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传统文化精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并沉淀在企业员工心目中的一种价值理念,它是一种文化哲学。优秀的企业文化应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企业经营哲学,是指导企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一种思想观念和行动准则。在当今产品更新换代步伐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背景下,企业竞争的成败取决于企业的整体实力,而企业文化作为企业价值理念的一种体现,为企业的发展壮大,适应激烈竞争而生存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进程中,文化的力量将愈显示出它的功能。
中国现代企业文化,首先要体现中华民族特色。优秀的企业文化总是在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的基础上,吸收本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并显示出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企业文化是亚文化,必然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包涵着丰富的、具有规律性的管理思想。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不仅可以与市场经济相容,而且能够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的深厚基础,更能使我们的企业显示出突出的中国特色,即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中国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说,指中国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物质、制度和思想文化的总和;从狭义上讲,它是包括风俗、习惯、心理、道德、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观念形态的思想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兵家和道家思想在许多方面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所倡导的经营理念、战略思想和管理原则是相符的。儒家尊仁德,法家严赏罚,兵家重谋略,道家讲无为而无不为,都可以给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借鉴。如儒家的“仁义”、“慈爱”、“忠信”、“诚敬”等思想,同现代企业发展的精神是吻合的,可以指导企业家和从业人员更好地做人做事,爱岗敬业,凝聚企业的向心力,培育中国现代企业文化最深厚的根基就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我们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养料,吸收传统文化合理内核,从六方面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文化:
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是中国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现代企业制度要吸收儒家文化传统,坚持以人为本,对职工讲仁爱关怀。重视人际之间情感的交流和情感型的管理,成为企业文化民族化的突出表现。在企业中注重道德教化,培植敬业乐群、合理奉献和人生理想等人文精神,可以使企业文化具有更加深厚的底蕴。
加强道德教化。中国的泛伦理型文化在现代社会虽流弊日多,但其精华部分仍光彩照人。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最理想的成就是所谓的“三不朽”,其中最大的不朽是“立德”,其次才是“立功”、“立言”,道德上的成就是人生最有价值的成就。中华文化基本思想之一的刚健有为思想,包括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两个方面。自强不息是讲自立之道,厚德载物是讲立人之道,自立是立人的前提,立人是自立的归宿,二者讲的都是从道德上立人,以人之德性来包融天地万物。这些思想在现代社会无疑仍有积极意义。一个人格低下、道德品质恶劣的人,无论如何是难以给社会创造财富、作出贡献的。当今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道德沦丧现象,不能不使人忧虑,整个社会对“堂堂正正做人”的呼声日益强烈。因此,企业人文精神建设首先应围绕道德建设来进行。在企业管理者中,应提倡“百行德为先”的思想,通过他们的道德人格力量去影响人、带动人、鼓舞人,真正做到“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对企业职工,应加强道德自律教育,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具体说,就是强化“六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如果企业能够从这些具体的、员工易于接受的东西入手进行道德教育,就有可能培养出一代富有社会道德责任感的时代新人。
培养敬业乐群精神。所谓敬业,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有执著的追求与热爱,让人生的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闪光;所谓乐群,就是与全体员工和睦相处,共同奋斗。敬业与乐群密不可分。只有人人敬业,才能激发创造热情,减少内耗,形成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创业环境。为形成人人敬业的局面。
篇2
2.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 当今社会“利益之风”盛行,虽然中华传统文化认为利与义都是人们需要追求的,但是获取利益要通过正义的渠道,做事要诚实守信。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尤其需要这样的品质。从小学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既是传承中华传统,又与时俱进。
为了教育学生诚实守信的品德,苦口婆心的教育方式已经很难勾起学生的兴趣,适当地运用小故事或者小寓言,或许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学过程中引用《曾子杀猪》的故事时,用不同的语气和声调分别扮演曾子夫妇的对话,再配合夸张的表情,勾起了学生的兴趣,不少学生积极分享自己身边的事情以及自己的所感、所悟,这样既达到了教学效果,又增添了趣味。
3.培养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是这种爱国精神的驱动,让多少将士在战争中视死如归,奋勇杀敌,才会有如今的太平盛世。爱国精神团结了我们每个个体,众志成城,共同御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这和平的年代,小学生很难体会那种爱国情怀,这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一些困难。
在培养学生爱国精神的时候,光靠书本上的授课是远远不够的,我在教学的时候,借助了视频,《精忠报国》就是最好的实例。从歌曲到电影,甚至电视剧,让学生了解岳飞的生平故事和个人品性,最后再一起学习岳飞的诗词。通过之前的铺垫,学生才能产生共鸣,才能深刻体会爱国情怀,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小学德育教育创新时刻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1.父母做好言传身教,重视传统文化的培养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思想尚不完善,父母是他们接触时间最早而又最多的,学生的很多思维和行为都是模仿他们的,父母的言行影响孩子的道德形成。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从小在孩子面前树立讲道德、重气节的榜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华传统的优秀德行。
2.有效利用社区资源,组织小学生德育活动 走出课堂,让学生多参加一些德育活动,从实践中寻找“好德行“的乐趣,充分发挥社区资源。例如,我们会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尊老爱幼活动,走进敬老院,为老人送温暖;为灾区或是贫困地区的学生寄文具,募集善款等等,让学生从实际行动中感悟德行的魅力。
3.做好学校德育教育氛围建设 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有利于教学活动周而复始的高效运转,而且能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对于小学生更是如此。学校要积极做好相关措施。一是要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例如公告栏、黑板报、学校广播等,让学生时时刻刻处在道德教育的氛围里;二是要定期组织学生参加道德教育活动,例如:道德故事演讲、礼仪情景剧等;三是除了“知礼、懂礼”,更要“行礼”,践行德行。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帮助同学、老师、父母,甚至任何需要帮助的陌生人。另外,学校还可以选择古籍里优秀的篇章,引导学生阅读,并对其内容进行讲解。如此,学校良好的传统道德学习氛围就悄然形成了。
4.优化调整课程设置,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德育内容 德行教育实行中困难重重,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大众对德行的重视不够。为了改善这一点,我认为应当将传统文化课纳入必修课程,学校要高度重视,把它当成教育的重点。学校重视了,学生才会重视,家长也会随之重视,最终整个大众都会重视到。除此之外,还要充分调动资源,利用各种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优秀传统美德,培养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社会高尚情操。
结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德育教育,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内容在目前的德育建设中有着不可磨灭的现实意义,我们要汲取古人的智慧,结合当今实际情况,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推出具有创新价值的德育教育方式,帮助学生从小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本文论述了优秀传统文化中德育的精髓以及小学德育教育创新时刻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希望这些论述能够给广大的小学德育教学者一点启发,进而更好地投身于德育教学中,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篇3
Uphold the marrow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nnovate the management mode
Lu Yuelong Xu Jingyue
【Abstract】Ninghaili Experiment Elementary School, in Wuxi of Jiangsu province, is one of the ten good units who has got a “Nationwide Handwriting Art Education” name. The school upholds the marrow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Book of Changes” managing idea and has summarized “four” kinds of method for innovating the education management.
