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财务分析范例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主要财务情况分析
1.销售收入情况
通过强化竞争意识,调整经营结构,增设经营网点,扩大销售范围,促进了销售收入的提高。如南一百货商店销售收入比去年增加296.4万元;古都五交公司比上年增加396.2万元。
2.费用水平情况
全局商业的流通费用总额比上年增加144.8万元,费用水平上升0.82%其其中:①运杂费增加13.1万元;②保管费增加4.5万元;③工资总额3.1万元;④福利费增加6.7万元;⑤房屋租赁费增加50.2万元;③低值易耗品摊销增加5.2万元。
从变化因素看,主要是由于政策因素影响:①调整了“三资”、“一金”比例,使费用绝对值增加了12.8万元;②调整了房屋租赁价格,使费用增加了50.2万元;③企业普调工资,使费用相对增加80.9万元。扣除这三种因素影响,本期费用绝对额为905.6万元,比上年相对减少10.2万元。费用水平为6.7%,比上年下降0.4%。
3.资金运用情况
年末,全部资金占用额为×××万元,比上年增加28.7%。其中:商业资金占用额×××万元,占全部流动资金的55%,比上年下降6.87%。结算资金占用额为×××万元,占31.8%,比上年上升了8.65%。其中:应收货款和其他应收款比上年增加548.1万元。从资金占用情况分析,各项资金占用比例严重不合理,应继续加强“三角债”的清理工作。
4.利润情况
企业利润比上年增加×××万元,主要因素是:
(1)增加因素:①由于销售收入比上年增加804.3万元,利润增加了41.8万元;②由于毛利率比上年增加0.52%,使利润增加80万元;③由于其他各项收入比同期多收43万元,使利润增加42.7万元;④由于支出额比上年少支出6.1万元,使利润增加6.1万元。
(2)减少因素:①由于费用水平比上年提高0.82%,使利润减少105.6万元;②由于税率比上年上浮0.04%,使利润少实现5万元;③由于财产损失比上年多16.8万元,使利润减少16.8万元。以上两种因素相抵,本年度利润额多实现×××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篇2
所谓“反记账”是指要修改已记账但未结账的记账凭证,首先是在“总账系统”窗口中,对菜单项中的“期末∕对账”进行单击,打开“对账”窗口以后按下“Ctrl+H”快捷键,即可激活“恢复记账前状态”功能,后退出“对账”窗口。其次是单击“凭证/恢复记账前状态”菜单项,在“恢复记账前状态”窗口中,选择“月初状态∕最近一次记账前状态”,输入主管口令,单击“确定”,取消记账;然后,进行“反审核”,在“总账系统∕凭证∕审核凭证”窗口中,审核操作员进行“取消审核”操作,然后进行退出。最后是由填制凭证操作员进入总账系统,在“填制凭证”窗口中,调用错误的凭证进行修改,修改完之后再进行“审核”和“记账”操作。
所谓“反结账”是指要修改已结账的记账凭证,首先在“结账向导∕选择月份”窗口中,单击要取消结账的月份,按下“Ctrl+Shift+F6”快捷键,输入有反结账权限的用户口令,单击“确定”,系统将很快取消结账操作,使各种账簿记录恢复到未结账前的状态。然后根据上述的“反记账”方法对错误凭证进行修改,修改完后再进行“审核、记账、结账”的操作。
一、“反记账、反结账”的重要性
1、岗位培训或电算教学中,有利于教师指导学生学习
在财务培训和相关教学实践中,“反记账、反结账”功能(包括“反审核”功能)是不能缺少的。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会经常给学生演示相关的操作步骤,尤其是凭证、账簿等重点的内容。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反记账、反结账”功能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让我们的操作过程进行逆转,还有利于我们对学生进行细节上的演示,提高考核标准。由于学生在操作练习中难免会出现错误的步骤,从而也会导致形成很多错误的数据信息,如果在操作错误的前提下在电算化信息系统中进行记账或者结账,就会使得所有的数据转化为后台存储,对前台而言就只能浏览而不能进行修改,这给我们的教学辅导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障碍。那么,如何才能及时和准确找出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错误信息,教师给予及时、正确的指导和更正,就必须利用“反记账、反结账“功能,再现学生的操作失误地方,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软件操作的熟练程度。
2、可以对数据库中的冗余信息进行清除,并且保证账簿数据的简洁和明了
在工作实际中,如果存在有错误的记账凭证而不进行“反记账”,就会使得账簿中存留大量的无用信息,从而影响对会计信息的正确使用。从复核的角度而言,错账也许在后续的凭证中会有所更正,但是,当复核人员看到一笔笔错账而又无法忽略和跳过,就会影响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实行了“反记账”功能,就可以先把记账取消,等到把错误凭证全部进行更正后再重新记账,这样账簿中的大量无用信息就会减少很多,账簿信息也会变得简洁明了,便于有效利用。从清除数据库中的冗余信息和保证账簿数据的准确明了上来看,“反记账、反结账”的功能作用巨大,不可忽视。
3、在非常情况下导致数据混乱时,可以保证账簿数据准确完整
当存放会计账簿数据的计算机硬盘遭受到物理损害,或者账簿数据库在没有启动计算机财务软件的情况下就被人为非法篡改,这时就很有可能使得账证数据信息出现混乱和不符的情况。该情况又不能像以前的手工会计那样通过划线更正法、补充登记法以及红字冲销法来进行更正。由于这种错误是因为非正常情况而导致的,在此意外情况下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我们选择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反记账”,让系统恢复到记账前的状态或者最初的状态。同时,比如计算机遭遇到意外断电、病毒侵袭等导致记账或者结账过程意外中断时,作为操作人员无法确定在出现意外时计算机后台数据处理的进度情况,这时我们为了避免数据丢失,最保守的方法就是“反记账、反结账”,让其恢复到可控制的阶段。
二、“反记账、反结账”存在的弊端
1、不符合现行会计法规的规定
我国《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第18条和19条明确规定:“在已经输入的原始凭证审核通过或者相应记账凭证审核通过或者登账后,原始凭证确需修改,会计核算软件在留有痕迹的前提下,可以提供修改和对修改后的机内原始凭证与相应的记账凭证是否相符进行校验的功能”;“发现已经输入并已审核通过或者登账的记账凭证有错误的,可以采用红字冲销法或者补充更正法进行更正,记账凭证输入时可用‘一’号或者其他标记表示”。在更正会计工作中的错误时使用“反记账、反结账”功能,不仅违背了上述有关会计差错更正方法的规定,而且在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等方面,大多数的会计软件没有或很少提供必要的痕迹记录。
2、有可能会导致数据错误系统混乱
从安全性来看,“反记账、反结账”功能在实际操作中不是绝对安全的。当前,多数核算型的财务软件在记账时都会有很多辅助核算数据,比如往来核算数据、数量核算数据以及外币核算数据等等,在记账以后,此些数据在相关功能模块中将会被处理,如果需要恢复数据时,就能够顺利进行“反结账”,同时,在记账的反向处理中这些辅助核算数据很难进行准确和全面的恢复。另外,由于一些会计电算化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以及对软件功能的理解存在有偏差,假如在操作中出现错误,尤其是在运用跨年度反结账功能时,不同年份会计科目如果发生了变化,就可能会导致系统数据出现混乱情况,严重的还会导致整个账务系统出现瘫痪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3、为财务舞弊提供了更多技术支持
以前手工账是由各人分别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假如发生会计造假情况,就可以通过墨迹或笔迹很容易进行鉴定和识别。但是当前很多会计软件对更改的会计事项未提供完整的和真正意义上的痕迹记录。有的还根本不提供这类逆向会计操作的痕迹记录,还有的仅仅是在操作日志中记录了哪个人、什么时间使用过此功能,对于更正和补充了何种会计事项,其目的和来龙去脉不得而知。对单位而言,如果会计电算化内部牵制制度不严格周密,就会使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神不知鬼不觉地篡改部分会计凭证、账册以及报表,使得做假账和经济违法犯罪变得隐蔽起来,这给相关的会计和审计监督工作增加了技术难度。目前,利用此种方法做假、造假的行为逐渐普遍,一定程度而言,它们起到了助纣为虐的作用。
三、对策
从以上“反记账、反结账”的重要性和当前存在的一些弊端可以看出,此种功能具有双面性,在实践中我们既不能全部否定它的积极作用,又要正视它所存在的一些弊端。我们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认为要实行“反记账、反结账”功能,如果有一些合理和严格的规定,那么,定会发挥其功能的优势而又能够减少其危害。
1、加强会计电算化的法规建设
作为财政部,要对会计核算软件“反记账、反结账”功能作出“加栅防护”的明确规定。针对能够进行逆向会计操作功能、财务软件必须要提供能够反映经济事项来龙去脉的痕迹记录功能。
2、从制度上堵塞相关漏洞
针对一些财务软件提供中具有会计舞弊功能性质的跨年度“反结账”功能要进行明令禁止。对于个别会计人员利用此功能实施做假、造假等违法犯罪行为的要制定相应的处罚制度。
3、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一是要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和会计监督体系;二是要加强学习,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三是业务主管部门应创造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条件;四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篇3
传统财务管理是一种强制性管理,所有财务人员的工作都必须在规章制度下开展,必须无条件服从财务管理制度。柔性财务管理则是基于心理学角度的管理方式,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方式。
1.1特点的区别
从价值观上来说,传统财务管理范式强调以财富为本的价值观,注重规范化和专业化;而柔性财务管理范式强调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注重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组织结构上来说,传统财务管理范式强调各个部门之间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界限非常明确,相互之间组成界限分明的相互衔接的组织结构;而柔性财务管理范式采用的是网络化的管理结构,各个职能部门的界限被打破,强调各个部门的协调合作,财务管理更加灵活。从管理任务来说,传统财务管理范式以建立科学化的财务管理秩序为己任;柔性财务管理范式的基本任务是不断适应市场环境并适当改造环境以利于自身发展。
1.2表现的区别
