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学好初中地理的技巧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学好初中地理的技巧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学好初中地理的技巧

篇1

在高考文综试卷里,地理是最难得一门,它跟历史、政治的学习方法迥异,出题的形式呈现出多样化,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读图题,作图题,还有简答题。从适应高考角度讲,地理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方法本身就比较复杂。另外,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联系十分紧密,初中地理知识不扎实,就很难适应高中地理学习,而整个中国的现状是,初中地理教育严重不足,尤其是农村初中的地理教学更薄弱,有的找非专业的老师带课,有的甚至就不开地理课,中考反正不考地理。我认为,这是高中学生普遍感觉地理难学的主要原因。所以,按计划补习初中地理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二、多看地图,多理解地理原理,勤动手写(或表达),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事物在空间分布的学科,地图可以容纳无数的地理知识(或叫地理信息),学会用地图,会使你的地理学起来很轻松;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它要求同学们必须理解地理原理,然后学会应用地理原理解决地理问题,这好比做数学题要用一定的公理和公式一样;地理也有一定的文科的特点,要求同学们用专业术语来表达地理问题,所以平时要勤动手写,要学习课本语言和老师的地理语言;地理试题是有一定的答题规律的,要想考出好的成绩,必须总结答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下面我展开讲一些地理试题的答题技巧。

1.要有答题思想:一道好的地理试题,都可以用一定的知识、原理或技能解决它,否则,它就不是一道好题。

这一思想是要告诉你,做地理试题时,不要东拉西扯,胡编乱造。

2.很多地理事物都有其影响因素,比如,影响气候的因素;

气候的组成要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水土流失的形成因素;荒漠化的形成因素等,这类知识容易出问答题,我们可以用“要素分析法”来解决。第一,好好审题(用咬文嚼字的态度去审题);第二,写出做题理论(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等);第三,挑选符合题意的信息(信息从材料中来,从学过的知识中来);第四,表达(用专业术语回答;若是简答题,分条回答;先主后次;要注意是简述还是详细分析等等)。

3.另外,同学们要学会不断总结答题技巧。

如果你经常对某种类型的题目很苦恼,难道你就不想想办法解决一下吗?可以与同学们交流对策,也可以与老师交流对策,而不是,这次错,下次错,以后还错。

三、上课要认真听讲。

不要指望着上课睡觉而课下背背课本上的条条框框就想提高地理成绩,那是妄想!地理原理是要理解的,你课堂上认真听课了,真正理解了,课下就不用再费大力气去自学了。况且很多重要的知识和原理隐含在“活动”中,课本中根本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你必须认真听课才能学到有用的知识。充足的睡眠是你提高听课效果的重要保障。

四、课堂上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课堂任务。

老师上课设置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老师让你在书上划一下,你就没有必要非把它写下来;老师让你必须动手用自己的语言去写答案,你就不要只划课本的原话;老师让你们分组讨论完成任务,你先不要单干;老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任务,你不要与其他同学讨论......总之,不要自作聪明地偷懒,对老师布置的任务大打折扣,这样结果往往害了自己。

五、要对平时的练习题有所取舍,不要搞题海战术。

我们平时做的地理试题,充斥着大量的怪题、旧题、偏难的试题,对同学们“毒害”很深,甚至也“毒害”了一些地理教师,我们要擦亮眼睛,看清这些地理试题的真面目!

1.很多地理资料编写的很厚,内容总结的很多,其实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看似给人“很专业”的印象,其实是为了增加页数,编书人和书商的利润就增加了。

2.有很多地理试题是把课本中的某一句话拿出来考学生,高考绝对不会这样考!课本中某的一句话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是正确的,但是把它单独摘出来就不一定正确了,这样的题目我们做了,只能是害了自己。

3.很多地理试题材料信息严重不足,根本与高考题目的设计思想不一致,把学生当成博物学家来考!本人经常遇到一些错题,它们在很多教辅资料中到处“游荡”,毒害着我们学生。

4.很多题目中的图、表制作十分粗劣,根本经不起科学考究。

5.有些教辅资料为了充实内容,硬把高三才能做的题目拿来让高一的学生做,无形中增加了难度,使本来就困难的地理学习和教学雪上加霜。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1.信心是成功的保证

地理学科是集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于一体的一门综合学科.虽然难度较大但只要勇敢面对,你一定会学好地理的.因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2.地图是地理学科的"显微镜""望远镜"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图(变式地图)在地理试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平时,如果你在百忙中抽出那么"一点"时间多看地图,多记地图,多画地图,尤其注意对各种变式地图的掌握,那么要想学不好地理也已经很难啦!

3.理想的起点在于课堂

课堂永远是地理学习的主战场.要注意老师归纳总结的原理,规律.并记清每章,每节课的重点,搞清难点.并及时记录书本上没有的内容.那么你的课堂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4.练习是检验课堂效率的试金石

课堂效率的高低与否只有通过练习才能得以检验.地理学科也同样如此.平时要加强基础知识题(即课本上对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阐述题)的练习.练习不仅要及时同时还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加强联系生活实际.倘如此,你的地理成绩就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地理之美美在它的位、地、气、水、生,美在它的资、农、工、交、城;美在它的自然之美,美在它的人文之美;既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有人类文明的历史沉淀。

如何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学好地理1.树立信心是学好地理的前提。

虽然同学们现在在地理学习上遇到了一点困难,但一定要有信心学好它。平时上好每一节地理课,在课堂上积极思维,把教师讲的概念、原理理解,如有不懂的地方,应及时提问,每堂课的内容要及时消化,课后做适当的练习加以巩固,坚持这样做,肯定会收到好的效果。

篇2

纵横联系

要学好地理,深入思考不可缺少,随着学习的进阶,你要加大深入思考时间在所有地理学习时间中的比例。

与“热点”问题联系:经常用课本中知识与社会现实“热点”相联系,通过深入思考,用地理原理和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热点”问题。

与历史联系:把地理和历史相联系。如把地理中的人口迁移与历史上近代西方殖民活动联系起来。

用政治原理分析地理现象:例如,用哲学原理分析环境和人类的对立统一关系。

地理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联系:你要经常浏览一些报刊和网络上的文章,找出地理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深层联系。例如,把地理中的工业布局与国家政策相联系。

