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的异同。这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媒介范围的异同,一方面是媒介内容的异同。在媒介范围方面,新闻学研究的是新闻媒介,主要是报纸、广播、电视,也涉及新闻期刊,现今还有互联网;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是大众传播媒介,即新闻媒介加上电影、书籍,新闻期刊也扩展为所有不同种类的期刊。在媒介内容方面,如果把大众传播媒介的内容概括为新闻、言论、知识、文艺/文娱和广告等五种主要的信息类型,那么,新闻学研究的是新闻与言论两块内容,而且主要是围绕着新闻与言论之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制、出版等“新闻工作”来进行研究。
(2)研究层面或学理层面的异同。大众传播学的研究层面是基于新闻、广电、公关、广告之上的一般性传播规律的整体性层面,因而其学理层面也就比新闻学的学理层面更加抽象,更加一般,也更富有理论的概括性和指导性。同时,我们也不应忘记传播学的应用学科,比如公关、广告的研究层面或学理层面,又处于大众传播学之下与新闻、广电相类似的层面上。
(3)学术立场或学术取向的异同。新闻学研究与教育一方面注重职业技能的培训,一方面注重专业理念或专业伦理的培养,也就是注重人文理想、人文精神的灌输与养成。归根结底,新闻学具有鲜明人文取向,是人文学科。美国主流传播学则是为了满足政治、军事、企业等不同利益集团的需要而产生的,从一开始就放弃价值理性,承认现行的传播制度是合理的,只求工具理性,致力于寻找达成更佳传播效果的方法与策略,从而成为直接服务于不同利益集团的经营管理工具。因此, 美国主流传播学具有鲜明的行为科学取向,是社会科学。
(4)研究方法的异同。传统新闻学从来没有单独将研究方法作为问题提出来,这表明新闻学缺乏研究方法的自觉。这自然是一种基于科学主义立场所作的判断。事实上,新闻学主要是运用归纳与演绎这些最基本的逻辑推理方法来开展研究,关注的重点是业务操作,即新闻的采、写、编、评,以及新闻节目的摄影摄像与制作。美国主流传播学一直强调运用社会调查、心理实验、内容分析等“科学性”方法来研究传播效果,通过量化与统计的过程来求得实证性的结论,对传播实践作出准确的事实判断,作为改进传播活动的依据。
如前面所言,关于新闻学和传播学这两个学科的关系曾一度众说纷纭,现在比较被接受的观点是:新闻和传播这两个学科定位大不相同,但它们之间亟须互补。就我国的情形而言,新闻学与传播学当下总体看来, 还是合的态势大于分的趋向。
如果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大趋势是合,那么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能合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作为三大学科之中的两个,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还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差异:
第一,学科研究目标不同。一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其目的都是要揭示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获取关于对象的尽可能普遍的知识,其所要回答的主要是对象“是什么”、“怎么样”以及“为什么”等问题。与此不同,人文学科的根本目的不是要获取关于对象的知识,而是要探寻人的生存及其意义、人的价值及其实现问题,并由此表达某种价值观念和价值理想,从而为人的行为确立某种价值导向,其所要回答的主要是对象“应如何”的问题。当然,人文学科也要研究物、研究各种事实性存在的性质和规律;但它决不满足于、决不止于发现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而总是要进一步追问如此这般的对象、对象如此这般的性质和规律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对人的价值及其实现有何意义。
篇2
世纪勤谨公司的股权是相当独特的。设立之初,股权的构成按照“4+2+4”的原则,即40%的股权由人大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控制,20%的股权分配给相关专业领域有代表性的教师,其余股权则由核心经营管理团队主要成员持有。股权结构的社会化和多样化,凝结了学校、专家和管理团队的力量,形成了一个多方共同实质性参与、责权利明晰的经营实体。
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中国人民大学在市场研究和市场咨询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保持着学科发展的领先地位。作为人大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人大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和智力资源的基础上设立世纪谨勤公司,有效发挥了人大品牌优势。学校社会调查、市场研究等领域的专家,有着丰富的市场研究理论知识.其拥有丰富的具有市场价值的研究成果。经营班子是学校毕业校友组成的创业团队,由于良好的专业背景和对市场研究发展的认同,他们一起在市场上进行了几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业绩,但是小团队缺乏品牌和平台的支持,这使他们有回归高校,与学科专家合作研究开发的愿望,而他们丰富的管理经验、营销能力以及全身心的投入,使他们成为了一支优秀的经营班子。
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搭建成果交流转化平台,连贯学科研究人员与经营管理团队,控股市场研究公司,通过现代法人治理机制,构建公司战略方向,部署企业发展重大步骤。这种多方优势的结合,使得世纪谨勤公司具备了以下功能: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科研究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在理论指导实践的同时,推动了学术成果的转化;另一方面实践经验又反过来丰富了教师教学,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科的发展。
在当今社会,高校发挥着公正、中立的第三者角色,既不同于政府的行政部门,也不同于纯粹性的私人公司。学术专家顾问专业化的操作功底,赋予了世纪谨勤公司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在社会评价体系中起到不可替代的威信效应。学校控股的市场研究公司通过资源挖掘、资源互换、品牌捆绑、战略联盟等一系列针对性的手段巧妙地运作了品牌资源,发挥了教授专家的社会影响,促进了产学研的一体化。
“专家顾问+管理团队”运作模式,搭建产学研的推广平台
高校科研成果众多,这些科研成果如果束之高阁,就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理工类的科技成果转化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模式,而人文社科类成果如何转化为社会利用仍然是一个难题,至今,还没有任何高校形成清晰的运作模式。作为一个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坚持在实践中摸索,希望探索出一条有效人文社会成果转化的模式。
人大资产管理公司控股的市场研究公司是从学校走出来,面向社会发展起来的,其运作模式深深地烙上了高校的痕迹。市场研究公司立足于高校,面向市场,发挥连接高校与社会的纽带作用。以利润获取为中心,以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应用为目标,公司通过专家顾问加经营管理团队的模式,把人文类研究成果与经营推广团队以公司运作为平台有效地粘合在一起,实现学科成果的社会推广及双方的互利共赢。
西方国家的著名管理学院一般有学院派和咨询派。学院派专注于纯学术型研究,通过写研究paper来发展,而咨询派则通过从事公司的实践操作来探索管理学的发展规律。以经济管理著称的中国人民大学在市场研究领域与社会有着天然的联系。一方面,学科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走出去”,到社会中寻找重大的社会问题,研究其发生发展规律、寻求其解决之道;另一方面,市场研究科研成果必须要转化为社会所用才能实现其价值。而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单纯的依靠高校专家学者的个人力量也是行不通的。学校控股的市场研究公司依托高校背景,以公司化运作为机制,建立学术顾问+专业化执行团队的运作模式,搭建起学术成果转化的平台,整合各方面的力量,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难题。
世纪勤谨公司旨在加强社会科研成果的转化,建立与高校教师的密切联系,在对外发展过程中,视他们为公司的“脑力库”或“智力库”。一方面公司密切关注教师在人文社科领域中的最新科研成果,加快社会推广力度,促进学术成果的转化;另一方面在对外业务拓展中,以专家学者为顾问,以管理团队为执行班底,加强对外市场的开拓,实施高校、教师、公司管理人员的紧密结合,大大地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科研创名,企业求利,打造市场研究的“芯片”
高校拥有人才、技术,居于产业链的上游;公司掌握资金、市场、管理和服务,是产业链的下游。从体制和运作模式上看,两者是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世纪谨勤公司从市场调查这一着眼点入手,为两个系统提供交换舞台,使两个不同的系统有机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世纪谨勤公司成立伊始,目标客户就定位在科研院所、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以及各公司、企业,为他们提供市场调查、研究分析、咨询诊断等相关服务。对内为高校教师科研服务,为课题研究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合作建立联系;对外以高校智力库为后盾占据行业制高点,迅速树立品牌、扩张知名度,做到有予有取、有所为有所不为。当今社会,市场调查、市场研究公司日益增多,竞争非常激烈,行业分化越来越精细。新成立的公司如果定位不准,势必造成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况。世纪勤谨公司应从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出发,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立足科研成果转化,走一条科研创名、企业求利的特色道路。
篇3
关键词: 语言转向;人文回归;科学的;三种文化;超越
中图分类号: K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55X(2012)05-0001-10
“语言转向”这一提法近年在哲学领域频频出现,转引陈嘉映的话,“古代哲学注重的是本体论,从近代开始,哲学注重的是认识论,到了20世纪,哲学注重的是语言。”一般研究认为西方哲学研究经历过三个阶段:本体论阶段、认识论阶段、语言哲学阶段。实际上,哲学家对语言的关注由来已久,无论是古代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子、老子等,还是近代的洛克、贝莱克、休谟、康德、莱布尼茨等人都十分关注语言。到了二十世纪初,哲学上正式提出了“linguistic turn(语言转向)”①。 除了哲学外,其他学科如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政治学、历史学、心理学等217均提出了“语言转向”。尽管这些“语言转向”的提出和哲学上“语言转向”存在着差异,但由此引发的思考是:这么多学科都提出了“语言转向”,是偶然巧合呢?还是另有原因呢?
