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思想政治表现情况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思想政治表现情况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思想政治表现情况

篇1

引言

近年来,我国对企业领导干部的考核尤为重视,尤其是国有企业中的一些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考核。在国有企业中,领导干部的考核存在很多问题和难点需要解决,本文就国企干部思想政治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国企干部思想政治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一)方法简单

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一种内在的综合素质,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深入考核才能了解透彻。然而当前干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日趋复杂,对于考核工作的进行更加困难,许多国企对干部的思想政治考核,比较普遍地存在着手段不健全、不完善以及存在许多片面性、简单化的倾向。

(二)认识不清,地位弱化

在国企干部考察中,对领导干部思想政治考核的作用和重要性缺乏了解,对其思想政治方面的要求较少,有关的措施不起作用。对干部的才能品质,衡量标准是优中选优,但对“品德”的把握却是看“有无明显问题”,只要没有太大问题就被认为通过。由于标准很低,加上考核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有一定的欠缺,从而造成国企用人失察。

(三)评价不一,标准各异

许多国企对干部的思想政治考核缺乏规范的、系统的考核方法,考核标准不好把握,对同一个考核对象,经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甚至会出现相反的观点。

二、提高国企干部思想政治考核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拓宽国企干部思想政治考核途径

1.采取必要措施,让知情者客观、真实地反映情况。放宽考核途径,首先要研究一种让知情者能客观真切地反映事实的方法,要创造让知情者敢于说实话的条件。通过大范围采用考核预告制,开展大范围的征求意见等办法,考核了解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制定有关干部如实反映问题的纪律。2.切实做好考核材料的积累工作。一是内部要做好材料累积工作。对每个时段干部的考核、分析和调查材料都要收集完整并保存好。这方面的材料,包括形成考核材料的原始资料,如干部的工作计划、员工测评表等。二是外部要加大文字材料的搜集。搜集的文字材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考核对象的员工来信以及员工来访的各种记录,重要会议的记录,新闻媒体对干部的正面或反面的报道等。3.进一步完善国企干部思想政治考核办法。干部的德才品质,有一部分能够通过测试和检测进行认定的,比如理论知识水平、部分工作业绩等。然而,仍然有很多方面是不能直接做出肯定的,还需要考核组不断地改进考核方式,以实现考核结论的客观与真实性。一是到干部工作、学习、活动的现场,直接考核了解干部。二是结合干部的实际工作,设计一种情景对干部进行考核。

(二)加强对考核结果的综合分析

1.对考核对象实际工作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在考核分析中,应重视考核其在创造工作业绩过程中自身要求和思想修养方面的表现。分析被考核对象思想政治素质怎么样,需要结合他们实际工作的具体表现,找出思想根源,较客观和正确地做出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评价。2.分析考核对象在重大问题决策和处理中的表现。一个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往往在一些重大问题决策和处理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包括这些重大问题决策和重要场合讲话中的表现,涉及个人切身利益问题的表现等。分析考核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注意分析他们在这类涉及个人切身利益问题上的表现,如可以从工资调整、工作岗位变动和职务升迁等问题入手。3.分析被考核对象工作范围以外的表现。对国企干部工作范围以外的表现,也是正确考核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环节之一,必须给予一定的重视。

(三)组建一批高素质的考核队伍

1.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立场不动摇,要善于运用的立场和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分析一个国企干部的内涵与外延。2.要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要善于深入员工内部调查研究,多与员工接触;要真正务实,客观公正;要勤于动脑,工作扎实。3.要有识人的能力和才干。要思路清晰,善于审时度势,能够抓住主要问题和关键环节。有广博的知识,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准确驾驭谈话者的思维。4.要有高度的原则性。严格遵守考核纪律,不为个人目的“跑风漏气”,光明磊落,不徇私情,正直公允,如实反映考核情况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干部思想政治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提出了一些提高考核的建议和措施,考核方法能够应用于实际,可以为今后国企干部思想政治考核的改革提供依据。

篇2

1.采取必要措施,让知情者客观、真实地向组织反映情况。一个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表现,基本上还是能被知情者所了解掌握的,问题在于考察者事实上很难从所有的知情者那里收集到考察对象的全部真实材料。因此,拓宽考察途径,首先要研究让知情者能客观真实地向组织反映情况的方法和手段。要创造让知情者敢讲真话的条件。通过大力推行考察预告制,开展调任后的回访考察,开展大范围的征求意见以及网上反映情况等办法,考察了解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要选择特殊知情者,为考察组提供真实情况。知情者中有一部分人,比如,原所在单位的领导、同事、秘书、司机,对考察对象某一方面的情况比较清楚,我们可以根据情况将其作为访谈对象加以了解。纪检、监察、等部门接受群众的举报,也掌握着一些领导干部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知情者,所以考察者必须听取这些部门的意见。要制定有关干部如实向组织反映问题的纪律。要求各级干部在上级考察干部时,如实向考察组反映情况,积极配合考察组的工作。对知情不说,故意为考察对象隐瞒问题或夸大、虚报成绩以及干扰群众向组织反映问题,打击报复的,必须严肃处理。

2.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考察方法。干部的德才素质,有一部分是可以通过测试、检验、核查进行评价和认定的,比如理论知识水平、部分工作实绩、经济收入情况等等。但是,还有许多方面是不能直接认定的,需要考察组不断改进考察办法,增强考察结论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一是结合干部管理工作,设计特殊情景对干部进行考察。比如,结合干部下派、交流,看其是否愿意服从组织决定,是否愿意到艰苦落后的地区工作。

二是到干部工作、学习、活动的现场,直接考察了解干部。比如在一些急、难、险、重的工作中,考察干部是否有献身精神、顽强斗志和毅力;通过参加班子的民主生活会,看考察对象是否能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考察换届,特别是考察对象作为候选人的情况下,看考察对象是否严格遵守组织纪律、服从党的决定;通过掌握干部在党校学习、出国考察中的情况,了解干部的学习态度,看考察对象在外事活动中是否能严格要求自己等。

三是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评价。从了解领导干部所在单位、部门财政收入、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理性和效益情况,看考察对象是否遵纪守法,是否廉洁自律。

3.切实做好考察材料的积累工作。当前干部考察档案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材料不全,二是收集的面不宽,多数是组织部门自己撰写的考察材料。这给干部考察工作特别是全面考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带来了很大的限制。为此,目前需要完善的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内部要做好材料积累工作。对各个时期干部的考察、分析材料、背景材料、调查材料都要收集完整保存。这方面的材料,包括形成考察材料的原始素材,如干部的思想汇报、工作述职、荣誉证书、处分决定、工作计划、财产申报表、民意测评表、党校学习成绩等等。二是外部要扩大文字素材的收集面。收集的文字素材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涉及考察对象的群众来信以及群众来访的记录,纪检、监察部门有关干部的廉政档案,领导班子重要活动、重要会议的记录,财务、审计部门对考察对象所在单位的经济财务检查报告和审计报告,新闻媒体对领导干部的正面或反面的报道,等等。

二、加强对考察结果的综合分析

针对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考察,在考察结果的综合分析中要突出以下几点:

篇3

二、差异化考核方式的实施意义

实施差异化考核对于尊重和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作用、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向交往实践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 实施差异化考核是尊重和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地位的需要

尊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和出发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实现的目标之一。高校大学生作为自身的主人,他们是自身生活、自身学习和自身发展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虽然他们可能还不是一个成熟的主体,是需要高校教师指导的主体,但从根本上说学习终究是学习者主体自己的学习,任何其他人都绝不能代替他们的学习。他们的发展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活动、他们的实践来实现。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把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觉,让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兴趣、一种习惯、一种精神需要、一种生活方式”。[1] 41差异化考核方式把大学生期末考试的选择与学生自己的平时表现联系起来,将学生的期末考试选择权交给了学生自己,学生主体自身平时的学习态度、课堂交流的积极参与度、作业的完成质量等都直接决定了学生自己考核方式的选择。因此,实施差异化考核是尊重和落实大学生主体地位的需要和体现。

