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研究分析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电力行业研究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电力行业研究分析

篇1

一、ERP分析财务管理模式的内涵

ERP指的是企业资源计划,主要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将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前提,然后企业的管理人员利用管理平台进行决策[1]。ERP系统如图1所示。ERP系统是将财务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然后对企业的资金、库存、成本等进行管理。企业为了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必须从电算会计向ERP分析转变,通过运用现代化管理模式,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ERP财务管理理念是将企业的运作流程看作一个系统,在ERP财务管理模式下,企业内部分成若干个子系统,分别是财务、市场营销等,ERP系统能够对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加以管理,所以ERP对企业运作具有重要意义[2]。

二、电力行业从电算会计向ERP财务分析管理模式转变的原因

电算会计即会计电算化,在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讯设备过程中,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电力行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运用电算会计,能够对货币和其他会计信息加以处理,所以电算会计从根本上优化了财务管理和记账模式。当前,电力行业的经济业务内容更加复杂,电算会计的系统结构已经不能发挥对企业管理的决策和控制作用,电力行业的财务管理具有局限性。ERP是对企业内部实施有效管理,并将计算机技术与财务管理理念有机联系在一起,将分销商和供应商都纳入到管理体系中,对资源进行优化。

三、ERP分析财务管理的系统的特征

对于ERP即企业资源计划,在电力财务管理过程中,需要应用ERP管理思想,尤其是电力行业,它是国家的支柱行业,所以电力行业必须在ERP管理的作用下,对企业运作的流程予以全面掌握。比如,正确分析客户、分销网络等,从而提升企电力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能力。ERP管理系统是比较健全的集成化信息管理系统,系统中包含财务、质量控制、财务等内容,所以ERP具有集成性的特点,能够实现对不同职能和领域的跨越,为企业的决策和管理提供了有利依据[3]。同时,ERP财务管理模式还有远见性和即时性的特点,进而为电力行业的正确决策做好铺垫。

四、从电算会计到ERP分析电力行业财务管理的方法

(一)将财务与业务紧密联系在一起

某电力企业为了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取得更好的发展,转变了财务管理理念,由电算会计向ERP分析管理模式改变。由于企业对ERP分析模式的运用还有很多不足,为了实现有效的转变,将财务与业务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确保ERP发挥巨大的作用。在ERP管理状态下,数据信息是联动的,系统可以及时对信息资料进行更新和完善,保证财务人员可以掌握更加全面的信息资料。此外,运用ERP财务管理模式对资金、应付账款等进行集成化管理,可以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该企业构建动态会计平台,动态平台包含实时凭证、凭证模块、事件接收器等模块,而且形成财务业务一体化,物流、资金流等可以同步生成,不同部门及时录入信息,并摆脱编制凭证繁琐的工序,所以在ERP分析管理模式下有利于对电力企业财务进行管理。

(二)加强预算管理

由于ERP财务管理系统下不需要手工录入数据,而是通过预测和公式得到了,所以电力企业必须加强预算管理。首先,正确编制销售计划。电力企业应该建立多种预测模型,然后进行预测,将得出的计划数据填制在预算表中[4]。此外,结合销售增长率,明确各预算表的勾稽关系,运用计算机调整相关环节。另外,电力企业还应该将预算送达到各个部门。比如,采购部门的职能是获得相应的成本预算,企业的副总经理需要获取完整的预算计划,并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预算内容。同时,在预算信息传达过程中,为了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必须对信息平台设置权限,从而有利于电力行业财务管理质量的提升。因此,电力行业为了有更好的发展,必须对由电算会计向ERP分析财务管理模式转变,从而提升内部财务管理水平。

(三)完善会计流程

电力企业在ERP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完善会计流程。首先,建立项目实施组。该小组主要工作任务是对会计流程重构,参与的人员一定是财务业务熟练的人员,企业领导担任组长,小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使得企业内部平衡发展;其次,加大员工培训与考核力度。企业必须向财务人员讲解会计新构造的业务流程和财务管理信息化软件等相关内容,并考核员工的新业务、软件操作能力;最后,做好数据准备与整顿工作[5]。在新业务流程下,电力企业必须加强对会计科目、供应商等动态和静态数据的整理,从而保证会计人员在操作软件过程中实现对企业的有效管理。因此,电力企业在ERP下进行财务管理,必须完善会计流程,进而保证财务管理模式更加健全。结束语虽然电算会计对电力行业的财务管理有很多的帮助,但随着科学技术发飞快发展,电算会计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在ERP环境下对电力行业的会计信息进行处理,能够确保会计信息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从而对电力企业内部进行控制。因此,电力行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应该由电算会计向ERP分析管理模式转变,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运用ERP进行财务管理,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立勇.基于电算会计到ERP解析电力行业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变[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3,32(14):22-23.

[2]张勇,廖向东.浅析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J].现代经济信息,2014(21):254-254.

[3]高利剑.ERP对企业财务管理影响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160-161.

篇2

一、文献回顾

夏兰[1](2006)采用托宾Q比率衡量公司绩效,对2002-2004年中国电信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做了实证研究,结论是电信运营企业经营绩效与国有控股比率、流通股比例、总资产呈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等呈负相关。李宝仁、张院[2](2010)选择了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采用因子分析与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得出资产负债率对公司业绩是负相关关系,其中,短期资产负债率比长期资产负债率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更显著。袁放建、许燕红、刘德运[3](2011)利用我国传统行业上市公司2004-2009年的公司数据构建了一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传统行业上市公司的流动资产结构、债务再融资结构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债务再融资结构中流动债务再融资率与企业价值负相关,说明传统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杠杆与企业价值负相关,在传统行业上市公司中没有发挥债务融资的财务杠杆效应。

二、样本公司与指标选择

本文以2007-2011年A股的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所有数据来源于国泰安CSMAR金融数据库和新浪财经网站(http://.cn)中公布的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并运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了预处理。为保证数据分析的有效性,不受异常值的影响,本文剔除了ST类的公司和缺乏相关数据的公司,最终选取了43家A股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本文选取资产负债率、公司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流动负债占总资产之比和长期负债占总资产之比作为衡量公司融资结构的指标。本文在选取衡量经营绩效的指标时,综合采用财务指标和市场价值指标,选取指标如下: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营业利润率、利息保障倍数、营业收入增长率、托宾Q值。

三、模型实证

这样,原有的衡量经营绩效的六个指标的信息便被综合集中到一个经营绩效指标F中来了。

2.回归分析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资产负债率、股权集中度和经营绩效有明显的线性关系,且两者的回归系数都为负,说明了资产负债率、股权集中度和经营绩效呈现的是负相关关系。流动负债占总资产之比与长期负债占总资产之比的回归系数都非常显著的通过了T检验,回归系数都是负值,表明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债权结构中,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都与公司的经营绩效呈负相关关系,从系数绝对值上看,流动负债占总资产之比的回归系数大于长期负债占总资产之比的回归系数,说明了公司流动负债的经营对公司产生的影响与长期负债的经营对公司产生的影响相比之下更大,在公司的负债经营中需要更多的改善对流动负债的经营管理。

针对这些实证结论,笔者提出相关建议: (下转第134页)(上接第82页)

1.要完善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国家可以直接对电力行业公司注资,增加股权融资在融资总额中的比例,降低资产负债率;

2.改革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格局,完善公司股权结构,降低股权集中度,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3.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推动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企业债券的发行;

4.开拓新的融资渠道,推动电力行业公司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

5.政府要通过科学民主的决策,加强对电力行业公司的发展规模以及布局的监管,防止投资规模的盲目扩大;

6.合理安排长短期债务融资期限,尽量做到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结构匹配,降低偿付风险。

参考文献:

[1]夏兰.电信运营企业融资结构与经营绩效实证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6(7).