运用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知识:例如,用数学图表示某些地理现象,用数学公式分析某些地理原理。再例如,把喀斯特地貌的形成的原因与化学方程式相联系。

不同角度、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深入思考:例如修建一项水利工程可以从水文特征、地质条件、气候、植被土壤、环境保护、居民交通等地理角度去论证,还可以从历史条件、工程技术、时代背景、经济效益,以及对文化遗址、生态影响等多角度考虑。

围绕核心知识点进行思考

地理和物理,都有一个“理”字,因此,你可以尝试着把一些物理的学习方法用于地理。例如,深入思考。如果说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要始终贯彻深入思考,那么,对于地理来说,至少要在学习某些知识时,要深入思考,例如围绕某些核心知识点进行深入思考。

例如,你可以把“经度、纬度”作为一个核心知识点,围绕“经度、纬度”这个核心,把课本上所有重点地区的海陆位置、气候特征、气压、风带、地形、植被、农业等进行归类。这样,当你在做题时,涉及到某个地区的经度、纬度时,你就能想到对应的海陆位置、气候特征、气压等等了;反之,当你做题时得知某个地区的海陆位置、气候特征、气压等等信息时,就有可能猜测出这个地区的经度、纬度时了。

总之,在深入思考时,你可以把地球看成一个小球,你可以放在手中、随意玩弄。

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

从书籍、报纸、电视、网络上看到与地理相关的信息时,你要深入思考一下,看看自己是否能解决一些问题。例如:“海啸或者海平面发生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有那些重大影响?”在深入思考的同时,你还要翻阅课本和参考书。

养成时刻深入思考的习惯

例如,随时思考如何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热点”问题。

2.把握要点

把握基本知识点的要点

地理的基本知识点是指地理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和重要的地理事物、观点、结论等。它们分布在课本中的各个部分,从大的方面,有地图、地球运动、大气运动、人类活动、人地关系、环境与发展等;从小的方面,有晨昏线、太阳高度、气候类型等等。

一般的,能够体现地理学核心思想、充分体现地理的实用性的知识点,与其他课程如历史、政治等联系紧密的知识点,与现实紧密联系的知识点,多为高考的重点。

把握地理基本知识点的要点的两种方法:一、自己总结出知识点的要点。你在听课、记笔记、做练习、精读课本、看参考书时,把基本知识点的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用一、两句话总结出来,并记忆准确,还要记在笔记本上。这种方法花费的时间多一些,但能不断提高你的把握要点能力。二、记忆老师和参考书总结出的要点。有些老师和参考书能够把课本上的知识点的要点总结的很好:非常清晰、完整、简明,你只要记住它们就可以了。这种方法见效快,但灵活运用性差。

你可以把上面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自己总结出的基本知识点的要点,并与老师和参考书总结出的进行比较,看看谁总结的更好。

总结出典型题目的要点并归类

平时学习时练习做的不错,但考试时却有很多题目做不出来,其原因之一就是做题时不能把握要点。地理不像数学,没有那么多解题技巧,对于很多题目,只要你能分析出题目对应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的要点,往往就能解决了。例如“太阳高度角”类题目,只要你把数学上的三角函数等运用到这道题目对应的地理知识点,往往就能解决了。

老师和参考书:对于学习处于初级、中级阶段者,如果自己总结不出来典型题目的要点,你可以把老师和参考书上总结的要点记忆下来,练习和考试时,直接一一对应就可以了。

归类:把典型题目的要点按照课本上的知识点或者按照解题技巧进行归类,并“串”起来,就能形成解题技巧体系。

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适用于地理处于高级阶段者)

所谓“热点”题目,就是把运用地理知识点解决当前“热点”问题。你可以从参考书、科普读物、报刊、计算机网络等的信息中总结出要点,并把这些要点和课本上的地理原理联系起来。

琢磨命题人的思路和意图:通过仔细分析历年考题中的“热点”题目,琢磨命题人的思路和意图,你就能总结出一些解题技巧,你还能知道自己从参考书、科普读物、报刊、计算机网络中的收集信息的广度和深度。

把握要点:在浏览参考书、科普读物、报刊、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时,你只吸收那些与课本和高考大纲范围内的地理知识密切联系的信息,对于其他的信息,你不必理会。在这个过程中,你要不断提高把握要点能力,从大量信息中找到最核心、最本质的有用信息,鉴别错误信息,剔除无用信息。另外,你不必从“学者”的角度分析,分析的过于深入。

总结、回忆、笔记本

题型和解题套路:对于地理,有很多题型,每个题型往往都有固定的解题套路,你要把总结出的题型和解题套路记在笔记本上,随着题目的积累,不断完善和修正这些解题套路。

由于地理的解题技巧和知识点较多,不同解题技巧和知识点进行组合,会出现多个题型,所以,你还要不断简化题型。

这些东西,你要记在笔记本上。

回忆再现:当你一个人静静的坐在那里时,脑中可以不断的回忆再现,回忆再现地理原理、知识点、一幅幅地图、解题技巧、解题套路、知识体系,等等。

知识体系:你的知识体系要同时放在两个地方,一个是笔记本,一个是你的大脑。你要经常拿出专门的时间来整理笔记本、梳理和回忆知识,使笔记本中的知识体系越来越清晰,大脑中的知识体系越来越明晰。

3.查漏补缺

尽快弥补知识漏洞

初中地理知识的相关基础知识:只要高中地理中涉及到的初中地理相关知识,都要尽快掌握好,不能有知识上的明显漏洞。要形成初中、高中地理知识的完整的知识体系。

你可以把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放在一起学习;你还可以把初中地理知识融入到高中地理中,例如学习高中“地球运动”时把初中的“时区和日界线”融入其中,学习高中“地壳运动”时应复习初中地理“地形和地形的变化”等部分,等等。

以前没有学好的基础知识:对于以前没有学好的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无论是初中课本上的还高中的,你都要尽快掌握好。

