此在本科教学的各个环节强化工程意识的培养,这对培养合格工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农业院校在应用化学专业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的欠缺。以农林相关专业为优势学科的农林类院校,在生命、植物、土壤、生态、基础有机化学等学科拥有大量高水平人才和教师队伍;但是对涉及土木、机械、化工等工科背景的师资力量略显不足,而在师资引进中往往又因基础薄弱缺乏相应的科研条件,不能吸引传统工科院校的高级人才加入,使得教学队伍缺乏真正具有工程经验和设计能力的高资质工程师类教师在课堂上直接给学生传授工程思想。另一方面,农林类院校的化学学科早期以基础教学为主要任务,科研大都以基础研究为主,较少参与校企合作等横向课题,长期以来教师群体也忽视了工程意识的培养。
2.课程设置的不足。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内容结构不合理,课程构成“拼盘”化,过于强调知识化,缺乏对课程体系的整体规划等问题,特别是缺乏工程类课程的设置。
3.实践教学基础薄弱。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培养需要大量跟生产接近的操作实验和实践教学,而农林类院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基础相对薄弱,大都难以满足学科建设的需求。此外,实验室教学与实际生产脱节,仅仅进行一些简单的验证性教学实验,没有生产实习环节,学生只是掌握单个工序中某个原理的验证或单个实验模型,而没有对工艺过程的整体印象。不接触真实的生产过程,很难让学生形成工程意识。
二、基于现代工程意识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路
针对传统农林类院校应用化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
1.建设具有特色和实力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善科研条件,积极吸引具有工科背景和实际生产经验的学科带头人;这方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近年来从海外引进几位具有工科背景,有些甚至在生产一线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的教授。这些教授的到来,对于我校应用化学学科教师队伍的建设具有很好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以理论优势参与企业的技术合作,从而获得生产经验,逐步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工程意识。三是可以通过国内院校之间的合作教学,实现培养计划,派出青年教师进修,以获取工程教学经验。
2.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水平。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严格要求学生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适当增设一些与工程相关的课程。同时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结合生产实际,通过讲解生产实例和企业生产中的案例,来加深学生对企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的认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作风;同时着重强调社会责任感,质量、成本与效益的经济意识等工程意识。为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应用化学专门开设了《天然产品加工与开发》课程,通过一些生产案例来讲述天然产物化学与精细化工的关系,从而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
3.完善学科实践教学,建立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包括毕业论文、综合实验、毕业实习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内容包括植物化学实验、应用化学综合大实验、天然产物化学综合实验、天然产物化学课程论文和天然产品加工生产实习等环节。我们有稳定的7个校外实习基地,具体如下:西部植物化学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科学院制药厂、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化工厂、亨通光华制药公司、陕西嘉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陕西嘉禾植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和西北农林科大仲情生物有限公司。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上述企业单位有广泛而友好的关系,我们对上述相关企业进行技术支持,加强与企业的深层次联系,为一些产品的市场投放起到了较好的催化作用,给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对附近的农村创收与农民的就业也起到了推动作用。这些科研、工程单位的实验室以及其设计、建设的众多设施项目均是本课程教学实习的好去处。
参考文献:
篇10
一、培养目标的探索
医学类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医院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实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和复合型创新人才。以广东医学院为研究对象,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探索,目前仅限于本科阶段,培养目标为可以具体细化为:1.具有较为扎实的医学基础、管理学基础和计算机基础,了解国内外医学信息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2.具有从事医院信息化、医疗信息处理所需的工程科学技术知识,以及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掌握扎实的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拥有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操作技能;3.掌握选用适当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具有软件开发、项目实施等工程项目的设计、实施和管理经验;4.具有较强的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终生学习和创新的基本能力;5.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质量、环境、安全和服务意识[1]。
二、培养模式的探索
广东医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拟采用校企联合培养和“3+1”培养模式,将工程师培养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培养阶段,其中前3学年在校内学习、第4学年在企业学习。企业学习阶段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成败的关键。在本阶段中,应充分发挥合作企业所具有的工程教育资源优势,包括教师资源、先进设备与技术、实验环境、研究开发条件等,与本校的人才培养优势实行优势互补,共同设计与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尤其是注重开发那些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先进性的课程和教材,使得开发出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特色[2]。
2.1校内培养阶段
以培养医疗信息产业卓越工程师为目标,每年从广东医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新生中,根据学生入学成绩,按照学生志愿,择优选拔学生编入“信管卓越班”,实行单独管理。每位学生均配有指导导师,并且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培养,跟随导师结合工程项目和课题进行科研训练。
2.2 企业培养阶段
