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实用13篇

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

篇1

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经济增长:一个基础理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多数人的心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指自然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而没有将人文社会科学当成第一生产力。之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我们认为自然科学是“硬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是“软科学”。实际上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就笔者的认识而言,科学没有“软”、“硬”之分,如果说科学也有“软”科学和“硬科学”之说,那么,我们认为,不仅自然科学是“硬科学”,而且人文社会科学也是“硬科学”。最早明确提出社会科学也是“硬科学”的是西方未来学家贝尔。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社会科学》一书中,通过对从1900年到1965年的52项“社会科学方面的进展”的分析后认为,人文社会科学早期主要是定性的,而后来的成就主要是数学和统计方法的改革、是由定量分析推导出来的理论,这样人文社会科学正在变成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硬”科学。那么,人文社会科学作为“硬”科学,它“硬”在哪里呢?贝尔认为:第一,人文社会科学同技术成就和发明一样有其明确的定义和行之有效,第二,人文社会科学的成就也能像现代自然科学一样,在较短的时期内得到社会的广泛承认.或者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社会科学之所是“硬科学”,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一是人文社会科学具有与自然科学相同的发展态势和特征,二是人文社会科学具有与自然科学相似的结构性,三是人文社会科学逐步引进数学方法,与自然科学一样,越来越表现出精确性和可测量性,四是人文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一样具有可操作性[2]。

一般地,自然科学的功能主要是认识和变革“物”,实现物质变换,人文社会科学的功能主要是研究人和社会,实现行为变换。随着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演进,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层次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大。团队行动、互相依赖活动的普遍化、社会化、复杂化,客观上要求在生产实践、社会管理和决策中,以科学决策、科学管理来代替经验的成规,使社会活动过程受到科学的控制并按照科学的原则加以改造,合理配置和协调生产力中的各种要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自然科学作为基础,更需要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例如,管理科学的发展及其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是人文社会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生产力的典型例证。历史上,“泰罗制”在美国的推行,使美国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倍,工人收入普遍翻了一番,资本家的利润则增加了两倍[3]。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人文社会科学是生产力中的“软件的软件”,人文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4]。

正因为这样,我们说,人文社会科学是生产力,人文社会科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在一些特殊的时期,人文社会科学所起的作用比自然科学更大、更有力。例如,邓小平同志强调的“改革开放”,并以此推动的农村改革,这不仅是社会科学理论领域中一项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创新,正是因为农村改革使中国能够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 %的人口,解决一个世界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转化生产力,尤其是不少改革方案的设计都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具体体现,多数改革方案的实施无疑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随着现代社会对人文社会科学需求的不断增加,作为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精神力量的“精神生产力”的人文社会科学不仅是生产力,而且必然上升为“第一生产力”[5]。既然人文社会科学不第一生产力,我们就必然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以便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6]。

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经济增长:一个描述性分析

实事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经济增长是双向互动的。一方面,经济增长快慢决定了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能够用多少资源投入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活动之中;另一方面,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又直接或者间接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增长,可以说,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对于经济增长具有较大作用。在这里,我们用数量来代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能力,用人均GDP表示经济实力。图1 是中国1979-2011年期间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与人均GDP之间关系变化图,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人文社会科学或者创新与经济增长发展之间具有正相关性。

图1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与人均GDP的关系

就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来看,我们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进行观察。如果从横向看,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表1给出了20个省市区2000年和2011年人文社科研究或者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从表1中可以看出,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较好的对应性,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较强的省区,一般也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例如,北京市2000年人均GDP在全国排第2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在全国排第1位;江苏人均GDP在全国排第4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在全国排第2位;贵州人均GDP在全国排第31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在全国排第27位,等等。2011年情况也大致如此,北京市2011年人均GDP在全国排第3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在全国排第1位;上海市人均GDP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排第2位,江苏人均GDP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排第11位,吉林人均GDP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排第11位,等等。 从纵向分析我们也可以得出相似的结论,图2给出了贵州、四川两省1979年以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与GDP关系的变化情况,从图2可以看出,四川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一强于贵州,人均财富水平也高于贵州。

