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档案处理方式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档案处理方式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档案处理方式

篇1

1 医院档案开发利用工作中的常见几个问题

1.1查阅检索方式落后,影响档案的开发利用 目前许多医院档案以"卷"和"件"形式并存,由于以"卷"为单位的档案形成时间较早,且这部分档案基本以纸质档案形式存在,档案科在查阅此类档案时需要通过全宗分类,按照年度分类、组织机构分类等方法按卷进行查阅,这种查阅方法速度相对较慢,不利于档案查询。此外,近年来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电子档案的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如何提高档案借查阅速度,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将"死"档案变成活资料,是医院档案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

1.2档案开发利用形式单一,影响利用效果 档案由于其具有一定的保密性,许多医院档案管理者便将"把住档案科的门,锁紧档案柜的锁"当成自己工作的本分,对开放、传递档案信息顾虑重重,这就很容易使档案管理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如何开发多种渠道,做到既能挖掘到档案的精髓,又能更好的为我所用,推动档案开发利用工作向纵深发展,是档案开发利用工作面临的一个问题。

1.3相关人员归档意识薄弱,影响档案的开发利用 综合档案科是医院档案的管理部门,各类档案源于各个行政科室,而兼职档案员的素养结构及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档案质量。目前许多医院兼职档案员对归档工作存在以下两种错误态度,①懒于归档,即对待归档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作风浮躁,对每年度需要归档的材料懒得整理,抱着归档材料越少越好的不负责任心理;②误读归档,有的兼职档案员把档案科当成了"仓库",把自己用不上,放在眼前"碍事"的各类材料不经认真选择统统归档,这样不但增加了档案科工作量,造成档案材料的重复收集,且无谓的占用档案库房,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如何提高兼职档案员的归档素养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项共工作。

2 解决档案开发利用中问题的途径

2.1充分利用档案管理系统软件,推进档案信息数据化管理 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加大档案工作资金投入,在安装配置档案管理软件及档案库房自动温控系统同时,还为档案科配备电脑、扫描仪、复印机、刻录机等设备,使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同时医院档案科积极推进档案的电子录入进程,实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两种档案保管形式的有机结合。今后还将进一步探索开展档案信息院内网上浏览服务,集各种信息资源为一体,将档案信息按密级分类,设置浏览权限,利用院内OA网上办公系统,为利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2.2充分发挥电子文件优势,促进档案开发利用向纵深发展 档案科作为收藏保管档案信息的部门,它既可以开发利用档案原件,也可以对原件进行加工、转化而得到二次或三次文献信息,而电子文件就是将数字化信息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远距离传输,使异地利用成为可能,这就使电子文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医院医疗执业许可证、法人证、组织机构代码证、母婴保健证作为经常使用的证书类档案,由于其应用范围广,利用的科室多、人员多,经常会遇到所需证书载体不同、交叉使用的情况。对此,我们在工作中探索采用复印、扫描结合的管理方法,在做好保密措施的同时严格控制各类证书适用范围,以保证其正常用途。譬如对需使用证书复印件的科室或个人在认真填写档案借阅申请单上的相关信息后,由档案科在复印件上注明用途并加盖医院公章;对需上传网络的电子版证书,由档案科首先进行扫描,然后在扫描件上添加水印,注明用途,既保证了信息的安全又最大限度的方便了使用。此外,数码摄像机、数码录音机等电子设备的使用,为档案开发利用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2.3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档案意识 医院档案科应加强档案知识的宣传,普遍提升医院各级人员的档案意识。可以通过院报、院周会等形式宣传档案馆藏内容,采取举办档案展览、印发编研材料、组织档案知识问答等方式,广泛向医务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宣传医院发展历史,增强对馆藏珍贵档案的了解,达到强化归档意识的目的。同时将档案管理纳入职能部门年终考核工作,多措并举、踏踏实实地做好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

总之,档案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只有科学管理,合理开发利用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体现其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均贤,李现红.档案管理[M].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2010.

篇2

建立动物防疫档案管理是加强动物防疫管理的一项措施,对动物防疫、畜牧生产决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动物防疫档案管理,便于农村畜牧站防疫员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动物和家畜家禽的防疫情况,针对病情进行相关的卫生防疫,确保疫情不传播和扩散,同时也能够明确家畜家禽下次免疫的时间;能够有助于相关部门对家畜家禽疫情进行及时检查、及时核实,及时发现问题,这样一来就能够为预防家畜家禽疫情提供参考;能够查清动物疫病根源,为家畜家禽等动物疫病传播防控提供相关依据;能够使畜牧防疫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家畜家禽养殖情况,为今后进一步在贫困地区发展家畜家禽生产提供参考依据;能够进一步核定家畜家禽防疫数量和质量,这对于在一线的广大农村防疫员工作敬业情况也能进行及时了解和考核。

建立健全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档案是促进农村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为此农村动物防疫员就要按照上级指示精神把动物防疫工作抓紧抓好,及时报告动物疫情,做好认真的如实记录。对于动物疫情的记录不但要包括养殖企业(场、户)的基本情况,还要有家畜家禽的种类,家畜家禽的存栏数,家畜家禽的疫苗种类以及免疫时间等详细且准确的基本情况。

1制订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探索建立县级动物防疫档案管理制度,我们针对我县动物防疫部门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大量地征集县、乡、村各级动物防疫管理人员意见和建议之后,组织专家进行调研评估,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出了切实可行的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实施方案。在县畜牧管理局的统一领导下,我们要求下边各畜牧站对本辖区内的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情况建立专门的防疫管理档案,并把这项工作作为年底防疫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层层落实,层层负责。

2落实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专项经费

对于县级防疫部门来说,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管理的项目较多,所涉及到的防疫内容也相对繁杂,这就需要动物防疫员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必备的相关动物防疫知识。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档案的建立,从通榆县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还是由村级卫生疫员具体实施,因此要做好这项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工作,就必须落实他们的劳动时间,落实给家畜家禽等动物进行免疫注射的具体时间和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建立完整的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管理档案。同时应把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经费列入地方财政年终统一预算来进行管理,县畜牧防疫部门每年也要安排一定的预算资金用于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经费开支,必要时可以向上争取项目经费。如果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经费能够纳入县级财政支付,那么基层防疫人员的劳动报酬问题就会得到相应解决,这就能充分调动村级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把防疫工作干好。

3村级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员的聘用

村级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员的主要任务就是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养殖畜牧业的现状,做好本辖区内的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工作,因此,要求村级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同时还要进一步地理解和掌握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相关知识、免疫程序、法律法规,能按按照规定认真开展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工作。以保证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工作能够及时正常开展以及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档案制度的顺利实施,对此,可以考虑以原有的村级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员为主要对象,按本村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员必须具备的条件进行严格的考核,3年或5年对于重要岗位要重新进行聘用,同时解聘那些与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员工作要求不适应的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员,必要时可以考虑面全向社会直接招聘有意从事农村畜牧防疫事业,而且年轻有一定专业知识或相关专长的乡土人才加入村级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员队伍,以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转。

4对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

为了统一农村防疫员的思想,明确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具体要求,使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方案能够顺利地实施,就必须对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相关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为此,县畜牧管理部门应当定期举办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相关人员及乡镇站负责人参加的培训班。同时还要举办全县村级动物防疫员参加的培训班,要求参加人员达到90%以上。就动物免疫程序及如何建立动物免疫档案等一系列问题做为培训的主要内容。通过培训使相关人员掌握免疫程序,不断建立和完整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档案,以便于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方便。

