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子商务概念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村电子商务概念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农村电子商务概念

篇1

作者简介

费琦丽,资深品牌营销专家,专业电子商务研究人士,沃土教育特聘专家,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导师,网络创业培训(TSPS)项目专家委员会成员,《引爆网上创业》教材副主编。在传统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领域均有丰富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先后服务过珀莱雅、吉利汽车、苏宁电器、网盛科技等大型品牌企业,擅长电商品牌化运营策略、整合营销规划、网店推广计划等,对于新技术、新趋势、新模式等在电商领域的应用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吕继仁,创业的实践者和分享者。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创业培训指导委员会专家,国际劳工组织和人社部授权的“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培训师,宁夏西部创业管理学院创始人,网络创业培训(TSPS)项目专家委员会成员。

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和中小企业创业培训、咨询服务工作。曾参与编写国家职业资格《创业咨询师》教材、《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大学生版》教材、《残疾人创业指导手册》以及《引爆网上创业》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是网络创业系列教材之一。全书从创业的角度解读电商,又从电商的角度诠释创业,娓娓道出电商创业的“道”“形”“术”,引领读者领略电商风云变幻,一览跨境电商新蓝海、移动电商新契机、农村电商新趋势、社交电商新版图、O2O电商新征途,再从项目选择到市场分析,从团队组建到资源整合,指导创业者一步步迈出电商创业的征程。全书内容迎合了当前最新的网络创业趋势,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

目录

上篇:电商创业之“道”

第一章 走向电子商务创业

1.1 什么是创业和网络创业

1.1.1 创业的概念、本质及类型

1.1.2 网络创业的概念、本质及类型

1.2 电子商务的概念、特征及分类系统

1.2.1 电子商务的概念

1.2.2 电子商务的特点

1.2.3 电子商务的模式分类

1.3 电子商务创业要素评估

1.3.1 创业意识与心理准备

1.3.2 知识和能力的准备

第二章 揭启电子商务新纪元

2.1 新商业文明:电商时代的崛起

2.1.1 电子商务是生活方式的变革

2.1.2 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冲击

2.2 电子商务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2.2.1 全球电子商务的起源及发展概况

2.2.2 全球电子商务的鼻祖:亚马逊和eBay

2.2.3 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2.3 电子商务发展趋势略读

中篇:电商创业之“形”

第三章 描绘跨境电商新蓝海

3.1 跨境电商的概念、特征及平台概览

3.1.1 跨境电商的概念及特征

3.1.2 跨境电商出口平台简介

3.1.3 跨境电商进口平台简介

3.2 数字化解读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

3.2.1 跨境电商行业发展概况

3.2.2 全球主要跨境电商市场掠影

3.2.3 跨境电商的物流与支付

3.3 跨境电商的政策扶持和发展趋势

3.3.1 政策红利:跨境电商提速快跑

3.3.2 解析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

3.4 跨境电商:风起云涌的“创业蓝海”

第四章 发现移动电商新契机

4.1 移动电商的概念、特征及发展之由

4.1.1 移动电商的概念及特征

4.1.2 移动电商迅速发展之由

4.2 指尖上的商机:移动电商风生水起

4.2.1 电商巨头间的“移动资源争夺战”

4.2.2 移动购物市场份额:手机淘宝依旧是老大

4.2.3 移动支付的两大阵营

4.3 移动电商的商务模式和发展趋势

4.3.1 移动电商的商务模式

4.3.2 移动电商的发展趋势

4.4 撬动“拇指经济”:移动电商创业机会

第五章 发掘农村电商新趋势

5.1 农村电商的概念、特征及兴起条件

5.1.1 农村电商的概念及特征

5.1.2 农村电商的兴起条件

5.2 “菜篮子触电”工程:农村电商掘金潮

5.2.1 电商巨头间的“菜篮子争夺战”

5.2.2 在竞合中升级:多种地域模式并存

5.3 农村电商的商务模式及发展趋势

5.3.1 农村电商的商务模式

5.3.2 农村电商的发展趋势

5.4 乡野商机:下一站电商金矿

第六章 解析社交电商新版图

6.1 社交电商的概念、特征及兴起之由

6.1.1 社交电商的概念及特征

6.1.2 社交电商的兴起之由

6.2 社交电商的分类、平台及资源争夺战

6.2.1 社交电商的分类及主流平台简介

6.2.2 阿里、腾讯、京东的社交电商“博弈”

6.3 社交电商的运营关键点及发展趋势

6.3.1 拿捏社交电商的两大运营“穴位”

6.3.2 解读社交电商的发展趋势

6.4 社交电商的创业机会

第七章 布局O2O电商新征途

7.1 O2O电商的概念、特征及与B2B、B2C的比较

7.1.1 从团购到O2O电子商务

7.1.2 O2O电子商务的特征

7.1.3 O2O电商与B2C、C2C的比较

7.2 大型电商平台O2O布局概览

7.2.1 阿里系:携“UC+高德”布局O2O大前锋

7.2.2 腾讯系:借“微信”打造O2O生态

7.2.3 百度系:技术为王,开放协作

7.3 O2O电商的主流应用场景及发展趋势

7.3.1 O2O电商的四种主流应用场景

7.3.2 O2O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7.4 O2O电商模式中的创业机会

下篇:电商创业之“术”

第八章 选择电商创业项目

8.1 电商创业项目的内涵和特征

8.2 电商创业项目选择的基本思路与原则

8.2.1 电商项目选择的基本思路

8.2.2 电商项目选择的基本原则

8.3 电商创业项目的风险评估

8.3.1 电商创业项目的风险类别

8.3.2 电商创业项目的风险规避方法

8.4 电商创业项目的综合评估体系

第九章 评估电商市场环境

9.1 选择电商平台:电商创业平台为王

9.1.1 电子商务创业平台分类

9.1.2 电子商务创业平台的选择思路

9.2 定位目标客群:视客户如生命

9.2.1 目标客户的概念及特征

9.2.2 目标客户定位基础——客户需求理论

9.2.3 目标客户的定位与分析方法

9.3 解析竞争对手:扬长避短以变应变

9.3.1 竞争对手的概念、界定指标及分类

9.3.2 如何与竞争对手较量

9.4 电商创业项目的营销战略

9.4.1 网络营销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9.4.2 有高度接地气:电子商务营销策略

第十章 组建电商创业团队

10.1 创业团队的概念、特征及人员构成

10.1.1 创业团队的概念及特征

10.1.2 创业团队的人员构成

10.2 电商创业团队的类型及组建流程

10.2.1 电商创业团队的类型

10.2.2 电商创业团队的组建流程

10.3 电商创业团队架构策略

10.3.1 电商创业团队的架构类型

10.3.2 确定电商团队架构的流程

10.3.3 电商团队核心岗位职能

10.4 电商创业团队招聘、培训与管理

10.4.1 招聘员工的流程与渠道

10.4.2 重视新员工培训

10.4.3 有效管理员工

第十一章 整合电商创业资源

11.1 创业资源整合概述

11.1.1 什么是资源及创业资源

11.1.2 创业资源整合的概念、特征及类别

11.2 创业资金整合—预测电商创业投资与效益

11.2.1 电商创业投资预测

11.2.2 电商创业的融资渠道

11.2.3 电商创业的融资原则

11.2.4 电商创业投资回收与利润预测

11.2.5 预测网店销售与利润——以淘宝开店为例

11.3 人力资源整合——电商创业培训及人才服务

11.3.1 整合电商创业培训:创业者孵化的利器

11.3.2 整合电商人才服务:提升员工整理素质

11.4 信息资源整合—市场信息、政策信息、技术信息

11.4.1 初创型电商企业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11.4.2 电商信息资源的整合原则

附录一:本书提及的主要网站

附录二:网络创业培训(TSPS)项目简介

附录三:杭州沃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篇2

0 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稳定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全局。电子商务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交汇孕育出的新浪潮,为了进一步改善和增加农民收入,政府对农村电商给予了政策上的扶持,贵州省先后引入了淘宝农村电商和京东农村电商。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是数据,基于大数据技术进行商业的运营和管理,已经成为传统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新方向。本文将大数据引入农村电商,探讨大数据影响下农村电商的发展方向以及如何运用大数据有效的开发新产品和挖掘潜在客户,这对推动农村电商向更好方向发展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1 大数据相关内容简述

1.1 大数据概念 大数据是从英语单词“big data”直译而来,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果仅从字面意思理解可以认为数据量巨大,而与海量数据、大规模数据以及超大规模等概念相比完全不同。关于大数据,目前业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定义都是根据大数据特征来定义的。大数据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第一、数据体量巨大(Volume);第二、数据类型复杂(Variety);第三、价值密度低(Value);第四、速度快(Velocity);Merv Adrian[1]认为:“大数据超出了常用硬件环境和软件工具在可接受的时间内为其用户收集、管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1.2 数据处理模式 从大数据的4个基本特征可以看出,使用现有方式来处理大数据是不可取的。大数据主要处理的是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通过分布式集群对数据体量巨大的数据进行分布式并行计算,其中集群结点可以灵活调整。而这种灵活性主要是运用Google提出的MapReduce框架来处理大规模数据集[2]。

2 贵州农村电商现状及发展趋势

2.1 贵州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把实体店与电商有机结合,使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产生叠加效应,有利于促消费、扩内需,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近年来,贵州省电子商务发展加快,产品销售搭上新快车、创业就业找到新门路、快递物流得到新发展。“互联网+电子商务”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途径。

2014年贵州省电商交易规模758亿元,同比增长132%,网络零售额达到342亿元,直接从业人员达到3万人,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近6万人。今年上半年,贵州省电子商务交易总额493亿元,同比增长31.6%,网络零售222亿元,同比增长30%。

贵州省确定了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和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8个县获得国家财政部和商务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同时还增评11个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通过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和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带动全省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

贵州省与阿里巴巴集团深化合作,签署《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阿里巴巴在品牌、网络、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结合贵州省的生态资源丰富,围绕“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应用普及、新型高效的农资电商O2O渠道的建设、生态产品电商化供应链的打造、农村金融以及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发展”等主要内容,提高贵州省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水平。

2.2 贵州农村电商发展趋势 贵州省出台《贵州省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构建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和市场环境,打造有贵州特色的电子商务产业和创新模式,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与贵州省五大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到2017年底,贵州电子商务发展“百千万工程”基本完成,电子商务生态圈基本形成。

3 大数据为农村电子商务带来机遇与挑战

在数据时代,人类的活动基本上是基于数据的活动。而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本质上来讲是大数据的竞争,谁能获得和运用好大数据谁将能在数据时代占有先机。电商平台所产生的数据量巨大以及收集到的信息具有真实性、精确性和指向性。因此,大数据在电商行业中的应用具有先天优势。

