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效益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引言:“资金安排向高标准农田聚焦,项目布局向粮食主产区聚焦”这是回良玉副总理“两个聚焦”的重要论断,是农业综合开发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和方向,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是引领现代农业示范作用的重要途径。积极研究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着力打造高标准农田对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1.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涵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指土壤、排管、作物、耕作方式等多种因素组成的复合体系,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通过人工改造,全面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实现土、肥、水、热、气、能等多种自然条件综合平衡,装备高水平、生产方式先进、管理现代化的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并具有持续保障能力,达到进排水通畅、条田格式化、作业路网网络化、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现代化的标准农产品生产基地。
2.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提升现代农业核心力的战略选择
2.1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民众福祉和社会稳定。耕地数量和耕地质量是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两大关键因素。目前耕地数量与社会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是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耕地数量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二是人口增加的趋势在一定时期内不可逆转;三是社会发展对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的趋势不可逆转。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综合开发抓住耕地质量这一关键因素,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稳定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供良好条件,奠定坚实基础。
2.2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提升农田质量推动农田升级换代的重大举措
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不少地方农田质量和农产品品质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对农田质量的一次重要提升和根本性保护,是在改造中低产田的基础上,对农田建设的一次升级换代。
2.3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
农田质量不仅是决定作物产量高低的主导因素,同时也决定着农产品品质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高标准农田,将进一步拉动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商品转化率和市场竞争力,夯实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从而加快项目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
3.农业综合开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思考
3.1加强领导,协调推进,切实形成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强大合力
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县级政府要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本部门的工作重点,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扎扎实实抓出成效,形成“领导重视,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同时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农业支农资金投向的集聚和创新,应加大资金投入,发挥规模效应。一方面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整合支农建设资金增加投入力度。对此,应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综合性、区域性和按照项目管理的优势,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平台,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为引导,整合水利、农业、土地等相关涉农建设资金,吸引信贷资金和民间资本,实行项目大集中、资金大整合,建立项目建设高效运行机制。按照“多元投入、立体开发”的原则和“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乱,统一规划,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思路,统筹资源,合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3.2加大宣传,提高认识,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顺利实施
高标准农田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定阻力,其中最大的阻力还是来自农民的认知程度。目前,农村普遍实行,对土地略微的占用与调整,均涉及到农民的自身利益,常常由此引发各类占地矛盾。而高标准农田建设需要打破现有土地格局,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治理,这也成为高标准农田项目推动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对此,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一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舆论媒体加以宣传。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和重要意义,宣传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长远利益和发展前景,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有利的工作条件。二是加大对示范点的宣传力度。通过现场观摩,舆论引导等推广典型经验和成效,以示范带动作用加以宣传引导,让群众看到,经过土地治理,耕地面积可增加6%-10%的巨大潜力,为大家谋福利的长远利益,并通过土地治理提高自身亩产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使其在对比中得到启发,从而逐步转变认识观念。让农民群众接受、配合、并愿意加入到工程建设中来。
3.3严格标准,统筹协调,整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应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实施、高效率推进,着力打造精品工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按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建设标准实施,水利、农业、农机、林业、科技等措施整体推进,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真正达到治理效果。平坦地区实施“平整格田化”治理,达到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田成方、林成网,基本实现园田化;坡耕地区实施“等高格田化”治理,达到旱能灌、洪能排、路相通、基本实现梯田化。排灌渠道根据需要设计建设,桥涵闸站渠配套齐全,达到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田间道路建设达到顺直通畅,满足大中型农业机械通行要求。全面推进“沃土工程”,加大秸杆还田、稻壳还田的力度,增施有机肥,加强地力建设,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全面实现土地平整条田化,道路相通硬质化,沟渠相连衬砌化,桥涵配套通达化,农田作业机械化,全面彰显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高层次、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
3.4制定规划、规范有序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农业支农资金投向的整合聚集,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项涉及利益调整的改革,必须有理论作支撑、有制度为约束、按规划来实施。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能和责任,有序组织实施。一是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目标,依据地方总体规划和优势农产品产业规划,组织有关专家认真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建设规划要注重粮食主产区,突出万亩以上规模粮田,突出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确保规划合理、设计科学,并以规划为引领,认真组织实施。二是对确定的项目区进行整体规划,科学设计。对建设规划确定的项目区按照综合、超前、可行的原则进行规划布局和科学设计。综合是强调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田渠路桥林等各项工程合理布局,实现布局一体化;超前是设计的项目区20年、30年以后仍然先进、适用,打造永固工程;可行是对每个单项工程认真进行实地勘察、详细论证、广纳民意、切实做到科学规划到位,提高项目建设标准。
3.5创新机制、深度开发、放大项目建设效应
一是创新实施主体,大力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探索和鼓励其为项目实施主体,直接申报农发项目,并通过承包、反租、倒包、合作入股及托管等方式,实施先流转后开发,这样既能解决调地难的问题,又可推进规模开发,变低效利用或闲置状态土地为高产高效土地,发挥土地最大效益,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同时也为二、三产业提供劳动力资源。二是要实行深度开发,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开发与利用并重,实行深度开发,只有逐步实现粮食规模化生产,才能提高种粮的比较效益,才能增强发展粮食生产的内在动力。农业综合开发在项目区完成“硬件”设施建设后,要继续进行深度开发,安排少量资金,培育和启动农民用水户协会、农机合作社、农业技术应用协会、专用粮食品种生产协会等“软件”组织建设,在不改变现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实现统一机耕、统一播种、统一灌溉、统一施肥和统一机收,提高粮食生产的标准化、组织化、集约化程度。
4.结语
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应结合本地实际,逐步探索出适合本地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思路,争取建设一片,成效一片,从而进一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2009年农业综合开发优秀调研报告和论文集.2010.
篇2
1 建设背景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要确保我国的粮食供给能力,不仅要保证耕地的数量,同时更要提高耕地质量和粮食产出率。对此,吉林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土地整理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投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也是优化利用土地资源,建立高产稳产有效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有效途径。
2 松原市概况
松原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地处中温带,幅员面积22034平方公里,占吉林省面积的12%,总人口290余万。松原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长期以来,松原市农民有着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为吉林省的粮食生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不过由于松原市特有的自然条件原因,松原市年降雨量偏少,春旱情况多有发生,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在农业生产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需要迫切改变现状,以促进农业生产长远发展。
