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条件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条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条件

篇1

当前,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尤其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组织领导干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真正掌握贯穿于理论体系之中的思想精髓,使之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最突出、最显明的思维品格,最终提高领导干部的思维能力。唯有这样,才能使解放思想真正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才能进一步推进跨越式发展。

所谓提高思维能力,就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上解决问题,就是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般地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从而构成一定的思维方式。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在同样的历史条件下,不同主体之间其认识能力、思维能力不仅有差异,而且可能相差甚远。而这种差异正是不同主体认识、实践结果差异的重要原因。就我们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改革开放已经经历了30年的发展历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念以及科学发展的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观念等已经成为共识。但相当多的人,其中包括一些领导干部,还没有完成思维方式的转换,仍然习惯于用传统思维方式来思考和处理科学发展的问题,以老办法、旧思路来指挥改革和发展。比如,我们讲要推进宁夏跨越式发展,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之下探索和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的新路来,还是照搬东部发展的模式,就突显出思维方式、思想方法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如何在历史允许的条件下提高主体的思维能力,尤其在干部队伍中确立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适应的科学思维方式,就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而且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现实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的过程,变为一个有机的理解、消化、生长形成自己的理论思维的过程,理论转化为自己的认识武器、思想武器的过程。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现实工作中,我们一些同志对这个问题总解决不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抓住科学理论转变成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这个重要的环节。其结果,不仅没有做到真正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反而滑向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同时也损害了科学理论本身。所以,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精髓的学习和掌握,使其变成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是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方法和必不可少的步骤,也是各级干部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深入调查研究,提高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增强领导工作预见性、针对性和创造性的根本举措。

学习科学理论可以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同时,科学理论的学习恰恰需要学习者有科学的思维体系。从我们理论学习的实际看,一些同志还没有形成科学的思维体系,还在以过去所形成的传统的观念体系、思维定式和概念框架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这必然产生思想错位和理论变形。他们或断章取义,各取所需;或恣意解释,为我所用。对这些同志来说,不转变思维定式和概念框架,就难以正确理解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就谈不上用它更好地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因此,对我们所有学习者来说,学习理论与转变思维方式、提高思维能力是相辅相成、共生共长的过程。我们要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把掌握其理论精髓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使之成为我们全党乃至全民族最突出最显明的思维品格。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适应历史条件变化和实践发展的要求,善于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指导一切实践活动,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在宁夏推向前进,真正实现宁夏的跨越式发展。

篇2

我校领导班子体会到,今天的教育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我校的发展也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进一步增强推动学又快又好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必须从新的战略高度,确定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努力增创科学发展的新优势,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确保我校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的地位,为创办人民满意教育做出新的贡献。

2.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学校工作的对象和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师生发展为本,要把提升师生素质,促进师生全面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引导教师更新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

3.必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学校的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统筹好教育质量、办学水平与办学规模的协调发展;推动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协调发展;推动学校、家长、教师、学生之间的协调发展。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学校教育资源、学校管理、师生素质实现良性互动循环发展、提高;良好校风、教风、学风持续传承并不断优化;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学校管理机制、体制和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和优化教工继续教育、更新知识的保障、激励机制。

4.必须掌握统筹兼顾这个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学校的发展要做到统筹兼顾,就是要统筹兼顾好以下关系:统筹兼顾好学校与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的利益关系;统筹兼顾好学校、教师与学生发展的关系;统筹兼顾好优秀学生和基础薄弱学生学习提高的关系;统筹兼顾好学校近期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统筹兼顾好师生员工个人利益和学校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好学校利益与党和国家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好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关系。

5.必须进一步加强学校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增强领导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学校科学发展,关键在学校领导班子。目前,我校领导班子整体素质良好,教育理论水平比较高,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能力强,在教职工中有较高的威望和影响力。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的发展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对学校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通过深入学习、认真实践,提高领导干部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存在问题

(一)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意识不够强。在工作当中,我们的思想观念中,都不同程度存在摆脱不了条条框框和陈旧观念束缚的问题,表现为工作中习惯于简单地按照规定办、习惯办和按文件条文办。对基层要求最紧迫、联系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缺少灵活应变的方法和及时研究解决的措施。如工作存在的被动的贯彻和应付检查等等问题。

(二)缺少用战略的眼光谋划教育发展的长久规划。表现在工作思路上为只重解决当前矛盾和困难,而对教育发展长远规划和将教育工作放到沈北新区社会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大层面上考虑不足,对“教育优先发展”理解不够深刻,工作中缺乏预见性探索与研究。

(三)学校品牌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受客观条件限制,学校的硬件建设、办学条件改善止步不前。教师队伍老化,对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接触现代化教学设备较少;学校规章制度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四)家庭、社会对教育的理解和支持的力度不够,学校和教师承担的教育责任负担过重,造成教师的心理压力过大。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学生道德素质下降,给德育教育带来新的教育难题。个别教师的敬业精神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有所下降。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客观条件限制。如硬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等。我校校舍经鉴定为D级危房,需撤除重建。

