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1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形式来对信息进行分析
在动物界的神经传递过程,以及两者之间的神经元有突触,发挥信息的一对神经元之间传递的作用。在传送过程中会被用来传播若干神经递质,这些不同类型的神经递质的那些神经元接收时的轴突,会有许多分支。神经递质中的信息传送的神经元再传递到受体细胞,然后。这种形式的信息传递有很多好处,研究人员受到这些启示后,他们发明了一种自组织特征映射算法,以实现有效的传递信息。因此对计算机技术,其在外界的时间表达的发展以及当前正在使用的方式为数值向量,并且对于神经系统,这也是在该信号中的信息的传播的移位。因此,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的信息的神经之间的信息发送处理,具有非常相似的地方。
2.2这种人工神经网络的信息处理方式具备的功能
有关信息处理这个人工神经网络,它是基于神经网络的生物的形式来学习了,那里的人工神经网络的这个系统,也就是现在的一些智能计算机功能与神经系统的生物学特性有很大一部分是类似的,。第一,它具有如下特性反映在存储器中,因为它是基于生物神经模型来设计,因此,其在信息存储和分析,将在第一保留该信息,并且还具有关联存储器的功能。其次,它具有的功能,可以是非线性映射。因为在许多实现该操作,不能够建立的输入信息与输出的数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因此设计了许多熟悉的模型不能在其他信息处理系统来执行。然而,使用人工神经网络的设计方法,使得它可以满足非线性映射信息处理的过程中,也可以设置在设计过程中大量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并且每个字段可以是得到了应用。另外,该人工神经网络的信息处理模式中,还可以输入的信息来确定和实现有效的分类,原本存在于该信息的信息处理是不容易的分离和鉴定的问题,以便有效的解决方案。最后一个是,它可以具有的信息和输入,并输出将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数据知识的内容的功能,因为该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具有神经传递在生物学的特性,所以它可以在信息到达时,它的分析和信息处理为那些谁满足要利用的条件,并存储。这使信息的处理时,数据可根据它们的特性进行分类和分析。
3、人工神经网络的信息处理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带来的这个神经网络的信息处理模式的发展过程中,因为它的一些特性和功能,已有效地用于许多领域,解决了传统的信息处理那些不能够解决谁的问题,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目前的做法是,不仅能够使用在经济管理过程信息,还是在医药,工程和其他经济领域已被广泛使用。由于计算机模拟人类思维与人类思考有着极大的相似度,因此在经济管理和其他需要人类思维仔细工作的领域中计算机就可以代替人类进行大量的思考,从而减少人脑处理数据的时间提升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人们的劳动脑力,提升了工作品质。
3.1在信贷分析过程中需要对这种信息处理技术加以利用
对于信贷分析,信贷评估机构是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在信息化的过程,因为这些公司带来不同形式的信息,制作过程,以判断其可信度,大的问题,这是很难判断出来,使很多时候会带来大量的经济损失。然而,采用这种判断方法的人工神经网络的信息技术,将上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完成的。在这些贷款时,信用评级公司,只需要输入信息编码到它,你可以分析数据,由于数额较大的信息输入,使评价过程更加准确地完成更多的工作。利用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做到的准确度,而且还避免了主观的思维操作者的形式。这是这些优点的存在,使得其被非常广泛地应用于在企业风险分析的过程。
3.2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对市场做到更准确的预测
在经济管理过程中,需要对一些看起来似乎是有效的市场进行分析,并做相关的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在决策过程,这些预测结果能够起到参考作用,使得投资的风险可以减小。利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市场上的信息处理技术,使得市场价格走势和走势进行了考虑和分析,让一个可靠的市场模型可以被创建。例如,在期货市场上使用这种技术,可以预测其未来的价格。而这项技术也已经在股市应用。随着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趋成熟,使得在其工作过程中已经能够针对非常复杂的工作得到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在经济管理过程,从而产生大量的数据,使用传统方法是难以解决的,但是利用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我们可以模仿人在神经传递中的处理信息的方式来进行处理,利用它们工作为人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篇2
一、多媒体走进英语课堂促进教育观念和教学形式的转变
1.更加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
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多媒体走进英语课堂能让自己从原来的以教师为教学中心的知识的“讲解者”角色,自然转换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监督者。从而突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2.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认识到让多媒体走进英语课堂,可利用多媒体的个别化和交互性的优势,让学生由原来的单纯听讲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转变为自主学习与积极探索知识的主体地位。例如网络环境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层次和能力层次,自由地去选取适合自己学习的知识和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掌握、巩固知识,还可以在网络环境中获得更多、更自由的机会去独立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达到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3.教学过程的转变
教师还必须认识到,让多媒体走进英语课堂可充分利用网络中的各种英语资源,给学生创设恰当的英语教学情景,将单纯的说教改进为情景的熏陶,让学生在与老师和同学的协商讨论、参与中去发现知识、理解知识,让学生在自主构建和形成自己的英语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去获得新的知识和掌握新的技能,以达到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目的。
二、多媒体走进英语课堂的优势
多媒体走进英语课堂,集声音、图象、视频和文字等于一体,能产生生动活泼的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表现力、参与性和受控性强的特点,既能达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要求,又能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的目的。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今天,表现出广泛的优越性。
1.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多媒体走进英语课堂,可将不同的英语内容进行模拟仿真和创设情景,化不可见为可见,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多变为简洁明了,大大加强了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表现力。如,将一些难以想象的情景由靠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凭空想象,变为可利用相应的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演示,这不仅能使学生直观、生动、形象地了解这些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增加课堂教学的密度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图形不是语言,但比语言更直观和形象,比语言包容的信息量更大。动画又比图形包含更高级的输出信息,利用文字闪动,图像缩放与移动,颜色变换等手段,不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使得加大教学密度成为可能。
3.提供良好的交互性
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以在知识的教学上、学习上提供良好的交互性,这是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而且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分类指导,成功地体现出“因材施教”的原则。
4.实现极大的共享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信息的自由传播已使教育资源在全世界的交换和共享成为现实。今天在网络上的区域性、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课件,已打破了现有的国界、区界、学科界的界限,起到缩小和消除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教育水平和教育基础差之间的差距。
今天教师不仅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地自己的CAI课件,自由地选择那些对本学科和本班有针对性的课件来辅助教学,学生也可到网上查看教师的“教案”和各种学习资料。因此,以网络为载体的多媒体课件,使教学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体现了多媒体走进英语课堂的又一优势。
三、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英语课堂教学
篇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专门传授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学科,它不仅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理论知识,还包括了计算机的操作技术和应用知识。通过这种专业的学习,学生要培养自身的几个方面的能力:首先,要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这是对每一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的基本要求,其次,要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各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另外,计算机专业的业务培养要求为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在创新模式下教育理念下,以信息化核心技术的计算机技术的教育还尚有缺失,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陷入了“死记硬背”的瓶颈,这对于以实践和操作为特点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直接导致了学生缺乏创新精神,无法真正适应实践工作和适应市场与产业发展,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计算机人才没有能充分就业的原因之一,因为企业更加注重的是计算机人才的操作和动手能力。面对这一现状,计算机专业教育必须以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加强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招聘的需要。
首先,加强创新能力的宣传,营造“创新精神”的良好环境,把创新作为一种校园文化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要全面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单靠学校某一职能部门的工作是做不到的,需要全校都提高这方面的认识,学校的各个部门要上下齐心协力去做,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开放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新型教育观念,形成良好的校园“论创新、学创新、行创新”的创新环境与创新氛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校要鼓励学生学术自由,成为学习的主体,给予学生更多地学习自和选择权,积极鼓励学生发掘自身的学习兴趣,促进个性化发展,这样不仅有利于扩宽学生的学习思路,还能够帮助他们发掘自身的潜能;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养成质疑的习惯,要敢于对各种理论和权威说“不”,鼓励学生在对现有的理论的反复思索和论证的过程中迈向学科发展的前沿,及时提出自己尚未成熟的创造性的设想,学校也应该积极予以支持,从而保护和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积极性。作为前沿性学科的代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更应该鼓励运用本学科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不断发展尖端技术开展各类的课外活动和实践,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更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思考,激发创新思维,从而为其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
其次,建立一支高效地、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
教师对于教学、对于学生培养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教师是学生进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科领域的引导者,也是课堂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推动者,所以任何的教学改革和改良活动都离不开相关的学科教师的支持和贯彻,作为一线教育人员,教师可以更加近距离的接触学生,了解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另外,通过教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总结和分析,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更加科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体系。所以,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师队伍的完善是关键。
首先,需要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创造力在教学创新活动中的出发点和起动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接受教师所传递的信息和知识的时候,会有意无意的对教师的行为和活动进行模仿,教师要自我强化与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其目的不仅在于提高本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在于通过教师强烈的创新意识感染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培养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因为这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和基础,只有燃起了学生对于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探究的渴望,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二,教师要建立起“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师生观。传统的教育观念遗留下的另一个落后的观念就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平等的地位,自我国古代以来,教师就一直以一个尊贵的长者的身份出现,甚至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虽然这种态度充分的表达了学生对于教师的敬重和敬爱,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讲,过分的师道尊严反而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的开放和民主自由的理念下,我们更加提倡的是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即教师在教学的活动中和学生处于一种平等交流和平等对话的地位。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科中,要想以教师带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提高,必须转变以往的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地位,形成平等的师生观念,即对待学生,教师要予以关爱和理解,尊重和理解学生的想法、观念,支持和鼓励学生的追求,注重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精神,并源源不断地给学生输送学习的动力。
