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中小学生智慧教育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有主动学习的自我意识以及自我升值的责任感与源动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从人对某项事物的热爱与追从开始的。因此,充分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才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升内驱力的最有效的途径。
1.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现象,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青少年好奇心强,对自然界的许多现象,包括身边的事物都怀有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因势利导,将学生的兴趣引向化学探索的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提高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这样可以有助于学生对于学习化学的热情。
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入课堂,不仅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探索化学奥秘的浓厚兴趣,有利于学生视野的开拓,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灵活运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
2.用化学实验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
由于化学本身具有的特殊性,根据每个学生爱动的特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每一次的化学实验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化学实验的特点,增加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般情况下,化学实验的形式主要分为教师的演示实验以及学生实验。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要向学生阐述本次实验的目的性,操作过程要做到规范,使得化学实验产生明显现象,便于教学讨论。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与学生保持充分的互动,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否则就失去了实验对学生提高学习主动性的意义。学生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积极地参与其中,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再来说说学生实验。在学生实验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去进行实验操作,以免发生意外事故(某些化学实验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操作不当可能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后果)。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观察实验中产生的化学现象,做好实验记录。与此同时,如果发生学生不能理解的现象与疑问,教师要及时的予以解答。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业余时间做一些有趣的家庭小实验,把课堂知识灵活地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记忆并巩固。
二、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1.着重突出基本知识点,有效组织教学内容,杜绝题海战术
题海战术,只会让学生越发觉得厌烦,学习压力巨大,起到事倍功半的不良效果,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主动性的效果非常小。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剔除题海战术。教师首先要把课本的知识点讲透,确保每个学生都可以接受并消化完毕,然后配合一定数量的练习来熟悉巩固基本知识点,之后可以讲授一些典型习题来发散学生的思维。在这个双方逐步磨合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采用的是启发式的教学,层层深入,逐步去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2.找出最合适的教学模式,并引入有效的学习方法
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研究并制定出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授课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高成果的教学需要好的学习方法,教育者可以把联想记忆等方法运用在教学中,把教学内容变得浅显易懂,使得学生可以巧妙快速地记住专业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和思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和学习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利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俨然成为了现行教育的主流模式。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容量,多媒体所呈现的动画演示生动形象,化学知识能够非常直观、一目了然地看清楚,化静为动,把抽象的课本知识变得具体且生动形象。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了教学难度,而且能够强化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记忆,学生想象力的空间也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多媒体教学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也是必然的。但是,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切忌完全依赖,毕竟教学课件不是万能的,应该以实际知识为主,多媒体课件为辅的教育方式来教导学生,以免适得其反、本末倒置。
三、结语
篇2
党的十七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工作方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优先发展教育,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性转变,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全省教育系统一定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努力在武装头脑、提高素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狠下功夫。
以十七大精神推动教育工作,首先要在实施素质教育上“开花结果”。素质教育既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新课题;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条件,又存在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既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和要求,又是教育的本质和主题。当前特别需要大家在以下四个方面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一)实施素质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要求。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总书记在去年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指出:“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始终把它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全省基础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高等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各级各类教育呈现出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顺利实现了从人口大省到人力资源大省的历史性转变。当前,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国家和地区间的发展竞争,越来越依赖于人力资源的竞争,高素质人力资源已成为经济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我省有9310万人,素质低,就是沉重的负担;素质高,就是巨大的资源。优先发展教育,是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和人力资源强省,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型专门人才,加快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由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的转变,为实现省九次党代会提出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二)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的主题。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教育工作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是教育工作的本质和主题。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说“普通教育养成国民健全之人格,专门教育养成学问神圣之风习”“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陶行知讲“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康德说“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中外教育家这些精辟深刻的论述都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思想。全体教育工作者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紧紧抓住素质教育这个核心,大力宣传、全面推进、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大力推动者、坚定实践者。
