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中历史提升方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牢固的数学基础是数学解题的基石,牢固的基础知识是高效解题的基本保障.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让学生记住知识点,而且要让学生明白在不同情况下如何正确运用相关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点.数学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出题者的意图,理清解答思路,寻求解题的突破口,并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题.
2.理清知识点间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目前初中的数学命题不再是单纯地对一个知识点的考查,而是将不同的知识点整合进行考查.学生要想成功解题就必须弄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将不同知识点进行融汇贯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亲自动手、合作讨论、反思总结等,让学生主动学习,加深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二、数学思想有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
1.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提高解题能力
数学思想是数学学科的精髓和钥匙,掌握正确的数学思想有助于学生提高解题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学生导入主动、自觉学习之中,引导他们对各种数学思想进行总结和比较,找到他们之间的异同点以及适用范围,从而寻求到更好的解题方法.初中数学教学的内容是代数和几何,两者之间是具有联系的.研究代数问题时一般会运用到几何知识;探索几何问题时往往会借助代数知识进行研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解答数学题目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方程思想灵活解题
方程思想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解题中遇到未知量往往会利用方程建立等量关系,然后解方程从而得到正确答案.初中数学方程的学习内容包括一元二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如果掌握好这些知识点,就可以针对未知量问题时运用方程思想进行解答.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遇到含有未知量的题目时运用方程思想进行解答.
3.培养学生对数学转化思想能力的把握
数学转化思想就是当遇到复杂、繁琐、未知、抽象的问题时往往将其转化为容易、已知、具体的问题进行解决.例如:如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不规则图形分割成一个个规则的图形(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等),然后将这些规则图形的面积相加,得到的面积之和就是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这样就将复杂、困难的问题简单化,从而解决问题.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思路
1.引导学生高效审题提高解题能力
解答问题的步骤是从审题开始的.题目的大量信息和已知条件会在题目条件和结论中体现,良好的审题能力能使学生找到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形成解题思路.在教学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同学存在审题能力不佳导致无法解题的实际情况.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在复杂的题干条件和题目设问中理清题目的逻辑,排除干扰条件,找到有用条件,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2.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思维方法
数学建模的意义在于:将题目具体、复杂数量关系通过所学知识抽象化、简单化,建立符合某种规律的数学关系.简而言之,通过题目的所给条件,建立含有变量和参数的等式或者不等式,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至知识的讲解之中.
四、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有助于解题能力的提高
1.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学生的解题信心在数学解题中也相当重要.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传授学生数学的解题方法,还要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积极心态.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遇到难题沉着、冷静,抱有克服畏难的心态,认真审题理清题意,不忽略任何条件,挖掘题目潜在条件,把握数学问题的共性和特殊性,从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2.教导学生学会总结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数学问题的解决仅仅只是一半,更重要的是解题之后的回顾.”数学学习的目的是掌握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解题只是巩固知识的训练手段之一.解题完成后进行总结有助于提高解题能力.
篇2
初中地理的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以及立体认知能力,一方面要获取、理解、分析和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另一方面要对这些知识进行迁移和综合应用。针对这样的情况,“图像教学”是初中地理教学中较为有效的方式。
传统教学模式中,有的任课教师在初中地理的授课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对于重点和学生的理解程度存在偏差,偏重于教授具体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理解的培养,造成了学生在学科能力上的短板和不足;而学科能力不足又影响了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难度,造成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新课标下的初中地理教学便着力于改变目前这一弊端,要将加强学生学科的学习能力放在首位,通过培养对地理学科的理解程度来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兴趣。
2初中地理教学中提升课堂效率的方法
2.1利用视频、PPT等进行图像教学
地图可谓说是地理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具,是一种特殊的地理教科书和地理的“第二语言”,学生通过地图可以获取很多地理知识。同样还有教材中的配图,既能充实相应的文字内容,又进行了简化,以图释文、图文结合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这里的图像又不仅仅指的是教材中的配图,还有跟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动画、图片等形象类资料。独立的单张图片可能无法完全解释或和还原天体运动或者板块漂移等复杂的地理动态过程,这时我们就可以运用教学模型或者动态视频来模拟此过程,让其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更利于教师讲解和学生掌握。
教师可以引导和帮助学生亲手制作简易的教学模型来解释和还原地理现象,例如月亮、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关系,地球的公转、自转以及月食和日食等现象。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这一动态过程,可以让学生找来不同大小和颜色的球状物来充当月亮和地球,用固定的光源当太阳模拟这一过程。在模拟结束后还可以借助视频来检查正确性,使得地理知识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让学生产生更深的印象,便于学生理解,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立体认知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最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2.2贴近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由于初中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空间印象系统尚不完善,立体认知能力不足,所以我们应该由贴近实际生活的实物为切入点进行引导教学。通过带领学生展开合理联想,消除对于教学知识中内容的陌生感,然后再步入理性和科学的层面上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地图绘制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可以充分地了解和掌握比例尺、方向、图例等相关概念,可以让学生分为小组根据身边的建筑或环境,自行绘制地图或制作建筑模型,一方面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团队意识和自主探索能力,另一方面巩固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2.3通过创设意境来优化教学过程
