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图书管理工作内容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引言
作为党和国家工作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面临着改革的重任。目前档案图书管理工作之中还存在着与我国社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比如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水平不高,服务意识淡薄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档案图书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因此,在新时期,需要用创新的思维去审视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开辟出一条管理的新途径,使得档案图书管理工作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进而更好地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
一、更新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理念
在档案图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随着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实际发展的需要来对工作理念进行不断的更新,对于从事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人员来说,由于长期受到档案图书管理工作自身性质的影响,在从事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局限于现有的管理方式,致使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水平较低、效率也处于一个非常不理想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档案图书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因此,在推动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发展的进程中,对于档案图书管理人员来说,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工作的过程中本着“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将满足社会发展对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需求作为最基本的工作理念,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手段和方法,进一步提升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进而使得档案图书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各界对各种档案图书资料的需求,使其能够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二、创新档案图书管理的工作手段
在提升档案图书管理工作水平的进程中,要注重工作制度的创新。在进行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创新的进程中,要在传统的档案图书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来进行,充分借鉴传统的档案图书管理模式中有益的部分,对于一些不再适应当前档案图书管理模式需求的工作方法来敢于舍弃,从而在继承传统的档案图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发展。在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工作形式方面,可以将一些利用价值比较小同时保存的年限又比较短的一些档案资料通过分级保管的形式下放到基层的管理部门中,这样不仅大大方面了基层部门对各种档案图书资料的使用,同时又能够缓解档案馆藏库存紧张的局面,使得档案图书管理人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投入到馆藏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之中。此外,在进行档案图书管理工作之中,为了避免以前在案卷立卷工作中繁琐复杂、随意性大、案卷的质量得不到有效地保证等现象的出现,要积极推进立卷工作改革,对传统的档案立卷工作进行积极地创新,从而进一步提升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水平。
三、注重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运用
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各个行业领域的生产方式和工作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计算机的大量使用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升。在推动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提升的进程中,也要注重对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数码技术、影像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的运用,通过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来进一步提升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也可以缓解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减少工作中出现差错的几率;此外,在档案图书管理工作之中,还要进一步推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运用,通过合理的设计使其能够能加符合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需要,进而实现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与高效化。
四、注重服务方式和工作内容的创新
随着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在服务方式上可以充分利用当前网络资源丰富、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等一系列的优势,进一步创新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服务方式,通过各个档案图书管理机构之间的联网来进一步实现档案图书资料的共享。当前,通过巨大的网络信息资源来获取所需要的资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方式,在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发展的进程中,要充分重视对网络的利用,积极推动各级档案机构之间数据档案资源的联网进程,在更大范围之内实现档案图书资源的共享,推动电子档案数据库的建立,同时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注重网络平台的开发与利用,建立起网络在线服务平台,使得需要档案图书资料服务的用户能够获得在线支持,进而为社会各个行业领域提供更加快捷、方便、优质的服务。此外,还要注重对工作内容的创新,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在改革的进程中还要在工作内容上进行不断地创新,对各种档案图书资料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和处理,从而进一步优化档案图书资源、提升馆藏资源的质量,进而使得档案图书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满足各个方面的需求,提升服务的质量。
五、提升管理队伍的水平
以人为本是实现档案图书管理工作水平提升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推动档案图书管理工作改革的进程中,要重视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档案管理队伍,进而形成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人才支持。首先,对于档案图书工作人员来讲要充分认识到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对于促进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打破传统的档案图书管理理念和模式的束缚,解放思想,在新形势下依据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要进行积极地创新;其次,要提升自身的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了解和掌握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各种业务需求,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更好地适应档案图书管理工作中产生的新变化;最后,要重视对于档案图书管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对在岗的工作人员通过开展定期的培训等形式来不断地更新其档案管理的知识结构,提升其业务能力,同时档案图书管理机构还要依据自身工作的实际需要来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进而带动整个档案图书管理队伍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整个档案图书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六、推动档案图书管理的法制建设
在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发展和创新的进程中,要进一步推动法制建设,使得档案图书管理工作能够有法可依。目前针对档案图书管理我国已经制定了《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在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进程中,要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同时在工作之中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健全内部控制管理体系,进而使得档案图书管理工作能够在法制的规范下健康地发展。
结语
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在新时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推动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发展的进程中,要注重工作理念和工作手段的创新,注重科学技术的运用,不断创新工作内容与服务方式,注重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和法律法规的建设,从而进一步提升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篇2
一、提高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对于整体的图书管理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传统的管理模式对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水平要求不高,只要辛勤工作就可以满足基本的需求,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也随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此期间提高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首先,作为高校图书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同时要具备良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这是对工作人员最基本的岗位要求,由于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岗位特殊性还需要其具良好的专业知识,对高校藏书的布局、种类等都要有所掌握,以?M足岗位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其次,要提高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传统的图书管理主要依赖于人力的投入,过程过于复杂且浪费时间和精力,计算机在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大大节约了管理成本,减轻了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因而需要进一步提高图书管理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通过对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培训提升工作效率,以更好的应对新时代的挑战。最后,作为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人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热爱本职工作,以最为饱满的热情对待每一位读者,注重自己情商的培养,同时要有较强的进取心,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计算机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高校的图书管理工作影响重大,在网络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图书管理人员只有努力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够进一步胜任工作,不被发展如此迅速的大环境所淘汰。