2. 实施差异化考核有利于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作用

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作用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本要求,也是事关大学生自身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大学生个人的发展其根本动力在于发挥其个人的主体性和主体性作用。主体性作为人的本质属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人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人的能动性主要强调主体的能力,表现为主体活动的自觉选择和创造性;人的自主性则突出主体的权利,表现为人这一主体对人的活动诸因素的支配;人的自为性则侧重于主体的目的,表现为主体活动的内在根据和尺度。只有把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三者结合和统一起来,才是完整的主体和真正的主体性。[2] 11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以促进大学生自身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其根本目的是要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发挥他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作用。差异化考核把学生平时的课堂学习表现和课程考核方式的选择紧密联系起来,显然有利于调动高校学生积极参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交流和讨论,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实施差异化考核有助于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向交往实践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主体性活动。这种主体性活动是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双向交往活动来实现的。“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3] 165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应走向交往实践,在交往实践中努力提高高校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动性,锻炼和培养高校学生包括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等各种能力,丰富高校学生的各种社会交往关系,促进和推动高校学生的自身成长和健康发展。[4] 191

高校思想政治课课堂是高校师生交流的主要场所。差异化考核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过程与期末考核挂钩,要求大学生在平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去,使原有单向的“育人讲台”变为双向的“交往平台”、交流论坛和表演的舞台。这有助于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建立在交往实践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这一平台上展开信息交流,可以有效地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学习活动化,活动过程化,过程体验化,从而从根本上增强高校学生的社会交往意识、提高高校学生的交往能力,促进高校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4. 实施差异化考核有利于大学生“去做受到奖励的事情”

“人们会去做受到奖励的事情”,这是米契尔?拉伯福在其出版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原则》中的观点。拉伯福说:“对今天的组织体而言,其成功的最大障碍,就是我们所要的行为和我们所奖励的行为之间有一大段距离。”[5] 34由此他提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原则:“人们会去做受到奖励的事情”。

显然,采用免试、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的差异化考核方式,正是受米契尔?拉伯福这一管理原则的启发。“人们会去做受到奖励的事情”这一管理原则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是: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激励机制,实施差异化考核。差异化考核就是一种建立在课堂激励机制基础之上的一种考核制度。实施差异化考核有利于大学生“去做受到奖励的事情”,它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实际教学效果。

三、差异化考核方式的实施条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实施差异化考核,必须具备以下一些条件:

1. 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平时表现的考核评价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差异化考核方式的前提是,要合理评价每一位同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平时学习表现。因此要实施差异化考核,必须建立比较客观公正的学生平时表现的考核评价体系,以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原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来说,如何合理评价每一位同学的平时表现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关系到差异化考核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实际效果。

实践表明,学生平时表现考核评价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1)学生出勤情况;(2)学生课堂纪律遵守情况;(3)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包括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和课堂交流表现情况;(4)学生协助任课教师搞好课堂教学的表现;(5)学生平时书面作业和网络作业完成情况,等等。

2. 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激励机制

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将学生平时是否积极参与课堂交流、课堂讨论等方面情况与期末课程考核方式的选择以及期末考核成绩挂钩。比如上海理工大学《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考核制度规定:对平时表现特别突出,能积极参加并认真准备课堂主题发言或课堂交流的同学直接免试该课程;对平时表现相对较好的同学在期末考核方式选择时优先给予口试选择权;其他同学则参加期末笔试考试。具体需根据学生平时表现考核评价体系确定。通过这样一种考核制度改革来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3. 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网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网页是除教学课堂以外加强师生之间联系的又一重要渠道。由于受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时数的限制,许多课程内容的分析讲解、课堂交流和讨论题的布置、期末考核任务的布置等不可能一一占有课堂教学时间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网页的建立,将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助于差异化考核的实施。因此要实施差异化考核,每一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建立相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网页,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在这一方面,上海理工大学《基本原理概论》课任课教师都建立有各自的课程网站,并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交流平台。

4. 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实行小班化和中班化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实施差异化考核,应实行小班化和中班化教学,授课班级人数应控制在100人或80人以内。100人或80人以内的中班和小班化教学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交流和课堂讨论的开展,从而实现学生人人有机会参与课堂交流的目标,也有助于期末口试的顺利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行大班化教学,既不利于高校学生人人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期末差异化考核的实施。

5. 实施差异化考核要有足够的协考人员

实施差异化考核,需要有足够的协考人员。这里主要指的是口试协考人员。因为口试考核方式其主观性相对较强,至少需要2个(包括2个)以上的主考人员参加。这可能给差异化考核方式的实施带来困难。上海理工大学《基本原理概论》任课教师在这方面的经验是:可以安排理论硕士点的研究生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来。这既可以解决差异化考核协考人员缺乏的困难,同时对理论硕士点的研究生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参与理论教学的实践机会。

四、差异化考核方式的实施内容

结合上海理工大学《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考核改革实践经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差异化考核,具体包括下列内容:

1. 免试

(1)免试资格的获取条件。学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能取得免试资格:平时无缺课和旷课现象;课堂纪律表现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过程,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和课堂交流表现突出;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勤奋刻苦;能协助任课教师维持教学秩序。凡符合上述条件三条及以上的同学可给予免试奖励。

(2)免试资格的期末成绩评定。获得免试资格的同学给予优秀的期末总评成绩。

(3)免试资格的比例。免试比例不做划定,视具体情况而定。但免试和口试的比例不超过任课教师所授课学生数的40%。

2. 口试

(1)口试资格的获取条件。如果学生平时表现比较突出,但不够免试资格,可给予口试资格。学生要获取口试资格,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平时无旷课现象,缺课(含病假或事假)不超过1次;课堂纪律表现好;积极参与课堂交流,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和交流表现比较突出。凡符合上述条件的同学可给予口试资格。

(2)口试题卡的设计。预先设置好100张口试题卡,每张题卡有概念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三类试题。

(3)口试过程的安排。口试应有二名或以上教师、协考研究生作为主考。每位学生的口试在25分钟内完成。其中准备15分钟,答题不超过10分钟。具体过程:

抽题――拥有口试资格的同学随机抽取口试题卡。

填表――参加口试同学必须填写专门的口试记录情况表。

准备――给参加口试同学15分钟时间,对所抽取口试卡题目进行开卷准备。

答题――学生根据主考人员的提问对题卡内容及与题卡题目有关内容作闭卷解答,答题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主考人员提问时既要坚持原则性又要注意灵活性,以考核学生的应变能力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评分――主考人员可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当场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并告知学生。

签字确认――参加口试的同学必须在口试记录情况表上面签字确认;同时至少有两位考官在口试记录情况表上面签字确认。整个口试过程也可以请班干部协助维持考场秩序。

(4)口试成绩的评定。口试成绩分ABCD四档评定。学生如不能正确地回答口试题卡上概念题、简答题和分析题,口试成绩为D,作不及格处理。学生如能对概念题和简答题回答准确,给予C即及格分数。学生如能很好地完成概念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给予B即良好成绩。在完成了概念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回答后,如能回答与题目相关的其他拓展知识就可以给予A即优秀成绩。

(5)口试记录的保存。学生填写的参加口试记录情况表与期末考试试卷一样保存。

3. 笔试

凡是未能取得免试和口试资格的同学,只能参加笔试考核;符合口试条件的学生如不愿意参加口试,可以参加笔试考试。笔试为闭卷考试。

五、差异化考核方式的实施效果

差异化考核方式在《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反应和效果。无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是学生对差异化考核方式的实施持积极肯定态度。综合师生对实施差异化考核的反应,有以下几方面作用效果:

1. 实施差异化考核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纪律明显好转,课堂气氛明显活跃,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 实施差异化考核极大地鼓励了那些勤奋好学的学生,大大减轻了这些学生的考试负担,得到了绝大部分同学的欢迎。

篇4

(二)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上存在着全方位、多层次的辐射影响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途径相对狭窄的矛盾

(三)在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上,存在着多元化、世俗化社会生活目标与理想教育目标的矛盾。

(四)在教育者的形象上,存在着说与做不一致的矛盾。

二、更新观念,科学认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特殊性

(一)精确性和模糊性的统一。

(二)潜在性和直接性的统一。

(三)稳定性与突变性的统一。

(四)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

三、注重实际,积极探索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途径

(一)追求效益,必须“远”“近”共图,“标”“本”兼治。

(二)评估效益,必须定性定量,系统分析。

(三)激发效益,必须形成合力,综合治理。

(四)扩大效益,必须面向社会,善“借东风”。

正文

在不少单位,经常听到一些同志反映,近些年来,各级电信企业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到了重要位置,倾注了很大精力,做了大量工作,但效果却不如人意。带着这个问题,本人在一些单位进行了调查了解,总的感到,当前,江西电信正大力推行企业转型和精确化管理,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改善。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这种趋势,不断提高工作效益,的确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浅显的探讨。