松原市地处松嫩平原南部,地势平坦辽阔,土壤肥沃。主要由松嫩冲积平原、松辽分水岭台地平原组成,耕地资源较为丰富,平均海拔高度为130~266m之间。松原市水资源比较丰富。主要的土壤类型有草甸土、黑土、黑钙土和河淤土等,优越的土地资源,为松原市的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有利的发展条件。
3 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标准
3.1 土地平整工程
土地平整工程是为满足农田耕作、灌排需要而进行的田块修筑和地力保持措施,应实现田块集中,耕作田块平整,耕作层土壤理化指标满足作物高产稳产的要求。其目的在于经过土地平整、深耕深松后的土地更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通过田块内的局部平整使田块平整度、规整度有所提高,有利于田间管理及田间机械化耕作。根据松原市基础条件,经实地踏勘和计算得知,松原市在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过程中,田块规整程度要达到90%以上,旱地坡度在2级以下,土层厚度达到50cm以上,pH值在6.5~8.5,满足本地区建设高标准农田标准,适合高产作物生长发育。
3.2 灌溉与排水工程
灌溉与排水工程是为防治农田旱、涝、渍和盐碱等灾害而采取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核心内容。目标是要通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即通过灌溉与排水工程设施的配备来达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目的,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带来的收益。松原市水资源相对丰富,灌溉排水条件均可满足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3.3 田间道路工程
田间道路工程指为满足农业物质运输、农业耕作和其他农业生产活动需要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包括田间道和生产路。其服务于一个或几个耕作田区。为了提高田间作业及管理的效率,要求道路具有较高的通达度和合理的道路占地率。
松原市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工作的相关要求,平原地区田间道路通达率达到100%。道路占地率不高于3%,能够满足农业机械化和生产生活便利的需要。
3.4 农田防护与生态工程
农田防护与生态工程指为保障土地利用活动安全,保持和改善生态条件,防止或减少污染,自然灾害等所采取的各种措施。结合松原市的实际情况,该工程主要指农田防护林工程。
农田防护面积比例指各类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保持工作建设,受防护的农田面积占项目区认定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的比例。根据《标准》要求,依据松原市的具体情况,农田防护面积比例不低于90%,农田防护效果良好。
4 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城镇化不断加快的今天,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实现农业生产和农村现代化的基础。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过程中,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对田、水、路、林、村等重新规划,等工程措施,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更提高了农田的抗旱能力和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既提高了耕地质量和土地的利用效率,也增加了农民收入。
篇3
东港市地处辽东半岛东端,南临黄海,东依鸭绿江,隔江隔海与朝鲜半岛相望,土地总面积24.47万hm2,耕地9.07 万hm2。拥有水田总面积5.33万hm2。2008年粮食总产量47.37万t,是全国800个产粮大县之一。东港市作为国家和辽宁省重点产粮大县,粮食产量徘徊不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2]:粮食成本呈逐步上升的趋势,而粮食价格涨幅低于成本增幅,种粮比较效益长期偏低,影响未来粮食增产潜力发挥;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中低产田比重高,抗灾能力弱;粮食单产不稳定,年际间波动大;灌排设施老化失修、工程不配套,水资源利用率不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项目区属老水田区,地方投资有限,与农业生产建设所需资金相比差距甚大,致使农田灌排能力较弱,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因此,通过加大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粮食增产目标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1项目区实施内容
东港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从2008年开始实施,现已完成三期工程,主要针对中低产水田进行改造,采取渠道衬砌等节水措施,配套田间建筑物,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200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包括椅圈镇1个乡镇,涉及于家村、康家村等9个行政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1 333.33 hm2,计划兴建田间配套桥、涵、闸等建筑物549座(其中分水斗门26座,渡槽2座,分水农门248座,路涵265座,渠涵8座),灌溉渠道衬砌80.865 km(其中支、斗渠现浇砼衬砌25.165 km,农渠预制砼U型槽衬砌55.7 km),疏浚渠沟65 km。通过综合改造后,达到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加强中低产田改造,集中力量打造高标准农田,真正做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示范效应[3-4]。
2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在项目区内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是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长久安全的物质基础,有利于解除制约该区农业生产的关键障碍因素,有利于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可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
项目区土壤肥沃,水质清澈,水源充沛,宜发展水稻生产和蔬菜种植及水产养殖业,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订单农业、观光农业前景较好;发展绿色无公害水稻栽植,发展稻田养蟹、虾、鱼等,农民积极性普遍较高。因此,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发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导向性、示范性和带动性作用,可以取得“建一点、带一片、成一线、富一方”的效应,把项目区建设成为增加粮食产量的支柱、标准化生产的楷模、现代农业建设的亮点。
3项目区节水措施
项目区节水措施主要是对现有斗、农渠进行硬化防渗;在农渠进口增设分水斗农门,在斗渠分水口处设置量水设施。渠道衬砌方案的确定:项目区水稻生产供水损失较大的环节是输配水过程中的渗漏损失。渠道的渗漏损失是渠系水利用系数不高的决定性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拟采用衬砌防渗技术对渠道进行防渗处理。采用衬砌防渗技术,可以大大减少渠道渗漏损失,提高渠系水利用率。同时,还可提高渠道的抗冲能力;减小渠道糙率,增加流速,加大输水能力。初步选择2个方案,即浆砌石防渗方案和混凝土防渗方案,现将各方案优缺点比较如下。
3.1浆砌石防渗
结构形式:500 mm厚浆砌石护坡、护底。优点:抗冲流速较大,浆砌石抗冲流速可达3.0~6.0 m/s;抗冻和防冻害能力较强。由于浆砌石衬砌厚度大,大于冻深,采用浆砌石衬砌等于基础采取了部分置换,且加大了抗力,从而减轻了冻害;具有较强的稳定渠道作用,浆砌石属刚性材料,本身即具有固渠和稳定渠道的作用。缺点:不易采用机械化施工,需要劳动力较多,施工质量较难控制;厚度大,方量多,劳动强度大,造价比较高。工程造价约为86元/m2。
3.2混凝土防渗
结构形式:面层为80 mm厚混凝土,下设400 mm厚砂石垫层。优点:混凝土衬砌强度高,耐久性好;混凝土衬砌能防止动植物穿透或外力破坏,在正常情况下,混凝土衬砌渠道可运用50年以上;过流能力强,允许流速大,一般为3~5 m/s。便于管理,渠道采用混凝土衬砌后,除解决渠道坍塌、冲刷外,还可防止杂草生长,减少淤积,便于管理,节省管理费用。缺点:适应变形能力差,易发生冻胀破坏,结构复杂,造价最高。工程造价约为95元/m2。
(下转第247页)
(上接第245页)
经方案比较,并考虑项目自身特点、该地区实际情况、工程造价及东港地区混凝土防渗技术的成功经验,该次施工渠道防渗采用混凝土防渗方案。
4综合效益分析
4.1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改善水田面积1 333.33 hm2,可增产3 t/hm2,每年可增产粮食2 000 t,水稻及副产品的现行价格按2.0元/kg计算,则年可新增产值400万元;项目竣工后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3提高到0.53,节水量为3 420 m3/hm2,全区共节水456万m3,可用于椅圈镇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项目竣工后,有利于形成稻养蟹、蟹助稻、稻增产、蟹丰收的稻蟹共生、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高效、立体、生态种养模式,成蟹平均产量为300 kg/hm2,每年可产河蟹400 t,按12元/kg计,每年可新增产值480万元。项目区新增农产品生产能力2 400 t,农民收入总额增加,纯收入增加400万元,项目区人均增收256元。
4.2社会效益
项目区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后,改善了灌溉渠道的输水状况,提高了用水效率,做到了适时、适量的计划供水,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有利于当地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村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可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
4.3生态效益
项目区开发后,营造防护林可增加林网覆盖率,有效控制水土流失面积,减轻了水土流失对土地的破坏,既减轻了对沟壑的割切,又避免了土地的石化和砂化,明显减轻河道的洪水、泥沙危害,减轻了风蚀和风沙的危害。同时可使农田防护林网内的温度、湿度、风力等发生变化,减轻了霜、冻和干热风的危害,更加有利于农、林、牧副渔等各行业的健康发展。
5结语
东港市水稻主产区为老水田区,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经过改造后综合效益十分明显。但是因资金有限,有部分水利设施尚未配套,不能充分发挥效益。建议在今后农业综合开发中加大投入,并且可以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多家单位紧跟开发步伐治理一大片的局面,开发和其他部门相互配合、联合治理,以创造更好、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参考文献
[1] 刘晓春.东港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策略[J].新农业,2010(11):60.
篇4
土地整治规划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是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的重要手段。随着陕西省西安市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的启动,笔者全程参与了前期调研工作。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各区县可补充为耕地的后备资源越发稀少,新一轮土地整治的目标任务需向多个视角转变。源于此,结合各区县对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现状,对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中的几个新热点问题谈些个人想法,以期抛砖引玉,为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一、新形势下的西安市土地整治规划
随着“国家鼓励土地整理”、“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政策的明确,土地整治的范畴已由分散的土地开发整理向集中连片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转变,内涵也已由增加耕地数量为主向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并重转变。但是,目前西安市土地利用存在着农村土地资源浪费现象突出,近郊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矛盾显著,城镇土地无序扩张、低效利用等问题。