除了上述方法,教师也可以通过创设意境的办法来模拟一个空间意境,这种对于空间的想象力可以提升空间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效果显著。
具体来讲就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室、课桌椅、肢体等共同模拟经纬网、大气环流、天体空间等,例如用横排的桌椅模拟经度线,用竖排桌椅模拟纬度线。这样结合身边的事物创设和模拟地理情境,就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不仅可以辅助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加强理解,还可以改善课堂氛围,让教学环境变得更为生动、轻松,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更加密切,最终提升初中地理的课堂效率。
2.4通过地理略图提高教学效果
设计地理略图是师生都需要掌握的技能。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地理知识中的重点。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边讲边画,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注意力自然会随着教师的笔触延伸,在听讲过程中融入了自身的思考,视听结合使印象更深刻,同时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长江相关内容时,教师在黑板上手绘长江干流的略图,从发源地一直绘制到入海口,首先讲解长江干流的轮廓像一个英文字母W,然后一边画一边讲,如上、中、下游分别在哪里划分,在略图上标注出来,然后讲解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这种方式给学生展示出来的地理知识是活的、动态的,而不是僵硬死板的,吸引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以及学习兴趣,最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在课堂教学优化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虽然上文中提到的方法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但是也可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例如多媒体教学和各种PPT课件,可能会使部分教师忽视了自身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和引导职责,过度的多媒体教学会使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被过度弱化。而且由于这种形式下展示的知识过于直观,可能会影响到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和意识,不利于提高学习质量。
总而言之,在提升课堂效率、优化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于量的把控,避免因为过度或过量而适得其反,影响教学效率;并且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持续化的过程,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并且不断进步,持之以恒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
4 结束语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结合多媒体技术等进行课堂教学,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但同时要注意对于量的把控。相信通过教师们的不断努力,初中地理一定会更好地引发学生兴趣,达成预期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篇3
一、抓住不等式数与形的特征,培养学生数形结合解决问题能力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知识就是数学语言与图形符号的有机结合体。问题案例的呈现,需要利用数学语言的精准性和图形符号的直观性进行生动形象的展示。有效、灵活运用数学问题的“数”与“形”,成为解题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下面以线性规划问题为例,谈谈如何抓住数与形的特征进行数形结合教学的。
问题:要将甲、乙两种长短不同的钢管截成A、B、C三种规格,每根钢管可同时截得三种规格的根数如下表所示:
若分别需A、B、C三种规格的钢管数为13、16、18根,则各截这两种钢管多少根可得所需的钢管,且使用钢管总根数最少?
分析:本题是属于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中求整数解的问题,解答该问题案例时,首先要抽象出线性目标函数以及线性的约束条件,将该数学语言变为图形符号,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问题研析,然后在图形的可行域内求出整数解。
解题过程略。
点评:线性规划问题中,若要求的最优解是整数解,对画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图像有较高的精度要求。通过对图形符号的分析,得到的解可能为非整数解。这时应结合图形和实际目标作出分析和调整。其方法是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以原点到线性目标函数所表示的直线的距离为依据,在直线的附近寻求与其最为接近的整点。
二、抓住不等式内涵的外延丰富特性,培养学生化归方法
解决问题能力
不等式的知识与集合、简易逻辑、函数、导数、数列等内容关系密切,在解答不等式问题时,就可以“由此及彼”,联想相关知识方法,相互转化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问题:若方程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数根,求a的取值范围。
分析:上述问题是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若直接解答,满足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的情况主要有三种:一是只有一个方程有实根,二是有两个方程有实根,三是三个方程有实根。如果通过分类讨论的方法,则显得比较繁冗,此时,可以将这三种情况合称为至少一个方程有实数根,“正难则反”,想到问题的反面只有一种情形:三个方程均无实根,这样问题就转化为“反面求解”。
解:假设三个方程都没有实根,则
■=(4a■)-4(-4a+3)
解得-■
从上述解题过程可见,本题是关于方程根的问题案例,根据问题解答要求,需要高中生在解析过程中,认清问题条件中存在的内在联系,通过化归转化的方法,将其问题变为不等式来进行理解探析。
三、抓住不等式条件内涵多样特性,培养学生分类讨论方法解决问题能力
分类讨论是数学问题解答中经常性运用的一种策略,通过训练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加严密,思考更为周全,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问题:设m∈R,解关于x的不等式m2x2+2mx-3
思路解析:不等式的二次项系数中含有参数,在求解过程中要注意针对m2是否为0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同时,当m2不为0时,对应的二次方程如果有实根,还要注意判断其根的大小关系,如果不确定,还要进行下一个层次分类讨论。
解:(1)当m=0时,不等式m2x2+2mx-3
(2)当m≠0时,不等式m2x2+2mx-3
方程(mx+3)(mx-1)=0的根是-■,■。
①当m>0时,■>-■,原不等式的解集是(-■,■);②当m
篇4
一、利用物理模型强化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有很多容易混淆的概念和规律,我们如何区分这些知识对与我们理解和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就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里就针对力学的中的几种容易混淆的概念模型进行比较。