广东医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先后与金蝶医疗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用友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广州惠侨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创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健迅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灏瀚科技有限公司、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且与其中6家行业巨头共同建立了广东医学院信息工程实习基地。
根据卓越工程师试点企业的要求,经过多次洽谈和认真筛选,我们选择了金蝶医疗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惠侨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和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作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企业合作方。入选企业均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与积极的合作态度,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具有足够的积极性,并且具备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所要求的条件。
根据企业需求以及学校对人才培养的定位,确定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在企业培养过程中,企业为学生配备企业导师,由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在企业培养阶段的学习与实践,并由双方导师共同为学生确定研发方向或课题,指导学生的课程学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建立校企合作联盟,探索校企间人才培养、科研开发等多方位的共赢合作模式。吸收企业及行业专家加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参与指导专业发展规划、制定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企业或行业专家不少于50%,从企业聘任部分资深专家作为学校师资参与专业技能教学,将企业待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如项目设计、研发等)转化为综合设计题目,企业接收完成专业课程学习以及基本技能培训的学生顶岗实习等等。
三、学生来源和规模的探索
3.1 学生来源和规模
广东医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对象是从广东医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新生中,按照入学成绩,根据学生志愿,择优选拔,每年选拔30人,进入广东医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3.2 选拔机制
选拔学生的面向对象:面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年级新生。选拔时间:与新生报到入学同步进行。选拔程序:根据学生志愿和入学成绩,由信息工程学院确定具体的录取程序。选拔条件:择优录取,侧重考虑入学时的英语和数学成绩。选拔原则:综合素质优秀、具有工程实践潜力。
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实施过程中,将培养目标、教育理念、课程体系、课程、师资队伍、实践条件(校内外)、课外学习资源等有机的融为一体,引导学生逐渐向前推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与企业共同建设卓越工程师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程学习、实习与毕业设计环境。让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开发和工程设计的全过程,掌握项目开发、工程设计基本模式与流程,了解企业文化,逐步熟悉国内外医疗信息产业市场,培养学生综合工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成为符合企业需要的卓越工程师。
篇11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不断地增加,培养工商管理类国际化人才是当前人才战略的重要内容;同时,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化发展进程,也驱动着我国工商管理类人才向着具有物流知识与技能的人才方向发展。因此,高校培养出国际化人才是一种必然趋势,国际化人才掌握物理管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同时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二、物流学课程群的内容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能够占有的市场份额是有限的。当企业能够占有的市场份额达到一定限度而不能再扩大、利润不能再增长时,会发现降低在企业成本中占据相当高比例的物流费用就等价于提高了企业的利润。所以物流管理也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泉。
物流学课程群是指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物流学》为基础的,对受教育对象相同、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相关性和重复性的课程群体,通常包括《物流学》、《物流运筹学》、《运输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等相关课程。
三、工商管理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国内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目前,很多高校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如北京大学按“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清华大学改革单一的工程专业化的教育体系而成为兼容工程专业、人文、经济、管理和环境等内容的综合教学体系,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复旦大学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要求,按文理大类在全校实施基础教育,目的是培养通才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广州大学实行“学科基础平台+专业特色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就业竞争力;武汉大学推行“通识教育”,以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上海外国语大学着力建设复合型专业,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国际化外语人才。从这些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我们可以看出人才培养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能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高素质
人才。
国内各财经类和外语类高校对培养应用型国际化商务人才的实践情况比较普遍,但是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并不多见。少数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依托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效。其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主要类型可以归纳为:第一,中外高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如武汉大学的中法经济学、文学双学士学位试验班,中法合作法语-法学双学士学位班等,这类模式多为综合性高校采用;第二,“专业+外语”、“专业文凭+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模式。后一种模式是指本科在校生可参加类似日本精算师考试(IAJ)、美国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CI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考试(ACCA)等国际职业资格考试,如上海财经大学的“中英ACCA项目”,这类模式多为财经类高校采用;第三,“外语+专业”、“外语+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类模式多为外语类高校采用。