历史、政治、语文、物理、数学等相关知识

地理会涉及到一些历史、政治知识,如中国古代历史地理知识,环境与人口、可持续发展等等;如果你的语文文言文没有学好,基本物理知识掌握的不好,数学工具如立体几何没学好,也会影响地理的学习。你可以根据历年高考题,体味如何将其他课程的知识运用到地理中。

高考地理中地震震级和烈度巧区别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是描述地震程度的两个含义不同却又有联系的概念。震级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级,即一次地震震源释放多少能量。烈度表示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发生,不论在哪里观测,震级只能有一个,而烈度在各地是不一样的。

影响烈度大小的因素有:

(1)震级: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

(2)震中距:其他条件相同时,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震中烈度最大。

(3)震源深浅:震源越浅,烈度越大。

篇3

一、当今学生读图能力弱的原因

1.对地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通过与很多学生的交谈以及问卷调查后,发现很多学生对地图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地图在地理学习中重要性的了解,总以为考试来临之前,拿本书,临时抱佛脚,就会万事大吉,不大注重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读图能力不足

也有一些学生,认识到了读图的重要性,在地理学习中也注意认真仔细读图,但是对读图的步骤缺乏一定的了解,不会读图,更别说理解地图的整体含义。

二、针对读图问题采取的措施

1.强调地图的重要性

在每节课堂上,注意引导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读图能力的重要性,并通过举实例来分析论证。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找一些地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让他们结合自身的经验,谈谈读图能力的培养过程和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读图热情。

2.创设良好的地理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形成良好的读图习惯的重要保证,学习地理离不开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此,教师要想方设法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比如,在平时的课堂中,时不时有意无意地给学生展示一些有关地理地图的图片,用直观、形象、易于接受、便于记忆的图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也可以做一些地理游戏,用地理地图做道具,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很快地培养读图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楼的走廊里、教室中等合适的位置悬挂地理展示图片,让学生时刻能感受到地理图片的存在,潜移默化中,联想到各个国家、地区、民族等地的风土人情、政治制度、民风民俗。

3.图文并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文字与图片紧密结合,对于重点图片要逐步引导,让学生学会读图、析图,从而一步一步地画图。在画图的过程中深刻地记忆图片所要表达和反映的信息。例如,在教授“34个省级行政区”这一章节时,教材上只有几个文字,没有形象的图片加以引导,图片却安排在八年级上册第七页了,因此,我们在学习这一章节时,要充分利用这幅图,在学生看图、读图、析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记忆,从而使学生理解地理,掌握地理知识。

4.指导学生读图技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想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光靠给予学生大量知识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是要教会他们读图的技巧。尤其是在学习地理图表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图表,教会学生如何观察地理事物,在观察地理事物时,要注意哪些问题。(2)要有科学的引导方法,在逐步引导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地理事物的各自特征、分布规律、分布的时间顺序、地域顺序、逻辑顺序等来读图。(3)由浅入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制作一些图片,分步展示,逐步指导。(4)要教会学生读图的步骤:首先看清楚图片的名称,了解这幅图片的意义;其次,看清楚图片的比例尺,读懂图片的注记,知道图片的表现方法;最后,根据需要有重点地读图。总之,使学生学会读图技巧,就好比教会学生生存的技能。

5.以图导图,以图导练

在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上,要注重以图导图,注意各个地理地图之间的联系,在平时的授课中,要紧密地结合每一幅图片,引导出另一幅图片,使学生心中有“图”。例如,在我国区域地理的学习过程当中,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区。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个行政区都有相应的坐落位置。在讲区域划分时,可以把我国的行政区配套上去,在联系中学会地理知识。

另外,要以图导练,在平时的课堂作业中,给学生布置一些地理地图方面的作业,在课下让学生自主读图、看图、析图、懂图,从而使学生在地理地图的学习中慢慢尝到甜头,逐步提高对地理地图学习的热情。

三、评价与反思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笔者自己的亲身体验,可以看到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点。有的学生,在地理课堂的开始,根本不知道“地理三要素”是什么,更别提自己去读图。很多学生都有读图的愿望和热情,但苦于能力有限,一直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所以,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多加引导,逐步培养,加强学生对地理地图重要性的认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图文并茂的教学中,指导学生的读图技巧,以图导图,以图导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篇4

二、学生的地理意识淡薄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今大部分学生或多或少都会受这种陈旧观念的影响,他们普遍认为当今是追求物质经济的年代,只要学好语、数、外等“实用”课程就行,认为只要学好这些课程就能考高分,就能上好学校,就能找到好工作,就能干大事业。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学生把学地理不当回事,在地理课上,学生的表现五花八门:基础好的学生,在争分夺秒地做语、数、外等作业,而基础差的学生,则把地理教师的讲课当作一首首催眠曲,酣然入梦。记得有一次在课堂上,笔者把一个正在酣睡的学生从美梦中叫醒,让他回答一个地理问题:“中国最长的河流是哪一条河?”他睡眼惺忪地回答:“富川河。”引得全班哄堂大笑。笔者也被他弄得哭笑不得,问他上课为什么睡觉?而他却反诘笔者:“我以后又不当地理老师,也不当地质学家,学它干嘛!”学生在这种学习心态下又怎么能学好地理呢?

