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具有充分的适应力;
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四、不脱离现实环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六、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八、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九、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可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人的心理健康的内容包括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间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等方面。
一、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国际疾病分类体系,把智力发育不全或阻滞视为一种心理障碍和变态行为。
二、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好。
三、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健康的意志有如下特点: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既有现实目标的坚定性,又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不放纵任性。
四、人际关系和谐。其表现:一是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己的朋友;二是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三是能客观评价别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四是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五、能动的适应和改造环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人格完整健康的主要标志是:⑴人格的各个结构要素都不存在明显缺陷与偏差;⑵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⑶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的支配自己的行为;⑷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特征。
六、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的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尊重学生的人格,以爱为导航。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教师在实施心理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从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出发,对学生倾注真情的爱,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学生只有在教师“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的方法与手段。只有尊重学生人格平等,才能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教师的人格魅力,“亲其师,信其道”,由此使心理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
二、以平等、双向的方式与学生沟通。
教师应帮助学生去正确对待生活、学习中的种种困惑,而平等双向的沟通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强有力方式。在与学生沟通时,教师要倾听孩子的心声,重视孩子的内心感受,不想当然下结论;要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不要只依据成人世界的观点;要在尊重孩子的氛围中教育孩子,不能以伤害孩子的自尊作为教育手段。
三、有效地指导家庭教育。
篇2
1、心理健康是相对的,绝对不能用类似于“体温超过38摄氏度就是发烧”的标准来评判。千万不能因为有一点缺陷和问题就乱给孩子扣上心理不健康的“帽子”,或者认为心理健康的孩子就绝对没有烦恼、没有不良情绪和消极行为。与其说是正常与异常性质上的差异,不如说是程度上的差异。
2、心理是否健康不能只看有没有心理疾病,它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具体来讲,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初步评估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
首先,心理健康的孩子是能够学习的,在学习中获得智慧和能力,并将习得的智慧和能力用于进一步的学习中;
其次,心理健康的孩子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保持个人独立性的同时能乐于与人交往,并建立信任、稳定、和谐和具建设性的亲子关系、伙伴关系和师生关系;
第三,心理健康的孩子能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能调控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并形成和维护健全的人格;
最后,心理健康的孩子能面对生活的问题,正视现实,适应环境,对生活和社会具有良好的适应。
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既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变化巨大、面临多种危机的时期―
比如,随着他们渴望独立的愿望变得日益强烈,小小年纪的孩子也可能因人际关系压力而烦恼。通常表现为自卑、孤僻、过分注意他人评价、容易受到伤害、虚荣心强、怕丢面子等。这时家长应帮助孩子改变一些不恰当的认知和态度,引导他们客观分析自己的现状,学会接纳自己,允许自己有缺点,有失败,有可能丢面子,告诉他们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不要过分苛求自己。
篇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将“幼儿身心发展状况”排在了首位,并将心理健康作为了一个重要的标准纳入到健康标准中。这让我看到,幼儿身心发展是幼儿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也让我在重视孩子健康的同时,也要更多的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问题。
《指南》中提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幼儿情绪安定愉快。同时给出具体的教育建议:1.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2.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随着对《指南》的深入学习,让我明白,关注心理健康,应从关注幼儿情绪开始,只要孩子们每一天都保持身心愉悦,那么她们就会一路阳光,健康成长!《指南》的颁布比《纲要》更为细致、更具操作性,无疑为广大家长、幼儿教师、为幼儿园的孩子们点亮了盏盏明灯,照耀彼此的成长的道路。
幼儿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维护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不仅关系到幼儿当前的健康状况,也将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良好的情绪表现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对于幼儿来说,情绪的安定与愉快是维护身心健康、促使其产生社会适应行为并逐渐形成良好个性的重要条件。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结合《指南》中强调的要“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关注幼儿的情绪,我从帮助幼儿学习识别情绪、理解情绪和表达情绪开始,逐渐引导幼儿学习和掌握转移、缓解或控制消极情绪的方法,这是促进幼儿情绪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篇4
3-6、7岁的幼儿期是个体社会化的初始阶段,是心理成长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的幼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研究表明,这一时期的发展,对幼儿今后很长一段时期乃至一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因而,本阶段发展过程中的任何滞后与偏差,给今后的发展和教育所带来的消极影响都是难以估量的。一个健康的幼儿,不仅指身体健康,还应该包括心理健康。为了保护儿童的心理健康,国际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心理学会颁发了《儿童权利公约》、《儿童心理权益宣言》等文件,把维护儿童的心理健康放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心理健康概念的界定
综合国内外有关心理学专家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以及有关幼教工作者研究的成果,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及幼儿心理学有关理论,结合我园实际我们认为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是:(1)情绪情感健康发展方面表现为情绪稳定、活泼快乐、富于同情心、有道德感和理智感;(2)个性和谐发展方面表现为活泼开朗,独立自信,对周围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3)意志行动发展方面表现为能按成人要求控制自己,有一定的坚持性和毅力;(4)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适应状态。心理健康的人必须具备完整的人格、进取的精神、充沛的活力、愉快的情绪、适当的行为、虚心的态度以及对现实的良好适应状态。
三、 目前幼儿心理健康的状况
由于先天性因素和后天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儿童多动症、儿童感觉统和失调等等神经系统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社会行为方面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说谎、嫉妒、以强欺弱、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破坏行为、偷窃等等。这些新问题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它们严重的阻碍着幼儿潜能的发挥。阻碍着幼儿健康个性品质的形成以及社会交往的正常发展,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四、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家庭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环境,他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既表现在生物性的遗传影响上,更表现在家长的情感态度、个性、价值取向及心里品德对孩子的影响上。我认为家庭教育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1)家庭结构简单,孩子的生活空间小了。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四二 一的结构模式。祖父母、外祖父母加上八零后的父母围着一个孩子,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和成人在一起缺少同伴交流玩耍。和他们相伴的大多是玩具、电视、电脑游戏光盘等。造成很多孩子不善于与人交往,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性差等心理行为问题。除此以外,如夫妻离异、家长工作上的压力等因素使得家长的心理也处于亚健康状态,忽视了和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对话等等,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2)过度保护。孩子是家长手心里的宝,为了呵护这个“宝”,许多家长都怕孩子吃亏,怕孩子受苦,怕这怕那。于是,过度的包办代替,致使孩子丧失了许多动手实践的机会,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剥夺了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也剥夺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孩子养成了较强的依赖心理,胆小等心理行为问题。