一、各学科“语言转向”考评
这么多社会科学都提出了“语言转向”,但它们的内涵和外延不尽相同。在探索其背后根源时,还需对各学科“语言转向”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由于相关研究甚多,只能有所选择分别加以概述。 即便在哲学领域内,不同研究者的“语言转向”也大相径庭。陈嘉映将其总结为:“1)新逻辑的发现;2)对古典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厌倦;3)反对哲学中的心理主义;4)语言科学的建立和进步。”他进一步认为,“概念思辨本来就主要是在语言分析层面进行的,当概念思辨确成为哲学的主要工作,语言转向也自然而然产生了”。 有一种说法,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弗洛伊德、叔本华、尼采等西方思想家对理性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无情批判下,理性至上、实体永恒等原本根深蒂固的观点一时被解构得支离破碎。众多思想家不约而同地找到了原本只被视为日常交流工具的客体性范畴——语言,于是出现了语言转向。但威廉姆森18认为概念转向比语言转向构成更为广泛的运动,对语言与思想的相对优先性持中立态度。不管怎样,“语言转向”的确发生过而且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经济学的“语言转向”也受人关注。现代社会经济学影响很大。以新古典主义为主的当代经济学研究者喜欢使用复杂的数学分析工具和计量模型,似乎还很少有经济学学人注重经济学分析中的语言问题。到了20世纪末,博弈论经济学大师鲁宾斯坦(Rubinstein)终于意识到了语言与经济的重要关系,提出了语言的经济学分析和博弈论经济学的语言问题。他在《经济学与语言》19中试图将经济学的主流理论“博弈论”置于一个广阔理性推理和语言交流的知识版图上,并暗示经济学研究有“语言转向”的趋势。国内韦森系统研究过经济思想史上关于语言的问题。“由于语言构成了人之成为人的主要维度,不了解语言,不研究语言在人类社会形成和市场机制运作中的作用,……研究语言在人类社会种种生活形式的生发、型构与变迁中的作用,以及反思、描述并试图从各种理论视角复现人类经济社会中种种自然秩序的经济学所使用的语言本身,就成了经济思想界认识和洞悉人类生活世界研究进程的一种自然推进的结果”20。 “法律语言学”是语言学一分支,它从法律角度研究语言,或者研究法律上的语言,这和从语言角度研究法律不太一样。“法是语言!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给法下定义,都离不开语言: 1)立法者——法是意志和命令(这两个东西都需要语言体现) ;2)司法者——法是判决(判决是语言);3)守法者——法是行为规范(规范是语言) ;4)功能观——法是工具(工具是语言) ;5)——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意志要借助语言体现)”3。可见法学与语言学联系是多么的紧密。法学研究中的诠释和修辞研究历史悠久,很早就关注语言问题。作为现代法理学奠基人之一,哈特通过对法律规则、法律规范或者法律制度的逻辑分析和语言分析,形成法律的一般概念、原理和体系,哈特①将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移植到自己的法理学中,从而带来了20世纪法理学的“语言学转向”。他的专著《法律概念》建立分析法学21。法学的“语言转向”目的是借助语言研究成果在法理、立法、司法解释和审判等环节上进行更加合理的研究和实践。 教育当然需要语言。教师上课需要言语,还需要用言语与学生交流。教育一刻都离不开语言,因此教育非研究语言不可。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学的使命之一在于让教师学会说话,而教育的使命之一在于让学生学会说话。因此研究如何让教师说恰当的话是教育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仅从语言学话语分析有专门研究classroom discourse或teacher discourse,它们大多描述课堂话语的特征,提出改进有效的课堂话语。海德格尔提出过“走向语言之途”,因而也存在“通向语言之途的教育”,“教育所要最终达到的语言……,这是一种工具论语言和本体论语言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并保持一定张力的语言。唯有如此, 教育才能实现在语言中得到更深刻、更清晰的认识, 教育才能实现人在语言中真正的生命成长。”7 心理语言学是语言学一重要分支,语言、心理、认知关系密切,“语言转向”已经成为心理学界公认的事实。心理学不应再去构造能调控人们心理与行为的种种理论模式与模型,而是在人们的交往行为和话语活动中启迪心智、激扬潜能,通过对各种文化的和实践的阐释发掘出被深埋多年的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因此,“心理学的语言转向促使心理学的理论追求开始从本质论转向存在论,在思维方式上从还原论转向整体论,在心理科学观上从自然主义科学观转向社会文化科学观,在文化模式上从单一文化模式转向多元文化模式6”。“心理学在语言转向视角下,改变了心理学研究本身的性质,即心理学已被放入一个公共话语的背景下加以考察”22。 美国历史学家海登·怀特说,历史只是“以叙事散文话语为形式的语言结构”。历史研究有很多模式,受18世纪启蒙思想理性主义的影响,人们认为历史是客观的,只要找到足够的材料就能揭开史实。可后来发现,历史文献的可靠性受话语的影响很大,因此开始引入语言学视野去考察历史。如何理解文献文本中的语言,将直接关系到对史实、历史态度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而从语言学角度出发,会给历史研究带来很多令人欣喜的结果。
History, theory, text: historians and the linguistic turn23是一部历史学语言视角的典范,再进一步,它会影响到历史哲学;《历史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西方后现代历史哲学研究》24探讨了语言视野下的历史哲学。而在政治、国际关系等领域通常喜欢用批评话语理论(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对隐含在政治话语中的权力、意识形态等进行研究。后来就有人提出了政治学中的“语言转向”和国际关系学中的“语言转向”25。 此外,还有大量的研究关注文学、文化研究、建筑学、社会学、宗教学、地理学、管理学、外交学等领域的“语言转向”26,27,28,29,30,31,32,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社会科学在阐述“语言转向”时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先将哲学上的“语言转向”描述一番,然后再转到自己的研究上去。难道是哲学的“语言转学”促发了这些学科的转向?此外,还需对“turn(转向)”进行界定。turn表明原本没有重视的东西,现在引起重视了,但并非研究的中心改变了。比如说经济学研究的中心依然是经济,但以前可能忽视了语言的作用,现在开始关注语言对经济的作用,而不能说经济学重心转移到语言了。
哲学研究对其他学科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当哲学提出“语言转向”时,它就有可能影响其它学科。这些社会科学喜欢引介哲学上的“语言转向”,目的可能有二:一是让读者知道“语言转向”是怎么回事;二则有可能是想在哲学上找到依据,为自己研究的合理性提供支撑。要追究为何这么多学科都提出“语言转向”。除了哲学上的依据外,也许还会找到这样的理由:语言是贯穿这么多学科所必须要谈的东西,当本体论上升到认识论,而认识论就得涉及到语言,从语言着手,就会加深对该学科的研究,使该门学科研究更具哲学高度。这些原因都底气十足,但却不是最根本的原因。至于第一条,哲学的影响不可否认,但即使哲学出现转向,社会科学也不一定非得跟着转,毕竟每个学科都有自己发展的内在规律,只有当该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需要外部的力量时,才会吸收借鉴其它学科。这并不否认任何学科都受到时代背景和它所处时代任务的制约,以及当时社会主流学科的影响,跟风现象是存在的。但如果该学科内在动力不需要借助“语言转向”来帮助的话,无论如何也不会有这么多学科同时提出“语言转向”。因此,哲学上“语言转向”的影响是有的,但不是根本动力。根本动力来自于各门学科内在发展的动力需求。至于第二点也是合理的,语言的确非常重要,作为人类共性的东西,语言可以为各门学科发展提供很好的视野,但这些学科“语言转向”的目的不是为了研究语言,而是借助语言来更好推动自己学科发展。
(一) 人文学科的科学化——社会科学的产生继续讨论之前,需要了解学科的三大分类:自然科学、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后两者容易区分,而后两者之间却不易区分。一般认为人文学科是以观察、分析及批判来探讨人类情感、道德和理智的各门学科(哲学、文学、艺术、历史、语言等)和知识的总称 。而社会科学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的各学科总体或其中任一学科①。如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政治学研究政治、政策和有关的活动,经济学研究资源分配。光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到很大的差别,“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学科”与“科学”反映出两者的性质、研究目的和旨趣存在非常大的很大差异。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中的某些层面和现象,所谓科学的方法又是指什么呢?这需要追溯历史了。
严格来说,19世纪之前,社会科学研究还包含在人文研究之中,那时还没有产生社会科学。实际上无论在古代中国还是古希腊,没有今天所说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之分,如亚里士多德研究的领域包括自然、社会和人文领域。今天属于社会科学的经济学、法学、管理、教育等研究工作多是由哲人、文学家同时完成的。如司马迁《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就是对经济规律的总结。孔子既是思想家、哲学家又是教育家,张衡既是文学家又是科学家。西方文艺复兴和十八世纪以理性主义为标志的启蒙运动,将现代自然科学分离出来。
Science源自拉丁文scientia,初指知识,后指学科,到了十九世纪,专指自然科学,也就是用实验方法来研究自然世界的学问。从十七世纪开始的欧洲社会,伴随着自然科学的分离和发展,一切社会认识在启蒙思想的鼓动下进行不断的理性化,而启蒙思想的本质是将一切理性化,这对当时的社会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进步。理性促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西方一大批科学家如伽利略、开普勒、笛卡尔、牛顿等人横空出世。到了十八世纪,人们看到自然科学带来的巨大推动力,改变了整个世界,在理性主义和自然科学的启示下,人们开始相信科学革命不仅仅能在自然科学上改变人类,而且还能改善政治、道德、社会、经济、文学批评等等方面的工作和研究。十八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其基本特征可以说是“将牛顿时代的新科学方法运用解决其他智力和哲学问题的趋势①”。人们希望在人文社会研究上,也能像自然科学研究一样能做到完全和精确预测未来,找到其中的规律,控制社会各种现象,从而能像自然科学家那样驾驭和控制自然规律而获得更大的自由,今天社会科学的研究宗旨和目的与自然科学如出一辙。 社会科学从人文学科中最早分化的是社会学,法国的奥古斯特·孔德首次提出“社会学”这一术语②,试图模仿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学科而创立的一门研究社会的科学。在方法论上,孔德认为可以直接将自然科学的方法移植进来,为此,他大力倡导“实证哲学”。他的名著《实证主义教程》充分证明了他的理念,按照他“三阶段论” 中实证的程度把科学发展的顺序大致归纳为六门: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社会学。“社会学”的提出引发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分离。此后,经济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等一系列社会科学分离出来。
(二)社会科学的危机这些社会科学甚至人文学科将经典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上升为自己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认为经典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才是唯一正确的,除此之外的科学观和方法论都是非科学的。经典自然学科虽然承认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但本质上却认为只是某些共同元素构成的,因此他们的任务就是要找到这些元素并分析它们。很多人文社科研究者也期望着能像化学家那样用元素周期表的方式来解释自己学科的现象,因为科学哲学教导他们只有用经典自然科学方法获取的知识才是可靠的,其他的都不可靠。人和人类社会虽然起源于自然,但人类活动和人类的精神早已超越它的物质,简单套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只会得出简单的结论,而忽视人的价值和尊严,只会导致研究成果严重扭曲事实。 不可否认,人们建立社会科学的目的是良好的,为了改造世界,更好为人类服务。也看到了社会科学使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取得很多成果。但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社会,这是和自然科学研究对象最大的差别。人和社会太为复杂,面对着如此复杂的人和人类世界,采用单一的数学模式、建模公式等简单化程式化的方法去研究而排除人的复杂性、人的价值和情感的研究往往是靠不住的。
即便在自然科学领域,也没有单一的结论。拿物理学来说,19世纪末,物理学征服了全世界,经典力学、经典电动力学和经典热力学形成了物理世界的三大支柱。物理学家相信世界上所有的基本原理都已经被发现,物理学已经尽善尽美了。但很快为量子时代所取代,经典物理像泡沫般破灭凋零。量子物理学甚至打破了曾经坚定信奉的严格因果律,从哥本哈根派的概率解释、不确定原理和互补原理摧毁了经典物理世界的严格因果性和世界的绝对客观性。之后出现的平行宇宙理论、退相干理论、隐变量和超弦理论都无法再建立起一个终极理论。自然科学研究已经从只追求整齐划一的规律发展到了更注重观测。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结论也不是铁板一块,整齐划一的,也充满了争议与未知。人类科学发展史表明,对真理的探索永无止境,大自然可能始终不会将其终极秘密展示给人类。将自然科学等同于科学,而又将科学等同于真理,是当代人对科学认识的最大误区。而在自然科学方法主导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如果不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就会视为不科学③。
什么是科学?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库恩早就是说过,所谓自然科学的方法也只是“范式”的变更,不存在所谓的“科学”就真理的说法35。个人理解,科学其实就是理性合理的方法,如果这种方法对研究的有效性帮助甚微,我们可以认为这种方法已经不适合该学科了。因此自然科学的实验、实证方法只是方法,不能作为我们所认为的“真理”。在“心理学新进展丛书”中叶浩生教授所作的序言从心理学这门学科出发,对自然科学方法才能获取知识作了非常精辟的批判。
正是在经典自然科学方法主导下,社会科学研究出现了危机,带来了一系列恶果:生态危机,为了经济发展,人的欲望肆意滋生,导致污染严重,生态严重失衡;社会伦理危机,经济学的模型只能估算出GDP的发展,而无法对社会道德伦理进行调节;教育领域的数字、统计无法解决教育中的真正问题,与教育的真正目的背道而驰;人性危机,人的机械化,人被自然本能化,整体人性的分裂与片面化;工具理性吞没了道德和价值。科学主义无法解决规范问题,价值立场问题。人类除了理性之外还需要道德、情感的生活,需要平等与正义,但在理性主义和科学至上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社会科学研究的危机除了这些,还有方法论上的质疑。很多学者对社会科学方法论自然科学化提出了挑战,对自然科学方法主导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合法性进行了重新思考36。比如法学领域需要重视具体问题之中价值判断的正当化。长期以来,法学皈依于科学主义,不研究道德问题,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无法解决问题。33