三、地理教学设备不足

地理课在以前属于非中考科目,学校一直以来都把它当副科看待而不加以重视,所以在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的投入远不如语数外等学科。比如理化课如今都配备有比较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室、投影仪、实验室等,而地理方面却一直以来都是空白。笔者在乡下任教地理的几年中,只见过一个地球仪和几张挂图,为此笔者曾多次向学校领导反映能否适当增加一些教学辅助用具,但得到的答复是:学校财力有限,无能为力,等以后吧……所以,很多时候地理教师上课都是靠“一本教材一张嘴,一支粉笔写到尾”。现在虽然很多学校都具备了多媒体教室等先进的教学设施,但那也是语数外等学科的专用设施,一向被当作副科来看待的地理科,想用多媒体教室上课,即便是上公开课,也要等其他学科排完了才能轮到。

篇5

一、多看图,勤动手,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地图作为地理的语言,容纳无数的地理知识,学会用地图,学地理会很轻松;要求同学们必须理解地理原理,然后学会应用地理原理解决地理问题,这好比做数学题要用公理和公式;要求同学们用专业术语表达地理问题,所以平时要勤动手写,要学习课本语言和老师的地理语言;地理试题是有一定的答题规律的,要想考出好的成绩,必须总结答题规律和答题技巧。

一是答题思想。一道好的地理试题,都可以用一定的知识、原理或技能解决,否则,它就称不上一道好题。做地理试题时,不要东拉西扯,胡编乱造,而要重视规律和技巧。

二是很多地理事物都涉及影响因素,比如,影响气候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水土流失的形成因素;荒漠化的形成因素等,这类知识容易出问答题,可以采用要素分析法解决。第一,好好审题;第二,写出做题理论;第三,挑选符合题意的信息;第四,表达,必须用专业术语回答;若是简答题,则分条回答;先主后次;要分清是简述还是详细分析。

三是学会不断总结答题技巧。如果经常对某种类型的题目很苦恼,就应该想办法解决这类问题。与同学们交流对策,也可以向老师讨教,而不是一错再错。

二、上课要认真听讲。

不要指望上课睡觉,课下背背课本上的条条框框就提高地理成绩,那是妄想。如果说在初中死记硬背还可以的话,但在高中是万万行不通的。记忆是学好任何学科的基础,地理更需要记忆。但对记忆来讲一是要理解,二是要记知识框架,三是要靠积累。单纯背课本是学不好地理的。课堂上认真听课了,真正理解了,课下就不用再费大力气自学。况且很多重要的知识和原理隐含在活动中,课本中根本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你必须认真听课才能学到有用知识。上课认真听讲,可以有效强化学习效果。每一位学生都要认真听课,一旦发现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教师一定要提醒、警告。目的在于告诉他们认真听讲。如果这堂课没有吸引力或吸引力不够,则学生很难保持认真听课的状态,这就需要老师在备课上下工夫,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这对老师的要求有所提高。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主动学习,主动听讲,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而不是被动学习,否则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三、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课堂学生任务。

老师上课设置活动都是有目的的。当老师让你在书上划一下,你就没有必要非把它写下来;当老师让你必须动手用自己的语言写答案,你就不要只划课本的原话;当老师让你们分组讨论完成任务,你最好先不要单干;当老师要求你独立完成任务,你最好不要与其他同学讨论,不要自作聪明地偷懒,对老师布置的任务大打折扣,这样结果往往害了自己。

四、对平时的练习题有所取舍,不搞题海战术。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有过这样的感受:课本上的内容我都背过了也理解了,但一到考试或者练习还是不会,这是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的问题。要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主要靠做一定量的题实现。做适量的题目甚至大量的题目是非常有必要的。做题时要注意归纳总结,做有针对性的专题性题目更好一些。

平时做的地理试题充斥大量的怪题、旧题、偏难的试题,对同学们毒害很深:一是很多地理资料编写得很厚,内容总结得很多,其实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看似很专业,其实是为了增加页数。二是一些地理试题把课本中的某一句话拿出来考学生,会考绝对不会这样考。课本中的一句话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是正确的,但是把它单独摘出来就不一定正确了,这样的题目做多了,只能害了学生。三是地理试题材料信息严重不足,根本与题目的设计思想不一致,把学生当成博物学家来考,我经常看到一些错题。四是题目中的图、表制作十分粗劣,经不起科学考究。五是有些教辅资料为了充实内容,硬把高三才能做的题目让高一学生做,无形中增加了难度,使本来就困难的地理学习和教学雪上加霜。

老师在布置作业时都会先做一遍,了解这些题目的真面目。对于不适合高一学生的题目一律删掉。高一学生主要是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前主要面对的还是高二时候的会考,在布置作业和单元测试时,尽量考查基础知识。同学们不用找些难题和怪题考查自己,只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即可。

五、促使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不论你遇到题目有多难,老师都会想尽一切办法给你讲明白;不论你遇到的问题有多简单,老师仍然会耐心、细致地给你讲清楚。大胆问老师问题。不懂就问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它需要任课教师的培养和学生的努力,它有助于班级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特别有助于同学们学习成绩的提高。千万不可因为问了不懂而气馁,要坚持、坚持、再坚持。

篇6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并克服无效的“教”。“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

依据有效教学的特点对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明确地理学科的地位,培养良好的学习意识

初中的地理课程是为进入高中学好地理知识打一个基础,学好初中地理知识的关键之一,就是要明确地理学科的地位及作用,关键要培养地理的空间想象能力。具体而言,就是要掌握地图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包括识图、读图、填图、绘图、析图等技能。对地图的正确使用是重要的学好地理的技巧。端正学习的态度,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主动性要求中学生的学习有热情,主动获取知识,不等待,不依靠,不耻下问。做任何事情,积极主动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学习也不例外。很多同学在学习中恰恰缺乏这一点,不懂的问题宁肯烂在肚子里,也不愿开口问一下别人。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不越“雷池”半步,很少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有的同学甚至一年也不会问老师一个问题。这些同学绝不是一个问题也没有,而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是十分有害的,必须改变。学习地理一样要夯实基础――“善画”,画地图;“善记”,记地理概念、规律、地理食物名称、关键的知识点;“善思”,思考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善问”,问自己,问同学,问老师,学会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善用”,利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讲《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这节时,可采用读图讲解法和学习指导法结合起来授课。由于本节出现的地名较多,都需要落实,因此必须自始至终围绕着读图、问图、讲解图进行授课。对于东南亚的范围,国家和位置,通过读“东南亚政区图”,指导学生填图。首先认识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明确在世界和亚洲的部位,并说明“中南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由来。然后,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十个国家,明确哪些国家和中国相邻,哪个是内陆国,说明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分析亚洲地形图,看东南亚所处的地理位置(南纬10°和北纬25°),与东亚相比有什么不同(东南亚位于低纬,东亚位于中纬),赤道横穿哪些国家,明确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然后再讲东南亚重要地理位置,首先找出东南亚在哪两个大陆和哪两个大洋之间,然后,说明从古到今东南亚多是东西方交通要道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学习新知的欲望。