(三)实施素质教育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当前,教育事业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素质教育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可以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之所以说“天时”,是因为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和法律规定。党的十七大立意鲜明地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对实施素质教育作出了明确规定,上升到法律层面。之所以说“地利”,是因为教育总体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全面建立和不断完善,为我们一心一意抓教育教学改革、一心一意抓素质教育提供了坚实保障。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跨越,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壮大,基本打造起广大学生多元成才的“立交桥”,升学竞争的压力得到有效缓解。之所以说“人和”,是因为从当前社会氛围看,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省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早在1997年,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在我省召开,招远市被李岚清同志誉为素质教育的“源头”。全省学校德育工作得到加强,全方位育人体系初步形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突破,新课程体系全面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体系框架基本形成,考试制度的“指挥棒”导向作用初步显现。目前,素质教育进入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新阶段。
(四)实施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尽管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作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迈出了新的步伐,但素质教育依然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难点、热点和重点,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困难。应试教育倾向比较严重,不按教学计划开课,不按教育规律教学,不面向全体学生,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较为突出,学生多样性发展空间减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薄弱。学生作业多、补课多、考试多,拼时间、拼精力,课业负担仍然很重。学生体育活动偏少,身体状况较差,健康成长问题非常突出。国家统计局调查表明,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爆发力、肺活量等指标持续下降,超重及肥胖检出率上升,初高中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达到58%、76%。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力度还不够,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动力尚未得到有效激发。不少地方领导认识不到位,把素质教育当成“软任务”,把升学率作为“硬指标”,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应试教育倾向。总体看,应试教育的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素质教育的实施依然困难重重。
新时期、新形势对教育事业赋予了新内涵、新要求。我们一定要正视问题,抓住机遇,知难而进,以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更大的决心和信心,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加倍努力,奋发工作,把教育工作的重心切实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努力开创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二、突出重点,加大力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实施素质教育的总体思路是: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实施素质教育摆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以改革总揽全局,以创新为突破口,积极解决制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着力构建德育为先的育人体系,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考试评价制度,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工作重点是抓好“五个一”。
(一)构建一个体系——德育为先的育人体系。古人说“先立人后立学”,指的就是德育的重要性。先生曾讲“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助其为恶,无益也。”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更加复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大家普遍反映现在的学生承受挫折能力下降、社会责任意识薄弱、艰苦奋斗观念淡薄、缺乏团队精神、纪律观念不强、心理健康发展能力降低,甚至出现青少年违法犯罪上升的趋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看这是忽视道德教育的苦果、片面追求考试成绩的恶果。我们讲德智体美,“德”是首位,“德育”乃是教育之“本”之“源”。正如先人所说,一个无品无德之人,既使有强健的体魄、超人的智力,也不会是一个合格人才。所以,我们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习惯,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遵循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把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作为重点,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使校园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校长要对学校德育工作负主要责任,确保国家规定的德育目标、内容和要求在教育教学中落实。要健全完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全面加强德育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各类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和社会实践基地的作用,增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及社会实践的联系。要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力度,构建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二)深化一项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关键环节,在任何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被置于国家层面来推进,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工程。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纷纷开展推动以提高未来国民整体素质为主要任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国也于本世纪初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解决传统学科知识繁难偏旧、德育与生活与学科教学脱节、忽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重复记忆式学习等问题。下一步,我们要把握重点,抓住关键,加快构建科学完善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让素质教育的精神和理念充分体现在各学科课程中。要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全必修课程,积极开设选修课程,尽快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特别是音乐、体育、美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定要配齐师资,保证开课率。任何学校都不能以任何理由不开课、开不全和随意删减课时。要特别加强农村学校课改工作。农村学校是课改的薄弱环节,各级要更加重视农村教育,关心农村教育,在师资、设施配备、课程开发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确保城乡能够齐头并进。要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教育部抽样调查表明,66%的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足1小时,74.6%的学生认为体质差是由于体育锻炼不足。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各级一定要积极创造条件,严格落实国家对体育课程的规定,开足开齐体育课,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快乐大课间”,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实到底。
(三)创新一种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在目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方法,“重知识传授、轻综合能力培养”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必须彻底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知识传授与综合能力提高并重。一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方法改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案例式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引导学生不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地方。二要构建实践教育模式。欧美国家的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很强,这与他们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教育有着密切关系。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载体,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实践性学习,增强体验,活跃思维。要创新思路,科学规划,逐步实现每个城区、县(市)都建设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校外实践活动基地,积极打造学生创新实践平台。三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广大教师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平等对待,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务实创新的氛围,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宽松环境。
