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经济学科研方向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在当前经济法学领域当中,无论是从经济法学研究理论成果的数量上来说还是从质量上来讲,都会发现研究方法的欠缺是经济法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经济法学的研究成果中,尽管不乏有优秀成果的出现,但是大部分的研究成果并不具备很高的学术价值。由于经济法学的研究所涉及的知识面很广、研究的内容很泛,因此,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很容易导致泛泛而谈、没有实践作用。将其他相关学科方法运用于经济法学研究当中,对于经济法学的研究无疑打开了另外一条“路径”,丰富了经济法学研究方法和拓宽了经济法学研究思维。
二、经济法学研究中经济学方法的运用
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主要针对的是经济,那么在这种环境背景下,经济学方法的运用已然成为经济法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经济法、民商法、金融法、财税法等和市场经济直接相关的部门法当中,经济学方法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
在经济学方法中,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收益分析法、均衡分析法、边际分析法等,另外想静态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也有着非常广泛地运用[1]。比如说,在关于经济法总论的研究当中,有专家将“交易成本”、“利益多元”、“多重博弈”这些内容作为经济法学研究的重点,同时也是经济学中的基本理论。另外,在金融法中有很多具体的法律内容和法律条款都直接“摘抄”于金融学当中,在财税法中经常需要通过财税法的调控对收入分配公平进行宏观调控,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也有运用“信息偏在理论”作为参考依据。
三、经济法学研究中社会学方法的运用
经济法学其中很多的内容都涉及到了法学,而法学从归类上来说属于社会科学,法学的研究对象是面向于社会、面向于大众,在刑法、民法、社会法、经济法等法律当中,社会的概念被广泛涉及和被深度挖掘,所以说,在经济法学的研究当中大量运用了社会学。
社会学的观点认为社会学研究主要涉及有方法总论、研究方式、技术方法,在方法总论中有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块,在技术方法中有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等。比如说,在经济法总论当中,有专家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分析和研究经济法的创新,关注和强调经济法创新对于国家、社会、个人价值取向的重要作用[2]。在经济法学研究当中,会运用到社会学中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方法。比如说,在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当中,对消费者权益保护针对对象——消费者这一特殊群体的分析过程中,会有运用到定量和定性的方法。
四、经济法学研究中政治学方法的运用
政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对社会的政治现象和社会政治发展规律,对政治行为、政治制度、政治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在政治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政治学和社会学、经济学、哲学等紧密结合,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集大成”。在政治学中,具体研究方法包括组织理论、行为研究法、政策分析、博弈论、角色理论等,在经济法学的研究领域中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体现。例如,像经济法学中关于宏观调控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可以运用政治学中的博弈论和行为研究法,对国家和政府宏观调控的主体行为和社会、企业、大众这些受体行为以及彼此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再比如说,在经济法学中反垄断和反不当竞争的内容当中,同样也需要运用到政治学中组织理论、角色理论、政策分析等方法,分析和研究国家政府所实施的行政手段、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外交政策(国事访问)等政治行为对于经济法学的影响。
五、经济法学和相关学科方法研究的作用
一方面,经济法学研究中相关学科方法的渗入,促进了交叉学科的产生。相关学科方法在经济法学的逐步深入和广泛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像法律经济学、法律社会学、法律政治学等新兴学科的出现。交叉学科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法学内容的完善,推动了市场经济法制体系的发展。同时,相关学科方法在经济法学中的运用,扩大了经济法学在相关学科领域中的影响,并且为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平台。
另一方面,从相关学科方法和经济法学的运用主体上来看,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将其他学科方法运用于经济法学研究当中,对经济法学研究的专业性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削弱作用[3]。而且,过分注重经济法学研究中和相关学科方法的结合,也不利于经济法学独立体系的构建,不利于经济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六、结语
篇2
一、引言
统计学是一门通过搜集、整理、分析数据等方法,推测分析研究对象的本质,预测其未来的综合性科学,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当今世界大数据分析遍布各个领域,统计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而且与多个学科交叉,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分析工具。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而言,《统计学》课程是教育部规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之一。在强调培养学生统计应用能力的同时,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计量经济学和多元统计分析等提供必须要的统计学理论基础也尤为关键。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统计分析需求的提高,以及目前高等院校教学计划对《统计学》课程授课时间的限制,现有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的需要。为了提高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培养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经济管理类人才,探索《统计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路径是当前高校教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现有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现有的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教学方法出现了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统计理论教学多而统计实践教学少。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的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以讲授理论为主。虽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依然是讲授统计学的理论知识为主,且对于统计学知识如何应用的实践性教学非常少。以课本知识为主的讲授方式,学生实际应用统计学的能力缺乏足够的锻炼。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拥有一定的统计学的理论知识,但是却不会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缺乏案例教学。在统计学理论知识的教学部分,大多数教师仅仅是照本宣科,讲述完某个统计理论的内涵后,没有采用相关的案例来进一步说明该理论可以应用的背景,或者该理论可以解释的现象。此外,《统计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们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基础,且很多统计学理论都会涉及到一些数学公式。对于这些数学公式,基本上都缺乏相关的案例来解释这些公式的内涵。然而,目前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招生时多为文理兼收,因此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这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公式的内涵,导致对统计学理论认识不够深入。
3.缺乏互动式教学。就目前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而言,教学明显缺乏互动性,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很少。一是统计学的理论内容比较枯燥,而教师的授课方式与风格不能改变这种枯燥,甚至使其更加枯燥。二是学生对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这主要是由考核方式以闭卷考试为主,所以学生更关心课堂笔记而忽视课堂参与。互动式教学的缺乏可能会造成教学效果的事倍功半。
4.软件应用教学不足。当前应用专门的统计软件,例如R、SPSS、SAS等,进行统计研究,已经成为大数据背景下各个领域进行统计分析的常态。但由于受到《统计学》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的限制,我们分配在软件应用教学上的学时较少。实际上,这些统计软件是比较复杂难学的,学生在缺乏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很难自己学好软件应用。此外,由于部分高校对《统计学》课程的考核方式里不包括对软件应用的考核,也会导致部分学生会忽视软件应用的学习。
三、教学方法改革的建议
针对上述提出的现有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科研的经验和实践,通过不断的创新与摸索,提出以下几点改革建议。
1.理论与实践并重。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授课老师在讲授课程内容时,应当坚持理论性教学与实践性教学并重,不可过分重视理论而忽视统计实践。而且实践性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反过来促进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统计学的相关理论。对于实践性教学,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理论性教学的内容,给学生安排课后的实践任务。例如,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分组,让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大学生网购等作为调查主题,根据统计学的授课进度,分步完成搜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统计推断等任务。这种方式能让学生有参与感,体会统计实践的过程,促进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2.采用统计分析案例教学。通过课堂上引入具体的统计学案例,引导学生选取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使得抽象枯燥的统计理论变得立体生动。通过采用统计分析案例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在选择案例时,可以根据经济管理类专业自身与经济社会联系紧密的特点,选择具有专业特色的案例进行深度分析,具体说明统计方法运用的背景、条件以及分析过程。例如,股票市场的案例、物流公司的案例、房地产市场案例等。此外,统计学案例也需要做到与时俱进。
3.采用互动式教学。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而言,《统计学》是课程难度较大,如何提高学生对《统计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学生只有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具有学好统计学的动力。互动式教学恰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所以,在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互动式教学并没有具体的形式,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统计学》课程的思路,激发学习《统计学》课程的兴趣以及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此外,可以将互动式教学纳入课程的考核范围,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理与软件应用相结合。使用统计学方法解决经济管理实际问题时,需要处理大量的统计数据,此时学习R、SPSS、SAS等专业统计软件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统计理论教学与软件应用相结合。一方面,可以解决大量数据烦琐的计算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统计软件的演示,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软件操作,掌握运用软件处理数据的方法。由于受到《统计学》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的限制,大部分经济管理类专业在课程安排时,选择先讲授统计学的理论知识,在理论课程结束之后,才安排软件应用的上机操作课程。这种安排是不尽合理的,从以提高学生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的角度看,既不利于教师的教学,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将理论与软件应用相结合,教师可以更好地教授理论知识,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熟悉软件的操作,对于软件操作,在学中用,在用中学,有利于学生更加快速地学习软件应用。
四、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虽然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规范化和系统化,然而目前的教学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时代的要求在变化,教学方法更应该不断地改革和完善。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当更加丰富多彩。本文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建议是经过我们多年的《统计学》课程教学和探索的总结,希望能对广大师生提供有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唐志.统计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1,(11):17-19.
