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中历史教学指导思想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充满情感的教育,离开情感,一切教育无从谈起,新课改强调初中政治课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体验学习,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提高他们道德践行的能力,所以思想政治课必须让学生先“动情”,然后才会更易于学生“晓理”。
一 先“动情”,后“晓理”的理论依据
所谓情感,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时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即人们在是非、真伪、善恶面前所具有的喜、怒、哀、乐等情绪体验。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就是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变化发展过程。当中学生对某种思想政治倾向或道德倾向产生了共鸣,有了强烈的爱憎时,就会产生强大的力量,推动他们追求、赞成美好的事物,反对、唾弃腐朽的事物,并适时改造自己的行为。如果缺少这一中介因素,或不重视这一因素,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是无法实现和完成的。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激励、影响、引导学生。
二 如何先“动情”,后“晓理”
1.“视”,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图片、漫画,播放影视片段等,激发学生的情感,直观明理
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抽象和枯燥的概念、理论,其说明的道理也难以使学生理解和信服,不易产生共鸣。为此,我改变传统的灌输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漫画、影视片段等,创设或再现与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引导他们关注图片、漫画、影视片段等直观的情境。学生感兴趣,易被画面的情境所吸引、所打动,从而情感被激发出来。把道理寓于感性的认识之中,深入浅出,很容易达到了激“情”、体“知”、反“思”和践“行”的教育目的。
2.“听”,在播放乐曲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情理交融,悦情喻理
思想教育是对人的灵魂与精神的教育,而音乐这门艺术对人的情感和精神又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乐曲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力量,能激发人的情感、塑造人的灵魂。实践证明,恰当地选用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音乐作品配合教学,实际上也是情感教育的一种手段。如教学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一课时,我播放了一些励志的主题歌曲,歌曲激昂的旋律深深感染了学生,从而教育了学生,使他们更勇敢、更坚强地面对挫折。音乐艺术的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力量。
3.“说”,创造言语的机会,让学生因“说”动情,动情晓理
“说”就是给学生创造言语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积极回答课堂设问;或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和身边的事,或组织演讲会、背名言比赛等,让学生抒感,在抒感中升华情感。如讲孝敬父母一课,我开展了一系列课堂活动:(1)说说历史上有关父母对儿女慈爱之情的诗句。(2)讲历史上孝敬父母的故事。(3)谈谈父母关心自己的感动之事。要求学生说、谈的内容都是与学生平时学习和生活的积累、亲身经历有关,是学生熟知和感兴趣的话题,学生在说中融进了感情,情绪得到渲染,心灵受到触动,因感受而动情,因体验而晓理,知恩懂理。
4.“动”,认真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因“动”生情,激情悟理
抽象的理论学生难以理解、掌握。遵循初中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我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小品表演、辩论、讨论、小演讲、讲故事等探究活动。在体验中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和品德教育,让学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初中生的情感很直接、很纯真,开展活动,创设直观动情的情境,入情入理,入理入心,他们的情感也会因此而更丰富、认识会更深刻,从而达到思想品德课激情、明理、导行的目的。
5.“走”,走出课堂,延伸课外,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育情达理
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提倡“在做中学”,生活是政治课教学的源头与活水。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接受德育熏陶,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刻板的程序,易激发学生的情感。“走”出课堂,观看电视相关栏目、参观、开展社会调查等,对于那些来自生活或现实的生动的、具体的个案,学生的情感自然会更真切些。如讲授感受法律的尊严,我要求学生收看央视法制频道《今日说法》的节目,了解收集自己生活中的案例等,让学生明白学法、守法、护法的重要性。感悟生活,理解生活的真谛,正确的价值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中。
总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动情”才会“晓理”,只要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重视情感因素,以情育情、以情达理,就必然会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热情,更好地实现政治课的德育教育的功能。
篇2
首先是对历史新教材的认识。原来的材料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的首位,“以知识传承为主”,内容多、程度深、观念陈旧等问题突出。而在新理念指导下的新教材,围绕三个维度尤其把情感目标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以学生发 展为主”。我们从教材的使用情况认识到,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实验教材确实是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论作为整套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经过比较,笔者认为,新教材与旧教材有以下几个显著的区别。
第一,课文设计独具匠心,突出了以学生为主题的教育理念。这套教材在课文设计和编写体例上独具匠心,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纠正了教材只是教师“教本”的片面做法,而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教材每课的体例大体包括:导语(传说、故事,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文、坚排的资料(增强历史真实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材料阅读”(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供学生自行阅读)、动脑筋(生动有趣的问题,使学生的思想机器开动起来)、活动与探究、课后自由阅读卡(把课堂教学与课后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与技能,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几个学习栏目。这样的课文设计和编 排,使新的历史教科书真正变成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学本。