一、正视现实,客观分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益不高的症结所在

效益,原是经济学的一个槪念,后来运用到其它学科。经济工作要讲效益,其他工作也要讲效益,思想政治工作也不例外。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种特殊而复杂的生产,既有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也有精神成果和相应的物质成果的产出,也必须遵守以较少的劳动消耗获得最大的劳动成果和效益这一原则。如果效益不高,人们就有理由怀疑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地位和价值作用。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为什么投入大而效益差呢?我认为应当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去查找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一)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上,存在着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相对滞后的内容的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使其与变化了的实际情况相适应,这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但从实际情况看,电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却难以适应这种转变,在内容的设置上存在着明显的“旧、空、杂”的现象。一些单位在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中,照抄照搬的现象比较突出,上面有什么要求,下面“照葫芦画瓢”;有的脱离本单位实际,把主要心思用在天数,人数,次数上,敷衍了事,空洞说教,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有的受形式主义的影响,把政治部门本身做了哪些工作,包括开了多少会,搞了多少教育,推广了多少经验等,也作为衡量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主要内容,误入“自我服务、自我衡量”的谜途。凡此种种,与员工求新、求实、求精的要求极不合拍,离政治工作内容的系统性、先进性、规范性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二)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上存在着全方位、多层次的辐射影响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途径相对狭窄的矛盾。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相对封闭,员工的社会交往大都局限于同志和亲友之间,一般来说员工的思想问题容易掌握,也比较容易解决。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员工社会交往的范围和內容不断扩大,与社会交往的渠道不断增多,社会影响员工思想的信息越来越强,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仍停留在过去时间、空间的传统模式之中。比如一直沿用的会议精神传达方式,本来新闻媒体已作了宣传,但单位还要重复进行。教育的实施过程,也是一贯采取上课、笔记、作业“三步曲”的传统做法,没有任何变化,尤其是那种“我教你听,我打你动”的“灌输式”、“填鸭式”、封闭式的教育方法与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形势极不适应。

(三)在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上,存在着多元化、世俗化社会生活目标与理想教育目标的矛盾。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表现出多样化的倾向。然而,企业在确定和评估思想政治工作目标时明显的脱离实际。一方面在强调目标要求先进性的同时,往往对员工个人的生活目标缺乏关照,有时甚至超越社会现实和员工的思想实际,不分层次,不看对象,提出一些过高的目标要求,造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与现实生活的脱节,直接损害了政治工作的效益。另一方面在检查、评估思想政治工作时往往把完成时间、内容的多与少、教案有没有、心得体会写没写作为衡量的标准,而基层往往采用背题目、应付考试、抄写心得体会等办法应付,这样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四)在教育者的形象上,存在着说与做不一致的矛盾。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格魅力和良好形象直接影响政治工作的效益。为什么同一件事,同样一个道理,有些人讲出来,人家就信服,而另一些人讲出来却被任为是“唱高调”?问题的症结就在于人格力量的差异。我们一些单位之所以思想政治工作效益低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些领导,台上说一套,台下做一套,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做不到,这样不仅在员工中降低形象,丧失威信,还会使人反感。“台上他说,台下说他”,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就无从谈起。

二、更新观念,科学认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特殊性

经济效益可以运用公式来计算,通过货币来表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如何评估?长期以来存在一些误区。不少同志一提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总感到“看不见,摸不着”、“效益高低,全凭领导一张嘴,秀才一支笔”。其实,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并不是“虚无缥缈,随意评说”,而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其表现方式有特殊性罢了。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我们首先必须用辩证的、发展的和普通联系的观点科学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的特殊性。

(一)精确性和模糊性的统一。能够象经济工作一样,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劳动量和成果量化为各项比例、数据,对于反映、评价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固然简单明了。但实践证明,仅以我们目前一些单位在工作中所量化的指标,若想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全部量化,那是不切实际的。美国控制论专家查理所创立模糊集合论认为,任何事物在状态和属性上,既有界限的分明性,又具有界限的不分明性,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精确性和模糊性的统一。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表现也不例外。例如,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四有”员工,可是在评价这一任务完成情况时,我们就不能说某单位“四有”员工已达到百分之多少,因为这样说反而不精确。我们只能分析员工与“四有”要求的接近程度,来评价“四有”教育的效果,这个“接近程度”是难以量化的,一般呈模糊性。但是,其中一部分又是可以量化的,如违法违纪有多少人次,某个时期先进人物出现了多少,这一人数的多少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四有”教育的成效,所以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又呈现出精确性。

(二)潜在性和直接性的统一。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通过投入产出的比率直接表现。如果把投入产出的概念借用到思想政治工作领域,那么其投入产出的过程要比经济效益复杂的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人的思想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各种思想问题的形成和解决,又受周围环境的制约。还由于政治工作的效果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不会象工人将铁丝送进制钉机就能造出钉子那样必然和直接,它往往带有很大的潜在性和渐进性。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自己的说(作报告、讲课、对话、谈心)、做(具体的组织工作)、行(自身的模范行动),投入即灌输到受教育对象的脑子里,所投入的一系列劳动是否有效还很难说。这一阶段的劳动效益只具有可能性,不具有必然性。要将这种潜在的效益转化为直接效益,需要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劳动成果进行鉴别、吸收、消化之后,再通过自己的言行表现出来。受教育者所吸收的内容,不是全部可以转化为外在表现,只能是一部分被吸收转化为外在表现。这个被受教育者吸收并转化为外在表现的部分,体现直接性,未被吸收或未被转化为外在表现的部分,体现潜在性。

(三)稳定性与突变性的统一。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我们会经常碰到这样两种现象:一类是表现一贯很好的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他们,好比“春风化雨,点滴入土”,一次思想工作之后,很快就能产生正确的认识,并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较快地表现出来,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在这部分员工身上,能够持续、稳定地释放。当然,如果觉得“响鼓不用重锤敲”,放松对这部分员工的教育与管理,也可能“大爆冷门”,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还有一部分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效益在他们身上表现得很微弱,看不出明显变化。可是到了紧急关头,他们便出乎意料地表现出色,令人们“大吃一惊”。分析上述两部分员工的表现,可以看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突变性。稳定性和突变性,随着思想政治工作量的变化和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交叉出现,如同物理现象那样,稳定的输入会带来稳定的输出,一旦输入和输出不成比例,就会带来突然的变化。

(四)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一般地说,经济工作的效益,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性,劳动成果与投入的劳动量成正比例,并在直接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上相对固定地表现出来。可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往往超出原来设想的范围、时限、影响,涉及到教育对象周围的群体,变得无法估量。如教育、挽救一名后进的员工,会使许多人幡然醒悟,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挽救一个人,教育一大片”。一场好的报告,不仅能使直接的听众受益,还会通过各种媒体在社会各阶层中广泛传播,引起连锁反应,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动力,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无限性。可是从另一方面说,思想政治工作又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其效益的发挥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同样一次教育,有的人感觉如沐春风,受益匪浅;有的人却毫无反应,无动于衷。有的人受教育后可长久起作用,有的人教育时有所触动,过后仍如往常,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限性。

三、注重实际,积极探索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途径

既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和经济工作效益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因此,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地、恰当地把握这些特性,并根据这些特性来抑制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案,不断校正思想政治工作的偏差,科学评价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积极探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途经。

(一)追求效益,必须“远”“近”共图,“标”“本”兼治。根据潜在性和直接性并存的特点,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既要“谋长远”,又要“图现实”,既要“治本”,又要“治标”,把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政治觉悟,打牢思想基础与解决现实思想问题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一方面要理直气壮地灌输科学理论,旗帜鲜明地讲好大道理,帮助员工不断丰富“思想库”,把思想基础打牢,不断扩大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潜在性”。另一方面又要注意把思想工作与员工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员工的利益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此引发的思想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变化的频率越来越快。因此,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变化对员工思想的影响,切实摸清员工在想什么,关注什么,需要什么,积极跟踪热点,关注焦点,诠释疑点,解决难点,努力创造条件,把道理讲到员工的心坎上,把工作做到细微处,把满意送到家门口,促使“潜在性”变为“直接性”,将效益发挥出来。

篇5

一、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全过程,包括宏观到微观的各个方面。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它涉及到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能力、心理等多个方面。所以相应的实效性的评价内容应该包括政治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心理健康发展、道德品质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这些评价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时务必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评估。如果只是片面的评价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的教育效果,容易导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认识偏差,达不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客观的评价,这将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客观科学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具有全面性的特征,这也是实效性评价的基本要求。

