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分析方法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博弈分析方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博弈分析方法

篇1

高新技术产品投资一般都有投资成本的不可逆性、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和投资时机的可推迟性等特征,传统分析投资项目定量评价的方法包内部收益率法、净现值法和回收期法等,这些都包括使用预测的损益表、可比较的倍数、比率分析等等。这些分析方法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了量化依据,但传统方法以非常静态的观点预测投资的风险和收益,它们的一些假设忽略了许多重要的现实影响因素(诸如投资项目未来的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等)。往往会造成项目价值的低估,投资的严重不足和企业竞争地位的下降,从而导致企业短期行为决策。其实并非所有的不确定性都具有风险,并非所有风险都是不利的。实物期权用动态的方法预测资本投资,为衡量投资项目的不确定性价值提供了理论工具,较好的解决了投资项目中的不确定性和管理灵活性问题,然而,企业所拥有的新产品项目投资机会的共享性特征,使得标准的实物期权方法不能满足竞争环境下项目投机决策的要求,近年来,实物期权和博弈论相结合的产物---期权博弈方法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竞争环境下项目投资估价的战略决策的研究热点。

一、实例分析信息完全情况下对称企业的投资决策

在信息完全情况下对称企业的投资决策,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情况下,投资项目的净经营现金流入的期望值在达到项目收益与资本机会成本对等之前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延期项目的分析方法与有红利支付的股票看涨期权一样,由于众多竞争者的存在,企业拥有的经济租金优势会很快消失,其决策方法仅仅依赖于实物期权的分析结果,不存在博弈分析,在垄断竞争的市场情况下,仅有一定垄断企业在占领市场,独享项目投资的实物期权和垄断租金,不存在任何竞争,因此其项目投资决策仅仅依赖于含实物期权的项目估值结果并追求利润最大化,也不存在博弈分析,而界于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之间的是寡头竞争,特别是两家竞争的寡头竞争在进行项目投资估价和决策时则必须考虑其他竞争者经营策略、经营状况以及经济租金的转化和竞争者进入后的期权变化问题,即必须引入博弈分析方法。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期权博弈的过程。

一家高技术公司拥有一次排他性的机会(许可证或专利)来建设生产新产品的工厂,期初投资I0=80。将来由产品产生的总现金流价值V0=100,这个价值会随着需求的随机波动而波动,在期末可能会达到V+=180或V-=60。两者的概率q=0.5.这种由许可证提供的投资机会类似于一个以开发的项目为标的资产道德看涨期权,假设无风险利率:r=0.08,折现率k=0.2利用期权复制原理来计算期权价值

1、确定可能的到期日资产价值

上行资产价值V+=180

下行资产价值V-=60

2、根据执行价格计算确定到期日期权价值

标的资产上行时期权到期日价值CU=上行价格-执行价格=180-80=100

标的资产下行时期权到期日价值CD=max(0,下行价格-执行价格)=0

3、计算套期保值比率

套期保值比率H=期权价值变动/标的资产变动=100/(180-60)=0.8333

4、计算投资组合的成本(期权价值)

项目投资支出=套期保值比率*标的资产现值=0.8333*100=83.33

借款=(到期日下行项目价值*套期保值比率)(/1+r)=60*0.8333/1.08=46.29

期权价值=投资组合成本=项目投资支出-借款=83.33-46.29=37.04

还有一种计算方法:

风险中性概率p=(V*(1+r)-V-)/(V+-V-)=(100*1.08-60)/(180-60)=0.4

实物期权价值=(p*C++(1-p)*C-)(/1+r)=(0.4*(180-80)+(1-0.4)max(0,60-80))/1.08=37.04

这个独占期权的价值超过了直接投资承诺的静态的净现值,但是,预见到竞争性进入的公司可以提早承诺投机来投资来抢占市场先机,并且通过利用类似红利的收益来避免竞争性对利润的侵蚀,但是如果每个竞争者的行动都受制于其他行动者的行动的话,那么就需要更为复杂的博弈理论来处理了,在引入博弈分析时,经济租金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期权博弈分析的经济学基础,在两家竞争的市场情况下,经济租金可以有垄断租金转化为两家共享租金。

实际的案例中Digital商业化Alpha芯片的决策实际上收到了Intel对奔腾系列微处理器的决策的很大影响;同样Philips和Sony将其数字影碟商业化的战略也被Toshiba和TimeWarner的竞争性决策所影响,反之亦然,比其他竞争者更早进行投资,否则将会被预期到的竞争性进入抢领先机,这是在竞争性战略博弈中常见的例子。更为一般地,除了仅仅依赖于期权价值最优化技术之外,二叉树末端的投资机会价值被竞争性投资子博弈的均衡结果替代了。用下面的表格来描述这个博弈

我们考虑在以下四个投资时间选择

(1)两个公司都立即同时投资,两者分享总的NP V(20*0.5),结果两者的支付为(10,10)

(2)(3)一个公司(A或者B)先投资而另一个公司等待,首先投资的公司领先于他的竞争者,独自获得全部的NPV(20),最终支付结果分别为(20,0)或者是(0,20)

(4)两个公司都决定等待,他们平分递延期权的价值(0.5*37),最终获得的支付为(18.5,18.5)在上图中描述的价值回报结构中达到一个纳什均衡,不管公司B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公司A采取立即投资策略的收益超过了他采取等待观望策略的收益(在左边"等待观望"一列20>18.5,在右边"立即投资"一列10>0);也就是说公司A有进行投资的占优策略,而不用考虑其对手的选择。进行投资也是公司B的占优策略,最终在右下角得到一个纳什均衡(*),在这里两个公司都得到他们的次差收益(10,10),这就是囚徒困境的一个例子。这里存在一个矛盾,即与两个公司都选择推迟投资的情形(18.5,18.5)比较起来,两个公司的均衡结果(10,10)对于两者来说都是较差的。如果两个公司能够整合他们的投资策略的话,就能分享"等等看"期权带来的灵活性收益,从而避免了较次的"恐慌均衡",在这种均衡中每个竞争者都争先恐后的进行时机未成熟的投资。

在竞争性博弈中是否执行期权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是期权的内在价值(V-I)或立即执行(投资)的价值。执行成本(I)对于每一个公司来说很可能是不同的。例如,新的Windows补丁对于Microsoft来说比其他公司来说相对耗资较少,因为Microsoft在桌面计算机方面占有优势地位。对于所有参与者来说执行价格的比率并不是总投资费用的一半,而是取决于超出项目直接成本的特殊价值。所以,项目带来的现金流的价值V也很可能是特殊的,因为公司可能会由于声誉或者其他的影响获得更高的收益。每个公司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也是不同的。公司特有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公司的成长期权的价值,使其有动机等待并在战略承诺和灵活性之间做出权衡。

二、信息不完全情况下不对称企业的投资分析

上面的例子都基于2个基本假设(1)参于博弈的所有企业是对称的即博弈方式完全一样的企业(2)所有企业都知道博弈的结构、博弈的规则和支付函数,是完全信息博弈,这在现实中是很强的德假设现实中的企业之间往往是不对称的,由于融资渠道,资金储备,研发能力、管理组织水平和吸收新技术的速度等不同,企业之间存在着某种差异,这种差异会对企业的投资决策产生着那个大影响。另一方面,对于每个采用技术创新的企业来讲,在研究和制定其技术创新投资战略时,通常希望自己的关键信息不被其竞争对手获知,这意味着个竞争企业之间信息完全的假设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成立的,因此应当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更现实地考察企业采用技术创新投资的战略行为。Lambrecht和Perraudin提出了对企业采用技术创新投资决策在不完全信息下抢险博弈的实物期权的分析方法,它们的模型基于2个假设:1)一个企业投资将获得这个市场,而另一个企业收益为零,2)企业知道自己的投资成本,对竞争对手的投资成本只知道其概率分布,且在对手还没有投资的情况下,随时更新对对手的概率分布的推测。

结果表明,对于该博弈存在唯一贝叶斯均衡,但没有给出解析解,只能通过数学模型来解决,其战略的投资门槛值介于马歇尔投资门槛值和非战略门槛值之间。模型假设一个垄断企业预先不知道投资是否赢利,刚开始时企业对"市场条件为好"有一个先验信息,随时间企业收到一个有关市场条件的随机信号,其到达时间服从泊松过程。结果显示,传统的DCF法由于忽略等待期权的价值,使企业投资于低赢利性项目的概率较大。Decamps和Mariotti研究了涉及投资成本和获利情况都不确定的不完全信息的双头垄断模型,结果显示消耗战的结果有唯一的对称的精炼贝叶斯均衡,进一步研究了引入掀动优势时,对均衡的影响。

结束语

有关资产价值评估方法应当理解为互补而非替代的关系,运用哪一种评估方法取决于投资问题所面临的约束条件,而不是模型本身的特征,DCF模型由于其简洁易懂,运用方便同时又兼顾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决策标准,在项目未来现金流及其贴现率可以较准确地确定的情况下,依然不失为一种高效的近似评估方法。期权方法在处理未来不确定性投资,公司股权,自然资源资产,专利以及无形资产等方面已有丰硕的成果。

期权博弈方法作为一种综合的理论思想和分析方法,在实践中能够处理更加复杂的投资决策,它对保证企业投资决策科学合理性以及提高投资收益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应用前景相当广泛,上述的例子中是一个类似著名的"囚徒困惑"的情况,企业由于竞争的威胁而不得不提前执行期权,这导致了整体期权价值的损失,也意味着企业价值的减少。因此如何解决价值的损失成为了一个有意义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孙继红,实物权和期权博弈估价模型评介现代管理科学

2、夏健明,陈元志,实物期权理论述评

3、Johnathan Mun著Real Options Analysis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Han T.J.Smit Lenos Trigeorgis著Strategic Investment-Real Options And Games高等教育出版社

5、2007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教材---财务成本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

篇2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现状

1、上市融资和债券融资直接融资所占比例很小。目前,我国约有各类房地产企业3万余家,在沪深资本市场上市企业比例不到千分之三。由于受到当局的严格监管,债券融资规模在房地产全部投资中即使在所占比例最高的1999年,也不过2%。至于投资基金和房地产信托等融资方式筹集到的资金也极为有限。

2、外资在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中有所增加但比例仍极小。尽管房地产业利用外资的数量在2003年后呈上升趋势,但利用外资在整个融资渠道中所占的比重却偏小,2007年外商投资所占比重仅占房地产开发总投资的1.75%。

3、银行信贷资金是房地产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近年来,银行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投资的贷款在整个开发资金中所占比例一直保持在20%左右,但实际上,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构成中来源于银行贷款的比例比这个高得多,以2003年为例,房地产开发企业其他资金来源为6,106.1亿元,占全部资金的46.27%,其中大部分为订金和预收款。考虑到其中相当比例的部分购房者利用按揭贷款买房,由此可推断实际银行贷款占全部资金的比例至少为50%。

近几年来,由于房地产业本身的发展过热,导致泡沫显现,国家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从2006年开始,从“国六条”、“国十五条”,到多次上调贷款基准利率,出台了一系列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房地产业过热发展的势头。银行贷款稳中有降,从表1中也可以看出近几年的国内银行直接贷款已降到18%左右,但直接或间接来源于银行的总资金仍占较大比重。商业银行仍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最主要的资金供给者。而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当房价处于稳定和上升的时候,房地产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仍是银行较为优良的资产之一,也是银行利润的增长点。虽然随着央行“12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的,对房地产开发商的开发贷款、土地储备贷款等7个方面提高了门槛,但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结构仍然具有明显的银行依赖性特征。(表1)