3.1 大数据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带来的机遇

3.1.1 农村电商企业通过大数据应用创新商业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活动已经改变了农村传统的商业活动方式,这也是商业营销的另一种新模式,数据服务的变革是大数据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农村电商企业通过挖掘和分析消费数据来制作具有个性化、精准化和智能化的营销策略,建立一种比现有营销广告和产品推广策略更为高效新商业模式。农村电商企业可以应用大数据来很好的掌握客户需求,寻找更多的切入点来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同时这也是增加农村电商企业收益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1.2 农村电商企业通过大数据推送精准营销信息 农村电商企业通过运用大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客户可以更好的掌握客户信息,以便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从而提高营销活动效率和降低营销成本。利用大数据精准营销模式可以帮助农村电商企业降低成本,找到更大的利润空间。农村电商企业利用大数据对消费者的地区、购买习惯、收入水平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收集、对不同类型的消费者进行细化,同时对消费者的浏览记录以及购买信息进行数据挖掘,找出商品营销过程中的规律,这将有利用增强电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2 大数据在电商企业与贵州农村电商活动中的应用

3.2.1 大数据在ZARA中的应用 ZARA是美国的一家服饰生产销售企业,ZARA平均每件服饰价格只有LV的四分之一。但是,打开这两年的财务报表,ZARA税前毛利率比LVMH集团要高出23.6%。

当有客户像ZARA店员反映:“这个衣领图案很漂亮”、“我不喜欢口袋的拉链”等细微未节的细项时,店员都会记录下来并反映到ZARA内部全球资讯网络平台,每天至少有两次传递资讯给总部设计人员,由总部通过数据汇总后做出决策传达到生产线,改进产品样式。

收集和分析海量的顾客意见做出生产销售决策,这样的作法大大降低了存货率。同时,根据电话和电脑数据,ZARA分析出相似的“区域流行”,在颜色、版型的生产中,做出最靠近客户需求的市场区隔。

不仅收集客户意见给生产端,让决策者精准找出目标市场;也对消费都提供更准确的时尚信息,双都能享受大数据带来的好处。分析师预估,网络营销客至少提升ZARA总营销额的10%左右。

3.2.2 贵州淘宝生态城 贵州淘宝生态城是基于大数据产业而建立起来的大型电业产业城,该生态城不是单一的电子商务,而是线上线下共存的新型淘宝商家。通过整合分析线上、线下销售数据,为商户提供有价值的二次数据,比如什么商品销量好、如何把握季节性来推广农产品、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什么样品牌的农产品等。商品可以通过提供的数据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不断创新商业模式以及开发新的商品。

同时,物流园区可以通过获得的数据,对每一个物流中心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对仓储空间以及配送路线进行精准计算,降低了物流仓储和运输成本以及能为消费者提供精准及时的服务。

3.3 大数据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带来的挑战

3.3.1 商务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传统的商业活动是基于现实场景完成交易,文件和票据的传递、信息交换以及资金往来等仅发生在交易双方之间,需要经过的中间环节很少,第三方很难接触和获取交易双方的商业信息,所以发生商业信息被窃取和泄漏的概率很低。然而电子商务的交易是基于互联网虚拟的现实场景,交易双方的文件和票据传递、信息交换以及资金往来等都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交易双方数据极容易被窃取和篡改,这将给交易双方带来难以估计的后果。大数据处理技术在应对信息安全时进行了性能的全面评估,使其能够及时、精确地定位各类网络攻击或非正常现象,并将这些异常数据收集整理通过分析实施预防措施。

3.3.2 海量数据挖掘和分析 农村电商企业利用大数据挖掘数据的过程中通常要在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这体现出了大数据价值密度低的特征。这些数据中一部分是用来分析和预测消费的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来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另一部分数据是用来研究未来农村电商的发展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农村电商企业利用大数据的主要问题是在数据的挖掘和处理上,海量的数据为农村电商企业分析数据增加了难度。从事农村电商企业的人员,缺少发展电子商务大数据的经验和技术,这必定会影响农村电商企业的发展状大。而当前人才和技术的缺失恰恰是农村电商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首要挑战。

篇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最具生命力的商业模式,在各个领域蓬勃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也应运而生,为改善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状态、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变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相对于其他领域的电子商务活动而言,因为农业具有生产周期长、农产品无法复制等特点,导致农产品电子商务比工业化产品电子商务难得多。如何寻找出适合农产品自身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电子商务活动是当务之急。而从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的角度来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将有可能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思路。

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的内涵

1985年,美国著名竞争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他认为,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企业就是一个包括众多增值环节的价值链。2000年,英国经济学家卡普林斯基(Kaplinsky R.)将波特的企业价值链模型进行了扩展,把企业间的联系考虑进去,提出产业价值链概念,是指以某种核心技术或工艺为基础,以提供能够满足消费者某种需要的效用系统为目标的、具有相互衔接关系的企业集合。一个完整产业价值链的不同环节上有不同的参与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获得相应的利益。“产业价值链”的概念突出了“创造价值”这一最终目标,描述了价值在产业链中的传递、转移和增值过程(梁君、顾江,2009)。

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创造价值的整个过程,从农户到最终消费者形成完整的价值增值体系。其产业价值链主体有:农户、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经销商、物流企业、网络平台、支付平台、认证机构、监管机构及消费者,如图1所示。这根链条上的各种主体元素紧密联系、互相作用,彼此之间的价值联结是紧密的,被捆绑到一个产业价值链系统中,创造出比单一主体更大的协同效应和更大的价值。

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的构成主体中,农户、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经销商、网络平台构成农产品电子商务商家的主体,直接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价值链的价值创造与分配,其中网络平台处于农产品电子商务商家的核心地位;支付平台、认证机构、物流企业并不直接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价值链中的价值创造,而是通过为农产品电子商务商家提供基础设施服务获利,它们的利润来源于农产品电子商务商家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价值链中获得的利润;监管机构既不直接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价值链中的价值分配,也不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价值链中间接获得相应利润,主要是为农产品电子商务提供良好的运营环境。

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存在的问题

(一)主体间信息不对称严重

从农产品电子商务价值链模型可以看出,农产品的流通体系复杂,参与主体众多,但由于各主体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同、接入互联网平台的能力参差不齐,造成信息严重不对称,对农产品电子商务价值链的提升,带来非常不利的因素。

(二)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落后

电子商务平台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价值链中处于核心地位,连接了生产与消费,是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节点。然而,我国大多数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供销信息公共平台建设严重滞后,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也尚未建立面向客户的农产品信息管理系统。

(三)主体之间缺乏有效协同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价值链上各节点之间的整合与协作。但是,由于受农产品价值链主体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的影响,受传统观念、人才和技术制约,缺乏市场竞争和创新意识,尚未形成基于信息和知识共享平台上各利益相关群体间的价值链关系。因此,农产品生产、加工、商贸龙头企业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政府作为监管机构,对农产品流通工作的指导和管理相对不足,宏观调控乏力。

(四)物流配送体系协调不力

对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而言,还有一个重大短板就是物流配送体系薄弱,各个环节协调不力,未能形成有机整合,无法有效创造顾客价值。农产品对于保鲜有特殊的要求,需要物流配送能以符合客户要求的农产品质量、数量、品质,以最方便、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按客户要求把农产品送到客户手中(张莉,2010)。

(五)农产品标准化程度较低

我国农业生产还多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模式,农民的组织程度分散、生产加工能力低、效率不高、产业的集约化程度低;再加上农产品的概念非常广,产品种类繁多,产销链很长,每个环节都有加工服务者,服务内容差别大(赵苹、骆毅,2011)。

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

(一)加大宏观政策引导力度

针对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应在其中发挥能动性,从政策、法律、财政高度上扶持农业和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本着“有促有控,以促为主”的原则,政府部门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上制定规划,制定特色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通过政策倾斜以及财政资金扶持,明确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目标、战略重点、任务、发展模式和形成特色农业电子商务产业链的战略步骤。同时,加大政府对农产品生产组织、各类涉农企业的扶持。

(二)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与繁荣,离不开先进的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强调政府在公共物品建设方面的主导作用,由国家或政府这种公共机构负责组织提供,把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作为农村基础设施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各级政府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资源,节约投资,突破资金不足的瓶颈制约,通过多种投资渠道,集中建设统一兼容、资源共享、高效适用的各级网络中枢平台。

(三)增强参与主体间协作程度

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的各主体之间,应是合作共赢的关系,而不是竞争对立的关系,因此,需要增强主体之间的协作,各主体更关注整个价值的增值,而不是短期利润的最大化,实现多赢的博弈效果,构建利益共同体。首先,应以品牌整合整个产业价值链,充分发挥品牌所带来的价值增值作用,以品牌为核心,以拥有品牌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导,依据产业之间的关联,发挥核心企业、核心产品及配套体系的牵引效应,来整合整条产业价值链。其次,积极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经纪人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中的作用,提高农户参与价值链的能力,降低交易成本。再次,发展促进农产品贸易中介机构,积极展开合作,增强集约化管理,发展订单农业,大力开展定制化服务。最后,应转变农民支付观念和终端客户购买观念,促使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要素加快创新,实现产品丰富化、渠道多元化、服务个性化、交易便捷化、支付安全化。

(四)完善交易平台基本功能

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平台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与基础,是缩短农产品供应链,实现B2B、B2C和C2C,达到惠农、惠民和惠商的重要渠道。应强化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功能和服务,铸就核心竞争力。第一,实现网络交易安全化。加强网络交易安全技术的开发,普及网络安全交易知识,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交易平台,以保证安全高效地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第二,强化网络信息和交流功能。平等交流、互惠互利的平台能聚集大量专家和网民,大家在讨论中获取更多有用信息,有利于网民挑选最适合的农产品。第三,提供个。网络平台应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强化产品品牌和企业形象。第四,提升网站功能层次,实现网上竞标、网上竞拍、委托买卖等在线交易形式,增加网站的支付功能与实用性,让更多的人能在专门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销售或购买农产品。第五,选择合适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

(五)健全产品标准管理体系

农产品由于对新鲜、环保、无毒等要求高,要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就必须进行标准化管理。因此,应制定覆盖农产品产业全价值链的一整套标准,包括农产品的名称、生产、加工、销售、包装、运输、储存、标签、品质等级、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容器和包装、最大杀虫剂残留物允许含量、最大农药残留物允许含量等,都应有统一的标识和认证体系,建立质量认证制度,严格按质量标准检测。由于农户的小农意识,要健全产品标准管理体系,应充分发挥拥有品牌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主导作用,采用“企业+园区+农户”的生产模式,实施标准化管理和规模生产。

(六)建立高效物流配送体系

第一,各级政府运用财政贴息、扶持担保等手段,继续加大农村道路等基础物流设施建设,整合现有运输、仓储和网络等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各类农产品地区性、专业化的物流中心和交易中心,逐步建立起从农村到城市的集仓储、冷藏、加工、配送以及长短途运输功能为一体的农产品配送体系。第二,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和合作物流,重点扶持一批第三方农产品物流企业,鼓励更多的运输企业发展现代物流,鼓励实力雄厚的企业开展面向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物流运输服务,建立全国性的农产品物流配送网络,实现资源共享。第三,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可以考虑自建物流,加强物流配送环节及人员的管理,或者与农产品流通企业合作,从而有利于从配送上做到安全,并满足保鲜、外观无破损等感官上的特殊要求。

