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少数民族服务管理工作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特点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被学者定义为“非城市户籍,但在城市从事各种经济、文化活动的少数民族”。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各省市都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工作和生活。首先,它具有人口流动的普遍特点:从偏远地方流入大中城市,以谋生糊口为主,从事体力工作等。同时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又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1、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散居在各大、中城市,呈现出分布广阔,人数众多的特点。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在我国城市中流动的少数民族人口已达3000多万 ,是1990年的10倍,并且还在不断地增长。仅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少数民族成分就超过50个,少数民族人口22539人,每年流动人口超100万人次,其中,来自甘孜州、阿坝州、自治区、青海省各州县的藏族人口就有约70万人次,区内有、甘孜州、凉山州等13个少数民族驻区单位,成为成都市少数民族成分最多、人口最多、流动量最大的一个区。
2.从事行业较为单一,流动类型较为集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多为青壮年,多从事一些繁重的体力活动,或根据自己相关民族特色,从事民族餐营业、宗教佛像生产、民族土特产出售及相关工艺品制造等行业。例如武侯区众多的藏族特色餐馆,随处可见的羊肉串生意,还有特色的玛瑙珊瑚、水果干果特产出售等等。而由于语言、宗教等方面的不同,多数少数民族喜欢以同族、同乡聚居,以家庭、亲人、朋友为主,带有明显的民族性。
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于社会治安服务管理来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出现无疑增加了其难度。少数民族多来自于偏远地区,文盲、半文盲占多数,文化素质偏低,法律法规意识薄弱,在城市中经常违反治安管理的规定。另有部分人容易受到一些不法分子的蛊惑,干起偷盗抢劫等违法勾当,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2.由于语言、宗教、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相关方面的差异,少数民族流动人在城市适应性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压力,例如一些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影响民族关系的事情,又或者容易受到当地人民的歧视或排挤,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往往都造成比较恶劣的影响。
3.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里经商多没有必备的手续,往往临时租个店铺,就开张经营,缺少正常经营的相关手续。另外有很大一部分人则选择交通要道、繁华路段、宾馆学校等地摆摊经营,一则影响城市面貌,二则影响交通秩序,二则影响相关执法部门的工作,为建设美丽和谐社会增加了困难。
三、对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经济不断增长,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只会增多。如何减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带给社会的消极影响,需要城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特别关注,需要整个社会的全面协调。
1.加强宣传,提高思想
进一步加强对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全社会形成共识,营造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的浓厚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传播媒体,提高全社会对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各级、各部门要从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高度出发,切实抓好落实宣传工作。
2.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经商管理
要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经商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落实好,把公安、工商、城管、民宗、卫生、交通等部门都参与到一起进行联合协调工作,定期召开会议,针对发生的问题,采取妥善的对策,吸纳每一次成功的经验,共同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经商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
3.加强对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困难
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提供有效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是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充分发挥民族宗教协会等组织的作用,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热情切实周到的服务。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解决诸如子女上学、经营场所、房屋租赁、疾病治疗等方面的困难。对流动经商的人员适当给予照顾,引导他们依法从事经营活动,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就业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做好清真食品和其它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的生产和供应工作,努力满足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在饮食等方面的特殊需求。
4.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矛盾纠纷管理
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是一个特殊群体,处理涉及他们的问题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必须慎重对待、妥善处理,坚持民族平等、保护合法、引导守法、制止违法。当有这一类的矛盾纠纷出现时,要及时了解情况,掌握信息动态,配合有关部门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逐渐降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带给城市管理的负面效应,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发展建设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汤夺先.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论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
[2]国家民委研究室.民族工作参考材料(内部资料)[Z].2009,(4).
篇2
一、完善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意义
高校稳定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没有高校的稳定,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就无从谈起。而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稳定工作则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着高校乃至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还关系着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大融合的民族环境。
做好高校大学生的维稳工作,不仅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内在必要建设环节,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客观需求,而且还关系到我们紧抓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
目前,我校在读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约1 000人,占全校学生比例的6%,主要以藏、彝、维为主,共计28个民族,覆盖近10个学院。虽然少数民族学生只是高校学生中的一小部分,但由于文化差异、语言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之前时常有不和谐的事件发生。另调查显示,2009年乌鲁木齐的“7.5事件”、2014年“昆明事件”和“4.30事件”的发生,参与人员大多以“80后”“90后”少数民族人员为主。正是因为国情以及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影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稳定的因素日益复杂。高校管理工作者应重视引导和教育少数民族学生在行动上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维护祖国统一,把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塑造健康身心结合起来,并教育他们自觉地承担起振兴国家的历史使命和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这对我校改进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方法,完善教育管理制度提出了更高地要求。
二、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现状分析
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普通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普遍存在的几大现象,并对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一)文化背景的差异性
从古至今,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都一直存在着,并影响着不同民族人民的行为方式与意识形态,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历史沉淀的瑰宝,我们应该尊重与保护。但是,当一种文化进入另一种陌生的文化中时,首先面临的就是文化冲突的问题。例如,内地汉族大学生的性格普遍比较内敛与矜持,处事相对谨慎,而少数民族大学生则呈现出热情、豪放与坦率的性格特征。这种性格上的差异,加上不同民族在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冲突,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学生难以融合。内地高校毕竟是以汉族学生为主体,因此就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更愿意和本民族的学生交往,大学生活社交范围狭窄,即使在正常的社交活动中,也容易产生自卑、封闭的心理,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汉族学生和汉族老师的日常生活、教学言语非常敏感,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民族团结影响校园和谐稳定。
(二)家庭经济普遍困难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我国地区与民族之间贫富差距扩大,这一问题在东西部地区体现得尤其明显。少数民族大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于经济落后地区,且家庭经济都比较困难,面对高昂的大学学习和生活费用,少数民族学生则要承担更多的压力和困难。尽管国家与学校在经济与物质上的给了少数民族学生更多的倾斜和支持,如实物资助、助学金、减免学费等,但一些少数民族学生仍然因“囊中羞涩”而困,甚至产生自卑、抑郁等负面情绪,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另外,部分内地汉族同学由于家境优越而养成的奢侈习惯,也会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造成较大的冲击。这些都是影响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稳定、学习主动和参与活动积极的重要方面。
(三)学习基础薄弱,语言交流障碍
内地高校几乎都是汉语普通话教学,但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内部主要使用的还是本民族语言。究其原因,还是与当地汉语教师综合素质不高,即使有些学校提供有1到2年的提前汉语教学课程,也只重视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轻视了对听、说能力的培训,一些少数民族的大学生,尤其是来自广大农村和牧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掌握不高。汉语授课的教学模式,间接增加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难度。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仍然生活在原有的学生朋友圈中,日常生活中并不能熟练运用汉语与汉族同学交流,彼此之间缺乏理解和信任,在一些生活琐事上容易产生矛盾。另外,由于交流存在障碍,少数民族学生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沟通也较少,从而导致部分任课老师“心有余而力不足”。
(四)思想波动较大,民族意识较强
不可否认,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是积极而健康的。但是,也不乏一些新入学的少数民族学生,因为他们年龄小、阅历浅,在思想上容易受到本民族内部其他人的影响,也容易受到社会上那些别有用心之人的刺激,具有一定的盲动性、从众性,缺乏整体大局意识。另外,他们从小受本民族的文化的熏陶,在民族文化影响下形成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不容侵犯。此外,面对陌生的外界,他们会对汉族同学老师的言论和态度非常敏感,容易造成思想上的不稳定性。当他们来到一个崭新的大学校园中时,尽快融入新环境与保持民族习性的冲突,在于与汉族学生大胆交流、主动接纳当地习惯,同时也希望自己的民族习惯也得到尊重和认可的过程中不断化解。
三、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其实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关心时事、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勤奋好学、渴望成才等等,但对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差异性的掌握,才是管理服务工作稳定开展的关键。本课题组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普通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对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第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缺乏人文关怀。目前在高校一定范围内,还存在教书、不育人,教学、不教育的错误思想和行为,不利于对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服务工作的改进。
第二,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责任划分模糊。由于高等院校的迅速发展、大学生扩招等原因,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管理学生人数较多,学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也没有具体要求,影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
第三,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方法简单化。在强调“教育就是服务”的今天,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仍一直停滞在“管”的节点,管理方法仍停留于“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层面,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管理往往很被动,无法与高素质教育相适应。
第四,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在一定范围内参差不齐。在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网络的迅速发展与社交方式的多样化,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掌握广泛的管理、心理等知识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但目前高校部分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无法满足这一要求。
四、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对策
(一)科学知识的传授与价值观念的树立相结合