第三,教师平时要注重多元化知识的吸收。社会的发展是多元化的,学科教学的也是整体化、多元化的,尤其是现代的信息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业,必须保持着与时俱进的观念,在随时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其他的相关文化和知识的吸收,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灵活的学习需求,也有利于从其他的知识和方面入手拉进学生和教师的心理距离。并且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科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结合相关的生活实际和多元化的视角进行讲解,会收到更加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进行交叉学科的角度来进行教学,从而塑造知识结构丰富、具有高度创造力的学生人才。
再次,改革教学培养方案
教学培养方案是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科特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制定的一定的教学活动准则,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遵守的一套行为规范。因为计算机专业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导致了计算机科学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十分驳杂,不利于短时间内让同学们全部接受,所以,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有用的专业知识,我们需要进行一定的教育方案的调整,不能够直接套用其他学科的已有的教学培养方案。本着“术业有专攻”的理念,我们在进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培养方案的改革的时候,可以进行更加细化的调整,可以根据侧重方向的不同,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细分为几个专业方向,例如围绕计算机程序设计可以分为net、.java、嵌入式设计这三个方向设置专门的程序专业,教师和学校可以在对学生进行了基础的计算机知识的培养后,更加侧重对于某个专业的培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进行专门的学习,学校也可以由此培养“精”、“专”的应用性人才,因为计算机技术的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实践,所以熟练掌握了一门专业的技术要比粗略的了解多项技术更有优势。
同时,学校要重视要改革教学模式。纲领性的教学方案还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模式中才能发挥作用。实践中我们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是一种单程的知识传递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也不利于保持教师的工作热情。所以,现代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后,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只是“耳提面命”式的灌输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质疑现状,挑战现状,培养学生的归纳、演绎能力。教师还需要优化课程结构,增加选修课的比重,以弥补各种必须课给学生的知识结构造成的禁锢,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发展兴趣爱好,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要利用其专业特有的优势,提倡其进行跨校、跨院、跨学科选修课程,因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涉及的学科范围非常广,多元化的知识的补充有利于更好的完善专业知识的学习。此外,学校还应开设各种实验创新教育课程,在不断的摸索与试验中找到更加符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的课程设置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的采纳学生的建议和意见,以及各种一线教师的丰富的教学经验,使学生接受较系统的创造性思维原理与创新技法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创新的积极性。最为关键的一点,也是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落脚点,是需要切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实践性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不仅达到了巩固已有的理论知识的目的,还能根据理论和实践的差距得以发挥更大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理念的发展空间。众所周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区别于其他的专业学科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其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注重学生对计算机的熟练操作和应用,因此,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和课程教授时,就应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有针对性的根据阶段课程的学习,开展一些相关的竞赛活动,以奖励的激励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觉重视操作技术的培养,特别是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科研课题的开发,可以辅助教师和科研人员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技术应用到研发实践中,从实践经验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最后,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课外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形式,一直以来课外科技活动有着学生的“第二课堂”的称号,恰恰的揭示了其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共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而服务,但是前者的优势体现在可以最柔性的方式来开阔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丰富学生的创新潜质,有效的弥补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无法发挥的一些创新性活动的空间。实践中我们发现高校加强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确实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常见的如,可以定期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以一种文化节的方式将这种创新行为和活动固定下来,可以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成立专门的科技文化创新指导中心对学生的科技创新作用进行指导与评估,使活动更加的规范和有意义;还可以举办各类科技文化知识竞赛,使学生关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领域的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认识到创新理念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意义,学校在举办活动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并制定一些相应的奖励政策来吸引和鼓励学生投入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
综上所述,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们的生活已经走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未来的人才所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和素质,计算机技术也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也必然是十分广阔的,是否具备良好的计算机技术和应用能力也是未来社会和企业选择人才的重要标准,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专业的高级人才的主要通道,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人才的摇篮,尤其是一些职业化的专业高校,更应该抓好教学活动的改革,而这种改革的活动中,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人才的多元化发展,我们逐渐认识到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才是未来的人才竞争的不败者,才能紧随社会发展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动向。所以,高校在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本文中笔者从校园文化的培养、师资队伍的组建、师生观的转变、创新活动的开展等几个方面展开了相关论述,结合自己的多年工作经验,谈到了从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如何加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希望为我国的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当然诸多不足,还望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肖云龙.脱颖而出——创新教育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2]陈凯.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7
篇4
在进行经济管理工作的时候,需要对工作产生的巨大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这些数据都是企业及事业单位的重要性资源,需要这些资源来做到对决策的分析。但是,对于经济管理人员来说,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使得这些资源能够更好的对决策进行服务,是经济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并且很多的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提出了很多的方法来对数据进行处理,但是得到真正的应用的并不是很多,人们对于决策还是凭着自己感觉来进行。但还因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在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时,有着极大的便利,因为计算机可以有效的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因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经济管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经济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形式
2.1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形式来对信息进行分析
在动物界的神经传递过程中,两个神经元之间会有一个突触,来起到对信息之间的传递作用。在传递的过程中,会使用到一些神经递质来进行传播,这些神经递质具有不同的种类,在对这些神经元进行接收的时候,在轴突上,会存在着许多的分支。神经递质传递到受体细胞,然后再次的在神经元内对信息进行传递。这种信息的传递形式具有很多优点,科研人员在受到这些启示之后,就发明了具有自组织特征的映射算法来对信息做到有效的传递。
因为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来说,其在对外界进行表达的时候,都是以数字向量的方式来进行的,而对于神经系统来说,其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也是将信号进行转变。所以使用计算机技术来对信息进行处理的时候,与神经信息传递之间有着很相似的地方。
2.2 这种人工神经网络的信息处理方式具备的功能
对于这种人工神经网络的信息处理方式,其是根据生物学中神经网络的形式来研究出来的,所在对于这种人工神经网络系统来说,其有很大一部分特点都是跟生物学的中神经系统是相似的,具备一些智能的功能。首先它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特点是在记忆方面,因为它是根据生物神经模式来进行设计的,因此其在对信息进行储存及分析过程中,会第一这些信息进行保留,并且还具备联想记忆的功能。其次其具备的特点就是可以进行非线性映射。因为在很多的实现操作过程中,很多输出的信息与输入的信息之间并不能够建立起一种线性的关系,使得很多熟悉的模型不能够在其它信息处理系统中进行设计出来。但是使用人工神经网络的设计方式,就使得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满足非线性映射,并且还可以在设计的过程中建立起很大的非线性的数学模型,并且各个领域中都可以得到应用。另外,在这种人工神经网络的信息处理模式中,还可以对输入的信息进行识别,并做到有效的分类,这对原来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易分离与辨别的问题做到了有效的解决。最后一项具备的功能就是它可以对输入与输出的信息及知识内容进行一个有效的处理,因为人工神经网络模式具备生物学中神经传递的特点,所以它可以在信息到达的时候,对其进行分析及处理,对于那些符合条件的信息加以利用,并进行储存。这就使得在信息的处理过程中,能够做到对数据根据其特征来进行分类与分析。
3 人工神经网络的信息处理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这种神经网络的信息处理模式,因为其具备的一些特征与功能,因此在众多的领域中得到了有效的利用,解决了传统信息处理过程中那些不能够进行解决的问题,并且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目前这种信息的处理方式不仅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得以使用,还在医学、工程技术及其它经济领域中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3.1 在信贷分析过程中需要对这种信息处理技术加以利用
对于信贷分析工作来说,信用评估机构是具备自己特征的,因此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因为这些企业所带来的信息形式的不同,使得在对其信用度进行评判的过程中,带来很大的问题,也很难对其进行判断,使得很多时候都会带来很多的经济损失。但是对这种人工神经网络信息的处理技术的使用,就会对所出现的问题做到有效的解决了。在对这些贷款企业进行信用评价的时候,只需要将信息转化为编码来输入进去,就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并且因为输入的信息量比较大,使得在评价的过程中更做到具有更大的准确性。对这种技术的使用,不仅可以做到准确性,还可以避免操作人员的主观思维形式。这是这些优势的存在,使得其在对企业风险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得到很广泛的应用。
3.2 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对市场做到更准确的预测
在经济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市场中出现的一些因素做到有效的分析,并做到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相关的预测,使得在决策的过程中,能够起到参考的作用,使得风险得到降低。使用人工神经网络的信息处理技术来对市场进行预测,使得对市场中变动的价格与走势进行考量与分析,使得一个可靠的市场模型可以得到建立。例如在期货市场上运用这种技术,可以对其未来价格进行预测。并且这种技术在股票市场中也有所应用。
四、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得原本很复杂的工作在其处理之下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其产生的大量数据,使用传统的方式难以进行解决,但是使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可以模仿人对在神经传递中对信息的处理方式来进行处理,为其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李苗苗.论我国企业的经济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09.
