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答辩考试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本学其在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老师辛勤工作下,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已顺利结束,在这次考试中有许多同学,许多科目,许多班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实,期中考试是对每位同学半学期学习情况的检查和总结。也是对各位同学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效果、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的检查和总结。这次期中考试的成绩与各位同学期中考试前各次月考成绩相比,绝大部同学达到了预期效果。但也有部分同学与自己人所定的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这次期中考试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与我们全体教师辛勤教育,严谨教学是分不开的,与大部份同学勤奋刻苦分不开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这次期中考试中,每个班级都涌现出成绩优秀、学习进步的学生,下面对这些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同学提出表扬,他们是六(1)黄泉浇、一(1)胡子健等45名同学分别荣获班级前五名;五(1)班向宏扬、一(1)班张国伟等同学荣获成绩进步奖。这些成绩优秀同学,学校将在今天的表彰会上颁奖状、奖品予以表扬鼓励。
以上同学之所以能达到预期目标,是因为这些同学平时学习刻苦、方法正确、态度端正。同时与我们班主任、课任教师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有许多班主任、课任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找同学们谈话交流,耐心启发诱导,帮助同学们树立信心。如唐波兰老师、蔡丁老师、素素芬老师、文静老师、陈燕老师、欧阳昌珍老师、许晓葵老师、杨晶老师、周泽华老师、罗俊兰老师等,这些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得很扎实,讲实效,所教学科,期中考试成绩优秀或成绩大幅度提高。这些优秀教师、同学值得我们在座所有教师、同学学习,平时,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看齐,力争在下次考试中能实现自己预定的目标。
同学们,期中考试是阶段性考试是对前半期各位同学学习的检测,考得好的同学要再接再厉,考得不好的同学不要灰心,应奋起直追,一次失败不算什么,关键就怕失败不去反思。期中考试成绩公布后,每个班级的课任老师都把试卷下发给了学生,并及时讲评了试卷,进行了试卷分析,帮助你学分析本学科失分原因及存在问题,以及在下阶段采取补救措施,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各位同学,引起高度重视,努力学习争取更大进步。
第二篇:期中考试总结表彰大会教导处发言稿 2500字
各位老师、同学,在座的学生家长大家上午好:
转眼间半个学期已过去,本学期在李校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老师辛勤工作下,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已顺利结束,在整个考试过程中,秩序井然,纪律严明,组织严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考试结果真实。今天,我们在此召开期中表彰大会,表彰在这半学期里,在学习生活中涌现出来的志向高远、勤奋好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和各班进步较快的同学。希望同学们以优秀学生为榜样,以优异成绩为目标,奋力拼搏,以取得更大更优异的成绩。借此机会,学校向为同学们的成长、进步而勤奋耕耘、默默奉献的老师们表示衷心感谢!向品学兼优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这次考试中有许多同学,许多科目,许多班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实,期中考试是对每位同学半学期学习情况的检查和总结。也是对各位同学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效果、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的检查和总结。这次期中考试的成绩与各位同学期中考试前 各次月考成绩相比,绝大部同学达到了预期效果。但也有部分同学与自己所定的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这次期中考试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与我们全体教师的辛勤教育,严谨教学是分不开的,与大部份同学的勤奋刻苦是分不开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这次期中考试中,每个班级都涌现出成绩优秀、学习进步的学生,下面对这些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同学提出表扬,他们是一一班胡宸赫、李昂一二班崔奥岩一三班张傲文二一班杜卓研二二班韩颖慧二三班孙金亿二四班董闪烁鲁鑫恒三一班杜怡颖三二班梁佳萍三三班周春昊三四班于吉存陈浩然四一班胡泉威四二班胡冰冰四三班闫思楠四四班徐志航五一班刘家威五二班孙晴晴五三班林旭五四班孙豪五五班何梦雨六一班程文静六二班段舟帅六三班王梦阳同学分别荣获班级一等奖;一三班柳安心三二班谷奥博四三班李曼玉五二班王冉六一班宋超群等同学在纪律卫生成绩各方面进步较大,看到孩子们这么大的进步领导老师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以上同学之所以能达到预期目标,是因为这些同学平时学习刻苦、方法正确、态度端正。同时与我们班主任、课任教师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有许多班主任、课任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找同学们谈话交流,耐心启发诱导,帮助同学们树立信心,这些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得很扎实,讲实效,所教学科,期中考试成绩优秀或成绩大幅度提高。这些优秀教师、同学值得我们在座所有教师、同学学习,平时,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看齐,力争在下次考试中能实现自己预定的目标。
同学们,期中考试是阶段性考试是对前半期各位同学学习情况的检测,考得好的同学要再接再厉,考得不好的同学不要灰心,应奋起直追,一次失败不算什么,关键就怕失败不去反思。期中考试成绩公布后,每个班级的课任老师都把成绩告诉了学生,并及时讲评了试卷,进行了试卷分析,帮助你学会分析本学科失分原因及存在问题,以及在下阶段采取补救措施,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各位同学,引起高度重视,努力学习争取更大进步。 我们举行期中总结表彰大会,就是要让我们的同学,我们的老师看到前阶段的工作成绩,激励同学们发扬成绩,再创佳绩!成绩只能证明过去,期中考试只是学习征途中的一个小的加油站,不能说明现在,更不能代表将来!我们又开始了新的征程,在这里我要告诉同学们的是:
一、正确对待成绩
成绩的取得是可喜可贺的,成绩是我们用辛勤的汗水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换来的。如何正确对待已经取得的成绩对我们今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们应该明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们竞争对手有很多;应该明白,我们取得成绩与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种种收获相比,还是微不足道的。为此,我们不能沾沾自喜,不能做井底之蛙。我们应该有滴水穿石的精神,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决心,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的气魄!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不断进步,创造新的成绩!