二、建立具有本馆特色的图书数据库
高校的图书管理工作需要和时代接轨,传统的依赖于人力的管理方式过于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必须借助于网络计算机设备进行管理创新。传统的高校图书管理数据库的建设还流于表面、专业性不高、所检索的内容仅仅局限于书目、期刊杂志,对书籍的分类不够具体和专业,读者的借鉴性不是特别的高,因而高校图书馆需要在具体分析学校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专业化数据库。高校图书数据库的建立要充分分析本学校藏书情况,并且对所有藏书进行系统的、有序的分门别类,开发出适合本高校具体藏书情况的软件,对相关书籍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整理录入,建立起高校专业的图书数据库系统,改变传统的书籍查询方式,利用计算机设备快速的查询到所要搜索的书籍,节约时间以及人力成本。大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书籍的使用较为频繁,所需要书籍的种类也相对繁多,这就需要学校开发出针对图书馆具体藏书情况的软件,把学校所有的藏书具置进行规范化,对藏书进行进一步的分类,方便同学进行找寻。建立数据库不仅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查询图书,更有利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突破了传统图书管理方式的弊端,节约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时间,简化了高校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流程,是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巨大创新。图书管理数据库的建立还需要有高校自身的特色,因而需要高校图书管理的相关部门分析学校的具体情况,结合时代的背景,开发出具有本学校特色的数据库。以更好的适应读者的需求,提高高校图书管理的工作效率。
三、为读者开展网络参考咨询服务
篇3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新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对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已不仅仅是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而更应该说是促进图书管理工作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加强图书管理工作创新的重要性
加强图书管理,创新图书管理工作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对于社会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创新为图书管理工作提供不竭动力。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手段及新知识经济的大环境,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应善于打破常规,运用现代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流程,创新图书管理工作服务质量。同时,需密切关注图书管理工作发展的新趋势,作出正确的决策,从而推动图书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壮大。其次,创新是推动图书管理工作变革的必然选择。在新时期新阶段,加强对图书管理工作的优化与创新已是当务之急。只有采取积极的方式对图书管理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才能使图书管理工作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最后,创新是面对新知识经济挑战的客观需要。由于传统图书管理制度及管理模式的诸多限制,使得图书管理工作创新无从谈起。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面对各种新思想、新技术等的冲击下,图书管理工作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才能使其适应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
二、图书管理工作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图书管理模式落后,管理效率低下。随着现代化信息的快速发展,图书管理过程中的管理对象、管理手段以及管理者的角色定位都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传统图书馆以管理纸质图书为主,而现代图书馆在管理纸质图书资料的同时也兼顾电子图书网络文献资料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传统图书馆的员工主要从事图书分类、图书借还及日常图书整理等工作,而现代图书馆的员工除做好这些工作外,还得担负起网络导航员、知识引导员等角色。
(二)部分图书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随着图书馆向数字化、电子化、网络化方向的不断深入发展,使得图书馆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工作方式发生变化,对图书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工作的信息化管理不仅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更要求其熟练掌握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及计算机操作技能。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基层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大量存在学历较低、年纪偏大、专业人员及技术人才匮乏等现象,这些因素就会导致图书信息得不到有效利用。
(三)图书资源相对不足,图书馆藏书结构不完善。在传统观念中,一般只注重图书数量,往往没有考虑到读者的需要,忽视了学科发展前沿研究成果,使得大部分图书资料实用价值较低。读者得不到最新知识及图书资料,其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同时,在一些基层图书馆存在没有建立完善的藏书结构体系,图书总类比较单一,不能满足读者需要。
三、改进图书管理工作创新的对策探究
(一)完善图书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机制。要实现图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离不开对现代高科技技术的利用。通过计算机管理,能够简化图书借阅手续等操作流程,促进图书的流通,以便能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建立互联互通的信息网络平台,整合图书馆资源,对于本馆没有的图书资料可以通过联网数据在其他图书馆找到,真正实现资源的优化共享。同时,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创新图书管理新规范,这必然会使图书管理工作创新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加强培训教育,创新人员管理模式。为了适应图书管理工作现代化的挑战,提高图书管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必须加强对图书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力度。可以邀请有关专家上课、举办讲座,也可以指定业务骨干作技术培训;可以选派人员到其他图书馆参观学习,更新图书馆人员知识结构。同时,图书馆也应该重视对人才的吸引、培养等工作,重视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引进,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在图书管理工作中创造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三)整合馆藏资源,创新服务方式。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传递知识信息的功能,满足广大读者对知识的需求,这就要求图书馆必须在数量以及质量上加强对图书馆已有资源的整合。对于图书的购置可以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帮忙选购,也可以征询广大读者朋友的意见,了解读者的需求。为了避免出现图书资源重复购置的情况,应改善图书结构及布局,建立数据库,实现信息资源的特色化、专业化。同时,图书馆也应根据社会发展的新需要,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延伸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为读者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帮助读者解决信息资源需求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四、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图书管理工作的不断创新与变革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图书管理工作创新的重要性描述,分析了在图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为提高图书管理工作创新提出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以使图书管理工作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以能为读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参考文献:
篇4
高校图书馆的图书是保障师生教学与科研的重要信息来源,在知识型社会中,知识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这就使得人们不断关注图书的管理。再加上当今是信息时代,基于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信息化建设在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高校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工作在此形势下逐渐显露出了很多弊端,影响了高校师生对图书资料的高效利用。因此,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几点优化建议,希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面临的挑战
1.1数字化的图书管理
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的显著提升以及广泛的应用,对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信息技术和馆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管理人员除了具备全面的管理知识和技能,还应掌握先进信息技术的操作规范。在知识经济信息化的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和传播量达到了“爆炸式”,图书知识的有效生存周期大概在3年,图书知识必须及时更新,相应的图书管理也就需要更新管理理念和手段,以更好地满足管理工作要求。当下大多数的高校已经完成了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电子阅览室为师生的学习提供便捷的资源和途径,图书管理可以在网上完成文献分类、采编、检索等内容,这就要求馆员必须熟练掌握相关的数字化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操作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1.2知识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使得知识与信息表现出了“爆炸式”增长的态势,再加上人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与广泛的兴趣,让现代的高校图书馆转变成为了信息知识的集散中心,这就需要便捷、高效的图书资料整理、加工、存储以及开发利用通道,来更好地满足全校师生及读者对知识信息的需求。所以,现代高校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工作必须丰富管理经验,引进现代化的管理系统,顺应网络化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利用多样化的方式服务于学校师生的学习与科研工作。