二、借贷博弈模型的构建

1、模型假设。基本假设:(1)银行和房地产开发企业(以下简称“企业”)都是理性的“经济人”;(2)银行和企业是该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3)双方进行动态博弈,且银行与企业在信息上是不对称的,所以银行和企业之间是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

用以下的博弈矩阵来表示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借贷博弈关系:

参数说明:W表示贷款本金,r表示贷款利率,S表示发放贷款的筛选成本和以后的监督成本之和,R表示企业投资收入,T表示企业获得贷款的成本,I表示企业不守信用带来的信誉损失,包括以后难以从银行取得贷款及其合作企业的不信任所带来的交易损失,C表示不守信企业为取得贷款多花费的成本,包括较高的抵押物价值和掩饰成本等。

用N={1,2}表示局中的银行和企业的集合,用M={M1,M2}表示局中人的行为空间,m11,m12∈M1为银行的策略集合,m11表示银行贷款,m12表示银行不贷款;m21,m22∈M2为企业的策略集合,m21为企业诚实还贷,m22为企业欺骗赖账。

2、一次博弈分析。在一次博弈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逆向归纳法得到该博弈的唯一纳什均衡。

给定银行在博弈的第一阶段选择信任,如果企业选择诚实,则其收入为:R-W-Wr-T,如果企业选择欺骗,其收入为:W-T-I-C,大于R-W-Wr-T;此时,理性的企业最优选择是欺骗。银行能够预期到企业会选择欺骗,则理性的银行第一阶段会选择不信任,收入为0,选择信任收入为-Wr,所以银行的最优选择是不信任。最后的纳什均衡为:(不信任,欺骗)。由于企业利己主义性所产生的道德风险,企业诚实守信的承诺不可置信,所以合作博弈(信任,诚实)的帕累托改进的情况不会出现。因此,在一次博弈的情况下,由于企业的道德风险,商业银行将无法区分借款者的风险类型,且追讨贷款成本较大,使各家银行不约而同地出现惜贷现象。

3、重复博弈分析。假定一次博弈结束后,博弈双方都预期到可能存在着下一次博弈且每次博弈的结构相同,并假定银行采取“冷酷战略”,即银行首先选择信任,如果房企选择信任,则银行在下一阶段博弈中仍选择信任,但是如果在某个阶段博弈中房企选择欺骗,则次后银行永远选择不信任,也就是好企业的I值很大。

我们假设企业在T次博弈时选择守信的概率是P,不守信的概率为1-P,则对于守信的企业来说,其在将来的无限次重复博弈中的收益函数为:∑U2(m11,m21)=R-W-Wr-T+P(R-W-Wr-T)+P2(R-W-Wr-T)+……=(R-W-Wr-T)/(1-P);企业选择赖账的收益:U2(m11,m22)=W-T-I-C,只要(R-W-Wr-T)/(1-P)>W-T-I-C,好企业的理性选择就是诚实守信。

一般来说,博弈重复的次数越多,企业还贷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在重复博弈下的纳什均衡有两种可能,当P>1-时,均衡为(信任,诚实),这是大型房地产企业与银行的博弈选择;当P

关于银行和企业的重复博弈可知,如果银企双方存在着无限次博弈,并且企业足够重视自己的信誉,那么就能够得到更优的帕累托均衡点,形成银企之间良性的借贷关系。但是,由于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银企双方的无限次重复博弈变成一次博弈,企业和银行的理性选择便成了(不信任,欺骗),银行的惜贷和企业的资金短缺也对整个房地产市场的运行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影响房地产企业信誉程度的主要因素

从上面的博弈模型分析可以看出,决定一个企业能否得到贷款的关键是企业的信誉程度,即博弈模型中的变量P,影响P值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实力。从博弈模型中的P>1-,我们可以看出,对于P有着重要影响的企业因素有R(企业的收入)、W(贷款本金)、T(贷款成本)、I(不守信产生的信誉损失)、C(不守信产生的额外贷款成本)和r(银行利率)。

在这些参数中,银行利率和本金我们假定不能改变,则作为企业实力的评定,我们可以从企业的收入、贷款成本和信誉损失三方面分析。(1)企业收入,企业收入是一个相对数,我们应该以贷款本金的数量为基础进行比较分析,比率高的企业其盈利率较好,具有较好的还款能力。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分析具体企业的收益和哪一笔贷款有关,所以在进行这种收益分析的时候一般是以整体负债的收益来替代;(2)贷款成本,一个企业的贷款成本是随着企业与银行的良性博弈次数决定的,即企业以往的诚信还款记录决定了企业为了获得贷款所付出的实物抵押或者担保成本的多少;(3)信誉损失,一个企业的信誉损失是多方面的,不仅涉及到以后的借贷损失,还关系到企业的品牌、产品销售以及各个方面,其损失应该进行加权计算。

2、行业市场环境。2008年房地产行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从建设部2008年的三个工作要点来看,政府将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调控非理性的商品房市场。2008年政府针对房地产行业密集地出台了诸多调控政策,但从建设部的官方言论“不能让房价过快上涨,也不能让房价过快下跌”中可以看出,政府调控只针对房地产行业里的过激和非理,对于自住需求的购房行为不在调控之列。特别是下半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而导致房地产行业销售不景气,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从降低首付比例、增加贷款年限到各种契税的调整,从各个方面促进房地产行业的稳定发展。所以说,目前依然拥有一个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

3、宏观经济环境。在我国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中,一直把内需不足看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在此政策的指引下,各地政府以大力发展房地产业来牵动相关产业。从近几年的宏观政策来看,房地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依然没有改变。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因国际经济衰退而导致的出口降低、国际货币市场上的人民币快速升值、国内通货膨胀及国内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政府通过扩大内需、增加投资、稳定出口三个方面采取多项政策措施稳定和发展经济,同时这也促使房地产业也由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向稳定健康发展过度。

通过对企业实力中各个因素、房地产行业宏观环境、整个经济的宏观环境这三个大方面的分析,引用加权平均的系统评价理论,我们对于企业的借贷守信参数P可以有一个比较准确而合理的分析。

四、对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的一些建议

1、提高企业自身信用维护意识。房地产企业自身信用的建设与维护不仅是为了更好地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借贷博弈服务,同时也能更好地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服务理念,并能和谐与业主、建筑商及政府各方关系。建立基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信用评级体系将能更好地促进房地产开发企业注重自身的信用等级的维护和提高。

2、建立银行业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建立大型的信息库存放所有银行有关自己客户企业的信贷信息,而其他银行可以共享目标借贷企业与其他银行的信贷咨询信息。通过信息的传递从而确定申贷者的信用级别,实现市场的自净化功能和信用机制的良性循环。信息咨询共享系统大大降低了银行事前的筛选成本,并且由于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结构的改善,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也随之提高,同时也有助于建立企业与银行之间的长期信贷关系。

3、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对称的必要性。企业与银行信贷问题的产生,大部分来自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因此,银企双方都应考虑怎样才能减少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作为企业,有责任提供真实的财务状况、成本控制措施、管理制度及在建项目和将建项目的详细情况等众多与企业还款能力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资料说明。作为银行,应重视银行内部激励与约束机制,减少借贷业务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

4、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建设。受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国内房地产行业泡沫的影响,商业银行贷款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融资需求了。因此,要加快金融创新步伐,积极推进房地产投资权益证券化和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不断推动投资基金业的发展,将资金比较稳定、数额巨大的保险资金逐渐引入住宅融资市场,推进保险业尤其是寿险业与房地产业的结合,多方面促进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建设。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易宪容.房地产与金融市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篇3

由于船舶管道系统结构比较复杂,致使船舶通液管道的振动噪声问题至今尚无实用的计算、评估和有效控制方法。解决船舶通液管道的振动噪声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难点:(1)管道系统的水动力载荷难以确定,如果通过对流体力学进行计算获得载荷数据,会因此产生过高的成本而很难实现。比如,湍振载荷和水锤效应等。(2)至今为止,船舶行业尚无关于管道声振数值计算的实用性研究成果作为参考,对建立全频域的振动噪声模型存在很大困难。

1.船舶通液管道的载荷及流体计算

1.1 主要噪声源及外部载荷

噪声源主要分为机械和水动力两种,其中机械振源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机器失衡、轴线偏差、轴角偏差、底座松动、轴承间隙、管带偏差、支撑框架破坏等问题造成的;而水动力振源的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流场的压力脉动及瞬态效应造成的,其中包括围绕流场的正弦脉动等[1]。此外,在对管道系统的振动噪声进行耦合计算时,还需要考虑到外部载荷因素,具体包括流体载荷、动力设备产生的扰动载荷和由振动产生的载荷等。

1.2 流体瞬态变化效应

流体瞬态变化是指由于流场速度以及压力突然发生变化时,引起较大的压力致使管道发出很大的噪声,甚至会使管道发生变形、泄露、破损的现象。为节省管道流体力学的计算成本,可将以下公式计算得出的水动力载荷值直接输入到管道振动噪声的计算模型中进行计算。

由流场的瞬态效应所产生的辐射噪声共振频率可以根据Blevins的公式进行计算:

上式中,为辐射噪声的共振频率,单位是Hz;n 是整数1, 2, 3…;a表示声音在液体条件下的传播速度,单位是m /s ;L 表示管道长度,单位是m。

对于另一端的流通管道,辐射噪声的共振频率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压力扰动的传播时间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上式中,L是阀门至管道的空腔端部距离,单位是m。

假设为压力扰动的产生时间(比如开关阀门时所用的时间)。当与满足的条件不同时,产生的流体瞬态效应也不同。比如,水锤效应,水锤效应使管道受到的破坏性最大。此外,阀门的快速关闭开启,也会在管道内引起液压冲击从而产生振动噪声[2]。

当流场速度出现突变时,比如快关水泵时,

式中,P为突然关闭水泵时造成的压力变化值,单位是 Pa;表示在干扰条件下的流体速度变化值,单位是m /s 。

相反的情况,比如快开水泵时,压力产生的降幅可以根据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上式中,表示压力降幅,单位是m;表示由水锤效应造成的最大压力的升值,单位是m;H是管道系统在停滞时的水头压力,单位是m。

2.船舶通液管道振动噪声问题的计算方法

管道的振动噪声分析的频率范围分为高、中、低三个频域,在船舶行业中,80 Hz 以下的频段范围属于低频域;100Hz至250Hz频段属于中频域;250Hz 以上的范围属于高频域,不同的频域所使用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3]。一般情况下,低频域使用声学有限元法进行计算,中频域使用混合法进行计算,高频域使用统计能量法进行计算。全频域的计算结果则通过各频段模型的计算结果处理相关数据,最终作出声压频响曲线。

3.船舶通液管道振动噪声的算例分析

3.1 管道振动噪声计算的模型

由于全统计能量模型在管道振动噪声问题上并不适用,因此,管道的振动噪声计算只要建立有限元模型、混和模型即可,但是要注意的是二者需要联合应用,才能得出有效的计算数据。

3.2 管道振动分析与模型试验的结果对比

对上述模型加载不同方向的三个载荷在管道端口的流体及管道上,其中X 轴、Y轴、Z轴分别代表管道轴向、管道水平、管道垂直方向。X 轴的激励源于流体瞬态效应,以压力进行模拟;Y轴、Z轴的激励来源于自动力设备的振源,以单位力进行模拟。通过本文第1.2节中的公式计算如下:

管道端口到弯曲处的长度为5.8m,a值是1 480m/s,压力扰动的传播时间根据公式(3)计算,=7.84ms。假设关闭阀门的时间为0.5ms[21],则

将上述计算出的载荷数据值代入计算模型进行计算,本文主要计算有限元和混合模型在不同方向的单位力激振下的弯曲和振动速度等级。本文将管道振动分析的结果和模型试验的结果经过对比发现,二者规律相符。因此,本文使用全频域模型对管道振动噪声的分析具有可靠性。