其次,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各学科的学习都具有连带性,要想学好地理,首先要学会如何画地图,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枯燥的地理课转向为美术课,在大致的构图中去寻找每个国家的位置,用彩色的笔做上标记。在此基础上建立学习地理的兴趣,感觉学地理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更是为了自己的爱好。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达到这一步很重要。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章节,选用不同的方式,有时音乐可以调节一定的教学常规,保证教学有序地进行,保证新课改课堂教学有效实施。中学地理经常被安排在下午上课,学生经过上午的学习已经比较疲惫,容易出现部分学生走神、好动的行为,我们不妨穿插一段音乐,如:地理课上教师讲《印度》这节课时,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我们不妨在引入新知前给学生放一首《天竺少女》这首歌曲。这首歌曲是《西游记》中最具有风情的!书中还描写了很多西域风俗民情,尤其是对天竺国的描写,西方的神秘面纱下还带有一些中国的风俗特色。据史料记载,唐僧取经的目的地是印度,也就是《西游记》中的天竺国,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同样在枯燥无味的教学中,以兴趣为引擎,音乐插入部分学科课堂,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部分学科课堂成功教学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它的产生与人的需要有着直接的联系。

再次,体验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体验学习是初中地理教学中一种有效而必要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中的体验是指通过实践认识周围事物,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体验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实践和反思来获取知识、技能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具有情境性、亲历性、反思性、整体性、生成性、自主性、个体性。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体验学习,符合初中地理学科知识的特点和初中生的身心特点,更有利于实现地理教学目标。体验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有自己独特的课堂模式,它强调创设情境,通过实践活动、相互交流、反思和反馈等环节来实现预期教学效果。初中地理体验学习中的主要方法有情境体验法、社会实践体验法和动手操作体验法。体验学习在初中地理学习中的实施还处在初始探索阶段。体验学习方式对初中生的地理学习效果和创新能力有积极的影响。由于体验学习的实施条件要求较高,评价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这种学习方式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才能科学地推广,为地理教学服务。

综上所述,教学中在注重挖掘教材中蕴含的静态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的同时,还要注重开发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从教育学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不仅仅要让学生学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知识与技能,获得影响今后发展的学习方法和价值观念,而且要注意让教师在课堂里拥有创造的主动权,能充分根据自己的个性、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发展自己,这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新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娟.中学地理教学情境设计研究 [D].华中师范大学,2007.

篇7

另外,英语中的好多词汇是从一个词根中派生出来的。由一个名词性的词根,可以派生出相关的形容词、动词等形式。在初中阶段,词汇的构成是学生应当掌握的基础语法。而我们在课堂上应该逐渐为学生渗透这种思想,派生词汇的相关用法是初中英语学习中的重点内容。我在课堂上习惯为学生做出相关的典型举例,让学生学会这种派生方法后,在日后的阅读中相对减少生词量。例如,interest做名词有“兴趣”的意思,而及物动词则有使……感兴趣的意思。我将举例做相关派生,interested则是派生出的形容词,同时也是其过去分词形式。interesting也是形容词,同时是现在分词形式。interest的相关变形是具有代表性的,在派生的过程中有规律可循。我们再举一例,care的词根有名词、及物与不及物动词的词性,而carefully则为副词,意为小心地。如果学生掌握了这类的词类变形,将对语法的词汇构成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在记住较少词汇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单词。使英语学习与教学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我们要做相关的例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语法知识

篇8

在初中地理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这既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明确要求,同时也是推进地理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读图能力是初中地理学习中一项基础性的技能。针对当前部分初中生读图能力低下的实际状况,教师应当强化分析研究,以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读图能力提升。笔者多年从事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工作,在提升学生读图能力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究,本文主要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简要分析。

一、明晰主题类别,帮助学生快速区分

初中地理教材中,所涉及的地图种类很多,许多学生对此并不十分熟悉,认识上混淆不清,这就对有效读图产生了制约。作为初中地理教师,一定要强化这一方面的指导,让学生对地图的主题与类别进行准确的区分。初中地理学习中所涉及的地图主要分为几种:地理原理图、分布图、统计图、模式图、自然景观图与人文景观图等。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这些地图的区分训练,可以针对不同主题与类别的地图,逐一举例子进行讲述,并通过“地图归类”、“地图命名”等形式提高学生对地图主题与种类区分的准确性。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准确区分地图的不同主题与种类,能够为读图能力的提升奠定扎实基础,这也是学好初中地理的重要基本功。笔者在教学中对学生强化了这一方面的能力训练,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尤其是对地理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群体而言,教师的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区分能力,也能够缓解学生对地理读图学习方面的畏难情绪。

二、强调图文结合,帮助学生掌握要点

初中地理教材中既有文字的叙述描写,也有各种插图,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整合地理教材中文字与图形的作用,图文结合开展教学引导工作,帮助学生对地图进行正确的分析、深入的研究以及准确的再现。教师在图文结合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与调整、优化,从更加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更加有利于教学效果提升的角度组织教学。如在教学“34 个省级行政区”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相关的文字整合起来,将分布在不同单元之中的图片集中起来进行展示,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在这样的图文结合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不同行政区的地理位置、称呼以及行政中心驻地等方面知识点理解和记忆更为深刻。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不仅提升了学习效率,而且读图、用图能力显著增强。由此可见,图文结合的教学指导方式,对于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读图训练的要点具有显著的作用。

三、推广经验技巧,帮助学生提升效率

初中地理教师要善于总结和提炼读图方面的经验技巧,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读图的技巧方法,促进学习效率提升。笔者在教学中重点向学生推介了四种行之有效的读图方式:一是中心突破读图法,指导学生在学习地理内容时,将地图中的关键因素与要点读出来并加以关注,这样的读图方式实现了紧扣中心的目标,能够为下一步的细致读图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形状观察读图法,重点指导学生对地图中不同图形的形状进行认真的观察,联系自己的生活感知,抓住图形的显著特点,进一步加强理解与记忆的效果;三是暗射图再现读图法,重点指导学生在地图上将代表性的名称以及地理标的物标注出来,如山川、河流、铁路等等,既能够帮助学生迁移地理知识点,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读图乃至填图的综合能力;四是对比归纳读图法,重点针对学生容易混淆之处进行对比分析,将相似地图集中起来进行对比分析,能够提高学生读图辨别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地图判读的技巧水平。

