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如何学好地理知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如何学好地理知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如何学好地理知识

篇1

由于基础薄弱,在高一必修教材的学习中,不少同学学习地理非常吃力,甚至对地理产生畏惧情绪,看到地理就头疼、厌学。到了高二又不得不面临文理分科的现实,像我们这类生源不是太好的学校,选择读文科的学生,地理基础普遍薄弱。本着从实际出发,为了弥补初、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巨大“断层”,帮助文科学生打好坚实的地理基础,我校在高二的地理教学安排上,往往以复习初中地理即:《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为主要教学任务。高二是文科学生学习地理的一个新起点,高二地理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三的复习进程,甚至影响到高考的发挥,所以,高二的地理教学至关重要。如何才能搞好高二文科的地理教学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感想,借此与广大地理教学同仁商榷、共勉。

一、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所以,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学好地理的先决条件。受初中地理教学的影响,不少学生把地理课当成放松课、休息课,要么不听讲,要么做其它科的作业,看其它书籍。必须改变这种状况,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学习态度,学校、老师、家长都必修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加以高度重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地理是一门和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在教学中,老师不要光在纸上谈兵,要学以致用,要联系实际。从学生的日常生活谈地理,解释地理现象,让学生感觉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地理知识与我们无时无刻不同在,以激发学生探求地理知识的兴趣。

二、要善于把高初中地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复习效率

针对我校现状,在高二地理教学中重点补上初中地理,由于初中地理教材是针对初中学生编写的,内容难免比较浅显粗略,无法满足高中地理教学的需要。这就必须要求教师要熟悉高初中教材,吃透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把高初中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切忌简单的走一遍初中教材。

高初中知识的有机结合,并不是简单的把知识进行罗列与堆砌,以及生硬的安插。要有机的结合就必须找出高初中知识的内在联系。高初中知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最大的区别在于初中地理侧重于学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而高中地理则侧重于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学习。然而,初高中地理又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由于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和结构变化,地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变化都是在一定的空间进行的,都需要一定的空间位置来呈现。初中所涉及的区域地理是高中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的出发点和归宿,许多原理内容的引入都要通过区域地理的具体实例来阐明,原理掌握后,也需要通过区域地理的事实来印证,所以学习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时,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地理事实。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高初中知识的内在联系,将两方面知识精炼提出,合理搭配,有机融合在一起。

怎样才能把高中地理的内容适时适度地融入到初中地理教学中去呢?不管是中国地理还是世界地理,作为区域地理,在教学上都有一共同的特点:都是从位置范围、人口和名族、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资源、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城市、生态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的。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内容要适时适度地融入到初中地理教学中。

例如:在复习中国地理的时候,可以把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的知识融入到相关内容中。初中“北方地区”中“脆弱的生态”部分讲得很粗略,而在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的“国土整治”中出现时被细化。在“南方地区”的学习中借助南方地区治土治水和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的内容,可以把选修第二册中“山区资源的开发”“长江三峡”“浦东新区的开发”融进去;“西北地区”中加入“西北荒漠化”“西气东输”;在“青藏地区”中融入“青藏铁路”“南昆铁路”;在讲完“台湾省”“香港和澳门”之后,再讲海岛资源的开发――海南岛。至此,在中国地理知识基本学完的同时,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也随之讲完。这样既节省时间,又使学生所学的内容有了一定的深度和系统性。学习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气候部分时,初中地理重点学习气候的特点与分布,最好把高中地理中相应的气候成因,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的分析评价等内容融合进来。学习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所涉及的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城市等人文地理时,要有意识的融入高中地理必修下册的区位知识。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复习效率。

三、探索学习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分析思路

篇2

  一、在思想上我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恪守良好的师风师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以为,要想在学生心目树立自己的威信,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的知识和广阔的知识面,还要在道德行为上以身作则,以已服人。

  二、在教学方面,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虚心求教,努力进步自己的教学水平。

  首先,认真钻研教材,把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把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其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爱好、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再次,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把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最后,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留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留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留意引发学生学地理的爱好,课堂上讲练结合。