[2]黄海午.《统计学》课程教学新模式探索[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2):163-164.
[3]吴启富.中国统计学课程建设发展沿革及存在问题[J].统计与决策,2012,(3):48-50.
[4]纪淑娴.网络环境下经济管理类统计学课程教学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0):109-111.
[5]史文雷,徐蕾,彭学君,宋存米.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文汇,2011,(06):41-42.
篇3
一、合理利用先进的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们都知道,素质教育主要强调的是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所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质上指的是学生不仅要对一些基本知识、原理加以全面的掌握,同时,作为独立的主体,还要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发挥,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通过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及时地观看到了时事问题,在运用与解答问题材料时,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局限于一个答案,而是随着他们思维的进一步扩散,学会了从各个角度、层次上对材料进行分析,将以往那种思维定式完全打破,思路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宽,大大扩充了信息,实现了举一反三的目的,从而使得初中生形成了良好的发散性思维。实际教学时,应根据教材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以及新旧知识间存在的相似或者不同之处,进行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材料编制,要求学生进行一番对比,在异中寻找相同之处,总结出各种事物间存在的共同属性,从而使得学生的思维越来越灵活。
二、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进行教学方法的活化。课堂教学中,我们对启发式教学有着高度的重视,这是增强教学效率的途径之一。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教学模式并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是要将学生头脑中已经形成的知识与经验两者间存在的矛盾因素揭示出来,以不断促使学生自觉地探索有效处理问题的渠道。要想合理运用启发式教学,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教育者的积极引导。一直以来,人们都将启发式当做了问答式,实际上,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是多样化的,比如,问题启发、比较启发、形象启发等等,主要目的是为了不断增强启发效果。其次,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高度重视情感性的教学,激发出学生的内部驱动力,强化他们的人文素养,帮助其提高学习自信心,在一种有效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热情。
三、在生活中进行知识的巩固与运用
教学不仅来自于实践,同时也服务于实践。在进行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积极地将学生知识的运用欲望及问题的解决欲望全面地激发出来,不断地引导每位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巩固所学的新知识。
身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者,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学内容加以科学的整改,积极地开发出新课程资源,对学生加以引导,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将处理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特殊矛盾作为出发点,进行一系列知识验证型社会实践活动。思想品德课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其属于德育的核心部分,教学中一直都有着知与信、信与行的特殊矛盾。实际中,我们所传授给学生的原理、观点、其他社会知识,能不能被众多的学生所接受,同时,逐渐地内化为行为,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信”。要想有效解决上述特殊矛盾,教学过程中,应通过走出去的方式,让每位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跨入社会,充分利用诸多的形式(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进行知识的验证,以确保理论原有的可信度与说服力不断提高,从而将学生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有效地处理,树立起良好的信念。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坚持不懈努力,积极探索实践,并且还要和学校相关部门良好配合,加强协作,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适当地改革,不断创新,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落实教学目标,从而确保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孙令琴.思想品德教育应把课教“活”[J].琼州学院学报,2007(S1).
篇4
(二)经济学与管理学的混淆。
贸易经济专业另一个问题在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学科界限的混淆。贸易经济学隶属于经济学学科范畴,然而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和管理学出现了同一化的趋势,经济学和管理学最大的区别在于研究的目的进而带来的研究方法的不同。经济学研究的本质是福利问题,即对研究对象对社会、消费者、生产者等利益相关方的福利影响,但是管理学是研究是什么的问题,二者的研究重心不同。经济学更注重规范性,是解释现象和预测趋势,,强调理论的逻辑严密性和本质抽象性,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因此,在培养实践型人才,构建实践型教学体系时就走向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相混淆的误区,以本科毕业论文为例,贸易经济学专业的论文用规范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和思路较少,反而使用管理学分析框架,分析怎么办、是什么的论文较多,出现了边界混淆的情况。
(三)教师队伍建设薄弱
1、科研方向不明确。
贸易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不统一,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这是大背景的问题,即学科没有系统的研究传统和思路以及方法。这就造成了学科发展前沿的模糊,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研究方向不明确,还属于“游击战”的研究模式,使得科研创新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削弱了贸易经济学科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2、实践能力缺乏。
贸易经济特色专业的师资队伍力量薄弱,也使得贸易经济特色专业教学陷入困境。由于贸易经济专业长期受重理论、轻实践的办学理念思想的影响,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近几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张和学校规格的升级,各高校纷纷吸纳了大量的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贸易经济特色专业教师不足的现状,但这些教师大多缺乏实践知识以及在企业的工作经验,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认识也不够深入,致使贸易经济特色专业教学的效果不理想。
(四)特色性、专业性不突出。
贸易经济学科存在特色性和专业性不突出的特点,与其他应用经济类专业区别不大,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和就业方向的模糊性。特色性、专业性不突出也会阻碍科研和教学的共生共长。
二、学制视角下贸易经济学科建设改革思路
(一)学制视角下构建科学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从贸易经济本科阶段教学的特殊性出发,在界定本科阶段实践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构建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模式,专业课程与实践基地的衔接上进行改进,在理论课程中更多地引进贸易经济前沿理论,同时开设更多的选修讲座课,实现贸易经济专业的特色化和专业。对我校来说,在服务北京市经济发展的大方针和导向下,针对现有的实践教学的现状,从全日制本科生实践特点的创新视角出发,构建了具备相应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平台的学院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等,通过在具体课程教学中与对口的实践单位相联系,即解决了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又避免了高职阶段仅重视低层次实践的弊端,可以使本科阶段学生真正将本门课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并再从实践中反馈意见,实现高层次的立体性实践教学。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科研方面,更加规范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研究方向,具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团队和国际合作活动,更加注重创新性和前沿性。与国际上加强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在国内与相关单位加强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在教学方面,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建立学习型的教职工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要引导教师在贸易经济实践中发挥一定的社会作用,在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中更加注重教师的专业性,实现从实践中更新专业知识结构,提高教师创新教育实践的自觉性和能力水平。
(三)课程体系改革。
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了新的阶段,贸易经济的问题也早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研究领域,不仅与其他的经济领域与相互渗透和融合,而且出现很多新的贸易形式,因此在课程体系和教材编写方面应当增设新的理论和专业课程,如消费经济学、零售业规划等学科。根据设定的专业研究方向和模块,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引导学生和学科向特色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同时还要根据社会需求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专业下设的方向。
篇5
2.经济学专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经济学专业经过不断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在其发展与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的不利因素,制约着其专业的稳步发展,为了实现经济学专业特色路径的建设,下面将分析影响经济学专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从而在其建设过程中,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或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特色路径的建设。在专业构建方面,经济学专业在其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视外延发展,忽视内涵建设,主要是由于经济学专业在不断扩招,使其学生的数量大幅增多,但面对其专业的快速发展,高校的办学能力不能满足专业的需求与学生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师资力量、基础设施、办学条件等等方面的不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高校实现了长足的发展,其经济学专业的数量有所增多,其生源规模不断扩大,为了实现学校的转型,提高专业的竞争力,高校纷纷采取重视外延发展的方针,这一方针制约了学校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降低了其教学质量,使其在科研成果方面也未能获得较大的提升。同时,学校在管理方面也存在问题,未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管理方法、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问题,制约着其专业内涵建设,不能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教师资源方面,经济学专业由于盲目扩招,学生数量的急速增多,但经济学专业的优秀教师资源却相对较少,教师资源在一段时间内,不能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教师在其他方面的发展机会较多,其稳定性较弱,教师往往担任多学科的课程,多领域的职位,从而教师的精力未能全部放在经济学专业的教学工作中。由于高校的教学任务重,科研经费不足,致使教师的教学、科研动力不足,教师为了实现自身发展,往往选择其他行业。在学生就业方面,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整体经济发展的前景不容乐观,在此环境下,企业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对人才的需求有所减少,导致就业机会也逐渐减少,直接影响着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同时,由于经济学专业的重视其理论知识,轻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致使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不足,其就业更加困难。
二、实现经济学专业特色路径建设的措施
经济学专业特色路径建设的实现,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共同作用,如: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专业方向、教师素质等,办学理念将指导经济学专业的发展,培养目标将利于其教学的实现,教学素质将保证其专业的持续发展,因此,经济学专业在其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特色路径的建设。
