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科研技术成果转化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Key word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er;technical transfer;influence factors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3-0247-03
0 引言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建立第一批技术转移机构,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初步建起了相对完整的技术转移体系。高校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活动主要受到技术自身因素、高校自身因素、企业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1 技术自身因素
技术自身特性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包括技术的成熟性、技术的实用性、技术的可行性等方面。
1.1 技术的成熟性 技术成果的成熟性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的关键影响要素,是决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能否实现的先决条件。它是指科技成果的技术水平、生命周期、配套资源、工艺流程等方面达到的产业化程度,强调科技成果的先进性、完整性和配套性等实用价值。目前,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多为论文、著作等理论性成果,开发型、实用型技术成果较少,大多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不具备转移、转化、产业化的条件。实际上,科技成果技术的成熟性是反映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可能性程度,直接影响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的投入资金和回报周期,决定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的投资风险和回报利润,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的重要前提条件。
1.2 技术的实用性 技术成果的实用性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顺利进行的保障,应以市场为导向,切合实际地解决企业的技术需求,将技术的实用性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保证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高额利润。我国高校科研人员大多缺乏企业工作经验,缺乏市场调研,在研究过程中很少考虑到企业的具体需求及科技成果和技术的产业化前景,导致高校很多研究成果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缺乏实用性,与市场需要相脱节,大量的科技成果无法进行转移和转化,造成科技资源的严重浪费。
1.3 技术的可行性 技术的可行性是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活动顺利进行的决定性因素,是技术成果实现转移转化以及产业化生产的可实施性。一方面,高校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企业,需通过中试和产业化生产阶段,符合企业大规模生产的需要,这对高校科技成果和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需要企业具有相应的配套技术、仪器设备、人才管理等方面的支持,这对合作企业同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只有当高校的科技成果和技术同时具备成熟性和可行性的条件,才能与相应的企业展开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活动,使技术成果得以产业化。
2 高校自身因素
高校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的技术主要源头,其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活动受到科技管理体制、科技成果转化意识等因素的制约。
2.1 科技管理体制 由于,我国评价高校科研实力和社会地位的指标主要是课题、经费、论文、著作、获奖等数量,忽视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产学研合作及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导致高校在科技管理政策制定、科研数据统计、职称评定、工作量计算等方面,存在重视学术水平、轻视实用价值,忽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弊端。这种“重理论,轻应用”的高校科技管理模式,对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中的收益分配含糊不清,无疑会给科研人员带来负面影响,导致科研人员失去投身应用开发研究的热情,从而制约了高校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及推广工作。
2.2 科技成果转化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科技管理体制不完善,在“重理论,轻应用”的高校科技管理模式导向下,不少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意识薄弱,缺乏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大多数的教师仍固守传统单一的教学职业角色,缺少科研意识,没有具体的科研目标,承担的项目也大多来源于政府及事业单位等相关部门。此类科研项目注重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创新程度,科研人员一般根据个人的研究方向和兴趣专长申报项目,缺少对科技项目实用性、可行性和推广性的考虑,科研任务没有针对性。同时,由于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以及多数科研人员缺乏市场推广的经验,且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不足,导致科研人员缺少将科技成果向社会转化的勇气,在成果转化和推广方面缺乏足够的动力,很少考虑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产生经济效益等问题。
3 企业自身因素
企业是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是科技资源与产业结合的实现者。在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的链条中,企业的技术需求和吸收能力,以及企业对高校认可度等因素起着关键作用。
3.1 企业的技术需求和吸收能力 目前,我国企业主要是依靠增加资金、人力、物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来提高产量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企业的技术水平总体偏低,技术需求市场庞大。但是,由于现行企业考核体系只重视产量、产值和利润指标,导致企业的经营机制只片面追求短期效益,不注重长期投入,没有长期的企业发展规划,对新技术、新产品顾虑重重,科技成果转化行为具有明显的短期性,不愿承担技术引进的风险,不敢轻易创新。此外,部分企业虽对新技术的需求急切,但缺乏相应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的资金支持,信息来源途径单一,生产基地和生产设备条件落后,经营管理和技术力量薄弱,不具备中期和后期规模性投入的产业化条件,导致企业的技术需求动力和吸收能力的不足。
3.2 企业对高校的认可度 我国目前的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率较低仅达到20%,而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率还不到10%,高校大量的科技资源无法产业化,不被企业所认可。就企业对高校的认可程度而言,企业对部属高校的认可度要远远高于其对地方高校的认可度,同时对科技成果、技术产品的需求来源也指向部属高校,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的形势低靡。据统计,地方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交易额占整个高校的比例不到30%,其中由原行业划转到地方管理的高校比重较大,技术交易活动比较活跃,主要因为此类高校大多在其本行业领域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拥有先进的技术,保持与行业企业长期的良好人脉关系,坚持产学研合作,实现高校技术人才资源与企业市场经济资源的互补,实现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
4 外部环境因素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的外部环境因素是高校与企业之间互动合作的外部条件,由政策制度、法律法规、资金投入、信息渠道、中介机构等共同构成,彼此协同耦合,建立外部环境关系网络,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的实现,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4.1 政策制度 政府作为政策与制度的制定者,在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过程中的力量不容小觑,政策和制度的引导作用显而易见。尤其在我国,政策的引导性作用更加突出。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还不是很发达,技术市场相对还不够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活动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进行调节,需要政府通过宏观调控促进技术市场的平稳发展。目前,国家已出台了多项财税、资金扶持等政策与制度,以此激励和鼓励高校和企业积极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活动,吸纳市场和科技中介等组织的参与,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引导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活动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4.2 法律法规 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活动属市场行为,应当受到法律的约束和保护。法律的保护基本解除了合作各方的种种忧虑,为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活动提供了相对安全有序的外部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大多以合作方式进行,高校与企业签订的技术合同条款内容理应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合作各方应以签订的合同作为行为准则,履行各自的义务和责任,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如发生纠纷应依照合同约定的解决方式来解决问题。国家为保护技术转移各方的合法利益,制定了《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关于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了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活动的行为准则。
4.3 资金投入 资金是科技成果从高校转向市场的前提,也是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产业化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高校的科研资金的投入总量较少,结构比例不合理,来源渠道相对单一,绝大部分的科研资金来源于政府的支持,政府分阶段进行资金投入。但是政府对高校的资金投入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上,对科技成果的推广、转移、转化的资金投入较少。我国在研发、中试、成果商品化阶段的资金投入比例仅为1∶1.1∶1.5,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1∶10∶100。由于科研资金的短缺,限制了高校科技成果的二次开发,从而制约了科技成果的顺利转移和转化。
4.4 信息渠道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信息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市场交易与合作中,合作各方掌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活动的进行,信息成为合作各方在合作谈判中的关键筹码。高校作为技术的供应方,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制造方法,是技术信息优势方。企业作为市场活动的主体,了解市场需求,是市场信息优势方。然而,由于高校与企业相互接触较少,校企交流平台不完善,信息渠道不畅通,供求信息不对称,信息渠道不规范,导致企业找不到投资方向,高校寻求不到合作伙伴,从而失去市场商机。
4.5 中介机构 在技术市场中,由于技术供求方的信息不畅通、不对称,阻碍了的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的进程,科技中介机构应运而生。科技中介拥有强大的知识、人才、资金、信息等资源,可为高校和企业提供技术评估、市场规划、财务分析等专业化服务。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还没有成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管理机构,一般是由科技处、产业处、技术转移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缺少专业化的管理团队,且缺乏相对应的专业知识。因此,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专业化的科技中介,针对高校和企业不同的市场需要,提供有效的技术信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郭强,夏向阳,赵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3):151-153.
