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生物科学导论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LI Wei YANG Yu-ling
(School of Lif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Huangshan University, Huangshan Anhui 245041,China)
【Abstract】Through setting up the Introduction to Biological Science course, the theoretical system, research hotspots, curriculum provision system, school-running characteristics, furthe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will be introduced to freshman majored in Biological Science.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course is to help the freshman establishing their interests and clearing the curriculums and future developing directions, which will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study.
【Key words】Introduction to biological science;Teaching contents;Teaching methods
0 引言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科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同时又是生命科学(医学、农学等)以及其他交叉领域(仿生学、生物物理学等)的基石[1],已成为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当前以及未来都将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2]。
与高中阶段的生物课不同,大学阶段生物科学已作为单独开设的专业。高中生物的某个章节在大学阶段可能会成为单独设立的一门课程。因此,在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前如果能够提前对入学新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熟悉本专业的具体情况(学习内容、继续深造的潜力、就业方向等),对学生尽快融入专业学习会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因此,作为开设生物科学专业的院校,正视当前生物科学专业学前教育,结合实例介绍本专业特色、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各种形式开展生物科学新生入学学前教育,能够帮助新生为未来的学习和目标制定奠定坚实基础。生物科学专业导论课程是生物科学专业新生专业课程设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课程通过对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待解读和分析,使学生了解未来本专业的课程设置、理论体系、研究热点、办学特色以及考研就业等相关方面的信息,树立学生对本专业课程的兴趣,为后续的相关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1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生命由来的学说,进化论发展历程;掌握本专业的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对本专业的整体(学习内容、就业、深造)情况全面把握;通过大量实例分析、经验分享等,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为学生未来四年对本专业的学习树立信心。
2 教学内容
生物科学专业导论课程应围绕生物学的经典理论,以生命由来的学说为起点,生命科学的理论体系及研究热点为主线,具体介绍生物科学专业设置、就业方向、考研情况等,并通过英语微课、优秀毕业生经验分享等方式授课。课程共8个学时,课程内容可作安排如下:
2.1 生命的由来,进化论 (2学时)
生命的定义和生命的基本特征、人类认识和研究生命的历程及现代生命科学的重大意义;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进化以及生命科学的理论体系。
2.2 生命科学的理论体系及研究的热点问题介绍 (2学时)
介绍当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以及其与人类社会的主要关系。内容涉及生命的基础、生命的结构、生命的本质、生命科学与农业、医药、健康、生活、环境等领域的关系。
2.3 生物科学专业设置、就业方向、考研情况介绍(2学时)
对生物科学专业未来四年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课程简介、就业方向、就业率及本专业历年考研情况等进行详细介绍。
2.4 邀请外语专业教师进行全英文生物科学专业示范课、讨论、答疑(2学时)
生物科学的学习,在当前科技发展现状下,离不开英语这门工具。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某一知识点(以生态学为例),通过邀请从事多年生态学教育的教师进行全英文微课教学,激发本专业学生对本专业以及对英文学习的兴趣;同时,邀请本专业已就业和已考取研究生的同学(在读)与新生互动,通过课堂讨论、提问等形式,对本专业就业方向及深造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对学生有困惑的问题进行答疑。
3 小结
《生物科学专业导论》课程是专为生物科学专业新生开设的专业导论课,通过本课程开设,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和认识各种生命的起源、生命的现象及本质,把握当前生命科学的发展动态,了解生物科学在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并为以后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专业学生能够对未来就业与再深造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为同学们未来大学四年的学习以及目标制定提供背景知识以及思路。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需要本专业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研究特点以及院系特色等进行[3],如何通过专业导论课程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促进专业发展,不仅是生物科学,也是其他学科需要面临的问题。
【参考文献】
篇2
一、何谓“行为导向”教学
“行为导向”是指学生全面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以学生发展为本位(能力本位)的教学。“行为导向”即引导学生通过行动(如动手的实践)来自主学习,从而掌握知识和技能,不断构建自己的经验、知识和能力体系。这里的“行为”是探索性的活动和实践中的自我教育,并且这种“行为”是围绕特定目标展开的、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脑、心、手、口并用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行动来学习,学习的结果是获得一种新的行动方式,获得一种认知方法。因此,在行为导向学习中,行动是学习的出发点、发生地和归属目标,学习是连接现有行动能力状态和目标行动能力状态之间的过程。
二、“行为导向”教学的课堂时间模式及策略
习惯于课堂讲授的教师,对于课堂“教”与“学”的时间分配,以及课堂以学生主体性活动的策略,一般不会看着“问题”而进行研究。何谓“行为导向”教学的课堂时间模式?笔者认为是在一堂课中教师的授课行为与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时间比例,比如一堂课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的时间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这就构成了一堂课“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时间分配比例,姑且称之为课堂的时间模式。这种课堂的时间模式,要求教师把课堂教学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行动来进行自主的、合作的、探究学习,展示交流评价他们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展示交流评价中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自主建构。这种课堂的时间模式理念,对教师自身的备课、上课,起到一个指导性作用,促进教师对教学内容(学习任务)、教学目标、教学行为方式,以及教学组织型式的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避免教师“一言堂”,避免以统一的认识方式要求所有学生。这有助于教师创设有利于学生展示思维灵性、张扬个性的学习过程;有助于教师创设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认知差异、智慧与价值差异性发展的教学活动。
“行为导向”教学的时间模式,是生物学教师从根本上转变自己教育教学观念前提,也是进行教学设计和开展课堂活动的时间依据。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实现在教师指导下的探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行为导向”教学的时间模式,是对传统“一言堂”的解构,是现代概念下重构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从传统的主角,教学的组织领导者变为活动的引导者、设计者、组织者、学习的辅导者和主持人,学生是小老师、是教学的主角。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行为导向”教学时间模式及策略,就是从时空上给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提供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地“行动起来”――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评价。
三、“行为导向”教学的引导策略