篇5
1.数据库的概念与分析
数据库(Database)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它产生于距今六十多年前,随着信息技术和市场的发展,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数据管理不再仅仅是存储和管理数据,而转变成用户所需要的各种数据管理的方式。数据库有很多种类型,从最简单的存储有各种数据的表格到能够进行海量数据存储的大型数据库系y都在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据库技术是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各类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决策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作为计算机软件的一个重要分支, 数据库技术一直是倍受信息技术界关注的一个重点。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可以说是深入到了各个领域。
2.数据库的发展与建立
2.1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2.1.1文献的收集与整理
对数据库发展文献的收集主要利用以下检索工具: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期刊库、 维普中文数据库, SCI 数据库 以及网络搜索引擎Google。文献收集的范围:1993 ~ 2017年国内外相关文献。
2.1.2数据库技术发展的现状―-关系数据库技术仍然是主流关系数据库技术出现在 20 世纪 70 年代, 经过 80 年代 的发展到 90 年代已经比较成熟, 在 90 年代初期曾一度受 到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巨大挑战, 但是市场最后还是选择了关系数据库。
2.1.3数据库技术发展的趋势
下一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主流是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技术与关系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发展的新方向是非结构化数据库;数据库技术发展的又一趋势是数据库技术与多学科技术的有机结合;未来数据库技术及市场发展的两大方向为数据仓库和电子商务;数据库技术的实践性发展为面向专门应用领域的数据库技术。
2.1.4当代与未来数据库研究的热点―-数据挖掘、 知识发现与数据仓库目前,国内对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数据库技术的研究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该技术的发展无疑将会推动新一轮的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2.2数据库的建立
数据库具有极大的优点,将数据库应用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有助于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学习信息资源,把原书本式的题目建设成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码式文献,从而提高文献的利用率,也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科学性和技术性,提高效率。 数据库的建立一般存在以下步骤:
2.2.1建立计算机例题数据库。
例题数据库包括题目,解答,相关知识点,相关例题等数据的数据库,另外还可根据题目的实际需要建立诸如图象、语言等数据库。
2.2.2编制多种索引,满足用户多途径检索的要求。
索引是读者利用地方志数据库的入口,因此,索引的编制应以科学为根据,以学科分类为基础。索引与全文数据库中的有关条目链接要科学,便于用户从学科分类、主 题、关键词、参考文献、人名等途径进行查找。
3.数据库的应用与影响
3.1数据库的应用
3.1.1提高数据管理能力,优化例题,提高学习效率
首先,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具备了直观管理海量空间数据的能力。其次,原来的数据生产模式,要按出题目给出答案,现在一道题可以衍生出多道题。
3.1.2为众多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统一的数据平台
在统一了题库的情况下,中央民族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据库实际上是一个可提供各种题目与知识点数据平台。实现同学共享了例题信息数据库平台。
3.1.3为其他高校提供共享的数据平台
各高校之间数据库资源共享互相交流,分享彼此的优良资源,扬长补短,更好地促进同学们的学习。
3.2数据库的影响
3.2.1反映专业题目具体情况
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例题的数量、分布等数据进行动态跟踪,及时反映该资源的实际情况,以便于更好地进行题库编纂工作。
3.2.2收集整理数据
对例题类型数据进行收集、汇总、整理、分类、分析,为专业题目研究提供依据。
3.2.3提供资料与参考数据
为制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题目提供资料,也为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研究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数据。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应以网为基础,以教学资源建设为应用重点,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知识创新为发展战略.教育信息化应按信息系统建设标准化进 行规划,同时对现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并加强校园网的信息 安全建设,主题数据库能站在战略的角度,对高校的数据进行总体规划,并建 立较高层次的数据模型与环境,可以好地解决“面向过程”所带来的包括“信息 孤岛”等现实问题。从这一点上说,在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中使用主题数据库,对全面高高校信息化水平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伟. 关于办好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思考[J]. 民族教育研究,2003,(06):84-88.
[2]向海华. 数据库技术发展综述[J]. 现代情报,2003,(12): 31-33.
[3]陈晓杰. 地方志计算机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J]. 硅谷,2008,(01):24
篇6
一 科学教育中协作研究的现状
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已经推出数年,新标准的修订工作也全面展开,众多科学教师也开始在新课标的基础上开发或调整自己的课程设计。但是,过重的教学任务使得单个教师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开发出一个高质量的课程设计。所以,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和教研人员之间的合作在课程开发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我们在网络上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表明,科学教师由于“教学任务太重”或“缺少这样的环境和机制”,彼此之间交流甚少。其他研究者也认为“研究者单独作战的多,有组织的少”。
网络是目前教师开展合作的一种重要途径,我们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很多关于科学教育的论坛、网站和博客。但是,这些通用化的网络应用由于只能进行简单的信息和交流,很难开展深入的讨论和协作,因此出现了很多重复性的劳动,而且,这些通用化的应用也缺乏专门面向科学教师群体的专业化服务。
二 来自软件行业的启示
计算机软件研发是一个高速运转并且飞速发展的行业,这离不开计算机软件研究人员对项目管理、软件工程和组织架构等方面进行的深入研究。通过对计算机软件行业的考察,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启示。
不论在商业软件公司中,还是在开源软件社区中,软件研发过程都非常强调“合作”与“规范”。“合作”要求各个成员相互配合,为团队的目标而努力;“规范”要求各个成员的行为符合共同的流程和准则,确保团队正常运作。二者结合起来,就是“规范地合作”。下面作者以“文档”和“会议”为例子,分别说明什么是“规范地合作”。
1 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包含若干阶段,每个阶段都要求产生一定的文档。文档不仅是一个阶段工作的成果,也是下一阶段工作的基础。对每一份文档,在其结构、版本等方面都应有严格、规范的定义,以确保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可以快速、准确地阅读文档。并且,所有成员在同一时间看到的是同一份文档,以避免出现因版本问题而导致的混乱。一些细致而且有效的做法可以使得“文档”真正成为团队成员之间跨时间、跨空间沟通的桥梁。
2 会议是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和合作的主要方式,更需要遵循“规范地合作”这一准则。会议前会发出电子邮件,明确会议的议程、时间、地点、人员、角色安排、做决定的方式等等;会议中,会有一些规范的方法用于指导团队如何开展讨论,如何做决定等;会议后,一份会议记录会列出会议中做出的决定,以明确各个成员下一步需要开展的工作。在下一次会议中,各个成员首先需要检查上次会议安排的任务的完成情况,保证每一件事情都能及时完成。正是有了这些细致的做法,会议的效率才得以保证。
很多大型企业为了解决员工之间时空分散的问题,更是把这些“规范”通过企业内部的网络和软件加以固化,以保证这些“规范”得到有效执行。
计算机开源社区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也开发了一系列工具,用来协调、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譬如:用于沟通的电子邮件列表,用于管理程序代码的CVS、subversion等版本控制工具,用于团队协作文档的在线文档系统和wiki系统,用于对外信息的blog系统,用于跟踪错误和其他反馈报告的bug trace。甚至还出现了一些网站,专门帮助团队开展网络协作,如Google code,Source forge等。最近十年,相对松散的开源软件社区贡献了很多高质量的软件,这些工具或网站在辅助和促进团队协作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们要提高在网络上开展科学教育协作研究的质量,就需要借鉴这些来自软件行业的“合作”、“流程”和“规范”的方法,更应该将这些方法根据科学教育的需要,适当改造并通过工具或网站的形式加以固化。因此,针对中国科学教育行业开发一个知识管理系统是必要的,这样的系统可以比论坛、博客和wiki等通用平台提供更多的功能和应用。
三 对2061项目的深入研究
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发起的2061项目(我们没有翻译为2061计划,因为我们注意到2061是一个严谨的、系统化的、切实可行的项目,而不仅仅只是一个设想中的计划)是科学教育研究和改革的一个范例,我们的很多想法也来源于2061项目。
1989年出版的《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一书是2061项目的第一个里程碑,它给出了每个学生在高中毕业的时候在科学素养方面要达到的标准。有200多位来自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工程师参与了该书的编写工作,历时4年,为美国科学教育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1993年出版的《科学素养的基准》一书是2061项目的第二个里程碑,该书进一步给出了学生在各个年级段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就是分年级标准。来自实际课堂的教师是这个阶段工作的主体,他们在科学家和教育研究人员的指导下历时4年完成。《科学素养的基准》是团队协作的产物,该书的第二部分详细描述了这种协作开发的过程。
《科学素养的基准》的网络版本是一个成功的知识管理系统。2061项目将所有基准都纳入到一个标准化的计算机数据库中,这样可以及时更新基准的内容,也可以方便用户查找和引用基准,更为后续计算机工具的开发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基础。
《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和《科学素养的基准》这两个阶段的安排是2061项目管理中的特别之处,即:科学家负责制订K-12科学教育的最终目标,并给出了一些教学方面的关键性的建议;教师主导制订分年级目标,充分利用他们来自实际课堂的经验和研究成果。这种安排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家和教师各自的优势,并使他们处于一种互补的合作关系,而不是相互怀疑和指责。
在基准制订完成后,2061项目开始关注收集和评价现有的课程资源,而不是从头开发所有课程。事实上,由于地域、自然环境、种族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课程的设计必须要多样化;同时,多样化的课程又必须纳入到统一的科学课程标准中。2000年出版的《科学素养的设计》提出了一种可行的做法:课程开发人员从一个经过质量认证的资源库中提取若干符合当地条件的课程模板,一个计算机辅助工具对这些课程模板进行合理的排列组合,最终产生一份符合科学教育基准要求的科学课程计划。
尽管这样的工具现在还没有出现,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发展的趋势和基础。我们发现在全美科学教师联盟(NSTA)的网站中,所有的课程都标记出该课程所实现的
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具体条目。有了这样的数据基础,可以开发出很多计算机工具。譬如:教师可以很方便地找到所有相似的课程,然后进行比较,并优化自己的课程设计;也可以实现上文提到的计算机辅助课程计划工具。
2061项目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大量教师和科研人员密切配合,各个阶段之间也需要相互衔接,一些里程碑式的书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这些书籍的附录中列出的上百份来自实际课堂的研究资料,让我们认识到一份高质量的标准有其大众化的科学教育研究的基础。所以,我们提倡教师在实际课程中开展实证研究,并把其研究成果规范地到网络协作平台上,积少成多,逐步提高我国科学教育的水平。
产生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这些著作,很多沟通都依靠书信来传播。我们现在有了强大、便捷的互联网络的支持,更有利于协作研究的开展。但是,网络的力量越强大,我们越需要一个可以规范这种网络协作的计算机工具,以防止这种协作只是流于形式、简单重复。
四 2062科学教育平台
基于上述论述,特别是在对2061项目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2062科学教育平台的理念和构架。我们提倡:
1)科学教师在科学教育研究和课程开发中需要相互协作;
2)利用网络协作工具,如Google“在线文档”,来促进和规范团队内的协作;
3)开发为科学教育定制的网络数据库平台,积累广大科学教师的工作成果,并促进彼此工作的重用。
1 “在线文档”协作平台
Google的“在线文档”是一个专门为团队协作而开发的工具,在协同编写文档、版本控制、网络和安全性等方面,具备传统单机文档处理工具(如:MS Office等)不可比拟的优势。以前,我们需要通过电子邮件或聊天工具和其他教师共享我们的文档,其他教师修改之后再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工具传回来。这种工作方式很有可以能引起版本问题:假设别人在修改文档的同时,你也修改了这份文档,这样就产生了两份不同的文档。当团队的规模再稍微扩大的时候,既要保证各个成员多样化的工作,又要维护文档的一致性,几乎是不可能的了。现在,我们只需要通过“在线文档”工具编写文档,协作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都由计算机和网络解决。两者之间不同的工作模式由图1和图2所示。当然,有了工具的支持,还离不开一定的“流程”和“规范”,只是这种“流程”和“规范”可以更方便地执行。
2 科学教育的数据库平台
开发中的网络数据库平台包括两个部分:“课程库”和“基准库”。课程库中的课程需要指明该课程可以实现的基准库中的基准条目。现在大部分教师的课程设计都会在开头指明该课程的目的,但是如果不把这部分内容连同语义放入数据库的话,以目前的技术,计算机是很难做进一步自动处理的。