篇2
1 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医药研发具有周期长、投入高、不确定因素多、淘汰率高等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领域相互渗透、学科间相互交叉已成为科学发展的潮流,而目前科研经费筹集难、科研队伍整合难、科研资源共享难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科技成果的进程,突出表现为如下几点:
⑴成果本身的问题 研发的成果多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成熟的不多,离中试扩大成为可上市产品还有一定距离。另外,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周期长、投入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果转化。
⑵科研人员的观念问题 科研人员选题时往往考虑的是能否发表文章,科研活动也以获奖为终点,并不热心于把成果做成产品,或把实验室成果主动转让给外单位。科研偏重于科学理论,没有把科研作为产品开发的前沿。科研选题时不考虑市场需要,设计工艺路线也不顾生产的可行性,待成果出来后无法与生产衔接。
⑶缺乏资金 由于经费不足,造成有些好项目得不到有力的及时的支持,或进展缓慢,或束之高阁。研发经费投资渠道单一,仅仅依赖于企业自身的投资,缺乏风险投资基金机制。
2 我所管理部门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一些尝试
⑴管理部门组织本所科研人员参加国内外各种形式的博览会、交易会、成果会 为了能更好的宣传研究所的科研成果并将其推广,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最终获得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在管理部门精心准备了研究所科研成果的各种宣传材料、参展样品、制作科技成果展板的基础上,组织科研人员参加国内外各种形式的博览会、交易会、成果会,这是最直接的宣传形式。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将本所的科研成果介绍给参会企业,甚至可以当场形成各种合作意向、签订协议以至合同;另一方面,可以使参会的本所科研人员开阔视野,了解市场需求,同时还可了解到企业急需攻克的技术难题,以便更好地开展今后的科研工作。
⑵管理部门组织研究所科研人员汇集科研项目,自己召开科研成果交流会,搭建科研交流平台 研究所作为一个培养高级人才的科研机构,在某一专业领域集中着大量的专家、教授,人才优势是无法比拟的,我所充分利用这天然的优势搭建科研交流平台,邀请全国各地的制药企业参会,为科研人员与企业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且周期长的活动,对企业来说,面对承担高风险的巨大压力,往往对很多高新技术成果望而却步。而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科研人员可以对其面临的风险,提供资料、信息,在科研和开发上进行讲解和引导,让企业做到心中有数。通过这种方式,我所已经成功的与几家企业签订了合同,管理部门的桥梁作用卓有成效。
3 管理部门在科技成果转化中需要改善和加强的方面
研究所管理部门要加强本所科研成果资源的信息采集,注意收集企业的各种技术所需,指导科研人员以市场为导向,做好科研项目的选题和立项工作。同时,管理部门要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鼓励申报专利。科技成果取得专利后,可以有效的保护知识产权,减少科技成果的流失,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此外,管理部门建立科技成果数字化管理与推广系统将会有效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有效的发挥管理部门的导向作用,因为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平台,更能适应市场的瞬息变化,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规律[4]。实际上,管理部门进行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是一种技术的交易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买卖[5]。科技成果转化从签订合同到履行完毕是一个较长的转化过程,需要管理部门全程的控制、履行监督义务,并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做好跟踪服务。管理部门要对合同进行严格审查,促使双方能够认真履行合同。它的责任不仅要对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进行管理,而且要在科研人员和企业单位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积极参与科技成果的商业化的各个环节。特别要注意的是管理部门不但要考虑到研究所的利益、科研人员的利益,也要切实的为企业着想,加强全方位的服务,达到三者利益的平衡点。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大胆创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研究所管理部门的协同下逐步形成一条适合本所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子。在科技成果应用推广之后,做好后期的跟踪服务工作,将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产品质量以及企业提出的改进意见等反馈给科研人员,推动研发人员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加快成果转化过程。
篇3
近年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受到广泛关注,高技术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世界发展进入一个科技创新的重要时代,也步入了一个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全球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大背景下,高科技研发活动日益受到我国的重视,科研经费投入大幅增长,专利申请数量也大量增加。但是研发活动并不能够直接带来经济收益,科技成果进入生产领域,参与生产转化为市场化的产品后者提高产品生产效率才能够带来经济效益,推动经济增长[1]。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科技成果效率即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化的产品从而创造经济收益的效率。
目前很多国内外学者对高技术产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以及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如Arrow(1962)在研究知识溢出效应时,指出科技成果转化中所形成的新知识,可以帮助经济主体改善经济效益[2];So Young Sohn 等通过建立决策树的 DEA 模型,对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了研究,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评价提供了方法[3]。董洁等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从科技成果投入、科技成果转化效果、科技成果转化条件等方面分析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4];刘和东通过收集1998-2008 年我国30个省市创新投入产出及相关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应用随机前沿函数测度了各区域的研发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对研发效率有显著的促进[5];朱有为、徐康宁研究认为,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整体偏低,但呈现稳步上升状态,行业间效率差异有逐步缩小趋势[6]。
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本身是一个提高技术水平的过程,技术水平的提高会引起生产方式的改变,进而造成生产力的大幅提高。然而在实际过程中,科技成果的转化会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致使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绩效不尽人意,对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未做出应有的贡献。为此,本文通过收集2012-2014年我国内地31 个省市高技术产业科技成果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模型对中国省域高技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高技术产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情况,并对提高高技术产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提出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基本模型
随机前沿分析(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SFA)是一种基于生产前沿面理论的参数方法,由Aigner,Lovell 和Schmidt,Meeusen和den Broeck分别独立提出。与非参数法相比,随机前沿模型最大特点是考虑了随机因素对于产出的影响,同时它能够对跨时期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测算的结果可能会更准确些。在模型中,随机扰动项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随机误差项,用Vi表示,另一部分是一个用来表示技术无效率的非负误差项,用ui表示。
(二)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1、指标选取
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高技术产业R&D人员投入强度、R&D经费投入强度和万名就业人员发明专利拥有量作为科技成果投入变量,这些科技成果投入都有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可能性。
科技成果转化是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商品化的过程,即使是工艺流程、产品质量改进等其他研发效应的最终经济价值也要通过现实的产品或服务来体现,这些最终将转化为新产品销售收入。因此,本文选取的产出变量的指标为高技术产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7]。
2、模型构建
本文所选用的生产函数形式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随机前沿分析中常用的函数形式,其优点是模型形式简单、参数简单,便于估计。
三、实证分析
(一)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评价
本文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3-2015)中2012-2014年全国31个省市的高技术产业的相关统计指标对R&D人员投入强度、R&D经费投入强度、万名就业人员发明专利拥有量、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指标进行分析。
为消除量纲之间的差异,在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将数据按照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用Frontier4.1软件进行分析。
参数估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检验结果来看,模型中的σ2和γ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技术非效率是显著存在的,同时也验证了SFA方法的合理性。用柯布―道格拉斯模型得出我国三十一个省市高技术产业2012-2014年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结果值如下:
(二)结果分析
图1显示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均值的时间演变趋势,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2012至2014年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在逐步提高,其中2013年较2012年提高较为显著,2014年较2013年小幅上升。
表2给出了我国内地31个省市高技术产业2011-2013年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具体值以及均值。从结果来看,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普遍较低,而且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域差异。在31个省市中,天津的高技术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最高,三年的均值为0.7786,最低的为青海,平均转化效率仅为0.3434,不足天津的二分之一。
由表中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各省份高技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均值较高的为:天津、湖南、江苏、福建、浙江、广东、山东等地,多位于东部省份经济较发达地区;较低的地区为:青海、海南、新疆、甘肃、、黑龙江等地,多位于内陆省份经济欠发达地区。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在高技术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方面,东部省份普遍要优于西部省份,区域间还存在较大的科技成果转化差异。由此可见,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人员和经费的投入创造出实际的科技成果,进而转化为市场化的产品,创造价值。在此过程中,有诸多可能的因素会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例如市场化条件和外在的环境因素。人员及经费等科技投入应与企业的生产能力相适应,协调好各项投入间的比例。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一味地增加人员及经费的投入结果只能造成转化效率的降低。因此,在一定的科技投入条件下,健全的外在环境以及完善的相关配套设施会引起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提高。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高技术产业2012-2014年科技成果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方法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普遍不高,而且地区间存在差异,东部省份普遍优于西部省份,说明科技成果转化与地区间发展水平及相关政策有关。
2、科技成果的转化是一系列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人员和经费的投入非常重要,但是相关的支撑条件也必不可少,一味地增加人员和经费的投入并不能够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鉴于此,对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以企业为主体,有针对性的进行研发活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的产品,创造收益。因此,一定要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加大有可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活动的研发力度,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其次,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起到资源配置作用。建立完善相关平台,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促进科技创新信息的交流。
最后,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统筹区域间资源的分配,对科技创新予以大力支持。政府应当健全科技创新的相关法规和法律制度,对科技创新活动予以大力支持,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为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加强区域间的合作,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合理分配研发上的投入,从而降低成本投入,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贺京同 冯尧.中国高技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实证研究――基于DEA -Malmquist指数方法[J].云南社会科学,2011(04).
[2] Arrow,K.J.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2.
[3] So Young Sohn,TAE HEE MOON.Decision tree based o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for effective technology commercialization[J].Expert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4.
[4] 董洁 黄付杰.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软科学,2012.
