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公路工程信息化建设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信息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种特定现象,其表明人类对信息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在当今的时代,信息处理已逐步向电子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但建筑业和基本建设领域的信息化已明显落后于许多其他行业。应采取措施,使信息处理由传统的方式向基于网络的信息处理平台方向发展,以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在计算机信息时代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效率,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公路工程的生存空间、发展空间都不能脱离信息网络而发展,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在工程管理方面的推广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普遍用于公路工程的各种信息的收集、控制和应用等过程。
2.信息化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网络信息化具有数据传输的准确性、资料传递的规范性、传输过程的高效性。其优点已在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的事实面前得到最有效的证明。这些优点决定信息化将是未来公路工程建设管理的发展趋势。
2.1有效统计公路工程中的数据信息
网络化在分析公路信息数据结构过程中,可以发现大量的数据信息是建立在同一个的数据库上,不同的参建的人员对数据有着不同的要求。相对于网络化来说,建立在有纸办公基础上的原始操作,要对相同的数据进行查询、整理和使用。不仅会造成的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还会在建设过程中出现数据的更新跟不上事物发展情况,造成不能及时反映到施工过程当中去。如公路工程中的计量支付,一些数据的主要来源是一工程计量中对工程进度、质量、费用的数据“描述”,还随时取算各种工程量数据书录指标,是工程信息管理的集中体现,计量数据的积累和还是工程信息管理的保证。但日前人为的讲计量过程效率太低,数据缓慢,工程进度控制只能停留在宏观层次上,甚至只是为了达到支付的目的,同时人工计量中监理、业主方没有一套完善的“动态造价”来配合,建立起数字上宏观调控的体系。公路工程信息化建设是加强工程建设有效手段。
2.2提高公路工程中的数据应用中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网络数据的使用可以解决在信息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数据在网络上实现同步传送,达到真正意义的时效性,相对于人为的主观因素,计算机处理的工程数据更准确,软件程序控制的管理能够克服在工程管理过程中人为控制的局限性。使数据不受主观因素影响。
2.3及时准确的传递公路工程信息
网络化就是利用各类网络检索、传递信息,并形成信息咨询报告,提供给用户,最终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传统的信息传递主要是依靠人力来进行,在各个环节都是如此,而网络手段则充分地利用网络的更新性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组建网络工程管理,建立在以计量支付为基本手段,以质量和速度为基本要求,在建设过程中配合监理工程师的管理方式.用来保证工程的各项参数达到规范要求,从数据源头控制信息完整、准确、及时、科学、合理。电子监理系统有一个前提条件是首先要求各级单位要在电脑中建立统一而完善的数据系统,在管理的最高层次进行汇总、管理。需要说明的是网络管理的管理程序是无法在不通过网络的情况下独力进行的,这就意味着业主、监理处、承包商三方都要同时使用一套相同的程序和数据库。只有这样才能控制数据的合理性。
2.4对公路养护和公路运营管理提供信息技术,提高公路管理水平
公路养护管理利用已开发的路面管理系统、桥梁管理系统软件,在公路养护中进一步应用网络信息技术提高公路养护效率,提高公路养护的预防性、及时性、有效性,最终达到科学、合理、经济的养护目的。在公路养护中的设备管理中急需开发适合公路养护的设备管理系统,从技术水平看,这并不用难,但需分层次分级,应符合高速公路、一级、二级公路、三级、四级公路不同的管理需求。公路运营管理更需要信息技术。
3.公路工程信息化的主要应用
3.1公路工程档案资料管理
公路工程项目档案资料,必须跟得上公路工程管理的发展,这样才能保证公路工程建设需要。公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管理各方面将十分复杂,面临许多新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对整个公路工程管理的有效程度。不仅公路工程的建设管理与控制需要信息化的手段来辅助完成,而且工程资料档案也需要信息化的手段来提高管理效率。公路工程资料、档案管理信息化就是采用软件控制技术实现现场资料、档案的分类、填报的规范化,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资料、资料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及事后检查,发挥计算机快速准确的优势实现公路工程档案的自动编制,提高公路工程档案的编制水平。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融入PMBOK等现代项目管理思想,以工程项目前期决策、项目实施、项目竣工验收到缺陷责任期的全过程为线索,覆盖工程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实现项目资料、档案的全过程管理。
3.2公路工程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材料价格是否合理对降低工程造价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目前材料价格占建筑工程造价的百分之60左右,且呈上升趋势。我国公路工程造价确定材料价格的依据主要有:定额价格、调价文件、据实调差部分。工程造价管理实施信息化后,监督部门可以及时地通过该系统查看不同省市间、邻近地区间价格比较,审查各级定额管理部门下达调价文件材料价格的合理性,因而可以正确、准确地确定调价价格。国家有关部门通过该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准确地掌握我国基本建设全局情况,以便及时制定政策,从宏观上调控和管理好建设投资。
3.3公路工程项目管理
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解决项目管理且基于控制各类信息的存储、分类、查询、分析及技术文件的审查,预测发展,从而达到有效控制。系统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完善的管理技术资料存储实现对比分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工程管理资源的价值,逐步替代文字资料的存储功能。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是为工程管理服务的,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具体形式是工程管理系统。它的发展要满足不同层次即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的需求,具有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功能。同时它的发展还受到信息技术的制约,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实施只能是基于成熟的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合理利用项目管理信息资源,并结合具体工程实践特点,建立总体及各个信息化子系统,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改变项目管理信息资源分散的现状,同时更应不断地将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实际项目管理的需要相结合,依托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使公路工程项目管理实现质的飞跃。
4.结语
总之,在现代公路工程建设中,要实现公路事业的长远进步,公路工程管理就必须进行改进。提高自身能力,就需要依靠高效率的、强有力的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因此,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信息化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篇2
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公路工程造价的管理也要实施信息化管理。公路工程建设的规模庞大、工程很复杂、施工的时间很长,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公路工程造价没有控制好,将会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那么,为了能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在建设施工时就要反复进行计价。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系统信息具体应用到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方面上来。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计算机被广泛应用到各种行业中来,公路工程的造价管理也不例外,巨大的规模和工程的复杂更需要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因此,通过公路工程建设网络信息化管理,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工程成本降到最低限度,从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1.公路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的现状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实行信息系统化要依靠国际互联网先进技术,才能对工程造价管理数据快速处理,将数据统一存储、检索,方便查询,让管理的数据更加及时和准确,为工程造价管理所用的报表提供方便。实现系统管理信息化将逐渐代替传统的数据审核方法,它将建立一套完整的造价资料存储和进行分析比较的功能,实现模拟方法对工程总价进行计算。