表1 人文社科研究与经济增长

单位:元、篇

图2 四川、贵州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与人均GDP的关系

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经济增长:一个实证分析

(一)研究假设

在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主要取决同志土地和劳动力,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则认为,经济增长除土地和劳动力之外,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就是资,资本对于经济增长来讲是更为稀缺的要素。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情况看,其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科技和知识。对此,新经济增长理论进一步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中,在推动经济增长的要素中,知识是更为关键的要素,因为在OECD国家,经济增长50%以上主以知识为基础的[7]。从前文的分析中,我们看到,不管是从知识的层面上看,还是从科学技术的层面上,人文社会科学不仅是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也是人类社会知识的核心内容。所以,我们才说,人文社会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或者创新对于经济增长来讲就是内生的,而不是外生的。因此,我们在研究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或创新应纳入经济增长模型进行分析和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加全面的考察经济增长的真正原因。基于此,可以得到一个研究假设: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或者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经济增长的基石之一。

(二)研究模型

按照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土地、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多少,而新经济增长理论则认为,仅有此是不够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及创新对于经济增长来讲,具有重要作用。

如果经济增长用GDP表示,劳动投入量用L表示,资本投入量用K表示,土地投入用R表示,则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模型为

GDP=f(L,K,R)(1)

如果我们考虑文社会科学研究或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则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变转化为新经济增长理论模型,这样,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模型(1)式便转变化2式。

GDP=f(L,K,R,P)(2)

为了检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或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我们用每个省区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发展的论文数来代表人文社会科学创新水平或能力的高低,用P表示。

AGDP=AKαLβPλ(3)

其中AGDP主要表示各省区人均GDP,K表示各省区的资本投入,L表示各省区的劳动投入,α、β、λ表示资本、劳动和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的产出弹性。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所使用的计量模型是经过对数化的生产函数,其具体模型为:

LnGDPI=a0+a1LnL+ a2LnK+a1LnP(4)

式中GDPI表示经济增长指数,L表示劳动力投入,K表示资本投入,P表示科技投入。

(三)样本及资料来源

本文研究的样本区间为1979-2011年,经济发展水平用人均GDP来度量,资本投入用固定资产投资来代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或创新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数来度量。其中经济发展水平、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数据来源《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2011),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各省市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文社会科学发表数据来自于CNKI(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于青海省缺少部分年份资料,因此,在分析研究中及统计检验中不包括青海省。

表3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经济增长

(四)计量结果

我们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的结果列于表3中,从表3可以看出,劳动、资本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经济增长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615449、0.306140和0.099474,在对经济增长的三个解释变量中,劳动的贡献是最大,说明1979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走了一条劳动密集之路,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次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经济增长也呈正的贡献,模型估计结果均通过了相应水平的显显性检验,同时模型还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四、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

我们运用1979年至2011年30个省区经济增长、劳动力、资本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面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贡献,凡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强的省区,一般多是经济发展比较快的省区。这启示我们,推进经济持续增长,必须大力繁荣人文社会科学,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为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增长提供更的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洪名勇.科技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实力差异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03(5):606-610。

[2]龚廷泰.再论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7-13。

[3]文兴吾.社会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生产力[J]. 社会科学研究,1999(5):16-20。

[4]马瑞萍.哲学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J].理论前沿,2008(23):35-36。

[5]林坚.人文社会科学地位、功能及其评价[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7(1);19-25。

[6]尹书博.发挥社会科学研究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5-29。

篇2

一、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

地方本科院校的使命和办学目标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地方本科院校“使命”内涵的认识和理解程度,直接关系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如何搭建服务平台,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等。文山学院是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原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成立的地方本科院校,要真正做到“立足地方,为地方服务”,就必须从根本上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

