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课堂教学本质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教与学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二者既对立又统一。从对立方面看,教的愿望与学的现状往往存在偏差,即教学目标与教学现实之间常常是不一致的;从统一方面来看,教与学相互依存,它们同时存在于课堂这个统一体中,教以学为依据,学以教为前提,“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此谓教学相长也”。同时,在一定的条件下,教和学可以相互转化,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换位思考,一方面,教师要多从学生“学”的角度考虑问题,做到以学定教,因学施教;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学生从“教”的角度考虑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问题意识,让学生“兵教兵”,做“小老师”,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
在教和学的矛盾中,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谁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即课堂教学应以教师的教为主,还是以学生的学为主?笔者认为,教和学的地位是动态变化的。传统教学往往以教师的教为主,课堂上学生基本处于被动从属地位。相对于传统课堂,“新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学”的高度重视,关注学情,以学定教,因学施教,关注学生,以人为本,发挥其主体作用。
在这一对立统一关系中,教师应该追求教学同步(非绝对同步),追求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提倡“现教现学”“现学现教”。
三、正确认识教与学关系的现实意义
教师只有正确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才能把握好“度”的问题,才能使教学更高效,使学生的发展更和谐。
一是有利于教师角色的准确定位。从教与学的辩证关系看,教和学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教和学不是统治和被统治、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而是对立统一关系。教师不是传道授业的权威,而应该是终身学习者;教师不是课堂教学的熟练工,而应该是不断探寻教学规律的研究者;教师不是“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而是包括学生(学生本身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在内的教学资源的开发者;教师不是学生学习的监督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不是知识的“二传手”,而是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引导者和激励者(因为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教师要善于“开而弗达”,要善于抓住课堂教学(育)的时机,启发在“愤”“悱”时,点拨在关键处,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和学的和谐统一。
二是有利于“两个作用”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才能得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依靠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充分发挥。没有教的学是低效的,没有学的教是无效的。当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等于包办代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要及时“到位”与“让位”,做到“到位”不“越位”,“让位”不“缺位”。只有这样才能使“两个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两个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是有利于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本质。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什么?笔者认为,应该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其实质是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因为只有教与学紧密结合才能促进学生的“真发展”,促进学生“真学”“在学”。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得到体现,课堂教学已悄然从传统的“教”中心向当下的“学”中心转化,课堂教学出现了一派繁荣的景象。
四、促进教与学和谐统一的主要策略
为使教和学走向和谐境界,我们不妨从以下方面挖掘其“和谐元素”。
首先,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前提。教和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想学”的前提。当然,良好的师生关系不等于和谐的教学关系,但和谐的教学关系必须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因为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学习的态度、状态和效果。实践证明,学生喜欢一门学科往往是从喜欢一位老教师开始的。因此,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2
1. 关注科学知识——在教学中凸显概念教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昆教授曾说:“客观的规律我们一般都是通过一定的科学概念去认识的,而这些概念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规律的本质。”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也多次提到:“在学习中,一定要把基本的要领搞清、记牢。”《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在内容标准的每一个主题下,都增加了 “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的重要概念……” 概念教学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因此,我们如果关注科学知识的学习,就毫无疑问地要在教学中凸显概念教学。
例如在整体上,我们注重“概念梳理”。济南版初中生物学《遗传的物质基础》一节中,教材首先在引言中描述了遗传的定义,然后编排了“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和“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两目内容。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形成的重要概念是“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它们位于细胞的染色体上。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针对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内容,我们抓住“遗传的物质基础”这一主线,围绕“遗传”这一概念,将“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这一组概念由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按照四个层次前后贯通起来,并融合遗传物质的结构、成分、作用等知识,使得学生也能围绕“遗传的物质基础”这一内容,发掘本节出现的概念(如遗传、染色体、dna、基因等)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形式,使学生能在更高的层次上、从整体上予以把握和理解概念的本质,形成知识体系。
又如在细节上,我们着力“概念理解”。如在学习“基因”这一概念时,教材只是给出这样的文字“dna上有许多与遗传相关的片段”“不同的基因贮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也就是说生物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显然,这样的简要描述比较抽象,为了让学生便于理解,我们使用了拼图的方法,即用卡通画的形式分别画出人的头发、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各三种,并且在每一个特征的旁边都写出了其特定的碱基序列。操作时学生两个人一组,每一组都得到头发、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各三种图片和一张空白脸的纸,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把选定的特征剪下来拼成一张卡通人物的脸,并在其左侧按照头发、眉毛、眼睛、鼻子、嘴巴的顺序把相应的碱基序列贴上。然后小组依次把画贴在黑板上进行比较。因为选的碱基序列不同,所以拼出的脸也不一样。学生惊奇地发现全班的卡通人物居然没有人拼得一样。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我请学生来计算这张脸的组合方式共有多少种,大家通过计算发现竟然有35即243种之多。其实这才涉及五个特征,人的形态、生理特征远有成百上千之多,都考虑在内的话又有多少种组合呢!此时,学生对于“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的重要概念已深有感触并且深刻理解认同。
再如在练习中,我们加强“概念巩固”。依据认识论的观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必须经过“由感性的具体发展到抽象的规定,再由抽象的规定发展到思维中的具体”这样两个科学抽象的阶段。作为一门研究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毫无疑问,生物学知识是从生活中来,最终还要回归生活的。学生学了生物学概念后,我们还要设法使学生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走向生活和更为广阔的社会。在练习巩固阶段,我们有目的地选编一些生物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题目,用概念和原理去解答问题,使概念教学落到实处。如我们设置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同卵双生者长得几乎完全一样。你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原因吗?”学生们分析的结果是:“因为同卵双生者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这对双胞胎就具有相同的细胞核;因为细胞核相同,所以染色体相同;因为染色体相同,所以 dna相同;因为dna相同,所以基因相同;因为基因相同,所以贮存的遗传信息相同;因为遗传信息相同,也就是建造生命的‘蓝图’一样,因此同卵双生者长得几乎完全一样。”很显然,这样的回答很精彩,这样层层深入、逻辑性强的分析、推理,体现了学生对科学知识从表面感知到本质理解的思考过程,深化了本节课中的概念学习。
生物学概念是反映生物学本质属性及特征的形式,是构成生物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学科知识最为本质和中心的地位。我们在求学生涯中,会学习很多的生物学知识,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知识渐渐地被淡忘掉了,但总是有那么一些知识依然清晰地保存在我们的脑海之中,甚至伴随我们一生,这就是一些重要概念,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传与变异、生态系统等相关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讲,凸显概念教学,帮助学生建构重要概念,对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理解科学本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2.学习科学方法——在教学中彰显探究理念
