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医学科学研究的类型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医学科学研究的类型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医学科学研究的类型

篇1

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快捷的学习形式,成为了网络教学发展的一大趋势及研究热点。现有文献当中关于微课的分类标准有很多种,有按教学方法分类的、有按教学内容分类的、有按教学对象分类的、有按信息的传递方式分类的、有按微课的制作技术分类的,等等。但是在实际使用微课的过程中,这些分类并没有帮助教育工作者提高认识和指导实践工作。事实上微课的分类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工作,微课的科学分类要有利于帮助教师有目的地制作和使用微课。

一、微课分类的依据

微课的分类有许多依据或者标准,在微课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根据微课的教学目的来进行微课分类更为科学合理,有利于帮助教师准确地界定自己制作的微课的实际用途和教学目标,减少不必要的教W环节,精简不必要的知识结构,精练教学语言,尽量让微课有利于学生的课前学习和独立学习辅助。也就是要减少微课制作中的盲目性,增加微课制作的目的性,增加微课的有效性,增强微课的吸引力。微课的使用目的包括:课前学习辅助、缺课学习辅助、课后查漏补缺学习辅助、课后练习题目辅助、课后知识和技能的拓展延伸辅助、课后训练提升辅助、小测验,等等。而按照教学目的进行分类的微课与基本类型包括:课前学习辅助型微课、课后练习辅助型微课、训练提升型微课、测验型微课。

二、按照教学目的的微课分类

(1)课前学习辅助型微课。以课前学习辅助、缺课学习辅助和课后查漏补缺学习的辅助等为目的而制作的微课就是课前学习辅助型微课。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走进教室不再是希望教师教授新知识,而是有几个关于新知识的问题需要教师帮助解决。这类微课的主要目的就是课前学习辅助,帮助学生完成新知识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把原来的家长辅导和校外机构的辅导变成微课辅导。对于以课后查漏补缺学习辅助为目的的微课,也要归类到课前学习辅助类型中,这是因为学生查漏补缺性的学习属于对新知识还没有理解阶段的学习,学习的层次仍然处于新知识学习阶段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阶段,所以应该归类于这种课前学习辅助型中。

(2)课后练习辅助型微课。以课后练习题目的完成和课后知识与技能的拓展延伸等学习辅助为目的而制作的微课就是课后练习辅助型微课。这类微课可以作为代替家庭辅导和课外辅导手段帮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这类微课除了帮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外,还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外知识拓展和技能延伸。教师可以预见学生的某些需求而事先准备一些必要的内容制作微课。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这一类微课在教学内容上的选择则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练习题就不一定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材中出现的那些题目,而是学生们在课堂练习中没有解决或者在课堂学习中发现的新题目。

(3)训练提升型微课。以辅助课后训练提升为目的而制作的微课就是训练提升型微课。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训练提升型微课的主要任务是辅助学生完成一些能力提升性的训练题目,比如思考题、奥数题、闯关题等,目的在于辅助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深化学习。教师制作微课就是要在这样的目的下选择知识点、选择练习题目、选择教学方法等。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训练提升型微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满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课堂练习之后的各种问题和拓展性题目。这一点与传统教学有层次性的差异,这一类微课的内容不再是教师选择的,而是来自于学生的提问。

(4)测验型微课。以辅助各种类型的测验考查考试等为目的而制作的微课就是测验型微课。这类微课的目的在于单元学习之后的测验和知识技能提升程度的评价。其主要内容就是测验试题、测验题目、测验项目。按时间继续分类,可以有课前测验型微课、课堂测验型微课、课后测验型微课,等等。

三、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微课体现出了强大的应用潜力,它满足了人们个性化学习和微型移动学习的需求,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微课分类的目的就是为了化解微课制作中的盲目性,增强微课制作中的目的性,增强微课的吸引力,提高微课的预见性,提高微课的使用效率。但无论哪种类型的微课都仅仅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虽然它功能强大,但它不可能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教师仍然是教育教学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冉顺灵.微课的基本功能是课前学习辅导[J].成才之路,2017(04).

篇2

研究性教学

“藻类学”授课过程中的应用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及探讨。

关键词 :研究性教学;藻类学;应用;授课过程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5.01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5—0037—02

收稿日期:2014—11—29

作者简介:吴忠兴(1975— ),男,福建邵武人。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藻类生理生态学。

施军琼(1977— ),女,湖北枣阳人。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遗传学。

当前,教育领域存在的主要矛盾和根本问题是把知识的传授置于中心位置,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由于习惯性地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学生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面对21世纪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创新性人才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完成创新人才培养的情况下,实行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一、研究性教学在“藻类学”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藻类学”是水产养殖学、植物学、水生生物学及淡水生态学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水产养殖学、植物学和淡水生态学等专业学生学习及生产实习的专业必修课。作为研究藻类的形态结构、生态习性、生理、发生和系统分类以及环境治理和经济藻类开发的应用科学,“藻类学”具有非常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传统的“藻类学”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但由于“藻类学”涉及的内容较多,且以学生比较陌生的藻类为对象,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课程的减少让很多教师不得不选择性地授课,所以造成了学生对“藻类学”系统性的认识和技能有所下降,甚至匮乏。如何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藻类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是每位任课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材、教师、教室为中心)尤为重要。

二、研究性教学在“藻类学”课程中的应用

为了有效地实现“藻类学”的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进行了研究性教学,具体实施途径如下:

(一)课前调研

课前的调研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藻类学科研究进展、发展方向及研究热点;2.学生关心的问题及专业基础知识水平。

(二)教学内容的选取

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水平、经验能力、“藻类学”的热点问题和发展动态,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和大纲,先选择了“藻类与环境”和“藻类与生活”两大命题进行了研究性的教学。例如:在“藻类与环境”命题中,提出了:“水华和赤潮的区别有哪些?水华和赤潮形成的前提条件是什么?为何有些藻类容易形成水华和赤潮,有的藻类不形成?为何同一种类在不同生态环境表现出不同的特性,而相异的种类在同一环境中表现出相近或相似的特征?”在“藻类与生活”命题中,提出了:“现实中藻类的应用有哪些?具体利用的物质是什么?”然后根据这两个命题提出:“藻类具有多样性,藻类有哪些门类?其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三)教学方案的设计和组织

根据上述拟定的两个问题,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兴趣,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在实施过程中,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合适的问题进行讨论。每个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分工与合作,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各小组进行指导、询问。在课堂上,每个小组进行自主研究性学习、总结;在课前、课后,学生也需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讨论。

(四)课堂总结与评价

每一个研究性问题教学结束时,及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总结,表扬优秀,指出不足,不断鼓励学生参与研究,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之处。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通过对这些命题的问题研究,激发了学生对“藻类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藻类学”的系统知识。在研究性教学执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利用书本知识和网络信息以及图书、资料等方式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更好地从高层次上把握本学科的知识及内涵。

三、研究性教学在“藻类学”课程中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参与性不高,存在着“打酱油”的现象。因此,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需要直接参与教学过程,例如:资料查阅、资料整理归纳、方案设计及总结等,因此,需要积极动员学生,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和主观能动性,确保课外自主学习的量与质。同时,鼓励学生多参加与藻类相关的学术报告、科技讲座,积极参与“藻类学”的科学研究,使得学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获得动力和兴趣。在本次教学过程中,个别学生的参与性不高,可能是由于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低造成的。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研究性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它要求教师将工作精力放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上,使课程的内容、形式、结构情景化和过程化,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学习。同时,教师也要把握研究性教学的任务、要求和意义,多提供一些与藻类相关的参考书和

参考文献,适当安排“无标准答案”的开放式作业,拓展网上学习、交流和讨论的新途径。“藻类学”的中文教科书或基础教材较少,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外文教科书和期刊的阅读,以了解国内外“藻类学”研究的热点和进展。同时,教师自身也要对课堂经验进行有效的总结和反思,探讨研究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对于成功的经验继续坚持,对于不足的方面努力完善,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三)加强对教学内容及命题的把握

“藻类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基础课程,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完全依托教材,要根据教学要求和课程调整教学方面的内容,依据教学的目标选择问题或课题,确保命题与课程目标的一致性;同时,命题应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较强的应用性,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本次教学所采用的“藻类与环境”和“藻类与生活”两个命题是通过多种途径和学生进行讨论,最终确定的课题内容,确保了教学的实施。

(四)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研究性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研究性教学要实行结论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特别要重视评价学生的创见和研究、创新能力及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次教学过程采用了小组互评、教师点评两种方式进行评价,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小组互评中存在着一些主观的因素,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出教学效果。为了保证公平性,还需开辟专家、同行等渠道来采集信息,按不同权重综合评分,并采用多样化的考试方式,来综合反映课程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夏锦文,程晓樵.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J].中国大学教学,2009(12).

[2]阮秋琦.以研究性教学培养创新性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08(12).

[3]刘伟忠.研究性教学中的难点与实施重点[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

[4]王艳秋,李炀.研究性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J].文化教育,2008(9).

[5]刘智运.高校研究性教学的特征[J].江苏高教,2006(2).