现阶段人们对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认识不深,对信息管理还采用了原始方法。很多企业把工作重点都放在了项目的业务工作上,对工程造价管理不够重视,也未能理解管理信息化的真正含义。公路工程造价信息网是一个很好的共享平台,建立信息网站可以为社会有关部门和政府提供服务,还可以为建筑行业和用户提供信息服务,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但目前这个共享平台还只能提供简单的信息,而未能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详细的探讨,很多时候会由于信息网上的信息不够完整、不能能及时更换而给用户查询带来诸多不便。
另外,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水平还不高,提供的信息还不完整,整个系统管理还不够规范。在我国有些省市虽然已经连网,但还未建立一个统一的共享信息网,各个地区编码和格式存在差异,不时会出现重复和交叉信息,在全国范围内使用还很不方便,不利于网站的维护。
2.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2.1它是适应信息时展的需求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信息化是必然的发展方向,人们越来越需要信息资源,对信息的处理也逐渐实现数字化和电子化。在我们的建筑行业中,对信息化的管理水平比较低,为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也必须从原来的模式转变成网络信息化管理模式,让信息资源价值得以充分利用。
2.2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可以降低工程造价成本
当前建筑材料的价格占整个建筑工程造价的大约百分之六十,而且还会持续增长。因此,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材料的价格高低对整个工程造价成本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实施网络信息化以后,管理部门可以在信息系统中查看每个地区材料的价格,根据这些价格比较分析,然后再制定出合理的价格。政府部门也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掌握全局,对建设投资问题进行宏观调控。
2.3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是为了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每个省市自治区编制的价格估算表都是在国家统一定额指导下制定的。近年来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推出,定额也要不断更新,对工程造价实施网络系统信息管理,也让编制定额的管理人员工作更加轻松。当前我国在建筑市场中都推行招标制度,但每个地方的材料价格和费用都不一样,建筑施工企业要全面掌握材料价格、地理环境、施工条件等多方面的信息才能制定出施工方案,但是,受到各方面条件限制,要了解施工企业的情况有一定难度。采用远程数据通信方法处理信息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网络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3.1分工明确
在信息化管理工作中,要实行分层管理,明确责任。由国家总部负责工程建设、维护以及工程造价的信息化平台,并制定出有关的标准数据,对工程造价信息进行审核。每个省市和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负责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信息管理工作,对本级的信息化平台加以管理,可以及时交流和共享计价信息和政务信息,根据有关的规定,对本地方本行业的工程造价指标和价格信息进行上报,指导和监督下级工作。
3.2对工程造价数据管理加以规范
要及时、完整、准确地收集工程造价的数据。管理机构要利用每个下级部门和相关企业上报上来的文件成果来建立相应的数据,还要努力开发工程造价编制软件。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对收集上来的工程造价数据进行测算和分析,建立一个数据库,从而为工程建设所要用到的工程造价价格、指标和指数提供数据。
3.3加强工程造价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对工程造价信息化平台加强建设它包括计价依据信息,包含我国的计价规范和统一定额;政务信息,包括有关的行政法规、政策许可以及工作动态等内容;指数,包括不同时间段工料机价格的走势和造价指标等;工程造价指标,包括工程各个阶段的消耗量信息和单位造价等;价格信息,包括材料、人工和机械等主要因素单位价格内容等。
3.4要提高认识,加强培训
各个部门都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监督和信息化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要对信息管理人员信息化知识加强学习,要吸收信息化人才,从整体上提高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将信息化管理安排到日常工作上来,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 [科]
【参考文献】
篇3
1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实施监理制是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与国际接轨的一项重要改革。监理单位是铁路市场的主体之一,《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中明确规定:“监理工作是建设管理工作的延伸,监理单位代表建设单位行使所委托的安全、质量、工期、投资等相关权利,并将工程质量作为重点”。因此,监理工作对提高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建设单位对监理单位的履约考核一般包括:人员设备到位情况、内业资料管理以及外业质量安全进度管理等。受铁路项目线路长、建设单位管理力量有限等客观原因制约,建设单位难以对监理单位人员进出场、质量安全履职等情况进行有效掌握,这是目前摆在铁路建设单位面前的一道难题。
2解决方案及设计理念
为完善监理工作程序,充分发挥监理作用,提高监理工作效率。针对监理现状及监理履约考核问题,京津冀铁司会同上海同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了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监理信息系统。该系统的设计理念为:通过规范监理履职行为来加强对监理的管理,从而提高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设计思路为:将监理在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主要日常工作纳入系统,设置对应的功能模块,将传统的线下纸质记录转变为线上电子记录,实现了监理质量安全履职留痕。该系统由前端手机APP及后端电脑平台两部分组成。手机APP主要面向监理用户,通过内置标准规范,辅助监理开展检查工作,侧重于施工一线的巡检、验收,检查数据上传,以及问题的复查闭合。电脑平台端主要面向管理者,侧重于检查数据的展示、质量安全问题统计分析、活跃用户统计、考核管理等(见图1)。系统通过“一人一机一号”及刷脸等技术措施来规范监理的履职行为。“一人一机一号”指的是每个监理人员只允许有一个帐号,该账号与其本人手机设备的ID进行绑定(如更换手机需进行审核)。刷脸措施指的是监理通过系统APP进行现场检查时,系统会自动对检查人进多次刷脸,以确保是其本人操作。有了系统“一人一机一号”及刷脸等技术措施,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抽查检查数据上的刷脸照片和水印时间,来判断是否为监理本人在现场检查,从而对弄虚作假、违规代班检查等不良履职行为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为保证建设项目的质量和安全,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包括各级监理人员的检查频次及相应的奖惩措施(见图2)。通过系统用户检查情况统计,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现场监理人员的检查次数等信息。
3实际应用
篇4
2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
“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也是如此,整个建设工作不仅需要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还要有明确的建设规划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整合整个机电工程管理系统,从而实现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信息化管理。下面对此进行简要阐述。
2.1维护管理
维护管理是整个机电工程管理系统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管理工作,无论是小型机电设备的跳闸、短路、过电压等常见故障,还是大型机电设备中难以处理的温度异常、电磁干扰等故障,都具有十分复杂、不易处理的特点。对此,相关维修人员要基于状态检修工作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维护规程,包括不同类型机电设备的维护重点、维护时间等,保证维护工作的有效开展;根据实际的机电设备故障制订实用性强的维护计划,从而正确地估计设备的使用寿命,避免不必要的维护工作,节省备用维护资金。
2.2设备管理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的设备管理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收集前期准备工作中获得的设备出厂原始数据(例如设备型号、设备性能等)、不同设备的具体运行数据(包括机电设备的运行日志、运行分析记录)等设备常态数据,然后利用企业的PMS系统将数据导入数据库,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维修管理工作奠定基础。②对设备缺陷进行统计分析,做好预报警工作。例如对于发生过多次故障的设备易损部件,需要采用相关的整改措施排除设备安全隐患。
2.3维修管理
机电工程信息化建设中的维修管理工作主要有故障报表、故障预警、故障申报和故障分布预警图绘制等。以故障分布预警图绘制为例,这项工作是基于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完成的,工作内容主要是为不同设备的故障次数设定警戒值,并比较实际故障次数与警戒值。如果实际次数超出警戒值,则以红色闪烁预警的方式在高速公路故障设备动态预警分布图中标出,使相关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点击鼠标的方式查看涉及到该站点的故障设备信息,促进故障维修与排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2.4考核管理