5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督促检查指导工作

建立县级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档案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对于村级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员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只有通过不断地加强督促检查,对于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逐步完善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档案,把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工作正常开展下去,为当地农民发展畜牧业提供优质服务。

实践证明,在县级动物卫生防疫部门,如果平时能够有效地对动物防疫情况进行档案管理,在重大突发动物疫情时能够提供第一手材料,帮助分析疫情,从而能够有效地采取措施,控制或者减少动物疫情的发生与漫延,推进动物防疫与家畜家禽等防疫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3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快速发展,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方式也在跟着变化。但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本质内容是没有变化的,熟练掌握人事工作、档案工作是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最基本的工作。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已经是信息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加计算机的工作模式已经渗入到了每一个行业中,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再是一档案袋的形式保存,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录入保存的形式,计算机管理人事档案的方式非常方便,可以随时调取查看,就不用再像以前一样到档案室的书柜上翻找那么麻烦。积极的采用现代化的技术与设备,开发或购买计算机管理软件,创建科学有效的人事档案存储和检索工具,可以很好的将人事档案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所以,从事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一定要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的操作。还有就是人事档案工作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从事该工作的人员必须要能够坚持原则,不得随意篡改以及泄露。因此,要加强医院人事档案的管理人员的各方面素质,多组织工作人员参加专家的授课辅导或者去外面学习交流,从而最终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水体。

2转变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观念,确保档案的真实性

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所以要在思想以及行动上对其引起高度的重视。然后就是要对医院人事档案的内容、分类进行归类整理,对人事档案材料的归类范围、归类时间要有明确的标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将员工的工作能力、业务能力还有所取得的专业奖项以及社会影响等在其人事档案中表现出来。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非常地仔细,确保人事档案材料的真实性,还有人事档案的材料对纸张、字体规格、公章等都是有使严格要求的。所以,一定要对此进行严格的控制,对一切违规的人事档案采取拒收的形式来确保其规范性。最后就是对于医院人事档案要不断的收入新的内容,因为员工会随着工作时间的变化而出现一些新的变动,比如人事的升迁、职位的临时变动或者行业的变更等都是要能够及时的在人事档案中表现出来的。因此,要不断的与各部门之间嫁接好一座良好的沟通桥梁,及时的进行有效的沟通,如此才能在员工的人事档案中补充新的材料,从而人事档案也才能真实的反映出最新、最全的人事信息。

3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医院人事档案社会的使用率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终极目的是要让档案得到充分的利用,如此才能体现出其社会价值。所以,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要能够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率,加强服务意识。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不仅仅只是收集、整理以及保管那么简单,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要将其进行开发与利用。还有就是工作人员会随着工作的性质进行调动、职位提升等,所以,要能够及时的掌握有关的信息以及工作动向,从而达到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水平的目的。第二,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人事档案的查阅速度。人事档案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供有需要的人员进行查阅,以往的档案室就像图书馆,要像找到某人的人事档案非常耗费时间。而现在有了计算机与互联网之后,软件的检索功能使得查阅非常的方便。但也必须有人将人事档案编写成目录才行,并将人事档案扫描到计算机中进行存储。如此以后就可以直接在电脑上看到,如果要到档案室提取人事档案资料也很快捷方便。

篇4

人事档案(personnel archives );管理方法(management method);研究(research)

人事档案的管理是通过记录人才相关成长经历和社会实践经验,从而体现个人在学习思想、成长环境、个人业务实践能力、社会生产生活奖惩等相关经历的归纳,人事管理部门通过管理档案可以掌握每一个人的学习经历、技术职称水平,学习工作社会影响情况,从而记录个人的工作履历过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过对人事档案的管理保证了企业对于人才资源的管理,可以提高企业对于人才的监督和管理,有利于因地制宜的合理安排人才的分配和运用,保证企业整体的发展。但在长期的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旧有的管理方法已经不能合理的保证人事管理的整体发展,在管理过程中有很多的问题产生,如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保证人事档案管理的更好发展,使企业可以更好的运用人才资源保证企业的更好发展是本文接下来要研究的问题。

1 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1.1 管理层对于人事档案管理的轻视

在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因企业领导没有合理的分配重心,对人事档案管理没有合理的安排和运用。他们只是粗略的在整体概念上认为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是相关资源的储存性工作,是对于人才相关数据资源的保管,没有对人事档案资源的管理有合理的分析,认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是企业发展的记录工作,而不是分析工作。这造成从管理层形成了一种人事档案管理的不重视惯性,导致人事管理工作人员工作上常常疏忽大意,不细心。没有合理的条理性的管理导致人事档案没有系统化的管理规程,档案出现查找困难,甚至丢失的问题。长期的不合理管理造成资源上的浪费和企业经济上的损失,没有真正形成档案管理的目的,更没有完成档案管理的目标。

1.2 设备落后造成人事档案管理不规范

在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由于没有合理的设备资源搭配,没有合理的管理规范条例,造成档案管理环境不规范。其本质原因还是因为对于人事档案管理问题的不重视。因没有足够的重视造成企业不会对档案资源进行合理的重视,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不能改善档案管理设备,不能运用电子科技方法对档案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数据升级,导致很多企业的档案管理室处理一种破旧不堪的状况,甚至于已经成为摆设,这都是没有合理的设备管理造成的。

1.3 技术人员水平不高导致管理疏漏

在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重要的管理在于档案管理员的管理。即便是有合理的管理领导确定管理方针、有先进的科技电子设备,没有优秀的档案管理员管理整个人事档案终究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在整个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档案管理员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只有保证档案管理员熟练的工作业务水平,先进的管理方法,合理的电子设备运用,才可以保证人事档案管理的合理化、效率化、准确化。因此,提高加强管理技术人员的自身素质水平、知识学习水平,培养人事档案专员对于工作的认真管理工作态度,从而保证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可以真正处理好企业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

2 针对人事档案管理问题提出的解决办法

2.1 加强基础档案管理工作

合理的整理人事档案的相关数据资源,对人事档案需要管理的资源进行合理的收集和分配。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技术知识学习和能力考核,保证合理的档案管理安排,对档案室进行合理的布局,保证室内温度、空气湿度,使其适宜档案相关管理,加强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管理素质,保证其拥有良好的责任心、工作态度和技术水平,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企业管理者对于档案管理的关注度,提高他们的责任心。

2.2 加强档案管理电子系统的建立

通过电子设备系统的合理规划,可以提高科学性的管理水平,保证与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一致性,可以真正保证档案管理员更好的完成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通过先进技术与管理档案系统的合理搭配,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合理化、工作化、技术化,更好的保证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合理开展。

3 未来人事档案的电子数据库发展优势

随着人事档案数据的不断增加,档案数据量不断增大,储存的空间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利用电子科技加强人事档案数据信息的存储,在人事档案的存数和管理上,合理的提高工作电子技术方法是保证档案处理量和效率的基础。有利于保证人事管理部门在整个企业中的合理任务实践;有利于提高人事管理部门人员的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管理服务意识的保障,省去了繁琐的档案整理和处理工作,提高了档案的储存量和准确的信息及时提取;有利于信息的完整准确及时的提取,降低了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疲劳程度,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合理的提高了人事档案准确完整和谐的组织信息和处理;有利于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水平的提高,省去了繁琐的整体时间,解放了双手处理档案的时间,科技的创新改变了电子档案管理人员处理档案工作的方法,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技术创新,保证档案管理水平,有利于合理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个性化管理。