【Keywords】Handwriting schoolyard “Book of Changes” management
改革开放30年,是思想解放的30年,也是中国社会注重民生、注重和谐、注重法制、注重管理的30年,尤其是管理理念、理论、体系的变迁,从最初引进的“全员质量管理”到“学习型组织”的创建,管理出效益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随着眼界的拓宽,实践的积累,制度的健全,人们逐渐认识到,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囊括了人、财、物、时、空、信息等要素,更是一个从价值体系到具体行动的整体。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现代文明的体现。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华先贤就写过一本举世文明的哲学专著《周易》。周,周期;易,变化。《周易》不仅是中华人文知识之大成,更是中华文明的承载者和推动者。“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整个民族精神的象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优秀中国人伟大心灵的体现。周易的源头是中庸,追求的是平衡和谐思想。阴阳两极是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也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从和谐文化的视角透视,校园文化管理中,运用周易的思想,可以使我们洞悉管理的本质规律,并根据事物之间的变化规律去制定、完善相应的师生行为准则,创造一个又一个平衡点,让学校工作中的各种关系趋于平衡与和谐。
在周易中,乾为阳、为元,代表领导者一方,坤为地、为阴,代表被领导者一方。如果校长高高在上,一味地强化权力意识,忽视下级的意识和作用,就容易引发矛盾。教师身处基层,没有多少话语权,不能发挥主导事物的作用,但是,当他们的利益和作用长期被忽视、被压抑时,必然引发强烈的反弹,这就是水能载舟亦能履舟的道理,这就构成乾在上坤在下的“否”卦之象,是危机四伏、暗藏凶机的征兆。如果领导者懂得天道,主动限制自己的欲望,尊重下级的意愿和利益,把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这就是周易中乾在下坤在上的“泰”卦,就是“否极泰来”,就是领导者顺应天道的结果和最高境界。《周易》的思想渗透着管理的原理或原则,对校园文化管理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当代,校园生存和发展同样面临着金融危机、经济走向、生态环境、人员素质等种种问题和挑战,如何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周易》经传所蕴涵的丰富管理思想,无疑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周易管理强调天人合一。这种原则强调天与人、人与人的和谐理想状态。科学发展观的管理内涵,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要把教师放在学校发展的首位。十七大工作报告中强调了“国之兴衰,系与教育”,“教育成败在教师”,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位教师,帮助每一位教师挖掘自己的创新潜能,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度,促进每一位教师的个性发展,这是一种对教师人生价值的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我们在校园文化管理上秉持周易管理智慧,遵循儒墨法道家管理理念:“治大国若烹小鲜”――“小鲜”是什么?是刚从河里打捞上来的小鱼儿。“小鲜”如何烹饪?可做成汤羹,那么调料、配料需合适、和谐。可以火烤。怎么“火烤”?面对那么娇嫩新鲜的小鱼儿,一不能翻,一翻小鲜鱼儿便没形,便四分五裂,便散架了;二需慢火、文火,如若大火、猛火一烧便焦了糊了;三要少放佐料、不放调料,如若大料一拌,便没了小鱼儿的鲜美味道;四、小鱼儿从河里到锅里烹饪要及时,离水久了,小鱼儿就不新鲜了。
治大国如同此法。管理校园文化更是如此,对应“烹小鲜”法,我们在校园文化管理“四法”上作出有益的尝试:
1.学校管理制度“朝令夕鲜法”。全体教职员工经教工大会形成的决议不朝令夕改。学校确立了“校园环境高雅精致有韵味;教育装备现代先进有亮点;教师队伍身正学高有活力;学校管理科学精细有实绩;教育工作优质高效有艺术;学生发展全面和谐有特长”的办学目标。结合自身特点和追求目标,制定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五年发展规划及学校阶段工作意见,并将目标落实,层层分解,各部门围绕学校总目标提出部门工作目标,组织实施。通过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崇德励志炼识健体”的校风,“正心存养,因材施教”的教风,“精思、勤习、博览、通达”的学风已形成共识,目标达成度优良。
2.对师生的教化“潜移默化法”。不反覆,不折腾。我们认为学校管理必须有常规。常规必须要常抓。我们不仅重视目标管理的结果,更重视管理过程的严、细、实。多年来,我们把工作中心放在管理职能的落实上,根据岗位职责,细化管理内容,定期检查评比,以保证各项常规落到实处。从校长、教师到学生,人人有目标,个个有责任,管清洁、管看护、管礼仪,并通过管理讲座、管理评比使全体师生增强管理的责任感,明确管理的目的,生成管理的内动力。“学校是我的家,管理好学校是我的责任”,成为全体师生的共同意愿。
3.治理校园“无为而治法”。顺其自然,顺天道地道,不违背自然的人为的去做。学校确立了以内涵发展和特色建设为主线,以加强管理、统筹规划、凸现特色、分步实施为策略,以重在参与、脚踏实地、发展提高、真抓实干、齐心协力的工作精神和作风,让学校的每一位学生在校园里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使学校教育迈上新的台阶。
创建学校书法特色,学校首先抓环境建设,为全校师生营造了一个艺术教育的良好氛围:在校门口,有“中国书法(写字)特色学校”巨幅彩绘,配上雅致的彩色道砖路面;有“领导嘱咐”巨幅墙绘,配以别具一格的绿化带,别具魅力的喷水假山。一楼“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与发展”的豪华书画大厅,让学生像快乐的小鹿流连忘返;二楼精美的书画陈列厅,让孩子们陶冶其间;每一层走廊的墙壁上设了“书法艺苑”,让学生的优秀书画作品进行公开展览。学校建有舞蹈室、音乐室、演奏室、书法室、美术室、书法创作室和多媒体艺术教育教室。操场边上,一百五十米的书法文化墙,向全校师生展示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书法文化,让师生时时刻刻都能品尝“艺术大餐”,让师生们了解书法艺术光辉灿烂的历史,感受其艺术魅力,以激发师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和学习兴趣。小花园特地开辟幽静小憩亭、富有童话色彩的小蘑菇亭,是孩子们读书的好地方。一切的一切,我们都从艺术教育的角度加以设计建造,从艺术教育的角度进行精心布局,让校园的每一处都成为赏心悦目的美景,从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正如教育专家所说:“让墙壁也会说话”,从而让学生在校园艺术环境中愉悦身心,发展思维,塑造优秀人格。