4.结束语

近年来,管道被应用到能源、化工及石油开采等多个领域。因此,进行管道振动噪声分析意义重大。由于以往的研究并未对管道的振动和噪声建立全频域模型进行深入的分析,本文参考文献中关于水锤效应和湍流诱导振动的计算公式,对管道的振动和噪声数值了分析,使用VAone软件创建出管道振动噪声的分析模型,通过对此模型的振动和噪声数值预报、计算和试验对比,发现本文使用的计算法具备可行性,希望对管道的减振降噪控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篇4

1.基本假设

(1)开发商、监理公司均为风险中性且希望尽可能获得高收益的理性人。当施工企业违章作业,监理公司不履行监管职能时,开发商只能获得低收入,其概率为p;当施工企业遵章作业时,或施工企业虽违章作业,但是监理公司努力工作(积极履行监管职能),违章行为得以纠正时,开发商可获得高收益,其概率为1-p;>。

(2)开发商无法完全管观察到监理公司是否履行监理职责,因而开发商只能根据监理公司的工作成果支付报酬。当开发商获得高收益时,支付给监理公司的报酬为;当开发商获得低收入时,支付给监理公司的报酬为,。

(3)监理公司努力工作有较高的支出E,监理公司不努力工作有较低的支出S,E>S。

(4)监理公司接受开发商委托的机会成本为U0。

2.模型构建

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开发商一般将所开发的项目委托监理公司监管,这样,监理公司是否能够充分发挥监理作用就成为项目质量高低的关键。依据信息经济学的委托――理论,开发商与监理公司之间的博弈关系实际上可看成一种委托人――人关系,开发商作为委托人,相对监理公司来说,在项目质量方面掌握较少的信息,而监理公司作为人,由于全面监管工程项目相对来说掌握较多信息。根据假设,这里的委托――模型如图。

图开发商与监理公司之间的博弈模型

由于开发商无法每时每刻都直接观察到监理公司的行为,监理公司在受雇后极有可能选择不利于开发商的行为,因而开发商必须运用一定的激励机制,促使监理公司接受委托并努力工作,为此,必须满足如下两条件:

(1)参入约束条件

(1)

(2)激励相容约束条件

(2)

开发商追逐利润最大化,因此在保证监理公司接受委托的前提下,开发商必然尽量压低支付给监理公司的报酬,即有:

(3)

对于激励相容约束条件,监理公司努力工作所获得的期望报酬高于偷懒获得的报酬越多,其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就越大。设前者为后者的n倍,则有:

(4)

由(3)、(4)得到:

(5)

(6)

(3)分析说明

假设Uo=1,E=1,S=0.p=0.1时,有:

(7)

篇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5-0117-03

1 概述

随着电力电子设备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低压配电中的电能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科学的不断进步,带来大量先进的电子电气产品,应用于机场中,其中大部分都为非线性负荷。而机场是一类负荷,对电力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要求极高。因此,合理的机场助航灯光变电站的低压配电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要求相关设计人员在进行相关设计时,就应该考虑到谐波可能产生的根源,并采取相应抑制措施。首先,灯光变电站内的主要负荷就是可控硅调光器,它是非线性负荷,是导致灯光变电站产生大量谐波的主要原因。灯光变电站低压系统中产生的谐波,就会对助航灯光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造成严重污染,使得配电系统的电压、电流均产生畸变,场区内的助航灯光灯具会发生频闪,影响对飞行员的正确引导,也会严重缩短灯具的寿命。同时,由于存在大量的谐波分量损耗,使得系统功率因数下降,就会导致低压系统的供电效率降低。当市电供电时,对灯光系统的运行安全影响较小;而当切换至灯光变电站内的柴油发电机组供电时,就有可能发生发电机组无法提供负荷所需的有功电能,导致电动机抖动,调光器无法进行高光级下的电流控制和调节,输出电流就会出现失调而报警。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会出现设备跳闸的现象,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机场灯光站的谐波治理问题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灯光站低压配电系统谐波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给出了抑制谐波的方法,为以后的工程提供了有益参考。

2 谐波概述

在供电系统提供的电能质量比较理想的情况下,通过负荷的交流电波形应该是标准的正弦波。但是,由于大量的非线性负荷设备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实际的交流电波形往往会发生畸变,成为不规则波形。测得的交流电波形就是一种非正弦的周期波。利用电流的叠加原理,对一个非正弦的畸变电流波形作傅立叶变换,可分解为无穷多个正弦量相叠加的形式。其中频率与工频相同的分量称为基波,还会得到一系列频率大于电力系统基波频率的正弦分量,这些频率较高分量称为谐波。谐波的频率为基波频率的整数倍数,所以,谐波也常被称为高次谐波。

3 谐波的产生及危害

在机场助航灯光变电站内,可控硅调光器是低压配电系统中的最主要设备。它负责控制整个机场助航灯光的开/关和调节灯光亮度,控制其所带的灯光回路电流保持在规定值。机场灯光变电站中多采用可控硅调光器,它是采用相位控制方法来实现调光的,使得调光器的输出电流保持在规定值。当电网中的正弦波电压施加于可控硅调光器时,就变成了非线性波形。调光器在调相变控恒流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谐波,从而对整个系统造成污染。另外,为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在灯光站电压电气设计中往往会使用纯容性的无功补偿柜,这会将系统中的谐波放大。

灯光站中的调光器采用两相电源输入,在电气设计中,往往三相负荷达不到完全平衡,从而产生非规则化的谐波频谱,也容易产生大幅值的高次谐波,干扰调光器的控制系统。

灯光站低压配电系统中谐波的存在,就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电压、电流波形。畸变的波形使得功率因数下降,系统的供电效率降低。如果市电失电,全场的灯光负荷均转由站内的柴油发电机供电,就有可能发生原本设计合理的发电机容量,小于整个系统在高光级别条件下所需要的视在功率的情况,从而影响调光器对高光级别的调节与控制,甚至有可能直接导致设备跳闸,对运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另外,现在机场中的助航灯光监控系统,通常也是利用灯光输电电缆的载波进行通信的。如果灯光变电站中存在有谐波,就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信号传输的准确性。

4 谐波的抑制方法

通常采用无源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进行谐波抑制。其中,无源滤波器是由电容器、电抗器和电阻器适当组合而成,与谐波源并联起来。利用电路谐振的特点,形成某次谐波的低阻抗通道,将大部分谐波电流分流。比如,电力系统对7次谐波发生谐振,滤波装置就针对7次谐波形成低阻通路,从而达到滤波的目的。有源滤波器则是通过实时检测负载电流波形,得到需要补偿的谐波电流分量,并将其反向,通过控制IGBT的触发,将方向电流注入供电系统,实现滤波谐波功能,达到滤波的目的。

无源滤波器结构简单、造价低,在市场中的应用较早,目前国内的使用技术也已经很成熟。无源滤波器和滤波源是并联的,其自身的运行或设备故障对滤波源一般是没有影响的。但是,无源滤波器只能吸收滤波源中的大部分谐波,而不能完全消除谐波,反而会因为系统阻抗计算设计不准确,进一步放大谐振。另外,无源滤波器为单谐振滤波器,对每次谐波都要计算系统阻抗,进行单独设计,计算系统的阻抗也比较繁琐。机场的电气系统逐年扩建,系统阻抗也会随之变化,同时,电容的老化也会使原来设计的谐振点偏移,而达不到滤除目标谐波的目的。

有源滤波器是一种新型的滤波装置,它能够针对谐波源进行自调节地抑制谐波、补偿无功。无源滤波器只能针对单次谐波进行固定补偿,而有源电力滤波器则可以动态地根据检测进行跟踪补偿,具有更好的可控性和快速响应性,能补偿各次谐波。滤波的效率不受谐波源系统阻抗变化的影响,还不会发生与谐波源发生谐振的危险。但是,有源滤波器需要先检测再相应抵消。如果检测不准,会放大谐波源电流。目前,有源滤波器基本依靠进口,成本较高。

因此,在抑制灯光变电站谐波时,需多方面考虑。首先,若要根除灯光变电站的谐波污染,必须加快研制新一代的调光器,使其输出为正弦波,消除可控硅调光器引起的非线性谐波源。其次,灯光站中的大量谐波是由调光器内可控硅工作时所产生,这些谐波又会被纯电容补偿柜投入而放大,因此,应该对补偿柜进行改造,将补偿柜更换为兼滤波和无功补偿为一体的低压补偿滤波装置。另外,进行低压配电电气设计时,尽量调整调光器所接相序,保持三相平衡,减少由此导致的三相主导谐波不同的情况。综合各方面因素,在进行灯光变电站谐波治理时,若在主导谐波频率明确且较单一的前提下,可选用合适的无源滤波产品。若灯光供电系统复杂,电能质量要求较高,且在规划今后将不断扩建的情况下,可选用合适的有源滤波产品。

5 结语

助航灯光变电站对电能质量的要求很高,而由于站内大量使用可控硅调光设备,导致其自身的谐波问题比较严重,必须予以解决。无源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在治理电力系统谐波中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结合具体工程的规模及供电系统结构以及所带的负荷特性,选择合适的谐波治理手段。

参考文献

[1] 张云青,李建民,连如玉,杜菁.白云机场助航灯光站谐波分析及其治理[J].现代建筑电气,2010,1(5).

篇6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各个行业都紧跟时代潮流,用高效、准确的智能方式取代了人的工作。广播、电视作为科技的前沿行业,其发射机房的智能化操控也在不断的应用和完善。

1、概述

广播电台机房发射智能控制管理一体化是为了提高对发射机房的检测、控制和管理的效率而设置的。一方面智能系统减少了发射机房对人的依赖,实现了发射机房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另一方面用高效、准确、稳定的电子产品来工作减少了因疏忽或其他意外情况发生的几率。有助于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鉴于智能控制管理系统运行稳定、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等优点,智能系统还将进一步扩大化的应用到广播、电视行业中来。随着智能系统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和创新,相信会给我们的广电事业带来更多的机遇。

2、智能控制管理一体化的结构分析

我国的广播、电视机发射机房的智能控制管理系统主要由上位机(PC—控制机)、网络结构、下位机(PLC—可编程控制器)、各类软件平台构成。其原理首先是由工作稳定、可靠的上位机采集传输信息。然后通过网络进入使用性能可靠、抗干扰能力强的下位机实施控制。上位机的安装一定要注意备用机的安装,一般是两台机器都采集数据,只有一台进行数据输出,万一出现机器故障备用机可以第一时间代替主用上位机工作。在整个过程下位机的控制是一个关键。首先下位机与发射机的链接应选用并联接入的方式,其安装需要在发射机附近,尽可能缩短他们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数据传输。其次最好能采用一台下位机控制一套节目的发射设备,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节目的质量,而且便于检修。再次,下位机的工作是将反射设备系统提供的数据通过信号调制模版分别传给模拟量输入模版和开关输入模版。经过这两个末班后将信息反馈给PU模版。PU再将信息传输给通讯模版或通过开关量输出模版传给发射设备系统。进而实现对发射设备系统的控制。在发射机房智能控制管理的结构中,网络主要用来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就地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同时也节约了通讯开销。因此网络结构应安排呈现现场分层分布,管理集中管理的模式。值得注意的是上位机和下位机需要连接成一个独立的网络,以便适应电视节目的监测和调频立体声广播节目的发射播出。在软件平台上一般都采用模块设计,设计主线是将各部分控制尽可能集中,而各个功能最好分散。这种PC—PCL的结构,是我国广播电视机发射机房进行智能化控制管理的普遍方式,其应用相当广泛。这套系统的自动化水品极高,能有效实现开关量控制、检测状态量、越限处理模拟量、管理数据、校时通讯、分析处理故障和对通讯主站的所有开关机进行控制等职能。