篇9

一、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听力测试,轻听力基本功训练。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通过测试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殊不知听力测试并不等同于听力训练。听力训练是培养学生听音会意的能力,而听力测试则是衡量学生听力水平高低的手段。进行适当的测试对学生听力层次进行检验,确实能促进学生听的积极性,但从长远角度看,长期的测试会忽视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将学生引入只求高分不管能力的歧途。

2.重数量的积累,轻方法的研究。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并非一日之功,而需长期的积累。组建大量的材料让学生反复操练,固然有一定的作用,但缺乏科学的训练方法,最后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还会降低学生听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3.重分散训练,轻集中训练。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平时课堂上教师的课堂语言也是对学生的听力训练,但其实学生在课堂上听到的教师的口语大多数是教师放慢速度的、学生能听懂的清晰发音,它比日常交际中的英语及电视广播节目的语速要慢得多。教师在课堂上所进行的这种所谓的听力活动往往是为了其它教学目的而安排的,并非系统的集中听力训练。

二、提高初中生英语听力的对策

1.合理选择听力材料。教师在选择听力材料的时候,最好是从教材上来选,如果需要自己补充听力材料,也要由简到繁,循序渐进,要进行大量的训练,重复的训练。所选择的听力材料要涉及到日常生活,风土人情以及科普等等。日常生活的听力材料选择的原则是用词简单、结构灵活、表达特征的词语多,而且是听起来气氛活跃的材料。初一和初二的听力材料的题材要多样化,初三的听力材料可以选择叙述性的材料。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到新教材的特点,教师要下意识去选择具有真实语言特点的材料,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2.打好听力的基础。语言知识的学习有两个重要的方面,第一是学好音标,学好音标才能学好英语,音标的基础能够决定语音以及语调。初中教师要认真对待音标的教学,要打好音标的基础,这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有很重要的作用。第二是帮助学生来增加词汇量,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词汇的积累,想学好英语,不记单词是不行的,记忆单词不仅要知道词义,还要会正确发音,掌握每个单词的音标,还可以用记忆音标的方式来记忆单词,对提高听力这种方式有很显著的效果。

3.培养学生听力技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英语听力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不断训练学生的听力技巧,这是提高听力水平的很有效的方式。听力技巧包括两个部分,语音技巧以及理解技巧。语音技巧包含重音、连读、弱读等等。理解技巧是对听力材料的检索、取舍以及预测等等方面的技巧。要教会学生快速浏览听力材料后面的问题,在听材料的时候要捕捉重要的信息;要教会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整段话的意思,抓住文章的主旨,一边听一边记忆,在听句子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把问题与听力材料中的相关信息联系在一起,要抓住文章的大意,纠正学生不良的听力习惯。要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对背景知识进行详细的介绍,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看其它方面的书籍。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当中,要让学生多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习俗、地理、历史以及宗教等,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排除听力当中文化的障碍。

4.听读并行,捕捉听力背景。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同时起步,不可能做到同步发展。比如,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时间往往超过听能训练时间,在读的过程中又常常采用默读的方法,这样,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的发展势必不平衡。实验证明,对同一个或若干已学过的词,学生听和看的反应是不同的,通过视觉辨认的能力大于其用听觉辨认词的能力。大声地读,在实际教学中必不可少,而对于大多数来说,使用英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读,他们没有条件和别人整天用英语交流,读与听相比,则更加灵活、方便。大量阅读,必然可收到积累知识、扩大词汇、提高能力的学习效果。在此基础之上,我常常进行有针对性地模拟训练,充分挖掘牛津英语教材中的各种信息,特别是Comic strip andIntegratedskills资源,进行模拟练习,让学生自主进行人机对话训练。

三、组织灵活多样的活动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创造形式多样的英语学习情境和氛围。比如组织Talk Show比赛、英语故事演讲比赛,组织学生参加英语短剧表演比赛等等,让学生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充分展示学习成果,体验能听懂、会说英语的乐趣,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欲望。

随着中考的不断改革,听力测试的内容很可能会减少小对话,增加语段,因此听力测试的难度也将随之加大。会听首先必须会读,语音不准的同学是难以听懂人家说话的。可以说读是听的基础,只有多开口读,才能形成语感,领悟词法、句法、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等。此外,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训练和能力是融为一体,但又互相制约的,只有四种训练并举,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才会得到全面发展。综合能力是突破听力难关的“后劲”保障,有了这个保障,“听力”就会成为中考的送分大题。

参考文献

[1]黄源深,英语教学听力策略[J].外语电化教学,1988(3)

[2]何瑛,英语听力教学方法的思考[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

[3]李杰,英语听力方法学习与能力训练[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

篇10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就充分说明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有了学习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地理知识,没有兴趣的死记硬背只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及生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乐趣。学生在学校里的地理学习占学量的绝大部分,这就需要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只有上课效率提高了学生才能用最少的时间掌握最多的知识,这样就能充分利用上课的时间,达到高效率学习的目的。PPT课件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提高学生上课集中注意力,这样的教学模式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上课效率。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下复习,通过这样的方法会使得学生学习更加轻松,从而进行高效学习。