二、清醒的认识自身的不足。
我们能够,也必须看到,发展是不平衡的。在这次考试中,我们大部分同学取得了理想的成绩,但个别同学学习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各学科发展是不平衡的,学科与学科,同学之间成绩存在很大差距。偏科现象严重,在我们学生中有的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确,行动不自觉,作风不刻苦,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少数同学上课不专心听讲。
同学们,或许,以前你因为疏懒放纵了自己,成绩有些不如意,家长老师不太满意。那么从现在起,分秒必争刻苦学习,向受表彰的同学看齐,讲学习、比学习、营造浓烈的学习氛围。
三、脚踏实地做好下阶段学习。
古人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要有更好的成绩,我们必须踏实学习。 学习首先是态度,态度决定一切,什么态度最重要?一是谦虚,对于不懂的东西,要老老实实地向老师请教,向优于自己的同学请教。二是勤奋,俗话说:勤能补拙、天道酬勤。勤奋与刻苦是取得成绩与成功的基本条件。不满足这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无济于事。相反,如果做到勤奋与刻苦,即使开始时基础差,起点低,也能产生迎头赶上的效果。人们常说的“笨鸟先飞”,表达的就是这样的道理。勤奋属于珍惜时间的人,属于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人,属于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人,属于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因为勤奋,安徒生从一个鞋匠的儿子成为童话大王;因为勤奋,爱迪生才有了一千多种伟大的科学发明;因为勤奋,爱因斯坦才得以创立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中国古人也给我们留下了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的千古美谈。……
其次是要有科学的方法。一名优秀的学生,总是以课堂为中心,努力做好预习和复习,这是科学学习方法的核心,课堂听课是最重要的,聪明的学生在课堂的注意力总是非常集中,他们的思维总是围绕在教师活动的周围,通常他们在课堂上就把问题解决了。上课应积极主动、大胆发言、积极思考、认真做笔记。老师们,同学们,行动起来吧!尽管在我们前进的路上会出现许许多多的困难,但只要我们上下一条心,走过去前面就是个天!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一次考试并不是句号,更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道路有风和日丽的日子,也有阴雨连绵的岁月,你不能左右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却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改变世界,却可以改变自已。
我们要从暂时的喜悦中走出来,从暂时的沮丧中走出来,胜不骄,败不馁,荣辱不惊,及时调整自己,为下一次考试早作准备。
我坚信,你们的青春会因你们的不懈努力而绚烂,老师和家长会因你们的身心健康成长而感到欣慰和自豪,学校会因为你们所取得的成绩而增添光彩,社会和国家会因为有了你们这样的人才而加速进步!
篇2
1.准备阶段
第一步:制定答辩方案,建立领导机构。在完成笔试的基础上,根据选招干部的公告,对答辩的全过程进行分解,确定出答辩的内容、目的、对象、组织方法、实施程序以及“考官”组成、计分办法和录取比例,使答辩组织有章可循。同时,由组织人事部门领导、用人单位领导一起组成有权威的领导机构,以保证整个答辩工作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
第二步:审查答辩资格,发出“答辩须知”。资格审查是依照报名登记和笔试成绩,初步确定参加答辩人员的方法。其目的:一是按照报考条件核实考生是否具备参加答辩资格;二是核实笔试成绩的准确程度。确实把符合条件的优胜者录入答辩候选人,并予以张榜公布。同时向考生发出“答辩须知”,公开答辩程序、内容形式、测评计分方式,以保证程序的规范化和答辩的公平性。
第三步:答辩内容的确定与题目制作。答辩不仅是对笔试测试效果的补充和扩展,而且是直接与考生“双向沟通”的过程。是在笔试基础上,进一步考察考生的能力素质、工作经验、体质精力等方面的综合情况,从而真正使考官得到一个比较全面、客观的立体形象,为选拔合适人才提供充分依据。因此,必须针对拟任工作岗位要求,来确定面试内容,重点是:
(1)专业知识:对所从事岗位的专业技能和必备的专业学科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灵活运用的能力。
(2)相关知识:对与所从事专业有关的法律、社会、经济、科学等方面知识了解的深度。
(3)综合分析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总结概括能力,阐述问题透彻、分析全面、条理清晰。
(4)组织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
(5)语言表达和适应能力:能够用语言和文字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见、观点;具有对环境自我调节控制,立即进入角色的能力。
(6)自然素质: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头脑机敏,对所提问题能迅速、准确理解,作出回答。
在确定答辩内容基础上,搞好试题的制作。
A类:答辩题(即共性题)
围绕岗位所需专业知识提出问题(对每套试题范围、重点、分量要尽可能平衡),分门别类,一套题一封,到时由考生自己抽取依题答辩。
B类:随机试题(即个性问题)
针对考生的不同经历和岗位要求,提出明确具体能紧紧抓住个人经历和岗位要求中有代表性的问题,制订出一些能测出考生工作经验、态度、能力等方面的试题。由考官在随机提问时提出,并根据临场情况延伸提问。
第四步:建立和培训“考官”队伍。答辩“考官”要具备以下素质:
(1)坚持原则,公道正派,不徇私情,尊重人才,客观公正。
(2)有较强的事业心,工作态度认真。
(3)熟悉专业和相关专业知识,有丰富的经验。
(4)善于思考,反应敏捷,视野开阔,有较强的语言交流能力。
一个人不可能样样精通,而只能是“一专多能”,这就要求在组织测评小组时,人员来源面要宽,性格气质搭配得当,同时应根据考生的男女比例,适当确定“考官”队伍的男、女比例(一般为7∶3)。每个测评小组以7~9人为宜,主要由组织人事部门、用人单位领导、专业技术骨干、有关专家学者组成。在建立队伍的基础上,精心组织好答辩“考官”的培训,促进答辩工作的实施,提高答辩质量。
第五步:搞好试场布置,做好物质准备。
2、实施阶段
第一步:介绍试场情况。为了消除考生的紧张心理,使考生建立起自然与舒服的心理感觉。在规定时间由接待联络员将考生带进试场。由主持人按规定程序,依次向考生介绍以下情况:
(1)本试场测评组织单位。
(2)测评小组人员的组成:主考、副主考、各考官及公证人员姓名、职务、职称。
(3)工作人员的组成:主持人、记分员、记时员、抽题员、接待联络员单位、姓名等。
(4)介绍答辩办法、程序、时间。即首先导入式提问,第二抽签答辩,第三随机问答。答辩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5)宣布答辩纪律、规定。
(6)对考生提出希望和鼓励。
主持人介绍完毕,集体带入候考室等候答辩。
第二步:答辩。答辩,作为对应试人评价的手段,在整个考试录用工作中是继笔试和情景模拟测试后的又一次测试,也是考生综合知识能力的竞争。为了充分发挥答辩评价的作用,使答辩考试在科学的指导下,为用人部门服务,为人才的识别与选拔服务,达到择优汰劣之目的,在此设有四个环节。
(1)考生抽题准备。按照答辩顺序号,由考生依次(第一名答辩开始10分钟,第二名抽题准备,依次类推)随机抽取2个A类答辩题,选定一题,然后在准备室不带资料个人准备10分钟,待前一考生答辩完毕,由工作人员引导进入答辩试场。
(2)导入式提问。答辩中,主、客体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稍一疏忽就可能导致考试失败。为缓解考生的紧张情绪,改善“考官”对考生的行为影响,创造一个轻松、自然的气氛,可由主持人采用直问直答式,提两三个问题(围绕家庭、学习、工作、生活等关联性问题),时间控制在2~5分钟。“考官”借此时机考察考生适应能力、举止仪表、精神状态等。
继后,主持人宣布答辩开始。
(3)抽题答辩。抽题答辩,是着重围绕考生掌握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行的测评。通过考生对所抽专业试题的解答,一是了解考生的逻辑思维和反应敏捷程度;二是了解专业技能熟练程度和处理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三是考察考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答辩开始后,首先由考生宣读自己所抽题号及题目,而后按照准备的提纲,简明扼要阐述自己对试题的观点、答案。
考生叙述完毕,主考官可针对所答问题的不明之处或需适当延伸的内容,提出问题,由考生即时回答,阐明观点、看法。其他“考官”提问,要征得主考同意,提问应语言准确、简练(不超过45秒钟为宜)。
抽题答辩为15分钟,到时间响警铃,即停止问题解答。
(4)随机问答。随机问答,是根据考生本人工作经历、学历,从事专业的特点及报考专业的相关知识为主要内容的随机不定型提问。其目的是通过问答进一步考察其思想水平和能力素质,比较考生之间的德、智、体诸素质上的差异,以展现考生的个体优势,从而得出一个比较全面、真实、可信的结论,实现答辩目标。
问答中,主考官根据事先拟定的试题,按照先熟悉、后生疏;先具体、后抽象;先微观、后宏观的原则,向考生提出问题,紧紧抓住与考生有联系的问题,采用“引发式”提问,启发他们总结、分析自己,达到更深刻地了解考生工作能力和潜在意识的目的,开展对各考生真实水平的横向比较,以便择优汰劣。
此项问答约为5~10分钟。答辩时间一到,记时员按响警铃,答辩随之停止。
(答辩总时间不超过30分钟)
第三步:成绩评定。成绩评定是答辩的重要环节,考生的水平是通过分数来体现的。成绩评定的如何,是答辩质量和“公平竞争”原则最重要的体现。
(1)考官打分。考生答辩完毕,主持人宣布“考官”打分,各“考官”按照答案要点和自己对考生的观察、分析、评价,独立打分,并写在亮分牌上。同时,主持人宣布抽题答案要点,将自评表发给考生,考生根据自己的回答情况自我衡量打分(以考察自我评价能力和自信心程度)。
篇3