第二,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一套教材切实贯彻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凋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 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课文意设置了动脑筋、活动与探究等栏目;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每一个学习单元都设有活 动课,将学生活动直接引入教科书体系和课堂学习过程之中,这是对传统教科书的重大改革。活动课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突出 了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图文并茂,有很强的可读性。在注重课程内容改革的同时,本套教材在课文的呈现方式上,注重图表的有效运用,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适宜初中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而大幅度增加了历史知识表述中的生动性和直观性,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对遥远的历史有一种切实的感受,真正做到融科学性、思想性和可读性于 一体。
第四,历史主线清晰,学习主题明确。如七年级上册内容,每个单元的题目就是几个朝代的特点;八年级上册,每个单元一个主题,条理非常清晰,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这一体系下,新的初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构建,基本消除了现有历史课程中存在的“难、繁、偏、旧”现象,适应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其次,使用新教材带来的变化。新的课程体系给教师留出了充分的驾驭教材的空间和余地,而新课标的目的也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他们受到很好的教育,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人格。因此教师、学生在新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观念、行为、角色都要随之发生变化。经过一年多的课改实验,我们在听课、教研中感到了以下几点突出的变化。
第一,从准备情况看,实验区的教师现在都感觉到一种强烈的紧迫感、使命感,不研究,不更新就适应不了新的教学,所以争当新课程的研究者。许多教师积极开发利用教育资源,尤其是校外教育资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有的历史教师为讲好一节课,为把课上得更生动形象,为制作好多媒体课件,不惜代价或自己到市里参加计 算机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或自己买一些与历史教育有关的光盘,如有关秦始皇的历史片,有关、及等的大型历史记录片,它们既充实了课 堂教学内容,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
第二,从新课导入看,引入形式丰富多彩。现在听历史课不再单纯是教师一上课就带领学生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然后再讲新课。现在光是新课的导入就很精彩,除了复习旧 课式导入、提出问题式导和外,很多课都引用了诗词式导入(如讲“不怕远征难”,就播放的诗),播放乐曲式导入(如讲“”,就播放 歌曲《松花江上》),图片赏析式导入(如讲秦始皇,就采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华清池、兵马俑的图片),还有的教师讲文化内容时配以古筝曲,效果也很好。总之,用这几种形式导入新课会很快带学生走进历史,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第三,从教学方式和方法来看,条件好的学校,可以用上多媒体教学,内容编排灵活,形式新颖,课件制作精美,直观性很强,课容量大。受条件所限,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的学校,经过教师努力也能把课上得精彩,吸引学生。无论哪种方式方法,在新课标、新理念指导下的新课程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
第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体系,决定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于教学内容的时代性、生活性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体现在每一节历史课教学中。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学习方式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 力和创新意识,例如,某些内容的分角色抢演,某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资料搜集,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评价等,都可以锻炼学生查阅资料、运用资料和整理资料 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的新思路、新点子不断被开发出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所谓的教学观指的是教师对教学要追求何种目标以及为什么要追求这种教学目标的一种认识。从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而言,也就是对什么是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以及为什么要有历史教学有效性的一种认识。它不仅是教师对历史教学的一种希望,同时也是历史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从对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认知角度来说,其是实现教学结果而教的一种观念,也是教学效率的观念,认识到教学投入同教学产出之间所具备的关系。
良好的历史教学根本在于教师的教学行为,而历史教师的行为是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运用的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手段的总和,这些都是需要将教学观作为前提基础的,因此想要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就应当更新教师的教学观。
(二)教学设计因素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应当是教学的设计者――为历史课堂教学的开展选择相应的教学素材,通过运用交流等方式满足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获取要求;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当学生在历史课堂学习中产生疑问时,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学生的评价者――要根据学生历史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并且为学生的历史学习提供相应建议。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常会看到一样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师所得到的教学效果不尽相同,可能一些教师对教材进行处理后会让学生更加清晰明了的接受。也可能一些教师让学生感觉过于复杂。在课堂中,有的教师会让学生感觉课堂充满互动性,而有的教师则会让学生感觉课堂枯燥。好的历史教师不一定是历史学家,同样一个优秀的历史学家也不一定是好的历史教师。可以说,正是由于教学设计能力的差异,才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当转变思想,注重运用历史课堂教学的有利因素,通过对历史教学活动进行总结与探索,强化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营造优良的教学情境,才能有效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