(三)途径之一:人文的回归如此,社会科学的研究没有像当初预想的那样能让人们完全驾驭社会,相反带来相当严重的恶果,因此很多学者反思了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最为著名的是德国学者马克思·韦伯,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对社会科学的方法进行了彻底的反思。韦伯首先区别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使用了“文化科学”来界定,特别强调人类的精神生活。韦伯认为:“社会科学的对象是文化事件。文化事件的规定包含着两种基本要素,这就是价值和意义”。在反对自然科学沙文主义和维护社会科学的方法特殊性的同时,他也坚持认为文化科学是一门客观的经验科学。他认为价值是文化科学概念形成的先决条件,价值关联决定了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分野。国内有不少学者,对社会科学的方法进行了反思。 社会科学反思的结果是:不能再唯自然科学和理性主义为首了,要重视人,重视人的价值、道德,要回到“人”身上。从这种意义上说,社会科学是要向“人文学科”回归。而“人文学科”是以观察、分析及批判来探讨人类情感、道德和理智的各门学科。社会科学原本与人文学科是一家,现在他们发现离开人类的情感、价值去走向纯粹的理性主义是行不通,于是回归人文。“人文转向”并非是用人文学科的方法或知识来指导社会科学,而是社会科学必须关注人类的情感、精神与价值,用人文学科的精神和理念来指引社会科学的发展。 “人文”这一概念涵义比较复杂,不同历史时期,含义不同,与之相关的有“人文精神”,“人文主义”等概念。“人文”的源头和演变异常复杂。本文强调从治学理念的角度,而非面面俱到。欧洲从古希腊开始有着自己的人文传统,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提出了人文主义。人文主义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体系,它既同“人文”概念相关,但更多有自己的特点。“人文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历史变化有了不同的内容,但其核心价值与“人文”有类似的地方,那就是对人的关注。文艺复兴后特别是启蒙运动导致理性主义占据主动地位,人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人文主义核心价值侧重于人道主义,属于道德的观念。可以说启蒙运动后欧洲传统的人文理念似乎断层了,科学主义、理性主义、实证主义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人文”最早出现在《周易·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般认为这里的人文指礼乐教化,强调人与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人文观,这种人文观不仅要求处理个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也十分重视对个人修养的培养。孔子提倡“修己”,墨子提出“修身”,以礼乐养人,使人精神境界得以提升,人格得以完善。它们与人文学科有着类似的价值观和取向,都关注人的价值、道德、情感等。 “人文学科的根本目的不是要获取关于对象的知识,而是要探寻人的生存意义、人的价值及其实现问题,并由此表达某种价值观念和价值理想,从而为人的行为确立和提供某种价值导向,其所要回答的主要是对象‘应如何’的问题”38。社会科学在揭示社会规律,获得普遍知识时,如果不关注人的价值,就必然会走进死胡同,陷入上面提到的恶果中去。当社会研究者意识到他们所面临的处境和危机,就会采用各种办法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人文转向”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还需要具体用某些细节去落实。韦伯只是在大的方向上提出了想法,但并未提出具体细节。而“语言转向”正是“人文转向”的一种细节性措施方式。“语言转向”本质上是一种“人文转向”,一种社会科学回归人文的呼声。因为语言具有某种共性和特殊性,因此这些学科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语言作为人文回归的前奏。
(四)语言的人文性为什么说“语言转向”是一种“人文转向”呢?首先,语言贯穿于社会科学各领域,是他们共有的;第二,“语言”的关注具有人文性。这可能有争议,语言在不少人看来,只不过是一个工具而已,何来的人文性?语言确实具有工具性,可以使用语言工具来交流、学习、生活等;但语言也可以用来传载人类的文明、知识和精神,每个人的言语都不同,每个民族的语言也是不同。因此语言可分为“形而上”和“形而下”,形而下是一种工具,使用工具来帮助人类日常生活;形而上则一种民族精神,一种价值观念。语言和语言学不是一回事,语言学研究中现在也存在两种分野:人文和科学的。但语言本身却具有很强的人文性。语言是属于人本身的,而不是外在的,甚至可以将语言视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指出,语言是心灵的自然禀赋,唯有语言才使得人具有人性;语言与思维不可分离,民族精神与民族语言密切相关。洪堡特也持这样的观点,大家熟知的“民族的精神是民族的语言,民族的语言是民族的精神。”伽德默尔说“人是具有语言的存在”,海德格尔指出“语言是人类的家园”。 人文性是人类对自己道德和价值的追求和完善。语言的人文性十分突出,属于人本身,反映人类的思想、情感、灵魂和世界观。“语言不是传统语言学所认为的思维和交际工具,它本身就是活生生的思想,是生活自身的存在,就具有意义和精神,它负载着个人的精神生活和世界观,负载着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人有了语言,便有了他的精神世界。语言是人的世界,是人类的家园,包孕着无限丰富的人文精神,这就是语言人文性的内涵所在”39。因此社会科学研究者看到哲学“语言转向”后默契或无意识地,试图借助“语言”这个人文性十足的物象来帮助自己学科向“人文”靠拢,回归人文。社会科学本就是从人文学科中分离出去,“人文”的回归合情合理。
三、人文学科的困境与出路
社会科学努力借助人文学科的价值导向试图从完全“科学化”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可当代人文学科也存在极大的困境,不仅出现了类似社会科学的“完全科学化”,甚至在功利主义至上的喧嚣中,人文学科普遍被认为没有“什么用”。在高度实用主义主宰一切时,人们首先会审视是否会带来利及利的多寡。因此出现“文不如理,理不如工,工不如商, 文科表面在发展,却备受限制和歪曲,实际上已经视为政治或工商的附庸”40。这种情况在中国愈演愈烈,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文学科也曾面临过这样的危机,不过进过深刻反思,已经深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种种措施去拯救人文学科①。
(一)人文学科的困境与危机社会科学在完全走向“科学”道路之后,按照自然科学的方法、模式和目的来研究社会现象。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本无可厚非,只不过在自然科学方法的主导之下,其研究目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试图采用自然科学的实证、实验方法最终找到了支配人类社会的几个规律。这本也无可厚非,但如果将社会研究的结果定位为几个支配规律,这样的研究旨趣和志向不能不说是一种“形而下”。人类社会复杂的多样性不可能只用几个规律就能解释清楚,这并非一味否定“科学”方法和目的的合理成分,但是如果将研究终极目标定位在如同几个化学元素支配一切的思路上,经典自然学科虽然承认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但本质上却认为只是某些共同元素构成的,因此他们的任务就是要找到这些元素并分析它们。 很多人文社科研究者也期望着能像化学家那样用元素周期表的方式来解释自己学科的现象,按照他们的思路,人类社会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可能也不牛津大学著名的历史学家托马斯曾说:“凡是非STEM(即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科目的学科地位,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福斯特(哈佛大学校长)认为,在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人文学科了。福斯特指出,作为已具有数百年传统的高等教育的守护者,大学必须努力去保证提倡那些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限制支持那些无价之宝。“毕竟,历史学、人类学、文学等学科之于大学以及人类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价值”。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大学在变革的世界中的角色。《科学时报》 (2011-01-04 B3 国际) (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大学在变革的世界中的角色 http:///lljx_read.jsp?id=62 2011年1月11日读取。)美国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每两年向总统、国会和全美人民递交《美国的人文学科》(Humanities in America)的报告,详细汇报人文学科的各项事宜。注意,中国只有社会科学才有这样的报告,往往关注的是经济发展、住房、改革等问题,而基本上没有关于人文学科的报告。可见,人文学科在两国重视程度差异之大。
那么多元与复杂,最终也就那几个规律。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皆是人形成的,试图解释人行为的根本规律如同要揭示人类生存的根本意义,无法将人类生存的意义用几个规律加以总结,因此试图一劳永逸采用自然科学为旨趣的社会科学研究永远永远只是一个梦想①。
而从自然科学发展的进程来看,特别是量子力学的发展,经典时代由几个支配规律的思维方式似乎已经过时,当代科学家更关注的是能够对大自然说出些什么,强调观测。自然科学的新思路和新发展可能并没有引起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注意,那些死抱“科学主义”的研究者,其思维模式依然是自然科学经典时代的套路,对新的科学思维全无了解,而且还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责别人“不科学”。 在引入自然科学方法之后,社会科学研究确实有了新的视角,也取得了新成果,毕竟能用几个规律来解释人类社会的研究是非常诱人的。因此,人文学科也将自然科学方法引入,实证和实验方法也确实给人文学科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此后,人文学科形成了“人文派”和“科学派”两大派系,甚至两大派系达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而且“科学派”占了上风。人文学科正被来自四面八方的科学派给吞噬,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为科学哲学教导这些“科学派”只有用经典自然科学方法获取的知识才是可靠的,其他的都不可靠。他们动辄说:你们的研究是不科学的。但实际上“科学”并非只是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模式。此外,“科学派”占上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科学派”因标榜自己是科学的,并试图展示美丽的幻境——他们的研究成果将能改变世界,极大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因此得到很多人的支持,也得到了大量经费的支持。“在媒体的帮助下,公众已经被说服,相信只有自然科学家才能提供解决各种严重社会问题的答案”序言5。在人文学科研究中,不排除有些方面,一些具体问题适合采用“科学”的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研究成果能同自然科学一样可信,并非采用量化、大量表格、图表、各种曲线图和统计公式才是科学的,所有严谨、有内在逻辑和客观的研究都是科学的。 “科学”喜欢形式化,建立模型,然后竭力证明,但无论模型如何复杂,它只是对“假设”的一种证明手段,解释手段当然可以多样化。但实证研究在人文学科中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既不能也不能证实现有理论。由此可见,“科学”派如要在人文学科中取得真正实质性的研究成果,仍需在方法和思想大幅度改变。“科学”的威胁可能只是暂时的,“人文”派学者却不能沾沾自喜,掉以轻心。我们认为,方法的包容和创新是研究的动力,学习不同的方法是研究创新不竭的动力,因此适当吸收当代自然和社会科学的新方法是每个人文学科的必修课。其次,人文学科要抓住研究的“道”,抓住了“道”,也就抓住了真正的规律。此外,“人文”学科应该有信心加大宣传让更多的人看到“人文”途径是有着巨大的优势,争取更多的支持和理解,也要吸收更多有才华的人加入这一行列。当然人文学科的困境不仅仅是来自“科学”派的威胁,其自身也存在很多问题,不仅仅有方法的问题,问题多,需要认真分析细致思考,对症下药。 人文学科的困境不仅来自自然和社会科学的“排挤”,更大的危机是“功利化”。功利化让一个民族精神上无所适从,精神丧失乃是当代中国一个最为显著的问题。功利化让人看不到人文学科持久的影响力,而只看到眼前的小利,动辄发问:你这有什么用?人文学科的危机间接导致精神危机。完全“科学化”与“功利化”几乎将人文学科送进了墓穴。有着如此崇高旨趣的人文学科在功利主义的逼迫之下被迫表态明天他们就要给社会带来什么具体好处,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②。
无论在网络还是在学术讨论中,关于当代中国人精神问题颇为热门,《南风窗》2010年第19期推出专题“直面精神危机”,邀请海内外专家阔谈当代中国人精神危机的表现、根源以及对策。
经典时代的物理、化学都认为只要用几个简单的规律就能解释整个世界,世界是如此符合因果律。而当代量子物理学已经打破了这种经典式解释世界的方式。比如量子力学中的哥本哈根派就认为不存在一个客观的、绝对的世界。物理学的意义不在于能揭示出自然界是什么,而在于我们人类能够对自然界说明什么。没有一个脱离观察而存在的“绝对世界”。量子力学比史上任何一种理论引发的科技变革都要多,而且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科学的看法,影响了人类对世界的看法,改变了人类的世界观。虽然量子力学内部充满了争议和分歧,但其基础依然是建立在哥本哈根派的几个解释上,经典时代几个简单规律定世界的思维模式一去不复返了。
功利化不仅给人文科学带来了严重的危机,也给自然科学带来极大的危害,自然科学内部的基础学科如数学、理论物理、理论化学等,因不能像工程类学科马上带来利益效应,也面临着学生减少,师资流失,经费缩减等压力。不过在自然科学内部,科学家们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了。
精神危机的根源相当复杂,限于篇幅无法展开,但有一点必须指出,走出精神危机,人文学科担负着重要使命。西方历史上的文艺复兴,让人文重新洗礼每个人,每个人得到启蒙。
而当代人文学科的衰落与精神危机是一种互为因果关系。反观世界,真正的强国不仅仅在于经济和军事的强大,更重要的他们有一种理念,有一种精神,有一个文化,展现在世界各族人民面前,世界各种人民对他们的理念、精神和文化都感到“敬仰”。大国的崛起,没有这样的价值辐射就永远不会崛起。而这样的信念不是靠高科技,不是靠黄金白银,也不是靠强大军事,是来自对人文价值的尊重,以及对人类生存和存在理念的不懈探索。
(二)中国人文学科之路:中西融通与人文洗礼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西方的理性主义占据了主导地位,自然科学的逻辑思维主导这一切,导致社会科学从人文学科中分离。“二元对立、逻辑思维等西方的‘理性’对二百多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今后科学技术还会需要它,而这与客观世界的本质在许多方面是矛盾的,与人的精神世界是矛盾的,人类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难以摆脱的‘悖论’?”。好在西方学术界对此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①。那么我们中国的人文学科又面临着如何的困境呢? 中国人文学科面临的第一危机是,西方的传统和学术话语霸权一直左右着中国的学术,我们的学术传统在西方面前低人一等,学术研究跟着西方转,成为“西方的奴仆和‘名牌产品’并不高明的仿造者”44。第二危机,中国人文传统的断层。启蒙运动后西方的传统是理性和逻辑,传统人文减少,不过西方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中国有着丰富的人文传统,打破西方的霸权,一条好的途径就是向中国文化汲取营养。许嘉璐先生提议哲学需要一场革命,需要发扬中国哲学自己的传统,其它学科也应当如此。当代西方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研究已经出现了一场变革,力图改变自文艺复兴以来的理性传统,要求注入人文气息。可是当看到西方在变革时,我辈中人似乎依然无动于衷,多数人依然“戴着镣铐”在跳舞,无视中国自己的人文传统。 中国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全面西化后,但最根本的精神层面却未能真正西化。中国人治学,特别在当下,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人云亦云为主,即便西方的理性有诸多不是,但我们并未掌握他们的精神要髓,只是将它们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拿来套用,对学术传统和学术精髓并不了解,也不想掌握,急功近利让我们只想拿来成果换成更多的物质利益。因此某位学术大家说过,近几十年,无论人文社科还是自然科学,中国人没有一个重大的理论贡献。这让所有中国学人无比汗颜。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有着良好的传统,是自古希腊以降,西方的独立思考和思辨精神。其后接受过文艺复兴的洗礼,没有这场洗礼,便没有西方的经济、政治、民主和科学。本文认为,中国若要强大也须有一场洗礼。洗礼,是一种精神洗礼,是一种人文洗礼。国人的人文素养普遍不高这是事实,西方自然科学家写出的科普作品能成为畅销书,很少见到中国科学家写出这样的畅销书,这是缺乏人文素养的最直接表现。中国需要向西方学习,但这种学习,不是简单各门学科全面拷贝西方的研究成果,更主要的是学习他们独立和思辨的人文精神。
那么究竟我们要怎样振兴中国的人文学术呢? 本文认为,一方面,要从中国自己的人文传统中汲取营养;另一面,需要“圆融”,不仅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圆融”,更需要中西方学术传统的沟通与圆融。虽然目前不少学者朝这方面努力,但成效依然甚微,原因很多。比如清末民初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模式来改造中国,不成功。
篇4
1.3.怎样理解美学属于人文学科?