  三、在自己总结教育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进步教学水平。

  首先,在我带的地理课上,将“人地关系”作为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线索,注重列举的题目和地理事物,尽可能启发学生运用身边的“人地关系”材料,使学生实实在在认识把握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另外,还从地理学科中与其它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角度举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把握地理基础知识与学好其它学科的关系,从而改进了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综合回纳出“看书、听讲、用图、动手、动脑”等方法和要求,并可利用“地理学习”图向学生先容地理学习的形式。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要求应简明具体而又切实可行。并经常督促检查,养成学生很好的学习习惯。

  再次,认真组织开展温习迎接考试。侧重于教会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在把握好地理知识的同时,将地理知识与欢聚生活联系起来进行学习,如:培养学生多种爱好爱好,多阅读课外书籍,多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进新鲜血液。

  尽管在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现代教学质量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自身尚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在教学工作中课堂语言尚存在平缓,平时考试较少,语言不够生动等题目,这些题目尚需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学校地理老师个人总结

  时间匆匆而过,回顾本学期年的地理教学工作,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构成比较完整的知识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使自我在教学中得到很大的收益。现将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总如下:

  一、提高教学质量,重点抓好四个环节。

  1、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明白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研究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4、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坚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课堂上讲练合。

  二、提高学生素质,力抓课后辅导工作。

  此刻的中学生还是爱动、好玩,缺乏自控本事,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在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上狠下功夫,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首先是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忙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激发学生对中国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认识、理解。故此,还进一步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进取性及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和现象,并自行设计或补充一些学生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地理问题和事象,以展示地理课资料的丰富多彩和智力价值,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三、提高工作效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出成绩。

  在自我总教育工作的同时,进取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篇3

学生在小学、初中都学过地理,对地理知识并不陌生,但如何把地理学好,掌握到哪种程度,学生还不太清楚。

首先要让学生把它当做一门重要学科学,通过典型事例,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在人类日常生活、经济建设、军事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要举出一些具体实例,例如:新疆葡萄为什么能晒出来葡萄干?而唐山地区的葡萄不能晒出来呢?为什么河北省迁西、遵化的板栗在全世界有名呢?品质为什么好?原因何在?山东的板栗生产与遵化板栗的生产与地质、气候有什么影响?军事、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如何影响苏德战争在二战时的胜负,通过引起学生思考,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把学习地理当做一门很有用的学科,引起学生的重视,从而让学生用心学习。新时代,我们结合经济发展中生态平衡失调现象,分析如何做到经济发展与生产保持两者兼顾,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二、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目的性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过去学生只是用升学激发学习目的和动机,这是很片面的,如许多学生升学的动机不足甚至不再想升学,在这种情况下要对学生说:“以后都会步入社会,无论干哪一行,都涉及地理知识,如经商时要知道哪些地方盛产什么?生产时要知道哪些土地适合种些什么?所以要学好地理。

三、要在老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生之间关系平等,对好中差学生一律平等,不能有远近之分,要因材施教,让他们体会到学习地理知识的快乐,这样教师与学生相互关爱,学生才能愉快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以良好的口才、自然的教态、丰富的知识及和蔼可亲的态度换来学生的尊重,把对老师的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四、教师要用恰当的教法,上好每节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新颖的课堂导入是一节成功课的重要开端,如问题导入、事件导入、灵活多样,让学生通过一幅图、一个事件的了解进行课堂教学。如美军攻打伊拉克在沙漠地带为什么美军在晚上能轻易炸毁伊拉克大部分坦克而自己一点伤亡都没有?白天的伪装,在晚上不起任何作用是为什么?引起学生兴趣以了解沙漠气候。

其次,提出问题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推出解决方案,如我们要新建一所中学,你帮助分析一下应该如何选址,涉及哪些知识,说明理由。学生会非常感兴趣,对学生学习地理有积极作用。

再次,要多读课外书籍,丰富的地理知识结合课堂较学,用一些联系实际的方法讲课,扩展知识面,还要教学生学习技巧不完全靠背。

具体学法上,地理作为一门学科,学法上有着与其他学科的共同点。如科学的学习态度;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等;同时还有独特的学法。其实我们一直强调的就是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

1.依据课本,掌握地理原理、规律。

①先将书读厚:在书上做读书笔记,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点;②再将书读薄:整理归纳知识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