(3)家长对幼儿期望值过高。在我任教的幼儿园中,从中班开始就教授拼音、算数等内容,如果孩子从幼儿园回来本子上没有几个拼音或是算术题家长对老师就会有意见,反之则很高兴。到了大班小学化更加明显,家长对老师、对孩子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到幼儿园毕业的时候小学一年级的内容孩子们基本上都要掌握。
2、幼儿园因素的影响.在幼儿园中,保育和教育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幼儿园往往只注重幼儿生理卫生保健,忽视了心理卫生保健。(1)幼儿的心理健康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2)重视幼儿园内的教育,忽略了幼儿园以外心理健康的延伸教育。(3)教师的人格特征在教师与幼儿的师生关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4)教师的教育方法、对幼儿的态度等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五、 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对策
1、 积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所以作为家长,首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摆正自己的心态,注意同步培养幼儿的心智,而非单一的只关注智力与身体健康。(1)创设平等对话交流的环境与空间,促进亲子关系。(2)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多给孩子创造与同龄孩子交往的机会。(3)家长也要加强自身修养,树立科学的育儿观。(4)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要切合实际,对孩子的能力水平有一个正确的评价。(5)家庭教育应保持一致性。
2、 幼儿园应关注幼儿心智并重的培养。(1)幼儿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在工作中保持阳光心态。(2)幼儿园要积极的向家长介绍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3、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成长是社会的责任.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每一个家长、幼教工作者都应重视的问题,全社会都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大此方面的宣传力度,坚决抵制不良媒介对孩子的思想的腐蚀,多关心一些“问题家庭”的孩子,多举办一些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讲座和培训班,采用在职培训、脱产进修、增设师范院校健康教育课程等多种途径,为幼儿园和师范院校培养合格的健康教育师资。
总之,要本着《新纲要》“身心并重”的幼儿健康观,在今后的幼儿健康教育研究和事实中,既防止单纯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也要防止片面强调幼儿的心理健康,否则,必然与身心并重的初衷背道而驰,也必然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及成熟。幼儿教育只有取得家庭、社会、幼儿园的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参考文献
篇5
2、明确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保持一种持续的、积极的、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作良好的适应,生命具有活力,能充分发挥身心潜能。这是心理健康的普遍意义,对于幼儿来说,心理是否健康可参考以下标准:①乐于学习,发展智力;②适应生活,学习自理;③悦纳自我,具有自信:④乐于交往,融入群体;⑤调节情绪,初学自控。
当然,世界上没有一个事物是绝对永恒不变的,成人在具体判断幼儿心理是否健康时,不但要从以上五个标准出发,还要考虑幼儿心理和行为表现的经常性和一贯性,因人、因事、因时作具体分析。
3、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据和根本教育方法。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过:“早期的心理健全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具有积累性,幼儿在这一时期已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心理倾向,使得我们在这一阶段通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道德行为等成为可能。我认为应该对幼儿实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心理健康教育。
4、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做好幼儿健康心态的表率。儿童最初是在家庭中接受早期教育的,也就是说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思想行为、意识习惯、情感态度等对幼儿个性的导向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曾经有人这样形容:如果幼儿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会指责;如果幼儿生活在敌意的环境中,他就会打架:如果幼儿生活在鼓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信。“孩子可以说是父母的镜子,怎样的父母就在孩子身上反映出来。”(陈鹤琴)这句话也反映出同样的道理。所以,父母应精心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以身作则,尤其在面对困难挫折时更是要保持一份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作好孩子心理健康的表率。
5、及时增加幼儿心理成长所必须的“营养素”。本质上说,幼儿最需要的心理营养素是爱,准确来说,是父母和亲人所给予的爱。爱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如温暖、关怀、宽容、安慰、鼓励、奖赏、赞扬、支持、信任等等。一个孩子如果长期得不到或者很少父母和亲人的爱,长期处于孤单、寂寞、失望的境地,不但不能健康成长,而且还会造成心理变态、人格不健全、人格扭曲等诸多不良现象,严重的还会导致犯罪行为的产生。
自信是一种对幼儿来说终生有用的极为重要的营养素,它是通往成功迈向胜利彼岸的良好工具之一,自信能使人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就是要支持幼儿去做他喜欢做的事(坏事除外),让孩子在做事中培养兴趣,并从成功中体验出自己的力量、能力,从而不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希望是一种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对未来充满希望,会使人奋斗不息,不甘失败。让幼儿充满希望,关键是环境的潜移默化。家长在幼儿面前始终要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险阻,都要抱乐观的态度,长期以往,孩子将会是充满希望、踌躇满志。
篇6
2、关键词:健康 全面 身心并重
3、概述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说到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我就不得不说说我认为的心理健康的意义了。
4、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
在谈到幼儿心理健康这个定义的同时,我们不可回避的就是心理健康这个概念。
究竟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长处、短处,自己的个性特点,都有一个现实的、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对于办不到的事,也不会苛求自己。
(2)有自信自立精神,有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明确的生活目标,有自我发展的驱动力。因此,在困难和逆境面前能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对待和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并不断前进。
(3)能和他人友好相处,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人,对人对事都能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对待、克已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能采取友好宽容的、公平的、有理有节的方式处理,容易与他人合作和相处。
5、追答
方面保持自己人格、个性上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扬长避短、适应环境需要的应变能力,无论是在艰苦的逆境中,还是在顺利环境中,都能很好地发展自己。
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很难用一个统一标准来衡量,所以一般学者认为,应以整个行为的适应情况为基准,而不要过分看重个别症状的有无。了解了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就可以帮助判断自己的心理健康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卫生保健措施,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健康。
6、幼儿心理健康的分析
幼儿心理教育是以“幼儿为本”,也就是把孩子当成与大人有着平等人格的人来关照,老师在关心与爱护孩子的同时,切莫丢掉“尊重”与“平等”,这两种当代人文意识,老师不仅仅是蹲下来与孩子交流,更是真正地将大人的架子放下来,用心同孩子交流。孩子虽小,但却完全可以感受到这一种来自老师“母爱”般的关照,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老师的温情关照下健康的成长。
7、如何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目前,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第二、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在家庭中凡事以他们为中心,而在集体中他们却必须考虑到别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见,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幼儿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导致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正如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所说:“人类的心理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交往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而来的”。所以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8、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小抓起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认为至少应包括下面这五条: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