(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地方本科院校的服务支撑

地方本科院校所在地大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的发展迫切需要人才、科技和文化支撑。文山州是集老、少、边、山、穷和原战区为一体的民族自治州,素有“滇桂走廊”之称,也是通往越南的重要通道之一,具有通边达海的区位优势。近2O年的战后恢复建设,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文山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围绕建设云南面向泛珠三角和东盟开放的新高地,增投入、扩总量、创特色、促转型,突出打牢基础、结构调整、产业发展、改善民生四个重点”,继续实施农业立州、工业强州、城镇富州、开放活州、科教兴州、和谐稳州“六大战略”,加快生物资源开发、新型冶金化工、现代商贸物流、旅游休闲度假“四大基地”建设和通道经济发展步伐,完成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一大批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留得住、用得上、千得好”的应用型人才完成科技创新来实现。文山学院作为文山州唯一的本科院校,承担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提供科技支持、引领文化发展的重任责无旁贷。

(二)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共生共荣的关系”,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出了高远的人才服务、科技服务和文化服务要求。文山学院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基础薄弱,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重大科研创新方面无法与老牌高校竞争,只有结合本地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利用文山州“通边达海”的地缘优势,在学校办学定位上充分体现贴近文山、融人文山、服务文山的特点,提高学科专业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社会适应度和认同度,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才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赢得区域社会的认同和肯定,才能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才能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校跨越式可持续发展。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指出:“服务应该是大学唯一的理想。”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式是“依托自身的人才、知识和技术优势,开展知识与技术的传播、应用和创新,为地方各类社会组织提供人才输出、理论服务、科技报务、咨询服务和信息服务,进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区域化要求地方高校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相适应,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文山学院应适应区域社会发展需求,努力成为区域社会发展的知识库、人才库、动力源,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的社会进步。

一是提供人才培养、培训服务,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输出地。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经济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大批的专门人才。文山学院享有为文山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区位优势,承担着其他高校不可替代的责任,在合格本科院校的建设过程中,学院应大胆探索实践,努力构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有潜力”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为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做出努力,突破制约地方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的人才瓶颈,让学院真正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

二是提供科学研究服务,努力实现产学研的结合,成为文山地区经济发展的科技“动力源”和“助推器”。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文山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正从“高投入、高耗能、低产出”粗放型经济向以科技创新和绿色生态的内涵式、集约型经济转变。文山学院应重点围绕文山州的三七、烤烟、畜牧业、矿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和以三七为主的生物药业、矿冶、电力、林浆纸、建材和农特产品加工等六大产业集群开展科学研究,通过校企合作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将学校潜在的科技优势转化为文山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的生产力,将文山州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使学校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和“助推器”。

三是为地方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成为地方政府决策的思想库。信息服务主要是指信息搜集、整理、加工、传播、交流、运用等方面的服务。在合格本科院校的建设中,学校要在充分发展文山州生物资源开发研究中心、文山民族研究所功能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文山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一步整合科研人力资源,成立若干研究所,主动承担地方政府下达的政策性研究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为地方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信息参考,力争成为地方政府决策的思想库。

四是挖掘地方民族文化资源,突出校园文化品牌,争做区域文化繁荣“辐射源”。文山学院是区域内唯一的本科院校,在本科院校的建设中,要着力依托校内文化团体和地区特色浓郁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展文化研究,加强与国际、国内、省内文化机构和社区团体的文化交流,积极融入地方文化建设的活动中,把学校建设成区域内先进文化发展的中心。启动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提升校园文化品质,通过广大师生自觉主动的行动,将先进的文化理念、生活方式、学习方式辐射和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成为引领区域文化发展的“辐射源”。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策略思考

高等院校要牢固树立立足地方、依靠地方、主动为地方发展服务的意识,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和办学的目标追求。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生存发展之本,彰显办学特色之道。