(二)综合化课程考试在素描实践类课程中的价值体现综合化考试(答辩),主要对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艺术素养作出全面的综合评价,综合化考试的过程如下。综合化考试总分为20分,由三个评分细则组成:一是概括阐述整个课程所学及个人作品绘画思路(10分);二是专业知识与技能素质(5分);三是语言表达能力及应变能力(5分)。综合化课程考试采用了开放式答辩模式,学生和教师面对面。首先,学生阐述自己的实践成果与课程学习体会(10分钟);其次,由主考教师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现场提问,学生直接给予回答;最后,教师会根据学生是否积累或具备了相应的专业素养予以综合评分。通过综合化考试,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述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学生只有平时认真学习,加强理解,真正弄懂了教学内容,在考试过程中善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所学知识,这样才能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对自如。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目标必须非常明确,对所讲专业内容必须非常熟悉。综合化考试是对学生所学课程掌握情况的真实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对于提高专业课的教学质量,无疑会起到促进作用。
(三)成果化课程考试在素描实践类课程中的价值体现成果化考试(作品展示),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学生自身价值体现的一个重要考核依据。教师对学生成绩的核定,“成型的作品”起着关键作用。成果化考试总分为20分,由两个评分细则组成:一是通过素描作品考察学生的绘画思想和技巧(10分);二是网络展示投票(10分)。课程成果展为建筑学专业素描课程教学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展示方式。通过成果展示,能够提升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类课程中的学习能力,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审美水平。在布展过程中,以学生自行布展为主导,教师起辅助作用。在前期准备过程中,要进行展览的主题确定、整体策划、内容选择、布置设计、撰写前言、海报制作、开幕仪式、评价交流等一系列基础性工作。通过作品展览,能够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形成团队精神。另外,也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展示平台的作用,深化美术作品的展示范围,扩大作品的交流空间和交流平台,让它成为美术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
二、建筑学专业课程考试改革实施效果评估
“素描”课程以往的考核方式一般都采取期末交一张素描作业。这种考核方式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发挥潜能的空间,学生的创造性受到很大限制。过程化、综合化、成果化的考试方法一改以往“一张作品定分数”的评价模式,采用更科学、灵活、多元的考核形式,为学生营造了宽松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创新意识。
(一)多样化的考核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艺术书籍的阅读、答辩PPT制作、自行布置素描主题展览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和轻松灵活的课堂氛围非常欢迎,从而激发了学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举办校园素描主题展增强了学生的荣誉感素描教学课程体系中,能否将素描理论知识、素描实践练习、素描成果展示合理地结合起来,素描主题展示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它是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个人成果总结,并且可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本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的交流。
(三)考试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考试方式改革的目的在于改变以往学生改变应付考试而被动学习的局面,进而关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和运用理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考试方式的改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不仅在素描课上如此,对于其他艺术门类学习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起着很大的作用。
(四)参与式教学模式转变了教学方法的改革考试方式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从重普遍转变为重个性,从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譬如,让学生模拟讲课,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进行互动研讨时,让学生查阅有关的资料,然后进行课堂讨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以求挖掘出学生潜在的一些独特的个性化思维。
三、建筑学专业课程考试改革完善的思考
“素描”课程考试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显示出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改进完善。
(一)加强与建筑学其他课程间的交流与互渗应当积极开展与建筑学其他课程间的交流与沟通,努力开创课程间知识渗透与互补的局面,形成知识交叉辐射。
(二)改进答辩式考试形式答辩考试可以分散到过程学习中,分别放在教学计划的不同阶段实施,这样能在最大程度上客观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成绩。
(三)加强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反馈机制考试结束并不意味着本门课程学习的结束,教师要将考试成绩分析与学生进行交流,让教师和学生都能从中受益。
(四)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教师应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人文艺术资料、举办读书报告会等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另外还要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观看各类画展、参观成功的建筑、走进艺术院校并邀请一些学者专家作报告等,让学生的艺术视野更加开阔。
篇4
考试是评价和改进教学,并使之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的重要手段,是检测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高等学校对学生的评价绝不能“一卷定终身”,应以人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创新意识为本。然而,考察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就会发现,培养模式单一化、标准化,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按一个标准、一个模式去“塑造学生”,而没有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和环境。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门课,但是在各种化学考试中理论与实际往往脱节,只考理论而忽视实践,更忽视实验的动手能力的测试。因此,积极开展考试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新一轮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科学合理、鼓励创新、富有活力的考试制度,才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创造力,有利于造就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而不科学、不合理、束缚学生思想的、僵化的考试制度则会扼杀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改革高等院校的考试制度已势在必行。
一、高校现行考试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略考试结果的信息反馈
高校考试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更充分地发挥其反馈功能,既有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反馈,也有教师及时发现问题,重点教授、解惑的回应。现行的考试虽然也要求教师进行考试情况分析,但只是流于形式,对学生答题中反映出来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分析缺乏重视,不能把试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
(二)考试制度不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现行的考试制度只注重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和创造力的培养。考试应对学习和教学是一个导向,社会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那么考试制度应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三)考试形式单一,考试方式固定