“课程库”用于收集、整理并规范目前已有的科学课程资源。课程库中的课程需要包括的资料有:
1)基本资料,课程的设计,以及实施建议等;
2)所能实现的科学课程标准中的具体条目,并按照实现的先后次序排列;
3)课程需要占用的时间,包括每一堂课的时间,以及建议的授课季节等时间限制;
4)管理其他教师的反馈和评论,通过一些工具,方便教师之间开展“规范”的协作。
“基准库”用于标准化地维护国家科学课程标准,并记录基准之间的依赖关系。基准库中的每一个基准都需要:
1)用一个字母和数字组合的标记来标识,方便教师查找和引用;
2)记录各个基准之间的依赖关系。譬如:在理解“月相盈亏”的概念之前,学生必须要理解“有的光来自物体反射原始光源的光”等概念。这种依赖关系体现了学生概念和能力发展的一般途径,也是设计和安排课程时要遵循的约束。读者可以通过科学普及出版社即将出版的《科学素养的导航图》一书得到这种依赖关系的直观表现。
我们希望通过上述两个数据库的建立,可以尝试重构出2061项目众多出版物背后的知识管理系统。
3 具体应用
篇7
一、当前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现状
社会对计算机科学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信息时代的社会需要多样化的计算机人才。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确培养所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具体体现在: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只会死记硬背,实践能力不强,与社会需求脱轨。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另一方面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为适应新形势下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新需求,我们必须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在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高等教育适应时展的迫切需要。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加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各个环节
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一定要注重细节的做法,贯穿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又要注意与能力点的结合,这对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来说很有帮助。在实验的设计上,要给学生们创造出更多的学习机会,让他们的表现力和沟通能力有机会展露出来。还要积级组织各项活动,把创新落到实处,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发,让研究创新的风气在高校内形成,让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得到提高。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考核方面,也要提出成熟的方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还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加强互动,如建立启发式、设问式、案例分析式、课堂讨论式的各种讨论方法,便于训练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而且在课后留作业的时候,也要多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让创新贯彻到每一项日常活动中来。比如可以开展学生俱乐部的创新活动、组织他们进行演讲、讨论,在考核的时候,要加强科学的引导,建立多环节,多要素的考核方式,这样才能综合全面的反映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那些富于独特见解的学生,要积极进行重点引导,让其长久保持下去。在教学风格和技巧上,也要善于变换各种教学手段,得以让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有着积极的参与性。
(二)为课外创新活动积极创造条件
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实践性很强,要为学生的课外创新活动积极创造条件。人才是社会竞争的核心,关注细节的发展,为学生创造创新的校园环境,提供高效的师资队伍,对于学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积极而有效的控索,激发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兴趣,才能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和意识。建设国内一流计算机教学环境,培养适合社会竞争发展需要的合格创新人才,创建完美的教育体系,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搭建一个合理的平台,才能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注重培养教育的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教师不必拘泥于已有的规划和既定的程序,要从创新的角度出发,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教学。师生关系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随着教学的进程不断进行讨论,从而维护一种让创造力更加突出表现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要努力做到公平信任,有着足够的自由和宽容,也要有浓郁的集体气氛,对于教学过程中能力结构与能力点的结合与训练,也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都是教师眼中的“好学生”,关键是这个好学生如何进行引导,让其符合社会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对于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并不是阶段性的工作,要不断的深化教学改革。关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要作为教师重点关注的内容,这样才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去芜存精,让教学水平得以提高,让教学艺术发挥得更加完美。与此同时,积极采用各种有效的增加师生感情的方法也是有必要的。
(四)为学生创造进行创新的校园环境
教育创新的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会造成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的掌握缺乏有效性,更缺少对规律的了解和运用的方式方法,甚至于只会从教师和书本那里照搬,这种教学方式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采用创新模式来培养学生,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传统的教学功能得以创新,从而在学生创新教育过程中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对于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中要起到对学生的感染作用,一个教育工作者创新能力的发展,将会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才叫做“教育”的主体。这种主体的建立,才会为营造新的教育环境创造空间。具体来讲,在高校的教学环境中,要积极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由一些相关的教育领导拟定创新的学习目标,积极进行倡导,拿出具体的措施,合理有效进行组织,这样就会在高校中形成有效的氛围,赢得广大师生的正确的评价,从而加强创新环境的塑造。在课堂的教学环境中,要形成有效的运转灵活的组织机构,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环境中去,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问题,主动进行思考,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及思维是非常有益的。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人才培养理念上,既要遵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律,又要拓宽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必须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开拓全新的教学思路,营造一个宽松的创新环境,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才能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篇8
1 文书档案管理的特征
文书档案是对历史的一种记录,是相关时间段内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在领导与行政管理活动的综合,主要包括了党委、组织、纪委、纪检、工会、办公室等部门的活动,又被称之为管理性档案。文书档案管理的手段主要是以纸质为载体来记录,并按照相关要求分类后存放在档案室中。文书档案是对单位工作各方面的真实记录,它主要涉及党群管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业务管理等方面,内容丰富。形成了文书档案资料的丰富性。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是单位重要的基础性和服务性工作,是一个单位工作业绩与管理水平的历史记载与再现,也是单位领导作出重大决策的重要依据。只有实现文书档案的科学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才能发挥出文书档案的作用,体现出文书档案所具有的价值。
2 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档案的收集不够及时
企业档案收集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实现集中统一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既为档案整理工作提供了物质基础,又是实现档案利用的前提条件,文件材料收集的齐全与否,与档案的完整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前一些企业文书档案收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通过企业OA软件的运用,很大程度提高了各类红头文件收集的齐全完整性,但总体而言,文书档案收集工作仍存在诸多突出问题。主要包括:一是档案材料收集不齐全,部分企业在文书档案收集过程中只收集红头文件,对于一些日常管理工作中形成的重要文件材料如党组会会议记录、公司简报、各类非生产性合同、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统计报表以及其他具有原始凭证性材料的收集缺乏重视,致使许多重要文件材料逐渐丢失,而这些文件材料对今后的查考编研等工作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书档案的管理是从收集各部门的重要文件开始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有些部门未能及时的将文件交给档案管理员,这就造成了档案的收集工作的难度。这种状况是由于各部门的配合工作没有做好,时常使档案管理员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不得不常常催要,但是有些文件个别部门确实工作需要,所以导致档案管理人员只得妥协,等时间久了一方面管理员容易忘记收集这些资料,另一方面这些文件资料在部门中很有可能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存,甚至丢失,使重要的资料不能够有效的保存,这是文书管理工作的疏漏。
2.2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脱节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脱节是我国的文档一体化管理体制没有理顺,从我国现行的档案管理体制来看,挡案的管理只能通过企业档案室与企业文书部门连接,这种联系途径比较单一,而且职权不明,很难发挥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的整体优势。造成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脱节。二是标准化、自动化水平不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档案自动化系统的工作,特别是电子文件的鉴定、分类、组卷等基本上还是以手工为主。三是由于标准化准备工作不足,给软件推广和档案信息的传递带来困难,造成档案管理系统中的工作流程脱节。文书工作是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档案管理工作则是文书工作的延续,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相互统一又分工明确,关系密不可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文书工作和档案管理实行是分块管理体系,虽然在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成效,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管理体制却拉大了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之间的距离。就现实情况来说,文书工作者的档案意识较为淡薄,而档案管理人员也极少涉及文书工作,这就导致了工作之问的脱节,在衔接上十分不协调。目前,许多单位的文书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在公文的格式和处理办法上存在较多的分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文件用纸不规范、格式不统一、版记不全、附件不规范、办理程序先妥、编号不准确等等。
2.3 上级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在企业单位中,有很多上级领导对文书档案工作的认识不够全面,不够透彻。争取领导重视是做好文书档案工作的前提,发挥作用,争取领导的重视。领导是否重视文书档案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文书档案人员工作的满足度。因此,要想使单位的文书档案工作有起色,必须做好档案的管理,使之充分发挥作用,为本单位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只有让单位领导知道了档案工作在单位全局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够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加强宣传,增强领导的档案意识。单位领导对文书档案工作不够重视,大多都是因为对档案工作的不了解,认为文书档案工作可有可无。这就需要文书档案人员经常向领导宣传文书档案工作。首先,要勤向领导汇报文书档案工作情况,使领导受触动、受启发;其次,要努力做好档案服务工作,及时为领导提供上级机关和档案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材料,为领导提供档案利用信息,使领导逐渐熟悉文书档案工作,利用档案促进工作。实施文书档案管理现代化是加强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由之路。在一部分领导看来,档案管路工作极为简单,尽管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是难以见到效果,也无法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只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保存好文件,以备不时之需即可。所以档案管理工作尽管在口头上得到了重视,却没有将具体工作落实到位。这就直接影响了包括文书档案管理人员在内的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除此以外,单位不同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对文书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知不一致,也会导致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不完善。