2.利用课本,学会举一反三。

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复习中要跳出教材的局限,适当拓宽知识面,在思考问题时有一定的铺垫,触类旁通,思路灵活。

3.利用课本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

如区域地理(大洲或国家):位置、范围、人口、地形、气候、河湖、资源、工农业、交通、城市。分布(区位选择)、成因、特点、问题、解决措施。

4.巧妙记忆地理知识。

①谐音记忆法。如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自然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养闺女,贴给哪家美?)。

②口诀记忆法。如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川西二宁青甘陕,内重台海北上天,港澳特别行政区,一国两制已实现。

篇4

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没有兴趣, 也就没有发现和发明。”爱因斯坦和爱迪生正因为从小就对科学感兴趣,并且深入学习和研究,所以长大后都成了伟大的科学家,为世界做出了巨大的科学贡献。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起积极作用的,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没有兴趣,学生就会产生苦学、厌学、弃学的可能,教师也就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我认为要想有效地完成地理教学任务,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着手,引导他们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打心眼儿里爱上这一学科,地理教学活动才能顺利地进行。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

1.1 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需要有恒心、有毅力,而这一动力首先来源于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动机,这是毋庸置疑的。目的和动机是以需要为基础的,过去只用升学来诱发学习目的和动机,这是很片面的。在我国,古人不就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知识的渊博吗?当然,我们学好地理并不是为了告诉别人我们的知识有多渊博。老师应该告诉学生,无论以后干哪一行,都是离不开地理知识的。比如经商,如果我们知道哪里的某种资源比较丰富,这不是更有利于商业活动吗?即便是以后出去旅游,我们要了解哪个地方有什么旅游景点,是坐飞机去还是坐火车去比较方便,怎样安排食宿等等,这些也都要运用到地理知识。而且,我们的生活环境正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地震、洪灾、飓风、全球变暖等,似乎2012年真的就是世界末日了。如果我们学好地理知识并加以实践,了解了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掌握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那么这些威胁就可以得到缓解甚至消除了。

这样就把学好地理知识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激发学生内心对自然和人类生存环境担忧之情,从而滋生出学习兴趣。

1.2 教师要用恰当的教法,上好每一节课,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教师更应该具备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要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教师在讲课时,应该用教学挂图,把它挂在黑板上,让学生对照挂图学习,把知识落实在地图上来记忆,这样就很直观,很有空间想象力和地理事物的真实性。

讲课过程中或者练习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在黑板上画草图出题,让学生把知识学活并牢记起来。当然,画图的水平要求不用太高,只要有个大概的轮廓,能把关键的地理事物和名称(需要学生掌握的地理知识点)表现出来就行了。

2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不管是学哪一学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都是最重要的,毕竟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而非外因。对某一学科感兴趣只是学习这一学科的入门,要真正学好还必须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如巧用教材中的“活动”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地理教材每一章节的后面都有一些活动题,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内容,根据平时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领悟新教材“活动”内容的设计意图和目标,联系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选择“活动”内容,将“活动”有机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根据“活动”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从而掌握知识的发生过程,感觉学习的快乐。

例如讲到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时,有这样一个活动活动:关于北方水资源日益严重这一现状,课本要求学生搜集资料谈谈自己的看法。对于这一活动教师这样安排:首先引导学生从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两个方面分析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缺水的深层原因,从而归纳出区域缺水的结论性规律。这时可以进入学生的自由讨论阶段,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展开课堂讨论,结合本地区的水资源现状,分析导致水资源缺乏的原因。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寻求解决方案。或者也可以以小论文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后完成这一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由此可见,借助“活动”这一平台,可以实现地理课堂上的师生主体换位。

3 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新课改条件下,注重的探究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地理教学活动中,要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就要打破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势,即多数学生对地理产生恐惧心理。这源于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不够,思维的深度和高度不够,综合分析鉴别能力差。要打破这一思维定势,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篇5

三、在自己总结教育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首先,在我带的地理课上,将“人地关系”作为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线索,注重列举的问题和地理事物,尽可能启发学生运用身边的“人地关系”材料,使学生实实在在认识掌握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另外,还从地理学科中与其它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角度举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掌握地理基础知识与学好其它学科的关系,从而改进了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篇6