(一)准确科学的办学定位,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

教育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其发展必须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在建设过程中找准服务面向、科学地明确办学定位,是学校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学校正确把握发展方向,实现跨越式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更是实现其服务功能的前提基础。文山学院坚持“立足地方,为地方服务”的原则,明确了“立足文山,面向云南,以师范教育为基础,为地方培养合格师资和适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和“德才兼备、一专多能、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技能”的人才培养定位,这一定位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区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走特色办学之路,将学校所在区域确定为办学和服务的最大市场,既可以强化学校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保证学生“学有所为”、科研“研有所用”,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也可以加强与地方经济文化行为主体——政府的沟通和联系,避免地方政府和企业舍近求远找他人解决问题的尴尬,为学校谋求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二)创新务实的内涵建设,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

俗话说:“打铁要靠本身硬”。地方本科院校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身做强是保障。自身做强的核心内涵:一是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不断加强办学软、硬件建设,为服务区域社会提供良好的资源条件。二是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彰显办学特色,向社会输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合格人才。三是要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和科研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彰显办学特色,文山学院必须加大投人大力推进学科专业建设,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构建以优势专业、特色专业为支撑,各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强化精品课程、名师、重点实验室和示范基地的建设,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拓展育人渠道,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注重创新教育,积极探索订单式培养和校企合作办学的新途径,提高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质量的社会适应度。

科研水平的提升,是数量、质量和针对性的同时提升。学校积极实施科研强校战略,鼓励广大教师多出科研成果,出上档次、上水平的科研成果。在提升科研水平的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鼓励教师把科研选题立项与文山州经济发展需要、文化品牌打造、城镇规划建设、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旅游资源开发等结合起来,增强科研应用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提高学校科研的社会适应度。

(三)高效快捷的保障机制,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以提升服务能力为目标的高效快捷的保障机制的建立,是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对于文山学院而言,结合学院条件和地方实际需要,着力打造三种机制刻不容缓。一是制定和完善校内服务动力机制,通过制度引导和利益驱动,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地方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更多高水平教师参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的科研项目。二是运行协调机制,即成立协调机构、建立协作制度,通过制度、人员和经费保障制度,打破管理体制和行政隶属关系的限制,及时掌握地方急需的服务项目和服务方式,保证服务的持续健康和及时有效,提高服务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三是建立地方高校与企业的“联姻”机制。由地方政府牵头,推进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合作,发挥高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动力源”和“助推器”的功能,帮助解决地方经济建设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使学校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科研高地。

(四)灵活多样的服务平台,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

机制灵活、功能多样的服务平台是充分发挥地方本科院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功能的重要载体。文山学院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加强内涵建设的基础上,搭建好三个服务平台。

一是人才输出平台。学校要想真正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输出地,必须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培育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探索校企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社会适应度,促进区域社会从人口资源大州向人才资源强州的转化。

篇3

一、何为科技法

所谓科技法就是科学技术法的简称,是国家调整科技活动领域中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主要包括诸如《科学技术进步法》、《科技组织管理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学技术普及法》等法律法规以及规章等。

二、科技法的作用

科技法是顺应时代的潮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应运而生的,从时间层面来说它的出现远比科技晚的多,但是从发展速度来说,它一点不亚于科技和其他的法律部门,并且在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科技法一出现就展示了它不容忽视的巨大作用。

(一)科技法对科技的作用

科技法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但是辨证的看,科技法的产生和发展又为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方面,通过确认科学技术事业的地位以及优惠政策和扶植措施的规定,从人力、财力等各方面给予有利的支持,直接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对某些具有较高的潜在危险性的科学技术如重组DNA分子技术、安乐死、克隆之类的高新技术经过法律的确认与调整后,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获得充分而合理的发展,使其不至于因部分公众的反对而遭到阻碍和压制。

(二)科技法对经济的作用

从《科学技术进步法》的立法目的能看出《科学技术进步法》的最终目的是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以,科技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不仅立法目上,从本法其他条文和其他法律中也很容易发现这一作用。

(三)科技法对文化的作用

科技法对文化的影响也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科技法对科学技术文化起到了促进作用。《科学技术进步法》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原则无论是系统性的校内科学探索和科学体验活动还是各级专业干部的科技培训;无论是科技场馆的合理布局还是建设和运营质量;无论是科技项目的公开还是交流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外,产学研相结合原则也给科学技术的学校文化和科研机构文化与产业文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利于明确促进科技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要求。