1.确定办学的理念
经济学专业的特色路径建设中其办学理念是最为关键的,办学理念直接影响着其专业建设的成败,专业的发展要满足社会的需要,进而确定其办学的方针、理念与方式等。办学理念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将指导专业的发展,同时影响着专业的教学、管理与科研等。办学的理念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与系统性,从而使其专业的发展更加完善,同时办学理念要不断创新,使其专业具有特色与竞争优势,才能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办学理念要与时俱进,进而才能实现特色路径建设。经济学专业的办学理念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在满足社会发展、经济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突出专业特色,根据时代的需要,实现其人才培养与专业发展,高校要更新其经济学专业发展的理念,教师要转变其教学的理念,逐渐提升学校的办学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积极研究学生培养的方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学生身体与心理素质的全方位提高,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针对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工作岗位的需求。在学校管理方面,经济学专业也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理念,从而实现人性化管理,促进其培养目标的实现,实现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规划专业的方向
经济学专业特色路径的建设要规划其专业的发展方向,随着办学理念的调整,其专业发展方向也要实现多元化发展,才能促进高校的发展,实现专业特色路径的建设。专业发展方向的规划是高校改革的重要工作,合理的规划,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经济效益的增涨,因此专业方向的规划是必要的。经济学专业的发展方向,要适应国家的建设、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等方面的需求,经济学专业仍需坚持扩招、合作办学等方式,同时要注重外延发展与内涵建设的有效结合;经济学专业要确定长远的战略目标,根据国际经济的形势,调整其专业定位,使其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经济学专业要积极利用自身的资源,如:师资力量、硬件设施、办学条件等,逐渐实现资源的共享,实现交叉学科的教学,实现多元化的教学,进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明确自身专业发展的方向,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使其满足企业的需求,并实现专业的特色路径建设。
3.完善教育的资源
教育资源主要包括生源与师源,二者的完善有利于专业的特色路径建设,经济学专业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其师资力量,不仅要保证其数量,还要保证其质量,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专业的发展,教学的质量与科研的成果等,经济学专业的教师要具有特色,具有专业特色,才能建设特色路径的经济学专业。高校要采取相应的政策,从而吸引优秀的教师人才,并加大对科研的投入,使教师通过科研实现自我价值;同时高校要为教师提供培训、留学等机会,使其教学能力不断提升,通过交流将使其更加了解经济学专业的发展;高校要健全其用人机制,其机制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并提高物质待遇,采取关怀手段,进而保证其教师队伍的稳定性。经济学专业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其生源,通过大力的宣传,树立学校的形象,通过各个方面的建设,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从而吸引更多的生源,为专业的发展与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高校的生源要注重其质量,进而实现人才的培养,学校要注重人才培养的目标,注重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现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篇6
为了实现经济学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我们制订了具体的建设方案,通过师资队伍的优化、科研平台的搭建、课程体系的改造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等举措,进一步突出我校经济学专业在流通经济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优势,为培养流通领域的实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1 以学科为引领,构建“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特色课程”三位一体、相互衔接和融合的学科专业建设体系 (1)《西方经济学》课程已经建设成“校级精品课程”,并正在积极准备申报北京市精品课程。经济学专业的课程建设工作已趋于规范化。从教学大纲来说,内容完备、科学,而且根据形势的发展每两年修订完善一次,以适应不断变化社会需求。从教学过程来说,严格按大纲要求的内容讲授,以便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从考试形式来说,力求多种形式,注重于考察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实际应用能力。尝试教考分离取得明显效果。
(2)建设产业经济学课程重点课程。首先,要构建符合学科定位特色的课程体系。以应用性为本,强化案例教学和量化分析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以体现流通特色为切入点,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相关内容,构建完整的、体现特色的、有针对性的、分层次的产业经济学课程知识体系。其次,要推进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尝试建设研究型课程。要探索针对不同层次和专业开展立体化教学的教学方法,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加大学生参与课程的力度,加强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如开展分组专题研讨、课堂讲述、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行业分析报告、重视量化分析能力的培养等,建设研究型课程。最后,要加强课程资源的建设,构建课程教学的网络平台。
(3)在研究生层次和本科层次开设“流通经济学”课程,使经济学专业建设的特色在课程体系上得以体现。制定了课程建设的目标和规划,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试方式。目前流通经济学已经完成一般性课程建设,并且出版了《流通经济学》教材。这些都为课程的后期深入建设和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现有课程体系将由传统的定性研究为主向定量研究为主过渡,加强定量分析的内容,同时注重建设经济咨询方法和经济政策研究方面的课程,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 以特色为引领,形成了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学团队 (1)进一步强化研究方向,做到“术有专攻”。从学科建设出发,引导教师调整和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按学科建设的要求,发表和出版高水平的专业论文和著作。
(2)高度重视并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学术队伍的建设,在人才培养上除积极引进有潜力的科研骨干外,主要应立足于自己培养,要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研究氛围,对学术上有成就的科研人员要为他们创造更多到国外进修、交流学术思想的机会。该学科的毕业生不仅在实践中发挥所学,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而且在理论研究上也颇有建树。
(3)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青年教师具有精力旺盛、思想敏锐、接受能力强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应该在对外学术交流、教育教学培训等方面向青年教师倾斜,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包括每年选派教师参加由中国人民大学组织的“西方经济学一线教师培训班”,对于英语水平高的青年教师,进行双语教学培训等,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4)努力营造团结协作、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经济学教学团队是一个团结的集体,老教师为人师表,严谨治学;青年教师积极上进,肯钻研,能吃苦,勇挑重担。大家经常互相交流思想,探讨学术问题,好的资源共享,工作齐心努力,这都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5)加强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目前西方经济学课程组每学期组织4~5次集体备课,一般在学期初安排1次,主要讨论教学大纲、确定教学进度和教学日历;学期中安排3~4次,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研讨、调整讲授内容、对同行听课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讨等;期末安排1~2次,主要讨论试卷命题、流水阅卷并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
此外,团队非常重视科研工作,注重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转化,不断提升专业内涵。经济学专业在多年的建设发展中形成了一支优秀的学术队伍,尤其在流通经济领域研究中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和较为突出的科研成果,曾承担过国家科委重点软科学项目,科研成果曾获得过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和第十届中国图书奖,《物流经济学》教材已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更为重要的是,一些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已经用于教学,如《流通经济学》教材,收到良好效果,使得专业特色的建设落到实处。因此,以科研促教学,支撑了流通经济研究特色在课程体系中的渗透,保证了专业特色的体现。2009年获批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并获得“首都教育先锋”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 以创新为引领,注重学生学术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分级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改革。根据因材施教的方针,经济学专业采取分层次教学的方式,根据教学对象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二是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改革。在必修课的课堂教学中,广泛实行多媒体教学,同时改革课堂教学方式,突出课程中心与课程框架的教学,压缩细小知识点的教学,增大讨论式、启发式教学,压缩经院式、讲解式教学。三是以考教分离为主的考试方式改革。作为面向全校开设的专业基础课,《西方经济学》课程进行了考试方式改革,实行考教分离,聘请外校教师出题,提高了教学效果,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四是以导师制为主的实践教学方式改革。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经济学专业在2004级新生中试行了导师制,强化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性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在各个年级全面铺开,结合读书活动、社会实践和学年论文,推广导师制。
(2)强化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突出专业应用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强调对流通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以及流通运行过程中各环节的熟悉和把握。
(3)实践经济学理论知识的平台——《经济学刊》。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在讲授书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充实实践教学内容,利用经济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然后形成论文,质量高的论文,在经济学院的《经济学刊》上发表。《经济学刊》于2004年12月创办,目前已经出版了12期。这种实践教学形式调动了学生科研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达到了实践教学的目的。
(4)经济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经济学实验教学与数据处理中心。经济学实验教学与数据处理中心于2008年12月开始设备的安装和软硬件的调试,2009年春季学期投入使用。该中心的建设为一些重视定量分析的课程提供实验的场所,如计量经济学、经济预测与决策、时间序列分析以及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等课程的实验可以在实验中心开展和完成。学生通过一些软件的使用以及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以及提炼,提高对经济数据进行量化分析的能力,从而强化教学中定量分析的力度,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
(5)经济学知识大赛:寓教于乐,深入领会知识的内涵。为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深刻领会所学知识的内涵,经济学院每年都会举办“经济学知识大赛”活动,通过大赛提高了学生对经济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经济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推进了小组协作式学习和素质教育的开展,也实现了对理论知识的深化。
目前经济学特色专业的建设工作在有序稳步推进。我们将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完善特色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培养方案以及课程设置,加强专业素养,开拓国际视野,实现特色专业建设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谭德军.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597-599.