(一)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所谓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两者相依相存。为了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是种美好的情感体验过程,是提升自我素质的需要。具体地说,就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实行“先学后导”,通过“问题引领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如讲到科技史中关机的发明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冯如的图片和资料老师也准备一些典型的资料和问题,按照这样的一个思路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猜猜图片中的人物是谁?他的贡献是什么?你怎么看待中国当前的飞机和航天技术?在学生分组讨论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派代表进行交流展示。最后,教师作概括使知识更具系统性。这样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七通过以“问题”来引领,把学生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讨沦中完成历史知识的掌握同时还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这正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教师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需要。
(二)书本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4
(一)课程改革视阈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内容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内容,就是以人教版教育教学的大纲为指导思想,积极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不断学习掌握和积累过程。使学生积少成多,由不会到会的过程转变;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进取,热爱历史课堂教学,了解和掌握历史发展的进程。在教学的方法上采用开放式、参与式、启发式、合作式、小组讨论式等新的教学理念。
(二)课程改革视阈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是为了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了解和掌握历史的发展进程。课程改革视阈下,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将传统教学中的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疲劳备战等方法割舍掉,改为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寓教于乐,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加强对学生自身素质教育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操,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有道德、有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二、课程改革视阈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方法创新的基本思路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就是运用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的思路,使教育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与其他学科紧密相连。课程改革视阈下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将这一点牢牢的掌握,围绕这一点开展工作,将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教育教学的内容紧密结合,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出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一)树立学生主体地位,加强教学过程互动
新时期课程改革以来,运用人教版教学大纲,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要增强学生主体地位意识,主动的进行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在历史课堂中与历史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学习,改变传统教学中老师占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灌输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开阔了学生的学习思路,极大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历史的演变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互动,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
(二)推进启发式教学,开发学生历史思维
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人教版教学特点的具体表现形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改变传统教学中一问一答的教学方法,加强提问的方式和水平,将问题设计的恰如其分,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课前和欲望,难度不要太大,大多数学生都可以作答,具有发展研究的意义。在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的同时,也起到了开发学生想象思维的目的,使学生养成分辨是非的能力,拥有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三)凸显问题参与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新时期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点,是以人教版教学大纲为中心展开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增强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的能力。这与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教学理念相一致,鼓励学生多问、多想、多思。课程改革视阈下,初中历史课堂创新教学思路,将问题参与式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中来,核心思想是以问题参与的方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思考。在这个参与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信心,增强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视阈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是认真贯彻和落实人教版的历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历史课堂的生动有趣性,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正确的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发展观,奠定基础。