1.3图书馆角色转变
高校图书馆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全校的师生,在以往的图书管理工作中,馆员只需做好图书的排列、下架、借阅等工作即可,但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形势下,图书管理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了最基本的工作内容,还要以优质的服务提升服务对象的价值。简单来说,就是将图书管理人员与师生视作知识信息商品交易的关系,馆员通过先进的图书管理工具和技术为广大师生提供借阅、咨询及存储等服务,在实质上就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馆员必须牢固树立客户意识、经营意识,将图书管理工作看作知识服务产业[1]。
2优化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的建议
2.1准确定位读者需求,提供优质服务
准确定位读者需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为读者提供其所需的知识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应全面了解、深入分析读者的阅读特点和需求,站在读者的立场为其提供专业化服务,以提高图书管理服务水平。同时,还要充分听取读者的建议,认真分析读者反映的意见和建议,以满足读者需求为根本,完善图书管理工作提高图书资源的使用效益。此外,应不断优化图书资料管理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网络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图书管理工作也应当利用好网络信息平台这个高效的工具,对于当代的众多图书资料,可以采取实物性和网络型的双重保存形式,师生们可以借阅实体的图书,也可以在电子阅览室进行网络图书的阅读。在网络信息平台之中,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数据库存储数字化图书资料,并且可以立足于学校实际,设置出电子报刊亭、电子阅读站和网络图书馆等图书阅读站,为读者们提供优质的图书服务。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平台优化图书管理工作,不但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图书购入信息和图书借阅信息的详细记录,也可以与图书借阅者们进行相关的书籍互动,培养浓厚的读书氛围[2]。
2.2优化馆藏资源建设
根据学校自身专业学科建设的发展战略,不断优化和完善学校图书馆的馆藏布局与结构,将文献类特色与专业特色突显出来。尤其是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重点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数据库,为学校的各种教科研活动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优质服务。例如,开发设计图书馆资源库,包括本校硕博士论文数据库、教学参考书籍数据库等,主要是本校师生所发表的论文及著作。图书馆的图书知识与信息在知识经济时代还需深入挖掘、整合与利用,以推动知识的开发与传播,为读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此外,重视第二、第三次文献和网络专题数据库的构建,为读者创建新的知识库。
2.3不断完善图书资料管理制度
鉴于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应进一步优化图书管理工作提高其科学合理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水平,增强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为了在学校的教学管理和科研建设中充分发挥图书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图书资料管理制度。首先,加强对图书资料和报刊的定期检查,及时进行整理工作和防潮工作,及时修补那些有破损的图书并做好登记工作。其次,图书购入应当立足于学校师生的实际需求,在深入分析及核算的基础上实行合理的图书采购活动,还应及时将购入的新书籍的目录编汇到原目录中。对于报纸类实时性较强的刊物,应当进行及时更新,提供准确性较高的信息。第三,做好图书借阅工作,并加强借阅手续的优化和办理。图书管理人员在师生有不懂的地方时,应当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引,当他们借阅图书的时候,图书管理人员应当认真登记好书籍名称和书籍数目、编号、单价和借阅人姓名等等,从而做到图书登记的系统化和条理化。第四,图书管理人员必须要借阅图书的跟踪管理工作,当借阅出的图书到期时,应当提醒借阅人进行书籍归还工作,对于那些到期未还书的借阅人,应当进行处罚。在归还图书的时候,图书管理人员应当当场检查图书的完好情况和破损情况,如果图书已经严重破损,那么需要对借阅人进行处罚,令其照原价赔偿[3]。
2.4强化馆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图书馆馆员的工作能力、专业知识、服务意识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水平,在人们高度重视知识信息资源的今天,必须强化馆员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新形势下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具体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根据图书馆的工作现状和岗位特点,合理划分不同岗位的业务培训层次,制定不同的定向培训目标;第二,采取多元化的培训方式。组织图书管理方面的专家举办讲座;选派图书管理人员到先进的图书馆参加培训;加强业务骨干的技术培训;组织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及相关管理理论,将每位图书管理人员培养成为一名信息知识导航员,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适应知识型社会下的图书管理需求;第三,建立目标管理体系,加强绩效考核管理。目前,高校图书管理工作已走向数字化、虚拟化、电子化的方向。为了快速适应这种变化,图书管理工作必须构建新的目标管理体系,实行业绩考核制,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并考核职责完成情况,综合评价其业绩。考核内容包括师生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评价、读者数量及满意度、设备的使用率等,切实提高图书馆的综合服务水平[4]。
3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时代与知识型社会的到来,人们更加关注知识的获取和开发利用,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聚集和传播的重要阵地,对全校师生及读者有着积极的意义。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作为图书馆最基本的工作内容,在新形势下应积极应对新的挑战,建议从服务意识、馆藏建设、图书管理制度以及馆员综合素质几方面来优化新形势下的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提高图书管理工作水平,为学校师生的教科研活动提供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沈文英.新形势下高校图书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1):207-208.
[2]肖金花.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方法研究[J].知识经济,2015(15):147.
篇5
一、图书管理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一)改变了传统的服务方式
传统的图书馆往往被人们看作是提供资料与查询服务的服务部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方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很多数字图书馆、网络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等新形式纷纷出现,在给人们提供传统的书籍类资料的同时也开始提供很多多媒体信息资料,借助网络,人们还可以实现信息查询的跨馆与跨区域查询,为读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二)实现了网络资源的优化与整合
作为一种虚拟技术,信息技术可以传递大量的信息资源,然而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很多良莠不齐的信息混杂传递的现象,因此,图书管理人员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过滤与整理的工作是十分必要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促使了网络信息资源更加科学、规范、易操作,使得图书管理服务更为人性化,进一步提升了图书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三)提高了图书管理的工作效率
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很多工作都需要依靠手工来完成,给图书管理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使得管理工作极具难度,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很容易出现问题。信息化管理使得人力与物力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节约,图书馆管理人员只需要编制好程序,便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来完成各项工作,使图书管理工作实现了高效率与高质量。
(四)转变了图书管理人员的身份
传统的图书管理工作当中管理员们仅仅只是负责一些简单、机械的重复性管理工作,对图书进行归类、整理,记录好图书的借阅和归还情况,并对图书的保存状况做好定期的检查。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下,馆藏图书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读者的需求,这就促进了图书管理人员的身份朝着更深层次的发展与转变,使得图书管理员需要利用多样化途径、灵活化方式和多元化的工作模式来主动给读者进行信息的提供。
二、图书管理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
在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给图书管理工作带来的诸多便利后,如何实现图书管理工作当中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是值得我们思考与探究的问题。目前主要的应用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信息设备的配置水平
信息设备的配置水平的提高是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性的必要保障。要想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水平,必须在保证计算机和多媒体等一系列硬件配套设备完善的基础上来促进软件设备的更新,从而在整体上实现信息水平的提高。然而目前,我国很多图书馆的硬件配套设施都还比较滞后,存在着硬件和开发商运用的软件相互不匹配的问题,阻碍了信息化服务功能的发挥,对此,图书馆应当设立起专项资金来为硬件设施的改善提供资金保障。此外,还需建立起完善的设备使用、维护体制,保证相关设备的良好运行,通过专业人员的管理来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几率,有效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二)提供网络远程服务
信息共享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冲破了空间、时间的局限,在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图书管理工作当中时,我们应当通过给不同用户提供各种不同形式的网络远程服务来使这一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以适应不同的读者对于图书管理的差异化需求。并且可以利用各种网络终端技术和各个区域的读者建立联系,给读者提供信息的咨询、搜索等相关服务,使图书管理当中的远程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三)提高管理人员的素养