从培养途径上看,有“双校园留学模式”、“国际交换生模式”、“海外毕业实习模式”、“国内本科生-国外研究生”模式等。有的高校倾向于多种具体模式的合并运用。
(二)完善工商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对策
1.明确工商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工商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能改变传统人才培养过程,从而引起课程安排、教学组织评价方式的变化,适应新的培养目标。
工商管理专业国际化培养目标应包括:要有国际化的思维观念和全球战略眼光;要与时俱进,紧跟世界科技动态和经济态势,掌握符合国际化标准的工程规范和技术规范,能熟练运用外语,把握不同区域的文化、风俗、思维方式;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独立的思考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2.制定科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内容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内容主要有教学国际化、科研国际化和管理国际化。国际化人才培养内容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高校培养内容有着一定的差异,如清华大学注重课程的国际化,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对于地方高校来说,由于条件限制多是走教学国际化的路子,即是说设置国际化的课程体系,通过师资的国际化,推动学生的国际交流和专业的国际合作。
3.教师队伍国际化
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是保证国际化教育的最基本条件,是实现国际化教育的一条捷径。首先,在观念上加强教师的国际意识,获得教师对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对学校国际化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其次,在师资构成上,采用引进外籍教师和合作办学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国际化;第三,积极鼓励工商管理专业教师赴境外进修、访问、并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开发,支持本校教师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文章,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4.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并
国际化的人才要充分了解国际发展形势,了解合作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商业习俗,并精通该国语言,因此,学生需要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国际交流,例如听取具有国际化背景的老师所授课堂,远程参与国际讲座,交换生制度,参与合作办学等。
5.强调教学中的实践环节。
目前,很多高校为了解决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开始提倡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目标,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针对市场需求,开设了新的教育模式如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国际化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这就需要在培养过程中考虑学生到所学领域的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参观、学校邀请业界著名人士来进行讲座、以案例教学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实践问题的能力。
6.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技术。
由于教育部没有相关的政策来规范中外合作办学,因此,远程教育技术在国际化教育中应用的不多。远程教育可以实现远程的师生互动,节约办学成本。国际化人才培养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开展远程教育,这样国内的学生也能接受到海外知名人士的远程讲座,便于国内外学生交流合作,从而使学生能接受国际化的教育资源。
四、物流学课程群在工商管理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物流学课程群丰富了工商管理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
工商管理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模式中,培养目标的合理构建是首要问题。在培养目标体系中,应结合中国实际,培养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物流专业国际化人才,同时要结合高校实际和学科优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物流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要充分借鉴其他高校国际化办学的成功经验,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国际化、高素质、应用型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
(二)物流学课程群是工商管理类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培养工商管理类国际化人才,除了借助国际化的教学体系外,还要设国际化的课程。提高国内教师的综合水平,依托国内教师开展双语教学,或者开展远程教育,接受合作学校的全英文授课,教材方面选用外文原版教材,增开具有国际化内容的课程,尤其是物理学课程群是实现国际化教育的重要手段。
(三)物流实践教育可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依托物流实验室打造的以实践和创新为依托的物流学课程群,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物流学课程群实践教学形式要走向多样化,如案例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等。社会实践可以通过国际化合作办学方式进行,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师资队伍,并通过校企合作,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物流相关的大赛,使得学生提升实践能力。
五、结论
由于企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不断地增加,使得高校开始探索通过联合办学、校企合作等方式来培养工商管理类国际化人才。而物流学课程群不仅可以丰富工商管理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工商管理类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可以加强人才的创新能力开发和培养,在工商管理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懿.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教育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9).