第一,从财务管理思想的表现上来说,传统财务管理范式是通过企业制定的财务计划来开展财务活动,推动财务管理工作,所以说,财务管理是推进式的。而柔性财务管理范式则是牵引式的,也就是说,柔性财务管理范式是根据市场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财务管理工作。
第二,从财务管理方法上的表现上来说,传统财务管理范式表现为刚性化、强制化、程序化。而柔性财务管理范式则表现为灵活性、非强制化、人性化。
2.柔性财务管理范式的实施条件
现代化企业是在市场中运作的,那么企业的财务管理也需要不断适应市场变化,为企业发展增加更多的内动力。那么,要实现柔性财务管理需要哪些必备条件呢?
2.1财务管理体系
柔性财务管理是人性化的管理,是促进人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财务管理。而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人、资金的管理,因此,要实施柔性财务管理就必须有健全的管理体系,让财务管理人员与企业有一致的发展目标和价值观。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能够让财务管理人员都能按章办事,都能在制度允许范围内开发潜能,从而实现柔性财务管理。
2.2社会风气
柔性财务管理范式的实施需要良好社会风气的引导,促进企业形成科学、人性化的财务文化。当社会风气中的人心是向善、积极向上的,那么就可以为柔性财务管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3管理对象的素质
企业要发展壮大就必须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潜能,做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高素质的企业员工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并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奋斗,不断实现自我能力提升。而柔性财务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如果管理对象的素质较高,那么管理起来也就会较容易,人性化管理也能更好的得到贯彻实施。因此,要实现柔性财务管理范式还需要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
2.4领导者的作风
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领导,领导者的经营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关系到企业文化建设。要实施柔性财务管理,那么就需要领导者以身作则,充分发挥领导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转变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促进柔性财务管理的实现。
3.现阶段下企业实施柔性财务管理范式的阻碍
从前文阐述的柔性财务管理实施的条件中就可以看出现阶段下在我国企业中实施柔性财务管理还面临着很多阻碍,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型企业中很难真正实现柔性财务管理范式。柔性财务管理范式实施的阻碍有以下三点:
3.1企业组织结构复杂,财务管理效率低
柔性财务管理范式需要有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这也就充分说明了需要有高效率的财务管理。而现阶段下我国企业采用的是“金字塔式”组织结构,结构复杂、层次多,财务管理工作程序很多,那么这也带来了财务管理效率低下。在实际的财务管理中,各个部门之间没有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很多时候的财务管理都是单靠行政指令完成的,因此财务管理效率低。而组织结构的复杂同时又带来了财务管理成本的增高,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2领导者的素质偏低,财务管理水平低
现代化企业越来越注重管理,“管理出成效”已经深入人心。所以说,一个企业领导者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企业领导者素质高就能对企业管理进行改革,不断促进企业以高效、优质的管理来增强竞争力。但是,我国很多中小型企业领导者素质偏低,在财务管理上采取的是机械化、程序化的管理,只注重满足一些硬性指标,没有充分发挥出财务信息对企业发展决策的重要指导作用,财务管理水平较低。
3.3财务管理程序复杂
柔性财务管理是灵活的财务管理方式,那么就需要打破传统的职能部门之间的界限。但是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程序很复杂,依然沿袭传统财务管理范式。财务管理没有从市场发展角度出发,没有因地制宜的简化财务管理程序,因此柔性财务管理范式的实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结束语
柔性财务管理范式能够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潜能,能提高员工的素质和工作效率。企业要正确认识柔性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不断进行财务管理改革,为柔性财务管理范式的实施创造更多优质条件,最终实现企业发展。(作者单位:吉林省国际商务学校)
参考文献:
篇4
一、合并范围的界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中规定,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而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中规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这里的控制是指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相关活动的界定参看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第七条。
二、通过案例分析直观展示财务报表合并范围
根据新准则的规定,合并范围是以控制为基础,并不是对被投资企业的控股比例大于等于51%时就能够合并被投资企业,也并不是对被投资企业的控股比例小于51%时就不能合并被投资企业。因此对被投资企业控制权的确定通过以下几个小案例来进行分析和确定。
(一)相关活动的认定来确定控制权
案例背景:甲公司设立了乙公司,乙公司唯一的经营活动是为甲公司购买应收账款并提供日常服务。 日常服务包括收回到期的本金和利息,并将其转交给甲公司。当应收账款出现违约时,乙公司将按照与其他公司达成的卖出协议,自动将应收账款转到甲公司的账户内。
从上面的案例我们看出甲公司投资乙公司唯一的相关活动是违约管理应收账款,因为这是唯一能够显著影响乙公司回报的活动。管理违约前应收账款并非相关活动,因为这不需要做出可以显著影响乙公司回报的实质性决策――发生违约前的活动是预先确定的,且仅包括收取到期的现金流并交付给甲公司。因此在评估显著影响乙公司回报的乙公司的全部活动时,应仅考虑甲公司在发生应收账款违约时对资产进行管理的权利。故在本案例中,卖出协议的条款是整个交易和设立乙公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根据卖出协议的条款以及乙公司设立目的得出甲公司对乙公司具有控制权。因此乙公司应纳入甲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二)持股比例高于51%,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情况
案例背景:A公司和B公司合资设立C公司,其中A公司持有C公司60%的股份,B公司持有C公司40%的股份。C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生产销售某种型号的电子设备。A公司能够通过参与C公司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能够有能力运用对C公司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A公司享有C公司的可变回报,是不固定且可能随着C公司业绩而变化的回报,可能是正回报也可能是负回报,也可能回报是零,总之回报不是一成不变的。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很清楚明了的就能判断A公司拥有对C公司的权力,所以C公司应该纳入A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三)持股比例超过51%,却不能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案例背景:D公司是由A公司、B公司和C公司三家合资成立的一家企业。A公司持有D公司60%的股份,B公司持有D公司20%的股份,C公司持有D公司20%的股份。对于D公司的相关活动需要通过表决的方式予以确定,且必须由至少75%的投票权批准才可以通过。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A公司、B公司及C公司没有一家有绝对的权力来对D公司进行控制,只有三家一致通过、或者A公司与B公司或者A公司与C公司合伙通过才能满足规定的表决比例。同时B公司和C公司也没有能力单独阻止其他方(即A公司)作出的涉及D公司相关活动的决策。因此在考虑到表决方式和B公司及C公司的持股比例后,A公司对D公司没有控制权。所以D企业不能纳入A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内。
(四)持股比例低于51%,未必不能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案例背景:A公司持有B公司47%的有表决权的股份,剩余的股份由众多分散的小股东持有,没有一个小股东单独持有超过1%的有表决权的股份,且这些小股东之间也没有达成任何进行集体决策的决议。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清楚的看出,如果仅仅从持股比例上来进行判断的话,A公司对B公司不具有任何控制权,但是根据其他分散小股东的相对规模及分散程度,以及这些小股东之间也没有达成集体决策协议等情况进行分析,虽然A公司持有B公司的表决权股份不到51%,除非所有小股东合起来才能对B公司施加影响,反对A公司的权力,而因为没有达成集体决策协议,所以合起来的可能性非常的小。由此可以判断A公司拥有对B公司的权力。所以B公司需要纳入A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1.持股比例低于51%,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情况
案例背景: A公司和B公司合资设立C公司,其中A公司持有C公司60%的股份,B公司持有C公司40%的股份。C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生产销售某种型号的电子设备。B公司无法通过参与C公司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没有能力运用对C公司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很清楚明了的就能判断B公司不拥有对C公司的权力,所以C公司不应该纳入B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2.特殊期间持股超过51%,但根据实际情况判断仍不具控制力,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情况