图书管理工作的工作方式在现象信息技术的应用性实现了人工作业到智能化管理的巨大飞跃,给以往图书管理工作当中的诸多难题带来了有效的解决途径,这就需要图书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地进行观念的更新,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服务水平以及综合素养。图书馆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对管理人员做好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以促进管理人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的提升,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实用型管理人才。
三、总结
作为每个学校的重要学校补充资源,图书资源也是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必不可缺的重要内容。伴随着图书管理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学生阅读量的不断扩大,传统的单一纸质资源已经转变成了纸质、电子图书互相结合的图书资源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我们应当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工作当中的有效应用,从而实现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6
一、明确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所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但是只要有书,就是一所学校。可见,书对学校存在的重要意义。高校图书馆对高校而言是很重要的,是学校的各种图书资料等各种文献信息的中心,是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重要产所,图书馆对学校的科研,对学生的学习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图书馆的不断发展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明确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只有指导思想明确,图书馆管理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根据指导思想制定具体的工作重点和难点,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才能自觉按指导思想办事,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提高自己为广大师生服务的服务水平。因此,明确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是很重要的。各个高校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有关领导一起研究,明确本学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为图书馆有效管理指明方向。
二、强化图书管理意识,完善落实图书管理规范制度
图书管理工作是高校的基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图书馆里发挥更大的价值,高校有关领导要高度重视图书管理工作,要把图书管理工作纳入到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规划之中,对图书管理工作做认真的研究,研究提高此工作效率的策略。高校可以通过大力宣传的方式宣传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在学校内部形成人人关注图书管理工作,人人重视图书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鼓励广大师生对图书管理献言进策,共同努力,提高这项关系到每个师生利益的工作的质量。同时,学校要建立健全图书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制度对相关人员进行管理,提高图书管理者的质量和效率。
学校要建立《图书借阅管理制度》《图书破损索赔制度》《图书管理员工作责任制度》等各种管理制度,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这样,才能保证图书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必循。高校的图书管理工作必须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不断提高图书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广大对师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长期以来,许多高校图书管理秩序相对混乱,比如,借阅的图书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归还,书架的整理不合规定抑或混乱,图书损坏不能有效索赔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制度的完善与落实,因此,加强图书管理意识,完善并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很重要。
三、改革管理策略,加强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管理主要是靠人力操作完成的,这种管理方式是相对落后的。在高科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图书管理工作也要能够实现信息化建设。高校要加大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最大程度的利用高科技把人从繁琐的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这对于提高图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具有积极得到作用。高校图书馆通过信息化建设要实现,图书馆检索系统的网络化,实现计算机管理,简化借阅手续的操作流程,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大学之间图书馆的互联互通等等。总之,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内容,可以为师生提供最大的便利,使师生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需要的各种资料。通过信息化建设也可以有效减低管理者的工作量,使管理者能够腾出大量的时间为师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等等。实现信息化管理是图书管理工作革新的重要体现,是提高图书管理效率和质量的内在要求。
四、认真学习同类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工作
要提升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作为学校的领导者要有学习意识,要积极地把同类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先进经验引进自己的学校,引导本院校的图书馆管理工作者认真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不断提高本校图书管理员的管理水平。作为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要认识到自己是图书馆的直接服务人员,要认识到图书馆管理工作是一种学术性、服务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只有认真学习别人的经验,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因此,要主动参加高校之间的图书馆管理工作学术研讨会和交流活动,要研究并借鉴他人的先进管理经验,明白最新的图书馆管理咨询,不断促进交流,在共同的交流中提升自身工作的水平。这样,通过学习同列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经验,提升自己院校的管理水平,是直接而有效的管理策略。
五、图书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实现自身完善发展
图书管理员的业务能力和个人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图书管理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高低,对于图书管理工作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作为图书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实现自身的完善发展。
作为图书管理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要具有责任感和事业心,要具有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服务的意识,只有这样,管理员具有了敬业奉献的精神,在工作中他们才能静下心来搞工作,低下头来,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另外,作为高校图书管理人员要有不断学习的精神,通过自身的学习,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多的服务。同时,管理人员需要有不断创新工作的意识,特别是在现在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管理员更要有创新意识,要积极地参与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才能掌握高科技为广大师生提供便捷服务。管理员要勇于探索,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不断发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同时,要能够有效学习他人之长,弥补自己工作的不足,这样,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称职的管理者,才能在管理工作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作为图书管理员,需要的是勤奋和爱心,对图书要勤于护理,要不断加强图书的护理、装订和修补工作,这些工作都是很繁琐的,但也是很有价值的,只有做好这些,才能确保图书资料的有序与完整,才能最大限度地延长并发挥各种珍贵资料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寿命。管理员也应该是充满爱心的,只有充满爱心,才能为广大师生提供最优者的服务,才能不辞辛劳,解决广大师生在借阅图书过程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
总之,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力度也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强图书管理的工作,不断提高图书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才能为广大师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高校图书馆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不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不断发展,才能为高校的深入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曲锋,徐丽维.浅谈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04).
篇7
(一)引入并用好专业图书管理系统
图书管理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保存、维护与使用的系统。图书管理系统适合在中小规模的公共图书馆及院校图书馆使用。图书管理系统简单易学,可操作性强。大大的方便了图书管理员的操作,不仅能够有效的减轻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量,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性,同时也是图书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步。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都比较人性化,通过操作图书管理系统,便可实现读者的身份验证、借阅图书、归还图书、打印催还单、信息查询、系统维护等等功能。其中,在信息查询功能中又包含了个人借阅查询的子功能中,读者可通过此操作了解未还书目、图书馆内的图书分布情况、资料的查询等内容。图书管理系统的引入与应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二)提高图书管理员的自身素质与服务意识