学生通过比较,可以很清晰地区分这些相接近的概念间的差异,在解决问题中有了明确的方向,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利用重要物理模型提高物理知识的学习能力
在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有许多重要的物理模型是我们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应及时总结并加以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重要模型加以分析和归纳。
下面我们来讨论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解决问题有重要帮助作用的柱体微元模型。学生从单个质点牛顿力学的学习,到连续介质(流体、电荷等)问题的求解过程中,研究的对象从一个质点跃迁到无数质点组成的连续介质,也要求学生解决问题时的思维上升一个台阶,通过运用微元柱体这一物理模型可以突破这类学生感到困难的问题。
1.质量柱体微元模型
对于速度为v定向流动的密度为ρ的连续流体,可在v方向选取一横截面积为S的柱体微元,则在Δt时间内通过S截面的流体质量即为以vΔt为高、以S为底的柱体微元的质量。柱体微元质量表达式为:Δm=ρSvΔt。
对该问题的解决不能只停留在原有的情景上,而应将问题转换成我们熟悉的问题来解决,即通过认真读题后,把实际问题加工改造成相关的物理模型来处理。如图3所示,将心脏每跳动一次输送的那部分血液视为一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液柱。血液柱受到心脏的推力为F,每次心脏推动液柱前进的位移为L。由压强公式P=FS可知,心脏每跳动一次,推动血液做的功为:W=FL=PSL=PV其中V为心脏跳动一次输送血液的体积。因心脏每分钟跳动n=70次,故心脏的平均功率应为:P=nW/t=70W/t=1.4W。
2.电荷柱体微元模型
类似于质量柱体微元的建立,对于速度v定向连续移动的电荷(导体中传导电流或真空中电流),也可以在v方向选取一横截面积为S的柱体微元,则Δt时间内通过S截面的电量即为以vΔt为高、S为底面积的柱体微元中的电荷的电量。柱体微元电荷表达式为:
ΔQ=NeSvΔt。其中N为单位体积中的自由电子数,e为电子电量。
对于重要的物理模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理解透彻,同时逐渐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模型的本领,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物理模型教学法,对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物理事实的抽象,这不仅是物理基础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构成物理规律和公式的理论基础,物理概念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模型的形式出现(概念模型)。它们是物理现象和事实抽象出来的,用来表征物质属性和描述物质运动状态的。学生对物理模型这个科学方法的精髓是否领会,直接影响他对有关概念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影响对物理知识整个大厦的构建,因为概念是构建这个大厦的基石。二是有利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正确理解。物理规律是物理知识的骨架,是物理学的核心的内容。物理学中所总结出的反映运动变化的规律实质上就是物理模型的运动变化规律,从研究的主体对象到研究的过程无不体现模型观点和方法。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帮助学生学习物理模型,运用物理模型,有助于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深刻理解,有利于学生对物理意义领会,准确把握物理规律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三是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每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所描述的物理现象或过程都对应着一定的物理模型,要解决问题必须要对对象进行抽象简化和近似处理,以建立起一个合适的物理模型,若模型建立起来了,就等于已经揭开了掩盖着物理现象和过程本质的面纱,必要时再用等效、类比等方法将问题进行异形处理(异化构建模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利用典型物理模型促进物理知识的学习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单摆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物理模型。学习、理解、运用单摆这一模型对于我们学习简谐振动有很重要的意义。现在,我们就来具体讨论这个问题。
1.典型物理模型的学习
篇5
高校突发事件,是指高校受国内外形势、高校管理等因素的影响,涉及在校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种突如其来的、意外发生的、紧急的,并在高校范围内造成后果或重大影响的学生行为事件,如学生自杀、群架斗殴、食物中毒、宿舍重大失窃等事件。高校如何进行必要的案例分析预防突发事件,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都是当前高校重要的研究课题,特别是处于高校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更应讲究策略和方法,以达到稳定高校安全的要求,对高校达到长治久安的目标具有指导性的建设意义。
一、突发事件在高校产生的影响
1.造成当事人的多重伤害
突发事件的发生对高校的正常教学工作、学生生活和学校声誉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其中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受害者无疑是事件当事人。突发事件给当事人带来了不可避免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对当事人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心理发展等方面都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首先,突发事件打破了当事人的原有生活规律,扰乱了其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使其生活处于无所适从的状态。其次,突发事件处理之后会给当事人留下一定的心理阴影,使其心理处于浮动的状态,甚至在事后回忆时仍心有余悸,更有甚者会出现心理障碍。最后,突发事件的发生会引发学生的群体讨论和猜疑,如果学校对突发事件采取“消息封锁”的态度,那么各种流言蜚语对当事人无疑就是更大的伤害。突发事件给直接当事人和间接当事人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伤害,需要辅导员给予针对性的安抚、引导和教育。
2.伤害学生心理
根据社会心理学理论,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社会和个人都将处于一种危机的状态。面对突如其来的高校突发事件,学生往往缺乏足够的分辨是非、认清本质的判断力,以至于一段时间内陷入一种当事人缺乏安全感,学生之间缺乏信任的状态,甚至会导致逆反、埋怨等不良情绪。近年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不少大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倘若处理不当将会引发连锁反应,给大学生心灵带来更大的冲击。大学生心理的教育和引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在突发事件中辅导员要充分运用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及时疏导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障碍等问题,以减少突发事件对大学生造成的心理伤害。
3.激化校园矛盾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国内各大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使得高校在办学、管理和服务等各领域面临着更多的难题。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的时有发生就是其外在体现,它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使各种潜伏的校园矛盾激化,既破坏了校园的稳定,又扰乱了学生的正常生活,甚至会影响学校的名誉和声望,对学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造成一定的冲击。
4.考验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