1.4.怎样理解美学以马克思的实践存在论为基础?
1.5.为何说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
1.6.审美对象的特点是什么?
1.7.审美经验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美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什么?答:(1)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也就是说,不是美,而是审美活动,才是关学研究的真正对象。(2)审美现象是审美关系的现实展开。其包括四个方面:①艺术美,比如唐诗宋词的美;②自然美,比如高山大川的美;③科技美,比如细胞结构的美;④日常生活中的美,比如服饰的美。
1.2.美学的性质是什么?答: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型的人文学科。包括三个层面:(1)美学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也是审美活动。(2)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3)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1.3.怎样理解美学属于人文学科?答:(1)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一样。美学的研究对象不同于自然科学面对的物质的自然现象,而是与人的生命感受息息相关的自然现象。也不同于社会科学面对的客观物化的社会现象,而是一种非物化形态的社会现象,即审美现象。而这些,都是属于人文学科的研究范围。(2)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和方法不一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侧重一种冷静的理智的客观的态度,而美学则要求研究者更多的介入、参与、体察甚至投入。这也是人文学科的特点。
1.4.怎样理解美学以马克思的实践存在论为基础?答:(1)首先要看到,人的存在与世界的存在、人的审美感觉与现实的审美对象都是在实践中双向建构、同步发展的。这一点为美学提供了实践存在论的根基。(2)美学以实践存在论为哲学基础,还需要借助自由概念和范畴作为中介,因为自由乃是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也是哲学通向美学的桥梁。
篇5
这就要求医学人文学要走进医学,特别是要走进临床医学各学科的实践,走进卫生保健工作的各种实践,和医学专家共同研究这些学科和工作领域中的人文社会问题,找出人文与医学科学的交接点,在此基础上形成内容充实的、与医学科学紧密结合的各医学人文学科。医学人文学不能空洞地、抽象地呼唤人文精神,不能抽象地呼唤对人、对生命的关爱,而是通过医学科学的各种实践体现对人和生命的关爱,而这正是当前我国医学人文学发展的软肋。这里还有必要指出,像人文医学这样的人文学科,是一种实践性和应用性的人文学科,和其上属于的母体人文学科有所不同,它更贴近实践,更依赖实践,一刻也不能脱离其立身的科学土壤。
医学人文学科能够从哪些方面吸取医学科学精神的营养呢?这是一个有待探讨的课题,但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的:首先,是密切关注医学发展中的新观念、新成果,及时探讨种种新观念、新成果在应用中的社会和伦理问题,研究这些医学成就所需的社会支持,并将之纳入人文学的研究范围。
其次,是在医学人文学科建设中,引进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对一些人文课题,不仅要做定性研究,而且也要做定量研究。众所周知,马克思一生别关注自然科学和历史学领域内的每一个新现象和新成就。他认为: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当前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面临一些争论不休的课题,如果能提供数量的分析,医学人文学的信服力与吸引力将大大提高。
再次,是大力提倡描述性的研究。尽管人文学是分析和批判性的,但如果我们在一些课题的研究中,引用自然科学描述性的方法,例如,对一位患者诉说病史的描述,对某一医患对话进行描述,对医生诊疗活动进行描述,并以此种描述为基础进行分析,我们的医学人文的状况是大不相同的。
篇6
2我国医学人文学学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医学人文学学科与医学学科门类其他一级学科的关系问题目前我国将医学人文学学科作为医学和人文学科的交叉学科来设置,在具体进行学科设置时,往往忽视了医学人文学科与医学学科中的其他一级学科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这种单向的、忽视了分支学科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缺乏与医学学科的交流与融合的医学人文学科设置无法充分发挥医学人文学在医学发展中的“规范与引领”作用,甚至与医学人文学科建设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2.2医学人文学内部各学科群之间的关系问题按照目前的学科设置,医学人文学的各学科被分散在哲学、历史学、教育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大学科门类中。这种以知识源流为学科划分依据的方法,虽然能反映出分支学科与母体学科之间的衍生关系,却在实际上割裂了医学人文学科基于特殊研究对象的学科整体性。如医学伦理学与医学法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等诸多分支学科有着种种割舍不断的内在联系。这种以横向联系而不是按纵向梳理构建学科群的方法更适合于跨学科发展和交流。[2]因此,医学人文学各学科之间的种种必然联系迫切要求将各个学科从原人文学科中分离出来,建立一个独立的一级学科群,从而更好地促进医学人文学学科的发展。
2.3医学人文学学科设置的规范化问题医学人文学涉及哪些学科,贺达仁将医学人文学划分为6大类4个分支约118门课程;[3]张大庆主张将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和医学法学以及医学社会学作为医学人文学的核心课程;杜治政认为医学人文学应该由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医学史、医患沟通学、医学法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学科群构成,其核心价值是维护人类生命尊严和人的权利。由于没有明确的学科设置政策,使得医学人文学的学科定位、科学体系结构、学科培养目标、学科业务范围以及学科课程设置等相关工作缺乏规范化建设,对学科的长远、科学、健康发展都十分不利。
2.4医学人文学学科发展理念问题1977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G.L.Engle)发表了《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一文,标志着人类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正式诞生。为医学人文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确立了核心价值理念———医学人文关怀。这一观念正在改变着世界医学教育的样式。但是,目前国内很多医学院校和医学教育者对此还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已经建立的医学人文学学科的描述和培养目标中,尚无关于医学人文学科理念和医学专门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目标的精准表达。
3我国医学人文学学科设置和发展的建议
由于医学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双重属性,根据当代医学发展和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基于我国医学人文学学科设置及医学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增设医学人文学一级学科。
3.1在医学学科门类下,增设医学人文学一级学科医学人文学一级学科主要是运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分别从人文和社会角度研究医学及医学中的各种相关问题,同时又运用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医学的角度研究与人的生命、健康有关的人文和社会问题的相关学科的总和,是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交叉学科。该一级学科主要研究范畴包括: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医学史、医学法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①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德观,提高学生判断善恶、荣辱的能力,正确把握医学实践的道德原则;②医学哲学是医学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将思维方法与思维形式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才可能逐渐把握各种医学对象的一般特性和内在联系;③医史学是医学各学科的高度综合,也是医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高度综合,医学学科的创新和发展离不开对历史经验的继承和总结,任何医学成就都不可能在割断历史的情况下取得;④医学法学主要以医学领域的法律现象和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在现代医学非人格化和医患关系不断物化的环境下,通过医学法律制度来对医务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也将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⑤医学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到医疗实践中的产物,它研究和解决人类在健康或患病以及二者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一切心理问题,即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⑥医学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医疗领域中的社会角色、角色关系、角色行为、角色流动、医疗社会组织的交互作用以及医疗领域与整个社会生活的互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按照我国《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规定,首先设立医学人文学一级学科,然后在通过学位授权审核的高校,进行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招生和人才培养。设立医学人文学一级学科、明确学科范畴,不仅可以大力促进该学科的自身发展,而且还可以对临床医学等其他医学相关学科起到规范和引领作用。
3.2明确医学人文学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医学人文精神的医学人才,具体表现为:在知识结构方面,具有哲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相关知识,系统掌握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等专业知识,对国际和国内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科技哲学、方法学等知识及发展趋势有一定了解的知识理论体系;在能力结构方面,培养对人文思想的敏感性和思辨能力,进行原创性研究、发现和解决实际人文医学问题、指导他人成功从人文角度化解医学困惑以及为医疗卫生决策和管理提供建议的能力;在素质结构方面,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诚信正直、有社会责任感和求实创新精神、较高的文化素养、具有健康的体格和健全的心理素质的人文医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高素质人才。
篇7
2.智者学派思想的主要特点:
(1)专业性。智者学派多是知识渊博、才能出众的职业教师。
(2)狡辩性。智者学派常用各式各样的狡辩语言和方法阐释其观点。
(3)进步性。智者学派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3.古希腊哲学中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
(二)文艺复兴
1.主要内容:
2.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特点:
(1)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和权利。
(2)批判封建教会的禁欲主义,提倡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追求。
(3)主张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力,反对消极的人生态度。
(4)提出和论证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和国家学说,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5)重视科学实践,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6)在文学艺术上表达人的真实感情,反对虚伪造作,欣赏新的文学艺术和新文化的表现形式。
(三)宗教改革
1.背景:
(1)文艺复兴的影响。
(2)德意志四分五裂导致天主教会的掠夺。
(3)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2.主要内容:
(1)马丁・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获得拯救;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
(2)其他新教:简化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廷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3.影响:
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四)启蒙运动
1.兴起原因:
(1)自然科学取得重大成就。
(2)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主要内容:
3.基本特征:
(1)从批判对象看,矛头指向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2)从批判领域看,集中在政治、思想领域。
(3)从批判方式看,摆脱宗教的束缚,强调“理性”。
(4)从历史作用看,为资产阶级革命和统治做了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
六、近现代西方科学发展历程
(一)物理学
1.发展历程:
(1)伽利略通过实验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性;证实了匀速运动定律和匀加速运动定律。他的发现以及他开始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成就之一,标志着近代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力学体系,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对解释和预见物理学现象有着决定性意义,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3)爱因斯坦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于1905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光速不变原理,指出时间、空间和物体的质量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随着物体的运动而发生变化的。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不可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空间结构和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分布,由此使人类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空间和引力现象的认识,将物理学发展推到全新的高度。
(4)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物质的辐射能不是连续的,而是以最小的、不可再分的能量单位即能量量子的整数倍跳跃式变化的量子假说。这一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世界粒子运动规律的科学,标志着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了微观世界。
2.牛顿学说的主要影响:
(1)牛顿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并确立了相关学科的科学体系和科学的研究与思维方法。
(2)为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发展树立了楷模。
(3)推动了启蒙运动。
(4)当然,牛顿的机械决定论对某些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生物学
1.主要内容:
生物是进化的,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①物种不断地变异,新物种产生,旧物种灭绝。②生物的进化是连续的,没有不连续的突变,自然界没有飞跃。③生物间有共同祖先,彼此间有一定的血缘关系。④自然选择是变异最重要的途径。
2.重大影响:
进化论思想对欧洲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结束了上帝造人类的神话。它所揭示的关于生命自然界辩证发展的规律,不仅结束了生物学中物种不变论的统治,也为唯物辩证法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的自然史的基础。它不仅丰富、发展了生物学本身,也使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统一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并使它们获得了新的发展方向。进化论思想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了巨大震动。当时先进的中国人把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当作改造社会的利器,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三)科技革命
1.概况:
2.三次科技革命的异同点:
(1)相同点:①都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②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巨变。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两大直接对立阶级的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垄断组织的形成;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人类社会生活结构的变革。③都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列强的殖民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④受到多国政府的重视。