(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
(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
(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适应环境。
(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这五条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要靠大人的培养,如何培养呢?我们不要忘记孩子的身心发展变化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把“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作为对孩子的终生教育的目标,点点滴滴、持之以恒,我们一定能把孩子培养成适应新世纪社会生活的栋梁之材。
9、而在现今社会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出现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77年就提出了健康“应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备状态”,将心理与社会适应这 两个重要内容作为了健康的基本要素。但是,在相当多的幼儿园中,目前对健康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水平上,还没有实现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的转变,因此,明显存在着重生理保健轻心 理保健的现象。这种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普遍存在对幼儿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在于对幼儿身心关系的认识模糊,在于没有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许多人将幼儿心理的一些异常 表现看成为孩子成长中的自然现象,不去加以关注。
(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缺乏严密的系统性
篇7
究竟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1 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
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长处、短处,自己的个性特点,都有一个现实的、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对于办不到的事,也不会苛求自己。
1.2 有自信自立精神
有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明确的生活目标,有自我发展的驱动力。因此,在困难和逆境面前能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对待和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并不断前进。
1.3 能和他人友好相处,善于协调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人,对人对事都能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对待、克已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能采取友好宽容的、公平的、有理有节的方式处理,容易与他人合作和相处。
1.4 主动适应环境,顺应社会需要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自觉地调整个人和环境的关系,不是环境顺应自己,而是使自己适应环境。在任何复杂的环境中,一方面保持自己人格、个性上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扬长避短、适应环境需要的应变能力,无论是在艰苦的逆境中,还是在顺利环境中,都能很好地发展自己。
了解了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就可以帮助判断自己的心理健康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卫生保健措施,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健康。
2.幼儿心理健康的分析
幼儿心理教育是以"幼儿为本",也就是把孩子当成与大人有着平等人格的人来关照,老师在关心与爱护孩子的同时,切莫丢掉"尊重"与"平等",这两种当代人文意识,老师不仅仅是蹲下来与孩子交流,更是真正地将大人的架子放下来,用心同孩子交流。孩子虽小,但却完全可以感受到这一种来自老师"母爱"般的关照,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老师的温情关照下健康的成长。
3.如何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目前,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第二、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在家庭中凡事以他们为中心,而在集体中他们却必须考虑到别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见,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幼儿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导致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正如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所说:"人类的心理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交往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而来的"。所以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4.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小抓起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认为至少应包括下面这五条:
4.1 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
4.2 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
4.3 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
篇8
在医学领域, 关于健康的界定停留在生理上的健康层面, 以人的生理特征为主, 但是在心理学领域, 一个人的健康与否完全取决于人的心态。在今天, 健康是评价每一名社会成员进步的标准, 尤其在幼儿的成长阶段, 心理健康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目前, 很多家长对幼儿的健康仅仅是停留在生理健康上, 以生理特征为主要的标准, 并不涉及精神领域, 所以家长在儿童心理健康上的忽视越来越明显。但是, 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 很多关于中国青少年犯罪的报道越来越多, 对社会形成了较大的影响, 推动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相关调查显示, 幼儿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有很大的相关性, 教育方式、家长的学历与道德修养等, 成为幼儿的心理健康关键因素。由此,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得到中国家长的关注, 也应该得到社会成员的关注,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形成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正确导向, 才能够为幼儿心理健康提供诸多益处。
一、家庭教育与幼儿教育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1. 良好家庭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
家是一个人的避风港, 是一个人精神的栖息地, 即使一个人在社会上遇到一些艰难险阻, 只要一回到家, 便可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幼儿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关怀, 当父母对子女提供较多关怀的时候, 子女便可以在父母的关爱下健康的成长, 形成健全的人格, 对幼儿的成长起到关键的作用;反之, 如果父母在幼儿教育中缺少关爱, 或者过分地溺爱, 则会影响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为此, 家长的教育方式以及家庭的教育观念, 对幼儿心理健康形成较大的影响。
2. 健康的幼儿心理有助于家庭内部的和谐
伴随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中国家长在国家优生优育政策的指引下, 对子女教育上的关注度不断提升, 尽管最近两年中国出台了“二孩”政策, 但是中国家长重视子女教育的观念已经形成, 新的生育政策并没有对中国的家长产生影响。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子女输在起跑线上, 往往会加大教育投资力度, 参加一些家长认为有作用的早教班, 为了让子女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很多家长会为孩子制定一些饮食计划, 使得子女能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 在家长的精心培育下, 很多幼儿获得了心理与生理上的健康, 为家庭的稳定与和谐创造了条件。
二、家庭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导向作用
1. 家庭教养方式
当前中国的很多家长对儿童生理健康方面过分地关注, 但是对心理健康指导上却缺乏一定的关注。很多家长过多地宠爱幼儿, 在日常饮食中以健康食材为主, 但是心理健康上考虑的成分并不多, 比如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上、幼儿情感满足等方面, 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使得幼儿形成了较多的依赖感, 抗挫折的能力变弱。其实之所以出现此类现象, 与家长对幼儿家庭教养方面的缺失有关, 使得幼儿连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却没有, 无法实现生活上的自理, 影响幼儿教育的正常推进。
2. 家长榜样效应
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的行为习惯会对子女产生重要的影响, 并且会对子女未来的成长起到引导作用。目前, 很多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仍然以传统的教育理念为主, 当孩子在生活中出现一些错误的时候, 家长往往会因为子女犯错而大打出手, 对子女的教育形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1]。因为家长的行为已经对子女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甚至是形成了子女初始社会化阶段的人格特征。幼儿处于人生阶段模仿能力最强的时期, 很多生活中常用的语言都是在幼儿阶段形成的, 其中也包括一些幼儿的前期思想。因此, 家长在幼儿成长阶段会给孩子形成榜样效应, 由此, 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形成影响。