篇5
一、初中生不适应高中的教学,高中教学遭遇衔接之尴尬。
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理念都包括“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形成对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可见,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指导思想上具有统一性。
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和功利主义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学往往远离了历史课程标准,忽视了历史学科在育人方面的重要功能。实践中重视理科而忽略文科尤其是忽略历史学科的情况比较普遍,历史学科是初中阶段名副其实的“副科”,初中历史教学存在不少制约瓶颈,主要包括:第一,师资缺乏。很多农村学校(也包括一些城区学校)由于“科班”出生的专业历史教师严重不足,其他学科的教师轮流补缺,历史课成了大家都能胜任的“公共课程”。我有几位同学,初中毕业后有幸成为一位民办教师,后来通过自修有的成为专业的外语教师、有的成为专业的语文教师。由于初中史地实行会考和中考制,英语、语文学科教师富余,他们又被迫“赶鸭子上架”,成为现学现卖的初中历史教师、地理教师。据他们介绍,类似于他们这种半路“转行”的初中历史教师不在少数,他们最大的困惑就是自身专业素养不高,无法把握现今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最大的渴望就是接受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第二,课时不足。由于是“副科”,在设置课程时,历史学科的课时显然有限,再加上统考、中考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学校、学生在语数外等“主科”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自然较多,所以历史学科的教学任务往往完成不了。第三,教法简单。由于师资、课时、考试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教师在三年的教学实际中只是走过场,敷衍对待原本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责任感和高尚情操的主阵地(或者说失去了历史课堂这一塑造公民素养的主阵地)。这样的课堂教学不只教法单一,甚至连起码的知识也没传授到位,很多课堂变成了教师帮学生在课本上划重点、让学生死背书的课堂。因而,初中历史教学非但未真正起到为高中打基础的作用,反而扼杀了部分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第四,评价不够。会考、中考命题,重知识轻能力,甚至在许多地方出现中考历史学科开卷考试。评价体系欠完善,考试要求低,直接影响了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
初中历史教学如此现状,不仅谈不上对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而且如何读材料、如何做笔记、如何解习题、如何温故知新、如何史论结合等历史学习的基本技法和习惯也未教给学生,更为严重的是学生连最起码的学习能力,诸如识记能力、再认再现能力的发展都无从谈起,因而初高中的历史课程标准虽然在指导思想上具有统一性,但是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与课标南辕北辙。在此前提下,高中历史教学想要达到课程目标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二、“主科”与“副科”的习惯划分,高中历史遭遇地位之尴尬。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上初中教学惯性的牵引,到了高中学段,仍有不少学校、学生和家长把历史学科视作“副科”。在新课程背景下,违背素质教育理念和课改精髓提早进行文理分科的学校不在少数,我省大多数学校在高二年级开学实行文理分科,少数学校甚至在高一年级就已经文理分科了,不少学生高中阶段只上过一个学期的历史课(有的还不到),而且越是高考升学率较高的学校文理分科的工作做得越早。文理分科受国家每年高考招生计划的左右,报考文科的学生相对理科少。受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名校升学率的影响,分科时受学校某些暗示,报读文科的学生成绩相对低,成绩优秀的学生一般选择理科。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是,高中学生能够系统学习历史这门课程的人少之又少,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能力较强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虽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非常流行且响亮的一句口号,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时代赋予其新的内涵。我国高校现行科目设置与毕业生就业的现状显示,文科生在高校可供选择的专业限于法学、中文、政治、历史、英语、工商管理、营销等在外行看来“毫无实际用处”的专业,毕业出来除了报考国家公务员,更多的是进入教师行业之类的“清水衙门”,所以高校文科生就业渠道较窄。理科生在专业的选择上范围要大得多,而且像机械、电气、建筑、化工、食品等专业的毕业生无论进国企、私企、事业单位,都是令人艳羡的职业。上述现象自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中阶段学生、家长的分科选择,既然文科成了弱势学科,历史就更是成为大家心目中实实在在的“副科”了,望子成龙的家长、志存高远的学生自然就很少问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高中历史遭遇如此尴尬的学科地位,历史教师即使有“通天本领”,也不能确保历史课堂教学不“失守”。
三、教师急功近利的行动,高中教学遭遇过程之尴尬。
历史教育所承载的使命在于,培养思想、塑造人格、陶冶情操、培育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品格,这些才是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终极体现。
然而在现今的课堂上,历史教学的实际是教师有意无意地把历史知识完全等同于一堆毫无生气的“老古董”。就“历史”机械地说历史、让学生死记历史,已成为不少老师的教学任务,信奉“背多分”的老师大有人在。历史是什么?它不应只是史实、史论、史观这些表象的死“知识”,更应是“暗淡了的刀光剑影、鼓角争鸣,更应是一个个鲜活的面孔和生命”,随着时空的变幻、岁月的风蚀,带走的只是躯体,留下的却是涤荡心灵、升华灵魂的不朽精神。正因如此,历史知识的深层都内隐着固有的“精、气、神”,拥有着内在的生命脉动。可现实却是,这些活的面孔和灵魂一旦编进了教材里,就变成了死的知识。所以历史教师的价值与使命应该是把这些本应灵动而充满生气的知识激活之后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很好地捕捉到、认识到和感受到这些知识的内在生命力,从而在他们身上自然而然地发生作用和转化。
高中历史课堂之所以呈现出上述令人扼腕的“悲剧”,现行高考指挥棒是根本原因。在高考的压力下,教师除了急功近利,还是急功近利,普通高中教育已陷入泥潭不能自拔。教师从走上讲台的那天起,就天天与应试知识、应试技能打交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指导自己的学生掌握应试的知识和技能。把每位学生打磨成“五金标准件”,把每位学生训练成应付各级各类考试的“机器人”,这对处在应试教育环境中的所有高中历史教师来讲是唯一选择,而且高考成绩的排名更是与教师的经济利益挂钩,还有哪位教师敢“离经叛道”、“为天下先”呢?