2.4 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
文书档案的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工作人员的人力完成,因此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管理工作,一些单位的文书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与学习,对档案分类、立卷等技能掌握不够熟练,没有掌握其关键,管理工作者的个人能力达不到当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在档案的分类、立卷等方面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即使具备一定相关技能的人员也没有进行后续的教育和培训。经常导致文书立卷不符合规范、收集范围不明确、收集工作不及时、材料真伪不分明、档案保管期限的划分混乱、文书档案收集缺失等问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利用计算机进行文书档案管理,从而达到管理的电子化、网络化已经成为当前的发展潮流。档案管理工作者应该重视和加强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更新,进一步促进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和制度化。接受新的档案管理知识和方法,特别是现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档案的管理带来了一次革命,管理人员只有掌握好新的专业知识,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3 提高文书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
3.1 及时全面地收集文书材料
档案的收集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首要环节和实际起点。它不仅为档案工作提供了实际的管理对象,还为国家积累了完整系统的档案史料。文书材料的收集,是平时归卷和来年初调整定卷的前提和基础,收集工作的质量,决定和影响了其他业务环节的质量,既是一项繁琐的业务工作,也是一项细致的政治工作。文书材料的收集工作一是“账内”文件要经常查对、清点,做到一份不漏地收集起来;二是“账外”文件要留心收集,把应该收的都收集起来;三是严格规章制度,使工作人员自觉地把文书材料交上来;四是做好思想工作,把容易被忽视的文书材料收集起来。总之,文书材料的收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艰苦细致的工作,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熟悉业务、信息灵通、坚持执行有关制度,使收集到的文书材料的数量充分、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并做到手勤、口勤、腿勤,脑勤,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及时全面地做好文书材料的收集工作。
3.2 做好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的衔接
根据义书处理、档案管理、数据库维护、打印原始数据等功能的相互问联系,可把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分为两个系统、两个库。这样既可以实行一体化管理,又能单独使用,分段管理。两个库既前后连贯,又相对独立,互不干扰。将档案文件的著录项目放在公文处理的登录项目中,使揭示档案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的信息尽量在公文处理中形成,并达到标准化,使文书库的数据转换到档案库,这样信息库的数据既叮供文书处理中反复使用,又可免去档案部门立卷、归档数据的重复集中录人之苦,充分发挥现代管理的优势,达到了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的一致性。文档一体化管理的特点是文档一体化管理具有灵活方便的自动组卷、对档案题名自动标引、多功能检索等功能。按照国家档案局颁布的《档案著录规则》要求,可将文书处理的收发、登记、承办、催办、组卷、注销和档案管理的检索、编目、统计、借阅、销毁等管理于一体,使文件从形成即由计算机实施全过程管理,即文书立卷人员把归档文件在计算机上逐件打上归档标识、组卷标识和保管期限标识,应用计算机组卷功能,直接拟写标题及有关案卷著录内容并由档案人员进行核校,调整卷内文件排列顺序,打印出卷内文件目录。立卷人员根据案卷卷内目录及排列顺序,将相关的文件与护封、目录、备考表一并装订成卷。这样既避免了重劳动,又提高了管理效率与质量。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有效衔接的途径是文书档案工作一体化。所谓文书、档案一体化管理,就是将文书处理与档案工作密切联系起来,实现双方互补、互助,相互沟通,相互渗透,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达到有效管理。根据工作单位类型不同,可以采用下列几种模式:一是由文书工作人员兼管档案工作。或由档案人员兼管文书工作的方法。由一人兼管,能熟悉工作,方便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这种方法实用于中小型单位。二是文书人员与档案工作人员彼此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工作。这种方法适用于大企业。由于单位大,形成的文件自然多,文件有条件地转化为档案也必然多。文书人员与档案工作人员共同完成立卷归档工作,有利于档案的利用与开发。三是领导统一负责协调。由一名领导统一负责文书与档案工作的协调。加强统一领导.经常互通情报。交流工作,建立咨询会议制度和联系网络,协商解决有关问题,共同承担某些科研课题。这种方法适应于各类机关。明确部门职责。明确两部门职责,前移档案立卷工作,使文书部门成为档案保存的一个基本单位。文秘工作和档案工作衔接的主体主要是公文。计算机辅助管理是实现文书档案工作一体化的有效途径。文书与档案管理实行计算机辅助管理后,二者能有效地结合起来,使之真正达到前文后档“一次输入,多次采用”的目的,这也是档案工作者多年为之努力的方向。文书档案工作一体化计算机管理系统是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一项子系统,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可使一体化计算机管理系统具有较强的操作性。首先,计算机局域网络是实现档案文件信息快捷、高速传输运转的必经途径。可将文书档案中相同性质相互联系的工作联为一体,完成数据共享,数据转储。其次,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将多媒体技术引人一体化计算机管理系统后,图、文、声并茂,具有可视性、直观性之特点,使文书档案工作真正“活”起来。一体化计算机管理系统实施后,文书档案工作中除了个别环节尚需人工完成外,其它绝大部分工作如分类、整理、鉴定、立卷、著录、标引、统计、打印均可实现自动化,使档案人员从传统的手工劳作中彻底解脱出来,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3.3 争取各级领导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与支持
在实际工作中,领导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所以,为了提高单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的水平,工作人员一定要落实好文书档案的管理工作,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才能为本单位的工作足够的支持和保障。文书档案管理人员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本单位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后,才能得到单位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同时,还要通过自己的积极工作,争得各部门负责人对档案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3.4 强化档案管理工作者培训,全面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单位领导要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培训,深入学习档案专业知识,不断更新档案工作理念,掌握运用计算机管理档案的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只有不断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培训,才能提高其综合素质,适应现代档案管理的要求。加强学习与档案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及政策水平。新时期干部档案管理工作者要具备优良的专业技术素质。促使管档人员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素质,进而更高效高质量的完成档案管理工作。
总之,文书档案实行全面科学化管理,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对相关工作者迸行职业培训,强化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中作的有效衔接,都将有利于实现文书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并加强档案管理质量,使企业切实发挥文书档案的作用,提升档案管理和利用水平充分发挥档案的功能,真正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篇9
1.1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施工型企业运用中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计算机科学技术已经不容置疑的进入了我国施工型企业的各个领域,并在我国施工型企业的诸多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样就标志着我国的企业管理开始渐渐地向现代化与信息化迈进,计算机科学技术成为了施工型企业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目前型施工企业正面临着国际化竞争的严峻考验,如何使企业扩大自己的市场提高自己的财务管理能力以及技术水平,实现施工性企业的电子化与信息化,创建一个集成的系统平台,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施工型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1.2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施工型企业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大部分施工型企业都配备了计算机设备,然而由于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对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不够彻底和完善,没有能够充分的发挥计算机科学技术本身应该具备的作用和功能,一些企业管理者以及计算机设备的控制人员,对计算机在施工型企业中的应用了解与认知还不够深刻,鉴于此,本文就对计算机在企业各个方面中的应用做出了简要的分析。
2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施工型企业中各项应用的分析
2.1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能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变得更加系统化,能够提高企业财务的技术含量。这是由于使用计算机的会让施工型企业的财务管理变得更加快速准确。在适应计算机在施工型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获得了信息后,还要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统一处理以及认真分析,使用计算机科学技术恰恰能够使企业财务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环节变得更加简单和统一,从而防止以往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错误的现象发生。计算机科学技术主要在施工型企业财务管理的许多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施工型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普遍应用,大大加快了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革新。企业如果要在当今长远持续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保持较强的竞争能力,一定要借助计算机科学技术,不进行断的创新企业现财务管理模式,通过对企业以及市场行情的认真分析和处理,不断完善施工型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制度,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要与企业发展的特点相结合,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2.2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施工型企业人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施工型企业的人事管理工作中,主要用于报表处理、对员工基本信息的查询以及对员工的整体分析等工作。在新型的施工型企业中,所管理的内容非常多,涉及企业的各个方面,在企业的管理过程的所有要素中,最为重要的要素就是人。人在企业管理的时,扮演着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两种角色,处在双重的地位上。这也就是说,在对施工型企业管理进行管理时,人事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要想做好企业的人事管理工作,则人事管理的现代化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要想使人事管理的现代化,就必须要运用计算机科学技术。现在的人事管理工作,所包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对保密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单单依靠靠传统的管理方法与管理工具已经不能达到现代企业人事管理的要求。计算机作为一种工作效率极高的对信息以及数据进行处理系统,已经成为人事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管理工具。其中的原因的是,计算机能增加信息和数据处理的效率,并且有较高的准确率,在企业进行人事管理的过程中处理的信息量也比较大。因此,将计算机科学技术大量应用到施工型企业人事管理中,使企业人事管理信息化已经是大势所趋。