篇3

关键词 :大学英语;药学;专门用途英语;转型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6.025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6—0056—02

基金项目:“2013年度沈阳药科大学科研专项基金”之“管理与社会科学类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面向药学英语的大学英语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QNJJ2013605。

收稿日期:2014—12—23

作者简介:佟晓辉(1981— ),男,辽宁锦州人。沈阳药科大学社科与文体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药学专门用途英语,应用语言学。

一、 研究背景

(一)药学类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存在的问题

作为非英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的必修课程,现阶段我国药学类本科院校主要在一、二年级开设大学英语课程,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逐步成为社会普遍认可的评价标准之一,因此,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就成为药学类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的指挥棒。但是,在我国英语教学水平普遍提高和以应试为目的的高中英语教学的不断强化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各种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大学英语教师教给学生的内容有50%以上是他们在高中早就学过的”。[1]此外,大学英语教材多元化缺失,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语言学习成果难以学以致用,这些都极大地削弱了大学英语本应该发挥的作用,为社会各界所诟病。就药学类本科院校而言,其大学英语服务目标模糊,未能发挥应有的基础性作用。

(二)药学类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转型的方向

大学英语作为基础课程,在发挥其英语通识性作用的同时,最重要的是找到自身着力点,即服务于大学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助力专业教学与学习,强化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药学类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的转型方向是以专门用途英语理论为指导,深化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的协作,加强专门用途英语师资培训,在大学英语中按照一定比例适当融入药学英语的相关内容。只有这样,大学英语才能发挥其基础性作用,帮助学生有意识地向药学英语学习过渡。

二、相关概念

(一)EGP与ESP的概念

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指普通英语。现行的大学英语基本上属于EGP范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版)中明确提出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2]由此可见,EGP具有通识教育的性质。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与EGP相对,指专门用途英语。ESP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为学习者提供所需领域的语言教学和指导,具有浓厚的专业色彩。药学英语、商务英语、海事英语、医学英语、旅游英语、法律英语等均属于ESP范畴。

(二)EGP与ESP的辩证关系

瑞士语言学家费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提出过langue(语言)和parole(言语)的二元对立的概念,其中langue(语言)指社会共现的抽象语言体系,而parole(言语)则是指语言的实际运用,也就是语言的实现。这对理解EGP与ESP的关系具有启发意义。EGP不受特定内容、特定职业和特定方法制约,其最终目的是让学习者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提升语言能力,体现的是宏观的语言教学、学习和运用。ESP以特定内容、特定职业和特定的方法为导向,其最终目的是使学习者掌握运用英语解决特定领域问题的能力。因此, 将ESP与EGP区分开来的不是需求的存在,而是对需求的认识。[3]

三、药学类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转型的途径

我国大学英语后续衔接对象定位模糊甚至缺失,而药学类本科院校因具有明确的专业性,其大学英语的后续衔接对象应当是药学英语。当然,因为药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药学英语自然也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含药剂学英语、分析化学英语、药理学英语等诸多组成部分。药学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我国的药学发展也需要不断地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不是每一门学科都需要从国外获取大量信息,更不是每一个专业都需要直接对外交流的……外语作为工具,本身就有可用可不用的自由,也有用多用少的自由”。[4]但英语对于药学类本科院校尤为重要,最实际的需要是学生和科研人员需要阅读英文文献,用英文撰写科研论文。可以说英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药学教学水平、学习水平和科研水平。把药学类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后续衔接对象确定为药学英语,是与ESP理论一脉相承的。

(一)课程设置转型

“大学英语应调整课程设置,逐步将重心转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5]大学英语是药学类院校开设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对学生的药学类专业学习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完成一、二年级的基础专业课程之后开设的药学英语课程。此时,很多学生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但仍然觉得药学英语难度大,原因在于大学英语中缺少药学英语相关知识的引导和渗透,连篇累牍的英文药学文献让学生措手不及,所以对英语产生“陌生化”效应。药学类院校开设的主干专业课程大致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等,学生用母语学习药学知识,可以以此为契机,循序渐进地同步开设一些与药学英语相关的英语课程,如初级药学英语文献选读,抑或在大学英语精读课程中有目的性地适当融入药学英语相关的知识,如药学英语构词法等知识。这样大学英语体系有了内在的目标,既得到了充实,又可以强化学生的工具性学习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

(二)教学理念转型

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多为以教师为中心(teacher-centered)的模式所主导,这种教学模式往往在缺乏对学习者需求了解的情况下,盲目“一刀切”地扼杀学生参与语言学习的积极性。以ESP为导向的药学类院校大学英语回归到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的教学理念,通过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者信念(learner’s belief)和需求(need)进行调查和分析,并依据调查结果为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量身定制教学方案。教学方案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材等多方面内容。例如:在教材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在专业课教师的协助下,为大学英语学习阶段的学生编写难度适中的药学英语相关的校内选读教材,并在精读课抽出一定时间进行讲授和点拨,与此同时,可以鼓励学生课后自主学习,进而形成课上接受辅导、课下自主学习的良性师生互动的语言学习模式。

四、结语

以ESP理论为导向的药学类院校大学英语转型的理论与实践符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是专业院校大学英语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转型过程中仍需克服不少问题,例如:英语教师药学专业知识基础薄弱、配套教材匮乏等,这些都需要在转型过程中不断地摸索解决的办法。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ESP理论中寻找答案,并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反复试验、磨合,一蹴而就的解决方式是不存在的。紧跟药学教育的步伐、在不断变化的需求分析基础上对大学英语内容进行相应调整正是以ESP理论为导向的药学类院校大学英语转型的真谛所在。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制约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方向转移的因素分析[J].外语研究,2010(2).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篇4

一、高校教育类课程建构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高校教育类课程是培养教师职业素养和技能的主要渠道,教育类课程的质量是提高未来教师素养的重要指标。要真正培养高素质的新型教师,高校教育类课程建构研究性学习已是势在必然。

1.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和铸造师魂的良好载体。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和育人,教师的师魂就是热爱和创造,热爱教育对象,热爱教育事业,创造性地传授知识,创造性地塑造人格。而承担教书育人职责的教师都是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高等教育只有用正确的大学精神才能形成未来教师的师魂。洪堡曾经说过:大学“它总是把科学当作一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难题来看待,它因此总是处于研究探索之中”,“一旦人们停止对科学进行真正的探索,或者认为,科学是不需要从精神的深处创造出来,而是可以通过收集把它广泛罗列出来的话,则一切都是无可挽回的,且将永远丧失殆尽”。大学的职能要求教师不仅仅教书育人,还必须是一个研究者,要求学生也不应只单纯地接受知识,更应以探索学问为己任。这就要求大学课堂不能再局限于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在掌握前人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去探索、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这就需要运用研究性学习这一载体,教师研究性地教,学生研究性地学。从本质上说研究性学习就是学习者对学习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通过独立的思维过程去研究、分析、发现,从而获得知识、能力,并形成习惯、品质、信念。高校教育类课程通过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开展,形成未来教师创造和研究的风气,执着和热爱的态度,把教师工作真正作为一项事业而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来对待。

2.研究性学习是增强教育类课程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方式。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过渡,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大大减小,教育类课程地位明显下降,课程更新缓慢,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死板,缺乏创造创新;教学管理松懈,到课率低,教学质量不高。因为缺乏体验,积极主动参与的环节少,感受不到学习的价值和乐趣,许多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只有大力改革高校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教学真正贴近社会实际、贴近教育现实、贴近学生需求,研究现实中最突出的问题,解决学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使高校教育类课程的教学走出困境,增强自身的生机与活力。

3.研究性学习是全面提高大学生教师素养的必然途径。素养是什么?它是在先天和后天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个体身心特征的合金。主要由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构成。人们都知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良师和名师都是经过长期的磨励而造就的。过去师范院校有一个好的传统,那就是对学生的未来教师素养和技能特别重视,开设了不少专门的课程,进行了许多强化训练,使得那些未来的教师学有所专,学有所研,走上教师岗位能很快脱颖而出。而现在专门的师范院校已经很少,就是专门的师范院校,占大头的还是非师范类专业。就是真正的师范类专业,学生也不一定人心思教,因为将来能不能当教师还是一个未知数。所以许多教育工作者感叹当今大学在校生教师素养的低下。因此,心须改变教育类课程只重书本知识和考试成绩,忽视教师素养培养的做法。在各个年级开设有针对性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展各种形式的研究性学习,是提高大学生教师素养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教育类课程建构研究性学习的原则

时代的需要和现实的状况要求高校教育类课程必须改革教学理念,“强调重视学习者的需要以构建他们的知识结构,已经部分地导致了从‘灌输’方式向教育辅助下的‘发现’方式的转变。”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其主旨就是力图通过亲身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与时代的要求相吻合,因此不仅要大力提倡,更要精心地建构。

1.自主性原则。“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师范方向的大学生们大多还是对教师职业抱有一定兴趣的,他们也很想提高自己的教师素养。他们内心里也感觉到自己存在某种欠缺和不完满从而产生了学习提高的愿望,追求的是通过学习以进一步实现自身的价值,问题是我们现在的教育类课程学习恰恰对此较少关注。“研究性学习赋予学生充分自由,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展示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个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空间。”在教育类课程教学中必须改变那种目标完全由老师定,内容完全由老师安排,方法完全由老师掌控,评价完全由老师主导的状况,开展以“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为宗旨的研究性学习,学习他们最想学习的,体验他们最想体验的,研究他们最想研究的。紧紧围绕教育现实,切实解决教育问题。高度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创造性,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教育类课程的积极性。

2.实践性原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教师素养不是几堂课能教出来的,它需要长期的体悟和实践。而现在的教育类课程教学基本上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很难开展实践性活动。教育现象是非常具体生动的,教育类课程理应对它们进行深入的研究。一是从实践中明确教育研究课题。没有实践就不可能产生问题,没有问题研究性学习就失去了来源,大学生们也清楚存在的教育现象,但就是难以提出问题,特别是具有创造性的问题;二是在实践中研究和解决问题。教育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说起来大家都知道,但真正解决起来还真不那么容易。囿于故纸堆中,局限校园教室,当然也可以做出一些研究成果,但真正要解决教育问题,无疑要走出书斋、融入社会才能完成。三是在实践中才能检验研究性学习成果。因此,高校教育类课程教学应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理论性知识的传授也应为实践性目的服务。因此教育类课程应围绕实践开展研究性学习,突出探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见习、实习、设计、调查、研究等,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有利于培养未来教师的能力和素养。

3.问题性原则。批判力是指人们对已有知识的质疑、反思和批判的能力。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毫无主见的人是不可能有大成就的。在我国的教育现实中存在一种怪现象,层次越低问题越多,层次越高问题越少,幼儿园里问题最多,小学还可以,初中就少了,高中更少了,大学几乎没问题了,这是极不正常的。可以说没有哪一种知识可以免于理性的批判和质疑,任何知识不过是个体建构新知识的材料和资源,只有对以往认知进行批判基础上的超越和突破才有人类认知的进步和发展。在高校教育类课程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和批判任何假定的“前提”“基础”和“中心”的意识和习惯,不惟上、不惟书、不惟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中不是要求学生背熟现在的结论,应付机械的考试。而是要结合情境和案例,提出富有见地的问题,找寻多种可能的答案。