高校突发事件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契机。为了达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辅导员要具备敏锐的预测能力、快速的反应能力和高效的处置能力。敏锐的预测能力是指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对突发事件要有提防意识,还要从以往突发事件中寻找规律,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特点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做到充分预测、准确把握、及时处置。快速的反应能力要求辅导员能准确把握社会思想动向和学生心理动态,及时关注带有苗头性的问题,把潜伏的危机解决于“萌芽阶段”,从而避免突发事件给学校和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后,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辅导员要保持沉着冷静,发挥主观能动性,迅速处理事件,及时控制局势。这就要求辅导员具有高效灵活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这些能力要求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加强修养、善于总结、不断提升能力。
二、校园典型案例分析
2005年政府教育部门开始在高校开展平安校园建设活动,尤其将对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纳入考核体系,各高校都初步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普遍建立了校园110等危机管理的应急指挥系统,突发危机事件管理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对上海某高校两起典型案例的分析。
案例一:张同学,女,河南生源,2005年9月入校,英语专业。2006年年底有同学向辅导员汇报,称张同学近期身体突然发胖,因曾经有夜不归宿现象,故怀疑有怀孕的可能。辅导员接到此报告后,立即展开查访,并且找该女生谈心,目测中发现张同学虽然身体较以往肥胖,但腹部隆起较明显。当提及关于例假的情况时,张同学提出自己已经5个月没来例假,因以前也有例假日期的不准时,故没放在心上。获此重要信息后,辅导员立即向学生总支书记报告此事。总支书记亲自带领该生去中心医院做B超检查,当检查报告明确表示已怀孕5个月时,张同学掩面而泣。在尽力安慰她情绪的同时,辅民员将此事上报了校党委副书记。校领导经过讨论研究,决定让张同学直接回家做好流产手术后再返校继续学业。辅导员与家长联系过后,由辅导员送张同学去火车站,家长在目的地接站。经过手术休养,半年后张同学顺利返校读书。这起案例让我们想到的是,首先,学生们有主动的汇报意识,使辅导员能够及时了解个别学生的突发状况,其次,辅导员能够及时上报领导,听从领导指挥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个突发事件幸好发现比较及时,否则可能对张同学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更深远的伤害。
案例二:马同学,男,山东生源,2005年9月入校,英语专业。2007年11月某晚,辅导员突然接到学生生活园区派出所电话,称学生宿舍楼有男生打群架,一位姓马的男生被送往中心医院接受紧急救治。在向领导作初步汇报后,辅导员立即赶往医院,见到了病床上的马同学,左侧眉骨上方因打击裂口被缝7针,很可能有破相的趋势。经过向周围同学的询问,知道事件的发生是因为在篮球比赛中,与其他院系男生发生口角,之后回宿舍,对方男生纠集一群人过来打击报复。在殴打中,马同学受伤至此。辅导员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在校保卫处领导,对方辅导员的出面下,肇事者及受害人双方家长面对面沟通此事,虽然马同学家长的情绪比较激烈,但是为维护校园稳定,学生安全等考虑,最后通过道歉经济补偿等方法使本事件妥善解决。
三、辅导员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思路与方法
1.积极预防是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前提
掌握学生动态是有效预防突发事件的前提条件,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实践证明,只有构建畅通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馈渠道,才能使辅导员及时准确掌握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各方面动态,而学生特别是学生干部的情况汇报是辅导员了解学生动态的重要途径。辅导员要善于通过学生干部会议、党支部会议等多种途径,从关心、帮助同学的角度出发,向广大学生阐明“汇报意识”在预防处理突发事件工作中的积极意义,从而引导学生干部、党员,甚至是普通同学在学生当中出现异常情况时能从大局出发,以主人翁的意识及时向辅导员汇报情况,从而使辅导员能随时掌握学生动态,把握主动,及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而有效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
2.互动机制是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
信息上报是处理危机事件的关键环节。由于突发事件总是防不胜防的,而且辅导员个人的能力及职权是相对有限的,因此辅导员要明确信息的及时上报在处理危机事件中的重要性。只有信息及时地上报才能让领导及时掌握情况,争取主动作出正确决策,从而有助于凝聚全校的力量做好危机事件的处理和善后处置工作。因此,辅导员要提高警惕,时刻保持对事件的敏感度,在学生群体当中出现异常情况时,不能自行处理,要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赶往危机现场,同时向上级领导汇报情况,听从指挥,配合学校积极开展工作。
家校互动是化解危机事件的长效机制。在日常的工作中,辅导员要与学生家长时刻保持密切的联系,经常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情况,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辅导员更应该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行动。
正确且及时的信息是应对危机事件的科学做法。突发事件的发生如果以非官方消息的形式迅速在校园蔓延,就会在学生群体当中引起恐慌,因此,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辅导员要以科学、负责的态度,准确把握问题实质,采取有力措施,及时作出反应;要通过召开年级大会、党支部会议、学生干部会议等不同层次会议的方式,同时应利用各类等网络载体准确地向学生传递真实信息。这样不仅能获得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而且能使广大学生以此为戒,从而更好地预防同类事件的发生。
3.恢复重建是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延续
心理恢复是危机干预的必要步骤。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并不代表危机干预任务的全部完成,事实上,突发事件的发生在带来人员的非正常死亡或财产巨大损失的同时,对于学生当事人甚至是学生群体往往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因此,辅导员既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又要在事件处理过后通过个体或团体辅导的方式对需要辅导的学生群体进行心理辅导,使其获得心灵上的支持与慰藉,尽快恢复往日有序的学习和生活。
事后教育是思想教育的良好契机。突发事件在给高校的稳定发展带来一定冲击和潜在威胁的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教育机遇。辅导员要因地制宜,在每个关节点上,做到当机立断,慎行施教,让学生们对于事件的成因和影响有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评价。辅导员结合事件的实际开展工作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找到落脚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心灵更容易得到震撼。总结反思是危机干预的重要环节,突发事件结束后对于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及结果等方面的总结反思是整个突发事件管理当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此外,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提升学校整体应对危机的能力。
高校突发事件固然不会时时发生,但辅导员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将关注、关心、关爱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要采取“防治结合,重在预防”的原则。辅导员应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统筹兼顾,求真务实,促进实践与交流的相互作用,共同构建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赵海荣.辅导员在预防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作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4):171-172.