三、科技法的地位

对于科技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定位问题在科技法学界一直是有很大的争议的,曹昌祯教授对此问题曾研究比较过,主要有“宪法性法律说”、“综合性法律部门说”、“领域法说”、“独立部门法说”、“特殊部门法”、“行政法一部分说”、“经济法分支说”七种观点。

曹教授对各种观点进行了评论,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详细而严谨的论述。经过思索,个人完全赞同曹教授关于对宪法性法律说、综合性法律部门说、领域法说、独立法律部门说以及行政法一部分说的评论,也很钦佩曹教授关于特殊部门说的论述。

(一)从立法目的来看科技法的定位

通过科技法体系可以看出科技法的核心主线应当是科技进步法,我们再来看《科学技术进步法》的立法目的,据此能够看出科技法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经济发展,因此把科技法划为经济法一部分是比较合适的。对于曹教授关于经济法分支说的评论“认为科技法是经济法的一个分支,其依据是科技立法的目的是推动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一观点不是从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分类出发,而是从立法目的出发,自有其道理。但这一观点无法包容科技法的立法目的中还有推动科技为社会发展服务和保护生态环境服务的内容等。”对此,张宇润教授认为首先,经济法也是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不过它调整的社会经济关系不是体现个体利益本位的社会关系,而是具有直接社会性的社会关系,经济法从社会经济总体和公共经济的角度考察和调整社会关系;其次,经济法的目的不仅为经济建设服务,而且还要为社会发展服务和保护生态环境服务,并非完全局限于经济利益,公共经济法、循环经济法和可持续发展经济法就是属于经济法的一个发展方向。

(二)理论结合实际看科技法的定位

法学理论研究和法律实际情况应该是互相促进、不可分割、不能独立的,法律实际情况为法学理论研究提供素材并限制其范围,法律理论研究为法律实际情况提供基础并作出指导。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上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徐显明教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答记者问详细回答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容,包括保证宪法实施的宪法相关法部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所有法律关系的民商法部门、国家管理社会事务的行政法部门、国家调控经济的经济法部门、保障公民的社会权利的社会法部门、刑法部门和程序法等七个法律部门,当然对于科技法属于哪一法律部门并没有作出解释说明,不过按照理论结合实际分析还是将科技法作为经济法一部分较为妥当。根据七个法律本门各自的特点很容易将科技法从宪法、刑法和程序法中排除,那么只能在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和单独法部门中确定。根据《科技进步法》的立法目的可以排除社会法。通过第二条可以看出在科技法的主体国家的参与占到很大的份额,统观《科技进步法》全文75条,“国家”一词出现了89次,且多数都是以主体的身份出现的,所以科技法中主体之间不容易平等,所以排除民法部门。科技法学说目前还是一个新兴的部门法学说,独立部门法学说很难被学术界接受为一般性共识,并且既然我们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法律体系已经形成,那么只要科技法能够划入已有的部门法中就不应为独立部门。那么我们就要分析科技法能否划入经济法或行政法部门当中。虽然科技法中很多情况下都是国家作为一个主体,表面看符合行政法的特点,但是国家作为一个主体并非起到管理的职能,而主要是引导与指导作用,另外,考虑到科技法的立法目的,还是将科技法作为经济法一部分较为妥当。

【参考文献】

[1]林俊华,张艳丽.世界各国科技立法综论[A].蒋坡.科技法学研究[C].法律出版社,2007.

[2]中国科技立法考察团.对奥地利和英国科技立法的考察[A].国家科委科技政策局.科技立法——新的开拓领域[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

[3]易继明、周琼.科技法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法规选编(第一册)[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

[5]罗荣,等.科技法与经济法导论[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

[6]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Z].2007.