依据教育学、管理学相关理论研究发现,在“教育―管理―服务―发展”这一模式中,服务应该是贯穿全程的,教育是一种服务,管理也是一种服务,服务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应在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中探索一种“共识性”教育,如共同为人类的健康奋斗等。通过形式丰富的校园学习文化活动,通过教育――管理――服务的有效整合,帮助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最大程度的融合,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建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从而建立“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寓于管理”的教育体系与运行机制。
(二)“特殊照顾”与严格管理相结合
篇3
结合高校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对4所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涉及高校民族学生关注的3大类15个问题,每所高校100份调查问卷,通过对400份调查问卷的整理分析,有的36份,约占民族学生的1%;民族情感、民族意识强烈的348份,占87%;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需贷款读书的253份,占63%,民族贫困学生52份,占13%;与大多数同学能和睦相处的126份,占31.5%,喜欢独处、有心事不愿吐露、时常感到困惑的62份,占15.5%;认为自己所在学校对民族学生关注度高,教职工、辅导员关心、关爱民族学生的56份,14%;对自己所在学校服务民族学生方面满意的113份,占28%。通过问卷调查反应出,当前高校民族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服务管理,与民族学生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对民族学生的性格特征、生活习惯了解掌握不够;在提高民族学生学习、社交和就业能力方面缺少相应的办法;增强民族学生的服务针对性,在服务管理民族学生的措施还有待提高。
2内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表现
一是生活习惯差别明显。由于从小生长环境不同,他们的生活习惯与其他学生存在明显差别。饮食习惯上,进餐场所有要求,如回族学生必须是清真档口或者清真餐馆;日常服饰上,民族学生喜欢用代表自己民族信仰的饰品或服装,包括一些脸谱、图腾之类装饰自己的寝室;卫生习惯上,不爱洗澡、洗衣服,不爱讲卫生,从小的生长环境决定了这些生活习惯,他们大部分住在边远地区,条件落后,家庭贫困。二是语言文化相对落后。民族地区受教育条件的影响,民族学生从小学习民族语言,文化基础较差,所受的教育与其他学生相差很远,由于享受民族政策加分,进入大学学习,部分学科基础薄弱,尤其反应在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等公共必修课上,一些课程的难度远远超出了他们接受的能力范围,使他们学习起来感到很吃力,导致成绩不理想。三是社交关系不够融洽。民族学生天性纯朴、热情、豪放,与人相处的愿望强烈,但由于受到原生环境和自身民族文化的影响,与汉族学生语言、文化、信仰差异明显,不能融入以汉族为主的大学生活中,更喜欢与自己同一民族的同学在一起,形成他们固有的生活、交际圈。双方由于接触少,互不了解,差异感明显,彼此交流困难。四是虔诚笃信。民族学生都有自己独有的。如藏族学生信仰佛教,新疆学生信仰伊斯兰教,有些民族虽然没有,但也有自己本民族虔诚膜拜的图腾。不同民族每年都有自己的重大节日,在不同节日他们都会采取不同的形式隆重庆祝。
3高校民族学生安全教育及服务管理问题分析
一是生活习惯差异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民族学生自我意识和自尊心较强,渴望被理解和尊重,当进入一个全新的大学校园学习,远离父母及亲朋好友,远离自己原来熟悉的生活环境。环境的陌生及语言的不适应等现状很容易让初来乍到的学生产生孤独寂寞感,加之,民族学生大多来自经济条件和教育条件落后的偏远山区,与其他学生的生活消费相比,自尊与自卑情绪矛盾交织,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会导致学生产生诸如性格抑郁、情绪暴躁、敏感多疑等心理问题。二是语言文化差异容易导致同学间矛盾冲突。民族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感,从小受本民族语言文化熏陶,民族风俗根深蒂固,根植于心,不易更改并不允许受到侵犯。而大学生来自天南地北,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和,生活学习中很容易产生矛盾。加之,大部分民族学生来自为偏远地区,无论教育条件还是师资力量都比较落后,这种客观条件导致他们知识基础不牢固,知识结构不合理。进入大学后,尽管十分努力,仍与其他地区学生差距较大,也会成为同学间矛盾的焦点。三是强烈的民族情感容易产生小团体现象。大学校园中,内地民族学生的民族情感和维护本民族荣誉的心理十分强烈,对本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政治地位等问题十分敏感,这种自我民族情感又希望得到广大师生的理解与尊重。实际生活中,大多数民族学生还是喜欢与本民族的同学交往,形成自己的交际圈,尤其是大一新生中这种现象格外突出,总认为相似的成长经历和文化习俗更容易交流,理解;语言障碍、习俗障碍、学业成绩差距等的影响使他们不愿与其他同学交往。民族学生的这种观念使得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交际圈比较固定,人数及范围极为有限,小团体现象非常严重。四是特殊的经济条件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民族地区受地理、观念等条件的影响,大多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尤其是民族学生中的贫困生具有更大的特殊性,家庭的贫困现状与高校的高学费,使他们背负了很大的经济负担。由于知识基础不好,获得各种奖学金的机会也不多,这也丧失了部分经济来源。相形之下,与其他经济条件较好学生相比,贫困民族学生很容易产生心理落差,进而形成一种消极情绪,严重的还会产生心理问题。这些实际问题解决不好,有可能会影响到高校的安定。
4加强民族学生安全教育与服务管理的对策措施
内地民族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特殊性,潜移默化地使他们成为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保留着自己民族的习俗,不能完全融入到大学生活。高校必须高度重视这一特殊群体,采取有效措施,搞好教育服务管理。
4.1加强教育,正面引导,帮助民族学生树立健康的思想意识
培养和造就合格的民族学生,眼光还要放在教育上,认清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一要正确引导民族学生迈好大学第一步。利用新生入学教育等时机,对新入学的民族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引导新生了解学校民族政策,自觉遵守校规校纪,提高适应大学生活的能力,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对民族新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指导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做好大学计划。二要充分发挥民族学生的特长。民族学生大多擅长舞蹈、唱歌,要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特长的平台,在民族传统节日,要为他们组织晚会,让他们身着民族服饰,走上舞台,用自己最好的汉语歌颂党、歌颂祖国、讴歌母校、赞颂老师;要积极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参加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三要注重培养和选任少数民族学生干部。要鼓励民族学生追求上进,引导他们自觉融入到社会、融入到集体,从培养民族学生干部入手,使表现出色的民族学生进入团学组织,注重在团组织和学生会中培养民族学生干部,合理地发挥民族学生骨干的作用,让他们影响和带动其他同学共同发展;搞好民族学生入党教育,用党的先进理论和最新成果武装民族学生,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四要积极做好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工作。由于民族学生特殊性格特点和交际范围,易产生自卑、抑郁等不健康心理,一定要注意观察民族学生的动态,关注其情绪变化,及时疏导学生心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解决。
4.2科学管理,整合资源,为民族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搞好民族学生教育管理,需要高校师生齐抓共管、群策群力,积极营造良好的民族学生教育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推动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向更加扎实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一要提高教职工对民族文化和的认知。教职工首先应主动学习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引导并带动其他学生主动去了解相关知识,避免出现无意识侵犯民族学生的传统习俗而引起冲突的现象。二要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辅导员处于学生管理的第一线,与民族学生联系最为密切,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与管理水平,对做好民族学生工作意义重大,辅导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了解掌握民族政策、相关内容,提高管理民族学生的技巧与能力。三要建立民族学生档案。做好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必须从“细”处着眼,要充分认清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为民族学生建立单独档案,针对个体差异分别做好工作,切实激发热情,正确引导。
篇4
第一,为少数民族科研提供服务。少数民族图书馆服务人员可以为科研工作服务,为其提供足够的科研信息,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作为重点内容,大力开展少数民族科研体系,例如:某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编制了《中国蒙古文古籍总目》,可以提升服务工作质量,减少图书馆服务中存在的各?问题。
第二,网络信息化服务方式。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已经开始建设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可以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一方面,在图书检索中,可以利用网络信息系统搜索需要的图书,同时,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络信息系统为读者图书信息,以便于管理人员与读者的沟通。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开始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为读者提供网上参考与咨询服务,使读者可以在良好的网络环境中阅读各类书籍[1]。
第三,建设特色的服务模式。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建设特色的服务模式,为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全面提升其工作质量,减少图书馆服务问题。
二、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服务问题
目前,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在实际服务中,还存在一些服务问题,无法提升其工作质量,也不能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
首先,网络咨询服务效率较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在工作中,已经开始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为读者提供服务,然而,一些信息在输入之后,不能显示出完整的背景资料或是信息,无法保证服务质量。同时,图书馆与相关导航建设部门的合作较少,不能提升科学建设工作质量,甚至会出现信息交叉重复的现象,难以提升服务效率[2]。
其次,缺乏足够的民族文章文献。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虽然提供了网上查询服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不能为读者提供少数民族文字检索服务,读者只能通过中文或是英文检索,不能输入少数民族文字查找自己需要的文献。例如:在查询蒙古文文献的时候,图书馆还没有制作特色的蒙古文数据库,不能利用蒙古文输入的方式搜索文献,甚至影响整个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同时,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在提供服务的时候,还没有开发相关检索系统,不能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
三、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服务措施
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根据图书馆服务要求,制定完善的改革方案,全面提升其工作质量。
1.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
相关管理部门需要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将读者作为服务主体,根据读者的需求建设服务体系。首先,要培养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使其可以尊重读者行为,并为读者提供高质量服务。其次,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制定完善的文献信息资源系统,利用先进技术对其进行加工处理,以便于从根本上提升图书馆服务效率。
四、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
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需要重视数字化服务工作,利用现代化数字服务系统,开发利用数据资源,促进图书馆服务工作的网络化与数字化发展,提升其工作质量。首先,相关部门需要建设数字系统,促进少数民族图书馆的进步,拓宽其服务范围。其次,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拓宽市场渠道,创造更多的商机,利用完善的管理制度约束服务行为。最后,管理人员需要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发挥图书馆服务作用。
1.建设特色服务系统
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需要建设特色的服务系统,拓宽特色服务渠道。首先,需要创新服务方式,加大少数民族文献资源的开发力度,明确服务目的,规划服务方案,提升其工作质量。其次,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建设特色的馆藏系统,做好特色服务工作,为读者营造特殊的阅读环境与书籍。最后,管理部门需要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源库,凸显出少数民族的特色,并利用先进的开发技术对其进行处理。例如:在云南省少数民族图书馆开发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民族特色文化,搜索各类文化资源,并与科研工作人员相互合作,以便于建设特色服务系统。
2.建设高素质服务队伍
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管理部门必须要建设高素质服务队伍,保证服务人员可以更好的参与到相关工作中。首先,需要聘用具备专业能力与服务经验的工作人员,使其在图书馆服务中,尊重读者的选择。其次,要阶段性的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并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最后,要聘用兼职服务人员,满足读者的各类服务需求。
3.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服务
篇5
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民为了提高生活质量离开世代生活的地方,而选择较为发达的城市作为落脚点。在城市中生活的少数民族,由于,民族认同等各种原因,自发的聚居在一起,形成了有一定特殊性的聚落,我们将这些聚落称为城市中的民族地区。随着少数民族向城市迅速的集中,S之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例如,城市中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问题,城市中少数民族社会保障问题等等。
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4》中统计,当前我国流动人口的总量已经达到2.45亿,超过总人口的1/6。据统计,当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规模已超过3000万,占我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4以上,城市已经渐渐成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交往的主场域。他们进入城市主要以进城务工,经商为主。今后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进入城市[1]。这对城市的公共设施和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现状
城市中民族聚居区的社会稳定状况影响整个城市的稳定,乃至影响国家的稳定。在多民族城市中,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是保障少数民族人口利益的前提。但现阶段我国民族社区、民族工作都处在刚起步阶段,很多地方都存在不完善不合理的状况。由于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得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遇到很多障碍,怎样克服这些障碍让城市中最难敏感最容易发生矛盾冲突的地方变成城市的亮点、城市的名片是值得我们努力的方向。