生物学是一门建立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的科学。科学家进行科学认识的基本方式是探究活动,科学知识是科学家在探究基础上获得的。因此,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基本方式应该是探究活动,学生理解科学及其科学本质的学习活动也应该是科学探究活动。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无论是《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是2011年版《生物学课程标准》都将“倡导探究性学习”作为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所不同的是,后者更加关注科学探究与科学本质之间的关系,其中增加了这样的文字描述:“生物科学不仅是众多事实和理论的汇总,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家工作的基本方式,也是科学课程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和有效的教学方式。本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 显然,通过探究活动,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本质,并将对生命科学的理解和科学探究的经历内化为生物科学素养。
例如,在课的总体设计上,探究理念是“神”。《遗传的物质基础》一节中,教师将整节课置于一个大的探究背景下,让学生在探究理念的指引下,一步一步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地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从中认识和学习科学方法。①科学探究的“提出问题”环节。课开始,当学生明确了遗传的概念之后,提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遗传同生物的其他生命活动一样,也有其物质基础。那么它的物质基础又是什么呢?”②科学探究的“猜想假设、实证推理、得出结论”环节,其大体过程如下: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的学习活动迅速进入一种“探索”状态,开始探究的“旅程”。师问:“除病毒外,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生命的奥秘也一定藏在细胞里。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那么,你认为细胞中与遗传有关结构会是什么呢?”学生大胆猜测,之后通过分析“伞藻嫁接实验”和“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过程,得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于是,“探索”线索转向“探秘细胞核”,“那么,细胞核里又有什么呢?”在观察洋葱根尖的细胞分裂装片,找到了染色体后,探寻的目光继而转向“探秘染色体”,“染色体的组成又是怎样的呢?”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得知,染色体包含蛋白质和 dna。“那么遗传物质又会是谁呢?”科学家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那么dna上又会有怎样的发现呢?”在对dna的研究探索中找到了dna上有许多与遗传相关的片段——基因,最终控制遗传的“秘密图纸”终于被找到了,那就是不同的基因贮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也就是说生物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又如,在课的细节处理上,探究活动是“本”。在学习“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这一内容时,教师先是选取了教材上的伞藻嫁接实验作为素材,并作如下处理:借助多媒体动画,说明实验的基本处理方法,让学生大胆猜测可能的结果。通过问题情境的呈现,学生容易得出新长出的伞帽形状由基部的假根来决定,为什么由基部的假根来决定,学生也容易猜测到是因为假根中有细胞核。这时教师设问:“在假根中不仅有细胞核,也有少量的细胞质,你能设计一个补充实验来进一步证明伞帽的形状是由假根中的细胞核决定的吗?”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点拨,增加了一个核移植实验,即将其中一种伞藻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去“帽”的另一种伞藻中,看其“帽”的形状。此时,这个实验不仅是对教材的一个很好的补充,更为重要的是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引向深入,在思维爬坡中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科学方法的学习,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科学是格物致知的一种途径,其基本特点是以实证为判断尺度,以逻辑作论辩的武器,以怀疑作审视的出发点。”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说过:“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滩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自己的眼睛。”探究学习是学生了解科学方法的重要过程,这是因为学生不可能简单地通过听教师讲授和自我记忆来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方法。学生只有在参与探究的体验中,才能感悟科学方法,领会运用的精髓,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科学的本质和价值。
3.感悟科学精神——在教学中融合科学史实
科学作为人类的发明和思想方法,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逐渐完善的事物。在其发生和发展的各个特定时期,都有许多科学家倾注大量精力,遭遇各种困境,经历无数失败,但又凭借着顽强毅力、聪明智慧和通力合作,才在科学的历史长卷中写下辉煌的一页。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著名的生物学家、科学教育家施瓦布曾在bscs的“教师手册”中写道:“应提倡科学史,因为它关注的是人和事而不是概念本身……”。我国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实施建议部分明确提出“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显然,在生物教学中融合科学史实,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还可以促使学生养成客观、创新、合作、质疑、坚忍不拔、积极进取等科学态度与精神。
例如,可以针对教材栏目完善生物史实。《遗传的物质基础》一节中,鲁版教材安排了栏目“相关链接”——dna奥秘的揭示,其文字描述如下:“1953年4月,在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里,美国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通过对dna的x衍射照片进行研究,建立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揭开了dna的奥秘,使遗传学的研究进入到分子水平。两位科学家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众所周知,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重大发现,可是说是生物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一项重大事件。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谈家桢指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不仅是生物科学的重大突破,也是整个自然科学的辉煌成就,其意义足以同迄今已有的任何一次科学发现相媲美”。因此,抓住这一生物学历史事件,挖掘其中蕴藏的科学精神成为本节教学的一个亮点。
于是,我们对这一科学史实进行了相关完善,鉴于dna双螺旋结构中很多生僻的专业术语超过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此处主要针对科学家的团结协作、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进行设计,补充了弗朗西丝?克里克、詹姆斯?沃森、莫里斯?威尔金丝、罗萨林?富兰克林等对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做出重大贡献的四位科学家的史料。又如,还可以针对教材知识点拓展生物史实。对于教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内容,我们抓住“主要”二字,对遗传物质的发现史进行简单补充,目的有二:一是展示dna 发现的科学历程,让学生感悟科学家的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精神;二是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开放性,即科学是无止境的,承前启后的不断完善过程。据此,我们补充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发现史”这一资料。因为初中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限制,我们对有些事件只是提及而已(如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等),但当问到:“从上述生物学史当中,你有何收获或是感受?”时,学生们普遍认为:生物学的发展,凝结了无数科学家艰苦的劳动。没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险的精神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篇3
1 背景
金华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数学统考的范围,除了人教A版的必修1和必修4第一章内容外,增加了“三个二次的关系”,于是在2012年12月28日,笔者就此内容上了一节公开课,下面把自己的备课历程写出来,以期与大家分享.
2 教学设计
例题
(1)设,当都有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2)设,当都有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3)设,当时都有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4)设,当时都有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对于上述的第(1)小题预测学生能独立完成;第(2)小题部分学生能独立解决,只要将变形成的形式,转化为第(1)小题的形式;对于第(3)(4)小题,学生就会感到有点困难,老师在让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后,和学生一起分析、画图,对于第(3)小题,分类讨论:①方程无实数根即时都有恒成立,②方程有实数根,其根分布在上,利用方程根的分布知识解决;对于第(4)小题,解题思路与第(3)小题相同,只是要按三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
例2关于x的方程恒有解,求a的范围.
老师启发,估计学生会想到用换元法求解,设,转化为方程恒有正解.
如果按这样的教学设计上,估计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笔者就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堂课设计的目的是什么?想让学生掌握什么?能不能找出这些问题的共同点是什么?经过一番思考,终于豁然开朗了,这些问题不就是函数的最值问题吗?二次函数恒大于或0恒小于0时,不就是函数的或?这样进行第二次教学设计:
对于上述问题,就可以转化为二次函数在某个区间的最值问题,而这个问题在学习函数的值域问题中学生已掌握,这样可能学生会掌握得好一点,然后删掉例2再增加一个变式题(如下).
(5)设,当时都有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对于第(5)问,如果学生先将化简,转化为恒成立,那应该不成问题了,但是有学生可能会这样思考:令,将原问题转化为当时都有,在此就可以为学生解疑了.
3 总结与反思
3.1 设计意图
数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使不同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所以先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复习三个“二次”的关系,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设置了几道基础题.这样可以让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在这节课中有所收获,也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铺好台阶.后面设计的例题中的几个变式题主要让学生掌握处理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为高三打下基础.
3.2 实施情况
根据笔者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的课堂容量比较适合,对于例题中的第(1)(2)问学生都能掌握,第(3)(4)问大部分学生能听懂会做,但限于运算能力,在课堂上不能准确的计算出来,最后一问,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能转化,从中可以看出:对于这样的问题设计,学生对这类问题还是可以掌握的.