(七)壮大涉农电子商务队伍

首先,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电子商务科技宣传以及人员培训,提高电子商务在农户中的可信度,从而进一步带动其他农户使用电脑并参与到农产品电子商务中。其次,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农业电子商务校企合作机制,吸引高等院校在涉农企业和组织建立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加强双向合作,提高农村信息人员素质,提高他们组织开展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能力和自身的服务水平。再次,制定优惠政策,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涉农专业大学毕业生和高级人才农村地区就业,并对其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农产品的相关知识,推动当地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培养新一代农业电子商务建设的主力军。最后,建立由产技术人员、电子商务技术人员、市场专员、外聘专家等构成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技术服务团队,帮扶重点农产品生产组织和龙头企业,提升电子商务建设水平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Porter M.E..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M].NewYork:Free Press,1985

2.Kaplinsky,R.Globalization and Unequalisation:What Can be Learned from Value Chain Analysis?[J].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00, 37(2)

篇4

(一)农村电子商务所处环境制约

1.基础设施发展的不足

基础设施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前提,我国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匮乏严重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例如,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部分农村已经实现了“村村通”,有线或无线网络基础设施基本覆盖了每家每户,而在中西部地区,情况则截然相反,乡村基础设施存在落后与残缺等现象,大部分农村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依旧处于空白状态。

2.信息服务的缺乏与低质

信息基础建设好比一座住房,除了基础的地基之外还需好的砖瓦为其加料。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所采用的电子商务平台大部分为B2B、C2C类网站,但是这类网站往往只记录了供求双方联系方式与基本信息等内容。部分农业网站上所谓电子商务模块仅仅是打着一块电子商务招牌,不具备交易流程各种细节,设计缺乏人性化、信用问题得不到解决,完全沦为装饰品。

(二)农业自身缺陷问题

1.农民自身素质

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一种经营概念,需要一定综合素质作为支撑。电子商务虽然对信息技术要求不高,只需要通过简单的上网就能完成产品的销售与购买。但是经相关调查可知,我国农村有超过63%的人从未接触过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仅有18%的人在学校或通过自学才对信息技术有一定了解。

2.农业生产限制

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依旧属于半机械化、小规模经营,所生产的农业产品与副产品产量较少,农业生产中必须的种苗与农药的农资农具需求量较低,无法达到规模化要求。因此,在农业生产限制下,生产规模过小、生产品种单一等问题都不利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开展。

3.农村电子商务商品的制约

农村电子商务商品种类繁多,每种商品保质时间、运输方式不尽相同,例如海鲜、蔬菜等商品保质期不会超过一个星期,有的商品甚至只有几个小时保质时间;干菜等腌制品则具有长达数月的保质时间;水果、蔬菜在运输过程中需要调节干湿度;冷冻食品则需要低温保存;鲜活海鲜类需要水中运输。由此可知,农产品受其生产过程中各种自然条件影响,其质量难以统一。因此,农产品无法用数据指标对其进行描述,缺乏一定客观性。

4.农民上网人数少

根据最新的互联网信息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网民人数少,年增幅率12.3%,与城市网民人数差距显著,不到城市网民数量的1/5,而且农村的网络覆盖率低,网民普及率只有城市的2.7%,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低,真正上网的人很少,获取信息的方式还停留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的媒介。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文化水平不高。对电子商务的观念模糊,缺少电子商务人才,严重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相关法律政策影响

我国对农业、农村问题关注力度极大,其目的在于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但是我国人口问题与国土面积依旧是制约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利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政策无法在短时间内覆盖所有。因此,这类综合性问题,需要国家在不断发展中,对其进行完善,短时间内无法通过个人或企业力量完成改革。

二、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发展模式

本文对农村电子商务市场进行研究,选择了近年来最为火热的“农业移动电子商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例,对其进行探讨。

(一)移动终端优势与潜力

我国既是农业生产大国,也是农业消费大国。据我国互联网中心统计表明,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络使用者超过5亿,是2012年8000万人的6倍。在我国,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手机基本成为了人民群众生活必备物品,随着手机价格的下降、无线网络与基础通信设施的普及,通过移动终端完成交易已成为现代人们生活的重要方式。除此之外,手机功能多样性为广大农民群众进行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持,在WI-FI、4G等现代科技推动之下,全民手机上网已经成为可能。中国移动集团董事长奚国华在2014年承诺,2015年全国329个城市将建立50万个4G基站,同时全国4G用户将超过1亿。时至今年,4G网络的普及使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一同步入移动互联时代。因此,我国农村移动电子商务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农村电子商务移动平台创新模式

近期以来,一种称为“蔬菜代种”的私人订制模式悄然出现在市场中。“蔬菜代种”指的是城市人群通过移动终端与山区农民进行沟通,指定蔬菜品种由山区农民完成种植工作,并送货上门。代种过程中,农民将种植10余亩蔬菜,品种包括土豆、四季豆、白菜等,并保证种植过程中绝不使用农药,不种植反季节蔬菜。待蔬菜成熟后,农民会按照消费者要求通过物流送货上门。

市场上现有“蔬菜代种”业务共有三项套餐供客户选择,按时间刻度分,客户可以选择三天、五天或七天送一次;按重量分,客户可选择五公斤、九公斤、九公斤以上。为此,客户需每年向农户支付2500-3500元“工资”。这种“私人订制”蔬菜价格虽然比市场要高出5元左右,但是其符合现代人消费需求,因此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在“私人订制”模式中,农户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将生产信息在交易平台上,客户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农户被动种植方法,通过针对性种植,提高了自身经济效益。

(三)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

对于偏远的农村发展电子商务,可以实施三种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篇5

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农村电子商务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农村电子商务成为其农产品国际、国内贸易的基本途径。自从1997年我国第一家电子商务网站开通至今,电子商务因其方便快捷等特点得到迅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主要是通过网络等手段来进行农村商务活动的一种经贸方式。把农村贸易活动网络化,减少传统贸易方式中的中间环节,实现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直接见面,实现农产品跨越国界、省界的大范围,适时、及时的商务联系,缩短运输距离,快速抵达市场,适时进行交易,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村经济运行效率,进而提高农村、农户的经济效益。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并不局限于城市,最近几年农村电子商务也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发展,尤其是淘宝村的发展。至于淘宝村这个概念想必大家并不陌生,2013年8月,阿里研究中心了《淘宝村研究微报告1.0》,2013年年底又了《淘宝村研究微报告2.0》,这一微报告指出截止到2013年12月,全国已发现各种类型的淘宝村20个,全国20个淘宝村网店总数约为1.5万家,带来直接就业为6万人,较去年同比增长 50%。规模日益庞大的农村网商群体,是淘宝村形成的基础。据阿里研究中心统计,截止到2013年11月30日,淘宝网(含天猫)上正常经营的注册地在农村的网店数为105万家,比2012年年末增长76.3%,净增了46万家农村网店。

二、农村精英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淘宝村为什么会迅速发展?下面将以淘宝村的几个案例来主要论证农村精英与淘宝村的关系。

首先是大学生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我们以江苏徐州沙集镇的淘宝村为例。就在几年前那里还是一个众多普通村庄中的一个,农民依靠土地生活。甚至一段时间里,回收废旧塑料成为了这里一个赚钱的主要营生。有村民这样形容当初的场景:“路北漏粉丝,路南磨粉面,沿河烧砖瓦,全村收破烂。”时至今日,东风村能走上发展电子商务的路子,成为全国著名的村庄,离不开3个年轻人开创的一场自下而上的“草根运动”。而孙寒是其中的领军人物。2006年,80后大学毕业生孙寒回家乡沙集镇东风村注册了第一家网店,成为睢宁淘宝村的起点。村民们看到他们网上挣钱的方法纷纷效仿,最后发展成现在的淘宝村。阿里巴巴研究中心的报告中指出睢宁县沙集镇以近2000家网店、2012年销售额8亿元的成绩,排名全国8省14个淘宝村第一名。

其次是村干部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宿迁耿车镇大众村村干部和党员、能人大户在时任大众村党支部书记周保平的带领下到沙集镇“拜师学艺”。红红火火的网络经济让他们大开眼界。回来后,他们就迅速召集村干部和党员开会,动员大家带头在网上开店。在村支部的鼓励下,村民邱杰和他的父亲邱永信首先在淘宝网上注册了自己的网店,成为村里“吃螃蟹”的第一人。大众村共有900余户,淘宝店就有283户。

最后是个别普通农民与电子商务的发展。刘玉国是河北清河县杨二庄镇东高村人,他是第一个“吃羊绒制品网络销售这只‘螃蟹’”的人。在刘玉国的带动下,本村与他相交甚好的刘玉肖、宋富强等人也加入到淘宝的经营之中来,并且获得了良好的收益。之后,整个东高村开始掀起了在网上卖羊绒纱线的热潮。到2010年,全村开网店的数量达到350家,从业人员达到1500人,占到全村总人口的75%以上,其中年销售额超过100万元以上的店铺超过50家,并涌现出了酷美娇、嘻嘻羊、布斯特等一大批网络店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淘宝村”。

从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淘宝村的出现以及发展最开始都是由个别敢于吃螃蟹的人所发起的。这些少数的人我们称之为农村中的精英。这里的精英可以是大学生、村干部,也可以是特定的农民。他们有着不同于普通人的眼光、见识和洞察力,是淘宝村得以形成的主要力量。

三、农村精英理论

(一)农村精英的概念界定

“精英”一词最早出现在17世纪的法国,原意是“年收获中的最佳部分”,其转意是“经过挑选的合格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对农村问题研究的深入,中国学者开始了对转型期不同农村精英进行了研究,并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出发给出了农村精英的概念。贺雪峰认为乡村精英就是在村庄中有着重大影响的人。在本文研究中所说的农村精英是一种广义上的概念,他们可以是在村民中有威望的村干部,具有高中或中专及其以上文化的知识分子,率先富起来的农业专业户和乡镇企业家,也可以是一些农民。

(二)农村精英的角色功能

首先是农村政治精英对农村社区发展的影响。在这里的政治精英是指农村中的村长、村支书、大队队长等。这种熟人社会多是建立在血缘、地缘、业缘基础之上,在这种基础上形成的文化村落有利于凝聚村民,更好的发挥政治精英的带头作用。作为农村中的政治精英,尤其是村长和村支书,他们两个人的素质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程度直接影响到村子的发展。作为农村中的政治精英,他们手中掌握着更多的权力,决定着村子里的资源分配和财务支出情况。一方面他们主导、统筹、规划着农村建设的方向问题,另一方面他们又面临着处理自身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关系的问题。村长和村支书之间是积极、主动与合作的关系还是消极矛盾的、相互对抗的关系直接决定了社区的发展建设。