(四)完善一项制度——考试评价制度。考试评价制度是教育的“指挥棒”,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总理指出:“素质教育决不是不要考核,而是要求考核具有综合性、全面性和经常性。所谓综合性,就是要教学生既会动脑、又会动手;所谓全面性,就是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所谓经常性,就是要根据学生长期的学习表现决定成绩。”素质教育先进地区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比较成功、比较科学。我们必须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促进学校经常性评价和考试选拔对素质教育的正面导向作用。一要进一步改革学生日常学习评价制度。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全面推行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所有中小学都要为每个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档案。要严格禁止各种不必要的统考,成绩评定提倡实行等级制,减轻“分分必争”带来的压力。二要进一步改革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我省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走在全国前面,今后要总结经验,深化改革,全面实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以学业考试取代升学考试,以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取代中考成绩录取新生,逐步将大部分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三要进一步强化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是保障高中教育质量的基本制度,要进一步严格考风考纪,确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全面落实。要进一步完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保障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全面、客观、公正。四要进一步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按照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高中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的原则,稳步推进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去年,我省开始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引入高校招生录取,在高校招生录取标准多样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要认真进行总结,进一步加以完善,比如可以考虑调整投档内容,延长阅档、录取时间,给学校以充足的时间阅读素质评价报告,确保这项改革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各省属高校要重视这一环节,成立由专家教授参与的学校录取工作队伍,突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学校录取中的作用,力戒录取工作的简单化。要继续落实高考招生报名社会化,禁止有关录取数量的考核、奖励与公布,将高中正常教学行为和学生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区分开来,减轻学校的升学压力。高考考生的成绩等信息属考生个人隐私,除招生录取机构以外的其他机构和个人都无权掌握全部考生信息。
(五)打造一支队伍——高素质师资队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文明圣火的传递者、社会进步的引领者。古往今来,人们公认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这个看似平淡的职业,从来都意味着神圣、光荣、责任、奉献。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没有一流的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要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坚实业务基础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当前要构建好四个新机制:一是构建教师管理新机制。要深入推进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尽快实现学校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营造能者上、庸者下、人员能进能出的人才竞争环境。要积极推行结构工资制,建立优秀教师津贴制度,优教优酬,能者多得。二是构建校长管理新机制。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要依法落实校长的办学自,大力推行校长聘任制、负责制,逐步实行职级制,建立校长任职资格制度。三是构建农村教师补充新机制。要高度重视农村教师队伍老化和结构性缺编问题,统筹城乡资源,建立优秀教师支教制度、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和定期交流制度。要尽快实现城乡教师编制标准统一,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严禁使用代课教师。四是构建教师及校长培养培训新机制。各级政府要逐步加大对教师教育的投入,将教师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要建立中小学教师、校长全员培训机制,完善教师岗位成长机制、专业发展激励机制,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启动“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继续实施“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促进全省师资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作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倾注更多的关心和爱心,投入更多的感情和热情,组织更多的物力和财力,全力以赴推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一)切实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是深化改革、促进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先导。目前有一种倾向十分有害,一些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抓教育工作简单化、片面化,只关心升学率高低,并以此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这极大地助长了应试教育的倾向。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首先消除这种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评价一个地区、部门、学校的教育政绩,首先要看是否全面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事业是否全面均衡发展,素质教育是否全面推行,学生是否快乐健康成长。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严禁下达升学指标,严禁在媒体上宣传炒作升学率,不以分数、升学率为主要标准来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工作成绩,不以升学率论英雄,引导学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坚持优先发展,千方百计改善办学条件。基本条件保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总书记要求“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各级要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继续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真正做到优先发展、支持到位。一是巩固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政策,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着力提高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确保校园安全。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在县域内师工资、各种津补贴发放标准,努力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要积极开展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作,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二是全面启动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尽快出台《**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推动各地学校公用经费、师资配备、设置与规划、用地、校舍建设、装备条件等达到省定标准,促进办学条件的整体提升。三要深入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我省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硬件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今年国家将进行验收。各市要加大力度,在强化使用上下功夫,保证信息技术教育开课率,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篇3
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新课标修订组成员顾沛:《从“两基”到“四基”如何落实》
美国特拉华大学终身教授蔡金法:《数学教育质量的中美比较》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郜舒竹:《学生学习错误研究》
浙江省功勋教师张天孝:《小学数学能力评价》
澳门大学教育学院江春连博士:《TIMSS、PISA国际数学测试带来的启示》
大会研究课均由专业素养深厚的特级教师、优秀教师执教,如江苏省特级教师贲友林、新生代名师唐彩斌、张德强等。
本届大会创新会议方式,与国际会议接轨,开放式办会,设立分论坛。分论坛的引领专家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鲍建生、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孔凡哲、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杨玉东、浙江省数学特级教师俞正强等。现就“新标准的实施、关注学习评价、关注学生学习心理、关注差异教学”四个主题向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教研员征集优秀科研成果,提供论坛发言机会。论文字数5000字以内,并请提供发言PPT。发言者将由组委会发给荣誉证书以及本次会议光盘一套,文章将择优发表。报送成果截止日期:10月20日。
欢迎全国各地小学数学教师、教研员和数学教育研究者积极参会。