4.创造性原则。研究性学习是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过程。教师无法告诉现成的答案,书本上找不到现成的答案,课题的结论是未知的、非预定的、多种可能的,只能依靠学习者自己在探究过程中才能发现和获得。从课题的选择、方案的制定、到课题的研究、成果的展示,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学习者的创造性探究。教师的职责在于激发学习者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的目标就是形成动态的知识的“主题、图式、框架”,而不是具体的、静态的结论或规则性的知识。正如杜威所说:“如果他不能筹划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寻找出路,他就学不到什么;即使他能背出一些正确的答案,百分之百正确,他还是学不到什么”。高校教育类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围绕上述目标而展开的一系列知识的建构过程,应该是一种富有成就感、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学习。

5.个性化原则。长期以来,在传统知识观的影响下,高校教育类课程教学带有强烈的权威主义痕迹,话语权被少数所谓的专家独占,学生很少拥有话语优势,学习过程表现为对文本课程的简单机械的接受和由外而内的强制。本来就只有少得可怜的几门课程,考完一门课程就算完成了一项学习任务,这使大学生们囿于一种占有式的学习而难以自拔,学习的唯一目标就是牢记所学过的知识以顺利地通过考试,学习的基本方式就是机械被动的接受和灌输,这就完全泯灭了大学生的个性。个性化原则要求大学生不是以理性推理和验证的方式进入教育文本,而是带着个体的经验、批判的眼光和丰富的情感展开理解和沟通,以期达到超越事实材料、拓展自己的视界,充分尊重大学生们的个性化见解,并把这种个性化见解视为学习的目的,而不仅仅是加深对问题理解的手段。这就要求教学不能一味追求统一的标准化答案,教师不能完全用事先预想的结果去框束学生,而应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尝试和体验,鼓励每一个学生自由地表达个性化的创意和遐想。只有对教育问题获得了个性化的理解,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研究”,也只有在求知过程中经历了深刻的自我体验,才能算是一种心灵的碰撞、创造性的迸发,真正提高教师的素养。

参考文献:

[1]威廉・冯・洪堡.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和外部组织 [J].高等教育论坛,1987,(1).

[2]彼得・贝格拉.威廉・冯・洪堡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79.

[3]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高文等译,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332.

[4]张金梅.什么知识最有价值?[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3).

篇5

一、行为导向教学法概述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上世纪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提倡实践教学导向、行动教学导向,一改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关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在实际教学中,行为导向教学法与以往的教学模式有明显的区别,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首先,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所有需要面临的实际问题都由学生共同参与、讨论并相互合作,而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们讨论、协商,想出良好的解决对策,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而且也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获取直接经验的过程。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传授间接经验,但并不以直接经验为主,学生很难深刻理解间接经验的好处,而直接经验就能让学生对此有深刻记忆。从最初的信息收集、制定计划、小组分工、目标选定、方案执行、效果反馈和最终成果总结评价,学生参与实际问题的全过程,了解并知道其中每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掌握了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是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们积累经验的过程。

再次,学生作为主体,参与热情高,学习积极性强。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能将最主要的学习任务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能目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驱使下主动地主动去学习,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体会学习带来的乐趣。

最后,教师作为指导者的身份参与课程教学。这是有别于以往教学模式中比较突出的一点,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在教学过程中扮演最主要的角色。然而,行为导向教学法中,教师作为指导者的身份并不影响教师原本的作用,反而对教师提高了教学要求。教师作为指导者,不仅要把握课堂整体的学习氛围和整体的学习进度,同时,也需要兼顾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和鼓励。

二、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广告创意类课程的应用

广告创意类课程在各大院校的广告学课程里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创意是广告的灵魂,缺少了创意的广告就如行尸走肉,达不到预期的宣传效果。而且,面对广告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环境,高校的创意教育课程能否培养或促进学生创意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形成,已成为课程改革中的重点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科书授课为主,列举相关案例作为辅助教学,这种以间接经验传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导致学生面对创意创作时,一片茫然。

现在高校的广告创意类课程主要包括广告创意与策划、图形创意、创造性思维、媒介创意等等。那么,如何使学生真正掌握创意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呢?笔者认为,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提倡实践教学导向、行动教学导向的行为导向教学法应用在广告创意类课程教学中能取得一定的成效。笔者就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创造性思维、广告创意等课程教学的实际应用得出以下几点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成效。

第一,行为导向教学法促进学生创意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广告创意类课程的教学,尤其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在课堂上如果无法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那么,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将达不到预期目标。就创造性思维课程教学为例,笔者结合行为导向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热情,让学生在创造性思维课程中得到真正的训练,笔者通过设置了互动智力游戏,引起学生兴趣,同时开发学生爱思考的能力。例如,,开启创造性思维的一道智力游戏题:如何将一座由10根火柴棒组成的房子,只能移动2根的要求,让房子变成相反的方向?如图1所示

可以发现,结合行为导向教学法设置的这一智力互动游戏让学生们课堂参与度得到了提升,同时可以从中发现不同学生的个性特质。有的学生擅长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有的学生喜欢合作解决问题,并且他们能从中想出更多的不同解决方案。这一试探性的行为导向教学法应用不仅培养了学生创意的思维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思考的乐趣,同时让教师更加了解不同学生的个性特质。教师作为指导的角色,还可以从已知答案的角度给学生予以帮助提示,同时启发他们寻求更多不同的解决方案。

第二,行为导向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学生综合素养的训练与课堂教学存在一定的关联,例如在创造性思维课程中,结合行为导向教学法,要求学生对于同一个命题进行分小组的头脑风暴训练,以5至8人为一小组,对一命题用30个词来描述,需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词。作为教学引导作用的教师在头脑风暴进行前,要求小组选出会议主席、会议记录员、会议主持等人物,分别负责小组讨论过程的把控、记录和总结。教师负责主持全班的头脑风暴进行,同时,间或与每组会议主席交流,了解进度,把握课程的动向。

在结合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头脑风暴进行中,可以发现,学生们很积极地自发形成小组,并讨论选举出会议主席、记录员、主持人等等角色。由于在小组中担当不同的角色分工,学生在各抒己见的同时能倾听其他同学发表的看法,并作记录。为保证头脑风暴的顺利进行,作为会议主席的学生能展现出主动担当、协调小组分工的作用,最终通过小组讨论,整理得出精简的最具代表性的39个词汇,顺利完成课堂任务。从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学生的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协调能力等等在这样的自发讨论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和训练,有别于以往沉默聆听的学习态度,如此结合行为导向教学法和课堂头脑风暴训练,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也让教师从中发现学生不同的潜力特质所在。

第三,行为导向教学法能让师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式的积极交流模式。例如,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这一概念,笔者结合行为导向教学法,在课堂上设置了以课堂手绘的形式进行互动。学生们都知道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但如何让这个概念鲜明地被理解成为了一个难题。笔者从动静结合、变与不变的角度,先限定画面只提供一个帽子和墨镜,并告知学生往帽子和墨镜中画上相应的笔画,使得两个物体的存在更加合理。这一问题下达后,学生们会自荐或举荐班级同学到黑板前进行创作。可以看到的是,学生们积极参与了画画的过程,并在黑板上画上了各种不同的人脸来让帽子和墨镜的存在更加合理。从中发现,不同性格的学生画出的人的造型不同。平时爱时尚打扮的学生画出了带有面罩装酷的正面人像;同样也是正面人像,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画出了进行夸张处理后的五官比例,使帽子和墨镜的存在方式发生了趣味性的变化;而学习认真、性格安静的学生却画出了一张将墨镜反扣在后脑勺的背面人像,有别于之前两位正面人像的处理方式,正是应证了“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这一概念,同时也让班级同学的思维活跃度上升。这时,教师作为指导者的身份,提示学生们,这墨镜和帽子虽然是限定好的大小和形状,但其他的大小、外形和品种都是可以自由发挥。经这一提示后,笔者能明显发现学生们由一开始画匹配的人脸,进而演变出了多种多样丰富的变化,如无法识别正常五官比例的抽象造型、戴帽子和墨镜的寿司、将帽子和墨镜妥善摆放支撑的衣架等等,形态各异的图形。

课堂上,由学生被动的听课,经这一互动游戏,成功转变为学生主动的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互动,教师在互动游戏结束后。进行了知识点的小结。结合行为导向教学法设置的互动游戏,让学生不仅深刻了解到“每个人思维方式的不同”这一概念,同时,每个学生在画下匹配的脸这一想法前,都会特意创作出有别于其他人的“脸”,从而启发了学生从不同方面创作出形态各异的图形。教师也能从活跃的课堂气氛,以及与学生们的互动中得到知识点是否传授成功的反馈信息。如下图所示,为课堂教学互动中,学生们呈现的创意表现作品。

三、总结

广告创意类课程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是现在多学科交叉融合下的新型学科,广告学在国内成立的时间仅三十有余,作为较年轻的学科体系,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如何让学生真正了解、学习和掌握这一门学科知识,同时注重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的形成和培养,笔者就广告创意类课程的教学中,结合行为导向教学法,以身现法取得了一定可喜的教学成果。

基于近几年在广告创意类教学实践中结合行为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从中发现,这一教学模式将被动的、保守的课程教学、课程任务的传达,以一种主动的、流畅的、完整的、互动交流的学习模式完成课程要求。综前文所述,并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得出总结:广告创意类课程中融入行为导向教学法十分必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提升了教师教学热情和整体的教学质量,为广告创意类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卜穗奇.浅析行为导向教学的方法、特点和优点[J].考试周刊,2009(32):193-194.

[2]马建森,陈洁.创造性思维方法在广告创意中的实际应用(一)[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397-399.

[3]赵爱威,温宝阳,宋慧斌,李阳.行为导向教学法实施探究[J].教学与管理,2009(8):121-122.