二是制度机制方面的因素。科学发展具体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对于学校管理来说,目前很多的制度和规章,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积累更多经验,并不断完善修订,同时根据具体需要制订一系列合理的、科学的规章制度和评价标准。

三是组织建设方面的因素。部分党员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

四、问题整改的基本思路

问题整改最根本的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要求党员干部切实做到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

在问题整改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全员参与。二是力求实效。三是加强领导。四是激发学校和个人主动提高的内在动力。五是积极创造发展条件,努力解决实际问题。六是强化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学校改革发展的意识。:

五、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教育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一)把学习放在首要的基础地位,努力提高自身和领导班子整体素质。

首先是加强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其次是加强工作业务知识的学习。第三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

(二)立足科学发展,做大特色教育文章,擦亮办学品牌。

(三)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提高教师福利待遇,营造和谐稳定的办学环境。

篇3

一、要注重在企业固有的企业文化基础上创新

企业文化对企业来说相当于思想对于人。如果一个人再强壮但没有思想,那他只是一个四肢发达的人而已。所以对企业来讲,为什么设备资金差不多,有的会发展,有的不发展,甚至有的设备资金都很雄厚但最后都没有发展起来,企业文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们思想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人就需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那么,企业文化就需要随着企业的发展、社会的变化和员工的思想行为观念的变化去发展和变化。既然要发展和变化,就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发展的方向性和措施。

对于企业来讲,特别是老的企业和国有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这是由于我国的国情和企业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

改革开放30年来,企业的改革与实践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开展的,这就要求企业文化建设也要与之相适应,不能采用不符合国情、企情、员工情的创新。也就是说创新的基础要基于我国的国情和企业的历史背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二、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如何去创新地发展,适应一个个变化的、新的历史时期呢?简单讲有下面几个步骤:

(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认识先行

企业文化的建设要实现创新,首先就是要有新的思想去支撑,要学习科学发展观,用符合科学发展的方式方法去创新企业文化。就是说对于企业来讲,要创新发展企业文化,首先要认识到位,然后才能措施到位。

(二)要对固有的企业文化进行评估,在继承其优秀文化基础上创新

在企业文化的创新中一定要注意“不要把洗澡水和孩子一块倒掉”。创新是在一定基础上的发展,因此,应该分别对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进行深入调研,系统分析,客观评估。明确哪些是优秀的文化,符合企业未来发展需要;哪些是过时的文化,对企业未来发展起阻碍作用。

对优秀文化的继承首先要从理念开始,要对优秀的理念进行充分的继承,其次是继承优秀的制度文化,再次是行为文化,最后才是物质文化。

在继承过程中,必须注重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匹配和有机结合问题。在很多情况,四者之间是相互矛盾,而不是有机结合的。这种情况下,必须对四部分单独继承,而不是组合继承,把有矛盾冲突的都丢掉。比如,公司倡导的理念与所制订的制度之间不相吻合,存在明显冲突,在继承的时候不能简单把这样的理念和制度同时丢掉,而是应该对两者分别进行分析,分别看是否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只要有促进作用,就应该保留下来,没有促进作用的就丢掉。因此,最后的继承结果有四种情况:一是保留理念,废除制度;二是放弃理念,保留制度;三是修正理念,调整制度;四是放弃理念,也废除制度。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有效地创新

在企业文化的创新过程中,要着力深刻分析并解决在当今社会发展和中国创建和谐社会的国情下,特别是在经历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危机环境下,企业文化发展的不适应问题。

篇4

1.“以人为本”对学校档案事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思想的作用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指导思想,我国学校档案事业的发展也不能没有指导思想。我国学校档案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某一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受教育事业和档案事业发展指导思想的直接影响。学校档案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要解决的是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学校档案事业的问题。

把“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作为学校档案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学校档案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内在需要。“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其科学性不仅是理论的创造,而且对我国各项事业包括学校档案事业的指导作用已被实践所证实,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学校档案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内在需要。抓住“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抓住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就学校档案事业而言,“以人为本”首先是指与学校档案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学校档案形成者、学校档案工作者、学校档案利用者等,其次包括与学校档案事业发展有间接关系的人。“以人为本”就是切实推进学校档案工作开拓创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大法利益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2.“以人为本”对学校档案事业的发展具有基本动力作用

当前,我国学校档案事业的发展中存在着许多非人性化、与“以人为本”要求有一段距离的问题。比如说,学校档案的利用限制与利用者的知情权保护问题,学校档案的开发、开放与当事人的隐私权保护问题,学校档案整理方法繁琐和减轻档案人员负担过重的问题等都需要尽快加以解决。而在这些具体问题的解决中,“以人为本”应作为一种工作的境界,一种努力的目标去实现。合理的目标能够激发人的创新思维,能够产生工作的巨大动力。“以人为本”这一目标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它要求我们对学校档案事业发展中不符合人本要求、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地方进行合理改革,在服务学校教育事业中心工作的同时,提升学校档案事业的整体水平,使之顺应历史的潮流,保证学校档案事业与学校整体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最终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从这个方面讲,“以人为本”对学校档案事业的发展具有目标动力作用。