协办单位: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分会、杭州新思维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地点:浙江杭州(具体地点报名后通知)
时间:2012年10月26日~10月28日,共3天。10月25日报到。
网站快捷报名:http://新思维数学网(可查详细会议通知)
报名咨询电话:0571-87073318(姜老师,陈老师),0571-87021841(孙老师)
篇4
(2)多途径、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活动。大力开展师资培训,提高了教师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加强中青年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通过举办离职进修班、函授、业余面授、电视大学、业余大学、自学考试、举办讲座或短训班,以及以学校或乡、学区为单位举办教材教法业余培训班,帮助广大教师提高学历,并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教学上的实际问题,或补充新的知识等。到1983年,通过离职轮训和业余进修共培训了10万余名在职小学教师,使他们达到中师水平。到1988年高中、初中、小学教师的合格率分别为36.4%、19.34%、66%,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普遍有所提高,基本上适应了新时期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2]。
2.河南省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规范阶段(1989~1998年)
(1)规范培训机构。1991年省教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的意见》,从1994年3月到1999年底,先后对各地申报的104所教师进修学校进行了复查验收。其中,新密教师进修学校等100所学校经省教委验收合格,46所学校得到每校5万元的奖励,15所得到适当物质奖励。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实施,进一步健全了教师培训的行政管理机构,切实加强了培训基地建设,完善了省、市(地)、县、乡、校五级培训网络,使之能够满足中小学教师培训发展的要求。
(2)开展学历教育和《专业合格证》培训。截止1997年底通过卫星电视师范本、专科培训,全省共毕业本科学员10283名,专科35615名,加快了中学教师学历培训步伐。在搞好中小学教师学历补偿教育的同时,开展高学历培训。一是开展小学教师提高学历培训,二是积极组织和支持中学教师参加教育硕士考试。从1989~1999年进行了历时十年的“三沟通”培训,圆满完成了10年所定的中小学教师学历培训的目标,各地教师学历合格率均达到和超过了“普九”的要求,教师的文化知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3.河南省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深化阶段(1999~2008年)
(1)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加强农村骨干教师队伍建设。2004年至2008年,省、市两级教育行政部门为农村乡及乡以下学校培训5万名留得住的骨干教师,其中省教育厅培训1万名。按照“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方针,组织实施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培训,取得了重要进展和积极成效。2005年省、市两级已培训2万名,另有5000多名农村骨干教师免试进修专科学历。通过培训,农村教师素质明显提高,学历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合格学历率分别为98.76%和91.62%,小学教师中具有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初中教师中具有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达到35.62%和15.7%[3]。
(2)开展新课程师资培训。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师资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河南省教育厅制定了《河南省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方案》,按照方案规划,2002年秋季在已确定的省级实验区开展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2003年在条件成熟的地方扩大实验,2004年秋季开学前,基本完成中小学各起始年级新课程教师的岗前培训任务。2004年以后对其他各年级中小学教师进行新课程培训。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累计完成新课程培训132.5万人次。
(3)开展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教育技术培训。从2000年开始,河南省实施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全员培训计划,到2006年面向全体中小学教师开展计算机应用技术初级和中级培训。2005年4月,河南省依照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启动了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考试的各项工作,在2007年11月举办的全国首次考试中,全省有1460名教师报名参加了考试,考试合格率达到80.3%。2008年,又有3500人参加了培训和考试。从2002年起,开展了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截止到2008年底共有39000名教师参加了项目培训。通过一系列培训,提升了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了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应用,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加快了全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步伐。
篇5
1.课堂教学模式
1.1前置性学习。前置性学习就是在教师还没有进行讲解之前尝试自主性的学习,主要就是预习环节。以我校学生为例,低年级的学生基本没有英语基础,那么面对没有英语基础的学生,前置性学习如何实施?研究分析了学生的情况,并结合英语新课标的要求,设计了以提高阅读和识图能力为目标的前置性作业,即最初的时候让学生在家里通过观察文本中的图片,尝试分析图片发生的故事,回答“who?when? where? what?”这些基本问题。随着所掌握的单词句型的增多,在分析图片的时候尝试用会表达的方式解读图片的内容。在预习过程中将自己没有弄明白的地方圈出来,课堂上重点听讲。这样学生在前置性学习中不仅对课本的图片内容有了基本的认识,提高了自身的阅读能力,而且在听讲过程中做到了有目的有侧重点地听讲,提高了听课的意识,攻克了自己不会不懂的难点知识,真正实现了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
1.2小组交流。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即低年级一般两人一组,中高年级一般4-6人一组,教师不再像传统课堂上逐字逐句地对课本进行讲解,而是抛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学。对于我们低年级的学生,主要采用的是两人互助式小组,也会在课本剧表演时用到四人合作式小组。低年级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互补互助”的原则进行分组,同桌即为一个小组,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学生在小组内有充分的交流和发言活动。低年级英语课堂将课本情景呈现给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尝试完成情景对话。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的课前、课中及课后检查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课前小组内检查昨天的预习作业完成情况在老师来到后做基本的汇报。课中在老师讲解了重难点知识点后,小组内互帮互助相互监督完成知识点的检查工作并签上自己的名字。低年级学生积极地参与检查工作,认真负责,不让自己的同桌掉队。课后同桌之间除了互相监督检查课上的知识点,还共同完成课后的拓展作业。在小组交流中,学生真正实现了自主,自己也是小老师,监督了别的同学,也提高了自己。
1.3班级交流。班级交流的形式有很多种,有小组在班级上的展示,也有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和展示,主要目的是检测小组的成果,通过大家的交流活动集思广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低年级英语课堂中,最主要的展示形式就是课本剧的表演及英语的演讲。课本剧的表演就是讲英语学习寓于快乐之中、情境之中,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增强了语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了运用,在表演中增强了学习信心。英语的演讲是低年级尝试的新挑战,学生们在课后自己动手设计手抄报,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用英语或者英语歌曲去展示自己的作品。将他们的展示做成视频给学生们观看,大家在观看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问题,同时取长补短,这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学,学得快乐,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1.4总结巩固。总结和巩固由较适合学生一起共同完成,在总结巩固中坚持学生会的不教,学生不会的教他们怎么学,学不会的老师来教。在低年级英语课堂汇总中,如何总结能让学生们一下就记住呢?相比老师来给大家总结,学生很多时候更喜欢自己来总结,我也把机会交给学生,课堂最后的五分钟我会找一个组的学生,把课堂交给他们,他们成为我的小助手和小老师,给大家讲讲学习的知识点,还会出几道测试题检验其他学生的学习成果。这个时候我就可以在旁边做场外指导,在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给他们提供一些提示和帮助,在他们讲解完之后给予一定的补充。学生在一次次的锻炼之中不断成长,他们认识到课堂不再是老师的课堂,而是学生的课堂,老师是指导者,他们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就会更愿意投入课堂。
2.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生本智慧课堂”给了学生很多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但是同样给了老师很大的挑战,需要老师不断地提升自己。当然,在课堂中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低年级学生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问题,他们可能会出现分歧或者闹情绪;小组之间因为竞争出现的矛盾;有些小组成员责任心不强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制定了一系列的奖惩措施,在学生们的民主决议下通过,并在学期末有一个综合的考评结果,让全员全方位地参与到考评中。
我会以自己的实践不断地探索“生本智慧课堂”在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争取在自己以后的课堂中能够不断地创造出“以生为本”的好课,将“生本智慧课堂”切实融入课堂,实现“建生本课堂,做智慧教师”。
参考文献:
[1]刘汉文.深圳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创新(盐田区)现场会发言材料(2012.6.12).