西安市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承担着实现全市耕地动态平衡、保障粮食产量等战略落地的重任。经调研,一方面各区县耕地后备资源匮乏,为完成建设用地审批,近年来各区县陆续委托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在省内其他市县补充耕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另一方面,各区县土地批而未征和征而未供的面积较大,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不高。《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确定“十二五”期间建设4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目标。西安市如何在资源、人口、空间、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复杂因素的约束下,坚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实现国家和区域粮食安全战略的重大目标,这对土地综合整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亮点,统筹城乡,深化土地整治内涵
目前,西安市的城乡发展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推进城乡统筹工作不仅仅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工作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一是单纯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不足以从根本上扭转城乡发展失衡问题;二是拥有较多土地的农民却只有较低的收入;三是城市对农业产出的需求缺乏有效地传导机制,农业土地的比较经济效益仍然较低,影响农民在进城后将土地向规模经营转变的积极性。
造成以上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这导致西安市在落实统筹城乡的政策中缺乏必要的载体和抓手。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经济能够得以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城市对农村要素的吸纳,突出表现在大量农村劳动力由农村流转至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农村劳动力与城市资本的分工合作,极大地增加了城市的社会财富、促进了工业化进程。相反,城市资源要素流向农村的机制却严重滞后,尽管政府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市场化的、利益导向的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机制还远未建立起来。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现对当前的土地整治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要通过土地整治,进一步打破城乡隔阂,扩展城市资本与农村土地资源自由交换和流转的渠道,要让更多的农村资源得以进入市场,通过城乡之间各种资源的自由交换与合作,提高农民的收入。
随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在西安市的推进,高陵县借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政策开展的统筹城乡发展在东樊村取得成功,“东樊模式”已成远近闻名的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典型。在新一轮规划中,如何深化“东樊模式”内涵,在推动“农民赶超城里人”的基础上引导产业落地,引导转换身份后农民的主要生产内容从农业生产转为非农产业将是新一轮规划的重要内容。
三、以强化市地整治为特色,内涵挖潜,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西安市主城区建成区面积2000年为187km2,至2010年已增长为395km2,增加了2.11倍。预计到2020年,西安市主城区面积将达到574km2,这种需求给土地征收带来巨大的压力。随着经济的起飞,西安建设国际大都市和西咸一体化发展的需求,工业化和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对土地资源的消耗也进入快速发展期。这意味着不仅建设占用土地的速度会加快,而且建设占用土地的规模也会不断增大。《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西安未来将实施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总量达423km2,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面积为364km2。要实现364km2“占补平衡”目标,压力非常大,也对新一轮规划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思考如何实现“占补平衡”的同时,通过内涵挖潜,提高现有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水平,将是另一条重要的途径。
在西安市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中,应强化市地整治并以此为特色、亮点。要规划好西安市城市土地整治工作,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构建合理的制度框架。首先要明晰城市土地产权主体,构建土地产权市场并完善与土地储备制度相配套的机制体制,适当提高增量土地取得成本。(2)创新城市土地整治的主体组织制度,运作模式,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整治工作,形成立体多维空间开发的市地整治模式。(3)注重5个互动:市地整治与“退二进三”(传统工业结构调整)互动、市地整治与城市商圈改造互动、市地整治与城市交通(快速通道、地铁等)整治互动、市地整治与城市产业集群培育互动、市地整治与副中心建设互动。(4)引进社会资本,设立土地基金,完善和优化市地整治中土地收益分配制度。
四、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为重点,保护耕地,实现总体动态平衡
根据《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和《陕西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的任务要求,西安市新一轮规划需要落实补充7.2万亩耕地的目标。由于西安市地形地貌特点,市域南部的秦岭山区约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5%,耕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和东部台塬丘陵区,此区域同时也是各类建设用地的集中区。
在新一轮规划中,不应再以补充耕地数量为主,而是更加突出了耕地质量建设和产能提升,让耕地提质“看得见”。规划围绕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以农田平整工程和水利设施配套为重点,进行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按照节约用地、设施配套、路网通达、突出特色的原则,结合城乡统筹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安排一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采用暗灌、微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和田间生物工程措施,提高农田空间利用率,增加耕地的蓄水、保土、保肥和美化农区景观的效果和能力。形成3—4个“相对集中、集中连片”的千亿斤粮食主产区。规划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区域在建成后要实行统一命名、统一设立永久性标示和统一集中监管,充分发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示范作用。
五、以一张图工程为契机,创新举措,保障规划切实实施
按照国家统一的土地分类标准,认真做好全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统计和变更调查。加强耕地后备资源的调查、评价和检测,加强土地整治实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在三维空间内对土地资源信息进行定性、定量和定时分析,做到“一张图”的管理模式,向相关职能部门及时提供土地资源的基础信息和规划服务并对土地整治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系统监测、追踪与反馈。依托土地利用“一张图”工程建立了土地整治监管平台,全面加强耕地数量、质量、权属管理和动态监管。
引进现代土地整治的创新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及时引进和采用相关领域的创新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以便降低土地整治的成本,提高效率,不断增加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例如,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合理轮作,永续利用。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本着由点及面、由易入难的原则,逐步开展土地整治,做到规划一片,整理一片,成功一片,示范一片。
强化规划实施经济调节机制。一是要建立激励机制,遵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社会资本和个人资本进入土地整治领域;二是要有效聚合相关涉农资金,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和杠杆作用,达到“各做一道菜,共办一桌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郧文聚.土地整治规划概论[M].地质出版社,2011.
[2]张军连,李宪文,刘庆等.国外市地整理模式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3,17(01).
[3]刘志仁.陕西省基本农田区域整治的态势与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09).
篇5
引言
当前农村土地整治仍然以增加耕地为指导思想,这种片面追求耕地数量和产出的整治模式,势必会对整治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同时在土地整治实际操作中,由于技术支持与实施方法的缺失,也难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近些年,农村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经引起各级政府和研究学者的高度关注,部分学者从土地整治的理论范畴、生态可持续性、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评价方法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于美好乡村建设中的生态风险研究还不多见。
一、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土地整治过程就是借助系列生物、工程措施,对生态环境系统中水、土壤、生物、植被、气候及景观等因子实施干预的过程,打破原有的生态环境系统,重新构建新的生态环境系统,既会对生态环境系统产生正向生态效益,也可能逆向产生负向生态效益。
农村土地整治一方面通过对未利用土地开发,对遭受破坏、废弃的土地进行复垦,对农村生活用地存在的“空心村”等展开的建设用地整治,对水、田、路、林、村展开的综合整治,促进了农村生产、生活用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对生态环境系统过多地、不恰当地干预,也会加大生态环境系统对外界的依赖,导致自身调节能力的弱化和降低,破坏了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
二、高标准农田建设对于生态环境带来潜在风险
1、土壤的负面影响
工程项目建设进程中,由于工程量较大,需要使用大型机械设备,比如刮平机、推土机等,机械化的挖、填、运等操作,对熟土层会产生破坏,使土壤的理化性质产生改变,各类有机质含量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容易造成土壤板结,此外干旱少雨时又有可能引发土壤的面蚀和风蚀。
2、对植被的负面影响
高标准农田建设进程中,集中连片增加耕地面积,提高了土地垦殖率,并形成了单一农作物逐步替代田块间自然植被(包括原生、次生植被等)的状况,造成地表植被数量和覆盖面积的降低,同时集中补种的农田林网尚未完全成长,导致整治区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3、对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
硬化的田间道路割裂了原有生物群落的栖息地,压缩了各类动植物生存的空间,阻碍动植物间的交流,损坏了物种迁移和遗传的多样性,进而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和维持;笔直、硬化的沟渠,造成水流速度加快,无法储存水分涵养水生生物,补充地下水源等问题,使得整治区生态系统结构趋于简化,不利于农业整体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围绕散乱、废弃、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农村建设用地展开综合整治,优化农村建设用地格局,重点整治空心村、旧厂矿废弃地等闲置低效建设用地,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将节约出的建设用地,用以增加城镇建设用地供给,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保障了城乡统筹发展。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一方面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镇发展缺地的难题。但是,整治过程中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农村建设用地整治进程中,一方面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了农业生产生活的景观格局,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原自然景观结构和功能,造成景观多样性减少,景观同质性问题明显,降低了农业生态环境系统自我调节、修复能力,增加了对外界干预的依赖性。
四、宜耕未利用地整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