1、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概念与内涵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一般指那些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以上)不改变自身户籍状况,并且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在另一个行政区域暂住寄居或临时外出的人口。[2]有研究者根据这一定义,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简单的定义为流动人口中的少数民族。
2、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特点
(1)大多数城市中流动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超过了世居的少数民族人口。由于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口从农村、牧区涌入城市。东部沿海城市发展速度较快,缺少大量的劳动力,工资水平较高,也吸引了大量的少数民族人口。这些在城市中流动的少数民族人口超过了世代在此定居的少数民族人口。同时这些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也由于生活成本、风俗习惯等原因在城市定居的意向并不强。
(2)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男女比例逐渐趋于平衡。一些西方学者在研究人口迁移的过程中表明,男性比女性更易于迁移。但在中国,根据2011年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表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男女比例趋于平等。很多研究者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很多流动人口是全家出动。
(3)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年龄以青壮年为主。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输出地多是条件艰苦的农村或牧区,教育水平和教育意识都很薄弱,所以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人口文化水平都不高。人口年龄偏小,年轻人接受信息的能力较强,适应力也较强,所以更具流动性。
(4)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经济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少数懂技术,懂经营的人口收入较高,但多数人只能做一些技术含量较低工作,收入普遍不高。
(5)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职业具有相似性。少数民族人口进入城市多有亲戚朋友介绍,当他们进入城市后为了更快的在城市中立足,只有通过亲戚朋友的人脉网络来适应城市生活。所以他们从事的工作多具有同质性。
(6)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缺少社会保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由于其流动性较强,社会参保意识弱,签订劳动合同比例低等原因导致其社会保障缺失,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在很多劳务纠纷中,由于前期为签订任何有效合同导致证据不足而无法得到应有的补偿。
3、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模式案例
(1)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模式
兰州市采取“以房管人”的措施来管理流动的少数民族人口。户籍地与各单位配合,能够快速记录少数民族人口流入流出的情况,对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信息进行实时更新。这样,在第一时间就能掌握流动人口数量,并有目的给予精准服务。对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就业问题,政府与民族企业建立合作,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在安居的同时实现“乐业”。
(2)宜昌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模式
宜昌市采取网格化管理的方式,削减管理盲区,细化管理。城市每个区域都划分网格,并有明确的责任人管理。信息网覆盖全社区,能够更灵敏的掌握突发事件,并第一时间做出有效的反应,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管理网络系统。
(3)南京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模式
南京市采取“资源整合”的方式来管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将政府、非盈利机构、私人企业三方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用以解决流动少数民族服务管理中的问题。[3]在此过程中,三方机构各自发挥优势力量,将第一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非盈利组织和私人企业协同合作,将信息进行总和,政府有针对性的提供所需的公共服务,做到了流入地与流出地服务管理的联动和对接。
二、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存在的问题
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入,为城市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将一些本民族的文化带入了城市,丰富了城市的文化,为文化的传播做出了贡献。同时,少数民族人口的迁入使得他们本身的观念得到了很大的转变,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生存质量,而且为家乡的发展也能有所贡献。
但是,少数民族人口流入城市中后,也对城市造成一些负面影响。首先,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法律观念不强,生活习俗难以改变,这就容易与城市居民产生一些误会,引起纠纷和矛盾。第二,越来越多的人口流入城市,导致城市中的公共设施供给不足。如宗教设施。第三,流动人口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这对于城市的管理来说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
1、少数民族难以融入社会
当前,我国还存在着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多方面的社会排斥。少数民族人口来到城市后由于语言、风俗、习惯等原因不能很好的融入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多来自于落后的民族地区,受教育程度不高,社会交往能力差,加之其喜欢与同民族的人内聚,这些内部原因使得他们来到城市一段时间后还难以融入社会。造成这种原因的外部因素是城市中的居民对于少数民族人口的偏见。他们缺少对少数民族人口的正确认识,被一些媒体报道的恐怖暴力事件所影响,认为少数民族缺少道德规范,从而从内心排斥接触少数民族人口。这让少数民族融入城市的困境“雪上加霜”。[4]
2、社会工作人员管理意识弱
党和家为了使少数民族能够更好的生活,颁布了很多针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则需要政府工作者认真实施。但现实中,政府和民族工作者由于自身管理素质的原因,总会出现执法简单粗暴,工作中偏离我国少数民族政策的基本内涵等现象,使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破坏民族团结。同样是管理不利的原因,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由于管理方式落后,城市与农村管理数据不共享等原因导致无法实现有效对接,使得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人口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5]同时,由于管理数据的欠缺,社区治理这一块也得不到很好的成效。
3、服务体系不完善,政策落实不到位
由于城市中的少数民族人口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所以导致少数民族政策在落实中出现一定的问题。在城市中生活的少数民族总会因为生计的原因,在城市中奔波,根据工作择居,所以在民族工作落实的前期就遇到了类似人员登记不全等困难。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就直接导致了民族政策无法实施,一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服务体系的落后导致了民族工作的被动。除了这些以外,职责不明晰,责任落实不到位也是造成管理混乱的原因。
三、解决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的对策与方法
1、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管理者素质
由于我国民族工作相对滞后,迁入城市的少数民族公民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民族政策落实不到位,少数民族的社会基本保障缺位。
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性大,必须确保这部分少数民族获得社会救济的权利,由政府和民族社区共同商定完善。在民族社区的户籍管理方面也需要改进相应的政策法规,使少数民族公民能够自由迁徙,并且无论迁徙到哪里都能享受相应的民族政策。对于在民族地区摆摊的小商贩,制定相应的城市管理制度,确保其能够自食其力。政府必须以尊重其风俗习惯、为前提,探索出一套适合于自己城市的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治理的社会保障制度。
在完善民族社区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也要提高法制执行力,加强对少数民族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力度。多与其他多民族城市做交流,组织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制定质量较高,内容较完备城市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社会保障制度。
同时加快完善法律法规,让民族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在管理过程中有法可依。民族工作者也应该提高自身管理素质。以尊重为前提,将少数民族人口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充分了解和学习各少数民族民族习惯、民族宗教等情况,探索出一套符合实际情况的管理方法。民族工作者要起到一个上传下达的作用,正面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发展。
2、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为了不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被边缘化,政府应该给予其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6]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首先面临的是生存问题,政府可以根据城市建设中的自身需求,提供必要的就业培训。在政府工作者中,对于少数民族人口给予培养和支持,有计划的安排一定比例的少数民族去民族社区工作,这很有利于民族工作的展开。同时,社区配合政府工作,对于本社区内流入的少数民族人口有及时和详细了解,对于其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及时解决与上报。尤其是一些关乎民生的问题,要引起政府高度关注,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劳动就业、职业培训等,针对问题研究讨论出解决的政策,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融入变得更为容易。
3、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综合素质
做好社区宣传工作,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树立正确的民族观。社区加强法治宣传与教育,使各族人民互相了解、团结友爱。同时加大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思想教育工作,宣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制观念。[7]大力宣传民族政策,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有什么,以及使用正确的渠道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全面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综合素质,使其不再成为城市社会稳定的不确定因素,而是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的引导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逐渐融入社区,共同构建和谐社区。
4、建立有效管理模式
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才能越来越好的管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中的少数民族同样存在“大杂居,小聚居”聚集模式,大家多以相同民族,相同信仰聚居。在这种背景下,社区的管理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社区在管理方面要充分民族特色,用少数民族可以接受的方式去管理去帮扶。在管理过程中,对于流入社区和流出社区中的信息对接也需加强,保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也能充分享受到应该享有的民族政策。[8]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帮助社区管理。在每个民族在城市中都有威望较高、社会地位较高的代表性人物。社区在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参与到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中来,利用他们的声望来引导、帮助、教育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四、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展望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应该将重点放在社区服务工作。首先,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位,能够详细而准确的掌握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动向。其次,以社区为单位也能更细化工作,使得民族工作者能够更细致的管理和帮扶少数民族。最后,社区能够起到链接政府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作用,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
在未来城市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中,社区功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的社区将慢慢向完全服务型转变。让服务进入社区,将原来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上门来询问,变为主动进社区解决问题。扩大服务面,除原有的日常管理外,将房屋出租、治安维稳、市容市貌、卫生防疫、计划生育等也列入主动服务行列之内。[9]管理部门协调一致,派遣了解民族文化、懂民族语言的干部组成工作组,专门负责处理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相关的事宜。动员社会服务机构参与服务管理工作,非政府组织更容易获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第一手信息,可以将其视为社区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之间沟通的一道桥梁。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问题越来越趋向于政府主动服务,进社区服务成为城市民族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变被动为主动,变管理为服务,只有更好的服沼谏偈民族流动人口才能吸引更多的民族人口实现城镇化,同时也能更好的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杨桦.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真正融入城市[N].人民政协报,2010―09―30.
[2]陈岱孙.中国经济百科全书(下).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
[3]黄睿,宫秀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跨区域服务管理研究:理论、方法与路径[D].中南民族大学
[4]郝剑梅.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民族论坛.2016.35―37
[5]何昕珂.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问题探析[D].中国民族大学
[6]张文静.乔木.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引发问题及管理对策研究[C].法制与社会,2010―03:198―200.
[8]何晓芳.做好少数民族聚居社区建设工作,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进步――少数民族聚居社区建设工作调查[J].满足研究,2000(2)
[9]陈永亮,龙晔生.探索解决城市民族工作“三个不适应”的新路径[J].民族论坛,2015(6):11―14.