“行为导向”教学的问题引导策略,是以问题为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但是,学生的生物学知识体系的构建、能力的提高是经过不断的课堂教学逐渐形成的,所以教师在每节课的设计时,注重教学内容的侧重点。比如,这节课是让学生提出问题,那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如果这节课是要学生收集资料,那么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或由学生自行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去收集资料;如果这节课是让学生处理和解释资料的,教师就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解读和创读所提供的材料,提供机会让学生去自行建构与表达等等。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把着眼点放在让学生努力理解和解决一个问题的学习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不同的教学内容中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行为导向”教学的探究策略
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设疑、提问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那么在一堂40分钟的课堂里,怎样做到使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究?对于没有课堂互动经验的教师,可以从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入手,遵循“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将教学内容进行问题化设计,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追求统一的理解方式,而是让学生自主建构,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和指导。在高中生物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个环节比较困难,就先让学生进行“处理与解释资料”,逐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例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一节内容,我们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案:教师首先对细胞核做了一个总体的描述,让学生对本节课所要学的知识有了一个感性认识。然后,教师把收集的有关细胞核的材料展示给学生(可用多媒体展示),接着根据重点、难点提出三个问题:①染色体和染色质到底是什么关系?②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有什么实验证明其功能?③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具体区别在哪里?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其实,在这里老师做了“发现问题――收集资料”的部分,学生只对“资料进行处理与解释”)。这样给学生提供了问题研究的空间,激发学生自主探讨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证明这一实践方式是可行的,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是由学生自己讨论和讲解,课堂气氛活跃,效果理想。而教学结果表明,学生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不仅理解深刻,知识点掌握牢固,而且给学生有了展示自己能力和个性风格的机会。
五、“行为导向”教学的任务策略
以任务为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让学生以不同的角色自主、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展示交流评价他们的学习成果――取代教师解释性的“接受”的学习过程。这不仅提高了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要求,而且学习结果促使学生产生深刻的行动体验。由此可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要给学生提供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任务,就会促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一些学生常常进餐不正常,易引发低血糖现象”的营养与健康问题,可结合该节内容进行以下方案的设计,在学生自主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小组抽签:低血糖症状的表现――学生小组研究并以哑剧的形式进行表演(问题呈现);医生诊断――学生小组以医生的角色进行诊断并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问题解决)。又如,关于生长素发现的达尔文实验之内容,可做如下设计:“达尔文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他是如何设计实验来研究的呢?现在老师需要你们进行角色的扮演,假设你是当年的达尔文,你遇到这样的问题,如何去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的?现在将同学们分成六个组:一、二小组――验证胚芽鞘生长具有向光性;三、四小组――验证向光性与尖端有关;五、六小组――验证感光部位是尖端。要求大家:①用简图表示实验过程;②个人先自行设计;③组内交流;④展示成果。”这样的教学任务设计,不仅变化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使课本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能力)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形成,不是由教师的讲授所能达到的。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探究学习机会,就可以引发学生的探究学习行为,而且学生是非常乐意参与、积极配合的,主动研究和解决问题。这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问题,提高学习的兴趣发挥了积极的教学作用。这样的课堂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精力集中,学习兴奋点高。任务导向策略,能有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上可见,“行为导向”教学的课堂,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讲授者,而是一个设计、引导、指导者的角色,教师是主持人,学生也是小老师。“行为导向”教学策略体现了学习策略的能动性,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推理技能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肖帮裕.行为导向教学法在生物学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实践中的应用.中国电力教育,2008,9(上):98~99
篇3
2采用多法联合
治疗妇科疾病武教授长期临床经验表明,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联合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武教授将中药内服、保留灌肠、药渣腹部外敷和适当运动四法联合应用,常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保留灌肠使中药成分通过直肠黏膜吸收,直达病所,可明显改善盆腔局部症状。药渣热敷时可将药渣反复加热,多次外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另外,适当锻炼可加速盆腔血液循环,有利于改善盆腔瘀血状态,减轻了患者腰腹部症状。四联疗法结合应用,效果显著。
3提倡周期疗法
武教授在乳腺增生病治疗过程中尤其重视月经周期与发病的关系,提出周期疗法。其根据女性月经周期中肾阴阳消长变化的规律,把女性的1个月经周期分为3个阶段:月经前期(经前7d)、行经期、月经后期(经后20d),依据此3期的特点分别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并明确提出月经周期不同阶段治疗法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3.1月经前
期此期主要表现为阴盛阳始生,渐至重阳,肾阳增长,阳中有阴,阳气渐趋充旺,气血阴阳平和。主要生理表现为诸经之血使冲脉充实,充分濡养,故时有胀感。武教授此期重在软坚散结、健脾利湿以治其标。以柴胡、赤芍、白芍、川楝子疏肝理气,气行则血行,使郁者易达、结者易散、坚者易软;以瓜蒌、鳖甲、王不留行、海藻、昆布软坚散结;以麦冬、生地黄增其津液;以夏枯草、黄柏、白蒺藜清其蕴热;以枳实、厚朴通下泄热,使热邪下行而出;以车前子、泽泻、薏米健脾渗湿。
3.2行经期
此期“重阳则开”,阳气推动经血排出,祛旧生新,重阳转阴,阳气下泄,阴气渐盛。武教授认为此期治疗应理气化瘀,因势利导。于经期第1、2天,在经前期治疗方药的基础上加入理气活血化瘀之品,如莪术、川芎、延胡索等。乳胀痛者重用柴胡、瓜蒌、川楝子;乳胀甚者加入橘核、荔枝核、青皮;乳胀有块者加王不留行、皂刺、穿山甲使瘀滞之气得以疏通,使瘀滞之血得以下泻,则疼痛自消。
3.3月经后期
此期肾阴增长,阴中有阳,以阴为主,阴长渐至重阴水平,体内之血皆向血海流注,以补其之不足。武教授在此期多使用补肾柔肝、疏肝解郁、调理冲任之品,重在治疗乳腺增生病之本。用药主要以四逆散合四妙散加减,以四妙散清泄湿热,以四逆散透邪解郁、疏肝健脾。并在此基础之上加用何首乌、菟丝子、知母以滋补肾阴,调理冲任,养气血;同时合用理气疏络之夏枯草、王不留行、延胡索、香附、川楝子以舒达乳络,解郁化滞,与软坚散结之昆布、海藻等药合用,共奏其效,以治其本。
4强调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篇4
互联网时代,网络资源丰富,置身于海量的信息中,如何去伪存真,达到完善与改变知识、获得新信息,应用新技术及区分信息重要与否的目的对于教师和学习者至关重要。2005年,加拿大学者George Siemens在《Connectivism: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一文中系统提出了联通主义的思想,认为在网络时代,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活动,而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学习者是学习网络中的重要节点。联通主义理论把学习情境置于网络社会的变迁当中,适应目前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趋势。该理论认为学习是在知识网络结构中一种关系和节点的重构和建立,对于学习者而言,学习是自身知识网络的形成过程,学习者必须关注形成过程和创建有意义的网络。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联通主义日趋完善,形成了从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和教师观等方面全面揭示了学习过程的理论。