高效率的设备管理和维护管理能够保障车辆的正常通行,使高速公路更好地发挥作用。考核管理是维护质量的保障,相关考核管理人员可通过统计、分析各种设备的完好率等参数,结合平均设备完好率进行考核与评估,同时制订相关的考核标准,以激励的方式使各项管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2.5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主要涉及到用户管理、日志查询和系统维护等方面,其功能是帮助用户根据不同权限完成相关的管理工作。系统管理人员可考虑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信息化网络中建立起机电设备的网络安全管理平台,采用SNMP技术实时检测不同区段的机电设备性能和状态信息,并写入数据库中交由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处理和分析;同时,赋予管理人员和用户不同的权限,使管理员能够利用管理日志实现登录记录、数据添加、数据删减等功能,便于用户浏览管理记录,有效实现系统的用户管理功能。
篇5
一、在设计勘测的发展基础上进行的铁路设计院信息化工程建设
现如今,我国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已经得到了普及,并且与各个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尤其是在铁路设计院中,相关设计、勘测以及管理等步骤都需要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并且铁路企业的局域网与VPN技术也加强了铁路企业中的工作人员之间的联系[1]。当前,在铁路设计院中,很多数据管理以及生产等均已实现数据化,所以说,计算机科学技术是帮助设计院实现设计勘测一体化的重要工具。目前,全国各地的铁路设计院都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发展策略,并且自行开发了相关测量管理程序。所以已经有很多的设计院实现了户外测量与操作的数字化、标准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铁路测量的工作质量与效率。在航空测量的方面,很多铁路设计院引进了先进的测量技术,实现了数据采集的电子化与自动化。另外,在采集地质信息数据时,采用遥感技术,进行相应的物力勘探、土质研究、设置钻探地点以及勘测点等,均采用计算机技术与软件进行实时的数据收集与处理,并建设统一的数据库。在综合相关的管理方面,很多铁路设计院引进了流程管理的概念,从而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实现了项目设计、任务管理、就成控制、电子签名、权限管理以及网上资料共享等,为创造新铁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铁路设计院信息化工程建设过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1.设计勘测一体化
在进行设计勘测一体化建设是,应当从数据的手机、传递、应用以及储存等方面进行,应用数据库技术、模型设计技术、智能管理技术以及可视化技术等进行专业的二维、三维工程的设计,从而完成信息化的集成协同设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信息的设计与共享程度,使得信息能够在生命周期内实现共享[2]。另外,还需要深化设计流程管理,创建标准的设计勘测一体化系统,完善各个专业的工程软件,构建健全的信息化工程的数据库,实现相关专业之间的连接。在探究工程设计的协同联系时,需要在设计院内部进行协同设计,以工程信息数据库为中转,创建能够跨专业的协同设计体系,并且对工程档案进行综合性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对知识体系的管理。
2.设置网络平台
在对现有的局域网进行升级管理时,需要创建广域网,为广域网提供数据信息共享、视频会议等服务,创建虚拟的办公中心,使得用户可以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接收到共享的信息,从而达到实现远程设计、远程办公的目的。另外,还需要创建健全的网络管理机制,对互联网、服务器以及信息数据库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监督与管理。同时应当创建具有较大容量的储存体系,更新服务器系统,从而完善数据库内信息与数据,以创建铁路设计院的数据中心为基础,满足网络科学技术含量的需求。而且,需要设置安全防火墙,提升网络管理的安全系数,防止病毒或不法分子的非法侵扰,备份重要的信息与出具,对传输通道进行加密,或是设置使用权限,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网络信息的使用安全。
3.对工程项目进行综合性的管理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前我国很多铁路设计院中,距离实际的工程项目管理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为相关技术与设备仍然比较落后。随着经济建设进程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专业化管理人才越来越多,相应的项目管理思想也逐渐成熟,所以在相关的类项目管理体系上还是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成绩。另外,还有很多铁路设计院已经在完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严格规定了工程计划进程,控制费用及资源的使用,以设计管理为中心创建完善的项目管理机制[3]。现如今这些已经逐渐的形成为合理、健全的人工的管理系统,能够估算信息化工程建设的报价,对工程风险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控制。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在进入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及计算机等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因此迎来了世界性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提升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同时也为很多企业提供的发展机遇与跳帧。信息化就有一定的时代性与先导性,并且涉及的范围广泛,作用深远,所以属于帮助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深化铁路设计院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加快涉及勘测一体化建设进程,从而促进铁路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董薇.铁路勘察设计BIM运用中的信息化管理探讨[J].铁道勘察,2013(,5):86-88.
篇6
一、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1、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新形势下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整个社会正在逐步走向信息化,各种先进的智能化设备与工具被应用于工程建设行业,循序渐进地推动着工程建设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面对这种形势,铁路工程建设势必要顺应形势,加快铁路工程建设的信息化步伐,才能更好地融入时展,满足时展的诉求。
2、提升铁路建设效率的必然要求
铁路建设工程是个工艺复杂、高度风险、高度专业的工程,多种工序搭接、多种工艺水平、多个施工单位协作等都为铁路建设工程带来了难度和挑战。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能够提高管理效率,让安全卡控措施、质量监督机制、内业资料收集、现场信息回馈等在信息系统的支持下自动化展开,为统一工程项目管理创造了条件。现代化的信息智能技术,例如: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能够为铁路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服务。在信息系统支持下,各种数据、信息等得以高效传输,将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时的传送至相关的管理部门,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及时有效的掌握现场情况和相互沟通提供了有利手段,有效的提升建设管理水平。
二、铁路工程建设的信息化管理途径
1、搭建信息管理平台,优化升级信息系统
铁路工程建设的信息化管理最基础是要搭建一个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多种数据、信息等的支持下,根据铁路工程建设的现实特点来扩建信息系统,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1)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概念建设工程管理包括项目模式确定、项目管理组织设置、各涉及的单位或部门进行职能划分和协作关系、具体的工作流程、涉及的物资设备管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现场施工管理等多个环节。因此,要建立一个涵盖多层次的管理信息平台,从而实现信息的整合和交换的标准化,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展开。通过信息化手段来监控各业务板块,协调相互的沟通,促进项目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2)立足整体,科学规划信息资源信息化管理首要是做好信息资源的规划,具体包括建设项目从项目立项到竣工各个阶段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传输和保存,铁路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做好工序间、部门间的信息传播、交流与沟通,让信息数据成为一项资源来为铁路工程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依据已有的信息数据来规划资源,理顺工程施工流程,创建一个科学化的信息模型,实现铁路工程建设管理的信息化与智能化。(3)聚集优势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铁路工程建设中势必涉及到多种信息、多项资源的运用,必须切实贯彻执行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的相关标准与规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智能技术来广泛聚集优势信息资源,深入开发与利用这些信息资源,使他们支持铁路工程建设,以市场化为手段,围绕铁路工程项目建设这一核心,深入施工现场,从施工现场到工程建设管理深入挖掘多种信息资源、并深入利用其中有用的信息,为铁路工程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4)实效、适用性地优化信息系统铁路工程建设的信息化管理得益于高端、先进的信息系统的支持,创建一个健全完善的信息系统,依托于此系统来为工程建设提供多种信息资源和数据,然而,也要不断地优化、升级信息系统,提高信息系统运行水平,优化调整信息系统内部功能。