学校档案事业自身要获得发展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处理“有为与有位”、“思路与出路”这类问题时,这种内在需要就容易转化为内在力量,就会将目标问题内化,自发地寻找自身存在的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现象,主动解决不符合“以人为本”的问题。对学校档案形成者的尊重和理解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可以激发他们归档的热情,可以从文件的源头上方便地规范档案的形成过程,有效地从前端控制学校档案形成的质量和数量。对学校档案工作者的人文关怀是对他们工作的支持、劳动的尊重,可以激发他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直接提高学校档案管理水平。对学校档案利用者的尊重和关心,处处为他们着想,不仅可以直接发挥学校的档案作用,而且可以把潜在的档案信息需求向现实的档案信息需求转化,最大限度地实现学校档案信息的价值。而对学校档案捐赠者的尊重,则肯定有利于获取珍贵档案,丰富学校档案的馆藏。从这个方面讲,“以人为本”对学校档案事业的发展又具有内驱动力作用。

3.“以人为本”对学校档案事业的发展具有工作方法作用

“以人为本”对学校档案事业发展而言,不只是指导思想、基本动力,还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工作方法。这因为再好的指导思想也要靠相应的工作方法去实施和体现,否则就有存在“说”与“做”不一致的现象。所以,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指导思想与“以人为本”的具体工作方法统一起来是解决在学校档案工作的实践中遇到许多具体的问题的有效途径。“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不是空洞的口号,不是贴在墙上的摆设,它需要我们结合自身实际,在学校档案工作的细节之处创造性地实施。比如说,一项学校档案管理法规的制定与颁布执行,有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能是简单地委托起草、领导签发、盖印下发的问题,要考虑到各所学校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学校档案人员执行难度,必须经过与广泛地调研和征求意见,多次修订完善后方可下发,并要告知解释部门和联系方式。这其实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

虽然在过去的学校档案事业发展中,我们并没有明确地提出“以人为本”的要求,但是这并非说我们过去就没有“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我国学校档案事业发展到今天,所取得的成绩特别是高校档案事业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很大程度上是自觉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结果。事实上,在学校档案事业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已经摸索出许多“以人为本”的方法。高校档案馆(室)在其利用工作环节中“以人为本”的方法是比较令人满意的。例如,某些高校档案馆在门厅里设置咨询台,供应茶水和一次性纸杯,将档案馆指南和查档流程图公布在门厅的墙上,为前来利用档案的利用者提供档案咨询和查档辅导。这就是从大多数利用者不熟悉学校档案馆的情况考虑的,此举有助于利用者少跑冤枉路,节省档案查阅时间,也赢得了利用者的称赞。再如,有些高校档案馆则实行了首问负责制,即第一次接受档案利用者咨询的档案人员需要全程跟踪本次档案利用,直到利用者查完相关档案为止。而另有些高校的档案馆则得用馆藏档案,主动承办校史展览馆或者校史博物馆的建设任务,并将它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这就是在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就是高校档案事业“以人为本”工作方法的体现。在这样的基础上,明确将“以人为本”作为学校档案事业发展中工作方法的需求,便于我们梳理、继承学校档案事业发展中已有的“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以及提出新的遵循学校档案事业发展规律的“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如何在学校档案事业发展中,全面推行“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并形成一定的体系,值得我们进一步地去研究和探索。

篇5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由来已久。但无论是我国古代“天地之间,莫贵于人”的重民思想,还是近代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都是试图以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性说明社会历史。则从现实的、具体的、社会的人出发,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置于广阔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经过考察分析所揭示的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蕴涵着深刻的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

马克思认为,社会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作为现实存在的活的生命体具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和需求,而这些欲望和需求又是通过物质生产劳动来实现的。从现实的、物质的前提出发,个人的发展是人类在不断拓展自身活动范围的基础上,为物质生产的发展进程所决定的。一个时代的人有怎样的社会存在,他也就获得了不同于另一个时代的人的本性或人的本质。如同改变作为人的存在对象的自然正在改变以自然为存在对象的人自己一样,改变作为人的存在对象的社会,本身即意味着改变以社会为存在对象的人。因此,资本主义本身固有的难以克服的历史局限性决定了它并不能实现人的真正解放。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造成市民社会自我分裂和异化的根源在于人的本质活动的异化。要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实现人的解放,最根本的问题不仅仅在于改变财产的占有方式,其核心是改变人的生存方式,恢复人的本质活动的自由自觉的和创造性的本性。马克思关于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观印证着新的哲学精神和实践原则——人的发展唯有在“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的价值体系中才能获得全面发展。