其次是农村经济精英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作用。这里的农村经济精英主要是指农村私企老板、个体大户、种养能手等。农业发展方式主要是指实现农业发展的手段和方法,包括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等。农村经济精英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农村精英促使农村产业结构由传统的种植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迅速拓展。许多农村精英根据本村的发展优势承包山林,栽培大规模的生鲜水果,并实现了栽培、采摘、销售的专业化管理和服务,既美化了环境又实现了经济效益;或利用半山区地形,发展规模化的养殖。第二,农村精英促使农业经营方式由分散经营向规模化、专业化的转变。农村精英通过建立规模化的果园以及蔬菜基地,培养了一批懂农业技术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一些农村精英充当起专业的经纪人角色,成为买家和卖家之间沟通的桥梁,更好的代表了个体农户的利益。同时在农村精英的推动下,他们有了自己的协会,提高了他们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谈判地位。第三,在农村精英的影响带动下,新型农民正在形成。精英们大多见多识广,农村精英们的致富途径、经营管理模式对村民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引导性。村民在精英的带动下,他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化,眼界也逐渐开阔起来,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极大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四、农村精英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

农村精英在农村电子商务方面又起到哪些独特的作用?下面主要通过分析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核心要素来解析农村精英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

(一)农村精英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核心要素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多种要素,比如说资金、技术、物流、政府支持等。核心要素就是在农村电子商务中最重要的要素资源,也可以说如果离开了这个核心要素,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很难成功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我们称之为要素,有了这些要素,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会更加的顺利。核心要素与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周海琴认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要素有两个:一个是农村电子商务领头羊的人物,一个是当地农民的本身内生力量。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要素上看,领头羊是地区农村电子商务的启蒙者,星星之火之所以可以燎原往往是领头羊带来和产生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另一个核心要素是当地农民自身内生力量,换句话说就是当地农民是否从内心里想要通过电子商务来改变他们的生活状态,是否是农民自身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然而当地农民本身的内生力量这一核心要素却往往受农村电子商务领头羊的发展状况的影响,农村电子商务领头羊能否给自身以及大家带来巨大的利益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参与程度。总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两个核心要素是领头羊和当地农民的本身内生力量,然而内生力量有受制于领头羊的影响。

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称领头羊就是农村精英。既然他们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要素,也就可以说没有农村精英的带头作用,农村电子商务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

(二)农村精英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要素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除了核心要素外也离不开一些要素,这些要素包括资金、技术、网络设施要素等。农村中的一些政治精英,如村长和村支书等手中拥有一定的权利,对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要素、技术要素、网络设施和土地空间等,他们可以通过与上级政府的沟通协商来完成。通过沟通可以加强政府对农村电子商务的财政支持以及引进一些技术人才来村里对村民进行培训等。而这些工作都离不开村里的政治精英的作用,一般的农民是不具备这个权力的。在社会资本方面,农村精英是农村传统社会资本的维护者和传承者,他们大都是社区公众人物,出于对自身利益和声誉的保护会积极倡导社会规范;他们是农民组织化的组织者,农村精英依靠自身在农村社会中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将农民组织起来更好的实现农民的利益;他们是农村社会关系网络的中介者,他们充当着村民与外界联系的中间人,是村民获得外部信息的重要渠道。而这些因素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又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农村中的精英才能提供这些发展所需的要素。

五、农村精英流失及对策

(一)农村精英的流失

1. 农村精英流失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影响

本来农村人口素质就普遍比较低,而具有一定能力和受过良好教育的农村精英更是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农村精英的大量流失将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其中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农村缺少“领头羊”。刚刚通过上文的论述可知农村精英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要素,也就是说没有农村精英的村庄是很难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

2. 农村精英流失的原因

首先,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精英外流。长期以来,我国的资源配置政策大都向城市倾斜,大部分的资源都流向了城市,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农村的整体面貌却没多大的改善,城乡差距的明显扩大使得大量的农村精英走向城市。有学者认为:“农村中小学教育普遍没有开展有关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有些农村青年学生由于没有农业方面的知识,也不愿意从事相对辛苦的农业生产,毕业后都离开农村流向城市工作生活了”。

其次,寻求更好的个人发展。城市中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能够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城市中的生活方式较之为农村更加的多样丰富,城市里的交通、信息更为的便捷。当乡村精英们在村里的发展受到限制时,他们就会离开村庄。

最后,精英流动机制不畅通导致农村精英大量流失。精英流动可以分为横向流动和纵向流动,横向流动是指精英之间在同一层面相互转化,比如说政治精英与经济精英之间可以相互的转化。然而精英之间的横向流动机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已退休的政治精英与现任政治精英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前一届村干部由于没有带领农民走向富裕道路使得其在村民心目中的地位下降,以至于在下届的村干部选举中落选。然而他们又不甘心就这样结束,于是怀着不满的情绪处处针对现任干部。这使得一些精英无心竞选村干部,从而选择离开村庄寻求更好的发展。第二,政治精英与经济精英之间的流通不畅。由于政治精英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和资源,他可以迅速的通过这种资源致富,并成为著名的企业家。这种由政治精英向经济精英之间的流动比较容易。但是当经济精英向政治精英流动时就会遇到各种阻力,政治精英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会排斥一些有能力的经济精英进入政治集团,导致经济精英对政治生活缺乏热心,很多有能力的经济精英转向城市发展事业了。

纵向流动是指由普通村民成为农村精英,是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流动。由于普通村民手中缺乏一些社会关系和政治资源使得他们在选举中很难获胜,也就不可能成为政治精英了。

(二)农村精英流失的对策分析

农村精英流失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但是一般是因为农村的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想要解决农村精英的根本方法就是发展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发展。

1. 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土地附加值。世间的一切发展建设都离不开人,人是特别宝贵的资源尤其是精英。无论哪个人之所以离开农村进城务工是因为他们认为呆在农村发展无法挣钱养家,无法给自己提供更多挣钱的机会。在农村中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的收成,然而由于乡村土地的附加值过低导致农民很难单纯的依靠土地来过富裕的生活。因此,想要吸引农村精英再次回到农村首先应该提高土地的附加值,使得农村精英们看到依靠家中的土地也可以实现他们致富的想法。农村土地附加值低主要是由于农产品结构单一造成的,因此政府应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依靠本村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同市场之间的联系,能够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据市场的变化来调整产业结构。

2. 营造吸引精英回流的社会环境。如果我们询问一些年轻人问他们是否愿意回乡创业,我想大多数人对于这个问题都会犹豫的,他们会有很多的顾虑,比如说风险大、当地政府不支持、基础设施缺乏等,这些都会让他们感到回家创业不安全。因此,为了消除他们的顾虑我们应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方面运用报纸电视等手段宣传精英回乡创业的成功案例,发挥他们的示范效应;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出台一些针对农村精英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政策。

3. 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农村中的青少年是未来农村建设的希望,提高他们的素质水平关键在于教育。农村中的教育水平非常低下,既缺乏一些必要的教学设备又缺乏优秀的教师队伍,这些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因此,国家应该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加大农村教育基础设备的建设、鼓励优秀教师到乡村去、提高农村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优秀的农村精英人才;一些高校毕业生毕业后都选择留在城市,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学的专业在农村中没有用武之地,因此,应该改革高等教育的模式,使得大学教育与农村建设相挂钩。

总之,对于农村精英流失我们应该从内外两方面来寻求解决的对策,既要吸引流失的精英再次回来农村,又要吸引一些优秀的毕业生投身于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刘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探析[J]. 经济体制改革,2008(6).

[2] 张小劲,景跃进.比较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 贺雪峰.村庄精英与社区记忆:理解村庄性质的二维框架[J].社会科学辑刊,2000(4).

篇6

一、乡镇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当今社会,我国农村信息网络的发展已成为现阶段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种趋势,农村地区人民对网络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地区群众对网上购买行为及农产品的网上销售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电子商务的农村化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不过,现阶段,国内的乡镇一级电子商务的发展仍然处在初级阶段,加之中国由上到下的实施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的模式、农村网民的特点以及基础设施的制约和建设成熟的城镇进行对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实现乡镇农村电子商务的全面发展仍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能够获得社会的各方面提供的保障。

二、乡镇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互网络信息技术普及率明显低于城市

目前,国内乡镇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仍然很低,受到的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去年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网络信息发展水平仍然很低,普及率仅有城市的一半。根据相关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城乡互联网水平高低相差20%;两年以后这一数据扩大到24%;接下来的一年这一数据扩大到30%。从整体发展趋势与速度上来看,农村地区的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地域之间的“数字鸿沟”已经形成并在加大。

(二)乡镇农业人口的文化水平普遍的不发达,对电商发展认知度差

从相关调查数据来看,国内农村地区群众的平均程度仅有7.8年,很多农村群众,文化程度都不高,所以计算机技术对他们来说仍然是个陌生的东西,从这一点来看,势必会对电子商务技术应用与推广产生很大的影响。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加之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居民对电商的认知度非常差,虽然经过乡镇政府的大力宣传,但是概念比较模糊,个别知道电商的也总以为就是在网上买东西,都是年轻人的事,80%以上的人不关心电商发展。此外,发展电子商务存在成本高、资金周转慢、回报率低、经营风险大等不利因素,企业、农民参与热情不高。

(三)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

由于智能手机价格的普遍降低,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可以支付购买费用,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网络的终端设备没有得到优化,但网络信号差、速度慢,仍然难以满足电商发展的需求。据相关调查显示,63.8%的乡镇网民反映网速慢。在偏远山区,由于没有网络设施,更多的产品,尤其是农副产品等仍然依赖传统交易模式,信息不畅导致农产品销售不畅,效益减少。乡镇一级直接面向农村,农村人口占乡镇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直接影响了农民的使用网络程度,导致了乡镇电子商务的不发达。

(四)品牌建设滞后,农产品需求具有不可预知性

由于分散经营和投入不足,大部分电商没有自己的品牌,在网上认知度太低,但相对于整个乡镇的产品种类,品牌建设任重而道远。此外,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农产品的生产和农用品的需求从某种程度上讲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农产品生产地域和加工企业分布状态不集中,生产措施和标准缺乏统一性,农产品附加值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储藏保鲜技术低下,农产品种类繁但是质量往往层次不齐,这些条件都会对农产品的生产与有效运输造成闲置,从而又制约了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五)物流网络覆盖率不够

顺丰、四通一达等主要的快递企业的营业网点只能覆盖到部分邻近地区,一些偏僻的地方不在物流体系之内,从而导致农村电子物流工作效率低下,个别地方既便有配送,但是配送费用太高,阻碍了农村电商的发展。

三、促进乡镇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培养电子商务人才

普遍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尤其是农民的文化水平和农业科技水平,用专门的电子商务知识对他们进行培训,教会他们怎样利用网络找到与产品相关的信息提高他们在网上交易的信心。鼓励当地大学生在家乡就业,服务当地,不断推动地区性电子商务活动的高效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加大电子商务活动的宣传力度,引导当地群众对电子商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二)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增加投入量,优化网络环境,包括农村地区的网络硬软件设施、上网设备等基础设施投入。积极发展推广网络通信技术,充分发挥计算机、电话、电视的集中优势,提高居民的网络信息应用能力,并积极利用国家政策来降低或减免居民网络费用及相关硬件设施费用。