虽然信息技术的发展,将简单便利的图书管理系统引入图书馆,方便图书管理工作,但是,图书管理工作始终离不开图书管理员的操作、执行与监督。因此,要使传统的图书管理方法向新时期转变,必须要对图书管理员进行专业的、系统的培训,使其掌握相关的图书管理理论、图书管理方法、了解图书管理的重要性、明确图书馆的建设目标与发展方向、树立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只有图书管理员的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图书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就得到了保障,只有图书管理员树立其服务读者的意识,图书管理工作才能更符合读者的需求,才能得到读者的认可,图书馆才可以拥有长足发展的基础。此外,还应有一套合理的评价监督体系,对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图书管理员是整个图书馆的代表,因此,必须重视起来。
(三)改革完善图书管理制度
图书管理制度是图书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图书管理制度包括图书管理具体工作的制度规定、图书馆内部的竞争机制以及图书管理员的激励机制等多方面内容。对于具体的图书管理工作制度,应特别强调几个方面:①对于图书需求申请的制度规定。对于图书需求申请,各图书馆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规定每月的申请期限及相关批示审核资料。②对于新购图书的管理制度。新购图书必须经过统一的编号、盖章、录入系统、上架之后,读者才能办理借阅手续。③对于图书借阅的制度规定。为了方便读者借阅,不同馆内要说明借阅限额与借阅期限,也可设置集中的还书日。④对于损毁书籍的管理。对于读者损毁书籍的情况,图书管理员应及时发现,并处以相应的惩罚措施(所罚款项应交由办公室统一管理,用作购买图书使用,不得另行他用)同时,要对损毁书籍进行及时的修复。总之,对于具体的图书管理工作制度,要明确具体,责任到人,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对于图书管理制度的竞争机制与激励机制而言,他们的推行与实施对于充分调动图书管理员的工作热情、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责任感具有重大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图书管理员创新意识的培养,便于创造出更好、更便利、更有效的工作方法。前文中曾多次提到,图书馆是以为读者服务为目的而设立的,那么图书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从物质激励、荣誉激励、教育激励等多方面设立相关的激励机制,以激发管理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督促图书管理员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各图书馆应在现有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改进与创新,实行多样化的分层激励体系,形成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图书馆管理制度。图书馆竞争机制的存在从另一个方面使图书管理员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所在,从而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8
1图书管理中书标的用途
在图书管理过程中,依靠人工管理是行不通的,我们要借助书标在图书管理中的巨大用途来进行协助,书标对图书整理有导向作用、分类作用和总结排序作用,可以方便人们快捷找到自己想要的书籍,合理的利用资源会让图书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书标在图书管理中的具体用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介绍作用
书标的第一个功能就是介绍导向作用,在图书日常管理中,书标作为图书的标签,能够记录图书的具体信息,如馆藏位置、文书作者、文献索引号。书标上有对图书功能的介绍和使用价值的标注,图书信息的记录不仅有利于图书管理工作的展开,而且利于广大读者方便查阅,以此来方便读者阅读。
1.2排序作用
图书管理人员在图书管理工作中,要对一系列类型的图书进行分类管理。在众多不同种类的书籍之间,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图书的排序,如果图书顺序排列错误,势必会误导读者,也会对图书馆的整体形象造成影响,一系列图书的分类是由作者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这就需要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按照作者所编排的顺序对其图书进行整理罗列,在这项工作的开展中,书标可以让管理人员节省整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1.3总结作用
书标的内容包含书名、作者介绍和书籍内容的介绍等等,书标对一本书的内容进行了综合性的总结,将其内容囊括在内,便于人们查阅与观看,提高了图书管理效率,利于读者通过书标来选择自己喜爱看的书籍,节省各方时间。当然,书标的设计不是死板的,上面还可以有相应书籍内容的图片插入,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提高群众阅读量,增长知识与见闻,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2图书管理中书标的维护策略
书标就像生物课上的标本,完整无缺才具有价值,它的完整对图书的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其完整程度关系到图书管理工作的成败,在图书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对书标的完整进行严格的检查、维护,对于年代较为久远的书标,历经许久,字迹变得些许模糊,要进行重点维护,保证其外在形象的完整,对书标的维护是图书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2.1图书使用制度合理
图书管理中,书标是图书管理的有效方法,完整的维护图书书标可减少图书管理过程中不必要的麻烦。在图书借阅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保证图书不受损害,不被遗失,在图书管理中,图书管理制度是一项缺陷,大多数图书馆都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合理制度对图书的维护进行保障,使图书在借阅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很多读者在借阅中,因为不是自己出钱购买,对图书缺乏很好的保护意识,造成借阅书籍随意丢弃、任意损害,给图书管理带来不良影响。为了保证图书及书标的完整性,图书馆要制定相应的图书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对于书籍归还时完整无缺的读者可以给与适当的奖励,而对于损害图书的读者一定要按照制度对其进行惩罚,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另外,图书管理为了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可以做适当的宣传,宣传保护书籍、书标,让这一行为成为大家的共识,有助于提高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
2.2定期检查书标的完整度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在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知识的强烈求知也随之提高,浅化的书籍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与求职欲望,伴随着这种需求,图书馆的规模也随之扩大,这样才能让越来越多的图书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涉猎广泛对人的眼界的提高有明显作用,书籍量上的扩大对于管理工作也是一项挑战,这就需要书标来进行指导,大量的书标难免会出现破损的现象,破坏图书整体性,这就需要图书管理人员对其完整性进行定期检查与及时的补救,书标丢失,要及时更换保障其走进正常借阅流程中,书标如果有破损的状况,要及时修补。图书馆新引进的书籍应该及时做书标,使读者尽快发现新进书籍,充分利用图书资源。
2.3对流通图书的书标进行维护
流通图书书标的维护包括很多方面,在对图书上架时,图书管理人员要检查完书标后在让书记上架,使上架图书具有规范性,方便读者阅读,维护图书馆声誉,在书籍流通过程中,如果书本出现严重的破损状况,图书管理中一定要将其暂时停止借阅,以免造成更严重的损害,要等到修补完好后才可以向外借阅,对于读者已经归还的书籍,管理人员要仔细进行检查,一旦发现破损,要及时完善,避免因书标破损影响图书管理工作,而且会影响其他读者的继续借阅。
2.4利用电子科技创新制作书标
传统的书标都是以纸质材料手工制作的,纸质材料比较容易在流通中出现皮损,就像人民币,经过多次传递,它会破旧,这样的书标是经不起读者的多次借阅与时间的腐蚀,这就需要图书管理人员研究书标的维护策略时,创新思想,将现代电子计算机科技应用到书标的制作过程中。相信不久的将来,电子书标将会普遍应用于图书管理之中。
随着教育的不断更新发展,人们的求知欲望越来越高,对图书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图书是人们加强知识学习的相对原始的重要途径之一,书籍阅读不仅能够帮助读者增长知识,而且各类书籍的不同,让人们视野开阔,提升内在涵养。在对图书进行管理时,书标的使用方便了管理,提高管理效率,让图书事业发展的越来越科学合理。
篇9
加强图书管理,创新图书管理工作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对于社会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创新为图书管理工作提供不竭动力。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手段及新知识经济的大环境,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应善于打破常规,运用现代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流程,创新图书管理工作服务质量。同时,需密切关注图书管理工作发展的新趋势,作出正确的决策,从而推动图书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壮大。其次,创新是推动图书管理工作变革的必然选择。在新时期新阶段,加强对图书管理工作的优化与创新已是当务之急。只有采取积极的方式对图书管理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才能使图书管理工作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最后,创新是面对新知识经济挑战的客观需要。由于传统图书管理制度及管理模式的诸多限制,使得图书管理工作创新无从淡起。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面对各种新思想、新技术等的冲击下,图书管理工作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才能使其适应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
2 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2.1 管理理念创新。管理观念创新即通过解放思想,运用创造性思维,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不墨守成规,敢于超越,向旧的做法和习惯挑战,实现管理观念的现代化。要实现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必须首先确立与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要结合图书馆的各项具体工作实现观念的创新。在馆藏书籍信息上,克服全面观点,改变馆藏建设上的“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观念,根据读者需要确定重点藏书,建没特色馆藏;打破馆际之间的封锁,改变资源单位所有、馆馆之间资源封锁的本位主义,树立资源共享的观念;革除旧的不合适宜的管理体质和服务方式,切实做到降低成本、提高功效,变“以我为中心”为“以读者为最新”,为读者提供更优质、快捷舒适的服务,处处方便读者。
2.2 管理制度创新。图书馆管理制度创新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外在需要,也是深化图书馆改革的内在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依法治馆、健全机制等方面。
“以人为本”,即要求图书馆管理层在思想上合行动上要明确地抓住调动人的积极性这个核心,树立新的人才观,把队伍建设作为图书馆的根本性工作,为图书馆人才创新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在政治上加以引导,要重视对创新人才的引进和使用,鼓励创新人才的成长并为之创造必要的条件。“依法治馆”,即建立对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以及与图书馆的生存、运转、发展密切相关的具有高效能、全方位、综合性保障功能的法律及法规体系,建立健全图书馆的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约。
3 图书馆管理创新落实措施研究?