[2]黄海群.大学生心理危机突发:案例分析及对策[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9):69-71.
篇6
一、体育教学中发展个性的途径与方法
1.晓理动情,激奋其志
高师学生明显地表现出很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希望受到别人的重视,希望在大庭广众下表现自己的能力,几乎大部分的学生都希望“不要把我当小孩看”。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有积极的方面,也会产生消极作用。例如,有些学生喜欢打篮球,但动作不正确,你纠正他的动作,他却自认为投篮很准确,不服气;学生有时没有穿运动服上课,被老师批评,却认为老师有偏见;等等。但在正确的教育引导下,这种自我意识可以激起学生的志气,从而达到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2.发现教学
教师提出线索,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例如,在课堂教学的双人练习中,教师提问:两条腿不在地上,两只手在地上怎么做?又如,多人的双手交叉互握,用什么方法能使交叉手形成互握的圈?学生通过思考、通过实践即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所规定的身体练习目的。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练习教法,以“发现者”的身份出现,经过大脑和自身体验、综合分析,对学习保持着内在的兴趣,发现“自信”,并在学习中被“发现”动力所激励,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形成善于探索、善于创新的个性。
3.放手得体,看教结合
教师要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首先要大胆放手,寄信任于学生,尤其是体育骨干。个性、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的,并且在活动中得到表现、得到发展。各个运动竞赛、小型运动会是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好机会,教师不要样样包办代替,应让他们挑担子,有压力,有责任,逼着他们去认识自我,发掘潜在能力。
大胆放手绝不是放任自流,学生不易把握的原则及较容易出差错的事情,教师应该在一段时间内收权不放,如对篮球技评,学生不容易评定成绩,有些动作不清楚,这就要慢慢放手。
大胆放手让学生干,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省心省力。恰恰相反,在学生干的时候,教师要仔细观察,了解他们的全过程,只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才箅是放手得体,有利于发展学生奋发向上的个性。
二、体育教学中发展个性的注意点
1.了解个性,因势利导
青少年的个性常常隐藏在他们的优缺点背后,每个学生原有的个性(胆大,懦弱,合群、孤僻、好动,好静等)都会在体育教学中暴露出来,对于健康的个性,教师应给予肯定,使之巩固和发展,对于不健康的个性,如爱标新立异、好出风头、爱发牢骚等,要积极帮助,因势利导,切忌用“狂妄自大”“性格古怪”等语言挖苦、讽刺学生,对惰性较大的学生,则要安排些他们感兴趣的练习,在教法上加以引导。
篇7
最高人民法院东北分院:
你院五一年十月二十二日法总发字第二一九四号来文附卷六宗,及同年十二月十八日法总发字第二八二七号续函均悉。关于处理房户行使优先购买权案件所发生的疑义,我们研究后提出意见如下:
(一)第一题基本上同意甲说。执行政策法令,必须贯彻精神实质,房户固然有优先承买房屋的权利,但这并不等于容许他们用不正当的手段,把持垄断房屋的买卖。第三人本非房户而勾串房户,顶名冒购房屋,与房户行使优先购买权,毫无相同之点;为了教育群众,贯彻执行政策法令不许任何人钻法律的空子,这种冒名顶替的买房行为,不应受法律的保护,而应认为无效,惟在具体案件的审判时,房屋究该重新估价出售?抑仍许由原出钱人与前业主(原房主)直接订立买卖契约?必须审酌实际情况与各方面的利害关系,作恰当处理。
(二)第二题也同意甲说。城市房屋,即使是私人的资金所建筑,也属于社会财产的一部分。允许房户有优先承租、承典、承买的权利,就是说房主行使产权,也须服从社会利益,如房屋不宜分割出售,承买人虽不是房户之一,但买下全幢房屋确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同时又能适当照顾原房户的居住或迁让等困难问题,这样处理是适当的。否则,仅着眼于房户行使优先购买权而忽视了对社会的利益,就违背了城市房屋管理暂行条例的基本精神。
以上意见请研究参考为荷。
篇8
初中历史教师除日常的教学工作之外,更应该从初中历史教学现状中发现问题,进而研究出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以此来升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初中历史教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通过对学生思想与情感教育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初中历史在宏观视角下为学生展现了人类的发展进程史,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实现个体的人生价值和寻找人生意义,并且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得到大范围的认可和重视,初中历史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热潮下,初中历史教师也纷纷响应,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突破与创新,这无疑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但是,在已取得的傲人成果面前,初中历史教师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一鼓作气,继续突破初中历史教学的弊病,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率,真正实现初中历史教学质的飞跃。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
初中历史知识面广、有趣生动,却在学生中遭受冷落,学生普遍将初中历史视为记忆性的课程,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更偏向于语数外,或者思维性较强的物理、化学。不少学生在历史课堂上仅仅对一些趣味性强的历史故事感兴趣,简单地认为历史学习看看书,抽时间背一背、记一记即可,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认为初中历史没什么可学的。更有甚者,学生在历史课堂做其他学科的作业,而历史作业却存在抄袭、应付的现象。这一系列现状表明,学生尚未真正认识到初中历史的重要性,对初中历史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足。
(二)陈旧的教学方法制约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学活动一方面与学生有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也与教师有着紧密的关系。初中历史教学令人堪忧的现状,也与教师有直接的联系,教师的教学直接影响甚至制约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少初中历史教师由于自身的专业素养较低,教育理念落后,导致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方法陈旧,阻碍了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步伐。教学模式死板单一,必然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代替学生的思考,压制学生思维的发散;还有教师缺乏教学热情,为教学而教学,不善于主动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也消减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学科设置不科学,教学资源^少
初中历史一直以来被不少教师和学生视为“副科”,在学科设置上,我们可以发现初中历史课的课时量较少,而且在一些学校,不少历史课被用来上语文、数学或者英语等其他课程,尤其是在临近考试时,历史课被占用率极高。这反映出不科学的学科设置,导致初中历史课时量紧张。而教学资源较少,也是影响初中历史教学的因素之一,一方面,不少学校的历史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师资力量较弱,一部分历史教师并非历史专业毕业,而是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另一方面,教科书和练习册既是仅有的教学资源。有限的教学资源不利于教师教学,更不能为学生学习助力。初中历史在学科设置上处于弱势,教学资源也较贫乏,制约着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不利于初中历史教学的长足发展。
二、针对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改善措施
(一)转变学生的错误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历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净化学生的心灵具有积极作用。在思想层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学科,纠正原有的错误观念,帮助学生较好地学习历史。比如,教师发现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做其他科的作业,不宜马上批评,而应该温和地提醒,在课后找学生了解情况,看学生是否是对历史缺乏学习兴趣,还是其他原因,再引导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帮助其改正。要想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热情,教师不妨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使得学生逐渐喜欢上历史。比如,教师在课前几分钟讲历史趣味性的小故事,或者让学生来分享,以此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积极学习。
(二)实现创新教学,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一堂初中历史课的好坏主要是看学生表现,因此,在新课程理念倡导下,教师应该实践创新教学,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展示自我的平台。教师的创新教学离不开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再结合教学实际做一些改善,使之满足于教学活动的需要。教师应该主动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和专业水平,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充分的保障。比如讲人教版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时,先观看老兵回忆抗日情景的视频,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情感上得到感染。接着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最后,总结归纳,作几点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观看,积极发言,能够感受到学生较好地融入了课堂教学之中,学生的思维也得到训练。