二、联通主义教师观和学生观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指导
教学改革与创新是推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方式转变的关键。联通主义理论以知识创新为核心,从课程设计、学习、学生、教师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网络时代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需求与转变,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1.联通主义教师观及其对《生物化学实验》的指导。基于联通主义,学习是学习者作为重要节点与知识信息互联的过程,最终构建学习交流网络。教学过程则是课程开发的过程。与传统学习中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定位不同的是,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义:教师是课程的促进者、影响者和网络塑造者。因此,教师的教学不是要控制课堂及课程的讲授进度,而是转变为影响和塑造学习网络。
教师作为学习网络中的重要节点,首先是课程的促进者。教师通过对某一知识和观点的特别关注将影响整个学习网络关注的主题,对某一特定问题起到放大的作用。同时,教师通过精心组织安排,对学习定要素进行分析、讨论、聚类,可以影响学习者学习网络的构建。此外,作为学习网络的塑造者,教师还负有过滤信息,引导学习反思的重任。在网络中,知识是来源多种多样,渠道各不相同,是一种需要学习者进一步甄选、加工的组织。因此,筛选有用信息、构建高质量的网络及其联通是达到教学目的和学习目的的关键。教师在课程设计时要对信息进行有效地过滤,切实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生物化学实验》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在进行《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设计时,首先依照教学目的将实验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熟悉常规实验操作的实验项目,如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这类实验项目相对比较经典,原理简单,操作流程固定,网络上关于此类实验的课件、视屏相对较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筛选网络资源,给定学生自主学习的范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炼实验的原理、重点、难点及注意事项。而后在课上,听取学生的学习反馈,重点讲授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简要复习重点、难点,示范关键步骤操作即可。第二类是锻炼学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实验项目。这类项目往往只给学生设定实验所涉及的原理及所需达到的实验目的,具体实验对象和实验流程将因人而异。例如,在抗体的制备与检测试验中,由于学生感兴趣的点不同,抗原的种类和获得方式不同(可以从组织细胞中纯化抗原,可以经分子克隆纯化抗原,亦可直接合成小分子抗原),抗原的免疫反应性不同(大分子可具有免疫反应性,而小分子则没有免疫反应性),抗原的免疫方法也会有很大的差别。针对此类实验项目,教师首先要依学生的兴趣进行分组、分工,然后分别进行任务分配和网络信息搜集的指导,然后汇总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小组的个别问题,分别进行课堂讲授和小组内讲授与讨论。
2.联通主义学习观及其对《生物化学实验》的指导。联通主义学习强调每个学习者在复杂信息环境中通过寻径和意会建立个人独特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网络。学习网络由节点和连接两部分组成。学生和教师作为网络中重要的两个节点,其信息的交互是必须的,但非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如此简单。从学生角度看,其网络学习模式经历了被动接受、互动参与到主动网络协同模式的转变。联通主义强调个人在学习网络中的作用。学习者通过知识联通?c获取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然后将自己的知识网络放入各种组织与机构中进行验证,经各组织与机构验证的知识又回馈给个人网络,供个人继续学习。因为课程是开放的,所以联通主义学习的开展有赖于自我导向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并在不断地获取知识、构建学习网络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重构与创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主要任务,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总结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篇5
在新生物课程的开始,教师如果能够以恰当的方式巧妙地引入新的生物知识,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知识的高度重视。新颖有趣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思维活动,推动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动机,从而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积极开动自己聪明的大脑,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中,这样还能够让学生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从而为新知识的获取铺好道路。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前导入时应该遵循以下三点原则。
(一)知识导入环节应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
教师的导入环节是学生了解新生物课程的“窗户”。死板枯燥的导入环节就好比没有打开的窗户,学生根本就没有机会看到窗户里面丰富多彩的世界。学生完全被无味的导入环节挡在了知识海洋的外面,也就谈不上主动学习和了解知识了。但是如果教师的导入环节十分有趣和新颖,就相当于给学生提供了一扇打开的窗户,里面的精彩内容吸引着学生积极地进行学习和探索。因此,我们必须想尽办法,绞尽脑汁地让自己的新课导入环节更具有趣味性和新颖性。
(二)遵循针对性强、启发性大的导入原则
新课导入是想让学生通过教师对新知识的介绍和引导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推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之中。新课导入的时间是有限的,虽然导入对教学具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们也不能把宝贵的课堂时间都浪费在导入上。因此,想要取得导入环节的最佳效果,教师设计的新课导入环节就必须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和启发性,以便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思考。
(三)要能够为学生营造探索性的学习氛围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的有效探索活动,并加以正确的指导来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现新知识。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知识探索的氛围,让学生在在这种氛围中被感染、被推动,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开动脑筋来探索和发现新的生物知识。
二、课程导入的具体方法
在坚持以上三点原则的基础上,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创造出更多有效的知识引入方式,提高新课导入的质量和效率。
(一)直接导入法
在学生已有的生物知识基础上,如果新课比较容易理解且相对来说知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这时我们就可以采用直接导入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教师以教材中的内容为出发点,用生动形象、趣味十足且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描述,从而让学生在全神贯注的听讲中自然而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阶段。
(二)对旧知识的复习导入法
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任何知识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内在联系。在生物新课的导入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复习已经学过的且与新知识具有联系的生物知识,以抢答或是必答等方式开始进行复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切入点,让学生透过切入点来思考和探索生物的新知识。这样就能够在导入环节顺利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师设计的学习活动之中。