我们学校本着“天人合一”的精神,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倡导和谐,营造“快乐工作”氛围,师师之间、干群之间,我们倡导尊重、合作与理解,经常通过参观考察、文体活动、交流谈心、家庭访问等形式,架起沟通的桥梁,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营造一种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使教师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以积极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教师管理学生,同样注重人格的魅力,实施“柔性约束”,从人性化、从人性的弱点出发,曲径通幽。意大利女人爱美,尤喜戴帽,看电影也戴着帽子,影响后排观看,不管工作人员怎么劝说其脱帽,均无效。怎么办?管理者提出“柔性制度”:为了照顾年老的、头上长疮的,看电影时,可戴帽。制度一出,所有爱美女性均摘下帽子。由此,我们的校园文化管理在全校推出“柔性制度”。我们觉得:创新其实并不难,只要突破一点点。
篇4
1. 室内设计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横向维度来看,无论何种风格的设计,都有着特定的精神和文化心理结构,是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展开和完成的,因而反映着不同的价值和审美观念,体现出当时的文化风貌。从纵向维度来看,任何时代的室内空间设计都是与当时的生产力和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 传统文化影响了室内设计。尽管有些现代设计师时时声称要抛弃任何传统,认为自己的作品是“无传统”的,但实际情况不可能如此。即使最“反传统”的设计师,也必须以“传统”作为反面的参照物来定义与演绎自己的思维。设计从来就不是纯粹的个人行为,从媒介、语言、表现手法等显性传统到对设计认识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审美观点等隐性传统,均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每一位室内设计师。
3. 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使当代的设计师拥有前人不曾具备的条件。计算机的应用、信息的发达,使设计的作品具有更强的时代感。但作品手段上的丰富代替不了人们意识上的回归,室内设计师必须从与人类密切相关的效用方面来考虑作品所具有的优良质地和温情。我们要创作出具有高雅格调的室内空间环境,就是要让受众感觉到相应的审美意象。
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及其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儒、佛、道三家在相互斗争、相互融合中推动着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而无论历史上或当代的中国设计作品,无不受其影响。
1. 儒家之中庸合一
孔孟之道的核心思想是中庸之道。一些品牌的房地产室内设计,就十分注重模山范水、象天法地,运用人力巧夺天工,再造自然之美,又尽量不露人工斧凿痕迹,达到“虽由人作,宛如自然”的天人相亲、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恰到好处的装修则爽心悦目,既能鼓舞精神,利于身心,又能端正心态,克制欲望,不做过分地奢求,使景情相生,物界上升为精神境界。
2. 道家之玄虚飘逸
老子认为,美在道,而道之本性在自然,即自然而然。道家文化应用在室内设计上,主要是丰富了中国建筑室内的空间内涵。在空间中创造出许多虚实的围合,如彼此交错、穿插、共享,将一个房间的装饰引入到另一个房间,彼此借景,强化空间流动感,增加开阔感。道家的传统文化应用在室内设计的另一风格是高雅,营诗情,造文气。这种意境空间的营造过程关键在于能引入虚静,引入祥和的心境。
3. 佛教之禅中沉寂
近几年,在古典与现代、中式与西式的各色家具中,具有禅意的家具摄取了古典家具的雅致与现代家具的简约,利落的线条、纯净的色彩,配上富有东方意味的图像,颇能营造宁静舒适的居家氛围。禅意家具其材质以胡桃木、樟木居多,有的桌面再辅以玻璃、石材等材质,并在陶皿中放置些佛手瓜、柑橘。深色木头配上浅色布质、皮革、石材或玻璃的家具销路不错,略带沉稳却又不显老气的风格深受消费者喜爱。
继承传统文化的室内设计方法
时代的发展有其基本的脉络,需要设计注入新的灵魂与血液。因此,很有必要将传统与现代美学及设计理念融入到设计中。
1. 传统符号的运用
中国的传统符号主要有 :具有传统象征内涵和比喻意义的图案和纹样 ;古代传统图腾纹饰;传统宗教纹饰符号。在当代,这些符号仍有着积极的实用意义,直接运用这些传统符号作为装饰元素,是营造传统的文化室内环境的有效手法。
2. 色彩与光的处理
处理色彩的手法有:一是类似色,即色相环上相邻不远的两色,如黄和橙,紫红和紫,蓝和紫绿(青)等。类似色彼此接近,统一而稍有变化。二是对比色,即将两种较远色相配得和谐,也就是常说的“补色原则“,红花绿叶愈见娇艳,这是因为两者互为补色的缘故。
而光影是色彩的另一种呈现方式,光影的存在总是以具体颜色载体而存在的。光影在室内空间中也是直接或辅助传达传统信息的有效元素与工具。色彩有着改变环境气氛的显著作用,特别是在光影的共同作用下,创造出不同的空间情调与意境。
3. 空间与家具陈设的回归自然
篇5
这种情况表明:现在该到新的理论出场的时候了。新的理论,不可能自然出现,必须借助人来出生,也就是说,需要人类自身来进行理论创新。人类发展难题是全人类的大事,理论创新也应该是全人类的任务,然而,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自然、社会与人自身各种现象、各种矛盾,最齐全、最复杂,最深刻,最集中的地方,同时也是人类历史文化从未中断的最古老的国度,中国还将是不远的将来的世界的中心,因而,我们理应更多地承担起理论创新的任务。
篇6
一、和谐家庭观的定义
“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崇高理想。早在几千年前的古希腊和中国古代就流传许多关于和谐的思想。在古希腊,“和谐”被“用以解释天体运动规律和灵魂机制”[1]。如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的数的和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信奉的天体和谐说,以及古希腊医学派提出的灵魂和谐说,等等。古代中国的思想家更多的是从社会和政治的角度进行阐释。如《国语・郑语》载史伯认为“以他平他谓之和”并提出“和实生物”的观点,认为不同因素的辩证统一才能使事物得到产生和发展。孔子进一步强调了“和”的社会功能,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观点,主张采取“致中和”的办法协调对立面,提倡“无过无不及”的中庸原则,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的差等有序。
和谐家庭观是指有家的感觉;遇到困难时,家庭成员能相互支持;在家庭里每个人都能充分表达意见;每个家庭成员都可以说想说的话;家人共同分担家务;家人感觉彼此亲近、和睦;家人喜欢共同生活在一起;家人相互尊重隐私;家人相互尊重个人意见;家庭中充满着幽默、欢乐的气氛;夫妻相敬如宾,互相肯定、支持;家人互相表达感激、赞赏之情;孩子有一个可以回忆的快乐童年;家庭使孩子有成长的机会。“南京师范大学金一虹教授认为和谐家庭应该符合这样的标准:有民主宽松的家庭气氛,平等对话的协调模式,相互帮助的支持关系,亲密温馨的心理环境,以及健康进取的家庭取向”[2]。
“和谐家庭观”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的突破点和支撑点,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家庭观现状