3、智能控制管理一体化的实践

整个智能化的控制管理系统其原理就是在系统软件的集中管理下,实现对发射机、天线、机房设备等的全面监控。是一种智能的、安全的、可靠的控制管理系统。通过整个过程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实践效果,实现发射机房的全面智能化监、控、管。

3.1 对发射机的监控

对发射机的监控主要来自对发射机的检测和控制两个部分。主要是对发射机状态采集控制器、调幅度监测仪、网络交换机的配合运行实施监控。最后根据监控数据对发射机的所用工作进行分析处理以达到最佳的控制状态。

3.2 对化境、设备的监控

对环境、设备的监控主要表现在对发射机房的温度和湿度等情况进行监控。其温湿度的监控模式是由温湿度传感器感应温湿度,再通过串口服务器将数据转换成网络数据发送到监控主机上进行显示,其具体操作具体情况而定。如对发射机房内空调的监控,要实施对空调的智能监控,先要对空调进行一部分改进,就是在空调上安装一个远程接口模版用来实现空调的远程控制。此外还要对机房外部环境进行监控,主要目的是保证外部环境的安全。

3.3 视屏监控

视屏监控是一种最直接的了解发射机房状况的形式,是发射机房智能控制管理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视屏监控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发射机监控和环境、其他机房设备的正常、稳定的运行,虽然视频监控没有直接加入到发射机智能控制管理系统中去,但它对整个智能系统运行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4、结语

智能控制管理系统在先进,它也是人脑开发出来的。他不可能像人一样有发散的开阔性的思维,它对问题的分析也不可能融入主观的、有创造性的见解。因此,不论智能化多么先进都不能忽视人的监控和管理。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优势,利用智能设施的强大的、稳定的搜集、接受、处理信息的能力,人机有效的结合,才能把广播电视机发射机房的控制和管理做到最稳定、最可靠、最好。因此在发射机房的控制管理中可以无人值班但不可以无人留守。可以让发射设备降低对人的依赖,但不可以完全放手,完全依赖智能系统对发射机房进行控制和管理,所以人的工作态度绝不可以松懈。有效监控发射机房及周边状态,高度警觉并能及时发现状况、及时排除问题,这是我们作为广电职业人的职业操守。严于律己,将广电事业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徐东生,王诚忠,王贵金.广播电视发射机房计算机智能化管理系统[J].中国有线电视,2007(Z1):323-327.

篇7

一.前言

水库大坝的安全监测,首先应该设计科学的大坝安全监测网络系统,选择合适的测点定时定点对大坝坝体和周边地区进行监测,在洪涝季节,还应该加强人工的观察和巡查。对大坝安全监测进行科学的管理,及时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大坝存在的安全隐患。

二.水利大坝裂缝安全监测的意义

经过大坝安全监测仪器人工巡查监测,根据相关的数据和资料,诊断的大坝安全与否的结果,影响着水库大坝的施工安全、周边地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安全,也对以后的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能够改进相关的安全监测设计、施工技术以及对大坝安全性的诊断,能够确保水库大坝安全性能的全面提高。

1.确保施工安全

水库大坝的安全监测是否合理到位,首先关系着水库大坝在施工过程中是否安全。科学、合理、有效的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能够确保水库大坝施工整个过程的安全进行,能够确保水库大坝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性问题得到及时合理的解决,最终保障水库大坝的后期运行安全。

2.确保生态安全

水库大坝的安全监测关系着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也关系着水库大坝周边和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安全。水库大坝的安全能够确保周边生态环境的良好运行,避免地震、洪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避免大气气候的异常导致的气象灾害,避免景观文物的损毁,避免巨大的生态经济损失。

3.改进设计方案

在水库大坝的安全监测过程中,通过总结实践中的经验,可以验证和完善水库大坝的设计参数,提高监测设计的科学有效性,并且能够在施工技术和安全分析诊断方面进行改进,从而完善大坝的安全监测。也能够在长期的实践和观察分析中,进一步预测大坝的未来状态,避免大坝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三.水利大坝裂缝转异诊断中的小波分析方法

1.裂缝时效变形提取的小波分解方法

首先对裂缝的信号序列进行小波多层分解,滤除随机成分以及随着水位、温度而变化的高频部分,剩下的低频部分就代表着大坝观测时间序列的发展趋势,即为裂缝的时效变形。在小波分析中,低频部分则对应着最大尺度小波变换的低频系数;因为尺度的不同,时间的分辨率也会变得不一样,那么这时候测试的信号就会比开始表现得更加明显。下图1为小波分析方法的函数图。

四.水利大坝检测技术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对水利大坝的检测进行的大量研究。通过大量试水利大坝检测验经验的积累,我国开发一些实用的检测方法。几十年来,我国逐渐从半损伤式检测法过渡到了无损失检测法。无损检测法主要包括对水利大坝局部的检测和对水利大坝整体进行检测两个主要内容。下面将对这两个方面进行简单的探讨。

1.水利大坝的局部检测

对水利大坝结构进行日常检测主要采用技术手段的是局部检测技术。局部检测技术是采用目视或专门的检测仪器对结构局部的损伤和缺陷状况进行检测。局部检测主要是检测水利大坝结构的材质状况与耐久性。通过x射线、渗透、磁粉、涡流以及超声波等检测技术来检测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的碳化深度、混凝土内部损伤情况、钢筋分布及保护层厚度、钢筋的腐蚀情况、氯离子含量等内容。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远红外热象、核磁共振、全息摄影、层析成像、微波以及雷达等先进检测技术也逐渐应用到水利大坝的局部检测工作中。上图3为某小波分析方法来对水利大坝裂缝分析的曲线图。

2.水利大坝的整体检测

(1)整体检测的作用

水利大坝的整体检测能反映水利大坝的承载力以及正常使用状态,它克服了结构局部检测所存在的局限性。它主要通过对水利大坝结构进行静、动力试验等手段采集水利大坝结构的速度、加速度、位移、应力、应变等结构响应数据。再通过数学以及力学方法对响应数据进行科学的处理,然后通过技术人员的细致分析就能够得到水利大坝结构的整体状况以及局部的损伤状况。水利大坝结构整体的工作性能通过整体检测技术真实地反映出来,它能回答所有人最关注的水利大坝结构承载力的问题,从而能够较为准确的验证了水利大坝的设计过程以及施工管理过程能否达到标准的要求。

(2)整体检测采用的方法

通过施加可控荷载的对水利大坝进行试验,并由试验检测、收集水利大坝结构的应变量、应变分布和加速度等响应数据,据此来评估水利大坝结构的整体性能。水利大坝的整体检测试验可以分为静荷载试验以及动荷载试验。静载试验指的是施加静荷载于指定的位置对水利大坝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从而得出水利大坝整体的工作性能的试验。水利大坝的动载试验是指用某种方法引起水利大坝结构振动,测定其各项震动指标来判断其整体刚度的试验。水利大坝的动荷载试验不会妨碍交通的运行,是水利大坝结构整体检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左图4为通过小波分析方法分析的水利大坝裂缝时效变形曲线图。

五.裂缝预防与治理措施

1.优化混凝土成份的配比在施工前,进行原料试验工作,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尽量降低水泥的用量,可以添加一些I级粉煤灰,合理控制水胶比,采用二级配来配拌粗骨科。事实上,加入适量的粉煤灰作用明显,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帮助散热,降低收缩,对增强抗腐蚀的作用明显。还可以在容易裂缝的位置添加一些斜筋,像孔洞的四周和转角处,这样可以让钢筋来承担更多的拉应力,减小混凝土的负荷从而有效的防治裂缝。在实际的工程结构的设计中还应注意降低对结构的约束,减小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值。

2.加强混凝土结构养护一般的工程在拆模后有美化措施,如铺草浇水,其实就是养护保湿。对混凝土的保养不仅可以预防裂缝的产生,而且对混凝土后期的稳定与安全也非常有利。因此应该足够重视对混凝土的养护。大部分的钢筋腐蚀是氧化反应,需要氧气和水的参与,我们可以加强混凝土的密实度和保护层厚度,喷涂防腐材料,阻止他们的侵入,预防氧化。这些对预防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有良好的功效。

3.避免混凝土基础不均匀沉陷 对于混凝土基础的沉陷,最有效的是保证地基的稳定与牢固,对松软的土质结构,施工前进行充分夯实。其次就是优化设计方案,减轻结构的重量,或通过施工的工序优化,改善混凝土的结构。但是不可过分依靠减轻结构重量,会削弱结构的稳定性。

4.加强施工管理首先管理要从技术抓起,技术含量是衡量工程质量的重要标准,在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对技术的把关也是举足轻重。其次,通过全面的质量管理,从治理为主转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从分散管理转向系统、集中的管理。

六.结束语

鉴于水利大坝半刚性基层裂缝是造成路面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裂缝的类型入手,着重对裂缝产生的机理和内在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小波分析方法针对水利大坝裂缝转异进行诊断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滕海文,江见鲸,霍达,基于小波变换的结构损伤诊断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28(10):58__60.

[2]吴中如.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控理论及其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篇8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网络视频已成为互联网上一类重要的数据,主要有三个特点:1)数据规模大;2)异构信息并存,如标题和评论等文本,以及视频本身的音频和视频信息;3)多为无标记数据。对网络视频内容进行分类对于网络内容推荐和检索等应用具有重要意义[1]。因此,综合利用视觉、文本等异构信息进行网络视频分类非常必要。

网络视频短文本信息具有稀疏性的特点,并且视觉信息在视觉层次上无法自动地对其进行文本语义解释,文本和视觉之间具有较大的语义鸿沟,已有的研究还未能在二者之间建立起密切有效的联系。目前很多研究[2-9]从文本信息、视觉信息出发进行分类。Yang等[2]基于视觉特征、语义特征、音频特征及附加文本等信息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多模态分类结果优于单模态,并且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效果最好;Cui等[3]抽取训练集上的视觉特征用来辅助文本信息中词语相似度的计算;Zhang等[4]使用语义概念模型进行特征定义,利用文本蕴含的语义信息提高了分类性能,并使用增量式SVM进行分类,但计算过程较为复杂;Wu等[5]为利用好数据之间的关系,综合使用了网络视频的标题与标签、相关视频信息、视频上传者个人兴趣等三方面信息来提高分类性能;Chen等[6]使用了维基百科返回的结果来辅助网络视频分类;Leung等[7]从视频的文本评论出发,将文本进行聚类,发掘聚类结果中每个簇的语意,从而获得网络视频舆情。