篇4

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化和高等教育地区化趋势的出现,高校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已普遍为世界各国所重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要求高校必须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当前,辽宁的产业发展处于工业化中后期。谋求经济转型升级、城市发展水平提升和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成为辽宁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辽宁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低碳经济为主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这就要求辽宁省高校积极参与地区发展,更大程度地融入辽宁社会经济发展中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和带动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高校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科研成果以及创新动力等促进因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反之,区域经济是区域高校发展的基础。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为高校提供物质条件,是高校发展的支撑与引导因素。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一)区域经济对高校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区域经济为高校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区域经济发展影响高校的办学理念、层次结构、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就业形势等方方面面。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区域经济对区域高校的制约和影响更为明显。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推动高校发展建设的主要动力。

(二)高校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三项主要职能。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且对科技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区域性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不同的区域经济在发展并形成自身经济特色时,需要高等教育与之配合,为之服务,形成一个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系统。高校不仅在知识生产、传播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不断地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和科技研究,成为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思想库”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二、高校促进辽宁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实证分析

(一)辽宁省高校发展现状

辽宁是高等教育大省,目前已建立起与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学科门类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且整体发展趋势良好。2010年,辽宁省普通高校112所,分布在全省的14个城市。[1]2007年底辽宁省高校总数量位居全国第10位,本科院校数居全国第4位。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数50344人,居全国第11位。其中正高级职称的教师6232人,副高级职称的教师15926人,均位居全国第6位。[2]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辽宁省高等教育资源比较丰富。近年来,辽宁省高校主动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拓展学科覆盖领域和服务方向,以其拥有的人才、学科、科技优势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成为辽宁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助推器、科学技术进步的孵化器、文化繁荣的辐射源。此外,一些原中央部委属高校划转到辽宁管理后,也使辽宁与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各部委所属行业的联系更为紧密。同时,在服务辽宁区域经济的过程中,这些高校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力量,为提高辽宁省人口素质,实现“教育强省”战略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辽宁省高校促进辽宁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高校在辽宁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面对国家和辽宁经济发展的新环境、新机遇、新问题、新要求,高校必须认清自身在促进辽宁社会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

1.办学理念相对滞后,服务区域经济的意识不强

高校服务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没有从根本上树立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从高校管理层面到教学科研人员参与区域社会经济建设的意识不强,程度不够。多数教师固守脱离实际的校内教学、科研工作,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能力较差,很少走出校门服务社会。大部分高校和所在区域政府尚未建立起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也压制了高校和高校教师主动为区域社会经济服务的积极性。正如王旭东(2007)指出的那样,目前我国许多地方高校没有认识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仍按原有的办学模式,在人才培养上追求规模、层次;在学科专业建设上追求大而全;在科研研究上不联系实际,只关注课题、论文数量。[3]

2.区域经济发展体系各要素之间互动合作机制尚未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高校与区域企业缺少有效的联系和沟通,沟通渠道尚不顺畅,合作机制有待完善;区域政府未能很好地发挥牵线搭桥的协调引导作用,致使高校的科技成果不能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表现为:传统体制下的政府以计划配置区域经济发展体系各要素的方式仍未彻底改变;区域经济发展体系互动机制缺位;现有的技术创新中介机构和支撑服务体系较为薄弱,不适应企业技术创新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体系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外部环境欠理想;政府在科技信息等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方面尚需完善;科研成果不能面对实际需求,科技体制改革亟待进一步深化。由于渠道不畅,相当一部分有市场前景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很低,而高校注重理论研究,存在着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科技与生产结合不紧密现象,无法供给企业需要的具有市场前景和高附加值的科技成果。

3.高校教育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相脱节,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高校专业设置陈旧、结构不合理。一些课程的设置不能随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及时进行调整。许多高校不明确自身在区域经济发展体系中所承担的育人责任,不注重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筹划学科建设脱离区域经济、产业和技术结构的特征和当地文化资源状况。导致专业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不能完全满足和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致使高校教育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人才培养与经济需求的错位和脱节,不能很好地为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4]