随着新课标要求的提出,要求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针对新课标提出的要求,需要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做出一些调整,采取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地理的魅力。老师还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和探究者,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地理学习,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弥补自己的不足。在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识后,需要进行应用和做题,在做题中总结整理出答题的一些技巧,应用到以后的地理做题或者考试中,这样就能提高做题的效率和准确率。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老师,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有些高中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学过地理,但是他们的基础很差、对有些内容一知半解,这样长久下去就会让学生对地理产生厌烦的情绪,很多学生由于自己的基础跟不上,就觉得自己学不好这门科目,所以就想放弃这门课程。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给他们讲一些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学好高中地理的例子,这样学生就会有学好地理的信心。加上老师给予他们必要的定期补课和相应的指导,对学生点滴的进步进行表扬,这样学生就能慢慢产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从而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和声像并茂的特点,能够多角度的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同时,多媒体还有很强的交互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学习基础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能够全都参与到教学模式中去,这样会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例如:在学习地球运动这一节的内容时,通过课件穿插小视频的方式进行地球运动的学习,这样能够更加清晰地展现出地球自转时最北端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自西向东转动,俯视图中,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这些内容都能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首先,学习效率的提高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很重要的因素,只有把学习效率提上去了,学生才能用相同的时间学到更多的知识,使时间得到合理的运用,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在课前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把上课要讲的内容都看一遍,找到自己理解不了或者是感觉难度大的知识点,在相应的位置做一下标记,这样在上课听课时就知道自己应该把学习重点放在哪里。有目的性的学习是学好地理的关键,知道了自己的薄弱环节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听讲,这样上课效率就能够得到提高。课后复习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对地理知识的巩固和总结,这样也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及时弥补自己学习的漏洞,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小组教学也是一种提高学习效率的不错方式,把学生平均分成几个小组,小组之间进行竞争学习。例如:在进行“秦岭、淮河一线这一地理分界线”的学习时,可以让小组之间查资料互相讨论,推举一名学生进行发言,学生们可能会想到它是黄土高原的分界线、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补充,它还是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界线、一月0度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这样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在讨论中不断思考,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让他们对地理知识点的记忆更加深刻。

三、转变教学方式与传授答题技巧

篇11

地理图像教学并不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一直以来,它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存在的。地图是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学好地理图像对掌握地理这门学科至关重要。然而,在长期的教学中,许多教师仅重视对文字的讲述,忽视了图像教学的重要性。图文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灵活掌握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 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图像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读图的兴趣,提高绘图的能力

兴趣是学习地理的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好地理的关键,地图是学好地理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读图,培养学生读图的兴趣。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多看图的习惯,使学生通过读图掌握事物的位置、地理特征、环境等,将知识与图像充分的结合在一起,给学生创造一种直观的印象,加深记忆,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通过地图,可以知道美国属于哪个洲,经纬位置在哪,环境特征是什么,在了解了这些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为什么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地理环境起了哪些作用?其次,学生熟练掌握绘图技巧是图像教学取得效果的又一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建立专门的绘图本,使学生真正的做到将知识和图像相结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最后,作业本绘图与黑板画图相结合,定期规定学生进行黑板绘图,可以有效地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将知识与绘图相结合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2.多种图像教学方法相结合

(1)漫画图像教学。漫画教学是一种幽默风趣的教学方法,它是用夸张的方法将图像和文字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它还可以将一些抽象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具体化为学生感兴趣的,发人深省的图像表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领悟其中的道理。漫画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灵活掌握地理知识,提高读图的能力,还有助于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例如,在漫画“小草的哀求”中,一群羊围着几株小草,小草发出了苦苦地哀求,根据简单的一幅画,引导学生回答:“小草的哀求是什么呢?此漫画揭示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得出草原正在退化和荒漠化,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结论。通过这种幽默的漫画教育学生要从自我做起,爱护生存的环境。

(2)景观图像教学。

新版教材中增加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景观图,有利于教师设计教学情景,将不容易观察到的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以直观的图像形式展现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例如,不同的地区有着不一样的气候条件,地区的结构、人们的风俗习惯、衣食住行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通过口头讲授是说不清楚的,通过一些景观图像的使用,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有的地区是草原,有的是沙漠,还有森林等等,还可以了解到每个地区人们的衣着风格、房屋构造等等,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这种区别。又如,给出一幅地球围绕太阳转的景观图,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到地球的运转轨迹,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四季的产生和昼夜的产生,使学生了解到地球的运转与昼夜、四季的关系,逐渐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景观特征。

(3)地图教学。

地图是学习地理最主要的辅助工具,直观、简明地将书中的大量信息浓缩反映在图像中。它不仅包括一些直观展现出来的文字和符号,还包含了关于经纬度、方位、时差等内在的信息,需要进一步的挖掘。为保证地图在教学中能发挥有效的作用,首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读图。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地图中的文字、颜色、图例等符号,明确每个符号代表的是什么;然后,在地图上寻找地理事物的位置,认识它们的经纬位置、地形等;最后,帮助学生形成比例概念,明确图中反映的实际空间的大小,找出事物、现象间的联系,从而形成深刻的头脑印象。例如,在中国地图中,让学生看一下中国的东西部地形有什么区别,特点是什么,经纬度是多少,气候条件如何等,通过这些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西部较东部而言发展落后,为什么中国开始重视西部的发展?可以说,学会了认识地图,地理的学习就会容易很多。

3.加强教师对图像教学的重视

为保证应用教学方法取得一定的成果,首先需要教师在心理上重视该种教学方法,积极地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图像,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各城市的分布为例,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图中不同符号指代的内容,引导学生找准每个城市的代表图像,然后,教给学生认识图例,使学生对图像进行独立地分析,找到各城市的位置差异、气候差异、风俗差异,明确造成差异的原因。教师的积极引导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因此,教师首先要提高对图像教学的重视,然后引导学生养成读图、图文结合的习惯。

三、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图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学校应充分重视该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这不仅需要教师加强自身对该种方法的重视,还要灵活地进行运用,积极地引导学生养成读图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篇12

一、朗读

朗读能够帮助学生丰富词汇量。孤立的单词不容易记,而语句、文章是有情节的,词放在句子里,联系上下更便于识记。学生经常朗读,接触到的生词、句式日益增多。这对学生灵活运用常用词以及短语十分有益。实践证明,英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都善于朗读,通过朗读积累词汇。朗读可以促进学生听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范读或播放课文录音,能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唤起他们的感知和想象。这些具体的形象既能帮助学生增强对词汇和语言结构的记忆,又能增强学生的语感。学生示范朗读可以用于新课之始,也可在熟悉新词语之后进行。前者能给学生一种“进入新阶段”之感,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学好新课。后者可看做是一定意义上的听力练习,通过教师示范读,学生能听出课文中刚学过的某些词语甚至课文大部分内容,从而产生成功感,进而激发学习兴趣。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口语,培养语感,熟悉英语规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领悟文章精妙之处。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作为“教”的一种,可以使学生通过口、眼、脑等器官的活动,去充分理解课文,产生良好的语感效应。一旦学生为作品的内涵所吸引,被作品的情感所打动,被作品的意境所陶醉,那么他们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就已逐步形成,他们的主体作用就要逐步乃至充分发挥。久而久之,“不教”这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也就达到了。