2、信息资源的规范化管理
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来规范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的管理与系统的建设要逐步开展,从铁路工程信息的获取、实施到应用都需要合规合法,这其中需要建设单位的引导与监督,协调好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内部部门之间的沟通,使其充分参与到信息资源获取与运用工作中。
三、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的实效
1、增进各参建方的协作,提高工程建设效率
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在信息化通讯技术、智能技术等的带动下,各参建单位都统一参与到工程项目建设的信息化管理中来,依托于现代化网络与通讯技术,建设单位有效领导了整个建设阶段的各项工作,加强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之间协作、交流,使各参建单位都能在建设单位统一领导下来执行各自的职能和任务,并严格按照规定标准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从整体上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与经济效益。信息技术的运用与信息化管理削减了繁琐复杂的工序协商环节,实现了资源的高效配置。
2、推动建设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
在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以及多种智能技术的引导和带动下,铁路工程建设得以高效展开,各个参建方都能按照统一的技术规定与标准规范来执行自身任务,信息系统也为铁路工程建设提供了客观、实用的数据,在各种数据信息的支撑下,铁路建设逐渐朝着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有效提高了铁路建设管理水平,达到了预期的管理工作目标。总结: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未来铁路工程管理的一大趋势,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适应时代的发展,又能提高铁路工程建设管理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一过程中需要各大单位有效协作、集中配合,彼此间通过信息资源的分享来逐步推动并实现信息化管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作者:李昕 单位:银西铁路有限公司
篇7
前言:目前,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信息化,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信息化在铁路工程项目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铁路事业发展现代化的主要标志。铁路工程项目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可以对工程建设管理进行规范,提高管理水平。
一、铁路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铁路建设风险管理的要求
铁路总公司、路局要求强化风险管理机制,对铁路建设而言,隧道施工安全一直是铁路建设风险管理的重点,以信息化实现超前预报、围岩量测的过程控制,成为了新形势下工程实施和项目管理的客观需要。面对铁路建设工程规模大、技术标准高、建设速度快等特点,只有充分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各类建设管理信息的高效集成、高速传递、充分共享,才能对建设工程安全、质量、成本、进度实施有效控制。
2、铁路建设工作水平的要求
信息化也是提升铁路建设工作水平的有力手段。各参建单位人员在知识结构、管理经验、认识水平的差异,最终会在建设工程的安全、质量、成本、进度方面反映。只有在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化系统,建立一个能涵盖工程管理各相关部门的管理机制,才能对建设过程中的安全、质量、进度、成本涉及的资金、物资、人力等资源实现高效、统一、规范、协调的管理和控制。
3、铁路项目特点的要求
铁路工程施工一般都比较复杂,通过采用现代通信、网络、计算机、遥感遥测等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提高信息传递的及时性、统一性和完整性,为各级管理者提供科学的辅助决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对各项目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控制。
二、铁路建设信息化管理的重点
1、针对铁路建设项目隧道施工安全的凸显问题,为强化风险管理,课题开发隧道围岩量测及超前预报监控系统。
2、为加强现场监理的履责管理,课题开发现场监理管理设备(PDA终端)。
3、为加强原材料进场监控与管理,课题开发拌合站、试验室数据采集分析系统;
4、为加强工程质量管理,重点开发、完善了检验批管理分析系统。
三、信息化实施及应用
1、质量控制的实施及应用
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原材料控制、工程过程试验及现场检查、工程质量验收等手段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主要使用系统的质量管理模块、监理管理模块、物资管理模块来完成此控制功能。采取对拌合站和中心试验室检测数据的采集并自动录入检验批,加强对工程原材料质量的控制;通过对监理人员现场及时签认检验批和控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手段来实现。如为了加强工程管理,更多的掌握工程进展的第一手资料,监控项目进展,辅助管理决策,研发专用终端PDA设备,开发监理移动办公平台以支持监理相关工作,引入身份验证、GPS定位等技术支持现场检查工作,可以对数据的真实性进行针对性验证;通过无线4G、WIFI传输技术将数据及时反馈给信息系统控制中心,解决数据采集及时性问题。
2、进度控制的实施及应用
信息化进度控制主要通过收集各单位工程完成情况,系统自动汇总检验批完成情况,形成整个项目的实物进度报表,并以形象进度图的方式直观对重点桥、隧进行实物进度管理;通过网络计划的制作形成整个项目的时间进度图,对于项目的超前、滞后信息进行直观反映或报警。工程进度仅用传统进度报表的形式无法形象、直观的表达。研发工程形象进度动态管理系统,对图形功能进行扩充,通过不同的颜色标识不同的状态,按照设计或施工工序以图形的方式表达工程完成进展情况。
3、投资控制实施
主要通过系统中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验工计价、计划统计、变更设计管理来支持参建各方围绕工程投资进行的相关业务活动,为控制投资提供基础支持。其它支撑模块包括设计管理、物资管理、安全管理等支撑模块。
4、施工组织设计动态管理的实施
施工组织设计是工期控制的重要手段,建设单位负责编制整个项目的指导性施组,并按照实际的工程进度调整,且可控可追溯;施工单位根据指导性施组,结合现场的环境及施工条件编制实施性施组,根据实际进度也可以调整实施性施组。研发的施工组织管理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功能:①以施工组织形象进度图为展示载体,提供指导性施组及实施性施组的导入和维护,支持对施工组织的动态管理与调整。②引入版本管理的概念解决施工组织调整带来的原有方案的追踪问题。③建立桥梁控制点及隧道控制点的进度分析模型,用于自动分析当前进度及计划进度间的差异。④系统集成,实现形象进度图、横道图、曲线图、内业资料的无缝链接,便于施工管理和信息追踪。
5、视频监控子系统的实施
根据建设指挥部管理项目特点,按下列原则设置视频监控点,实现对安全、质量、进度、环保的监控监管:①3km以上的长大隧道及Ⅱ级以上的高风险隧道。②深水基础桥梁施工现场,大跨、连续梁等特殊结构桥施工现场,50m以上的高墩施工现场,新结构或其它复杂桥梁施工现场,靠近既有线、既有城镇道路及城区桥梁施工现场,制梁场,铺架现场。
6、隧道围岩量测及超前预报监控系统的实施
开发隧道围岩量测及超前预报监控系统,在软弱、破碎围岩及部分浅埋隧道地段应用自动量测手段,及时采集和预警围岩变形收敛的信息,应用超前地质预报模块,实现地质预报的远程诊断和变形超标自动告警功能。在独头掘进3km以上的长大隧道应用施工人员考勤管理系统,取代翻牌制度,实现对施工人员安全管理功能。在高瓦斯隧道,应用自动化瓦斯监测功能开展瓦斯动态监控和预警,实现瓦斯浓度超标自动报警功能。
7、拌合站、试验室数据自动采集及监控的实施
在铁路工程项目中,混凝土工程项目对整个工程质量具有直接的而影响,所以拌合站、试验室数据自动采集及监控系统应运而生,用来进行原材料试验检测过程控制、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设定、施工配合比的下达、水泥混凝土生产过程的监控、梁厂养护环境的监控、试块检验评定试验过程的监控,将“事后把关”的混凝土质量管理模式转向从源头上把关,实现混凝土质量全过程监控。
总之,加强铁路工程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既符合我国国情,又顺应时展潮流的事业,同时也是一项应用面广、技术要求高、人员设备质量高的工作,需要铁路建设各个参建单位通力合作,做到信息资源共享。了解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铁路建设单位的主导作用,进行宏观调控,协调设计、施工、监理、建设管理等参建单位的统一合作、优势共享、资源共享。铁路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加快了项目信息的交流速度和频率,有效地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协调了各个参建单位之间的关系,为整个项目工程的决策提供了量化的数据分析资料,提高了项目的风险管理水平。不断地加强信息化建设,最终必将实现铁路工程建设的信息化标准体系目标。
参考文献:
[1]周岩,白丽.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研究[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1,02:28-30+34.