篇6

众所周知,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而这一主题的先决条件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此外,研究生培养模式也是研究生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研究生培养模式包含培养目标、指导方式、课程设置、学位论文和质量评价等几个要素。由于是有针对性的培养,专业学位与科学学位的培养模式自然不同,即侧重点不同,前者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扎实及临床工作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培养具备正规的、高水平临床技能的临床医师[3],同时也由于心血管内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近2年,教育部再次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即对专业学位型研究生进行为期33个月的临床轮转实习,并在临床轮转结束后进行临床能力考核;而后者注重于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学术理论、实验研究及科研能力的训练[4]。因此,就有问题提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要不要培养科研能力?”。其实二者的培养基质是存在着内部的联系,多数的科学问题来自于临床实践,通过科研的方式和手段剖析和研究该类科学问题,最后将研究出的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简单讲,就是运用科学技术手段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也就是说无论属于专业学位还是科学学位,二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而连接二者之间的纽带就是科学研究。笔者在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如何提升科研能力等两方面作一简述。

1 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科研能力的提升有益于改善心血管疾病研究现状。心血管疾病具有繁琐、复杂、多变、多发等特性,发病人群广泛且偏重于年轻化,严重影响了我国国民的整体健康,虽然,目前的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伴随医疗水平不断提升,新的治疗方法层出不穷,但多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尚属于初步探讨和研究阶段,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处于试用阶段,由于不能够充分的认识疾病的源头,目前的治疗目标只限于缓解症状,不能够治愈疾病,这在无形中不但增加了患者的家庭和经济负担,同时亦加重了社会负担。

科研能力的提升促进医院的稳步发展。宏观角度讲,科研是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工作实力的一项衡量指标,同时是体现创新力的具体表现[5]。医院的发展要素包括临床能力和科研实力两方面。通常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研是医院发展的先导,提示科研能力是现代化医院建设的要求和目标,是医学先进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临床科研工作对推动医院持续、稳步、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与科研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临床实践中发现的科学问题为科研提供研究方向,同时检验科研成果;而科研为临床医生提供疾病新的理论、新的观念,从而提升对疾病的判断和分析能力,实施积极的治疗方案,改善疾病的预后,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科研能力的提升促进我国心血管疾病针对性治疗策略的制定。纵观目前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方法及干预措施的研发与提出,多吸取于国外的研究成果,但国外的研究对象是基于本国的人群,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与国外存在明显差异,简单讲,饮食因素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西方国家多以高热量食物为主,而我国饮食多元化,这就表明如果将国外的有效治疗方法完全应用于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无疑存在不妥,不仅达不到预想的治疗效果,同时可能出现负面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探索同一疾病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疗策略。

无论是疾病的病因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还是治疗药物等的研发,均需要科学研究的参与方能实施。因此,努力提升我国的科研实力,着力培养具备科研素质、科研兴趣与专长的研究生是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一方面,充分利用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充足这一优势,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心血管疾病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研究,从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针对性治疗策略,提升我国的医疗水平,改善民众的健康现状,提升生活质量,同时减轻了社会的经济负担[6]。医生需要科研能力,医学研究生更需要培养科研能力,才能促进学科发展。

2 如何培养科研能力

依据目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形式及医学本身的特点,大多数医学生选择继续深造,而且多数选择专业学位,可能与多数学生想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临床应用能力有关,如前所述,医学生的培养宗旨应该有针对性,但不应完全分开,也就是说,如果单纯训练及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诊治患者能力,而忽略其科研能力培养是有悖于培养的初衷[7],反过来讲,针对科研学位研究生,只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及科学素养的磨砺与锤炼,而忽视了其临床能力的培训,同样是不合理的。相对来讲,科学学位研究生进行科研能力培养时间相对充分,而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科学研究学习时间较少,加之目前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实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因此,这仍是一个现实的矛盾,有待于进一步解决。但无论怎样,硕士研究生具备较高的科研素质和能力是一定的。具体的培养要点如下:

2.1坚固的科研意识 意识主导行为,很多临床研究学生不能够充分的把平时的临床工作与科学研究恰当的联系起来,比如说,临床中遇到的常见病并发症的发生,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这时就可以收集类似的病例,进行病因学分析、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类并发症的共性,提出科学问题,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另外,研究生应该具备科研意识,他们才肯拿出时间进行科学研究,这就充分体现了培养科研意识的重要性,是科研能力培养的先决条件。在此,重点强调的是,应该重视科研诚实意识的培养,这将影响着日后的科研工作,同时是进行科研工作的基本保障和基石[8]。具备了科研意识,在实践中自然而然会产生科研的兴趣,兴趣非常重要。

2.2活跃和创新的科学思维 科研思维主导着科学研究的设计,活跃科研思维的培训,主要来源于文献学习和经验交流,学者的科学思维及科研能力的体现形式就是科研成果,简单讲就是指的文献,研究生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以及生物信息学工具[9],利用现代多学科交叉优势,通过文献的学习了解该领域目前的前沿成果及研究动态,不仅开拓研究生科研眼界,而且也是进行研究生扩展知识层面、强化创新思维、加强科研基础的必备条件,甚至可以称“文献”为老师。在此,关于如何有效的学习文献:①阅读相关的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了解目前的研究现状,明白需要解决的问题;②针对性地选择文献,更有效的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③善于总结,对重点的文献做好记录和标记,包括文献中可借鉴的句型等,提升自己书写的能力。

此外,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与关键,而科研创新是科学研究的主体和灵魂,是科研人才科学研究能力不断提升的源泉,因此,研究生应该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及思维的再创新,加强对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充分了解,开拓视野,更新知识,促进整体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动力[10]。

最后,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当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愈发明显地依赖于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一个课题的方法与内容可能涉及到多个分支学科,如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影像学、病理生理学等,表明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可能不能顺利的开展与进行,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俗语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因此,需要借助团队的力量,集思广益,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课题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积极提升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旨在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和稳步发展提供丰厚的人力储存,将为国民改善健康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国家和社会负担注入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研〔2009〕1号.

[2]胡甲刚.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的有机结合-美国专业科学硕士(PS M)教育的改革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0:68-71.

[3]蔡晶,杨菁.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2011,32(11):59-60.

[4]张皑频,吴忠均,罗天友.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0:993-995.

[5]那立欣,孙长颢,牛玉存.浅谈关于医学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培养[J]. 医学教育探索,2010,9(1):134-136.

[6]张永宏.提高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探讨[J].北京医学,2011,33(9):771-773.

[7]廉阳秧,梁宏,魏洁,等.关于临床型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1(3):141-142.

篇7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medical information services by studying the document type of clinical medical thesis. Methods:18778 pieces of writing of Guilin and Liuzhou and nanning Guangxi in CBM and Core Journals from 2006-2015 were analyzed by chisquare test.Results :The local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papers are mainly base the analytical literature(χ2=22.7,P

Key Words: Document type; Descriptive literature; Analytical literature; Clinical medicine; Scientific research

临床医学论文是研究疾病发生、病理及转归的总结。大多属于临床应用研究。常分为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1-3]。尽管文献类型因素只是文献标引的辅助标准,但对读者选择和利用文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4]。该文论文分类是基于CBM数据库的临床论文分类方法。即按期刊栏目将临床医学文献分为综述、讲座、译文、病历报告、临床实验、随机对照实验、Meta分析及多中心研究等八类[5]。文献类型分布的统计是本地临床科研现状和走向的一组重要数据信息。开展对临床医学论文类型的比较分析,则对医学院校图书馆在新形势下掌握本地临床科研特征,做好信息服务及科研服务有着积极的意义。

该文以该校校园网数据库CBM本地版为检索工具,以2006―2015年间桂林、柳州和南宁三发表的临床医学核心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将这些论文按其写作特点再归类为描述性论文、分析性论文及其他类论文名下。计数并统计分析。试图从这个角度为临床科研创新提供信息服务。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以桂林医学院校园网数据库CBM本地版收录的2006―2015年间作者单位为桂林、柳州和南宁的临床类核心期刊论文为统计源。

1.2 方法

1.2.1 检索策略

应用CBM本地版的高级检索路径构建基本检索式:(桂林or柳州or南宁)[作者单位]and2006-2015[年代]and(综述or讲座or译文or病例报告or临床实验or随机对照实验or Meta分析or多中心研究)[文献类型]。再分别选择第一作者为桂林或柳州或南宁医疗单位的核心期刊论文18 778篇。

1.2.2 文献整理

将检索出的18 778篇文献分别归组到描述性论文、分析性论文及其他类论文三类。分析类论文含临床实验、随机对照实验、及多中心研究,描述性论文含综述、病历报告,其他类论文含讲座、译文、及Meta分析。然后分组进行χ2检验。多中心研究是由多位研究者按同一试验方案在不同地点和单位同时进行的临床试验,划归在分析性论文类,综述划归描述性论文是其为对某一专题的综合描述[6]。

2 结果

共整理出表1~表6。该文设置表1是为了比较桂林论文数量在广西主要城市之间的地位。其余表格重点分析桂林论文的分组比较的具体情况。

3 讨论

3.1 临床医学科研论文类型的一般概况

表1显示,2006―2015年间,桂林临床医学科研论文数量总体介于南宁和柳州之间。较南宁少,较柳州多,属于中游水平(χ2= 45.07,P

2006―2015年间,桂林临床医学研究文献大致情况是分析性论文占67%,描述性论文占31%,其他论文占百分比不足2%(见表2)。在2010―2015年间,分析性论文比2006―2010年间的分析性论文增加了10%,描述性论文则降低了10%。(表3,χ2=22.7,P

分析性研究论文一般具有目的、方法、材料、结果及结论等结构要素。可较直观反映临床科研成果,体现科研水平和价值以及科研工作者的严谨科学态度。分析类文献数量大,所占比例高,除了有临床学科的应用研究性质因素外,尚与其对期刊影响因子的贡献率大有关。有研究认为[7],分析类文献对期刊影响因子的贡献率为80.22%,为所有类型文献之最。分析类文献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参考价值大,是能够产生较高下载和较高被引的文献类型[8]。另一方面,应该认识到不同文献类型在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中有各自作用,应注意体现不同的文献类型在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服务中应有的功能。