(2)不同点:①从发明者看,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是劳动者生产经验的积累,发明成果绝大部分是对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后两次科技革命的主导者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各种发明几乎都是在精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之上取得的。②从发源地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之后慢慢传播到其他国家;后两次科技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③从突破口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军事工业为突破口。④从社会环境看,前两次工业革命都处于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第三次科技革命则开始于二战期间。
3.科技革命的主要作用: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蒸汽成为新动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使工场手工业转变为机器大工业,使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步形成,促进了近代城市的产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电力成为新能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出来,也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从而导致了垄断组织的形成,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的社会化,同时也极大改变了城市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方式。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核能成为新能源,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引起人类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革命性的变化,同时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七、近现代世界文学艺术发展历程
(一)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比较:
2.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比较:
(二)美术
1.新古典主义美术与浪漫主义美术的比较:
新古典主义美术主张绘画要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在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中寻找创作题材;在表现形式上,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浪漫主义美术主张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注重表现人的感情,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与刻画,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使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
2.现实主义美术与现代主义美术的比较:
(三)音乐
1.发展历程:
2.现代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
(1)多样性。有摇滚、蓝调和爵士乐等。
(2)时代性。一战后爵士乐成为主流;二战后摇滚乐成为主流;20世纪70年代后出现更多风格。
(3)音乐的商业化趋势日益明显。
(4)音乐发展呈现大众化和多元化趋势。
(四)影视艺术
1.发展历程:
篇8
跨学科研究是超越学科边界,在不同学科之间整合力量进行的综合性研究。跨学科研究在整合学术研究力量,挖掘新的学术增长点,应对重大现实问题方面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近年来,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跨学科研究已呈现方兴未艾之势。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各项资助都设立了鼓励交叉学科的条款,重大项目更是要以跨学科研究为手段,否则难以解决社会提出的重大问题和挑战。全国高校业已出现了众多的跨学科研究机构,承担了很多研究项目。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文史哲等人文基础学科,在传统学科研究根深蒂固的习惯下,跨学科研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甚至举步维艰。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国家整理和整体规划的形势下,如何总结跨学科研究的既有经验,同时规划好未来的发展路径,优化组织管理,成为目前的科研组织管理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从观念上辨清基础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研究之间的关系,自觉拓宽研究领域
1.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决定了跨学科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要研究人的多样性和社会存在的总体复杂性。对社会属性和人性的理解,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古代人做出的回答都是总体性的,那时根本没有近代意义的学科分化。学科分化是自然科学高度发达之后才出现的现象。自然科学要对既定事物做形式化的把握,它的研究对象是既定事物的存在。各个学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问题域、研究范式以及方法系统。单科知识只能对社会某一领域的某一对象、某一层次、某一角度、某一过程等进行研究,彼此之间很难做到互相沟通。胡塞尔在20世纪初就焦虑地判断“欧洲的科学与哲学陷入了危机”,从而导致了人的生活也处于危机之中。而人自身,也就成了“物”化的人。跨学科研究指的是“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之间紧密的和明显的相互作用,包括从思想的简单交流到学术观点、方法、程序、认识、术语和各种数据的相互整合,以及在一个相当大的领域内组织的教育、研究”。人文基础学科的跨学科研究正可以弥补学科之间的人为裂痕,让人的问题和社会现象回复复杂性和完整性的本来面目。
2.人文学科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学理基础。目前从事人文基础研究的学者中,有相当大的比例从根本上抵制排斥跨学科的研究,他们认为基础学科就是应该扎实地按照自己的兴趣耕耘自己的园地,对那些探出自己的学科领域的人,他们就会认为是不务正业,基础不扎实。这批人对当前面临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就相应地缺少思考和应对的能力。还有些学者知道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但囿于自己的学科教育背景,对跨学科研究感到力不从心。这些想法其实都是对跨学科研究产生的误解。诚然,人文学科内部的研究训练是基础,没有扎实的学科研究基础,跨学科研究就如空中楼阁,无从谈起。现在的许多综合性研究大学,几乎无一例外都有很强的文科研究基础。以笔者工作的浙江大学为例,教师个人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项目无论从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不错的成绩,研究成果的质量方面也是不错的。浙江大学的古汉语文献学学科实力雄厚,就是靠一部部扎实厚重的学术成果支撑的。学校也不断创造各种机会鼓励资助教师们的自主科研计划,努力打造思想智库。目前制约人文学科的跨学科研究的主要因素在于: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的学科教育和科研训练都是在学科内部进行。如果说,现在本科阶段的宽口径通识教育已经得到扎实推进的话,研究生教育的学科壁垒还一时难以打破,这多少限制了研究生和学者的学术视野。
3.人文学科内部已有的跨学科研究实践。如果按照学科边界的远近,可将跨学科研究分为“内源性”和“远源性”两类。在人文学科内部文学、历史学、语言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互相渗透,形成“内源性”跨学科研究。而在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等知识板块之间进行的交叉研究,就是“远缘性”跨学科研究。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如果说“内源性”跨学科研究早已成为人文学者自觉不自觉在使用的研究方法的话,“远源性”跨学科研究也早已成为一种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比如,“科学技术史”专业,是附设在“哲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拥有博士生招生资格。学生来自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不同门类。在历史学学科中的“考古学”、“博物馆学”分支,也与科技考古、博物馆设计等远源性跨学科研究,最近,“考古学”在国标法中已经单列为一个一级学科。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中心(CSLC)是985重点建设基金,自2004年开始启动以来,就是一个融科学、语言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经济学和神经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机构。目前,该中心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教育部重大招标课题1项,在研国家社科基金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1项。目前,文史哲基础学科的青年团队和学术沙龙,都会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来自不同学科,带着各自不同的知识结构,学者们在相互交流中扩大了学科视野,改变了传统的方法论结构。但是,这种学术交流活动开放度还不够,大量的学术活动还仅限于学院内部的交流,如果能逐步向校内、校际开放,应该能形成更好的跨学科学术交流氛围。
4.引导人文学科的研究关注综合性的迫切现实问题。从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将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这也就为人文学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研工作者不仅仅是在自己学科内部按着旧有范式在象牙塔里做文章,还应该在国家的文化繁荣和复兴、为政府提供咨询决策方面贡献力量。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利用与保护、国际关系问题、民生问题、生态文明建设问题都需要人文学者做出自己的思考和回答。在“大科学”时代,这些问题都需要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协作攻关。
二、以问题研究为导向,组织跨学科研究团队
在学科内部进行的学术研究,专注于某个研究对象的某个层次,可能会在事物的局部取得精深的研究成果。若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仅仅依靠一个学科自身的内在逻辑去揭示社会现实,则会有很大的局限性,往往不能统观全局,难以获取现象的整体面目和未来走向。学科内部的研究无法应对社会提出的系统问题。
20世纪60年代以后,古典学院科学已发展到“后学院科学”时代——社会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化,学科越来越专业化,对于任何一个个体来说,要想重新贯通所有的学科,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或者说,在后学院科学时代,也很难培养出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因此,后学院时代的“科学研究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一条集群化的道路,科学领域集体狂欢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巨型大学的兴起与国家大型研究基地的出现则为集群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框架。集群创新也就是一个大规模科学家群体围绕某个重大科学课题展开工作,且这一过程可能是漫长的。”后学院科学时代,科学在专业的领域内向着纵深发展,当发展到一定程度与水平的时候,需要对不同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必要的沟通与融合。个人的力量无法研究和解决一些重大而迫切的现实问题,而只能通过学术共同体的发展来实现——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联手,以科研项目为纽带,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一个研究团队就是一群具有互补技能,愿意为完成共同的任务、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现在国内综合性大学的研究所建制中,会有几人到十数人不等的研究人员,因为处于相同的二级学科而组成一个研究团队。在研究所这个团队中,研究人员拥有各自不同的研究方向,彼此之间的合作相对松散,研究人员保有个体的独立性。跨学科的研究团队的特点必须是打破研究所界限,实现不同学科研究人员的重组。团队组建的纽带就是研究项目。要组建一个好的研究团队,必须要有一个高度负责、能统领全局的团队负责人。他能在项目进展、人员调配、分工合作等方面进行协调部署,将团队的合作理念贯彻到研究行为中,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中相互沟通相互支持。这样的研究团队,才能够做到超越个体知识局限、超越专业界限,达到对复杂现象的整体透视。研究团队的粘合剂一定的研究项目。研究项目规定了团队的研究理念、研究任务和合作方式。人文学科传统的研究方法往往是个人兴趣主导的,这就需要团队负责人能够将每个个体的研究兴趣引导到项目上来,通过项目组成员之间不断的交流沟通,达到完成一个重大攻关项目的目的。在这个学术团队中,可以吸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和有学术潜力的博士生加入,在项目的分工合作中为年轻学者的成长提供指导和规范。跨学科研究团队切忌“形合实分”的研究模式。将一个大的研究项目按照学科分成若干个小项目,大家分头研究,最后将研究成果组合起来。这不是真正的跨学科研究,这样研究得到的成果只能是一盘散沙,在质量上得不到保证,预期的研究目标难以实现。必须在团队成员中培养“问题意识”,只有“问题意识”才能超越学科的界限,只有“问题”才能在学科之间游走。“科学进步是由问题推动的,是在问题导向下实现的。问题是贯穿科学研究的主线,是真正的核心和灵魂。”研究者跟着问题走,解决好了问题,也就真正能够做跨学科的研究了。
三、人文学科的跨学科研究需要学校管理部门做好顶层设计,对项目进行规划和引导
目前国内的综合性大学,教学、科研、人事、研究生教育等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呈现碎片化。而高校的科研人员,他往往同时在教学工作、研究生培养、青年教师培训、科研团队与研究平台等地方均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因此,要使一位研究人员在跨学科研究领域有所作为,必须同时调动其他工作的能动性。这就要求学校管理部门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做好顶层设计,更好地规划和引导人文学科的长远发展。
1.在课程设置上,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跨学科研究素质的培养。很多高校在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中,已经达成了通才教育的共识。即:为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开设理工农医的课程。但这还远远不够,在这些课程之外,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开设“跨学科研究概论”等课程,为学生们建构起具有交叉性特点的知识结构,帮助他们树立跨学科研究的意识。受过这种教育的学生以后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就能熟练依据实际需要进行知识结构的调整组合,走上科学研究之路的学生也能开辟交叉性的学术研究方向或研究领域。
2.青年教师跨学科研究的培训管理。浙江大学人事处对新进教师都要进行学科交叉培训学习。一个人文学科的青年教师必须修习医、工、理、农等学科的三到五门课程。这种培训对于开阔研究人员的视野非常有效。但是为了能让学员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授课偏重于浅层次的基础知识,很多课程进入不了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层面。学员们在完成了规定任务之后也很少再去听课,对个体来讲,这个培训也缺少持续性。这也需要管理部门总结经验,更好地让交叉培训课发挥更好的性能。
3.跨学科研究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国内高校的基层组织结构(系、研究所)基本上是按照学科门类建立起来的,高校的教学科研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都是遵循这样的组织模式。学科之间的源流、衍生关系很明确,但是学科之间的互动交流未能得到反映。目前浙江大学已建成的人文跨学科研究平台有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文物保护与鉴定研究中心、文化遗产研究院等。这些研究平台在团队组建、项目研发、成果等层面均显示出了活力。跨学科研究平台的正常运转还需要学校拨付一定的资金,以项目的形式对跨学科研究项目和团队进行资助,营造一个新颖的学术环境吸引学者们进行跨学科的合作研究。学校可以直接聘任跨学科项目的研究人员,项目负责人可以不经过院系,直接向校长汇报工作。
在人文基础学科的跨学科研究中,已经开辟出了许多新兴学科,研究成果在与国际对话与交流中拥有了充分的发言权。可以预见,经过几年的培育和发展,新兴交叉学科能够与传统优势学科比肩共舞,呈现出人文学科的新特色。
参考文献:
[1]全国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研究会组.跨学科研究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136.