篇7
(二)教学改革与实践目标
深化经济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建设、考试改革,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的建设等问题进行全面探索,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
(三)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基础。目前我们有一支理论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过硬、师德师风高尚、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在今后的建设中还将进一步培养、引进高水平人才,以提升经济学专业在全国的影响力。
(四)科研建设目标
科研成果既是专业建设的标志,也是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支撑。围绕专业特色明确教师科研方向,加强团队合作,努力提升科研实力和水平,争取获得高水平科研成果,包括课题、论文、专著、获奖,扩大在省内及国家的学术影响力。
(五)学科建设目标
以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梯队基础设施建设资助为基础,在未来五年里,不仅要继续保持目前的成绩,而且还要攀登更高的高峰而努力,为冲击国家级重点学科积累基础。
二、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
(一)人才培养的实践
为了培养具有理论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我们采取了多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具体包括:学业导师制、组建学习小组、进行社会调研和开展岗位实习。
1.学业导师制。
导师制包括固定导师和流动导师两种形式。固定导师是每个相关教师固定地为某个班级或年级充当指导老师,具体负责学生在学习、人生设计以及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流动导师是通过网络建立起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即学生可通过网络向流动导师提出问题,导师在网上做出回答。
2.组建学习小组。
组建学习小组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需要,组成规模较小的一个学习小组,一般为5-10人。一方面提倡学生自己进行学习讨论、对一些大家都关心的问题的进行研究;另一方面也鼓励相关老师能够参加学生们的讨论。组建学习小组还要渗透一种以培养学生研究兴趣为目标的活动宗旨,争取在兴趣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
3.进行社会调研。
进行社会调研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社会,同时检验自己在课堂上学的知识具有怎样的解释力。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以理论见长,局限在课堂学习容易把知识学死,而且自己也不知所学的知识到底有没有解释力。进行社会调研就是要使学生加深对自己所学知识的理解。
4.开展岗位实习。
开展岗位实习的目的是锻炼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在推行学分制学习后,学生可以自主地选课、修学分,因此许多学生在前三年的时间就可以修完必修课及选修课所需要的学分。剩余的时间除了完成学习所需要的其他环节外,可以抽出一些时间到社会进行实习。另外,也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或业余的时间进行临时的、或短期的实习。总之,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把学生的能力最大程度地挖掘出来,提高了他们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2007年以来,经济学专业累计培养了本科毕业生500余名,就业率达到90%以上,考取研究生比率达到10%以上。学生通过专业培养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功底,通过专业实习掌握和了解社会实践技能,毕业生主要走向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和自主创业等领域。
(二)教学建设与改革实践
1.完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
根据经济学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对原来的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完成了新的2009版人才培养方案修改、落实工作。新版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了理论研究与市场实践两大模块课程,加大了多元化培养体系建设。
2.改革教学考试方法,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
我们从教学方法、考试环节同时入手,摆脱了传统的以传授为主的教育,加大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第一,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强调实践教学,引入案例式教学,理论课教学中加入众多的案例分析和模拟练习。第二,在考试内容、形式上也进行了改革。从考试内容上要求学生在对课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考试形式上要求采取包括作业、回答问题、课堂讨论、论文等多种方式。第三,大力开发和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除了利用目前已开发的信息平台外,还组织现代教学技术经验丰富的教师开发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同时充分利用校园网,尝试网络辅助教学。
3.注重教材、精品课、实习基地建设。
我们所选用的教材主要是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和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获奖教材,同时我们也鼓励一些有多年教学经验和研究基础的教师,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和本校学生特点,编写一些更有针对性的教材。现已出版《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三部教材并已投入使用。精品课建设在经济学专业启动较早,目前有一门省级精品课政治经济学,正争取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获得省级精品课。我们也在努力增加专业实习基地,新建专业实习基地5个,累计接受毕业生实习达500人次。
4.完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第一,完善教学日常环节管理、教学文件管理、教师管理、教学研究活动管理。从教学的各个环节上看,对教学大纲的编写、专业教学计划的编订、考试改革方案、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学生毕业实习、读书工程和创新工程,学生评教实施办法,教师评学有关规定等都建立了较完善的制度。第二,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了院长、校督导、院督导、系教师四级教学评估体系,从教师备课到课程考试评卷实行全程评估。系内主要是以系主任负责领导,重点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质量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每年开展2次学生评教,了解教师教学的优缺点,并及时向教师反馈,以促进教师尽快改进。
(三)师资队伍建设实践
本专业拥有一批从事经济学教学、科研的专业师资队伍。教师职称结构合理:本专业的15名教师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形成了合理的梯队结构。教师学历结构较好:15名教师中,全部具有硕士学位,具有博士学位的有13人,占87%。教师梯队结构合理:本专业任课教师形成了老、中、青三层次结合的梯队,老年教师1人,中年教师9人,青年教师5人。学缘结构合理:教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等国内著名大学,也有部分教师曾到印度、澳大利亚、英国等地进行学习与交流。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是立足现有队伍,积极引进高水平人才,稳定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育教学名师、青年教师,普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近年来,我们引进了南开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各1人。我们特别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以提高经济学专业教师队伍的质量。例如,对拟培养的青年教师按照学校和学院的统一要求制定明确的助课计划,在本专业确定有多年教学经验且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学导师,采取一对一的培养方式进行助课。青年教师首次上课或承担新课需要提前完成授课大纲和教案的准备工作,上课前除了必须经过系和教研室主持的试讲外,其授课大纲和教案要接受教研室主任及相关具体教师的审阅,合格者方能上岗。青年教师除了需要认真参加助课外,还要利用一切可能条件开展更为广泛的听课活动。每位新调入青年教师在二年之内至少需听取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二位以上任课教师授课。青年教师听课需有听课记录和听课心得。
(四)科研建设实践
1.以高水平科研成果为标尺
使经济学专业的教师树立攻关意识,建立宁缺毋滥的科研理念。
2.以研究团队为基本研究单位
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研究方向,在、申报课题、争取科研获奖,都要围绕这个方向,进行集体攻关,并且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研究发展机制。
3.以加强学术交流为重要途径改变教师们的观念,开拓教师们的思维。
并且通过与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扩大影响和知名度。具体如积极扶持教师走出去参加各种国内国际学术研讨会,派出访问学者和年轻教师去国内重点大学,甚至出国访问进修,同时积极接纳国内外访问学者,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讲学。近年来,我们专业有多名教师到英国、日本、韩国和泰国等地进行了学习和交流。
4.以实现教学科研并重为指导思想
加强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形成科研促进教学建设机制。
(五)学科建设实践
1.采取引进来的方式加快学科队伍的建设。
引进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形成强有力的学科梯队。
2.加强学术交流
让学术界了解我们,并且建立与学术界较为密切的关系,形成学科建设的良好环境。
篇8
将检索到的设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按类别进行分组,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开设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中,综合类院校最多,共有28所,占总数的56%,其次是财经类院校,有12所,占比为24%。理工类高校以12%的比例位列第三。
图2 全国高等院校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按类别分类
2. 全国开设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财经类高校
应用经济学属于经济类学科,是财经类院校的基础学科和重点培养方向,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开设应用经济学学科的财经类高校。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检索,目前我国财经类院校开设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高校共有
31所,涵盖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由表1可以看出,北京市有4 所财经类高校开设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上海市、天津市、浙江省和广东省各有2所高校,其余省份高校中均只有1所高校开设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
在这31所财经类高校中,有4所211高校,分别是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但财经类高校中没有入选985 计划的高校。其中有16所高校开设了研究生院,4所211高校均开设了研究生学院,共占总数的51.6%。具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共有12所,占财经类高校总数的38.7%。
3. 财经类高校应用经济学学科研究方向
应用经济学是我国现有的学科分类中,涵盖二级学科数量最多的一级学科之一,基础二级学科一般包括10个专业,分别是产业经济学、金融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金融工程、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学。高等院校若获得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就意味着拥有这10个二级学科领域招收和培养研究生的资格。但是,世界日新月异,经济作为发展的引擎动力,已经逐渐深入到各行各业,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休戚相关。高校作为研究机构,紧随时展潮流,相继在应用经济学10个基础二级学科的基础上,又开设了投资学、房地产经济学、法律经济学、消费经济学、能源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一些新经济领域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开设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31所财经类高校进行数据分析,将各高校设置的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统计汇总成图3。
图3 财经类高校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
分析图3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财经类高校应用经济学硕士专业在研究方向设置上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
篇9