二、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所涉及的内容既包括知识、能力等可量化的指标,还包括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等不可量化的指标。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更科学、更客观,必须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全面评价。既要有定性评价法还要有定量评价法,要把统一评价法、系统分析评价法、比较评价法、总结评价法和过程评价法这些方法结合起来,综合应用做出科学评价。

三、评价客体的层次性

客体是实效性评价的重要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客体是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由于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有的教育对象可能接受能力较强,起点比较高,所以表现出较好的思想道德水平。而有的教育对象由于自身原有思想觉悟的限制,思想政治教育再成功也还是不能达到社会发展要求的水平。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就必须按照受教育者的实际水平进行分层次的评价,设立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在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时必须按照教育者原有的思想道德水平进行分层,只有明确受教育者原来思想道德水平的层次后,在评价过程中就可以找到参照对象,可以清楚的看到受教育者在教育前和教育后的对比,这样才能对一段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做出科学的评价。所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层次性特征是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要分层次进行决定的。

四、评价过程的动态性

由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品德的变化,都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影响是一个外在教育不断内化和内在观念不断外显的复杂过程,在很多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可能会对学生立即产生影响,而是悄然渗入,在今后某个特定的情境下表现出来。思想政治品德的表现往往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氛围,缺乏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内在的品德不可能转化为外在的行动并为人们所感知。为了将思想政治教育这些潜在的、长期的效果纳入实效性评价,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就不能一蹴而就,不能只关注眼前的显性教育效果,必须根据外界环境和主客体自身状况的变化持续评价过程,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具有很强的动态性。主体在进行评价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充分考虑现实因素的限制,既要看到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肯定高校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提高,还要全面评估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效果。

如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不遵循动态评价的规律,只是静止的、孤立的对某一阶段的情况进行评价,这样评价的结果就是片面的,没有全面性、科学性,甚至可能和实际情况完全相反。从这个角度讲,动态性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特征,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基本要求。

五、评价结果的导向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检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再此基础上探析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不足和问题。并在评价结果的指导下分析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积极和消极因素,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评价的结果和结论能验证教育活动的成效,并对之后的教育活动有引导作用。从其自身运作的角度看,评价活动本身需要特定的标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体系的设立必须按照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设立,其评价原则、评价体系的设立也必须朝向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方面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五个特征是相互关联的,这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特殊性决定的。评价内容的全面性是实效性评价体系完整的基础,方法的多样性强调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灵活程度,评价客体的层次性、评价过程的动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客观实践的体现,评价结果的引导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出发点和目的。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而服务的,也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科学化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王茂胜.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篇6

一、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大多数基层都较为注重基层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其他方面,自然对思想政治工作认识也不可能到位。通过调研分析,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认识偏差,主要存在两个方面:一是代替论;二是无用论。“代替论”认为经济可以代替政治,只要将经济利益最大化,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出现上述两种表现与下面两个因素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首先,政工干部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忠实度不高,其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不够,同时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奖惩制度,导致了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广大员工实际生活关联不大,甚至完全脱离员工的实际生活,长此以往,思想政治工作不会引起广大员工的共鸣,甚至会使员工内心产生消极情绪;其次,基层的员工尤其是政工领导干部没有认识基层存在和发展的紧迫感与危机感,抱着得过且过、人云亦云的心理,觉得工作顺利、达标的完成就可以,不需要接受思想上的教育。

当下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价值可以三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是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基层的发展能够建立社会主义方向;二是注重研究和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将抽象地、理解困难的政治理论,具象地、简易地讲解给广大的职工和各级岗位领导,帮助他们认清楚当前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三是集合基层的特征创新思想理念,促使基层职工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从而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目标针对性较弱

在改革开放之前,信息传媒还不够发达,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非常有限,接触的信息量有限,致使人们的思想都较为简单。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来讲,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就是引导各级干部和全体基层员工坚持初级阶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为搞好工程建设共同努力工作。概括来讲,在改革开放之前,思想政治工作目标较为单一。

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对象较为广泛,新时期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基层员工,思想一般都较为活跃、知识面都较为广泛,且获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强。在新时期背景下,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体系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地调整,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制定有针对性地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就必须要深入到基层员工的中间,抓住员工的思想特征。但是,目前基层内部,不分析新情况,不针对时代也正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随处可见,有不少领导干部应就用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目标教育员工,要求员工。另外,还有部分政工领导,没有将思想政治工作细致化,而是一概而论,毫无针对性,即能够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价值,还不利于激发员工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甚至会使员工产生厌恶的心理。

三、政工队伍素质偏低

基层政工队伍是搞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它包括党务、工会以及共青团等专职人员,但是目前基层都较为缺乏专业的高素质政工队伍。从某种程度来讲,政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重制约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政工对于“老化”严重。大多数的基层都较为重视业务队伍的建设,而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往往都是有过特殊贡献、资格较老的同志,目的只是为了让他们享受一定的级别待遇,而不考虑他们是否具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知识,是不适合做思想政治工作。二是政工人员的精力投入有限。大多数的政工领导将主要精力用于抓工程建设、营运管理等“硬性任务”,花费在思想政治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都非常有限,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在实际的工作中,一般会将新目标、新要求,直接告诉员工,而不会给予员工足够的尊重,更不会充分了解员工的思想,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不理想。三是队伍建设与实际需求不符合。在新时期背景下,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加大,同时基层政工干部也不能够及时地接受培训,掌握适应时展的新知识,导致政工队伍不能够适应实际环境。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就是要组建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新时期背景下,对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掌握过硬的思想政治文化知识,同时还要拥有过硬的政治理论修养,政治理论修改是一名政工人员必备的且至关重要的品质;第二,政工人员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文化知识,如,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社会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第三,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扮演好基层文化思想理念的“传播者”和“创造者”这两个角色。假如基层政工人员的思想理念过于陈旧,就不能够将先进的思想文化知识宣传给低速基层的广大职工,从而造成基层员工的思想跟不上时代,不能够及时的更新基层的管理理念,不利于基层稳定、健康的发展;第四,开展基层思想政治不能够运用单一的方法,而是要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有助于调动基层员工的积极性,同时还要积极地、主动地深入到广大职工中间,及时了解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员工思想上存在的问题。

四、多元价值观的冲突

第一,价值观念是人们关于事物价值的基本意向,形成的总观念。通过研究,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内容都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时代的需求,且与大多数员工的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不能够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发挥出来,甚至给员工带来价值选择上的困境和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实价值的迷茫。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国家和基层的集体至上,表现出明显的“政治性文化”倾向,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基于国家利益,肯定了个人主义自身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的合法性,表现出了“功利主义文化”的价值倾向,在市场经济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新、旧观念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且以各个方式展开。二是终端价值的选择迷茫。在新时期下,都较为追求个人的享受、世俗生活,而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集体主义至上,这就需要我们巧妙的处理主流文化和世俗生活文化的关系,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促使基层员工走出谜局。

篇7

作为企业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可为日常经营管理活动提供指引,人文价值以及政治功能等极为明显。但事实上思想政治工作在价值表现上,也包含经济价值,能够促进企业综合效益的提高。因此,本文对经济价值在思想政治工作的体现与实现路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经济价值相关概述

(一)经济价值的主要内涵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其实质为阶级、政党、群众利用相应的政治观点与思想道德标准,使其成员在思想品德建设上能够与整个阶级、社会需要的思想相适应。从我国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现状看,其是在经历各种考验后,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生命线。经济价值便是思想政治活动开展下带来的效应之一。若以企业角度看,经济价值在思想政治活动中,主要指为企业员工在接受企业发展理念、社会主流意识以及德性教育后,原有的思想隔阂、认识误区都得以化解,个人综合素质都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这样在实际工作中便会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经济效益最大化由此得以实现。

(二)经济价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特点

从经价价值在思想政治活动中的特征表现看,首先以间接性特点为主。与一般经济措施不同,思想政治活动开展下不会直接为企业创造效益,其强调在企业工作环境优化、企业文化塑造以及员工综合素质提升的情况下,获取相应的经济价值,间接性较为明显。其次,经济价值效果延迟性特点较为明显。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并不能独立进行经济价值的创造,需保证员工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洗礼后,使这些内容能够转化为自身的业务素质,在基础上通过个人工作行为、精神状态表现出来,转化时间较长,所以效果的获取具有明显的延迟性。再次,价值持续性特点。当企业中思想政治活动的开展,使较多价值效应产生,其会在未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长时间持续,其价值在生产实践变化下会呈现逐渐增强趋势。最后,传递性特征。当企业员工在思想政治活动中受到影响后,个人综合能力都将不断提高,其也会将自身吸收到的技术或思想向其他员工传播,传递效果极为明显,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创造可起到突出作用。