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灾害、建设面积扩张以及农业结构调整等原因,不可避免地会减少耕地,为实现耕地总量占补平衡,对宜耕未利用土地整治是一种有效途径,同时从景观美学角度来看,对未利用土地的整治,能够减少农田斑块和廊道的数量,破碎化的农业景观趋于完整,优化了景观格局。实际开发进程中,由于各类宜耕未利用地质量存在很大差异,在当前评价体系不健全、技术标准不完善、质量验收审核不到位的情况下,选择不恰当整治方式对宜耕未利用进行开发,有可能会引发以下几方面的生态风险:
一是对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宜耕未利用地开发,要通过完全改变荒草地、沼泽、滩涂等原有地形地貌,整治为平整、规范的宜耕地,原有生态植被系统被各类农作物、人工林替代,同时也降低了土地利用类型和景观的异质化程度,破坏了土地本身稳定性及抗干扰能力。
二是对土壤的影响。在开发过程中,不合理整治方式更容易导致原本脆弱的地质进一步恶化,造成土壤盐碱化、沙化或水土流失等问题,同时影响到周边生态环境,如整治后耕地灌溉需对地下水源进行开发,从而影响到水资源状况;土地整治后,耕地多采用集约、单一、连片作物种植,干扰了土壤养分循环,造成土壤有机物含量下降。
三是对生物的影响。宜耕未利用地开发降低了生境多样性,造成了生境总量减少、衰退及破碎化,进而影响到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对于濒危物种和生境敏感的物种影响尤其严重。
五、农村土地整治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
保护生态环境首先要正确认知生态风险作用机理,不能一味地强调“增加耕地面积”或“耕地占补平衡”,要注重长远的和潜在的生态环境影响,充分考虑土地整治进程中生态风险影响因素,将可能发生负向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其次要结合不同区域的生态、地形、气候条件,以及农村土地整治和美好乡村建设的不同特点,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制定适合不同区域的、科学可行的保护生态环境政策措施,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制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体系
科学的土地整治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统一,但由于环境效益具有一定滞后性,同时当前土地整治项目又缺少一整套完善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使得土地整治项目生态环境评估难以落实到位,进而忽视土地整治中对生态环境的负向影响。农村土地整治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多、涉及面广、相关性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要综合多学科知识体系,结合生态学、农学、资源环境、植物保护、园林、景观学等专业方法,因地制宜,制定包含土地整治项目前期论证、中期监管及后期控制各阶段的量化评价标准,量化标准有助于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操作性与透明度;同时制定标准体系实施的程序,采取相应法律、政策、法规措施保障落实到位。
2、建立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生态风险监管调控机构
及时有效的监管是保障土地整治生态风险管控的一个重要环节,各级政府应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的任期责任制,根据基层人员配置的实际情况,成立由相关政府部门组建在一起的联合监管机构,包括国土、环保、林业、交通、财政、水利及农户代表,在土地整治项目事前规划、事中监测及事后评估中,严格把关、科学论证,确保生态风险防范落到实处。
3、强化对土壤、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力度
针对土地整治中引发的土壤肥力下降、水资源环境负面影响及生物多样性等问题,采取综合技术措施,强化保障力度。在土地整治项目规划、实施和评估中,以发展生态保育型土地整治为目标,强化以土壤肥力提升,加快研发与推广表土剥离技术,保持土壤剥离和回填平整过程中土壤剖面的有机组合和整体性,土地整治后施用有机肥、农家肥,指导实施桔梗还田的办法;增强对水资源保护的力度,水域周围建立保护绿地,避免水利工程项目中过度的裁弯取直,避免由于施肥不当带来的水污染等问题,定期开展清沟掏淤、清捞杂物,确保水流通畅、沟渠干净;在生物多样性保障措施方面,采用硬化路面通过路基打孔为生物迁徙提供通道,设计田间路和生产道泥结碎石路面,辅以耐压草皮,提供动植物栖息场所,保留一定量的沟塘、低洼地,渠道坡面设计为缓坡,减少水位变化带来的冲击等。
结束语
要实现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的规划目标,需要结合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分析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影响机理,积极采取制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体系、建立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生态风险监管调控机构、因地制宜地选择土地整治方法和途径等措施,构建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形成生态风险防范长效机制,使土地整治真正成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篇6
二、建设目标
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内耕地“跑土、跑水、跑肥”的土壤障碍因素得到彻底消除,土壤肥力稳步提高,粮食产量增加15—20,耕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趋于良好,将为实现农业综合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建设地点及概况
经实地勘测,项目建设地点选定在小沙坝村。
该区域年平均气温15℃,年均降雨量1190mm,年日照时数2024小时,海拔840米,该片区主要涉及的小沙坝1组2组和3组三个村民小组,有住户160户,621人,其中劳动力335人,现有耕地面积605亩,其中水田180亩,旱地425亩,20__年,项目建设涉及的三个村民小组人均占有粮食450公斤,人均纯收入1692元。
项目建设涉及面积200亩,其中65亩为梯地,135亩为坡地。该片区由于田间渠系不完善,一直以旱作为主。
四、建设地点选择依据
1、该区域在小沙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点旁,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
2、土地面积集中连片,有利于规模生产和综合开发,同时能很好地起到样榜示范作用。
五、建设内容及规模
1、建设内容
①坡改梯地建设:把现有的坡耕地改造为梯地。
②地力培肥建设:在原有和改造好的梯地内配套实施增施有机肥,绿肥种植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
③沟渠建设:把主沟的土沟部分和田间渠系修建成三面光沟渠。
2、建设规模
整个项目建设规模为200亩。
六、项目建设实施方式
建设内容中的坡改梯地建设由受益群众按技术要求改造,按标准验收,补助到农户的方式进行;地力培肥建设,由受益群众在农业生产中实施完成;沟渠建设由工程队施工,按设计标准及施工协议进行验收和资金结算。
七、项目建设投资概算
1、坡改梯地建设
135亩×500元/亩=67500元
2、地力培肥建设
200亩×300元/亩=60000元
3、沟渠建设
①基础及沟帮工程:[(0.3m 0.3m)×0.5m×1350m]+(0.3m×0.1m×1350m)=445.5m3;
445.5m3×150元/m3=66825元;
②沟底工程:0.3m×0.1m×1350m=40.5m3
40.5m3×320元/m3=12960元;
③砂浆抹面:(0.3m 0.3m 0.3m 0.3m)×1350m=1620m2;
1260m2×12元/m2=19440元。
以上三项合计投资226725元。
八、资金来源
在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补助的20__年高稳农田建设项目资金100万元中按实际建设需要进行使用。
九、实施进度安排
该项目计划于20__年10月启动,于20__年2月完成坡改梯地和沟渠硬件建设;于20__年4月至10月完成地力培肥软件配套建设。
十、项目建设技术措施及质量标准
1、坡改梯地建设:按照生土搬家,熟土回填的技术要求进行改造,建成后的梯地要求达到一平二深三肥四埂牢五有沟六有路的质量标准,梯面宽度不低于1.5米。
2、地力培肥建设:积极发动受益群众积造有机肥料,开展绿肥种植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及推广应用,要求建成后的梯地绿肥种植达面积100,每亩施用有机肥20__公斤,按配方施肥面积达100,测土配方施肥通知单入户率100。
3、沟渠建设:①规划安排田间排灌沟渠7条共1350米,其中1号渠长400米,2号渠长120米,3号渠长150米,4号渠长220米,5号渠长200米,6号渠长160米,7号渠长100米。②沟渠设计为矩形断面,沟心宽0.3米,高0.3米,沟帮宽0.3米,沟底采用C20砼浇筑0.1米,沟帮采用M5.0砂浆支砌毛石并用M10砂浆抹面(附施工断面图)。③对各种材料的要求:A、砼、砂浆:C20砼、M10砂浆、M10砂浆如采用人工搅拌,搅拌次数不得低于6次。B、支砌块石选用不风化的石灰石,大小平低于30公分。C、水泥采用怒江水泥厂生产的P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出厂不超过三个月,无结块状。D、碎石规格:C20砼要求碎石规格粒径为1—4公分,用不风化的石灰石或玄武岩进行破碎。E、浇筑、抹面砂子:采用不风化石破碎或山砂,抹面使用江沙。
十一、项目建设验收及补助款兑现办法
该项目为我县20__年高稳农田建设项目的子项目,与全县高稳农田建设项目一并进行验收,项目建设经验收合格后,由县农业局直接将建设补助资金兑现或结算给参加建设的农户或工程队。
篇7
合作经营
激发农业生产活力
2014年1月18日,克山县仁发村仁发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会议室里,桌子上摆满了成捆成捆的人民币,合作社社员们一张张朴实的面孔洋溢着欢喜:“分红啦!”
在克山,所有农民都羡慕仁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人家带地入社每亩土地收入922元,比自己种强多了。目前,仁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入社成员发展到2638户,涉及10个行政村18个自然屯,入社土地5.4万亩。从黑龙江省农委农机局了解到,像仁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这样的规范社,目前黑龙江省已经达到了61家。
近年来,黑龙江省以推进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为契机,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黑龙江省现代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实践证明,农民的土地流转到现代农机合作社后,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提高,农民生产经营成本降低,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在现代农机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黑龙江省土地规模经营面积逐年增多,目前全省1164个现代农机合作社土地规模经营面积已达1500万亩。
2014年10月20日,在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省农业委员会主任王忠林作了省政府关于全省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发展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截至目前,全省农村土地已流转6507万亩,比上年增长16.2%。全省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面积发展到5971万亩,比上年增长17.1%。全省2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发展到10.5万个。
“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项目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带地入社的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使大型机械更好地发挥作用,规模经营更大范围地普及,标准化生产更精准地落到实处,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了粮食产量,提高了粮食品质。记者从省农委获悉,今后,黑龙江省将在完善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基础上,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切实做好流转信息、土地经营权证抵押贷款等服务,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步伐。
11连增秘诀二:
基础设施建设
筑牢农业发展根基
“地里有机井,地边有排水渠,旱能灌涝能排,不用再看老天爷脸色吃饭啦!”说起这几年水利工程为农民带来的好处,绥滨县东方村红发屯的马景涛大爷乐得合不拢嘴。
从黑龙江省水利厅获悉,近年来,黑龙江省累计投资338亿元,开工建设尼尔基引嫩扩建骨干一期、三江平原14处大型灌区、19处灌区续建配套等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和田间工程,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业生产西旱东涝的心腹之患。目前,总投资300亿元的黑龙江、松花江、嫩江“三江”工程已经全面启动,将兴建加固堤防3000公里,保护着全省五分之一的耕地面积。有了能抗旱排涝的水利工程,农民种地自然是“心中有底”。