毕业设计(论文)是以检测学生是否达到学位授予资格与学科专业水平为目的,在相关教师的教学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的论文设计、撰写等一系列工作,是学生综合能力的最终检验,也是高校教学水平的直观反映。经济学作为推动国家建设进步的重要基础性学科,在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的重要背景下,如何有效革新毕业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毕业设计教学管理、增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打造优质创新人才队伍成为各大高校经济学教学研究改革的关键环节。
以经济学专业为切入点,结合国家“双创”发展基本要求,以加强该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为目标进行有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有利于提高经济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合理性与实践性,为其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增强毕业设计内容的应用价值,全面提升经济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确保其专业性与实践性。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经济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运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求学、积极思考、善于发现的方向转变,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科研水平,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落地实施,打造实用型、复合型的优质创新人才队伍。
2 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2.1选题缺乏应用价值
由于学科限制,经济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与毕业实习内容相关性较差,不符合教学培养目标。全球经济发展瞬息万变,部分论文选题创新性不足,时效性较差,与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相脱节,忽略现实情况,在解决实际经济发展问题方面难有建树,缺少应用价值。
2.2学生重视程度不足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期间,学生面临就业、继续升学等方面的重大压力,对毕业设计工作的重视有所下降。此外,学校缺少相应的意识教育与号召工作,学生缺乏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的认识,对待毕业设计态度较为敷衍,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与自律性,毕业论文质量难以提高。
2.3学生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较差
本科阶段对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课程的教学力度较弱,学生对相关研究方法及运算软件的掌握不足,缺乏相应的科学研究经验,系统性实践训练较少,论文局限于理论知识,缺少实证研究作支撑,文章内容稍显单薄。创新创业教育不足,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薄弱,论文独创性较差,创新点不足,抄袭现象较为严重。
2.4教师指导工作不到位
教学指导工作不够深入、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对学生的辅导帮助作用较小。未合理考虑不同学生间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差异,教学指导计划过于笼统,学生个性与特点难以施展,无法做到因材施教。毕业设计教学指导大纲不完善,缺少长远规划与适宜的管理考核目标,毕业设计教学与日常教学工作相脱节,学生无法得到全面系统的教学指导。缺少相应的创新教育,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较为不足。
2.5相关激励与监督机制不健全
相关的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相关的监督管理约束机制不完善,教师指导工作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难以提高;相关教学指导模式缺乏改革创新,不满足双创背景下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3 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方法
3.1优化日常教学质量
一是根据高校自身学科特点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合理拓宽专业口径,针对财政、经济、贸易、金融等基础专业门类,科学制定招生培养指标,有效调整专业设置,优化师资配置,创新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从源头上改善经济学专业毕业设计质量与学科发展。
二是依托全国高校经济学重点课程设置基本要求,结合本校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师资情况,合理制定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等基础课程的教学安排与培养计划,加强专业课程、选修课程与创新课程的科学搭配,提高经济学专业教学效率。
三是将毕业设计(论文)与日常课程教学有效结合,在日常教学中训练学生的研究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与思维意识,制定科学、详尽的教学指导规范,提高经济学学生培养质量。以日常教学环节的课程论文融入为切入点,倡导将提交课程论文作为学生专业课程能力考核的最终检测形式,改革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增强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科学推动毕业设计(论文)日常指导常B化发展。
四是紧跟全球经济研究新进展与经济发展新趋势,重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效平衡,及时更新和修改教学内容与教材选择;合理吸收管理学等关联学科的教学经验与研究内容,促进经济学与管理学、社会学、数理统计、科技、能源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积极关注全球经济热点问题,加强课堂讨论分析;加大推进双语及全英教学,培养国际化经济人才。
3.2重视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
加强计量经济学、现代统计方法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力度,确保学生熟练掌握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及SPSS、Eviews等研究工具,提高案例分析、统计模型等相关实证研究在论文中的应用比重,解决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重理论、轻实践、缺乏数据支撑的突出矛盾,增强论文应用价值与实践意义。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快推进经济学实验室、经济学教学实践基地等平台建设,培养学生科研应用与实践操作能力。积极响应国家双创发展战略号召,大力推动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以及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经济学知识竞赛、大学生“挑战杯”、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模拟证券投资大赛等相关专业及创新活动,加大创新型、实践型、复合型经济学优质人才储备。
3.3加强论文选题管理
为有效解决毕业设计(论文)选题“重理论、轻应用”的尴尬情况,应以应用目标为导向,积极推动科学化选题的顺利实施。将教学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紧密结合,争取将实习内容,尤其是在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的实习情况与研究内容作为选题来源,增强选题实践性与应用价值。
一方面要增强学生选题自,在保证论文选题与毕业实习内容、专业培养方向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给予学生自,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培养。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论文选题审核制度,设立专门的选题审核小组,学生在确定论文题目后应及时提交《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审核表》,审核小组从合理性、创新性、可行性、应用价值以及现实意义等方面对选题进行严格的审核,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退回修改,以此保证选题的科学、有效。
此外,在选题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切合专业培养方向,从深度和广度两个层面满足教学培养计划对学生知识掌握与运用能力的考核要求,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结合生产科研实践,在操作可行的基础上,尽量向毕业实习内容靠拢,保证选题具备相应的创新性与先进性,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毕业设计的应用价值。论文题目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不断更新,确保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符合当下相关理论知识的发展趋势,避免老套、陈旧的选题出现,增强毕业设计(论文)的时效性。
3.4有效区分学生能力层次
一方面,高校应建立适宜的学生能力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学生前三年的学习表现与潜力,从学习态度、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将学生划分为不同水平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与目标,因材施教。对于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较差的学生,不能因此降低考核要求,应积极提高其毕业设计(论文)的专业性与规范性,增强其科研素养与创新意识,丰富其实践训练经验。对于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应在毕业设计的合格基础上适当提高标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能,进一步开拓其研究思维、锻炼其科研能力,在保C质量的前提下,增强论文独创性,创造更多优秀论文,争取大部分毕业设计(论文)在修改完善后能在相关领域核心期刊上发表。
另一方面,根据区域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金融、财政、贸易等不同研究方向,合理分配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对口”指导,有效提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师资力量,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3.5加大监管考核力度
一是规范相关政策制度,以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为目标,设立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小组,协助教师和本专业有关部门完成学生毕业设计的教学、监督、管理、考核等工作。对毕业设计各环节的工作内容与预期绩效进行明确规定,包括对学生论文完成情况的检查监督、毕业设计质量的考核与评定、优秀论文的选拔等等。二是加强质量管理,构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监控系统,加大教学监管力度,定期开展相关检查工作,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动态调整教学安排,及时提出指导意见,优化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指导计划与管理考核目标,适当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合格标准,加强教师和学院的监督约束力度,定期开展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检测工作。三是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根据学生日常表现、学习态度、毕业设计质量、创新能力、思考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等多个方面,严格把关毕业论文成绩的考核与评定。
参考文献:
[1]武卫莉.加强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实践和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1,31(5):117-120
[2]喻永红.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J].经济研究导刊,2013(34):276-277
[3]马洪云,黄启.经济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3(4):20-25
[4]费志勇,冀宏.高校“双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6(16):66-69基金项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研究项目:加强经济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实践和研究;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湖北省产学研合作机制与运行绩效评价研究。
篇10
严格遵照教育部对经济统计学专业的要求。主干学科为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其中核心课程为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金融学,会计学,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抽样技术与应用,应用时间序列分析。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含基本统计分析软件应用、统计实务模拟等),社会实践(含经济社会统计调查、统计工作实习等),科研和论文写作(含毕业论文、学年论文、科研实践等)。专业实验包括计算机基本技能实验、统计分析应用软件实验、经济计量分析软件实验、数据挖掘技术与应用实验。