4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人事档案管理的问题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只有合理的认识和解决才能保证企业在人才管理体制上有一个合理的管理模式,保证人事管理档案的合理机制的合理建立,这符合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经济水平的需要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是未来我国社会企业管理人事档案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篇5

1.1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默默无闻的工作,不像其他工作那样容易引人注意,也不容易取得明显成绩。单位的领导就认为档案工作不如其他工作重要,没有把档案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出现那种要用时想到、不用时不要、考核检查时才突击整理的现象,档案意识淡薄,认识不够,自我宣传不够,归档意识不强,服务意识不强等,导致了人事档案工作一直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难以高质量地为干部队伍建设服务。

1.2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医院管理中,大多数医院一般都按照卫生部门要求制定了适用于本院的较为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工作职责,而涉及档案管理的制度、职责则较少,没有相关的制度和检查考核措施。在医院目标管理考核方案中,一般也没有将档案管理纳入目标考核。制度的不完善必然会导致管理工作的不到位甚至漏洞百出。

1.3档案内容完整程度不够

内容完整是一份人事档案基本的要求。近年来,人事档案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忽视,档案填写及收集过程中的漏洞也越来越多的出现,表现在缺乏必要的反映个人基础信息的表格,缺乏反映个人工作能力和实绩的动态信息资料,一些职务、职称晋升、工资变动等连续性信息出现断档等。

1.4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对档案管理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人事档案专业人员在业务水平、理论水平、文化程度等方面参差不齐,与时展的要求悬殊较大。表现为专业出身的人员少、专业知识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学历低、年龄大、现代科学知识贫乏,及高层次的档案专业人才较少,这些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档案事业发展。

1.5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困难

因档案意识不强,在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中,档案材料形成部门不能及时将形成的档案材料交与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人员对材料的整理与收集也缺乏应有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档案管理培训,缺乏主动开发利用档案信息的意识,缺少为医院提供系统性材料与决策依据的意识。

2.人事档案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2.1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全员档案意识

采取多种措施宣传人事档案相关的知识,增强员工对人事档案管理的了解和支持。档案管理部门要积极参与医院的人事政策调整、人才选拔、工资晋级、职务晋升等项工作,以优质的服务获得职工的认知,促使更多的人员了解人事档案。让广大职工要树立“人事档案关系到每一名职工,人事档案是自我形象”的意识,为提高人事档案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2.2抓队伍建设,提高管档人员素质

档案人员的素质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档案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档案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爱岗敬业精神,要安心本职,发扬档案人员长期吃苦耐劳,默默无闻、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医院应挑选政治素质好、品行佳、工作认真负责、踏实肯干的人员充实到档案管理的队伍中来,并对他们定期进行岗位培训,包括档案管理的业务知识与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技术培训,以提高档案业务知识和管理水平。

2.3积极探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使人事档案为人力资源管理发挥最大效能,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职称聘用、选人用人方面提供决策服务。首先,树立科学发展观,重视和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其次,积极推进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法制化建设,制定符合医院实际的人事档案信息收集、整理、开发、利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最后,积极推进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人事档案电子信息化管理,改变过去传统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繁重、琐碎的管理方式,把管理人员从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黄利华,浅论如何加强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促进人才选拨[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8.

篇6

二、关于医疗事故纠纷的法院地域管辖

很多诉讼的当事人包括很在行的律师并不注重管辖,认为那是程序上的事,“既然国家法律只有一部,在哪儿判都是一样”。笔者认为包括管辖在内的所有程序都不能轻视,绝不仅仅是“程序错误,实体错误”那么简单,熟知程序的律师和轻视程序的律师办案结果往往大不一样,很多实体上占上风的案件最后都输在程序上。对于管辖法院的确定且不说各地法官水平参差不齐,也不论地方保护有多严重,单说诉讼成本就会让人瞠舌。笔者最近临时一起医疗事故争议,患者为某民族地区官员,在成都医疗后导致截瘫,患者为了维护其权益,专门在成都聘请请律师向成都某区法院起诉医院,经过医学会专家鉴定,医方“虽然有一定的过错,但并不是导致截瘫的直接原因”,因此鉴定为不构成医疗事故,我很庆幸我了医方,但我仍很同情患者,因为他请了个外行律师。根据侵权案件管辖的规定侵权结果地法院有权管辖,而患者的身体损害结果就在其居住地,试想如果患者在千里之外的民族地区法院起诉,结果何止是节约一大笔差旅费呢?再变换案由,直接以人身侵权起诉,向民族地区当地法院申请司法鉴定,后果怎么样不难想像。

笔者还做了一件让人叫绝的案件,通过管辖的规避达到了诉讼目的。这次我是患者,医方的态度一直很坚决,不得已进入了诉讼程序。通过先前的接触我们得知,医方所在的法院对医疗事故案件处理严重缺乏经验,而且法院的公正性也值得怀疑。所以我们决定不在被告也就是医方所在地法院起诉,我们选择向患者转院后的医院所在地法院起诉,好说歹说法院总算立了案。医方很快提出管辖异议,承办法官也一副不容质疑的口气说应当移送。我们在征求了患者的意见后于法院移送前突然向法院追加转院医院为本案第二被告。这样转院医院所在地法院当然具有管辖权,医院也只好撤回管辖异议,转而抛弃合作多年的法律顾问,另请了其他律师此案。叫绝的是,开庭那天我们当庭撤回对第二被告的起诉。因为根据规定,管辖异议的期限只是15天,过了15天再提异议法院不再审理,开庭时15天早就过了。就这样我们最终将案件“留”在了我们选择的法院。

三、关于争议双方的举证责任

民事诉讼关键是靠证据,举证不能即意味着败诉,所以举证就显得特别重要,在双方都举证不力的情况下,举证责任的分配就显得尤为重要。

客观地讲如果光有《条例》而没有最高人民法院的《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患者的维权积极性可能还没有现在这么高。因为从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该规定对医疗纠纷中的举证责任作了倒置的规定,即医院承担医疗行为合法合理性的举证责任,如果医院不能证明自己的医疗行为的正确性则法院推定医疗行为违法,医院就得承担败诉责任。

这里要说的是患者的举证责任和举证权利问题。不用多说,患者至少应就医患之间的关系、医疗行为的发生、损害赔偿的计算三方面承担举证责任,如果其中有一个方面的证据不足诉求就有可能被法院驳回。那么患者就医疗行为的违法性到底能否举证?这些证据在法律上应如何认定?笔记认为,法律和司法解释虽然规定医院承担医疗行为合法性的举证责任但并没有限制患者就医疗行为违法性的举证权利,因此患者就医疗行为的违法性可以举证,只要证据符合“三性”原则法院应当予以认定。