“孝”是家庭伦理的核心内容,作为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的基本内容之一,其内涵在新与旧、现代与传统的激烈碰撞中经历了一次次变化。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方式差异大、价值观冲突严重,这些问题容易导致家庭成员间出现矛盾。父母与子女在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上存在差别与隔膜,双方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寻找合理的调节方式,父母不能逼迫子女或者一味妥协纵容子女,这样不利于父母子女关系的和谐发展。当代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问题成为不可回避的难题,我国老年人福利事业起步晚、发展不够完善,老龄化带来一些问题。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发掘其对孝文化的认识度并进行引导可以减缓一些不良现象的出现。
婚恋观是家庭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婚恋观不仅折射出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而且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中国未来社会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大学生面对恋爱理想和现实婚姻心态矛盾。由于性观念的开放和对家庭责任的逃避,导致某些大学生对伴侣责任感的减弱。尽管有很大一部分人相信真心相爱,但是还有部分人选择经济利益和传宗接代。在如何看待爱情与婚姻的关系上,某些大学生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随着社会新观念的逐渐发展,新旧观念相互渗透、经济财富逐渐累积、生活工作节奏加快使人们的自主意识和自主选择能力得以强化,甚至在对待婚姻问题时以自我为核心的选择意识也占据一定的地位,从而使社会上出现“闪婚”、“不婚族”等现象。由此可以看出,少数大学生对婚姻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上,没有形成较为稳定的、成熟的婚恋观,容易受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
邻里关系是除婚姻家庭P系外人与人之间距离最近、最密切的一种人际关系,是影响个人情绪、家庭和睦、社会安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基本要求是,邻里之间互敬、互助、互谅。当前一些大学生对家庭伦理道德的理解还很不全面,尤其是对“邻里互助”的了解很不充分。一些大学生甚至认为邻里关系不包含在家庭关系内。部分大学生与邻里关系淡漠和关系紧张。当前一些大学生在邻里互助上表现出明显的不足,不能主动了解街坊邻居生活上的困难并提供帮助。
三、吸取传统家庭文化精髓加强大学生和谐家庭观念教育
中国人的家庭文化始终包含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家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基础,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特色。虽然传统家庭文化中也有消极元素,但是事物的发展总是一分为二的,从历史的不断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家庭文化在社会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加深大学生对传统家庭文化的了解有利于培育和谐家庭观。
(一)要有孝道意识
中国的孝道观源远流长,古代孝道观主要体现在“养、敬、续志、无违、不断子嗣、尊亲等方面”[3]。“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4]。“三年之丧”,即父母去世后儿子应停止所有社会活动、感官享受和娱乐活动,专心守孝三年,表达对失去挚爱的双亲的哀悼与敬爱挚爱之情。对于父母的怀念子女的自然之情就表现为“三年之丧”,这并不是勉强所为,这是人的性情的真实流露。孝子不仅要在父母有生时躬行孝道,在父母过世后追思祭祀,“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还要在精神上继承父亲的遗志,完成父亲的未竟之业。“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孔子认为,父亲在的时候,要看做儿子的理想志向;父亲过世了以后,要看做儿子的能否继承父亲的遗志,按照父亲的志向做事情,如果能够做到三年都不改变,就可以算得上是“孝”了。
赡养父母从根本上讲,是在家庭为社会基本经济单位的状况下,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当子女没有独立生活能力时,父母有义务抚育他们,而当父母年老体衰,丧失劳动能力时,子女则要尽赡养扶助的义务。这就是中国社会独特的代际“反馈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孝是“中国人历史的形成的,有其合理性的生存生活方式”[5]。即便在今天,仍有着重要的价值。充分发挥传统孝道意识是确保老年人“老有所养”目标的现实需要。
(二)要有友、悌的意识
同胞兄弟都是父母所生,父母像爱自己一样爱所有孩子,所以孝敬父母必能善待同胞兄弟,以使父母欣慰。处理兄弟之间关系的规范是“悌”,具体内容是兄友弟恭,“友”是兄对弟的道德规范,它要求兄要挚爱、关心弟;“恭”是弟对兄的道德规范,它要求弟对兄敬从、恭顺、谦恭而有礼。因此,秩序和情感是兄友弟恭的两个基本点。兄弟本是同气连枝,都是父母血脉的延续,但是如果没有一种秩序确定这样的关系,情感就势必受到牵动;但如果只用秩序而不用情感维护这种关系,便有损兄弟情分。所以,又提出了“友恭”这一说辞,这正是悌之道的意义所在。
《家书・致诸弟》曾在治家之道中谈道:“第一贵兄弟和睦;第二F体孝道;第三要实行勤俭二字。”基于家庭伦理的“孝”“悌”反映出家庭教育中人性的良善的一面:因为慈爱和孝顺,便有父慈与子孝,因为宽容和互敬,便能有“兄友”与“弟恭”[6]。兄弟间要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应该相互仁爱,友善地对待对方,不结怨结,遇到困难的时候要相互扶持,帮助彼此渡过难关。“悌”道可适用于家庭外的一切人,待人恭敬有礼,人们之间就有可能建立兄弟般的关系。
(三)要培养和睦的邻里意识
邻里关系的重要性在我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就很受重视。在古人看来,邻里和家族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邻里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有关家庭关系的外部延伸,因为邻里关系是通过不同的家庭相互交往而建立起来的。在古代社会,邻里关系对维护家庭和社会的稳定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这么认为,邻里关系的地位仅次于家庭关系。传统家庭文化中关于和睦邻里关系的教育思想,可以说是对亲情关系的一种延伸,提携家人要做到亲邻善仁,大度容让,相扶互助,日常交往相处时,要用亲善友好的心态互相对待;出现摩擦和矛盾时,用宽容相让的态度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遇到日常困难时,要热心相待,互相帮助。
邻里相交,应该坦诚相待,豁达大度。邻里之间由于各个家庭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文化修养、工作职业等不同,朝夕相处难免发生磕磕碰碰,做到互谅、互让尤为重要。“里仁为美,比户可封。讼息人安,延及世世。协和遍于万邦”。(圣谕・广训》)搞好邻里乡亲关系,不仅能社会和谐,而且能遍于万邦。
参考文献:
[1]金炳华.哲学大词典(上)[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519.