案例背景:B公司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C公司, C公司是专门建造某大型资产并用于租赁的项目公司,建造期为5年。由于B公司资金短缺的原因,无法满足C公司的资金需求,于是B公司拟通过增资的方式受让C公司60%的股权。A公司决定将全部资金用于对非关联方B公司的全资子公司C增资,增资完成后,A公司持有C公司60%有表决权的股份,B公司持有C公司40%有表决权的股份。根据协议,B公司将在3年后以固定价格回购A公司持有的C公司股份。A公司对C公司增资时,该资产已经建造了2年。
从本案例中,被投资方C公司的相关活动是用5年的时间建造某大型资产,之后以租金的方式取得回报。A公司增资时,C公司的资产建造已经开始,大多与建造事项有关的决策基本已经完成,当C公司建设完成时,A公司已将持有的C公司股份以固定价格出售给B公司,由于C公司刚刚完成建造活动,尚未开始产生回报,因此,A公司业并不能主导C公司的相关活动,而且A公司也无法通过参与C公司的相关活动取得可变回报,A公司是通过B公司回购股份的方式收回其投资成本并取得收益的,因此,即使A企业拥有半数以上的表决权,也不能控制被投资方C公司。由于A公司不对C公司生产经营有决策权利(决策已经完成),因此不存在获利可能,同时等到C公司开始产生利润时,A公司已经按固定价格出售给B公司,不可能得到可变回报。从以上情况分析A公司在三年期的经营期限内不能将C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之内。
四、结束语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必须通过控制权的界定来确定,因此是否纳入企业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需要依据被投资企业设立协议中的规定以及是否对被投资企业有重大影响权力来确定,而非简单的根据对被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进行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辨别。要严格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甄别后予以确定,同时当时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进行重新评估,重新确认是否应该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
篇5
本人业务能力的提高与沈阳xxxx公司的成长是同步的。公司成立伊始,财务人员少、资金严重不足,整个生产车间正在进行改良,产品在进行试生产阶段,项目不能适应规模生产,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当时整天都在想怎样才能将银行的贷款及早到位,帮助企业运作起来,在领导的多方努力下,终于在1999年6月将第一笔贷款拨到公司的帐户上。当时领导的一句话我至今仍记忆如初“领导说:赵会计,这可是一千万哪,我说,就是一个亿,支出也要按照财务的规定去支出。”这说明我们借款的钱来之不易,在支出方面一定要花得得当,尽可能的减少支出,给领导做一个好参谋。
篇6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财务管理已显得相对滞后,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混乱,迫切需要进行规范。如何切实解决当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农村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会计法规制度的培训,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农村财务管理既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又是一项业务性极强的工作。因此,稳定财会人员队伍,提高财会人员素质至关重要。财会人员被确定之后,一般不要随意变动,以稳定财会人员队伍。这里关键是要严格财会人员的任免程序,必须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并建立岗位责任制,财会人员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为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要切实加强业务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业务考核,稳定队伍,提高素质,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多年来财会人员队伍不稳定问题一直困绕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要改变这种现状,有必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会计队伍。因此,一是应健全财会人员任免制度。凡经群众推荐,村委会上报,乡镇考核合格,应由乡镇会计管理站审批并统一颁发聘书;二是建立财务人员人事管理制度。对村级财会人员的配备、考核、聘任以及劳动报酬、岗位责任制等均做出明确规定,不经乡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任意调换和聘任财会人员;三是对乡村财会人员进行全面清查,建立会计人员档案管理网络,以便储备和统一调配整个乡镇的会计人员。
财会人员是村乡里的“内当家”,一定要有全局观念和法制观念,要有较高政治觉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业务素质。为此,各级领导应重视对村级财会人员的培养,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争取尽快地把国家改革的有关政策和新的财税制度,贯彻落实到乡村一级;同时乡村也要建立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即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按照其资格证的级次,持证应聘相应岗位之职,保持财会队伍稳定。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二、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必须要坚持“五个统一”,有效化解农村财务管理的矛盾
加强财务规范化管理,必须要坚持“五个统一”即:统一思想,规范监督程序;统一帐、表、册、据,规范会计操作程序;统一审批手续,规范支出管理;统一业务培训,规范交接手续;统一档案专柜,规范财务资料。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农村的财务行为进一步规范,从而可以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农民也不必为财务问题而上访,干部也不必因财务管理而费心,干群关系将更加密切,为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为此,各级乡镇领导都必须提高对村级财务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使之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农村财务规范化就是要求村级的各项收入、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和部门对农村拨付的资金,都要规范缴付手续,统一管理,有效监督。这样可使村级收入管理得到加强,有效遏制乱收费、乱摊派行为,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村级各项支出均在村财乡管部门的全程监督下使用,资金使用进一步规范和透明,不仅避免了资金使用的盲目性,还可有效地杜绝挤占、挪用等违纪现象的发生。
三、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化的各项管理制度,做好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制度保证
篇7
一、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1.农村财务人员素质较低
在农村,由于对财务管理的意识相对薄弱,对财务运转情况重视程度不够,选用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不高,大都选用临时的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的专业技能不过关,影响财务管理质量。而且一些农村的财务管理还依旧保持着传统的纸笔管理模式,使得农村财务管理与现代先进的社会脱节,制约着农村的财务管理。随着我国城市不断发展,农村很多年轻人大都涌向城市,造成了严重的人才流失,导致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相对匮乏。
2.财务管理透明程度不够
由于农村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权利过度集中,只有农村的干部了解农村的财务运营状况,财务状况公开性、透明性相对较差,会导致对财务运转的监督力度减小,易出现贪污、做假账、谋私利等现象,不利于农村财务的管理。透明度与公开性的不足主要是由于缺乏规范性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未对财务管理做好明确规定,规章制度的约束力不强,财务管理效率大大下降。
二、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1.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农村财务管理而言,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应从优化财务管理队伍开始,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财务管理奠定基础。受到农村各个方面水平的影响,财务人员的素质也相对欠缺,应注熏对财务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根据农村财务运转的实际情况选用相应的培训模式,在职培训、岗前培训、临时培训等多种培训方式供其选择,增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个人素养,明确了解财务管理的各个流程。另外,应提高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入职要求,提高任职门槛,增强对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测验和考核,为投入实际工作做好准备。