从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了解到,近几年,省国土资源厅通过土地整理项目和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进一步释放土地潜能,增加土地产出和粮食产量。2009年,鸭绿河农场抓住三江平原东部地区土地整理重大工程的机遇,第一管理区土地整理项目在省国土资源厅通过立项。土地整理项目一期工程结束后,增加有效耕地面积3800亩,新增耕地率12.56%,增加水稻产量380万斤。同时项目的实施把原来的6000亩低产旱田改为水田,可增加水稻产量600万斤。“有了这个项目,我家地里能新增加45亩水田,农场还免收前2年的承包费,大体算一下,这两年能多得近6万元的收入,这可是实打实的效益账!”说起农场的土地整理项目,鸭绿河农场第一管理区职工刘宝林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土地开发整理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建设亿亩生态高标准农田的战略目标。到2025年我省要承担1亿亩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十二五”期间要完成3197万亩建设任务。2014年,国家下达我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918万亩,我省大力推进已下达建设任务和投资项目的实施,通过各类建设项目验收报备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920.50万亩,可超额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任务指标。
11连增秘诀三:
科技服务
助力农业增产增收
“农事专家大院走,种田示范园区瞅,四季科技培训勤,百姓致富项目有”,“农民种地用科技,串换良种别忘记,拖拉机去耕整地,耕作深度要注意”……“有了这些‘顺口溜’,科技常识不再是‘天书’了!好种子、好技术、好机器,加起来就是咱老百姓致富的‘金钥匙’啊!”牡丹江农民李玉荣看着地里成熟的玉米高兴地说。
近年来,黑龙江省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要求,通过深入实施“科普之冬”,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等活动,打造了一批有科技种田意识的“新型农民”。
2014年,黑龙江省把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严格程序,规范运作,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在保持原有惠农政策不变的基础上,在农业科技创新、新品种培育研发、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扶持政策。2014年3月初提前下拨了143.11亿元的粮食补贴、良种补贴资金,并于3月底前全部发放到农民手中,确保在春耕生产中发挥作用。为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标准,整合资金6亿多元,支持农村新建水稻育秧大棚2.78万栋、智能化催芽基地200个。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进一步调动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今年全省共投入春耕资金600亿元,比上年增加15亿元。
篇8
高密市是全国第二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从2010年开始,利用3年的时间,对境内南部缓丘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进行了全面的新建、扩建和改造,对改善农田水利基础条件、促进农业增产增效、保持水善生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小农水项目建设基本成效
高密市小农水项目覆盖密水街道、柴沟镇和井沟镇3处镇街,受益村61个,受益人口3.54万人。项目包括马旺水库、拒城河水库、王吴水库、李家庄水库灌区和红旗扬水站灌区工程,建设节水灌溉面积9万亩。工程灌溉设计保证率75%,相应的防洪设计标准10年一遇,地震基本烈度按7度设防。水利设施配套延伸到田间地头,渠成网、沟涵通、水满塘、灌排畅,有利于农田旱涝保丰收。基本成效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农业基础条件逐步改善。小农水项目建成后,年新增供水能力1330万立方米,建设节水灌溉面积9万亩,其中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6万亩,有力地改善了项目区贫水枯水的状况,即使在大旱情况下也能保证增产增效。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超过2万吨,项目区农民年人均增收900元。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干旱缺水是该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受其影响,当地种植结构单一,且旱作低产。小农水项目建成后,解决了项目区农业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为种植经济作物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快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步伐。新增土豆、花生、绿化苗木等各类经济作物2.7万亩,新增经济作物产值3343万元,项目区逐步向高效、多元的种植模式转变,促进了“两高一优”现代农业发展。
节水和水土保持效果明显。通过工程建设,供水渠道由传统土渠改造为混凝土防渗渠道或PVC灌溉管道,跑冒滴漏现象得到根本改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4提高到0.817,年节水975万立方米。在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的同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水漫灌对土地的冲刷,有利于水土保持。
农村更加和谐稳定。农田水利建设是功在当代、立在长远的民心工程。小农水项目的建成既促进了农田林网、道路的统一规划和建设,又美化了农村环境,促进了农民增收。项目区的农民一致认为这是党和政府为贫水区办的一件实事好事,群众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加快发展发家致富上来,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呈现出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小农水项目建设的主要措施
小农水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成效显著,主要得益于以下五个方面:
强化领导,精心组织。高密市成立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协调有关方面各司其职。2010年市政府批准成立了“高密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建设局”为项目建设法人,对工程负总责。工程建设局委托山东海逸恒安招标有限公司进行了工程施工和监理招标工作,经评标确定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有效地组织了工程建设。
科学规划,规划先行。项目立项前,我们依据上级关于小农水建设的要求,结合高密市水土资源条件、水利工程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对改造区域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论证,有效地防止工程盲目上马和建设走样。坚持集中资金投入、集中连片建设的原则,重点解决制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卡脖子”工程和“最后一公里工程”。选择水利设施与农业生产矛盾最突出的镇、村实施建设,更好地发挥工程效益,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注重规划的长远性和连续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为后续扩大建设规模奠定了基础和有益探索。
积极筹措,多元投资。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积极争取和用好用活上级资金及地方配套资金。该项目总投资8400多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7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3550万元,潍坊市级配套1170万元,县级配套1200万元。同时,充分发挥受益村投劳折资的积极性,三年共投劳折资800万元。
严抓质量,高标准建设。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严格按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细则》进行监督检查,根据不同工程的不同建设要求设置质量控制点,严格保证各工序质量。严格检验建筑材料、产品质量和施工设备,全程检查施工现场、工程验收记录、技术指标、水电以及信息化监控量测设备安装等建设环节,确保材料、设备、技术标准完全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积极采用全自动变频供水技术,配备信息化测水量水系统、土壤墒情自动测报系统、电磁流量计及低水位报警系统等,保证了小农水建设的高标准。
强化配套,重建重管。成立了王吴水库、马旺水库、拒城河水库、李家庄水库和红旗扬水站五处灌区用水户协会,落实了办公场所,健全了机构设置,工程完成后全部交由灌区用水户协会运行管理。制定完善水价改革方案,合理确定终端用水价格,推行“按方收费”和“超计划用水加价”、“水价、水量、水费征收”公示制度。水利局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对用水户协会进行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以更好地管护水利设施。
三、进一步推进小农水建设的建议
尽力争取新一轮建设立项。高密市水资源相对缺乏,继续进行小农水改造建设对提升全市农业非常必要。除已改造的少部分外,尚有一大批农田需要加快改造建设,下一步的改造任务依然艰巨。从今年开始,国家新一轮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项目要开始建设,目前我局正在编制规划,争取项目立项,新一轮建设规划含盖姜庄、柴沟和井沟三处镇街约8.15万亩农田。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提升高密市农业综合生产水平。
统筹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小农水建设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相连。近年来,高密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小农水建设要紧密配合产业变化的实际,既要考虑眼前,又要注重长远发展趋势,确保工程效益更大,使用期限更长,带动群众致富的能力更强。工作中,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做好长期规划,使产业结构升级具有连续性;强调切实高效,让群众真正享受到工程建设带来的实际收益的改变;更具市场开拓性,以市场为导向,有针对性、方向性的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强农业技术的指导与普及。
注重技术创新。采用并不断普及管道恒压控制等新技术,U型砼渠道衬砌机等新设备,强调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使工程建设与农业产业结构密切结合,使工程建设达到高效性和生态性的统一。
篇9
二是认真抓好基础教育和加强科技培训工作力度。本着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出发点,举办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以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农业技术,同时以村两委班子成员为重点,培训他们的技术能力,进一步带动全村科技发展,充分发挥农业服务中心人员的专长,更好的为全镇农业生产和生活服务。自聘任以来,举办农业科技服务农业技术培训班6期,无偿发放技术资料6000余份,为儒林方、水西方、圈子方等农业生产基地提供科技服务,受益农民达多达1万余次。有效地打为发展我镇农村经济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是提供技术指导。组织山大的多名农技专家分期分批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农技指导,精心组织指导,面对面手把手传授病虫防治和新品种、新技重点指导农民当前急需的农业生产技术。通过推广农业科技应用和农业科技服务,解决了农业生产遇到的问题,农民得到了实惠,极大地提高了农民学习应用农业新科技的热情。加强农业科技指导。坚持深入田头,精心组织指导,面对面手把手传授病虫防治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有关知识。先后组织实施了测土配方、畜禽防治等项长效与突击活动。
同时他对我镇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提出的诸多合理化建议已被我们采纳,带来的前沿农业生产技术已使全镇成千上万的农民受益。下步,我们将通过徐坤教授进一步加大与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的沟通交流,通过其引进新技术、争取科研项目等形式,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使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2016年工作目标
1、农业调研:以打造“世界的菜篮子”为起点,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中心任务,深入调研农业发展的特色与不足,确定适合我镇实际的农业特色发展目标。
2、基地建设:继续实行“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建设区域化种植基地、示范园区、家庭农场,形成规模化优势。