(三)加快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建设步伐

提高产品质量,实行标准化生产,特别是打算出口的产品,一定要按照国际标准严格执行,在用标准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加强企业和政府部门的监督。在产品品牌认证上做好文章,在大量的品牌数量上,不断进行销售渠道的拓展,确保农产品绿色化与有机化,根据市场购买力的特点与需求,进行明确定位。同时要注重加强农民、农产品加工商与市场的互动交流,有助于企业对自身和产品进行全面包装。同时,建立产品电子商务溯源体系,实行让消费者对产品生产过程一目了然,为开展电商打好基础。

(四)建立有效的产品物流体系

电子商务买卖双方可以与当地的物流公司加强协作,以网络平台为纽带,进行交易过程中风险的评估与责任的科学划分。充分发掘农村地区物流企业的潜力,激发物流企业活力,推动市场的健全发展。

篇7

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也是冬季瓜菜、热带经济作物、热带水果的重要生产基地。目前的海南热带农产品流通的体系已经逐渐完善,在批发市场为载体的基础上,同加工企业、热带农产品经纪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外地运销商贩等主体一道,在热带农产品集散及其现货交易流通模式框架下,以热带农产品的初加工产品为主要方式的流通格局。虽然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推进顺利,但是由于主要的目标市场在海南岛外,加上最具特色的主要还是热带海岛特有的“鲜、活”农产品,所以,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还有空间,主要是热带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还没有健全起来。符合标准的热带农产品质量是决定其电商规模的首要条件,但海南热带农产品仍是独家独户的传统的分散生产模式没有改变,难以满足现代电子商务所需的“标准化要求”和“稳定的供货量”。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基础薄弱,电商主体弱小,服务商、运营商少,电商服务业不配套,没有形成良好的电商生态环境,电子商务应用率低,再加上食品安全和品牌营销依然是需要跨越的坎。研究分析下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短板。

1.1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管理的水平仍待提高

从整体上看,海南热带农产品的电子商务管理方面存在着“热带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低、管理不先进、粗放经营、竞争性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海南农产品电子商务管理的升级和转型,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实体的数量少、企业参与程度低、定位不够清晰、特色不够鲜明、功能完善程度较低的问题。尤其是交易体现出来的特色不够、平台上对供求信息和价格展示方面功能突出、“交易”的情况显示不明显。

1.2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管理中物流支持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物流问题是海岛型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的过程中体现得最明显。首先是物流的价格问题,海南热带农产品小批量和多批次的消费特征决定了物流中的运输次数多、储和送的成本较高;其次是运输难度大,特别是生鲜类的农产品,有的还需要冷链物流专门配送,拥有配送优势的企业才具备竞争力;最后还存在自建物流还是合作物流的问题,如果是自建物流,虽然比较快捷也易于掌控,但算起成本来就较高,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如果选择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就又面临如何进行管理的难题,很容易导致目标客户的不停选择和盲目竞争,这已经成为物流方面需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

1.3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管理的专业人才太少

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领域需要的是能够将互联网技术与热带农业知识相结合的多面手人才,同时还需要懂得热带农产品的供应选择、选配送达、品牌自营等电子商务平台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人才,单独的各专业人才不少,但能够同时或掌握较多的知识部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的人才太少。电子商务管理的专业人才仍是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管理过程中所紧缺的资源。

1.4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管理的农村电商获得感不强

目前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提及的概念是五花八门,实际效果不是很明显,有的概念还属于跟风炒作,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管理的项目少,农村电商各占山头,从开始所谓有买有卖,逐步形成了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中又有夹杂各自若干具体的业务,但实际上到底开展了什么具体的业务还需要调研核实,农村电商的存在感有了,但是获得感模糊。

2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只有补齐这几个主要的短板,才能得到更广阔的发展。从长远来看,电子商务在海南热带农产品的发展已是必然趋势。消费者对绿色健康的追求使农产品电子商务在海南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从宏观来看,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如下趋势还将突显。

2.1各级政府会继续加大对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持

过去几年无论是中央还是海南省,对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支持力度很大,但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以前是靠市场自发主导,现在在各级政府积极推动下,有了部分的经验和教训,政府部门出台的有关政策和文件的时机也成熟,出现了从2014年到2016年连续推出电子商务建设政策的现象。2017年,国务院关于跨境电商的指导性意见也已经出台,显示出了国家部委对某一个涉农的细化领域提出扶持意见和政策比较少见,也显示了当前各级政府对现阶段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的决心和思路,海南省可能会推出更大的动作。

2.2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相关的各类移动端会呈现爆

破式发展虽然海南的农村“触网”人数增长迅速,但是经济的发展水平不一样,农民能够操作电脑的水平却不高。跟着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普遍而简便的操作可以解决农村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带来的机遇和方便。

2.3有影响力的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自媒体、自明星将大量出现

海南省文昌市的“90后”电商周华龙一年卖300万斤水果,一年营业额达2000万元[2]。他将本土的荔枝、菠萝蜜、火龙果、黄皮等十多种热带水果的图片上传,网络订单络绎不绝。为扩大知名度,周华龙一方面借助微信、微博、微信商城等进行线上宣传;另一方面还深入村民家中考察水果基地,确保第一手货源。同时通过网络播放村民种植、采摘水果全过程,让顾客不仅尝到原汁原味的水果,还能感受采摘的乐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手机、微视频、微信等新媒体推广形式在消费者圈子里流传开来,它突破了传统的热带农业科技推广方式,摒弃了以往去菜场买菜、电话沟通的形式,自媒体的运用,是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福音,未来的商机尽在于此。

2.4专业化热带农业协会的力量将在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发挥作用更大

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商是海南电子商务的主打,生鲜热带农产品电商则是主打中的主打。在区域化越来越明显的今天,电商发展越来越有效率。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中,平台建设推动专业化分工,基地负责产品生产的环节,电商负责发展用户、服务用户,物流由专业的生鲜物流企业来做,专业化的各类热带农业协会介入可以同时解决标准化、产品安全性、冷链物流等三大难题,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业务内容也会越来越细分化。

2.5海南热带农产品的众筹、预售、休闲化将会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大业态

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传统模式销售面窄、成本高、牌子不响,产品是可惜没有品牌的优势。举个例子:海南荔枝还有一个月就上市了,网站发起活动,一个月内,团购累计达到100箱1万元活动生效,如何参与?众筹、预付、预售,若活动发起不成功,最后没凑到1万元,一个月后资金转回到用户账户,若成功,一个月后分发到各用户手中。这样做一是节省网站前期运营资本,二是众筹不同于普通订货交订金的方式,属于全款支付,且活动期内不能退出活动,能在一定方面约束用户,还能让用户在活动期内反复登陆网站查看最新进展以向用户推介更多商品。最重要的是用户体验,众筹期内用户会不断关注最新进展,甚至通过远程摄像头观看荔枝生长环境,当看到荔枝一天天变红,将是一种很好的体验。每进行一次“团购+众筹”,收集用户数据,分析各消费阶层、年龄段的消费行为,多次众筹后,有计划的推出网站常销商品,即自建仓储配送。只是在如今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商平台发展的现状下,以区域化为突破口,受众明确、单点极致,先生存下来,再走向全网络,这是必然[3]。围绕国际旅游岛建设和打造海南经济一张“王牌”的要求,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居民休闲消费需求为目标、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以创新创造为径、以古朴村落为形,大力促进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美丽乡村、生态文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形成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农民受益的发展格局。

2.6海南热带农产品的品牌建设

将大大加速由于海南热带农产品的整体品牌效应没有明显深入人心,打造更大的品牌还有很大的空间,像服装行业一样,电商快速增长,物流成本高高在上,热带农产品还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的产品上,这些产品有着天然的品牌依赖,没有经过品牌打造。将来的热带农产品竞争需要的是品牌效应形成规模效应。

2.7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商销量将增加,农村供销合作社将改头换面、焕发生机

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商与农业物资相关的电商、农村再生资源电商会得到发展,新型的农村供销合作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海南的农村供销合作社在农村影响很大,农民知晓、农村市场熟悉、组织体系和经营网络比较完善,有的服务形成了品牌,在发展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过程中有独特的优势,更有利于助推农村电商找准服务点,迎难而上。综观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新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是无法阻挡的大革新,给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将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个新的突破点和重要抓手,简单来讲,就是把当地农村农民农业所需要的的生产生活资料,准时、快捷、安全地“电商”过去,把当地农村农民农业所贡献出来的的热带农产品及时“电商”出去。加快发展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可以实现海南精准扶贫,帮助农民实现脱贫致富。加快发展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事关海南改革发展和前途命运的战略决策,不仅需要有坚决的态度、果敢的行动、而且思路必须清晰、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办法必须切实可行。其整体思路是在政府的引导下,市场化开发,企业化经营,以信息化带动流通现代化,以电子商务改造传统经销网络,打造覆盖城乡的强大的电子商务平台,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海南的“三农”服务。

参考文献

[1]商务部农业部关于深化农商协作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通知[R].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

篇8

信息化时代,就是大数据时代,每个行业及领域都汇聚了大数据,它为“三农”问题提供了各种数据和权威参考。使用好以及管理好大数据,能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现五中全会“十三五”规划建议。会议中提出,要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的开发共享。

随着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国内外关于大数据的话题和研究如火如荼,数据被认为是一种抢占市场先机的战略资源,也是未来发展的一大宝藏。据云计算带来的计算能力革命,针对大数据资源的处理挖掘和分析,找到这些数据相对应的人群,再将这些群体进行个性化的分析、总结,并以此展开个性化的服务逐步成为可能。农业数据由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构成,数据量大,涵盖领域广、数据类型多,属于典型的大数据。农业信息服务目标内容广泛,个性化需求强烈,将大数据应用于农业信息服务领域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不仅可为农业和农村新型服务带来革命性进展,还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整体进步。大数据的概念已进入人们的视野,也有学者提出搭建一个农业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的设想,但对农业大数据资源的处理挖掘和分析技术还不多见。农业信息服务要主动跟上大数据时代的步伐,适应未来发展趋势,必须着力克服目前农业农村信息服务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实现和发展新型农业与农村电子商务,逐渐形成农业大数据体现数据价值的重要途径。数据已经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农业电子商务对农业生产、流通、消费影响重大,是信息时代获取农业数据的重要渠道,也是利用数据直接调节生产、消费的重要平台,是当今农业大数据体系的重要组成。

一、农业大数据时代的发展

农业信息服务应主动跟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大数据技术带来的机会,把重点放在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服务,努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农业数据的重要途径反映数据价值逐渐形成,从地区位置上看,要以国内数据为核心,以国际农业数据作为参考,这不仅包括在国家重要数据,还包含省级市级提供具体区域研究。从专业角度看,应该实施有效步骤,首先在农业生产中建立一个专业的数据资源,其次应循序渐进地规划数据资源。如市场需求的猪、牛、鸡、鸭等动态数据,每年农业研究活动都有大量数据集成,这些数据的挖掘和利用对现代农业发展极为重要。