2.加强农村财务的公共监督
在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财务管理透明性、公开性差,村民难以了解政府的相关拨款是否用于实际的农村建设中,监督力度薄弱,权利的高度集中,也是农村财务管理不正规、不规范的主要表现。因此,应当实现互相监督,为财务管理提供公共监督平台,实现财政管理的透明化,以保证财政拨款落到实处,降低贪污、做假账等现象发生的概率,是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举措。实行农村财务管理的公共监督,提倡决策的民主化,以公开、透明的方式来管理财务,会更大程度上得到人们的拥戴,获得人们的信赖和忠诚,更有利于美化在利民心目中的形象,可为后续农村经济的发展埋下伏笔。在农村建立意见箱,全体村民都有提出建议的权利,一旦发现财务管理上的问题,可通过意见箱来传递,对重担的决策应采取民主决策的形式,实行民主投票,以更人性化的方式来规范农村的财务管理工作。
3.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篇8
一、施工企业的特征及其财务管理的作用
现代化施工企业其企业性质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他劳动密集企业一致,均需要靠劳动的密集来支撑,但现代化施工企业存在与其他劳动密集企业不同的地方,比如:现代化施工企业其产品大多体积较大、工作场所固定以及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技术要求高等。随着企业之间的竞争增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不仅仅是人员、技术以及设备等竞争,更加重要的是企业之间的运行水平的比较。在整个的现代化施工企业当中,企业的运营程度直接成为了企业是否盈利的焦点之一。然而衡量一个企业的运营状况,其最重要的指标即企业财务管理,进而成为企业管理者在创造自身价值的重要策略。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提升,企业财务部门的管理已经发生了实质的变化,从原有的单纯财务管理,逐渐融入到业务流程,并通过不同的环节参与到企业的经营当中。
二、现代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企业对财务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就目前的现代化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来看,大多数企业对财务管理重视程度并不高,甚至相对薄弱,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整个行业之间的通病,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作用难以被充分的认识。并且通过相关的研究调查发现,部分施工企业在服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解,比如:施工企业认为所财务管理仅仅是负责公司的资金筹措以及计算企业的资金收入等。在这一点上,施工企业的认识过于单一,首先,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不仅仅是负责企业的资金筹措与收入计算,更多是如何有效的运行公司的资金。企业财务管理更多是如何将企业的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企业资金在流动性、企业账目以及企业的实物资本上得到最佳的管理,使企业的发展更加的稳固、顺利。
2.财务管理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
据部分现代企业的整个财务管理区域来说,存在一定的监管空白,进而造成一定的监管漏洞,进而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出现监管不力的现象,通过调查与研究,发现大致存在以下几点现象:①现代化施工企业在监管的过程中大多存在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在目前我国现代化施工企业的监管中,大致以国家工商部门以及税务部门作为主要的监管部门,在此基础上由于部门与部门的认为操控,进而导致自身在行使监管权力的过程中,其主观性较大;②部分施工企业其内部存在一定的漏洞,自身跨级核算不规范,进而主观随意性较大;③施工企业内部的分工不完善,并且未建立完善施工企业内部的监控制度,在企业员工的任职上并不严谨,常常会出现一个员工身兼几职的情况,这在财务管理上实非常严重的问题,将会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出现较大隐患。
3.施工企业部门之间的职能权责不明
根据标准的现代化施工企业的规章制度来说,应当保证其规章制度的完善以及完整,但据了解,大多数施工企业在实际的工作中,规章制度并不能很好落实到工作中,进而造成施工企业部门之间的职能权责不明,其主要表现为:①施工企业在权力责任的管理上存在较大的疏忽,进而出现有权无责以及有责无权的现象,导致施工企业在奖惩机制上难以落实,造成施工企业的管理混乱;②中心偏差,部分施工企业在企业工作重点的确立上存在较大的失误,过分重视企业的公关拓展,进而忽略了施工企业在社会中的自身发展,为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难;③专业知识缺乏,部分施工企业在企业财务人员的招募过程中,忽略了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并且在后来的工作中也未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进而导致乱指挥的现象,影响财务管理工作。
三、规范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1.提升施工企业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
在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上,企业人员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性,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发展,在重视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上,大致有以下几点:①企业管理人员在对财务管理的思想上应当抛弃原有的旧思想,及时更新自身的观念,对财务管理重要性认识清楚;②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将自身企业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渗入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将企业的财务管理观念全面化,进而建立完整的财务监控体系,在财务管理工作上保证其严谨性,避免出现环节上的纰漏;③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在更新的同时,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充分对企业自身的潜能进行挖掘,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进而利用现代化技术对企业传统的流程进行改善,提高施工企业的整体水平以及行业竞争力。
2.完善财务管理的监督体制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监督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施工企业内部的秩序。因此,对于施工内部的财务管理监控体系,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对其进行完善,并且加强企业对财务管理的审计力度,进而最大程度上避免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上的虚假手段。在完善与加强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具体操作来说,大致包括以下几点:①权责分明,在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监控体系上,管理人员应当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位企业员工的身上,对施工企业内部的财务,依照具体的法律条款进行加强,保证财务管理体系的健全。在企业的账目计算上,要求实事求是,并对企业近期的收支与利润进行详细的报表,严禁制造假账的行为出现;②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上,明确部门自身的只能,避免出现责任交叉的情况或责任空白的情况出现,企业工作人员在自身的管理上,应当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自身的主观随意性;③建立完善的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监控体系,对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出现遗漏或假账的现象,除此之外,在企业内部的所有经营活动开展过后,每一个活动均应纳入到施工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中,提升财务审计的威慑力,进而规范每一位员工的行为,提高工作的效率。
3.建立财务内部管理制度
在施工企业财务内部制度的建立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在财务内部员工的职务安排上,避免出现一人负责多个职务的现象。在同一任务的安排上,管理人员可以安排不同的人进行责任负责,这样进而建立起不相容的职务分离制度,使财务管理的到很好的控制;②在施工企业内部的等级制度上建立严密的批准制度,某职员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上,在需要批准时,必须经过上级的批准才能够执行,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企业内部职工的权利滥用,保证公司内部的秩序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化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施工企业的发展与行业竞争力。本文主要就现代施工企业的特征及财务管理作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进行主要叙述,进而使现代化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更加的完善,为现代施工企业的发展打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青.浅谈企业如何强化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J].商场现代化,2012,(4):81.