3、配套设施建设:配合镇党委政府,完成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善农田水、路、电网,为生产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高端农产品提供支撑。
4、科研方面:充分利用高校科研优势,引入科研项目2-3项。
篇10
1 我国基本农田保护中的问题
1.1 基本农田保护的责任体系有待完善
国家有关文件规定要建立耕地保护责任考核体系,严格土地管理责任追究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负责,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这些规定对于进一步完善和强化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度起到了作用。但在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主的大环境下,在众多的考核指标中,招商引资、经济增长等指标排在前头,被放在突出位置,而耕地保护指标所占权重过小。因此,当经济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发生冲突时,通常是基本农田保护处于劣势。
1.2 保护基本农田的经济机制尚未真正建立
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分析:一是对于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来说,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的相关经费有相当大的部分还未落实,即使部分地区落实了经费,但由于经费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二是对于农户来讲,并没有足够的经济收益刺激其保护耕地及基本农田;三是对用地者的成本而言,国务院第28号文件和第31号文件提出的征占基本农田按最高标准征收土地开垦费和征地补偿费的规定各地还未落实,从征收补偿上,基本农田的补偿标准与一般耕地还没有区分开来,也是基本农田被轻易占用的重要原因。
1.3 基本农田质量不断下降
目前有四大因素直接造成基本农田质量下降,带来的损失不亚于基本农田的乱占滥用。加剧了基本农田资源的供需矛盾。一是酸雨侵害的面积大、频率高、PH值偏高,直接影响到土壤酸碱度和农作物根系对土壤有效成分的吸收。二是农药、化肥、添加剂、农用薄膜的滥用,农田中有机废弃物含量高,污染了农田环境,恶化了土壤结构,不仅影响农作物产量,而且影响农产品的质量达标和市场准入。三是地表水污染严重,经农作物有害物质的吸附效应和生物链的传递累积,最终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四是工矿企业、乡镇企业、建设工程项目的排污、倾渣占压土地、破坏灌溉和生态植被,造成土质恶化、地力衰退,有的甚至使农业生产无法进行。因此,做好基本农田质量管理工作是依法洽农、依法兴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
1.4 农业生态环境变劣
由于城乡工业的发展,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进人农田,城市垃圾占地,化肥、农药、农膜使用不当,造成水体和农田污染。据报道,我国因重金属超标而造成经济损失达100亿元,全国面源污染面积近20%如过量施用氮磷肥,不但起不到增产作用,反而防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病虫发生严重;除造成经济损失外。还污染土壤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因此,加强基本农田保护,除严格控制耕地数量外,还需防止土壤污染和土壤退化。
1.5 基本农田保护的规划不够科学
我国有关土地管理法规明确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应将基本农田保护作为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确基本农田保护的布局安排、数量指标和质量要求,应将优质农田优先划为基本农田。然而当前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方法基本上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思维,由上级政府向下级政府进行层层指标分解。不少地方政府并不认同上级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而是把地方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将大量优质高产的农田划定为经济发展区域。优先考虑将远离建设需求区的耕地划为基本农田,“划远不划近”、“划劣不划优”现象很普遍。
1.6 基本农田的占补不够到位
根据“基本农田占补平衡制度”,建设占用多少基本农田,就必须补划数量相等、质量相当的耕地。确保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但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对“质量相当”并可操作的硬性指标无法控制,对基本农田的“占优补劣”已成为一种通病,占补变成了单纯的数量平衡,补划的基本农田的生产能力不及被占用的基本农田,最为典型的就是城镇四周或交通要道沿线两旁的大量生产条件优越的高产稳产基本农田被占用,而补划的却是区位偏远、农田基础设施差的耕地,结果造成基本农田数量虽然没有减少,耕地质量却大大降低,使区域基本农田总的生产能力下降,从而违背了基本农田占补平衡的本质要求。
1.7 基本农田保护带来的机会成本不能合理分摊
划定为基本农田的耕地,就意味着只能从事粮食等社会需要的农产品生产,而不允许其非农化,也就等于放弃了发展权。基本农田的使用者、所有者就不能实现其非农化带来的土地增值,这种发展权的放弃,应该得到社会的补偿,因为基本农田保护带来的种种好处是由全社会分享,社会必须为此支付相应的成本,然而目前我国对基本农田保护并没有进行相应的补偿,基本农田的使用者、所有者几乎承担了全部的保护成本。这种不公平的现象无疑会打击基本农田保护区农民、村集体及地方基层政府保护基本农田的积极性。这也是造成目前我国基本农田保护的执行主体缺位的根本原因。
2 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2.1 提高对基本农田保护的认识
开展基本农田保护是加强农业法制建设,保护农民利益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各级领导在重视农业生产的同时,要将基本农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的质量保护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农业部门要积极主动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
2.2 依法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
强化土地执法,遏制违法占地,对越投批地和各类违法占地行为要严格运用土地监察手段依法查处,加大基本农田保护法规建设的力度。在保护区内,不准挖沙取土,不准打坯烧砖,不准建房,不准闲置抛荒,严格加强基本农田管理制度。
2.3 加大改造中低产田力度
要广辟有机肥源,扩大绿肥种植面积,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推广秸杆还田,开展化肥质量监测及地力监测工作。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和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水平,实现用地和养地相结合、改良和利用相结合、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地力建设和良种良法相结合、当前利用和长远利用相结合,逐步把各类型耕地建设成具有较高生产能力的高产、稳产农田。
2.4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严格控制工业企业“三废”排放量,定期检查,经常监测。使“三废”排放量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农膜,减少化肥、农药、农膜的残留,加强对土肥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相结合、农林牧相结合的方法,实行山水田林草综合治理,发展生态农业。
2.5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的舆论宣传
土地管理部门应求真务实地开展一场基本农田保护宣传活动。让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基本农田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强化基本农田保护法制意识,形成一个人人知道农田保护、人人遵守农田保护、人人监督农田保护到社会环境,将我国的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做得扎扎实实,深入持久。
3 结束语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是基础的基础。保护现有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使有限的土壤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佳生态效果。耕地数量的变化比较直观,容易引起重视;而耕地质量的变化是缓慢的、隐形的,不易引起关注;但如不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将进一步制约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基本农田保护,除严格控制耕地数量外,还需特别重视耕地质量。
参考文献:
篇11
1.只注重生产功能,对生态服务功能关注不足
从我国生态农业的实践来看,当前的生态农业还是以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追求实物产出为主要目标,而对生态农业系统自身所提供的如碳汇、旅游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没有给予充分重视。
2.只重视产业节点,对产业之间的耦合重视不够
我国生态农业的实践是以种植业为核心的,如何实现种植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耦合,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也没有找到有效的途径与措施。同时,还缺乏市场化的引导、规模经营、专业化生产和品牌化推广,难以实现生态农业的预期效益。特别是种植业与养殖业之间耦合关系的缺失,导致了种植业自身和养殖业的污染。
3.尚未建立完善的生态农业管理标准化体系
随着生态农业发展,需要先进的管理方式,但我国至今仍缺乏完善的生态农业管理标准化体系,整体处于较低水平,标准不完善、可操作性差等问题突出。
4.个别区域盲目推广生态农业模式
不同区域生态资源条件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业生产的传统不同,因此发展生态农业需要从自身的条件出发,选择适宜当地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技术和管理方式等,但在我国不同区域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明显存在着脱离区域实际,盲目推广生态农业模式现象。
二、发展生态农业应实现“六大转变”
1.从传统生态农业向现代生态农业转变
局限于农业内部的狭义生态农业,无法解决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优质耕地资源、清洁水源日益短缺和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问题。因此,需要实现向现代生态农业模式转变,即注重生态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有机耦合,以优质农产品加工为纽带,将市场、生产和流通领域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产加销一体化的一、二、三产业网络型链条。集生产、流通、消费、回收为一体,构建产业化的种养及废弃物资源化的食物链网结构。
2.从单一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活和生态相统一的多功能转变
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一直以追求高产为目标。在生态资源环境制约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不单是生产农产品,还提供了生活、生态等其他多种服务功能,如碳汇、调蓄洪水、净化环境、旅游和景观等方面。因此,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应切实注重多种功能的发挥。
3.从传统精华的单纯继承向传统精华与现代技术融合转变
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特别重视传统农业技术精华的继承与发扬,但在严峻的生态资源环境形势之下,再单纯依靠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就难以发挥生态农业的多功能性。因此,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应注重传统精华与现代技术之间的融合,通过将它们进行集成,从而发挥技术综合优势,推动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
4.从单一关注产品数量向数量与质量并重转变
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发展不足之时,农产品的品质较好;生产能力提高之后,实现了农产品充足供应,但农产品品质却因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和杀虫剂等化学品的过量施用,以及工业对耕地资源、水资源的严重污染而下降。以往,国家在农产品供应,特别是粮食安全方面,过分地强调了数量安全,而对质量安全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导致出现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因此,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走向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发展道路。