3.1 强化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共享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利用效率。由于图书馆的管理经费相对较少,因此对于文献资料的收集采购部门,在采购决策之前应该经过充分的调查分析,明确图书动态信息以及读者的普遍需求,制订科学合理的图书文献采购计划。此外,应该在完善图书文献资料的整理以及保存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图书文献资料资源的利用。可以采取馆际共享的方式,或者是与知网、万方等数据信息库建立全面的合作关系,提高图书文献的检索效率,为读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文献资料查询借阅服务,充分发挥图书馆在传播知识,推进社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3.2 为读者提供高效优质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完善信息服务水平,①应该建立一整套的图书馆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为读者提供完善热情的服务;②应该努力实现图书馆服务的多元化,积极与读者交流沟通,详细调查了解不同层次读者的节约要求,丰富读者的借阅选择性;③通过数据库资源的建设,满足远程访问用户的信息服务需求,实现图书馆服务管理的多样性,并及时总结图书馆管理工作中需要不断改进完善的地方,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整体服务质量。4提升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对策
4.1 强化图书管理人员培训。图书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不能适应信息化图书管理需求。目前最有效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素质的途径是强化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思想道德教育、图书情报专业教育、外语及学科专业知识。培训的方式主要有:讲座、学术活动、参观学习及继续教育,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建立一支适应时展、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4.2 建立与服务对象的交流平台。为了给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主动的、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图书馆可以建立与师生沟通交流的信息平台,了解师生的需要。因为他们非常了解本院系教学科研工作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并具备优质的信息收集渠道和良好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他们选购的图书应该最有专业水准,最符合他们的需求。创新是人类进步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因循守旧,就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最终将会因过时落后而被时代所抛弃,图书管理要顺应历史的潮流,推进各方面工作的创新,让丰富的图书馆藏资源得到高效、充分的利用,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为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必须要创新图书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理念,加强对管内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图书管理工作定可以实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惠苏平,石继华。基于图书管理系统的报纸管理模式初探[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
篇10
网络环境;图书馆;管理工作;思考
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资源网络化也在不断深入,给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目前,我国的图书馆发展趋势正在由传统走向数字化的模式,无论是图书馆管理的模式还是图书馆管理的质量都有了很高的要求,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与发展,现代的图书馆逐渐过渡到了数字化宇自动化的时代。所以,作为新时代网络环境之下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就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及道德素养或者是职业素养,学会信息技术化,运用时代的眼光,技术化的手段去管理图书馆,做好图书管理工作,从而玮图书馆的发展谋求一个新的定位与发展的层次,促进院校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
一、网络环境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冲击
信息公路在快速地发展宇壮大,对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工作是很大的冲击,不仅冲击了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方法,而且还冲击了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思路。网络环境的到来,使得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方式或者是方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同时使得图书馆的管理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也会给图书馆的发展提供很大的发展空间,给图书馆管理的模式提供很大的改变空间。再这样的信息技术环境之下,新的一种图书管理模式或者是形式就会应运而生,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也在不断地扩大,信息量也在不断地增加。新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就应该不断地创新理念,与时代的变化接轨,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图书管理工作中来。因此说,网络环境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冲击十非常大的,不仅改变了图书馆管理的方式,而且还会改变图书馆管理的模式,使得图书管理工作逐渐向网络化,电子化,信息化发展,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也逐渐的会向综合信息化发展。
二、目前学院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学院图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很多的方面:现在的图书管理模式大多都比较落后,很多的院校对图书馆管理不重视,甚至很多的院校在图书馆的加速奈何宇管理方面投入很少。其次,图书管理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图书馆的藏书系统陈旧,对资源信息的整理不全面等;最后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也不高,大多数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不积极,并且没有热情,在工作中无法充分的调动积极性和热情,使得图书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位。这些存在于图书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很有必要得到解决,从而使得图书管理工作的质量得到提高。
三、网络环境下优化图书管理工作对策与思路
新网络环境下要做好院校的图书管理工作,不仅应该注重图书管理的效率,而且还应该注重运用新的网络技术,来提高图书管理工作的质量。做好院校的图书管理工作,还应该做好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从各个方面去把握图书管理工作的质量,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去做好网络环境之下的图书馆管理工作。
1.努力创新图书管理工作的理念。
网络环境下要优化图书管理工作,首先就应该创新图书管理工作的理念。应该从思想上和观念上创新图书管理的方法与方式。因为网络环境下,要使得图书管理工作达到一个质的水平,就应该不断地创新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理念和方法。不能够与传统的理念或者是方法相提并论,应该摒弃传统的理念与管理方式,从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信息技术去改善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工作。最为重要的是,学校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学者的需求,给图书馆定位,努力的取创新为读者服务的思想理念与方法,从而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需求宇服务。例如,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以及信息技术的自动化,信息化,或者是快速化,为读者提供更多的读物选择,创新各种服务方式取引导读者,从而努力的建设学校的图书馆。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不断地创新思路中求得发展,更好的指导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工作。
2.不断创新图书馆管理的方法。
网络环境下优化图书管理工作对策与思路,其次还表现在不断创新图书馆管理的方法。网络环境下要提高图书管理工作的方法,应该从院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实际情况,来不断地改善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图书馆的管理方法可以从几个方面出发,例如改善人员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或者是考核制度,督促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学习信息技术,学会为广大读者更好的服务。比如,图书管理中的搜索引擎或者是信息资源编辑库,还有各类图书的编辑序列等,都应该是图书管理工作内容的重中之重,这些工作应该不断地组织协调好工作人员。不断地创新图书管理方法,还表现在不断地创新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管理的制度,制定出管理的方法,来适应网络环境变化之下的图书管理模式。
3.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
网络环境下优化图书管理工作对策与思路,最后还表现在姚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在网络环境下要不断地提高图书管理工作的质量宇水平,就应该进一步的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因为图书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与图书馆管理肉疼元的数字由关系。换句话说,就是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会影响到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姚不断地提高网络环境下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例如,加强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对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训练,加强他们对业务的熟悉度,让他们对图书管理的信息技术了然于心。或者是定期的对图书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知识的培训,开展信息技术掌握比赛活动,多多的学习信息化技术,学习网络环境下对各种自愿的把握要求,加强对自身道德素质宇职业素养的提高。同时还应该加强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做到玮广大读者提供良好热心的服务,让广大的读者认可。在一定程度上,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还应该梳理服务至上的观念或者是意识,来为学院的广大师生服务。不断地提高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才能够不断地提高网络环境下图书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四、结语
总之,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同时,图书馆的管理与建设也是需要各方面的协调与配合,需要各个方面的统一。要建设好网络环境之下的图书馆建设,就应该从学院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出发,摒弃传统图书馆建设的理念和方法,融入现代信息化的技术,不断的去创新新时期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理念,不断的去改变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方法,不断的去建设学院图书馆管理的体系,这样才能有跟上时展的步伐,才能够符合时展的潮流,提高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为广大的师生提供便利。为了进一步提高和改善网络环境下图书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成效,还应该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其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这样在网络信息技术工作环境下,才能让工作更加的有效果,有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雅英;王凌;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的几点思考[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06,15.
[2]胡晓辉;网络环境下优化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08,05.
[3]吕兰一;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几点思考[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6.30.