[2]张莹.关于构建和谐家庭的几点[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6(3).
[3]乔德福.家庭道德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81.
篇7
国画作为我国所独有的一种绘画形式,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独有的绘画风格以及表现形式,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每一个时代的国画创作都具有每个时代的意义,但归根结底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在创作国画时,只有把握好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够创作出无可替代的艺术佳品。但现存的国画创作中,却出现了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富有中国文化精髓的国画的健康成长。
一、国画创作中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
(一)我国的应试教育
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下,对美术生的招生主要是通过文化课成绩加美术专业的知识考核。美术考生的文化课成绩大多比较一般,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他们就选择了美术特长,而大多数的美术考生往往是在一段很短的时间里学习美术特长,通过专门的有强度的训练使他们掌握了应试所需要的技能,而在他们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忽略了对文化课的学习,因此对文化知识的掌握也不是很牢固。随之考生进入了理想的大学,大学宽松的氛围也使他们忽略了对自己文化传统知识的提升,这样就导致他们创作的作品没能很好都体现出中国文化传统的精髓。
(二)国画作品重形式轻实质
在国画创作中只重视作品的表现形式而轻视作品所应表达的实质内容,这也是导致国画创作中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之一。最近几年,一些国画画家呼吁在国画创作中要有创新性,而一些人将创新性进行了片面的理解,认为只是形式及创作技法的创新,在国画作品中加入了很多技法,但这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国画作品的质量,反而使国画作品越来越缺乏传统文化的韵味。
(三)国画作品的西化
现代的教育理念在各个方面都渗透着西方教育的思想,无可厚非,西式的教育确实给我国培养了很多精英,极大的带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在国画创作中,一些画家也是将西方的一些创作思想应用进去,最后导致创作的作品体现不出中国国画所独有的特色,从而导致国画创作中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
二、加强国画创作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一)改变美术生的应试策略
要对美术生的应试教育加以改变,要加强对美术生文化成绩的要求。这就要求美术生不仅要学好美术专业知识也要有比较好的文化成绩才可进入理想的大学。这样就能保证生源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基本素质。美术生只有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才能在创作中自觉与不自觉加入个人的涵养,从而使创作的作品具有传统文化的底蕴。
(二)创新与传统相结合
在国画的创作中提倡创新,但这种创新不是完全摒弃原有因素的创新,而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创新中含有传统的因素以利于国画作品更好的发展。在继承中求创新,但在继承传统文化时要避免急功近利的态势,要循序渐进以学习其精髓为目的。在此基础上再创作出具有个人见解的创新作品。在创新过程中始终要秉承的是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东西方的结合
在国画创作过程中不能一问的求新鲜感而将大量的西方的创作思想加入其中,久而久之,国画中的传统文化底蕴会越来越缺失。但也不是说一味的保守,只保留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而不吸取西方优秀的创作思想,应该在深刻理解作品的所表达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适宜的加入西方的创作思想,这样创作的作品才能是一个无可替代的艺术珍品。
(四)加大各学科之间的融合
艺术创作之间都存在一定的互通性,在进行某一艺术创作时,可以大量了解与这种艺术创作相关的文化知识。往往在一些比较经典的作品中就包含了丰厚的文化底蕴。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在创作时可以更多的在与艺术创作相关的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但也不仅仅是当下的生活,还要在其历史发展中体会其蕴含的精神。在这里的传统文化就不仅仅是国画创作当中的传统知识,还包括与国画艺术相关的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如壁画、戏曲、年画等有所内涵的传统文化,其主要目的是拓宽艺术创作的视野,更好地提升创作的人文素养。
三、结语
总之,在国画创作中要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这就要求在国画创作时不仅仅要考虑艺术表现的一些技法还要更多考虑如何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到艺术创作中。也要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能够不断地探索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优秀作品,以促进中国国画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丽.传统文化缺失现象在国画创作中存在的若干思考[J].神州,2011,(29).