二、经济价值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体现

经济价值在思想政治活动中,并非以单纯的经济效益展示出来,而侧重于环境营造价值、方向保证价值以及精神动力价值等。首先,在环境营造价值方面。企业开展思想政治活动中,员工将会接受心理辅导、思想教育,在此基础上对公共利益链、共同价值观进行探索,这样企业中的竞争环境、人际关系都会表现出和谐稳定特征,长此以往这种环境下的理念将成为企业重要文化理念,整个氛围以积极向上为主,而负面消极思想将被有效抑制。事实上,现代大多企业在发展中,多注重在企业内聚力、软实力上进行提高,其可使企业中因内部矛盾而产生的消耗被控制,进而达到持续发展目标。

其次,经济价值看可通过精神动力价值体现出来。企业之所以得以长足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员工作用的发挥,员工个人精神状态是否良好,将对企业经营成效带来极大影响。而通过思想政治活动的开展,员工可从活动中汲取较多精髓内容,包括价值观、人生观与社会观等,个人集体认同感、主人翁意识都可得到强化,工作积极性自然也随之提高。同时,现代企业思想政治活动的开展并非将内容完全界定在政治思想理论层面,也融入较多职业技能等内容,员工在参与思想政治工作中,相应的劳动技能素质都会不断提升,满足企业发展要求。另外,思想政治工作下,企业员工的潜能也容易被挖掘出来,在个人创新意识以及其他综合能力提高的条件下,将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最后,经济价值在思想政治活动中也表现为方向保证价值。现代企业发展中,本身需保证自身能够融入整个社会大环境中,需在法律政策、市场经济秩序约束下,开展所有经营管理活动。此时,通过思想政治活动的开展,较多国家政策走向都可为员工熟知,引导员工遵循市场规律,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做到诚信经营、规范办事,主动肩负起自身的使命,这样在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方向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品牌价值的创造、良好企业形象的树立都可得以实现。

三、经济价值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实现的路径

(一)正确科学理念的树立

作为目的性、意识性较强的活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应保证在理念上满足科学性要求,这样才可真正获得员工的认可,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实践过程中,首先要求以员工至上作为理念。只有思想政治活动开展中,对员工成长与发展给予高度关注,才可避免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反感心理,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教育培训、思想沟通方式,使员工存在的思想疑惑心理得以排除。当员工能够将自身发展与企业发展方向相统一后,整体业务素质便会不断提高,经济价值由此实现。其次,科学的理念也表现在管理增效方面。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应避免过于盲目,以往企业思想政治活动很难得到员工的认可,甚至表现出明显的反感心理,究其原因在于未能将思想政治活动内容与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相结合,所以思想政治活动应强调将管理增效理念引入,使员工能够对思想政治工作认可,进而达到思想政治活动开展的目标。最后,应注重将文化塑魂理念引入。现代企业发展中追求的软实力主要表现在企业文化方面,如其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都可增加员工的认同感。所以思想政治活动的开展应融入企业文化内容,确保员工在道德观念、价值境界等方面都可得到培育,对于企业向心力、凝聚力的形成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加强

作为思想政治活动开展的主体,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是影响思想政治活动有效性的关键性因素,进而对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在队伍建设过程中,首先应注重队伍整体素质能力的提高,其中的素质将集中表现在创新能力、业务素质、政治素质等。同时,队伍整体责任意识上也需不断加强。很多企业开展的思想政治活动,多停留在“花架子”层面,其中的价值很难被挖掘出来,究其原因在于工作队伍责任意识较差。因此,工作队伍责任意识教育的加强,应成为当前企业需考虑的重要内容。

(三)相关工作制度的完善

制度作为企业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实际完善中,需从民主治理制度、激励制度以及企务公开制度等方面着手。其中的治理制度集中表现在为员工营造公平竞争、竞选的环境,通过思想政治活动的开展使员工归属感得以增强。而在激励制度方面,主要考虑思想政治活动的开展需引入相应的晋升政策、精神表彰或物质奖励措施,有利于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对于公开制度,其是帮助企业澄清谣言、化解矛盾的重要保障。所以,制度的完善是现行思想政治活动开展中的重点工作。

四、结语

经济价值作为思想政治活动中的重要价值表现,要求做好挖掘工作。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活动中,应正确认识经济价值的内涵与特征,分析其在思想政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通过制度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以及科学理念的树立,使经济价值被挖掘出来。

参考文献:

[1]康二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经济价值研究[D].郑州大学,2013.

[2]戴红霞.关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0.20.

篇8

2.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完善

目前,高校在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方面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思想认识方法不当。一些教育者的思想较为片面,只看到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却没有发现他们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对贫困大学生的总体情况把握不准,无法保证教育效果。其次,教育方法过于单一。部分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以条理性理论灌输为主,缺乏对贫困大学生学习、生活方面的具体指导,导致思想教育效果难以体现。第三,教育缺乏艺术性。具有艺术性的教育行为往往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在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行为上,很多教育者都没有注意教育行为的艺术性,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行为难以对贫困大学生产生吸引力,无法保证教育效果。

3.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不强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很多高校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行为都没有结合贫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没有做好对教育内容的突出,这种针对性不强的教育行为,很难保证对贫困大学生的教学效果。一方面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基于全体学生开展的,没有在教育内容上实现区分,导致对贫困大学生的教育针对性的缺乏,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在贫困大学生中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不同贫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心理状态都有所差异,显现出一定的个体性与层次性。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常常会忽视对贫困大学生的个体差异,这使得贫困大学生的具体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关注与解决。

二、提升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对策

1.健全教育机制

想要提升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建立起健全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至关重要。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建议应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出党委在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宏观统筹规划作用,建立起健全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办法。在各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推进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贫困大学生积极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为贫困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打好基础。

2.拓展教学途径

拓宽教学途径也是实现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升的重要方法。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工作实现对教学途径的拓宽。首先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帮助贫困大学生减轻精神及心理压力,使他们能够保持一个大学生应有的合理心态。其次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贫困大学生的奖、助、贷工作中,实现资助、育人目标的共同实现。第三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贫困大学生的勤工助学活动中,帮助贫困大学生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培养他们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精神。

篇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塑造人灵魂的系统工程,学生只有学会如何主动地去学习,如何掌握一项过硬的技能;如何正直做人,如何展现真实的个人魅力,如何积极生活,如何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全面发展,向上成长。

根据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总体上表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特点:性格外向张扬、积极表现自我突出自我、有明确的个体目标、有独立的主观意识。随着世迁、万物更新,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科技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当代大学生受到国外文化、价值观念的巨大冲击;因特网的全球化使用也对我国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潜移暗化的影响;而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莘莘学子的思想政治观念和价值取向。因此,我们大胆提出了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跟进体系。

大学生思想教育跟进体系分为4个阶段:预防、诊断、干预、反馈;并且“诊断―干预―反馈”形成一个循环,让大学生在不断地“诊断―干预―反馈”过程中形成一个健康、积极的政治思想。

1 预防阶段

此阶段旨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思想意识,面向对象的是所有大学生。主要采用的方式有以下3种。

1.1 建立稳健的理论基础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仅承担教育的责任,还应肩负教化、培养、塑造的重要使命,建立起强大健全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情况与教育现状因材施教,并结合当代大学生几个突出的性格特点(性格外向张扬、积极表现自我突出自我、有明确的个体目标、有独立的主观意识),不断地更新和完善课堂教学方式。

1.2 社会实践是提升思想政治的必经之路

大学生切实可行的社会实践包括以下几类:调查报告、理论讲解、志愿者活动等。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和开展社会实践,不仅对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参与度有所帮助,而且对社会相对脱节的大学生来说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1.3 开展网络道德宣传和法制教育

在科学技术和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更应加强对网络道德的监管和法制教育的宣讲。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班会等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的监管和法制教育的宣讲。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客观地对待虚拟网络世界,合理地使用互联网和手机,提高对不良信息的认识,增强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主动拒绝不良信息。