四、关于医疗事故案件中的鉴定

在医疗事故纠纷案中,对鉴定的处理通常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市以上医学会鉴定,二是由原法院系统的司法鉴定中心鉴定,三是由法院委托其他司法鉴定中心鉴定。规范第一种鉴定方式的是最高人民法院的一个通知而不是司法解释,这个通知中说如果不是医疗事故的就应当按照司法鉴定的司法解释办理。这样一个含糊的规定在实务中发生很多争议。一是通知不是司法解释,没有强制适用的法律效力。二是没有鉴定不可能确定是否医疗事故,以医疗事故作为医学会鉴定的前提条件自相矛盾,无法适用。争议归争议,还得尊重规定。所以原告选择案由就得非常谨慎,因为如果选择医疗事故争议则鉴定机构为医学会,选择一般人身侵权鉴定机构为医学会以外的其他机构。普遍来说医学会鉴定较为客观,而其他鉴定机构的专家有的不懂医学,也有的懂医学但不懂临床,鉴定结果往往五花八门。但深谙此道的律师却可从中利用,就拿前面提到截瘫的案例来说,如果变换案由,直接以医院人身侵权起诉,向民族地区当地法院申请司法鉴定,再利用原告本来的关系做一下“说服”工作,那对医院来说一路狂奔应诉就更未必能得到什么有利结果了。

篇7

[

关键词 ] Ajax;病历档案;信息系统;B/S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a)-0160-03

[作者简介] 龚小玲(1971-),女,广西玉林人,本科,质控科副科长,副主任技师,研究方向:患者资料管理。

现阶段的病历档案信息系统一般是基于C/S或B/S构架,而在B/S构架模式中,病历档案信息系统一般是基于WEB1.0技术开发的。此类B/S构架模式的信息系统工作时,在发出请求后,每一个与服务器互动都要以同步处理方式传输、刷新整个网页内容,它遵循开始停止开始停止模式,网络传输数据量较大,响应非常缓慢,用户体验较差。随着Ajax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Ajax技术可以与HTML无缝地集成起来,而无须改变已有的Web内容,不会让用户多次处于等待的状态,让用户体验变得连贯顺畅,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1 Ajax技术

1.1 Ajax技术概念

Ajax (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最早由Jesse James Garrett[1]在2005年2月的 《Ajax: A New Approach to Web Applications XML》正式提出,它基于JavaScript和XML技术的异步运行机制,是一种用于改变用户体验、创建交互式网页的新型开发技术;从技术本质来说,Ajax使用的诸多技术都是成熟的老技术(包括Javascript、XHTML和CSS、DOM、XML和XSTL、XMLHttpRequest等),它是多种综合技术的全新应用。

1.2 Ajax技术工作原理

1.2.1 传统Web程序访问模式工作原理 不像桌面程序一样能快速地在本机运行处理,Web应用程序是基于网络远程运行处理的,因此,在传统Web程序模式中,当在用户端使用浏览器访问服务器网页时,网络来回传输、服务器接受请求、处理请求等环节会消耗掉一定的时间,特别是当访问的网页文件比较大时,整个响应过程速度会更慢。此时,客户端的用户只能无耐地等待。这就是不具连贯和流畅性的发出请求等待响应再请求再等待的传统同步处理模式(如图1所示)[2] 。

1.2.2基于Ajax的Web程序访问模式工作原理 Ajax使用XMLHttpRequest和JavaScript对象方法在用户端和服务器端建立一个中间件Ajax引擎(其实就是增加一些程序代码),以异步处理方式代替原来的用户访问请求与服务器响应的同步处理方式。在这种异步处理方式里,它不像传统处理模式一样要点击提交或点击链接后,把整个网页进行刷新处理,而是以数据或事件触发的方式(如在输入框输入数据、拖动鼠标、选择文本等),先交给Ajax引擎处理,根据需要刷新处理网页中的某一部份。这样,服务器端只须处理部分数据,大大减轻了服务器端的工作量和网络传输的数据量。客户端用户无须进行漫长的等待,操作过程中没有中断的感觉,即可快速地得到处理结果,接近胖桌面应用(rich desktop applications)(如图2所示)。

2系统分析

病历档案信息系统是计算机技术与临床发展应用的需要,借助它可以显著地提高医疗工作效率,降低医务工作者信息处理的工作强度,减少出错概率,规范医疗行为。总的来说,医院病历信息系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与要求。

①系统应具备病历信息管理、检索查询、整理编目、系统维护、安全保密等基本功能,并有良好的扩充性,能辅助医院管理及根据用户某些特殊需求增扩其它对应的功能[3]。

②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实用性,并区别于以往基于Web1.0环境中的信息系统,采用全新的Ajax技术,增加管理功能的同时,用户界面友好,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处理过程无须等待,让用户有良好的操作体验。

③系统应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遵循“按实际需求读取、刷新数据”的原则,提供响应速度,在硬软件环境发生变化时仍能保证数据的安全迁移、完整和有效使用。

④系统的开发研制与功能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档案工作和医院管理的相关规定和业务技术标准[4]。

3系统设计

医院病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如图3所示。

3.1档案扫描模块

提供一体化的数字化扫描,保证经数字化扫描处理后能够转成符合行业标准格式要求的电子文件,保证扫描处理后产生的数字化档案文件符合医院原档案纸质化格式和质量要求。

3.2数字档案管理模块

包括医院数据库的建立、删除、修改、更新等,对医院档案目录和项目信息数据的输入、修改、存储、删除等;保证信息系统对录入的源数据与目标档案数据对应项目的格式一致,并可根据归档标识实现各类归档文件的自由迁移;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档案数据,提供通用文件格式的转换服务。

3.3整理编目模块

提供数据采集、分类排序、类目设置、目录生成、数据校验、数据统计、打印输出等常用功能,并能根据用户需要增加

关键词 (或主题词),能对分类号自动标引。

3.4档案检索查询和借阅模块

提供按题名、形成时间、责任者、分类号、主题词等多种条件组合检索查询,并提供借阅管理、预约查询等辅助功能;能对查询结果进行排序、显示、打印、另存等选择处理;可应用户特定需求,设置档案编号、文件编号等辅助检索项。

3.5安全保密模块

提供严格的系统访问控制权限,防止越权、越级操作;保证信息系统对档案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使用、传递和销毁等每个环节均按照医院有关保密制度进行,对每一档案有相应的密级识别。

3.6档案的打印输出模块

对建立的电子档案,可以由具有对应权限的用户直接打印输出为纸质档案,减少复印工作。

3.7系统管理和设置模块

提供用户权限管理、系统日志管理、数据的备份与恢复等基本功能;实现对所有操作用户自动判断权限分类,警示、拒绝非法操作并加以记录。

4系统实施

基于Ajax的医院病历档案信息系统,以医院档案管理为核心,实现网络化、虚拟化的管理。 系统采用SQL Server 2005数据库,Java MyEclipse 8.5(完整支持HTML、Struts、JSP、CSS、Javascript、Spring、SQL、Hibernate等),应用Tomcat 5.5服务器。系统总体由客户端、Ajax引擎与服务器端3层组成,系统体系结构如图4所示。

在以往传统的B/S应用模式中,客户端表现层一般只有HTML、CSS,或加上少量的Javascript来完成诸如数据验证之类的工作,每提交一个表单就要刷新一次网页,这样会导致客户端的交互能力过弱,需要大量的刷新工作,系统响应迟钝。

基于Ajax的医院病历档案信息系统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模式,使用Hibernate作为持久工作层,负责Java语言对象与数据库间的映射;使用JavaBean来完成服务器端的数据处理工作;利用Dom4j实现Java对象的序列化工作及解析来自客户端的XML数据流;使用Servlet来负责响应从浏览器发送过来的请求,并把数据处理的结果返回给客户端浏览器。Ajax引擎工作在客户端,负责与服务器交互工作;Javascript负责响应浏览器请求与数据处理工作;DOM负责读取与更新HTML格式文档,而HTML、CSS则负责数据的在浏览器中的表示[3]。这样,可以让系统中所有功能模块的交互操作比如添加、修改、删除、更新等,均不需要刷新网页就可完成,这与传统非Ajax模式的B/S系统有着非常显著的区别。在开发中,系统应用实现了如DataGrid、TreeView、Auto-Complete等无刷新数据控件。