2.参照其他院校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选择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财经院校(如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上海金融学院、 河南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学院和山东工商学院)和综合类院校(如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和云南大学)以及师范类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作为参照院校。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在统计学经济统计、商务统计、金融统计方向中,财经类院校主要突出经济学课程,招生偏重理科生。综合性院校和师范类院校主要课程为理学类,招生偏重理科生。
综上所述,经济统计学专业应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需要,熟练掌握现代统计理论和经济数量分析方法,具有扎实的统计学、经济学和金融学基础,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软件处理统计数据的复合型高素质经济管理统计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外资企业和大中型公司等从事经济统计分析、管理咨询、市场调研和商务数据分析等管理工作。
3.与学院培养方案形式统一
新制订的培养方案和整个学院的形式保持了统一,以便于教务人员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 经济统计学培养方案专业课的设置
经济统计学的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和招收对象为理科生,设置了保险精算、金融统计和商务统计三个方向。学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并达到学位授予要求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由于经济统计学对统计学和经济学知识的要求较高,我们提高了课程总学分和总学时,注重主干学科和专业课程的开课顺序和教学周学时分配,强化实训实践课程,实行理论和实践并行。
培养方案确定了5门学科基础课程,分别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C语言程序设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管理学。确定了5门专业基础课程,分别为基础会计学、经济统计学、货币金融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确定了9门专业核心课程,分别为国民经济统计学、多元统计分析、统计预测与决策、抽样技术与应用、应用时间序列分析、金融统计学、市场调查与分析、投资学、数据挖掘。
篇11
一、“大金融”战略对金融学科建设的新要求
金融学科发展的终极目标在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金融人才,因此金融学科建设要在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服务经济发展,顺应市场需求,不断调整金融学科定位,优化教学资源,并把金融学科建设与学校整体建设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事半功倍的金融学科建设之路。
(一)“大金融”战略对金融学科定位的新认识
金融发展的不同阶段,金融学科对于研究范围与研究重点的定位都有所不同。
传统的金融学科以“货币经济学”为其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货币理论、利率理论、汇率理论、国际收支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等。金融学教育采取“经济学院模式”,培养的学生多从事宏观经济分析和经济政策研究,体现出金融学和经济学的融合。
20世纪70年代,以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为代表的数理金融理论的创立,极大地促进了微观金融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技术方法研究微观金融问题, 金融学逐渐数学化、 模型化和微观化。金融学科的研究对象转向金融市场,研究内容包括金融工具及其创新、风险度量和管理等。金融学与管理学相融合的“商学院”模式培养出的人才多从事市场化的金融应用工作。
然而, 将金融学科划分为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并无益于金融学科的发展,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就暴露了这种两分法的弊端。 要准确理解金融危机的爆发原因,寻找可行的治理与防范措施,需要理论界与实务界具备“大金融”意识,不仅需要掌握和理解包括公司金融、金融市场等在内的微观金融学知识,也需要从宏观的角度思考金融危机的本质。“大金融”概念, 最早是由我国知名金融学家黄达先生于本世纪初提出的(黄达,2003),主张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的有机结合,这一概念经陈雨露等的秉承和创新 [2-5] ,如今已非常清晰。所谓“大金融”,具有三方面的基本内涵: 一是在金融学理论上强调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的系统整合, 二是在金融理念上强调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和谐统一, 三是在金融实践上强调一般规律和“国家禀赋”的有机结合。这一概念体现出现代金融是一个高度复杂、高度综合、高度开放的系统,同时也使金融学与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数学、信息科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交融而呈现出“学科群”特征,金融学科建设需要有“大金融”意识和“大金融”战略 [2] 。
(二)“大金融”战略对金融学科建设的新要求
“大金融”战略对金融学科建设提出了以下四点新要求:
1. 高校金融学科建设要契合自身办学目标。“大金融”战略固然给金融学科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要求金融学科建设必须与时俱进,用立意高远的战略眼光,对其进行准确定位,但切忌求大求全,金融学科建设的定位须与自身办学目标相一致。首先应明确办学目标,考虑是把自身定位为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还是定位为富有地区、行业特色的学校。其次要确定学科性质的定位,财经类、师范类、综合类或其他性质的院校,在学科建设目标、方向和重点上都会有所不同。最后需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本科、硕士、博士各层次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不同的金融学科建设方案来支持。
2. 以建设金融优势特色学科为目标,优化课程体系。首先,课程设置中必须强化专业主干课程,突出一组高质量的统帅课程,在此基础上,各高校可依据自身优势特色、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设置富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以自身的资源优势重点打造出优势特色学科。其次,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上,要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对金融学科发展的需求,积极开发反映学科发展的新课程,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研究型、反思性、合作性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质疑、交流、对话与合作。最后,应特别注重加强金融实践教学。注意产学研结合,吸收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通过举办金融情景教学、金融学沙龙等学术型社团,活化学生的金融理论知识;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实习实训活动,拓宽实践教学渠道。
3. 加强科学研究和学科队伍建设。一方面,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是否有优势、有特色的重要衡量标志。“大金融”战略下的金融学科建设,应坚持金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全面发展,高校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竞争条件,建立高效的科研管理机制,努力形成一种能够促进学术自由发展和教学相长的学术氛围。另一方面,加强学科梯队建设是提高科研水平的关键。需根据金融学科的建设需要,建立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骨干,教学及科研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
4. 认识现代金融学科的“学科群”特征,重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整合,发掘金融学科建设新亮点。现代金融的发展已呈现出明显的跨学科特性,例如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需要从金融活动的视角研究法律问题,或者以法律的方式考察金融问题;又如行为金融学将心理学、 行为科学和社会学纳入金融投资行为分析; 再如计算机技术推动金融朝着电子化、信息化、系统化、工程化的方向发展。因此,金融学科建设必须顺应“大金融”的发展趋势,高校应在学科交叉和空白地带挖掘金融学科建设的新亮点。
二、金融学科建设现状与未来着力点:以河北金融学院为例
河北金融学院金融学科始建于1952年,拥有60 多年的办学历史, 在河北省同类学科中始终处于教学、科研、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的领先地位,现为河北省重点学科、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该学科在建设过程中秉持的目标是: 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金融学科建设的牵引和辐射作用,为河北省的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在国内、 外金融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方面形成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金融学科建设现状
在上述建设目标的指导下, 河北金融学院积极加强金融学科师资队伍建设, 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努力提高办学层次,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 在学科方向凝练、 科研平台构筑、 专业人才培养和国内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学科团队不断凝练研究方向, 紧紧围绕农村金融、金融创新、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开展相关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研究过程中,团队成员取得了一定的原始数据资料和一些富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丰富了金融学科的内涵,推动了金融学科的发展与创新, 并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为促进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学科团队主要采取的措施有:(1)鼓励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提高其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2)完善科研项目配套制度和科研成果奖励制度, 大力支持建设成效显著的研究方向;(3)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邀请国内外有名望的专家、教授来校进行学术交流, 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国内有关学术会议;(4)组建农村金融科研基础团队, 营造良好的科研学术环境。
金融学、保险学、投资学各专业逐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紧紧围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面向行业需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团队教师大力开展教学改革,完成多项教改课题。金融学、保险学、投资学专业学生在河北省、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新创业、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英语演讲比赛、数学建模等各项赛事中均有奖项斩获。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在金融系统内的就业率达70%以上。此外,金融学科为河北省金融系统员工提供业务培训近万人次,发挥了为地方金融服务的功能。
学校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金融机构保持了长期合作关系,并且与部分国外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对外交流与合作,不仅建立了稳固的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探索与行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同时还能及时掌握国内外金融业实务及发展动态、学科前沿,促进了学科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
虽然该校在金融学科建设中已取得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在“大金融”战略指导下,学科方向需要进一步凝练;二是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创新团队人才缺乏,学科队伍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进一步改革教学和人才培养方式;四是学科团队的学术水平及科研能力有待提升。
(二)金融学科建设的着力点
1. 凝练学科方向。为促进学科交叉融合,需进一步梳理、凝练学科研究方向,明确各研究方向建设目标和措施,使学科建设规划更趋合理。在保证专业课程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把专业教育和特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现有的“金融+X”多专业交叉与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形成金融经济学、金融统计与数量分析、金融会计与审计、金融营销、金融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英语、金融法等一批具有金融特色的新领域和生长点。