以上工作有如下共同点:1)从样本的视觉和文本模态分别单独处理,而后将处理结果进行简单融合,没有充分利用文本信息和视觉信息的对应关系;2)将每个视频包含关键帧通过计算均值和方差转化为单个向量,也即采用单高斯分布来进行建模,这样难以准确反映关键帧在高维视觉空间的分布情况,导致大量视觉信息丢失。由于一个视频通常包含了多个镜头,帧的分布一般为多峰,所以采用一个包含均值和方差的向量来表示一个视频样本是不够的。此外,文本信息和很多视频帧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譬如在标题中的“football”和帧中出现的大片绿色场地常常共存。所以从帧层次上进行建模,并将文本信息和帧的视觉信息进行密切结合对于网络视频分类具有重要帮助。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视频分类方法。该方法在帧层次上对视频数据进行建模,并进行了视觉和文本模态之间的双向信息传播,包括以下环节:1)对训练集中视频样本的关键帧进行K均值聚类[10],将关键帧在视觉空间中聚为多个簇;2)对每个簇,按照分布规律选择代表性关键帧,将其重要文本信息作为该簇的文本解释,完成从文本模态至视觉模态的传播;3)对每一个关键帧样本,确定其所在的簇,将该簇的文本解释传递至该关键帧,完成从视觉模态至文本模态的传播;4)基于网络视频对应的文本数据和SVM分类器进行分类。该方法的优点在于从帧层次上对视频进行建模,以视觉特征空间中样本的分布结构作为媒介,将部分代表性关键帧的文本信息传播至其他关键帧,在信息传播中密切融合了视觉模态和文本模态的信息。

1 网络视频分类框架

基于文本模态和视觉模态双向传播的网络视频分类方法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1)在视觉模态上对网络视频进行帧层次上的建模,采用K均值聚类方法将所有关键帧聚为视觉特征空间中的多个簇,分析簇中的各类别的纯度;

2)从每个簇中选取若干代表性关键帧,使用关键帧所在视频的关联文本来对视觉特征空间中的簇作文本语义解释,完成从文本到视觉模态的信息传播;

3)将簇的文本语义解释传播至该簇中关键帧的关联文本信息中,将关键帧关联文本信息融合成对应视频样本的文本信息,完成从视觉模态到传播;

4)采用tfidf方法来表示上述环节得到的文本数据,并以此为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对网络视频数据进行分类。

从实验结果来看,200个簇中最大占比超过50%的簇的数目占总簇数的71.75%,最大占比超过70%的簇的数目占总簇数的59%,这表明大部分簇中会有一个类别的数据占有主导地位。通常来说,每个簇中的关键帧所属的类别越单一(或者某个类别关键帧的比例越高),聚类结果对分类越能起到好的作用。如在一个簇中某个类别的关键帧所占比例最大为30%左右时,关键帧属于任何类别的概率比较接近,聚类结果对于分类提供的信息很少。而当测试帧划分至最大占比为75%以上的簇时,结合簇中关键帧的分布情况,该帧属于最大占比对应类别的机会更大,判定为最大占比75%以上所对应类别时,判定结果与实际事实误差较小。由此可见,相比于最大占比较小的簇,最大占比较大的簇更有利于此种聚类分类策略分类性能的提升。表2表明大部分簇中某个类别样本的关键帧占了较大的比例,聚类结果和类别之间具有较大的相关性,这说明在帧层次上对视频进行建模对于分类是有利的。

3.3 基于SVM分类器的分类结果及分析

表3列出了基于文本特征和视觉特征进行网络视频分类的结果。文本特征向量基于视频样本的原始文本通过tfidf方法进行构建,视觉特征向量基于关键帧视觉特征向量的均值和方差进行构建。文本、视觉两种特征在有标记样本集上进行训练,在未标记样本集上进行预测。SVM分类器基于Libsvm工具包[12]进行实现,对于文本数据采用线性核,对于视觉数据采用径向基核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参数通过5倍交叉验证获得。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的实验结果可知,文本视角的分类结果优于视觉视角下的结果,平均准确率高约8%。

表4和图3比较了仅采用关键帧均值和方差信息与在帧层次上的视觉特征聚类的结果。基于关键帧均值和方差信息进行分类是指将每个视频样本中所有关键帧特征量中的每个分量求均值和方差,最终串联成一个向量并用于分类;利用帧层次上的视觉特征聚类进行分类是指直接根据式(5)进行分类,不采用支持向量机。由实验结果可见,帧层次上的视觉特征聚类带来的分类结果比采用关键帧均值和方差表示的分类结果更好,平均提高了约10%的准确率。由于一个视频可能包含多个镜头,故其关键帧的视觉特征分布是多峰的。只采用均值和方差对视频进行建模实际上是将关键帧分布假定为单高斯分布,这与实际情况不符。而对关键帧进行聚类考虑了多峰分布的特性,能够更准确地对关键帧的分布进行建模,进而带来更准确的分类结果。

4 结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文本模态和视觉模态异构信息双向传播的网络视频分类方法。该方法基于K均值方法将视频关键帧聚类成多个簇,在帧层次上对视频数据进行建模。以视觉特征空间中的相似性为媒介,将每个簇中代表性关键帧的文本信息传播至该簇作为其文本解释,并将每个簇的文本解释传播至每个关键帧,完成文本和视觉模态的双向信息传播;最后基于支持向量机对网络视频进行分类。经过信息双向传播,文本数据中包含了视觉特征属性,两类异构数据得到了密切的融合。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异构信息的双向传播,本文方法提高了网络视频分类的平均准确率达7%左右,很好地提升了分类性能。

参考文献:

[1]刘安文, 支琤, 张瑞,等. 基于语义概念的视频检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08, 13(10): 2055-2058.

[2]YANG L, LIU J, YANG X, et al. Multimodality Web video categorization [C]// 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Multimedia Information Retrieval. New York: ACM, 2007: 265-274.

[3]CUI B, ZHANG C, CONG G. Contentenriched classifier for Web video classification [C]// SIGIR 10: Proceedings of the 33rd International ACM SIGIR Conference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 New York: ACM, 2010: 619-626.

[4]ZHANG X, SONG YC, CAO J, et al. Large scale incremental Web video categorization [C]// WSMC 09: Proceedings of the 1st Workshop on Webscale Multimedia Corpus. New York: ACM, 2009: 33-40.

[5]WU X, ZHAO WL, NGO CW. Towards Google challenge: combining contextual and social information for Web video categorization [C]// MM09: Proceedings of the 17th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New York: ACM, 2009: 1109-1110.

[6]CHEN Z N, CAO J, SONG Y C, et al. Web video categorization based on Wikipedia categories and contentduplicated open resources [C]// MM10: Proceedings of the 18th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New York: ACM, 2010: 1107-1110.

[7]LEUNG J, LI C, IP T K. Commentarybased video categorization and concept discovery [C]// Proceedings of the 2nd ACM Workshop on Social Web Search and Mining. New York: ACM, 2009: 49-56.

[8]WANG Z S, ZHAO M, SONG Y, et al. YouTubeCat: learning to categorize wild Web videos [C]// CVPR 2010: Proceedings of the 2010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Piscataway: IEEE, 2010: 879-886.

[9]WU X, NGO CW, ZHU YM, et al. Boosting Web video categorization with contextual information from social Web [J]. World Wide Web, 2012, 15(2):197-212.

篇9

充电机是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1]。整流设备产生的谐波,会严重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增加输电线路电能损耗、影响功率因数、降低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干扰控制系统稳定工作等。本文根据目前充电站正在采用的谐波抑制方法和目前较为流行的三种谐波抑制方法,即十二脉整流、有源电力滤波器(APF), PWM整流。利用PSCAD仿真工具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从谐波含量、功率因数、工作性能、经济性能等儿个方面比较这三种方法的优缺点,为大规模充电站建设的谐波抑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2.充电站谐波抑制

谐波抑制方法主要分为两类,即被动型和主动型[2]。被动型是指在交流侧增加滤波装置以减少谐波含量,主要包括电力无源滤波(LC),APF补偿以及混合型滤波;主动型是指从谐波源本身出发,在直流侧减少谐波的产生,主要包括多脉整流、多电平变流、功率因数校正等方法。

在目前正在运行的充电站中,山东临沂充电站的充电机区采用的是有源功率校正(APFC)方法进行滤波;山东青岛充电站采用APF补偿方法抑制谐波。因此本文选择三种典型形式进行分析比较,即十二脉整流、APF补偿、PWM整流三种谐波抑制方式。

3.带有不同谐波抑制装置充电机建模

以山东临沂充电站的充电机为例,由10kV母线经过变压器降压为380V,为充电机供电。充电机包括18台充电机,采用常规充电方式为电动公交车充电,每台充电机由8个充电模块,采用每4个充电模块串联然后并联的连接方式。正常工作时,恒流阶段输出电流为90A,输出电压从300V左右逐渐升高,恒压阶段输出电压为600V左右,电流逐渐降低。不需要分析整个充电过程中的谐波特点。因此选择输出电流为90A、电压为600V时刻为研究对象,即建立充电机模型时,控制输出电压为600V,并用阻值为6.94Ω的电阻等效电池内阻。

3.1 十二脉整流充电机模型

整流变压器一次侧线电流的波形随变压器的联结方式不同而不同。因此,利用变压器联结方式不同引起的变化可以构成多脉整流电路。对于变压器Yy0联结,变压器一、二次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和相位都相同;对于Yd 11联结,一次侧线电流的基波和正序谐波分量比二次侧滞后30o,而一次侧线电流的负序谐波分量比二次侧超前30o。由两个不可控三相整流电路串联组成[3]。十二脉整流电路如图1所示,变压器联结方式采用Y/y0/d11型连接,输出电压控制电路由高频逆变、高频变压器、高频整流组成,通过闭环控制高频逆变电路,使输出电压为625V 。

3.2 增加APF补偿的充电机模型

在该模型中,充电机整流部分为三相不可控整流。充电机输出电压控制电路由高频逆变电路、高频变压器、高频整流电路组成,通过闭环控制高频逆变电路,使输出电压为625 V。对于APF电路,根据文献[4]设计指令电流运算电路,并同时补偿无功功率和谐波电流,采用瞬时值比较方式设计电流跟踪控制电路,从而驱动主电路。为保证电流跟踪性能,滞环比较器宽度为0.002,即跟踪电流与指令电流的误差在0.001内,同时补偿谐波和无功功率的指令电流和跟踪电流如图1所示。

3.3 PWM整流充电机模型

PWM整流充电机模型采用双闭环控制,即电流内环、电压外环控制。电流调节器选择比例谐振(PR)调节,它能够消除交流系统的稳态误差,电压调节器选择比例积分(PI)调节,并按典型II型系统设计。为了使电压跟踪迅速,直流侧电容选较小值,同时通过电压闭环控制使直流侧电压为625V。因此在该仿真模型中,没有增加输出电压控制模块。

4.三种谐波抑制方法比较

谐波电压、电流分析

根据充电站参数,并假设充电站一次侧进线长6km,计算10kV侧最小短路容量,根据GB/T 14549-1993规定,确定10kV侧谐波电流允许值。0.38kV侧谐波电压含量以GB/T 14549-1993为标准,低压侧谐波电流含量以GB/Z 17625.6-2003为标准。

运行不同充电站仿真模型,仿真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采用APF补偿和PWM整流的充电站模型,其谐波抑制效果非常好,380V侧的谐波电压、电流含量也能很好地满足国家允许限值。

由以上分析可知,APF补偿和PWM整流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充电站高压侧、低压侧的谐波问题,而十二脉整流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压侧谐波,并且不能改变低压侧的谐波状况。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动汽车技术新发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2(1).