(三)利用典故进行有趣的导入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各种具有教育意义和趣味意义的典故数不胜数。在进行生物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恰当的故事、寓言、谜语或是成语故事等,用这些典故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迪学生的生物思维,创设一种学生迫切想要学习新知识的学习氛围,然后教师再用感染力极强的语言加以渲染和描述,就能够全面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四)幽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幽默诙谐的语言表述和讲课形式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且容易被学生接受和认可。因此在新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采用富有趣味和哲理的幽默导入形式,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情境中为之所动,为之所感,并产生共鸣,引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使枯燥抽象的生物知识变得轻松和快乐,更加能够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五)提出疑问导入新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问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在生物新知识的导入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教学实际的需要提出相应的问题,巧妙地设置悬念,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课堂教学之中,减少学生盲目学习的几率,使学生全部都积极地投入到生物课堂之中。
(六)从学生实际生活导出新知识,增强联系性
篇6
一、前言
所谓思维就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分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的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舞蹈教学的实践经验证明,学生动作技能的形成,一方面依靠多次反复的练习,另一方面需要动脑,在多次练习的基础上,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想与练”的高度结合,才能提高掌握动作技能的效率。
二、积极性思维应具备的特征
(一)养成积极思维的习惯
思维能力是区分人与其他动物之间的重要界限,人因为具有思维能力,从而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进而改造客观世界。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正确琢磨动作要领,善于调动大脑去思考,反复去练习,才能正确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只在某个特定时期、针对某个问题进行思考,还不能称为积极性思维。积极思维的概念是指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养成坚持不懈的积极思维习惯。就体育舞蹈技术课堂而言,积极思维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前心理准备要充分,要及时了解上课内容,预习教材,课前对不懂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第二,课中要全面关注教师传授的多种信息,及时记忆,反复琢磨,善于思考,对于自身疑惑积极探索,寻求解决方法;第三,注重课后回顾与总结,做好课后复习工作,进一步反思与记忆学习内容。
积极思维的表现形式可用简要图形表示(见图1):
图1 积极思维的表现形式
(二)形成积极思维的方法
1.充分的课前准备。俗话讲,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前思想准备得好,上课才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课前思想准备包含对课堂学习内容的了解、对新授动作内容要有基本理论知识的预习,遇到自身认为的难点要做标识,上课对难点问题重点解决;同时回顾上次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前准备本次课中拟解决的问题;课外应大量阅读专业书籍,搞懂技术原理,消化理论知识。
2.及时记忆关键要领。讲解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学生应仔细聆听,做到边听边记。对于教师指导的自身不足问题,更要加强领会与消化,积极思考探索。不懂的问题,特别是关键的技术要领,要及时提出,主动取得教师的帮助与辅导。要完整听取教师的教授后再进行动作练习,切不可断章取义,达到事倍功半效果。
3.仔细琢磨错误原因。正确舞蹈动作技能的形成其实就是不断消除错误动作的过程。动作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影响技能形成的重要原因。舞蹈动作难度越大,学生接受能力越慢,其动作技能形成的周期越长。不论学习什么动作,学生都应该首先在心中领会动作要领,通常把心中的领会简称为“琢磨”,这对于舞蹈动作技能的形成十分重要。当然,心里领会了,并不等于就能正确完成动作,还要综合地、深入分析身体素质、舞伴配合、技术、音乐控制等多方面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反复练习。例如,如果身体素质跟不上,理解要领再到位,同样不能保证正确完成动作。
4.练习前应意念动作要领。《简易经》里所述:“德化情,情生意,意恒动。”按要领完成舞蹈动作是舞蹈训练成功与否的关键,而训练前大脑皮层的心智系统对舞蹈动作要领理解与记忆的程度关系密切,所以,练习前意念动作要领十分必要。意念有助于动作要领在大脑皮层神经系统的形成,也有助于正确控制身体运动。
5.观摩后要思考。观摩是重要的学习方法。观摩的目的就是为了思考,许多学生往往忽视观摩后的深入思考,常常出现“看后就忘”的不良现象。学生有很多观摩舞蹈动作的途径:观摩教师的示范,用心领会教师正确动作的关键讲解;观摩同伴练习的情况,分析对比,找出不足与可取之处,加强记忆;观摩视频与图解等。在观摩后,学生本人要联系自己的动作体验,分析与寻找自己在往后练习中应注意的问题,使感觉与思维紧密地结合起来,切实落实观摩的目的。
篇7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识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最早是由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提出的,在以后又经过多位心理学家和科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不断深入的研究逐渐形成了现在的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第一,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的知识经验和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活动,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
第二,这种建构过程是双向性的:一方面通过使用已有知识,学习者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以超越所提供的信息;另一方面,被利用的已有知识,不是从记忆中原封不动地提取,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重新建构。由于要进行这种双向建构,学习者必须积极参与学习,时刻保持认知的灵活性。
第三,由于事物存在复杂多样性,学习情境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以及个人的已有知识经验存在特殊性,所以每个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将是不同的。
由于多媒体教学网络所具有的许多特点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也就是说,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随着多媒体技术与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应用于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2.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多媒体教学网络下的中学生物课堂教学设计
目前,我国的中学生物教学仍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组织形式,所以研究多媒体教学网络下的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中学生物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标。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等要素的作用是:
教师――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学生――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教材――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
媒体――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习者主动学习,协作探索的认知工具。
2.2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的多媒体教学网络下的中学生物课堂教学设计
具体程序概括如下:
3. 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多媒体教学网络下的中学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生物课堂教学,能为学生们提供各种学习素材,激发他们的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有助于他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为他们的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性。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网络化教育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
3.1影响身心发展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展现给学生们的世界更多是模拟的世界,虚幻的世界,学生们从网上所获取的情感体验往往是“失真的”,这容易引起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淡漠,减少他们体验生活和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从而给学生们的身心发展带来种种不良的影响。
3.2导致主体丧失
应当看到,网络具有能即时把信息传递给每一位学生的能力,但它的基础是建立在技术复制的基础上。技术复制替代了独一无二的原创物,使“真品”和“摹本”的区分丧失意义。使学生们在学习中丧失现实感,对事物的认识是立在非真实化的基础上,从而形成对事物认识的非真实化。网络化教育教学所依赖的技术复制,将使事物的“本源丧失”,使现实隐退导致主体丧失。