篇8
2.离速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傕息化的重要性
2.1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1)信息资源共享性。构建一个公共的信息控制系统,介人在建工程管理的各个机构、各个管理人员把自己享有的信息资源输人到信息系统中,便于各方了解项目有关信息,第一有利于提升工作速度,第二有利于提升管理质量。让工程的透明度提升,使大家可以更准确、深人掌握工程建设情况。利用共享的信息平台为有效的建设项目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信息。
(2)部门沟通及时性。沟通指的是人和人之间传输与交流信息的过程,对于工程获得成功是不可缺少的,并且也是不容忽视的。对于大规模工程,通常牵涉到诸多部门与诸多人员,工程开工时,需要项目经理及大批的设计人员,管理机构和项目负责人可把需求直接利用信息管理平台和有关机构进行交流。各个机构均应当配备专门的沟通专员,另外应考虑平台出现问题无法交流时,运用其他的交流方法。让人员在配置和各专业间的条件提交更简便,责任更清晰,让工程科学、稳定实施。
(3)管理模式及业务流程的优化。信息化工程不单单是过程的自动化,其还包括管理形式和业务过程的整合。信息化构建是一种管理的革新,因为其牵涉到公司的诸多方面,因此在初期建设过程中,应当选取水平较髙的项目负责人和成员,此对信息平台的构建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2.2提升高速铁路项目管理能力的本质要求
髙速铁路工程建设品质要求严格、技术繁杂、建造时间短,工程管理是髙速铁路建设获得成功的保障。现代化项目管理要求管理信息化,将信息的搜集与处置当做平常管理的主要任务,将定量和定性剖析有效融合,有依靠主观经验判定转变成依托信息合理决策。因为电脑技术的快速发展,其文件存储、报告打印、图形操作页面、互联网通讯等效能大幅提升了人们实施工程管理的质效。让信息化变成工程管理的主要渠道。目前电脑在工程管理中的运用,已经从最初的文字处理,上升到了3个不同的层级,分别是信息管控、建造指挥、战略支撑。
2.3建设数字铁路的根基
数字铁路是以gps、rs、gis、信息平台、虚拟化、物联网、信息集成等技术为依托,探究我国铁道基础设施、移动设备和铁道环境的信息化,达成铁道服务资源与运输资源的全方位管控与直接显示的铁路信息平台。数字铁路具有数字化、自动化、虚拟化、可视化、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特点,是一个巨大、繁杂的大工程,是对铁道信息化的进一步拓展。铁路信息基础架构应当在铁道建造期间便初步建设,这是由于全部的铁路基础设施信息均在建造期间逐步累积构成的。假如未曾在铁道建造阶段注重基础设施的材料的搜集、归纳与架构化,构成完善的铁道信息基础架构,构建数字铁路也就无从谈起了。
3.离速铁路倌息化对工程管理的必要性
3.1信息化对企业自身管理的重要性
(1)可提升企业业务流程的速度,加快信息交流,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运用先进措施达成人才、资本、材料、信息资源的集中谋划、调配与协调,让计算机技术和管理业务过程有效融合,让信息平台变成工程信息沟通的介体,进而增快工程管理平台中信息反应速度与平台的反应效率,提升公司管理效率,对于建设公司来说,有重大价值。据统计,在国外建筑业企业中凡运用项目管理平台的公司,施工进度提高50%,施工质量提髙40%以上,而施工设计费用和人力费用却分别减少15%-30%和5%-20%。
(2)实现合理高效的监督,加强企业决策力度。对于建设公司来说,信息技术可以对公司工程施工的各个时期加以有效监督,不管是工程的进度、协议践行的程度,还是工程中人力、机械、材料的运用费用,均能够依托计算机技术力卩以即时监督。
(3)打破地区限制,达成了跨区域管理。运用计算机技术,能够协助公司解决此种跨部门、跨地区合作、交流等难题。特别是自从中铁建设集团实行地区管理以后,我们更需要此种迅速、即时、髙效的信息互享与交流平台,全方位满足工作需求,提升管理效率,减少公司的跨地区管理费用。对于工程涉及全球多个国家与地区的我们来说,运用工程管理平台和财务管理平台等应用程序更有助于达成全球业务的集中管控。
3.2信息化对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1)顺应施工工程管理对信息量的要求,达成信息的高效整合与运用长时间的粗放型管理,导致建设公司对搜集、归纳和使用信息的忽略,并逐步形成了凭借经验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模式。随着公司建筑工程数量及规模的不断增加,施工信息也会越来越多,如果还是沿用传统的信息统计模式,不仅降低了信息传输的效率,还增加了传输的流程,且在传输过程中极易造成信息失真的情况出现。使用计算机技术不仅能将工作量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还能形成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共享,同时还能对信息予以进一步挖掘,有效提升了信息的使用效率。
(2)构建合理有效的预算计划体系,对成本加以全方位管控利用信息平台不但能够构建全方位预算体系,减短预算时间,另外依托有效的项目成本控制,做到质量有根据、耗费有定额、管理有规范。
(3)形成资本流、物流、数据流、人流等“四流合一”的信息化模式运用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对企业施工过程中每个环节予以及时处理,且在公司内部建立并完善相应的网络平台,从而有效实现公司“四流合一”(资本流、物流、数据流、人流)的集成管控局面,大大提升了公司整体的运行效率。企业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采用信息也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有效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
3.3在企业整合能力方面,信息化具有的重要意义
在高速铁路施工单位实施信息化管理,对企业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而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从企业整合能力角度而言,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起到巨大影响。通过信息化技术的使用,能够实现对企业财务、材料采购、具体施工以及劳资等内容的整合、提炼和升华,并有效形成总部、子公司、项目部三级管理模式,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篇9
公路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基础,加速农村公路发展是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建设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城乡之间的资源分配比例及方法也有着诸多差异,这导致我国城乡贫富差距巨大,农村公共产品极具贫乏。城乡一体化可以提高农村的综合实力,提升其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公路建设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新农村公路建设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通过对城乡一体化进行研究,分析其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城乡一体化理论概述
城乡一体化并不单指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它主要指将城市和农村、城市产业与农村产业、城乡人口等均作为一个整体,在该整体内进行统筹规划,促进城乡共同发展,互利互惠,资源互补,实现城乡产业发展平衡,使得农村居民显示到城市的公共服务与产品,全面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改变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调整城乡居民的收入格局,使得城乡居民享有均等权利及义务,最终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三、基于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公路建设意义分析
(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建设城乡一体化主要是发展做好新农村建设,搞好农业发展。但是农业发展需要农村建立完善的设施,而公路则是所有设施的重中之重,肩负着农业产品对外输送的重要使命。过去,我国农村交通不畅,信息难以传递,根本无法进行农产品的对外输送和农业资料的对内运输,造成我国农村发展极度落后。建设公路不仅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还可以帮助农村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改善我国农村的交通状况,为农村带来新的投资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提升国内经济发展速度
农村的公路建设解决了广大农村买卖难的问题,不仅为广大农民带来了致富的机会,还为农民提供了消费的渠道。农村人口是我国最为庞大的人口群,具有十分巨大的消费潜力,农村市场的开发对于不断增强农村消费需求,提升农民购买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扩大内需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方针,此时提升农村人口的消费需求对于完善我国的经济发展方针,提升经济发展速度具有重大意义。过去,我国农村交通落后,信息传递十分困难,农民的生活水平较低,农村的经济环境较差,这些都抑制了广大农民的消费需求。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交通体系,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村消费需求,促进国内经济发展速度。
(三)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农村公路建设可以加强农村交通体系,改变农村风貌,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也为农村居民带来了许多优惠政策,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进一步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同时,城乡统筹发展还为农民带来了医疗和教育的便利,提升了农村的医疗水平和教育水平,为社会稳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四、基于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公路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一)交通运输工具差异较大
在农村,货物运输工具的类型多样,不仅有卡车,还有农用拖拉机,三轮车,甚至牛车和手推车等等。在农民自身出行的工具主要有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自用小汽车和公共汽车等等。这些交通运输工具在大小、长宽和运输量等方面均具有十分大的差异。因此,基于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公路建设需要考虑不同类型的车辆同时在公路上行驶时所造成的的影响。