学生进入中学后,往往在各种因素的引导下,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地理是一门副课的错误想法,认为只要学好主课就可以了,反正地理是不参加中考的。由此而来,对这些学生来说谈不上有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从而无法产生学习地理的积极动机,自然,明显影响了其思维与主观能动性,结果,当然觉得地理是不好学的。

那么地理真的是可有可无的吗,为什么中学里要开设地理这一门课呢?地理课是中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我国将初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定位为:通过初中地理课程的学习,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所以,地理课对于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好地理很有必要。除此之外,地理学还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地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观察到许多有趣的地理现象,在生活中学到许多有用的地理知识;反过来,我们还可以运用所学的地理学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因此,地理的学习是有用的,是国家明确要求的,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学科,只有有了学习的动机,地理才能够学好。

二、应该加强知识的储备

知识是素质的基础,能力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基础上的升华。想要去认识世界,并试图去分析解决地理现象,没有丰富的关于地理现象的知识,这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我们想要学好地理,首先要做的就是去阅读并记忆大量的关于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记载和描述。而这些,正是我们教材中的内容,背诵这些就是学好地理的基础。虽然,背诵让人枯燥,好像与素质无关,实际上确是提高素质,锻炼能力的基石。

三、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语言,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地图是地理课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突出特点,于是有人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

那么该如何运用地图呢?

首先,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要知道地理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的文字当中,也蕴含于地图之中。在地理学习中,我们要做到左图右书,注意随时运用地图,查阅地图,善于从地图中发现地理知识,寻找地理规律。长期坚持下去,你就能够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图,文字和图象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正确的空间想象。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先看图名、图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

四、良好的地理学习方法

地理的学习,最常见的两种方法是综合法和比较法,善于利用这些方法会使你的地理学习变得事半功倍。

思维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智力的核心是思维,思维最显著的特性是概括性。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思维加工过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于是在大脑里生成了一个认识过程的突变,产生了概括行为。通过概括,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在联系,认识了事物的规律性。概括是将某种事物一般的、共同的属性和特征结合起来,即把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及为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这个过程是思维由个别通向一般的过程。概括的结果有利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形成迁移能力,思维之所以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的关系,主要来自抽象和概括能力,因此,概括在思维发展与培养中是十分重要的。

在地理学习中,通过对学过知识的概括总结,得出事物的整体特征及变化规律,从而把知识像珠子一样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对于我们的记忆和应用都是非常方便有效。

篇7

在高中阶段,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这门课程的内容较为多样化,相比于简单明了的基础学科而言,地理这门课程显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地教地理,如何更好地学地理,已经成了当今课堂上高中学生与老师面临的棘手难题。一直以来,大部分学生在地理这门学科上投入时间远远超过其他文科类学科,但往往却收效甚微,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本文对此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对当今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探讨

1.教学模式和训练题型的重复单一

高中生地理知识运用的培养已经成为了高中地理教学的核心环节,然而高中地理课堂上的教学已经形成了僵化的思维模式,老师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地理知识,在学生尚不能理解的情况下要求其强行记忆,再通过大量重复性质的地理题型,教给学生难以理解的背景知识和解题方法,学生就这样半懂不懂地记忆大量的地理知识。这种枯燥而又单一的地理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对地理的兴趣,进而使整个教学模式失去弹性和趣味性。[1]

2.课堂教学长期忽视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

长期以来,地理教学在课堂上都是以教师作为主体,教师作为整个课堂的主导者掌控课堂的全局,而学生作为接收者也是被动者,没有选择地不停地接受教师传递的教学信息。整个教学模式是教师单方面的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过程中老师并没有注重学生学会了多少,掌握到什么程度,学生也没有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惑和自己的观点、想法。没有双向的教学理念和思路,学生没有作为课堂的主体,也就不能发挥出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整个课堂也就无法真正地形成一个互动的局面。[2]

3.学生自身地理相关的背景知识面较为狭窄

即使是文科生,学生每天阅读的与地理相关资料也仅仅局限于课本和练习册,教师也同样认为学好了教材也就抓住了高考的核心。实际上,若是想更好地学习地理,学生的地理知识阅读范围就必须拓宽,其阅读的相关资料应当包括大量的地理图册、相关国家的文化知识,以及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等。在地理知识的阅读方面,老师应当要教给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方法,学生再通过他们喜欢的书籍学习新的知识,进一步提升自己地理学习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因为自身狭窄的地理知识面导致难以学好地理这门课程。[3]