篇12
化工类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目标
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应基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素质特征定位、教育培养体系特征和工程实践与工程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等开展研究、实践和反思,明确以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三要素理论为指导的化工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优化的改革实践总目标。高素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具备三个要素:意识、机会与能力。首先是意识,即学生要有成为创新人才的意识和动力,它包括远大的理想抱负、宽广的视野及对科学的热爱;其次机会指为创新人才成长提供必要的平台和载体;最后是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内涵在于提升大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工程的实践、集成与创新的特征,以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将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细化为知识能力大纲,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知识能力大纲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建设的目标必须符合过程工业科技创新及化工学科发展规律、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趋势、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而这也是新形势下化工专业的工程教育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特色建设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素质特征和质量保障体系等三方面,也是工程教育培养体系改革与专业建设的最终目标追求。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创新的理念,不断拓展专业内涵,形成宽口径办学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多模块模式。通过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实验技能、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能够成为面向和引领未来的卓越工程师;通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的讲授、实验实习等实践环节安排、毕业设计综合训练、各种人文素质及科技讲座、各种竞赛等环节,构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现代工程教育培养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应该是在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即:学生能够掌握更扎实的技术基础知识,领导新产品、过程和系统的建造与运行,理解研究和技术发展对社会的重要性和战略影响。因此,在培养计划制订、教学方法改革等过程中必须始终强调实现基础知识厚、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浓和适应能力佳等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的养成。
化工类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实践
采用理论研究———实践———总结———再实践———再理论研究的思路,推进化工类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实践。把工程教育内涵提升的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相结合,建立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和创新特征的教育培养体系;把“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体系优势转化为基于工程实践与创新的化工类专业培养优势,通过国家特色专业平台建设更加有效地提高化工高级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等化工类专业特色凝聚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等化工类专业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复合的专业培养模式: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创新的理念,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不断拓展专业内涵,形成宽口径办学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模式。形成多模块、复合化和卓工班相融合的专业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二是卓越的人才素质特征:立足浙江、面向全国,通过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实验技能、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综合素质高、工程能力强、能够成为面向和引领未来的卓越工程师。三是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的讲授、实验实习等实践环节安排、毕业设计综合训练、各种人文素质及科技讲座、各种竞赛等环节,构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质量保障体系,保证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的实现。由此确立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立足浙江、面向全国,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国际化视野,具有创新意识和工程创新、创业能力;“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上得来”的具有成长为高级化工科技和管理人才、企业家和知名学者的潜力。
(二)专业特色模块和课程体系构建
篇13
1.2目标
所构建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具有宽厚基础理论、合理知识结构、较强创新能力、较全实践技能和明显煤化工特色的复合型化工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在焦化、炭素材料、燃气、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环境保护等行业从事生产管理、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2课程体系建设
2.1整合与优化原有课程