篇10

自从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了“语言”和“言语”、“历时”和“共时”等概念以来,现代语言学家的研究便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内部结构上。因为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变化本身不能被观察到,能被观察到的仅限于变化的结果。这些结果恰恰是语言结构上的变化。当然,语言学家们专注于语言内部结构的变化有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对语言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仅仅是结构上的变化并不能说明所有的问题。因此,社会语言学家针对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弱点,强调现实的语言是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并指出所有的语言变化都发生在社会环境中。也就是说,社会内在的力量不断地作用于语言,从而使语言发生持续的变化。因此,对于语言变化合理的解释应该是一个动态系统的逐渐的缓慢的变化,即进行中的变化。自从20世纪60年代社会语言学诞生以来,针对进行中的语言变化的研究,社会语言学家们已经有了很多语言变异分析方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由拉波夫创立的量化研究模式。

一、拉波夫简介

1927年12月4日,威廉·拉波夫(WilliamLabov)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1944年,拉波夫就读于哈佛大学。抱着形成理论体系的理想,拉波夫在1961年走进哥伦比亚大学语言学系,师从语言学著名学者文莱奇(Uriel Weinreich),并以马撒葡萄园岛居民的双元音央化这一语音变异为对象,完成了硕士论文。在他的博士论文中,他以纽约黑人方言为研究对象,在语言学研究中首次使用测量变异的统计学、分析语音的声学语音学等现代化手段,从此开启了社会语言学界量化研究的先河。从1964年至1970年,当拉波夫就职于哥伦比亚大学任助理教授时,他首次使用数学上的概率论来计算和分析语言变异现象。1971年,他转到宾夕法尼亚大学任职,继续从事语言学教学和研究。在他的带领下,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语言学系成为了世界著名的语言变化研究中心。

拉波夫对语言学的主要贡献是奠定了现代社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他所提出的量化研究模式是语言学研究方法的一次革命性的尝试。量化研究模式试图用可以直接观察和可以重复验证的方法研究语言变化,进而确定语言变化的机制、语言变异的本质和语言系统的结构。在拉波夫看来,语言学的任务是探究何种方法能对语言研究对象作出最现实的描写和解释。他所创立的量化研究方法就是一种这样的方法。如果参照实验的地点,拉波夫多年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马撒葡萄园岛研究、1964-1972年的纽约市社区系列研究和1972年移居费城后的语言变化与变异研究。本文关注的是第一个阶段——马撒葡萄园岛实验。

二、马撒葡萄园岛实验过程

1.确定研究地点

1961年,在马萨诸塞州东海岸外约三英里的马撒葡萄园岛上,拉波夫开展了第一项语言变异研究。他选择马撒葡萄园岛(以下简称马岛)进行实验,主要是因为该岛有如下优势:首先,马岛是一个自足的体系,与大陆之间被大西洋隔开;其次,马岛能够给语言行为的辨别提供足够的空间;再次,拉波夫已经掌握了岛上的语言分布状况。该岛语言分布虽然复杂,但却可以从岛上居民的身份来判断。从地理上讲,马岛分为上岛和下岛。上岛主要是农村地区,分布着村庄、农场、盐湖和沼泽。下岛则由三个小镇组成。岛上3/4的永久居民都居住在下岛。岛的西南角是一个海角,居住在海角上的103位印第安人代表了马岛的最早居民。总数为6 000人的马岛居民分别是英国人的后裔、大量的葡萄牙人后裔、海角上的印第安人后裔和多民族混合人群,这个混合人群包括法国人、加拿大人、爱尔兰人、德国人和波兰人。还有一个不固定的人群就是夏季在岛上度假的旅游者。

2.选择语言变式

拉波夫选择语言变式时遵守了三个原则:第一,所选择的语言变式必须是常见的变式。也就是说,被试居民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该变式。第二,该语言变式应该是结构上的。第三,该语言变式的分布应该具有高度的社会分层和语体分层特点。总之,所选择的语言变式对于研究者和被试者来说应该是明显的。只有这样,才能便于研究者研究社会因素和被试者语言行为的关系。经过观察,拉波夫发现马岛人通常把(ay)和(aw)发音成[ai]和[au],而不是标准的新英格兰西南部的发音[ai]和[au]。这在语言学上被称作双元音央化。[ai]-[ai]和[au]-[au]这两对语言变式所体现的央化现象在马岛居民的话语中尤为引人关注。央化趋势在许多被试者的话语中出现,使得语音和语体环境的影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这恰恰是变异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所以,拉波夫没有把央化现象视为偶发的变异而弃之不理,相反他凭着敏锐的观察力,系统地分析了之前马岛的语言记录,选择马岛双元音央化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并使用一切可能的线索来揭示央化现象背后的社会原因。

3.收集样本

接下来,拉波夫在马岛居民中抽样选择了69位被试者。这69位被试者不但在数量上超过了马岛总人口的1%,也充分代表了马岛本地居民的语言模式以及岛上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团体和价值体系。抽样是按地区进行的:40位被试者是上岛人,29位是下岛人。从被试者的职业来看,被试者中有14位渔民、8位农民、6位建筑工人、19位服务员、3位专业人员、5位家庭主妇和14位学生。拉波夫从他们的语言中收集了大约3 500个(ay)和1500个(aw)的发音样本作为研究的基本数据。当然,为了系统地研究该语言变式,拉波夫精心设计了一张访谈表格用于引导被试者说出研究者需要的发音样本。值得一提的是,表格提供了各个语体的(ay)和(aw)的例子,如随意语体、感彩语体、小心语体和阅读语体等。另外,除了正式的访谈,他还在许多场合如街道、饭店、酒吧和商店等地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并收集样本。

4.整理并分析数据

然后,拉波夫以各种图表的形式整理了来自于这69位马岛被试者的语音资料并逐一分析了诸多社会因素和语体因素与双元音央化程度的关系。尽管央化的语音和无央化的语音在马岛被试者的话语中都存在,但是两类发音出现的比例与被试者的年龄有关。通过对发音实例的统计,拉波夫发现,从75岁以上的年龄组开始,递次下降到每15岁一个阶段的四个年龄组,央化的比例逐步升高。在31~45岁年龄段的被试者中是最为明显的。但是,拉波夫同时也发现,在更年轻的年龄组(14~30岁)中,(ay)和(aw)的央化比例又降低了,分别为37%和46%(如表1所示)。

另外,从被试者的职业来看,央化变项在渔民中的应用要远比在农民和其他职业者中多(如表2所示)。

因此,从以上的访谈和观察中拉波夫得出这样的结论:央化现象的出现始于上岛地区三四十岁的齐尔马克渔民中。

为了理解马岛(ay)和(aw)的央化现象,拉波夫进而对岛上的经济状况作出了分析。马岛是一个美丽宜人的小岛,但长期居住在这里却并不容易赚钱维持舒适的生活。因为岛上没有工业,而且农业和乳制品业的效益因轮渡费用的增加而急剧下滑。每逢鱼量丰富的时候,在当地附近的海域进行的捕鱼会使岛上经济一度繁荣起来,但是在鱼群游走之后,岛上经济便再次陷入萧条。因此,在1960年的普查当中,马岛是马萨诸塞州所有的县城里最穷的地区。所以,岛上经济就越来越依赖于夏季的旅游业,然而,祖祖辈辈住在岛上并认为自己是马岛真正拥有者的那些岛民日子并不好过。因为他们注意到在城市中赚了大钱的旅游者们正在大量地吞噬他们的家园。这些贫苦的岛民意识到土地和家园的逐渐丧失,便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抵抗情绪和心理。对外来者的抵抗情绪在上岛的农村地区表现地最为强烈,尤其是齐尔马克地区。对于自己的生活方式,齐尔马克人是最独立和最坚强的保卫者。那么,当齐尔马克人保卫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时,这种语音变异就会越来越强烈。拉波夫进一步分析,三四十岁人群的央化现象最为突出是因为他们更有压力。这些人在日益不景气的经济环境下长大,他们没有离开马岛,却作出近似绝望的选择——留在岛上,而其他同龄人选择了离开,去念大学或是到其他地方赚更多的钱。这些岛民留下来的唯一可能的原因是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所以当被试岛民说变式[ai]和[au]时,他无意识地建立了一个事实:他属于马岛,他才是马岛真正的主人。

三、马撒葡萄园岛实验的意义及启示

笔者认为,拉波夫在马撒葡萄园岛进行的关于双元音央化的语言实验主要有以下三点意义:

1.与之前方言学家绘制方言图谱的研究方

法相比,该实验在实验方法上有了新突破

方言学始于19世纪后半叶德国学者G.温克尔对德国各地德语的一些差异所作的调查。传统方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的地域特征及其分布,调查对象主要是那些能发“纯正”地方音的说话人。绘制方言图谱是方言学家最经常使用的研究方法。在马岛实验中,拉波夫并没有像之前的方言学家们一样绘制方言图谱,而是对马岛进行了深入调查,选择了具有不同社会分层特点的被试者,使实验在一开始就具有了明确的目的;拉波夫也没有以单一的方式收集语言变式,而是使用了多样的互补的形式用于引出被试者在不同语体下使用的变项,展示了被试者使用语言变式的真实状态。

2.拉波夫通过实验,提出了语言变化是进行中的变化这一观点

根据索绪尔的观点,在任意时间,语言都是自足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个部分紧密结合并相互依存。历史语言学家比较语言的不同阶段,而且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也是把语言认为在一段时间内是一成不变的实体,语言变化在发生时不能被观察到,能被观察到的仅仅是语言变化的结果而已,而且对于语言变化的研究也仅限于结构上的变化。因此,在传统语言学中,语言变异通常被认为是非结构性的,而且,一致性与结构性相等同这一观点直接体现到现实中:一种变体(通常是一种标准语言)被认为是正确的,有规律可循的,而其他变体(通常是一些方言)则是不规范的,不符合语法的,甚至是错误的。这一思想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造成许多“非标准”的方言和语言变异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幸运的是,拉波夫认为他在马岛上看到的不稳定的语言现象,在不同年龄、地区和社会团体中以不同频率出现的语音变异现象本身就是语言变化的过程。因此,拉波夫在马岛实验中提出了语言的重要特征:语言在不断地变化着,或者说,语言变化是进行中的变化。进行中的变化可以被观察并被研究,进而他了传统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从本质上改变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3.在研究变异的过程中,拉波夫采用了量化模式研究语言的外部范畴与语言变异的关系

外部范畴通常是社会层面上的,而以往的空间范畴和时间范畴被称做自然范畴。正是由于自然范畴独立地存在于人类社会以外,语言学家长期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使得自然范畴的语言变异研究形成了历史语言学的主体。近年来,变异中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外部范畴——语言的社会变异——才得到学界真正的关注,而且,语言的社会变异是第一个被量化研究的对象,具有可以直接观察和重复验证的特点,从而使语言学研究方法与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有了共性,可以相互促进。量化研究现在已经成为语言变异研究方法中最基本的模式。该方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①选择被试者和语言变项作为研究对象。

②收集被试者的语音资料。

③辨认语音资料中的语音变项。

篇11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的文物古迹旅游资源应该说是相当丰富。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无疑对更好地实现其本身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但现实中的一些过度开发行为却又严重地影响到了文物古迹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事实上也正是有鉴于此,现阶段在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展开对文物古迹旅游资源开发方式选择的博弈分析也就有了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1.对两种有代表性的文物古迹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利弊的简要剖析

尽管实践中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有许多种,但相对而言,影响大和应用广的却属“一步到位开发方式”和“分步到位开发方式”这两种具体模式。既然如此,在深入剖析文物古迹旅游资源开发方式选择这一问题时,我们就从上述这两种开发方式的分析入手。

1.1 文物古迹旅游资源“一步到位开发方式”的利弊分析

在乡村旅游旅游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相关的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的“一步到位开发方式”主要是指在对文物古迹旅游资源进行资源审查、开发条件论证的基础上,在科学规划文本的指导下而对文物古迹旅游区的项目设置以及相关的配套设施所进行的一种一次性的投资开发运作方式。实践中,当投资者的资金与技术条件良好、具有一定的冒险精神且同时又能够对市场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时,对乡村的文物古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一般就会倾向于选择这样的一种开发利用方式。