3.3 设计的依据
在奥苏泊尔最有影响的著作《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的扉页上写道:
篇4
“生成”,指的是在课堂教学的实际进行过程中,脱离或超越了预设而发生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地是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状态的方式决定的。“非预设”是生成最为明显的特征。
作为课堂教学的前提,预设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课堂教学的生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有必要对课堂教学的生成作更为深入的讨论,使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生成有更为清晰和准确的认识。
对课堂教学生成性的认识源于对课堂教学本质的认识。
1 对课堂教学本质的认识
1.1 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是独立地,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的;学习的内容不是随意、自发产生的,而是从一定社会文化中选择出来的材料,是经过特殊筛选并加以定式化、组织化的社会共同经验;教学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过程,不是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的认识过程。
通过中学阶段的学习,学生懂得了化学变化,懂得了酸碱中和、氧化还原;知道了结构决定性质、能量最低原理、量变导致质变、平衡原理;认识到化学是一门联系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1.2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人-人系统”
课堂教学虽以传递认知信息为中介,却又时时离不开人所固有的情感因素,是一个以情感为动力,涉及师生、生生认知、心智、情感等多种因素的动态的人―人系统。
在课堂教学中,情感是最为活跃、最为敏感的因素。学生的情感需求,既表现于对师生、生生之间的真诚、和谐、理解和受纳的欢愉气氛的追求;也表现于参与和自我表现的欲望,以及由于参与而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和满足;还表现于由师生间真挚情感引发的对教师的信赖与崇敬,进而产生的对化学的热爱。教师的情感需求,则表现为对教学成功的期望和对教学相长氛围的追求,而这种期望和追求出自对教师职业、对化学学科、对学生的热爱。
中学化学教学是在初三至高三4个年级进行的,学生处于15~18岁的年龄段,正值青春成长期,是人生中身心变化最为剧烈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基础教育阶段与教师年龄差距最小的年段。就“动态的人-人系统”而言,中学化学教学有着比其他学科教学更为典型的“动态”,这种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是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
1.3 课堂教学是“师生个体生命价值的体现”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提出,应该“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因为,“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总之,课堂教学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
与所有教师一样,课堂教学对于化学教师而言,同样具有生命价值意义。一名青年教师,步入化学教学的课堂后,将自己学习化学的经验转化为教学行为,从学生转化为教师,延续了在课堂中的生命经历。伴随着教学的点滴成功,或许是某个知识点的处理因为与众不同收到了意外的效果,或许是某个实验的改进受到了众口一词的称赞,或许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感受到了教学相长的愉悦,或许在看到学生成功时为自己选择了教师职业而庆幸,在这个过程中,青年教师逐渐成长了。一名成功的教师必然会意识到,课堂教学不仅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也不仅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从而产生了“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当一名化学教师对化学教学有了联系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的人文感悟时,他已经成为一名成熟的化学教师了。
1.4 课堂教学发展的社会学背景
班级授课制建立之初,社会生产力低下。掌握一项专门知识或技能就可以安身立命的社会现实,使传授成了课堂教学最主要的功能。教师和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讲授-接受”类型的教学模式,对课堂的认识只是“接受知识的场所”。当时的化学教学,学生如果能掌握“豆腐点卤”或某种染料配方的应用之类的技能,就是成功的。这类教学的社会效应,至今还有痕迹。如风靡全球的可口可乐饮料,其配方仍属商业机密;还有人把品牌产品杏花楼月饼的馅料配方作为秘方,匪夷所思地大搞仪式,当众加以封存,委托银行作为机密送入保险箱加以保管。
随着20世纪科学技术及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创新能力要求迅速提高。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善解人意、善于沟通的能力成了教学目标。教学中普遍使用了“实践-探究”类型的教学模式,并以系统论的观点对课堂教学进行考察,认识到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人-人系统。中学化学教学从“认物不认人”的境界进入了“化学教学的工作对象是人不是物”的境界,认识到教学过程诸多因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并由此提出“师生共振教学”的教学构想(上海市普教科研市级重点项目 1988~1992)。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社会化已经使越来越多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社会化、公开化,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由钻研原理变成了信息处理。信息社会化引发的学习社会化的现象日益明显,对未来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关注发展、珍爱生命成了现代社会对教育的首要要求,对课堂的认识提高到“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教学中更多地采用了“互动-和谐”类型的教学模式。
班级授课制建立以来,社会生产力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促进了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目标从学知识、学能力进化为求发展;从教师讲授、学生接收进化为师生互动、共同体验生命价值。满足认知需求的认识发展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但课堂教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以情感为动力,以思维为纽带的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既是“特殊的认识活动”,也是“动态的人-人系统”,更是“师生个体生命价值的体现”。
2 对课堂教学生成性的认识
2.1课堂教学生成的必然性
影响课堂教学因素的复杂性,决定了预设不可能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所有问题。新教师往往出现教案与教学实践脱节,教学时间与预设中教学内容的匹配难以吻合的现象;老教师也难以在备课时就预见到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时有“离题”、“跑题”现象出现。因此,课堂教学的生成是必然的。
浙江省宁波中学的魏巍老师在“化学‘生成性课堂’的一个教学案例及其思考”(《化学教学》2006,(6):40~42 )一文中生动地叙述了高三化学复习课中的一个案例。魏老师“原本打算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完成右表:
不料一位学生对由“金属钠浮在水面上”得出“(金属钠)密度比水小”的结论产生了疑问,提出“钠的密度为0.97,按照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这种密度的物质在水中应该0.97部分的体积在水下,而只有0.03部分的体积在水上。而钠与水反应时,金属钠却完全浮在水面上”的问题改变了教学过程。最后竟用了整整4节课,并且了原来4个结论中的3个,才比较完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师生互动的4节课中,完成了资料查找、实验设计、实验记录,也完成了现象分析与讨论。这个过程是由任务驱动的,也是自然生成的。相信这4节高三复习阶段的化学课一定会成为师生生命经历的片断,成为班级的共同话题进入他们的记忆中。
2.2 课堂教学生成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生成的必然性,使课堂教学生成的教学效果出现高效、有效、无效和负效等不同情况。不论出现哪种情况,我们都应该直面教学生成,分析教学生成,促进教学生成。因为,对一名教师而言,这既是教学经验积累的过程,更是优秀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成长过程。
课堂教学生成是非预设的,事先很难设计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如果事先就有了解决生成过程的办法,岂不又成了一种预设?因此,那些在备课时就估计到在某些环节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准备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经常是引导学生讨论或探究),并且在教学中加以实施的过程并不是生成,只能算是预设中的预案。这类预案来自教学经验,往往源于对曾经发生过的教学生成的分析。
有效的课堂教学生成必须具备针对性,针对课堂教学的具体行进状态,采用及时、合理的处理方式。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重要的学科特征,也是课堂教学生成的有效载体。实验教学的生成往往出自化学实验的“异常”现象。化学实验由一个或多个化学反应组成,化学反应是发生在具体的化学环境中的,受到反应机理、化学试剂质量、用量、纯度、溶液浓度以及反应条件、仪器配置、实验操作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少化学反应还很难避免副反应的发生和干扰。因此,化学实验出现“异常”现象几乎难以避免。
对化学实验异常现象处理得当,可以成为有效的教学生成,从中体验化学科学精神。化学发展史上,稀有气体的发现、氯及碘的发现等等都出自对化学实验异常现象的科学分析。在中学化学教学实践中,有很多实验异常现象已经引起注意,并且有了合理的解释。如:酚酞在浓的碱性溶液中不稳定,会产生褪色现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得氧气的产率大于100%;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产物的质量不符合“镁跟氧气反应后生成氧化镁”的理论计算值;二氧化碳灭火机使用时除喷出二氧化碳气体外,还会产生干冰;在玻璃封管中演示“碘的升华”时,常可见到液态的碘等等。以上这些实验都可以作为教学预设的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但还有更多的实验异常现象等待我们作为教学生成资源去开发。
与化学实验教学一样,对化学基本理论、化学基础知识、元素化合物、化学计算、有机化学等教学内容的学习,可以通过师生互动,在尝试、探究和拓展学习的过程中,辨析概念、分析现象、掌握操作、形成结论,满足学生认知和情感发展的需求。在以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强烈的“生成意识”捕获时机,创造教学生成条件,形成有效的教学生成。
2.3 高效课堂教学生成的必要条件
教学过程中的“意料之外”是生成的基础。但对意料之外需要加以甄别,有价值的意料之外才有必要发展成生成。这就需要教师以教学机智敏捷地加以判断。
“有价值”一般是指核心知识或与核心知识联系紧密的、使用频率很高的、对后续学习起关键作用的知识技能以及对学生化学学习“看、想、做、讲(观察-思维-操作-表述)”过程的形成有直接意义的过程与方法,或者是直接影响民族精神、生命价值判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内容。化学教学中,“有价值”不仅表现在上述教育价值判断方面,还表现在化学教学的学科特征方面。对实验的改进和创新、对化学知识的辩证理解、化学科学对人类的人文关怀等等都是有价值的。
作为自然科学,化学课堂教学的生成当然是有逻辑的。但是,目前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逻辑应用”被异化为“逻辑满足”的现象―满足于逻辑的应用,以为只要按照逻辑进行推理、进行判断,结论一定可靠。这种现象的错误在于忽略了逻辑的起点。实际上,逻辑的应用固然能产生正确的结论,但也存在“种种逻辑组成了一种非逻辑”的可能,原因就在于逻辑的起点不正确。
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应用中产生的“热死论”,就是科学发展史中著名的一例。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隔离体系内部变化的最后结果是体系的熵不断增加,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平衡状态。“热死论”据此认为,宇宙是一个隔离体系,熵值也趋于最大。这就意味着宇宙会达到热动平衡状态,宇宙中各个地方的温度都是一样的,最后宇宙达到“均匀状态”,世界末日来到了。尽管“热死论”的产生也应用了逻辑推理,应用了数理计算,但结论却是荒谬的。“热死论”的荒谬之处就在于把有限领域内研究所得的运动规律应用到无限空间和时间的宇宙中去了,其逻辑起点就是错误的。在中学化学教学实践中,曾经听说过“盐酸不是酸”的逻辑判断。其理由是: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分为化合物和单质;酸属于化合物,化合物属于纯净物;盐酸是混合物,不在纯净物的系列内,因此“盐酸不是酸”。这类“逻辑满足”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应该引起注意并加以纠正。