纵然有一些历史教师从做一名好教师的动机出发,希望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引导学生获得一些能使他们终身受用的东西,譬如学习的能力与方法、良好的思维品质、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如何处事的态度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健全人格、爱国主义、国际意识等。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一旦有了应试的大环境,有了高考这根指挥棒,有了高考成果奖这一利益的驱动,大家就只能随大流,只能用最急功近利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拼命地记、拼命地练,还用一套又一套高考(会考)仿真试题反复强化。老师们也就只能在课堂教学到底是“学以致考”还是“学以致用”的问题上“纠结”,因为高考的分数,既是学生升学的依据,又是学校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标尺”。明知这样的教学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违背了教育教学的规律,却又不得已而为之。长此以往,老教师习以为常,青年教师也从前辈手中顺利接过了应试教育的“接力棒”。
中学教师追求功利的无奈之举,迫使本应生气勃勃、活力四射的历史课堂变得干瘪、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何而来?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如何实现?
四、现有评价模式的单一,高中教学遭遇评判之尴尬
教育评价的本质是人对教育的价值判断。现有的历史教学评价模式比较单一,往往淡化甚至忽略历史学习中的过程性评价,过程评价内容局限于平日的课堂提问、小测验、单元测试的分数记录,而且这些评定的分数并不纳入终端评价,只起过程性的奖惩作用,终端评价也仅以高考成绩作为统一的标准衡量不同的学生。
篇6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该何去何从?还是那样的照本宣科?还是那样的死记硬背?还是那样的唯分数至上?这些只能使我们的历史课堂被时代所淘汰,使我们的历史教学失去本应的意义。我认为我们初中的历史课堂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地改革创新,进而能够跟上时展的步伐,能够适应课程改革和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教书旨在育人,学校便是教书育人的阵地,而课堂教学就是教书育人的重要载体。课堂教学要使学生系统掌握适合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要培养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树立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具体到我们的历史学科,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应该分为四各方面,即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思想教育、陶冶情操。然而,在我们教学实践过程中,学校、学生、家长、社会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大打折扣。
现实已然是这样了,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却完全可以改变自己,我们不能等着让现实来适应我们,我们应该在现实中去提升自我,进而营造出与我们有利的环境。所以,我认为想要提高历史学科的地位和受重视程度,就要先从历史教师和历史学科自身入手加以改进,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更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本身,以及自己的教学。
作为历史教师,我们不妨来重新思考一下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历史?历史课要教给学生些什么?怎样上好历史课?
关于什么是历史的问题?更多的人都简单的认为,历史就是过去的事情,离我们现在是很遥远的。
其实不尽然。我们不妨先从“历史”这两个字说起。“历”在甲骨文中的写法为“”,表示脚趾走过一片田地,引申为经历、经过的事情,历程。“史”在甲骨文中的写法为“”,表示用手记录所获得的猎物,掌管文书记录的人,引申为史官。由此可见,“历史”指的就是过去的事情。然而,这个“过去”却是相对的。试想,我们从现在的角度去看过去,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归为历史。那么,我们也穿越一下,站在未来角度来看现在呢?“现在”就不是历史了吗?所以,我们如果把历史仅仅停留在过去的范畴之内,恐怕就要偏离了历史的真谛。真正的“历史”,应该是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总和。
既然,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事情,所以,我们的历史课也就不能只停留在历史史实的罗列上。唐太宗曾说过:“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所以,我们也要让学生做到“以古为镜”,我们要通过历史课教给学生以做人做事的方法和道理,让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能够明白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该怎么去处理、该怎么去做,真正的做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怎样上好历史课?可能更多的历史教师都思考过这个问题。而我要说的是,既然“历史”不仅仅是过去,那么,我们历史教师就应该站在“未来”的高度上去讲“历史”;既然“历史课”是为了让学生“以史为鉴”的,那么,我们历史教师就应该教给学生怎么去“鉴”。
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重新认识“历史”。不要把“历史”仅仅停留在很古老、很久远的过去,更不要把“历史课”认为是没有一点时代感、更没有任何的现实意义的课程。我们要努力改变他们这种片面的认识,要让他们对历史有一个科学公正全面的认识,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我们要守护好自己的教学阵地——课堂。对于任何一个教师来说,课堂都是他展现自我、体现价值的阵地。别人可以轻视“历史课”,而我们决不能轻视,因为这是我们学科生命之所在,根本之所在,我们要用课堂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历史”的意义。要守住这块阵地,就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超强的专业能力、高尚的专业素养。我们要努力掌控好课堂,用自己的教学和魅力来征服学生,占领课堂,进而实现我们教师自身和学科的价值。
篇7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075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新课改进程中的创新教学,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创设出丰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极探究,提高他们的历史综合能力。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探究、分析,并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发展。在新课改的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传统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教学是否能跟上教学大纲的进度,学生是否能够取得较好的历史成绩,忽略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在严肃、压抑的氛围中学习,影响了他们历史素质的提高。新课改后,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把握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对历史知识进行探究,并通过分析、思考、总结、归纳等方法来进行学习,不断构建完善的历史知识体系。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素养和教学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学习能力,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
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命令和服从的关系,学生在教师的强制要求下进行学习,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增强师生情感,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以发展他们的综合素质为教学最终目标,根据学生的历史基础和学习能力来进行教学设计,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都能够获得进步,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下,历史课堂氛围和谐、活跃,学生对不懂的问题敢于提问,并能够条理分明地畅谈自己的观点。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活跃,能够深入探究教材内容,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点,提高历史综合能力。教师在让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探究时,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历史教材中的内容不在同一个时空,对于一些重难点很难理解。这时,教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深入浅出地进行探究,实现高效学习。