朗读的分为三类:一是演示性朗读;这是教师语言艺术的充分体现,教师从抑扬顿挫的语调、快慢适中的语速,板眼分明的节奏读给学生听,并要求学生认真模仿,体会到“语音”的艺术性。

二是实践性朗读;这是学生的学习、模仿过程,是学生单独进行训练,达到巩固、效仿和流畅为练习的目的;也可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读,教师听后指点,或者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三是检测性朗读;这是教学的检查过程,是师生情感的再交流过程,这种朗读是学生读、教师听,可在课堂上进行也可在课后进行。如果条件有可能的话,可以采用事前录音的方法,这样学生可以听到自己的朗读录音,更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当然我们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也可用一些技巧,比如:领读就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奠基石。如果只是机械地领读,教师劳累,学生疲倦,收效甚微,而且整个课堂也没有活力。在领读短句时,开始几遍可以放慢速度,待学生初步熟悉后,可突然加速,增加学生跟读难度,用不同的语调同读一句子,表示不同的情感和语气,如升调、降调,使整个课堂气氛充满生机与活力。领读长句时,化整为零,集零为整。将一个长句分为若干个意群,该停顿的地方停顿,待各意群读熟了以后再读整个句子。

篇13

根据学校安排,我从初中地理教学转向高中地理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发现困难重重,而困难的核心来源于初中时的地理学习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脱节。那么,初中地理教学应培养学生怎样的地理素养呢?

一、较好的地理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学好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拓展思维,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在后天的学习、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培养地理学习兴趣不能脱离学习活动孤立地进行,而应该在地理教学中逐步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利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时代是最具好奇心的时代。地理学科伴随着人类的上天入地、下海登极,这些无不时时引起学生的广泛关注。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九星连珠、我国冬季的南方冰冻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只要教师引导得法,教学中适当穿插奇异事物和现象,逐步与地理知识、方法联系起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

2.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

成功的体验是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动力。我校目前正在广泛开展生本教育,在生本教育模式下,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哪怕是为大家讲清楚一点教学内容,都是能够得到大家的肯定的,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后进生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取得的成绩更激励着他们继续努力学习。

3.建立融洽的师生感情,促进兴趣的迁移

古人说:“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地师生感情不仅是师生交流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对教师所教学科产生兴趣的关键。教师良好地形象、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专业知识,往往能感染学生,学生就会对教师的情感转移到教师所教的课程的学习上来。

二、培养读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它与地理教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地理教材中的地图、插图、照片丰富多彩、吸引力强,它们寓知识性、科学性、 艺术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构成一个独具魅力的图象系统。如果教学中地图运用的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我认为培养学生读图能力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地理环境,增强学生的读图、用图的兴趣

地理学科涉及到大洲和大洋名称、国家名称、城市名称、山脉和河流名称等大量地名,很多学生难以记忆,这就要创设地理学习环境。如:在教室里悬挂中国地图、世界地图等,让学生在有意与无意间看到地图,逐渐形成一定的空间概念。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增强学生的读图意识,能够使学生无意中掌握许多地理知识。

2.掌握读图步骤大体可分三步进行

一看图表标题,图表标题指明此图表所属,这是读图的前提。二是看图例、注释,这是指导学生看图的基础。最后看图表内容,看时要细,要详。要引导学生结合图表标题、图例和地理热点对图表进行分析,紧扣图表标题和设问谈图表,从图表上获取地理信息,并适时板书。

3.掌握读图的方法

读图的方法很多,例如按顺序读图法、比较分析法、想象法等。

顺序读图法:这是一种运用最广的方法。凡地理事物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分布差异的插图,都可采用此法。如:阅读《亚欧地形图》,可以先让学生观察,然后寻找出图中有关的地理事象,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特征等,再思考、挖掘其深层的内在联系,从而明白亚洲河流成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的缘由。

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方法是自然科学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其试图通过事物异同点的比较,区别事物,达到对各个事物深入的了解认识,从而把握各个事物。如:学习《青藏地区》,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青藏高原的气温特点。当学生初步得出气温低的特点后,引导其比较成都与拉萨的冬夏气温。根据“海拔每上升1000米,温度下降6℃”这一规律,学生会很快得出青藏高原“高寒”的特点。

想象法:恰当地利用想象力,能够更好地完成地理教学任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让学生辨认各省区的轮廓时,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如山东省像是卧着的骆驼,黑龙江省像小天鹅,青海省像兔子,云南省像孔雀,广东省像大象的鼻子,海南省像菠萝等。

4.通过必要的填图、绘图训练来强化学生的读图能力

在课堂上,让学生指一指,画一画,可以加深对地理事物的印象。在学生的课外作业中,适当地布置他们填绘一定数量的地图,是复习巩固所学地理知识的重要环节,也顺应能力培养的要求。比如:学习区域地理时,可布置学生绘画各区域轮廓图,或根据各区域空白地图来填写地理事物。若能长期坚持对学生进行填图、绘图训练,必将使学生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增长地理技能,强化读图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合理的分析、推理能力

地理知识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都装入头脑当中,面对没有见过的考题,我们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发挥想象、合理推理,是应对陌生考试内容的有效办法。

四、用地理的语言作答

答题要“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切中要点”: 答题时要进行构思,然后用准确的语言层次鲜明、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简洁明了、字迹工整,且一定要用地理专业术语。

回答好地理简答题,除了遵循以上步骤外,根据目前各类试卷的评分标准,还应掌握以下技巧:

⑴具体与模糊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