[2]王桃.浅谈生本课堂是孩子快乐的天堂.中小学教育,2012(11):115.
[3]邓淑燕.生本课堂的生成因素开启智慧之门[J].现代教育论丛,2011(1):90-92.
[4]黄奕熙.“生本”促成智慧构建高效的课堂[J].科教文汇旬刊,2011(4):93-94.
篇6
一、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开课情况分析
农村中小学艺术课的开课率较低,即使开课大部分也只是局限于唱歌和图画。少数学校,即使有了专业艺术教师,也存在艺术教育课程被严重挤占现象。艺术课由文化课替代。
(二)艺术教师情况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师配备情况远低于城镇学校,师资严重缺乏且多为兼职,专职和专业的艺术教师甚少。
(三)艺术办学条件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总的来说:农村不如城镇、美术不如音乐、小学不如中学。大部分农村学校没有画架、画夹、颜料、纸笔等美术教学用品,音乐教学设施也很简单不完善。
二、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一)使中小学生的感性思维得到发展
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它们是完整理想人格的构成要素,统一于一个整体中,它们都要通过教育来发展完成统一。感性是内心的、来自心灵内部;理性是逻辑判断的、来源于大脑的思考。像小学语文、数学、自然等基础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对理性思维的考察是从逻辑的、思维判断的角度去评价,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中小学生只是智力和思维得到了发展,在考试中可以得到很高的分数,但他们失去感性的理解,不懂得审美,不懂得欣赏生活。而艺术教育本身就是注重对生活的观察,锻炼学生的感性思维,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素质教育时代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德、体、智、美全面培养,中小学生没有发现美的感性思维又怎能更好地全面发展呢?所以,艺术教育对中小学生非常重要。
(二)艺术教育可以启迪中小学生的智慧
智慧不等于智力,智力可以通过考试来评价,而智慧是指对待生活的态度,智慧是不可通过测试来测量的。在艺术教育中蕴含着在实践中处理现实问题的智慧,而这种智慧是很难通过学习理论知识获得的,智慧对于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一个人的智商很高并不代表他的智慧就很高,智慧有时比智力还重要,智慧的增加可促进智力的发展,而智力的提高并不代表智慧会增高,甚至会压制智慧的成长。艺术教育恰恰就可以使人增长智慧,如:文学戏剧作品、美术写意作品和音乐舞蹈作品等作品都体现着深刻的智慧。
(三)艺术教育可促使学生人格的完善
在艺术教育中无处不蕴藏者生活的真、善、美。艺术教育能使中小学生懂得感恩,使人善良因善是艺术的品格之一,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还是欣赏中,艺术作品都能引起人的共鸣。艺术教育还可培养主体的爱美心,有了爱美心就会产生爱德之心和爱智之心,这样就有助于建立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进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心灵高尚的人。
三、结语:
农村中小学由于各方面配备不齐全,使艺术教育不能全面开展,在素质教育时代,使得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十分不利于农村孩子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的同时,农村也应共享改革成果,农村艺术教育问题必须引起各界的关注和帮助,我们期待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进平.贫困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问题及对策[j].教育革新,2009(10)
[2]苏海英.如何加强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 [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01)
篇7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尤其要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
学生安全工作需要各方面尽心尽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平安健康成长而努力。
祝您的孩子平安、健康、快乐!
xxxxx学校
年 月
回 执
学校已通过 家访、 召开家长会、 邮寄的方式将《教育部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交给我,我认真阅读了信的内容,了解了预防溺水的相关要求,一定承担起监护责任,确保孩子的安全。
学校名称:
班级:
学生姓名:
家长签字:
年 月 日
尊敬的中小学生家长朋友:
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夏季以后,天气逐渐变热,溺水又将进入高发季,希望广大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特别是加强放学后、周末、节假日期间和孩子结伴外出游玩时的管理,经常进行预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给孩子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断加强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孩子们的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要重点教育孩子做到“六不”:
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尤其要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
学生安全工作需要各方面尽心尽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平安健康成长而努力。
祝您的孩子平安、健康、快乐!