[2]李宝仁,张院.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袁放建,许燕红,刘德运.流动资产结构、债务再融资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基于传统行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篇3

在大型L电系统实际运行期间,相关部门需要重视液力机械传动装置的建设与应用,提升自身工作质量,满足现代化装置设计要求,并创新相关工作方式,增强液力机械传动装置的应用效果。

1 我国能源出路分析

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效益逐渐提升,对于各类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多,导致出现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的现象,抑制了国家环境的发展与进步。我国的能源消耗量较大,甚至是全球的第二位,在能源危机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必须要转变传统煤炭与石油能源的应用方式,提升新型能源的使用效率,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能源短缺问题,提升自身工作质量。对于新能源而言,主要分为几种形式:其一就是直接行使;其二为间接形式,例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提升自身工作质量,满足现代化工作要求。同时,相关部门需要科学开发核聚变能源等,保证可以提升现代化能源开发工作可靠性,优化其发展体系,达到预期的能源管理工作要求。另外,相关部门需要根据新能源的开发要求,解决污染问题与资源浪费问题,逐渐提升其工作质量,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1]。

2 液力变矩器在新能源中的重要地位

在新能源体系中,液力变矩器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其属于液力传动装置,可以对能源进行转换与传递,具备柔性优势,可以发挥先进的工作功能,提升其工作质量。

液力变矩器的应用,是新能源开发中较为重要的液体介质传递设备,具备自动化生产优势,适应能力较强,并且可以对其进行无级变速处理,提升其运行稳定性,增强低速性能,并减少震动现象,发挥自身隔振作用,同时,机械设备的耐磨性能较为良好,相关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必须要制定完善的技术应用方案,提升变矩器传动装置的应用效果,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2]。

3 大型风电系统概述

在应用液力传动装置之前,相关部门需要全面了解大型风电系统的实际情况,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发处理,以便于应用先进的调整技术。

第一,风电定义。对于风电而言,主要就是将风中的动力能源转换成为电能工程技术,或是将风力能源作为动力,对电机进行带动处理,以便于将风能转换成为电力能源,提升其工作质量[3]。

第二,风能特征分析。对于风能而言,主要就是在太阳辐射下流动形成,与其他能源相比较,存在较为良好的优势,主要因为其含量较多,比水能多十倍左右,并且分布较为广泛,属于可再生能源。当前,我国相关部门会将风能应用在发电系统中,可以提升其工作质量。在实际发展中,风能属于随机变化的现代能源,与风速、风向等产生直接联系,因此,电力企业可以将其应用在常规的发电中[4]。

第三,风力发电原理分析。对于风力发展而言,主要就是将风动能转换成为机械设备动能,然后将其转换成为电力能源,作为风力发电的主要渠道。对于风力发电工作而言,主要就是在实际发电的过程中,利用风力对风车的叶片进行带动,使其可以更好地旋转,以此提升增速机械设备的旋转速度,发挥现代化发电机的应用作用。对于风力发电而言,主要及时风力发电机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风轮、发电机与铁塔等进行处理,提升其运行质量,减少其中存在的运行问题。风轮部分,主要就是将风动能转换为机械动能,属于重要的部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螺旋桨等叶轮进行处理,提升发电机组的运行质量。由于风轮的转速较低,在实际运行中,会出现频繁的变化情况,导致出现转动不稳定的现象,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处理,提升其工作质量。

4 液力变矩器在大型风电中的应用措施

在大型风电系统中,相关部门需要科学应用液力变矩器,提升大型风电系统的运行质量,优化其发展体系,增强液力传动装置的应用效果,达到预期的建设目的。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变速恒频设备。在应用变速恒频风力发电装置的时候,相关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必须要根据基础恒定数据信息等,获取与捕捉风能,科学调节电网的功率,并对其进行全面处理,除了可以提升电力系统动静性能之外,还能增强其运行稳定性,优化变速恒频设备的应用体系,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技术人员必须要对变桨距进行全面的调整,提升其工作可靠性,科学开展功率调整工作。

第二,新型传动系统。相关工作人员在应用新型传动系统的时候,必须要及时发现变速恒频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风轮转速的变化等,对其进行全面的处理,保证可以快速获取风能,保证可以提升叶尖速的调整效率,增强风机叶轮与发电机输入轴之间的配合效果,除了要保证转速恒定之外,还要对其输出频率进行全面的控制,保证与电网的频率相互一致,以此优化其运行体系。在应用此类系统的时候,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全面分析闭环控制系统,保证液力传动的效率符合相关规定,提升大型风电系统的运行质量。在此期间值得注意的是:工作人员与技术人员需要对液力变矩器的转速进行调节,保证输出转速符合相关要求,逐渐提升机械传动的可靠性,通过完善的设计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增强大型风电系统的建设效果。

5 结语

在大型风电液力机械传动装置实际设计与应用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科学分析其应用需求,创新工作方式,发挥现代化机械设备的应用作用,提升技术创新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何芳.大型风电液力机械传动装置的分析与研究[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2,32(1):66-71.

篇4

(①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秦皇岛 066004;②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秦皇岛 066004)

(①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Yanshan University,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ostdoctoral,Qinhuangdao 066004,China;②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in Yanshan University,Qinhuangdao,066004,China)

摘要:创业型大学已经成为当前大学发展的典范和可供参考的重要模式。创业型大学目前正沿着“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两个路径演进。创业型大学在大学目标、文化和组织等方面表现出许多独特特征,具体表现为大学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的全面演进。今后应该重点研究在中国大学实践中,相关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发生机理,并提出具体的实现路径以推动中国高校积极转型和快速发展。

Abstract: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university. Now there are two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s evolution paths along "American model" and the "European model". The objectives, cultural and organization exhibit many unique features in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it shows specific performance for the full evolution of teaching, research and social service functions in university. Future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the practice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the related mechanism of the transformation for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and put forward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ath to promote the positive transformation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关键词 : 创业型大学;学术革命;转型

Key words: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academic revolution;trans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0-0251-04

0引言

自12世纪初意大利建立世界上最早的大学至今,大学已经走过了900多年的漫长历程,在这一过程中,大学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及其功能,在不断延伸发展,并逐渐形成比较古典的传统大学,传统的大学重视对学生知识的培养,教学的重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也就是所谓的“教学型大学”。19世纪末,德国教育学家洪堡首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并在柏林大学成功实践,大学的功能不单单只是教学,还增加了新的研究功能,这被称为大学的第一次学院革命。20世纪中期以来,为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大学积极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其社会服务职能不断强化,开启了大学的第二次学院革命,并催生了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模式。

1历史沿革

美国学者亨利·埃兹科维茨在区分创业型大学方面,按照其主要特性的差异分为了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其中二者主要的不同在于,美国的创业大学是研究的延伸,而欧洲的大学创新活动是教学的延伸[1]。沿着这一思路,邹晓东将当前对创业型大学的研究归纳为两个路径,第一种类型为伯顿·克拉克关注的,为了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环境而自身不断进行创新变革的 “革新式”大学,这里大学的典型代表有英国的沃里克大学;第二种类型为亨利·埃兹科维茨关注的,更加侧重于学术知识的转移和学术创业的“引领式”大学,其中比较优秀的代表就是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2]。

在美国创业型大学发展过程中,《莫雷尔法案》和《贝度法案》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前者将有形资产无偿转让给大学,后者则将无形资产无偿转让给大学,这两个举措极大地推进了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的职能,并引发了第二次学术革命。

在19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总统林肯签署了一项“以促进工业阶级的文理教育和实用教育为目的的法案”,即《莫雷尔法案》。这部法案,在促进学员发展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当时美国工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在当时他可能没有意识到,他正在描述大学演变过程中的一个罕见的改革创举。赠地运动创造出了一类服务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学,一类将地区和环境需要纳入自己的专业研究和相应的项目规划研究。从美国大学不断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水平来看,历史上的 “赠地学院”和“威斯康星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的转型发展。一些优秀的学院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并推动了美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1980年的《贝杜法案》规定,对于那些受到过联邦政府自助的大学,其在发展过程中,研究的科学项目成果,其知识产权就直接划转到学校。通过这个规定,激发了学校承担校外课题、科研项目的热情,也更有利于促进企业和学校的协作。可以说,美国研究型大学在演进为创业型大学的过程深受《贝杜法案》的影响。这一法案,明确了大学知识产权在转让和出售交易方面的相关规定,从某种程度上说,该法案进一步提高了政府对大学知识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4]。《贝杜法案》间接地帮助了大学,奖给它们由联邦政府资助研究的知识产权,实质上相当于当初的赠地[5]。