二、 农业大数据力助农业发展

农业的发展对人类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农业提供了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元素。另一方面,农业为工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做好了基础铺垫。自然因素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之一,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经营模式,调动生产积极性是发展农业的基本,因此,农业生产中我们必须注意气候、土壤、地理位置和其他自然因素的影响。数据的采集、数据挖掘、数据的统计,反映了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外部环境变化,方便预测或者调整农业生产、资金投放、技术改进等。传统农业生产主要依靠经验指导,收获与预期误差比较大;使用农业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避免数据的丢失现象,分析所有的数据,可以大大提高预测精准度,在农业生产中做出及时的响应,可以为选育新品种、化肥的使用现状、收获的成长提供信息。

三、农业大数据存在的问题

虽然大数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应用于某些领域,但人们对于农业数据仍存在着错误的理解。首先,大数据有过度炒作的嫌疑,许多人还认为大数据只是海量存储,是获取更多信息的平台,缺乏核心价值。其次,一些人过分认为大数据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认为传统的数据分析、处理方法将被大数据取代。这两种极端的认识都是不可取的。大数据的存在和发展是信息进步必然结果,我们必须正确面对,并用其来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大数据概念、技术、方法尚不成熟,大数据预测结果并非准确无误,只是依靠算法和过程提供可能性,更多的还需要人来指导。

四、我国农村发展电子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截至2013年底,我国农村人口有6.3亿,占总人口的比例为46.3%。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农村人口在总体人口中的占比持续下降, 但农村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占比却保持上升, 农村地区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网民规模增长的重要动力。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字,截至 2013年12月,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为28.6%,规模达1.77 亿,相比2012年增长 2101万人。不过我国农村居民的互联网普及率仅为27.5%,相比城镇居民的62%有不小的差距,这也预示着其未来成长空间很大。

在淘宝农村淘宝全国各省TOP10排行榜中,广西购买量排名前十的土豪村都在南宁市横县。据悉,今年7月21日,横县与阿里巴巴签订了农村电子合作协议,成为全区首个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试点县。

农村淘宝全区TOP10排名:

1.校椅镇校椅街,2.陶圩镇陶圩街,3.六景镇八联村,4.云表镇蓬塘村,5.六景镇良圻农场,6.校椅镇东圩街,7.校椅镇横塘村,8云表镇宿龙村,9.平马镇苏光村,10.校椅镇六凤村。

五、广西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农村电子商务就是利用网络平台服务三农,让广大农民成为受益者。如今,广西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农村电子商务没有引起县(区)政府的足够重视

农村电子商务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致使乡镇基层政府缺乏专业知识技术人员,硬件设施差,电脑数量少,利用率低,农业信息收集、分析人员严重不足,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滞后。

(二)市辖县(区)缺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

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政府、平台、网商、供应商、服务商五个主体组成部分需求网状交织在一起,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平台保障。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就是这样一个平台,而广西许多市县(区)缺少这样的平台,无法发挥公共服务中心的作用;无法挖掘地方特色产品,提供平台对接与进行营销推广;无法培育、支撑、服务县(区)电商发展。

(三)农村电子商务缺乏完整、畅通的物流渠道

很多地区的物流配送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但农村市场的配送范围却很有限。除了中国邮政外,顺丰、圆通等主要的快递企业的营业网点最多只能设到乡镇,并且乡镇的网点布局也并不全面,有些乡镇都没有网点。尽管有的配送范围能够到乡镇,但仅提供自寄自取服务。由于缺乏完整、畅通的物流渠道和电商的介入,农民即使有电子商务的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更谈不上农产品的网上销售了。

(四)农村缺乏素质高的电子商务从业人员

农村电子商务人员普遍没有受到职业培训,对于商品收集和传播信息、社会的反馈缺乏了解,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农民会使用计算机还比较少,农民使用的物流配送方式落后,冷冻与保鲜的方式落后也阻碍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推广和应用。

六、农村信息化发展探讨

(一)要建立农业大数据信息管理系统

农业大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可以通过政府服务外包的方式,以招标形式来建设农业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农业大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应具备如下信息:

1.三农政策信息、扶贫信息,包括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扶贫地区的各种扶贫、惠民政策,文件及扶贫措施。让贫困群众及时了解,灵活运用有效政策,提高贫困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贫困地区的详细信息,包括家庭人口,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家庭财产,致贫原因等信息,要保证贫困信息的透明公开。帮扶责任人信息,包括帮扶措施方式、责任、脱贫进展情况等扶贫单位或引导考评信息。农村产业开发信息,包括产业发展规划和项目推广信息,如各市县地方特色产业,农化各产品发展信息,流通信息,农家乐旅游开发项目。

2.农村产权交易信息,即农村土地流转、土地经营权、农业生产设施等信息。通过加快土地流转,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最终形成一批有质量有规模的特色产业基地和养殖大镇,形成一村一品,引导农民的“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加盟。农村金融扶贫信息,要主动发挥区域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作用,进行金融扶贫工作。如广西在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中借助金融扶贫数据平台,推进扶贫工作,做出了有效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值得学习推广借鉴。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包括安居工程、生态移民、道路修建等信息。农村公共服务信息,包括社会力量对口帮扶、跟踪帮扶、农业保险、农村信用、农贷担保等服务信息。农村教育扶贫信息,包括扶贫家庭学生资助、技能培训、就业培训信息,提升贫困户的就业功能。

(二)政府要做好实地研究,制订发展计划

电子商务要在农村地区发展,政府必须做好发展的计划和融资政策,利用国家相关发展政策对农村进行适当的电子商务设施建设,并同企业联系沟通,让企业能参与其中。此外,研究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倾听农民的意见和观点制定发展规划。

(三)加强知识教育,进行分批发展

由于农村信息相对独立,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要提高对农村电子信息的宣传,使一部分人先主动使用电子商务平台,这部分人学会利用电子平台后可以带动其他人共同学习、共同发展,让他们在政府和企业的帮助下改善农村电子商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在农村正一点一点地走上发展的道路。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案,为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发展排除困难。

[ 参 考 文 献 ]

[1] 涂兰敬.专家观点:“大数据”与“海量数据”的区别[J].网络与信息,2011(12).

[2] 白云川.迎接大数据时代[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1(12).

[3] 李国杰,程学旗.大数据研究:未来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6).

[4] 韩蕊.淘金大数据 业务创新才能赢[J].互联网周刊,2013(11).

[5] 王爱萱.新农村视角的农业电子商务风险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

[6] 徐先海.湖南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模式构建与发展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9.

[7] 马存.广西农业产业化中的电子商务应用及对策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3.

篇9

农村电子商务是通过网络平台连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扩大农村信息服务业务和服务领域,使其成为遍布乡,镇,村的三农服务站。作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实体终端直接扎根于农村,直接服务于三农,使农民成为电子商务平台的直接受益者。简单来说即通过发达成熟的网络程序进行农业商务活动,提高了经济运转的效率和效益,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1)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不完善。目前,我国的农村道路建设不够全面,许多地区的道路建设落后,道路状况差。即使到2005年底,农村公路里程已达到146万公里,但是我国农村公路的建设总体上还保留在以通为主的初级阶段,还不能完全满足农村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差异较大,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落后,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不够。

(2)电子商务相关基础设施落后。在农村发展电子商务平台仅有单一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政府的财政收入拨款。但是,有时财政拨款不到位,又没有其他的资金来源,大量的通讯和信息技术、数据存储库资源、设备等,得不到更新和推广,尤其是乡镇一级网络传输线路不顺畅,出现信息传播断层现象,农业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现象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3)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落后。现在知名的淘宝村睢宁沙集镇,孙寒是村里带头致富的人,但是在建立淘宝网店初期,网络问题成为他的首要难题。由于村里的基础设施落后,没有网络发射器,他需要托关系才接到了网线,才有了现在的沙集网商。此外,互联网基础设施落后也会引起网络安全的问题,有一部分人或企业由于担心安全问题不愿意使用电子商务。到目前为止,在中国还有多少个村子没有接通互联网,限制了多少想通过网络发展的农民。

(二)安全问题

(1)产品安全问题。电子商务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的一种虚拟交易平台,农产品不像大规模生产的产品具有同一性。顾客在网上购买农产品往往会有很大的顾虑,产品是否新鲜,是否生产安全等都在考虑范围内。目前,比较成功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价格一般比较偏高,不能适应大众市场,只是满足一小部分人的需求。

农产品的差异性是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重要问题,如果虚拟网络不能给顾客带来保障,解决后顾之忧,那么农产品大规模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可行性比较低。比如淘宝网推出淘宝生态农业专题,从推广来看是宣传生态农业,但是IT工作者很难亲自都田间监督农民是否真正达到生态种植,监督农民进行生态种植。

(2)支付安全问题。资金支付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环节,是能够确保网上交易顺利进行的关键性步骤。目前最广泛的支付方式包括货到付款,第三方支付,银行转账、汇款,邮局汇款,不管农户是买家还是卖家,能否支付或者是能否收到钱都是关键问题。农村地区银行网点少,覆盖有限,支付环节不顺畅,现在比较流行的第三方支付方式农民可能不会操作。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电商的发展,导致整个环节无法打通,许多农民的购买需求受到限制,造成广大农户无法享受有电子商务带来的快捷,低成本的优势。

(三)人才问题

(1)农民受教育水平的限制。长期以来农民受传统生产和销售方式的影响,另外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目前,农民对农村电子商务的使用热情并不高。电子商务具有时间的间隔性,区别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交易。但是农民长期使用传统交易方式,并不容易接受虚拟交易。网络交易的虚拟性想要被农民接受,需要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2012年根据农业部的调查,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8年,农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5.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9.4%,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1.1%。很多人对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并不了解,也不会使用,这点制约着农村电子商务技术的推广。

(2)缺乏专业的服务型人才。农村电子商务是一个涉及多领域非常广泛的一项互联网平台,能够有一支高质量、内部结构完善、优秀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队伍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目前,大部分基层政府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人才,大学生返乡创业几乎没有,基层乡镇府的硬件设施差,电脑数量少,利用率低,农业信息收集、分析人员严重不足,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把握能力不强。在有的地区人才不仅缺乏,流失现象也非常严重。干事创业靠人,这话对农村而言更关键。发展农村电商,人才已经是一个非常紧要的瓶颈,喊缺人,企业喊缺人,行业整个都在喊缺人。

(四)物流问题

篇10

(一)乡镇互网络信息技术普及率明显低于城市

目前,国内乡镇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仍然很低,受到的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去年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网络信息发展水平仍然很低,普及率仅有城市的一半。根据相关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城乡互联网水平高低相差20%;两年以后这一数据扩大到24%;接下来的一年这一数据扩大到30%。从整体发展趋势与速度上来看,农村地区的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地域之间的“数字鸿沟”已经形成并在加大。