篇8
1 传统文化与公共艺术设计的关系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精髓,更是价值观的表现。而现代艺术设计起源于西方国家,是民族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产物。可见,传统文化是公共艺术设计创新的源泉。从表面来看,传统文化制约着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与创新,但实质上,传统文化能够为公共艺术设计提供文化底蕴和精神追求,使整个作品富有意义与价值。艺术设计不能够否定传统文化,而应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不断创新与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拥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设计才拥有设计魅力,而艺术设计也要不断吸收西方国家新进的设计理念与思想。
概括来讲,公共艺术设计必须要立足于传统文化,又高于传统文化,在设计过程中要把握传统文化与创新借鉴,使两者之间能平衡存在,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2 传统文化在公共艺术设计的融合
通过调查分析,传统文化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融合,确实能够赋予公共艺术设计生命力,使艺术设计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在公共艺术设计中融合传统文化,必须要恰到好处,不能够给人生硬的感觉,否则会使得其反,同时还要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
(1)公共艺术设计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我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具有三大特性:整体性、辩证性以及因果循环性。一般较为注重事物内部的辩证统一关系,更为注重综合与归纳。公共艺术设计中要顾全大局,把握平衡,才能够使公共艺术设计具有艺术性和欣赏性,避免公共艺术设计失去意义。
(2)公共艺术设计需要传统文化的文化符号。公共艺术设计要体现文化底蕴,就要注重文化符号的运用,因为文化符号具有非常强的民族象征意义和传承性与生命力。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将其运用到公共艺术设计中,能够使人们的内心情感得到宣泄,增强公共艺术设计的舒适感,更能够体现现代生活的古朴典雅。
(3)公共艺术设计要融合传统文化的陈设艺术。我国的陈设艺术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能成功的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主要原因就是它蕴含两大品质:庄严典雅的气度和潇洒飘逸的气韵。无论何种设计都是为人们提供服务的,因此必须要注重人性化。公共艺术设计必须要结合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换言之就是要融合传统文化,但是不能够照搬,而是要继承与创新。
3 传统文化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公共艺术设计是为人们生活服务的,也就是说好的公共艺术设计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观念。公共艺术设计要想有可能成为经典,就必须要具有民族文化。
(1)传统材质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当前,人们生活压力非常大,生活节奏快,因此公共艺术设计中,要注重传统材质的运用。将传统材质运用到公共艺术设计中,不仅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倡导的绿色生活的理念,还能够给予人们返璞归真的感觉,使传统文化得到继承。运用传统材质制作具有现代设计理念与思想的公共艺术设计,能够赋予公共艺术设计时代感,更重要的是能够使传统文化的精神得到发扬与传承,使整个设计具有文化底蕴。
(2)传统图形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传统图形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象征,留给后代无限的想象之美,同时它还具有时代意义和当代的设计观念。传统图形是我国人民一代一代积累下来的,具有非常强的民族文化,通过传统图形的运用,可以赋予公共艺术设计无限的想象空间,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使人们能够停下脚步,歇一歇,更能够使公共艺术设计具有象征性,使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有利于我国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
传统文化是我国5000年发展的精髓,更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一代一代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因此公共艺术设计中要融合传统文化,且要善于运用传统文化,为公共艺术设计注入生命力,使设计具有民族风格和文化底蕴。
篇9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8.033
传统文化指的是被社会某些成员所接受、遵从的一整套沿袭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总和,这种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具有稳定性、传承性。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特有环境下形成、流传下来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我们要发挥初中语文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先天优势,结合教学内容将传统文化教育扎实深化下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感,养成阅读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让传统文化的回归给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带来强大的滋养,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物质富足和精神富足的双重幸福。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实行传统文化教育。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所面临的困难
最主要的困难在于很多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不重视。这些教师往往是纯粹的应试教育的受害者,他们读书只是为了换取大学通知书,或者为了有一份工作,能够挣一份薪水。因此,这些教师内在是缺乏对学习的热情的,他们怀着一种内心枯竭的状态,很难给学生传递出一种对学习的热情。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毫无积极性,传统文化教育也只是流于表面,难怪效果很差。对于很多人来说,学习是需要一定的气氛和计划的,而出于人性中懒惰情绪的影响,很多人也需要在一定的团队中进行学习,如此才能持久坚持下去。因此,教师就是n堂学习的领导者,必须制定学习计划,带着大家一起学习,养成习惯,将传统文化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另外一个困难就是来自于社会的不良风气。很久以来,社会上兴起一股读书无用论的风潮,用能不能挣钱,挣钱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这种思想有好处,但是坏处更多。好处在于可以鼓励人们更努力地投入到工作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坏处在于内心精神世界匮乏,缺乏规范引导,容易变得为了钱毫无底线,最终也会获得无尽的空虚和孤独。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也要与社会上类似的不良风气作斗争,努力消除其对学生的不良影响,保护好学生的求学热情。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一)发掘传统文化精髓,开阔学生的传统文化视野
随着教学技术的发展,初中语文课堂可以利用的材料以及方式也实现了丰富化、创新化、全面化。教师要积极开发材料、扩充教学方式,为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稳定的根基。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具备发展性、开拓性的眼光,不仅要从课本中发掘教学资料,更应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为教学所用。
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优秀可用的传统文化资源,课文上的内容往往比较简练,只是呈现了一些精髓,而需要教师做更多的拓展和补充,这也是我们深化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契机。所以,在学完一首古诗之后,里面所包含的所有关键词,我们都可以通过扩展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文字美的同时,也增长了见识,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通过诵读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积累文化底蕴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鲁迅
实验上的失败,可能成为发现的开端。――巴甫洛夫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以上的名言警句都有共同的特点,都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懂得积累。“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成就事业也需要积累,不懈地努力奋斗。学习也应如此,要不断地积累才会有知识,这是成功的前提。语言文字的东西重在积累,重在培养语感和底蕴。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厚积而薄发,才能收获长期积累的神奇。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每天都进行传统文化的诵读活动, 可以只占用非常少的时间,比如十分钟,三年下来,就是一笔可观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有利于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如果学校没有校本课,语文教师可以自己制定传统文化的诵读计划,帮助学生定期印制一些诵读的材料,选择早自习或者课上的多余时间进行集体共读。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将诵读中遇到的一些好词佳句摘抄下来,记在作文素材本上,不时拿出来品味欣赏一番,想想那个画面都觉得多了几分文人气息。
(三)加强文化实践,弘扬民族文化精髓