3. 家庭结构
不同家庭结构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形成影响, 一般而言,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的人口结构, 在家庭社会学领域, 关于家庭结构有以下几种, 分别是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单亲家庭等, 在今天, 核心家庭是常见的家庭形式, 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 形成了良好的家庭氛围, 并且对幼儿心理健康发挥着较大的功效。但是, 单亲家庭在中国社会也比较常见, 一般而言, 不完整的家庭便不会产生完整的教育体制, 也不会形成规范化的家庭教育, 残缺的家庭经常会使孩子感到孤独, 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 会形成幼儿心理上的压抑感, 如果不能够使幼儿的这种情感得到控制, 会极大地损伤幼儿的心理健康。
4. 祖辈与保姆代养
目前, 中国的很多家庭由于父母忙于工作而没有过多的时间照顾子女, 很多家长出于对子女健康的考虑, 往往会将孩子放在爷爷奶奶家里, 由其父母帮忙照看, 但是由于“隔代亲”的缘故, 很多孩子在爷爷奶奶身边尽管在衣食住行上得到了关注, 但是在心理健康方面却得不到应有的关爱, 因为爷爷奶奶的溺爱, 严重影响幼儿心智的形成。除此之外, 还有一部分家长, 聘请保姆照顾子女, 使得自己能够安心工作, 但是由于现阶段中国保姆良莠不齐, 文化素质不高, 导致孩子的一言一行与保姆相近, 使得家长的后续教育工作难以为继。由此可知, 祖辈与保姆代养对幼儿心理健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是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5. 家长较高的期望值
由于当今中国社会处于激烈的竞争中, 很多家长身处竞争压力较大的社会中, 深深地意识到只有个人能力强才能够在今天的社会中立足。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 由于“望子成女、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 使得很多家长在对子女的日常教育过程中, 经常会讲述一些个人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 现身说法, 让子女深刻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是, 由于幼儿年龄尚轻, 对生活充满了期待, 并且以自己强大的想象力幻想着美好的未来。但父母在生活中对子女传输负面情绪时, 会给幼儿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 甚至会因为幼儿平时表现不佳受到家长的大声呵斥, 极大地挫伤了幼儿的自尊心[2]。
6. 重智轻德
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理念的指引下, 很多家长过分地重视子女的智力开发, 经常参加一些教育培训, 让孩子过早地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以此来打好学习提前量, 为自己的孩子能够在班级成为学习上的佼佼者提供条件。尽管家长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这部分家长为了能够提升子女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子女的德育教育, 使得很多幼儿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者。其实, “要想成才, 先要成人”这句古语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可是, 中国的很多家长往往忽视了德育的重要性, 除了学习之外, 对子女是百依百顺, 从而形成了子女任性、自私的心理, 并且很少地考虑到别人的感受, 仅仅以个人为中心。这种重智轻德的家庭教育, 会给子女的健康心理的养成造成阻碍。
三、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导向措施
1. 家长转变教育观念
中国家长的教育观念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较强的家长性, 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将来能够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往往会给子女制订诸多的计划, 并且监督子女的日常生活, 其实这种对子女的严格管束最早起源于幼儿园时期。中国大部分家长认为从小就应该培养孩子的性格, 在具体的生活中, 引导孩子做中规中矩的学生, 以此来获得教师和同学们的喜爱。但是, 在家长这种教育理念下培养的孩子, 尽管在智力水平上没有差别, 但是性格方面却表现得孤僻, 意志力不强等等, 使得很大一部分幼儿抗挫折能力不强, 即使遇到很小的困难也会萎靡不振, 影响后期的学习与生活。为此, 中国的家长一定要转变当前的教育观念, 以积极的心态影响幼儿, 彰显幼儿的个性, 并且引导子女锻炼坚强的意志, 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有效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2. 管理幼儿情绪
“性格决定人生”这句至理名言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 不仅仅依赖于良好的智力水平, 更多的是取决于一个人是否具备良好的性格。由此可见,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 家长对幼儿情绪上的管理很重要。对于子女来讲, 家庭便是发泄情感的最佳场所, 因此, 家长在幼儿性格形成中一定要发挥良好的导向作用, 否则会对幼儿性格形成障碍。家长在幼儿教育中, 应该做幼儿的朋友, 当子女有不良情绪产生时, 应该帮助其及时地调整, 并且与子女心平气和地分析, 理顺子女的情绪。如果家长没有能力对子女的情绪进行疏导, 则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通过社会心理辅导机构与家庭心理疏导相结合的方式, 促进子女健康心理的形成。同时, 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 培养子女控制个人情绪的能力, 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直面学习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
3. 多与子女进行沟通
沟通是建立良好家庭关系的重要桥梁, 在一个家庭中, 沟通所具有的功效往往是最大的。目前,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远远地超越了社会成员的精神生活, 使得中国的很多家长盲目地追求物质生活, 以期能够给子女带来诸多的物质保障。但是仅仅在物质上给子女带来优越的生活条件并不能从心理上给子女做引导, 建立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良性关系有赖于双方之间的沟通, 只有通过沟通才能够取得彼此的信任, 为幼儿心理健康的养成发挥功效。幼儿在成长时期, 最希望得到的便是父母的关爱, 很多时候, 父母简单的一句话或者一个细小的动作, 都会给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因此, 中国的家长不应该过分追求物质生活上的给予, 更多的应该是与子女进行沟通与交流, 建立良性的沟通机制。具体而言, 父母可以在工作之余为子女讲讲故事、谈谈心等, 或者参与一些户外活动, 增进两者之间的沟通与了解, 为子女健康心理的形成做铺垫工作。
4. 采用奖罚分明的教育方式
在幼儿家庭教育中, 经常会出现两个极端, 有一部分家长为了给孩子树立信心, 往往会过分地表扬子女, 尽管子女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但是很多家长会把小事夸大, 进行大量的奖励, 使得子女在褒奖中迷失了方向, 忘乎所以、自高自大, 久而久之会形成子女自负的心态, 不利于将来良好性格的养成[3]。还有一部分家长, 由于对子女抱有过高的期望, 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是最优秀的, 为此, 对子女管束得相当严格, 即使子女出现了一些小的问题, 家长也会大声呵斥, 严重的还会采取惩罚措施, 使得子女在之下生活, 缺乏生活上的信心。为此, 家长在幼儿教育中, 应该采用奖罚分明的教育方式, 既能够及时地纠正子女的错误, 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子女奖励, 鼓励子女继续努力。家长要掌握好“奖”与“罚”的度, 时刻注意子女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 帮助幼儿树立健康的心态, 从而培养健康的幼儿心理。
5. 与幼儿园教师合作
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仅仅依靠家庭单方面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健康的幼儿心理是需要建立在家庭、社会、学校三个维度之上的, 只有通过三方的联动机制, 才能够形成良好的幼儿心理, 如果缺少与幼儿园教师的交流与沟通, 则会出现家庭教育方向的偏差, 达不到幼儿教育的社会目标。因此, 家长有必要与幼儿园教师建立合作机制, 多数情况下, 家长与幼儿园教师之间的沟通, 能够帮助家长充分地了解幼儿。因为从目前的幼儿教育来看, 家长陪同子女的时间远远比不上教师, 子女几乎每一天都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习或者是参与课外活动, 尤其是一些幼儿集体活动, 教师可以从各项集体活动中了解幼儿的性格特征。所以在很多时候, 幼儿教师对幼儿的了解多于家长对幼儿的了解。为此, 家长要想树立幼儿正确的思想观念, 往往要与幼儿教师建立合作机制, 与教师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 通过双方的沟通, 实现对幼儿心理健康的辅导。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幼儿心理健康与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家庭环境以及家庭关系会对幼儿教育形成重要的影响力。经过笔者的研究发现, 幼儿心理健康与家庭教养方式、家长榜样效应、家庭结构、祖辈与保姆代养、家长较高的期望值五个方面息息相关。为此, 中国家长应该注意到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为了提升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 应该发挥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导向作用, 根据幼儿的生活实际, 及时地了解幼儿的心理状态, 改变家长教育观念与管理幼儿的情绪, 多与子女进行沟通, 并且采用奖罚分明的教育方式, 加强家长与幼儿园教师之间的合作, 从而重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家长、教师、社会三方的协作, 实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运转, 为中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做出贡献, 完善中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家庭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向工作尽管会有很多的困难, 但是只要家长能够树立信心, 便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任静, 杨梅先, 程家明.家庭教育中幼儿心理健康的引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 36 (14) :2124—2125.