尊敬的中小学生家长朋友:
篇8
在初中阶段学习单词时,通常都是以课文内容为纲来设置单词的。因此,教师在讲单词时不必要求学生当时就记住所有单词,只要有所了解就可以。在课文部分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对那些在生词表中出现的生词结合课文进行再讲解,在具体的语境中,单词就有了生命,而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建筑材料。比如说:在学习“take-away”这个单词时,课文中就有这样一句话“This is not take-away food,this is home cooking.”学生即使忘记了“take-away”的意思,那么根据具体语境也能猜出它的意思,而且还能加深记忆、提升单词的运用能力。
三、根据学生的记忆规律,合理安排单词记忆复习
遗忘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理及心理现象,初中阶段虽然学生的记忆力较强,但是学过的知识也会忘记。因此,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制定合理的单词复习与记忆计划,使学生能够及时对学过的单词进行巩固记忆,并且在学习新单词时,要提高已学单词的复现率,使学生能够重复记忆。此外,教师在讲授单词时,应该先展示该单词的词根,由词根引出已经学过的或者将要学习的单词,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巩固已学过的单词,还能使学生在学习新单词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词汇网络,从而加深记忆及推理能力。
篇9
二、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指对大学生在课堂学习、实训实习、思想教育、课外活动及宿舍生活等方面进行计划、组织、协调、管理的总称。它是学校管理者按照国家教育方针所规定的教育标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过程。学生工作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常规管理、团学活动、校园文化等。
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内容繁杂,几乎贯穿在学校的各项工作、各个环节中。从思想品德管理、学业管理、课堂学习管理、实习实训管理,到生活管理、健康身心管理、文明行为管理,等等。高校普遍存在的重教学科研队伍轻视学生管理队伍的现象,学生工作队伍不够健全,管理机构和制度不够完善。特别是我国高职院校建校时间不长,学生工作在理论研究、团队建设、资金投入、场地设施等各个方面都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学生工作队伍不稳定、制度不完善、管理不科学,不能形成有效支撑复杂而严密的学生工作体系。高职院校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自我约束能力不高,学生只是被动的被管理,因而不能够和学校的管理目的达成一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养目标的实现。鉴于以上学生工作之特点,我们认为,必须创新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教育管理模式,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着力开展好朋辈教育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三、朋辈教育的有益尝试及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发挥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最早于2004年探索实行了“学生辅导员制度”。即从大二、大三年级中,选拔一批品学兼优、热心服务、乐于奉献的学生干部,经过系里培训确定为“学生辅导员”,在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分配到大一各班级,作为辅导员(班主任)老师的助手,参与大一新生的迎新、军训、入学教育等工作。经过几年的探索尝试,学生辅导员制度已经被广大师生认可,并获得极高评价,现已推广到全院。学生辅导员制度其实质就是朋辈教育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一种有效做法。特别是在迎接新生、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过程中,发挥了老师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学生辅导员及学生志愿者在迎接新生过程中的满腔热情、细致的关心、跑前跑后的忙碌及耐心答疑等,所有这些都对新生产生深刻的影响,给他们留下初入大学最美好的印象。
学生辅导员本身就是学生,他们心里最清楚低年级学生的所思所想、最知道学弟学妹的需要,所以,他们的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为学生辅导员的受众(学弟学妹),也有急切想从学长们那里获得生活、学习、实习、专升本等各方面经验的需求,且学长们同是本校本系甚至是本专业的学生,他们对学长没有戒心、不会逆反,乐于接受学长的教育,所以,学生辅导员的朋辈教育作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在工作过程中,学生辅导员应试图与辅导受众建立平等的友谊或朋辈关系,彼此应互相尊重,建立互信,这是朋辈教育作用发挥的基础。学生辅导员要从本系甚至本专业高年级同学中产生,要求综合素质高,具有工作热情和上进心,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能够在完成自己课业的基础上从事此项工作。
学生辅导员应在院系的指导下,于每学年开学前提交工作计划,并对学生辅导员进行全面培训,从工作态度、工作技巧、工作能力、语言表达及形象气质等诸方面进行指导。学生辅导员应对所辅导班级的所有同学负责,主要在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感情、社团活动、实习就业等方面给予辅导受众适当的指导,有义务接受辅导受众的咨询和求助,有了解辅导受众基本信息的权力。学生辅导员必须参加所辅导班级的班会,做好听会纪录。学生辅导员在征得所辅导班级的班主任或辅导员老师的许可后,可以以组织活动、会议、培训等形式与辅导受众进行沟通。
配备到新生班级的学生辅导员,通过课余时间的到寝室谈话,定期的课外主题活动等,使新生在学习、工作、生活、思想上能更快地过渡到大学模式中去,同时也锻炼高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服务他人,从中实现自我价值的目的。同时,我们将全院所有学生工作渗入朋辈教育管理模式。如学生会、学生自律会、广播台、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工作,时时处处都在发挥着朋辈教育的作用;如在举办的模特大赛等大型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整个活动始终,发挥了重要作用;班委中增设的心理委员就生活在学生中间,随时随地做同学伙伴的心理干预工作;我们开展的“十百千”争先创优工程(每学年评选表彰10个红旗班集体、100名明星舍长、1000名学生标兵),就是大力表彰学生在朋辈教育过程涌现出的先进典型,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朋辈教育的过程中,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大家受益。
四、结束语
通过学生辅导员制度的建立,朋辈教育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发挥,使老师和学生都认识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自我管理当中来。朋辈教育运用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能够充分体现学生自我管理的本质,它使教育对象更加有效地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借助朋辈教育这种形式,学生中的优秀分子由教育客体变成教育主体,容易使其他学生产生亲近感,其榜样的作用也会激励其他同学,有助于周围学生更快更好地接受和消化教育内容,并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工作的不足,强化学校整体学生工作的教育效果,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许占鲁.论朋辈教育制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2).