篇4
1.农产品干制技术示范推广
在河南、海南、广东、新疆、宁夏、甘肃等省区,开展食用菌干制、槟榔干制、热带水果热泵干燥、太阳能果蔬脱水技术示范与推广。在现有基础上,建立示范点,为专业合作组织或农户提供技术指导,让农民看有典型、学有榜样,普及推广新型产后干制技术。组织开展研究试验和生产试验,分析研究温度、风速、料层厚度对干燥的影响曲线,获得不同烘干设施的最佳工艺参数,编制实验报告与生产技术标准规程规范。举办现场技术培训,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解,为农民发放《香菇产地干制技术》、《槟榔产地干制技术》、《热带亚热带果蔬产地加工技术》等教材。
2.甘薯贮藏保鲜技术示范推广
在河南省许昌市、四川省南充市甘薯贮藏保鲜现状调研基础上,优化适于推广的贮藏设施。在河南省襄城县、四川省西充县建立3座贮藏示范库,为200多个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户提供技术指导。通过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甘薯贮藏的物理特性,获取贮藏过程中管理关键技术参数,编制实验报告与技术标准规程规范。举办培训班,为薯农提供技术和管理知识培训,发放《甘薯产地贮藏技术》教材等资料。
3.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与综合利用技术推广
以北京及周边、内蒙古和河南省肉制品加工中小企业为对象,举办肉品生产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相关技术培训班4期;采取讲座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30多家肉制品加工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进行了指导与培训。
4.农产品加工技术对接活动
开展企业技术需求调研,收集技术需求100余项,编写《技术难题问答》;向全国农产品加工系统30多家科研院所、60多家高校征集先进适用技术400余项。以马铃薯加工、粮油加工、“双百”为主题,在内蒙古、湖北、山东开展3次大型技术对接活动,500余家企业参加,解决技术难题100余项,发放《技术难题解答暨技术成果汇编》等资料800余册。其中,“双百”对接中技术成果信息700余项,签订合同113项,技术成交额达4.1亿元。
二、主要做法
1.充分调研,因地制宜制定实施方案
项目执行前期,派出调研组在河南、广东、海南、四川、新疆等地进行多次调研,充分了解项目实施地区实际情况。结合不同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制定实施方案,有效加强示范点建设及推广技术的针对性。
2.加强示范点建设,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选择基础条件好、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示范点,补贴关键设备设施,实现以点带面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用先进技术,促使产后贮藏、干制技术向现实生产力快速转化。
3.注重效果跟踪,开展工艺研究与实地试验
建设示范点之前,经过实验室工艺试验,摸索干燥曲线,为技术筛选及设备设施选型提供基础参数。示范点建成后,进行现场试验,优化、改进工艺参数,并形成一整套技术资料,编写生产标准规程规范,为大范围示范推广提供技术储备。
4.广泛开展培训,确保技术设备使用效果
总结示范点建设经验和农户使用情况,编写培训教材,举办培训班。通过发放技术资料、专家授课、现场观摩示范等多种形式,对项目实施地区的广大农户进行技术培训,使学员充分掌握技术核心内容,带动更多农户使用新技术。
三、实施效果
1.加工技术水平提高
通过果蔬产地高效节能烘干技术的示范推广,有效提高了原料干制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加快烘干速度,实现农户及时收获、及时烘干、及时售出,避免气候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搭建企业和专家技术交流平台,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为中小企业攻克技术瓶颈提供了有力保证,也为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开辟了全新的途径。
2.加工产品品质提高
高效节能烘干技术大幅提升干果质量及优果率,增值作用明显,带动农户增收。与传统方法相比,新式设施烘干的果蔬水分均匀程度、纹路形状和色泽等方面的优果率提高20%~30%,售价相应提高30%~50%,返潮、发霉率极大降低,为农户减损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河南省香菇采用示范设施干制后,每斤售价可提高20元,全灵宝市干香菇均采用该设施烘干,可比传统烘法增值9200万元。
3.加工企业能耗降低
篇5
在当前竞争环境变化和创新复杂化背景下,快速发展仍然是主旋律,科技成果转化能带来巨大的、潜在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由于诸多原因,我国高校大部分科技成果却被束之高阁,无法实现更深层次的开发和利用,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
201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健全统筹协调的科技宏观决策机制”,目前,国家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已经建成了包括国家大学科技园、技术创新联盟、技术转移中心等在内的多个支撑平台,这种“平台模式”有利于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目前平台管理效率不高,诸如多头管理、供求不畅、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相关问题仍然亟待解决。
本文将技术路线图规划方法引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试图改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范式,以期为高校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规划决策的新方法和新路径。
一、传统技术路线图的基本结构及其局限性
Phaal R指出技术路线图应具备四项特征:基于时间序列;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分层呈现(如市场、产品和技术);连接各层次要素。根据技术路线图的实践目标不同,所分层次也不同,但至少应包括目的及其影响因素(顶层)、如何实现目的(中间层)、包括技术在内的相关资源(底层)。我国的技术路线图实践多采用这种构建思路,一般将路线图分为市场需求、产业目标、技术壁垒、研发需求和资源状况五个层次。
传统技术路线图具有一定局限性,首先,范式局限性。传统技术路线图的主要解决战略规划问题,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较为微观,主要解决技术转移的问题,采用“技术、产品、市场”的范式意义不大,特别是产品和市场并非高校的优势所在;其次,主体单一性。虽然传统技术路线图的制定过程(多方研讨会)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协作沟通,但是传统技术路线图主体单一,不能体现多方的互动机制,无法打开科技成果转化的“黑匣子”。因此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路线图不可照搬其框架体系。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路线图的构建
基于结构化理论,本文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路线图分为外部结构、驱动力和内部结构三个层次,目的是克服传统技术路线图偏重各层次的分析,而简化各层次间的联结机制,因此本文制定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路线图注重层与层之间的过渡流程,以预测和管理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明确高校在转化中的任务。具体来说,本文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路线图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外部结构层:外部结构层绘制主要考虑宏观环境和外部主体因素,如政策、金融市场、技术需求市场、技术中介市场、企业相关因素等。在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中,成果价值流失现象很普遍,高校科研重科学价值而轻市场需求的特点是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外部结构层主要是理清科技成果转化的外部结构,找到科技成果的消化路径以解决高校科技成果的需求问题。
2.驱动层:根据供求理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即是使科技成果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相适应而形成动态均衡的过程,而现实中市场失灵的现象很普遍,这说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不是简单的供需问题。驱动层主要探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目的在于打开成果转化的“黑匣子”,挖掘成果转化的中介路径,如中介市场、校企合作交流、风险投资等。
3.内部结构层:内部结构层的主要设计目的主要是两点,一是细分高校及科研队伍创新能力,即在高校群落中找到龙头高校,在单个高校中找到核心科研队伍;二是细分高校科技成果,进而对不同的科技成果采用不同的转化方式。
4.时间维度:当前技术发展迅速,科技成果转化的低效率直接导致科技成果有效供给的流失,因此,高校必须及时对市场机会作出反应,联合各利益相关者,划分成果转化阶段,合理设立目标,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根据全生命周期理论,本文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分为转化筹备阶段、转化实施阶段和转化后续阶段。转化筹备阶段,即立项阶段,主要是识别市场机会,统筹转化项目,策划转化方案并对可行性作出判断;转化实施阶段是执行转化方案,对无法按期完成的目标进行修正并分析其原因;转化后续阶段是产品推广以及根据市场反馈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足作进一步改进的过程。
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路线图的制定流程
制定流程是技术路线图的关键,由于制定技术路线图的主体、需求及针对领域的不同,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技术路线图制定流程。本文制定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路线图是以高校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分析并规划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制定流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绘制阶段和后续管理阶段,各阶段具体流程任务如表1所示:
准备阶段是技术路线图制定工作的启动阶段,首先,应明确技术路线图所涵盖的领域与内容,界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范围和边界。其次,获取相关领域专家及利益相关者(如政府、产业协会或企业)的意见和支持,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达成战略共识。再次,组织技术路线图制定团队的建设,以服务于专家研讨会组织、市场调研和信息收集以及路线图绘制和更新等工作。
绘制阶段是技术路线图制定工作的核心阶段,基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路线图的构建思路,本文将此阶段分为五项任务,即市场环境分析、研发需求分析、科技成果分析、驱动力分析和里程碑的树立。每层的任务都应考虑到和其他层的连接问题,这种连接是时间维度上关键节点间的实现路径,体现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篇6
目前,当代企业和社会已经从传统的运转模式走向以过程为向导的新运转模式,在工作时除专业技能以外,关键能力、性格特征、心理素质也是劳动者应该具备的工作条件。现代的教育方式应该围绕解决综合问题进行教学,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应该针对“解决社会工作综合型问题”进行转变,这种复杂的教学模式,会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其中的社会的因素也不能小视。所以说,教育的模式应该尽快打破传统模式的种种束缚,科学的把学习过程、工作过程和学生能力进行联系,所以在开发方法方面应该注意实现后面三点:一是从主观意义看来,我们应该把工作当中过程进行整体化分析,而不是对那笑细小的工作点进行专研;二是重点培养创造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强调适应能力的好处;三是构建学习过程时,应该看重“工作过程完整”而不是“学习过程完整”。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可能让学生获得综合的职业能力,并保证这些与职业相关的经验知识和技能在结构上的系统化。抽象发展过程不是一个人能力发展该有的过程形式,其学习过程是要具备情景化和具体化的,因此,职业学习中必须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分别是“工作过程学习”和“课堂学习”,这两个方面可以在学生的学习历程当中化为一个整体。课程开发必须将资格研究(包括职业分析、工作分析、企业生产过程分析),个人发展目标分析与教学分析和教学设计结合在一起,其基础是整体化的职业分析。
作者有幸到德国进行电子技术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考察,让我深刻的感受到德国这个工业强国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和基于行动过程方面的课程开发方法作者都可以熟练的运用,并且让开始计划好的任务圆满完成――用电子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和《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学习领域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作者在北京的回国学术报告会上进行发言,德方和我国教育部门的专家团队都对作者所表意见深深赞同。
二、总体设计思路
(一)教学目标确定
要确定实际的教学目标,需要考虑的方面有两个:
1、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国家的产业结构与国家的教育结构息息相关。国家的产业结构和政治要进行科学的分析,选择符合条件规定的企业(规模中等偏上的企业、企业集团中技术一般的企业)进行调研;根据所选企业中岗位的相应要求,分析岗位上的典型任务模式,结合企业员工的各种要求进行课堂设置。
2、学生个人的需求: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应该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和学生的学习目标在哪里,从而制定教师的教学目标。
(二)学习领域确定
当学习目标确定之后,就要进行教学课程的研究和开发了。其课程要极富职业工作方面的特色,在以后的工作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领域进行确定。简单来说就是解构整个学科的传统体系,重新构建新的行动体系,同时对国家的职业资格鉴定和规范进行科学集成。
1、工作过程分析:根据相关的工作岗位,进行典型工作的分析,从而了解工作的基本流程。
2、行动领域归纳:岗位典型工作与学校领域的结合,成为实用的综合领域。
3、学习领域转换: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并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
(三)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是组成学习领域课程的结构要素,是课程方案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化。换句话说,学习情境是在职业的工作任务和行动过程背景下,将学习领域的目标描述和学习内容,进行教学论和方法论的转化,构成在学习领域框架内的“小型”主题学习单元。
实际上,学习领域是课程标准,而学习情境则是实现学习领域能力目标的具体的课程方案。学习情境的载体可以是产品、现象、工艺等等,学习情境因学校 因教师而异,具有范例性、可替代性和迁移性的特征。
(四)教学的实施
教学实施主要强调行动导向的教学及其实施方法,以及教学评价。行动导向教学实施的前提是实践条件的准备师资的配置以及教学方法选择。