三、在教学过程中科学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1.巧妙设计导入情景,唤起学生求知欲望

高中生一般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在心理上更倾向于追求具体的形象的事物,因此要想调动高中生地理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并能获得更好的地理教学效果,就可以适当地以情景设计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比如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适宜的生活情景引入话题。但要注意的两方面:一方面,情景的设置应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这样才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学生才更愿意积极参与到其中,使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更要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能够在创设问题中积极思考。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注重所设置问题情景的新奇度与难易程度,只有给学生设置一些难易程度适中并且让学生觉得新奇的问题,学生在解决这个较为困难的问题中才愿意自主思考,并且更容易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4]

2.精心设计学生合作探究环节,构建以生为本的有效课堂

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将自己的成果与人交流、分享。所以,教师在进行相应的地理知识课堂教学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加入要求学生合作完成的环节,从而增强学生之间合作的能力。以高一的地理知识为例,高一的地理知识覆盖面非常广阔,包括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知识。在对海洋环境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之间建立起小组的学习模式,如畅想海洋中的环境应当是怎样,海洋之中究竟存在着哪些生物,这些生物之间又应当发生怎样的关系,进而通过一种互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到新的地理知识。整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们之间可以自主合作,教师作为解决问题中的指导者,不直接解决问题,而是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结束语

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如选用一个巧妙的问题情景进行新课程的导入,都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地理知识的课堂教学中,最终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同样,在进行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也需要了解高中生的具体心理特点,把握一定的教学技巧进行授课,从而让整个课堂教学能够在互动的氛围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标。希望每一位高中的地理教师,都能多一份思考,多一份认真,以更严谨的态度教好每一堂地理课,让学生更好地在地理知识的天空中翱翔。[5]

参考文献:

[1]黄耘.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9(, 13):66-67.

[2]王雪梅.改进高中地理教学的相关思考[J].安徽科教文汇,2011,5(7):70-71.

篇8

Key words: cultivation; interpret blueprints ability; geographical interest

地图是地理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是地理学的眼睛,图表历来是地理学科表达各种地理知识的重要形式,正确读图是学好地理的关键,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图表数据并绘制图表、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现象及其规律的能力,是近年来高考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学习地理的基本能力要求,但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呢?

1夯实基础,积极为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做准备

1.1重视基础积累,熟记基本地理事物、地理名称和地理数据

从实际教学来看,学生对于基本地理知识掌握得很不扎实,有些学生甚至连中国地图、世界地图都不会看,因此,在与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上存在一定问题。仅靠老师一个人在课堂40 min内是很难解决的。要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让学生积累基础的地理知识,尤其是地理图表的辩读能力。应有意识地让学生熟记一些基本的地理事物、地理名称、地理数据。例如一些重要的大江大河大山的名称、地理位置等,还有一些重要国家、城市及其工业部门或农产品名称等。这些基础知识的积累,对于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1.2掌握基本地理概念、构建知识框架,形成基本知识体系

在各章节内部,章节与章节之间,人文与自然之间,区域与洲际之间的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建立起完整而清晰的地理知识体系与知识网,使学生建立起地理基础知识库,才可以随时到“库存”中提取已有的储备知识,尽快地解决问题。

2教会学生看地图

教师应在课堂上多利用课本或地图册的相关地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地理课本。地理课本只看文字叙述是很难理解和想象出地理变化过程的,但利用课本中的图和地图册的图及课本文字一起说明,图文并用就形象生动多了。在教学中,教师还要经常运用类比法、分析法、综合法等启发学生进行各种想象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图象、模型等,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相关的地理表象。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进而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或幻想,同时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具体的点拨,启迪其智慧,通过比喻、分析、联系和引申展开想象,以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老师要尽量做到适当的板图,即在黑板上边画边讲,这更加有利于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3让学生勤动手,多绘图