[2]范志国.关于路桥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策略的思考[J].财经界,2016,(9):225,298.
[3]侯淑敏.浅析水利工程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J].财经界,2014,(23):178.
篇9
证券公司的管理者在管理理念上存在一些问题。比如: 家族式管理的用人唯亲,证券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未能相分离的问题。证券公司的管理者把重心都放在如何提高证券公司的利润收入,忽略财务管理制度层面建设,造成内部财务管理不规范且存在诸多问题。证券公司的财务不能良性发展,势必会造成证券公司在日后发展中想要施展相关的战略的时候会被财务问题掣肘。当前社会发展进程加快,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如果一个证券公司财务体系不坚固,就会影响到其日后发展,作为证券公司管理者应该充分重视证券公司财务管理工作。
(二)财务管理的基础环节薄弱
证券公司大多管理基础环节薄弱。首先,没有科学化的资金预算。大部分证券公司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领导意图常常起着决定性作用;另外资金流量和利用大多是根据以往经验进行资金的筹集、使用,没有建立起以科学的分析、规划为管理依据的资金管理体系,对证券公司的资金需求量、使用量缺少长远眼光。其次,缺乏执行力。既便有些证券公司建立了科学、有效的预算管理体系,但由于领导意图有别、触及到部门利益及员工责任心不强等因素,预算未能在实际管理时得到很好的执行。并且,预算如果偏离实际收支,没有针对差异得到认真的分析及修正,以致预算制度形同虚设。再次,内部监管没有起到应有效果。由于有些企业领导采取一言堂管理,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使企业内部监管无法有效运作,更无法为企业股东进行决策提供必要的建议。
(三)财务管理的机构设置不健全
首先对现金的管理比较随意是大部分证券公司存在的问题,比如没有确定现金的最佳持有数量,也没有对证券公司日常现金使用做好规划和编制,这会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证券公司的日常现金流量要控制在一个合适的度之内,这个度需要结合证券公司的自身实际情况决定,并非是现金越多越好,也并非现金越少越好。现金持有量过多,会造成资金闲置; 现金过少也不能应对开展日常活动所需。如果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得当,资金会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这也会加快资金的流转速度。证券公司在针对应收账款这一项管理如果不进行严格的把控,会让证券公司日后面临尾大不掉的局面,如果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那势必会形成呆账、坏账的可能,这无形中会增加证券公司的财务风险。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证券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赊销是常有的固态,这其实是一把双刃剑虽可以增加证券公司的销售额,但是也会让证券公司账款周转周期变慢,资金无法灵活周转。最后证券公司对于存货也没有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如果不能很好的制定存货计划和相关制度,则不能对存货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
二、证券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的监测方法
(一)专家意见法
专家意见法是利用专家的专业经验对证券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监控。它的作用是量化那些普通人不能进行量化的财务风险事项,岁财务风险监控进行定性的分析,以此增强监测准确性。
(二)财务报表分析法
由于能够反映证券公司的各项财务指标,财务报表分析法通过对财务指标的计算,能够准确地搜寻和判断财务风险,这种方法符合工作人员的思维模式,但是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三)指标分析法
指标分析法是通过收集数据,建立指标体系,并进行分析,它与财务报表分析法类似,能够从分析结果中找到财务风险的隐患,但是需要提前设定临界值来代表风险临界值。
三、证券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树立财务管理风险意识
担保公司首先要向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的思想统一认识,重视会计在预防在公司安全风险和岗位设置,人员编制的重要作用。然后根据本公司以及员工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提高人员素质的计划改善大家职业道德。最后,要依靠培训和学习,及时发现问题,防范风险,提升其业务水平。领导层是证券公司的核心人员,首先领导层应该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树立牢固的财务意识。然后对证券公司财务人员做好宣传工作,提高证券公司整体财务意识,规范财务管理工作的秩序。管理者应主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在决策时科学地运用财务管理方法,并且将在日常工作中贯彻财务管理理念,使财务工作顺利合理的进行。其次要明确各个岗位人员的岗位职责,不能越权办事,各个岗位之间要形成相互监督机制,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上级,及时处理。
(二)构建财务管理风险识别、评估、预测体系
对于财务集中管控体系建设,必须构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业务流程的规范化程度以及内部财务监督机制。良好的内部监督机制是完善财务集中管控体系的基础和保障。房地产证券公司下属项目众多,财务需要处理的事项较分散,使得财务监督的难度和工作量都较为庞大。对此,证券公司要将财务监督的主次、轻重进行划分。实行重点监督,定期检查的监督管理办法。财务集中管控重点内容可以设为: 会计的核算、财务
报表审核、资金流动审核等关键财务审核工作。证券公司预算的制定要符合证券公司长远的战略布局和近期的资金流动现状。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坚持以风控为先,收支平衡,合理发展的原则。同时,结合证券公司所在城市的发展情况以及房地产发展宏观和微观信息,完成整体性的财务预算管理。实现业绩、绩效、预算相结合的财务控制体系,合理的运作资金的流向,优化证券公司资源配置,推动证券公司整体的预算管理。为保证统一预算管理的执行程度,财务部应结合公司上年度资金流动方向,创建预算执行分析反馈系统。在实际工作中,加强与证券公司的财务信息交流,市场现状交流,及时提醒风险状况,强化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统筹风控与发展的统一。在具体工作制度上,总部可以召开半年、年度预算分析会,各证券公司结合上季度、年度的财务报告进行预算分析,通过后再进行预算处理。证券公司财务体系的战略性调整,加强对其财务状况和资金流量的监管。当前,证券公司构建财务管理团队两种模式: 一种是总部直接派遣财务人员入驻; 另一种是实行财务管理的集中核算。财务人员委派方式是指总部通过向证券公司派遣财务人员,通过网络系统进行财务工作的管理,与总部财务进行对接。这种财务人员可以通过校招和社会招聘选拔,属于借调性质,占用总部编制,向总部财务领导负责。另一种是实行集中地财务集中核算,证券公司设立财务报账人员,只有使用权限,没有批复和决定权限。限定范围外的资金流动项目需要获得总部财务部的单子签章方可进行; 总部设立专门的核算处理中心,负责领导、规划、处理一切财务实务。 (三)建立预算管理体系
篇10
关键词 财务档案 管理 规范化
一、财务档案概述
财务记录是指记账凭证、财务报表、账簿等信息的统称,它反映了单位的经营状况和经济交易情况。财务档案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运行轨迹,是单位从事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记录。各事企业单位财务档案的管理,不仅能对国民经济作出客观的数据反映,而且也能对国家拟定相关的财政政策予以一定的价值参考。所以,财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在当前经济活动中越来越重要。
二、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实行规范化的必要性
无论对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来讲,档案都是其曰常运行过程中各种信息的重要积累,是其发展过程中各种信息的重要来源。对于一个事业单位而言,财务档案更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为事业单位各种决策的制定以及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在信息上提供着重要的保障性作用,关乎到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为此,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朝着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以提升其使用和查找的便捷性,并充分发挥其财务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功能,使财务档案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财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档案管理制度问题
伴着我国经济的进步,企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国企业和企业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在主观管理层面,使法律和制度管理不加以重视。财务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单位内部的档案存放、借阅没有设专人进行统一管理,缺少档案借阅制度。另外,文件管理下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安全、维护等几部分的专业问题,管理员无需培训和直接上岗,是当下信息安全的最大隐患。
(二)财务档案管理人员能力问题
财务档案的管理工作,受到管理工作人员的限制影响是比较大幅度的。一些企业单位不重视财务档案的管理工作,对财务档案的管理工作缺少专业认知,所以,很多的企业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基本都是会计工作人员担任。要实现财务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管理是不可能的,有必要浪费大量的时间,不能充分发挥财务档案在获取财务档案中的重要作用。财务档案管理的执行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入档不及时,可能存在财务信息泄露,制约企业或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进展。
(三)财务档案管理安全系数问题
在企业或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中,财务档案的记录和规范管理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所以要注意保密原则。企业和事业单位要注意,财务档案要只读。通过层层审批可以接入,但在现实中,很多企事业单位为了躲避困扰,或人为因素的存在,以及财务记录管理薄弱,许多员工可以访问档案,致使其存在严重的安全风险。
四、促进财务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相关策略
通过以上的讨论和分析得出,可以看出我国的许多企事业单位在财务档案的管理工作上仍有欠缺。在工作方面,财务档案的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较大的问题。还有许多突出的问题。企业的经济活动较好地进行,单位的财务档案的管理是较为重要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入手:
(一)提升对财务档案管理的认识及意识