可以说,美国创业型大学的兴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过程,即是自上而下制度层面的推动,更重要的是各大学根据环境和自身发展的探索,是大学、政府和企业三方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比较典型的事件包括:1862年MIT建校之初,其创始人罗杰斯就将其定位为一所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融入企业的学校,在这所学校,科学与技术被看做是目标统一、互相关联、互相支持的活动;为解决学校经费问题,MIT早在1920年就开始其所谓“科技计划”,规范MIT与公司之间非正式关系,并建立了学院和私人公司之间就研究管理签订合同的办公室,成为其他大学捐款或合同办公室的模型;同样是在20世纪20年代,MIT的学生范内瓦·布什和他的助手组建了一家公司,迈出了在大学周围建立公司的第一步;20世纪30年代,为解决教授为企业提供咨询引发的争议,MIT制定了著名的“五分之一原则”,这一原则就是允许有相应资历的教授,在一周内,抽出一天的时间投入到企业咨询中,既帮助企业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也可以让教师增加收入,而不会受到质疑,其余工作日,他们要向大学尽义务;1925年,威斯康星大学成立了专利管理机构——威斯康星校友基金会,直接管理校园内产生的知识产权问题;1937年MIT宣布和纽约的研究公司签订协议,该组织将处理所有MIT的发明者的发明在法律和商业方面的问题;二战后,在MIT的推动下,成立了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第一家公共的风险资本投资公司;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第一个大学科技园在斯坦福大学诞生,现代大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应运而生,并最终产生了硅谷等等。由以上典型事件可以看出,正是基于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大学所进行的一系列重要的实践探索,美国的专利制度、风险投资公司等有效做法才逐渐上升为国家制度,进而推动了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因此,美国创业型大学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不同于经典大学的发展模式也正在成为高等院校的榜样,使创业型大学发展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美国创业型大学一般是从研究型大学发展演进而来,不过欧洲的情况,和美国不同,在欧洲,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导致其创业型的大学,基本上都是由教学型大学演变而成[6]。

2研究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的职能转变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Gibbons等(1994)较早地提出了这一问题,认为在创造社会财富方面,大学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教学、科学研究、创新等环节,对于促进社会经济进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7]。Geuna(1999)揭示了这一转变的背景,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削减所带来的财政危机以及大学回应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和满足产业界的期望[8]。Youtie(2008)的研究表明,随着现代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更新变革速度越来越快,大学的角色不再是过去的那种知识仓库,而是成了知识流动、传播、创新的网络枢纽[9]。Etzkowitz(2008)认为“学术资本化”、“知识产业化”日益成为大学新使命的核心,它将大学与知识使用者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大学凭借自身的实力成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10]。伴随着大学职能的转变,创业型大学应运而生,这一领域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Slaughter、Etzkowitz和Clark等。Slaughter(1997)围绕“学术资本主义”这一核心概念来论述大学的变化,指出创业型大学是指高校在变化的环境下采取一些企业的运行方式,如大学的使命和管理组织具有企业的特征、参与市场营利活动、与产业界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出售教育产品和服务等[11],这些变化都对大学的管理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新要求。Etzkowitz(1998)从国家创新模式的宽广视角阐述了这一变化,提出了著名的三螺旋创新模型,认为大学、产业和政府三方在创新过程中密切合作,每一方在履行各自传统的职能外还承担其他两方的某些功能,由此形成持续创新流[12]。Etzkowitz(2002)认为在过去20年,研究型大学的“性格”发生了变化,除了教学和科研,它还直接将其成果转移到经济领域,直接承担起发展经济的重任,这一切导致创业型科学和创业型大学的创生[13]。创业型大学的主要构件有五个:拥有研究团队、建立有商业潜力的研究基础、拥有知识产权转移的组织机制、拥有在大学里组建公司的能力、学术要素和商业要素整合成新的组织模式[14]。Clark(2003)指出创业型大学的核心是开拓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并提出著名的“大学组织转型的五种途径”理论: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拓宽的发展外围、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强有力的学术核心以及创业型的校园文化[15]。Lowen(2007)基于其国际关系的宽广视野,分析了美苏争霸的冷战背景下,斯坦福大学如何崛起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历程,并具体揭示了其快速发展的内在原因和自身因素[16]。

2003年以后,国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刘则渊(2003)认为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作用以知识为中心不断扩张,根据知识活动系统的全息性特征,大学知识活动的主体系统可以划分为知识传播系统、知识生产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17]。林辉(2004)认为大学在经历了传统自由型、研究型、社会服务型发展历程后,必将在知识经济时代走向创新型大学发展模式[18]。李元元(2005)指出,对于一些达到条件的重点优秀大学,要鼓励其向研究型、创新型大学转变。王雁(2005)[20]、李健(2006)[21]、彭绪梅(2008)[22]结合自身研究,对创业型大学内涵和特征做了界定。邹晓东(2011)探讨了创业型大学的概念内涵、组织特征和实践路径[2]。刘永芳(2012)等则通过创新型大学发展历程的回顾,深入探讨了创新型大学的生成机制[6]。

3内涵及典型特征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中国大学发展实践,对创业型大学做出如下界定。创业型大学更加侧重于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其科学成果的研发,更加注重实际生产实践的转化。

首先,大学职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逐渐演变的,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的教学型大学、近代工业时代的研究型大学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创业型大学三种模式,每一种新的大学模式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自中世纪建立大学以来,引发了两次学术革命,“研究”和“创新”先后被作为新的大学职能,大学职能的历史演进情况如表1所示[23]。

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创业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创业型大学就应运而生[24],因此,可以说知识经济时代,是创业型大学产生的时代背景[6]。

其次,研究型大学是在教学型大学传统上发展而来,而创业型大学是在教学型大学或研究型大学基础上发展而来,是教学型大学或研究型大学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发展并不意味着创业型大学是高于教学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的一个全新大学模式,也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演进,而是大学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都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使命结合起来,是大学职能的全方位演进。在教学上,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内容的教学成为创业型大学的重要课程特色,大学校园形成了自主创新的浓厚氛围。在科研上,选题既来自于大学和学科内部,又来自外部,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社会服务上,大学通过组织现有知识转移到公司和创建新公司,开始在“知识产业化”过程中发挥更直接的作用。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和创业型大学三者之间没有高低之分,只是大学承担不同的使命而已,各类型大学与区域创新实践的关系如图1所示。

第三,创业型大学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25]。大学与产业界、地方政府、国家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自身独特价值的科学研究理想[26]。可见,创业型大学只是在大学职能上更强调服务经济社会的职能,但要以坚守学术核心价值观为基础,要有效平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者的关系。

第四,在思想观念方面,创业型大学更加注重知识技术的的创新应用[27],创业型大学中,创新文化氛围浓厚,创新文化已经深入到大学成员的日常行为中[28]。在学术资本主义的情形下,创业型大学有效地融合了学术核心价值观与创新文化,并通过相关制度措施,推进创新活动。

第五,创业型大学内部出现了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的一些组织,如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俱乐部、创业中心、资本网络、学科交叉研究中心、技术转移办公室等[28],斯坦福大学的创业研究中心、社会创新中心、技术创业项目、跨学科生物设计、技术许可办公室、创业者俱乐部、风险投资俱乐部等[29],这些组织,为各种创业资源的整合,提供了一个交流融合的平台。

4结论

对创业型大学的发展历程研究表明,其发展演进正朝向两个方向,即研究型大学对知识生产职能的强化和教学型大学对知识传播的强化,由此催生了创业型大学的“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这表明,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演进并非沿着单一路线,也不是只有一种演进模式,这为中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地方普通高校的转型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参考模式。因此,在对创业型大学的内涵和典型特征做出清晰界定的基础上,下一步应该重点对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模式做进一步的界定,并重点探讨在中国大学具体实践中,研究型大学或教学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型在发展理念、大学制度和组织模式等方面需要具备的条件,这也成为同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亨利·埃茨科维茨.三螺旋[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31-54.

[2]邹晓东,陈汉聪.创业型大学:概念内涵、组织特征与实践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56-59.

[3]Wallenfeldt, E.C. Roots of Social Interests i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A Social Psychological Historical Perspective[M]. Lanham Mad1son: University Press, 1986:141.

[4]周春彦,亨利·埃茨科威兹.美国创业型大学的历史演化及主要特征[EB/OL].edu.cn/20050922/3153106.shtml.

[5]David C.Mowery, Bhaven N. Sampat. The Bayh-Dole Act of 1980 and University-Industry Technology Transfer: A Model for Other OECD Governments[J].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05(1):115-127.

[6]刘永芳,龚放.创业型大学的生成机制、价值重构与途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2(10):96.

[7]Gibbons, M., Limoges, C., Nowotny, Hetal.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J]. London: Sage, 1994:2-7.

[8]Geuna A. The economies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funding and the structure of university research[M].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1999:268.

[9]Youtie J,Shapira P. Building an innovation hub: a case study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university roles in regional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Research Policy, 2008(8):1188-1204.

[10]亨利·埃兹科维茨.创业型大学与创新的三螺旋模型[J].科学学研究,2009(4):481-488.

[11]Slaughter S. Leslie L.Academic capitalism: politics, policies,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M]. Baltimore: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7: 8.