篇10
党的十召开后,多次畅谈和阐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必须走中国道路,已经成为了中华儿女的共识。各中小学校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中国梦”教育,一幕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在神州大地演出。为了配合当前开展的这项主题教育活动,本刊本期发表通讯《撒播梦想的种子》,介绍益阳市资阳区华夏英才学校开展经典教育的经验,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启示。
我们知道,中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产生了大量经典。这些经典都灌制在历史的唱片中,展示了中国气派和中国智慧,是典型的中国好文字,也是典型的中国好声音。经典诵读具有激发潜能、开启智慧的作用,中小学生日日诵读,心灵会充满张力和活力,良好的人文修养会逐渐涵育,健全的人格会逐渐养成。同时,它也有助于中小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准确鲜明地表达观点、抒感。更重要的是,经典诵读能够引导学生看清历史的源流,分析历史的走势,从而深化“祖国,在我心中”的爱国主义情感,为自己的人生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我们当前开展的“中国梦”教育,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坚定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这个意义上讲,经典诵读活动是“中国梦”教育活动的有效形式。
事实上,近几年很多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资阳区华夏英才学校开展的经典教育,浸润到了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环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形式上,把诵读经典与做经典手语操与表演武术有机结合起来,并摸索出了一系列饶有趣味的诵读形式,如老师范读、接龙诵读、分组诵读、小老师带读、男女生比赛读、师生互读、打节拍读、分角色读、表演读、边读边舞等。可以说,经典教育伴着农村娃成长,这些农村孩子,将来长大后一定是中华文化的有力传承者、“中国梦”的有力实践者。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小学生的梦。各中小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无疑是“中国梦”教育这一宏大乐章里的响亮音符。当前,必须把“中国梦”教育活动落实到课堂,落实到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当中,把经典诵读活动的环节抓落实。要端正思想,澄清认识的误区。比如有一种论调“经典诵读是复古,是倒退”,这种论调是十分有害的。在经典诵读活动中,要教育学生志存高远,筑牢爱国主义根基,既要从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吸取有益营养,又要有世界眼光,吸纳世界其他民族的优质营养,让中小学生的心智健全起来,这无疑是“中国梦”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在姹紫嫣红的春季,让我们的经典诵读为“中国梦”教育打下坚实的底色……
篇11
1.体育游戏的特点
(1)体育游戏不仅是游戏,更是体育活动,所以它的特点不仅包括趣味性、独立性、普及性,还包括知识性、娱乐智能性和竞争性的特点。体育游戏能够帮助中小学生在快乐、宽松的氛围中学会公平竞争,在游戏中竞争中还能够体验到体育游戏带给自身的愉悦感。放松身心,提高自身的注意力。在中小学体育课中采用游戏教学法,促进中小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因为适合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和年龄和特点,所以备受学生欢迎和热爱。体育游戏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活泼精彩。体育游戏要求的
体育运动几乎都是体育游戏的场地器材可以视经济环境而定,简单易行,便于广泛开展和普及。特别适合甘肃西北学校环境比较艰苦的地方。
(2)体育游戏不仅是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也是中小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课程之一,因为体育游戏形式活泼生动精彩,还具有直观性、生活性和思想性的特点,同时也具备竞赛性和情节性等因素。因此,对中小学生的智力、非智力和身体发展都非常有利,对体育课堂教学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2.体育游戏的意义
体育游戏是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育游戏能够使中小学生强身健体,使中小学生能够比较快的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提升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也促进了体育课教学任务的完成。通过体育游戏还能够培养中小学生遵守纪律和团结友爱的精神,养成勇敢、顽强、机智等优秀品质。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游戏,从教育学、心理学、运动生理学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所以,体育游戏是中小学体育教学中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
3.体育游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中小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身体素质的提高
体育游戏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体育教师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设置的体育游戏,这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通过参与教师所设置的体育游戏,从而有助于掌握运动技术动作,明显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例如我在中小学跑步教学这一内容中,我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首先小组间进行比赛,但在游戏环节中设置为:“交叉往返跑”、“变速分组接力跑”“捡球跑”等。
(2)有利于启发中小学生智力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大脑发育是否完好和心理环境有很大关系。体育游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为中小学生多方面才能的发展和智力活动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有歌舞、体育技能、多种知识、视听想练结合在一起,能有效提高中小学生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和改善大脑皮层神经中枢的灵活性、均衡性,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促进了中小学生潜在能力的开发和大脑皮层的成熟,从而使中小学生变得更加聪慧,更加精神。
(3)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优良的品质
在中小学阶段是塑造学生人格特性的最佳时期,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游戏的特点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在体育游戏中,竞争和对抗因素多充满竞争性,双方在游戏规则的约束下进行公平竞争,这样可以鼓励强者鞭策弱者,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确立健康的人生态度等都提供了机会。因为在体育游戏中,要严格遵守游戏规则和道德规范,并且体育游戏大多是集体活动,要想取胜要求集体同心协力,这就要求学生要承担起高度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做好每一个练习,也培养了中小学生团结友爱、遵章守纪、诚实勇敢的道德。通过体育游戏也加深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情感。从而增进了友谊。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社会交往的知识和能力。特别是在中小学生中大多是独生子女的学生,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与同学缺乏交流沟通,通过体育游戏的集体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培养活泼乐观的性格和提高交际能力。