马克思又将人的发展放在了社会历史的宏观背景中去考察。他把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个发展时期,其中商品经济是人类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必然走向自由的中间环节。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物质生产系统,经济力量是超自然的人的力量。这时,人虽然不再是自然必然性的奴隶,从经济生活中显示出人相对于自然的独立性,可是,继而人又成为自己创造出来的物的奴隶。人无论是作为“自然存在物”还是“经济动物”,都呈现出被某种外部力量奴役的特性——物役性。这个发现的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马克思科学地解释了人类社会生产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两者之间存在着根本上的互相依赖关系,另一方面它们在发展中存在着矛盾不平衡关系,即商品经济和人的发展的“二律背反”状态。马克思以自由为价值导向的人类发展观,揭示了“物役性”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在最初的社会形态中,由于劳动生产力处于低级发展阶段,自然界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着,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在区域性的血缘群体中,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依赖于血缘关系的。而这种人和人的依赖关系主要表现为威严统治和绝对服从的关系。在第二种社会形态中,商品经济的兴起,打破了前一社会形态的封闭状态,一种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出现在人们面前,它有效地激发了人潜藏在物质欲望中的生命力,扬弃了那种阻碍和抑制个性发展的“人的依赖关系”。人类进入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时代。人不再是血缘等级中的“精神动物”,先前的人对人的“统治和从属”现在代之以各具自由身份的人对所缔契约的共守;法律取消了等级特权,从政治形式上认可了每个人的平等地位。从对人的类本质自由自觉的能力的提升方面来说,这种“物役陸”要比对“人的依赖性”进步得多。然而追逐更多财富的强烈动机,就有可能使人萌生出冲破一切制约的欲望;垄断财富所造成的金钱万能的魔力的诱惑,抵消了人的一切最美好的精神情趣。而人如何挣脱“物役性”桎梏就成为摆在世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商品意识是现代文明意识生长发展的重要基础。人既是社会性存在又具有精神性存在的特性,使得一批敏锐的思想家越来越多地把注意力转移到从文化上寻求物质发展与人类自身完善之间的合理平衡上。马克思的“新人”观就为人类摆脱“物役性”文化困惑提供了一条根本出路:从文化理念上寻找商品意识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与更新,从而为人成为“新人”提供“意义”的凭借和价值标准。

在市场经济社会,人对自身发展的意向、要求和评价,人的理想、人格特质和伦理道德,归根到底是为市场经济所制约,并受相应的商品意识影响。然而,“文明”的真实含义并不是对人的自然欲望的一味满足,而是对“自然本性”中种种“非人性”因素以及文化中非人性倾向的疏导和改造。社会实践内容包括商品生产流通和人类精神生活等。在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意识主要反映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利益和要求,人被设定为“经济人”,其全部活动背后所潜藏的动机都只是为了利益,这就使得资本主义社会“人和人之间除了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人文精神则反映着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社会要求和价值取向,它把人设定为“道德人”、“完整人”,其全部活动都蕴涵着对生存意义、精神家园和价值目标、理想信念的追求和憧憬。显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意识和人文精神不仅是两个不同的精神范畴,也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它们都深深扎根于市场经济的土壤中,折射出市场经济社会的深层次矛盾——即以物和金钱为鹄的,还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二者的矛盾和对立使社会具有了两种对立的价值观念、两种对立的舆论导向和两种对立的行为规范与评价标准。市场经济社会自身的矛盾,将不同性质的力量施加到同一个人身上,使人的精神生活陷入深深的困惑和苦恼之中。如果说人类第一次是从“宗教”枷锁中解放出来,那么如今人类有必要实行第二次解放,即从“物”的枷锁中解放出来。而马克思的“新人”观则鲜明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性要求。

“新人”观是在马克思的以自由为价值导向的人类实践发展观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哲学作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始终反对在抽象的理想中设计人的前景,而是要立足于社会物质条件,从人的现实活动出发去考虑问题。“当18世纪的农民和手工工场工人被吸收到大工业以后,他们改变了自己的整个生活方式而完全成为另一种人,同样,用整个社会的力量来共同经营生产和由此而引起的生产的新发展,也需要一种全新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新人来。”这种新人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是现代化大生产的产物,这种新人是在实践活动中,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着自己的“自由王国”中的“自由的人”。如前所述,人类目前整体上面临着严峻的精神危机,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既需要调动每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智慧和潜力;另一方面又需要社会各成员的协作行动。人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是世上唯一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和意识来决定和创造对象世界的存在物。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扩大和丰富,马克思所憧憬的“真正的自由王国”将会愈加富有生命力。那时候,“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因此,并不是为了获得剩余劳动而缩短必要劳动的时间,而是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压到最低限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得到发展”。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人的自觉的意识所创造的全部精神文明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之一。