5网络性能分析

为了方便比较,使用SQL Profiler监测工具对服务器负荷进行记录,分别在原来传统的B/S模式与基于Ajax模式中录入数据,每间隔6秒录入相同内容的档案信息,连续查询20次。SQL Profiler监测结果如图5所示[5]。

通过比较监测结果,明显地表明由于传统模式下录入数据,点击提交后整个页面内容都会被提交,还要返回重新刷新页面,服务器端的数据处理量(见图5中纵坐标流量,单位:Byte)急剧增加。而使用了基于Ajax技术模式的信息系统,在录入数据时,不会提交整个页面,页面无须进行刷新工作,对新录入的档案信息以XML数据流从后台经Ajax引擎直接传给服务器端,服务器实际上仅须处理一次即可完成录入工作,服务器端的数据处理量明显减少(见图5纵坐标流量,单位:Byte)。

6基于Ajax技术的医院病历档案信息系统的优点

6.1全新的用户体验

基于Ajax技术的医院病历档案信息系统不同于传统的Web同步处理模式,它以异步处理方式刷新网页,像桌面应用程序一样,无须用户等待,大大提升系统运行时的用户体验。

6.2 更快的响应速度

基于Ajax技术的医院病历档案信息系统遵守“按实际需求读取数据”和“按实际需求刷新数据”的原则,交互时只处理网页中的一部份数据,只刷新一部份网页内容;对那些不涉及到的数据内容不进行任何处理,减少了处理的时间和加快了处理的速度。

6.3 减少网络传输量与减轻服务器负载

与传统的处理模式相比,基于Ajax技术的医院病历档案信息系统的处理,只有少量需要用到的数据,而不是整个网页内容,原本由服务器端完成的工作,现在用Ajax引擎就能直接处理了,减轻了网络传输的数据量与服务器处理负载。

[

参考文献]

[1] Jesse James Garrett.Ajax:A New Approach to Web Applications[EB/OL].adaptivepath.com/publications/essays/archives/000385.php,2006.

[2] 潘燕.探索医院病历档案优化管理新思路[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6):74-75.

[3] 胡奇光,莫照.Ajax技术在公路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8(12):155-158.

篇8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英文原意即“企业资源计划”,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销售、运输进行计划,从而达到最优及最佳资源组合,为企业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本文将以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公司为例,重点介绍一下ERP中的PM功能在钢铁冶金行业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PM意为工厂维护,包括检查、预防维护、修理三个过程,是ERP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全力推进PM系统,加强设备系统基础管理,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和负荷,制定设备的阶段性、周期性和防备性的维护计划,并对突发故障产生响应,提供故障诊断支持;记录设备的历史档案和备品备件管理,方便对设备进行最优化管理与维护,保证在线设备受控、高效、零缺陷运行的有力手段。

首先是检查。检查的主要方式就是点检,而检查的主体就是点检中心点检站的点检员。点检的基本流程如下:(1)设备点检管理系统根据点检标准、点检路线自动生成点检计划。

(2)点检站点检员定期将点检计划下载到点检仪,并由系统自动提示点检所需的点检工具清单。(3)点检站点检员持点检工具到现场进行数据采集。(4)点检站点检员将现场采集的数据上传到设备点检管理系统,由系统自动对点检员到位情况及漏检率进行统计,以便对点检工作进行业绩考核,同时系统还自动生成点检劣化趋势分析和点检履历。(5)由设备点检管理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自动进行分析。当点检员根据点检劣化趋势分析判断需要对点检标准进行维护时,进入PM三级系统数据维护管理流程对点检标准进行调整。(6)由设备点检管理系统自动判断采集到的数据是否异常,如有异常,则由系统将异常信息以自动方式上传到四级系统,如无异常信息,则转入步骤8。(7)上传到四级系统的异常信息直接进入点检异常信息处理管理流程进行处理(创建维修定单),确认异常信息的处理方式后修改点检异常通知并将异常信息处理方式信息下传到设备点检管理系统自动更新异常信息的处理方式(包括简单处理、监护运行、日修、定修、大修、抢修、公司立项、非隐患), 由点检站点检员在设备点检管理系统中将处理完毕的异常信息进行手工关闭。(8)由设备点检管理系统自动判断点检结果中是否有缺油或换油信息,如有缺油或换油信息,则转入步骤9,否则结束流程。(9)由系统自动生成给油脂任务单,进入给油脂管理流程。

其次是预防维护。预防维护主要包括高压预防性试验、继电器保护试验、防雷接地、特种设备检验鉴定的操作等。此处以防雷接地系统周期性试验计划管理流程为例:

(1)点检站点检员查看系统检验通知并向设备科报检测点。(2)设备科电气设备管理员汇总上报检测点到设备机动部电气设备管理科。(3)设备机动部电气设备管理科设备管理员审核二级单位上报的统计表。如不通过,则返回步骤2,二级单位重新上报检测点;如通过则进入步骤4。(4)设备机动部电气设备管理科设备管理员根据防雷接地测试计划创建试验定单并排程。(5)设备机动部电气设备管理科科长审批试验订单和排程,如果不通过则返回步骤4重新排程,如通过则进入步骤6。(6)设备机动部电气设备管理科设备管理员起草技术协议。(7)机动部电气设备管理科科长和主管部长审核技术协议,如不通过则返回步骤6重新修定。

第三,就是修理。修理的过程涉及到了点检员和维修员之间的接合,简单步骤如下:

(1)由点检站站长查看设备点检管理系统上传的点检异常通知及系统外的点检异常通知。

(2)由点检站站长对异常信息进行分析。

(3)由点检站站长判断异常信息是否需要到现场去进行分析,如需要现场分析则转到步骤4,否则转到步骤5。

(4)由点检站站长指派点检员到现场去对异常信息进行分析并将意见反馈给站长。

(5)由点检站站长根据对异常信息分析判断是否需要事故抢修,如需要抢修,则进入事故抢修管理流程,否则转入步骤6。

(6)由点检站站长判断异常信息是否为隐患故障,如果是隐患故障,则转到步骤7,如不是隐患故障则转到步骤14。

(7)由点检站站长判断是否需要派工进行处理,如需要派工则转到步骤8,否则到步骤13。

(8)由四级系统根据隐患情况创建隐患缺陷及事故故障通知。

(9)由点检站站长确定隐患处理的方式,如果确定为公司专项工程立项则转入公司专项工程立项审批流程;如果为大修项目,则转入大修计划管理流程然后进入检修计划安排管理流程;如为日修处理则转到步骤11。

(10)由点检站站长判断公司专项工程立项的项目是否审批通过,如通过则进入公司专项立项计划管理流程及公司专项立项执行管理流程,如审批没通过则返回步骤9,重新确认隐患故障的处理方式。