绘图是读图过程中的动手环节,是读图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图,有利于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技能。当学生脑海中对某些图有一定了解之后,可以尝试着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图,接着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示范绘图,进行相互比较,学生自己找出绘得不足之处,这样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达到对各种知识更加稳固地掌握。比如在讲“中国三大区域”时,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动手绘这三大区域的示意图,包括几条分界线、一些比较著名的山脉水系、一些比较著名的城市等,这样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我国的三大区域,至少在脑海中可以浮现出某个区域的大概地理位置。

4看写填画,加强理解记忆

要想达到上面所说的分析和总结能力,还要经过刻苦的“看写填画”训练。地图除了平时经常看,还要经常填一填、画一画,把相关的知识点在图上或周围标一标、写一写,对于重要的地理事物或要素的名称,动手来填、来画,这样学习效果会更佳。例如,在讲述《中国的地形》这节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在中国空白图上填出各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的名称,指导学生在空白的中国地图上画出各主要山脉的大致走向并标注名称,然后在山脉构成的网格中标注各大地形区的名称,这样对中国地形地势的理解将更为深刻。

篇9

那么,在我们的初中地理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下面几个可行的途径来做。

一、善于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途径主动学习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除了课堂上教师有机适时穿插以外,我们还必须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地理。诸如订阅各种与地理有关的报刊,用活用好学校图书馆。有条件的学生可以上网,从网上及时、大量地获取有关的地理知识。

教师应多接触这些现代的和传统的媒体所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其中融会的地理知识包罗万象,不胜枚举。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多举实例,并告诉学生实例出处,引导学生主动寻阅,鼓励学生利用这些传媒主动学习,多途径扩充信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二、从身边的乡土地理入手,热爱家乡,热爱生活

家乡的地形、河流、气候、自然环境等都可以纳入学习地理的大课堂。教学中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地理的学习内容,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充分适应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索激情和好奇心,引导他们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感受到地理知识就在自己的生活中,树立学好地理的自信心。

三、联系生活,解释其中的地理现象

1. 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人们的许多生活习惯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饮食:南甜北咸,东酸西辣。民居:北方房屋墙体厚,屋内有火炕,本地人则习惯睡木床或竹床等,这些都有着地理方面的原因。

2.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谚语、成语、诗歌等与地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天上积雨云,地上雨淋淋――云与降水的关系;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季降水与冷锋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

3. 我们所熟悉的二十四节气也有许多与地理关系密切,利用这些特定的时间进行相关的教学,本身就是学于生活,解答生活,服务生活。

4. 还有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比如,哪一天下雨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一下此次的降水属于哪种类型,锋面雨?地形雨?还是对流雨?可以对此进行与课本知识的对比和分析。

四、观察生活,学以致用

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知识对他们的生活有用,认识到这些知识对自己有用,他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因为教学的日常化、生活化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而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留心发生和存在于自己身边的事和物,才可能感知哪些有用或无用,才能发现对自己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1. 如地图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但学生在生活中有意识地使用地图较少,以至于许多学生认为地图没有什么用。教学中,可以使用当地比较详细的地图,就是学生到过的知道的地方,在图中找出学生会很感兴趣的地点。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用图的能力,在生活中发现地理知识的存在。

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看列车表并不是每一个成年人都能看懂,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旅游路线更不容易,所以我们必须让学生懂得旅游如何选择列车的班次(看懂列车时刻表)、旅游时间的安排、旅游路线的选择(选择最省时间、走最少路、游玩最多地方、花最少钱)。

五、开展活动,发掘课外乡土内容

我们每个同学都对自己家乡具有深厚的感情,也熟悉家乡的一切。利用我们所熟悉的环境开展地理活动,开展一些安溪乡土地理方面的社会调查活动,既帮助我们了解家乡,也加深我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1. 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方法:树冠、年轮、房屋朝向(我们农村的房屋一般坐北朝南,北方城市的楼房主卧室一般位于南面)。

2. 如家乡、县城附近河流(南溪、大龙湖)的水质,近年来有什么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变化对周围环境有什么影响?为保护河流的水质,防治污染,提出自己的建议等等。