3.2 临床?验论文在分析性论文中所占比例大

无论在2006―2010年间,还是在2011―2015年间临床试验类论文数量均大于随机对照实验的文献(表4,χ2=10.02,P

3.3 描述性论文类型以综述文献为主

综述有增加的趋势。2006―2010年间综述类文献占68%,而在2011―2015年间综述占75%(表5,χ2=6.7,P

3.4 其他文献类型变化

篇8

作为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接诊病人,完成相应数量的临床病例是研究生培养内容中很重要的一项。但因为临床工作的特殊性,他们的学习任务往往不一定是在导师一人的指导下进行的,而更多的是由所在科室的其他高年资教师指导他们学习、接诊。而将这些带教医师纳入到“全员育人”的体系中来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以往由“主管领导—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形成的育人模式的基础上,将各科室、各病区主管教学的副主任、学组主管教师、科室教学秘书、科室专职教辅人员共同纳入“全员育人”体系中,形成一个多层面、立体化、“无缝式”的管理模式。这样,既弥补了导师因事务繁忙而无暇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的不足,又填补了一些平时容易忽略的管理空白。在日常工作中,通过不定期地召集这个全新的育人体系中的成员一起就研究生“精致化”教育工作召开专门的研讨会,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责任、强化管理,各司其职、互相配合,把研究生的专业培养、日常管理和德育教育统一起来,形成业务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全员育人的新格局。这无疑是更符合“精致化”教育理念的一个大胆尝试。

1.2设计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日常思想教育内容体系

针对我院研究生分科细、类型多、学制长等特点,一年多来,我们以分年级、分培养类型、分专业的方法按不同层面,开展适应不同研究生需求特点的精致化教育:

①分年级教育:新生教育精致化。在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中,通过讲述医院院史并进行医院文化理念的宣讲,特别是将一位位老专家、老教授的感人事迹讲述给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今后的行为方式,使学生在入院时就感受到使命感和责任感。考虑到研究生统招新生多为京外生源,为了使新生更好地融入到北京大学校园文化的良好氛围中,我们通过鼓励新生加入医学部的各种学生组织,与本科新生联合举办迎新晚会等活动,使他们快速地融入到学院中来,尽快找到归属感;毕业生活动精致化。在毕业前,特别邀请医院的人事处长向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并结合口腔医学专业的特点,通过讲述学长在口腔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口腔科和开业诊所不同的就业经历来指导毕业生的人生规划。毕业前夕还组织毕业生与院领导、班主任和导师们一起座谈、表彰,畅谈今后的人生理想,发表各自的毕业感言,将感言编辑成册,赠送给导师和毕业生。此外,还在离校前组织聚餐、郊游等活动,欢送毕业生离校。通过组织毕业生的相关活动,让他们感念师恩,将爱校教育进行到离校前的最后一刻;其他年级学生活动精致化。在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学术研究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都是贯穿始终的重要一环,对于中年级学生更是这样。通过举办“青年医师学术沙龙”,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号召他们积极参加学院的各种公益活动等方式,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此外,还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了大家的课余生活,给学生提供展示才能、锻炼自己的机会。

②分培养类型教育:研究生的中心任务是学习知识、做好科研和提高技能,因此按不同的培养类型,给予不同的教育,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特征。如定期组织临床技能型学生开展医德医风讲评、医疗纠纷处理讲座、接诊技巧交流等活动;定期组织科学研究型的学生进行实验技能培训和学术前沿讲座等。此外,针对不同培养类型的各自特点,进行特殊关注。如科研型的学生所面临的学业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较大,应创造更多的交流倾诉的机会,并在必要时给予及时地心理干预,使科研型学生能够顺利投入科研学习。尽管医学研究生的培养类型被人为地划分为临床技能型和科学研究型,但是分培养类型的教育却决不能“划江而治”。从整个研究生教育宗旨来讲,使学生获得更广博、更深入的专业知识才是培养的重点。因此,我院也十分注重不同培养类型的联合培养。如要求临床型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科研型学生在椅位空闲时进行临床学习,并组织临床型与科研型学生座谈,实现了科研与临床的相互促进等。

③分班级开展精致化教育:强化“班级”这一概念是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我院,口腔研究生教育分为11个专业,分布在不同的临床科室招生,但招生规模有大有小。因此,我们就按照专业特点将其整合为5个研究生班。在各班级层面,也结合本专业实际,积极倡导“大学科”理念,定期举行“大学科”的病例讨论和学术活动,加强班级学风建设。并利用各班级的特殊优势,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相关公益活动和课余生活,体现“精致化”。如口腔修复科班针对修复患者老年人居多的特点,深入社区、养老院开展义诊咨询;而口腔正畸班就针对矫正牙齿的普遍是年轻人的特点深入大学校园进行健康宣教。可以说,分班级开展精致化教育是具备着可操作性强、效果好的精致化教育模式之一。

1.3“以人为本”,激活研究生基层组织建设

在课题进行的一年多时间里,我院着力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调动研究生自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其主动参与、自我管理。如加强研究生党、团支部及研究生会的自身建设,搭建“党团学”组织平台,支持、鼓励研究生基层组织开展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党团日”活动、组织生活会等。同时,在抓好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把优秀分子及时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的同时,还要坚持以“党建促团建”,充分发挥覆盖面更广的团支部建设和研究生会建设,使其营造出要牺牲医生自己的休息时间。带教教师可以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利用典型病例培养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心理,树立“一切以人为中心,尊重一切人的生命和意志”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的存在,帮助医学生对生命形成科学、正确、完整的认识,使他们懂得生命的神圣性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只有树立了敬畏生命的意识,他们才能敬畏生命,善待生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篇9

野生动物医学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它是兽医学和野生动物保护学的一个交叉学科,以野生动物为研究对象,以野生动物疾病防治为研究内容。野生动物医学在我国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其研究生的培养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体系,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科目录中还没有野生动物医学这个学科。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的招生培养需要借助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生物学等学科平台进行。

一、野生动物医学方向的研究生将成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和野生动物救护领域的研究型或者综合型人才

野生动物医学的研究生教育是对动物医学、野生动物保护专业的本科生在野生动物疾病研究基础上作更高层次的培养。动物医学本科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主要学习的是动物疾病防治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其在动物疾病防治方面的初步应用,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的知识内容学习得并不深入。野生动物保护本科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主要学习野生动物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对野生动物疾病方面的知识只作一个大概的了解。而野生动物医学的研究生就在要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将这两个不同专业体系的知识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培养既熟悉动物疫病防治理论又掌握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的跨学科体系的研究型或者综合型人才。

研究型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侧重对野生动物疫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在对病原体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后,结合发病野生动物的行为特征,提出疫情、疫病防控的综合措施。该类型的研究生要重点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将来野生动物疫病防治领域基础研究做人才储备。野生动物医学研究型研究生可按照科学硕士进行招生培养,鼓励他们继续进行博士学习,并最终将野生动物疫病研究作为其终生的职业。

综合型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要以野生动物保护具体工作单位或者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行业的需要为培养出发点,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基层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或者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者的业务水平,提升动物疫病防控和野生动物救护能力。该类型的研究生要重点培养其组织协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野生动物医学综合型研究生可按照专业学位硕士进行招生培养,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多与相关生产实践单位接触,了解相关生产实践单位在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和野生动物中遇到的问题,有目的开展相应的研究试验,以便将来在工作中解决这些问题。

二、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人才的培养

(一)对于研究生的培养,不再以教师传授基本的学科知识为首要任务。研究生授课体系应该具有培养学生的专业理念素养、自主获取知识的功能。对于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应将科学的野生动物保护观根植于心,熟悉国际、国内野生动物保护行业的现状,使学生明白其从事的科学研究工作是服务于野生动物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这个根本的大局,有着重要的政治、经济、人文意义。

(二)野生动物行业有其特殊性,在进行野生动物相关工作的时候会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作为野生动物高级人才,野生动物医学的研究生一定要熟悉与野生动物相关的国际、国内法律法规。适用我国野生动物和利用的法律法规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物一类、二类传染病》《进境动物和动物产品风险分析管理规定》《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三)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需要结合兽医学和野生动物保护学两个学科体系的知识进行培养,需要建立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在培养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的过程中,课程体系应该围绕“野生动物疾病防治”这个核心点,建立“兽医学”和“野生动物保护”这两个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本科为动物医学背景的同学应该选择“野生动物保护”这个模块中设立的课程,本科为野生动物保护背景的同学应该选择“兽医学”这个模块中设立的课程。但无论是“兽医学”还是“野生动物保护”模块中的课程体系,都不能简单的照搬各自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模式,也不能采用本科阶段的授课方式。

研究生要重点培养其自学能力,在课程设置和授课过程中不需要全面系统的讲述,只需要给学生点出各种课程核心内容即可,按照“师傅领进门,学艺靠个人”的观念进行授课。“兽医学”模块体系,可借鉴兽医学一级学科的分类法,分为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三大综合课程。“野生动物保护”模块设置野生动物管理学、生态学、动物学这三大综合课程。

基础兽医学重点讲述怎样应用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知识阐述发病机制,诊断具体疾病,指导用药施治,通过例证法使学生掌握这几门课程的用途即可,而这几门课程系统的理论和概念,包括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可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学。

篇10

研究资料为河南中医学院1997年-2006年中医内科学专业毕业生的硕士学位论文207篇。

1.2调查内容

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位类型、论文名称、关键词、论文类别、中医经典引用、西医知识运用、实验动物选用、实验方法应用、检测指标、统计学方法选用、统计软件应用、参考文献。

1.3调查方法

按照调查内容设计《河南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调查表》,组织已毕业留校的研究生进行专门培训后,对每篇学位论文进行阅读,按照调查表内容逐条归类。所采集信息汇总后采用频次法进行数据处理。

2调查情况

2.1学位类型、论文类别、实验方法调查统计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这3项统计中学位类型分为医学科学学位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论文类别分为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实验方法由于医学研究中具体实验方法很多,比如血脂的检测、肝功能的检测、血细胞检测、形态学观察以及现代新技术放射免疫法、DNA检测、白介素的测定等等统计非常难,但都可以归类为定性和定量,定性指形态学、病理切片观察、心电图等为定性研究,定量指对某些检测指标的测定,有量的概念,两者都具备的为综合研究。经统计处理,学位类型、论文类别、实验方法调查统计情况见表1。