意料之外、有教育价值、正确地应用逻辑是高效化学课堂教学生成的必要条件。
“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是“活”的。“活”的不仅仅是教学方法,更有课堂教学的参与者―活生生的教师和学生。一名化学教师,尽管一辈子教化学,即使在一个阶段中面对的同一批学生,但在每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却并不相同,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由此组成了教师的生命经历。这种丰富而具体的综合是预设和生成相辅相成的结果。没有预设,就无所谓生成;没有生成,预设就会显得机械而单调。只有将预设和生成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预设,精彩生成,才会演绎出绚丽多彩的化学课堂教学,编织出灿烂辉煌的教师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篇5
确实,高中数学难,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特别,高考的指挥棒一直在指挥着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向和模式,致使教师在教学中围绕着这根指挥棒团团转。为了学生高考能考出优异的成绩,在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特别是多年在高三毕业班教学回到基础年级教学的老师,从高一新生进校起就开展归纳式教学。他们打破了正常的教学规律以及认知规律的三个过程:①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借助于观察、试验、归纳、类比、概括、积累材料,即知识的产生。②由积累的材料抽象出原始概念和公理体系并在这些概念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理论,即知识的发展。③数学知识的应用,即知识的结果。一节课下来,学生对课堂上学的知识只知道是什么,而不知怎么来,怎么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不清楚。这种“掐头、去尾”,“重结果、轻过程”,“重训练、轻能力”,“重灌输、缺探索”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被动接受,被动学习”。这种忽视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忽视了对学生的深层次培养,缺乏长远意识的数学教学模式必然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真正地体会数学的实质内涵,从而一些应该在数学学习中培养的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形成,影响了后续的学习,甚至丧失学习数学的动力。这种舍本逐末的教学模式自然导致一大批小学、初中时候的学习数学的明星变成如今的数学傀儡。于是,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真正把握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
数学基础的厚薄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认识水平、接受能力、自学能力、应变能力和创造力,影响着学生今后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影响着学生的继续深造与终身教育的开展。从数学的产生、发展和数学的严谨及它所反映的内容看,数学又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毅力、学习信心、学习态度、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创新精神等个性品质的重要素材。同时,面对21世纪给各级人才需求所带来的挑战和竞争,数学素养将是21世纪合格公民素质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将作为每个公民生活和终身学习的必需品。而且,在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当我们遇到事情、困难时,如果能够合理运用数学的知识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往往会使所遇到的问题顺利而解,甚至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篇6
初中物理是一门基础课程,是小学自然(科学)学科的一个延伸。它是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素材,有利于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实际应用,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探索自然的科学精神,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奠定基础。
1.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特点
①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②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③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④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⑤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从以上特点可以了解:初中物理课程旨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课堂教学更加要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2.如何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体现科学本质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重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从学科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研究专题,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索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时,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教师不仅要对课程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还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把“科学本质”教育细化渗透到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的具体指导上。
2.1提问的科学性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首要要求。主要体现在能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即课堂提问具有启发性;同时还能促进学生深入思维,积极探究,尝试解决问题,即课堂提问具有生成性。
情景创设是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具有针对性、启发性、能吸引学生注意和激发兴趣的材料,设计一些典型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有更深的认识。
例如:“帕斯卡定律”中演示液压机不仅笨重、搬动困难,而且实验现象不易观察。改用“气体千斤顶”,效果明显:取一个医用500ml~1000ml引流袋(新的),这就是一个很好”气体千斤顶”。把引流袋平放在桌面上,在它上面压上5-6块砖头就被举起来了,并翻到(学生发出惊呼声)。为了让学生参与实验,亲生体验,我将8个500ml(或4个1000ml)的引流袋平放在桌面上,用一块60cm×45cm的木板放在这些引流袋上,再请一个同学坐在木板上,另外又请八个同学同时向袋内吹气。这时坐在木板上的同学被顶起来了。“嘿,吹气竟然能把人顶起来!”(学生赞叹)精彩的实验,再一次使学生的情绪达到。本实验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2.2培养质疑精神是体现科学研究的根本。学生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能发表个人见解,从而提高学生有效思维的长度。
曾经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实验:在一支试管中装入水,并放一条小鱼,实验前问学生:“如将装有小鱼的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后,小鱼会怎么样呢?”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小鱼会死。”“结果究竟如何?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个个聚精会神地观察老师的实验操作,教师先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上半部分的水,一段时间后,试管上半部分的水已经沸腾了。教师提醒学生:“此时,小鱼怎么样了呢?”学生回答:“小鱼在试管底部自由自在地游动。”难道小鱼有惊人的耐热力吗?不是的,那为什么鱼不死呢?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教师请同学们摸一下试管的底部,尽管试管上半部分的水已经沸腾了,而试管底部仍然是凉的。这个结果又会激起学生新的思考,这既可说明物理道理,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延长了学生有效思维的长度。
2.3用证据说话是科学的本质要求。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研究物质最基本运动形态的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所以,用事实说话,注重证据是培养学生科学本质的要求。
例:在教学力的概念时,为了解释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教学时可以采用不同物体来演示。例如用力压海绵,海绵发生明显变化;但也有些物体的形变不明显,例如用力挤压硬质扁玻璃瓶,看不出变化。为此,改进仪器,将一木塞塞紧瓶口,在木塞中间插入一细玻璃管。用力挤压玻璃瓶时,会看到细管中液面的上升。但是学生又进一步提出质疑:“是不是热胀冷缩的原因?”此时只需从侧向再次挤压玻璃瓶,将会看到细管中液面下降,学生即可体会到微小形变的存在。
2.4严密的逻辑思维是科学素质的必要因素。实验是学生喜欢的探究活动,为思维加工提供大量的素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能体现和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组实验多以测量性、验证性和实用性实验为主。要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手、眼、脑并用地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老师如何上好学生实验课,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设计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总结归纳。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教学,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获得物理知识,则会印象更加深刻,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下面我就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课,谈一下个人体会:
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凸透镜成像,如果成实象则用光屏能接受到;如果成虚象用眼睛能观察到;那么,如何用光屏来接受到实象呢?光屏的位置放的不正确,即使成了实象也接不到。
篇7
二、主体性
有效课堂不仅仅反映在少数学生的参与上,而是全员参与和全体进步的结果。有效教学应该实现陶行知先生倡导的那种做法,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学习,使课堂焕发出生命力。课堂破局的真正奥秘在于“学习能力”,只有会学才能减少教师“教”的依赖,课堂一旦堕落为“知识本位”时,学生就变成了“知识的奴仆”,教师就变成了“知识的贩卖者”。唯有敢于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的课堂我做主”,让学生去“经历”并且积累“经验”,学习的过程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因情感的介入而生动和灵动。所谓的主体,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应始终在课堂上得到体现。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是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三、生命性