(三)联系相关学科,整合教学资源
篇9
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和深化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法已经难以满足教育体制的需求,为了进一步优化教学|量,必须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继而为教学效果的增强创造良好条件。在初中教学阶段,历史作为一门科目,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能够形成正确的观念,对历史有全面的认知,学生只有学习好初中历史知识,才能为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1]。在全新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历史教师应当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采取有效方法展开历史教学活动,从而为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一、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效果的重要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历史教学质量,并满足全新教育体制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对初中历史教学进行优化,可以进一步增强历史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期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而且对历史脉络有清晰的认知。同时,在历史人物的影响下,对其意识和爱国观念的增强奠定了良好基础,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形成正确的情感意识和历史观念,因而促进学生明确历史和当前的关系[2]。
对于历史科目而言,其与其他科目相比还是有很大差异性的,在初中历史教学期间,有助于有效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并且促进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等有深刻的了解。此外,历史学科中蕴含了较多的情感因素以及实践的起因和背景等,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对其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历史课程未能有深刻的认知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学生对历史课程未能有深刻的认知,认为历史课程并没有语文、数学和英语等课程重要,所以在学习历史知识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并且一些学校在安排历史课程时,将历史课程安排在下午,但不是学习的最佳时间,教学效果偏低[3]。学生对学习历史的重视程度不足,所以在课堂上并没有认真学习,因而导致教学效果并不良好。当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不端正时,必然难以找到学习历史知识的最佳途径,对学生学习初中历史知识产生了不良影响。
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由于对历史课程缺乏深刻的认知,所以在历史教学期间,教学效果不良好,未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导致初中历史教学效果偏低,不能满足全新教育体制对教学的要求。
(二)教学方法不完善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背景下,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满足教育体制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期间,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予以创新和优化,通过采取完善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活动,进而为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利保障[4]。然而,在初中历史教学时,部分教师在授课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效果不良好,未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在单一的教学模式下,不利于历史教师展开教学活动,导致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积极性和主动性偏低,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产生了不良影响,从而降低了初中历史教学效果。
(三)学习自主学习意识不足
在初中历史教学期间,为了提升历史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予以高度重视,当学生的自主学习历史知识的意识有所提高时,才能为其学习初中历史内容做好铺垫。然而,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有显著提升,所以不利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5]。
同时,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由于自主学习的意识淡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过多的依赖于教师,跟随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学习,尽管学习到了相应的历史知识,但整体学习效果不良好,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科学措施
(一)加大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历史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历史教师应当在全新教育体制的指导下,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活动,从而为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6]。
对于历史地图而言,其是在人类历史时期,将政治、文化、经济等多方面内容用地图的形式真实反映出来,所以和人类相关的地域和空间等差异性都能够以地图的形式展示出来,那么,将历史地图应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其提高历史教学效果的作用,为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秦汉开拓的西域和丝绸之路”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应当将历史地图合理的应用在教学中,从而为教师开展教师活动提供有利条件。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先是向学生讲解相关内容,使得学生对秦汉开拓的西域和丝绸之路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向学生阐释张骞出使西域的原因以及过程,并且讲述丝绸之路形成的原因,再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丝绸之路的具置和丝绸之路的作用,当学生带着问题深入思考,能够对历史知识有深刻理解,为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教师向学生展示“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历史地图,其中,图1是“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结合历史地图,有助于学生对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有明确认知,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历史内容奠定了良好基础[7]。总之,加大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对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图 1“张骞通西域路线图”
(二)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互动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增强,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在全新教育体制的指导下,转变教学观念,通过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互动,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因此,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要改变授课方式,尊重学生,与学生友好的相,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在讲解相关内容时,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广阔的学习空间,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的问题,具有针对性的向学生提问。同时,师生根据问题共同探讨,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8]。
(三)运用多媒体和文史资料展开教学活动
在初中历史教学时,教师为了向学生展现丰富的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应当运用运用多媒体和文史资料展开教学活动,从而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提供更多的途径。历史教师在讲解有关历史事件过程中,可以搜索与其相关的文史资料,并查找与其相符合的电视剧和电影等,然后运用多媒体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有关内容,通过此方式,更加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
结束语: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途径,应当采取科学的手段对初中历史教学进行优化,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总之,通过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促使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历史知识。
参考文献:
[1] 程祥平.运用历史图片辅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J].时代教育,2013(20):173-174.