3.3削弱辨别能力
虽然网络化教育使学生们能更多获得数量庞大的信息,但数量的增加并没有同步带来质量的精粹。所以在信息泛滥的情况下,学生们容易受虚假信息的迷感,削弱去伪存真的能力。
多媒体网络教学只是许多种教学形式中的一种,不能也不可能取代其他的教学形式。不同的教学形式有着不同的特征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黄玮.多媒体网络下的生物课堂教学.生物学教学,2000,3
[2]刘亚中.中学生物学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构建.生物学教学,2000,11
篇8
一、教材编写更贴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知识水平
目前我国高校绝大多数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都开设了《食品生物技术导论》这门课程,也陆续有一些《食品生物技术导论》教材的出版。但是作为一门比较新的课程,教材内容上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目前的《食品生物技术导论》教材内容大多都是从以往的《生物技术》该门课程的教材照搬而来,只是额外加入了一些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具体应用的实例,并没有从头到尾的针对食品行业来介绍生物技术的各种原理和技术。同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食品生物技术导论》课程前,仅仅有必修的《生物化学》课程作为基础,最重要的基础课《分子生物学》仅为选修课。因此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食品生物技术导论》这门课程,尤其是课程中的基因工程部分内容的时候会显得很吃力。
因此,对《食品生物技术导论》课程教材进行整理和修改显得尤为必要。例如,现在已出版的《食品生物技术导论》教材中都分别设有“酶工程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和“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这两个章节,这两章内容与本专业的《酶工程》、《发酵工程》以及《发酵食品工艺学》三门内容基本重复,可以考虑删掉。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分子生物学基础薄弱出发,在基因工程与食品工业章节中,多讲授一些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以利于学生理解。同时,教材还应在讲授生物技术基本原理和技术的时候,多以食品工业中的具体应用举例,而不是在章节的末尾集中举例,这样能够更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
二、多媒体教学作为辅助,让枯燥的课程鲜活起来
《食品生物技术导论》大部分属于理论讲解,如果采用传统的板书方式教学,学生对于课程中复杂的原理、绕口的概念和抽象的方法难免觉得枯燥乏味。在教学课程中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了解食品生物技术的各项内容。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在教学课件中添加生动的图片、动画、视频,把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知识重点、难点直观的表达出来,从而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第二章基因工程的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以动画的形式轻松的理解转录、翻译、PCR等原理,让学生快速的理解并掌握。此外,定期给学生播放最近与视频生物技术有关的国际论坛视频(如TED),了解最新最尖端的生物技术、开阔学生们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果单纯采用多媒体教学又容易产生学生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从而不积极思考和记录课堂笔记,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减少以及课件放映速度快内容多学生来不及思考等问题。因此在《食品生物技术导论》中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板书教学相结合,既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以生动的形势促进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三、增加实践教学内容
食品生物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无论多么晦涩的概念或是多么复杂的原理最终都要以实验实践的形式进行应用。然而目前我校《食品生物技术导论》课程并未开展任何的实验教学内容。因此,作为主讲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教师的科学研究试验中,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基因工程以及免疫检测技术等等原理。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将科研课题研究与学生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开展我校独具特色的开放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等实践活动。同时,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本院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我校的呼兰校区的博士后工作站,让学生了解与课程相关的超净工作台、PCR扩增仪、电泳仪、凝胶成像仪、流式细胞仪、超低温冰箱等高尖端仪器设备,或到一些食品企业(如哈肉联)、药品企业(如哈药集团)进行实地参观,使学生对食品生物技术这门学科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这种以科研、实践促进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接触到本学科最前沿的内容,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领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之中,使学生参加课外科研活动形成风气,为进一步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篇9
自21世纪以来,我国一些高校陆续尝试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体系。随着国家经济和科技水平的日益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类型多样化、规格多元化、素质综合化的趋势。《教育部关于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11号)[1]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过去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本科教育观,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在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2年编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本科专业数量由2011年的635种下降为506种,在原来的专业数量基础上减少了20%[2]。在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规格提出新要求的背景下,大类招生制度的诞生既有利于推动人才培养制度的健全完善,也有利于促使高校内部进行自我革新。然而在大类招生制度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将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起到关键作用。上海海洋大学是一所刚刚度过百年华诞的特色型水产类高校,为探索一条科学统筹教学资源、优化教育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育质量的新路,水产与生命学院作为大类招生工作试点学院之一从2012年起开始在水产类、生物类专业实行大类招生。本文将以水产与生命学院开展大类招生工作的简况为切入口,对大类招生体制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举措进行讨论和探究,通过与国内同类院校的比较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进一步改革提出分析和思考,以期促进水产类高校大类招生下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的进程。
1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大类招生工作进展简介
1.1 实施大类招生的专业情况介绍
目前,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的大类招生工作在水产学大类与生物学大类中展开。其中,水产学是国家重点学科、上海高校一流学科(A类),生物科学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上海市教育高地。2012年,学院开始实行大类招生方案试点。水产大类的学生分别分流到水产养殖和水产养殖(水生动物医学)两个专业中;生物大类的学生分别分流到生物科学、生物科学(海洋生物)和生物技术三个专业中。2013年学院开始全面启动大类招生工作,依托水产学与生物学两大主干学科,在水产大类中分设水产养殖、水生动物医学、水族科学与技术、动物科学四个专业,在生物大类中分设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海洋生物)、环境科学四个专业。
1.2 大类招生及确定专业的实施办法
水产与生命学院大类招生的工作方针是“公平为本,科学为纲”。在新生初入学的第一学年内,大类中所有学生的课程设置完全相同;在新生进入第二学期即来年春季4~5月时,校院启动大类确定专业工作。大类确定专业的工作流程如下:(1)专业拟定招收指标。若报名学生多于指标数,则专业最多可招收指标数110%的学生数。(2)学生填报志愿。学生可填报志愿的数量与大类中专业的数量相同。(3)专业择优录取。各专业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该专业的学生,若第一志愿人数少于指标数,则该专业第一志愿学生全部录取;若第一志愿人数大于指标数,则依照绩点及专业素养排名从高至低录取,直至录满为止。(4)学院统筹协调。学院对第一轮选拔未被录取的同学在各专业间进行协调。第一志愿未被录取的学生将纳入第二、第三志愿专业选拔,第二、第三志愿专业选拔原则同样是以绩点及专业素养排名由高至低录取。