3. 车牌上蕴含的我国省级行政区的简称等,然后在课外活动中让学生调查小区、街道上车辆的来源,从而达到将地理知识生活化的目的。

篇10

要想学好地理,首先我们应该做到,在心理上不能够讨厌它、排斥它。如果一些同学对地理不感兴趣,那么当然不能很好的专心听课学习地理知识了。要想学好高中地理,首先要把基础地理知识学扎实。因为如果我们初中时,对地理这门学科重视度不够,好多同学在学地理时就没有好好学,再说就算是好好学的同学现在也把知识忘得差不多了,所以我们建议在学习高中地理时应该拿出初中地理教材在重温一遍地理基础知识。初中地理教材简单明了,我们自己看完后从整体上会对地理有一个相对宏观的理解。地理这门学科有意思并且是一门文科中偏理科的学科,我们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明白有趣的地理现象。地理这门学科包罗万象,经济、文化、政治和宗教等都涉及到。我们在学习地理时应该有一个好的心态,每一堂课我们都要把它当做一次旅行,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千奇百态的物种,还有各地的风土人情。我们还可以不用坐飞机轮船就能了解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度,知道其他国家的人也和我们一样在劳动,我们能知道世界各地有什么资源,他们的经济支柱是什么,他们的文化情况,我们还可以知道他们自己国家内部是否统一。学好地理对于我们将来工作和生活将会有深远的积极影响。

篇11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学好该学科需要具备多种能力,例如空间想象能力、读图能力、填图能力、绘图能力等,而读图能力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因为在解题和实际生活当中,都会接触各种各样的图表、图像,这些图表、图像表达的数据和信息更加直观,是语言文字o法比拟的,而要想获得其中的数据和信息,就需要读者具备较强的读图能力,该能力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对于复杂的图形、题目条件的认识难度,帮助学生从中抽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并将其应用到解题过程中,在初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无论是课本上的配图、地图绘本,还是做题训练中遇到的图表分析题,都需要学生使用读图能力进行分析,所以,这是一个必须要培养的能力。

二、读图能力培养和地理教学之间的关系

1.读图能力是学生构建地理知识体系的前提

众所周知,地理是一门“看图”的学科,在电视剧《亮剑》中,作为团长的李云龙虽然不识字,但是,他会看地图,他能从地图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就是这样一位不识字、只会看地图的将领,带领部队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这说明读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而读图能力对于初中生来说更是至关重要,此时他们刚刚接触地理,对地理知识所知甚少,如何让学生快速地融入到地理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通过读图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自己获得更多的地理知识,能够将这种能力应用到其他学科和生活当中,从而能够加深对地理的理解,长此以往,学生的地理知识体系就会更加健全,他们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也会明显提升。

2.读图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理知识

地理学科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果仅通过语言的方式进行表述,许多信息和数据都无法得到体现,而通过图表、图像的方式,能够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信息传达的效率更高。学生通过读图,能够将图表、图像的内容进行“翻译”,从而获取其中的信息,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能够利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学好地理。

三、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策略

1.采用多种图示,提高学生兴趣

地理涵盖的知识非常丰富,一些我们的足迹不可能到达、我们的视野不可能涉及的地方,也会出现在地理教学内容中,这些未知的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非常大,教师完全可以依靠这种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例如通过多种图示的展示,包括投影片、录像片、幻灯片、电子地图等,让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获得对地理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掌握难以直接接触到的地理知识,他们学习的效率会得到提高,而且,这些图示的色彩鲜艳、内容丰富,极易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他们会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习的过程更加认真。

篇12

首先,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要知道地理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的文字当中,也蕴含于地图之中。在地理学习中,我们要做到左图右书,注意随时运用地图,查阅地图,善于从地图中发现地理知识,寻找地理规律。长期坚持下去,你就能够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图,文字和图象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正确的空间想象。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先看图名、图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

例一:在“经纬网图”上我们观察到的知识就有:

①我们在这幅图上可以看到有许多线,其中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是经线,与经线垂直相交的线是纬线。

②经线与纬线的特点: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并相互平行;纬线圈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长度都相等且相交于极点。

③指示的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④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0经线以东为东经度,0经线以西为西经度;自西向东,东经的度数逐渐增大,西经的度数逐渐减小。纬度以赤道为界,以北是北纬,以南是南纬;自北向南,北纬的度数由大到小,南纬的度数由小到大。