要做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需要不断地相关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从而从根本上树立有效进行财务管理的工作意识。财务档案的管理人员要对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自身的管理意识不断予以加强,在对相关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做好的基础上还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工作,从而在内心深处形成具有主人翁地位的意识形态,为做好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尽职调查,鉴定和严格检查要认真做好财务档案工作,充分回到财务档案管理部门的监督协调职能。与此同时,相关的领导应该对财务档案的管理工作做出高度的关注,让领导层对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在整个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当中的重要作用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还要让其深刻的体会到财务档案管理在整个决策科学化当中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行充分认识,从整体上不断提升单位的财务档案管理意识和认识,从而为有效的推动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完备的环境条件。
(二)加大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制定培训方案,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管理者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是决定档案管理质量的关键因素。培训方式主要有聘请专家指导管理活动,参照优秀企业的管理模式以及按照上级领导的指示整理档案等。财务档案文献的内容较为丰富,涉及面较大,特别是大型企业单位,档案明细更多,资料量更大,若缺少有效的管理方式,则不利于单位的长期发展。财务档案管理专家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够对管理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同时有助于转变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及时采纳新的元素进行管理。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通过参观模范单位的财务档案管理模式,并结合单位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吸收管理理念,有助于企业改变档案管理面貌。领导者能够从整体的角度,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档案管理思路。因此,管理人员在进行变革管理方式时,应征询上级领导的意见,根据其指示进行具体的整理工作。此外,培活动不仅要重视提升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而且还要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增强道德修养,提高工作积极性。财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严格律己,认真负责。
(三)建立完善的财务档案管理机构
完善的财务档案管理机构,是实现财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的一项有效途径。由于缺乏完善的财务档案管理机构,因此总体来讲财务档案管理的效率相对较低,无法实现财务档案中资源的全面利用和数据的反映。有的企业在进行财务档案的管理的过程中,建立健全财务档案管理机构,根据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例如,如果企业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量比较巨大,企业需要对财务档案的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不同的人员负责不同的部分,一些工作人员负责整理,一些工作人员负责归档等。除此之外,考虑到档案管理环境的特殊性。财务档案不同于一般的档案,涉及内容的机密性比较强,为了做到财务档案的安全、有序的管理,必须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五、结语
当前,我国不断深化经济改革发展,经济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跻身世界发展强国行列,在我国事业单位层级无论在具体的规模上还是在其特点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传统的财务档案管理来说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档案管理需要,所呈现出的新的工作形式和内容又为当前的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为高大的要求。所以为了事业和单位企业发展,有效开展单位财务档案管理,应该充分的树立财务档案的管理工作的观念加强,并进行不断提升财务档案管理的素质,健全现有的财务档案管理机制,对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进行不断更新和转变,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向规范化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篇11
一、企业并购及其财务风险的界定
企业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合并与收购行为。企业合并是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企业合并组成一家公司,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收购是企业通过现金或股权方式收购其他企业产权的交易行为。合并与收购两者密不可分,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界定了企业产权交易行为。合并以导致一方或双方丧失法人资格为特征。收购以用产权交易行为的方式(现金或股权收购)取得对目标公司的控制为特征。由于在运作中它们的联系远远超过其区别,所以合并与收购常作为同义词一起使用,统称为“购并”或“并购”,泛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企业并购的直接目的是并购方为了获取被并购企业一定数量的产权和主要控制权,或全部产权和完全控制权。
财务风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并购定价、融资、支付等各项财务决策所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
并购本身就是一项财务活动,由于企业并购的完整过程包括收购可行性分析、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支付方式的确定、并购资金的筹措、并购后的整合和债务的偿还等财务活动环节,每一环节都可能产生风险。因此,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是并购价值预期与价值实现严重偏离而导致的企业财务困境和财务危机。
一项完整的并购活动通常包括目标企业的选择,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并购可行性分析、并购资金筹措、出价方式的确定以及并购后的整合,上述各环节中都有可能产生风险。根据财务决策类型我们可以将财务风险来源分为四类:目标公司的价值评估风险、融资风险、支付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二、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析
(一)企业目标价值评估风险
目标公司的价值评估风险是指即由于收购方对目标企业的资产价值和获利能力估计过高,以至出价过高而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能力,尽管目标企业运作很好,过高的买价也无法使收购方获得一个满意的回报。在确定目标企业后,并购双方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以持续经营的观点合理地估算目标企业的价值并作为成交的底价,这是并购成功的基础。
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并购交易的精髓,每一次成功并购的关键在于找到恰当的交易价格。目标企业的估价取决于并购企业对其未来自有现金流量和时间的预测。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可能因预测不当而不够准确,这就会产生并购公司的估价风险。
目标公司的价值评估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风险。在并购过程中,并购双方首先要确定目标企业的并购价格,主要依据便是目标企业的年度报告、财务报表等。但目标企业可能故意隐瞒损失信息,夸大收益信息,对很多影响价格的信息不作充分、准确的披露,这会直接影响到并购价格的合理性,从而使并购后的企业面临着潜在的风险。二是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风险。并购时需要对目标企业的资产、负债进行评估,对标的物进行评估。但是评估实践中存在评估结果的准确性问题,以及外部因素的干扰问题。
(二)融资风险
融资风险主要是指能否按时足额地筹集到资金,保证并购的顺利进行。而如何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金渠道在短期内筹集到所需的资金是关系到并购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一般由并购资金保证和资本结构有关的资金来源风险,具体包括资金是否在数量上和时间上保证需要、融资方式是否适合并购动机、债务负担是否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等。
融资风险最主要的表现是债务风险,它来源于两个方面:收购方的债务风险和目标企业的债务风险。并购资金通常是通过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条渠道获得。内部融资是指企业利用内部留存的自有资金来形成并购资金,筹资阻力小,且无需偿还,无筹资成本费用,可以降低财务风险。但是仅依赖内部融资,又会产生新的财务风险,如果大量采用内部融资,因占用企业的流动资金,降低了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就会危及企业的正常营运,增加财务风险。企业通过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筹集并购资金,也会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权益融资虽然通过发行股票可以迅速筹到大量资金,但是权益融资也有其局限性。股票融资不可避免的会改变企业股权结构,稀释大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甚至出现并购企业大股东丧失控股权的风险。
(三)流动性风险
流动风险在采用现金支付方式的并购企业中表现的尤其突出。如果并购方企业的融资能力较差,现金流量安排不当,则流动比率也会大幅度下降,给并购方带来资产的流动性风险,影响其短期偿债能力由于采用现金收购的企业首先考虑的是资产的流动性,流动资产质量越高,变现能力就越高,企业越能迅速、顺利地获取收购资金。这同时也说明并购活动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性资源,从而降低了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和调节能力,增加了经营风险。如果自有资金投入不多。企业必然举债,通常目标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使得并购后的企业负债比率和长期负债都有大幅上升,资本的安全性降低。若并购方的融资能力较差,现金流量安排不当,则流动比率也会大幅下降。
四、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管理防范
(一)企业并购目标价值评估风险管理防范
企业筹资除了维持正常经营外大多是为了投资,目的在于获得投资收益,而与之相伴而生的是目标价值评估的风险。对于企业目标价值评估有以下几种管理防范方法。