[12]Etzkowitz H, Leydesdorff L.The endless transition: A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J]. A Review of Science, Learning & Policy, 1998(3): 203-208.

[13]Etzkowitz, H. The Second Academic Revolution: MIT and the Rise of Entrepreneurial Science[M]. New York: Gordon & Breach, 2002:51.

[14]Etzkowitz H. MIT and the rise of entrepreneurial science[M].London: Routledge, 2002:36.

[15]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译.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

[16]丽贝卡·S 洛温.创建冷战大学:斯坦福大学的转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0):1-318.

[17]刘则渊,韩震.知识活动系统与大学知识管理[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2):31-35.

[18]林辉,张磊.创新型大学发展模式研究—以英国沃里克大学为例[J].辽宁教育研究,2004(6):24-26.

[19]李元元.建设创新型大学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5(18): 16-17.

[20]王雁.创业型大学-美国研究型大学模式变革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70.

[21]李健.建设创新型大学为创新型国家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J].中国高等教育,2006(3):25.

[22]彭绪梅.创业型大学的兴起与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41.

[23]亨利.埃茨科维兹,周春彦.区域创新发动者一不同三螺旋模式下的创业型大学[A].第6届国际三螺旋会议论文[C],2007(5):22.

[24]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46.

[25]陈笃彬.正确处理八个关系,建设创业型大学[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5.

[26]德里克·博克著,徐小洲,等译.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杜会责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73.

篇5

委托理论是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委托理论源于20世纪40年代,在70年代获得迅速发展,日益受到经济学界和社会的重视,并逐步应用于分析社会各个领域的委托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和企业界提出了虚拟企业或动态联盟等概念,并认为动态联盟是未来的企业组织形式。在众多关于动态联盟的研究中,合作者的选择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实际上,供应链可看作是动态联盟的一种形式,而且是其中最为稳定、最为实际化、最具操作性的一种组织形式。因而,在供应链合作者选择的研究中可以充分借鉴动态联盟中关于合作者选择的研究。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对供应链合作者选择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供应链合作者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技术与方法上,对供应链合作者选择过程模型的研究并不算多,且较为分散,没有形成被普遍认同的研究体系。下面,本文将探讨供应链上服务商选择的理论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研究电脑行业售后服务商选择的实际应用策略。

二、 供应链上售后服务商选择的应用策略

本文认为在实际应用中,服务商的选择过程由服务商选择的目标确认、服务商初选和服务商精选三个环节构成(如图1所示)。

1. 服务商选择的目标确认。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对服务商进行选择之前必须对市场上的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并根据自身的状况来确定与服务商合作的基础,从而确立选择服务商的目标和选择范围。

(1)充分搜集市场信息和正确定位自身状况。市场需求是企业一切活动的动力。核心企业应首先根据自己所面临的市场机遇,确定进行哪些方面的市场开发、供应链合作关系能发挥什么作用以及除了自己所拥有的核心能力之外企业还需要什么等等。也就说要分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所需的其他能力。此后,企业就可以进一步考虑为了企业的发展,为了供应链的整体效益,企业应将属于核心竞争力的部分留给自己,而将其他部分外包出去,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使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2)确定合作关系的类型与服务商选择的目标。企业进行服务商的选择,必然有其特定的目标。降低成本是电脑行业企业进行售后服务外包最主要的目标。此外,分担风险、节约现金流、增加敏捷性等也是电脑行业的企业进行售后服务外包的目标。当然,各目标之间可能会存在冲突,因此,在制定的目标无法都达到最优的情况下,应该在达到其中最重要目标的前提下,进行总体目标最优的选择。另外,企业还需确定合作关系的类型,即确定信任度与合作时间的长短。合作时间长,相互的信任度就高;反之,合作时间短,相互的信任度就低。

(3)确定服务商的选择范围并制定服务商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确定了服务商选择的目标和合作关系类型之后,首先应该进行的是确定服务商的选择范围,即进行对服务商的粗选。市场中的服务商很多,能提供核心企业所需的售后服务的服务商应该是有一定范围的,所以企业必须在服务商的粗选中锁定进行精选阶段的服务商。

在确定了精选阶段的服务商之后,接下来企业就应根据自己的需求制定精选阶段服务商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是核心企业对服务商进行综合评价的依据和标准,也是反映企业本身和环境所构成的复杂系统的不同属性的指标隶属关系和层次结构的有序集合。指标体系在设计时要尽量满足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 服务商的粗选。在信息经济时代,随着企业界对供应链实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关于自己实力和优势的信息到企业自己的网站上或是互联网上相应的门户网站。因此,核心企业可以通过网络信息的搜集找到众多有希望称为其售后服务外包合作者的候选企业群。而每一个企业其信息或真或假,其资质或优或劣,如果对每一个都进行评估,显然是不经济,也是不合实际的。所以,核心企业应首先通过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对这些候选企业群中的服务商进行粗选,将进入精选阶段的服务商企业数量确定到合适的范围之内。在这一阶段,可以使用的方法主要有直观判断法、参考法和关键指标法。

(1)直观判断法。根据信息搜集所获得的资料,结合有相关经验人士的分析判断对候选服务商群中的企业进行分析和评价。这种方法主要是吸纳有相关经验人士的意见,或直接由企业中原来从事售后服务的管理人员凭借其经验进行判断。

(2)参考法。搜集电脑行业其他企业进行售后服务外包服务商选择的信息,从中分析该企业选择服务商的原因和判断依据,将这些企业已选的售后服务商作为候选企业,然后结合本企业的具体要求和选择目标进行判断。

篇6

电子商务;集成系统;架构;包装服务

电力行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型产业和公用事业,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包装产业结构调整,科技进步促使电力行业科技化信息化逐渐加快。从目前的情况看,电力行业还未形成集服务开发、服务接入、服务集成于一体的服务平台,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在这方面利用云计算技术构造具有良好可用性的服务开发、应用与集成平台,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1电子商务包装服务架构技术

国内外现状电子商务包装服务是指,当社会的工业化进入了比较发达的阶段,依托信息与通信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知识和技术相对密集的服务业,它的发展必须由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来支持。近几年来,在信息与通信领域涌现出很多新技术、新概念,例如现代服务业、虚拟化、WebX.0、云计算、感知中国、物联网、传感网等。作为软件即服务厂商的先驱,Salesforce在多租户架构方面表明了自己的看法:让软件开发商只需要为在单一环境下运行的软件的一个版本而操心,不需要为不同的软硬件配置支持多个版本。Salesforce还通过平台把多租户架构的优点扩大到其他软件开发人员;该平台让第三方公司可以使用其软件的原始构建模块和高级应用程序组件,开发自己的多租户应用程序。

2电力行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构建

电力行业电子商务服务整体解决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电力行业电子商务服务模式与运营机制、关键支撑技术层、应用与服务层以及应用示范工程等部分。

(1)电力行业电子商务服务模式与运营机制。电力行业电子商务服务模式与运营机制研究政府监管之下,企业自主运营,第三方开放的电力行业电子商务服务体系的体系架构、服务模式、运营维护机制,包括B2B(BusinessToBusiness,商家到商家)、B2G(BusinessToGovernment,商家到政府)、B2C(BusinessToCustomer,商家到客户)和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等。

(2)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包装服务关键支撑技术层。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包装服务关键支撑技术层集成现代服务业相关共性技术,如:安全认证技术、征信与信用技术、电子合同技术、计费管理技术和互动协同技术等,并攻克电力行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的若干关键支撑技术,主要包括:

①电力综合业务数据采集与整合技术,针对电力综合业务的特点,研究地理分散的异构数据采集、整合和建模技术,开发数据抽取、转换、装载工具;

②电力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研究电力综合业务数据分析模型和数据挖掘算法,建立专业数据分析主题,实现电力物资交易等专业数据的分析与挖掘,为电力行业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提供完备的数据支撑;

③电力综合信息管理技术,针对电力信息特点,研究电力信息元数据加工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基于共建共享体系的电力信息上传、编辑、审批、技术,形成电力行业综合信息管理规范,实现电力信息的有效关联,促进电力科技知识的发现、转化和传播,支持电力信息的科学管理和综合经营。综上,电力行业电子商务服务关键支撑技术层为上层电子商务服务提供数据支撑和技术支撑。

3应用前景

电力行业电子商务服务的架构是依托国电集团"GD193"工程和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采用底层所提供的电力行业共,建立实施的应用示范工程,主要分为电力物资交易服务应用示范、电力综合信息服务应用示范和电力业务协同服务应用示范,逐步建成为国家电力物资交易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基础设施。

4结语

针对电力行业电子商务服务的实际需求,研究我国电力行业电子商务服务模式与运营机制,构建集物资交易服务、综合信息服务和业务协同服务等于一体的电力行业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为电力及其上下游行业提供完备的电子商务服务,能够解决电力行业现有电子商务平台功能单一、供应链整合能力弱等问题,帮助相关企业开源节流、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现代电力服务业的初步形成,带动电力及其上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钰.电力云计算研究[J].科技传播,2013.12.