高校现行的考试形式和方法,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笔试方式多,口试、答辩考试少;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试少,不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我国高校的课程考试绝大部分安排在每个学期末进行,学生成绩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成绩,一张试卷要涵盖一个学期的知识量,给学生以巨大的压力。考试以任课教师出题为主,而任课教师往往只根据指定教材所讲授的内容出题,缺乏对教学大纲的深入研究和对知识体系的全盘考虑。考前对教材划范围、定重点的现象比较普遍,只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考试题型不合理
题型的选择被限定在有限的传统题型范围内,限制了选择合适形式来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限制了考试内容及形式设计上的创新。在大多数考试中,使用填空、单选、多选、判断、简答、名词解释等客观题的比例大,而综合性思考题、分析论述题等主观性试题较少,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关于高校考试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树立科学的考试观念
更新考试观念是考试制度改革的前提。
科学的考试观是从“人”出发的,着重强调的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考试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更强调通过考试让学生学会学习,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同时,科学的考试观要求考试增加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考查,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掌握正确的思想观念、思维方法,充分体现考试的教育功能。考试不能仅仅为了获得学习成绩,而是作为前期学习效果的总结。学生在学习一个阶段后,通过考试进行自我衡量、自我提高,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尚未掌握的部分及时补课,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作为下一阶段学习的起跑线。考试制度改革是为了加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必须强化考试方法改革,要实现两个转变:以考知识为主向以考应用能力为主转变;由闭卷考试的单一形式向多种考试形式转变。
要树立考试不是一门课程的教学结束,而是师生对课程教学的一种互动方式的观念。通过考试,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疏忽和缺陷,并且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指出学生在前期学习中的不足,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指导他们进行深入探索。
考试应体现出对人的价值的重视。要想人才多样化,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最根本的是要尊重人的个性。理想的考试应对每一位学生都设计考试标准和模式,适应每位学生素质的发展。这样,不仅避免了学生缺乏个性,千人一面,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努力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二)建立考试后的信息反馈机制
考试管理部门要对试卷中反映出来的情况和问题加以研究,并将有关的信息反馈给教师和学生,促进以后教学活动的发展,同时在制度上制定相应的政策,积极鼓励教师开展考后的试卷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三)考试目标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考试目标应以教学目标所规定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为出发点和归宿,通过考试诊断教学问题,反馈教学信息,检测教学效果,从而调节教、学双方向教学目标迈进。
(四)针对课程特点。丰富考试形式
要按照课程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科学的考试方式。大学课程考试基本测试形式通常可采用以下六种:(1)闭卷考试;(2)开卷考试;(3)口试;(4)成果性考试,如综合文献调研报告、设计项目训练、作品展示等;(5)操作合作考试;(6)计算机及网上考试。
(五)改变期末一次性考试方式。将课程考试分阶段进行
篇5
为使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教育部于1998年新增了一个数学类本科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设置该专业不仅较好地适应了新世纪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全球经济发展格局下的数学人才的培养与专业发展,而且也对数学类专业的招生带来了正面影响。自1999年以来,全国已有300多所高等院校注册开办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一时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成为各高校十分热门的招生专业,且学校的招生规模非常惊人。从师资情况看,多数院校以数学教师为主,少数院校以计算机教师为主。
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开办之初,各大院校对专业培养模式大都处于探索阶段,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专业内涵、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学校把该专业办成“数学+计算机”,有的学校办成“计算机+数学”,有的学校干脆就办成计算机专业,致使学生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未来到底是干什么的,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河北联合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自2000年开始招生,在过去的10多年里,我们不断地摸索,本着教育部“强基础、宽口径、重实际、有侧重、创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调整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变考核方式,在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中充分发挥本专业的数学优势,培养数学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1、整合计算机类课程,形成一个系列课程
“课程整合”是指将原来自成体系的各门课程或各教学环节中有关的教学内容,通过新的组合方式进行整理与合并,使相关课程能够形成内容冗余度少、结构性好、整体协调的新型课程,做到优势集成,亮点聚合,以发挥其综合优势。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在探讨有关教学体系、学科结构、课程门类与内容的整合。为此,我们也从知识关联度较强的课程入手,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6门计算机类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摒弃技术已经落后的内容,将最新技术补充进来,再结合该专业的特点,形成数学应用与编程基础系列课程。课程体系调整前后的教学安排分别见表1和表2。
整合之前,虽然课程的安排也考虑了衔接顺序,但是每门课程都是独立的,由不同的教师讲授,因此内容的衔接就会出现问题。例如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由于学生初学计算机语言课程,再加上学时的限制,在c语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只能讲授一些基本语法和控制结构,函数、指针、链表等内容根本没时间讲,而讲授数据结构的教师本来教学内容就又多又难,没有过多的时间去讲C语言的内容,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困难,也因此丧失了学习兴趣。这些课程属于计算机专业课程,不能发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数学优势。因此我们对课程进行了整合,具体思路如下:
将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整合为C撑与数据结构,开设在第二、三学期;将可视化编程、面向对象编程和数学方法编程有机结合形成数学方法与编程,开设在第四、五学期;将Matlab等常用数学软件与数据库编程相结合形成数学软件与混合编程,开设在第六学期;将计算机网络和网络安全进行整合再融入网络编程内容形成网络与程序设计,开设在第六、七学期。整合后,将c#程序设计基础、可视化编程、数据库编程和网络编程分散到不同学期、不同课程的学习中,每门课的任课教师只需要讲授和本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分层次、分阶段地学习C#程序设计,而且大学4年程序设计知识不断线,由理论到应用再到实践不断提高。同时,从数学的角度切入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充分发挥了本专业的优势。
2、适应专业需要,自编特色教材