(二)规划不明晰
在进行新农村公路建设时,政府通常会将工程转交给当地的施工队伍来进行施工,但是对于公路修建过程中所需的资金和资金的使用及分配并不能做出明确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资金的不合理使用和材料的滥用情况就较为严重,极易造成资金滥用情况,也易使公路的质量出现问题。
(三)施工设计不合理
在进行农村公路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农村的环境,我国农村大多为泥路,在进行施工设计时应该多原有公路进行技术勘测,对原路段进行地质分析和测量。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实际的分析,根据不同的路况使用不同的设计方案。但是我国大多数农村公路并未对具体的地质、承载力等进行实际分析,这样就导致了许多公路在使用过程中损毁较快。并且,在农村拖拉机越来越普遍,但是现有农村的道路宽度对其而言却较窄,这样就造成两车相遇时较易发生撞车事件。
(四)施工质量低劣
在在进行新农村公路建设时,当地施工队不能对设计进行较好地把握,导致道路施工水平不能达到实际要求,主要为水泥厚度不达标。甚至一些施工队为了追求所谓的高效率,并未重视公路的质量,只为了尽快建成,以次充好,造成道路厚度不达标以致其承载能力较低。新农村公路建设往往由当地的施工队进行,但是他们的施工建设器材往往较为陈旧,并且人员水平较低,缺乏必须的施工技能,较易导致农村公路质量低劣。
(五)后续公路养护不到位
农村公路的施工未按照计划进行,造成公路质量低劣,同时,农村公路的后期养护也不到位,这也是严重影响农村公路质量的关键问题。农村公路大部分是根据旧有的道路再次修建而成,因此,公路的并不十分耐用。再加上后期公路养护不到位,致使其多次被损毁,降低了农村公路的整体水平,为农民生活带来了不便。
五、基于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公路建设对策分析
(一)加大法律宣传力度
首先,政府部门应当根据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前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整理为一个能够满足当前公路状况的宣传文件对此次农村公路建设进行宣传。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审查,要求施工队时刻保持严谨,认真贯彻国家对于施工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法律基础,提高其质量水平。
(二)提升施工队整体水平
施工队的水平是决定新农村公路建设成败的关键,因此施工队应当组织其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其能够随时掌握最新的建设知识和丰富的建设经验,提升施工队的整体水平。同时施工队应当根据对内人员的特点培养其资金和人员等各个方面的技能,提升施工队的管理能力,加强内部人员稳定性,以便能够大幅度提升新农村施工队的整体水平。
(三)加强公路的后续养护机制
新农村公路建设的问题不仅出现在施工建设进程中,还出现于公路建设的后续期间,应当加强对公路的后续养护机制。由于我国农村公路较长,资金来源有限,这就严格限制了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因此需要对养护资金进行及其严格的管理。同时,我国农村公路养护人员也极度缺乏,因此专业人员的培养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管是专业养护人员还是农民都应当自发对公路进行养护,以减少政府的投入。
(四)加强农民的法律意识
施工队从事农村公路建设是由于其追求利润的本质所驱使的,因此,对于施工队而言对相关法律法规缺乏认真的了解。想要其能够做到知法而守法,政府部门应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法律知识,提升农民的自我法律意识,以期农民在施工过程中能够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管理。不仅如此,还能够加强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帮助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五)满足农村风貌要求
新农村公路的建设不仅是为了农民带来交通运输的方便,还为其带来旅游等发展的机遇,因此公路就是新农村对外的形象。农村公路应当做到比例协调,设置合理,不仅需要能够凸显农村的自然景观还能够体现其整洁的风貌。新农村公路建设需要能够满足农村风貌建设的要求。
六、总结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公路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进一步发展,促进新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直接关乎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在进行新农村公路建设进程中,提高施工队的水平,增强广大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保障农村的公路建设能够保质保量完成,且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真,齐华伟,江鹏.新农村公路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漯河市新农村公路建设为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6):303-304
[2]吴国辉.新农村公路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11(3):286-287
篇10
事业单位网权威2015湖南怀化城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选调专业技术人员拟录名单公示,更多2015湖南怀化城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选调专业技术人员拟录名单公示相关信息请访问事业单位招聘网。 点击下载>>>
2015年怀化市城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公开选调专业技术人员名单
篇11
1 公路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是公路工程档案是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部分。公路工程建设的严格管理要有工程信息作为决策依据,而建设过程中的档案可以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服务保障。一般情况下,在公路工程施工之前,公路工程档案就开始建立。如果没有这些文件作为参考和依据,公路工程根本无法开展。在整个公路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公路工程档案的产生与整个施工过程是一体的。要保证整个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必须严格检测达标建筑材料的质量以后才能够使用,而检测的数据材料是十分重要的依据。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公路工程质量有两条生命线,一条是具有一定抽象性的以技术性文件材料做衔接条件;另一条是具有可操作性的以公路工程实体为实际载体,而技术性线条是前提,是决策性的,是公路工程的主生命线,需要先产生。
二是公路工程档案是公路工程质量的直接反映。公路工程档案不仅是一个公路建设过程的记录,同时也是公路工程质量情况直接反映和材料化的体现。对公路工程的质量进行评价需要高质量的公路工程档案,公路工程管理是否规范等信息,高质量的工程档案都可以很好的反映出来。
三是公路工程档案管理是公路工程质量控制的一个关键环节。公路工程档案管理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行为,而是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路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对公路工程的监督具有强化作用。公路工程档案管理已经被国家和交通部纳入了公路工程质量控制体系,这对公路工程档案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完善公路工程档案管理的对策
公路工程档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现实中,公路工程档案的管理存在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管理制度不完善、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文章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是提高重视程度。部分单位领导对公路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各单位领导必须转变观念,提高对本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将公路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给予档案管理工作必要的支持,将公路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作为目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日常检查工作。同时,也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得档案观念深入人心,促进工作人员有意识地收集相应的档案材料。
二是健全公路工程档案管理制度和信息化建设水平。公路工程档案管理建设是公路工程档案管理工程的制度保证,各单位要根据国家相应法律法规,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必须进一步完善公路工程档案管理的制度,进一步明确档案归档的范围及保管期限等,明确具体工作的职责和工作流程。同时,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公路工程档案的信息化水平,使用计算机、照相机、扫描仪等设备使得纸质材料变为数据资料,提高档案查询的便利性和效率。
三是进一步提高档案服务能力和水平。公路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用途是提供查询资料服务,为公路建设事业发展提供可靠依据和有利凭证。公路工程档案管理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和参与意识,加大对公路工程档案资源的开发力度,进一步提高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公路工程档案的利用率。
四是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公路工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公路工程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积极应对新形势,加强业务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要着重加强对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的培训,通过提高人员素质,提高公路工程档案管理的水平。