[2]王景燕.基于云计算的电力调度信息化研究[J].电工技术,2011(12).

篇7

0 引言

在全国节能减排大形势下,“十一五”期间安徽省电力行业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取得积极的进展[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的实施,对电力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提出了更严格的控制[2]。鉴于以上问题,本文通过安徽省电力行业相关数据的搜集整理,总结安徽省电力行业脱硫、脱硝机组比例和2010-2014年间电力行业总煤耗和发电量、SO2和NOX总排放量,利用ArcGIS、Origin等软件分析了安徽省电力行业区域分布特征和2010-2014年间总煤耗、发电量、SO2和NOX总排放量的变化趋势,为“十二五”安徽省电力行业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 安徽省电力行业脱硫脱硝机组比例

安徽省电力行业含脱硫工艺的机组147个,共有机组178个,脱硫机组占82.58%,含脱硝工艺的机组77个,共有机组178个,脱硝机组占43.26%。脱硫机组比例远高于脱硝机组,应加大脱硝机组的建设。

2 安徽省电力行业区域分布特征

如图1所示,图中的黑色三角代表安徽省电力行业,可以得出:安徽省电力行业集中分布在淮北、淮南和合肥三市,占安徽省电力行业总量的47.05%,其他各市分布比较离散,黄山市作为旅游开发的城市并没有电力行业分布。

3 安徽省电力行业2010-2014年间变化趋势

安徽省电力行业SO2和NOX总排放量在2010-2011年间不降反升,总体呈下降趋势,NOX降幅尤为明显,五年间SO2和NOX总排放量分别下降47576.73吨和179890.31吨,相比2010年下降了30.68%和44.18%。安徽省电力行业燃煤消耗量在2010-2011年间增幅明显,2011-2014年间趋于平稳,发电量趋于平稳,呈逐年小幅增加趋势。虽然总煤耗和发电量增加,但安徽省加大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力度,加大脱硫脱硝机组的改造,从而使SO2和NOX总排放量减少。

4 结论

(1)安徽省电力行业集中分布在淮北、淮南和合肥市,电力行业在其他各市分布比较离散,黄山市作为旅游开发城市并没有电力行业分布。(2)安徽省电力行业SO2和NOX总排放量在2010-2014年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相比2010年总体下降了30.68%和44.18%,而总煤耗量和发电量整体趋于平稳,说明安徽省加大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脱硫脱硝机组的比例,使得SO2和NOX总量减少。

参考文献:

[1]潘成荣,高坤龙,郑志侠等.安徽省大气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39(08):26-29.

篇8

我国的电力需求伴随国民经济持续增长而保持快速增长,电力销售市场的扩大又刺激了整个电力生产的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力基本建设将继续保持较大投资规模。由于电力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其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国资、民资、外资竞相进入电力市场。目前,我国日益壮大的资本市场为电力行业的融资需求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基础。电力行业企业资本结构的状况不仅决定了资金成本,而且也影响着电力行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电力行业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行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选取15家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其资本结构进行分析,并分析了形成原因,最后提出了改善我国电力行业资本结构的对策建议,以期对电力行业资本结构的优化起到指引作用。

二、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现状

(一)研究样本的选取

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共有63家,其中深交所上市25家,上交所上市38家。本文从中选取15家公司,并剔除了股票为ST、PT的上市公司,计算其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平均值,得出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的各指标。

本文选取2008―2009年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数据,选取的样本企业有深圳能源、建设能源、华电国际、广州控股、三峡水利、漳泽电力、华能国际、川投能源、天富热电、申能股份、华电能源、国电电力、国投电力、长江电力和大唐发电。数据来源于CCER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见表1)。

(二)样本数据分析

本文分别从资本结构、资产与资本的对称结构对电力行业资产负债情况进行分析。

1.资本结构分析

2009年我国电力行业的资产负债率为71.63%,2008年为70.04%,而一般认为我国理想的资产负债率应该保持在40%左右,上市公司略微偏高些,但也不应该超过50%,说明电力行业资产负债率过高。其中流动负债为26.80%,以短期借款为主;非流动负债为44.83%,以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为主。股东权益仅占总资产的28.37%,股本占20.16%,留存收益占8.21%,留存收益过低,说明电力行业盈利水平差。分析可知电力行业是以负债为主的外源融资,大部分为银行借款,少量资金是通过发行长期债券筹集。

2.资产与资本的对称结构分析

2009年电力行业的流动比率为0.36,而理想的流动比率为2;2009年速动比率为0.30,而理想的速动比率为1,说明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过低,流动资产不足以保障流动负债,风险过高。一般认为非流动资产应当小于自有资本,占自有资本的2/3,而在电力行业非流动资产为自有资本的3.2倍,这样的结构使得公司危机时需要靠拍卖长期资产来偿还债务。电力行业属于风险型对称结构。

三、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形成的原因

(一)高资产负债率的成因

1.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更大的电力供给,而缓解“电荒”的途径只有靠电力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来扩张企业发电规模,从而推动了资产负债率的上升。

2.电力企业上市公司国家股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国家作为“公共人”而不是“经济人”,关注的是企业和社会的政治稳定,并且国家出于稳定物价和宏观经济全局的考虑,电价受到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管制,电力企业很难靠自身盈利来满足庞大的投资需要。

3.竞价上网导致电价逐渐下调,使企业净利润减少,企业需要加大投资提高规模效益,从而造成负债进一步升高,而高负债率使得财务费用压缩电力企业利润空间,造成恶性循环。发行股票和债券又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只好依赖于银行贷款,表现为资产负债率逐年提高。

4.国家投资居于主导地位。一方面,国有股东出于对企业控制权的考虑,在融资决策的过程中倾向于负债融资,而银企关系的“同源性”又使企业的债权融资依赖银行贷款,对偿债压力较大的债券融资方式考虑较少;另一方面,一股独大对公司治理效率会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和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

(二)自有资本过低的成因

电力行业的股权结构以国家通过电力集团公司间接持股为主,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制衡机制和有效的激励与监控机制不足,导致公司治理的低效率,从而对公司业绩造成负面影响;同时由于发电成本不断升高,使得公司盈利能力下降,自有资本不足,尤其是留存收益过低,未分配利润少。

四、优化我国电力行业资产与资本结构的建议

(一)最优资本结构的选择

最优资本结构存在于资本结构理论中,实质上,应该根据行业的不同和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次优资本结构,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从国际上电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状况来看,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如日本在1975―1990年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九大电力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连续15年都一直高达82%以上。根据《财富》杂志公布的2006年世界500强信息,入围的14家国外电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78.49%。而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我国行业截止到2009年底,平均资产负债率为71.63%,较国外先进电力企业负债率水平略低,仍有一定负债融资空间。

(二)合理选择融资来源,动态优化资本结构

目前我国电力上市公司融资方式单一,资金成本较高,针对这种情况,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的融资方式,考虑资金的综合成本,使企业财务费用降到最低。电力上市公司应借鉴国外先进电力企业融资方式的成功经验,广泛尝试债券融资、租赁等多种融资形式,降低对银行贷款的绝对依赖,调整负债融资类型结构使之趋于合理。在新项目的融资上,,协调融资比例,实现融资方式的多元化。

(三)根据电力企业特征采取相应的措施优化资本结构

1.合理控制公司规模扩张,发挥规模效应。社会用电需求不断升高,电力企业纷纷扩大投资规模,盲目争上项目。对此企业应该充分预测新项目的投资收益状况,使公司保持合理的成长速度,确保规模效应有效发挥。

2.保持适当的资产流动性。电力资本运营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加之煤价的不稳定和金融环境的复杂多变,电力上市公司需保持一定的资产流动性。资产流动性好的公司,所需负债性周转资金少。因此电力上市公司应加强资本运作,如以短期资金替换长期资金;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用足短期筹资与营运资金政策等。

3.加快固定资产折旧,充分发挥非负债税盾作用。电力行业公司规模大,公司的固定资产多,每年提取的折旧也多,折旧所带来的避税作用强,非债务税盾作为税收优势的替代形式降低了公司的实际税负。因此,在会计制度允许的条件下,电力上市公司应加快固定资产折旧速度,将非负债税盾发挥到极至。

(四)加强公司治理,提高公司效益

由于国有股权的弊端严重削弱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制衡机制和有效的激励与监控机制,导致公司治理的低效率,从而对公司业绩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应从量上有选择地将国家股转化为法人股,适当降低国有股份比重,形成以法人股为主导的股权结构,形成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公司效益。

五、结论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要求更大的电力供给,电力投资不断加大,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使电力企业债券融资和融资租赁等融资方式存在困难;同时电力行业作为基础产业国有控股,治理效率低下,影响公司业绩。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环境、政策和管理等各方面不断完善,要达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通过研究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的意见和建议,为电力行业政策制定者和电力行业管理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周修研, 钱一搏. 电力行业资本结构分析――以某发电集团为例[J]. 中国电力教育,2010(2):92-95.