篇6
一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取得新突破。在已评选出的民族团结进步和谐社区、教育基地、和谐企业中,择优开展示范窗口评选工作。加强了春节期间对我市清真网点规范管理工作。为少数民族低保和农业户口家庭每户发放了100元肉食补贴;开展“三走访”活动,共走访慰问少数民族困难家庭21户,送去慰问金120__元。
二是推进民品企业的服务管理工作。年初,我局会同有关银行及企业召开了民品贷款额度核定联席会议,确定了20__年我市九联、清光两家民品企业民品贷款额度共11.5亿元,比去年增加了23.7%。上半年又帮扶6家企业申报民品企业。
三是组织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全市各条战线上的30余名少数民族代表,举办了少数民族迎新春同乐会;组织市少数民族联合会部分成员及少数民族群众代表分别赴市南、城阳参观考察了市民族团结进步和谐社区;举办了全市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学习班。同时,在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居住集中区域的学校、社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制定了开设少数民族语言兴趣班试点方案。上半年,为少数民族中考考生出具加分证明23份,为高考考生出具加分证明199份,共办理少数民族成分更改36份,未出现差错。
(二)抓学习培训,认真学习贯彻宗教政策法规
一是开展《__省宗教事务条例》集中宣传活动。我局精心制作了宗教事务条例宣讲课件,在全市多家网站和宗教团体场所网站,设置了专题宣传页面;指导各区市和宗教团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专门印制了20__册《__省宗教事务条例》口袋册,使宗教教职人员人手一册,提高了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是组织开展了首个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组织宗教团体开展了宗教法规宣讲活动,通过自办网站,设置专题网页和学习园地,上传学习内容等形式,引导宗教团体和教职人员开展宣讲活动,引导信教群众积极学习有关政策法规。
三是强化教育培训,提高素质能力。举办了全市民族宗教工作依法行政暨信息员培训班,对区(市)40余名民族宗教工作干部进行了培训。并对近年来查处的案件进行了总结梳理,选取了17个典型案例编印了《__市宗教工作执法案例汇编》,提升基层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水平。举办了天主教基督教界、佛教界和道教界人士培训班,共培训宗教界代表人士200余人,进一步提高了宗教界人士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的自觉性。指导市天主教两会、基督教两会、市佛教协会各举办各类培训班3批次。市伊斯兰教协会在清真寺成功举办了“卧尔兹”演讲会。
(三)抓管理,努力促进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
一是依法妥善处置非法宗教活动,坚决抵御境外宗教渗透。加强了对重点区市的指导和管理,分化、瓦解、转化私设聚会点。继续做好治理乱建庙宇、滥塑宗教造像和抵御宗教渗透工作。今年先后2次抵御“达瓦宣教”及境内极端思潮渗透。开展了外国人集体宗教活动情况摸底工作,依法处置涉外非法宗教活动1起,打击了韩国基督教对我市的宗教渗透。
二是积极稳妥处理各类矛盾纠纷。认真做好两会和中俄联合军事演习等敏感时期敏感节点的民族宗教工作。做好天主教圣母月期间我市天主教信徒的稳控工作。充分发挥宗教团体在解决矛盾纠纷、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特殊作用,今年市伊斯兰教协会协助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余起。
三是以开展“安全年”创建活动为抓手促进和谐宗教活动场所创建。指导宗教团体做好房产管理工作。认真组织浙江路天主教堂维修施工,预计该工程两个月后可基本完工。召开了宗教团体负责人会议,与各宗教团体签订安全责任状,对教职人员定期进行消防知识培训,建立健全各种安全预案,增强了教职人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在今年的春节、“浴佛节”法会期间,安全接待信教群众、游客数10万多人。认真总结提炼我市创建和谐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经验,6月4日在全国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经验交流会上,崂山太清宫、江苏路基督教堂分别作了大会发言和大会书面发言。
(四)抓队伍,不断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今年我局选拔得力同志任平度市张戈庄镇大水泊村第一书记。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为依托,加强基层党建为突破口,开展走访调研,帮扶特色产业发展,实施民生工程,稳步推进项目落地。“七一”前夕,组织机关党员开展“
党员奉献爱心”活动,局主要领导带领进村结帮扶对子,帮扶所在村庄的困难家庭。
深入学习省、市党代会精神,组织好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机关干部日常学习以及机关干部学习论坛活动。严格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全局干部职工中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认真研究办理人大政协建议提案。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件,政协委员提案8件。在机关开展治理“庸、懒、散、慢、拖、瞒”和“加速、提升、创新、增效、落实”活动,努力在我局营造风正气顺、激情干事的良好氛围。
上半年虽然取得一些成绩,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但与市委、市政府和上级部门以及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模式有待探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深化;二是指导帮助少数民族社团组织和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还要进一步强化措施;三是宗教场所布局不尽合理,场所建设有待推进;四是民族宗教工作者的能力水平需要进一步增强。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正视存在的问题,着力加以解决。
二、下半年主要工作
(一)着力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继续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和谐民族社区、楼院、和谐企业和“五好清真网点”创建活动,召开创建工作现场会;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民族企业调研、帮扶工作,做好现有民品企业监管、服务工作;举办好__市第六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认真组织开展第12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和少数民族文艺汇演。
(二)着力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
采取多种形式,在9月份集中开展的__市第14个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月活动;支持宗教界积极参与慈善活动,组织实施好宗教团体“慈善周”活动;在全市宗教活动场所开展一次集中排查专项整治活动,切实解决当前宗教活动场所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对大型宗教活动的管理指导力度,确保活动安全有序;依法妥善处置矛盾纠纷和突发事件,确保民族宗教领域安全稳定。
(三)着力加强民族宗教团体自身建设
篇7
文章编号:1674-9391(2015)06-0023-07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驷马桥的果品批发市场暨西南果品中心批发交易市场,是国家级大型果品专业市场。从2007年至今,这里云集来自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彝族果商600余人。2012年12月18日,随着该市场迁往距成都四环路16公里的彭州市东南方向的餮粽蜃榻ā八拇ü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成都驷马桥果品批发市场也于2013年3月关闭,绝大部分商家迁往餮艨始新的事业。但是,彝族果商们却因旧地住房租金更加便宜和经营性质属于流动摊位,所以依然留居驷马桥,或设摊在成都市内的各大菜市进行商贸活动。他们当下的居住方式和营销策略正在成为成都市城市管理与发展的一大症结。因此,探索城市管理中少数民族商人的文化调适与政府城市民族工作方法的创新,已成为城市管理工作不可回避的问题。缘此,本报告以成都彝族果商为例,使用2014年度六次入户访谈(采取彝汉双语半结构深度访谈)和抽样问卷的统计资料,针对彝族果商群体形成的原因及社会影响进行梳理、论证,提出城市管理工作中涉及少数民族管理的可行性建议,以供有效改善成都涉及城市民族工作问题的决策咨询,更为其他情况类似的城市少数民族商人或民工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一、彝族果商的形成因素和特征
当前,居住在四川省成都市城北2.5环内城乡结合地带之驷马桥旧果品批
发市场的彝族果商,基本来自凉山州越西县的马拖、大瑞、依洛地坝、南箐、普雄、五里箐等13乡24村的300多户家庭。他们多系1999年以来响应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由高山地区迁居二半山区事农,又于2004年后再次响应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由农民转化为果农的人群组成。由于当地政府在他们的土地上推广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木后,缺乏核桃销售与加工等技能提升跟进的配套服务,致使果农遭遇二次调适生计转变。伴随着核桃挂果、成熟与销售的来临,果农们喜忧参半。因为不通汉语、不识汉字,他们一般惯于在本地经商。但本地核桃广种、齐产、价格上不去的实际情况,严重影响种植成本。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居住在马拖乡西坪村且曾到西昌等小城市务过工,还通点汉语和识点汉字的小伙子――刘伙阿坡率先外出找寻销售核桃出路。2007年4月,他试着给两名越西汉族人充当到成都送“萝卜干”货品的搬运工,来到了驷马桥果品批发市场。工作两天后,他发现这里批发的核桃主要来自新疆等地,不仅少有四川本地产品,而且没有新鲜货物。是年9月底,刘伙阿坡首次邀约6位亲戚在本村收购了8000斤刚下树的新鲜核桃,运到驷马桥果品市场批发给汉族果商,他们每人盈利600元。这年9-10月,刘伙阿坡先后4次邀约亲戚朋友20人次,承包西坪村的新鲜核桃,运送到驷马桥果品市场批发给汉族果商,人均获利5000元左右。这样的效益远远超出了他们以往留守家乡种植和销售自家核桃的年均收入,也使他们在短短一年时间内成为四里八村核桃种植户们羡慕和效仿的榜样。2008年后,越西县种植核桃的彝族果农开始逐渐加入到在当地种植,往凉山各县及周边的攀枝花、石棉和云南等地收购核桃,再到成都批发、零售的行业,并发展成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产、供、销一条龙经营的彝族果商群体。也就是说,成都驷马桥的彝族果商是一群曾响应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后,遭受生计二次调适和改变,于7-8年前勇敢地依靠传统地缘关系内血缘纽带和地缘关系外姻缘纽带,选择来到省会成都销售自家地里产出的核桃为生,并逐渐发展成常居成都销售水果为生的首批少数民族“专业果商”。他们的行为,不仅为当地政府和自身家庭减轻了财政及经济负担,也为成都市民带来了货真价实的山货土特产品。2014年9-11月,我们对成都驷马桥彝族果商生存与发展现状进行了相对完整的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参见表1和表2:
根据表1和表2显示,本次抽样调查彝族果商样本为181人,占当下该群体600余人的30.2%,基本保障了量的资料做支撑,调查面的广度和深度均具一定代表性。他们除来自越西县马拖乡占抽样人数51.4%属血缘人群外,其他来自该县12乡的人基本与马拖乡的人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姻缘关系。这些彝族果商以男性为主,占66.3%,其中21-40岁年龄者居多,41-50岁次之,分别为62.4%和24.3%;掌握汉语汉文程度极为有限,其中不会汉语汉文者高达24.7%,会汉语不会汉字者占32.6%,村小学历者占37.6%,初中至高中者仅5.1%;他们来成都销售核桃的时限所占比例相对均衡,3-4年占28.2%,1-2年占27.1%,5-6年占23.8%,7年以上占21.0%。看得出来,他们乐于离乡背井在异文化区经商贸易的行为,完全由利益最大化所驱动,即在成都月收入1000-4000元者占43.1%,4000元以下者占13.8%,8000元以上者占5.0%。但在家乡年均收入1000元左右者占38.1%,1000-3000元者占28.7 %,3000元以上者占25.4%;他们在成都不仅以夫妻核心家庭为主占69.2 %,且以农业生产季节的忙闲为导向,其中流动性经营者占62.4%,常驻性经营者占37.6%。当前,他们的营销模式已发展为:部分人员专职时令收购,其范围扩展至凉山州17县/市,攀枝花3县/市,乐山峨边、马边,雅安石棉、汉源,甘孜九龙、泸定和云南省的宁蒗、丽江等数千个彝族自然村落,收购范围依照气温的冷热进程逐渐递进,以此保障营销新鲜核桃的时限能够得到有效延长;部分人员专职餮羰谐「愫颂遗发,及时销售本地核桃出川,也收购外地核桃入川,以便拓展核桃销售业务范围;部分人员专职餮-驷马桥之间运货,开辟二次批发核桃提供给同乡快速进入市区零售,以利缩短时间成本和加速职能分工;多数人员专职分散到市区各个菜市、街道等,选择无固定摊位进行流动零售核桃,实现降低销售成本使利益最大化。他们在成都的社会交往与社会联动两项指标显示:交往汉族邻居者占38.7%,没去过汉族邻居家的占81.2%,没帮助过汉族邻居者占58.0%,无电视家庭占97.8%,没时间看电视者占61.9%,使用手机者占92.3%。手机是他们进行社会交往和与亲人联系最为重要的工具,已经达到在每100人中即有90人以上使用者。
二、彝族果商的社会影响
前述彝族果商群体所具有的地缘性、族群性、技能性、活动性等特征在都市生存的基本条件所限,他们除男性多与汉族房东交涉租金和女性多与汉族消费者交易外,基本保持严密的族内交往模式,因而极大地限制了个体融入城市主流市场营销而成为适应城市标准商人的进程。在日常商贸活动中,更因文化隔膜所致,彝族商人往往在不了解城市营销管理规则和城市管理者不通晓少数民族语文的情况下,极易遭遇各种不经意的文化障碍和摩擦,随即发展成为不必要的纠纷案件。这在当前都市发展中,城市管理花费众多人力、财力、物力等成本,但治理效果始终收效甚微,还严重影响城乡关系、民族关系,成为长期以来城市社区治理和经济贸易发展的结症。参见以下三个案例:
案例一:2014年9月14日下午,当我们乘坐1路公交车抵达高笋塘车站下车后,经一路打探,找到前往彝族果商驻地的方位。然而,当地周围经商或居住的汉族人,对我们前来寻找彝族人的行为极为敏感,人人表现出回避谈论彝族人话题的情况顿时令我们十分纳闷。接下来,经我们连续六次深入驷马桥进行调查后得知:原来仅今年8月间,这里居住的彝族果商们因销售核桃问题,先后两次与城管和警察发生摩擦事件。
进入驷马桥彝族果商居住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居住房屋低矮、狭窄、黑暗无光和破旧不堪,居住环境四周垃圾遍野,恶臭扑鼻。经访谈得知,他们中仅4个家庭有电视机,对成都情况,包括权益和责任等一概不晓。他们与家人和同事联系沟通的手段除手机外,没有其他渠道。他们除每天早出晚归销售核桃外,就是在晚餐后的极少时间消费当地汉族人零售的啤酒、赌博机和台球等。
案例一呈现给我们一个彝汉两族虽共居,但不交往的城市社区生活景观。由于族群间彼此互不交往而各行其是的生活模式,极易成为社会治理和控制机制缺失的真空地带,也是滋生黄、赌、毒、艾滋病等高危事端的繁殖温床。
案例二:2014年8月12日,是成都天气特别炎热的日子。这天,彝族果商马海尼布驾驶一辆小型货车来到成都“512菜市”旁边的十字路口出售西瓜。不一会儿,来了4名城管人员叫他不许在此销售。当他正准备开车离开之际,却发现一辆三轮车的主人依然能在原地兜售自己的货物,城管人员却视而不见。于是,他问城管:“为什么三轮车主可就地销售?”城管人员回答:“因为谁先到谁就可以卖!”尼布说:“今天我是先到这里的呀!”几个城管人员听了愤然对他进行拉扯。拉扯中,一名城管人员宣称尼布弄伤了他的手指,叫尼布带他去医院。当双方前往医院的途中,突然围上来了40多名城管人员把尼布打了一顿。尼布的哥哥马海阿木赶到时,见弟弟已伤得很重,便要求送到医院救治,但城管人员未予理睬。无奈,哥哥只好自己一人把弟弟送进了医院救治。但直至我们前往调查时,兄弟俩不仅说不出救治医院的名称,也无法提供医院救治的任何凭证。
其实,马海阿木一家原本居住在越西县五里箐乡足吾村2组73号,大概十多年前,他们响应政府“退耕还林”和“移民迁居”号召,搬往马拖乡马拖村居住。搬迁前父亲已去世,母亲身怀遗腹子马海尼布迁来现居地。7年前,他们的迁入地马拖村又响应政府“退耕还林”政策种植了核桃经济林木。
案例二集中反映了当下许多省会城市的农民工多为少通汉语或少识汉文的少数民族农民,包括销售土特产品的商人。他们不仅因为家境贫困,而且大多一直成长在移民迁徙的动荡生活当中,时常失去入学机会,汉语汉文能力极低,以致来到城市务工或经商时不可避免发生沟通障碍,还缺乏索取被城管人员过度执法、遭误会关押和医疗救治等维权凭证的意识,所以积怨于城市人对他们的歧视而仇视城市人,更有甚者以扰乱城市生活秩序泄愤。
案例三:2014年8月19日上午,彝族女果商阿尔阿牛姆来到位于金牛区平福巷的菜市销售新鲜核桃。因无固定摊位的流动性销售引来城管人员干涉。在双方交涉过程中出现文化隔膜,影响正常沟通,导致城管人员最终殴打该妇女。于是,她电话呼叫丈夫援助。丈夫沙日沙铁接到消息后,叫上几位同在别处销售核桃的同胞赶到。随后,其他闻讯的十多名同胞也从四面八方陆续赶到事发地。此时,到场的彝族男女估计20多人。面对这局面,城管人员不得已请求其他城管人员和派出所干警增援,还出动了持枪特警。就这样,双方再次因语言障碍交锋并逐渐发展为群体性肢体冲突,继而彝族中有人拨打了110警务电话。与此同时,特警也鸣枪三响以示警告。事后,金牛区派出所带走彝族果商12人,其中3名妇女。48小时后,除事件起因人阿尔阿牛姆的丈夫沙日沙铁和现场调解人曲木尼古两男性被送往位于成都郫县的看守所外,其余10人被释放。由于彝族果商们没人知晓该如何维权,被释放的10人(分别属9个家庭人员,其中有一对夫妻)只好在21日当晚,无奈地按照彝族传统联合聘请一位吉克“毕摩”在驷马桥的驻地,集体举行“晓补”仪式,以宗教方式进行招魂、唤魂、赎魂和迎魂,抚慰各自受惊吓的灵魂和诅咒伤害他们的“汉人”。
此外,在肢体冲突过程中,另有刘伙阿坡(男)被击伤头顶、鲜血直流,随即被城管人员叫来120救护车送往附近的416医院缝了9针。还有沙日阿依(女)伤得比较重,胸口多处受伤后,也被城管人员叫来120救护车送进成都铁路分局医院外科五楼15号病床救治。医院见她身上只有当天销售核桃的800元,答应先收她手里的钱,以后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和救治(按规定应交3000元住院费),但要求其支付所有余款后才能拿到医院的挂号、检查、治疗等维权凭证。他们二人虽未遭到拘留关押,但由于均没有伤害人前来承担医疗费,只好在伤势尚未痊愈时均选择了逃避支付医疗费而离开医院,返回越西老家延请“毕摩”举行“晓补”仪式,以宗教方式抚慰自己受惊吓的灵魂和诅咒伤害自己的“汉人”。
截至2014年9月14日我们前往驷马桥调查之日止,沙日沙铁和曲木尼古二人被金牛区派出所关押尚未获得释放。9月25日上午,金牛区检察院委托金牛区法院提供了来自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的彝族本科生杨贵清和鲁建国,前往看守所为金牛区检察院提审曲木尼古进行彝汉双语翻译。于是,9月26日晚,曲木尼古被金牛区派出所用汽车拉到驷马桥驻地附近的一座高架桥上,给了他四元钱后没作任何解释便释放回家。沙日沙铁则截止我们调查结束后还在关押之中。
案例三呈现出的是当下城市管理者与外来经商者之间一触即发的尖锐矛盾性特征,更何况存有文化隔膜性质的双方冲突,连带或致使救死扶伤的两所医院蒙受无端经济损失,政府花费过多的人力和物力,彝族果商还损失核桃销售旺季的商业时机,凡此种种,不可避免地正在城市内恶化彝汉关系和加剧新的民族隔阂,阻碍和谐社会常态发展。
事实上,本次抽样调查显示,彝族果商在成都先后发生各类纠纷共计235起(参见表3),其中与城管和派出所发生的纠纷率最高,分别占纠纷总数的46.0%和28.5%。相反,他们与同业人员的纠纷则不多,只占3.8%。另外,与消费者、房东和医院的纠纷,分别为11.1%、9.4%和1.3%。然而,调查还显示,当他们在成都遭遇纠纷或困难时,其救助的渠道通常是本族宗教职业者“毕摩”最多,高达求助总数的84.3%;其次是自我群体的彝族老乡,占13.4%;最少是成都政府渠道和其他渠道两项,均显示为0.1%的比例。在这里,求助渠道的选择结果大大出乎预料,没有本次深入调查很难发现或者很难相信,就在城市里我们的身边,竟然充斥着政府工作的真空地带,这些既传统又极易被极端势力利用的文化边缘群体的存在需要我们跟进发掘新的城市管理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以解决越来越多的城市民族关系和谐诸多问题。
根据表3显示,彝族果商愿意了解城市营销常识和城市人基本权益的比例高达88.4%和96.1%,愿意获得政府帮助的比例也达98.9%。他们只是受限于城乡差异、文化隔膜和无人指导而不知所措,对在城市的维权救助监督电话知晓率也仅有1.7%。事实证明,他们迫切需要一种适宜自身在城市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常识和便捷手段进行引导。
三、城市民族管理工作创新的可行性建议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证实,类似彝族果商一样的少数民族在进入城市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非常愿意接受城市营销管理规则和城市人基本权益等常识,然而目前苦于无处获得有益的信息。结合城市管理工作中,对少数民族外来人口一直滞留于以干预为主的模式,本报告试图提供一个转换工作理念,改变工作方法,创新以预防为主、干预为辅的可行性建议:
建议一,依据彝族果商及其他城市少数民族外来人口惯用手机进行社会交往联动的特征,开发可下载播放城市营销管理规则和城市人基本权益等常识的彝汉或民汉双语手机视频软件,倡导城市少数民族外来人口逐步养成下载观看和掌握运用的工作,当属一本万利又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民族管理问题的路径。就城市外来少数民族群体而言,有熟悉的语言表述城市生活和工作规则为指南的视频,更能吸引他们酷似游戏中轻松地完成掌握城市法律法规,城市管理规则,包括诸如怎样区分城管和警察,如何使用媒体及社会监督电话维权等技能。城市管理工作应充分利用手机低消费高受益的网络下载平台,为类似少数民族等跨文化调适者服务。此项政府投资,必定能够收到降低少数民族外来者在城市个体权益受损或违规违法的成本,更能减少政府时下惯用的干预式城管工作之成本。我们预计,一旦针对彝族果商的双语普法维权手机软件得到开发并示范运用,它将成为国内各大城市流动人口管理选择的一条捷径――此软件适用于文化调适的所有人群,也推进手机功能拓展新的重要领域――手机跨文化交流私人定制又上新台阶。
建议二,有少数民族居住的街道办事处和城市管理委员会,应聘请少数民族的家支或家族头人参与社区治理,并建立社会化长效机制。因为,绝大多数进入城市经商贸易或劳动务工的少数民族群体,基本沿袭使用传统农业社会的组织结构,无数个体往往以血缘纽带聚集、姻缘纽带辅助的形式联动组织和管理。对这样的民间组织结构,城市管理者不仅不能视而不见,而且应积极主动地引导为己所用,发挥其特长,争取其组织者和管理者成为政府需要的治理参谋和联系纽带,并透过其民间威望和民间机构来传递和落实政府意图。此种政府与民间齐抓共管的创新工作模式一旦制度化,不仅能使政府省时、省力地收到社会治理之理想效果,还能提升少数民族外来者主人翁意识和增强其承担居住地创建和谐社会的责任感。由此,城市民族关系自然逐步趋于良性健康发展。
篇8
二、积极发挥统战职能作用,强化两新组织管理服务工作。
按照《实施意见》精神,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服务管理。积极落实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内部安全,稳定法人责任制及其社会责任,开展“社会管理进民企”活动,推动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团组织和工会组织,弘扬企业文化建设,引导非公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参与光彩事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大力推进“调处化解进民企、治安防控进民企、法律服务进民企、预防犯罪进民企、平安创建进民企”等五进民企活动,促进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和非公经济健康发展,以和谐民企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篇9
1.1药具工作在优质服务内容里占一定的比重。而我地区在此项工作方面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倾向。在药具的调拨保障供应、库存、保管、发放等环节都严格按照自治区计划生育药具管理要求实施有效管理。但在药具的使用人群进行指导及选择方面,避孕效果评估,用药后药具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鉴定、登记、监测,信息收集、汇总、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出现缺位。
1.2我地区是以维吾尔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居集地区。且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1.3%,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7.6%。目前供应的避孕药具无维吾尔文字的药品使用说明书,这无疑给少数民族育龄人群在使用药具及对不良反应的接受程度产生一定难度。城镇人口中,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因接受各种信息、培训比较多,有较强的知情选择能力。其避孕效果好,节育措施续用率高,意外妊娠较少发生。 而城镇居民、流动人口及农村人口对避孕药具的知情选择方面掌握的信息和使用方法有限。知情选择能力不足。节育措施变更较频繁,意外妊娠现象发生较多。
1.3 我地区是西部以少数民族聚集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的药具发放、登记、用药指导与随访工作,由村宣传员来承担,而宣传员不是在编的专职人员,基本没有接受过医学专业教育,她们对药具的知识缺乏系统全面的掌握。对避孕药具使用情况只局限于掌握落实措施的人数、供药时间、措施类型、使用方法和构成。对于随访的内容较粗浅,在使用中出现问题,不能评估其严重程度,提出处理方案或进行转诊治疗。避孕对象对使用的方法不满意或避孕对象本身情况发生变化或目前使用的方法从医学角度来认识,已不再适宜时,她们没有帮助避孕对象选择其他更适宜的方法的能力。
2 避孕药具不良反应及并发症鉴定,缺乏管理体系及规范统一标准
2.1目前,国家及自治区没有制定对避孕药具不良反应及并发症鉴定的规范统一标准做参考。我地区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普遍存在着对药具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监测缺失。对避孕药具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及新出现的并发症缺乏完整的信息资料积累和统计分析数据上报。缺乏规范的药具不良反应鉴定、监测管理体系及规范的技术鉴定标准,故在实际工作中无参考依据可循。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建立出台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和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的鉴定制度和报告制度。
2.2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及服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较强的工作。育龄人群对使用药具产生不良反应及导致并发症较为敏感,若不谨慎,极易引发医疗纠纷。如:皮埋植剂使用过期,因使用期限告知不详,随访不周密,导致意外妊娠。更换口服避孕药服用方法不正确,导致阴道大出血。将紧急避孕药误认为常规避孕方法来使用,导致月经紊乱。对于单角子宫,子宫肌瘤患者在放置宫内节育器之前未做术前B超检查。而误认为是放置宫内节育器而引发的并发症等等纠纷。都是对药具使用前缺乏系统全面的检查、诊断、鉴别、术前告知及术后的严密随访而导致。
3加强药具规范使用管理的重要意义
3.1强化药具服务意识 为育龄人群提供准确无误的宣传避孕节育知识、细心筛选适宜的避孕方法,让育龄群众享受真正意义的、有实际内容的,安全有效的个性化的,避孕节育优质服务。
3.2 增强依法服务工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详细、准确的登记、填报药具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数据,真实完整的收集汇总分析上报。为计生药具的科学研发及改良提供全面系统、真实信息,为今后药具工作发展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可靠理论依据。
3.3提高医疗纠纷防范意识 减少或杜绝因药具宣传、指导、选择、使用不当或随访不周,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避孕失败等后果而诱发的医疗纠纷案。