(二)乡镇农业人口的文化水平普遍的不发达,对电商发展认知度差

从相关调查数据来看,国内农村地区群众的平均程度仅有7.8年,很多农村群众,文化程度都不高,所以计算机技术对他们来说仍然是个陌生的东西,从这一点来看,势必会对电子商务技术应用与推广产生很大的影响。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加之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居民对电商的认知度非常差,虽然经过乡镇政府的大力宣传,但是概念比较模糊,个别知道电商的也总以为就是在网上买东西,都是年轻人的事,80%以上的人不关心电商发展。此外,发展电子商务存在成本高、资金周转慢、回报率低、经营风险大等不利因素,企业、农民参与热情不高。

(三)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

由于智能手机价格的普遍降低,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可以支付购买费用,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网络的终端设备没有得到优化,但网络信号差、速度慢,仍然难以满足电商发展的需求。据相关调查显示,63.8%的乡镇网民反映网速慢。在偏远山区,由于没有网络设施,更多的产品,尤其是农副产品等仍然依赖传统交易模式,信息不畅导致农产品销售不畅,效益减少。乡镇一级直接面向农村,农村人口占乡镇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直接影响了农民的使用网络程度,导致了乡镇电子商务的不发达。

(四)品牌建设滞后,农产品需求具有不可预知性

由于分散经营和投入不足,大部分电商没有自己的品牌,在网上认知度太低,但相对于整个乡镇的产品种类,品牌建设任重而道远。此外,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农产品的生产和农用品的需求从某种程度上讲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农产品生产地域和加工企业分布状态不集中,生产措施和标准缺乏统一性,农产品附加值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储藏保鲜技术低下,农产品种类繁但是质量往往层次不齐,这些条件都会对农产品的生产与有效运输造成闲置,从而又制约了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五)物流网络覆盖率不够

顺丰、四通一达等主要的快递企业的营业网点只能覆盖到部分邻近地区,一些偏僻的地方不在物流体系之内,从而导致农村电子物流工作效率低下,个别地方既便有配送,但是配送费用太高,阻碍了农村电商的发展。

三、促进乡镇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培养电子商务人才

普遍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尤其是农民的文化水平和农业科技水平,用专门的电子商务知识对他们进行培训,教会他们怎样利用网络找到与产品相关的信息提高他们在网上交易的信心。鼓励当地大学生在家乡就业,服务当地,不断推动地区性电子商务活动的高效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加大电子商务活动的宣传力度,引导当地群众对电子商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二)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增加投入量,优化网络环境,包括农村地区的网络硬软件设施、上网设备等基础设施投入。积极发展推广网络通信技术,充分发挥计算机、电话、电视的集中优势,提高居民的网络信息应用能力,并积极利用国家政策来降低或减免居民网络费用及相关硬件设施费用。

(三)加快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建设步伐

提高产品质量,实行标准化生产,特别是打算出口的产品,一定要按照国际标准严格执行,在用标准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加强企业和政府部门的监督。在产品品牌认证上做好文章,在大量的品牌数量上,不断进行销售渠道的拓展,确保农产品绿色化与有机化,根据市场购买力的特点与需求,进行明确定位。同时要注重加强农民、农产品加工商与市场的互动交流,有助于企业对自身和产品进行全面包装。同时,建立产品电子商务溯源体系,实行让消费者对产品生产过程一目了然,为开展电商打好基础。

(四)建立有效的产品物流体系

电子商务买卖双方可以与当地的物流公司加强协作,以网络平台为纽带,进行交易过程中风险的评估与责任的科学划分。充分发掘农村地区物流企业的潜力,激发物流企业活力,推动市场的健全发展。

篇11

(二)电子商务有利于种植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需求

近年来,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呈现出大量化、多样化、优质化和动态化的趋势,由于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小,生产上存在季节性、区域性、分散性等特点,为此,必然会产生供求矛盾。现有农产品流通体系因流通成本高、流通半径小、产销链过长,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市场发展形势。电子商务这一交易平台,能解决区域性、分散性所产生的供求矛盾。四川成都的一个蘑菇经销商,托朋友把供求信息到农博网上,一个月内就通过网络结识了辽宁丹东的一个客商,达成了20万的订单

(三)电子商务有利于促进龙头企业在行业协会间的带动作用

龙头企业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通过电子商务,能赢得更广阔的市场,同时,龙头企业借助电子商务平台能促进农业标准的推广实施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发展。上海水产集团公司为了适应大型超市集团连锁经营、统一进货的管理体制,通过整合重组几十个独立小企业,组建了上海水产集团配送中心,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在连锁超市的带动下,借助批发市场和配送中心将水产品直接配送进大市场,通过信息化手段把分散的渔民和现代化大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渔业的产业化经营。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是我国最大的农产品行业协会,一头连着3700多家农产品加工、销售、出口企业,一头连着45个国家250多个同行业组织,并参加了8个国际行业协会,获得了参与国际同业界制定国际贸易规则的权利和机会。作为发展专业化生产,推进产业化经营的专门机构,这些协会正在架设起政府与企业、农户之间的桥梁,发挥着重要的信息交流与合作的作用。

二、我国种植业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设施薄弱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在网络覆盖率、网络技术、网络管理水平、通讯资费和速度方面都难以满足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电子商务的需要。因为大部分农村地区都不具备上网条件,使得农产品电子商务信息的采集变得非常困难,种植业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着“最后一公里”发展瓶颈问题。目前,我国涉农网站虽有6000余个,但基本集中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型城市中。因采集不到足够的供给信息,使得这些网站很难发挥应有的效果。

(二)农户文化素质偏低、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缺乏

农业网站的建设和维护,农业信息的采集和,农业市场行情的分析和反馈,农业市场的管理和调节,都需要专门的技能,而这些技能恰恰又是农民所不具备的。由于农村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限制,一些懂得电子商务技术和管理的人员不愿到农村去,农村本身又难以培养电子商务人员,使得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严重缺乏,影响种植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种植业生产分散、规模不经济,产品标准化程度低

种植业的生产离不开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这就决定了种植业生产不能像工业生产那样集中在一个较小的空间范围里,因此种植业的生产往往非常分散,而分散的种植又使得其规模相对较小,难以集中,信息相当分散。同时,种植业的产品作为一种非加工产品,外形尺寸和内在的品质很难统一,更难进行人工控制,使得种植业实现标准化比工业要难得多,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大多数农产品在网上直销的困难程度。

(四)观念较为落后,对发展种植业电子商务的认识不到位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多、基础差,农村教育相对落后,千万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对网络的认识还处于模糊阶段,网络交易的概念几乎为零。同时,受传统观念束缚,加上目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缓慢的事实,使得部分农产品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也不到位,认为电子商务不适应种植业,这些因素都制约着我国种植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五)农产品配送体系不健全

农产品电子商务真正实现物流配送体系的极少,像中农网这样的大型农产品商务公司也是与其他物流公司合作进行物流配送。目前,刚起步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大多是以批发市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而我国农产品种类繁多,生产单位小,组织化程度低,法制不健全,物流技术难度高。

在我国,整个电子商务大环境也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如网络安全存在隐患,网络经常会受到病毒的攻击,还有相关制度与法规的不健全,网络认证、支付、信用体系没有能够完善建立。这些都是制约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

三、我国种植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一)加强网络基础设施与网站建设

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需要因地制宜,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电话和互联网的普及率,提高互联网接入带宽,为农户和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创造有利的基础条件,同时需要加强网站内容建设,提高涉农网站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组织建立大型的综合性的农村信息化网站,构建农产品信息交易平台。

(二)转变观念,提高农户整体素质

对于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而言,客观条件虽然重要,但人的主观能动性却起着主导作用,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观念改变了,才能推动种植业电子商务全面发展。所以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农户和部分农产品企业改变传统观念,让其充分认识到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从初级阶段向务实阶段转化。

(三)解决农产品标准化问题

农产品标准化问题一直是制约着农产品流通的瓶颈,传递正确的产品信息是发生交易行为的前提,对此,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和农产品企业应加强标准化管理,实现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规范化、标准化。例如:中农网按照采购者的习惯,将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分成18大类,每一大类分成5到10个小类不等。通过这种划分标准规范了大部分农产品,通过超链接提供相应的标准描述,所有浏览者都可以准确直观地了解产品的信息。

(四)推广“农产品信息员”制度,突破“最后一公里”障碍

就目前情况,除少部分地区外,广大农村的网络硬件水平和农户整体素质水平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全面的改观,在这种情况下,农产品电子商务可能会因为“最后一公里”障碍而成为无水之源。要突破这一障碍,目前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推广“农产品信息员”制度。在乡镇一级建立点或分支机构,利用“农产品信息员”向农户提供市场信息,从农户获取产品信息,架设信息沟通的桥梁,解决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缺乏和农户难上网的难题。

(五)发挥龙头企业示范作用,推广“龙头企业+农户”模式

目前,我国有5万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万个农村合作及中介组织,95万经营大户,240万农民经纪人。充分发挥这部分群体的潜力,将会产生积极的效果,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包括“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等类型,是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大中城市郊区和其他农产品加工出口有一定基础的地区较为适宜采用的一种农业标准推广的实施模式。由于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加工、储运、市场信息和销售渠道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所以只要引导正确,使农户通过龙头企业切实感受到电子商务的益处,种植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将有巨大的潜力。

(六)加强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

篇12

[中图分类号] F7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21- 0152- 02

1 电子商务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影响

广义的农村电子商务是指利用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从事涉农领域的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在网上完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购买和电子支付等业务交易的过程;狭义的农村电子商务则仅指从事涉农领域的生产经营主体在网上销售产品或服务的过程[1]。

随着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生产经营方式和农民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快速增长,成为电子商务的重要增长点。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新常态下加快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的有效途径,也是新形势下落实中央精神,推动农村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和重要举措;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在带动农民收入提高的同时,通过打破信息不对称,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进而减少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增进社会稳定和谐意义重大[2]。

2 电子商务环境对农民信息素养的新要求

农民信息素养由信息素养的概念引申而来,指农民能够根据自己的信息需求, 利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媒介和设备检索信息源,通过对信息的查找、判断和筛选,将有利信息与已有知识体系相结合,并运用到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去的能力和素质[3]。

农村电子商务虽是近几年才兴起,却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趋势。尽管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成效明显,各地出现了一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典型案例,但是也应该看到缺乏电子商务应用能力是导致大量电子商务应用失败的根本原因;农民电子商务应用能力不高,直接制约了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为了适应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民的信息素养也要随之而发展。

2.1 农民电子商务意识需要培养和提升

目前我国的农村网民在网络的应用方面主要还是用于娱乐,商务应用很少,这和农村网民的意识习惯有关。很多农村网民不了解互联网的真正作用,不相信在互联网上能有增收致富的机会。因为不了解所以不敢使用。只有从意识层面上真正理解了网络对生活的影响,农村网民的网络应用结构才有可能得到根本的改变,才会自觉想到利用电子商务改变自己的生活、生产状况。

2.2 农民电子商务知识需要培养和提升

由于教育的落后,群众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都比较低,给农民学习、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知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4]。另外,农村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到农村从事电子商务创业和就业,成为“新农人”,对电子商务知识也有迫切需求。加强农民电子商务知识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2.3 农民电子商务应用能力需要培养和提升