目前,各院校数学类专业学生在选修计算机技术相关课程时,只能借用计算机专业教材,而计算机专业教材的教学内容并不能满足数学类专业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教学需求,使得数学类专业学生不能很好地利用计算机工具帮助自己学习和应用数学专业知识。因此,我们编写了《数学应用与编程基础》系列教材,主要面向高等院校数学类专业学生。教材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集成开发环境,以c#程序设计语言为主线,以数据结构、数学方法、数学软件、数据库、网络编程等内容为载体,把数学知识、数学思维与软件设计有机结合,分层次、有计划地完成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应用与实践,培养数学类专业学生使用计算机工具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为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数学等数学类专业学生提供合适的教材。
《C#与数据结构》是《数学应用与编程基础》系列教材的第1部,包含两部分内容,第1部分讲述C#语言的基本知识,作为数据结构学习的基础。考虑到学时的要求,本部分只讲述C#的基本语法、控制结构、数组等基础知识,以满足数据结构的学习;第2部分讲述数据结构的基本知识,包括线性表、栈和队列、串、二叉树、查找和图论。相对于其他教材,本书淡化理论,重在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数学方法与编程》是《数学应用与编程基础》系列教材的第2部,包含面向对象编程、WinForm可视化编程和数学方法编程3个部分的内容。本书以c#语言为基础,以典型的数学算法为例讲解WinForm程序开发,以提高数学类专业学生应用计算机求解数学问题的能力。
《数学软件与混合编程》是《数学应用与编程基础》系列教材的第3部,以软件编程与数学思维的密切联系为切入点,以“计算机程序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是数学知识;软件编程的基本思维方式是数学逻辑”的指导思想组织内容。本书分为数学软件与混合编程两部分,第1部分介绍Mathematica、Maple、Matlab和SPSS等常用的数学软件及应用;第2部分以C群调用Matlab和SPSS应用技术为主线,讲述了SQL Server数据库编程技术、MATLAB创建COM组件技术、SPSS的二次编程接口技术以及Excel Link的强大数据处理功能,并给出了多个软件间的混合编程案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编程能力。
《网络与程序设计》是《数学应用与编程基础》系列教材的第4部,包括两部分内容。第l部分介绍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其应用,系统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以及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介绍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8的功能及管理;第2部分以ASENET Web开发技术为主线,以大量的案例讲述使用c#2010进行Web开发的过程,向学生传授编程经验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3、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1 案例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是一种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以实际案例为剖析对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并寻求实现途径。案例式的教学方法中,案例是主体和灵魂。在授课之前我们会根据每一章节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设计一个典型的、贴近实际的案例。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根据案例提出问题,阐述案例的背景,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学完这一堂课后能够解决怎样的问题,学会什么技能,以吸引学生的兴趣;然后,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讲授所要用到的知识点;最后,教师为学生作榜样,一步一步完成案例程序的开发。当然,用案例的方式组织教学,难免会遗漏一些零碎的知识点,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通过精心设计一些趣味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后作业来解决。为了完成这些作业,学生必然会主动寻求一些书籍或通过网络寻找问题的解决方式,从而弥补教学漏洞。
案例式教学注重实例演示、动手实践,与计算机类课程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点相一致。在案例的实施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点,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运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及独立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同时,案例式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与学生沟通,互动性很强,通过与学生的问答交流,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感受到在整个讲课过程中自己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2 精讲多练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多为语言类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开发应用程序的基本能力,能够编写、调试和运行实用、规范、可读性好的程序。针对课程知识量大、学时相对较少的矛盾,为达到上述教学目的,我们采取“精讲多练”的教学方式,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此,在教学时淡化了繁琐的语法规则,不一一罗列控件的大量属性和方法,而以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的实例引导出基本语法和主要的属性、方法,从而使学生形成深刻、形象、牢固的记忆,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3 机房授课
对于计算机类课程,传统的授课方式是“多媒体教室授课+机房上机”。在教室上课,一般都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只能听着教师讲,看着教师操作,基本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而且,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不能同步,学生得不到及时训练,不能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鉴于传统授课方式的种种弊端,经过与教务处和现代教育中心的协商,河北联合大学于2010年开始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计算机课程全部安排在机房授课。在机房上课,每人一机,采用凌波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师授课时使用“屏幕广播+锁定功能”。学生机屏幕显示教师机授课内容,学生可以与教师同步编辑程序,程序调试成功所带给他们的成就感和喜悦的心情,是在教室无法可比的。通过讲练结合,实时辅导,及时实践,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及时巩固和消化所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机房授课的教学模式非常适合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通过两年的实践,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改革考试方式,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考核
计算机类课程的操作性比较强,传统的理论考试方式不能考核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借鉴一些学校考试改革的成功经验,并根据具体课程的性质,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考试中设计了两种改革方案。
4.1 笔试+上机
C#与数据结构、数学方法与编程两门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理论性较强,因此,对这两门课程的考核我们采取笔试与上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笔试为闭卷考试,课程结束后由教务处统一安排,题型多为选择、填空和简答题,体现基础性,主要考核学生对理论内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上机考试安排在最后一次上机实践课进行,题型为2~3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要求学生在2个小时内编程实现,主要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
4.2 项目式考核