有效课堂教学必须把学生当做一个个灵动的生命体,生命性课堂是交互式对话的场域,学生总是保持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踊跃参与互动,把学习当做一种乐趣和积极情感体验的活动。有效课堂教学同样可以解读为生命课、生活课、生态课。本质上,它是生命的课堂,是生命的对话,是生命的成长;内容上,它是生活的课堂,是三种文本,即纸质文本、生活文本、生命文本的对话与交流。答案不再唯一,思想不再被控制,关注知识落实的同时,更加关注知识的生命活力、知识中蕴含的意识能力和观念;从课堂学习环境上,它是生态的课堂,师亦生,生亦师,教师在“学”中教,学生在“教”中学,每个个体的差异都能得到尊重,每个个体都是平等的,人人都是教育资源的享受者,又是教育资源的提供者。
四、全面性
有效课堂所追求的学生发展是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涉及自然、社会以及与他人交往的全面活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在内的全面提高,而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一份知识行囊。它凝聚着一个人的情感,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本质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有效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它真正的贡献不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而是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有效课堂留给学生的精神是永恒的,这就是它真正的价值所在。
五、差异性
有句话说的好:“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播知识的场所,而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一节课设计再好,教师讲得再精彩,如果学生不能真正参与其中,那也算不上是有效课。回顾我们的课堂,也许回答问题的更多的是好学生。所以,好学生自然而然地能受到老师的关注,而我们的差生相反就变得无所事事,最多也就是推一步走一步,老师如果不断地推他,时间一长他也不走了。课后,老师还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辅导差生,老师越逼得紧,差生越不想学,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要使课堂更有效,教师应从关注每一位差生开始,接受其基础的差异,让他们在参与中学习,在肯定中学习,在教师的鼓励中学习,从而获得学习兴趣。
六、评价性
篇8
一、把地理形象思维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切入点
地理教学中的地理形象思维是通过典型的地理现象,反映和把握地理事物本质的思维活动。地理形象思维不仅是思维过程中的一个闪念、一颗火花,而且是可以经常地存在于教与学的过程中。在教学中,进行地理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对于全面开发学生的大脑(特别是右脑)、全面培养学生学习地理、认识地理并在实践中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借助乡土地理课程,拨动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发动机
生动活泼的课堂很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乡土地理在激发地理学习兴趣方面有着独到的作用。我们生活的空间中到处都存在着地理知识,这些本地的、身边的地理知识,比课本上的东西更直观,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例如,在学习“中国地形”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提问:“谁会骑自行车?”很多学生都举起了手。接着又问:“谁天天骑车上学?”大多数学生放下了手。然后再问:“骑车利于健身,更利于环保,那为什么不骑车呢?”学生的兴致一下子被提了起来,七嘴八舌地开始说各种原因,比如家长不放心啦,没有专用车道啦,通渭有坡不好骑啦,等等。然后我跟大家说,为什么会存在这种情况呢?通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坡呢?学生开始思考了,“因为通渭是丘陵沟壑区地形,不利于骑行。”
那么,中国有几种地形呢?学生根据通渭的实际情况,感受到了地形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从而带着各种好奇,如,平原地区的人是怎么生活的?山区的人是怎么生活的等等一系列的疑问,去学习地理“中国地形”,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效果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早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如何发挥其主导作用。
1.善于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可以利用地理学科综合性强的优势,通过结合各种历史典故、传说、时事新闻等,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地理。如,黄土高原是怎么形成的;珠穆朗玛峰上的雪人传说;南方冻灾是怎么形成的等等。当然,用这些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是不够的,要做到维持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才可以。如何维持呢?可采取以下方式:布置家庭作业,以南方冻灾为例,让学生上网查询冻灾的情况、形成的原因及网上的原因,结合自己的地理知识,对网上的原因进行判断。让学生在长久的兴趣下学习地理,才是最重要的。
2.用心设计问题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应用十分重要,它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的问题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有效探究创造条件。
3.创设良好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良好的课堂氛围,让人心情愉悦,让教者更爱教,学者更爱学。师生关系的融洽,课堂教学的有序,都是实现良好课堂氛围的关键。
四、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
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它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注意发挥图像作用,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篇9
语文学科独立设科百余年来,语文学界一直在积极探究适应于班级授课制的最优化教学模式。客观而言,建国以来语文教改成绩是不容抹煞的。上个世纪80年代是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究的繁荣时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一度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盛况。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式语文导读法”、李敬荛的“导学式教学模式”、魏书生的“课堂教学六步法”等教学模式甚至已经深入到人本主义的课程观念层面,关注着语文课程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功能。但在强大的知识授受、能力本位的应试功利取向课程观影响下,这些局部性的模式探究未能引发课程整体层面的根本变革。
美国当代教育家小威廉姆斯·多尔1988年提出的超越传统的具有工具理性性格的“泰勒模式”、转而关注人的心灵成长的后现代课程理念被介绍到中国以后,直接冲击并推动着我国新课程改革。语文新课改实施以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受型”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责难。但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新型学习方式的同时,却少有对应于新理念、具有可推广价值的教学范式出现。于是很多一线教师都把希望寄托在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身上,试图通过模仿他们所提供的直观、简约、操作性很强的教学模式,来尽快完成由课程理念向课程实践的合理转化,这种“模式崇拜”的心理,往往根源于对效率、实用的追逐,未能深刻领悟到语文课改的理论精髓。而不少怀着批判反思意识的老师对风行的课堂教学模式,虽不至于迷恋,却有迷失心态,生怕邯郸学步,使自己的教学陷入程式化的泥潭,就这样一直在临模——解模——创模的矛盾中痛苦地挣扎着。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语文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价值成为了深化语文课改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二、反思:语文课堂教学建模的乱象背后
当前,处于这股 “模式旋风”中心的,是备受推崇的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和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教学模式以及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等等。这些模式之所以出名,在于它们与新课改所倡导的“以生为本”的理念相契合,导学案、先学后教、“预习—展示—反馈”的流程也恰恰践行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和清晰的教学流程。最为关键的是,学生还考得不错。在一些教育领导的推崇下、在新闻媒体的炒作中,这些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农村中学也就成为了闻名遐迩的全国教改先进学校,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推广教改经验”以至于成为了部分教改学校的一项产业。
“模式旋风”下,乱象横生:拙劣的跟风者无视这些有效教学模式所依存的具体教学环境和情境,将丰富、复杂的教学活动简单化、程式化,直接把这些模式照搬到自己的学校,认为它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有的作法甚至是在教育行政权力的强压下生硬推行,规定各个科目、各个年级都必须依样施行,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遵守,使教学走向机械和刻板。如规定桌子该怎样排,黑板该怎样安,一堂课上老师只能讲几分钟,都演化为严格的规范,不可逾越半点。海南某县甚至提出全县通用一套导学案。高明一点的,提出要根据自己学校的特色,模仿中有所改进,如岳阳许市中学的“五环渐进式”的开放自主学习模式(练习回顾—自学讨论—交流提升—浏览巩固—达标测评 )、株洲景弘中学的“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一个中心——以学为中心,以学定教,以学论教;三种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六个环节——课前抽测、明确目标、合作交流、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检测)。有的地方教育局要求每个学校都要推出一个模式来,来窄化甚至代替课程改革。但改来改去,却难以突破“自学—辅导”的基本模式,倒是名目越来越多,简直到了一个教学模式“”的时代!这种教学建模、推模乱象背后是教育的行政化推手,是盲目追求教育效率的思想作祟。
一位文学功底深厚、语言表达极为卓越的语文特级教师在践行学校要求的模式时,在自己的课堂上不再敢放言,而让位于学生的分组展示与肤浅的表演。在这样的模式操作下,甚至数学老师、生物老师都能上语文课。语文的美,语文的灵性,语文特有的人文气息如何避免被模式化消解?这已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实际上,对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本身一直以来存在着建构与解构的对立性分歧,对语文教学模式的反思和批判的声音从未消失过。早在1995年,钱梦龙就在《导读:要模式,但不要模式化——致青年教师的信(八)》一文中就明确指出:“教学要有一定的模式,但又主张不要模式化”,“适用于一切教学情境的‘万能教学法’是不存在的。”③课改刚刚推行,宋天社提出:“要想创立语文教学模式,必须更新观念,树立崭新的教育理念;语文教学模式不能死搬硬套、一成不变。”④随后,在黄启东、张定远、彭红兵等人对余映潮教学模式讨论争鸣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合理性问题再次成为思辨的焦点。有部分学者和一线教师认为,语文教学模式的存在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不利于语文教师个性化的教学。如马生林在《个性化的语文教学需要打破模式期待》一文中,就极力否定语文教学模式存在的合理性:“对模式的期待与刻意模仿必然导致语文教学的僵化”,“语文教学不能有模式,必须打破人们对模式的期待心理”⑤。陆兰珍则在《手上无招、心中有招:浅谈语文教学模式》一文中表示:“我不太注重采用什么模式,更注重教学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尤其是自我表达能力的培养。”⑥2011年1月5日,《教育时报·课改导刊》集合了万伟、丁念金、刘铁芳、程红兵等十四位著名教育专家和一线语文教师,围绕着“后教学模式”的话题进行了一次笔谈,力图为教育模式“正名”,呼唤着“后教学模式时代”的到来。⑦
面对“模式旋风”下的教育乱象,要想摆脱浓浓的“匠气”,生硬的技术味,切实实现语文的有效教学,就必须进一步追问:语文课堂教学建模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建模的价值何在?如果确实存在其价值,我们该如何建模?模式确立后,又如何来捍卫教师的课程权力和课堂自由?