因此,马克思所热切呼唤的“新人”是一种“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认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这一文化价值理想深深植根于对人的辩证发展的自觉把握与切实体认上。按照马克思的人的发展三阶段理论,人的发展历程必须经过群体人、个体人与社会人三种形态。如果说人在群体主义时期,人依靠自然纽带组成共同体,在能力十分低下的情况下去处理同自然界的关系,那么,当人已经从大自然的限制与束缚中解放出来,并成为大自然的主人时,一些人却为了占有更多的物质财富而企图统治和控制他人。因此。要摆脱“物役性”的精神困惑,必须依赖人的觉醒,使人成为历史过程的自觉参加者,成为社会化的个人。这种“新人”与受制于“控制消费的官僚社会”的“经济人”截然不同,他完全摆脱了以占有财富为人生宗旨的“物欲”的束缚;同时又与只重精神而轻财富,重义轻利的“道德人”完全不同,这种“新人”力争把“道德人”理念中体现的终极意义的价值合理地落实于俗世中,而不使其因空灵而无法实现。这种“新人”所体现的文化价值理想,是在更高层面重建科学与人文、物质与精神、人类与社会协调促进、全面发展的人。

坚持以人为本,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是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最高理想的基础上,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深刻总结国内外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突出发展旨在实现两个全面发展的新理念。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环境优化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就是人类能动创造的主体能力不断生成、进步、展现并由片面的人向“新人”跃迁的过程,是人类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不断创新的过程。其创新的意义和价值在于以一种动态的形式揭示了人的发展同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所谓全面发展,指经济发展的目标是致力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所谓协调发展,旨在改变过去那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观,必须使得经济与社会、城市与乡村、东部与西部地区以及社会各个领域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在这里,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中: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丰裕的物质和有序的制度文化保障,人的全面发展反过来又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想和人力资源。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它同马克思的“新人”观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篇6

[作者简介] 唐 勇,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

黄俐波,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商业经济管理。(江西 南昌 330200)

近20多年,我国旅游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过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人们意识到经济增长只是手段,经济发展才是目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中心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旅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从而构筑旅游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内涵的阐释

现代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

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

1.文化的广泛性。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也正说明文化内容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视角可以把文化进行细分,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2.文化的层次性。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教育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因此,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

3.文化的模糊性。由于文化涵盖面广泛,有学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们在理解、研究文化时,有时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

4.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性。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人居于中心地位。要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由旅游人群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差异并不能说明两地文化孰优孰劣。

结合旅游产业理解文化,旅游文化不是旅游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仅仅局限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域,也不是仅仅关注文化旅游这类文化表征比较明显的旅游形式,而是要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固有规律,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层次结构体系,“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旅游的文化内涵,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二、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3.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

4.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5.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学习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本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来访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

三、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以旅游养旅游”、“五个一齐上”等发展思路,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人们对旅游从外事接待到事业再到产业的认识逐渐明晰,一些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外延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造成的破坏难以用经济数字来计量。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通过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

2.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条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并由此形成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并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由此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3.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随着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促进了旅游市场环境的规范,但是旅游行业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各种短期行为仍然在侵蚀着旅游经济本不健壮的肌体,严重威胁着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改善旅游行业形象,是旅游经营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依法治旅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可以一定程度地规范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经营企业的自律,通过构建旅游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经营。

4.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分析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5.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做好前瞻性研究。我国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市场的纵深拓展能力;另一方面,羽翼尚未丰满,恰逢中国加入WTO的巨大变革,刚刚蹒跚学步就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客观上使得中国旅游产业不可能亦步亦趋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同时,正是由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很短,旅游产业发展的焦点集中在经济领域,加上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如它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那么直接和易于察觉,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其结果才逐渐显现出来,可一旦结果显现,其后果也就无可挽回,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旅游对经济和环境影响的问题研究。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现象并做好前瞻性研究,现阶段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商品化问题、传统文化衰退问题、民族文化异化问题以及游客带来的文化示范对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影响问题等等,从事这些研究的不仅包括旅游工作者,还包括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以还应当重视做好成果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广。

6.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旅游产业链较长,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是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而实际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但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旅游文化内涵的“白化”环节缺失,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篇7

一、文化内涵的阐释

现代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

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

1.文化的广泛性。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也正说明文化内容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视角可以把文化进行细分,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2.文化的层次性。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教育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因此,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

3.文化的模糊性。由于文化涵盖面广泛,有学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们在理解、研究文化时,有时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

4.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性。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人居于中心地位。要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由旅游人群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差异并不能说明两地文化孰优孰劣。

结合旅游产业理解文化,旅游文化不是旅游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仅仅局限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域,也不是仅仅关注文化旅游这类文化表征比较明显的旅游形式,而是要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固有规律,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层次结构体系,“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旅游的文化内涵,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二、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3.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

4.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5.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学习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本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来访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

三、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以旅游养旅游”、“五个一齐上”

等发展思路,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人们对旅游从外事接待到事业再到产业的认识逐渐明晰,一些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外延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造成的破坏难以用经济数字来计量。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通过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