2. 加快学科团队建设。 现代学科发展越来越显现出交叉、融合、综合性特征,不同学科学者之间需要合作、协作,共同完成一项科研工作,特别在应用研究领域。科研成果是团队合作的综合产物,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不能完成的。因此,科研队伍建设要统筹规划,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和中青年教师培养力度,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以特色学科和重点研究基地为依托,以项目研究为纽带,建设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的研究团队。
3. 改革教学与人才培养方式。一方面,优化课程设置, 构建宏微观并举、 理论和应用并重的课程体系。学校可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优势,设计并开设一些紧扣金融学前沿或富有地方、 行业特色的选修课。 (1)根据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开设课程,如网络金融等课程;(2)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设能够发挥学校属地优势的课程,如“京津冀地区循环经济融资方式专题”、“地方金融发展问题研究”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加深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认识与理解, 进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另一方面, 加强与金融行业的友好合作,深入开展人才培养调研及各种实践活动,不断优化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适应AFP、CFP职业能力要求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4. 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增强服务社会能力。首先,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如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提高研究经费的使用效率;建立院系二级科研管理体制,降低管理重心,整合科研资源。其次,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为科学研究工作创造良好条件。继续推动河北省科技金融重点实验室、 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等科研平台建设, 努力申报省级研究基地和研究团队。最后,建立行校合作的产学研长效机制。 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因此,通过科研项目实现与行业需求对接, 不仅能够实现行校双方资源共享, 而且有助于促进人才培养做到真正与实践接轨, 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陈长民. 对金融学科建设问题的几点认识[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12(3).
[2]陈雨露. 中国需要“大金融”战略[N]. 环球时报,2013-05-25.
[3]陈雨露. 走向核心国家:中国大金融战略与发展路径[R]. 2013-05-25.
[4]陈雨露. 大金融战略的内涵和实践路径[J]. 中国金融,2013(12).
篇12
LV Yan-fang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alian Liaoning 116025, China)
【Abstract】Interdisciplinary graduate training mod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being concerned by world-renowned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This paper explores graduate interdisciplinary personnel training mechanism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mproving the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resource sharing, providing a platform of postgraduat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building a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team to provide interdisciplinary academic exchanges, and financing outstanding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short-term interdisciplinary training projects.
【Key words】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tegration; Training
协同创新作为创新发展的主流模式,体现了各学科领域整合的发展趋势。单向创新不能充分体现创新发展的多维知识结构。多学科交叉和整合研究成为各学科学者倡导的、突破学科边界的合作研究方式和新思路[1]。当今社会所需求的人才知识结构应兼具复合性、层次性及应变性等多元化特点。高等教育中研究生培养质量对于科学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基于协同创新视角下的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日益受到世界知名学府和研究机构的关注。为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在高等学府中探索协同创新视角下的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不仅符合科学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且是各高校提高教育质量、提升竞争力、保持领先优势的重要途径。
1 培养研究生跨学科协同创新的理念
学科交叉与整合已成为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例如,近年来,经济学的理论研究逐渐呈现出科学化的发展态势,研究问题本身要求多学科知识架构。而最为突出的表现形式是数学与经济学相互渗透、整合的现象愈加明显。愈来愈多的学者认为,在经济学领域里不可能仅凭单一知识,说明某个理论正确与否。经济学有必要借助于数学这一较为严密、精确、实用的思维工具。数学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现实生活等领域的应用构成数学持续发展的强大推动力[2]。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数学模型在研究经济规律中的巨大威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3]。经济学中的均衡分析、边际与弹性分析、聚类与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经济增长、经济控制、博弈论模型等都是利用数学工具来解释或解决实际经济问题[4]。数学方法不仅能分析经济关系和现象的数量方面,而且可对经济现象进行质的分析[5]。然而不是所有经济学思想都可以数学化,很多高深的经济学思想是不能转化成数学模型[6]。科学本身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数学在科学研究中存在一定的限度[7]。正确发挥数学在经济学的教学根植于对经济学数学化问题的深入理解,掌握教学中数学使用度的问题[8]。由于定量分析方法依赖于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极好的载体[9]。高校教师应正确地灌输研究生跨学科协同创新的思想理念,应注重培养研究生更新知识结构,调整智力结构,将不同学科有机结合,融会贯通。
2 加大跨学科课程建设与资源共享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信息化的日益加速,世界上许多难题无法仅凭单一学科有效解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某些重要问题,在内容和方法上已超越单学科的界限,覆盖多学科知识体系。众多问题自身兼有多学科领域的跨越性、相融性特点,严格的学科间划分及分界日益被打破。当前科学技术的突破和重要科技成果的创新,荟萃了多学科渗透融合的成果。传统高校各学科之间泾渭分明,难以共享教学及科研资源。高校研究生跨学科培养过程中,应打破单一学科的局限,整合与优化课程结构,融入各学科特色与优势,设计与制定课程名称与内容,共享开放式跨学科资源,加大跨学科课程建设,鼓励研究生跨专业、跨学院选课。
3 提供研究生协同创新平台
研究生群体作为科学发展的后备力量,如果能正确引导、协同创新,扩大研究视角,加强培养机制,将来会成为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高等学府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学校设置的学科进行整合,建立文理学科协同创新的研究基地,为实质性的文理、多学科交叉整合研究提供平台。利用多学科交叉整合优势,为研究生创造灵感激发、思维互动启发的有利平台,提供学生的独立实践过程,确保研究生在创新实践中的自由发挥留有一定空间。通过协同创新基地的平台建设,使研究生掌握跨学科领域先进、前沿的知识、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协同创新能力。
4 建立跨学科研究团队
利用学科集群与整合优势,对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和科研较为突出的研究生,建立跨学科研究团队,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以往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以院系培养为主,通过建立跨学科研究团队,组建跨学科培养的导师队伍,安排好各位导师的职责分工,集体参与指导、培养研究生。根据培养目标与方案,突破以往仅局限于院系结构的培养模式设置协同创新培养体系。从而对加入跨学科研究团队的研究生在导师配备、课程选择、科研指导、论文设计等方面,建立灵活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5 提供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
跨学科交流可以创造学习、交流氛围,是推动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在跨学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中,各院系应高度重视如何推动跨学科交叉融合与发展模式。围绕理论、方法及学科前沿定期举办知名专家学者的“跨学科学术沙龙”、“专家论坛”等,开展跨学科学术探讨与交流活动。这种内容丰富多彩的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一方面营造了浓郁的学术氛围,拓宽了研究生的视野,另一方面激发了研究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对多学科知识的挖掘能力,多学科热点问题的捕捉能力及科技创新能力。
6 资助优秀研究生参加短期跨学科研修项目
为了促使研究生学习更多的跨学科知识,以及在实践中灵活应用跨学科知识,实现跨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学校可选拔优秀研究生,资助他们到国内外进行短期研修。利用国内外跨学科优势资源,开拓国际化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也可为研究生提学研合作平台,与校外多家研究机构及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研究生提供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实践机会。
7 开展研究内容训练及竞赛活动
在协同创新理念下,为培养跨学科研究生学以致用及充分挖掘学生创新能力,深入了解跨学科专业前沿动态,扩展和提高研究生能力,财经类高校针对经济问题的技术和方法处理,如委托问题、连续公共物品的私人供应、税收垄断者的动态最优化、企业的最优投资路径、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均衡、最优社会储蓄行为等,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内容训练及竞赛活动。研究生可自主选择灵活多变的研究方法,诸如线性及非线性回归、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最优规划、博弈及决策、埃文斯模型、乔根森模型、拉姆齐模型、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等,对某一经济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撰写研究方案,参与学校举办的竞赛活动。学校根据研究生提供的解决方案,评选出不同奖励级别。为激发学生参与竞赛的热情,除了精神上的奖励之外,可以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通过开展跨学科知识的研究内容训练及竞赛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展及调整知识结构,培养具有牢固宽广的跨学科理论及应用能力。
8 实施多导师联合培养机制
目前多数高校的研究生在学习期间主要选择一位指导教师。这位教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及论文设计、撰写等。受制于国内整体科研形式及水平,教师的专业背景和研究基础,绝大部分导师在某一学院任教,专注于某一具体学科的某一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因而研究内容及方向较为固定。由于学科之间壁垒,与其他学科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交叉与融合,教师之间实质性的学术探讨、交流与合作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培养。对跨学科研究生各院所可尝试在不同学科及专业导师指导下实施联合培养机制,由一位指导教师作为主导师,其余导师为副导师,博采众长,达到融会贯通各科知识的目的,保证研究生获得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提高跨学科的人才培养质量。毕业论文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多导师联合指导更有利于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有利于实现个性化与多元化教育,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包水梅.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解读和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5):46-52.