[2]李尚群.创新团队论——大学科研主题问题的当代阐释[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33.
篇9
文科发展历史悠久,学科体系成熟,在现代科学技术整体化趋势下,文理工日益交叉渗透,文科呈现新的发展态势。人们一般把文科划为文史哲等基础性的传统文科,以及应用型、交叉型的新文科;也有的从工科所需的文科教育将文科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培养对职业岗位有用的知识才能,例如,学习语文,熟练掌握阅读、写作、说话的能力;学习法律知识,以求工作上、生活上借助法律的保护;学习财政经营之学,以求在处理生产和销售问题的过程中不致违背经济规律。这些是工科学生走向社会所必备的文科知识,谓之“安身立命”的文科。第二层是作为一个有文化教养的人的个性发展和自我修养所需要的,如美术、音乐、文学、道德行为的教育,谓之“怡养性情”的文科。第三层是培养人参与社会、认识社会、贡献社会,并对事物能有战略发展的分析能力所需要的文科,这就是哲学、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教育,谓之“济世达人”的文科。总之,文科内涵丰富,性质有别。因此理工科大学办文科的第二步是定位与取向问题。大部分学者认为可行之道是背靠理工科,充分利用理工条件办好应用文科专业,培养应用文科人才,出应用文科的研究成果,提高理工科的教学科研水平。对于一些实用价值不高、发展潜力较小的文科专业,则可以进行调整,以使理工科大学的文科建设与发展能充分形成与体现理工科大学特色。总之,学者们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倾向于应用、交叉、渗透型的新文科的定位。
文科发展的思路和策略问题是怎么办文科的问题。部分研究人员和教学科研部门的领导提出了明确的意见,认为应当从实现文理工管相结合的目标出发规划文科的建设与发展;坚持以应用为主,以交叉见长,建设和发展新型文科;统筹规划,重点扶植,逐步建立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专业群。提出了“小规模、多学科、分层次、高水平、有特色”的文科发展指导思想,认为应当使文科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以文理交叉的方式,使文科的发展与学校各学科综合发展战略相联系;以国际交流与合作为纽带,使文科的发展与国际学术前沿接轨。从转变思维模式、树立品牌意识、开展创新性研究和加强制度建设等方面论述了文科发展思路。在这个问题上,学界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理工科大学教育首先要培养的不是“技术专家”,而是“合格的公民”,通过科学世界观与高尚人生观的教育,使学生懂得如何正确地观察世界、对待人生,摆正理想与现实、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伦理观:向学生进行必要的美学、心理学教育,帮助他们鉴别真伪、区分美丑、健全身心、陶冶个性,而这些将形成学生从事任何职业的重要基础――为人的基础。在《人文、工程和教育》一文中讲道:“人文学课程对工科学生的基本价值是,它们教给一种方法去探索与工程诸学科不同的疑问、看法、问题。这些课程促使学生思考,由此促进学生心智的成长和发展。”学习人文社会科学,如科技史、逻辑史、辩证法、文学、美学等,有助于他们构建广博的背景知识,活化他们的认知心理定势,扩展其过分局限的视野,促进他们思维的开拓、求异与创新,推动他们不拘一格地想象与联想,点燃学生创造性的思想火花。
文科在重点理工大学的发展中虽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但近30年的实践也充分证明,重点理工大学不仅能办文科,而且能办好文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办好文科,不能停留在原来从无到有的初级阶段,必须明确方向,选择一流的发展战略目标。这既是重点理工大学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推动学科融合,促进人类文化知识的丰富与发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也是文科上台阶、上水平,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定位于一流的学科发展目标,重点理工大学应选择以下发展思路与举措: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育部于2003年发表了《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并开始实施“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因此,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要从根本上转变理工科院校文科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大学文科教育在全面素质培养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正确认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全面素质培养,按照教育规律办好理工科院校的文科教育。科学精神的真谛在于求真、求实,人文精神的主旨在于求善、求是。因此,自然科学教育和人文科学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两翼,两者同时发展才能做到真、善、美的统一。
重点理工大学办文科不是权宜之计,不是跟风追潮,文科也不是应景式的花瓶摆设。文科既服务于全校文化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又有着自我存在的价值与作用方式,它与理、工三足鼎立,必须独立自主地自由发展。同时,高水平的学科发展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必须经过较长的时间磨砺、实力累积与文化积淀,才能稳健地发展,最终走向一流。没有一定的学科基础与实力,单从一个历史时间点切入,希冀一时的强投入与高速度追赶就能够实现目标的达成,这只能是奏效于一时的教育短期行为。因此,必须把文科纳入学校整体发展目标之中,从学科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与交流、仪器设备与图书资料投入等方面制定中长期工作规划,拟定目标、任务、措施与步骤,使文科在重点理工大学得以稳步发展,逐步进入一流学科水平的行列。
文科要上档次、上水平、力争一流,必须依托现有学科力量,加快现有学科的发展,使其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现有文科应明确责任与目标,“立足于发展,立足于自己”,苦练内功,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有基础和条件的学科应积极申报博士点,增设硕士点,在相关领域中形成特色与优势,进入国际、国内学术研究的前沿。在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基础上,采取超常规措施引进和培养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广泛深入地开展科学研究,重视解决“重大课题少,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少,部分教师的研究意识不强”的主要问题,从各门学科实际出发,围绕学科建设开展科学研究,使现有重点学科步入全国一流行列,成为推动整个文科发展的先导。
文、史、哲等人文基础学科的普遍薄弱或缺失已成为制约整个文科发展的瓶颈,也是阻碍全面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基本文化素养的桎梏。重点理工大学应从加强大学素质教育,增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底蕴,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和文科专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的高度,充分认识人文学科的特殊教育价值和基础地位,采取超常规措施来扶持和加强人文基础学科的建设。
文科发展的失衡源于以“应用为主”的文科发展指导思想。如前所述,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等一些重点理工大学都确立了各自文科建设的指导思想。这些指导思想大都是基于“就文科论文科”或“就工科论文科”的“小文科”思维模式提出来的,它们的缺陷是,重视发展应用文科而轻视基础人文学科的建设,甚至以应用文科的发展来牺牲和取代人文学科的发展,直接导致了人文学科基本建设的滞后,师资水平、课程质量都难以提高,限制了人文学科在整个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和文化氛围营造中应起的作用。综合上述研究,21世纪新的文科发展指导思想应当是,以促进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文学科的发展为基础,谋求人文学科与应用文科的协调发展,并通过文科内部及文、理、工之间广泛、深入、富有成效的交叉渗透融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学研究的水平,创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一流文科。
人文学科的“精神性”、“教化性”决定了它不能像应用文科、工科那样直接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创造出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对人文学科的发展要采取积极的扶植政策,对其图书设备购置、师资的引进和培训、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课题的资助等加大投入力度。要切实把人文学科的建设与当前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教育、科研活动项目来促进人文学科的发展。同时,根据人文学科的特点,营造适于人文学科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总之,人文学科的发展有别于其它应用文科。人文学科发展的滞后,意味着学校所培养人才的基本素质的缺失或低下,意味着学校科学发展后劲和潜力的贫乏。因此,必须优先发展人文学科,努力使人文学科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成为学校的优势学科群。
任何一场思想深刻的教育改革,只有全面进入人才培养计划才能最终成功。而人才培养计划要发挥出预期的功效又首先取决于传统教学理念与模式的突破与超越。否则的话,教育改革往往是“新瓶装旧酒”,形式转变了而实质内容难以改变。前一阶段许多理工科大学在所开展的人文社科教育的试点与探索中,虽然都配置了文科,学科形式较为完备,文科教育也进入了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才培养计划与教学课程体系之中,规定了相应的学时和学分,但教学的效果并不很理想,作用有限。究其根本原因,仍是传统教学理念与模式的阻碍。因此,定位于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点理工大学文科建设,应确立新的教学理念、模式与方法,让文科教育真正进入学校每一个理工科大学生的培养计划。
原教育部社政司司长靳诺曾指出:“要切实解决认识问题,按照‘四个同等重要’和‘五个高度重视’的要求,在学科建设的经费投入、科研条件、科研队伍等各方面切实保证文科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要充分认识理工科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要充分认识理工科院校及文科院校发展文科,特别是发展新兴学科的重要性,在发展传统优势的基础上,选择具有前途的新的学科生长点、发展点,努力推进高校实现学科创新。在发展传统优势基础上创造新优势。要加强科学管理机制和体制的改革和建设问题,努力探索大学文科建设和文科管理的规律。对文科科研业绩的评价,对文科科研成果的评价,对文科学者的评价以及对大学文科的评价,都值得认真探讨。在探索出成果,出人才以及出管理经验的同时,努力形成科学的管理机制、体制、建立科学的、规范的、充满活力的文科科研管理体制。”
建立一系列制度以保障文科的发展,这应该是我国理工科大学发展的重要途径。理工科大学主管领导、学术委员会大多由理工科类专家担任,必须在理工科大学增补一定数量的文科学方面的专家进入学校领导和学术委员的行列。很多理工科大学大多采取以前办理工科大学时候办文科的制度和思路,这显然不合适。要发展文科这种灵活多样的软科学,就要建立一种具有弹性的制度和评价体系,而不能采用生硬的定量评价体系。以文科科研评价体系而言,有的文科科研成果并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如果以效益来评价社会科学的科研成果的话,就会导致教师短视,急功近利,从而忽视基础学科的研究和发展,限制文科的可持续发展。应根据本校文科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文科发展的规律制定相关的文科研究学术规划和学术评价标准。在研究过程、科研成果、基金资助额度等很多方面,文科同理工科存在很大差距,应该用不同的考核办法。理工科大学“以理工为主”的战略,决定了学校集中大部分的资源发展理工科,对文科的发展投入不足,如有的理工科大学图书馆文科书籍文献和必要的数据库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文科研究。由于经费投入不够,理工科大学文科学科普遍存在师资引进困难和教师队伍不稳定的问题,因此适当的经费投入和政策倾斜必不可少。所以从制度上保障文科的发展应该是我国理工科大学的当务之急。制度的好坏决定了文科的发展方向,建立一系列与自然科学和工程类学科不同的评价体系和发展体系,是理工科文科发展的根本出路。
任何发展都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发展,所以说我国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不能脱离我国的国情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具体的发展思路上,理工科大学应当遵循强化基础、应用为主、文理渗透的原则。文史哲等学科是一切文科的基础,也是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必须积极加以强化。其主要措施是扶持、培养、引进一批素质较高的基础文科教师队伍,但不必办有关的专业。应用文科应当是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重点,因为应用文科比较容易实现与理工科的对接和渗透,社会对应用文科也有比较广泛的需求,应当积极加以发展。一些文理交叉性质的学科更应成为理工科院校发展文科的重点。
从总体上说,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应主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以“两课”建设为核心,强化基础性文科建设;文学艺术学科要进一步加强;大力发展以工商管理和经济、法律为核心的应用文科;大力促进科学技术哲学、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等文科的发展。
文科发展是一个时代气息较为浓厚的学科,它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体现出其特有的特点。因为文科的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就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学科之间交叉综合趋势的大发展,再加上文科内部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特点,办文科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而我国的理工科大学人文底蕴大多不是很深厚,其发展文科的思路明显存在机械化的痕迹,这就需要理工科大学要有改革的精神和勇气。不仅要发展社会急需的人文社会科学,而且要下大力气支持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如哲学、历史学等。这些学科的发展不只为文科的发展铺垫了人文底蕴,而且为整个学校人文素养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保障。除此之外,还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这一点尤为重要。而且对于学生在文科选课方面要放松,在保障本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可以选修其他专业的文科类学科。
总的来说,发展文科需要锐意改革、积极进取。理工科大学的文科改革应该着重关注以下几点:1、重视基础教育。2、课程内容应当避免过细的专业分化,而且要求文理科相互融通,不断开拓跨专业学科,使课程设置向综合化方向发展。3、扩大选修课程的范围。为了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积极采取缩减必修课、扩大选修课范围。4、各系(学部)灵活安排课程内容,办出自己的特色。各学部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在课程内容上,在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率安排上在规定学分、实习、毕业论文等教学的制度和形式等方面不拘一格,力求多样化。
文科在促进理工大学生全面发展中拥有特殊的教育价值。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基本目标的理工科大学教育必须全面革除传统教育思想、人才培养模式及学科结构上的弊端,发挥文科教育在理工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是重点理工大学创办文科的根本动因之一,同时也是重点理工大学加强文科建设,推动文科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我国教育资源有限,又面临着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重任,如果把市场的功利价值作为办学的唯一标尺,在有限的教育资源分割与占有中,“势单力薄”的文科(包括应用文科)是无法与实用的理工科相竞争的,也难以与基础雄厚的综合大学的文科相匹配。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目标,重点理工大学的文科建设必须定位于加强全体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以更好地促进理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和前提,来积累文科专业教育的实力,使其稳步发展。
人文学科是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人文主义的学科,它以体验性、教化性、评价性与其它客观性、实用性的应用文科相区别。人文学科的教育不是一种职业、技能的训练,而主要是受到高层次教育的人所必备的一种教养、素质的养成教育。同自然科学和其它社会科学相比,它更深刻、更直接地表现了人的本性及其与世界的关系,更能洞察和发展人存在的意义。