[2] 杨馥菲.巧用趣味化教学,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4(z1):615-615.
[3] 程胜利.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效果[J].学周刊B版,2013(12):85-85.
[4] 孔维萍.刍议应怎样提高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效果[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9):10.
[5] 程胜利.浅议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3(12):55-55.
篇10
截至目前为止,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忽视对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兴趣的考查的情况,这就导致历史教学方法往往容易出现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就要结合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实际要求,在进行对学生的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的桎梏,在“以生为本”视角下进行思考,打造多样化历史课堂,进而满足素质教育改革的实际要求,在满足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好奇心的基础上,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以生为本”视角下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探索与反思
1.要合理的利用历史故事来提升历史教学的效率
在进行“以生为本”视角下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探索研究过程中,往往对于教师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有着较高的要求。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历史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充分的选择好合适的教学插入时机,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历史课程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在进行历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的考查到历史故事对于历史教学的促进作用,有针对性的进行历史故事的插入时机,促进历史课堂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初中历史课程《京杭大运河》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的让学生进行历史的习题练习和知识点记忆,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对于历史课程的审美疲劳。这就需要在进行《京杭大运河》教学的过程中,穿插的使用多媒体幻灯片,并辅助以隋朝时期的故事(例如,隋炀帝绸缎裹树、三征高句丽、杨玄感病变的历史故事),让学生对波澜壮阔的隋末时期产生浓重的好奇感。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迅速提升。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欣赏历史故事的学习过程中,就会有效的提升历史教学的教学效率。教师再灵活的穿插一些历史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就会帮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下,进而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从而有效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看出,在素质教育改革下,从“以生为本”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进行历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另辟蹊径的合理插入历史故事,并有针对性的选择好历史故事的插入时机,通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
2.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喜好来进行历史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进行“以生为本”视角下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探索过程中,历史课程教师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实际特点,选择合适的历史教学方法,辅助初中历史教学过程,维持一个良好积极的课堂教学状态,进而有效提升历史课程的教学效率。历史教学一门人文学科,在进行历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注意到对于历史教学模式的更新,进而有效的吸取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通过对于历史课程的学习,放松自己的身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注意到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的保证学生能够具有对于历史的好奇感,促进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历史课程中《》教学的过程中,历史课程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对于侵略者的憎恨,选择一些历史题材来进行历史故事的讲述,进而发挥出历史教学应有的作用。比如,在课堂上可以向学生讲述“冯子材镇南关大破法军”等历史典故,振奋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在辅助的介绍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引发学生的深思。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就可以根据问题进行思考,达到形成独立历史思维的历史教学目的。
3.要尊重学生自我讨论学习的意愿
在进行“以生为本”视角下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探索过程中,历史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对历史故事的讨论,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程度,促进学生的历史能力的共同进步。
例如,按照“以生为本”的实际要求,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分组进行失败原因的讨论,让学生进行对于政治方面、经济方面、军事方面的综合性考虑,通过互相合作,顺利的完成课程的讨论。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实际的进行历史课程的知识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形成对于历史课程知识点的深刻认知,有效的提升历史的教学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以生为本”视角下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探索过程中,要充分的注意到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性,进而有效满足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要求,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苗登. 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之我见[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 (S1).
篇11
一、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初中历史教学水平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力度不足
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包括了中国古代史、近代史以及世界古代史和近代史等几方面内容,涵盖范围广、知识面非常丰富。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中考中历史课程所占的分数相对较低,对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视力度无法达到与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的同等高度。因此,许多初中学校在对历史教学的投入、师资培养以及课程安排方面都较为轻率,这影响了历史教学的发展。
(二)教学思想存在误区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思想普遍存在着一些误区。首先,教师定位错误。许多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特点等,从而使得教学没有针对性。其次,教学方法陈旧。多数教师一直沿用单一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导致历史课堂教学索然无味,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再次,历史教学简单化。部分教师简单地认为历史教学就是死记硬背,教学缺乏创新性,没有从培养学生历史思想角度出发,导致学生只是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知识根底不牢固。
二、 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水平
(一)改变教学观念,加强对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视力度
要想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水平,教师首先应当改变传统以数、语、英、理、化为主的思想观念。在素质教育的思路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综合性历史理念思路,确立初中历史教学的具体目的和重要意义,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初中历史教学。例如,学校要加大对历史教学的资金投入,为历史教学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在课程安排上,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科学安排并保证课时等。
(二)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极为重要,教师应当敢于更新自身的教学思路,大胆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首先,加强对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应当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有效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集中学生课堂的注意力,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历史教学中。例如,在学习《》一课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圆明园中珍藏的文物图片以及被烧后圆明园的遗骸图片,并对它们进行对比,使学生深刻地了解当时的情况,从而对历史意义得到更深入的认识。其次,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教学中的提问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如人们在没有纸张前,都用什么来进行记录?造纸术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谁发明了造纸术呢?东汉蔡伦为什么要改进造纸术?这样,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独立学习,使历史教学更具有目的性,从而使教学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三)加强教师自身水平的考核与培养
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到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要想提高历史教学质量,首先就应当加强对历史教师自身水平的培养。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历史教员组定期召开学术交流会,就目前先进的历史教学思想和方法进行及时沟通,并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解决措施。其次,对历史教师进行定期考核,采用笔试、课堂测评以及学生打分相结合的方法,实行末尾淘汰的措施,对成绩优秀的教师给予奖励,对成绩较差的教师给予惩罚,从而激励教师自觉主动地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总之,初中历史是初中整体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教师应当给予这门课程足够的重视,并积极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提升历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杨风英,舒励.问题探究式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J].内蒙古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0).