[2]庞坤,李秀林,李明振.大学数学建模方法的有效教学策略[J].求实,2010(S2):251-252.
[3]勾立业.高等数学建模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7.
[4]周祖亮.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J].商场现代化,2008(12):384.
[5]屈力进.论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J].当代经济,2007(9):147.
[6]姜桂芝.浅谈经济学的数学化[J].现代企业教育,2007(18):70-71.
篇13
以实验方式对经济学理论与现象加以验证,已经成为经济学发展与教育的主要趋势。当前欧美大学的经济学实验大致集中于以下主题:市场、决策、谈判、拍卖、协调、社会偏好、撮合和现场试验等。国内一些研究型大学凭借自身经济学科的特色与优势,也纷纷将经济学实验引入课堂。1994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经济科学实验室,随后厦门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也纷纷成立各自的实验机构。据统计,目前国内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中心)已经超过100个,已成为体现大学经济学科研与教学水平的一大特色。研究型大学的经济学教育目标通常注重学生理论基础与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但是,当前研究型大学经济学实验师资力量弱化却是不争的事实,主要表现为师资来源不稳定且有断层”风险,教师实验技能偏低,综合性、创新性实验设计能力偏弱等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解决,将制约经济学实验活动的进一步开展与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实验教师团队弱化的主要原因
1.实验课程设置。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一样,大部分经济学专业课程讲授勿需借助任何“实验”也可完成,而经济学实验则对课程有着较强的选择性,在各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数量比例较低。国内已经开展实验的课程如下:①专业基础教学环节的有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②专业方向教学环节的有进出口贸易实务、金融工程、保险精算、物流管理等。除此以外,大部分课程较难进行实验设计,或不适于开展实验。若进一步考虑到任课教师对实验接受程度与能力存在的差异,则实验教师团队来源有限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2.教学管理支持有难度。受传统教学管理思维影响,教学管理部门对经济学专业开设实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尤其是一些综合性理工科大学。忽视甚至有意漠视经济学的“科学”性特征,将实验视为学科发展中的“装饰品”,缺乏系统性、连续性支持。表现在:①资金支持不足;②实验课时安排难统一。
3.教师实践能力缺乏。近些年,国内部分研究型大学兴起“排名榜”、“国际认证”锦标赛等风潮,对海内外高端科研人才狂热追逐成为一把致胜的“利器”,政策导向必然偏重于新进教师在SCI、SSCI等检索论文,国家科研基金数量的贡献,力图通过短期内大力度支持提升科研实力短板,“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思想得到进一步固化。新引进的教师,尤其是许多年轻教师多为“从校门到校门”型,擅长理论问题研究,缺乏且忽视实务经验积累,难以短期内胜任一些诸如证券投资学、进出口贸易实务等课程实验的需要。而现有教师随着年龄增长,知识逐步陈旧,对快速变换的市场业务把握有一定难度,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不能妥善解决,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环节脱节。因此,相关课程实验教师断层现象已经逐步显现。
二、加强经济学实验教师团队建设途径
1.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政策支持力度。第一,增加经济学实验设施资金支持。跟踪国内外著名大学经济学实验的发展趋势,结合自身科研与教学情况,厘清学生培养能力的层次,对经济学实验课程开设进行整体规划。先从条件成熟课程着手,逐步加大资金支持,形成一套规划合理、特色鲜明的经济学实验体系。第二,加强教师专业技术知识和实验教学技能培训。学校应为开展经济学实验的教师制定进修计划,参加定期与不定期培训,拓宽知识面,掌握本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关的实验技能、实验理论;熟练掌握实验软件的原理、结构、性能、操作规程、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第三,提供必要的奖励与激励措施。对开展经济学实验效果好的教师在教学改革课题、课时费、年终考核等方面提供必要奖励,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课程教学实验的探索中,形成“科研与实验互动、教学与实验互动”的良性机制,为经济学专业发展提供新的支撑。
2.整合现有师资力量实现模块化教学。在当前无法改变学校既有人才引进政策基础上,需要深入挖掘现有师资资源。对现有实验师资力量加以整合,以课程团队为依托,按照模块化思想对原课程体系重新设计,打破传统“一人一课”制,尝试采用“多人一课”制。教师团队成员可根据个人研究与教学特长,承担部分模块授课任务,实验环节模块可由专人承担,既实现了师资资源的优化配置,解决部分任课教师实验经验缺乏问题,又可提升课程整体教学效果。此外,聘请校内外实业界人士承担部分模块讲解任务,分享业界最新成果,弥补现有人才引进制度不足,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
3.鼓励“产学研用”合作,倡导“双师型”教师培养。我国传统的封闭式的大学办学模式正在逐渐被“多方合作,共同育人”的新模式所代替。其中,“产学研用”合作成为高校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师与学生培养体系的重要载体与平台。大学教师角色的合理定位是教学而不是教书。教师要能通过多种“产学研用”合作渠道,真正了解实际部门的运营管理,能够洞悉理论与实践的差距,用于指导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并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实训指导与训练。一个具有“产学研用”结合意识的专业教师,除了应该具备职业精神外,还必须具有把握专业领域内技术进步总体趋势的能力,把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效结合传授给学生,成为真正“双师型”教师。
我国研究型大学数量多、差异大,经济学学科发展阶段更是不一而同,如何将经济学实验应用至学科发展中并无恒定模式,但也存在一定共性。当然,问题解决绝非一蹴而就,需要经过系统的、长期的转变,以整体规划为先,政策支持为本,不断探索与完善。学校应该抓住当前实验教学改革契机,打造一支高素质、多层次、有特色,对学科发展起到有力支撑的优秀实验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陈涛.研究型大学与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24(4):319-321.
[2]程勇.高等院校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2):27-29.
[3]刁爱梅.加强高校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9,100(2):73-74.
[4]姜长宝.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实验教学能力及其提升途径[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7):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