1、实践条件:包括校内生产性实训条件和校外实习基地。校内生产性实训条件主要的体现是专业“一体化教室”装备的使用和管理;校外实习基地主要是满足在企业的教学和顶岗实习的需要。
2、师资配备:实现行动导向的教学,必须处理好校内教师与企业培训师的分工、协作问题,并需及时进行适应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职教教师主要承担“教学做一体”的教学任务,而企业兼职教师重点在实践教学方面发挥优势,特别是来自企业的订单项目以及顶岗实习环节的实施等。
3、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的基本意义是: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 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行动导向的教学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要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独立地计划、独立地实施与独立地评估即自我调节的行动为方法,以师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以强调学习中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
(五)教学设计的优化
学生就业后,通过毕业生反馈、专家论证和企业调研等,进行下一轮的学习领域、学习情境修改和改进,进一步优化教学实施方案。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一)经济社会背景
1、产业构架和产业规格。应用电子技术是国家重点看重的教育专业之一。我国的应用电子技术发展规划是受到国家各部门的重点关注,国家鼓励全面开发大中小型元件和新式集成电路,从更快的推动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山东省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山东省“十一五”发展纲要明确了着力建设制造业强省的战略目标,并把电子信息及家电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放在第一位。这就为本专业培养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山东电子产业区域优势明显。山东是电子信息产业大省,也是电子电器产品强省,有海尔、海信、浪潮、鸿富泰等全国知名的大型企业。同时山东也是电子电器产品的销售一级市场,世界及国产品牌都在抢占山东市场,纷纷在山东开店、设厂,形成了明显的电子行业区域优势 从全国范围看,已经形成广东、山东、江浙、京津唐四大电子产业区域。
2、人才需求。多数企业都需要应用电子技术的人才。从国家产业部和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给出的数据看到,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人才并没有多少,全国从事相关专业的学生只有四十多万人,但是每年毕业人数只有不到十万;从山东这个电器大省每年给出的数据来看,全省每年都需要一万五名应用电子技术的人才,来填充各行业岗位的需求。
就业岗位发生变化。作者在经过了海尔、海信等三百余家大中小型电子企业用人情况调查之后发现,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产品的技术不断的升级,新型科技的不断采用,其毕业生进入企业之后的岗位也随着变化。电子电器技术与销售岗位、技术服务岗位、产品管理岗位,是企业给应用电子技术毕业生所提供的工作岗位,这些也是比较常见的岗位。电子电器技术销售及服务岗位:电子产品的市场销售、维护、电子维护网络的开发和管理,其中的技术元素特别的多。在这些岗位当中人才更为紧缺的是,高端电子产品的销售和技术维修岗位,在这个岗位中急缺高素质人才。电子电器产品管理岗位:主要有电子电器生产出来之后的管理工作,其中包括装配、调试、检验、设备维护和生产管理,以及电子电器新产品的开发计划。最后说到电子电器工艺岗位,这个岗位关系到电子电器生产时的工艺是否到位,所以说高素质的人才在这个岗位当中也是屈指可数。
企业对于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背景下大多数企业选择人员,都要求,人员不仅要具备强大的职业能力,例如,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等,还要具备较高的情商,如团结精神、人员交际、敬业精神、行业洞察力等,即员工的能力是要多面化、全面化的。
(二)工作任务分析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的整体工作过程是由数个小型工作进程所组成的。企业的这种理念也可以使用到职业教学当中,可以把其转化为教学式的工作任务,从而在教学中培养岗位人才。从电子技术方面看来,相对于的职业标准国家是有所制定的,所以我们应该把国家所制度的职业资格标准与鉴定指标进行融合理解。
(三)行动领域确定
行动领域的具体解释是工作生活当中的情景构架,与原本职业紧密相关的职业、生活和社会动态等一些情景结构所合成的任务总和。另外从企业方面看行动领域,是按照企业所指定的计划进行活动的领域,以达到完成企业工作的目的。
(四)学习领域确定
行动利于教学归纳中包含了学习领域,这种规划是按照教学流程进行的,对教育领域进行规划后,用于以后的教学行动领域当中。职业教育当中的职业行动领域存在每一个专业的学习领域当中。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目标给定的学习时间这三个基础因素,是学习领域构件的重要零件。想要表明学习领域的特性就需要目标的具体描述,而任务的学习则让学习领域更具专业化、精确化。当学生在进行该领域的学习时那么学习目标的描述就是得到的完整学习效果,可以使用职业行动能力进行描述;而任务陈述具有细化课程教学内容的功能;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作为基准学时,可灵活安排。
四、结束语
新时代的教育模式,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中起到了很大的帮助,让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大大的提升,保证学生在以后的社会工作中能得心应手,从而让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为社会和国家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李佩禹等.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示范性建设方案[R].2012.
[3]田栋.探讨创新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的应用[J].世界家苑,2013(6).
[4]梁超.关于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J].职教论坛,2012(29).
[5]任国灿,汪宋良,邵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0).
篇7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0083-03
近年来,随着广西区经济的高速增长、电气自动化行业的迅速发展,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因而,社会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企业对毕业生的技能结构与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新的要求与希望,要求毕业生要具备一定的岗位针对性和适应性,具有一定的运用高新技术的能力和一定的横向扩展能力。在此情形下,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教学团队与时俱进,对本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不断调整与优化,走出了一条创新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办学之路,培养出满足职业岗位群工业控制系统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检修、营销,满足电气自动化事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自2006年以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行业企业工程技术专家、教学管理专家的指导参与下,通过对广西工业重镇的柳州市汽车制造、钢铁冶金、机械加工等行业企业相关的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分析,构建了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并进行了教学实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以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不突出,加上学院国家级示范性课程改革建设和内涵建设需求,也迫切需要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与优化建设。如何调整与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培养满足电气自动化事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值得高职院校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对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进行研究。
一、课程体系的优化原则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新优化必须满足培养人才知识、能力(见表1)以及素质与职业道德(见表2)的要求(见图1)。达到基础理论知识够用、专业岗位实践能力能用;素质与职业道德培养应包括团队协作精神、忠诚责任质量意识、纪律规范诚信意识的培养。
专业课程体系优化需要考虑:要全面兼顾素质与职业道德、知识、能力的培养;要努力适应时代要求;要依托行业、满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创建专业课程体系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第一,巩固基础知识;第二,强调岗位针对性;第三,突出灵活性;第四,体现以人为本的“教”与“学”的合作性;第五,课程内容整合的有机性;第六,课程体系衔接的合理性;第六,课程内容体现前瞻性、超前性和先进性等。
二、课程体系优化的设置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设计的优化是根据专业人才职业岗位群、技术领域及横向扩展的要求,确定职业岗位能力和专业技术知识;结合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所处地方行业产业情况及生源情况,确定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置。
(一)课程体系总体结构设置
我们按照“学生需求与企业需求并重”的原则,形成了由“内容维度”和“形式维度”构成的课程体系“二维”模型(见图2)。两个维度包括四个模块的教育教学活动,共同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形成教育合力。
(二)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设计优化的分析
1.内容维度,包括“基本素质教育体系”和“专业能力培养体系”,教学目标来源于行业企业对学生的需求,二者相互协调彼此渗透,共同构成完整优化的课程体系。第一,“基本素质教育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前提与基础,主要以学生思想道德、职业素养、身心健康等基本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主,同时渗透专业特点和行业企业需求,重点解决学生“如何做一个社会人”的问题。第二,“专业能力培养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深化与专业化,主要以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为主,渗透职业素养和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解决学生“如何做一个职业人”的问题。
2.形式维度,包括第一、第二课堂,二者是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第一课堂以课堂教学为主,侧重传授理论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第二课堂以学生课外实践活动为主,侧重实践锻炼和学生个性的发展。
(三)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设计的优化
按照学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通过多次对地方行业企业,尤其是对柳州市三大支柱产业的深入调研分析,充分了解人才需求情况,根据企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和证书要求,形成并实施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34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既注重学生素质、技能、能力的全面提升,又满足岗位职业资格证书要求。重新调整教学模式,新“343”教学模式见图3所示。
从图3可看出,新的专业课程体系包含以下四个领域:基础领域、专业领域、特色与拓展领域、创新领域,突出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的培养。新的专业课程体系详见表3所示。
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开展社会调研与工作分析,归纳出本专业毕业生对应的新19项典型工作任务,根据新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需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系统设计专业课程结构。典型工作任务表如表4所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如表5所示。
(四)专业课程的实施
1.专业课程的教学实施普遍采用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以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组织实施教学,让学生通过参与项目任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完成一个个完整的任务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学到知识和技能,提高职业综合能力。
2.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大多运用项目教学法、引导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仿真教学法等,努力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促进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的提高。
3.专业课程普遍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习过程的监控,根据不同课程特点制定考核标准,创建以职业综合能力为主的考核方式,以社会能力、专业能力与方法能力等为考核内容,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全面、公正、客观的评价。
三、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成效