2.1.1整合《工程力学》与《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武汉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在课程整合之前,所开设的《工程力学》学时数为82。《工程力学》是整个课程体系中学时数很大的课程之一,且有些内容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并不是十分重要。为了增加学生社会的适应能力,加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综合素质,经过仔细研究和综合权衡,决定压缩一些已开设课程的学时和增加一些新的课程。《工程力学》就是这次课程体系改革的压缩对象。考虑到《工程力学》与《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关系最密切,就将压缩后的《工程力学》与《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整合成一门课程,取名为《化工设备与材料》。整合的《化工设备与材料》定位为化学工程与工艺类专业一门综合性的机械类技术基础课,其内容包括工程力学、化工设备材料与焊接和化工容器设计三大部分。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基本工程力学知识,了解化工设备的选材要求及常用材料的特性,了解和掌握化工设备的设计计算方法和过程及典型设备的结构设计与计算,强化化工类专业本科生对化工设备的机械知识和设计能力。整合后的《化工设备与材料》总学时数为46,其中工程力学部分由原来的82学时压缩到16学时,为其它课程腾出66学时[2]。
2.1.2整合《化工设计》与《化工技术经济》
很多学校将《化工设计》是列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主要介绍化工工艺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包括原料路线、技术路线的选择,工艺流程设计,物料衡算、能量计算,工艺设备的设计和选型,车间布置设计,化工管路设计,非工艺设计项目的考虑和设计文件的编制等内容。学习该课程可提高综合运用已学过的化工原理、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化工工艺学和机械制图等方面知识解决化工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武汉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原来的课程体系中没有设置这门课,主要是因为受总学分和总学时的限制,没有富余学时来开设这门课,现在通过整合《工程力学》与《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腾出66学时,学时的问题已得到解决。所腾出66学时不能全部用于开设《化工设计》,经过仔细研究后决定将《化工设计》与已开设的《化工技术经济》进行整合,取名为《化工工程设计与技术经济分析》,定位为专业基础课,学时数由原来的18调整为54。
2.1.3优化《能源化学》
《能源化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前身为《煤化学》,为了拓宽学生的就业面,重新整理了传统课程的教学内容,在煤化学课程的基础上,将其它一些主要能源也引进来,从而形成了能源化学课程,总学时数为54,其中实验学时数为8。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后发现,由于教学内容较多,该课程的教学时数过于紧张,尤其是实验学时严重不足。在本次课程体系建设中,将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分离和单独设课。实验教学内容取名为《能源化学实验》,学时数为18;理论教学内容仍用原来的课程名称,学时数为46。
2.1.4优化《能源化学工学》
《能源化学工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模块1(煤化工模块)的主干专业课程,由《炼焦学》和《炼焦化学产品回收与加工》整合而成。以前的课程体系设置时为了强调重基础,对该课程的学时进行了大幅压缩,总学时数为54,其中实验学时数为18。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后发现,该课程的教学时数压缩过大,对教学效果产生较大影响,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也证实了这一点。在本次课程体系建设中,将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分离和单独设课。实验教学内容取名为《能源化学工学实验》,学时数为18;理论教学内容仍用原来的课程名称,学时数为46。
2.1.5优化《高炭化学与碳材料工程基础》
如前所述,炭素材料曾是武汉科技大学化工类的招生专业之一。在化工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炭素材料类的课程也是一大特色,这种特色为化工类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每年都有化工类的毕业生在炭素材料行业中就业,在全国的主要炭素企业中都有武汉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毕业的校友。但有一段时间为了强调重基础,弱化了炭素材料课程的教学,仅开设了《碳材料工程基础》,而且还是任意选修课,教学时数只有28学时。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在本次课程体系建设中,决定优化该课程的教学设置,将该课程定位为指定选修专业课,教学时数增至44,课程名称改为《高炭化学与碳材料工程基础》。
2.2增设《化工CAD绘图与识图》
工程图纸是工程技术上用来表达设计思想和进行技术交流的主要手段,任何工程技术方案的实施,都必须以其为依据,因而被喻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很多学校的化工类专业都开设计《化工制图》这门课程,主要内容有化工工艺图和化工设备图两大部分,用于培养学生阅读和绘制化工专业图样的能力。同时,它也为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和适应今后工作需要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基本能力。武汉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原课程体系中只设置了《机械制图》,没有开设《化工制图》。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在本次课程体系建设中,决定增设《化工CAD绘图与识图》这门课程。该课程由《化工制图》和《Auto-CAD绘图》整合而成,内容包括:AutoCAD绘图软件及其应用、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管道布置图和化工设备图,教学时数为36,其中14学时为上机实践学时。
3教学方式改革
3.1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依托湖北省煤转化与新型炭材料重点实验室,通过开设本科生创新性实验与创新性研究等课外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提供保障。鼓励和扶持本科生进行实验技能和化工设计竞赛。本科生从三年级开始下到实验室,参与到指导教师的实际科研项目中去,熟悉科研过程,锻炼实践技能,培养创新能力。
3.2组建和培养教学团队
原来大多数专业课都只有一名任课教师,待其退修或调离工作岗位后再找教师接替。现在每门课至少有两门任课教师,一般采取以老带新的模式,且任课教师都要有工程实践经验。如《能源化学》教学团队,由2名老教师、1名中年教师和2名年轻教师组成,其中3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4名教师有正教授职称,2名教授为博士生指导教师。已有8名没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年轻教师被派到河南、云南等地焦化企业进行了3个月实践锻炼,回校后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
3.3多种途径组织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