2.3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施工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施工型企业的固定资产服务于企业所建造的成品,不是一次性就能消耗完的资本。施工型企业的固定资产,是施工型企业进行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先决条件,也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是非常艰巨的工作,尤其是在大中型的施工型企业中,施工型企业的企业特点决定了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时的复杂性。在传统的施工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时,存在许多的问题和弊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在施工性企业中的应用就能够有效避免企业在财务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运用计算机不仅节省了时间,还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在施工型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中运用计算机技术有许多的环节。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根据施工型企业的特点以及需求,进行选择或是自主研发适合该企业的计算机应用软件,这是在施工型企业固定财务管理中有效运用计算机技术的先决条件。其次,要根据施工型企业现在拥有的固定资产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把可用的信息录入计算机系统内。第三,要根据企业实际的状况,运用所选择或者是自主研发的计算机应用软件,要对施工型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初始化的设置。当固定资产的初始化设置完成以后,就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企业固定资产使用状况变动以及部门转移等日常的操作处理。在应用计算机科学技术进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注意安全工作,对企业固定资产及时进行数据备份,以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3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施工型企业的应用效果
3.1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施工一线的应用效果
通过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使用更加有利于施工前的资料准备以及报验审批,使之更为简便的进行,而且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使用积极响应了国家无纸办公的号召这样可以免去许多不必要的打印,减少了纸张的使用和其它耗材。同时,也就减少了对数木的砍伐,加强了对环境的保护。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施工性企业中的到应用后,通信网络的成功使用可以将文件、资料几秒钟送到各单位,而且免去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可以节俭用纸费、打印费、人工费等。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运用既可以建设节约型企业,树立对外形象,又可以彰显企业对国家政策的支持,是建设责任型企业的需要,企业运用计算机在施工过程中宣传报道,这样就能增加企业的知名度。计算机科学技术还可以很好的记录和整理施工中的过程资料,建立一个信息反馈平台、达到信息共享的效果。
3.2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施工型企业的整体应用效果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施工型企业的应用是企业基础数据管理流程变得流畅,实现了企业财务部门和项目经理部之间财务信息的共享,使项目成的本核算制成为现实。企业中各项数据的处理也变得更加的快速和准确,数据的准确率都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企业数据的流动顺畅,施工性企业的各个部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获得该部门或者是其他部门提供的数据,为企业高效准确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科学的依据。
4 小 结
总而言之,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施工型企业的发展。使施工型企业的企业管理的模式和方法大为改观。企业如果要取得更好的发展以及提高工作效率,就一定要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广泛利用计算机科学来技术来进行信息化管理,这样企业管理水平将会达到一个新的。
参考文献
篇1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262―03
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的核心课程,是整个计算机学科教学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因此也有人将其称为“计算机数学”。它不仅是许多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和人工智能、形式语言及自动机、数字逻辑的必备基础,而且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就离散数学的内涵而言,它包括了一切以离散量为对象的数学分支,它是许多数学科目的统称。它的内容具体包括了数理逻辑、集合论、代数结构、图论等。由于离散数学课理论性强、抽象内容多,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往往看不到离散数学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具体应用,因而不仅不重视离散数学的学习,而且怕学这一门课程。对此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对现有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分析难点、重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本文结合我们多年从事离散数学课程教学实际,从精选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
一 精选教学内容,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学科的发展也非常迅速,离散数学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随之不断发展变化。该课程是于1977年被IEEE确定为计算机专业核心主干课程,2001年又被IEEE和ACM确定为计算机专业第一核心主干课程。目前国内同类课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少数名牌高校(清华,北大、南京大学等)为强化基础理论,将离散数学课程分拆为多门课程,如北大分成三门:集合论与图论、数理逻辑、代数系统与组合数学,他们的学时达200余学时。(2)大多数重点院校的离散数学课程,兼顾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应用。内容较为宽广深入,讲授课时大约在64―96学时。(3)一般本科和专科院校要求稍低,只讲授和计算机应用有关的离散结构数学模型。我校开设离散数学课程已有多年历史,开设对象有两大类:一是面向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另一类是数学及经济管理专业。目前我们采用的教材是,使用的教学大纲就其内容和教学要求而言大致相同,由于历史原因和教学课时数的限制,书中代数结构部分是要求学生自学的,教师只是简单介绍。但我们发现这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理解并应用抽象代数的知识是必不可缺的,必须应予以重点讲授。而根据知识点的难易我们认为可将内容顺序进行如下调整,即:1.数理逻辑2.集合论3.图论4代数结构。于是我们着手修订了面向计算机专业方向的教学大纲,从内容和教学侧重点上进行了优化设计。必讲内容教材第一部分的数理逻辑、第二部分函数与关系中第六章集合代数和第七章二元关系,对第八章函数只是讲清函数及映射的定义,介绍函数的两个基本运算一复合和求逆。第三部分代数结构中引进代数系统建立、重点讲授格与布尔代数。第四部分图论重点讲授图的基本概念及后续关于树、平面图着色及支配集的内容。而我们现有教学时数只有48学时,与教学内容远远不能匹配,本着“精、广、实用”的原则组织教学内容,并对教学内容进行系列化的有机整合,既要考虑到相关内容的层次衔接、与后继课程的联系,又要突出内容衔接的主线;既注意纵向与横向之间的联系,又注意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抽象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想方法。现行大多数教材,主要是集中在从纯数学理论角度教授基本内容,这也是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学习的,基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在课程讲授中可以适当补充离散数学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的内容,将之与离散数学理论结合介绍给学生,这将是有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又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 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进
1 深入研究教材内容
由于离散数学中的定义、定理比较多,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和记忆,所以在备课中要注意查阅不同版本教材中对同一定义的不同叙述方式,找出一种最能使学生接受的定义方式,对不同的定义、定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对于一些比较相近的定义、定理还要找出之间的相互区别。如在数理逻辑中的简单析取式、析取范式、主析取范式;简单合取式、合取范式、互合取范式这几个定义以及图论中的通路、连通性、连通分支、割集这几个概念,它们既相互有联系,又相互有区别。如: 《数据结构》课程中也有树的概念,数据结构中的树和离散数学图论中的根树是一致的,它们共同涉及的许多概念是统一的,只有“树的高”其含义不一致,数据结构中的树高=离散数学图论中的根树的高+1。所以在备课中,要吃透教材,把学生对知识的准确掌握放在首位。
2 提高学生对离散数学的认识
随着计算机学科发展的深入,现今在计算机的研究和实践中遇到的许多重大问题不仅是技术问题,而且是技术方面的理论问题。因此,无论学生今后从事理论研究,还是应用开发,都应该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以适应学科迅速发展和知识更新的需要。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中基础理论的核心课程,它以研究离散量的结构和相互关系为主要目标,其研究对象一般是有限个或可数个元素组成的集合,所以它充分地描述了计算机科学离散性的特点离散数学教学除了教给学生离散数学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严格的训练,逐步实现学生思维方式的数字化。离散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数理逻辑是研究推理的学科,在人工智能、程序理论和数据库理论等的研究中有重要的应用。集合论、布尔代数和图论在计算机科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他们为数据结构奠定了数学基础,也为许多问题从算法角度如何加以解决提供了进行抽象和描述的一些重要方法。因此,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学好离散数学这门课是非常重要的。离散数学课程中数理逻辑和代数结构既是学习中的重点,又是学习中的难点,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学好《离散数学》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在提高学生对学好离散数学课的认识之后,要增强他的学习的主动性。根据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直观想像能力和对离散数学的相关基础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等组织教学。在课堂讲授中要和学生交互,经常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的原积极性。另外要注意发现离散数学相关的知识中学生掌握的不够扎实的地方、没有学过的地方,要适当地加以加介绍,如在学习图的同构概念时,
复习关于函数中一一映射的概念,从而扫除学生学习新知识时的障碍。再者要遵循“兴趣是学习之母”,学习任何一门科学,都需要有兴趣。有了兴趣,自然也就有了动力。我们认为在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在讲解分析理论基础上结合学科应用,这无论从学科的本质特点,还是利于学生的学习掌握考虑都非常重要。适当穿插介绍一些知识点在其他计算机学科中的应用,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离散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密切关系。例如在相关章节引进离散数学中的一些富于历史趣味的故事或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比如哥尼斯堡七桥问题、过河问题、一笔画问题、周游世界问题、地图着色问题等,唤起学生学习离散数学的欲望。有关的介绍不必全面和深入,而是侧重讲解它们的意境,侧重讲解它们的趣味性和启发性。联系实际提出扫雪问题就是著名的欧拉图问题,介绍灾情巡视的数学模型,就是著名的汉密顿回路问题等.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既可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的实用性,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注重理论的理解、注重学习的过程
离散数学课程中有很多定义、定理、规则,对学生而言,几乎每一节课堂上均要接受数十个新的术语或定理,这显然是有很大的难度,而且很容易产生枯燥甚至畏难情绪。因此我们要告诉学生,不用大量记忆定义、概念,重在理解,注重学习过程。在整体上分析之后,对部分知识可以删减,例如一阶逻辑中很多的公式无非是将命题逻辑重的公式进行了量化,要求学生注意使用量词的消去和添加规则,于是一阶逻辑的推理也完全建立在命题逻辑推理之上,只是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全称(存在)指定规则,讲清其目的是在于将一阶逻辑进行个体指定,从而使其变为命题;再通过正确使用全称(存在)推广规则,将已经不推出的命题进行量词化,继而达到一阶逻辑的推理证明。注重对于问题的完整理解过程,而不是只告诉学生结论。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离散数学的内容虽然“散”,但可以用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即离散数学讨论的内容大多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研究一个系统中涉及组成元素二是研究其运算、操作、推理,如集合论中是集合元素及其上的集合运算,数理逻辑中是逻辑公式与推理,代数结构中是集合与其上的运算,而就其实质而言,无非是建立系统,添加运算再讨论运算规律。并将此与整个计算机学科的本质思想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理解理论、清晰思路。
5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在传授离散数学知识的同时,通过讲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将学科最基本方法、计算机问题求解时应该考虑的问题要点、研究思路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加大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培养力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相应的章节中引进一些典型的离散模型,讲解其建模思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通过对典型问题的描述、分析和解决,引导学生对课程、对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要通过追究老师的解题思路培养自己的探索兴趣与解决问题能力。
6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图示化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到状态与状态的变换作为图示的一个规律,在增加学习的形象性、趣味性同时,注重加深学生对计算机学科的基本思路的理解和拓展。如用点线图分析特殊图的特征、复合关系的形成,区域图描述集合关系,图表表示关系的性质特征等。图示法形象直观、图文并茂、启发思考,可以解决复杂繁琐的理论知识。对这些内容可以采用直观、生动和形象的多媒体动画进行演示,达到利于学生理解、减轻紧张程度、提高学习兴趣等目的。另一方面用对于庞大的教学知识点,若按每一章节学习记忆内容太多,不易掌握,若能利用多媒体中的超链接可对表面上看似不相关但实质类同的知识,通过类比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减少大量的板书时间,并且以更加整齐、鲜明、美观、生动和可重现等方式展现课程内容。于是精心制作与课程教材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尤为重要,并在授课时提倡课件于黑板结合的方式,这样可对学生制造一个只是缓冲时间和区域。