2.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条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并由此形成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并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由此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3.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随着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促进了旅游市场环境的规范,但是旅游行业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各种短期行为仍然在侵蚀着旅游经济本不健壮的肌体,严重威胁着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改善旅游行业形象,是旅游经营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依法治旅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可以一定程度地规范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经营企业的自律,通过构建旅游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经营。

4.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分析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5.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做好前瞻性研究。我国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市场的纵深拓展能力;另一方面,羽翼尚未丰满,恰逢中国加入WTO的巨大变革,刚刚蹒跚学步就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客观上使得中国旅游产业不可能亦步亦趋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同时,正是由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很短,旅游产业发展的焦点集中在经济领域,加上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如它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那么直接和易于察觉,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其结果才逐渐显现出来,可一旦结果显现,其后果也就无可挽回,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旅游对经济和环境影响的问题研究。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现象并做好前瞻性研究,现阶段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商品化问题、传统文化衰退问题、民族文化异化问题以及游客带来的文化示范对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影响问题等等,从事这些研究的不仅包括旅游工作者,还包括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以还应当重视做好成果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广。

6.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旅游产业链较长,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是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而实际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但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旅游文化内涵的“白化”环节缺失,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篇8

一、文化内涵的阐释

现代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

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

1.文化的广泛性。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也正说明文化内容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视角可以把文化进行细分,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2.文化的层次性。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教育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因此,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

3.文化的模糊性。由于文化涵盖面广泛,有学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们在理解、研究文化时,有时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

4.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性。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人居于中心地位。要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由旅游人群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差异并不能说明两地文化孰优孰劣。

结合旅游产业理解文化,旅游文化不是旅游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仅仅局限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域,也不是仅仅关注文化旅游这类文化表征比较明显的旅游形式,而是要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固有规律,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层次结构体系,“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旅游的文化内涵,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二、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3.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

4.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5.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学习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本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来访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

三、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以旅游养旅游”、“五个一齐上”等发展思路,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人们对旅游从外事接待到事业再到产业的认识逐渐明晰,一些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外延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造成的破坏难以用经济数字来计量。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通过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

2.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条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并由此形成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并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由此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3.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随着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促进了旅游市场环境的规范,但是旅游行业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各种短期行为仍然在侵蚀着旅游经济本不健壮的肌体,严重威胁着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改善旅游行业形象,是旅游经营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依法治旅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可以一定程度地规范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经营企业的自律,通过构建旅游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经营。

4.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分析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5.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做好前瞻性研究。我国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市场的纵深拓展能力;另一方面,羽翼尚未丰满,恰逢中国加入WTO的巨大变革,刚刚蹒跚学步就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客观上使得中国旅游产业不可能亦步亦趋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同时,正是由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很短,旅游产业发展的焦点集中在经济领域,加上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如它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那么直接和易于察觉,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其结果才逐渐显现出来,可一旦结果显现,其后果也就无可挽回,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旅游对经济和环境影响的问题研究。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现象并做好前瞻性研究,现阶段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商品化问题、传统文化衰退问题、民族文化异化问题以及游客带来的文化示范对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影响问题等等,从事这些研究的不仅包括旅游工作者,还包括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以还应当重视做好成果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广。

6.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旅游产业链较长,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是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而实际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但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旅游文化内涵的“白化”环节缺失,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篇9

与错误的荣辱观相反,领导干部正确的道德信念主要包括以下这些内容:一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追求,这是领导干部道德理想的准则。它要求领导干部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完成党在现阶段的历史使命,它体现了领导干部爱国主义的崇高境界,体现了“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要求。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原则,这是领导干部道德理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正是依靠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表现出的无私无畏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与爱戴。领导干部道德理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社会主义领导干部道德信念区别于其他统治阶级道德信念的基本特征,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领导干部道德信念的先进性,正确解决了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等根本性的问题。三是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这是领导干部道德理想的基本规范。对领导干部来说,这些规范的最根本要求就是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兴国战略;通过勤奋努力,顽强拼搏,创造业绩;依法行政,廉洁自律,与一切违法行为和腐败行为作斗争;艰苦奋斗,克服困难,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塑造领导干部道德信念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典型的发现、培育和宣传。领导干部道德典型的树立,应突出特色,注重可学性,防止脱离实际。要注重从基层发现领导干部的先进典型。基层领导干部接触群众多,他们的思想和言行对一个部门和单位以及广大干部群众都会产生很大影响。领导干部的道德理想不是随意设想的抽象人格,而是和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紧密联系的,是一定时期领导者时代精神和思想意志的体现。一个社会的理想人格必然是领导者对当时的历史进程和社会关系自觉认识的产物。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都在发生变化,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培育一批反映时代精神的领导干部道德典型,对领导干部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具有重要意义。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领导干部道德理论

领导干部道德理论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形态,它的产生、形成和发展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与此相适应,必须推动一系列思想观念的创新,其中领导干部道德理论的创新处于重要位置。