4 提高药具管理与服务整体水平的对策
4.1国家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合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尽快制定出台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技术鉴定规范标准。
4.2 健全完善药具服务管理制度,强化药具服务人员培训工作。药具的科学、规范、有效指导应用,是建立在具有系统扎实医学理论功底,有一定临床应诊能力,有良好职业道德基础之上的人员来承担此项工作。才能比较全面系统掌握服务对家的整体状况。从医学的视角去选择适宜不同个体的避孕方法,来提高避孕药具效果,减少副反应及并发症,降低意外妊娠,提升优质服务质量。因此,加强药具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就是巩固计划生育的基础工作。
4.3 引进药具服务人员竞争上岗准入机制,对于从事药具的服务人员实行招聘制,即;招牌具有医学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诊能力的人员来此岗位承担药具服务工作。实行岗前培训加强药具岗位练兵活动来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篇10
Probing into the Effective Way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for Minority Nationality Students
MING Lan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Bijie University, Bijie, Guizhou 551700,China)Abstract:Comparing to Han nationality students, the minority students have their certain special ideologies and psychologies because of different factors of cultural background, religion, custom an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To master these particularities correctly and explore the important way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directly, we can start an effective work.
Key words:Minority Nationality; Student; Ideological Education
少数民族大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勤奋好学,积极要求进步,遵纪守法,这也是各族大学生
共有的特点。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学生生源分布广,民族成分多,各自文化背景、宗教、风俗习惯互异,大部分学生的成长环境与汉族学生有所不同,其思想和心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高校要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工作,必须认真分析并准确把握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特点,不断探索思想教育的新途径,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本文拟就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作出初步探讨,以期对开展此项工作有所助益。
一、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的重要因素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既反映时代特征,又反映了所成长的民族和民族地区特殊的社会背景。
(一)新环境、新信息对原有观念的冲击
在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地,由于语言或方言差异较大形成封闭,尤其是历史和地理环境等原因,导致所形成的文化守旧、封闭,再加上不同民族所形成的隔离,从不同维度造成了这类地域文化守旧的特点。少数民族学生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成长,身上必然根植本民族的传统思想。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新的环境中,各种信息的传递和各种思潮的影响,强烈???????地冲击着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观念,使得他们内在观念与现时状况发生激烈的冲突,由此产生诸多困惑。这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不良经济条件带来的消极影响
在西部地区,全国约有78%的少数民族人口和80%的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分布在这里,西部十二个省、区、直辖市的农村人口近3亿,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其中,大部分扶贫开发重点县的人均年收入仍在1500元以下。有的家庭供养一个孩子上大学将会使全家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由于许多学生成长地经济落后,家庭困难,在生活上处处感到拮据,他们对家境好的学生既羡慕又不平。由于经济上的贫困导致心理上的自卑、孤独和压抑,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对前途的忧虑
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产生很大的压力。这除了与人事制度改革、全社会吸纳就业的能力有限等因素有关外,还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知识基础不够扎实和竞争意识不够强等因素有关。在基础教育阶段,由于民族地区多数地方经济条件较差,学校教学设施设备落后,教师素质普遍不高且流失严重,致使这些地区的基础教育远远落后于全国。如此导致众多家庭给孩子提供教育资源的能力有限,孩子受教育水平不高。在大学阶段,受教育的程度也低于全国水平。在少数民族学生中由于多数学生基础教育阶段接受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有限,所在学校的教学质量不高,所培养的学生大部分只能上一般地方院校和民族院校,而这些地方院校和民族院校大多办学条件差,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不多,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不高,整体水平落后于全国水平。这类院校培养的高水平的学生也较少。同时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环境里商品经济欠发达、竞争意识缺乏。由于以上原因,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实行“双项选择” 就业政策的条件下,他们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普遍感到压力较大。
(四)基础教育欠扎实对接受高等教育产生精神压力
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偏僻落后的地区,上已提及这些地区基础教育相对落后,使少数民族学生的整体知识基础与汉族学生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许多学生在高考录取时享受比汉族学生低若干分政策照顾,体现出少数民族学生在入学时整体知识基础上的相对薄弱。这些学生入校后感到与其它学校学生之间的明显差距。在汉语水平上,由于各民族地区的历史背景、经济状况不同,接触汉语和学习的程度也不同,造成少数民族学生之间汉语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他们在考入大学后,接触的教材和材料大部分是汉语的,教师讲课也大多直接采用汉语授课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给汉语较差的少数民族学生带来了学习上的障碍。以上原因,给那些基础较差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上造成了一定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
(五)民族意识强化与民族歧视残余的负面影响
少数民族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民族情感,随着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他们在特殊成长环境中形成的本民族自我意识会有所增强。民族自我意识是维系一个民族必不可少的要素。但是,过分强调民族意识,其结果必然会强化族群的边界,推动以族群为单位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行为。[1]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阅历,加之社会上的某些消极因素的影响,其中的一些人不能历史客观地认识各民族间的差距,以及本民族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容易产生偏激情绪。有的学生对民族问题极为敏感,稍有疏忽,就会挫伤民族情感,制造新的矛盾和问题。因此,民族意识的强化,会给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不良影响。
由于我国长期处在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民族歧视和封建等级观念没有被彻底根除,民族偏见在当下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学生对此极为敏感,稍有不慎,可能导致发生过激行为,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民族歧视残余给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带来消极影响。
(六)心理素质相对脆弱导致不良的思想问题
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信息闭塞、经济落后、文化生活贫乏的农村,不少家庭经济环境较差。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接受基础教育的条件和环境不好。在这种特殊的生活、学习环境中,导致他们在心理素质方面相对落后于经济发达及较发达地区的学生。与生长在发达及较发达地区的大学生相比,他们的文化基础有一定的差距,甚至在思想意识、自我约束、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保守、散漫、封闭等不足。在如今开放、竞争的社会条件下,这些不足愈加凸显,有些学生渐渐不自觉地滋生出自卑、自闭、嫉妒、多疑、敏感等不健康的心理现象,甚而表现出忍耐性差、感情脆弱、情绪不稳定、抵触情绪盛等不良行为倾向,加上面临学业、学费、就业、人际交往、情感寄托等诸多难题,他们在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如果这种压力得不到有效疏导,稍不如意可能就会寻机渲泄,酿出事端。[2]
二、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特提出如下办法和途径,以利于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一)加强适应性教育,切实转变思想观念
前已论及,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新环境、新信息的冲击,让他们产生思想上的不稳定。要消除这种不稳定须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加强适应性教育,主动适应新环境。在新生入学教育的过程中,要让他们了解所在大学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未来前景规划,认真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熟悉校园环境,主动接触人和事,尽快适应新环境、新氛围。二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少数民族学生通过认真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进而引导他们深入反思自身观念中封闭、保守、消极的方面并在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加以克服,从而主动去接受新信息,逐步形成新观念,适应新环境、新时代。
(二)竭力解决生活困难,把实际问题与思想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
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多数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开展思想教育时一定要深入学生、深入实际,真实了解并掌握他们在生活、学习上的困难,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解除后顾之忧,增强信心,使其安心学习,顺利完成学业。
(三)加强就业教育,提高就业能力,增加自信心