人文学科的独特教育价值奠定了它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基础教育地位,这种基础教育地位是其它文科教育所不能代替的。纵观整个教育史,人文学科与人文教育一脉相承,联系紧密。人文学科是人文教育的依托,人文教育是人文学科传承发展的重要桥梁。在古代人文教育时代,中国的“六艺”和西方的“七艺”等人文学科被视为“显学”,处于专业结构、课程体系上的独尊地位。在经历了单一的人文教育阶段、科学教育阶段之后,历史正沿着螺旋式发展轨道步入现代人文科学教育时代,即以科学教育为基础,以人文教育为导向的两种教育相融合的新型教育阶段。重点理工大学加强文科教育,必须重视人文学科的建设,而不能囿于片面功利化的价值观念,忽视、排斥人文学科的教育,或通过发展其它应用型文科,把这些文科教育等同于全部文科教育,来绕过人文学科的发展,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偏离了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一文科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推动文理工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融合是重点理工大学文科发展的历史使命,也是其发展的优势、动力、特色之所在。但客观地评估文、理、工学科融合,其现状是融合得不多、不全、也不深,文理工学科之间更多的只是形式上的共存而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的深度融合,基本上仍停留在“理工+人文”并存的层面上。应通过其他途径切实促进和深化文理工之间的学科融合。
篇10
人文与科学是人类理性的两大支柱,西欧工业革命以后,人文与科学发展都出现了较大变化,而其主要发展趋势是,科学理性逐渐凌驾于人文理性之上;二十世纪初期以来,人们对科学范畴作了更为严格的界定,如西方哲学家康德、文德尔班等将自然科学推崇为真正知识的唯一来源,将自然科学方法视作是唯一可靠的方法,而将追求人自身价值与意义的人文社会科学划入另册,不再视为知识的来源,由此形成了人文与科学两种文化的冲突与对立。人文与科学两种文化的冲突,反映于中国高校教育体制当中,则是科学教育的如日中天、人文教育的衰颓低落。“现代大学的知识结构在科学的大力渗透下,越来越变成一个知性的混合体,讲学统不讲人统,大学里面已出现知识排他性倾向,即只有科学才是知识,其他不是知识。”[3]原来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也因此具有了明确的界限。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尽管界限分明,但同样也有着融合的可能,“认识和挖掘人文中体现的科学基础,科学中内含的人文精神,并以此为中介是实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重要内容。”[4]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由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可以引申出另外两组重要的关系形式,该两组关系协调都与人文教育发展有着紧密关联。
1、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关系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各自以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作为学科支撑,由此引申出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问题。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关系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文理”关系,不是简单指文史哲与数理化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说的人文社会科学,实际上是一个“大文科”概念,又称作哲学社会科学,其内部存在分殊化,既包括有人文学科,又包括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内部也有着不断分化的趋势,包括如理论科学、应用科学和技术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类别。人文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将具有明显界限分隔的两类教育科学形式融合在一起,开设全校性质的人文教育课程以覆盖所有的学科门类。但是,要真正做到面面俱到,那么课程如何整合、怎样搭配将变得极为复杂与琐碎。若这类课程无法照顾到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双方固有利益,则无法使两者形成相互的融通,人文教育便有可能流于形式。目前出现的情况是,各高校都开设了各种类型的人文教育公选课,而这些课程往往被各式各样的“概论课”所包围,知识的拓展停留在表面,讲授的内容往往“浅尝辄止”,很难达到人文教育的实在目的,其真正的效果也并不理想;因此,需要我们认真审视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
2、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关系
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又可分化出人文学科(或称人文科学)和社会学科(或称社会科学)两大类学科,学科之间也因此产生出新的关系问题。总体来说,主要承担人文教育工作任务的是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而这两类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分类却在学理上存在着较大差异,两者之间并非圆融无间;因此,需要我们正确的处理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的关系。如社会学科通常强调对社会现实的分析与综合,其主要学科包括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人文学科则离不开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其主要学科如历史学、文学、哲学等。高校人文教育究竟应当倚重于人文学科,还是更多的依靠社会学科?身处不同学科的学者在看待这一问题时会产生较大分歧。社会学者或许会认为人文学科没有实际用途,对现实社会没有意义;而人文学者则认为中国现有的社会学科完全照搬照抄西方,没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及创造。在如何发展人文教育的问题上,学科之间必然有一个长期磨合的过程,只有正确处理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关系问题,人文教育才将有所依靠,才能真正形成高校人文教育的完整概念结构。
三、高校人文教育与教育层次的关系
人文教育在高校中寻求发展,绝不能是“闭门造车”,它与中学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层次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1、高校人文教育与高中、中学教育的关系
今天的高等教育呈现出普及化与大众化趋势,高校教育需面向社会,走向通识化发展道路亦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然而通识化发展道路的铺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高等教育自身独立可以实行的,它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积累过程,而此种积累则需要在高校与高中、中学教育之间搭建起较好沟通的桥梁,共同致力于人文教育的发展。要做到这点,其中的关节处就在于改变目前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高考应试教育模式,使学生在高中、中学阶段就能够接受到人文教育,拓宽学生知识探索的领域,打破高中阶段形成的文理分科、文理分家的固有格局。人文教育需要高校教育与高中、中学教育进行有效地衔接,达至设计系统、完整、合理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的目的,正由于此,中国高校人文教育的发展,需要我们准确定好人文教育在高校教育与高中教育、中学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位置。
2、高校人文教育与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关系理顺
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也关乎着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高校本科教育培养的目标取向是什么?目前许多高校未必有清楚的认识,许多高校似乎都将本科教育目标看成是培养研究生的生源,并将考取研究生数量的多寡看作是高校业绩高下的重要指标,这样的思路影响至深且巨,然而今天,这样的目标定位与指导思想却值得我们重新探讨。事实上,高校中能够进入研究生阶段进行学习的本科生数量相当有限,“如果把本科培养目标看成是培养未来的研究生,就没有顾及大多数今后不读研究生的本科生的培养”,[5]本科教育沦为了研究生教育的附庸,成为高中、中学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过渡阶段,因而失去了独立存在的价值目标取向,这使得本科教育的真正目标变得模糊不清。由此产生的结果是,本科教育成为高中、中学专业教育模式的某种延续,高校将高中、中学教育推行的专业性目标转移到高校本科教育的层级,这使得高校本科教育的功能与作用类似于过去高中、中学的教育,研究生则转而成为从前的本科生,“专业主义”甚嚣尘上,无从建立起高校人文教育制度。由此可见,理顺高校人文教育与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关系,对于人文教育发展亦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3、高校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高校内部学科、专业日益分殊化,众多二级职业型院部目前存在着大量扩张的趋势,这本身具有合理性,但是,当这些职业型院部学生成为社会重要力量的同时,他们在高校四年当中受过怎样的人文教育,他们的人文基本素质如何?这些问题是值得思考的。关于此,则需要我们正确处理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更涉及到高校大学生受何种利益驱动与人文教育预期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大环境下,众多高校大学生是以谋生和就业作为主要导向,直接以求职需要作为目标,以获取物质利益作为人生方向,人文教育在其心理预期中地位低下,社会与学生的利益需求也带动高校的急功近利,当职业型院部据有高校主要的教育资源时,势必对整个高校教育体制起到决定性的影响。高校人文教育将会不断受到来自职业院部、职业教育的冲击,在整个体制中地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因此,如何正确处理高校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关系,也成为今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高校人文教育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高校人文教育发展,需要我们正确处理人文教育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1、人文教育与教育内容的关系
从教育教学的内容上看,高校人文教育的发展,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中西文化传统与现代的教育内容都可以提供此种储备;然而,中国高校的人文教育却面临取用中西文化先后轻重的问题,是应该以中国文化教育为主体,还是主要借鉴西方的文化教育,亦或是强调将中西文化共同加以利用?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如甘阳认为,“中国一百年来之所以把中西问题作为中心性的问题,因为现代中国总的问题就是直面西方文明冲击的问题。”[5]正是由于中国文化的传统与现实不断受到西方文明与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中西文明与文化之间正经历着不断地冲突与融合,中国高校人文教育发展的合理定位,需要我们正确处理两种文明与文化的关系,使中西方优秀的文化教育资源都能够为高校人文教育的发展服务。
2、人文教育与课程形式的关系
篇11
【作者简介】杨亦鸣,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000)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文教育所传递的不只是学科知识,更是一种精神和信念。因此,人文学科的建设应站在高处,发挥其深层次文化传递的功能。徐州三中的人文学科特色课程基地有以下特点值得研究。
一、课程设置凸显人文学科价值
徐州三中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要求,结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人文学科特色课程体系。目前已经形成了校本学科课程、校本德育课程,并注重将活动性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相结合。
从课程内容来看,围绕“一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二要教会学生如何思维,三要教会学生掌握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等”三个方面来展开,体现学科价值中的导向价值。从课程形式来看,将活动性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三者相结合,体现学科价值中的发展价值。
学校在今后的课程设置上还要进一步拓展学科的育人价值,让校本课程更具有丰富和发展学生生命的意义。除了学科的知识以外,从更深的层次看还可以有:为学生实现自己的意愿提供学科所独具的路径和独特视角、发现的方法和思维策略;为学生提供一种唯有在这个学科的学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提升发现、欣赏和表现学科美的能力。
二、实施路径体现学校特色
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徐州三中在注重人文学科建设的同时,并没有仅仅将眼光局限在社会科学学科上,而是在自然科学学科中也渗透了人文教育,在自然科学的学习中,透过对科技的掌握,引发学生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对人类未来的思考,这是难能可贵的。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整合,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可以说在这一点上,徐州三中走在了前列。
2.构建“共享・成长”育人体系。徐州三中通过校园环境的改造、校园硬件设施的改善,通过开发网络资源、建立人文课程体系,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共享与和谐成长提供了优质的资源。
篇12
理工科院校文科的发展,不仅是创办文科专业与设置文科课程的问题,而且是对理工科学生实施人文教育过程的问题。理工科高等学校要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思考文科发展的问题,将自然科学的问题与社会问题相结合,将理工科的自然科学知识与技能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幸福观等相结合,将理工科的科学问题纳入哲学社会科学的视域加以审视与研究。因此,本文将讨论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教育学视角。
一、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当代人类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如生态、人口、经济规划、城镇建设等,内在地要求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二者通力合作,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即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理工科大学人文学科的建设,顺应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大趋势,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使学生学习与掌握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但不是高等教育的全部目标。我们不仅要传授理工科自然科学与工科知识技能,我们还要从道德品质、工作态度、社会责任、文化素养、道德情操等方面培养教育学生,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科学技术问题只能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解决物质层面的问题,但解决精神层面和社会层面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杨义(2002)认为,繁荣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一种“文化工程”,而文化工程是一种人心工程。这个工程具有以下四个要点:(1)它涉及一个民族的总体科学、道德和精神文化素质;(2)它涉及一个民族对世界、社会和人生的价值共识;(3)它涉及一个民族对全局问题、突发事件和日常现象的理性思维能力;(4)它涉及一个民族的社会管理和社会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科学技术赋予社会以物质基础、物质力量和物质形式,而人文社会科学赋予社会以前进方向和精神内容。只有把物质形式和精神内容结合起来的社会,才是一个完整的充满生命力的有机体。理工科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不仅要具备创造物质文明的才能,而且也是精神文明的承载者与践行者。因此,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是社会发展对理工科大学提出的要求。
二、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是人才培养过程的需要
对于理工科高校来说,落实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的目标,在于研究与制定哲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课程的培养计划。70年代以来,我国大多数重点理工科院校相继创办了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这些工科强势学校,逐渐转变为以工为主、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然而,“综合性大学”浪潮过后,理工科高等教育研究面临着如下问题:理工科应该创办什么样的文科专业?如何创办与发展文科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定位文科课程?确定什么样的文科发展路径?采取什么样的必要的管理与发展措施?