三、追问:语文课堂教学建模的本真价值考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所形成的关于教学的理想意图及其实施方案。任何教学模式都必须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体。优质的语文课堂教学建模,不仅仅指向外在的教学操作流程,而始终关注着教学品质的提升。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建模的本真价值正在于三个方面:
建模之基:贴合学科品质
课堂教学建模关键在于“建”字,比“教学模式”更上位、更本质的东西是教育规律、教育理念和教育原则,内蕴学理上的深思,才能支撑起合理的框架结构来。所以,建模的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诉求,内核在这种方式本身的精神价值。优质的教学建模首先就要符合学科教育的内在规律。
一方面,它应合乎一般的教育规律。优质的课堂建模往往需要在对教育现象长久的观察和反思的基础上,有充分的学理思考和理论准备,经历理论建模—实践打模—反思优模的漫长过程。“教育专家顾泠沅的青浦实验坚持了30年,才提出了‘尝试指导—效果回授’的教学模式;段力佩也是苦心经营上海育才中学30多年,才提出了‘八字’(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模式,真可谓‘十年磨一剑’!”⑧而杜郎口模式原本只是一所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学在师资匮乏、生源极差、学校生存困难情况下背水一战式的改革之举,经由著名教育记者李炳亭的宣传、推广引发了全国学习杜郎口课堂教学改革的风暴。究其内蕴的教育理论依据,也就是由这名记者一手打造出的“高效课堂”理念,他甚至成为了系统性研究阐述“高效课堂”概念、理论和实践的第一人。这是典型的先有实践,再找理论的作法。他所提出的课改就是所谓“从油锅里捞孩子”,“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这些理论似是而非,学理色彩淡薄。这也正是时下流行的其它教育模式的通病,并没有充分的、深层次的理论准备,更多只是在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做了一些文章,而对课改其它目标基本没有触及,对课改理念的断章取义、一知半解,生硬套用,认为“独学—对学—群学”的方式,“预习—展示—反馈”的流程就是对“自主、合作、探究”的最佳践行方式,具有极大的普适性。被风干的理论下,剩下的只有“可操作性”。很多模式,看似学生的课堂交往甚欢,思维能力似有提升,但与自主学习、自觉活动却貌合神离,相去甚远,甚至依旧没有走出应试的怪圈,其单一性与形式化的弊端正日甚一日,发人深省。
更为重要的是,模式构建中应彰显学科特色。语文教育是围绕着言语智慧的形成而产生的一种实践活动,它的本源和实质,是人的一种价值选择。从交往角度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以语言符号为中介的精神交往,教学合理建模的核心,不是外在、机械的教学流程设计,而是对语文课程知识的有效开发。语文教学建模应该是在一种“关涉人”的哲学视域中,从“人为何言说、言说什么、应如何言说”这样一种言语的生命哲学立场上来开发课堂言语实践活动。不同文体、不同言语技能的涵养应当允许有不一样的交往模式展现,不同学段也应有不一样的表现形态。或游戏化、活动化;或静静聆听老师的动情朗诵,或独自妙悟文本的佳词妙句。如王崧舟“诗意语文”提出的“举象—造境—入情”流程,切合语文学科教学的本质——听说读写和学生的语文素养,关注的是语文学科教学的实质过程——言语生命形态的还原与活化。而“271”、“336”、“325”等等各种模式对语文教学的植入,仅仅着眼于教学技巧本身,像计算机通用程式一般,教学就只能陷入“匠”的技术层面,与学生这个活生生的“人”相去甚远,语文还剩下多少灵性?
建模之核:促发创生品质
当模式具化为一堂堂课程的操作实践时,包容的应该是生命的投入,蕴含动态、生成的特性。我们在追寻“建模”一词的动词性时,实际上就是寻找模式的生命过程和生命形态。一个优质的课堂教学模式,它的普适价值必然与境遇性的创生品质关联起来。
从教育史上看,它应当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的生长点。从语文学科来看,当前流行的诸多课堂教学模式与当年魏书生的“课堂教学六步法”并无太大本质区别,基本上按照自学—小组讨论—全班答疑的流程展开的。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提出的以学生为主的“自学─辅导模式”(自学—讨论—启发—总结—练习巩固)、自主学习模式(设置情境─激发动机─组织教学─应用新知─检测评价─巩固练习─拓展迁移)、探究式教学模式(问题—假设—推理—验证─总结提高)相比对,并无质的提升;再往前推,大体顺承的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杜威大力批判传统的“旁观者知识理论”,认为认识对象不能脱离认识活动孤立存在,而是与人的主体活动密不可分,主张人的心灵是一个参与者而不是参观者,认识是一种有机体适应环境的行为。他是从经验的角度强调其过程理论,提出“经验首先是一种经历的过程,一种经受某种事情的过程,一种遭遇和激情、一种情感──在这些词的本义上──的过程……换句话说,经验不过就是同时的做和遭遇。”⑨因此,知识的学习是一个“调整的活动”和“适应的过程”, “经验即知识”,过程本身就是认识的意义所在,基于学生经验的课程,作用不在于预定经验的获得而在于学生已有经验的转变。杜威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做中学”为基础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影响至今。当前风行的一些模式,以及在此基础上衍发而来的五花八门的模式,如湖南张家界桑植县的“三主五步”法,永州宁远县的“学议评练”模式,目的都是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突破创新力度不大,更多的只是名称文字上游戏而已。
从教学实践上看,优质的教学建模具有开放性、生成性。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尤其是在语文课程中,语言的多义性、模糊性、诗化抒情性等特质更倡导在教学中个性化的多元理解。因此新课程理念中强调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要开放性地纳入弹性灵活的直接经验以及始料未及的情感体验,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让学生在课程中与知识交往,发展自己的经验,同时又使自己的经验参与课程中,不断生成对知识价值与意义的主动追求,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教师的“讲”要引发学生更好地理解、感受课文在教学中,观念诞生的过程即是师生合作创造知识的过程。课程于是成为学生个体经验的生成与更新的场所,课程的价值目标也随着学生的理解不断改组和更新。
所以,我们评判一种教学模式的好坏,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看教师在多大程度上完成了教师/教材内隐知识——教学外显知识——学生内隐/内化知识的转化,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创生与理解。王崧舟语文课堂的浓浓诗情画意、李镇西语文课中行云流水般的交谈,在看似无招的背后,都蕴含着对语文本体的深刻认读——那就是对学生言语智慧形成的关注。
建模之重:优化关系品质
教学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的,单向度的“师本”中心或“生本”中心的教学模式,都是不可取的,优质的课堂建模应在教者与学者之间构造和谐共振、和合相处的平等体验感。
任何一种以牺牲教师来“成全”学生为代价的教学模式,绝对不是好的教育。唯有幸福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新课程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课程权力,有设计教学、选择教法的权力和自由。教师的退场、不作为,实际上是对课改理念的误读。任何教学模式也只能被看做仅供选择的“双刃剑”,只有高素养的智慧型教师才能看透五花八门教学模式的本质,善用,可以提高效率,创造奇迹;失去判断力、思辨力、创新力的庸师只会套用模式,生硬割裂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生命交汇。语文教育需要的是春种秋收的长远观照,是心怀期盼与热情、长年累月地悉心培育;而不是单一模式化的工程设计,快捷却冷漠的流水线式的工业生产。每个教育者都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对教育的内容进行选择、修正,并赋予个性化的意义。而这种教育意义的理解性建构是教育走进心灵、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径。在对语文教学模式进行组合方式的选择、对话主题的设定、课程意义的引导、生成之中处处需要教师沟通、协调的睿智。这实在是一门高深的艺术!
而“模式崇拜”下,变相剥夺教师的部分课程权力,甚至以行政手段让不少优秀教师牺牲自己多年形成的教学风格去削足适履;学生草率、被动应对教学流程,程式化作假,造成看似畅所欲言中的集体失语,是教学模式化的最大害处。保卫教师的课程权力和还原课堂的真实自由,让老师和学生在教学中“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是课堂教学建模的重心所在!