5.从小规模分散化生产向规模化与产业化转变
当前,以农户为经营单位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规模小、分散化程度高,不但带来了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阻碍了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产业化将成为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但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因此应加快土地流转、扩大种植规模、发挥品牌效应、规范基地生产并提升竞争能力,以提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水平。
6.从简单的农业生产向文化传承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转变
我国几千年的农业生产积淀了丰富的农业文明。当前任何区域的农产品都可以体现该区域的文化、历史、地理和人文背景与内涵,因此,注重区域文化元素符号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有利于引导地方政府和社区重视和弘扬民族文化,避免传统知识的丧失,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为未来的经济开发保留知识和资源储备。
三、加强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强顶层设计,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布局
(1)在整体布局上妥善处理不同功能区域间的关系,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在整体区域内进行生产、生态和生活区域科学、合理的功能布局。
(2)建立完善生态农业分区治理办法。明确区域内农业生态治理的核心问题、重点目标和农业产业适宜发展模式和规模,以促进不同区域在国家总体规划框架下,编制区域生态农业发展规划,确保生态农业发展规划与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发展规划以及“十三五”规划相协调。
2.建立种植业、养殖业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
根据循环型生态农业原理,在规模化养殖区域,构建以农作物生产为基础的生态农业产业循环体系,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协调发展,使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逐步建设高标准农田,利用农作物秸秆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实现区域内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产业之间的农业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同时,逐步减少化肥的投入,进而改善土壤,提高农产品品质。
3.加强区域农业生产技术的生态集成
根据不同类型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的实际,通过传统农业技术精华以及现代技术的融合,对农业生产技术进行生态集成,发挥出技术的综合优势,以实现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如在粮食主产区,重点开展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主的技术集成示范,实现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在水资源短缺地区,重点开展以农业生产节水为主的技术集成示范,重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
4.创新经营机制,建设现代生态农业基地
(1)转变经营主体,建立示范基地。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园区和家庭农场为载体,以当地最突出的生态环境为切入点,因地制宜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成果转化,建设一批现代生态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基地。
(2)创新耕地流转机制。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着严重的水土资源约束,因此,要实现规模经营,必须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以及投入机制,探索土地流转的新形式,以满足发展生态农业所需要的土地规模。
(3)转变运作机制,建立企业与农户“双赢”的利益机制。在利益分配机制上,要形成各利益主体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投入及产权关系,并获得收益。要积极探索农业生产要素入股方式,采取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农民与龙头企业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把利益机制纳入规模化、制度化的轨道。
5.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推动生态农业产业化
(1)确保生产地生态环境安全。因此,应制订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标准和规范,实现梯级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防治农产品产地污染,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2)加快制订生态农业技术标准及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快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制订严格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使整个生产加工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都能与国际市场接轨,以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立以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主的农产品速测点,配备速测设备和人员。
(4)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以现有国家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积极培育若干国内外知名农产品品牌,依法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知名品牌,以此带动全国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壮大。
(5)搞活生态农业产品的市场流通。利用信息化技术,整合各种农业信息网络服务资源,建立生态农业发展的信息平台,发展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加快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6)落实生态农业发展的服务体系。政府、金融和保险等部门需要转变职能,完善和优化服务体系,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不断完善与壮大生态农业产业链。同时,要建立各种生态农业服务体系,稳定生态农业服务队伍,提高生态农业的社会化服务水平,从而提高生态农业化解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6.注重水土资源数量保护与质量提升
(1)以土地生产率为准则,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通过土地整理复垦补充的耕地面积,需要根据土地生产率为准则进行衡量。具体来说,以区域土地生产率的平均水平作为标准,对补充的耕地进行折算。
(2)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目标,改善耕地质量。对不同区域耕地逐步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采取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土地生产率。同时,建议尽快从国家层面把有关涉农资金整合起来,以提高农田建设标准。
(3)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创新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加强土壤污染的生态修复。
(4)以“三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为原则,提高农业生产的水资源保障。要以提高灌溉用水效率为着力点,明确节水的重点区域,并注重不同区域的技术开发与集成;同时,要以区域水环境保护为核心,调整产业结构,切实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灌溉水资源,实现农产品数量与质量的“双安全”。
7.建立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有效政策激励机制
(1)建立生态指标约束机制。以区域整体为对象,构建水资源、耕地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数量与环境质量保护的农业生态约束指标体系,确保“生态红线”。同时,强化“生态红线”意识,逐步建成资源保护与利用考核办法,以加强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篇12
认真贯彻中央和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保供增收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工作力度,以扩大总产、增加效益、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主体路线,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单产为主攻方向,以落实种粮补贴政策、加强耕地保护和利用、开展高产创建、推进配方肥普及、扩大规模经营、搞好重大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强化农业防灾抗灾、增加生产投入为主要手段,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努力发展粮食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生产,实现全县粮食总产稳定增长,确保粮食产品有效供给。
二、目标任务
兼顾小春和晚秋生产,突出抓好大春粮食。重点抓好水稻和玉米生产,大力发展薯类和杂粮。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25万亩以上,其中水稻14.4万亩、玉米35万亩、小麦2.6万亩、薯类62万亩、豆类6万亩、其他粮食作物5万亩,粮食总产达30万吨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一)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各乡镇、县及涉农部门要通过各种宣传方式,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对中央、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各种支农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核实面积,严格补贴标准,及时将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种粮大户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项补贴资金足额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县财政和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各项补贴发放的监督,各乡镇要认真做好各类补贴兑付工作。
强化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耕地质量管理条例》实行耕地保护首长责任制,二)提高耕地利用水平。乡镇主要领导为耕地保护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依法加强基本农田、用地补充、农业环境污染的监控管理。充分发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口粮田建设、粮食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农田水利等项目作用,集中连片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实行田、水、路的综合治理,大规模开展中低产田改造,提高高标准农田比重。强化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引导和规范耕地承包、流转,防止耕地闲置、撂荒,保证粮食生产面积。
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把继续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作为全县粮食生产工作的重点,三)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全县范围内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县农委负责抓好桑柘镇马铃薯、新田乡玉米、汉葭镇玉米3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的建设,各乡镇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选择水稻、玉米、薯类、高粱等主要粮食作物,建设1至2个千亩以上规模的高产创建示范片。各示范片要通过增加生产投入、推广主导品种、集成应用高产高效技术、培育种植大户等措施,实现示范片较大面积增产10%以上,提高生产水平、引导规模种植等方面做出典范。通过宣传高产做法,展示增产增效成果,促进粮食增产增效技术的应用,带动全县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