篇9
1.孩子心理健康的内涵与标准
对“健康”一词,大家都不陌生,但对其全面的含义,却不一定了解得那么清楚。世界卫生组织曾对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或完全安宁”。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在获得身体健
康的同时,拥有心理健康的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才能算得上完全意义上的健康人。衡量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否有不同的标准,看一个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1 愉快的心境。在较长的一个阶段内能够保持对自己、对学习、对生活的兴趣,对自己充满自信,乐于学习,生活有目标,而且感觉很充实,对自己和所处环境感到满意。这就是一种健康的心态。
1.2 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学校能和老师建立互相尊重、信赖的师生关系,喜欢跟同学交往,与同学坦诚友好相处,拥有知心朋友,在家中尊重、体贴父母,与父母关系融洽。这也是一种健康的心态。
1.3 正确的自我观念。自我观念是一个人对自己各方面的主观认识,正确的自我观念就是能够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的气质、性格、能力、优点、不足。也就是能够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这也是一种健康的心理。
1.4 个人与社会协调一致。能够和外界保持良好的接触,正确认识社会,如果发现自己的愿望与社会要求或他人的幸福发生冲突,能够修改自己的计划与社会保持一致。
1.5 统一的人格。作为构成人格的各个心理成分之间协调统一,也就是自我内在的统一协调。只要协调统一,就是一种健康。
一个人的心理如果在这几个方面十分完好,那么他就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但是,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上和经历各种各样的问题,使自己的心理受到干扰,出现不适,这并不能表明这个人心理不健康。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同时还得具备不断的调空自我以适应外在变化的能力,使心理不适成为暂时的现象,经过调整恢复常态。这些科学的道理,作为老师都应该了解和掌握。
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关系他是否拥有健康的人生,同时也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多老师和学生家长都认为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有密切关系,他好象成为大家的共识。每当考完试之后,都能听同学议论,某某脑子灵,考的好,我脑子笨,考的不好。同样条件下,智力水平高低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但是为什么聪明程度相同的学生,学习成绩也有差异,而且有时差异很大,那是因为非智力因素起了作用,现在也有一些老师和家长都意识到了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的重要性。
2.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
现在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脆弱的群体,他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的生活,物质上应有尽有,心理上却很脆弱,缺少抗挫折能力,缺少吃苦精神,缺少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自私,骄气十足,另外,在独生子女中还有一个更令人担忧的群体,那就是离异家庭的子女,他们经历了从“小皇帝”到“多余人”的身份变化,忍受家庭“内战”的创伤,心理上经受了极大的摧残,他们多有孤独,压抑,残忍,冷酷等病态心理。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通过学校,家庭,社会最终压在了孩子身上,孩子们所承担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已不是个别现象,轻则影响学习,影响交往,重则违法犯罪,危及社会。现在的家长都望子成龙,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都加重在孩子身上,为了能使他们出人头地,不惜一切代价培养他们,其实他们比父辈要苦的多,在他们稚嫩的肩膀上,承担着父辈从未有过的压力,他们非常辛苦,而最关心他们的人,却都往往不能理解他们,使他们雪上加霜,苦不堪言,悲剧往往就是这样发生的。
综上这些原因,孩子心理问题有以下表现:
2.1 学习问题。
2.1.1 缺乏学习兴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2.1.2 智力正常,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差。
2.1.3 注意力不集中、好动,语言表达有困难。
2.2 性格问题。
2.2.1 胆小、羞怯、孤单离群、不喜欢与人交往,对集体环境不适应。
2.2.2 以自我为中心,不守纪律、任性、骄横、缺乏自我约束。
2.3 情绪问题
2.3.1 经常喜怒无常,无原因的焦急,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2.3.2 喜欢与老师、父母对着干(逆反)。
2.3.3 缺乏自信心,常为完不成作业而心事重重。
2.4 品行问题
2.4.1 说谎、偷窃、攻击行为、逃学。
2.4.2 严重的发展为品行障碍,表现为打架、斗殴、离家出走、赌博性攻击。
3.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任何事情都不会凭空发生,之所以发生必有其根源,对于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而言,也不例外。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呢?当然,原因很多,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孩子自身因素,但是不良的教育方法、不当的家教方式和家庭环境是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的问题首先要从父母的身上找原因。心理学家认为:无论孩子的哪一种心理疾病,如:孤独、暴躁、卑怯、胆小、骄傲自大等等,都不是天生的,都是由不良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所导致。让孩子心理健康,父母首先要从转变教育方式和改变家庭坏境入手。
3.1 家长的期望值过高最终导致孩子心理异常。望子成龙是中国家长的普遍心态,不少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好的小学、重点中学、名牌大学、出国深造、一举成名。有的家长希望孩子功课好、分数高,力争年年评为三好,有的家长希望孩子有特长,总之,他们期望值太高。家长对孩子有一定的要求与期望是应该的,但问题是,有些家长不从孩子的实际出发,这样会导致孩子心理产生异常。
教育孩子应该从孩子的实际出发,要顾及孩子的爱好与特长,不能只根据家长的兴趣和愿望来要求孩子,在教育和引导方法上,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引导和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是家长应尽的义务。家长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育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否则一切都只能是空中楼阁。
3.2 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导致孩子心理变异。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是目前我国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之一。溺爱型父母的典型特征是把孩子放在家中的重要位置,尤其是跟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想管都管不了,不让孩子吃苦,对孩子百依百顺,甚至对孩子的错误姑息、护短,这样就易使孩子本来正常的心理出现异常甚至变态,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由于溺爱,孩子生活在自己永远对的世界里,没有受到挫折教育,孩子在心理上常常表现自负、高傲、怕挫折、怕交往、没有独立性,一旦踏上社会,生活在集体中很难适应。因此,家长一定要“忍痛割爱”,从小开始进行培养和教育,否则孩子心理异常,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将来家长将付出更大代价。
3.3 “高压”式的家庭教育造成孩子心理扭曲。这种家庭教育又叫“粗暴打骂型”家庭教育,是指在“不打不成材,棍棒出孝子”的传统思想指导下的家庭教育,这样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往往简单粗暴,使孩子的正常心灵遭到扭曲,如:
3.3.1 性格倔强的孩子常表现顽强的抵触意识,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并在父母粗暴态度的影响下变的情绪暴躁,行为粗野。
3.3.2 性格怯懦的孩子,则会产生恐惧心理,表现软弱的顺从意识,在父母面前,畏畏缩缩,胆小怕事。
3.3.3 也有所谓机灵的孩子,采用欺骗和撒谎的手段来对付父母的训斥,达到免受打骂的目的,变的虚伪不诚实,这种教育表面看暂时有效,但孩子内心不服气,甚至产生反感,会损坏孩子自尊心、自信心,使孩子产生自卑、胆小、孤僻、撒谎等异常心理。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3.4 “放任”式的家庭会荒芜孩子的心灵。“放任”式的家庭和“高压”式的家庭是相对的,其特点,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自流。家庭始终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无法代替的,对孩子的行为不加约束,顺其自然发展,图个享受,烦孩子拖累,不闻不问,实在是害了孩子,一是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耽误孩子的学业。孩子的潜在能力是巨大而惊人的,不注重培养是不能开发出来的,更重要的是由于父母的放任,孩子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都缺乏规范,只要外界诱导一下,邪恶便会占据心灵,从而使孩子心灵荒芜。