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因就业难而担心前途的思想实际,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其就业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一是着力促进民族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改变自闭、保守等现状和追求物质生活条件、生活待遇等倾向,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协作意识和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选择就业岗位时应以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重,不要只想到经济发达的地方去工作,要选择能够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社会最需要的就业岗位磨砺锻炼。二是加强艰苦创业思想的教育,引导学生懂得艰苦创业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是我们百折不挠、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许多青年学生缺乏吃苦精神,有的依靠思想严重,缺乏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毕业后只想去条件好的地方和单位,不想回农村工作。当前,民族地区尤其缺乏人才,因此要加强艰苦创业教育,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到基层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建功立业。要消除学生因就业压力对前景忧虑的状况,仅有思想教育还不够,还须作好这些工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建立健全以利于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的服务管理机制,选拔有高度的敬业精神、较强的创新能力,秉公办事、热情服务,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和熟悉就业指导工作的就业工作人员,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宣传、择业技巧、择业心理调适等各方面的系统指导和训练;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学生社团活动等多种途径,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四)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习质量,解除精神压力
针对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知识功底不够扎实,接受高等教育存在困难,由此产生精神压力的状况,在精神上为学生鼓劲,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上进行深入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他们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克服对学习的畏难情绪,消除精神压力。具体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敢于面对存在差距这一现实,但是在客观分析落后原因的同时,也要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增强自信心,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二是构建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课程体系,制定并实施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养。在此,尤其要强调加强汉语学习。前已述及,有的少数民族学生由于汉语水平低,直接影响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也是造成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五)坚持正面引导,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
消除民族意识强化与民族歧视残余的带来的负面影响,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健康积极的民族意识,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把民族观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结合起来。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逐步培养正确的民族观,使他们懂得,民族的存在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真正认识到各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其他民族的帮助和支持,因此,每个少数民族大学生都有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和责任,由于过分强调民族意识而产生的种种狭隘之举都是无益的。同时,党和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也要着力清除民族歧视残余,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二是要把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结合起来。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观念和祖国意识教育,要让他们懂得无论是汉族还是任何一个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国家是各民族生存之本,每个民族的民族意识都应服从于国家意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
(六)强化心理训练,培养健全的心理素质
针对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素质较为脆弱的状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使他们正确地认识与在发达及较发达地区成长的大学生的差距,寻找差距产生的原因,并且探讨缩短差距的办法。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办法,帮助他们克服在思想意识、自我约束、社会交往等方面存在的保守、散漫、封闭等不足,校正自卑、自闭、嫉妒、多疑、敏感等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及时疏导,有效防止产生忍耐性差、感情脆弱、情绪不稳定、抵触情绪盛等不良行为,避免发生事端。培养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战胜困难的坚强勇气和坚定的信心,锻铸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简短的结语
少数民族大学生肩负着建设民族地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祖国边疆的巩固和民族团结的重任,高校如何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勇于承担历史重任,这是一项重大的课题。笔者在此根据自身实践和思考,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的特殊性,并据此提出了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六条途径。诚然,如何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工作,其办法见仁见智。以上仅为笔者浅见。
篇11
一、内职班办学及融入式教育试行概况
为进一步加快新疆各民族人才培养步伐,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举办内地新疆中职班的意见》,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自2011年秋季开始承办内地新疆中职班(以下简称内职班),内职班学制为3年,实行汉语授课。首批接收内职生100人,实行内职生与内地生分班教学,单独住宿,独立食堂就餐。2012年学校接收内职新生103人,学校尝试安排部分表现较好,汉语水平较高的内职生与内地生进行混班教学和混合住宿的试点,还有42名学生独立组班。2013年学校接收内职新生107人,逐步扩大试行范围,只有18名学生单独编班。自2014年秋季至今,学校全面实行所有内职生的互学互融式教育管理模式。目前,学校现有在籍内职学生351名,就读于汽车运用与维修和机电技术等专业,其中134名学生走上实习岗位,在校有9个少数民族的内职生217名,分布在29个教学班级,112个宿舍。内职生与内地生混班教学、混编住宿、混合就餐,统一开展活动,全面加强交流、加大交往、加深交融,多民族学子共同进步与成长。
本人作为学校13高职汽制9班的班主任,首批承担内职生“互学互融教育模式”实践班级,始终坚持“严、爱、细”和 “三统一”的管理原则,帮助他们尽快融入班级大集体、校园大家庭的学习和生活。在学校的统一指导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民族团结和公民意识教育为基础,打牢“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思想基础,坚持“严、爱、细”原则和“三统一”标准,促进全面互学互融。
二、试行融入式教育教学管理的初期障碍
1、心理距离与思想顾忌
我校内职生全部来自新疆,分属维吾尔族、哈_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土家族、俄罗斯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他们与内地学生在语言、风俗、生活习惯、价值观等很多方面差异很大。
初到异地就学,内职生们刚进校表现出很多方面的不适应:不同程度的出现自卑、封闭和排他,本民族、本团体的认同意识较强,容易独自抱团,个别学生还有较强宗教意识等,心理上抵触与内地学生的融合;内地学生也因缺乏对新疆内职生的了解,缺乏对疆内生活习俗、民族文化等了解,造成思想顾虑。
2、语言障碍与学业差异
内职生来内地就读,因文化文平相对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部分内职生语言基础较差,不少学生听不懂汉语,很难听懂课堂内容,这对融入式教学形成了巨大障碍,再加上语言交流不畅和生活习惯不同,更造成内职生和内地生的误会,影响日常交往。
3、文化不同与人际不适
由于地域原因和特殊的就读形式,内职生普遍族群意识较强,对内地文化缺乏认同感,如在各种表述中均以“你们汉人”、“我们新疆人”来做群体区分。在人际方面,内职生也希望能与内地同学有更多的交往,而在实际的校园学习、集体生活中,身边的好朋友大多仍是本民族的同学或老乡,真正拥有内地朋友的并不多。
4、管理尺度与服务难度
由于民族问题的政治敏感性和对新疆的宗教与风俗等方面了解有限,带班及任课教师在内职生和内地生的教育管理服务上存在误区,总的是关爱有加,而严格要求不足,在对学生的管理上尺度把握不当,总担心引起民族问题,对违纪的少数民族学生不敢管、不会管,迁就让步多,没能做到校纪面前一视同仁,等同对待,造成部分内职生形成被动、松散的学习生活状态。
三、推进“互融、互动、互通”的路径措施
1、思想互融――做好民族团结教育
贯彻落实“三统一”原则,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内职生从思想上扎根在班级,扎根在学校,扎根在内地。学校开展“五观”教育即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内职生“三大专题”教育及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常态化,通过LED大屏幕、校园电视台、广播站等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通过不断创新民族团结教育的鲜活内容和有效载体,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感染力,从而在全体师生心中树立“民族团结,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思想意识,巩固民族团结成效。比如我校在全面推行混班教学、混合住宿、共同开展活动的同时,清真餐厅依旧是内职生相对封闭独立的生活空间,实际上将内地师生与内职生在用餐环节分隔开。在全面推行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两个月之后,学生通过一起参与班级活动、社团活动、学校开展“1+1+1”结对活动之后,相互之间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础,为了全方位促进融合,我校开始试点推行清真餐厅混合就餐。我校在保持民族风俗与特色风味的前提下,将清真食堂更名为雪莲餐厅(清真),淡化民族宗教意识。提倡教职工前往就餐,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内职生与内地生在共享新疆特色美味的同时,也拉近了彼此的身心距离,有力地促进了全体在校师生的即时沟通与生活融合。
2、生活互动――促进班集体融合
搭建交流平台,促进班级同学融合、提高戎吧语言水平。在班级,时刻提醒所有内职生,他们跟每一个人内地学生一样,他们的每一言一行都代表的是所在的班级,他们有责任遵守校纪校规,团结同学,认真学习,并有义务使这个班集体变得更加优秀,内职生可以担任班级班干,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可以更好的加强和内地学生的交流;认真组织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比赛,内职生积极的跟内地同学一起备赛练习,态度认真;运动会上每当内职同学拼搏赛场,都会有内地同学呐喊助威、做好场外服务;校足球赛内地内职同学相互配合,每当有精彩进球大家都会击掌拥抱,露出会心的笑脸;迎新联欢会上,内地同学接受内职生的邀请,一起载歌载舞,通过比赛的融合,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取得成绩的同时,更能拉近同学间的距离,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更树立他们的责任意识。例如,我班级巴拉提江同学与石铃强结对以后,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父母从遥远的新疆寄来家乡的特产,也是第一时间和班级的内地同学一起分享,在学校举办的班歌比赛中,为了取得好成绩,内职生们主动要求在比赛中增加他们擅长的舞蹈环节,并邀请内地学生加入一起载歌载舞,既增加了比赛的观赏程度,同时也能看出他们非常强的集体荣誉感,有了他们的共同努力,班级获得了第一名;张梦凡与艾克白尔江同学为同宿舍舍友,共同的爱好是踢足球和打篮球,平时一起打球,一起活动,集体项目活动不仅有助于同宿舍、同班级同学的互融,更促进了全校范围内的内地与内职同学的互融;麦麦提江同学在毕业实习时选择了留在安徽的企业,足以体现互学互融式教育模式的效果。
3、情感互通――建立民族F结一家亲