促进粮食生产节本增效。县农委要充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的前期成果,四)推进配方施肥。形成县内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不同耕制以及不同产量水平的施肥配方,制定配方肥施用简易技术方案,利于种粮农民使用。各乡镇要积极引导农民树立科学施肥的意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推广配方肥施用,从而使广大种粮农民节约施肥成本,增加种粮效益,减少施肥浪费和农业污染,促进粮食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提高粮食生产集约化水平。把培育种粮大户和推进集约化生产作为全县粮食生产的重要工作来抓,五)扩大规模经营。逐步提高全县粮食生产规模化水平,发挥规模种植在遏制耕地撂荒、提高生产水平、发展现代农业上的主力作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尊重农民土地流转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强指导和服务,大力扶持种粮大户和合作组织,项目实施和资金扶持上予以优先考虑,种植品种建议、生产技术应用、产后销售渠道沟通上给予优质服务,引导各类有识之士、各种经营主体加入到发展粮食生产上来。
六)推进重大病虫害专业防治。围绕主要粮食作物,强化病虫监测预警。抓好主要病虫鼠害的监测,加强对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的会商,努力提高病虫害预报的准确率,进一步扩大马铃薯晚疫病预警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提高指导防控面。坚持“政府扶持、部门引导、农民自愿、市场运作”原则,建立一批专业化防治组织,对主要产粮区的重点粮食作物进行病虫害集中防治,降低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七)减少粮食生产因灾损失。近年来农业灾害频发,科学防灾减灾。给粮食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日益加剧,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把降低灾害影响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农业部门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联系,掌握灾害性天气信息,制定粮食生产的防灾减灾技术方案。各级各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应对农业灾害,把灾害对粮食生产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篇13
由于地域面积广、人口基数大,截至目前,浏阳市仍有省定贫困村33个,未脱贫家庭9830户,贫困人口29832人。为实现精准扶贫全覆盖,全市省定贫困村均已派驻4人以上的驻村工作队,确保每村有1名长沙市级领导或浏阳市级领导联系帮扶。同时,统筹安排市、县、乡、村四级干部6000余人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实现了干部帮扶全覆盖。长春社区就是其中之一。
2015年8月,浏阳市委、市政府派市发改局到荷芳村联点帮扶。发改局党组高度重视,当即选派李官求等人组建工作组奔赴到村开展了“一进二访(进村入户、访困问需、访贫问计)”。
两年时间即将过去,时光逝水无情,但是对于全心全意奔跑在精准扶贫长路的驻村第一书记李官求来说,时间远远不够用,他只希望时间再慢些,让他能把事情做得再多些、把服务做得再细些、把产业发展得再好些。
而这一切都要从三年前的那次主动请缨说起。
主动请缨 扎根基层
2015年7月,发改局党组正在为扶贫工作人员的选择而反复斟酌的时候,当年39岁的李官求挺身而出,主动请缨,要求担任扶贫工作队员去驻村扶贫、帮扶困难群众。
“我出身农村,了解到偏僻落后地区乡亲的贫困状况后,更愿意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李官求是土生土长的浏阳人,对绿色军营向往,为保家卫国的理想所激励,他于1993年入伍,怀着火热的激情,在军队摸爬滚打了17年。
2011年,已是营级军官的他本有机会留在省城工作,但是毅然放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了念念不忘的故乡――浏阳,分配在浏阳市发改局。从军队到地方,从营级军官到普通干部,他没有丝毫怨言,没有半点后悔。为充实自己,更好地服务于地方,他抽出时间加班加点自学,只为迅速掌握地方工作的知识,迅速熟悉岗位职能。凭着一股子钻劲,很快,他就在自己的岗位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到一年时间就担任了浏阳市发改局办公室副主任、产业发展科长,成为局里独当一面的中层骨干。虽然他本职岗位工作多、任务重,但是面对扶贫帮扶的任务时,他不仅没有犹豫、退缩,反而主动请缨、主动参与。
初到荷芳村的第一天,看到村内道路破旧、狭窄;一到晚上就是黑漆漆一片,行人只能打手电出门;村民缺乏公共休闲娱乐设施;田地也因水利不畅而荒废……种种问题,李官求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第二天,他就迅速行动,召开村支两委会议,商量谋划村级发展。“要致富首先要加快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村级发展基础。尽管困难重重,但对经受了军队洗礼的党员来说,困难,是催人奋进的硎石。”为此,他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竭尽全力为荷芳村争取项目和资金。
2016年3月,荷芳村和长兴社区合并,村域面积扩大了,人口增多了,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李官求考虑的事情更多了,要谋划的事情更宽了。
首先,他带领村支两委制定了村级发展三年规划,及时向发改局党组报告村级发展思路,争取本单位的强力支持,积极争取政策落地,大力完善道路基础设施。2016年1月市发改局筹措资金15万元,支持长春社区安装太阳能路灯160多盏。从此,长春社区结束了一到晚上就伸手不见五指,出行隐患大的问题,实现盏盏路灯明亮亮,村民出行极通畅,大大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为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幸福家园,市发改局后又帮助解决了2016年两型村庄建设资金20万元。
为改造村组部分泥沙路,李官求积极发挥自己作为发改人的优势资源,积极对上协调,在他的全力争取下,获得了省发改委支持的道路建设资金20万元。同时,大力协助村级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将项目纳入规划的笼子,社区的村级主干道维修改造纳入浏阳市“十三五”农村公路三年行动改造专项支持,有效缓解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压力,2016年完成了集镇片和荷芳片6.5公里路面的提质改造,下一步将继续改造仁兴片的近3公里主干道。2年来,累计争取项目资金103万元。
在推进道路建设的同时,李官求还想方设法改善农业耕种条件、农村休闲娱乐设施。由于农业依然是该村的主导产业,为此,他协调解决长春社区荷塘片500余亩、仁兴片800余亩农田和村级主河道整理疏浚工程,将其纳入2016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年度计划,特别是主河道整理疏浚工程,投资52万元,采用了村级自建的“四自两会三公开”的模式,极大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此外,他还主导建设了近500平方米村民体育健身活动中心、近400平方米的廉政文化墙,今年计划打造300平米的老年人文化活动中心。
茶余饭后、农忙之余,社区群众也有了可以休闲放松的地方,结束了过去打麻将、打牌等不良休闲方式,使社区群众从牌桌走到了健身中心,现在打球的、散步的、跳广场舞的,在长春社区比比皆是。社区群众既享有了乡村的宁静,又享受了城里的公共服务。村民罗利华说,“虽然我们现在是在农村,但是现在道路宽敞了、路灯明亮了,连娱乐广场都有了,我们想打球就打球,想跳舞就跳舞,真是赶上好时候了”。
聚焦产业 大搞扶贫开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李官求牢牢把握扶贫工作的宗旨,致力于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他深深地知道,给予一点只是一点、帮扶一些只是一些,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自主脱贫的观念问题,发掘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户脱贫、村摘帽,让社区群众彻底拔掉贫困的根子,走出贫穷的泥潭,走上康庄致富大道。
为此,李官求绞尽脑汁多方考察,综合分析反复思考之后,终于把自己的打算搬上村支两委的会议桌上,他提出,要充分开发本地的农业特色资源。既然当地的土质适合红薯、茴香生长,种出来的农产品味美、性价比高,何不发展特色种植呢?为了鼓励农民发展特色种植,消除他们担心销路和价格等问题,他多方洽谈,引入了本土企业家“蜜蜂哥哥”创始人何国华到社区成立了“浏阳市荷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对红薯、茴香等农产品实行保底收购,实现统一运输、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一条龙服务”,减少农户因为担心销路的经销风险和因缺少劳动力而带来的农产品损耗风险,彻底打消了他们的顾虑,5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踊跃地与浏阳市荷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茴香和红薯种植合同。单单是这一项,预计每户可以增收4000元以上。
不仅仅是发展特色种植业,李官求走遍全村的精准扶贫户,协助帮扶责任人通过“一户一策”制定帮扶措施。如贫困户罗自友。根据罗自友家庭情况,李官求为他制订了发展养殖脱贫的计划,协调农商行扶持了他3万元小额贴息贷款资金,建设了200余平方米猪舍养母猪4头,现母猪下了小猪仔47头。为节省成本,罗自友自行养殖了这47头小猪仔,目前猪仔长势很好,按当前市场价格预测,每头出栏生猪可卖2000元,预计收入9.4万元。而且母猪今年还能繁殖一批生猪,1年折算下来他能卖出生猪100只左右。剔除养殖成本,预计今年他通过养殖生猪这一项就能有近10万元纯收入,成功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道路。
对于村级集体经济怎么发展,李官求也研究了对策。一方面引进湖南汉能集团,投资15万元发展产业扶贫,建设了北区第一个光伏发电网站,安装面积近20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扣除村级自身用电费用,预计每年能富余5000多元,增加了村级集体收入。另一方面,以自愿为原则,成立长雄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开展土地流转,通过将土地集中起来,统一引进企业发展种养殖业,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截至目前,长雄土地合作社已流转了土地608亩,股权占比40%,预计投资60万元,农户每亩分红达到500元以上。同时,充分利用长春社区地处浏阳“十大旅游精品线路”之一赤马湖畔的资源优势,利用浏阳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村宅基地改革的政策优势,引进企业人才来村内购置土地投资办厂。
基A不牢,地动山摇,而基层稳定的关键就是队伍,核心因素是人,只有建立一支团结稳定、结构合理、敢于拼搏的村支两委队伍,社区的发展才有可持续性。李官求带领的驻村工作队高度重视村支两委换届选举,意在培养“永不离开的工作队”。在今年的换届选举中,作为第一书记,李官求全程参与、协助村支两委开展换届选举,在学深学透换届有关要求和纪律的基础上,深入走访群众,掌握民情民意,严格按照程序操作,确保“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依法依规依程序,选举全过程公平、公开、公正,确保换届选举风清气正,选举圆满成功完成。新一届村支两委班子的产生,为长春社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能量,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做好党建工作始终是基层工作的重要抓手,驻村工作队立足党建促发展,开展局机关支部和长春社区的支部联系共建活动。2016年6月13日,市发改局驻村工作队与辖区内153名党员开展了“两学一做”教育专题学习及迎“七一”庆祝建党95周年活动。6月25日与长春社区开展庆祝建党95周年迎“七一”“帮扶杯”篮球赛,极大丰富了村级文化生活。
瞄准未来 带领农民奔小康
长春社区共有贫困户149户488人。目前尚有未脱贫人口71户240人,2017年预计脱贫38户123人。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等一户一策帮扶措施,绝大多数建档立卡贫困户都在稳步脱贫。但是也有极个别的,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独自脱贫。
精准扶贫的要求是全覆盖、全面脱贫,对于这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官求和扶贫工作队千方百计为他们想办法、谋出路。一方面积极为他们申请低保补助,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为他们争取更多政策内关心和帮扶救助。
村民刘良庆患有肺结核,妻子中风,夫妻两人无劳动能力仅靠低保过日子,了解情况后,李管求积极协助其申报了民政、、红十字会的困难补助;村民罗平汉利用自家农田养殖黑斑蛙,按政策要求想办理特种养殖证,李官求第一时间为他到林业局咨询政策,协调解决手续办理等问题。村民熊望宜家中独孙因故死亡,剩下年迈的80多岁的熊望宜两夫妇和亡者母亲,家中情况凄惨,他积极向单位汇报,争取帮扶关心,为他送去慰问金2000元。对于困难学子,开展“贫困助学、爱心下乡”活动,发放爱心助学款1.2万元,捐助贫困家庭儿童20人。并在积极协调社会力量,准备引入支持长春社区贫困户儿童开展教育助学。两年来,累计发放爱心助学金、困难慰问金等10万余元,如同阵阵及时雨为群众解了燃眉之急,获得了群众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