数学软件混合编程和网络程序设计两门课程的综合性和应用性较强,课程中涉及的都是成百上千行代码的中型项目实例,主要训练学生如何正确、高效地进行企业级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向学生传授大型应用软件开发过程中用到的编程经验、技巧和方法。上机考试由于受时间的限制,不能够科学、全面、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因此,对这两门课程的考核我们采取项目式考核方式。
在学期第一节课向学生宣布课程考核方式,并告知学生项目题材不限,但必须是本课程所讲软件类型,如网络程序设计的项目必须是Web应用程序,项目的规模不能少于规定的代码量。学生可以自由结组,3~5人为一小组,原则上是强弱组合,并设定一名编程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组长。组长在整个项目开发过程中,要负责召集组员一同研究项目选题、项目需求、设计和实现等,并依此确定人员分工。在第4--5周时,学生已经对该课程有所了解,我们要求学生上报各组要开发的项目题目,并附带项目的简介及用到的技术。教师要及时对这些题目进行审批,对过于简单而导致组员工作量不够或过于复杂而导致学生无法按时完成的题目予以驳回,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限内重新选题。题目审核通过后,学生自行安排设计和开发的时间和进度。学期的最后2~3周是考试环节,安排学生答辩,要求每个小组在此之前提交所有的文档和程序。
项目式考核以小组为依托,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避免部分学生在团队中不贡献只共享的现象,我们将每个学生的个人成绩与团队成绩和自己所做的贡献联系起来。具体来说,每个学生的总成绩由平时成绩(15%)、小组成绩(35%)、学生互评成绩(10%)和答辩成绩(40%)4个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教师根据出勤、作业和回答问题互动情况给出每个学生的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5%。
(2)小组成绩:教师从两方面对小组提交的项目进行评价,并给出评价结果即小组成绩。一方面考查学生撰写技术文档的能力,包括软件功能文档说明、开题报告、系统设计报告和总结PPT等;另一方面考查软件总体完成情况,包括软件功能的复杂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3)学生互评成绩:一位教师往往要面对几十甚至上百名学生,很难对每个学生都有较准确的了解。只有学生之间、小组之间最了解彼此的真实情况。因此,我们引入了“自评互评”机制。项目完成后,每个小组成员填写一份“自评互评调查表”,从组织协调能力、编程能力、创新能力、文档总结能力等几方面评价每个成员对项目开发的贡献,给出评价结果,然后取平均分作为学生互评成绩。为了防止学生间碍于情面,给小组成员中参与度不高的同学打高分,要求90分以上的人数不能超过20%,70分以下必须有1人。
篇6
1. 对考试功能认识存在偏差。考试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既是检测手段之一,又是学生学习的杠杆和教与学的“指挥棒”,更是学生强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但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重检测、轻导向、忽略强化”的认识误区,造成学业成绩的“一考定论”,教师注重结业成绩,不注重改进教学,学生忙于对付考试,不重视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拓展。
2. 考试机制抑制学生个性化发展。考试是评价人才的尺度,什么样的考试导向,就会培养和造就什么样的人才。现行的考试机制表现为注重死记硬背一、形式单一、命题不科学、教考不分离、评分机械等,极大地扼杀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突出表现为缺少创新性的发言、作业、学年论文及抄袭雷同的毕业论文等。从表面上看,高校所培养的人才达不到当今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教育模式的问题,但深入分析,考试机制缺乏正确的导向作用、不能调动教师认真组织教学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3. 考试模式和考试内容的局限制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期末一次性考试仍然是大多数高校采取的方式,受试卷容量、考试时间限制,这种模式不能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教学全过程[2]。一个学期的学习效果设定于期末的一次性考试,对于学生而言,危害极大,直接导致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考试过关,忽视平常的学习积累,影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期末两三个小时的考试时间限制了考试内容和考试题型,从而大多数高校使用填空、单选、多选、判断、简答、名词解释等题型的比例大,而综合性思辨题、案例分析题较少,实践操作及答辩考试就更少,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及综合能力的提高。
4. 考试结果的不合理利用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考试结果既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改进提高的有效措施,又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现在,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籍、毕业、学位,而且是学生获取奖学金、评优入党甚至找工作的主要依据,但通过考试结果鞭策引导学生改进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教师反思教学质量等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机制是过度夸大考试对学生的检测功能、考试的反馈性不全面,从而,考试结果被不合理利用,一方面使学生重分数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另一方面导致高校缺乏对教师教学态度和教学能力的有力监控检查,难以保证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 构建新型考试机制,充分发挥考试的积极导向性
新型考试机制,是建立在个性化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全面而丰富的考试内容,全程性、多形式的考核方式,建立“过程考核+社会实践+理论考试+课程论文”的课程考试新模式,实现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考察,形成对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引导学生自觉自主学习,促使教师改进教学的一种新型考试机制。
1. 树立正确的考试观,科学定位考试目标。正确的考试观是以人为本,着重强调人的可持续发展,考试的目的在于检查教与学的双重效果,不仅是检测学生所学知识,而且更强调通过考试让学生学会学习、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目标的制定应本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体现出对人的价值的尊重。考试目标与教学目标一致,考试只是方法不是目的,可以实行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重点测试学生理解、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具体可以采取理论答卷、社会调查、方案设计、课程论文和主题辩论等相结合的方式,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丰富考试形式,改革考试内容,充分发挥考试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中的全面功能。大学课程考试基本测试形式可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成果性考试、实践操作考试和网上考试”等形式。教师可根据课程特点,选择合理恰当的考试形式。闭卷考试可以用复合型作业或专题小论文取代传统的标准答卷,促使学生对有关问题作较深入的钻研,以培养其创新能力;开卷考试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引导学生找问题、出主意、提方案,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口试让学生更重视平时的课堂学习及课后自学,对学生中复印笔记、抄作业、猜重点、押题等现象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因为谁也不会知道自己口试时会考什么题,更不知道老师会问什么题,非常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学习风气,并且随机问答可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交流能力、联想能力和综合能力。
3. 注重过程教育,转变一次性考试模式,实行分阶段考核。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要求考试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化,一次性考试的成绩最多只能代表学生在该课程考试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不能据此成绩评判其当前的智能水平,况且这种考试模式内在所具有的片面性,否定了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特个性,助长学生惰性。教师应根据创新能力的多样性、异质性等特征,在因材施教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可以通过作业、课堂讨论、课堂问答、课堂测试、社会实践、模拟操作、课程论文及学习态度等形式计量并按一定比例综合核准学生的平时成绩,记入课程结业成绩,教师不再以一次性考试决定其成绩,引导学生重视知识获取的过程,促使学生的学习向能力方向发展。