3.5 不良的家庭环境会严重腐蚀孩子的心灵。孩子的一生成长,尤其孩子健康心灵的形成,不仅需要父母有良好的教育方式,而且需要有良好的家庭环境,但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家长没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孩子的心灵常常被不良的家庭环境所腐蚀。
家庭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的经济条件和父母的文化程度,思想道德水平,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其中经济条件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关系不大。而父母的文化程度,思想道德水平,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则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好的文化程度,思想道德水平,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使孩子耳濡目染,能受到良好的教育,相反,则使孩子形成不良的心理和习惯,并且严重腐蚀孩子心灵。
4.走近孩子的心灵世界,学会与孩子沟通
沟通:从心理学角度看,是一种心理辅导,也叫心理咨询。其方法与技巧如下:
4.1 方法
4.1.1 放下老师的居高临下,放下长辈的架子,与孩子交朋友。
4.1.2 老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多鼓励、多表扬孩子的方式。
4.1.3 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不足尽量采用希望和建议的口气来说。
4.1.4 必要时可采用书面的方式沟通。多倾听孩子的诉说。一定要听进去,这样孩子感觉你在尊重他。
4.2 技巧
4.2.1 同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验孩子的感受,如果老师和家长不能了解和理解孩子,就根本不可能正确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
4.2.2 倾听:认真听,学会听,耐心听。
4.2.3 自我表露:可以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也曾有过偏执、怨恨,这样可以拉近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
4.2.4 面质:一方面设法动摇孩子的不合理的信念;一方面,启发引导孩子树立理性、现实的信念。
4.2.5 探讨:共同来探讨,做到少解释,多引导,少结论,多建议,使孩子学会独立思考,认识到自己心理或言行不合理的原因。
篇10
1.品质的培养
儿童好比一张白纸,这一时期是品质培养期,心理健康教育成就孩子的品行品性。儿童的心理逐渐的从简单向复杂发展,从无意向有意发展,从不成熟到成熟发展,从不完善到完善发展,这期间,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步形成,是儿童品质塑造的坚实的基点。培养孩子不怕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关心他人、家庭、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自主创新、自信、自强的品质。这些都意味着健康的心理教育的重要,意味着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
2.人格的健全
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处在起步阶段,心理健康会使孩子在接触现实的同时不断正确地认识自我,在周围环境里调控自我,承受挫折并学会适应环境,这种与社会相适应的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孩子健全的人格的形成,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即便是出现了心理健康障碍的孩子,在这一阶段,接受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全有可能摆脱心理障碍,完善自我,从而促进他们人格的健全。
3.心理素质的提升
当今世界各种竞争日趋激烈,人才不仅仅要有适应社会的智能和技能,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才足以面对压力与竞争,才足以立足社会。心理健康是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重要的内容。当代儿童是21世纪的新新人类,竞争压力增大,心理素质的提升将让他们学会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二、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目前儿童养尊处优,相当普遍地存在着心理脆弱、不能吃苦、蛮横任性、自私自利、缺乏创造性、独立性差、不喜合作交往、自控能力差等问题,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因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也不容忽视。
2.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并不普遍,社会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存在误区,一是家长们多数偏向重视儿童身体健康和智能发展,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并不是很关注,再加上工作忙,出现许多的留守儿童,缺少来自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偏重课程教材知识的学习,难当素质心理教育的大任。大多数学校往往只在形式上开设心理咨询室,缺少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流于形式,得不到实施。
三、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1.焦虑心理
焦虑是一种过度的忧愁和伤感的情绪体验,是消极性情绪增强的表现。孩子情感单纯,在失去所爱的事或物或者是感到自尊心受损时,很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另一方面,孩子的焦虑也会由愤怒委屈引起,把本该向外发泄的愤怒和攻击朝向自己。但是,孩子还不会调整自身的情绪,又无法宣泄,孩子会有焦虑情绪,严重时会导致抑郁。可能会表现为整天忧心忡忡、愁眉不展、情绪低落、闷闷不乐,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自我评价降低,有自卑自罪感,感到困难重重,不能胜任,在学习活动中,会有思维迟缓、反应迟钝、思路经常受阻、注意力难于集中,自觉肢体乏力、脑力迟钝等。在身体功能上,会有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失眠等各种不适。从而孩子在心理上产生障碍,影响学习与生活,甚至有可能影响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
2.情感冲动
情感冲动指儿童的情感活动不受理性控制的发作性的扰乱现象。此时,儿童的情绪情感表现出随意冲动性,也就是任性逆反,并经常出现莽撞的行为。他们年龄小、阅历浅、知识少,不善于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感情不稳定,因此,此时期的孩子经不起外界的诱惑,在环境消极因素影响下,容易形成狭隘的意识,不良的心态。
3.注意力不能集中
儿童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绪起伏大、自我控制的能力差,出现这种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来自家庭及环境的压力可能让孩子感到不适,希望引起注意,以打架或是离位走动或是叫喊和讲话等等与众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当目的不能达到时往往会失落和无措,从而循环往复,导致注意力集中困难。
4.品行障碍
许多家庭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家长在教育孩子上却不得其法。在教育方法有的苛刻,不分场合当面训斥打骂,不顾及儿童的自尊心,若是长此以往,孩子心理压力过大,会形成忧郁、孤僻、退缩、逆反心理。还有的对孩子溺爱,造成子女任性、懒惰、依赖等不良心理,孩子无法真正成长。矫正孩子品行障碍的重要方式是情感宣泄,孩子心中的烦恼与想法难以得到理解,最终往往会出现各种品性不良的问题。
四、儿童心理健康的对策
1.进行正确的教育观念熏陶
一直以来,应试教育将全社会对于成才的标准定义在考上好大学,将好学生的标准定义在好成绩,将分数看作是第一考核线。从儿童教育来讲,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下,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与日俱增。儿童从小只知道考分,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人格,甚至丢掉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与看法。这种教育下的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往往较大,性格冷漠自私,追求考试名次,经不起失败打击,不容易适应社会。因此,素质教育必须落实到实处,培养儿童正确的人生价值认知、全面发展,从小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态度,让他们懂得,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人,道德素质是人的重要内涵,它决定着人的尊严、价值和成就,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学会奉献而不是对名利的追求。坚持对儿童心理正确的引导,坚持面对全体学生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参与体验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培养和提高儿童共性健康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产生。将共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个性的心理指导相结合,使每个少年儿童都得到健康发展。