3 结束语
文章主要讲述了公路工程档案管理的三个重要意义:一是公路工程档案是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部分,二是公路工程档案是公路工程质量的直接反映,三是公路工程档案管理是公路工程质量控制的一个关键环节。同时提出了完善公路工程档案管理的四条对策:一是提高重视程度,二是健全公路工程档案管理制度和信息化建设水平,三是进一步提高档案服务能力和水平,四是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公路工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李爽.加强公路工程档案管理的意义[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6).
篇12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行业的不断发展,公路工程造价问题已经受到了有关部门的关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的公路工程造价管理还不完善,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一定要分析这些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进而保证公路工程的顺利施工,确保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推进我国公路行业的发展。
1、公路工程造价的特点
建设项目投资,也称建设工程造价,一般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花费的全部费用,即该建设项目有计划地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和形成最低量流动资金的一次性投入费用的总和。它主要由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和工程建设其它投资组成。公路建设点多线长,工程分布比较分散,在建造构造物的过程中和建成后都无法移动。公路生产类型以及施工环节比较多,有着较为复杂的生产程序,主要有路面、桥梁、涵洞、路基等工程,产品的形体相对庞大,生产周期也比较长。相比较于公路建设的特点,可以总结出公路工程造价的特点,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额性。公路工程不但有着较大的实物形体,造价也相对较高,它与各方面的重大经济利益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它影响到宏观经济,所以一定要控制好工程造价,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差额性、个别性。可以说,每一项公路工程都拥有着其具体的规模、功能、用途。实物和工程内容都有个别性、差额性。这些内容对工程造价的不同起了决定作用。
(3)动态性。通常来说,每一项工程的建设工期都相对较长,因为一些不能预料的影响因素,使得工程造价在不断的产生变化。例如材料设备差价、工程量变更、费率、利率以及汇率的变化等,都会对工程造价的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2、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问题
2.1、造价的方法和依据不符合当前的市场及规律
确定工程造价的方法是概预算定额,在建国以后,我国在经过长期的发展之后形成了现在的公路工程定额。定额管理制度是以概预算为中心的,这是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各种定额资料是其最基本的设计依据。公路工程定额是用来反映在特定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下完成工程建设中的某项产品与各种生产和消费间的一种特定的数量关系。在定额中固定化的人工价格与机械台班价格以及其计价问题,都不符合市场规律,这使在公路工程管理中很难实现由市场形成价格的竞争机制,还违背了以企业定价、以市场来形成价格的原则。间接费是根据企业的性质或工程类别来收取的,原则是差别率。仍然沿用以支定收的办法来进行费用项目的划分,这使得费用过高。
2.2、前期决策和设计工作不够深入
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勘测调查资料的较少,有着较短的设计周期;工程设计不完善,没有较深的设计度。在公路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实事求应该不断的深入。最近几年,公路工程项目建设处在一个大发展时期,但是因为项目储备不够,致使可行性研究还比较肤浅,公路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建议结论的科学性还不足,进而影响了公路的项目的后续工作。当前,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存在着一个误区,也就是标准越高越好的这种认识,在设计和建设中只注重高指标。因为很多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时间比较短,进而缩短了设计的周期,同时地质勘察工作时间也会相对的减短,使得设计基础资料失去了其真实性。
2.3、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建设不够完善
当前,大部分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都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产物,许多的造价咨询机构都有着政府主管部门或者是事业单位的背景,与国外的造价咨询机构相比较,我国在管理制度上还有一些问题,有着一些不健全的地方,比如公平和公正就不能够较高水平的达到,还不可以完全运用各种科学的手方法分析和研究工程造价,所以就不能够提出一些比较可行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2.4、项目实施时缺少主动控制
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中有很多的不足,如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中出现过多的索赔、修改设计等等,目标值和实际值的差别太大,没有对目标值和实际值进行细致的对比和纠偏。没有制定预防偏差的各种补救措施。
3、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加强对公路工程的宏观调控,要使计价模式与市场经济相符
政府部门应该做好宏观调控的工作,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来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应该减少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还可以向外国借鉴先进的经验,按照不同投资主体分别进行管理。
3.2、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时刻优化施工方案
优秀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必须要与实际相符合,尽量使投入最小化,使输出最大化。通常情况下,工程技术员只重视技术而对经济工作有些忽视,在进行施工时,只要有安全保障的施工方案就开工,未深入的研究是否有更加合理的施工方案,这就会使得施工比较盲目,使得公路工程的造价相对的增加。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针对施工时具体情况,制定出更合适的施工方案,降低公路工程的造价。
3.3、制定施工预算,及时调制公路工程成本计划
(1)在进行施工预算前,一定要全面的熟悉施工设计和工程图纸。但是有时一些图纸未直接将公路工程数据在施工图纸上反映,因此一定要对工程图纸充分地熟悉理解,结合施工组织的施工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工程量。
(2)公路工程预算的根本是机器、材料、工的单价的确定,其拥有着比较强的伸缩性,由于一些物价、人为、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工程成本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将这些因素作为控制工程成本的重要点。
(3)制定计划成本一定要依据工程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公路工程成本、控制的资料和经验对施工预算要及时的进行修改,并及时的补充定额,这样才能制定准确的施工预算。
3.4、对工程实行动态控制
目前我国确定和编制公路工程造价,主要是根据国家确定的造价定额、规定的费用、颁布的价格及费率等,在设计过程工作人员只会套用定额,在编制造价方面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基本上是通过静态管理的方式编制造价估算,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造价变化的客观性。基本建设过程相对应的各阶段造价也动态地反映了项目的总造价,公路建设项目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计价的多次性,从这个角度上讲,应该通过动态的方式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尤其是受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设计阶段没有考虑到的因素在工程实施阶段都暴露出来,进而变更设计及造价,因此,执行造价计划的过程中,需要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分析,同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进而顺利实现目标。
3.5、加强社会造价咨询机构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鼓励除政府之外的其他社会资源进入到工程造价管理领域。这样可以不断增进同行业之间的相互竞争,从而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同时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可以依靠其独特的优势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水平的工程造价管理服务,这就需要政府不断转变其管理模式,给造价咨询服务机构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3.6、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对于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体系一定要完善,标准体系与统一权威和规范性的特征相符合,这是现阶段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中亟待完成的任务。这需要科学合理的明确信息化建设中的总体规划和目标,有计划的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建设,建立工程造价的信息库,实现各个部门和行业之间的工程造价信息共享。