4. 开放的考试命题,柔性的评分标准,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高等教育要适应当今创新人才的要求,就必须确定以创新能力为衡量指标的评价指标,探索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考试命题和评分标准。首先试题的内容要开放,不能是教材内容的简单折射,教师要结合社会现实构建问题情境,根据教学目标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深入剖析,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试题答案要开放,不能设定标准答案引导学生机械呆板作答,学生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依据要求进行解答。再次答题形式的开放,鼓励创造性思维,允许学生采取有效的方式回答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独特的个性。开放的考试对教师的教学会有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对课程知识不仅要有扎实的根基,而且还要有深入的研究,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另一方面教师要熟悉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三、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开展教学改革,为构建新型考试机制奠定基础
1. 实施个性化教学,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教育。创新必然彰显个性,而个性最核心的特质是主体性和创造性。立足于主体性和创造性的独特性是个体个性发展程度的标尺,个性的发展程度越高,个体的潜能发挥程度越高,也就越具有独特性[3]。可见,个性化教学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探索求知的欲望得以调动和满足,才可能孕育出真正的创造力。任何忽略个人需要、兴趣,忽视个性培养的教学后果都会严重削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夯实个性化教学这一创新教育的基石。没有个性化教学的实施,新型考试机制就难以构建。
篇7
(一)对考试目标的认识存在误区
1.注重过程的组织和对学生考试成绩的评定,忽略了考试结果的信息反馈。高校考试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更充分地发挥其反馈功能,既有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反馈,也有教师及时发现问题,重点教授、解惑的回应。现行的考试虽然也要求教师进行考试情况分析但只是流于形式,对学生答题中反映出来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分析缺乏重视,不能把试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反馈给学生。
2.考试制度不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现行的考试制度只注重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和创造力的培养。考试是评价人才的标尺,有什么样的考试导向,就会培养和造就什么样的人才。社会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我们的人才培养还达不到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从表面上看是培养模式的问题,但深入分析,考试制度缺乏时代特征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二)考试形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1.期末一次性考试决定学生学习成绩。我国高校的课程考试绝大部分安排在每个学期末进行,学生成绩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成绩。期末一次性考试受试卷容量、考试时间限制,不能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教学全过程。一张试卷要涵盖一个学期的知识量,并且要求学生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反映出自己获取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给出卷的教师和应考的学生以巨大的压力。一次性闭卷笔试难以体现不同性质课程的特点,难以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考核学生除记忆和简单推理之外的技能,又易造成“一考定成败”,导致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考试过关,而不注重自身创新意识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2.考试方式固定,高校现行的考试形式和方法过于单一,存在四多四少的现象。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笔试方式多,口试、答辩考试少;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察少;统一考试多,因材施考少。这种单一、缺乏弹性的考试方式使得学生学习单调、惧考,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并且使其动手操作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养成受到限制。
3.考试计分方式不科学。目前高校大多采用百分制,教师阅卷只注重判分,不重视试卷和考试结果的分析、反馈及改进教学。同时,由于考试成绩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升级、毕业、获得学位,而且是学生获得奖学金、评优甚至找工作的主要依据,这种只以分数为依据的做法夸大了考试成绩的作用,使学生只重分数不重能力。
(三)考试内容陈腐,抑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长期以来,高校考试以任课教师出题为主,而任课教师往往只根据指定教材所讲授的内容出题,缺乏对教学大纲的深入研究和对知识体系的全盘考虑。考前教师就教材划范围、定重点的现象比较普遍。
1.考试内容偏窄,侧重教材和课堂笔记,只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搞考前突击,并寄希望于教师考前划重点,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范围,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学习兴趣降低。
2.考试题型不合理。题型的选择被限定在有限的传统题型范围内,限制了选择合适形式来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限制了考试内容及形式设计上的创新。在大多数考试中,使用填空、单选、多选、判断、简答、名词解释等客观题的比例大,而综合性思考题、分析论述题等主观性试题较少,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试题质量不高,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风建设
试题的质量决定考试的质量,高质量的试题是实行高质量考试的前提。试题质量的评价指标包括四项: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其中最重要的是难度和区分度。作为一套高质量的试题,除应符合命题的基本要求外,从考试的目的来看还应具有一定的难度,以便测出学生实现教学目标、掌握所学知识和能力的程度和水平,同时,应能区别出学习情况不同的学生,亦即能测出每个学生个体学习情况的差异。然而,现时的情况却并非如此。
(五)教师自由空间小,不利于针对学生特点进行“因材施考”
高等教育的目的除传授知识外,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自我判断、自我选择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协作精神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优良素质。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原理,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教给学生提出问题、总结问题的方法。“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而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使他们在思维中提高,在质疑中思维。然而,现行的考试制度对此却有很多限制。
1.教学大纲对教师的限制。同一门课程由若干不同教师授课,要求一套完全符合教学大纲的试卷,导致教师授课没有个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特色的发挥。理想的状态是教师按教学大纲要求授课,但又不受教学大纲的局限,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把自己最优秀的学识和思维的精髓传授给学生。
2.统一考试、单一考试的限制。高校的考试一般都采取期末一次考试并且采用一套试卷。这种做法一是限制了教师根据所教授的学生的特点进行题目设计,二是试卷设计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发挥其潜能,使学生的创造性受到很大限制。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设计考试题目。不同能力的学生、不同的学科应对应不同的题目,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各种不同能力。
二、关于中国高校考试改革的几点建议