(11)点检站站长判断需要日修的隐患是否需要在定修期间处理,如需要在定修期间处理,则进入定修计划管理流程,如不需要在定修期间处理则转入步骤12。

(12)由点检站站长在系统中确认需日修处理的隐患的处理方式,并释放通知,然后进入检修计划安排管理流程。

(13)点检站站长判定为不需要发生费用的检修则由站长指派人员到现场简单处理或监护运行。

(14)由点检站站长将判定为需要抢修、大修、定修、公司专项工程立项、日修、监护运行、简单处理和不是隐患故障的异常信息在四级系统中进行处理方式的确认,并修改点检异常通知,最终将异常信息处理方式下传到设备点检管理系统,由点检员在异常信息处理完毕后将异常信息进行关闭。

PM不仅包括检查、预防维护、修理三个过程,而且涵盖了设备的历史档案和备品备件管理的范畴。点检员在编制点检标准、维修技术标准和作业标准等的同时,也要担当起及时申报备品备件以及对已有设备档案、文档及图纸资料的管理工作。

PM的应用,建立了多层次的设备安全运行体系,规范了设备基础管理,增强了设备检测和故障诊断手段,将点检责任落实到人,提高了工人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进而控制事故,降低维修费用。

在势不可挡的信息化热流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应用、开发ERP,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突破制约企业发展和管理落后的瓶颈,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说在未来几年是我国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黄金时期,将飞速步人信息化时代的轨道,全面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信息化是钢铁企业必走之路。

篇9

迁移档案存在不同情况,处理方式略有不同:

大学毕业,已有就业单位,就业指导中心开具报到证,档案会调到新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拿着报到证去新单位报到即可,如果新单位没有档案接收能力,需要到所在地人才市场报到。大学毕业后办理了暂缓就业的话,就直接拿着暂缓就业协议书和工作时签的那份协议书直接到就业指导中心办理,发给报到证,档案会调回到原籍所在人才市场,最后拿着报到证回原籍所在人才市场报到即可。单位之间迁移档案,需新单位开具商调函,送给原单位档案管理部门,由档案部门对接档案的迁移工作。人才市场之间迁移档案,可以让目的地人才市场开具一份接收函,然后拿着接收函去起始地人才市场办理档案迁移。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0

随着信息化的实施,信息传递和交换在内部网间使用越来越多,各个部门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换,例如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将档案管理报表和的费用标准通过信息化互联网向内部进行共享,通过传递给各个业务部门,通过对高校档案管理实施信息化技术和技术的应用,使得高校档案管理效率更高,通过高校档案管理创新,可以有效地实施间的数据传递。

1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含义及特点

高校档案管理主要是指在信息化互联网的环境下,对档案管理核算、分析、控制及监督等工作进行现代化管理模式,通过运用信息化软件设备,及技术,实现人机结合的管理系统,这个系统主要由人、信息化软件、硬件组成。每一部分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档案管理使得档案管理业务与业务之间实现了完美的结合中,将的高校档案管理的各个流程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协调统一管理,大大加强了传统高校档案管理方式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高校档案管理创新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信息化和技术的使用,使得高校档案管理在应用方面更加有效和实用性,与传统的高校档案管理对比具有以下特点:(1)高校档案管理和日常运营的协同化。(2)高校档案管理动态化。(3)高校档案管理集中化。通过信息化和技术的运用,无论是从管理层面还是技术层面,都是集中化管理,通过内部资源的整合,使得内部业务与业务之间的数据都是统一的,集中化的,由各个部门的档案管理信息传输到档案管理部门,实施集中化管理,使得档案管理信息配置更优化。

2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档案管理预测、分析、控制及参与决策的能力欠缺

近几年来,我国市场比较活跃,包括合并,交易规模快速扩张。这些并购重组业务均涉及到高校档案管理的问题,按照目前相关税法规定,分为一般性档案管理处理规定和特殊性档案管理处理规定,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各方缴纳的所得税影响自然不同。

2.2 集中采购有名无实,销售价格管理机制不灵活

例如对于销售而言,档案管理预测、分析,采购环节、销售环节以及职工队伍管理能力和档案管理关系等方面都需要对采购有极高的要求。购进的各类物品并不通过配送中心,而是快速送到各分公司,新鲜易损商品更是由公司总部直接填制收货单和发货单,但商品的价款和会计核算仍由总部处理,内部核算制度不规范。

2.3 用工数量多,综合素质不高,管理能力欠佳

对于容易出现不合规的问题。这就要求合并必须具有一批通晓档案管理的管理人才。此外,在购并业务中保持与档案管理部门的良好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业务处理中遇到不明白不清楚的问题,及时与档案管理部门沟通如何处理,可以将风险化解在事前。

2.4 档案管理关系不清、权责不明,费用控制缺乏弹性

超市总部与分公司之间,从准备,合并意向形成,分公司业务具体执行一直到合并后特定期限内,都需要关注相关的档案管理风险因素及其变化,并及时评估后果并根据情况作出相应调整。主观上使得一些管理措施难以推行和落实。供货中心的购货、配货、送货及退补货的核算与管理,总部和各加盟店的档案管理核算及利润分配。

3 加快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 建立健全信息化环境下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针对面临的档案管理预测、分析、控制及参与决策的能力欠缺这问题,我们可以从全面预算管理入手。全面预算管理要有效地发挥作用,主要依赖于组织体系的构建.构造一个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应着重注意三个关键环节:制定预算目标、设计预算编制的流程和建立预算管理的组织体制。税收优惠条件的承续范围最终是和是否满足特殊性税务处理的条件相联系,因此在选择确定合并方、合并价款支付方式等时,需要关注对未来纳税事务的影响程度,减少不必要的纳税负担。在信息化和技术环境下,发展信息化建设就需要将高校档案管理作为建设的重点,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改善,才会带动其他部门的信息化进程,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就需要建立高校档案管理,使得业务之间、部门之间实现化管理,部门的档案管理信息能够适时地传输到高校档案管理部门,由档案管理部门核算

管理。

3.2 规范内部核算制度,建立责任会计体系

集中采购和销售机制存在的问题则需从多方面入手,其中规范内部核算制度,建立责任会计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措施。购并业务是一项重大业务,需要整合的资源多,涉及的范围广,有时需要跨越多个年度,因此需要在合并的每个环节都要注意相关的档案管理处理要求和规定,并根据业务的变化和程序的变动不断更新、完善相关档案管理资料,防止意外操作或疏忽遗漏必要的环节而给带来档案管理风险或由此带来损失。从准备,合并意向形成,购并业务具体执行一直到合并后特定期限内,都需要关注相关的档案管理风险因素及其变化,并及时评估后果并根据情况作出相应

调整。

3.3 创新高校档案管理手段,重视高校档案管理

应自上而下形成重视高校档案管理的风尚,重视档案管理预算、营运资金管理、档案管理控制等工作,紧紧围绕目标,这样才能逐渐解决高校档案管理所面临的各方面的问题。被通常处在经营不佳、档案管理困难的情况下被其他合并,此时可能存在瞒税、漏税问题。而在特殊性档案管理处理方式下,被合并前的相关所得税事项是由来承继的,这意味着被纳税义务履行状况可能会给带来不良影响。如果被存在规模较大的未尽应尽税额,则后续存在较大的档案管理风险。

4 结语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要信息化,而高校档案管理化是实现全面信息化不可缺少的部分。实施高校档案管理化,可以使得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输更加现实,如档案管理预测、分析,采购环节、销售环节以及职工队伍管理能力和档案管理关系等方面,通过信息化和化环境下,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借鉴国际经验,取长补短,逐一解决、各个击破,如建立化背景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会计体系、信息化分析系统,加强高校档案管理部门人员的信息化和化水平,可以更加有效的进行高校档案管理创新。高校档案管理创新直接关系到的生存与发展,要发展,高校档案管理一定要创新。