篇11
1 我国公共图书管理工作发展现状
1.管理体制方面
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是行政隶属关系基础上的纵向垂直行政管理体制,各系统有专门的图书馆管理机构负责本系统图书馆宏观管理工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拓展以及新技术的应用,绝大多数的图书馆在自己的组织机构中增设了计算机、缩微、影像等技术服务部门。但是,这样的管理体制在全国范围内图书馆宏观调控方面的能力不足,导致各系统图书馆发展相对独立,缺少总体规划,文献资源的重复建设导致资源浪费、降低了管理效率。
2.管理制度方面
为了规范公共图书管理工作,提高公共图书管理水平,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图书馆管理行政法规,细化了部分图书馆管理标准,明确了相关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但领导个人意志对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有较大影响,在法制建设方面仍有欠缺,缺乏有效的法规保障和制度规范。此外,随着近几年公共图书馆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公共图书管理的工作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相应的规章制度没有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新,这对公共图书管理工作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制约。
3.管理理念方面
公共图书馆具有社会公益性,其运营管理主要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部分公共图书馆管理者存在依赖思想,坐等国家财政扶持,不主动寻求发展,这样的管理理念使得部分公共图书馆在提供公共服务能力方面严重欠缺,重藏轻用的管理思想让公共图书馆形同虚设,信息共享不足造成资源浪费,严重制约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阻碍了社会文化事业的进步。与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相比,发达国家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其公共图书管理工作的宗旨是要实现资源的共享,为社会公众提供人性化的关怀和细致入微的服务,在公共图书管理工作理念方面我国还有待提升。
4.管理技术方面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书目数据的电子化管理,我国许多图书馆实现了公共图书管理的自动化,电子阅览室、馆内局域网、图书馆门户网站等新技术在各大图书馆被逐步建立和使用,信息技术与公共图书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料更加高效便捷的共享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国家图书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图书馆联机联合编目工作,实现编目资源的网络共享,有效减少成员单位数目数据资源的重复建设,降低编目成本。虽然我国公共图书馆在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新技术应用在不同地区的发展上并不均衡,受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部分经济较落后地区还停留在原始手工操作阶段,而发达地区则有大量的新技术被引用,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我国公共图书资源在全国范围的互联互通难以实现,严重制约了公共图书管理事业的发展。
2 我国公共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方向
1.创新管理思想
长久以来,重藏轻用、重书轻人的传统管理思想严重制约着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滞后的管理理念使得信息技术在开发文献资源、满足公众需求方面难以充分发挥作用,人为的降低了公共图书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要实现公共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首先要转变管理观念。一是要有系统思维,公共图书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合理有效的配置图书馆的人、财、物,实现图书馆的良性运行,最大程度的实现公共图书馆功能是其最终目标。二是要有发展的眼光,时代在进步,公共图书管理应当冲破传统管理思想的桎梏,不断吸收新思想、新内容,在服务时间空间、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上树立开放的观念。三是效益优先原则,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公共图书管理工作的不断追求,与时俱进,时刻保持竞争意识,才能使公共图书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健康永续发展。
2.创新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
公共图书馆隶属于文化部管辖,依靠财政拨款运行,垂直型的行政隶属管理在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难以完全适应,内部职能机构设置的不合理严重降低了办事效率。网络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面对全球一体化发展,公共图书馆应当形成一个整体互连的社会信息保障体系。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管理格局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信息资源占有不均,改变多头分散的管理体制,建立一个统一集中的全国性管理机构,可以实现整个公共图书馆系统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对网络化信息资源的建设、布局、共享等进行总体规划和实施,达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效果。同时,还必须合理配置管理制度,强有力的宏观控制以及有效的微观指导是我国公共图书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保障,制定一部具有现代化原则和内容的图书馆法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为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合理调控提供了法律保障。
3.创新管理方法
传统公共图书管理工作方法是以经验管理为主,管理经验的固化、领导思想的主观性以及个人经验的随意性难以适用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大背景下的公共图书管理工作。现代公共图书管理方法方面的探究主要包括以物流、信息流为主体的管理方法、以人为主体的管理方法和其他综合的管理方法,这些管理方法更加注重开放性,有效突破了传统的经验管理,通过吸收和利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消除了个人意志的随意性,保证了管理的客观性,极大的提高了管理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公共图书馆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向着虚拟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信息技术在公共图书管理上的应用推动了管理方法的创新,有效提高了图书馆吸收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馆藏文献的深度开发利用为公众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提供了保障。
3 我国公共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方法
1.探索知识管理,打造学习型图书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管理在社会各行各业的兴起,将知识管理运用于公共图书管理成为业内不少学者探索的焦点。运用知识管理可以将公共图书馆馆藏知识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组织,提高信息资源的存取性和可获取性,在集体智慧的帮助下公共图书馆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提高了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效益和个性化发展,使知识得到最大程度的增值,切实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效用。
2.完善用人机制,深度挖掘人力资源
传统公共图书管理以人治管理为主,公共图书管理人员在学历、专业、年龄等方面的比例失调问题引发了公共图书馆管理水平较低和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改革用人制度,对公共图书馆内部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与开发是提高公共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水平的迫切需求。建立科学的选拔录用、奖惩考核和任免调配制度有利于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实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有效提高公共图书管理工作效率。
3.实施综合管理,构建科学管理体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方法也在不断更新,综合运用目标管理法、全面质量管理法、战略管理法、人本管理法等科学管理办法能实现各种管理方法的优势互补,从而有效发挥好公共图书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公共图书管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优。不拘泥于一种管理方法,不固守于一种管理理念,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和创新公共图书管理的管理模式,才能使公共图书管理工作适应时代的发展,为公共图书管理事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张晓方.图书馆管理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J],2013,17(12).
[2]黄晓燕.谈图书馆的管理创新.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5,20(4).