高等学校对学生的评价绝不能“一卷定终身”,应以人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创新意识为本质。然而,看一看我们的教学方式,就会发现,几乎到处都是“单一标准”和“整齐划一”,人才的多样化、人才成长模式的多样化与管理培养模式的单一化、标准化形成鲜明的反差。我们喜欢强调“全面发展”,而往往忽视或没有呵护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喜欢说“塑造学生”,按一个标准、一个模式去“塑造学生”,而没有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和环境;我们喜欢统一学生的思维,喜欢制造“标准答案”,而不喜欢甚至不容忍学生对我们的观点提出批评。所有这些不仅印刻在我们的教育理念中,而且处处体现在我们的管理和培养模式中,体现在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即考试中。这些思想和制度限制着学生个性的发展,限制着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要想在考试制度设计上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的张扬,使这个“指挥棒”充分发挥其真正的“指挥”功能,就必须改变思想观念、改革考试制度
(一)树立科学的考试观念,为培养新型人才提供良好的思想环境
更新考试观念是考试制度改革的前提,科学的考试观是从“人”出发的,着重强调的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考试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更强调通过考试让学生学会学习,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同时,科学的考试观要求考试增加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考查,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体现考试的教育功能。两种考试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不一样,但都以考试为手段来实现各自不同的目的。显然,在当今社会,知识创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已成为趋势。因此,必须树立科学的考试观,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造良好的思想环境。
1.树立考试不是为了获得学期成绩,而是作为前期学习效果的总结的观念。学生在一个阶段学习后,通过考试进行自我衡量、自我提高,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尚未掌握的部分及时补课,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作为下一阶段学习的起跑线。
2.树立考试不是一门课程的教学结束,而是师生对课程教学的一种互动方式的观念。通过考试,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疏忽和缺陷,并且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指出学生在前期学习中的不足,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指导他们进行深入探索。
3.建立考试后的信息反馈机制。考试管理部门要对试卷中反映出来的情况和问题加以研究,并将有关的信息反馈给教师和学生,促进以后教学活动的发展,同时在制度上制定相应的政策,积极鼓励教师开展考后的试卷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明确考试目标,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
考试目标的制定应本着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以达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1.考试目标应体现出对人的价值的重视。要想人才多样化,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最根本的是要尊重人的个性。理想的考试应对每一位学生都设计考试标准和模式,适应每位学生素质的发展。这样,不仅避免了学生缺乏个性,千人一面,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努力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2.考试目标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考试目标应以教学目标所规定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活动中,它对教学过程进行质量控制,通过考试诊断教学问题,反馈教学信息,检测教学效果,从而调节教学双方向教学目标迈进。
(三)针对课程特点,丰富考试形式
目前我们的考试还主要是单一的书面考试,在考试的评价上过分依赖考试成绩,尽管现在尝试将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结合起来,但由于缺乏科学严格的形成性考核办法,形成性考核的信度有待提高,因而不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实际能力,不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从改革考试形式和考试评价标准入手。
1.要按照课程内容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科学的考试方式。大学课程考试基本测试形式通常可采用以下六种:(1)闭卷考试,具有适合多人同时考试,效率高,测试环境比较容易控制,题型多、覆盖面大等特点;(2)开卷考试,重点不在考核被试者对知识的记忆,而在于考核被试者对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也包括学习能力和查阅资料的能力;(3)口试,最大特点是应试者在提问范围和所创设的考试环境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自由抒发见解,可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口试对应试者学识的广度与深度、口头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反应能力、想像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心理素质、仪表风度和个性特征等,均能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观察和检测;(4)成果性考试,如综合文献调研报告、设计项目训练、作品展示等,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科研能力,同时能有效考查学生查阅资料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操作合作考试,能够较好地考核学生涉及动作技能领域的实践能力与素质,增进学生间的相互配合与分工协作,促进学生的团队精神,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测试手段;(6)计算机及网上考试,不但可以用于对学生认知领域的考核,还可以考核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在信息化社会、开放教育的今天,应大力开发和利用这种考试方法。
2.改进考试评价标准,使考试与学习全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从实践上来看,目前关键是要进一步完善形成性考核的制度建设,增强形成性考核的科学性、有效性,严格形成性考核的控制与监督,充分发挥形成性考核的导向作用,最终实现考核目标多元化、考核内容多样化、考核方式灵活化、考核评价个性化的改革目的。
3.改变期末一次性考试方式,将课程考试分阶段进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考试作为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要达到客观评价的目的,其评价活动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课程教学中,根据教学大纲,可以在每个章节结束后布置思考题,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以小论文的形式完成。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再出若干个综合题,由学生自主选择,以开卷的形式考试。教师在学生完成章节小论文之后,安排论文回顾,总结学生答题情况,对学生在论文中反映出的问题作解答或在学生中开展讨论,鼓励创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通过写小论文的形式厘清概念,逐步消化所学知识,学会查阅资料,增强实际写作能力,同时不再以一次性考试决定成绩,减轻了学生考试压力,最终将考试变成实现自我价值、体现自我价值的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可以通过作业、课堂讨论、课堂提问、课堂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以此获取教学信息,引导学生的学习向能力培养方向发展。
(四)紧扣时代脉搏,更新考试内容
根据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考试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以发展能力为主,培养和考察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鼓励老师在考试命题和评分标准方面进行新的尝试,力求开放性和人性化。
1.命题要突出能力考核,要有利于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个人思考。大学教育是一种开放性的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寻求教育的相当大的自由度和自,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