2.2引用中医经典及西医知识运用情况

由于中医经典著作数量较多,因此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在引用中医古典医籍方面相对来说也十分丰富,我们对引用频次相对较高的中医经典(8%以上)进行统计,见表2。

西医知识运用相对集中,所列内容全部统计,具体统计结果见表3。

2.3实验动物选用情况

从论文选用实验动物来看,常见的有SD大鼠、Wistar大鼠、NIK大鼠、新西兰兔,除此外还有豚鼠、狗等。

2.4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引用情况

参考文献的引用是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判断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硕士学位论文的引文进行分析,可以反映其研究起点和基础,同时可以评价研究生的文献资料检索能力。显示通过对中医内科学专业207篇学位论文的调查分析显示,引文数量不太均衡,平均每篇学位论文引用参考文献在50篇左右。从引文语种上看主要集中在中文、英文、日文3种,比例分别为83%、16.7%、0.3%。

2.5实验方法应用情况

从统计情况看1999年以前的学位论文在实验研究中选用的检测方法与指标较为单一,主要是常规项目如血常规、肝功能、血液流变学、形态学等检测,所用设备多为光学显微镜、普通病理切片机、心电图机、超声波等。2000年后的研究方法逐渐丰富,免疫组化、细胞培养、基因检测等先进的检测技术与设备得到了应用。

2.6统计学方法应用情况

从统计结果看应用的最多的统计方法为t检验、方差分析,其他统计方法依次为u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Ridit分析等;从统计软件的运用上看2001年前应用的统计软件集中在SPSS8-SPSS10,较低的版本,2001年后统计软件集中在SPSS10~13,这与软件开发有关,功能增加,应用更先进。近年来也有部分采用SAS等软件统计处理。

3结果分析

3.1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全面

调查的中医内科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引用了大量中医古典医籍文献,反映了研究的广度与深度,这与河南中医学院加强研究生中医古典医籍的教学分不开。引用的古典医籍主要为《黄帝内经》《丹溪心法》《景岳全书》《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本草纲目》《医林改错》《伤寒论》等居多,其次《临证指南医案》《医学心悟》《医学衷中参西录》《名医别录》《药性论》《日华子本草》等也有较多引用,反映了我院研究生对中医古典医籍的重视程度。

3.2医学知识进一步提高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生的西医知识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得到逐步提高,反映了研究生注重学习、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紧跟时代步伐。比如2000年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药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理学、免疫学的知识进行研究;2000年后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技术、免疫组化技术的出现,这些方法在学位论文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3.3注重查阅外文文献

引用参考文献的语种分析,是对研究生外语程度和论文吸收国内外科研成果能力的判断。研究结果显示,近几年研究生毕业论文引用外文文献逐渐增多,这反映研究生能够及时了解国外医学科学的研究动态,并运用于自己的研究中,使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减少或避免低水平的重复,而且能及时吸收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提高中医药的研究水平。

3.4注重临床医学科学研究

1998年我国对医学学位类型进行了调整,临床医学研究生设置了医学科学学位和医学专业学位两种类型。由于学位类型的不同其培养目标也不同,医学专业学位主要是培养高级中医药临床应用型人才,论文要求与科学学位也不尽相同。中医内科学专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多为临床研究,如证候学研究、中医药治疗临床研究等。从调查情况看研究生的临床设计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临床研究方案的设计大多采用了随机对照法,部分设计还采用了盲法。科研水平、论文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4结论与建议

4.1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不断更新

研究生的中医古典医籍引用虽然很多,但在应用古典医籍说明有关问题上有些牵强,阐述得不够清晰。这可能与研究生对古典医籍的理解不够透彻有关,因此需要进一步培养研究生阅读、理解、掌握古典医籍的能力,体现在课程教学上应加强古典医籍的教学。同时还要开设传统哲学、语言学、文学等课程,加强对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和中医文化底蕴。

4.2实验设计应体现研究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篇11

Graduate Instructors' Enrollment Eligibility Audit and Evaluation

――Take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as an example

ZHANG Sha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58)

Abstract Graduate instructors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is the key to cultivate high quality talents, and therefore standardize and improve the Graduate instructors appointment system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Graduate instructors enrollment eligibility review, a series of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management aspects, and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its working method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instructors, thereby improving quality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Key words graduate instructor; graduate training; enrollment eligibility

0 前言

自高等教育扩招以来, 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也经历了高速扩展时期,但2005年后招生增长率逐步下降到了5%左右并保持基本稳定。①在此背景下,随着研究生导师数量的逐年增多,研究生导师管理及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以浙江大学医学院为例,2011年以前,由于导师遴选制度中缺乏有效的导师退出机制,导师队伍日益臃肿庞大,导师队伍指导能力参差不齐、各学科研究生名额分配矛盾日益尖锐等问题不断凸显。

2011年起,浙江大学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正式启用由研究生指导教师招生资格确认取代以往的导师资格遴选工作,通过导师每年申请,学院审核确认的方式,筛选符合次年招生条件的研究生导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积极响应学校政策,四年来,在贯彻导师招生资格审核工作,提高导师质量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

1 工作特色

1.1 结合不同的学科特点、导师类别、招生类型及导师来源,确定不同的审核标准及程序

1.1.1 初次申请与再次申请区别审核

教师初次申请研究生招生资格有三种途径:学校当年人事职称评定同步认定;学校当年人才引进直接确认;学院研究生科审核认定。前两种途径都由学校直接根据人事职称及引进人才类型直接认定招生资格,人数较少。第三种途径是审核工作的重点,严格参照浙江大学医学院当年人事最新拟定的教授(博导)或副教授(硕导)任职条件进行审核。因是初次考察其能否具备指导研究生的资格,我们不仅考核申请人的科研论文、科研项目,教学工作、学历、获奖、专利、著作等学术科研指标,还需对其教学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等综合素质指标进行严格审查,杜绝个别品行不良的教师进入到研究生导师队伍。

对于现有导师队伍再次申请次年招生资格的,为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主要对关键条件――课题与科研经费进行审核 。《浙江大学医学院导师招生资格审核实施细则》明确要求导师近五年内必须承担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科研项目或学术论文达不到相关学科定量标准的导师暂停次年招生资格,直至承担符合标准的课题,发表合格的论文后恢复招生。

1.1.2 不同学科标准不同

学院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学校学科建设的需求,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对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临床医学、护理学的研究生导师资格在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等方面制定不同的审核标准。

比如,基础医学和公共卫生学专业以科学研究为主,主要培养科学型研究生,相比临床学科,这些学科的导师大部分不参与临床工作,可把大量精力及时间投入学术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相对丰硕。因此,对其科研论文影响因子及科研课题的要求比临床医学稍高。而对于如护理学、中西医结合等个别需要扶植的学科,则应适当放宽导师资格标准,以跟上国内学科发展的步伐。

1.1.3 不同人才类型分别对待

为保障相对宽松的科研环境,学院对部分杰出专家及科研业绩特别突出人才实行近5年原定招生资格免审通过的政策。免审范围包括:院士、国家千人(含青年千人)、省特专、长江特聘、杰青、优青、求是特聘、求是青年等;同时,对学校人事直接确认招生资格的优秀引进人才也实行5年免审。

另外,对部分科研成绩特别优秀的青年教师,建立审核绿色通道,放宽职称限制。如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优秀副教授、副研究员、副主任医师等副高职务者,或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优秀讲师、助理研究员、主治医师等中级职务者,若其科研成绩突出,达到学院相应要求,便可分别获得博士或硕士招生资格。此通道为科研教学能力特别突出的青年教师参与指导研究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对保持医学院导师队伍的年轻活力有着非常大的贡献。

1.1.4 不同招生类型标准不同

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类型学位的研究生培养目标不同, 培养方式自然不同,对研究生导师的要求也会不一样。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生招生类型除护理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和中西医结合临床这三个专业目前只有学术学位,其它所有临床学科均有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类。在招生资格审核中,学院充分考虑两种学位类型不同的培养方式和导师要求,对招收这两种类型学生的导师,设定了不同的审核标准。由于专业型研究生需要一定时间的临床轮转,要求专业型研究生导师具备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以及能提供研究生临床实践的机会。因此对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师,科研要求相应降低。

1.2 鼓励学科交叉,允许导师跨、转学科申请招生资格

对于已具博士招生资格的导师,学院允许跨学科申请招收指导博士生,但目前仅限在2个一级学科申请(包括其所在学科),对于个别科研项目涉及面广,科研业绩突出的导师,学院会适当放宽其跨学科的范围和数量。另外,已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导师,学院并不会死板地限定其研究领域,所有导师均可根据研究兴趣和科研发展情况提出转学科申请,只要经所转学科、学院审批,达到该学科导师标准,即可在所转学科招收、培养研究生。这两个举措对推进学科交叉,提高导师及研究生的科研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3 从获得导师资格到导师学校,确保导师岗前培训

导师培训是加强我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为更好地提高培训质量,我们要求医学院所有新增导师必须参加学校每年组织的研究生导师培训会,培训通过后,才算真正通过招生资格审核。导师培训由学校具有丰富研究生培养经验的导师和管理者作专题报告,传授指导研究生的经验、方法和学校的政策,帮助新增导师尽快了解研究生指导工作,为其日后的导师生涯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学院计划从2015年起另外开展医学院自己的导师学校,结合医学院学科特色和研究生培养特点,对新老导师进行分类培训,传授研究生课程、论文研究、临床学习及规范化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研究生导师指导技能。

2 工作成效

2.1 打破导师“终身制”,缓解招生名额分配矛盾

在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核工作开展以前,导师“终身制”普遍存在,大部分教师一旦成为研究生导师,便可高枕无忧,每年享有招生资格。随着导师人数逐年增加,招生名额却相对稳定,便无法避免“僧多粥少”的现象。由此,学科之间,导师之间,为了争夺有限的招生名额,产生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影响了学院科研环境的和谐,为学院的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的负担。同时,在名额争夺战中,往往是大部分资格老,路子广的导师取得胜利,一部分导师尤其是青年导师,存在招生困难的问题,加剧了导师队伍的两极分化,影响了整个学院的科研发展和人才平衡。