三、利用问题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在历史学习中,只有多思、多想才能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思考的过程就是质疑、答疑的过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问题来对学生引导。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来进行,同时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使问题能够突出教材内容的重难点,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来掌握教材内容。问题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能够使他们明确教材的重点内容,通过有目的地解决问题,实现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利用问题进行教学,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时,让学生探究问题:爆发的导火索是什么?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深入地进行了知识探究,并了解了爆发的历史原因和背景。接着让学生进行讨论:根据中国当时的情况进行分析,爆发是历史必然发生的吗?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积极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提高了他们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使课堂教学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高效进行。
四、结合故事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历史教材中的知识点很多,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掌握大量的知识点会让他们感到枯燥,在教学中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到厌烦,时间一长,他们会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掌握他们的历史学习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上课一开始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在感到新颖的同时,深深地被故事内容所吸引,激发他们想要了解更多内容的欲望,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历史知识探究。例如,在教学《不怕远征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在中的小故事,让学生对产生强烈的敬佩之情,并使他们积极地进行探究。
五、加强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
篇8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提出,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改观,提高了中学历史的教学质量,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但用素质教育的要求来审视:历史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亟待改革的问题和不少值得我们忧虑和关心的问题,如教学设施与师资水平没得到同步提高;教学目标的固定化与封闭性;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教学评价的片面性和单一化等等。为此,笔者根据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思考。
1 实现教学目标的开放性和多元化。
现代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历史教育功能的深入挖掘,要求历史课堂教学目标不断更新和完善。要使历史教学与时展同步,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施就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观念,突破旧的模式,实现开放性和多元化。
第一,要充分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首先是将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了第一位。这是因为对人的发展而言,态度和价值观相对于能力和知识应该更受到重视,在选择教学内容,设计和实施教学目标时,应首先予以考虑。
第二,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实现教学目标的开放性。“学史使人明智”。“明”可以说是对历史规律、人类文明发展的科学认识;“智”既包括鉴古知今的认识智慧,也包括开拓未来的创新智慧。“明智”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运用分析、归纳、比较和概括等思维方式,对重要的历史问题、历史现象和历史进程的认识过程。这个认识既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也说明了各项目标间开放、渗透和融通。
2 确立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体,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学习历史,在体验中“学会学习历史”,就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和人文素质的提高过程。
第一,认识主体,就要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改变“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要成为教学活动的全面参与者;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认识主体还要突破以教材为中心的旧观念,全面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和身心特点安排教学,以保证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尊重主体,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民主学习氛围。教学民主性的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许多思维的火花就是在尊重中绽放。尊重主体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能力的机会。尊重主体就要在课堂上关注到学生基础、智力和爱好特长的不同,使他们都能参与教学活动。
第三,发展主体,探索适合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活动程序是客观存在的,它受制于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和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已成为广大历史教师的自觉行动,首先,要注意不断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质量;其次,要保证学生活动的足够时间和空间;再次,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变换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还可使更多的学生有独立观察、思考和参与解决问题的机会。
3 运用多样化、现代化的教育技术。
首先,转变观念。要改变已往把现代教育技术仅仅看作是一种教学手段或教学方法的看法,要看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社会变革的动因,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运用,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也就是说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是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目标相联系的。