文化需要传承就离不开实践,在生活实践中,我们才更能领会到其中的精髓,才能使其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滋养我们的灵魂。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寻根,探得宝藏。我们要建立起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理念,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把书本学习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消费者,而且是文化知识的发现者,要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素质。很多时候,一些封建思想浓厚的传统文化,其内在可能有很多的不合理之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针对其中有争议的内容进行讨论,筛选出其中的精髓,舍弃其中的糟粕。经过了这样一个思辨讨论的过程,学生会对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领会越深,思想上越认同,在行为上就容易效仿并实践。例如,对于《弟子规》中的很多内容,主要是教导大家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内容实践性很强,对学生的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把传统文化放在重要位置上。从教材方面来说,我们在教学当中对古诗词的教学方法很多。作为教师,在对自己学生了解的基础上,还要选择适合的方法和方式来进行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怎样诵读、怎样理解、怎样鉴赏,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怎样运用,在生活中去实践与体悟传统文化的精髓,自觉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篇10
二、适当选取文化内容,增加学习兴趣
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内容比较广泛,在选取适当内容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合理选取,确保课程建设更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如:选用和道德荣辱以及顺应现代文化发展潮流方面文化知识时,如民间故事、传统谚语、文言文等,要适当将其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让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有机融合。例如:苏教版《三字经》课堂教学中,主要讲诉的是如何尊师重道,百行孝为先的道理,因此老师可引用《孟母三迁》这一故事前,讲解孟母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不断搬迁,说明母爱的伟大,学生要尊重、孝敬自己的母亲、家人。在《三字经》课堂教学中,不断引入传统典故把学生引到正确方向,从中学习三字经中所讲的含义,为课堂学习增加趣味,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三、选取优秀文化精髓,改善课堂气氛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但不是所有文化都值得学习,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取其精髓去其糟粕,改善课堂气氛,通过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增加课堂教学气氛。现代语文教学是传承、弘扬文化的载体,是百科之母,其所承载的文化有深远影响。因此教师开展教学工作,融入传统文化时,应取其精髓,去其糟粕,将文化有效传承,语文课程教学是让学生更了解中华民族文化,是学生知古通今的主体,合理运用传统文化有助于改善课堂气氛。例如:苏教版《古今贤文合作篇》中提到,人心齐泰山移。独脚难行,孤掌难鸣的内容,主要讲的是“团结就是力量”,并引用传统知识“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一思想去引导学生,应选用适当内容开展教学工作。
四、引用优秀文化定义,抓住学习重点
篇11
一、加强对经典著作的阅读和鉴赏的引导
古典著作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中的精髓,也是与语文教学最为重要的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指引学生阅读文化经典,使其能够走进名家世界,让学生的精神得以升华,培养开阔的胸怀,提升其对社会的责任感,从而产生对人类命运的人文关怀。
因此,教师应该利用语文学科优势与特点,通过对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阅读和鉴赏,最终让学生汲取到传统文化精髓,也是对学生人格精神的教育,这更是语文教师传承传统文化不容推卸的责任。这就要求语文教学不能仅局限于教材所选取的篇目,更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鉴赏,带领他们走向更广阔的语文世界。学生在阅读和鉴赏上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教师对方法、途径进行切实的指导。
二、加强对经典诗文的诵读与感悟指导
传统的文化是现代文化之母,是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因此诵读传统文化是传承我中华文明、感受文化精神、教育后人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传统的诗文不仅包含了古人的道德观、审美观、价值观,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
这些经典著作,蕴含着古代圣贤为人处世的哲理和智慧,这些精髓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更适宜让学生在诵读中得到个性化的解读。此外,古人写文章讲求平仄、押韵、对偶等韵律之美,文章更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其中的形式美特别适合学生在诵读中领悟、感受。此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的过程,可加深对经典的理解,反复诵读可以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感悟中华文化精髓,对学生的心灵也是洗礼、潜移默化的教育,对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塑造纯美心灵起到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重视书写训练,强化书写教学
书法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又一个重要部分,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更是世界艺术殿堂的奇葩,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古人非常重视书写,更重视书法本身的内涵,出现了诸如王羲之一样声名鹊起的书法大家。民间也有“字如其人”的说法。但是在今天,无纸化办公时代的到来忽视汉字的书写地位。书写不仅越来越难看,越来越多的人已将汉字文化抛之脑后,也让不少喜爱书法的人扼腕叹息。因此,面对传统文化的尴尬现状,教师应多引导学生了解汉字历史和文化价值,正视其重要地位,以有一笔俊秀的汉字为骄傲,在书法训练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总之,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必须肩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在语文教学中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氛,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生命力,将其发扬光大。但通过课堂教学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具有局限,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启蒙、引导学生发现、辨认和评价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欣赏的同时,提升素养,让传统的文化渗透进学生生活,提高其文学审美情趣。
篇12
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之间互通有无,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更尊重他国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掀起了一股申办孔子学院的热潮,目前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陆续建立了476所孔子学院和851所中小学孔子课堂,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彰显的无穷魅力。在国内,中国传统文化热潮的重要体现是各大高校加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建设,在课程定位、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师资力量等多方面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使传统文化课程也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步骤。
一、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意义
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是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四大文明古国,形成了人类最早时期的文明。追溯中国历史,至今已有5000年文化积淀,文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经过了多种字体的演变,并由此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传承了下来。作为中华儿女,我们不仅要以中国传统文化引以自豪,而且要从中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和智慧,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一)学习传统文化精华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老祖宗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开辟疆土,为我们创造了今天令世界瞩目的中国文化,身为华夏子孙尤为自豪。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思想,从春秋末年至今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用儒家思想统治底层人民,现代社会从儒家思想中汲取中国古代文化精髓,使之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文化瑰宝中,人们尤为珍惜,从老祖宗遗留下的宝贵财富中择取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用的信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符合现代化发展需求的部分融入到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去。
(二)全球设立孔子学院
截止到2015年年底,据调查在乌兹别克斯坦、美国、英国、法国、韩国、俄罗斯等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陆续建立了476所孔子学院和851所中小学孔子课堂,且仍有70多个国家的200所大学都在积极申办孙子学院,由此可见中国汉语言文学及古代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齐聚巴黎,阐述了“如果人类想在21世纪活下去,就必须回顾2000年前,吸收孔夫子的智慧”这一理论,顿时在全世界引起广大反响。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必须全面地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珍贵性,保留、继承和弘扬中国最优秀的传统思想与文化,齐心协力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三)从古文化汲取智慧