1.3 大类招生的配套工作
(1)跟进学生管理,落实多项师生联系制度。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学年内,学生班级按照大类专业进行组织,且每个自然班配备班主任和辅导员。从大一暑假短学期开始,学生按照大类确定专业的名单分到各个专业学习,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也按照专业来进行,学院及时为重新组合的班级配备班主任和辅导员。此外从大一年级起,学院为每一位新生配备一名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导师,导师需要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关心和帮助。班主任、辅导员、导师制等多项师生联系制度使新生更快适应校园环境,对大类确定专业的目的、原则、流程等都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2)强化新生教育与大类确定专业教育。为了帮助新生对学校各项事务包括大类招生制度的认识和了解,学校十分重视新生教育工作,教务处通知各学院在开学第一周安排一次由专业负责人主讲的新生专业教育和一次由教务人员主讲的新生教学与管理教育。此外,学院对迎新及入学教育做了详尽的方案,辅导员及老生对新生进行多次入学教育。在大一的第二学期即在大类确定专业工作开始前,学院将邀请系主任、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等骨干教师和资深教授对即将确定专业的学生进行一次深层次的专业认识教育,一方面增进了学生对专业及专业教师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对大类志愿的填报做出更为理性的选择。
2 大类招生政策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实践
篇10
一、选择《生命科学导论》研究型教学方法
《生命科学导论》涉及基础生物学、生物科学史、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现代生物技术与伦理学等多学科内容,知识面广博、热点问题颇多、综合性较强、更新速度快;而我院非生物专业的学生理论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生物知识结构不完整,因此,选择研究型教学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经过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在教学中,我们将《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以专题的形式结合学生的基础和专业进行展示,即“生命系统与生物科学史”、“生物与营养健康”、“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与环境”、“细胞与细胞工程”、“基因与基因工程”、“生物信息与生物芯片”、“仿生学与生物材料”、“生命科学伦理”。以专题形式将教材内容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提炼和概括,结合学科发展的全过程动态,把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最前沿的东西展示给学生。每个专题都有一条线索,以这条线索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探究、讨论来学习掌握这一线索穿起的生命科学的理论知识及相对应的生物技术。这样不仅可以照顾到各个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且能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将不同学科融会贯通、交叉渗透,容易形成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利用网络资源辅助研究型教学
研究型教学改变了学生单纯地、被动地接受知识传授的学习方式,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了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平台。随着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为让学生更好、更多地了解和掌握生命科学前沿和热点问题,便捷的互联网便成了研究型教学的好帮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知国内外生物学最新科研成果,关注生物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在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可结合容易引起学生关注的有关课程知识点(战胜癌症、学习和记忆、基因工程、保护生物多样性、生命伦理学等)设立专题,让学生通过网络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然后由授课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综述和汇报查阅的结果。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而且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和研究思路,锻炼了学生阅读和分析文献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生思考和归纳能力。在课后,授课教师还可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将所讲专题与相关网站进行链接,或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通过精美的图片、FLASH和3D动画等方式展示,与学生继续进行讨论,交换信息,从而取长补短,促进研究型教学的深入开展。四、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多层次考核研究型教学的考核制度要体现研究型教学的过程,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以往《生命科学导论》课程以期末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在平常上课时间不组织任何形式的考核,考查结果只能体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这样忽略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不利于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制约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实施研究型教学后考核制度实行多样综合性的评价,考核评价包括两部分:平时考查成绩(50%)和期末考查成绩(50%)。平时考查主要包括学生学习态度(20%平时考勤和上课纪律)、课堂表现(30%回答问题、上课讨论及提出问题)和平时作业(50%写小论文、课程设计、案例分析、实践操作、总结报告);期末考查以闭卷形式考核学生基础知识、素质能力和情感价值观。考查结果不仅能体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也促进和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考核结束后,教师在学生中可以进行访谈或者问卷调查,查缺补漏,不断反思,从而摸索出利于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的新型教学及考核模式。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综合性的评价,不仅能真正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也是有效的评价,这样,不仅调动了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促进了研究型教学正常有序地深入开展。实践证明《生命科学导论》课程采用研究型教学,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但在《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实施研究型教学的过程中,授课教师不仅要对该学科具有深刻的理解和宏观的调控,而且对学生的基础必须进行准确地把握,才能与学生真正进行交流,并能很好地掌握课堂上生成性的问题,做到真正启发、引导、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因此,研究型教学的实施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应不断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并总结经验教训,循序渐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研究型教学水平。
作者:武林芝 单位:太原大学教育学院
篇11
创新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即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生物学师范生培养时,根据学科特点,注重以下几点:师范生的理论学习过程中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综合构建知识、技能与创新能力的体系,关注师范生在学习过程理论联系实际中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建构,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师范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等情感培养,并将学科知识与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如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与转基因食品相联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中注重实践教学,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创设情景教学,使教学活动实现“快乐教学,享受课堂”。
2 改革教师教育模式,培养优秀师范生
在生物师范生培养中,创新教师教育模式, 采用“从做中学,从做中教”的教育教学模式。
(1)加强专业课教学中教学技能的训练。以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的“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诱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和发展自己的能力(或技术),在专业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启发”营造出浓厚的专业氛围,让学生体验到“从做中学”的重要性,同时教师也做到“从做中教”。