广大农民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应用电子商务的成效并不理想,根本原因还是农民信息素养不高,导致电子商务应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提高农民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已经成为推进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迫切要求。

3 提升农民信息素养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电子商务环境下可以通过“想用、能用、会用、用好”策略提升农民信息素养。“想用”,即让农民愿意用、主动用电子商务。“能用”,即让农民用得了、用得起电子商务。“会用”,即让农民会使用电子商务。“用好”,即让农民用好电子商务。

3.1 “想用”――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意识培养和提升策略

农民电子商务意识提升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进行宣传、引导、示范。各级政府要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的正面宣传,消除大家对农村电子商务的陌生感,提高农民的信息化意识。引导农民利用各种信息工具解决问题。各级政府应该在农村网民中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促进农村网民对电子商务的运用;借助乡土关系、邻里示范作用,促进农民自主学习、群体创新,这样才能推动农民把握住电子商务发展的好机遇。

3.2 “能用”――农村电子商务应用环境建设策略

优化农村电子商务的基础环境, 是开展电子商务的物质基础。我国农村的电子商务基础环境和城市相比,目前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体现在宽带虽然覆盖了大部分行政村,但没有做到户户通、计算机在农村家庭的普及率低下、物流服务不到位等。电子商务的基础环境的改善主要还是要依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行政措施和相关企业的业务延伸。政府应加大农村网络信息化设备方面的资金投入,促进网络设施的建设和网络质量的提高。同时政府需利用网络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以及农产品市场方面的最新消息,给予农民正确的指导。

3.3 “会用”――农村电子商务应用知识培养和提升策略

农村网民由于学历和知识水平的局限,在农村电子商务应用知识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这需要在广大农村人口中推行电子商务培训。培训可充分发挥各级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等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强化农业职业院校、农业高等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有效衔接和联合,组织相关专业的老师对农村网民进行分期分批的培训,以提高农民的电子商务应用知识。同时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其他社会机构参与培训。

3.4 “用好”――农民通过电子商务应用从而便利生活、增收致富策略

一方面当前农村网商大多是以家庭或个人为主的形态,店铺等级偏低,经营管理能力不足,学习条件严重缺乏,另一方面农民了解、熟悉、运用电子商务的过程有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农民电子商务培训除了教授电子商务知识,还要“以应用为中心”,从政策支持、网购、网络销售、电子支付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指导,甚至手把手的帮扶,逐步提升农民电子商务应用能力,让农民利用电子商务增加自己收入,从而提升物质生活质量。

4 结 语

农民电子商务应用能力不高直接制约了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农民信息素养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农民电子商务应用需求的特点,培养和提升农民信息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稳步提高农民的信息素养,促进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加速我国的农业农村信息化、现代化进程。

主要参考文献

[1]邵占鹏.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与新型城镇化的破局[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1):20-25.

[2]汪向东,梁春晓.“新三农”与电子商务[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3]吉万年,陆彩兰.信息时代培育农民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及策略[J].中国农业教育,2008(5):59-61.

篇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8-0169-02

1 都市农业的概念

关于都市农业这一概念由谁最先提出,不同的学者持不同的看法。俞菊生等、方志权认为,都市农业一词最早出现在1930年出版的《大坂府农业报》上,《大阪府农会报》称“以易腐败而又不耐储存的蔬菜生产为主,同时又生产鲜奶、花卉等多样化产品的农业生产经营”为都市农业。而都市农业作为学术名词则最早出现在日本学者青鹿四郎1935年发表的《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也有学者认为都市农业的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都市农业”的概念,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由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都市农业是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的农业。它是大都市中的都市郊区和大都市经济圈以内,以适应现代化都市生存与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现代农业。都市农业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为标志,以农业高科技武装的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主要手段,以大都市市场需求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联合国粮农组织也曾为都市农业做出定义:都市农业就是都市和都市边缘农业,指的是在大都市内或都市圈周围,利用城市间的间隙,包括耕地、山地、水面,从事种养业等经济活动,是为城市提供鲜活农产品、生态、旅游、休闲产品的现代农业。

由此可知,和其他概念一样,都市农业这一概念出现早期,并不具备今天都市农业概念所包含的丰富内涵,而是单纯地被认为是城市农业或者城郊农业,发展至今,都市农业的形态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完善,它所发挥的功能也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延伸。

2 都市农业的主要类型

根据功能不同,可以将都市农业大致划分如下:

(1)观光休闲型农业。这种农业形式的特点是开放农业园地,让游客欣赏农村风貌,农产品的种植、收割等过程,有的农园也提供游客自主采摘相关的水果,蔬菜。让游客亲身体验收货的喜悦,既可以增长知识,也可以体验生活。

(2)私家农场。比如今年上半年淘宝网聚划算上面就有商家开发了这一项目,反响很强烈,受到很多消费者的喜爱。这个互联网私人农场定制活动由淘宝网聚划算和安徽绩溪县联手打造,参与定制的是绩溪当地1000亩闲散农田,消费者可根据家庭需求自由认购土地位置及面积,每月要种什么作物。认购之后,当地农村合作社雇用专业的老农帮助种植看护,待农作物成熟,当地农民就会以每两星期为周期快递给用户。私人定制农场有3个1年期套餐,分别是价值580元的1分地套餐、2400元半亩地套餐,4800元1亩地套餐。农作物产出的内容包含各类蔬菜、大米、菜籽油、水果等。私家农场主要是给有需求的消费者提供健康、放心的蔬菜、水果,满足他们对较为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放心的问题。

(3)教育农场。这是一种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即利用农园中所栽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以及配备的设施,如特色植物、热带植物、农耕设施栽培、传统农具展示等,进行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传授游客农业知识。集教育与其他功能为一体,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日本的学童农园。

(4)高科技农业产业园区。这是采用新技术生产手段和管理方式,形成集生产加工、营销、科研、推广、功能等于一体,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农业种植区或养殖区。这些园区有的可以对外开放,接受游人的观赏,有的属于封闭型,不接待游客。

(5)森林公园。这是以现有的丰富森林资源为依托,以林木为主,具有多变的地形,开阔的林地,优美的林相和山谷、奇石、溪流等多景观的大农业复合生态群体。以森林风光与其他自然景观为主体,在适当位置建设狩猎场、游泳池、垂钓区、露营地、野炊等,是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度假、旅游、野营、避暑、科学考察的理想场所。

(6)民俗观光园。这类农园一般选址在具有地方特色或民族风情的地区,选择那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或民族鲜明特征的村庄,让游客充分享受农村浓郁的乡土风情和浓重的泥土气息,以及别具一格的民间文化和地方习俗。

(7)民宿农庄。这主要是为那些已退休或即将退休的城里人租住农村房屋,迁居农家。这类群体在城里往往都较好的楼房,但他们非常向往农村原生态的风光,风土人情,希望在田地间、林间散步,呼吸农村新鲜空气,过着宁静淡泊、没有噪音、没有污染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除了上述类型外,随着社会的发展,都市农业的形态也将会不断丰富、完善。

3 我国都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都市农业的探索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东南沿海地区,北上广深等一线发展城市最先开始尝试。1998年,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全国都市农业研讨会,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厦门等地的代表出席了会议,都市农业在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受到了广泛重视。时至今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都市农业的生态需求也日益增大,都市农业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许多城市、经营者纷纷效仿,加入到都市农业开发的大潮中,这些年都市农业尽管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也呈现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1)信息相对闭塞,供需出现失衡。许多地方的经营者在并没有进行全面调查的前提下,并未考虑市场的真正需求,产销信息的,盲目的加入都市农业的开发建设中,导致重复建设严重,加上基本依靠传统的销售,推广渠道,导致许多地区出现供需失衡,很多农园显得冷清,生意凋敝。很多原本非常具有特色的农产区,农产品,也因为信息闭塞,本地消费需求有限,最终导致农产品滞销。

(2)经营内容单一,产品附加值较低。总体来说,目前都市农业经营者的经营内容往往较为单一,规模较小,无法发挥规模效应,更没有开发出相应的产业链,农产品的销售也单纯是销售农产品,并没有对其进行加工,以便充分发挥其附加值,当农产品遇到滞销等问题时,经营者将面临亏损的风险。

(3)基础设施较落后,配套设施待完善。尽管许多地区的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近年来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离现代都市农业的要求仍有不少差距。实践表明,落后的基础设施将成为制约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巨大瓶颈,许多市民反映路况较是否良好,配套设施是否完善是他们选择休闲农家乐的主要考虑因素。

(4)资金扶持,科技投入仍不足。总体来说,目前都市农业资金来源较为单一,尤其是中小型城市,资金得不到其他的支持,只能依靠农户或经营者自己筹集资金,贷款也存在困难,资金的使用也缺乏规划。资金的使用缺乏规划表现为开发项目没有重点,融资渠道不畅。另一方面,科技投入,科技支撑也显不足,都市农业是依靠大城市提供的高科技来发展的,目前我国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不到0.1%,农业技术推广费用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不到0.2%,这不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4 充分借力电子商务,破解都市农业发展中的难题

由上可知,都市农业在其发展进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要破解这些难题,需要充分借助新颖的营销手段,良好的规划管理,较高素质的经营主体,加大扶持、投资力度等。根据相关学者的表述,未来中国都市农业的发展趋势应呈现“五个化”:一是功能发展多元化;二是产业发展集中化;三是手段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四是经营国际化;五是农民高素质化。而这“五化”的实现,必须充分借力电子商务。

(1)借力电子商务,解决销售渠道不畅通,信息不对称。传统农业之所以发展缓慢,出现大量农产品滞销的情况,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供应商和采购商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好的产品找不到市场,想买东西又找不到哪里有优质的产品。解决这一难题,完全可以通过电子商务这一新颖的手段,可以解决传统农业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销售渠道单一的问题,可以让外界充分的了解农园的情况,充分发挥本身具有的优势。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农产品、农业电子商务正逐渐脱颖而出,成为电子商务领域的一匹黑马,从大批农产品电商网站纷纷上线,淘宝等大型综合门户交易网站不断涌现农产品电商频道、内容即可得知。

(2)借力电子商务,造品牌、树特色。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有地方特色的都市农业是未来都市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品牌、特色也是任何产业获得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都市农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各区县功能定位,结合本地区自然禀赋优势来发展本地区的优势、特色产业。利用现代化的物质手段和区域内独特的优势农业资源,开发和生产出品质优、价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具有绿色或无公害特点的特殊农业类型。而要实现这一特点,必须借助电子商务,通过建立门户网站,网上宣传,打造特有的地域品牌,加强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从而避免重复建设,获得长远的经济效益。

(3)借力电子商务,促进投资多元化。都市农业是需要大量投资的产业,单纯依靠农户自身的经济实力根本无法达到一定的规模,必须集中各方力量,扩大投资主体规模,才能形成充足的资金支持,而通过电子商务这一方式,可以实现这一目标,随着电子商务新颖融资工具的兴起,必定能够为都市农业的投资多元化带来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