领导干部道德理论的创新内容广泛,应突出以下几点:一是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核心是解决为谁用权,怎样用权和如何自觉接受对权力监督的问题。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也只能用来“服务人民”。权为民所用的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观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领导干部要用权力来实现和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员。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防止渎职、失误和滥用权力。没有监督的权力是危险的,除了建立外部监督机制以外,领导干部自身努力也很重要。这种自觉性可以通过领导干部的自我修养来获得和养成,也可以通过领导干部为自己设置制度上、程序上的制约进行自我约束。二是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社会不公往往成为效率提高的最大障碍。这一障碍不消除,不仅影响社会稳定,也会影响全体公民创造力和积极性的发挥,最终影响到效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领导干部的效率与公平观,由过去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更加重视公平转变。

篇10

如何规避和防范审计风险,如何使审计风险降到最底线,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干部都要切实增强防范审计风险的意识,充分认识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充分认识这些风险对审计工作带来的影响,紧紧抓住审计质量这条生命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范审计风险。

一要坚持依法审计。

首先,法律程序具有独立的法律价值。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机关违反法定程序实施的行政处罚行为没有法律效力,不受法律的保护和支持。审计机关是行政机关,审计监督行为是行政行为,只有依法履行法定的审计程序,才能确保审计监督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否则,审计监督行为就不合法,就要在行政诉讼中败诉,就要带来审计风险。wWw.133229.CoM因此,审计监督工作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的程序,这是确保审计监督合法、有效的基本要求,任何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都不能在程序方面出问题。其次,审计所反映的问题,必须事实清楚:在此基础上,审计的定性,要准确引用适时的法律法规以把握其时效性;同时,要根据问题形成的主客观原因、被审计单位的实际状况、问题所造成后果的严重性,以及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予以恰当处理。确保审计程序合法,审计事实清楚。审计定性准确审计处理恰当。

二要加强质量控制。

对审计工作来讲,加强对审计过程的有效控制是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只有强化审计过程的控制力度,根据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调节和控制措施,才能尽可能地保证存在的问题能够查得出来,查出的问题报得上去。此外,要加大对审计全过程的控制力度和频度,全面加强对审计项目立项、审计方案编制、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处理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从而控制审计进度和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审计风险。

三建立“跟踪机制”。

审计监督的目的,概括起来就是“查错纠弊,促进规范,加强管理”,核心就是加强审计整改,使被审计单位存在的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问题得到有效纠正,这是审计机关落实审计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必然要求,也是题中应有之意。要建立“跟踪机制”,充分认识审计纠正和整改的重要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大审计纠正和整改力度,全面实现审计监督目的,是实现审计工作有所突破的重要方面和重大举措。

四要规范审计操作。

审计证据是审计认定事实的基础和前提,是审计定性和处理处罚的事实根据,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取证要符合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审计证据应当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是审计人员的主观臆断和想象:审计证据必须是与事实相关联,不能与所需证明的事项相割裂,无关的审计证据起不到支持审计结论的作用;审计证据必须完整、到位,形成封闭的证据链条,能够全面反映审计事项的全貌,不能因为有被审计单位对问题的认可,而不做深入的检查取证;审计证据的取得还要符合法定程序和要求,违法取得的审计证据没有法律效力。要进一步加大对违纪违规问题的查处力度,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案件线索,确保问题查深查透,要切实规范审计操作,慎重对待审计结论和处理,使审计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篇11

一、我们对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源于对理论框架的现解

经过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在教材编写者的笔下,这一历史规律成了唯一的一般规律。而不经过资本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虽然同样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却被描绘成“一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特殊规律”。尽管中国创立的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所证实,但仍不为教材编写者所接受;尽管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在事实上破除了对所谓唯一历史规律的认识,但在我们的教材中却不承认这一点。究其原因,主要受我国无神论的一元化系统制约有关。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一元化的,由于中国没有以宗教为基础的国教,故这种一元化系统的特征是政权不和神权分享的。精神生产资料支配者和执政者的统一,使人们对问题、尤其是对理论的线性认识的成份占据了主导地位,因而,既已接受了为指导思想,也就很容易把马克思的经过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看作是唯一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这在一元化系统下几乎是很难避免的。孰不知,事物总是会向前发展的,这种马克思的无神论和中国一元化系统的无神论相结合形成的认识,也会随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转移的。而这恰又是中国无神论一元化系统能立于不败之地的特质之一。