1.合理的企业并购投资战略与并购动机
对于一个希望通过并购获利的企业而言,首先应该通过对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研究,分析企业资源的优势和劣势、能力的长处和短处,从财务性并购和战略性并购两个角度来确定企业并购的动机。富有远见、能够与企业有效融合的并购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协同效应,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并购的动机主要有生存性动机、多角化动机和发展性动机。明确企业进行并购的目的并根据并购目的来明确企业并购后的发展方向,是企业避免并购风险,实现并购战略的有效措施。并购历史上,很多企业的并购投资战略模糊不清,并购动机盲目武断,导致并购后出现各种各样的财务风险,整合困难,公司发展也因此大受影响。
2.运用科学的方法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
并购企业采用不同的估价方法对同一目标企业进行评估,可能得到不同的价格。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是并购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能否找到恰当的交易价格是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估价过高,会产生多付风险;估价过低,则可能导致并购失败。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的科学性在于它是依据有关的财务理论与模型提出的,它的艺术性则在于其参数选择取决于评估者的经验与判断。并购企业可根据并购动机、并购后目标企业是否存续,以及掌握信息的充分与否选择不同的方法对目标企业进行估值,并以现金流量法计算出的目标企业的价值作为收购价格的最高限,从而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收购价格区间。
(二)企业并购融资风险的管理防范
在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如果能够完全使用自有资金,则企业的财务风险为零。但是,真正无负债经营的企业很少,而且越大规模的企业越是要借助外部力量,否则将丧失很多盈利机会和进一步发展的契机。但企业负债经营除了只有收益,还需要付出成本。在一定的时间内,如果企业使用该笔资金取得的收益高于其债务成本,那么企业就成功的应用了财务杠杆,使企业的自有资金获得了较高的资金利润率。相反,如果企业取得的收益还不足以弥补债务成本,则企业就将面临财务危机。因此,从筹资环节开始,企业就必须把握好资本结构和债务比例,从源头上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做好融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三)企业并购流动性风险管理防范
并购活动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性资金,从而降低了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和调节能力,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在采用现金支付方式的并购企业中表现的尤其突出。如果并购方企业的融资能力较差,现金流量安排不当,则流动比率也会大幅度下降,给并购方带来资产的流动性风险,影响其短期偿债能力。
并购企业本身的筹资能力的变化可能影响原有的筹融资安排,迫使并购企业被动地进行资产负债调整,造成流动性风险损失。这种情况可能迫使并购企业清算使得账面上的潜在损失转化为实际损失,甚至导致并购失败而破产。从而要做好并购企业的流动性风险的防范工作。
参考文献:
篇12
一是会计基础工作比较的薄弱:很多乡镇财政财务管理中此种问题较为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没有足够的财务人员,财务人员整体水平不高,没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②没有规范地设置会计科目,没有规范地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会计信息不够真实和准确;③没有严格地进行凭证审核,账目中的很多票据都是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二是没有严格管理专项资金: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这样各个乡镇就有了很多的专项资金,比如扶贫开发资金、民政救灾资金以及农田水利资金等。但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目前政府职能部门并没有完善的支农项目管理体制,很多部门存在着严重的职能不明确问题,这样就无法集中有效地管理乡镇专项资金。
三是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机制:乡镇财务人员职能交叉现象比较严重,没有明确分工,很多财务人员甚至不了解自己的职责权限。部分乡镇没有将会计和出纳分开,没有分离财务人员那些不相容的职务,这样就无法将会计监督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财务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另外,内部控制的约束力的发挥也欠佳,需对其进行强化。
四是不能够规范管理固定资产:部分乡镇没有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的重要性,在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这样就会制约财务管理质量的提高,首先是不了解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没有完整的设置固定资产总账;其次,在购置固定资产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强的随意性,政府在对固定资产项目进行采购时,没有将相关的审批手续严格落实。调查发现,目前有很多的漏洞存在于固定资产的处置环节。最后,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质量不高,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没有落实专人专岗的制度,这样就会削弱固定资产的价值。
2、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的应对策略
一是要对会计基础进行加强:首先要对会计机构的设置情况进行完善,并且结合具体情况配备足够的财务人员。在设置会计机构的时候,需要保证完整的机构和完善的功能,并且有满足需求的财务人员,对他们的职责进行明确分工,合理分配财务人员的工作岗位,保证能够人尽其责、人尽其才,要注意提拔有较强业务能力和较为廉洁作风的工作人员。其次,要将会计制度严格执行下去,合理设置会计科目,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其次,要对支出管理进行强化,将制定的现金制度以及其他纪律给严格执行。最后,还需对专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比如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工程项目管理制度等,需要将这些制度严格落实。
二是要大力建设财务人员队伍:要想提高乡镇财政财务管理质量,就需大力建设财务人员队伍,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实现财务人员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因此,需要对财务人员队伍建设工作产生足够重视,人事部门在调配财务人员时,需要注意选拔那些有着较好素质和较高业务水平的工作人员。同时,还需要创造一些机会,完善相关的机制,来促使财务人员不断的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定期经常的培训财会人员,促使他们接受相关的财政法规教育,培训后,还需进行必要的考试和考核,以便对培训情况进行良好总结。要将职业道德教育落到实处,构建约束机制,让工作人员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
三是对内控管理制度等进行健全和完善:首先,要将相关的岗位制度严格落实,分离那些不相容的职务,分开设置出纳和会计,做好本职工作,只有这样,才可将会计监督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避免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对审批制度等进行完善,同时将其严格执行,责任人要限额审批那些处于预算之内的资金,如果资金超过了规定限额,就需要将集体审核制度进行落实。对各项资金支出进行严格控制,特别重视那些没有预算的,如果收支项目涉及到较大的资金,或者有重大影响,就需要对这种项目进行集体研究。此外,还需要对各种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比如现金管理、账务管理以及收支管理等等,将乡镇财政内控制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最后,还需大力管理往来账项,避免和问题的发生。
四是要对资产负债管理进行强化:首先,要大力管理固定资产和债权债务;及时清理、核对债权债务,将债权债务底数澄清下来,要加大力度清偿债务,对于新出现的债务,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五是要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和健全:要想顺利进行各项工作,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有完善和健全的制度支持。因此,要想保证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的质量,就需要对乡镇财政财务管理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等进行完善,对专项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健全,比如预算管理、资产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等,对预算管理进行大力强化,将预算约束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要严格管理各项财政支出,将审批程序严格执行,对各项理财行为进行规范管理,并对当前的各种债务进行及时化解。
六是要对乡镇财政财务监管体系进行完善:首先要对监督的范围进行扩大,实现理财制度的民主化,将政务公开制度严格落实。其次,要将监控深入落实,对监督机制进行健全,不仅需要事后审计,还需要做到事前监控和事中检查,这样才能将财务监督和干部管理有益的结合在一起。
3、结语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城镇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国家越来越重视新农村的建设,因此乡镇的财务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对其充分重视,结合出现的问题,采取应对策略,对相关的制度进行完善,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沭县审计局)
参考文献:
篇13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特征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和安排,处理企业内部的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企业财务管理是通过价值形态对企业资金运动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综合性管理。企业财务管理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全局性
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从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包装、运输、储存以及销售等方面都渗透着财务管理工作,使得企业内部的每个部门的资金使用都要接受企业财务的监督和约束。财务管理从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出发,既要重视对企业有形资产的管理,更要重视对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并做好资金保障工作。