虽然高校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比较乏味,一些文史类的专业仅将此课程作为辅修课,学生对该门课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但中国文化是教育的根基,如果不认真对待,将会与老祖宗的智慧失之交臂。如今全球已开始重视汉语言文学的重要性,孔子学院每年都在增加,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是有必要汲取和继承下去的,中华儿女必须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而不是让外国人告诉中国人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多优秀。时代的发展告诉每一位华夏儿女,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地位
(一)教学的基本内容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古老的、综合性的学科,也是文史类和师范类院校必开的一门课程,目的是让广大莘莘学子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的、悠久的古老文化,将这种文明与思想继承下去,影响更多的人。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广义上来讲,中国的文艺理论和汉语言文学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各种形态的文学思想皆与中国文化中的儒家、道家、佛教、玄学等古代哲学密不可分,构成了中国最丰富的古代文化组成部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整体文化,对学习中国古汉字、音乐、舞蹈、宗教等文化具有一定帮助。
(二)针对性人才培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人才就业方向非常广,对其总结主要为高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文字写作和阐述、影视评论、影视出版以及汉语言研究与教学相关工作。工作的性质基本与文字打交道,重点在于对文字的组织与推敲,要求每一句发言稿或宣传稿不仅能够突出主办方的意愿,而且能够达到社会的共识,这对稿件撰写人的文字组织水平具有很高要求。事实证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莘莘学子,相较于其他专业学生来说,语言组织能力较高,非常适合做报纸、电台、电视等相关媒体的编辑、编导或宣传工作。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能增加自己的内在涵养,而且能使自己的工作更优秀。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材建设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高校开设最早的课程之一,该专业注重学生文学修养、文学鉴赏、古文阅读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课程的开设与中国社会变革是联系在一起的。随着90年代全民经商大潮的兴起,文坛上百花齐放的局面一去不复返,文学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少,90后一代更热衷于现代西方文化,普及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势在必行。
(一)普及传统文化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高校开设的课程并不能全面地介绍中国几千年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和精髓。重点是一些高校并未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必修课程,而是作为文科类专业辅修课程,学生对此兴趣不高,这些都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无法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另外,在高校课程设置上,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书名的命名和质量也参次不齐,如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通论、中国文化通史等。纵观这些书籍所阐述的内容基本一致,大多是从宗教、艺术、教育、科技等方面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并未对宗教、艺术、教育、科技等形式和发展做更深入的阐述与说明。
(二)解剖中国文化形成
除了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深度解剖中国文化的形成、发展与演变的过程,这些正是喜爱中国历史的学生最关注的部分。一般来说,这类教程从中国文化的源头先秦时期开始讲起,贯穿了两汉时期的经学、隋唐时期的佛学、宋明时期的理学、清明时期的朴学及近代民主思想等,细细解剖和阅读会发现趣味众多,中华文化的经典也正是在这其中体现出来。无论是两汉时期的经学,还是隋唐时期的佛学,无论是宋明时期的理学,还是清明时期的朴学及近代民主思想,所有教程均⒅泄的演变史与历史人物和事件结合起来,总结出每一时期的代表人物,阐述了中华古老文化对该时期的深远影响和历史意义。
四、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方式探讨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虽讲述的是古典文化和艺术,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但在教学过程中并不影响教师采用高新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形、视频、声音于一体的方式还原当时历史时期的场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学的兴趣,使学生通过影像更直观地了解中国古代艺术、教育、佛学等文化。除此以外,通过实地考察和开设孔子学院,也能够更好地推广和普及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
(一)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受西方思潮的影响,新一代的大学生思想比较开放,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礼节和习俗嗤之以鼻,甚至认为某些思想退化或属于封建守旧思想,不值得继承和发展。正是因为这一现象,高校更应该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让大学生全面、准确、清晰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习并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继承与弘扬中国文化。人文素质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汉语言文在全球范围内广为流传,世界知名学府都在申办孔子学院,研究孔子哲学,作为中华儿女更有义务学好中国文化并将此发扬光大,向世界展示古老中华民族的智慧。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是高校改革的必备条件,它让文字、图形、视频于一体的教学方式成为现实,能够让学生更直接了解课本的内容,增加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最重要的是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汉语言文学专业涉及古代文学、文字与历史的内容较多,学生一旦不理解则无心学习,而多媒体教学让传统的教学提升到另一个层次,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真正领会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乐趣。从高校基础配置来看,95%以上的学府都设有电子阅览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这些都是利用现代化科技资源来拓展高校教育的渠道和模式。事实证明多媒体教学能够更直观、更方便、更形象地还原出课本内容。
(三)实地感受中国文化
篇13
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并不是守旧复古,而是站在历史的巨人肩膀上创造出符合当今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要吸收优秀的文化内涵,强调传统与现代的整合,指导现代设计。当今,在大部分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教育,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大多都被忽略了,普遍引用来自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三大构成”教学体系,过于强调理性、规则、程式等因素,而忽略中国传统美学和文化内涵,导致学生作品呆板、僵硬,没有生命力,抑制了学生个性的表现和发展。因此,在课程安排里,要合理、适当地加入能体现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要使学生体会到中西文化的区别,把理解、吸收、融合后的文化应用到艺术设计中。在课程设计中加入传统文化的教育。首先结合各个设计专业的特点设置一些传统文化美学的课程,为了避免内容枯燥、乏味,应该结合实例来进行,多举办相关的讲座、论坛来丰富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互动,促进其学习的积极性。力求使学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领悟且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此外,还有很多其他方法适合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总之,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更新教育模式,使“传统文化”这个民族之根深深扎入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当中,尽快完善教育体系,明确设计师的民族观和地域意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化设计领域中留下自己的脚印并产生深远影响,这是传统文化对艺术教育的最大意义。创新是一种能力,现代艺术教育要在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两种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有所取舍,探索出符合当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的新的文化价值体系。这种以本民族文化为根基谋求发展的更新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教育。我国一些著名设计师的作品就体现了这种“根与更”的继承与创新。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让苏州的传统建筑风格结合现代设计理念,摆脱了中国传统风景园林设计的思路,传承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种对传统园林风景设计精髓的不断挖掘和提炼,给中国园林建筑的发展指出了明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