篇9

1 大数据技术的基本特点分析

在网络时代,全球的互联网巨头对大数据时代的数据重要意义有着重要的关注,关于大数据其自身具有着几个重要的特点,首先就是在数据体方面比较大庞大,从TB级跃升到PB级;在价值密度方面不高,通过对视频这一内容进行分析就能够发现,在连续不间断的监控过程当中而真正在数据上发挥作用的也就只有一两秒的时间;还有就是在数据的类型方面较多,这其中对图片以及视频和地理位置等都在其范围之类;最后就是实时性以及处理速度快的特点,符合与传统的数据挖掘相异的一秒定律。在这几个特点方面将其归纳为四个v,也就是Value,Volume,Velocity,Variety[1]。

2 大数据和电力行业的关系分析

电力行业是我国的基础性能源设施,和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联系,同时也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在当前的信息化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电力信息对电力企业的决策运营等方面的作用愈来愈大,电力信息化已经成了对传统运维的突破已经产生新的增值服务的重要力量,在管理的模式上也有了新的发展,而这一系列的变化将会在数据中心的上发挥作用,对数据中心也会赋予更多的职能,例如数据分析和决策能力等。在电力行业的数据最为主要的还是在运营管理中的数据以及生产方面的数据,其涵盖的范围比较的广泛,所以电力行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要能够对数据背后的一些价值得到充分的认识,在数据的治理以及数据的挖掘等方面要进一步的加强,从而尽快的实现大数据的战略发展,为电力行业中的各个环节的建设提供技术上的指导和较为科学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3 大数据技术在电力行业中对电网的影响及具体应用

3.1 大数据分析对电网的影响

发电领域:电力大数据可协助电网调度预测用电负荷、合理安排发电计划、优化电网运行方式、更多的促进对间歇式可再生能源的消纳。

输电领域:合理安排电力设备检修并对电网运行设备电能损耗进行分析,最大程度降低电网网损。

用电领域:对电力用户的用电特性进行分析,结合电力营销策略,错峰用电、引导全社会节能减排观念,推动中国电力工业由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发展方式向低耗能、低排放、高效率的绿色发展方式转变。

3.2 大数据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具体应用

大数据不仅是一门技术也是在当前的一种商业的模式,大数据技术已经和云计算共同构建了新的经济生态系统,并对电力行业的影响愈来愈大。电力行业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下首先要能够在数据规则方面进行建立,电力大数据的应用是和宏观的经济以及社会保障等信息进行融合的,这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电力行业跨单位、跨专业的数据融合,这在管理的水平上以及经济效益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基础上,能够借助电力生产MIS系统和地理信息GIS系统中的数据和环境采集数据相结合,对各个地域的电力生产的水平进行详细的分析考量,在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技术作用下给决策人员提供电站建设布局的相关决策数据,从而进行科学的调配。然后在建立分布式的数据中心,对厂级监控SIS系统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对电力行业中的相关设备运行状况和维护的方式等在数据中心作用下进行分析整合。在生产系统数据互通方面加以建立,通过不同的生产系统来对传统的发电企业以及清洁能源发电企业都将给数据层面的决策性的预测,同时在基础数据的积累下对电厂以及相关设备的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及不同时期的煤炭储备量和消耗之间的关系进行掌握。

在大数据技术中的分析处理技术和挖掘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是最为常用的,首先就是对故障的诊断以及安全评估,在这一技术下对电力设备进行动态的监视,同时PI以及DCS系统实时数据在数据挖掘技术下能够发现异常数据分布情况,根据这一情况的变化来进行分析并有效的协助检修人员对问题进行解决。在数据挖掘技术的决策和控制基础上能够发挥出定性的分析能力,在庞大的数据资料当中对某一特定的故障特征进行提取,这就能够有效的对电力设备的故障找出真确的决策依据,从而利于问题的解决。在大数据技术应用中对电力设备的状态检修的作用比较大,主要是在历史运行数据以及缺陷的信息的数据挖掘,这样就能够得到在缺陷下的参数值以及特征值,从而来检测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的正常与否。

同时在大数据的可视化技术也在电力行业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在庞大的电网数据当中,可视化方法是解决大规模数据分析的有效方法,在电网产生的数据当中涵盖高精度以及高分辨率数据以及多变量数据,通过对大数据技术中的可视化技术进行应用能够将数据绘制成高分辨率的图片,还能够提供交互工具,在人的视觉系统下能够实时的改变数据处理以及算法参数,从而达到对数据进行观测以及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目的。在这一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可视化算法的可扩展性以及并行图像合成算法等等。

4 结语

总而言之,大数据是未来信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在电力行业中应用的主流,其作为新兴的技术和理念虽然现在处在发展的阶段,但也已经展示出了数据所蕴藏的巨大能量,大数据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必将能够促进电力行业的顺利转型。

参考文献

[1]李振元,李宝聚,王泽一.大数据技术对我国电网未来发展的影响研究[J].吉林电力,2014(01).

[2]宋亚奇,刘树仁,朱永利,王德文,李莉.电力设备状态高速采样数据的云存储技术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3(10).

[3]姚玮,江樱.浅析电力企业如何应对大数据[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08).

作者简介

篇10

我国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状况

电子商务是指市场主体运用现代电子手段和互联网络等从事的商务活动。破解电力垄断格局之后形成的分权体系下,电力商品从生产到消费,需要涉及到五类主体:电力原料及设备供应伙伴、发电企业、输配电企业、供电企业和电力用户。据此,电力行业的电子商务应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类:

1. 电力企业内部的电子商务应用。最明显的表现是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发电企业、输配电企业、供电企业作为独立的电力企业,要适应网络经济的需要,迟早都要走上信息化之路。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以ERP、OA等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为主,小到企业邮件服务器的配置,大到企业财务、人力等资源的整合,实现基于企业基本数据库的生产流程控制、办公自动化、科学高效管理和企业自身资源的协调运作。发电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 生产管理系统(MIS)、供电企业生产管理系统(MIS)/ 办公自动化系统(OA)等在电力企业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从1994年开始,国内电力企业就开始尝试ERP.国华电力前总经理顾峻源参观香港中华电力时,震惊于香港中华电力管理系统的一只“哭泣的小猫”,于是在2003年春组织了包括承担管理咨询及系统实施的毕博公司、担任项目监理的德勤公司、专注财务软件实施的大唐兴竹软件公司,以及专注进行电力软件开发集成的博奇公司在内的强势力量,开始上马ERP项目,使得集团层面能够对资金进行统一调度,通过对财务、人力资源信息的实时掌握,对企业的资金运作、人力资源变化的决策提供详实准确的信息,企业每年降低发电成本5%.