考虑到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学生年龄不大,包容心稍差,刚开始会出现双方都有不适应的情况,于是做通学生思想工作格外重要,慢慢内地学生理解内职生不远万里求学的不易,内职同学也能体会到内地学生的关心和团结,很快便迅速、真正的融合在一起,一起出操,一起上课,一起课外活动,甚至包括零食共同分享。同时,积极帮助内职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实实在在使学生感受到关心。当内职生遇到学习上,生活上等问题,积极帮助他们解决,从不拖延更不推诿,能解决的立刻解决,不能解决的汇报新疆班办公室和领导寻求帮助,使学生对学校、班主任和同学有依赖感,让他们明白在学校求学的同时,老师更是他们生活上,思想上的坚强后盾,班主任是他们在学校的“家长”,所以生活中关心学生格外重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就得深入他们的活动,比如参与学生课外活动,内职生是寄宿学习,每年只是在暑假期间返疆一次。所以,从每日的生活起居、看病就医到课外学习活动及节假活动安排无不属于学校教育的范畴,特别在内地学生放假离校后,更要多关心内职生,使他们感觉到来自“家长”的温暖,有了建立起来的信任和依赖,更利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我校自2011年以来,牢牢把握“严字当头、爱在其中、细致精心”的管理要求,根据培养目标安排并组织实施内职生教学工作,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分层教学,互学互融式教育教学培养模式日渐成熟,办学效果越来越好,在社会上的反响也越来越大,我们将在现有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总结,努力把内职生混班教学、混合住宿的互学互融式教育教学及管理服务工作推向深入。教育援疆是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是党的召开之年,着力做好新疆内职班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将适应新常态与新要求,在上级正确领导下,努力把承办新疆内职班这一政治任务、长期任务、光荣任务完成好。
参考文献:
篇12
第三条本市殡葬管理工作,贯彻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文明节俭办丧事的方针。
第四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高度重视殡葬管理,动员各方力量,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推进本行政区域内的殡葬改革。本市各级民政部门负责殡葬行政管理工作,公安、工商、建设、土地、林业、宗教等行政部门依法协助民政部门实施殡葬管理。
第五条本市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村)民自治组织,应当积极做好殡葬改革宣传教育工作。全市公民应当自觉遵守殡葬管理规定,破除旧的殡葬习俗,坚决纠正违法殡葬行为。
第六条尊重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少数民族群众自愿改革丧葬习俗的,他人不得干涉。
第二章火葬和土葬管理
第七条本市西陵区、伍家岗区、犭虎亭区及其他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划定的县市区所辖乡、镇、村属于火葬区域的殡葬,依照国家规定实行火葬。在实行火葬以外区域的殡葬,暂划为土葬区。
第八条土葬区域调整为火葬区域的,由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拟定方案,经本市人民政府报省人民政府审批。本市长阳、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地丧葬习俗,拟定殡葬改革方案,提请自治县权力机关审议后按前款规定上报审批。
第九条凡在火葬区内死亡的人员,除国家、省和本细则另有规定外,遗体一律实行火葬。非火葬区人员死于火葬区内的,应就地火化。禁止将火葬区内的遗体运到土葬区土葬。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为火葬区内的遗体土葬提供墓地、墓穴、运输等便利。
第十条遗体火葬,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应当火葬的死者,其亲属或生前所在单位、居(村)民自治组织、医疗单位、应当及时通知当地殡葬管理所接运遗体,并在3日内持死亡证明办理手续,火化遗体。特殊情况需延长遗体停放时间的,经殡葬管理所同意可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7日。逾期经书面通知仍不办理火化手续的,殡葬管理所有权火化遗体。
(二)无名尸体由公安机关依法出具证明后火化,其丧葬费用由火化地财政开支。
第十一条火化后的骨灰,按照因地制宜、方便群众、有利于管理、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原则处理。骨灰存入骨灰堂或骨灰公墓。提倡不留骨灰或植树代墓等新式葬法。禁止将骨灰装入棺木再行土葬或在公墓区外留坟头、立碑志安葬。
第十二条应当火葬而没有实行火葬的死者,其生前所在单位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得对其亲属给付丧葬补助费和落实抚恤政策。
第十三条土葬区应建立土葬公墓埋葬遗体;未建土葬公墓的地方,遗体应埋入荒山瘠地;无荒山瘠地的,实行平地深埋,不留坟头。
第十四条土葬区内死者生前遗嘱实行火葬或其亲属同意实行火葬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干涉。
第十五条禁止在下列地区建造坟墓:
(一)耕地、林地内;
(二)城区公园、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区内;
(三)水库、河流堤坝、水源保护区500米以内;
(四)铁路、公路主干线两侧以及重要建筑物、居民居住区500米以内。
第十六条禁止利用烈士陵园、烈士墓地从事经营性的公墓销售业务,禁止恢复或新建专门的宗族墓地,禁止将已经迁移或平毁的坟墓返迁或重建,禁止为活人立墓。
第十七条办理丧事应当文明、节俭,破除封建迷信、铺张浪费等陋习。禁止在办理丧事中看风水、做道场、打丧鼓及沿道路抛撒纸钱、冥钱等。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按习俗举行的丧葬仪式,应在规定的场所内进行。
第十八条任何单位或个人办理丧事,不得妨碍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不得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城镇居民办理丧事,应在殡仪馆内进行,禁止占用道路或在房前屋后搭棚祭吊。
第三章殡葬设施和服务管理
第十九条本市民政部门应当会同规划、土地管理部门,根据全市殡葬管理工作需要和殡葬改革的要求,提出殡葬设施的布局方案和建设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二十条建设殡仪馆、经营性公墓,经县级人民政府和市民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民政部门审批;建设殡仪服务站、骨灰堂、农村公益性墓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同意,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前款所列项目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并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一条经营性公墓在一个县市区所辖范围内应避免重复建设。公墓经营单位应当服从民政部门的管理。严禁炒卖墓穴、墓地。
第二十二条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由乡(镇)、村兴办和管理。公益性公墓、骨灰堂不得对外经营。
第二十三条公墓建设应坚持节约土地的原则。埋葬骨灰的单人墓或双人合葬墓占地面积不得超过1平方米。在土葬区内,安葬单人遗体占地不得超过4平方米,双人墓不得超过6平方米。公墓墓穴使用年限为20年。使用期满前6个月,公墓管理单位应当通知墓主办理续用手续;使用期满仍未办理续用手续的,作为无主墓穴处理。
第二十四条殡葬事业单位(包括殡仪馆、殡葬服务站)所需的新建、搬迁和维修费用,应列入地方基本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并依据有关规定减免相关税费。殡仪馆、火葬场、公墓的经营收入,应当用于本地殡葬事业的发展。
第二十五条殡葬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经营服务制度,完善服务设施,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质量。
第二十六条殡葬事业单位提供收取费用的服务项目时,应由丧户自愿选择;未经丧户同意,不得强行提供服务和收费。禁止以任何借口刁难丧户或向丧户索取财物。
第四章殡葬设备和丧葬用品管理
第二十七条生产殡葬设备,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禁止制造、销售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殡葬设备。
第二十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生产、销售寿衣、花圈、棺木、黑纱、骨灰存放器具、墓葬用的石碑石料等丧葬用品,须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开业,并自觉接受当地民政部门的监督管理。
禁止依法成立的殡葬事业单位以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尸体冷藏棺(柜)、水晶(玻璃)棺、殡仪馆等经营业务。禁止在火葬区生产、销售棺木等土葬用品。禁止生产、经营封建迷信丧葬用品。
第二十九条殡葬运尸专车经县以上交通部门核定后,免交车辆通行等费用。
第五章监督与处罚
第三十条对违反本细则规定,在火葬区将遗体土葬或火葬后将骨灰装入棺材埋葬,以及在禁止建造坟墓的地区建造坟墓的,由县以上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可以强制火葬并平毁坟墓,对直接责任人处1000元以下罚款;其中在耕地、林地建造坟墓的,可由县以上国土资源和林业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细则规定非法经营墓穴、墓地的,由县以上民政部门责令限期迁移或平毁坟墓,没收其非法所得,并处以非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但罚款数额最多不得超过3万元。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细则规定擅自从事丧葬业务,或在火葬区内生产、销售棺木等土葬用品的,由县以上民政部门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5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篇13
一是严打高压有新成效。
两年来,奎屯市始终保持严打高压,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坚持“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牢牢把握对敌斗争的主动权,严厉打击、严密防范“”、“”等各种组织的分裂破坏活动,深入开展“百日严防严打严重暴力犯罪”、“春季攻势”、“两抢一盗”、打黑除恶、查禁非法宣传品等专项整治行动,强化社会面控制和社区防范,安装1000个治安视频探头,在各类经营场所安装技防设施,组建万人“平安志愿者”队伍。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以防范恐怖袭击为重点,加强处突应急力量实战演练,开展“奎盾”、“给力奎屯”处突演练25次,出动公安、武警、民兵1.2万人次,车辆1350台次。在流动人口集中地、治安乱点等社情复杂场所开展68次排查整治行动。抓获6名“”犯罪嫌疑人,成功打掉一团伙,收缴大量宣传品;破获刑事案件875起,重特大刑事案件破案率达90%,命案破案率100%。两年来,奎屯市始终加强区域合作,防控水平明显提升。不断完善定期会晤、工作交流、信息互通、联动协作机制,召开“三地四方”维稳专题会议8次,开展联合演练2次,出动公安、武警、民兵2400人次,车辆200台次,“三地四方”处突水平不断提升,区域维稳资源合作共享意识进一步巩固加深。
二是社会管理有新起色。两年来,奎屯市始终创新社会管理,群众实惠明显增多。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和责任,充分调动各类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引导公民依法理性参与社会建设,形成社会管理的强大合力,投入23亿元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较多和影响面广的住房、出行、医疗、就业、就学等民生问题、清理了一批积案、消除和化解了一批社会治安隐患、抓好了一批基层基础建设、建立了一套维稳和管理工作机制。加强流动人员的服务管理,有序推进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严格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切实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服务好。不断健全网上舆情引导机制和危机处理机制,组建126人的网评员队伍。同时,我们注重对群众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五观四认同”等教育活动,广泛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国情区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再教育,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建成民族团结示范街,筹资15万元设立少数民族特困救助资金,引导各族群众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三是源头治理有新突破。两年来,奎屯市始终保障改善民生、案件明显下降。牢固树立“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基层重要”理念,注重从源头上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深入实施自治区民生建设年、民生促进周和自治州民生促进月活动,完成20件为民办实事工程,提高了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坚持“谁决策、谁评估、谁负责”的原则,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坚持领导包案、下访和定期接访,健全规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认真开展“积案化解年”活动,成功化解积案9件。落实“书记大接访”和“市领导接待日”制度,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稳控工作取得无进京访、无赴区访、无越级访、无非正常访的“四无”佳绩,荣获自治区工作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