(2)“全方位指导”生物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课程与教学论是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在教学中采用“三教师”同时上课的模式,即课程的“老教师、年轻教师、校外指导教师”同时授课的模式,既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可以发挥不同教师的优势,结合中、小学的教学实际情况,注重基础理论教学,加强前沿知识补充。
(3)注重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职前教育的必经阶段和基本形式,对师范生了解中等职业教育,巩固专业素质及提高教学工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教育实习期,采用“双导师”的实习模式,即高校教师与实习基地教师共同指导,使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4)培养毕业生撰写教育研究类论文的能力。撰写教学研究类论文是师范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培养师范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指导学生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本位,培养师范生教学科研能力。
3 优化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面向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以项目形式建设精品课程。引进国家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完善省级和学校精品课程资源库。自主开发建设校级精品课程,增强培养能力。建设中学生物学教师培养网络平台,共享优质教师教育资源,促进高校与中学教师的课堂互动。根据“自主、合作、探究”的要求,提倡在专业课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并将传统的讲授法与之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卓越教师培养理念的氛围。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师资队伍共同体
建立健全学校与中、小学的协同培养机制,整合优化人才资源,加快建立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聘请中、小学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担任兼职教师,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整体规划,积极探索“协同教学”“双向互聘”及“岗位互换”等教师发展新机制,促进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持续发展。如在生物科学专业导论中讲述中学生物学的教学现状,中学生心理辅导课中处理教学中的问题等多方面加强专业课与中学的对接,实现“教学+实践”一体化。对于教学设计、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这类经验性较强的课程,邀请重点中学里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班级管理经验、风格迥异的教学设计等的教师来专门负责师范生的教学实践工作,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开展双导师工作,建设由高校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共同组成的“双导师制”教师队伍。中学教师的主要工作有协助大学教师指导学生技能训练、指导学生的教学实习及解决教学实践问题。
5 完善课程建设,提高教师服务意识
根据生物科学专业培养目标提出的“具备生命科学基本理论和比较系统的生物科学基本技能”的基本要求,建设高素质的中学生物学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注重课程建设,设置“平台制”的课程体系,注重师范生素质的全面培养,提高教学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
(1)通识教育平台。通识教育平台实现公共必修课与公共选修课的结合,引导学生在选修课中兼顾专业知识。改变以往必修课“一统天下”的局面,增加选修课程,使课程选择有了一定的自由度,选修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文理交叉、理理交叉、文文交叉”的主导思想,一方面能够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可以使不同学科领域的学生有了解本专业以外的知识的机会,既开阔视野,又提高其综合文化素质。
(2)学科教育平台。学科教育平台设置学科公共课和学科基础课。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生物科学专业的专业课程也做了相应的改变,增加实验教学学时,如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都由原来的24学时提高至32学时,加强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实验教学,以适应中学生物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提高生物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要求,达到中学生物学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篇12
《全国海洋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海洋教育,扩大海洋人才培养规模,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海洋人才资源总量翻一番,达到400万人,占海洋就业人员总量的35%”[1]。因此,未来10年海洋教育任重而道远。而在海洋人才之中,海洋生物类人才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成分,在海洋生物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海洋生物学”课程占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不断改进本课程的教学,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国家需要的海洋生物类人才。本文从“海洋生物学(无脊椎动物)”课程的由来、发展、改革的必要性和改革的具体措施及改革的成效等三方面初步探讨了如何培养适应国家、社会及个人需要的海洋生物人才。
1 课程的由来、现状、及改革的必要性
“海洋生物学(无脊椎动物)”课程是我校“生物科学(海洋生物)”的本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的原名为“海洋生物学导论”,32个学时,两个学分。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入门及培养学生初步养成科学思维及基本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作用,主要介绍海洋的基本特征,代表性海洋生物的基本生物学,海洋所特有的一些生态环境及特征,海洋生物学研究中所采用的一些先进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了解当前海洋生物学研究中的热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及人类与海洋所应具有的关系,能够对如何进行海洋和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有清醒正确的认识。本课程设置之初即为“双语课程”,旨在使学生初步掌握海洋生物学科的一些基本用语及词汇,为以后的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在课程的具体实施中,我们发现在介绍代表性海洋生物时,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是不能回避的重要海洋生物类别,而之后学生还会专门学习“贝类学”和“甲壳动物学”两门课程,二者之间必然存在内容的交叉;同时前面的课程不能详细介绍后面两部分(贝类和甲壳动物)内容,而后两门课程又在知识学习的总体连贯性方面有所欠缺,学生学习时不能避免的是知识点的重复介绍,因此,该课程体系存在调整的必要。
2 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
为此,在我校2010年教学培养方案的改革和修订中,我们进行了大胆改革,将原来各自独立的三门课程合并为一门课程,即:海洋生物学(无脊椎动物),学时也改为96,基本为三门课程学时数之和,增加了实验课程(70学时),同时继续坚持双语教学的主要授课方式;在授课教师方面,我们也充分考虑到课程的连贯性及专业特征,由原来的一位教师主讲改为三位教师共同主讲,三位教师各有其特点:其中一位教师对生物学尤其是海洋生物具有非常扎实的功底,能充分把握海洋生物学的最新进展及研究热点等,同时具备较强的专业英语知识,可以作为整个海洋无脊椎动物部分的主讲教师;其余两位教师分别是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研究方面非常著名的学者,长期从事这两部分内容的一线教学和科研工作,因此,分别担任软体动物门和甲壳动物门的主讲工作,三位主讲教师各有所长,互为补充,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教材方面,由于经费所限,原来只能是影印了英文原版教材的部分内容发给学生,课程改革后,争取到了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085”工程建设的资助,购买了足够的英文原版教材,学习期间无偿借给学生使用,课程结束后再收回以备下一年级使用。课程改革后,在2012(2010级学生)和2013(2011级学生)两年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些进步,也发现了一些可以继续改进的地方。
3 课程改革的成效、结果
(1)教材的适当选择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所选用的教材是由美国“McGraw-Hill Company”于2010年出版的“Marine Biology”,教材主编是Peter Castro和Michael E.Huber。教材更新很快,2005年是第五版,到2010年已经是该教材的第八版;该教材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极具可读性,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内容的编排方面注重由浅入深同时具有层次感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就学习到了专业的海洋生物学知识,同时原版教材中大量的图、表等也降低了专业英文学习的难度。