在“一步到位开发方式”下,由于其能借助于科学的规划文本来对景区的开发范围、开发强度、开发内容进行严格的界定与限制,由于其能对相关的保护性项目和开发性项目进行系统的和相对完善的投入,因而实践中其也就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相关的文物古迹旅游资源。不仅如此,在“一步到位开发方式”下,由于其采取的是一次性的投资方式,因而实际运作中就又有必要将文物古迹资源的实体与内涵都进行展示;而恰恰是这样的一种行为,无形中就十分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及其内在价值的充分体现。此外,在“一步到位开发方式”下,由于相关的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及其他方面的制度条款的相对完善,因而又必将会有助于大大地提高景区以后的经营与管理效率。尽管如此,考虑到在“一步到位开发方式”下相关的项目开发资金与技术需要一次性的投入,因而实践中对于相关政府(尤其是乡村政府)与开发商来说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解决自身的资金与技术压力,应该说也是一个十分严峻的考验(对于一些资源级别较高的文物古迹旅游区的开发来说,情况就更是如此)。

1.2 文物古迹旅游资源“分步到位开发方式”的利弊分析

在乡村旅游旅游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相关的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的“分步到位开发方式”主要是指开发商对于文物古迹旅游区的开发项目采用分步到位、逐步完善的开发方式来进行开发;实践中当投资者受制于自身的资金与技术等方面条件的限制、同时又不太容易对市场的发展作出准确的预测时,采取这种开发方式往往就能较好地规避投资风险。

相比较而言,在乡村旅游旅游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相关的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的“分步到位开发方式”的主要优点便是开发过程中的资金与技术问题容易得到解决,因而对相关政府与开发商的压力就不会太大。尽管如此,“分步到位开发方式”的不足之处也是相当明显的:在“分步到位开发方式”下,由于相当部分的旅游资源不能完整地展示给旅游消费者、由于许多的旅游配套设施难以及时跟上,因而最终不仅不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及内在价值的充分体现,而且也难以真正有效地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水平;在“分步到位开发方式”下,由于相关的旅游配套设施难以及时跟上、尤其是景区内的相关保护及防污处理设施的欠完善,因而实践中势必又会对文物古迹资源的有效保护带来诸多的不利影响。

2.影响乡村文物古迹旅游资源开发方式选择的因素探讨

由于“一步到位开发方式”与“分步到位开发方式”在实践中各有优缺点,因而实际开发过程中,相关开发主体往往就会依据具体情况来灵活地加以选择。从总体上看,文物古迹开发方式的选择在实践中主要会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文物古迹资源的开发理念、文物古迹资源的属性与价值、相关开发主体的资金及技术实力、文物古迹的开放程度以及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的投资风险等等。上述的影响因素尽管涉及面较广,但从实际的影响情况来看,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文物类型、文物古迹的开放程度以及所需投放的资金与技术这三大因素对乡村旅游资源中的文物古迹开发方式选择的影响(具体情况见图1)。

在图1中,假设文物的敏感性为坐标轴Z、文物的开放程度为坐标轴X、资金与技术的投放度为坐标轴Y,于是就有三者间的函数关系为:Y=F(x);X=F(z)。这样以来,这三者间的关系就又可以表述为:文物古迹的类型决定了文物古迹旅游区的最大容量(也即是文物古迹的开放度),而文物古迹的开放程度又决定了文物古迹开放所需要的资金与技术投放;与此同时,资金和技术的投放以及文物的开放程度也对文物古迹的真实性及完整性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开发风险、开发资金及开发技术拥有度这二大因素对乡村旅游资源中的文物古迹开发方式选择的影响。实践中,当经营者拥有充足的资金与技术,同时市场的开发风险又不大时,其往往就会倾向于加大资金投放力度以便借此最大限度地获得投资收益;反之,实践中当经营者缺乏相应的资金与技术、同时市场的风险又显得比较大时,经营者往往就会减少资金的投放力度并进而借此以规避风险。此外,实践中资金与技术的拥有度还会影响到投资者的开发理念。

3.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文物古迹资源开发方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在对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文物古迹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由于“一步到位开发方式”与“分步到位开发方式”在实践中各有优缺点,因而经营者往往就会依据这两种开发方式的具体的投资收益状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在这里,由于不存在其他博弈方的决策及行为选择的作用与反作用,因此,这种博弈便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单人博弈模式,属于实践中的最优化问题(也即是获得了经营权的经营者如何去进行决策的问题)。

3.1 乡村文物古迹旅游区经营者开发方式选择的博弈模型的构建

3.1.1 博弈模型的行为主体与相关参数分析

在这种比较典型的单人博弈模式中,博弈的行为主体应是获得了文物古迹资源经营权的经营者(由于文物古迹旅游区是实行管理式经营还是转让式经营将会产生不同的经营主体,因此,实践中获得经营权的主体便可以是地方政府、非利润组织以及旅游开发商等),博弈中的战略决策选择为“一步到位开发”与“分步到位开发”,博弈中参与人的支付为“一步到位开发”的所得收益与“分步到位开发”的所得收益(由于市场本身的不确定性的存在,实践中任何一种开发方式就都会面临着一定的开发失败的风险;相比较而言,采取“一步到位”的经营方式的经营者如果开发失败的话,将会比采取“分步到位”开发方式的经营者损失更大)。

3.1.2 博弈模型中支付矩阵分析

在对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文物古迹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假设“一步到位开发方式”的开发收益为X:X=A-B(其中,A为一步到位开发方式的所得收益,其主要包括开发过程中的直接收益、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因保护资源而产生的长期收益以及方便日后管理所节省的开支等;B为一步到位开发方式的具体支出,其主要包括相关的投资成本、筹资成本以及为延长文物古迹使用寿命所投入的日常维修保养成本等),“分步到位开发方式”的开发收益为Y:Y=C-D(其中,C为分步到位的收入,其主要包括项目的直接收入和其他方面的收入;D为分步到位开发的支出,具体包括在开发过程中所造成的资源破坏成本、由于相关设施不完善而造成的日后经营管理的支付成本以及由于资源未充分利用而造成的损失);而文物古迹的开发风险或说是开发失败率则分别为-B和-D(-B为一步到位开发背景下的开发所造成的投资成本,-D为分步到位开发背景下的开发所造成的投资成本)。“一步到位开发方式”与“分步到位开发方式”的具体得益矩阵见表1。

由表1中可以得知,在这种博弈模式下,开发商与市场无形中构成了两个博弈方;开发者有一步到位和分步到位这两种开发策略可供选择,同样其相关收益也出现两种情况。矩阵中的4个元素分别代表开发者在4种可能的情况下具体收益(成功收益与失败损失的值)。

不仅如此,上述的“一步到位开发方式”与“分步到位开发方式”的具体得益矩阵还可以用拓展形法来进行更清晰的了解(如图2)。在图2中,第一个信息集为博弈0,也即是市场的选择节点。由于博弈方1(经营者)在决策时无法准确地了解市场的选择与需求,因而尽管市场的选择道路涉及两条路径并分别达到两个不同的节点,但博弈方1仍然只有一个信息集(也即是意味着只要作出一个选择);只是在这里,博弈方1的两种策略却会对应着四种结果(也即是对应开发风险所对应的四种策略)。

图2 开发方式扩展形

结合图2中的相关情况,我们不难得到开发者一步到位时开发商所应获得的期望收益为:(A-B)×k+(-B)×(1-k)=A×k-B×k-B+B×k=A×a-B;而开发者分步到位时开发商所应获得的期望收益为:(C-D)×k+(-D)×(1-k)=C×k-D×k-D+D×k=C×k-D。由于实践中各经营者会倾向于选择能使自己的期望效用最大化的战略,因而当一步到位开发的期望收益大于分步到位开发所获得的收益时(也即是:A×a-BC×a -D),开发者往往就会选择一步到位的经营方式。这时又有:(A-C)×a(B-D),a(B-D)/A-C。显然,当开发商的成功率大于(B-D)/A-C时,开发商一般就倾向于选择一步到位的开发方式;反之,开发商就会倾向于选择分步到位的开放策略。考虑到一步到位开发与分步到位开发均与市场的开发成功率息息相关,而开发的成功率又与一步到位开发及分步到位开发的收入之差(A-C)、一步到位开发成本与分步到位开发成本之差(B-D)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就又不难得出如下的几点结论:一是文物古迹开发的成功率越高,那么开发者选择一步到位开发方式的可能性也会越大;二是如果一步到位的开发方式所得之收益比分步到位开发所得之收益越高,那么开发者选择一步到位开发方式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三是如果一步到位开发方式的支付成本比分步步到位开发方式所支付的相关成本高出许多;那么开发商选择分步开发方式的可能性也就会越大。

3.2 文物古迹开发方式战略选择的制度安排与政策激励

根据上述的博弈分析结果不难发现,实践中开发商在选择自己的开发方式时一般会受到开发成功率、一步到位所得收入与分步到位所得收入之差、一步到位所支出成本与分步到位所支出成本之差等因素的影响;既然如此,实践中在开发方式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激励的实施方面也就应充分考虑到上述各因素的综合影响。具体说来,对于那些能够一步到位开发的景区,采取一步到位的开发方式相对于分步到位的开发方式就应是更有利于文物古迹资源的保护及有效地利用的;而对于那些因技术或资金等方面的原因无法满足对整个文物古迹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和保护的,采取分步开发的运作方式就不惜为一种更明智的选择。

考虑到一步到位的开发方式对技术、资金及管理等方面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为有利于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实践中充分抓好如下两方面的工作是有相当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一是经营者必须要加强开发条件的论证和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降低开发风险。为此,一方面开发商应切实做好包括投资环境、客源市场、区域旅游产品竞争力等方面的论证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文物古迹旅游开发的规划质量;另一方面还必须要注重文物古迹旅游产品开发的地方性和特色性,在尽可能地完善相关旅游配套设施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同时,突出对文物古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休闲娱乐功能的完善以及整体旅游环境的塑造。二是要强化政府对文物古迹旅游资源开发的监督管理职能,确保一步到位开发目标的有效实现。为此,政府一方面应加强对文物古迹旅游资源开发方案的审查监督,建立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标准及有效的奖惩制度;另一方面则应适当增加文物古迹开发者的经营转让时限,切实提高旅游设施的使用效率和投资回报率;同时,政府还应通过提供诸如贷款担保、分期支付经营权转让款、提供技术支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来进一步地降低一步到位开发商的开发成本,并最终培育起一种有效的一步到位的开发偏好与开发预期。

与一步到位的开发方式有别,分步到位的开发方式除了应做好与一步到位开发相关的市场论证、旅游开发质量把关以及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外,政府还应下大力气加强对景区建设项目的管理及审批。由于受资金及经营者自利特征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分步到位的开发方式下,开发者往往倾向于选择将投资的重点放在能给自己带来较高收益的项目开发上;相反,对那些暂时与自身的获利无关或是关系不大、甚至在短期内表面上看还会带来些不利影响的项目(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项目)则往往投资积极性不高、甚至是不加理会;为此,在文物古迹旅游项目的审批及开发建设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就一定要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对此类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定其保护性的标准。事实上,也只有如此,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的开发才能获得真正的可持续性。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7BJY137)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杜江.旅游管理硕士论文文库(2004)[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

[2]张朝枝.旅游与遗产保护[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3]徐嵩龄.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管理体制改革[J].管理世界,2003,(6):45-51.

[4]张进福.经营权出让中的景区类型与经营主体分析[J].旅游学刊,2004,(1):22-26.