2.马执斌.实施初中历史课程改革面临困难和对策[J].中学历史教学,2005(07).
3.黄砾卉,张庆林,陈宁.论批判性思维训练与问题解决教学的有效结合[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
篇12
一、创建小组合作学习,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分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并且也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综合探究―对比早期区域文明》的时候,最适合用小组合作学习来进行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最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探究效率,教师也能够在小组合作学习下,对学生进行最为有效的指引。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小组内的探究,准确找到知识的重点,从而加以记忆,这肯定会提升初中历史与社会的学习成果,让历史与社会的学习实现高效。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也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多媒体教学能够为学生展示所要学习的知识点以及与知识点有关的图片,让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点,让历史与社会教学变得更加有效率。例如,在学习《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展示有关秦始皇的一些资料图片以及秦国灭六国时的图片,让学生充分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当时的国家状况。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学习,可以有效地提升自身对于历史与社会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重要的,同时,教师也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一个高效的环境,让学生与教师共同创建高效的历史与社会课堂。
篇13
在任何教学行为当中,正确的学习策略都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基础。初中历史学科作为历史教育体系当中的基础教育内容,其学习策略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近年来,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部对教师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这既是对教师的一种考验,也是帮助教师实现教学水平进步的一次机遇。
一、正确学习策略对初中历史教育的作用
1、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在任何教学行为当中,学习策略是否得当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初中历史学科亦是如此。尽管历史学科是初中开设的课程,但在为接受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时,绝大部分都对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其了解历史的主要途径为历史故事,例如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曹植七步诗等,有些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还读过《四大名著》等史书,所以学生对历史是有一定兴趣的。但当历史成为一个学科,其表现形式就会与学生所认知的历史存在差异,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采取正确的学习策略,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和接纳历史学科,从而将对历史的兴趣保持下去,为学生更好的学生历史知识提供支持。
2、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
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虽然初中历史是初中阶段才开设的学科,但其重要性并没有办法与小学就已经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相提并论,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初中历史考试模式而引起的。在当前的“唯分论”教育模式下,历史学科的地位被学校、家长片面的降低,历史学科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要坚决捍卫历史学科在初中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通过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来激发出学生的历史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对历史知识保持良好的兴趣,为初中历史教学效果打下基础保障。与此同时,教师必须要保证自己教学行为能够既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又可以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让学生能够良好的吸收历史知识,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的学习历史支持,进一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
3、培养学生基本历史素养
历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精华,其是记载人类发展的重要资料,初中生作为未来的国家栋梁,其必须要对历史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够更好的认识自己,给与自己正确的定位,为社会发展与历史进步做出贡献,所以说培养学生的基本历史素养也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了解历史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始终保持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主动性。当学生对初中历史学科产生了足够的主动性,那么初中历史教学效果必然能够有所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也会因为学习效果的进步而有所提升,为学生更为全面、细致的了解历史打下基础。
二、常用的初中历史课堂学习策略
1、传统课堂学习模式
传统课堂学习模式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来进行初中历史知识教学的。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一直饱受争议,但从我国当前的学生数量、素质、历史知识结构以及思维能力角度分析,传统课堂学习模式仍是较为科学的一种方法。教师作为教学引导者,可以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有效提炼,来让初中历史课堂变得更加高效,帮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最大程度的接受历史知识,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作为教学引导者和知识传授者,其必须要做好自己教学角色的把握,避免过度凸显自己的教学角色而弱化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影响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也影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2、学生自主学习模式
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所提出的一种学习模式,此种学习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教师以教学辅导来帮助学生完整自学,最终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从理论上讲,此种教学方法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其也忽略了包括学习兴趣、基础知识结构、理解力等学生本身的影响因素,所以其并不完全适用于初中历史课堂。从当前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可以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互穿插使用,但教师要做好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保证学生能够依靠自己的学习能力来完成对自主学习内容的学习和效果,避免因为知识理解困难而造成学生的畏难心理,为学生的初中历史学习带来不利影响。
3、合作探究学习模式
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也是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其与自主学习模式在形式上有共通点,但在学习主体上以几个学生为小组的形式而进行。因为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和历史知识储备都不尽相同,所以相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模式而言,合作探究模式的学习效果会更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开展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必须要做好对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对学生的科学分组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合作探究模式下,有效的完成历史知识的学习,在提升学生历史知识水平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学生的合作意识,为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科学而又正确的初中历史学习策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初中历史学习任务,同时还能够为教师教学水平的进步提供支持,因此教师必须要积极开展对正确教学策略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