⑤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

例二:我们在《森林资源》一课中曾经学过的原理图,其图名叫做“护坡林带保持水土示意图”。我们以这幅图作为例子,讨论阅读原理图的几个主要步骤。

第一步,获取信息,是获取原理图中所显示的各种信息。在“护坡林带保持水土示意图”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有山坡、两道林带、降水和河流,一些不同粗细、不同颜色以及不同指向的箭头,还有 “微量清水入河”和“泥沙径流”等文字。

第二步,分析地图,是要分析我们在图中获取的各种信息和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山坡从上到下,表示地表径流的箭头由粗到细,颜色也由深变浅,最后变成“微量清水入河”。这些说明了大气降水在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过程中,受到了林木枝叶、枯枝落叶层的阻滞,促使大量雨水下渗,导致地表径流流量不断减小,含沙量逐渐减少。护坡林降低了泥沙流失的程度,起到保持坡地水土的作用。

第三步,说明原理,明确原理图所说明的原理。这幅“护坡林带保持水土示意图”,说明了森林具有含蓄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二、学会读书,掌握科学的读图法

地理教材是我们获取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学好教材上的地理知识呢?

首先阅读教材,要读懂,明白书中讲了些什么。比如,教材在介绍某个地理区域时,一般从构成这一区域的各地理要素分别进行论述。这个区域在哪儿?这里的自然概况怎样?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存在什么问题?等等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其中任何一个地理要素的改变,都可能影响到其他要素的变化。我们应该将理清这些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头脑中形成这一地域的知识网络。

例: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无论是在自然条件、经济发展还是在生活习惯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果我们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概括,那么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诸多的差异便一目了然。我们不仅要明确两个地区或两个国家之间的差异,而且也要思考这些差异是怎样形成的。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导致了自然环境的差异。

我们不仅通过对比梳理找到差异性,我们还能找到相似性,如印度和巴西两个国家,虽然位于不同的大洲,但它们在许多方面具有相似性,利用对比归纳的方法,我们就能够将两个国家的主要的地理特征知识点梳理得一清二楚。

印度和巴西都是位于热带的临海国家;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优质的铁矿资源丰富;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国和出口国;近年来电子工业和信息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三、在生活中运用地图,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篇13

很多学生认为地理太难学,因为又要背又要记,十分枯燥,对地理不感兴趣。这时我们就要对学生说:“学习地理知识可以让我们对地球有所了解,可以增长我们对自己国家的大好河山的认知,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祖国的、家乡的地理环境,地理知识在生活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它还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扩展我们的胸怀,能在我们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带我们游遍世界,能上高山下海底。”这样能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和学习地理的好处。例如,教师在开始讲课之前,在黑板上挂图,由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曾有学者对学生讲了个案例:我们的地球好比一辆远途旅行的汽车,这辆汽车规定成员是50亿人,我们给这辆车准备了相应的燃料,给乘客准备了食物等生活必需品,如果在旅行的途中,我们无限制、无规划地乱搭乘客,汽车就会严重超员,车上备用的东西远远满足不了需要,结果不到目的地燃料就会被耗尽了,汽车会中途停下,或者是车子底盘变形,轮胎也可能会爆破,在缺食缺水的情况下,会导致客人死亡。这样一则故事激发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思考,就会令他们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课堂达到积极活跃的气氛。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弥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不足

在传统概念的教学方式下,多数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大多采用黑板、粉笔、地图等方式为学生讲解高中地理知识,教师取代了学生的位置,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那这样的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地理知识的特点是内容多,比较繁琐,知识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教师在地理课程教学中,采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可以更加直观、更加动态地展现地理现象,使学生从枯燥乏味的课堂学习中解脱出来。多媒体运用到高中地理课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用直观动态的方式将地理知识展示给学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讲地壳运动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例,比如“汶川地震”,在大屏幕上展示有关的图片与影像,吸引学生的眼球,然后引申到地壳运动的知识当中。这样,难以理解的地壳运动现象也变得更加容易掌握。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我们可以把图像与文字、声音与动画、视频等方式融为一体,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时,可以给学生带来极为生动形象和丰富的感性认知。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学习效率,也有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课堂效率的提高、教学效果的改善和教学手段的丰富。高中的地理教学课程要跟得上时代的脚步,教师的观念也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而更新,使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更加丰富,更加生动具体,更具有时代的特色,利用多媒体技术已成为高中地理课程教学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

三、设计课外实践,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