在学院示范性课程改革建设和内涵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基于工作过程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实施,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取得了以下成绩:一是国家级示范专业建设项目、国家级高职建设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自治区级教学团队、自治区级示范实训基地等4个方面都实现了零的实破。二是可编程控制器、机床电气线路维修两门课程均获得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环网柜的操作与维护”实践教学设计》获第三届全国实践教学竞赛课程建设方案设计比赛三等奖;三是拓宽了学生的校外专业顶岗实习的实现空间和途径。四是毕业生专升本率、就业率、就业对口率明显提高。由于培养目标明确,教学管理规范,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为96%。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在遵纪守法、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和诚实守信等方面予以充分肯定,100%的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称职”以上的认可,特别是对学生在基层工作岗位上的实践动手能力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涌现出一批受到用人单位欢迎的优秀毕业生。五是近三年的维修电工(中级)职业资格技能初次鉴定的平均通过率达98%以上。
总之,在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建设中,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线,构建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实施“343”教学模式,使课程体系结构设计更趋合理,课程内容更具有时代性。从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形势与用人单位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评价来看,改革后的课程体系更符合高职教育的发展,紧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有助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邓英剑,刘忠伟,邓根清.高职冶金机械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建设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8(8)
[2]张映红.关于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1(2)
[3]黄依珍.谈谈虚拟实验在课程教学中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2011(3)
篇8
随着我国构建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这其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则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一、引言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适应范围很广,机电一体化是集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应用领域广泛。与此同时,企业对各类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起来,但是,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教育的发展相对落后,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缺口大。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职业技术院校,有着丰富的办学经验。如何将我院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办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结合当前高职教育的研究成果,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至关重要。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模式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模式的逻辑起点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根本途径是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操作方法是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实现工学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模式如图1所示。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经过对河北省主要企业的市场调查,河北省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需求及岗位分布如图2所示。
(1)主要就业岗位: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销售及管理;普通机床的数控化改装等。
(2)次要就业岗位: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服务等
2.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培养方案。“知识的总量未变,知识排序的方式发生变化”,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不受学科内容的性质约束划分课程,从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入手,根据学生应具备的素质、技能、知识结构设置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设置基本素质课程、技术应用能力素质课程两大模块,并由此组成课程体系的主体(见图3) 。
基本素质课程可由思想品德素质课程、文化素质课程、身心素质课程组成,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身心素质教育。这类课程既与专业知识技能有一定的联系,又与道德人格相关。文化教育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今后继续学习,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有所帮助。道德身心教育是对学生人格素质的培养,可以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做铺垫和准备,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基本素质课程的实施虽然不会立竿见影,但可能在将来的某个时期成为学生创新思路的触发点。
培养职业型人才的一条主要途径,即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获取尽可能大的效益的知识,主要解决“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策略)的问题。为此,技术应用能力素质课程分为具有一定梯度的职业基础能力课程、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课程、职业技术综合应用能力课程。使学生的职业能力(经验)得到逐步丰富和提高的同时,控制系统观念(策略)的形成和树立是其中的关键。
职业基础能力课程涵盖的大多是某一专业最基础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学生牢牢掌握,技能能力训练一定要求学生遵守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课程是指那些必须落实在实际专业岗位能力应用方面的课程。高职院校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使学生熟练掌握职业岗位(群)所必需的能力与技能,就必须根据岗位与岗位群必需的能力为主线设置课程。这类课程大多是技术相对独立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从控制系统观念角度把握这些课程之间横向纵向联系,将知识点和能力点统一到系统这一层面上,可以由若干能力训练模块组成,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主要靠这一层面课程的教学与实训加以落实。此类课程突出应用,务求熟练,造就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
职业技术综合应用能力课程是借助于实际生产过程或系统,将相对独立的职业技术加以综合应用,控制系统观念在此教学过程中得以充分展现,可以设计多个不同类别的典型系统作为教学对象。例如,典型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故障诊断与维护、柔性加工生产线(MPS)的安装调试、故障诊断与维护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强化学生从控制系统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应用能力课程体系以基于工作过程的“3343”模式为主导,广泛吸取多种课程论之长,考虑社会、企业、职业、学生等因素的动态影响,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经济对机电工业技能型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为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1)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努力摆脱“学科本位”思想的束缚。(2)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轴心,按照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要求整合课程。(3)按照职业基础能力、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职业技术综合应用能力的梯度及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设计课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打破了学科系统性与“老三段”的束缚,以职业素质与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为主线,具有以下特点:(1)提前介入专业课,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2)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了技术应用能力培养;(3)突出了成熟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的跟踪与应用;(4)依靠产学研结合培养人才,可实施“实习、科研、培训、就业”一条龙的“订单式”人才培养。
4.课程考核原则
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能力进步的重要手段,适当的考核方式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决心,还可以从考核中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1)注重基本理论的理解、知识的运用、能力的开发与培养。
(2)实行开放式考核,即考核范围开放;考核方式开放;考试标准开放;考核知识点与技能点开放。
(3)鼓励多元性与开放性答案。
(4)实行基于过程的全程化跟踪考核,即根据学习过程进行综合评定,体现学习的进步。
(5)规范化、标准化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考核要严格,发挥学生个性特点和创新思维的要鼓励,体现学生能力提高的要肯定。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姜大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篇9
高科技企业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柱。近年来,高技术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得到了迅速发展,高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达20%以上,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缓慢,效率低下的问题十分严重。高科技企业技术成果转化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了高科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从高科技企业技术成果转化的角度来研究融资比较少。笔者希望能从技术成果转化的过程,对高科技企业技术成果转化中的融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阶段的划分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高新技术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因此可以按照它的特点把高科技企业技术成果转化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实验室阶段,是指按照新的构思进行实验研究,或者进行新配方、新工艺探索,目的是研制出样机、样品,或新配方、新工艺;二是产品化阶段,是指在实验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产业化前景比较明朗的项目,将其放大,进行工艺完善、产品定型、设备整合、流程规范、产品质量标准制定等,并将中试产品投放市场,接受市场或有关部门的检验,以便反馈信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三是商业化阶段,是指完善产品质量、环境污染、能源与原材料消耗等方面的控制、监测、保障体系,从而形成能够顺利进入市场的节能、低耗、高效的新生产线,为最终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打下基础;四是产业化阶段,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以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创新理念为基础,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成就来达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合理使用,获得与传统经济相比更高的经济社会效益。
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难原因分析
从技术成果转化的过程来看,资金需求可以分为:研究开发阶段的资金需求、产品化阶段的资金需求、商业化阶段的资金需求和产业化阶段的资金需求,高科技企业技术成果转化的资金需求为这四个阶段的资金需求总和。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每年登记的科技成果基本保持在3万项左右,但能转化为商品、形成规模效益的技术成果只有10~15%,高科技企业技术成果转化率低。
每个行业及每一项成果的资金需求尽管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高科技企业的资金需求随着技术成果的不断转化而成十倍地增加,我国这三者的资金比例约为1∶1∶100,有许多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由于不能得到资金的支持而不能有效地转化。另外,科研机构认为中间试验具有投资大、风险高的特点,自己不直接从事产业活动,缺乏应有的资金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企业要承担中间试验风险,但是企业认为科研机构应当向企业提供成熟的科技成果,即经过中间试验的科技成果,科研机构要承担中间试验风险。造成在中间试验阶段,科研机构和企业都不愿投入资金,资金投入明显偏少,许多创新项目在完成技术开发后因经费不足而被搁置一旁,许多技术成果的中间试验阶段不能有效、持续地进行,造成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过程的中断,科技成果转化率明显偏低。
技术成果和资金也不能有机结合。一方面国家科研单位目前主要仍以项目形式从国家拿钱,试图形成企业需要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各上市公司从股市筹钱和一些投资公司手上拿着钱到处找项目,项目又成为稀缺资源。这在高科技成果转化中形成了一个“怪圈”。形成这个 “怪圈”的一个原因是资金和技术成果不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造成了科技成果不能有效地转化。