结语
总而言之,一定重视公路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在掌握公路工程造价的基础上,不断的进行深入的研究,节约生产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工程造价管理机制和理念,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而使我国的公路工程造价系统不断的健全完善。
篇13
1、引言
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随着建设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在八十年代起步,项目管理是由20世纪50年展起来的,公路工程项目管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依据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利用计算机来辅助公路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它已经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不少公路施工企业正处在经营管理体制转轨的关键时刻,需要对一系列工作进行强化管理,特别是对工程项目管理。公路施工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要认真研究和思考,采取应对措施,努力寻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经营管理机制,以应对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困难。
2、公路工程项目的信息化
工程项目管理作为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于 1982 年被引进到我国,至今已有 30年。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是: 从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以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其中“从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指的是项目的实施期;“项目策划”指的是目标控制前的一系列筹划和准备工作;“费用目标”对业主而言是投资标,对施工方而言是成本目标。项目决策期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项目的定义,而项目实施期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管理而使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的。由此可见,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进度、质量、合同、计量、财务、物资材料、风险、图纸文档等诸多方面的工作。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网络、计算机、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整合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等内容,及时地为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外界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本质,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通过充分利用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等在内的科学方法对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处理并辅助决策,以便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2.1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和任务,因为安全管理是合同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和费用管理的基础,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后续工作才可以顺利有序的开展。施工安全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永恒主题,施工部门应成立专门安全生产小组、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全面落实责任制度、定期组织安全学习教育。
3、公路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工程建设已逐步建立了一整套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工程建设管理体系,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应用信息化技术对工程项目进行主动和有效管理的水平仍然很低,无法保障项目建设的规范推进和项目过程中资料的有效收集与分析。当前,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3.1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的体制不健全
由于公路工程项目具有单件性和永久性的特征,所以要求项目管理人员应进行全过程的综合性管理,以保证项目安全好、成本低、质量优和进度快。目前我国公路工程管理的体制并不健全,公路工程项目通常是由政府出资建设的,政府为了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日常生活的干扰,对施工的进度要求十分严格,工程的进度只能提前,不得推后,这就造成了有些施工单位根据政府制定的工程进度,倒排进度计划,缺乏周密性和严谨性。此外,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赶进度,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道路建设程序,将一个完整的工程肢解给不同的小企业施工,从而导致工程的质量不能保证,安全性大大降低。
3.2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的责权利脱节
我国企业中存在明显的责权利相脱节的现象,特别是在国有企业中责权利脱节、有责无权、有权无责、权责不均、责利不均现象严重,没有形成责权利的合理管理制度,这将造成工程项目管理的漏洞,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3.3 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较大
公路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是具有动态性的,某些施工企业的项目目标计划编制缺乏动态性,动态控制能力差,不能对项目管理的安全、成本、质量、进度等进行动态的管理,没有建立可预见和可追溯的标准化管理系统,从而导致施工过程中的干扰和风险增加,进而导致工程的费用增加、进度缓慢、质量下降,影响了企业效率和发展。
4、公路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改进策略
4.1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信息定义和梳理。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庞大的信息体系,它应该集成工程建设中所有的信息,包括业主、承包商以及监理部门,包括项目组织、计划、财务、资源、控制等体系,包括建设工程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各阶段,包括地基基础、主体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工程进展各分项等。所有这些信息的发生,往往都不是独立而是彼此联系的,一个信息经常要涉及数个部门,横跨多个进展阶段。因此,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就需要对每个信息的发生和经过有较为明确的定义和梳理,整合信息流量,从而化零为整地处理信息。怎样才能将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各种信息统一起来,形成对工程质量、成本、进度、施工合同及物资设备采购的适时监控,是中国工程项目管理迫在眉睫的问题。而所有的这些问题之中最根本也是最基础的,就是首先要对工程项目管理中所发生的各种信息有一个分类清楚地确认。
4.2建立中国特色的先进项目管理思想和理念
当前的现代项目管理思想和理论基本都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的,这些理论都是在一个比较完善的法律和制度环境下通过多年的工程实践总结而发展起来的。但目前中国的法律还不完善,投资管理体制还处于改革时期,不可避免地导致这些理论在中国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有点水土不服。而相关研究人员对项目管理理论和思路理解得不够透彻,以这些理论为基础而开发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在理论基础上就存在缺陷,所以推广应用起来就很难和工程实践情况相结合起来。
5、结语
公路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完整复杂的系统工程,项目管理贯穿整个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它涉及的工程安全、质量、进度与费用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积极改进和完善公路工程项目管理,是提高公路工程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规范工程项目管理秩序的重要保证,也是企业提高效率,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项目管理理念、人员素质、管理模式、IT 技术、应用环境等因素,需要多方协调才能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工程项目管理中去,从而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让信息技术真正地为工程项目管理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秀荣.浅谈公路工程质量影响因素.辽宁交通科技,2005年第6期
[2]顾长龙,崔巍.浅谈公路工程质量管理.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年第6期
[3]朱震.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现状浅析.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0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