篇12
一、目前我国学校图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目前我国学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表现出的主要问题有图书馆书籍摆放顺序不易查找、图书馆书籍不够全面、图书馆服务体制不全等方面。
1.图书管理书籍摆放体制不够科学
学校图书馆对于学校的教育工作十分重要,然而目前学校图书馆管理的工作体制构建得不够科学,其严重影响了学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学校图书馆收藏的书籍量很多,而学生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或者兴趣爱好借阅书籍的,因此学生借阅书籍时需要先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查找书籍,虽然目前我国学校图书馆的书籍摆放顺序有一定的规则,但图书馆书籍的摆放顺序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还是较为复杂的,这给其书籍借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1]。
2.图书馆书籍种类较为单一,基础服务设施不全
学校学生的知识面广泛,而图书馆储存的书籍一般都是跟学校教学有关的书籍,图书馆存储的书籍种类不全面,从而限制了学生阅读的视野,禁锢了学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服务的质量。此外学生在图书馆阅读书籍的时间一般较长,而学校图书馆里的基础设施不全,例如为学生提供短暂休息的地方、为学生提供饮食的地方等。学生在长时间学习后会非常疲惫,图书馆这些基础设施的缺乏大大降低了学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二、关于学校图书管理的一些建议
1.认识学校图书管理的重要性
学校图书馆的学习氛围较为浓烈,学校图书馆储存着巨大的知识量,在图书馆中学校的师生都能够学习到很多新鲜的知识,从而增加学校师生的文化素养,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学校图书馆是学校基础性的结构,但同时其又是学校中服务于广大师生的重要结构,由此可见学校的图书管理工作对于学校的育人作用及学校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学校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构建出科学合理的图书馆管理体制。此外学校师生的图书管理自主维护意识对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图书馆是服务于全校师生的,其是学校的公共资源,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图书管理工作的宣传,增强学校全体师生的图书馆管理意识,以让学校的每一位师生自主配合图书馆管理工作,并提升学校师生的藏书意识,共同保护学校的公有资源[2]。
2.建立完善的图书管理制度
学校图书管理工作对于学校的教育工作及学校本身的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学校应该积极构建出完善的学校图书管理体制,规范学校图书管理工作,从而使得学校的图书馆能够更好的为学校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学校图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首先应该制定出科学的学校图书馆管理规章制度,然后再建立完善的图书馆管理体系,最后再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的配置。图书管理工作体系应该包括图书馆藏书体系、图书馆借阅书籍体系等,图书馆管理体系的相关标准及制度的建立应该以法律为基础,并结合国家相关图书管理的规章制度制定出科学的学校图书管理体制,以规范学校图书管理工作及学校图书借阅等章程,从而使学校图书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3.提升学校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
学校的图书管理工作高质量的进行不仅能够使学校图书馆更好的服务于学校的师生,其还能够帮助学校建立浓郁的学习氛围,因此学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质量高低十分重要。学校图书管理工作是通过学校的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得以开展的,学校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图书管理工作能力及工作素养直接影响着学校图书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学校应该合理配置学校的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尽可能选择图书管理工作能力更高,工作素养更强,更具责任心的图书管理工作人员,进而使得学校图书管理工作的质量更高[3]。
4.提升学校师生爱护书籍的意识
学校图书馆是为学校广大师生提供服务的,加强学校图书管理工作的目的也是使学校图书馆能够为学校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学校图书馆的书籍是学校的公有财产,学校师生应该自觉爱护借阅的书籍,自觉按照学校借阅书籍的相关制度借书,借阅书籍时要爱护书籍不受损坏,阅读完书籍之后要及时归还,以便于其他同学借阅。为了保护图书馆的书籍,减轻图书管理工作进行的难度,学校应该培养学校师生爱护书籍的意识,并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以使学生能够配合学校的图书管理工作,从而帮助学校图书管理工作科学有序的开展。
5.优化图书馆书籍摆放顺序
图书馆储存的书籍量很多,如果没有一定的书籍摆放顺序,学校师生借阅书籍、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将学生阅读的书籍归位时都极为不便,因此学校应该优化图书馆书籍摆放的顺序,并积极构建书籍查找便捷方法等,并向学校师生普及图书馆书籍摆放规则的相关知识,以便于学生查找其所需要的书籍,提升学校图书馆服务的质量[4]。
三、结束语
学校图书馆对于学校的教育十分重要,其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其还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展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既提升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又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积极研究学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弥补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缺陷,不断完善学校图书馆管理体制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梁志菊.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31-32.
[2] 王晓燕.客观认识高校图书管理工作,有效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J].青年文学家,2012,(14):234.
篇13
(一)强调图书管理信息职能,加强图书管理信息化思想引导作用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关键在于对图书管理的系统化以及人性化服务理念不断增强,使得图书馆基本工作流程更为明确,并且管理事项以及管理程序能够保持相应的固定和统一。从福利院图书馆的基本管理特点而言,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儿童,但与其他儿童存在一定的心理差异性。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有效实施,使得福利院儿童能够对自身所具有的平等性意识不断增强,通过其信息化服务过程对其心理形成有效的引导作用,这样福利院图书管理主体思想能够保持高度明确,图书管理的根本理念也会注重平等性、服务性。
(二)针对福利院儿童心理发展,探索网络信息图书管理的心理优化功能
图书管理工作的开展需针对其目标所具有的不同性进行有效实施,针对福利院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给予更为幼小的心灵净化过程。在网络信息图书管理工作中,将其信息化管理手段进行正确应用,以信息资源的广泛性对福利院儿童形成良好的心理优化作用,促使图书馆信息管理工作能够更加具有思想引力健康的引导功能。这是当今福利院图书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根本目标,并且作为重要的管理工作内容。使得福利院图书信息化管理的整体要求从硬性工作管理向人性化、信息化思想引导方向转变,突出网络信息管理在图书馆工作开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性特征。
(三)结合网络资源管理平台,对福利院儿童图书管理智能方案科学构建
网络资源平台的构建能够对福利院儿童图书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断提升,以此为图书阅读范围以及对儿童自身心理需求进行有效满足,促使福利院儿童图书管理工作能够达到立足儿童心理发展特征有效开展。从这一方面来看,信息化突出资源平台的建立,能够对福利院图书管理的工作侧重点有效转移,将传统图书管理工作思想逐步由表面化开展向智能化、平等化方向转变。展现出信息技术在福利院图书管理工作开展中所具有的应用价值,对福利院儿童图书信息需求方向给予最大程度的满足,突出信息时展对福利院儿童图书管理工作的有效推动作用。
三、以网络资源为主导,提升儿童福利院图书管理数字化应用水平
(一)发挥信息化资源平台优势,加强福利院图书管理硬件水平建设
信息化资源平台的构建,其根本优势在于对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得福利院儿童对图书信息的选择范围不断扩大,进而为儿童提供更好的服务过程。而这一优势的有效发挥,其关键在于对其硬件设施水平的不断强化,对信息资源平台构建形成实质性的推动,以此满足福利院儿童信息化图书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网络资源信息选择性更强,并且对福利院儿童图书需求的具体方向能够予以充分满足,为图书管理工作的硬件设施建设总体水平不断提升产生积极作用,与信息化时展的主体方向保持相互一致。
(二)利用网络资源服务功能,提升福利院图书管理信息技术应用范围
网络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并不仅仅是对信息资源的有效挖掘,更重要的则是对信息资源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宽,对人们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服务。从这一方面讲,突出的是网络资源所具有的服务功能。福利院儿童图书管理工作的开展,针对网络资源的有效开展与建设,对儿童自身的图书信息的内在需求心理充分满足,使得资源信息的利用效率以及涉及范围不断拓充,进而将其服务功能有效发挥。从这一角度来看,图书管理工作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从中能够满足信息资源平台构建所提出的新要求,以此深化管理工作开展的信息服务功能以及信息资源应用功能。
(三)立足网络资源共享,增强福利院图书管理手段数字化发展进程
网络资源共享的核心价值在于对信息资源有效整合,对传统信息进行不断更新,使之与其相关方面形成信息互动。这样能够将相同领域的网络信息资源充分利用,达到资源网络一体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根据福利院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通过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对儿童内在心理平等性意识不断增强,使得儿童对于图书信息资源的内在需求方向发生转变,能够对儿童自身内心的满足感进一步加强。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对其数字化管理手段的硬件配备不断完善,使得新时期福利院儿童图书信息化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落实到实处,对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硬件设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