2.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
在学校与家庭的双重影响教育之下,优化心理教育环境。在学校与家长之间建立长效的沟通渠道,从孩子入学为起点,早期介入,从家庭教育背景、教育理念入手,共同规划孩子的将来,不要等到孩子出了问题再强调沟通渠道如何重要,也就是孩子的教育要有前瞻性。即便是孩子真的有了问题,作为学校和家庭也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千万不可以用成年人的思维方式解决孩子心理存在的问题。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用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孩子。
3.打造专业的有能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
儿童随着年龄的增加,思想上会有许多的发展变化,各种情绪困惑会越来越多,因此他们需要有一个情感引导者。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的建设,掌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有能力指导每一位有心理障碍的儿童,发挥、完善少年儿童的自主性、创造性,培养他们自我管理能力。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心理疑惑,关心他们,通过心理辅导,关心孩子,聆听他们的烦恼,指导他们正确看待情绪与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4.创设良好的家教和家庭环境
篇11
1.1 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健康
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是幼儿教育的根本任务。所谓健康包含生理、心理、情绪等健康状态,不仅是减少疾病侵害的机会,更积极的概念是协助幼儿有能力做到健康促进,所谓健康促进是指提供幼儿正确的健康知识,加上幼儿园、家庭、社区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协助,共同营造有益于幼儿健康发展的支持性物理与心理环境。
1.2 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在我国幼儿教育中,还只重视幼儿身体的健康,对幼儿心理健康未引起足够重视,教师们把工作狭义地理解为对幼儿身体的保护、关心、照顾、营养及锻炼,但缺乏广义上的理解,保育还应是心理过程的发展和培养。有一名幼儿在一节课中举了十次手,老师视而不见,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对幼儿的心理状态和情绪没有引起应有的注意,或根本没有意识到还有心理卫生的问题。
1.3 影响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
影响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很多,社会环境制约着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为幼儿的身心健康提供多种必需的条件和机遇。
2 健康心理的涵义及不健康心理的危害
2.1 心理健康的标准
目前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的标准还缺乏统一的标准。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可以把它归纳为: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性格开朗、乐于交往、行为协调、意志坚强、反应适度等几个方面。
2.2 幼儿不健康心理的危害极大
幼儿不健康的心理使幼儿容易形成小儿多动症,出现一些行为问题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说谎、嫉妒、有破坏行为。性格上任性、自私、固执、娇气、胆怯,自卑、过分敏感等,还会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排泄机能障碍、言语障碍、睡眠障碍、强迫行为、神经紧张等。有的幼儿形成一些不良习惯。包括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皱额、挖鼻孔、耸肩、咬衣服、玩弄生殖器等。在学习上也会出现问题,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等。
曾经有一个小女孩,新生家访时,她智力情绪都表现正常,但入园后天天尿裤,执拗不开口,反应迟钝,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教师当即向家长反映了她在园的反常现象。她父母说:“让她去,她到一个新环境就是这样。刚上托儿所时三个月不讲话,天天故意尿裤子”。教师天天带她一起玩各种新颖有趣的玩具、游戏,帮助她成功。这样在她的身边经常有了新朋友,消除了新环境造成的紧张心理,不久就变得活泼愉快自信起来,反常行为逐步消失了。象这类社会退缩性行为问题,虽不一定是疾病,但阻碍幼儿正常的心理发育,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有环境变化时就容易产生不适应,当遇到挫折时,易产生焦虑、不敢面对挑战,而且还往往会成为成人后严重心理障碍和社会适应不良的种子。
3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除遗传因素外,幼儿的生活环境,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发展有决定作用。其中有家庭的因素,有幼儿园的因素,也有社会的因素。
3.1 家庭的因素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数量越来越多,许多家庭出现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在他们心里没有与他人互帮互助、互相关爱的概念,以自我为中心,为人处事总以自己的兴趣需要为出发点,不顾及他人,唯我独尊。家长溺爱、娇惯孩子,平日嫌孩子做事慢或危险伤到孩子,事事包办代替,使我们的孩子自理能力、活动能力、交往能力、游戏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差,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这样更容易因遭失败、挫折而自卑。
不同父母在教养方式上存在诸多差异,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麦考比和马丁概括提出四种主要形式,有权威型、专断型、放纵型、和忽视型。权威型的家长对孩子的态度积极肯定,尊重孩子观点,对好的行为表现给予肯定支持,对不良行为表示否定,这些父母教养下的孩子独立性强,善于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自尊感和自信心强,喜欢与人交往,对人友好,这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有益的。专断型的家长要求孩子无条件遵循,很少考虑幼儿的愿望和要求,这种方式下教养的孩子容易胆子小,抑郁,自信心较低,不善与人交往。放纵型家长对孩子太顺从,错误了也不予批评指出,而忽视型的家长对孩子既缺少爱的情感也缺少行为的要求控制,这样教养方式下的孩子有较高的冲动性和攻击性,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更有可能出现不良行为问题。
3.2 幼儿园的因素
幼儿园是幼儿第一次较正规地步人的集体生活环境。对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起决定性作用。
(1)幼儿从小家庭进入集体环境,会有许多不适应,如生活上吃、睡、穿脱衣鞋等自理能力差;情绪上的依恋,不熟悉老师、同伴、环境,产生不安全感;独生子女没有和同伴合作、分享、等待、轮流着玩的经验,常会为玩具发生争吵哭打等不良行为、产生不愉快情绪;行为约束方面还不太理解集体的规则,不会很好地和老师同伴配合遵守,过多的纪律约束难以适应,缺乏自制力等。
(2)教师的人格特征不仅影响自身的发展,甚至会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直接影响、深刻乃至久远的影响。教师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有责任心,对幼儿应该热情慷慨、耐心周到,要热爱、同情、尊重每一个孩子,既要严格要求也要发自内心的爱每一个孩子,不论长相美丑、家庭贫穷与富有都一视同仁。教师言行对幼儿人格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教师脾气暴躁,情绪多变,偏执偏激,动辄训斥等,都可能造成幼儿心理上的紧张,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有些幼儿拒上幼儿园常常是因为惧怕或不喜欢班上的教师。可以说,幼儿教师的健康人格是维护和增进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为此,幼儿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因为这关系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3.3 社会环境因素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独门独户的居住模式,幼儿与外界的接触大大减少,电视、游戏机、dvd、vcd等现代化家电代替孩子相互接触游戏的时间,幼儿与同伴交往越来越少,交往能力发展不尽人意。久而久之,容易使幼儿自我封闭,胆子小,不愿不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不止是这些,排除社会复杂因素和家庭因素外,应特别重视教师的心理卫生保健。教师的个性品质的不断改善,会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教师的情绪会直按影响教育对象,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4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规程》中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