2 诊断阶段

在此阶段,旨在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的诊断,筛选出思想方面出现偏差的一部分学生,以便及时发现预防阶段未能解决的问题,防止简单问题变复杂、变严重。此阶段面向的对象是所有大学生。

固定诊断时间为每年3月、6月、9月、12月中旬。另外,每月辅导员还应对所有大学生进行简单的思想状况诊断,做到“无遗漏、无偏差”,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诊断方式可参考量表编制、测试方法、统计方法。对诊断结果,可进行项目分析、因素分析、信度分析,力求诊断的准确性、真实性。在诊断阶段,一旦发现有思想出现问题的学生,要采用正确恰当的手段进行及时干预。

3 干预阶段

对大学生出现的思想问题一定要及早发现,尽早处理。对于处于萌芽状态的思想问题,相对容易处理,并且处理所付出成本和造成的影响也相对较小。然而有些思想问题,一开始可能是微不足道、不易察觉的,一旦疏忽大意、不及时处理,就有可能酿成大错,更甚者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关键是要对这些问题未雨绸缪。具体干预方法可参考以下4种,各种方法可自由组合使用,不同情况要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3.1 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如何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那势必需要有一支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做这项工作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心、耐心,熟悉并善于应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等方面知识,并且在学生中拥有较高的威望,或者可以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3.2 带入感情的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论理,更要带入感情,这样才能让被教育者放下心理防备,逐渐消除教育主客体心理上的距离感。当代大学生性格外向张扬,积极表现自我、突出自我,有明确的个体目标,有独立的主观意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让大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从这个意义上讲,动之以情比晓之以理更为重要。所以,带入感情的教育方式是走进其思想世界、做好其思想工作的基础。

3.3 及时分析并记录大学生思想动态变化

教育工作者应及时、准确地建立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动态信息跟踪数据库,包括学习状态、思想行为表现、生活状况、课余兴趣爱好等方面。对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都详细记录在案,并进行动态更新,及时监测,建立预警机制,便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有选择地重点跟踪需要帮助的学生。

3.4 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的重要作用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情况,把对其选拔、培养、发展的过程中当作是进行更为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并且,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把党支部建到每个班上,使其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同时,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使大学生表现出到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提高其发奋学习的自觉性。

4 反馈阶段

学院思政教育科设立学生思政信息总站,设立网络交流互动平台,定期参与学院思政信息站的活动并对学院开展活动进行指导服务,处理与协调学生反馈的问题。大学生思想动态情况上报流程如下。

4.1 收集学生思想动态

通过同学交流、师生座谈、调查走访、网络监测等形式对学生思想动态情况进行关注。

4.2 整理学生思想动态情况

信息员每月15日、30日分2次撰写学生思想动态情况报告上交至学院思政信息站,思政信息站每半月整理一次该学院学生思想动态情况,并形成综合性学生思想动态情况报告。

4.3 上报学生思想动态

学院每月15日、30日前分2次向学生工作部上报学生思想动态情况,如遇学生突况随时上报。

反馈阶段并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结束,反馈结果出来后,应根据结果是否理想,斟酌是否再次进入“诊断―干预―反馈”的循环;该循环可反复进行,直到诊断结果为理想状态或正常情况。

当代教育工作者应当把培养大学生的纵向思维习惯作为首要任务,使其能够用理性的思维去追溯历史、进行深刻反思。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拥有发展眼光的潜力股,把民族、国家的问题视为世界的问题,从根本上破除历史残留的禁锢和偏见。

参考文献

[1] 张中伟.和谐社会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D].合肥工业大学,2009.

[2] 闫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研究[D].继续教育研究,2008.

[3] 周恒,h家政.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4.

篇10

一、调查对象与内容

此次问卷调查抽取了全国四所高校(南方医科大学,广东韩山师范学院,甘肃民族学院,湖南邵阳学院)的大学生进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心理情况调查,共发问卷1667份,回收问卷1662份,有效答卷1660份,回收率为99.7%,问卷调查共设40个题目,其中单选题37个,多选题3个。问卷内容涉及学生学习心理的学习需要、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动力等方面,并就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心理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

二、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心理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学习需要上的被动性

有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需要意识不强,这些学生是学校“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没有真正意识到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能强化自身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政治素养,改善自我的思维方式,提升处世能力。他们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为一种外在的要求。问卷结果表明,有30.4%的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为了拿学分,甚至有7%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25.4%的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没作用,31.6%的学生认为想政治理论课对今后的发展帮助不大。

2.学习动机上的功利性

“学习动机是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或内部机制,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进行直至完成的内在动力”[2]。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动机较为欠缺,大学生认为专业课的学习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更重要的占54.5.%,他们认为专业学习更为重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只不过是政策的要求,它与将来的就业与发展联系不大,即使被动地选择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更多地把它看作获取学分和评优评先之需。

3.学习态度上的消极性

大学生对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轻视学习的态度,甚至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问卷结果表明:有45.1%的学生认为自己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会有迟到的情况,45.9%的学生认为自己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会有旷课的现象,甚至4.3%的学生认为自己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时从来没有认真听讲过。学习态度与学习兴趣密切相关,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强弱体现其学习态度的积极还是消极。当问及学生是否喜欢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有46.5%的学生表示对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感觉,兴趣不大,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是消极的。

4.学习动力上的不足性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应付心理,缺乏学习的热情与动力。这表现在:上课时,有的学生“人在曹营心在汉”,有的学生看其他书籍或者睡觉,缺乏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动力。课余时间,更是逃避学习,很少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的书籍。调查表明:多数学生学习情感复杂,学习动力上存在明显的不足,43.2%的学生反映学习的最大困惑是目标模糊、动力不足。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

(1)大学生存在“功利化的价值观”取向,导致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需要意识淡薄。

功利化的价值观,按郑永廷教授的观点,认为,其“信奉的是实用主义哲学,追求的是立竿见影的效果,衡量的是个体利益指标,隐藏的是浮躁的心态”[3]持这种价值取向的学生,在学习上往往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同专业课的学习对立起来,重视专业知识、科学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精神的培育;重视强化自身的工具意识(如:外语,电脑的学习和应用),而忽视对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这类学生往往从功利主义角度认为知识管用的就是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因为它对自己找工作直接有用。与此相反,那些对大学生来说主要是间接有用、潜移默化有用、终身有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知识,就认为这些知识本身就是无用的,或者作用不大。因而,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上不如专业课及其他公共课那样有强烈的需要意识,缺乏作为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而去主动参与。这具体表现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提不起兴趣,有的纯粹是为了修学分而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思想政治教理论课表现出若即若离的态度,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是多余的。大学生这种功利主义价值观,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要意识的淡薄,导致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缺乏主动性,没有持续的动力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来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由此而产生了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表现出学习需要的被动性,学习动机上的功利性,学习态度上的消极性。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心理障碍及压力。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有“狂妄与自大、逆反心理、应付心理、自卑心理、厌倦心理、排斥心理”[4],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往往不能客观与理性地对待自己的学习,一旦学习受挫,则容易意志消沉,自我意识易产生偏差,对学习没有热情,或对学习产生偏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也就会武断地认为是非专业课可以放在一边。同时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也易受朋辈心理的影响,缺少自己的主见,学习情绪不稳定。

大学生在竞争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各种压力下,往往会以实用主义的心态应对,由此,重视专业知识、眼前利益,而没想到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确立理想信念,激发内在精神动力转化外在压力的价值取向的方向,

2.教师方面的因素

(1)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存在偏颇。

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持教育“社会本位论”的观点,而没有注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知识传授和技艺训练,它更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将其内化到学生的社会行为中。教师仅把教学当成是传授知识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及主体性,这就在根本的意义上淡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也压抑了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当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素质还有待提高。

有些教师自身的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素质欠缺,对不坚定,不信仰,对自己的职业角色缺乏自豪感,事业心不强,因而在教学中表现为:没有花更多时间去思考如何使教学内容更充实,授课更生动,更有吸引力。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教师具备一些经济学、政治学、哲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而有些教师知识面较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甚至有些教师的人格及生理和心理素质欠缺。这些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有效性,从而使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中表现出缺乏学习的热情,学习动力不强。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因素

(1)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

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上存在的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现象,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一些大学生中出现了讲功利、图实惠的实用主义学习观和就业观,因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也易产生抵触情绪。

当今社会也正处于信息网络时代,互联网知识资源共享给大学生带来大量的知识和信息的同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各种社会思潮等非思想也鱼龙混杂而来。网上的这些消极信息对社会阅历不深的大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迷惑性,一些缺乏良好的认知判断能力的大学生极易受到消极负面信息的诱变,对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持存疑甚至排斥心理。