7 建立一个良好的网络教学平台
由于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难度、课堂教学时间等方面的原因,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进行的较少。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在课堂教学的引导下,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建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网上教学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通过设置学生交流平台,开通公共信箱,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课外学习需求,学生可以自由参与讨论也可以集中参与讨论,教师也可以随时参与,而且,学生可以非常自由发言,这均是传统方式远远所不及的。
三 结论
进行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主要在于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改变、教学方法的改进。我们通过重新修订教学大纲,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探讨了教学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课时少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从而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改革是有利于离散数学课程教学的。
篇11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许多高校开始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各个学校自己特色的本科教学体系,制定了201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学校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突出特色,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应用”的少数民族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总目标的指导思想,制定了2013版全校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我们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根据自身的特点,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定位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数学、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相交叉的一个理科专业,以数学为基础、信息为对象、计算机为工具,培养信息与计算科学后备研究人才、数学与信息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我们考虑算法设计和编程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核心任务,学好计算机基本编程语言成为这个专业学生基本素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专业课程“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和“人工智能”的基础是“离散数学”。“离散数学”成为了计算机基础理论的核心课程。但是,数学与统计学学院中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第一学期至第三学期开始了许多数学专业基础课,比如:“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常微分方程”等等。这样导致了,数学与统计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离散数学”安排就比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离散数学”晚一个学期。还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离散数学”与“数据结构”只能安排在第四个学期。为了能够学生尽快适应编程能力,我们在“离散数学”之前安排了“计算机基础”(第一个学期),“C语言程序设计”(第二个学期),“JAVA”(第三个学期),这些课程使学生对基本编程思想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学生到了上“离散数学”和“数据结构”时候不会产生陌生感。在全校以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少而精的原则,我们对“离散数学”安排了48学时。一周安排4学时,12周完成教学计划。对于这样的教学计划,学时比2009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学时少三分之一,内容比较抽象,知识点比较散,如何落实重点内容,重点知识点,对我们教师和学生来说,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一些探讨和实践。
1 恰当安排教学内容,与计算机课程相互衔接
“离散数学”我们一直采用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洪帆主编的“离散数学基础”(第三版)。这本教材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第一版,而后,经过了三次修改。内容包括:函数与关系、代数结构、图论和数理逻辑,总体上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使用的教材简单,但内容繁多,没有一个主线。“离散数学”和“数据结构”放在一个学期上,根据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特点,教学内容应该重新安排,与“数据结构”密切相互衔接。我们可以这样安排讲解内容:图论最开始讲解,然后讲解关系(数学分析详细讲解了函数,可以弱化函数这一章),接着讲格和布尔代数,最后讲解数理逻辑两章。因为有“抽象代数”这门课程更深入介绍,删去第四章代数系统、第五章群、第六章环和域等抽象代数知识。在格与布尔代数中,涉及到代数系统相关知识点,需要教师把代数系统相关知识点穿插到格与布尔代数中。这样安排教学内容能够与计算机课程“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和“人工智能”相互衔接,而且重点内容突出,学以致用。
2 贯穿数学建模思想,体现数学的严谨性
讲解欧拉图时,把200多年前尼哥斯堡七桥问题与中国一笔画问题进行对比,引入欧拉图的充要条件是所有结点的度数是偶数;通过具体的平面图例子,讲解连通平面图的必要条件:+=2,(是结点个数,是边的条数,是面的个数),这些清晰的数学语言表述复杂的问题,体现了数学建模的思想,教师可以带着这些兴趣给学生讲解这些定理的来龙去脉。
讲解数学归纳法与自然数的联系,强调第一和第二数学归纳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这两个数学归纳法的差别。在这后面很多章节都用数学归纳法定义或证明一些问题。比如:在()树有 = 公式,需要使用第二数学归纳法来证明,而不能用第一数学归纳法证明。再比如:封闭折线图都需要用第一数学归纳法来定义。所以,第一和第二数学归纳法是高中知识的拓广和深入。通过严格的训练,逐步实现学生思维方式的数学化。
3 强调理论与应用相结合
在图论这一章,应该重点讲解第8.2节图的矩阵表示,第8.5节树,第8.6节有向树。强调为了寻找长度为k的路的条数,使用邻接矩阵;为了寻找图中有多少个分图,引入布尔加法和乘法,构造使用连接矩阵;讲解最小生成树和最优树,强调Kruskal算法的原因,最优树算法的原始思想,这些都需要加强数学思想。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矩阵表示和算法如何在计算机中实现?学生会在“数据结构”这门课程中寻找有相应的算法实现,这样讲解能培养他们对算法思想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二部图时,强调与实际问题委员会选举主席委员相结合;在讲解平面图时,强调与与实际问题电路图或房屋设计平面图相结合,什么样的图能够画成平面,什么样的图不能够画成平面,带着这些思考,去认识图成为平面图的充分必要条件库拉托斯基定理;通过描述中国地图,学生能够认真思考封闭折线图和著名的四色问题。
4 加强逻辑,注重形象思维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离散数学”开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是根据专业需要设置的。其中很多定义和定理都是采用“如果……,那么……”的形式。比如,在讲解三种关系定义时,采用“如果……,那么……”来定义的。单从字面上理解很难把握,很多同学非常不明白:恒等关系怎么既是对称,又是反对称?教师应先从关系图的例子把握定义的理解,然后,对比第九章命题逻辑得出“如果……,那么……”准确含义。这样,学生不仅从形象中理解了这种逻辑关系的定义,而且从理论上认识了“如果……,那么……”深刻含义。在讲解偏序关系的时候,教师应该从现实生活中假借“≤”来说明偏序关系的定义。然后,再来利用次序图形象描述比较复杂的例子,如:“包含关系”,“整除关系”。这样,学生从次序图形象地理解偏序关系中良序,全序的准确含义,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5 运用先进教育技术
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离散数学”与其他数学专业基础课不同,知识点多,比较散乱。有的内容在多媒体上形象描述比较好,比如:图论和数理逻辑这些都需要使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讲解,完全黑板上板书讲解,学生可能听得云里雾里。多媒体增强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体现了形象、直观。由于“离散数学”教学难度、学时的压缩,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OA系统,建立一个网络教学平台,方便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育资源共享的舞台。通过“离散数学”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教学手段的改进,教师解决了学时少、逻辑强、内容多的矛盾,提高了教学水平,保证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洪帆.离散数学基础[M].第三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 耿素云,屈婉玲.离散数学[M].修订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 耿国华等.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M].第二版.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篇12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算机等级考试;课程对接证书;独立学院
基金项目: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教学研究项目“提高我院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效果的方法与途径研究”(2013(6))。
作者简介:宋建萍(1978—),女,湖北襄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学与研究。
陈江艳(1984—),女,湖北宜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与研究。
0 引言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以下简称NCRE),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面向社会,用于考查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体系。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十”和《教育规划纲要》中关于教育改革创新的要求、适应新时期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考试中心不断推出改革新举措,使计算机等级考试从形式到内容,越来越适应于考核应试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证书的认可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同时也为企业对应聘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考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依据。在高校,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报考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考证来加强学习和证实自己的计算机操作及应用能力,取得证书也可为将来就业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分析了近几年来NCRE的改革变化,并以独立学院为背景,通过近3年来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相关数据统计,结合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提出将该课程的教学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目标相对接,强化教学目标,深化教学内容,夯实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打下考取计算机等级证书的坚实基础,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 NCRE的改革变化及其特点分析[1]
NCRE从1994年开始举办,面向全社会非专业技术人员,不分年龄、职业、学历等背景,以考核考试对象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下设4个等级,每个等级有不同的科目。近年来,教育部考试中心不断调整考试体系,从考试科目、考核内容和考试形式各个方面作出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在考试科目方面,对现有的考试科目进行了合并、取消或新增,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实施2013版考试大纲,所有考试科目全部实行无纸化考试。
笔者近年来多次参与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多个二级科目的考前辅导和考务相关工作,也体会到等级考试的改革力度之大、难度增加、对考生实践操作及综合应用能力考查增强等一些变化。NCRE的不断改革,表现出以下特点:
1)考试科目的变化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脚步,考查的知识覆盖范围较广[2]。以二级为例,该科目以“程序设计/办公软件高级应用级”考核为主,取消了“Delphi语言程序设计”科目,新增了三个科目,分别是:“MySQL数据库程序设计”、“WEB程序设计”和“MS Office高级应用”。新增科目体现了当前主流技术及其应用,同时也将各行各业的日常办公中使用率较高的软件应用纳入考查范围,体现出“面向应用”这一考核目标。
2)考试形式全面变更为上机考试,从“笔试+上机”的考核模式精简为只有机考项目,简化了考试流程,上机考核模式通过对考生实际操作的过程进行评价,判断考生是否达到了操作的要求、是否符合操作的规范,也更能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知识应用水平。