篇12

1 射频增益控制放大器试验检测装置

1.1 试验检测装置的制作

试验检测装置的构成为四部分,即GPC-3030D型直流电源、双踪示波器、高频信号发生器以及1A9故障电路板,具体连线图如图2所示。

其中,GPC-3030D型直流电源有2路输出电源,一是输出电源调整到正28V,连接到1A9的E5端,主要负责工作电压;二是输出电源调整为负4.6V并连接到1A9的E8和E9端口,主要负责控制光电耦合器U1及U2的负电压。将前者的负极与后者的正极连接,同时连接到1A9的E2、E4及E7端。此外,连接到1A9E8和E9端口的负电压信号可以实现基于高前阴流以及高末栅流呈现正关系之上形成的负控制电压信号的模拟;双踪示波器的CH1端连接到1A9板的电阻R6,CH2端连接到1A9板的射频输出端J2,即连接到1A9的E1端;高频信号发生器的作用就是对频率合成器输出的射频信号进行模拟,并与1A9E3端连接。

1.2 试验检测过程

1)试验射频激励信号选择高频信号发生器形成的高频频率为15MHz的单音信号,合理调控信号发生器的幅度旋钮,让输出射频信号电平达到0.5V,接着再经由Q9射频插头将其与1A9输入端J1相连接。

2)在1A9的E6与E7端连接滑动电位器(),对射频增益控制人工手段控制电位器进行模拟,并沿顺时针方向做一定调整,确保接近电阻值达到最大化。

3)分别借助双踪示波器的CH1通道和CH2通道对1A9电路电阻R6上端输出信号波形以及J2端输出信号波形进行检测。

4)把1A9的E8和E9端分别连接到基于GPC-3030D直流电源之上模拟形成的负控制电压信号,根据情况调控电压范围,将其控制在-6VDC-0VDC。如果没有异常,控制电压就应高于4.6VDC[1]。利用双踪示波器屏幕对信号发生器输出高频信号波形实时有效监测,基于PIN二极管影响之下,当信号幅度逐渐减小的时候,光电耦合器二极管就会发光,三极管会导通,Q2偏置和输出电流会增大,Q1偏置和输出电压uce都会剑减小[2]。经由双踪示波器屏幕能直接看到高频信号逐渐降低直到消失不见,这个时候通过Q3输入的射频电压会逐渐降低,Q3和Q4的射频输出电压均会下降,进而直接削弱射频激励。

2 故障分析与处理

2.1 故障现象

发射机具体运行过程中,如果射频增益控制电路出现异常就会对发射机载波电平造成直接影响,使其出现不稳定性。例如,断激信号或是激励信号过大,使发射机多次出现过量负荷现象,造成发射机高前级表值以及高末级表值出现不稳定性,影响发射机运行。

2.2 故障电路分析与处理

电路正常的时候,从1A9的1PS6TB2-6引进与高前阴流成正比关系的控制电压,和高末栅流成正比关系的控制电压从1A9的1PS5TB1-10引进,且两组直流电压信号都是负,分别连接到光电耦合器的U1与U2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当射频激励信号偏大的时候,高前阴流会增加,高末栅流也会增加,引发1PS6TB2-6和1PS5TB1-10负直流电压也随之提升,进而强化U1以及U2的发光强度、强化三极管导通以及减小输出电压。Q1和Q2偏置分别下降和上升,输出电流增加,Q3输进射频电压降低,Q3和Q4射频输出均降低,进而使激励信号降低;反之亦是如此。

在PIN二极管的CR1有损坏情况时,受Q2发射极电流变化作用,其射频阻抗力会逐渐丧失。如果光电耦合器的U1与U2有损坏情况,会使三极管的Q1与Q2丧失正常偏置,造成CR1工作出现异常。如果PIN二极管不具备控制作用了,原本通过信号输入端J1输进的高频信号就会经由Q3和Q4放大输出,引发射频激励信号变大,导致发射机多次出现过量负荷现象,影响其正常运作。倘若三极管Q3、Q4有损坏情况或1A9输出电路断开,会出现断激问题,对发射机正常、稳定运作造成影响。

在具体工作中,倘若1A9板有损坏情况,就要及时用三通把射频增益控制电路的输进和输出端进行短接,根据对应载波频率,对射频激励电平作出一定调整,保障发射机运行稳定、正常。等到播音间隙的时候再进行更换。

2.3 1A9板元器件损坏分析及处理

利用试验检测里双踪示波器,观察高频信号有没有消失,以此为依据判定射频增益放大器1A9板上的元器件有没有损坏。倘若在屏幕上能看到高频信号逐步减小直至消失,就表示PIN二极管以及三极管Q1/Q2和光电耦合器的U1和U2等元器件没有损坏。也可以先调换U1和U2两个元器件,如果在示波器屏幕上没有看到高频信号逐渐减小直至消失的情况,还可以通过三用表对PIN二极管进行检查,假如正反方向电阻出现异常现象,就要更换PIN二极管;假如电阻R6上端连接的屏幕上能看到高频信号逐渐降低直至消失,但射频增益放大器仍然运转异常,就要检查三极管Q3和Q4是否存在异常,如果有异常就要及时更换。

如果判断出1A9板上元器件有损坏情况,就要及时更换损坏器件,但在更换的时候要注意四个问题:1)使用吸锡泵时,不能让烙铁头和印刷电路板的铜触点接触太久,因为接触时间久容易使铜触点脱落,造成印刷电路板失去作用。2)在进行二极管和放大管焊接的时候,要用镊子夹住焊脚,避免元器件长时间跟高温电烙铁头接触,损坏元器件。3)电解电容要弄清正极和负极。4)在对4N26光电耦合器进行安装的时候要插对管脚,找准安插标志,避免出现IC片插反的情况。

3 结论

本文基于DF100A型100kW短波发射机之上自行设计射频增益控制放大器(1A9)试验检测装置,目的是为了快速、准确检测出1A9板元器件的故障问题。这种便捷的检测方法为维护工作提供了很多方便,也为短波发射机的安全、稳定、高效播出提供了有效保障。

篇13

1 小波继电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联系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继电保护技术也随之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信息技术在继电保护技术中的应用,促使继电保护晨曦向着复杂化的方向发展。最初在电力系统中使用继电保护技术主要是为了实现对发电机的保护,是通过熔断器的使用来实现的,且在电力系统中的低压线路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计算机就被尝试的应用到了继电保护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逐渐代替了集成电路模式,且对计算分析和逻辑判断进行了有机结合,还延伸出了新的功能―数据信息的储存记忆,因此实现了继电保护功能的一个质的飞跃,对继电保护的自检功能、故障测距以及故障录波等进行了很好的融合,体现微机技术在继电保护中应用的巨大优势所在。同时,信息处理技术比如DSP在继电保护处理中的应用都将有助于其性能的完善优化,使其日益标准化、功能化、智能化,给保护装置状态监测和统一管理带来突破性的进步。

近几年,随着数字化电站技术的推广探究,继电保护技术迎来了新的挑战,保护装置信息更加开放,更加智能化。在没有小波理论时,电力系统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最常使用的方法是傅里叶分析,只能够对纯频域进行分析,不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任何有关于频率的信息。随着小波理论的出现,不仅继承了傅里叶分析的优势,而且还克服了傅里叶分析中的缺点,成为电力系统中信号分析和处理的最佳选择。小波是建立在数值分析、样条分析、调和分析及傅里叶分析基础上的视频分析方法,有“数学显微镜”之称,现如今其理论与方法已在信号处理、语音识别、图像处理等领域得到发展和应用。小波方法在继电保护方面的应用主要是靠其独特的时频分析和复杂信号监测的能力,小波保护能够快速的反映故障信息,免受过渡电阻、系统震荡的影响。与此同时,小波变换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信号的不确定性、互感器对高频信号响应迟缓以及行波衰减畸变等,所以仍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不断改善和修正。

2 小波分析变换定义及优势

小波分析采用逐步精细步长的方式,不仅能够聚焦到输电信号的大部分细节,而且对奇异信号及突发信号有很强的敏感性,一旦察觉,便能进行细微的处理,这些优点使小波变换分析在信噪分离、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及压缩数据等方面拥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虽然小波分析现下在电力系统工程应用中并不常见,但作为信号分析强有力的新兴途径,其已经在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电力故障诊断、稳态谐波分析、安全动态分析及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等诸多方面崭露头角,所以小波分析将发展成为一套广泛被应用于输电系统的工程技术。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超负荷电压远距离传输及大容量机组线路日益增多,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尤为重要,这就对降低电力系统故障危害和保护装置的快速性灵敏性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运用计算机优势;如何改善继电保护装置及元件的性能;如何开发具有新型功能的继电保护装置,成为电力系统行业共同探究的课题。众所周知,任何继电保护装置中均设有启动元件,所谓启动元件即表示故障的开始,只有启动元件动作,继电保护才能够实现。在继电保护的逻辑回路中,部分时序是从启动元件开始才进行计时,而测量元件的延时是在启动元件启动后才开始计时的,这样可以保证测量元件不受突发故障的影响,但同时也造成了其动作明显慢于启动元件,这就是启动元件能灵敏快速的反映各种类型故障的原因。因此,改善气动元件的整体动作速度,将有效的提升保护装置的运行速度。

小波变换窗口的大小是可以自行调节的,具有自适应性,尺度参数的取值减小时,可以让频窗高度增大,时窗宽度变窄,这样的变化可以在故障发生的瞬间快速检测出电压、电流突发信号。

3 继电保护启动元件分析

3.1 突发量启动元件

在应用继电保护装置对电力系统进行保护时,启动元件所具备的性能关系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启动元件是进行闭锁保护,而一旦电力系统中出现异常现象,启动元件就能够立即做出反应,对故障进行处理,不仅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且还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使用继电保护中的后备保护来对电力系统进行保护的,以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性。

3.2 继电保护启动元件监测的重大意义

如果电力系统的运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话,继电保护启动元件就会采取保护措施对其进行保护。启动元件都有它所针对的情况和门槛值,会对继电保护所需的时间产生影响。在继电保护进行保护动作时,决定继电保护装置启动的时机是最关键的问题,影响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动作的有效性。但是继电保护动作是无法反应在故障录波图上,因此工作人员也就无法对继电保护动作的有效性进行直观、有效的评价,因此仍需要工作人员继续努力,以求能够改善这种情况。

完整的继电保护信息系统建立之后,就可以及时获取继电保护装置的实际启动时间和故障录波信息,从而实现继电保护装置启动性能的更新及分析探究,更准确客观对整套系统的评估,有利用运行经验的提升和启动元件初始值的合理性设定。

3.3 利用小波方法进行监测的原理

在电力系统出现干扰时,基于小波方法的故障录波装置能够自动记录故障信息,及时捕捉电流、电压等信息,为电力系统故障分析探究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数据依据。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系统配有的启动元件能够监测电气量的异常变化,进行及时的自动启动,启动的时间越短就表明气动元件的性能越好;相比之下,倘若启动元件时间与故障发生时间存在较大差异,就表明系统保护装置启动原理不合理。不过在实际应用中,还得考虑故障信息处理进程中的各种扰动因素,因此科学性评价启动时间差异值,优化启动元件监测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4 结语

通过本文对基于小波原理继电保护启动元件的性能监测方法的探究分析,可知小波原理如何在继电保护系统中获得了充分的发挥,保障整个装置的可靠运行,通过对启动元件实际启动时刻与故障时刻的比较,以此对元件门槛值及系统灵敏性进行科学性评估,争取实现系统装置的最大化价值。

参考文献:

[1]胡昌斌,熊小伏,王胜涛.一种继电保护启动元件的在线评估方法[J].电工电气,2010(11).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你好,需要期刊咨询服务吗?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8:00-24:00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客服服务
期刊咨询
订阅咨询
投诉留言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期刊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