结语:语文课堂教学建模——教师个性化的探索与创生
刘铁方教授说过:“任何教育教学模式,最终都落实到个体的、繁复的、独特的、不断生成的教育行动上来。”⑩一套优秀的语文教学模式实际上是语文教师自身全部的文化修养、教育追求和智慧的沟通方式的展现,是一种高度创造性的艺术。教学模式,应该成为建立在教师个人教学艺术风格、批判反思意识之上的个性化的探索和创造性的生成。正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因为教学的艺术正在于它的不可复制性。在教学中充满着辩证法,充满着易变性。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情境,哪一种教学模式能以不变应万变呢?毕竟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只能从某个层面、某种程度上揭示教学规律,它只是一个教学过程的基本框架,而不是教育的全过程展示。不可否定的是,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适宜的语文教学模式还是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建模。因为我们需要的是教学模式,而不希望走向模式化。教学模式的多元化、个体化,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课程理念转化为课程现实,课程标准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关键是要开展研究性的改革实践,把整个改革的过程当作研究的过程。我们的教师要把课改实践的过程看成是一个提升自己专业水平、教育行为转化的过程,而不是等待的过程、照办的过程,但不是只期待着用现成的‘模式’去‘操作’。”{11}真实有效的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取决于语文教师教学意识的觉醒。我们需要一种开阔的专业视野,深度的专业阅读,拥有属于自己的教育哲学和批判反思意识,才不会迷离于那些所谓的技术、模式,不会迷失在“模式旋风”之中。对内在课程理念的“心领神会”才是建模的目的——模式建构中超越模式:真切把握教学技术背后的教育理念,方能真正掌握甚至创造出具有自身风格的教学技术、教学模式来。
注释:
①何克抗:《从信息时代的教育与培训看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中国电化教育》,1998年第10期。
②李冲锋:《语文教学范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③钱梦龙:《导读:要模式,但不要模式化——致青年教师的信(八)》,《中学语文》,1995年第11期。
④宋天社:《对新时期语文教学模式的思考》,《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⑤马生林:《个性化的语文教学需要打破模式期待》《语文建设》,2005年第1期。
⑥陆兰珍:《手上无招、心中有招:浅谈语文教学模式》,《成才之路》,2009年第18期。
篇10
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之一,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过去的政治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根本。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旋律的传统教学模式早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了。将以教师为中心改为以学生为中心、讲堂改为学堂、书本为本改为以人为本,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语言技能和学习能力,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老师应树立素质教育的观点;学生的学习不为一时学会,而为一世学会:教师的教学不是教会少数,而是带动全体。
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就是要求老师面向每一位学生,面向每一位学生的现在和未来。在挖掘学生的共性的同时,承认并顾及学生的特殊性,尤其在使用非母语语言的跨文化教学中,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认知水平、语言能力等方成千差万别,老师应关心爱护所有学生,使学生在知识的无底洞穴里尽力走向深远。可见,政治教学应该做到上不封顶,下不划线,让所有学生都有程度不同的收获。如果没有学生的学会和会学,没有全休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全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也就不可能造就学生终生受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中老师的作用。在以人为本的政治课堂教学中,老师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完整的知识结构以外,还必须具备很强的课堂调控能力和多维的知识结构,以便在多元化、立体化的课堂中有效地进行显性和隐性任务教学。同其它学科一样,课堂为老帅“传道、授业、解惑”提供了场所,也是老师指导学生学习活动的综合艺术的体现,老师应该发动学生全方位活动,始终不忘渗透学法教育。由此,在以人为本的政治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允当以下的角色。
2.1 学生活动的设计者。老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学习水平等实际情况出发,预先确定某册、某单元、某课等的教学目标,研究教学内容、课程特点,精心设计每部分的教学结构、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媒体应用、时间分配等。使课堂教学以最优化的方案进行。同时,老师必须预先设计各种学生的活动,所需的模拟情景、商观教具和配套练习等,预计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并指定好反馈之后老师及时调整教学的措施。
2.2 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在课堂教学的引入、呈现、巩固等不同阶段,老师按设计方案有序组织学牛的学习活动,如单人活动、对子活动、集体活动等,所有学生的听、说、读、写、思、做等学习行为都应该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进行,防止离开了老师的精心组织,学生主动学习会变成盲动,从而产生不良效果。
2.3 学生活动的参与者。老师应该努力创设各种课堂学生交流情景,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看法。同时为了正确示范学习内容,展示规范的表述方法,并提高学生的兴趣,老师应改变角色,以学生的身份加入学生的实践活动。在师生平等和睦的气氛中,使学生的学习处于最佳状态。
2.4 老师――书本中介者。高中的政治课本历来在学生眼中是一块没多少甜味的饼干,政治课堂在学生眼中也是枯燥等的代名词。老师应以媒介的身份,介绍学生认知书本知识,从而缩短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向教材汲取知识,获得信息,了解文化,使书本与学生之间构成信息反馈和循环路线。同时老师应灵活处理教材,使理论性强的学习内容充满了真切感和吸引力。
2.5 学生学法的指导者。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要教。”教师应从素质教育的观点出发,引导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以实现教的最终目的。教是为了带动学生学,老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政治课堂上,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关键处或火候上,对学生适当地点拨和正确指导。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获得了终生受益的自学能力,即使离开老师或走出校门后,学生仍然可以持续发展。
2.6 学情评价者。为了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控教学活动,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现状,通过提问、考查、谈话等方式,给予学生客观中肯的评价。老师的评价通常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为基础,肯定优点,鼓励进步,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不足。在评价时,老师通过激励的语言和友爱的态度对学生产生良性的刺激,促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努力进取。
2.7 学生错误的订正者。出现错误是学生认知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老师为了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并不影响整体思想交流的疏漏,同时有些错误发生在认知过程的初级阶段,随着认知过程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学生会自然克服,但对那些较顽固的、歪曲表情达意的错误,老师应明确纠正,以免再犯。
3.以人为本的政治课堂教学的特点。
3.1 学习主动性。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讲到:“一切合乎人性的、自由的、独到的事物都以这种主动性为出发点的。主动性能帮助人将来成为自己的主人和指导者。”学生自我意识强,有理解力,有表现欲和荣辱感,有自我调控力和自我评价力,能主动地发展自己的知、情、意、行。学生主体性课堂正是基源于学生的身心特点,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认知活动,在以人为本彰显学生主体性的政治课堂上,学生踊跃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这有助于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学习的兴趣,建立自信心,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3.2 双边互动性。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中的“四种基本学习”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共同生活”呼吁老师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共处、为他人着想,培养学生民主合作意识,尤其对如今中国的独生子女来说,学会与人共处是很有必要的。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性课堂是帮助实现这一日标的好途径。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交替进行着输入和输出活动,这种以交流模式为主的教学方式是师生双边互动的产物。师生互动建立在师生情感共振的基础上,这种情感的共鸣营造出和谐和睦的课堂气氛,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探索,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实现教学相长的过程。
3.3 目标长远性。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人的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着眼于未来的。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避免了强行灌输、全面独占。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生搬硬套。全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学能力、语言能力等,为学生长期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空间。
篇11
例如在教学“最小公倍数”这一概念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趣味情境,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即:出示一个边长为6的正方形纸片,以及若干长、宽分别是3、2的长方形纸片,提问:小长方形的纸片能够正好铺满这个正方形吗?为什么?因为复习过倍数的相关知识,很快就有学生说正好能铺完,因为正方形的边长6正好是长方形长与宽的倍数.接着再让学生思考:用这个小长方形还能铺满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呢?如果边长是9的正方形呢?在问题生成中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也将课堂教学在自主质疑、互动释疑中推向.
可见,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关键.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知识作为情境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更能揭示其中的规律,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实现知识迁移.
二、以实验为载体,在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中发展数学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实验有着不可替代的直观、形象的优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思考、分析、归纳数学概念、定理,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以数学实验为载体,为学生提供一个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习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锻炼思维,建立数学概念.
以“圆柱和圆锥”一课的教学为例,笔者在课前为每组学生事先准备了一个圆柱型和一个圆锥型的小木块,以“滚动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圆柱和圆锥都有一个侧面,侧面都是一个曲面,为什么圆锥型的小木块滚动起来不容易?你有什么样的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有的小组提出可以把圆锥型的小木块削成圆的,也有的小组提出可以在外面套一个圆塑料筒.以实验的成功引发学生从整体上抓住圆柱和圆锥的本质特征,并找出圆柱和圆锥的不同之处.
通过实验活动,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图形的直观性来发现问题,通过观察、研究和分析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唤起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为以后继续学习圆柱和圆锥体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等知识做好铺垫.
三、积极反思,在引导学生创新求异中促进数学素养的提升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为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在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反思,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应当利用一切有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搭建探究、思考的平台,尤其是要引导学生学会积极反思,避免思维缺乏反思而造成的解题错误.比如鼓励学生在回答问题、解答问题时的求异思维,也可以巧设“陷阱”,让学生通过实践去验证,克服因为思维受阻而产生的认知冲突,使思维更深刻.
例如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中,笔者开展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独立思考,尝试解决;组内交流,明晰思路;组间交流,归纳方法.虽然学生能够理解、掌握运算顺序,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具体的情境中错误率仍较高.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应用,笔者用PPT呈现了学生的典型错误,摘列如下:
2012-123×6+512=2012-51×2+512
=2012-15+512=2012-1422+512=512+512
=112+512=6612+512=12112=10112.