高科技企业在发展初期,市场定位的准确性、业务模式的成熟度及管理的规范性都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高科技企业的风险较高,存在着融资困难,高科技企业技术成果转化的融资尤为困难。据调查,我国已转化的科技成果中,成果转化资金靠自筹的占56.8%,国家科技计划拨款占26.8%,一般意义上的市场化高科技产业投资仅占2.3%。这说明,当前我国高科技企业融资过于依赖内源融资,内源融资是高科技企业融资困境的一个重要反映。
三、扩大融资渠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如果能很好地解决高科技企业技术成果转化中的融资难问题,那么就为技术成果转化提供了资金保证,在其他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技术成果就可由实验室阶段顺利地进入产业化阶段,就会促进高科技企业很好地发展,因此对高科技企业技术成果转化中的融资问题进行研究将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解决高科技成果转化融资难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
首先,高科技企业要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与融资模式有着高度的联系,融资模式直接影响到公司治理结构的状况和运作。投资者坚信拥有良好公司治理机制的企业往往在长期表现较好,建立良好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吸引更多的长期资金,促进技术成果的顺利转化,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其次,要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满足高科技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世界上高科技产业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其资本市场都比较发达,具备功能完备、层次多等特点。例如,美国资本市场体系庞大、条块结合、功能完备、层次多样,既有统一、集中的全国性市场,又有区域性的、小型地方交易市场,同时市场还具有不同的层次性,不同需求的企业可以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获得发展。因此,借鉴国外先进的融资经验,应运用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来发展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这有利于促进高科技企业技术成果的转化。
篇10
中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率低,是国内探讨研究多年的话题,其间提出了许多富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各地也创造了许多成功的实践经验。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总体格局仍不理想。本文拟从市场经济角度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有助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实践。
一、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含义的市场理解
目前学界普遍的提法是科技成果,为更准确起见,本文是采用“高新技术成果”的提法。笔者对高新技术成果及其转化的含义规定是:高新技术成果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通过考察和在模拟实践环境下设计试验获得的、具有实用性与高端性、新颖性特征的一种无形财产;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则是指技术的前期成果,经过在现实的生产实践中的逐步调整、完善和成熟,形成或物化为新的产品,最终实现产业化。
上述表述是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含义的基本规定,任何其他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理解都不能离开这个基础。因此,在上述关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含义的叙述中,并未提及成果转化的市场属性问题。因为毕竟技术成果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将技术成果自身的转化和这种转化所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市场交易关系合在一起进行规定性的解释,在逻辑上难以做到。但是,笔者绝不否认成果转化过程中所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市场交易关系,甚至认为,技术成果自身转化的全过程都伴随着人与人之间的市场交易过程,并且现实生活给人们展现的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两个过程,或者说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所以,认识技术成果自身转化过程,仅仅是完成了认识的一个方面,而对另一方面的认识,即对转化过程所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市场交易关系的认识,更具有现实意义。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言,任何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过程都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的。换言之,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每一环节都是通过市场经济才得以实现的。首先,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项目立题阶段,就要立足于市场需求。至于现实中大量存在的为评职称或晋级的科研立题,并不属于市场经济意义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范畴。其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实验室小试、中试、产品化、产业化等每一环节的市场经济含义,都是对拟交换的商品不断投入并逐步实现增值。再次,在成果转化过程中,投资方资金在不同阶段的的介入,科技项目进入公司化运营,则直接表现为一定的商品交易形式,其间伴随着各种形式的产权转移和利益分配。总之,科技成果从科研立题、实验室小试、中试、直到产品化和产业化的全部转化过程,同时也是商品的逐步增值并最终实现交易的过程,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转化的必然结果和社会表现形式。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含义,不仅要从生产力发展演化的角度去理解,还要注意研究与生产力发展演化过程同时发生并始终相伴和贯穿全过程的市场经济含义。
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市场化特征
如前所述,高新技术成果是在“模拟实践环境下”获得的,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则是“在现实的生产实践中”。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之所以必然会与市场交易同步,是因为这个现实的生产实践与设计试验时的“模拟实践环境”具有本质的不同。现实的生产实践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现实生产实践的主体是人,而人必须作为社会的人才能从事生产活动。社会的人是有分工的,人人都有自己的不同角色,都有各自的利益。成果转化不能只靠成果发明人和所有人,需要社会各方面不同的角色、不同利益主体的介入。专家学者们可以在实验室埋头搞开发,但是一旦搞转化,他们必将面临一个新的世界,这就是市场经济。
(一)转化的经济目的是商业回报
技术成果转化的经济目的是不可回避的,这个经济目的就是通过开发成果应用于社会生产过程,提高社会生产率,并通过取得超额的商业回报来弥补前期投入。所谓商业回报包括技术成果转让收入、技术成果的有偿使用收入、技术咨询服务收入、股权分红收入、股权撤出收入等。现今社会,我们很难看到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技术成果转化现象。无论是技术的供给方, 还是需求方, 都瞅准技术成果转化所带来的市场机会和商业价值, 这是不谋而合的。由此可见,技术成果转化必然表现为一种商业行为,转化的不可或缺的经济目的,是在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消费产品或服务的同时,获取理想的商业回报。因此,一旦偏离商业回报的目的,例如追求政绩、评职称、搞验收等,所谓技术成果转化很可能会走向歧途或夭折。
(二)前期成果的调整和完善就是商品增值过程
无论是成果转化的全部过程还是在某一阶段,都是前期成果不断调整、完善和趋于成熟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同时就是商品逐步增值的过程。要对前期成果调整和完善就要有各种投入,包括智力、人力和各类财产等。投入的量越大,周期越长,越能满足社会需要,其技术成果作为商品的价值就越大。由此还可以判定,在市场上前期技术成果的交易价格相对低,越是后期的技术成果交易价格越高。
(三)转化成功标志的社会含义是实现知识产权交易
从“物”的角度看,转化的阶段性标志是前期成果“形成或物化为新的产品”,但从宏观上讲,“实现产业化”是转化的最终标志。但是,从市场的角度分析,这一标志的社会含义就是知识产权交易。只有通过市场上的知识产权交易,不同的社会主体才能介入技术成果转化的某一个阶段过程。因此,只要是这个交易没有实现,无论前期成果怎么“成熟”,都不能认定技术成果已经形成或物化为新的产品了,已经实现转化了。现实生活中,这种交易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直接转让成果,可以是投资入股,可以是有偿使用,也可以以契约方式合作经营等等。与这一过程相伴的是技术原理、技术工艺、技术技巧等技术信息在原主体和新主体之间的传递,技术信息转移到新的主体,或为新的主体所掌握。值得注意的是,原技术信息的持有者虽然仍掌握这项技术,但是这种技术的权利有所者已经发生变化,即知识产权转移。转化过程的这一环节最为关键,马克思将其称为“惊险的一跃”,没有这个“惊险的一跃”,一切都将前功尽弃。
三、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市场规律
毫无疑问,成果转化过程要尊重自然规律,但鉴于成果转化的市场交易属性,因此,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还必须尊重技术成果转化的市场规律。
(一)市场拉动规律
所谓市场拉动规律,即指高新技术成果能否转化为产品、形成产业,何时形成产业以及产业化规模的大小,起决定作用的是市场需求的力量,是市场拉动技术成果转化而不是高新技术本身的技术演进推动其产业化。这是由于任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都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的,没有经济回报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决不会冒险去做。而要追求利益最大化,必须使技术成果通过转化形成的产品要有市场需求,即消费者愿意在一定的价格上支付货币去购买,否则,不问市场需求的技术成果转化只会使企业快速破产。因此,不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新技术成果,即使其技术再高、再新,也不会有创业者和企业家去甘冒风险而实施产业化。因此,搞成果转化一定要把着眼点置于企业的需求上。不是搞完技术开发再去找用户,而是应该瞄准企业的需求去搞技术开发。先搞技术开发后找企业投资的结果就是转化率必然低下。从理论上讲,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不会出现既有技术价值又有商业价值的高新技术成果被搁置的情况。
(二)人力资本决定作用规律
所谓人力资本决定作用规律,即指在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人力资本起关键和核心作用。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因而决定技术成果转化发展状况的关键因素不是物质资本的数量和质量,而是人力资本的拥有情况以及潜力发挥的程度。因此,在新技术企业成长的整个过程中,能否形成吸引和激励人才的机制就成为技术成果转化的关键和整个企业管理创新的核心。特别是在所有权人和发明人分立的情况下,一旦发明人在转化过程中的应得利益未能满足,或者激励政策不到位,极易出现职务发明成果外流,或者出现知识产权虽然转移,但发明人不予配合的现象,于是就形成技术信息传递过程和知识产权转移过程的分离,结果造成成果转化的失败或法律纠纷。因此,没有强大的智力和人才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撑,没有人力资本充分发挥创造性作用的制度安排和文化氛围,即使物质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拥有再丰富,技术成果转化也“化”不起来。
(三)特殊资本支持规律
在技术成果转化的不同阶段,风险和收益是不对称的,在产业化初期,所面临的技术、市场、财务风险非常高,失败的可能性非常大,一旦投资失败,就是“血本无归”。另一方面,如果技术成果转化一旦成功,其投资回报高得足以补偿前期投资,并且还绰绰有余,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这些特征在传统产业就不具备。对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而言,仅有传统的资本和融资渠道不行,那些带有投机色彩的或侥幸心态的小额资本更不行。转化需要一种特殊的资本,这种资本叫做风险资本或创业资本,即专业投资于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处于导入期和发展期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一种权益资本。
参考文献:
[1]魏炳传.加速农业科研机构分配制度改革 建立多元化的分配体系[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2,(3).
[2]史永铭.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与对策思考[EB/OL].人民网..
篇11
一、国外经验介绍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学对专利管理水平较高,究其原因,一是高校层面对专利转移转化的认识、能动性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给专利的高效率转移转化提供了内部动力;二是国家层面,通过立法、优惠的财税政策以及产学研合作协调机构和规范的制度创新,为高校专利转移转化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虽然中西方管理体制存在差异,但从高校专利管理的角度来说,仍有许多先进经验可资借鉴。
(一)美国经验介绍
从历史进程来看,美国大学发展存在“两个大的机遇期”。第一个机遇期是在二战期间,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等一批研究型大学主动对接于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学校的科研潜力得到了空前的发挥。第二个机遇期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大学与产业界在信息技术密切合作,逐步形成了一批新兴产业集群。美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美国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设置合理,职责明确,管理内容包括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以及运用。斯坦福大学的OTL(Office of Technology Licensing)模式是当代西方大学知识产权管理的标准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以技术转移为主进行自主经营;自收自支,所有费用都在经营中解决;拥有一支具备科技、法律、管理等专业知识的高水平的技术管理队伍。斯坦福大学发明的OTL管理模式受到许多西方国家高校的采用,并取得理想的效果。
第二,与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美国大学尤其关注获得社会力量,特别是产业界的支持。以斯坦福大学为例,其科研项目的来源主要是资助研究,包括外部资助研究和校内资助研究,以外界资助为主,包括联邦各级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社会民间组织的资助甚至是捐赠。