2. 电力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应用。发、输、配、供形成了电力产业链条,而各自又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因此链条内的上下游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电子商务的应用。发电企业通过竞价实现电力上网,需要有网络竞争价系统的支持;输、配、供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电力调度、远程监控读表、故障定位等,GIS(地理信息系统)大有用武之地。江西县级自动化电力调度系统选用浪潮英信NC1000硬件平台形成一个覆盖范围广、管理复杂的网络,能实时有效地捕捉到各地的用电信息,然后自动地通过发电机组和继电器调控系统,实现电能在各个子网的均衡。北京供电公司的远程自动抄表系统实现了电能计量的实时遥测,实现了2500位大客户的远程电量采集,并实现了35千伏以上的电力客户、10千伏或630千伏安以上容量电力客户的自动计算电费,提高了工作效率,把大批抄表劳务人员解放了出来。

3. 面向外部伙伴的电子商务应用。电力企业的运营离不开相应的供应伙伴,发电、输电、配电设备采购需要供应商,尤其是发电企业需要电煤等原料供应,这些都可以利用电子采购来实现。浏览各大电力企业的网站,不难发现项目招标信息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各独立企业之间资金结算离不开金融机构,需要利用电子转账系统。

4. 面向用电客户的电子商务应用。虽然电力行业长期垄断、电力供不应求使得电力拥有“皇帝女儿不愁嫁”之优势,但市场化改革分拆了电力产业,电力也以商品的身份走进了市场,这使得电力营销成为关系到电力企业命运的工作,电力客户服务也日渐提上日程。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用电客户需要通过市场购买电力商品,获取信息、竞价购买、电费缴纳越来越依赖于网络来实现。近期伴随着电力危机的频繁出现而不断升温的需求侧管理,更加突显了电力资讯网、电力市场(EM)、电力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实践表明,我国电力行业的电子商务应用已经起步,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 零打碎敲,缺乏全面规划。电子商务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需要有全面长远的战略规划作前提,否则将难以为继。目前我国的企业在打算应用电子商务时,要么对高额固定投入的要求望而止步,要么病急乱投医匆匆上马,这导致电子商务的应用收效甚微甚至全面告败,人们开始怀疑电子商务的先进性和必要性。电力企业也有如此经历,在国家政策导向和国家电力公司的要求下,纷纷触网,不管结果如何,先上一点再说,一方面赶上了信息化的潮流,另一方面能算得上在位者的一大政绩。安装一个财务软件,建成一个公司网站,就叫应用电子商务了。这样零打碎敲,没有战略规划,遇到问题再修修补补,无法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而更多的就表现为外界所看到的“烧钱”。

2. 各自上阵,不能整体协调。电力行业长期的高度垂直一体化和垄断造成了企业机制不灵活、电价偏高等弊病,电力市场化改革要求以全新的电力运作模式面对市场竞争。业界纷纷擎起分权大旗,独立行事,各行其是,尽量减少上下游之间的联系,惟恐有“垄断复兴”之嫌。然而电子商务强调战略协同,单兵作战是无法体现 “团队生产”优势和发挥“网络效应”的。

3. 偏重硬件,观念不够深入。电力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也需要基本的硬件、软件的投入。但单靠这样的硬投入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信息化建设只是电子商务的基础和物质准备,电子商务则更强调“商务”,强调“理念”。众多电力企业着手开展电子商务,基本上完全依赖技术部门,而在经济规律的把握、投入产出分析、市场交易与竞争、客户需求导向意识等方面做得很不够。信息化的外壳完备起来了,但电子商务理念不能深入,依然无法体现优势。电力电子商务不是简单的将信息技术嫁接到传统的电力行业,而是全面的、彻底的、深入的电力企业革新,从管理体制、管理层级到电力交易、客户服务,都要渗透全新的电子商务理念。

4. 注重技术,轻视商务环节。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中,明显偏重于技术,从各类技术人才在企业中的地位、技术方面的投资力度就能看出,而竞争意识、营销观念、市场交易、客户需求等往往被长期处于国有体制、多为技术出身的电力企业领导所忽视,因此当前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远远没有达到真正的电子商务应用的要求。

5. 偏爱实践,理论指导不足。电子商务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目前只是处于摸索阶段,而电力产业运行规律、行业电子商务的应用理论和应用模式探讨研究严重滞后,跟不上实践的需要,使得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处于盲目、无序状态,缺乏理论指导,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依托电子商务缔造电力航母

通过对电力行业运营的考察、对电子商务运行规律的研究和对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状况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电力行业拥有明晰的产业链条,比一般的传统产业更适合于开展电子商务应用;信息化建设只是实施电子商务应用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准备;电力行业的电子商务应用需要全面规划,整体协同,利用先进理念深入彻底地改造电力运行机制,促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我们要加强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理论研究,探寻电力行业电子商务运行规律,发现、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模式。

篇11

1 2010年1-9月电力行业吉林省情

1.1 2010 年1-9月份全省全社会用电量完成情况

2010年9月份,吉林省全社会用电量完成46.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88%,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提高7.76个百分点。1-9月份累计完成420.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42%,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提高13.29个百分点。

1.2 2010 年1-9月份全省电力供应完成情况

其中:水电机组:当月发电量完成13.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6.60%。1-9月份累计完成82.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1.51%;火电机组(含燃气、秸秆、垃圾、余热):当月发电量完成40.02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1%。1-9月份累计完成379.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04%;风电机组:当月发电量完成2.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20%。1-9月份累计完成21.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85%。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吉林省电力行业主要还是以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为主,2010年水力发电增长速度较快,风能发电通过近几年的持续发展也已初具规模。

2 2010年电力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

2.1 确定专家组阶段

本次电力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邀请了中电投吉林核电项目筹备处、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华能发电吉林有限公司、长春市供电公司、长春市超高压局、丰满发电厂六家电力部门的25位专家。

2.1.1 电力专家所属生产环节构成 包括电力生产、电力调度、电网运营、电网维护和电力建设等,其中,电网运营、电力生产环节专家比例最高,分别达到32%和28%,总数达到60%,其次是电力调度环节,所占比例达到20%。其他生产环节评估专家较少。

2.1.2 电力专家所属岗位构成 包括领导型、管理型、技术型、财务型、营销型等,其中,管理型和技术型专家居多,比例分别达52%和28%,总数达80%;领导型、营销型和财务型专家较少,只占总数的20%。

2.2 吉林省气象条件对本省电力行业的影响

2.2.1 降雪对电力行业的影响 降雪对水力发电,核电影响较小,对常规发电及风力发电影响较大,在常规发电的电力调度方面体现在百天照明负荷上涨,晚间降温,供暖负荷上涨,其中有专家提出(-4℃≤温度≤4℃)降雪容易造成输、变电设备粘雪,电气绝缘距离被缩短引起跳闸。风力发电体现在影响风机组巡检与维护。暴雪:对火力发电厂燃料运输影响较大;大雪:可引发雪闪;中雪:影响风机组巡检、维护;小雪:无法进行检修作业。

2.2.2 电线积冰对电力行业的影响 电线积冰对常规发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倒杆、断线、跳闸,3mm以上导线舞动放电等,对水力发电体现在可能发生电线压断或倒塔事故,造成水电厂对外输电中断而影响电网稳定,对核电体现在可能发生电线压断或倒塔事故,使核电厂失去 场外电源或非计划停堆。

2.2.3 降雨对电力行业的影响 由于降雨量大,水电站可能发生水淹厂房或者溃坝事故,或由于未提前泄洪而使上游堤坝溃决,对核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极端降水可能使核电站核岛被淹,影响核电站安全运行。对常规发电的影响体现在倒杆、变电站进水、电力设备被淹等。

2.2.4 闪电雷暴对电力行业的影响 闪电雷暴对整个吉林省电力行业影响是众多专家最为敏感的气象条件,其中一位专家更是指出80%以上的设备跳闸故障是由于闪电雷暴造成的,主要体现在雷击电线,设备受损;导线对地放电,闪路后跳闸;高空作业无法正常施工等。

2.2.5 风力对电力行业的影响 风力对水力发电主要体现在由于风力产生的波浪影响水电站大坝的安全;风力发电主要体现在风速超过25m/s时风机停运;风力对常规发电体现在可能造成倒杆、断线、电力设备受损,电线舞动,易出现漂浮物短路,闪路等,特种作业无法正常施工。

2.2.6 雾霾对电力行业的影响 影响较小,雾霾天气使空气绝缘降低,设备易出现污闪,对污秽较大地区影响较大,易引起电气距离不够放电,照明负荷明显上升。

2.2.7 沙尘对电力行业的影响 影响较小,沙尘令空气绝缘降低,设备易出现闪路,放电等情况,照明明显负荷上升。

3 吉林省电力行业气象气象服务效益综合调查情况

依照吉林省电力行业气象服务效益综合调查表有效样本,根据公式:,经过综合计算,吉林省电力行业气象服务贡献率为Ej=0.06%×3÷25+0.1%×19÷25+0.14%×1÷25+0.22%×1÷25+0.26%×1÷25=0.1728%,吉林省电力行业总产值G为354.48亿元,计算出吉林省电力行业气象服务效益值P=E*G=0.6125亿元

4 结语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吉林省电力行业对专业性较强的专业专项的气象服务存在很大的需求,水力发电对降雨量的要求较高,及时准确的雨量信息直接影响其实际发电能力,目前吉林省现有的针对电力行业的气象产品还有待丰富,气象部门与电力部门还需深化合作,实现信息共享,为吉林省电力行业的安全生产、应急监控、防汛指挥提供气象支撑。