(2)学校环境中的消极因素。

一些高校较多注重专业学科建设,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重视不够,把较多的精力放在学校的硬环境建设上,而较少注重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软环境的建设。在教学管理机制上,有些高校简单地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做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身上,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这一共识。这样,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难以得到真正发挥,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也就提不起来。

(3)家庭环境中的消极因素。

“一个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往往是从家庭环境、家长的言行举止开始的,不同的家庭教育与环境产生的结果也会截然不同”[5],家庭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一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家境贫寒,有的父母离婚,有的单亲等,这客观上容易使一些意志脆弱的学生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的心理;有的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娇惯,导致部分大学生个人中心主义严重,集体主义观念薄弱;有的家长自身思想素质不够,自身榜样力量不够,很容易使其子女效仿,导致思想道德修养也不够高。所有这些使得家庭环境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难以充分发挥,也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积极性的培育与发挥,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也就觉得枯燥乏味。

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因素

审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联系实际不紧密,缺乏现实性、时代感,特别是道德品质养成教育的内容较为少见,而一些反映新时代要求和大学生精神发展需要的内容没有及时纳入教学体系,这些会在不同程度上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降低。比如,在调查问卷中问及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感受时,很多学生提及课堂设置的教学内容是理论性太强,讲大道理,联系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的内容较少,并且回避了一些社会现实和大学生思想实际的热点、难点问题。这样,学生觉得理论的东西太多,太抽象,提不起学习兴趣,学习动力自然就不足了。

5.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多样化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在教学中“灌输”得多,过多注重书本内容,脱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导致大学生个性发展受制约、创造性思维受束缚;一些教师忽略学生知识、素养的内化过程,以思想政治理论、道德规范宣讲取代思想政治及品性修养,淡化了学生在思想道德、政治品格上的养成教育;一些教师较少运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样与学生的交流随之减少;一些教师上完课就走,与学生沟通较少,缺乏亲和力。在教学评价上,方式单一,要么是出些提纲让学生背,要么是开卷考试,使得知性与德性分裂,这样,自然影响到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

三、结论

综上分析,我们必须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有针对性地从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五个方面下工夫,研究相应对策,努力化解影响当今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心理问题,增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从而为我们在新形势下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踏实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接班人[N].人民日报,2005-01-19,(1).

[2]熊建圩,王巧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04:72.

[3]郑永廷,曾萍.当代大学生的成长需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12).

篇11

对于中专教育的思想政治课来讲,只有根据各学校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中专学生群体思想方面的特征,了解剖析其特殊性,并采取相应措施改进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作用。而当今中专学校思想政治课,不重视改造学生思想行为的实际需要,仅仅作为课程需要而设置,笔者认为应该对思想政治课进行必要的改进。

一、中专学生生源分析

中专教育所面向的招收对象主要是16~18岁之间的未成年人。与刚恢复高考时的状况不同(那时候的大中专学生凤毛麟角,都可谓是当时青少年中的佼佼者),在我国现阶段,扩大招生使得升学率普遍提高,就学历而言,这类学生最高学历一般为高中,主要包括高中辍学生或者初中辍学生;就综合素质而言,这类学生在普通初中或高中阶段通常被视为“差生”,无论学习成绩还是思想素质都不能与其他学生相比。以笔者所在的中等财会学校为例,学校总共有269名学生,其中90%以上为农村户口学生,有138名为初中毕业未考入普通高中的生源(占51.3%),49名为初中辍学生(占18.2%),其余82名为高中辍学生源(占30.4%)。

二、中专学生思想特点分析

当前中专学生群体以初中后学生为主,这个阶段正是学生青春期发育阶段,其身体与心理正趋向于成熟。尽管中专学生生源相对处于劣势,但不能就此否认其作为青少年本身具有的同阶段其他类学生相同的思想特征:

1.思维活跃,可塑性强,但思想稳定性差。这个时期,他们的感觉、知觉灵敏,记忆力、思维能力不断增强,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都有显著的提高。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思想还处于未成年时期,思想观念、政治态度、价值取向等也正趋于定型的关键时期,这也表现出思想稳定性差的特征。

2.智力发展迅速,求知欲强烈,但盲目性强。青少年期由于大脑机能的不断增强,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其认知能力获得了长足发展,他们对周围的新事物非常好奇,有较强的探究意识,这也是部分中学生“追星族”产生的思想基础。

3.尽管中专学生身上有着青少年学生思想特点的共性,但是囿于学生生源这一现实条件,使得中专学生的思想特征还有其特殊性的一面,有如下三个方面:①追求个性,叛逆心理过于强烈。追求个性是青少年学生自我意识提高的表现,追求个性发展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甚至可以起到培养自己独特性格、增强个人魅力的作用,但其相反面却是以追求个性为借口,拒绝接受意见和劝诫,这无疑是当前中专学生思想性格中所面临的第一大问题。因为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伴随着“个性突出”,中专学生在面对家长、老师的劝诫时听不进去,采取对着干的方式,助长了其叛逆心理的增长。②自信心不足,极易诱发自卑心理。自信心在推动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习进步等方面有着巨大作用,但中专学生在初中阶段可能由于学习成绩欠缺,通常被冠以“差生”的称谓,长期忍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日久而诱发自卑心理,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诸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日久积深,会对该类学生造成终身的影响,办事无胆量,畏首畏尾,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一遇到有错误的事情就以为是自己不好。这样导致他们失去交往的勇气和信心。③自暴自弃心态严重。与自信心不足的学生相比,有自暴自弃心态的学生更加让人担心,自信心不足,尚且有“惧怕”心理存在,而自暴自弃者,对外界没有畏惧,我行我素,如同失控之火车,沿原来轨迹滑动,让人在一旁徒劳叹息。由于初中阶段成绩差,老师批评,家长数落,缺乏关爱,自认为是破车一辆、破罐一个,从而自甘堕落,破罐破摔。导致学生此类心理的主因是自尊缺失,因为较长时间缺乏周围人的关爱,自己轻视自己,从而导致心态失衡。

三、思想政治课的改进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只有充分认识中专学生思想特征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原有思想政治课程内容与形式进行适当改进,才能达到思想政治课引导中专学生修正思想错误、向正确方向前进的作用。当今中专教育的思想政治课程,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修改。

1.强化思想政治课在中专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面对中专学生生源的特殊性,必须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放大到和就业同等地位来考虑,如果学生仅仅专业技能、文化知识水平达标,而思想水平处在低端水平,无异于为社会培养了一个潜在的危险人员,诚然违背教育的初衷。提升思想政治课的地位,需要学校领导重视,除了各年级设置专门分管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师外,各班级要以思想政治教师为骨干,同时发挥各科教师协同教学的作用,从相关老师处了解学生近期的行为表现,将表现纳为思想政治课的考核范围内,在发现学生有思想问题后,本着尊重学生的前提下,采取疏导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思想行为的端正。同时加大对好人好事的表扬和奖励力度,树立榜样,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

2.改变思想政治课的考核形式。试卷考试几乎是各类课程最终考核的必选形式,对基础知识性的科目,试卷考核不失为最佳形式,但对于中专思想政治课来讲,其意义有很大折扣,该课程本身是以引导学生思想健康向上为目的,其政治思想面貌需要通过本人的具体行为来表现,而一张试卷只能看出学生记忆相关知识的多寡,根本看不出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其具体行为有所改善,这种考试必然不会有多大实效。考核形式应分成平时成绩和试卷成绩两类,各占一半。平时成绩需要根据学生上课情况、下课表现来打分,具体需要从各科教师和同学间了解,好则加分,坏则扣分。

3.增设信心教育章节,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前进的动力。课堂上要求学生铭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义,告诫学生不应该仅看学习成绩就判定一个人好坏优劣,判定一人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励志类电影、图片、文字等以增强学生感受;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激发其潜能,通过培养多种能力来增强信心。

参考文献:

[1]李福森.新时期中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J].传承,2010,(8).

[2]陈华.中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浅见[J].内江科技,2009,(12).