随着招生资格审核工作的开展,明确规定导师申请招生资格需达到指定科研项目、学术论文标准,筛除部分不具科研活力的导师和因年龄、经费等问题不再适于指导研究生的终身教授或名誉教授,精简研究生导师队伍,消除了导师队伍一直存在的“虚胖”问题。

2.2 保持导师队伍科研活力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同时,研究生也是辅助导师开展科学研究,推动导师科研水平发展不可或缺的左右手。可以说,再优秀的导师,若长期招不到研究生,在科研的道路上便会举步维艰,孤立无援。合适的课题、充足的科研经费是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完成的必要条件,这已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共识。②我们在招生资格审核工作中对于导师的科研成果设定严格标准,导师们为了招到学生,更为了招到优秀的学生,便不能安于现状,必须消除惰性,不断创新,不断努力,争取更好的项目,发表更好的文章。

另外,同大部分高校一样,浙江大学医学院也实行导师项目资助制。导师资助标准为: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前500元/月,中期考核后800元/月;硕士研究生:统招硕士250元/月,推免硕士350元/月。导师资助体系的推行,也要求导师必须要有科研项目和基金,才能带动研究生培养的健康发展,这也促使导师潜心科研,不断完善,申请好的项目,如此才有助于科研发展的良性循环。

3 结语

通过四年来的工作和探索,浙江大学医学院已经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导师招生资格审核制度,同时在导师培训机制、退出机制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我们目前还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导师评价体系。科学合理的评价系统,对于提高导师的教学水平,激励导师的创新精神,调动导师更主动的投入到研究生指导工作中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点上,我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今后,我们将继续优化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核制度,完善导师培训体系;致力于探索一套合理的导师评价体系,强化教师指导能力、培养质量评价;实现导师在岗期间的动态管理,从而建立研究生导师指导质量的长效保障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达到促进导师个体发展和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目的。

篇12

一、“三位一体化”创新型数字医疗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我国高等教育当前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工程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面向我国经济建设主战场,应责无旁贷地为地方经济的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服务。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把发展教育和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摆在了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1,2]。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研究型的综合性的,大体是我们国立的重点大学”;“应用型的专业性的、培养各行各业的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包括一般的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等学校”和“职业性的技术技能型”。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占统治地位,其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中都带有浓重的学科体系特点。学生的职业能力难以提高,很难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从而出现了人才市场上供求失衡的结构性矛盾。可以看出,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缺失决定了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性。而“三位一体化”创新型数字医疗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其弥补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在能力培养上的不足,符合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构建“三位一体化”创新型数字医疗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二、“三位一体化”创新型数字医疗人才培养模式的规划

我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人才培养应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出发点,以数字医疗仪器为特色,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及信息科学有关的理论知识,具有能将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从事医学电子仪器的设计制造、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以及在其他电子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等工作的高水平、创新复合型人才。因此,推进人才模式研究,合理安排知识内容,突出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培养学科归属感、自豪感,让社会更了解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储备,这些都将列入我们的学科规划。

在创新培养模式研究中注重解决三个科学问题:①交叉学科人才培养问题,实现我校独具特色的新型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研究;②信息背景和导向问题,实现扎实的信息技术背景、服务数字医疗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③产学研研发平台和研究生培养平台的建设,利用现有多企业协作的省部级科技平台,培养更具活力、创新型研究生人才。

三、“三位一体化”创新型数字医疗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

(一)优化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教育课程结构体系

知识结构是指知识的构成状况,即所掌握的各种知识的相互比例、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作用以及它们所形成的整体功能。知识结构通常包括核心知识和拓展知识,它们相对应的教育分别是核心教育和拓展教育。由于以前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所接受的核心教育内容不一致,各高校差别非常大。比如医学院校往往强调医科内容,学生最初接触的知识往往是纯医学内容,在进行后续的拓展教育时,由于工科基础太薄弱,学生感觉非常吃力。而在工科院校,核心教育内容重视工科,按理说进行拓展教育比较轻松,但问题仍然比较严重。“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干什么的?”“与自动化等专业的区别在哪里?”“重庆邮电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些什么?”这些疑惑让学生的拓展教育受到制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教育课程群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1)科学基本知识;(2)工程专业核心课程;(3)生物医学专业核心课程;(4)人文与社会科学;(5)工程专业选修课程。

(二)突出信息特色,探索教育创新如何服务地方经济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需要宽厚的信息背景,要利用运用大量的通信、计算机领域和仪器仪表知识。重庆市“10+2”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重点发展信息(数字医疗等)、生物(生物医学工程等)等高技术产业,构建一批高技术产业基地,在生物医疗、信息、仪器仪表等重点领域形成一批国家级和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因此,本研究将立足信息学科基础,主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医学电子仪器为学科特色,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及信息科学有关的理论知识,具有能将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从事医学电子仪器的设计制造、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以及在其他电子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等工作的研究生创新人才。

(三)构建、探索运行具有可推广性的校企联合产学研合作研究平台

研究生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体现在解决问题、理论分析、研究开发的综合能力。研究实践平台是研究生创新教育最重要的一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教育工作者担负了培养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任。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中,实践教学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过程,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开拓学生科学视野,提升学生科研素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加强学生主动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级医学工程型人才的教育工作中,生物医学工程的广大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应该广开思路,不仅重视研究理论教学方法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还要积极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机会,创造环境和氛围。

(四)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研究

目前研究生水平评价主要通过三个方面体现:第一是课程考核;第二是;第三是论文答辩。这三大模块基本上确定了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处理课题能力和总结能力。但是对于生物医学工程这种交叉学科,其评价方法应该体现学科特色,需要更加细致化、过程化和量化。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评价指标体系的选用。既有学科特点,又有产学研创新,交叉学科,信息特色。比如:课程学习体系,必然要包含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生物医学技术、健康康复要求等多方面、多模块的知识体系,包括课堂学习、文献查阅、情报检索、归纳总结等能力,知识产权申报与总结;产学研平台实习和解决企业需求能力评价;发表科技作品,不但包括科研论文,还应该强调文献综述发表,专利申报,软件著作权发表等事项。(2)指标体系权重设计和评价算法。通过充分调研、征求导师、同行、学生意见和建议设计各参数权重体系。通过评价体系和体系指标权重设计相应的评价算法,通过量化和定性评语方式确定研究生创新能力。(3)评价效果研究。通过评价体系的研究,跟踪创新人才培养效果,同时进行评价方法效果复核。

(五)探索研究生研究、学习生涯规划

研究生生活时间短,而学习、研究任务重。研究旨在实现一种明确的、有序的研究生研究学习生涯规划,解决如何尽快适应交叉学科学习研究、如何规划研究生涯问题。通过研究生涯路线图的形式研究在不同学习阶段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所需从事的工作、参与的课题、掌握的技能、乃至发表的作品。通过不同类型、不同基础入学研究生的研究生涯路线图,获得更加规范、更加高效的研究过程管理。探索学习、研究过程的宏观目标与微观管理的有机联系,通过共性问题,提炼出不同类型入学研究生将要践行、实现的研究路线图。在研究中还将全面研究国际、国内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中的优势体系、培养方案,进一步提炼出生物医学工程发展的新战略和人才培养新模式,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课程群,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全面实施与整体提升。

四、结束语

实现独具特色的新型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研究,实现扎实的信息技术背景、服务数字医疗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建设产学研研发平台和研究生培养平台,利用现有多企业协作的省部级科技平台,培养更具活力、创新型研究生人才,必须探索本学科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法和教学改革模式,在可能情况下与我国“卓越计划”进行有效接轨,探索在数字医疗人才培养领域开展应用型、工程型、创新性卓越工程师的可行性[4]。显而易见,只有注重过程管理、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学生能力的提高才有内在的驱动力,才能保证“三位一体化”创新型数字医疗人才培养模式成功实施。

参考文献:

[1]张阳德,,任力锋.生物医学工程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途径的探讨[J].中国医学工程,2004,12(3):106-107.

篇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6-0019-04

高等学校的分类与定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界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目前国际国内关于高校分类的研究较多,但统一并权威的分类模式并没有形成。正如高等教育专家潘懋元所指出的:“高校分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任何高校都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基本职能,基于职能视角的高校分类与定位既有普适性、全面性,也具稳定性、可操作性,应该成为必然的选择。

一、对高校分类现状的分析与比较

高校分类是对高校分类评价的基础,对于高校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科学的高校分类,不仅可以引导高校正确定位、特色化可持续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教育资源的有效分配,影响到公众对高等教育服务的合理选择;不恰当的高校分类,不仅制约教育研究的有效进行,还直接影响教育政策及评估标准的制定,并进一步影响各高校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方向,以致影响整个教育实践的理性发展。

在众多关于高校类型划分的方案中,目前较具代表性的有三种:一是美国卡内基的分类;二是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的分类;三是《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的分类。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Carnegie Foundation for Ad-vancement of Teaching)以学位高低为依据,将全美高等教育机构划分为6个层次,有的层次又细分为若干级别。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研究员提出,高校由类和型两部分组成:类反映高校的学科特点,参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结合各学科门类的比例,分为综合类、文理类、理科类、文科类、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法学类、文学类、管理类、体育类、艺术类13类;型表现高校的科研规模,按科研规模的大小,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4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年修订稿)将高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序数5)相当于专科、本科和硕士生教育,第二阶段(序数6)相当于博士生阶段,每个阶段又以人才类型和学习年限的差异为标准,将高校划分为5A、5B、5A1、5A2等若干类型。