篇11

关键词 :档案信息;档案管理;房地产档案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5-0082-01

一、房地产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坚持数字化导向

数字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房地产档案作为城市房地产权属登记管理工作的真实记录和重要依据,是从房屋建造到消亡整个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台帐、图、卡、照片、文件及一切具有证实房屋全部历史变化过程的资料,它是房屋的真实缩影,全部历史的记录。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使用传统的手工信息加工方式,所耗费时间长,资料占用面积大,查找麻烦,容易损坏和变霉。这样的处理方式因其效率低、保密性差、费时费力,一旦发生意外难以弥补。而档案的数字化处理方式,可避免手工加工方式出现的问题,将传统的以纸张、录音带、录像带为存储介质的各种原始档案资料,通过扫描(数码摄像)、压缩、转化等手段转换成图片文件、声音文件和录像文件,再运用分级存储管理技术将图片、声音、录像等文件和索引字段存储于磁盘、光盘、磁带等大容量的存储介质上,并可通过各种方便的查询手段迅速地检索出所需要的档案资料,可以到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最终实现“数字化档案馆”。因此,房地产档案信息化必须要坚持数字化建设导向。要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化处理技术,将纸质档案信息资料进行数码扫描、录入和整理,建立与纸质档案(原件)一致、同步更新的电子复本,构成海量存贮的房产电子档案数据库。要通过现有房产登记信息系统辅助日常房产档案生成、数字化存贮、动态更新和一体化管理,建立规范化、网络化的产权档案处理流程和管理体系,实现电子房产档案的集中保存、应用与管理。

二、房地产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坚持标准化目标

标准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和目标。国家档案局就电子文件制订了标准,为电子文件提供管理提供了普通规范。但从当前房地产档案信息化建设情况来看,档案管理部门所使用档案软件缺乏通用性,使用的应用程序五花八门,无法统一标准,不能适应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多数档案软件只是应用于文件管理,对图纸、声像科技资料的管理方式、方法匮乏,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档案信息系统整体水平的提高,制约了档案信息化的进程。因此,房地产档案信息化必须要坚持标准化建设目标。要建立规范化的标准、程序化的操作方式、系统化的管理,将各个管理环节科学地排序,使整个操作过程有机连接,一环扣一环,保证档案的完整有效性。要制定规范化的标准,“统一文件与格式”、“统一分类编码”、“统一信息交换形式”等,为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与高密度信息储存技术以及通讯传输技术等先进的自动化手段打下良好基础,使今后的联网与实现某些信息共享成为可能。

三、房地产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坚持一体化思路

一体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方向。档案信息化建设包括系统设置、数据维护、信息查询、人员配置等方面,其中系统设置和人员配置是关键。但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没能结合工作实际,充分考虑匹配性和兼容性问题,难以实现人机结合,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成效。因此,房地产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坚持一体化思路。要选用一套设置合理、管理科学的信息化系统,将档案的信息录入微机,建立完整、准确的档案信息通用数据库,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由磁介质交换转变为网上传输,逐步实现档案信息远程数据交换,实现档案管理的微机化、网络化。要加强档案信息系统的维护,档案信息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需要档案人员不断进行更新和维护,信息录入要准确、及时、完整,确保档案材料的齐全、完整和准确性,进一步推进档案信息化进程。要注重档案管理人员培养,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培训,让档案管理人员熟练掌握现代信息管理技术,成为既熟悉档案业务知识,又懂得计算机管理技术的具有双重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

篇12

利用计算机进行企业经济业务处理,是21世纪会计技术的重要举措,虽然没有改变会计工作的本质,但却推动了会计工作的发展,在传统会计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完善。会计电算化不改初衷,仍然沿用复式记账原理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编制会计分录、会计报表,登记账户。根据会计长期工作经验总结归纳,开展会计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提高会计信息和经济预测的准确性,进而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若要通过电算化会计或手工会计完成会计系统目标,就应经过数据收集、加工、传输和处理,借由企业内部控制手段来提升经济收益,节约经营成本,进而实现低投入、高产出,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3对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要求

不论是在会计工作还是其他工作当中,档案都是重要的信息来源,需要按照会计规则进行妥善保管。而会计电算化又不同于其他的档案形式,会计档案储存介质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纸质的会计档案已经逐渐被磁性介质会计档案所取代,电脑上的信息备份和复制虽然便于保存,但是极易消失。这就要求会计电算化必须采用更加科学、有效的存储方法,才能够切实做好会计档案保存。因此,我们必须严格遵循会计准则与会计法规,实现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处理。

4会计电算化相较于传统手工会计上的优势

与传统手工会计相比,会计电算化信息特点大致相同,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会计电算化具有信息获取速度较快、信息针对性强、信息质量高等发展优势。建立会计数据资料档案,极大地节省了会计资源存储空间。传统会计档案包含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明细账、日记账、总账和会计报表,每个单位都要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进行会计档案周期性整理,并定期制作各种附件封面,订立成册,会计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经济业务处理,人员成本较大,账册内容查找十分不便,同时也很容易损毁。信息查询速度较慢、不具有信息检索能力,会计信息传递十分不便,而会计电算化的完成就没有这方面的忧虑,计算机数据信息查询速度较快、具有较强的功能检索,信息传递速度较快。改变原有体系建设。会计组织机构由以下几个小组组成:销售和应收款组、采购和应付款组、仓库核算组、成本核算组、工资核算组、固定资产核算组、对外投资核算组以及总账报表组。改变会计核算方式。根据经济业务发生情况,填制原始会计凭证,审核设计会计科目,利用复式记账法编制凭证、登记账簿。计算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费用,核实企业财产,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并编制会计报表。可以从会计电算化运用上出发,设计出一套更加符合计算机处理、数据流程和效率更高的账务处理形式。会计人员只需要按照会计软件记账程序记账,这样,不仅降低了财会人员的劳动强度,还有效提升了会计工作的效益。改变内部控制制度。通常,会计人员是根据会计相关准则规定,拟定全新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会计信息校对、校验,以完成查错纠错的目的。企业需要实施严格内部控制制度,并施加了权限设置,并进行会计报表和账册设计,完成数据自动化处理。根据不同会计人员工作内容设定操作权限,进行系统核验,进而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操作。改变会计档案管理形式、账表输出方式和存储方式。纸张介质不易保存且容易破损。现代化的会计处理方式具有信息存储量较大、易于保存、查询速度快等特点。必须严格区分会计信息系统各类账目,会计电算化是要通过数据库文件形式进行数据保存,而账簿输出通过科目区分来完成数据查询,工作效率极高,会计工作方便快捷。

5会计电算化的职能

5.1核算职能

会计电算化是利用计算机与会计核算软件来完成经济业务核算的。以往的会计核算工作是以事后核算为主,通过一系列的会计核算方法来完成各种会计数据处理,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奠定良好的会计电算化基础。会计电算化工作是设置会计科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进行成本核算,其会计核算内容主要有固定资产、往来账款核算、销售、成本、工资等方面的企业经济业务处理。