以错题引导学生积极反思,以错为鉴,才能减少解题时的失误,从而提高数学解题能力.不仅能有效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的表面性,掌握异分母的加减法,也能养成在繁琐的计算步骤中一步一回头的良好学习习惯.再此基础上,笔者再以拓展训练呈现了这样一题:
在13和35之间三个最简分数,使这五个数中每相邻两个数的差都相等,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
面对这道题目,很多成绩处于中层及以下的学生感到一头雾水.笔者引导学生借助通分的形式进行分析、思考,即先将13和35化为:515和915,转化后学生意识到在515和915之间三个数,即分成四等分(结合图示),可推出相等的差为115,问题就迎刃而解.
篇12
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教育过程中,只有当外部的教育因素触及学生内在精神需求的时候,才能使受教育者处于积极的接受状态,从而产生良性的内化过程。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精神需求。
职高生有着丰富的精神需求。他们求知、求美、求真、求友谊、求有价值的人生,渴求得到理解和尊重。然而,有些教师却往往把这些排除在视野之外,甚至把其中的某些要求视为错误的加以压、禁、限、防,这是目前职高政治课教学不受学生欢迎、吸引力不强、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想方设法了解、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
学生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如许多学生梦想将来成为一名企业家。针对这种现象,笔者在讲价值决定和价值实现的时候,就以这样的设计打动他们:“同学们想当企业家吗?那就要学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的艺术。同学们想在未来的国内外市场站稳脚跟吗?那就要有强烈的市场观念,胸中要有一条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曲线”。职高生渴望早成才,如果教师能用认识论的原理指导他们探索成才之路,能用矛盾的观点指导他们正确处理成才之路上可能遇到的种种矛盾,学生就会感到教师所讲的道理是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就会增强。
增强学生的精神需求还表现在他们对社会重大问题、热点问题的关注上。现在的学生,信息渠道多,视野开阔,知识面广,他们关心社会、关心生活。根据学生这一心理倾向,要将鲜活的时政材料引入教学,或带进课堂,或举行专题讲座,为政治课教学增色。如在讲述国家结构形式时,举行 “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专题讲座,允许学生即时提问,在这一过程中,笔者感受到,不能笼统地说学生厌恶思想政治课,只能说他们厌恶的是空洞的说教和没有时代气息的内容,不能一概说思想政治课不受欢迎,而要看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精神需求。
2.培养学生的情感
2.1以爱结情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爱人者人爱之,尊人者人尊之。”“人心与人心之间,像高山与高山之间,你对对方心灵的大山呼喊,我尊重你……那么,对方心灵高山的回音便是我尊重你……你喊我恨你,对方绝不会回答我爱你。”思想政治课要改变学生的厌学情绪,教师首先必须爱学生。教师投给学生一份爱,学生就会回报教师一份情。教师如能做到爱生如子,对他们思想上关心,生活上体贴,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任何学生都能以礼相待,以情相报。
2.2寓理于情
不管是讲概念还是讲原理,都要注重寓理于情,使抽象的理论闪耀情感的光辉。如在阐述“热爱祖国,维护国家利益”时,先讲一个动人的小故事:当年波兰被沙皇俄国占领的时候,侨居在巴黎的波兰著名音乐家肖邦怀着对自己祖国深深的爱,对敌人无比的恨,创作了大量的爱国歌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更加怀念自己的祖国,但也知道自己死后,沙皇统治下的波兰当局绝不会同意把他的尸体运回祖国,于是他就向亲人请求“……至少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吧!”当肖邦将要离开人世的时候,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祖国……妈妈……我可怜的妈妈……”这时,学生们的眼里都饱含着泪水。教师抓住时机提问:“同学们,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表现出的是怎样的感情?”学生们高声回答:“热爱祖国的感情。”教师强调:“这种爱国之情是最真挚、最深厚、最热烈、最动人心弦的,青少年应该把这种强烈的爱国热情,升华为爱国情操,付之于爱国之行。”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有这样良好的情感氛围;就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云、职高政治课教学要在晓之以理、以理服人的同时,重视动之以情、以情感人。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所讲的道理心悦诚服,才能激起他们对真理的向往和追求,激发他们向善、向上的信心和力量,思想政治课才能达到感人、育人的目的。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1幽默生趣
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道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所接受,更能增强政治课的魅力。如讲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知识要点时,学生讲“量体裁衣”的幽默故事:北宋有个裁缝,替人做衣,除量身体之外,还对穿着者的相貌、性格、年龄以至何时考科中举等情况都要作一番调查研究。有人问他何故?他便大讲其裁衣的“短长之理”:体胖的人腰要宽,体瘦的人腰要窄,性急的人衣宜短,性慢的人衣宜长;少年中举、趾高气扬、走路挺胸凸肚,因而衣服要前长后短;老年中举,意气消沉,走路弯腰驼背,故衣服要前短后长。学生听了这个故事,捧腹大笑,而在这笑声中学生也加深了对哲理的理解。
3.2比喻激趣
篇13
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由来已久,为此教育界人士作出了很多努力,力求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我校倾力打造的“高效生本课堂”是众多研究课题中的一个,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模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我们指出了一条新的教学改革之路,现就数学学科谈谈具体做法。
一、立足校情,确定课题
现代教育主张学校教育是一个“教”与“学”的统一体,而绝非是教师独霸一方的讲坛。通过近些年我校不断外派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参观学习,使我们深切认识到: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构建高效生本课堂是我们当代教师追求的目标。
二、构建高效生本课堂的几点做法
(一)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自学能力的高低决定课堂改革成败。教师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自学兴趣。教师要编制“导学案”,把学习的知识点完整、清晰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老师的授课意图、明确学习目标。导学案中的自学指导设计要科学、简洁,使学生自学有迹可循。对于存在的疑惑与困难,学生自学时要做好标记,或通过师生互相交流共同研究解决,或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完成。使学生在课堂上有备而来,学习目标得以落实。
(二)重视小组合作学习
高效生本课堂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课堂,实现学生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的课堂。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科学分组。按照学生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科学分组。力求能力均等,避免优秀学生扎堆。积极开发小组的合作潜能,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学困生得到帮助、中等生得到锻炼、优秀生得到提高的目的。
2.抓住时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单凭教师的一厢情愿,要从数学课的实际出发,在学生认识肤浅时,抓住问题本质搭建小组合作探究的平台。也可以在小组意见不统一时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在小组中展开辩论,充分发表见解和观点,在辩论中使问题逐渐清晰。使学生智慧的火花在碰撞中得到发展。
3.加强对小组长的培训和指导,实现兵教兵。大部分学生只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小组内缺乏讨论和交流的意识和技能。这就需要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进行合理的安排,实现兵教兵。
4.小组合作学习要注意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要有实效,不能流于形式,不能只求表面热闹,而忽视问题的解决。也不能成为少数学生的独角戏,而应成为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表达见解的学堂。更不能被优等生垄断,否则小组合作探究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三)要给学生交流展示的机会
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要尽量让学生进行交流展示,或在座位上叙述或到讲台板书讲解,力求清楚、明了地呈现出完整明晰的答案,从而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师要做足课前功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高效生本课堂不是教师不讲了,而是要思考怎么讲、讲什么、谁来讲的问题,哪些内容通过学生自学就能完成,哪些内容通过小组合作能够完成,怎样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哪些通过交流展示问题就能统一答案,教师的讲要放在哪里等,这些都要进行认真思考。但必须肯定一点:教师的讲一定要放在学生思维不清、模棱两可之处,放在通过小组合作都不能统一之时,要大讲特讲,讲得学生心悦诚服。
(五)课堂评价
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加强群体意识教育,开展小组学习竞赛。教师对各组的表现进行归纳和总结,评出优秀学习小组和课堂明星。同时课堂上教师要把激励的语言送给学生,把信任的目光投向学生,形成立体的多元的评价方式。
三、在具体实践中的反思
学困生的学习热情还没有完全激发出来,参与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个别学生在交流中不会倾听、不会分享,不能产生1+1大于2的效果。优等生有垄断课堂倾向。造成学习成绩两极分化。教师要有充盈的教学智慧解决这些问题,否则就成了伪高效、伪生本课堂,变成了照猫画虎,得不偿失。另外课改加大了教师备课量和工作负担,教师有“复辟”之嫌。
四、解除在实践中遇到的困惑
要精细、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中不能生搬硬套教学模式,要有模式不为模式所困。教后要进行反思和交流,及时进行总结。同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精讲精练,合理取舍,学生能讲清楚的教师绝不包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