第三,重视激励政策,改革收益分配方式。《拜杜法案》是美国1980年颁布的一项专利修正法案,其核心是规定由政府经费支持获得的发明专利,原则上归发明者所在的研究机构所有,并且必须与发明人分享许可收入,给发明人以奖励。激励政策的实施提高了高校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推动了美国专利事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拜杜法》实施以来,到2008年,美国高校技术转让已为全国经济做出了300亿美元的贡献。
(二)德国经验介绍
德国高校的专利转移转化模式最重大的特点是是目标始终如一、过程持续长久、效率极大化,由此形成了德国专利转移转化管理在高校教育中的典型模式:“双元制教育”。该教育方式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应用为目的,教学活动在企业与高校交替进行,双方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其基本运行方式为:
第一,面向市场,企业需求与学科特色相结合。高校与企业共同寻求供需平衡点,根据自身需求和特色寻找合作对象。由企业提出科研计划,由高校进行研究开发,并由双方共同推进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比如,弗朗霍夫协会(Fraunhofer-Gesellschaft)是目前德国联系企业与高校合作机构的代表。该机构承担着产业共性技术的供给和扩散的重任,为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协会下属研究所与大学保持紧密合作关系,并实行固定岗与流动岗相结合的管理方式。研究所科研工作坚持市场导向:(1)面向产业界现实需求,围绕企业遇到的技术难题,提供技术和产品研发服务;(2)依托自身强大的研发实力,面向未来产业开展导向性研究,MP3的发明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弗朗霍夫协会之所以以对产业界的巨大贡献而著称世界,就是因为它始终扮演着一个推动和引领产业发展、链接现实与未来进步的角色。
第二,独特的“顾问合作制”。德国推崇职业化教育,全国许多企业与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都有产学研方面的“顾问合作制”。高校要求教师尽可能担任行业顾问;而企业一般也将其顾问权授予高校教师,特别尊重高校教师的建议,并随时将企业的信息向顾问们传输与开放,做到了市场信息、企业需求与高校技术成果的畅通交流。
二、我国现状及改进途径
通过比较国外高校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制度,可以看出,我国高校专利转移转化率较低。主要还是因为高校专利转化的市场机制不够完善,专利等技术成果和成果的完成人、转化人不能从成果转化获得中获得足够的价值体现。因此本文认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的专利转移转化制度,重点应当从立法和管理实践等层面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释放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对高校技术转化的束缚
我国开办高等教育以来, 高校大部分由国家设立并通过财政拨付支持其发展。专利成果作为高校的无形资产,其处置和使用受到《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规定》等国家、主管部门以及高校自身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相关规定的限制。虽然近年来,在上海张江、北京中关村等地区由财政部门特区试行了一些政策,取得了一定社会效果,收获了一定的经验。但目前尚未制定统一的法律法规,对高校技术类无形资产的市场化操作进行赋权。
虽然我国大学长期以来的公法人色彩较浓,但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不断探索新的角色和任务,参与市场经济的程度在加深。并且,高校及研究人员由其专业技术知识所决定,必然是科技市场不可替代的主体。因此,当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需要大学更多的参与到技术转化中来时,国家应当从制度层面为大学开展专利等技术转化开辟一个通道。具体而言,应当赋予高校对于专利等技术成果转化等自由处置权,在技术类无形资产领域取消国有资产处置审批程序,并且技术转化的相关收益应归属于高校。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励高校优化内部治理结构,促进其所有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
(二)改进职务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制度
按照职务技术成果相关制度的规定,高校研究人员因完成单位科研任务或主要依靠单位条件完成的技术成果归属于高校。但高校作为无自主意识的法人,其对专利等技术成果进行的转化需要由相应的自然人推动,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目前的管理机制,即便赋予高校技术成果的处置权和收益权,也不一定能使技术转化的效率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因此,应当针对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改进我国关于职务技术成果的制度。
具体而言,本文认为,技术成果的完成人对技术的成因和应用前景最为了解,应当赋予其在一定条件下主动实施职务技术成果的权利。比如,为高校实施其职务技术发明规定一定的合理期限,在合理期限内高校未实施的,可由该职务技术成果的完成人在一定期限内与单位约定实施,如超过该约定期限,未完成约定且高校仍未实施该项专利技术的。可由该技术成果的完成人代为实施,代为实施技术成果的完成人,根据其为实施技术付出的成本,可以在归属技术完成人最低的法定转化收益基础上获得相应收益。这样既能够进一步激发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又能够进一步促进高校主动与研究人员就技术转化开展相应工作,规范高校技术转化的内部治理体系。
(三)改进技术成果转化的收益分配制度
当前,关于高校等研究机构技术成果转化收益的分配制度尚未完善。在《专利法》、《科技进步法》以及一些技术成果转化试点地区或部门的法规中散见着各类规定。归纳起来,其核心应该是对于在技术成果完成和转化过程中的主要贡献人如何获得转化收益的问题。目前的法律法规中将其主要分为获得奖励的权利和参与收益分配的权利。其中获得奖励的权利,主要指的是在相关技术成果完成或转化,相关人员可以从拥有该职务技术成果的单位获得一次性奖励。而收益分配权主要是指相关个人可以从专利等技术成果的转化收益中获得一定比例的提成。
篇12
一、高校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现状
1、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快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高校对专利技术研发重要性的认识逐渐加深,不断加大人力物力投入,高校技术创新成果显著,高校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快速增长,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的《100所高校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①、《2010-2011年度高校获发明专利授权量前50名》显示②,统计中排名前50位的高校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在二十五年间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根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校专利技术转化成功模式及相关政策研究”项目组提供的数据,“1985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高校累计申请专利319595件,年平均增长19.8%,累计专利授权总量为150029件,年平均增长26.0%。”③以上多项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高校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呈快速增长势态。
2、专利技术维持年限短
随着对专利技术研发认识的加深,投入力量的加大,高校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在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授权专利也暴露出寿命偏短的问题,且近来来自高校专利成果呈现维持年限愈加缩短的趋势。2011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发明专利数量排行前20位的高校专利平均年龄约为4.9年,即使专利平均年龄最高的中山大学,也仅为7.19年,该项数据与国外相关数据相比,相差悬殊。④
3、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率低
尽管近年来高校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快速增长,但由于专利维持年限短、转化率低,其转让及授权所带来的实质受益却并未相应增加。我国高校专利技术成果的转化率普遍偏低,已有数据显示,当前国内高校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率尚不足10%,⑤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发达国家的专利技术转化率普遍在50%以上⑥,美国、日本的专利技术转化率更是高达70%。高校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率偏低已经严重阻碍高校的技术创新,成为制约了高校发展的一大毒瘤。
二、 高校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分析
我国高校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高,但专利寿命短,转化率低的现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包括政策法规不完善、宏观调控不力、资金问题、利益分配不合理、专利成果不适应市场等⑦,本文将以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为视角,进行原因分析。
1、高校专利转化相关政策不完善
美国于1980年颁布专利修正法案《拜杜法案》,该法案的实施对高校专利技术成果的转化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拜杜法案》赋予了大学保留政府资助产生的大学发明所有权的权利,但保留权利的大学同时负有申请专利、声明受资助、报告实施情况等义务,同时,法案对发明产生收益的分配进行了硬性规定,从而保证了发明人的利益也确保及大学科研发展的可持续性。此外,政府保留介入权,在规定的条件下可以要求大学许可第三方实施发明,或直接许可第三方实施发明,以促进发明的商业化、产业化。《拜杜法案》的实施,对美国高校的专利申请及技术转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法案实施前,由于政府资助大学研发的专利技术成果所有权归政府,私人企业为相关专利成果的商品化投资不受专利制度保护,因而私人企业不愿进行此类投资。正如前文所述,《拜杜法案》的核心与精髓在于对个人权利的肯定与保护,其明确了发明者所在的研究机构对政府资助产生科研成果的所有权,同时要求将所得收益的一定份额给发明人以奖励。在法案颁布的20年间,来自大学的专利申请量数以十倍的增长,数十万人的就业问题得以解决,可以说,《拜杜法案》将政府资助完成的发明从黑暗引向光明,对美国专利事业的飞跃式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我国到目前为止,尚未制定鼓励高校专利创造与转化的专门性法律及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了相关规定,但内容笼统概括,对高校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缺乏实际指导意义,此外多通过部门规章或部门联合规章等方式进行规制,且相关规定陈旧落后,对高校在技术转化中的定位并不清晰。1999年3月由科技部、教育部、人事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七部门联合了《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 该规定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针对性地鼓励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其科技人员进行高新技术研发,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并进一步规定对科技成果转化执行税收优惠政策,保障高新技术企业经营自,为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必须明确的是,通过协同创新促进专利技术成果转化不单单是高校的责任、企业的责任,政策规制及政府调控在此过程中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要促进高校专利技术成果转化,必须首先规制科技成果的研制到转化的整个过程,而不论转化是由高校或成果完成人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自行实现还是直接借助其他平台进行的。
2、专利技术成果不适应市场需求
我国高校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率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专利技术的实用性较差,在选题及技术研发过程中均未与企业进行有效沟通,专利成果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教育部门在对高校的考评中,往往以专利数量作为认定科研水平的重要依据,而不论专利的质量及其可现实程度如何,高校为实现学校利益,会制定相关课题、专利规划,进而把压力转嫁于科研人员。科研人员承受巨大的科研压力,却没有相关的利益激励措施,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因而大多停留在完成任务能交差即可的状态,并不关注专利技术的后期转化,也未就专利技术的生产与企业进行有效沟通。
具体看来,高校专利成果与市场的脱节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受高校考评机制的限制,科研人员在选题时未与相关企业有效沟通,仅关注结项要求的可实现程度,而不关注技术成果在实践中的转化及市场前景,因而,大部分科研成果在选题上即与市场脱节。另一方面,高校的多数课题满足相关领域的发展规划,并在国家相关部门立项,并不要求最终投入生产,科研人员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注重相关技术理论层面的分析,追求技术水平,忽略了科技成果的现实价值,重专利而轻转化。⑧
3、缺乏高校与企业的沟通渠道
高校与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导致高校的专利成果或者由于与市场脱节,不能转化利用,或者由于找不到合作企业,没有转化平台。就高校方面,我国大部分高校内部并没有专门负责与企业沟通的部门,有的高校设有相关部门,但其结构设置简单,人员不足,人员素质相对偏低,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科研人员在选择研发技术时,未能与企业进行有效互动,形成技术成果后,也没有与企业合作转化的机会,自身又不具备相应的专利成果转化能力,严重制约了高校专利技术成果的转化。就企业方面,我国多数企业仅关注眼前利益即当前生产管理状况,而不重视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即技术自主研发,更未认识到与高校联姻,加强合作对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即使有部分企业认识到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也没有与高校沟通合作的途径,不能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创新。
专利中介机构作为高校与企业联系的纽带,是双方沟通的中间环节,在促进专利技术的研发与转化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目前,国内专利中介机构发展缓慢,仍处于起步阶段⑨,尚未形成自己的资源网络,不能发挥其优势,实现其应有的职能。在制度层面,有效规制专利中介结构的规定尚未出台,行政机关管理无专门法律可依;在其自身建设层面,专利中介机构的团队组成人员素质较低,对专业相关知识掌握有限,影响高校与企业间的高效沟通;在市场运作层面,专利中介机构大多是年轻的机构,经验不足,市场运作能力不强。以上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制约了专利中介机构的职能发挥。