(2)教学效果有所提升。
双语教学历来的问题之一是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教学效果比较难以保证,学生的评价也不太高。本课程在改革之后,教学效果有了显著改善,各方面学生评价都高于学科点、学院及全校的平均值,具体数据见表1所示。由表中可以看到:学生评价的平均成绩四年间一直稳步上升,从2009年的85.46分一直到2012年的94.11分,尤其是课程改革后的2012年,无论从平均成绩、学科点排名、学院排名还是学校排名都有了极大幅度的提升,特别是实验课程在2012年首次开设学生评价就在学科点排名第一,充分说明了学生对本课程改革的认同。
(3)学生对课程及专业的认可度大大增加。
通过本门课程的改革,学生不仅学到了更为清晰、系统的海洋无脊椎动物相关知识,同时提升了学生对本专业教学的认可程度。在2007年专业开设之初,由于对本专业了解较少,学生学习热情不高,通过5年来的建设,尤其是课程方面的精心设计以及2011和2012年两届毕业生的就业和考研情况,生物科学(海洋生物)专业已经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专业之一。2012年我校实行生物大类招生,生物科学、生物科学(海洋生物)和生物技术三个专业合计招收132名学生,在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到2013年夏进行专业志愿填报时,有57名学生的第一志愿填报了生物科学(海洋生物)专业,远远大于拟招收的33人,第一志愿录取率为100%,录取学生的成绩绩点也是全年级最高。
(4)毕业学生的就业与考研提升。
从2007年首次招生到2011年首届学生毕业,目前共有两届毕业的学生[2]。其中进一步深造比例(出国留学及国内读研)分别为23.1%和52.9%,从事本行业相关工作比例分别为26.2%和5.9%,进一步深造和从事行业相关工作的比例在50%~60%之间,总体就业率均接近97%。
学生对我们在课程建设方面的努力给与了极大地认同,我们也应该无愧于学生的选择和信任。未来将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更多的精力,不断完善海洋生物学(无脊椎动物)课程建设,力争培养出更好地学生效力于国家和社会。
篇13
目前,我国食药用菌产业发展迅猛,成为继粮、棉、油、果、菜之后第六大出口创汇的农产品,总产量居世界第一[1],但食药用菌产业从业人员却良莠不齐,或是植病、微生物、蔬菜、生物学等相近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或是根本没受过专业教育的农民以及南方长年从事食用菌栽培的熟练工等,人才因素严重地制约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据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领域专家及人才市场供求信息反馈证明,我国经济建设中急需食药用菌专业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基于此契机,吉林农业大学于2009年及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全日制培养食药用菌高技能人才的本科专业——应用生物科学(食药用菌方向),本专业以培养深入掌握真菌分类、菌种生产与保藏,食用菌栽培,食药用菌产品加工以及真菌学生物学基础,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各种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人才为目的[2],加快本专业的发展,是促进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关键,本文就如何加快应用生物科学(食药用菌方向)专业发展进行积极探索。
一、确立业务培养目标和业务基本要求
首先,要确立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业务基本要求。应用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要掌握菌物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掌握食用菌高产栽培措施、菌种生产、病虫害防治等基本理论和技能,包括食用菌栽培、病虫害防治、设施栽培、生产加工、发酵制药、营销策划等实际操作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各种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熟练实践操作技能,能够在食用菌相关企事业单位、科研单位、生产第一线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研究、建设、管理、服务以及营销等工作;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二、创新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
教师在教学中要实行“模块教学”,即前两学期按大类专业宽口径培养,构筑一个食用菌基本知识的平台,最后两个学期设几个窄口径的专业化培养方向,并开设与之相适应的四种专业课程模块。实践教学上,食药用菌专业学生一入学就进入实践教学基地,边实践,边学习。同时根据教育部的有关开展创业园活动的文件精神,结合食用菌产品特点,设计与“模块教学”相关的四个生产实习模块,增设创业实践,旨在通过模拟创办公司,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创业模式,提供就业新思路,开辟就业新途径。邀请企业、学生等多方参与,制定体现时代特色、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从学生就业、发展、兴趣爱好出发,邀请学生代表参加。同时充分体现以企业为先的理念,根据当前行业要求及社会现实需要,广泛征求企业、专家意见,制定符合行业持续性、阶段性发展特点的菌类药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培养实践操作熟练,基本理论扎实,知识面宽泛,心理素质好,综合素质高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加强第一课堂的实用性,强化第二课堂的技能性”,对课内、课外教育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大课堂”观,将课内、课外理论、实践紧密结合,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体系。建立校内食用菌基地,主要解决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认知能力和基本技能训练;成立本专业独立经营的食用菌研究所,产品研究开发中心等,以科研带动教学,为师生提供科学研究和实习场所,使科研与“三农”结合;成立食用菌高科技示范园,现代化工程示范园等,为师生锻炼提供综合性运用专业知识的场所的同时,学校成为园区的技术依托,展示了农业现代化样板;成立校(县)企合作的联合体,合作办学体,项目合作等,可紧密与生产实际结合,培养学生专业领域某一方面的技能,毕业生可“顶岗带职”实习预就业,教师可科研开发及成果转化,对全面提高师生综合能力提供条件;成立科教兴农(企),为培养人才和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服务,为发挥高等农业院校教育、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提供了广阔天地。
三、完善满足专业需要的教材体系
根据新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有计划地开展教材建设,针对现在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教学当中缺乏统编教材以及统编教材不很适用的情况,编写出新的更适用于本学科实际的教材,包括微生物学、普通真菌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菌物学导论、遗传学、菌类类资源学、食用菌育种学、食用菌栽培学、药用菌产品开发与利用、食用菌产品加工学等各方面的全套教材,使教材内容能充分反映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并力求更多地联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四、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
根据课程特点将课程划分为各大主体内容,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按理论、实验和实践3个模块组织教学,依托植物病理学省级重点学科的资源优势,及时引入本学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丰富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构建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强化实验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体系。根据该门课程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特点,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结合教学实习及季节实习进行现场教学;积极组织学生采集和制作标本,促进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率先实行双语教学,学生反响良好;课堂教学中引入小组讨论、报告、演示等方式,有效促进师生交流和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质量。把多年野外采集的植物病害图片和菌物图片,制成多媒体课件,以图片、动画和声像材料等直观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真菌永久显微玻片、病害症状图片、菌物实物等教具加强学生感性认识。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随时向本科学生开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应用生物科学(食药用菌方向)专业是新兴的学科,需要不断在摸索中前进。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实现良性互动,为国家培养急需的高素质食用菌专业型人才,进而加快应用生物科学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敏,李玉.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新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5):3121-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