二、事实上,教材传达给人们的上述信息所留下的后遗症,已经或正在给人们的认识带来不惑

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过去几个世纪中饱受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欺压和盘制,现在虽然表面上独立了,但仍有很多国家受原宗主国的无形实际控制。原宗主国在某些经济领域的撤退或资本控制,使中国在全球化这一线性认识的指导下,经济项目的介入遭遇了很大的障碍和困难。原宗主国多为西方国家,他们感觉中国经济项目的介入影响了他们的幕后利益,于是制造出例如:“中国到非洲是掠夺资源,搞新殖民主义”的谬论。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这些原殖民地、特别是非洲很多国家,虽经几个世纪,却仍不能很完整地接受资本主义那一套。他们对工业化的天然反感,源于这些国家的处于无神论和有神论之间的文化传统。我们总是习惯于马克思对西方有神论国家革命规律的线性认识,演变到现在,把全球化看作是唯一。而实际上,我们自己恰是在无法搞资本主义的条件下参与了所谓全球化的,那也只是利用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共通性。因此,我们既已破除了对马克思的经过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线性认识,用新实践创立了不经过资本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又在事实上承认了中国无神论的文化传统在生产方式变革中的不可替代的终极动因作用,承认了文化传统不仅存在于意识形态层面,更存在于生产关系层面。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介于无神论和有神论之间的文化传统(或非西方有神论文化传统)的终极动因作用,在他们国家的生产方式变革中,予以承认、予以尊重、予以符合他们文化传统的认真研究呢?

他们要求:不经过工业化而实现现代化。听起来是奇谈怪论,或是天方夜谭,但从破除了对马克思理论线性认识的角度,从不经过资本主义、却经过工业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角度,对他们的这种要求,作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条历史规律的探讨,未尝不可。我们在全球化的线性认识指导下,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共通性,以经济项目介入发展中国家,而若不考虑他们的文化传统的终极动因作用,无疑给那些西方宗主国提供了造谣的借口。事实上,这种共通性体现的全球化已为他们的不能完全接受或长期抵抗的历史所变相否定。他们需要的是不破坏他们国家自然形态,不改变他们传统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我们中国人既已尊重了自己,又何尝不能尊重广大发展中国家呢?

三、在探讨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文化传统终极动因作用的过程中,和谐世界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这一问题的出发点和方法

篇12

下面,我就结合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行业协会的建设工作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充分认识建设行业协会的重要意义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目标,明确“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同时还明确:“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经,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保障。因此,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级行业协会组织一定要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充分认识加强行业协会建设的重要意义。一是要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高度,充分认识行业协会是服务政府,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桥梁和纽带。行业协会要体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三自”作用,就必须为政府实现经济管理目标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行业协会的这种作用,能够及时架起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桥梁,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只有通过行业协会的产业保护、信息反馈、技术交流、纠纷调节、行业诉求,才能沟通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联系,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创造宽松的环境。二是要从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高度,充分认识规范和发展行业协会的紧迫性,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我国现行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客观必然性,这就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行业协会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有利于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市场新格局。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七大明确了“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新要求,这为行业协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三是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扎实推进行业协会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的统一,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就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我认为,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行业协会作为社团组织的表现形式之一,实现其自身的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根本目的,它不仅有维护行业利益,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服务宗旨,而且还具备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义务。从这个意义上讲,行业协会的规范发展不仅是加快自身发展,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需要,而且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行业协会规范健康发展,必将为政府机关实现市场监管职能发挥参谋和助手作用。因此,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支持和引导行业协会健康有序的发展,应当成为一种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职责。值得肯定的是市工商局、市个体私营协会在行业协会建设上创新思路,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已经走出了行业协会建设的新路子,在全省范围内有很大的反响,明年省工商局、省个私协将在我市召开行业协会建设现场会,推广我市的经验和做法。

二、科学引导,因地制宜,促进行业协会规范有序发展

行业协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派生出来的社会团体,属于民间组织的管理范畴,就我市目前的情况而言,行业协会仍属新生事物,发展尚在起步阶段。党的十七大首次把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举措,我认为这是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战略角度来的。因为,行业协会有组织协调职能,属非盈利性的社会团体,但行业协会的会员构成无不以盈利为目的,这就需要通过协会自身的职能构筑一个利于行业发展的信用体系。因此,规范发展行业协会,一要注重科学引导,二是注重因地制宜。科学引导就是在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下,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规定,引导各类行业集约型、规模型发展,形成具备行业特色的社会团体。只有科学的引导才能创建规范的行业协会,如果离开了科学的引导,行业协会很可能会壁垒自封,行业垄断,操纵物价,攻守同盟,造成信用体系建设的诚信缺失,这一点务必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因地制宜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走特色发展路子,要按照“积极培育,科学引导,成熟发展”的总体思路,建成一个,规范一个,决不搞“一刀切”,也不能搞一个模式,更不能贪多求大,遍地开花。全市行业协会建设要以引领地方特色经济、品牌产业为基础,以行业大户和优质产业为龙头,真正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协会。对于已建立的各级各类协会,要进一步加强完善和规范工作,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解决协会在运行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个体私营协会的工作,转变工作职能,按照“监管就是服务”的执法理念,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各级个体私营协会要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为行业协会的规范发展创新思路,给予积极的引导和帮助,同时还要加强对行业协会的政策引导,向政府职能部门客观反映协会的呼声,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维护行业协会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自身建设,创新工作机制,努力开创我市行业协会建设的新局面

篇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