(4)体育游戏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中小学生的内心教师一直都是神圣的,由于受传统“教师中心说”的影响,他们的内心往往有一种惧师心理。和老师之间有一种距离感。而在体育游戏过程中,师生的直接参与、直接互动、共同协作的方式,为形成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搭建了平等。使师生进行了平等的交流和合作,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达成了精神上的默契,从而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5)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
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彩能极大满足中小学生的好动好奇和追求新鲜刺激的心理特点,因此深受学生的喜爱。体育游戏改变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使单调枯燥的教材丰富起来。体育游戏使复杂的技术动作简单化,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容易接受与参与,因为在有些体育内容中,动作难而使学生不易接受,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气氛沉闷。而体育游戏使学生的身心放松,给学生带来欢乐,在中小学生学习压力之大的环境下,体育游戏使学生消除了大脑的疲倦,也很好的丰富了教学内容。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在新课改的三维目标要求下,体育游戏改变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有很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意义。体育游戏对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智力发展、优良品质的培养、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就应该重视体育游戏的重要性,根据体育课堂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恰当、规范、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体育游戏,从而更好的通过体育游戏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篇12
一个国家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在一定的社会氛围中会形成一整套道德、价值观念体系,作为文化传递工具的德育课程,是向中小学生传递符合国家发展要求和时展要求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而德育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人为德不立,这是人性的最重要的一种标志,也是人在社会群体中生活的一种情操的追求与修养,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基本的需求。对于国家来说,德育是一个国家理政的旗帜,也是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向导,是民众共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的精神基础。对于中小学教育来说,德育工作是对中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培养中小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对中小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课堂教学的同时,对中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激励学生爱国、爱人、爱劳动。
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的方法
1.注重学校教育,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应尽量避免理论的说教。中小学生经过了多年的“填鸭式”教育,对理论的说教或多或少有厌倦或逆反心理,教师可采用对学生进行实践锻炼的方式,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的同时,教师也应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提高个人修养,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老师以高尚的人格,博学多才的品德赢得学生的认可,共同在校园中营造一个文明、高尚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德育的力量。
2.强化理想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德育也是一门艺术,也需要“留白”。德育艺术的“留白”不是说留下空白,什么都不说,而是把学生看成德育的主体,把他们当作动力之源、能力之源。他们是受教育者,同时也是教育者,依靠学生的内驱力,发展学生的向善天性,释放学生的个体潜能。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辅导,和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当学生的理想目标与现实差距较大时,要对学生进行善意的提醒,指导学生结合现实,制订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为之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教育学生以坚韧的心态,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与挫折,追求理想,完善人生,实现卓越。
3.重视家庭教育
中小学生德育的开展,还离不开家庭教育。对于家长来说,要密切关注中小学生的成长,多与孩子谈心交流,成为孩子最信赖的人,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家长要加强自身修养,在日常的生活中,言传身教,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培养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公平的现代意识。
三、结语
除学校的常规教育、家庭教育外,还要让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让中小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养正确的政治观点、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和文明行为。总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关系国之未来。
参考文献:
[1]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篇13
一、学生会是中职学生自主发展实践的重要途径
学生会是中职学校中最重要的学生团体之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它作为学生的一个群众性组织,代表着广大学生的利益和要求,是培养中职学生健康品格的重要方式。
二、中职学校学生会组织中学生自主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很多学生干部担任着学生会的重要岗位却不能主动地开展活动,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不但不利于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也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三、加强学校学生会学生干部自主发展的建议
1.建立学生会的共同目标,强化自主发展的意识
在建立共同目标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会全体成员体会到工作的意义,加强成员的主人翁意识,激发每个人的潜能,营造一个组织关心成员、成员热爱组织的良好氛围,使组织的共同目标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同,充分调动学生会成员的积极性。
2.充分放权,鼓励成员树立自信
充分放权,让成员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制定对策,自己组织实施,自己检查进展,自己评定总结。
3.建设规范制度,运用“危机”导向处理学习和工作的关系
学生会组织通过制定工作、行为、学习等多方面的制度,有效地运用“危机”导向来督促学生干部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