4.1 集体生活环境
首先,教师要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并象母亲一样爱每个幼儿,细致地观察了解每个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绪、行为,满足幼儿正常合理的需要。如小班幼儿我们加强了入园前的来园参观活动,熟悉新环境和老师。开学第一个月,老师都要等本班幼儿全部接完才离开,使新朋友减少焦虑不安的情绪。
幼儿是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发展的,要满足幼儿对玩具、游戏活动的需要。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组织等待、限制,我们改进了活动方式,以开放式的活动角形式,使幼儿能随时自主地进入活动角,自由、愉快、充分地活动,满足各人不同的兴趣需要。同时,在活动中体验同伴友好相处的乐趣,逐步使幼儿理解集体生活应有的行为、规则和习惯。
4.2 幼儿心理需要
马斯络的五个层次需要的理论说明,当人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满足后,就会有更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幼儿在心理方面有哪些基本需要呢?情感需要、独立性、自尊感、交往、被人接纳、获得成功、智力刺激。
教师要注意满足每个幼儿的心理需要,要重视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特别对性格内向、胆小、活动能力和交往能力较差的乖孩子更不能忽视。用自己的爱心去爱每一个孩子,用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一个孩子的心扉。要关心孩子,与孩子沟通情感,树立爱心,爱心加真心像慈母般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因为孩子需要爱,爱是走进孩子童心世界的基础。教师对孩子的爱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其他教育因素和力量所不能发挥的作用。作为教师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个体差异,研究适合他们的有效活动形式的方法,使每一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都能得到发展,都能够健康成长
篇12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从事农村教育工作多年,通过每天与学生面对面地接触,逐渐发现学生心理上存在诸多问题。许多农村家庭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在接触中,我们发现了许多留守孩子、部分单亲孩子、部分寄居孩子、许多农村二胎孩子,他们的心理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不良发展的倾向,有的比较严重。于是,我们观察、调查、分析、思考他们背后的原因,以期帮助他们走出心理的阴影。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1948年,第三届心理卫生大会是这样定义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不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到最佳的状态。”
三、加强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
1.教师应该明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从社会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也是一个民族兴衰成败的重要举措。从教育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与教育目标保持一致,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身心潜能充分发挥。
2.教师应该具备辅导学生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
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多为浅层次的,相对比较容易改善。作为教师,我们要从发展的角度为学生提供建设。即使这样,仍然需要我们教师基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
3.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理应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理应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但学校仍然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过程中摸索,对教育质量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学校应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方面的工作。
由此可见,做好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应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切实加强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制度上加强管理,从措施上进行深化,切实形成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机制和环境,把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实做好。
参考文献:
[1]吉红,王志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调适[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篇13
2.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中学生解答思想和生活上的疑难问题。学习了心理学知识,学生可以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实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比如:学习了有关性格的知识,就可以使自己对自身的性格有所了解,从而矫正自己性格中不良的一面,完善自己的人格;学习了情感的知识,可以使自己学会调节情绪、升华情感的方法;学习了青春期的心理问题,可以了解青少年在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规律,从而了解自己的心理,安全顺利地度过青春期。
3.学习心理知识对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所帮助。学习了心理学知识,学生在了解自己心理的同时,也能了解同学的心理,这样便可以对不同气质、性格的同学采取相应的态度,从而防止不必要的矛盾,加深与同学的友谊。
二、学会做情绪的主人,保持心理健康
严格来说,只有体格健康还算不上是健康,因为健康不只是体格健壮,还包括心理健康。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过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并解释,健康不仅是指一个人没有疾病,而且指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以及社会的适应状态。也就是说,健康与否,应从身体和精神以及社会的适应三个方面来评价。现在不少中学生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如胆小、忧郁、孤僻、依赖、神经质、人际关系不良等。那么,怎样才算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心理健康是比较而言的,绝对的健康是不存在的,人们都处在较健康和极不健康中间的某一点上,而且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动态变化的,而非静止不动的。心理健康与否是反映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不应认为是固定的和永远如此的。另外,一个人偶尔出现的一些不健康的行为和心理,并不意味着心理不健康。心理健康应指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的状态,而不能只看偶尔的现象,便断定心理不健康。心理标准是一个发展的、文化的概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也因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而有所差异。
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以下几方面: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客观的估计;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三、向家长渗透心理健康知识
1.提高父母的素质和修养。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示范作用是最有说服力的教育手段之一。孩子的行为举止大多受父母影响,因此父母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检点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努力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的榜样。父母应时时提醒自己,既要努力完善自我,做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又要时刻关心子女,使之能克服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障碍,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