三、 加快协同创新步伐,促进高校专利技术成果转化
1、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政府管理职能
要加快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步伐,以促进高校专利技术成果的转化,首先必须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政府的管理职能。就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方面,可以借鉴国外已有经验,如美国的《拜杜法案》,明确高校专利技术成果的归属,以此促进技术创新,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完成技术成果转化。另外,需明确专利受益的分配,实现利益在企业、发明人、高校间的有效配置,同时限制高校专利受益的利用,将专利受益再次投入到教学与技术研发中,以促进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就加强政府管理方面,为营造良好的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环境,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制度建设,进行有效引导,推动专利技术转化。⑩首先,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政策,如鼓励高校企业协同创新,在二者合作专利申请时减免专利申请费等相关费用,对通过与高校协同创新提高自身专利技术水平的企业按比例减免税费等。其次,通过媒体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促进合作。政府应强化企业创新意识,发挥主动作用,积极引导企业与高校合作,并在专利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过程中积极发挥引导作用,真正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创新。第三,优化协同创新环境,整合产业信息资源。政府加强投入,支持相关产业的基础设置建设,优化协同创新的环境。相关政府部门在可操作的程度上整合本领域内的技术信息,实现行业间的多家企业、多所高校的对话,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2、 增强专利技术成果对市场的适应性
要改变专利技术成果与市场相脱节的现状,增强专利成果对市场的适应性,必须从专利研发的起点着手:一方面,要完善国家立项项目的考评标准,加大监管力度,尤其重视相关科研成果在应用过程中的可操作性。项目的结项要求是工作人员行为的指向标,完善项目考评标准,相关部门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的发挥监管作用,能够有效促进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研发技术,并将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去,进而实现专利技术的转化。另一方面,要改变专利数量影响高校考评的现状,重新构建针对高校的考评体系,强化专利质量的影响力。由此高校在科研规划安排中会充分考虑专利转化的重要性,放弃之前只重专利数量,而无视质量的做法,更多的关注技术成果的实际可操作性。采取以上措施,科研人员根据校方规划进行技术研究的过程中,会更加重视技术对市场的适应性,并积极考虑与相关企业合作,使专利成果能够最终投入生产。
3、 拓宽高校与企业的沟通渠道
通过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创新,完成高校专利成果的转化,前提条件是高校与企业间能够进行充分地、有效地沟通。高校自身应加强专门从事相关工作的针对性部门建设,合理配置工作人员,与此相对应,企业也应对相关部门进行合理设置,高校与企业都有专门性的工作部门及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才能使二者间实现有效对话成为可能。
此外,也应重视中介机构在此过程中发挥的纽带作用。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中介机构是联系高校与企业的桥梁,在专利成果的转化和技术扩散中意义重大。提高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需从专利转化管理体制、机构制度建设、团队组成、市场运作等多方面努力。首先,完善专利转化管理体制建设。如本文4.1中所述,在政策制度层面需健全现有法律法规,对专利中介机构的性质、功能、责任进行规定,与现有规定形成体系,在管理层面需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积极主动促进高校与企业间的协作,实现中介机构在此过程中的服务职能。其次,就中介机构的团队而言,应实现专业化。专利中介机构是联系高校与企业的纽带,是高校专利成果转化的桥梁,其团队组成人员应具有专业性,也只有能够理解专利技术的人员,才能在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中发挥积极地促进作用,更好的服务于专利成果的转化。最后,中介机构应提高其市场运作能力。专利中介机构的职能是促进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实现专利成果的产业化,在此过程中,中介机构的市场至关重要,决定着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的成败。
虽然当前我国高校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都在稳定提高,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其专利寿命短、转化率低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理。立法机关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促进高校专利转化的相关法律法规,行政机关在管理的过程中也应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高校与企业作为专利转化的主体,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有效利用专利中介机构的纽带作用,加强沟通,以促进专利与市场的适应性。通过鼓励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的方式,促进专利技术成果的转化,并最终实现专利技术的市场价值。(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1]李晓秋.美国《拜杜法案》的重思与变革[J].知识产权.2009(5).
[2]张平,黄贤涛.高校专利技术转化问题研究[J].中国高校技术与产业化.2011(4).26-28.
[3]黄华,马敏.加强政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专利成果转化[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06).203-206.
[4]赵惠芳,徐晟.促进高校技术成果转化的几点思考[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5(02).41-42.
[5]金萍,高校专利转化生产之途径和方法的实证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07).4-6.
[6]宋东林,付丙海.高校专利技术转化的法律制度建设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4).129-132.
[7]课题组.我国高校专利技术转化现状问题及发展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12).34-37.
[8]孟晓非.促进高校专利技术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的对策研究[J].中国建设教育.2011(Z1).82-86.
[9]周志文.以校企双赢为目标,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7,(15):19-20.
[10]李名家,杨俊.美国和日本高校知识产权战略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
[11]程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机制研究(硕士论文).[D].浙江大学,2012.
[12]朱创.我国高校技术转移制度研究(硕士论文).[D].华中师范大学,2011.
注解
①来源于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站http:///cn/dxph/cgzl/2009/06/1238460787797490.htm
②来源于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站http:///cn/zscq/2012/02/1331845499325112.htm
③课题组.我国高校专利技术转化现状问题及发展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12).34-37.
④课题组.我国高校专利技术转化现状问题及发展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12).34-37.
⑤张平,黄贤涛.高校专利技术转化问题研究[J].中国高校技术与产业化.2011(4).26-28.
⑥黄华,马敏.加强政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专利成果转化[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06).203-206.
⑦赵惠芳,徐晟.促进高校技术成果转化的几点思考[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5(02).41-42.
篇13
一、开创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究开发模式
目前,我国研究开发模式占主导地位是供给模式,供给模式是研究经费由研究开发机构和政府供给,开发项目由研究开发机构确定,然后通过一些渠道取得成功结果后,采取策略将成果进行转化。进行供给模式科学研究,研究机构通常把研究的科学意义放在重要位置,却忽略了研究成果的市场需求,导致大部分研究成果失去了市场价值,而变成样品、观赏品、甚至是废品。而转化科技成果为现实生产力的前提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因此,为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和转化,我国开创的研究开发模式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我们必须要做好市场调查,顺应市场需求,真正了解消费者的所思所想,开发研究消费者所需的产品,从而扩大市场需求。
二、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的社会化评价体系
科技成果成熟低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科技成果成熟度取决社会对成果的价值和作用的评价。当今现行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是某项科技成果研究成功后即给予研究者奖励和职位晋升,而并不考察成果的社会应用价值。这样导致很多科技研究人员从事科研活动是按“课题-申报-研究-鉴定-归档”的模式,为了科研、获奖、晋升而科研,忽略成果的市场的应用价值和经济性,导致科技成果成熟度的降低。同时,由于这种模式的实行,使那些真正致力于研究具有应用价值成果的科技研究人员很难获得奖励,严重削弱了研究的积极性,以致轻应用重理论,轻推广重研究的风气愈演越烈。
因此我国必须建立和完善成果成熟度高、社会需求量大、应用性强、研究前景好为主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对于研究的科技成果的鉴定和奖励的评价主体必须是社会应用主体,是要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应用价值的成果。对已进入应用阶段的成果在鉴定时要对其应用效益作出明确的评价,对未进入应用阶段的成果不受理鉴定。
三、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政府科技计划投资机制
我国每年的科技研究项目,五分之四都属于政府的科技计划项目。因此,投资者只能在科研与政府相对平均水平,其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要明显偏低。其主要原因是政府科技计划在投入、研发和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着三个不同实体:以企业为导向的工业化实体、政府为导向的投资实体、研究结构和科学院的课题研究实体。三个主体是互相分离的,研发主体,只管研发,不管产业化;产业化主体,对研发和投资只有期待,没有制约。投资主体,只管理投资,不管受益;三个主体缺乏合作和制约,很难保证科技成果的成熟度和质量,影响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因此为了加快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我们要计划在组织投资机制时建立研究机构和政府联合的投资机制,并建立多渠道、范围广泛的科技研究投资机制。
四、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
科学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是指以维护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科技成果需求方与供给方之间起中间媒介作用的机构和组织。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科技成果的经济价值,降低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为提高了技术交易的成功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我国科学和技术成果的转化,目前的服务体系并不完善和健全,导致科技成果不能产业化,这也是影响一些科技成果的市场前景和市场需求的重要原因。因此在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低的速度缓慢的情况下,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加速积极的政策,建立和完善的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其具体措施如下:
1、大力培养技术市场专业人才,提高全体技术市场从业人员的能力及素质。
2、完善技术市场经营机制,规范技术市场管理,保持技术市场良好秩序。
3、加强中介队伍的建设,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实现科技服务的服务产业化、功能社会化、组织网络化、运行企业化,为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
4、大力发展民营中介服务,促进中介机构向企业化的方向发展。
五、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保险体系
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是一个高风险的过程,往往面临财务风险、技术风险、生产风险、管理风险和市场风险等。高风险性的科技成果转化在极大程度上使成果的经济效益得到较低的预期回报,导致企业对科技成果有效需求的降低。阻碍科学和技术成果转化的执行情况,从而影响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将保险制度纳入科技成果转化中,可以有效降低成果转化的风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商业对科技成果的有效需求。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成果的需求方通过保险,可以有效地减少失败的风险,提高需求方对科技成果需求、吸收和应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为科技成果的供应方实施科技成果的转化保险,可以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保证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经济安全和保险公司赔偿经济损失,这可以提高供应方提供科学和技术成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技术成果的供应和需求方建立有效的风险保障和补偿机制,调动了供应和需求的积极性,提高转化速度科学和技术成果,加速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牛西午.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