其次,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从目前绝大多数教师上公开课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来看,其设计思想基本上还是以“教”为中心,主要作用仍然是辅助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讲授,而较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这种设计实际上同多年来统治我们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关。这也告诉我们,教学模式不改变,仅仅是内容、手段、方法的先进,是不可能真正使素质教育进入历史课堂的。
篇9
“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是历史教学界的一个老话题,也是高中历史教学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课题。新课程背景下 “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一方面是学生基于学习方法层面的转变,基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升华,基于知识方面的结构化、系统化。另一方面,则是强调“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提升。
一、研究初高中历史课标是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基础
高中与初中历史课程都属于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两者的联系与差异如下:
1.课程理念的联系与差异。初、高中的历史课程标准理念都包括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形成对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可见,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指导思想上具有统一性。在此基础上,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增加了对“关注现实、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课程设置的多样性”的理念,体现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特点和要求。
2.课程目标的联系与差异。在知识方面,初中历史课程兼顾了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系统性;高中则更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在能力方面,初中要求掌握基本的历史能力,高中除了进一步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之外,更强调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初中主要要求学生通过探究、合作学习,在积累历史知识的同时感知历史、对历史的发展形成初步的认识。高中则重点强调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探究的方法、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同他人合作和交流学习的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都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放在首位。但在初中,主要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科学的态度和一定的国际意识;高中则强调了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和历史意识的培养。
3.课程内容的联系与差异。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都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初中主要以主题的形式,基本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要求学生初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高中课程对历史知识的体系进行了重新组合,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内容。这样,避免了初中和高中历史知识的简单重复,更有利于高中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但主题是专题学习的基础,专题是主题学习的提高和深化。
二、研究学生是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前提
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要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因此研究学生是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前提。
1.研究学生历史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古人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高一学生刚从初中走过来,他们在初中阶段历史学习的状况怎样?基础如何?高中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对这一主体的历史学习情况必须有所了解,否则,衔接就无从下手。同时,高中新课程历史内容多、涉及面广、跳跃性大、课时有限,老师往往感叹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如果我们了解学生在初中所学、所知,那么,高中历史教学则可在“心中有数”的基础上,使我们的教学详略得当,从容调控。
2.研究学生历史学习的思维差异。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而研究表明高一年级就是学生思维转型的关键期。高中历史新课程恰恰注重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训练,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研究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高一学生的学习方法处在从被动记忆向自主探索转变的过程中, 初中生依赖性较强,更多的习惯于教师传授知识,他们普遍养成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的学习模式。但是,高中教材内容多、课时紧,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而大部分学生还以老一套的被动学习方法对待高中历史学习,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上课听不懂,跟不上,不得要领,不能很好的理解知识。
总之,教师是否对刚进入高一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等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是决定初高中历史教学能否顺利实现衔接的关键。
三、采取正确的对策是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中心环节
要顺利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要求教师必须采取正确对策:
篇10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坚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努力探索实践,彻底改变教育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及强化教学质量,以培养学生的 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教学要面向全体与个体的发展,力求大面积提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二、 教学目的、要求、任务:
初中历史,要引导学生通过历史学习,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认识人类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
初中历史,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初中历史,要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具有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教学主要内容:
本学年学习的是世界史。另外主要的教学工作是迎接2011年中考,所以在上好世界史新课的同时做好中考复习工作。
四、 教学重点、难点
完成世界史的教学任务,做好应对中考的三轮复习。
五、 学生现状分析:
从上学年的学生学习状况来看,所授学生,优生少,中等生和差生多,学生一遇到疑难问题解决不了。综合来看,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上课发言积极,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就是个别学生手懒,不愿写,针对上面情况,本学期采取提优补差措施,提高优秀率是当前最主要的,使学生的成绩快速提高。
六、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先是要高质量的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要坚持基础性和科学性原则,准确传授基础知识,切实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篇11