篇12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的状况,职工队伍成分趋向复杂化,职工工作的周围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职工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意识由于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职工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变得多元化、个性化。这种情况下,针对不同职工群体、职工个性特点,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有必要创新工作模式和方式方法,实行差异化管理,突出抓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破解新形势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一、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实行差异化管理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工作要达到统一思想、理顺情绪、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效果,就必须遵循人的思想和心理活动的规律,根据人的差异性,给予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从而形成既有个人心情舒畅、又有社会整体团结的和谐局面。因此,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实行差异化管理势在必行。

(一)差异化管理的内涵和实践要求

所谓差异化管理就是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要深入研究每一位职工的思想个性和心理特征,根据其所处的现实环境条件掌握其具体需求,从而建立起有针对性的具体方式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心理学、管理学以及党的基本理论和政策。只有充分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才能够真正研究分析出不同形势下职工的思想特点,才能在管理中有的放矢,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充分掌握职工的基本需求,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善于把握矛盾冲突中对立面的基本特点,科学地进行化解。思想政治工作是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所以一切工作要和生产实际的要求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去解决实际问题。

(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实行差异化管理

由于职工个体的先天素质的不同、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的差异以及主观努力等因素的不同,每个人在心理活动过程和行为方式上都会表现出个别的、独特的风格,即表现出个体差异性。这种差异分为“显性差异”和“隐性差异”。显性差异如性别不同、身高不同、体重不同、肤色不同等;隐性差异如家庭与教养不同、成长过程不同、价值取向不同、反应速度不同、个性敏感不同、事物认知不同、工作环境不同、甚至行为导向不同等等。在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只有把握这种差异性,才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一是尊重差异,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总书记强调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研究人的思想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把以人为本贯穿于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就要全面细致地观察分析每一个职工,尊重不同职工之间的差异,因人施教,解决不同职工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努力把不同层次的职工都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职工。

二是凸现差异,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考虑职工的个体差异,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要认真研究我们的工作对象,善于细心观察,掌握信息,既要从千差万别的思想反映中找到共同点,又要从表面相似的思想中找出不同点,充分考虑工作对象多样化的要求,采取因事而异、因人而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工作方法,注重工作的层次性,做到因人施教,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在内容上不能搞“一锅煮”,在方法上不能“一刀切”,在要求上不能“一律化”,是思想政治工作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努力帮组职工全面提高素质、完善自我、健全人格,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

三是关注差异,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效能的持久性。现代社会交往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以及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等等,这就决定了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多样性、多变性,在这样的情况下,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加强对职工思想变化的研究,做到与时俱进,确保思想政治工作不落伍、不掉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意观察在同一时期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以及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差异,从而了解工作对象各不相同的心理需求,有效地加强心理疏导,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前瞻性和预防性,真正解决职工思想中的实际问题。

二、职工个体差异分析是实行差异化管理的前提

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做到有的放矢,摸准脉搏,对症下药,就必须要对企业职工的个体差异进行深入分析,只有正确分析不同职工个体差异,才能有效进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差异化管理。就当代职工而言,个体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身素质的差异

篇13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其在引导受教育者的认知、增强他们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变革,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上有很多的缺点,这些缺点是伴随着网络技术发展而来的,形式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具体表现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实用性方面有很多的不足,很多的方法不能真正落实;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使用方面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而是注重利用其劣势方面的内容;对很多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能充分结合,各项体系之间较为分散,集中性不强。鉴于上述这些原因,严重制约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产生上述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类别划分不清,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方法缺少研究和分析。因此,充分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类型和特征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特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的差别,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网络为基础的,各种方法都是在网络平台上实现的,因此,其网络属性和网络特征,包括网络自身具有的时效性和交互性以及信息共享性、虚拟性等属性,会直接影响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实现的方法上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的差别,这些差别表现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和技术性方面,具体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性特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的特征,其中技术性特征是表现最为明显的,同时也是区分其他特征的主要表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会应用到传统的传播媒介,比如,电视、广播、报纸等,但是这些传统媒介不能使每一个教育者都能熟悉利用,并且在时间以及信息的共享方面有很多不足。因此,传统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教育方法非常单一,不具体,技术含量非常少。但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差别,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以互联网技术为表现形式、技术含量高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如果失去了网络技术,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将失去强大的技术支撑,各项工作将无法正常开展。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实现这些网络技术的最佳方式,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实现文字、图像、声音以及视频的在线共享,能够将有用的信息以动态的方式实现传输,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输效率低的不足。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特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互动性特征,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和接收方之间进行的信息互动,能够相互感应到对方在接收信息之后的表现。这种互动性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使用的传播媒介一般都只具有单相的信息交流特征,就是指信息只能实现实时的发送而不能实现与接收方的有效互动,被教育方只能被动地接收各种信息,不能对这些信息做出有效的反馈,更不能和信息的者在线沟通,很难实现最佳的教育目标。但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将会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因为网络媒介涉及的传播层面非常的广,能实现复合式的传播,并且能够有效运用各种聊天软件实现互动和交流,比如,邮件、聊天软件以及信息互动平台等,可以实现面对面、点对点以及面对点的交流。另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互动性特征还能实现对信息的反馈,因此,可以使教育者知道自身还有哪些不足,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强,实现最佳的教育效果,彻底改变一味灌输的教育模式。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特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依靠于网络的多样性特点,主要是指教育互动方面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也是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实现信息的单项交流也可以实现信息的双向交流与互动;可以同步开展信息沟通也可以实行异步交流和沟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和交流通过网络教育互动工具可以实现,两者具有一致性。首先是单个人之间的互动、一个人对多个人的互动等,通过一些互动软件和平台可以实现这些互动;还有一种多个人对多个人的互动交流方式,比如,在线的多人游戏、在线视频对话、聊天等,还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远程的互动和交流。总的来说就是既可以实现个体间的互动,也可以实现群体之间的互动;可以是公开性的互动,也可以是隐蔽性的互动。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变革和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方法也在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和创新,有很多交互软件在不断更新和升级。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便捷性特征

网络技术本身就具有便捷性特征,是一般的传播媒介不具备的。因此,依托于网络技术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一定的便捷性特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越来越便捷。教育工作者以及受教育者完全可以突破传统的信息获取途径,接受最新的教育,同时也可以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还可以从不同的信息平台和信息终端获取不同的信息,这种便捷主要表现在可以在没有电脑时利用手机获取教育信息,实现教育信息可以在线接收也可以下载,大大方便了受教育者。通过互联网可以将很多的文字、声音以及图像、视频等实现动态的传输。比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在遥远的地方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以邮件的方式传给每一位受教育者,这种传输形式与在异地给一位受教者发送电子邮件的效果是一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和受教育者一起针对思想政治知识进行探讨,可以及时解决难题,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在网上查询思想政治相关的知识,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开展。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类型

(一)网络信息技术的数据库法

数据库法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因为互联网技术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传播媒介的滞后性,可以为网络教育工作者提供多样的选择,可以让网络教育工作者及时获取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教育工作者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实现超链接时,就不能获取需要的信息,也就不能全面理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信息。互联网可以最大限度地将传播的信息存储下来,并且能够借助网络的强大力量实现信息的存储,并能构建出多样化的信息数据库,能够解决获取信息不足的缺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在信息数据库中查询需要的信息,也可以更加系统全面地加深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理解。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数据库是建立在需求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信息数据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综合性信息数据库、中型数据库以及小型的数据库。这三种类型的数据库有不同的特点。大型的网络信息数据库能够为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提供更加全面和系统的信息,主要包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信息、网络思想道德教育信息以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等,能够满足不同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需求;中型数据信息库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最为基础的教育信息,满足教育工作的基本需求。小型的信息数据库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首先是针对特定的内容来说的,比如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还有一种是针对特定群体,比如基层士兵群体进行开展和建设,为这些特定的群体提供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二)信息隐蔽法

信息隐蔽性可以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融入到互联网信息中,可以使教育工作者不自觉的就能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网络的虚拟性在无形中会为网民带来压力和困扰,而这些教育工作者鉴于这些困惑会在物质世界中找到自己的需要,为此,要想使教育工作者及时获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就要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隐蔽性融入到他们需要的信息中,实现教育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教育工作者。

结语:本文主要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以及类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述,体现了要想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真正发挥自身作用,实现最优化的教育目标,就要认清充分结合网络技术,依托网络技术的时效性、共享性以及准确性等实现功能的升级和完善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征、类型及其优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3).

[2]杨直凡,胡树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过程及其本质特征[J].思想教育研究,2010,(3).

[3]刘梅.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2).

[4]李义明,王舒驰.从“控网”、“用网”到“生活在网中”――媒介化社会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4,(7).

[5]孙洪波.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转向――一种基于技术观的新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