“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个人知识与学科知识、教材的心理组织与逻辑组织)之关系的问题,在课程形态上则表现为经验课程和科学课程的关系。课程理论和实践的任何实质性进展都意味着在这个基本问题的探究方面做出突破。”(钟启泉&张华2001:144)我们认为,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还应该包括个体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问题。不管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社会化,还是使人类社会更加人化,教育的目的性是存在的,而这种目的性就是教育活动的方向和推动力,就是选择教育内容的方向和标准。教育的方向性,或受教育者个体经验的方向性,并不是任意选择的结果。
杜威在研究经验课程时历来重视教育的目的性,重视学生经验的教育价值。他重视学生的个体经验,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都是从经验中产生的,强调教育与个人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然而,他认为,经验和教育二者并非等同,并非一切经验都真正地具有或相同地起着教育的作用。他运用“经验的连续性”原则区分了“有教育价值的经验”和“没有教育价值的经验”。经验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每种经验既从过去经验中采取了某些东西,同时又以某种方式改变未来经验的性质。”“每种经验就是一种推动力。经验的价值只能由它所推动的方向来评断。”因此,教育者的责任就在于判明一种经验的走向。(杜威,1991:259-263)
理工科大学教育者代表社会完成高等教育阶段教育下一代的任务,因此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就应该首先具备能力,判明理工科大学生经验的
[1] [2]
走向。理工科大学教育者与教师是社会化的典型产物,因此他们具备社会发展先进思想的素质与品质,能够代表社会与按照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完成教育受教育者的任务。这充分说明,个人发展与教育、学生与教师、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相关性。
课程作为教育内容的目标化过程,必然要受社会需要的制约。因此,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应该包括个人的发展与社会需要、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个人应该如何发展,其发展如何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是如何影响个人发展的,这些问题都是教育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课程研究的基本问题。
王佩华(1998)认为,文理分家,理工脱离,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高等教育学习苏联模式的结果。这种模式使得我国理工科院校人文氛围相对淡薄,文科发展阻力大。然而,文理分家,并不是理工科院校创办文科专业的真正理由,文理融合比较典型的麻省理工学院也并非理工科院校学习的典范。这是因为,从另一个角度看,文理分家加强了文科院校的文科专业,如果具有文科传统与优势的文科高等院校不能繁荣发展哲学社会学,岂有理工科发展文科专业的道理?麻省理工学院的发展有其历史与传统,解放前的清华大学也有其历史与传统。理工科高等学校要问自己这样的问题:理工与文科并举的麻省理工学院对于发展文科有什么优势?对于发展理工科有什么优势?假如清华大学具有以往强势的文科,其文科会发展到什么水平?其理工科又会受到什么影响。
因此,理工科大学创办文科专业向综合大学发展的真正理由,并不是繁荣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而是通过创办文科专业,让理工科学生享受人文学科滋养。人文学科的滋养通过三个渠道渗透到理工科大学生的经验,影响着其个人发展方向与路径。其一,通过开设人文学科课程。学生必修与选修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科课程,获得人文学科的知识滋养,在个体的知识结构上完成文科与理工科的融合,实现知识结构上的个人全面发展的目标。其二,通过师生与生生交往影响学生。理工科院校文理科的融合,不仅仅表现在学生知识结构层面,还表现在文科课堂上文科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往方面。文科教师以其特有的文科气质、文科态度、文科价值取向与文科人格魅力,影响着理工科学生。在课下,理工科学生与文科学生社会交往,文科学生的言行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理工科学生。其三,文科专业的创办与文科院系的设立,无论从学校学术氛围与学校学生生活,还是从图书资料与网络资源等方面,都会对理工科学生产生影响。
三、结语
高等教育以培养高级人才为己任。理工科院校以其理工专业见长,发展文科专业,发展什么样的文科专业,怎样发展文科专业,都不能离开与脱离教育学理据,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是人才培养过程,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人才培养目标。理工科院校人文学科的发展不可离开其理工科人才的培养。
参 考 文 献
[1]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学院.“全国理工科高校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综述,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4.
[2]戴忠信.动态多元课程观:统整课程与教学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1):1-5.
[3]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姜文闵译.北京: 民教育出版社,1991.
[4]王佩华.重点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思路刍议,高等教育研究,1998(3):59-62.
篇13
高等护生人文素质培养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医学人文精神与医学科学精神融合是社会化医学行为的必然要求。医学职业道德教育是医学人文精神在医疗护理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这种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的始终, 在整个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的培养教育对护理学院学生至关重要。
1提出问题的依据
当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面临空前的机遇和挑战,加强人文素质培养,推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高等医学院校的共同目标。现代医学科技发展的深度、广度、交叉度、转化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对我们如何应对挑战,给医学生构造一个什么样的知识平台,提出了一个既重要又紧迫的课题。 国家“十一五”规划发展战略已经明确,将生命科学作为优先、重点发展的专业领域。而医学是生命科学主要的研究和服务领域,所以医学和生命科学都面临着范围与结构的调整,其包含的范围更广,医学向其他学科渗透及其他学科向医学渗透的趋向愈发明显,边界更加模糊。因此对高等医学教育的定位和范围、结构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提出了很多新的重要的课题。 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十一五规划”和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需要以及从人才培养的学科范围、产业结构调整及国家经济的发展等诸方面,也均对我们高等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医患、护患关系紧张, 医疗纠纷增多,医患、护患冲突时有发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医学教育中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现代医学要求医学生不仅要懂得生物医疗护理知识,也必须掌握更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必须让每名医学生懂得,要做一个好医生、好护士,首先要做一个好人。而在现实的医学教育中,仍然存在着重视医疗、护理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培养;忽视人文精神的熏陶和人文科学知识技能的传授、培养的倾向,部分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只能凭借建立在生物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之上的医疗、护理理论、技术认识疾病,进行预防、诊断、治疗和护理疾病。而忽视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心理、社会原因;不能自觉地应用预防、诊断、治疗、护理疾病的心理、社会手段;只见疾病,忽视患病的人;只重视人的生物学属性,忽视人的社会属性。这种情况有悖于当代医学发展趋势。
高等护理教育要跟上时代的要求,必须加强人文素质培养。要将人文精神融入于整个护理教育之中。必须打破原有的医疗护理教育理念和模式,建立起与社会发展和市场竞争同步的教育理念,在医学各专业课中大胆地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只有自觉地把医学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才能更富有清晰性、准确性,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医疗护理实践。
2高等护生人文素质现状
2.1对高等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在现实的高等医学教育、特别是高等护理教育中,存在着重视属于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范畴的医学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培养;忽视社会科学人文精神的熏陶和人文科学知识技能的传授、培养,教学计划、学时时数、课程安排、甚至上课时间多安排在下午等等。致使有的学生偏科严重,重视医疗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学习,不愿意上有关的政治理论课、社会科学等课程,由于受社会大环境不良影响,还有的学生对未来产生疑惑,精神生活空虚,生活品位较低,相信迷信。有的则沉迷网吧,流连在虚幻的世界中,甚至出现网上犯罪。有的则追求享乐性、刺激性的消遣,缺乏社会责任感。这种情况有悖于当代医学发展趋势,这与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在前期的教学改革,大力推进技术层教育的同时,对医学生、特别是护理学院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环节薄弱或欠缺有重要关系。
2.2政治理论学习淡漠,缺乏时代气息
在校医学生普遍存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医学书”,据调查和分析,多数高等护理学院的学生平时不愿意参加政治理论学习之类的活动,因而,政治敏感性不强,很难掌握时展主潮流。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低,自我为中心、功利主义则相对较强。团队精神、协作能力相对较差。
2.3由于高校扩招,使在校护生整体素质下降,知识面狭窄单一
文、史、哲知识匮乏,有的学生知识面非常狭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医学论文、病历、处方、护理病志乃至一般日常应用文的书写能力等都很差,语句不通,错别字连篇,字迹难看等,这将影响今后的医疗护理行为。
3加强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3.1构建医学人文学科的学术共同体
随着医学人文学科研究的扩大和深入,不仅需要各人文学科的独立发展,而且更需要多学科之间的交流和相互配合,通过召开学术会议、技术交流等对自己和他人的学术成果的引证、评价,都可促进医学人文知识的积累和深化。因此,医学人文学科学术共同体的建设显得十分必要。学术共同体的建立有赖于医学人文学各学科的发展和相互沟通,需要一个较长的磨合过程,在这种相互交会中探寻新的学术生长点,推进学术共同体各方面的均衡发展。
3.2加强医学史各学科的建设
确定医学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是当前医学人文学科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加强医学史各学科的建设,促进医学史学科与其他医学人文学科的交叉研究,这对推动医学人文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根据学科发展内在规律,强化医学人文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确定医学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具有实际意义。
3.3加强高等护生人文素质教育
3.3.1转变护理学院办学模式,以求学术生态平衡。护理学院可以医学为平台,开展医学人文科学的教学和研究,从而推动医学从个体医学到群体医学,从医学预防到社会预防,从技术政策到社会政策,以超前意识引导医学与社会紧密结合,推进医学的社会化和现代化。医疗护理专业教育中始终贯穿人文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道德观与思维方法,在课程内容中穿插一些医学发展史和一些有重大影响的医学人物的事迹,激发学生从事科学的热情,帮助他们树立高尚的科学道德,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
3.3.2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激发学生自立、自强、自主品格的培养。教授学生感受并学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互相尊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人文精神;要充分运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对科学的极大热情,独到的见解,创新的思想,高度的敬业精神等,身教重于言教,鼓励各专业教师把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结合起来,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使相关的人文社科内容融入医学课程中。这样可使学生在接受专业训练的同时得到人文社科教育。
3.3.3要切实营造护理学院的人文环境和氛围,制定以各级各类教师为主体的人文教育网络,提高学校各级各类人员的认识,如有组织地开设人文选修课、举办人文讲座和读书活动;要创建融洽的校内人际关系,创造一个理想的全体教职员工与学生共同参与、维系心智与情感交流的氛围;要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调查研究,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参加服务集体、服务社会献身祖国的社会医疗护理实践;组织学生参观旅游,瞻仰革命遗址等活动,增长人文地理知识,陶冶爱国情操;同时还应重视社会外部环境对校区文化的影响,注重学生的行为举止,精神气质得到全方位的熏陶,把培养中国现代学生人文素质融入于整个医学教育、特别是高等护理教育之中,从而推动整个人类的文明进程。
[参考文献]
[1]张丽霞,吴永盛.重视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0):14.
[2]杨叙子.科学人文交融 育人创新[J].医学教育探索,2002,1(1):5.
[3]郝希山.融人文精神于医学教育中[J].医学与哲学,2003,2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