3)机考系统题库越来越丰富,综合性应用性的题型增加,更注重考核考生的实际操作和综合应用能力。以二级科目“MS Office高级应用”为例,该科目除考查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外,对常用MS Office办公软件(Word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制作)设计了模拟应用场景题型、融合进结合实际应用的操作要求,使得考查结果更加全面和科学。
从NCRE考试的发展变化来看,它更加顺应社会经济及企业对人才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的需求,也充分说明了国家对社会证书考试的管理越来越规范,这也将促使考试质量提升,使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考试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进一步增大。
2 独立学院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报考及通过率统计与分析
随着社会各行各业对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就业单位对应聘人员的计算机操作与应用技能要求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也意识到考证对于就业的重要性。因此,在学习或自学了相关科目的课程内容后,许多学生选择报考不同级别和科目的考试,以期获得对应的证书,为择业就业添砖加瓦。
独立学院的学生,在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报考级别上以二级居多,报考的科目主要是依专业及将来工作所需,同时结合在校期间所开设的公共课程如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编程语言类课程进行选择。笔者对所在学院学生近3年来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考试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如表1所示。为简便起见,将二级不同科目合并统计,另有2012年9月、2013年3月及9月因科目上含有笔试和机试两项,以平均数据进行计算。
通过观察表1的数据,反映出以下情况:
1)从等级考试二级层次的报考上看,报考学生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在校大学生对此项考试的重视程度也在上升。
2)历次来看,报名的学生参加考试率仅在80%左右。为什么部分学生报了名而不去参加考试?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对考试准备不足,没有信心和把握走进考场。
3)历次考试成绩合格率起伏较大,最高不超过27%。虽然不同的科目难度上有差异,平均统计的数据并不能精确反映各科的具体情况,仅从合格率数据上看,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二级证书,也不是轻而易举能够拿到手的。正因为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综合性及应用性要求提高,学生需要经过扎实全面的练习,有足够的实践和应用功底,有针对性地加强备考,才能较为轻松地应对该项考试。
学生考证的通过率低,除了少部分考生对等级考试的考核特点认识不足、复习不充分外,另一方面,对科目相关的先修课程,考试的结果也侧面反映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目前,学院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考核目标并没有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相挂钩,教学内容也较基础,同时因为学时受限、教学内容泛而不精,虽然学生学习了该课程,但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的能力因缺乏有效的训练而较为欠缺,学生的课程收获有限,距离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核目标要求较远,导致考证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
3 调整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与等级考试证书对接
对非计算机类专业而言,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相关的软硬件技术,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因此,为兼顾“基础性”和“应用性”,切实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出将该课程与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科目“MS Office高级应用”)相对接、以等级考试促进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从以下方面着手:
1)课程教学大纲及考纲的对接。如:结合二级科目“MS Office高级应用”的最新版考试大纲,对以前的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改,将与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要求纳入其中;结合大纲,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对接计算机等级考试,优化教学内容。
2)教材的对接。选用与教纲相适应的教材,是课程教学的基础。要求教材的内容能够涵盖等级考试的相关内容,同时选用或自编符合等级考试实践考核要求的实验用书并配备示范性解释。
3)教学内容的对接。教师在深刻领会等级考试大纲、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设计好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积极研究和实施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将等级考试的要求融合在日常教学,增大实践教学学时比重,选择或设计综合性强的实践案例,重点讲解方法,强化技能和应用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实践操作和综合应用能力。
4)教学过程的对接。教师应注意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引导和实践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习解决问题,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加强课余上机实践备考等级考试,为就业打好基础。
5)考试方式对接。对学院现有的机考系统,组织师资力量,丰富和充实题库,加入和等级考试要求相贴近的应用题型,设置综合训练日常练习及模拟考试方案,利用学院良好的硬件条件,开放机房,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和自测环境,实现与等级考试模式的对接。
6)学分对接。将学分与等级考试证书对接,以证书置换学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考证的积极性。
此外,学院也可组织专业师资,利用便利的上网条件,搭建网络自助式学习平台[2],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教学大纲、课件、教学视频等,设置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相关的自测试题及练习资料;开辟师生互动交流版块,给学生课余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课程对接证书的利弊分析
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与等级考试相接轨,一方面可以促进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得教学目标更为明确,教学内容更能落到实处,突出应用;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目标性和动力性,促进学生参加考证的信心,帮助学生提高考证的成功率。当然,若一味以等级考试为指挥棒,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如:可能造成教师的教学受制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核范围,将课程的教学沦为“应试”教育,这也是在具体落实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5 小结
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与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相对接,使教学和等级考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学生也可通过学习过程收获更多。因此,把握好等级考试在课程教学中的“参与度”,制订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使得该课程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考证成功率,才是实现证书与能力对接的根本。
参考文献
篇13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进步程度及速度的衡量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相关工作及研究人员的关注。库恩提出的科学革命模式就是一种以模式的形式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表现出来的一种方法。①此论文基于库恩理论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1 库恩理论概述
库恩理论主要是对科学的动态发展状况进行了一个较为系统的论述。该理论冲破了古典经验论,指出科学之所以能够成为科学或称之为科学就是因为范式的形成的理念。库恩理论诞生之后,不仅被广泛应用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各个领域,而且有效地促使相关工作人员在范式的指导下从事科技工作。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科恩理论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其实,库恩提出的理论主要包括:前范式科学理论,常规科学理论及科学革命理论,其中科学革命理论也称为新常规科学理论。而科学革命实质上就是新的范式来替代旧的范式的一个过程,新旧范式之间是不可以通约的。②
2 基于库恩理论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
基于库恩理论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前科学时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常规科学时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革命时期。
首先,对于第一个时期来说,也可以大致归纳于三个阶段——计算工具的发展阶段、机械式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继电器式计算机发展阶段。由此也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前科学时期的时间跨度比较大,而且各种思想和学派比较繁杂。不论是计算工具阶段、机械式计算机阶段还是继电器式计算机发展阶段都没有系统的结构,也没有相关的指导理论,所以整个的发展来看,方向非常地模糊,发展进度的衡量标准也不明确。而这些都是库恩的前科学时期的典型特点。虽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前发展阶段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但是这个阶段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思想是现代常规科学时期的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基础。
其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常规科学时期。在这个时期人类历史上真正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而且理想计算机理论和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提出,为计算机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标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式,这个范式的形成,有效地促进了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在这个时期计算机的演变经历了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集成电路时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智能计算机等阶段。③
第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革命时期。这个时期虽然计算机的发展非常地迅速,而且功能也在不断地完善。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与摩尔定律密切相关。有相关专家在回顾40年来半导体芯片行业的发展中提出在今后的几年里摩尔定律可能还可以适用。但是,如果晶体管电路的性能接近极限的话摩尔定律将走到尽头并有可能完全失效。所以,很多专家预言,一旦摩尔定律走到尽头,电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革命必然到来。
3 基于库恩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分析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范式其实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模式,一般来说一种范式要被彻底地必须有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必须要一定的量变才会引起最终的质变,一种旧的范式才能被一种新的范式替代。而单个的事实或单个事件通常不能证实或一种范式。所以,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来说,只有当旧的范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时候,而且有更好地范式代替旧的范式时,才会出现新旧范式的更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科学革命的实质就是新旧范式的转化、过渡或者更替。
同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存在很大的潜在威胁性,所以很多相关工作者及科技研究人员,都在致力于研究一些新材料和新技术。如果这些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研究能够在危机出现之前研究出成果的话,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危险的出现。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实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可以从以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常规科学阶段,直接进入新的常规科学阶段,而这必将加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现阶段人们正在着力研究的新领域包括: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DNA计算机等。
4 结语
通过论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库恩理论的提出揭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基于库恩理论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前科学时期、常规科学时期以及科学与技术革命时期三个时期,而且基于库恩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很大。最后,希望论文的研究为相关工作者及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