对于第一种分类,是以教育层次的高低为依据的,而层次与类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层次的不同不能等同于类型的差异。层次与类型的互相牵扯,必然会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盲目攀比之风。第二种分类,以学科门类和科研规模的大小为依据,然而在学科分化与综合交相辉映、高校教学与科研并重发展的今天,任何高校的学科专业都具有综合化多科性,且都同时兼有科研与教学双重任务,两者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不可厚此薄彼,不同高校之间的区别只是在于学科门类的多少不同以及科研内容与方式的不同。第三种分类,以人才类型的差异为划分依据,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同时强调学习年限,导致我国高职与高专至今等同为一类。高校定位不只是高低层次的定位,也不只是学科门类的定位;高校分类也不能单纯以培养层次高低、学科门类多寡、科研规模大小、学习年限多少来划分,否则,必将鼓励所有高等学校以最终成为学术性研究型大学为发展目标,导致千校一面。

近年来有些学者从新的研究视角对高校分类评价提出了新思路。黄志广、张淑林提出,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专门人才、高素质劳动者“三类人才”为划分依据,将公办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职业型大学,按“资源与任务挂钩”的原则构建高校分类定位及评价系统。刘澍、杨绍珍提出,从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改造的视角切入,按认识成分由多到少、实践成分由少到多的原则,将高等学校分为学术研究型、专业应用型和操作实施型三种类型。潘黎则认为,可以基于知识的视角,依据知识劳动的三种不同类型,将高校分为知识创新型、知识融合与应用型、知识传播型三类。陈厚丰认为,高校分类标准及指标应当从输入、多元的视角来设计,提出从培养目标及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生成份、教师队伍、经济(地理)区域、宏观管理等八个维度十五个方面,分别设计中国高校的多元分类标准及指标体系。

这些研究从不同侧面,试图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与评价问题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笔者认为,这些新视角、新思路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首先,人才培养仅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因此依据人才培养的类型对高校进行定位和分类评价,显然不够全面。其次,人类发展的历史整个就是一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历史,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人们通过不断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与世界发生作用。因此,“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改造”是一个考察人类发展史的大命题和大视角。高等教育是最复杂、最丰富也是最辩证和最灵活的一项人类活动,用考察人类发展史的视角对高校进行定位和分类,显得有些笼统;而且,仅以实践性与认识性为主线建立高校的分类指标体系,也是不系统、不立体、不全面的。再次,尽管高校的主要活动是围绕知识展开的,但知识劳动并不是高校的独具特征,也不是高校的唯一特征,更不是高校的全部特征。因此,从知识的视角对高校进行定位和分类,显然也不够全面和准确。第四,陈厚丰的分类方法从高校的八个维度分别设计了15类分类标准及指标体系,虽然每个分类标准相互独立,针对性较强,但均是从高校的某一方面出发,不但没有解决高校分类的统一性问题,而且给本已错综复杂的高等教育机构分类问题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面对高校分类这样一个“世界性难题”,虽然研究较多,成果颇丰,但并没有形成一种统一并权威的高校分类评价模式,无论研究方法和视角存在多大的差异,目前所有关于高等教育机构分类问题的研究都很难取得让人信服的结论。要解决这一难题,关键是要针对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建立一个能够全面体现高校职能特征、科学有效的高校分类标准,为建立形成资源分配与职能发挥程度相关联的高校绩效评价模式打下基础。

二、基于职能视角的高校分类基本依据

高等学校的分类是否科学合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类维度的设计。所谓维度即方向性。对空间的物质来说,其在形态上是三维的,可以用前后、左右、上下三个方向上的数据进行描述。反映在高等学校上,就是用最能体现学校历史沿革、办学条件、人才培养的取向和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学术声誉、为社会服务的情况等多样化特征的参数来表征,使之具有某种确定性。从而使不同的院校能够体现出各自的风貌和个性。由于高校的职能是其合法存在的基础,因此,从高校履行职能的情况来考察衡量高等学校就是题中应有之义。

考察世界大学的发展历史,大学职能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中世纪后半期(12~13世纪)大学的产生到18世纪末。这一时期的大学多与社会隔绝,处于保持知识纯洁性的“象牙塔”时期,大学唯一的职能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对社会的影响只是一种低层次的间接作用。大学职能演进的第二阶段开始于19世纪初叶,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促进下,大学产生了科学研究的新职能。这一新职能的产生一般认为是从1809年洪堡创办的德国柏林大学开始的。洪堡提出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教育与科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和办学思想,后来被世界各国大学所效仿。大学的职能也演变为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由于科学研究职能的产生,这一时期的大学开始对社会产生“直接影响”。大学职能发展的第三阶段从19世纪中后叶延续至今。大学产生了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为了鼓励大学培养当时社会急需的大批实用型人才,美国于1862年颁布实施《莫里尔法》(MorrillAct),相继建立一批赠地学院;1887年,美国又通过一个类似《莫里尔法》的《哈奇法》。以促进农业教育和科研事业的发展。这些法案的出台给美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变化:一是刺激了公立高等教育的最大发展;二是突破了大学仅培养牧师、绅士、教师、律师和医生的传统,促使高等教育直接面向社会为工农业生产培养应用型人才,使大学有了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良好开端。创建于1848年的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在忠实履行为社会服务的职责方面为世界大学树立了最好的典范。威斯康辛大学把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尤其强调大学主动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威斯康辛思想”把全世界的大学带人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许多大学都敞开校门、直接为社会服务,地区企业也纷纷向学校投资,形成了社会扶持学校、学校服务社会的办学格局,大学职能也由校内教学、发展科研演变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三结合的多元化职能。历史发展到今天,虽然人们对大学职能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和创新,但对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项基本职能的认识是普遍一致的。

由此可见,无论高校办学规模大小、办学层次和水平高低,也无论其学科门类多寡,任何一所普通高校都兼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能,只是每所高校发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三大职能发挥的程度也不等而已。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今日大学的功用已经涵盖了教学、研究和服务三个领域……我们应当了解,大学功用涉及的三个领域,并非所有提供高等教育的学校都能够做得到,更不必说都能做得好了”。“有的大学可以在教学、研究和服务三方面都做,但大多数的大学则只能偏重其中一方面或二方面”。

由于不同高校承担三大职能的情况不一样,因而也就产生了所谓的高校类型。因此,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三个方面的任何单一方面作为高校分类的依据都难免有失偏颇,只有将三大职能放在同等位置加以考察,分类结果才能全面体现高校的职能特征。正如伯顿·克拉克所述,“不同层次的专业培训,不同类型的、适合不同学生的一般教育,复杂程度不等的研究,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因院校的分工后产生了各类相应的组织结构而得到承担”。科学的高校分类方法应从哲学视角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辩证分析,在分析它们的个性差异同时,抽象概括出它们共性的过程和要素,力求使使分类标准既符合“统一性”,又具有“灵活性”,这一共性的过程和要素即高校所共有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

三、基于职能视角的高校分类方法

笔者认为,从高校三大职能视角切入,分别以人才培养为横坐标(x),科学研究为纵坐标(y),社会服务为竖坐标(z),建立三维立体坐标系,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别计算出每所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得分,即X、Y、Z值,再依据各高校三大职能得分在三维坐标系中所占的比值,通过比较X、Y、Z值的大小,就可以对高校进行大体分类。

如图1所示,横坐标X代表高校人才培养职能的发挥程度·纵坐标Y代表高校科学研究职能的发挥程度,竖坐标Z代表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程度。坐标系中的三菱体表示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不同类型的高校各处于三菱体内的不同区域,依据X、Y、Z三项值的大小,可以判断各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项职能发挥程度的高低,任何一所高校都可以在其中一个区域找到自己的位置。

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在科学理解高校三大职能基本内涵和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曾对基于职能视角的高校分类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个视角设计了一级指标;遵循可比较易操作、各项指标应尽可能简便易行、有利于数据的获得和甄别等原则,设计了二级指标与三级指标。同时,研究提出了各项指标的得分计算办法。

按照前述思路,通过对分类指标做规范化处理,即可建立高校分类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设计有效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对高校的分类。分类的基本方法是分别计算高校在三大职能上的总效用值,即高校在三维坐标系中的X、Y、Z值,然后对各高校X、Y、Z值进行比较分析,得出高校所属类型。

依据高校三大职能发挥的不同程度,可以将高校大体分为教学型、研究型、应用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应用型、研究应用型和综合型七大类。针对每一所高校而言,具体分类办法如下:(1)如果X值较大,Y、Z值较小。表明该高校人才培养实力较强,以教学为主、兼顾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属于教学型;(2)如果Y值较大,X、Z值较小,表明该高校科学研究实力较强,以科研为主、兼顾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属于研究型;(3)如果X、Y值相近且较大,Z值较小,表明该高校教学、科研并重,兼顾社会服务,属于教学研究型;(4)如果X、Z值相近且较大,Y值较小,表明该高校教学与社会服务并重,属于教学应用型;(5)如果Y、Z值相近且较大,X值较小,表明该高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较强,属于研究应用型;(6)如果Z值较大,X、Y值较小,表明该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较强,属于应用型;(7)如果X、Y、Z值三项相近,表明该高校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实力相当,属于综合型(表1)。

当然,由于高校三项职能产生的时间有先后,加之观念的束缚,大多数高校社会服务的职能发挥还不够充分。因此,从目前的高校实际看,前5类高校相对较多,6、7两类高校可能没有或偏少。本研究之所以仍这样分类,一是考虑到研究方法本身的全面性;二是考虑高校的发展性,为将来可能出现的新型高校预先留下发展的空间。

四、基于职能视角高校分类方法的基本特征

与现有的各类高校分类办法相比,本研究方法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或者说是优点。

一是研究视角全面体现了高校的职能特征。“高等学校公认的三大职能是高等教育本质的外化与体现,理应成为高等学校分类的依据。但在我国高等学校分类实践中,通常只把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职能作为分类标准,有意无意地忽视社会服务职能,导致社会服务职能这个标准长期处于一种缺失状态”。有鉴于此,刘献君教授认为“在高等学校分类和定位中,每一所大学都应力争体现三大职能,但各自应有所侧重。不同的侧重,构成了不同的类型。在我国现有高等学校的分类中,……缺少侧重体现社会服务的类型”。本研究从高校职能的视角,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摆在同样重要的位置进行考察,更能全面体现高校的职能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