1.课文设计独具匠心,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这套教材在课文设计和编写体例上独具匠心,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纠正了教材只是教师“教本”的片面做法,而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教材每课的体例大体包括:导语(传说、故事,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文、竖排的资料(增强历史真实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材料阅读”(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供学生自行阅读)、动脑筋(生动有趣的问题,使学生的思想机器开动起来)、活动与探究、课后自由阅读卡(把课堂教学与课后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与技能,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几个学习栏目。这样的课文设计和编排,使新的历史教科书真正变成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学本。
2.图文并茂,有很强的可读性。在注重课程内容改革的同时,本套教材在课文的呈现方式上,注重图表的有效运用,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适合初中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而大幅度增加了历史知识表述中的生动性和直观性,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对遥远的历史有一种切实的感受,真正做到融科学性、思想性和可读性于一体
3.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这套教材切实贯彻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凋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课文意设置了动脑筋、活动与探究等栏目;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每一个学习单元都设有活动课,将学生活动直接引入教科书体系和课堂学习过程之中,这是对传统教科书的重大改革。活动课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突出了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历史主线清晰,学习主题明确。
篇12
一、组织小组探究活动
小组探究活动是新课程教学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我在历史课程的教学中是这样组织小组探究活动的:
(一)目标:只要课程内容需要,随时可以围绕一个问题开展探究活动。总体目标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同时培养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分组:可以按照座位自然划分小组;也可以让学生按照志趣自由组合,人数不必严格限制,但不许单干(一般每组应在3人以上)。每组须指定(或由学生推选出)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本组的探究活动。
(三)探究:各组学生围绕论题畅所欲言,不要受任何形式的约束。但每组须推选一名书记员,记录同学的观点,最终形成一个书面总结;然后由一名代表把本组意见带上台发表,与其他小组交流。教师在学生探究时可巡回指点,但不能居高临下地发表意见,以免挫伤学生的探究热情,使探究失去意义。
(四)结论:各小组交流后能形成一致意见的可以做个结论;不能形成一致意见的不要勉强下结论,贵在探究活动本身。教师可以指出各小组意见中的合理因素,让大家课外再去探讨;千万不要拿出“权威”的结论强加给学生。
二、上好历史活动课
活动课,是以课程为依托,以现代教育理念中“以活动促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学生自主学习、直接体验、主动思考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个性养成和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动态教学方式。历史活动课是开展历史学科探究式学习的重要载体,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激趣”就是最好的方法。历史活动课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在题材和内容的选择上要符合学生心理需要,能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活动形式的选择上要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丰富多彩,寓教于乐,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在活动过程中要营造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事实上,每一节课我们都应当或多或少地进行一些小的“活动”(如讨论、辩论等等),这些不在本文讨论之列。我这里所说的活动课,是指整个教学过程都采用动态(活动)方式进行的课,大多围绕一个主题先作课外准备,后搞课堂活动。我在近年的历史教学中,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建议,努力上好历史活动课,初步摸索出一点经验,现介绍如下:
1、要明确目标。不能为活动而活动,也不能仅仅为“激趣”而活动。每一次历史活动课前都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提出明确的活动目标,要让学生在享受兴趣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达到获得(或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2、要精心准备。先由教师详细、明确地布置活动任务,然后划分活动小组。可以按座位自然形成小组,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自由组合的小组不严格限定人数,可以有多有少,但不能单干(一般每组不少于3人)。指定(或者由小组成员推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接着各小组成员就在组长带领下分头去搜集活动资料,进行整理加工。这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锻炼学生通过多种载体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要突出主体。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凡是学生能自己独立思考、操作、表达的,教师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教师在活动中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成为其中的一员。
4、要奖励先进。每次活动后要及时进行民主评议,选出优胜小组和个人,给予精神表彰和适当的物质奖励(如学习用品)。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上进心和更好的学习(活动)兴趣。
三、举办历史知识竞答
在新授课的间隙,我常练习巩固内容。我也让学生做练习,也搞单元检测,但用得最多的一种方式是搞小型的“历史知识竞答”。因为我发现学生很喜欢这项活动,所以就坚持下来了。我是怎么开展这项活动的呢?
1、活动目标:巩固已学课目知识,加深理解。
2、活动方法:采用师问生答的方式进行,保证学生百分之百的参与。为节约时间,提高效率,采用口头提问、口头回答的方式。
3、活动过程:先宣布规则――被问的学生答不出来或答错时,其他同学方可回答。为使全班同学、特别是学困生获得回答问题的机会,往往按座位顺序轮流之后,再把难题留给尖子生回答。有时采用点名回答、举手抢答等方式,随机应变进行。
篇13
(3)新教材的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4)新教材的特点:①从学生出发。②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③贴近生活和社会现实,内容生动,形式活泼。④图文并茂,版式新颖,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5)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①老师一言堂满堂灌非常严重,学生参与少,不能体现以人为本。②国际上国力竞争对基础教育的压力和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推动③深化基础教育的需要。④时展的需要。⑤各国普遍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的措施。
(6)树立新课程观念和科学的教育理论观。实现四个转变:①教材呈现方式的转变。②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③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④新课程评价方式的转变。
树立新的历史教学观:培养和形成完善的人格;为参与公众性生活做准备;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