5.2管理职能

会计管理软件与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有利于进行信息的深层加工,会计管理职能的实现有赖于会计学、运筹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等方法的灵活运用,向企业经营决策者提供各种财务信息。会计电算化管理职能的作用:进行资金运行管理,实施会计监督控制;进行应收账款和货币资金管理、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及设备投资管理;实施企业销售成本管理、销售收入管理、利润分配预测、财务状况分析和赢利能力分析。

5.3处理程序不同

为了提高会计处理方式的准确性,传统会计根据企业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及生产规模的不同,采用形式各异的记账程序、记账方式和账簿组织形式。会计电算化数据处理速度快、精度高,企业可以通过统一的会计核算形式。计算机数据处理准确率较高,只要经过反复、准确的核实,就能够保证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由于各种记账含义略有不同,不同人员采用的手工记账科目有着一定的差异,抄写记录工作反反复复、会计记账工作效率较低、工作周期长。采用电算化记账就可极大地改善这一状况,会计人员只需在计算机中输入原始数据信息,就可以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自主进行数据处理。汇总时,只需根据会计科目进行业务分离打印就可以了。电算化的运用有效提升了数据的应用效率,便于会计人员进行数据信息查询、翻阅,提升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打破了传统的会计处理局限,降低了会计工作的难度、极大地节省了企业人员成本,提升会计工作效率,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帮助企业经营管理者及时掌握自身发展动态。

篇13

一、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应用,不仅仅是会计核算工作的现代化过程,也是促进会计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模化的过程,更是促进会计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了会计数据的处理方式和账务处理方式

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后,会计数据的处理过程被分为输入、处理、输出三个环节,只要在数据输入环节加大其准确性控制,计算机就可以自动完成记账、算账、对账、结账、转账以及编制报表和会计核算数据分析等工作。与手工会计相比,数据处理无论在准确性上还是在处理速度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和会计数据处理的集中化、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账务处理程序也趋于简单。

2对会计组织机构及人员素质要求更高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组织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会计工作的组织机构以会计数据的不同形态为主要依据,把会计工作分为专业组、数据收集组、数据处理组、系统维护组等;另一方面,这种新的组织机构也产生了新的岗位设置和新的人员分工,不仅需要专业会计人员,还需要计算机专业人员,特别需要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3将改革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电算化后,原来账簿之间相互核对的查错纠错控制不复存在。由于数据处理的自动化,大大减少了人工干预,人工不能直接参与内部控制。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内部控制工作必须由计算机通过专门程序进行,这种内部控制的部分程序化,使控制对象由原来的对组织、文档等进行控制扩展到对软件、硬件、运行环境进行控制;控制方式从单纯的手工控制转化为组织控制、手工控制和程序控制相结合的全面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控制、系统使用权控制、输入输出正确性控制、操作过程控制等。

4更加重视会计信息分析

在各种信息高速发展时代,会计信息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会计电算化能将社会经济活动的细枝末节精确地记录、保存和传播,会计信息的分类、提炼、再加工将成为极其重要的工作。系统化、条理化、有针对性的信息,只有经过加工整理、分析,才能满足这种需要。总之,会计电算化的实现,必然带动会计核算对象、内容、方法等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发展,促进会计制度的改革。

二、会计电算化发展中需注意的问题

1解决人们思想认识问题

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人们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多数单位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同时,在软件更新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根本没能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事实表明,会计电算化不仅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而且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因而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所以,会计电算化决不仅仅是核算工具和核算方法的改进,而且必然会引起会计工作组织和人员分工的改变,促进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高。

2重视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

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依赖于电算化会计理论的发展。电算化会计理论是指导、推动会计电算化在新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实践指南。电算化会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是突破传统会计观念,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提出新问题、新课题,以及研究和确立新的理论和方法的过程。如电算化会计在系统设计、工作组织、信息处理及账务处理程序等方式和方法上的改变,本身就是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突破和完善。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新的问题和新的课题将不断出现。如:信息处理网络建立后,企业将如何做到既及时合法提供会计信息,又能有效保护商业秘密;两个会计子系统实现结合后,如何改进现有财务报告;信息经济将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产生什么影响等。对新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必将形成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而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确立,又将使电算化会计在新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传统的会计电算化理论主要研究如何用计算机实现手工系统的工作,而没有对系统提出更高的具有其自身特点的要求,这是远远不够的。电算化会计理论即研究实现电算化后的会计信息系统组织、会计核算的程序和管理制度,会计核算的方法,以及用计算机作为主要的核算工具后对会计理论、会计制度的影响和会计工作的新特点。电算化会计理论的研究确定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体系、运作规范及特点、审计接口、会计档案等基本要求,它一方面符合手工会计的基本要求,同时又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电算化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透彻了,会计软件的研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能更符合会计、审计工作的实际要求,会计电算化软件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会计工作,使会计工作在实现电算化后更加规范、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强,更好地为管理决策服务,以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效益原则。同时,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也使会计电算化系统出现许多新的特征。这些既推动现有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也对现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发展产生障碍。为此就提出了一个挑战性的课题,即会计电算化系统必然向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电算化会计理论的研究,建立较完备的电算化会计理论体系,以适应会计电算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3做好会计基础工作

电算化会计虽然以计算机为计算工具,但其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仍表现为计算机与人工的结合。计算机对数据(信息)的处理是通过程序来进行的,系统内部控制方式均要求程序化。比如,对操作权限的限制有密码程序,验证借贷金额是否平衡有校验程序等。同时,由于数据处理的人机结合和系统内部控制方式程序化,使得系统控制复杂化。其控制点由手工会计对人的控制转到对人和机器两方面的控制,控制的内容涉及人员分工、职能分离和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以及会计信息和会计档案的保存和保管。在网络环境下,会计电算化系统要求原始会计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所有录入到电脑里面的会计信息必须代码化,以便于电脑集中处理。同时,所使用的代码必须与财政部规定相符,与网络环境对会计数据的传输要求相一致,从而更好地发挥网络的优势。在整个企业管理现代化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做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规划和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重新调整会计及整个企业的机构设置、岗位分工,建立一系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还要修改扩建机房,选购、安装、调试设备,自行开发或购买会计软件,培训会计电算化人员,进行系统的试运行等工作。以上所列的各项工作必须做好,否则电算化会计系统将不能正常工作,有损于会计电算化的整体效益并使其不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会计和企业管理现代化将无法实现。

4增强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

财务上的数据往往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当前几乎所有的软件系统都在为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大伤脑筋,却没有几家软件公司认真研究过数据的保密问题。为了对付日益猖獗的计算机犯罪,国家应制定并实施计算机安全法律,在全社会加强对计算机安全的宏观控制,政府主管部门还应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对危害计算机安全的行为进行制裁,为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在电脑网络环境下,某些内部人员的恶意行为及工作人员的无意行为都可能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安全性,因此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必要的。一是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岗位责任。二是建立健全对病毒、电脑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三是从电算化网络软件的设计入手,增加软件本身的限制功能。四是建立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实行多级备份。五是强化审计线索制。六是建立进入网络环境的权限制。加强数据的保密与保护。在数据进入系统时必须加一些用户口令、声音监测、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另外还可以考虑硬软件加密或把系统作在芯片上加密等机器保密措施和专门的管理制度。

5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为了更有效地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根据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分别做好会计档案的收集、保存、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1)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所谓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如一个会计年度,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拷贝(备份)存储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从而脱离于原计算机系统的会计档案。财务部门应把财务数据的备份文件保存好,以防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小的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