篇12

2.1整体的研究框架低碳这一理念的引入给电力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虽然国外已经对低碳电力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广泛地开展,但是,现有的相关研究大多都是集中在较为广泛的一些能源经济领域和专业技术领域,无法根据电力行业自身的属性对低碳经济给电力行业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在对电力行业自身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低碳电力这一模式下出现的新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本文分别通过宏观、制度和技术以及行业、市场等不同的角度对低碳电力这一模式下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展望,并且对主要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同时在这一基础上形成了与低碳电力技术相关的研究框架。如表1所示。

2.2将电力行业中低碳经济自身的定位和作用进行研究引进将低碳作为最终目的的这种发展模式,必定会给我国的电力工业方面带来深刻并且广泛的影响。而电力行业身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其发展方向必须要和整体的国民经济所具有的低碳进程一致,并且在其中起到支撑作用。怎样清晰地描述并且从定量和定性这两种角度来对受到的影响进行衡量已经成为了目前相关的工作人员首要应该解决的问题。

2.3实现国内电力行业中低碳相关技术路线研究将低碳技术引入企业,使我国电力行业能够低碳化的发展的主要手段。而对低碳技术进行选择,除了要考虑本身的成本和效益以及风险、成熟度等相关的因素带来的影响之外,还需要跟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和资源情况以及电力行业自身的特性等方面相符合才行。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所使用的低碳技术还并不成熟,依旧存在风险大和成本高并且效果不明显的缺点。从目前的技术发展状况可以看出,我国主要所使用的低碳技术有:①清洁发电技术;②IGCC、NGCC等较高效率的发电技术;③核能与水能以及风能、太阳能等以低碳为目的的发电技术;④各种CCS相关技术。对这些技术的应用难点和商业化障碍因素进行研究,并对这些技术在国内的实施效益和制约因素以及推广前景进行分析,在还未完善的低碳技术和传统发电技术之间进行取舍和规划,从而制定出国内电力行业在低碳方面的发展路线,是目前低碳研究人员最为重要的工作任务。

2.4在国内的低碳发展过程中进行相关制度的研究二氧化碳具有非常典型的“公共产品”这种属性,他不能通过自发实行的市场机制来进行配制,而是要通过适当的宏观调控,由政府进行相应的制度法规制定。从世界各国所进行的实践中可以看出,实行的制度主要包括:①二氧化碳排放交易相关的市场机制;②低碳电量配额和最低能耗标准以及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等相关的约束机制;③碳税和污染税等相关的财税机制;④绿色电价等相关的激励机制。怎样通过对制度进行合理地设计,在对电力行业中不同环节的碳排放所具有的特性和低碳潜力进行挖掘的基础上,寻找二氧化碳减排中成本和效益的均衡措施,使低碳电力和低碳经济能够协调发展,从而使我国电力行业能够持续发展,已经是现在和将来我国相关工作人员重点应该研究的方向的其中之一。

2.5电力企业中实行低碳发展的相关策略研究在低碳经济这一模式之下,电力企业中的投资和生产以及交易策略将会面临更高的不确定性。对发电企业来说,除了要考虑电价波动和需求关系波动等一些传统的因素之外,企业还应该充分的对国家宏观调控相关的碳税或者是其他的各种配额机制相应制度等因素进行考虑。并且企业还要对国际市场的二氧化碳价格波动和发展趋势等因素进行评估。所以,采取符合低碳电力这一发展模式的相应发展策略,提高企业自身的运作适应性和灵活性,是企业能够具有抵御不同风险的能力的前提条件,是目前发电企业在低碳发展的过程中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企业中工作人员主要的研究方向。

篇13

1、电力行业背景

电力行业属于国家控股的行业,主要包括发电、电力、供电、输电这四大领域,发电系统根据发电厂的位置和发电级别分为四个功率级别:跨网电厂、网级电厂、省级电厂、自备电厂及小水电,统一电网供电系统,实行分级管理,共有约280金字塔的总体框架领域,严格控制低功耗的产品是电源的发电,输电,电力在同一时间完成。

2、电力行业信息化的需求分析

电力行业主要应用于移动数据业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企业内部交流体系,实现生产流程电力化、实时信息更新等工作。更新信息流通方式,完成生产程序调度、更新实时信息等工作,主要只能针对企业内人员。

(2)内部信息工作。通过与电力企业内部项目和知识管理协同网络系统结合,实现电力企业移动办公。例如:通过电力下达电子邮件通知,工作日常业务安排,重要事物通知。

(3)对供电企业实现客户服务的及时告知。方便企业利用短信、彩信等移动客户端方式,及时发送停电计划通知、计划停电通知变化等信息。

(4)实现信息公开化。方便电力服务的通知、方针、宣传电力企业形象、派送电力相关行业广告。

(5)实现对客户信息的及时查询。主要为了方便用户利用手机等移动通讯手段随时可以查问客户所关心的问题。

二、 电力行业里如何实现自己价值

1、以立志作为价值之本

远大的理想是推动执行的助推力。一个人要有理想和信念,才能指引人生的方向,主导人的行为,帮助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理想和信念,一旦建立,不管前进的道路多么曲折,可以使人们看到希望,坚定前进的方向。因此,作为电力行业的员工,要在心里树立远大的理想,建立正确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建立强大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加快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性,促进公司的发展意识,积极服务社会,服务消费者,创新,拼搏不止,促进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

2、 时刻保持学习

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才能打好成功的基础。事业无止境,知识无穷尽,作为电力行业的员工,每个人都应该是持久性的研究、再学习,尤其是青年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坚持学习作为一种精神需求,把坚持学习当成日常工作内容和一种生活习惯,不仅从书本中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的书本知识,而且还向别人学习,以丰富学习经验,以提高实践能力。同时,我们必须坚持学习和创新的结合,引进工作的研究,将学习和工作的有机结合,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使自身素质和文化不断的学习和推广工作改善,以促进效率和水平稳步提高自我的人生价值。

3、 勤奋苦干是根本

将实干奋斗事业作为人生的追求,事业十大实干的成果。电力企业的员工要应该视创业实干、提升自我水平以实现人生价值。干好电力行业的本职岗位,做事踏实、实事求是、做事踏实、认真。在本职工作上求真务实、尽职尽责,将最高目标设为争创一流。本着注重礼节、诚信为本、稳打实干、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方案,时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激情,磨练自己勇战困难的魄力和毅力。当前,电力行业企业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就更需要电力企业的员工众志成城,勇于挑战困难,敢于实践探索、创新突破,以坚定不移的精神、永不服输的态度和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稳扎稳打的推进事业,实现人生价值。

4、 讲求实效

将效率作为检验自我价值的标尺之一,作为电力行业的员工,在工作中,不仅要有工作设想、工作热情、工作激情,而且要讲求实效,要把取得实效作为衡量和检验自我工作的标准,辛勤工作、稳打实干,不做表面文章。应该将良好的销售业绩、客户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出发点,作为一名合格的电力行业工作人员的自我检测的标准,从而取得进步,实现人生价值。

5、 将敬业作为人生观

敬业是一种价值观。人生的终极目标是追求生命价值,而敬业是热爱与付出,是一种人生态度,是珍惜生命、珍视未来的表现。只有不断的努力学习,争取进步才是真正敬业的表现。真正的敬业不光注重理论,更注重深入实践;真正的敬业不仅要求认真学习,更要时刻总结经验,突破创新。作为电力行业的企业职员,应立足岗位,加强学习和实践,凝聚智慧,提升自我,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三、 总结

但每个人都生活在同一个的世界,即使是最普通的人在他的世界里,也有战斗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说,要实现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就意味着他的世界是没有一天是平静的。借助电力行业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员工要实现自我价值,需要每个员工树立稳扎稳打,讲求实效的精神,怀揣饱满而强烈的工作热情,不断开发工作新思路,更新工作方法,以创新的精神和高昂的斗志投入工作,以此实现人生价值就会很简单,活出一个真实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刘新梅.沈力.张凤茜..区域电力市场结构、所有权结构对发电企业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08年05期

[2]唐昭霞.朱家德.基于政府规制的发电市场结构演进及国际实践[J].华东电力.2008年10期

[3]姚劲松.山西省电力行业节能降耗现状与措施[A].山西省节能降耗与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吴川林.电力工业的发展对保温耐火材料的需求[A].2007全国保温材料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