(二)企业财务管理具有外向性
企业财务管理不仅是面向企业内部的资金、资产的管理,同时把握着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的变化,是把企业发展与市场环境融为一体的纽带。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不仅要对企业内部的资金使用制度和管理工作进行优化,还要对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进行时时的观察、科学的分析和合理的判断,以使企业清楚地了解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经济活动带来的各项机遇与挑战,选择正确的企业发展策略和途径,增加企业的盈利,壮大发展的规模,以增强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应变性,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企业财务管理的持续性
一项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可持续的。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只有财务管理制度是可持续的,才能对企业的发展产生裨益。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要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视角,全面而长远的考虑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通过制定财务管理发展的长远目标,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对提高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合理使用率的预警功能,统筹协调企业各项资产的有效使用,以增强企业在复杂环境中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助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甘肃省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问题的提出
(一)甘肃省中小企业具有规模小、层次低的特点
甘肃省中小企业的总体发展水平虽有所提高,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企业实现增加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6%,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中小企业仅占全省中小企业总数的16%。甘肃省中小企业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资本、技术、人才等方面处在较低水平,所生产和提供的产品及劳务的市场竞争力较弱。由于全省中小企业规模小,层次低,使得企业内部对于财务管理重视程度不够,账面流动资金少、周转慢,缺乏企业长期发展的科学规划,从而进一步抑制企业持续性发展。
(二)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管理观念陈旧
当前,甘肃省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财会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教育,学历层次普遍在大专以下,缺乏对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系统掌握,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分析和总结能力明显不足,理财方法落后,财务信息失真,不能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财务管理基础薄弱,造成财务核算和管理较为混乱,缺乏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系统。
(三)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僵化,缺乏对企业财务的控制力
中小企业以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为其管理模式的显著特征,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中,企业的投资者也是企业的经营者。这种经营权和所有权的统一,给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财务控制带来负面影响。高度集权势必导致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使企业内部权责不分、越权行事,出现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由于中小企业内部缺乏必要的财务审计部门,对企业财务管理缺乏监督,造成对企业各项财产、物资管理不严,或资金和资产的大量闲置,或资金周转困难,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从而陷入财务困境。
三、制约甘肃省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的因素
(一)财务内部组织缺乏制度性
从甘肃省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来看,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相对滞后,对于企业发展的很多方面都产生了阻碍。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缺乏规范性的主要因素包括:一方面,中小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虽然设有会计管理制度,但因为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致使会计管理职责不分,越权行事,会计执行的随意性较大。另一方面,会计组织机构的设置不科学。甘肃省中小企业中大多是以私营或家族经营为企业组织形式,会计组织机构的设置通常是垂直管理模式,造成企业财务管理跨度小、幅度窄。最后,会计人员操作不规范。财务人员的选聘任人唯亲,往往由亲属担任财务管理工作,普遍存在会计工作不规范、工作积极性不强、工作认真程度不高等问题。
(二)会计核算与监控缺乏规范性和严肃性
甘肃省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不规范,特别是小型企业诸如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观随意性比较明显。在企业内部,财务监控能力不足,缺少必要的内部监控机构和人员配备,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分工不明确,自我监控的能力相对较弱,对企业内部财务工作的监控存在随意性。此外,由于税务部门监督的重点放在大型企业,而对中小型企业的外部监督比较弱,没有必要的法规和条例的支持。所以,对这些企业的外部监督主观多于客观,随意多于规范。
(三)企业经营管理中风险意识薄弱
甘肃省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范围小、总量低等现状,企业管理者普遍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相当一部分企业内部没有建立完备的风险管理机制,就算建立也呈现搁置状态,侧重于事后的检查,没有充分发挥对风险的预测作用。中小企业以利润作为企业经营的目标,容易使得企业盲目追逐销量、市场占有量、利润等短期目标的实现,而忽略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企业局限于粗放式生产经营管理,较容易忽视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资金风险的预警,因而对潜在的风险不能及时发现,使得企业极易陷入经营困境,风险后果严重。
四、甘肃省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体系构建的对策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的财务管理可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预算控制,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资信等级,扩大企业的融资能力。
(一)转变企业管理理念和模式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要及时转变企业管理的理念,转变以任人唯亲、小富即安的管理思想为主的企业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优化对企业财务工作的管理。当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对于企业的产权制度必须进行改革,明晰企业产权,建立规范的企业产权制度。甘肃省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要提高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明确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用财务管理观念指导和规划企业的未来发展,积极发挥财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预测、监控、决策、考核和监督等方面的作用,从而增强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二)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规范中小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首先要严格执行国家《小企业会计准则》,这一准则是指导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纲领。甘肃省中小企业要按照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在规律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并逐步完善;第二,对于中小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工作,要不断细化,精密分工,突出部门的合作,明确职责权限,形成有效的内部相互制衡机制,防止管理工作陷入部门数量多于工作、工作无人负责的困境;第三,严格财务管理的工作流程,通过对财务信息的记录、分析、统计和反馈,形成企业各项工作都能实现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考核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三)优化中小企业财务管理
对于甘肃省中小企业的发展,除了资金、技术上的不足,人力资源的短缺也成为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开展薄弱的制约因素。因此,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财务监管机制,就需要建设一支具备较强法律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会计业务知识和熟练技能的财会队伍,这是优化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条件。因此,甘肃省中小企业要制定先进的人才管理制度,引进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调动财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对于从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要注重对其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教育,培养从业人员良好的职业素养,不断提高其处理业务的专业技能,规范财务管理工作秩序,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J
参考文献:
1.甘天银.浅析中小型企业标准化财务管理[J].企业技术开发,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