4.高校科技引领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有待加强

长期以来,高校的主要工作偏重于教育功能的发挥,较少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特别是大部分区域高校科研整体实力相对薄弱,科研力量过于分散,未能充分发挥整体优势。主要表现为:一流高校缺失,高校、科研院所机制不活,关键技术领域重大突破少,与生产和优势产业结合不够紧密等。致使高校运用科学理论解决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为当地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高水平的信息咨询服务,高校科技对区域经济建设的引领、支持程度不够。

三、高校促进辽宁社会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作用,努力将高校的优势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当前,辽宁高校应努力提升自身发展质量和水平,在辽宁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创新办学理念,多种形式服务区域社会经济

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是辽宁高校办学理念的核心组成部分。高校要从根本上转变传统观念,创新办学理念,牢固树立服务区域的指导思想,采取开放式办学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地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1)创新办学理念,服务区域社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是高校的职能和使命,而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高校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与发展的出路也在于服务社会。当前,教育科技正在发挥着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作用,辽宁省高校作为辽宁科技和教育领域的培养创新基地,要创新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办学理念,明确自身定位,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全方位地融入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去。

(2)树立开放式办学思想,借助文化辐射促进区域文化建设,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精神支撑。高校应以开放性的大学文化建设模式向区域辐射先进文化。高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氛围、价值取向等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辐射作用。要积极利用高校在引领和传承先进文化方面的优越条件,引导校内先进文化向区域社会转移。 [5]

2.加强政策引导,建立互动机制,创新体制机制

(1)实现高校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必须建立高校和政府、企业(社会)三方互动机制,各司其职,共同努力。

就地方政府而言,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树立为高校和区域发展服务意识,充分发挥桥梁和引导作用。制定倾斜政策,鼓励高校与社会加强联系与合作,协调高校与企业的利益关系,为高校服务社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统筹规划高等教育,加大投入,改革管理体制,扩大高校的办学自。就高校而言,要积极加强与地方的合作与交流,主动承担起促进区域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职能。充分认识“企业是创新体系建设的主体”,关注企业亟需的具体技术问题,以赢得地方的信任和支持,在服务中求支持、求发展。就区域企业而言,要赢得区域政府的支持,主动寻求与高校的合作,共同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和科技方面的优势,企业在资金和设备上的优势,使各自的资源得到最佳的互补和配置,促进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高校与企业合作等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形成。

(2)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创新要素,建立有利于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营造有利于创新文化生长的制度环境,把蕴藏在广大科技人员中的创新活力激发出来,优化配置各种资源,使高校真正有效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体系建设,促进人才、教育、科技、产业的良性互动。

3.构建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产学研合作通过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体系所需各种要素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地促进辽宁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要走出去,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向和需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并以此为依据确定高校的科研项目发展方向及专业设置,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实际相脱离问题,使科技成果更加贴近企业和市场需求。结合辽宁省现状,辽宁省高校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可采用松散的产学研合作、大学衍生企业、入股型产学研合作、大学科技园、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产学研合作模式,形成多种模式共存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多层次、多元化的产学研合作,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增强辽宁省高校与地方的联系,以项目为牵引,开展社会服务、引领区域创新,形成高校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体系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

4.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实现高等教育和区域发展的有效对接

辽宁省高校的战略“定位”一定要着眼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和高校自身的条件,坚持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建设,找准与企业、区域发展的利益共同点,紧密围绕辽宁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学科和应用型、创新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调整学科布局、专业结构和培养规模,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学科专业的合理布局与升级,解决专业人才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以适应辽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5.提高服务区域经济能力,引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高校服务能力是指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教学服务能力、科技服务能力、信息咨询能力等诸方面能力的综合。[6]辽宁省高校作为辽宁科技和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应当为辽宁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特别是在辽宁高层次人才培育体系建设中发挥龙头作用,在辽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在辽宁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思想库作用;在全面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中,加快提升高校发展质量和水平,不断增强自身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能力。这就要求辽宁省高校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创造多种形式的学习机会,及时更新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水平,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充分发挥高校教育和科技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辽宁省教育厅. 2010年辽宁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省略/secpage.htm?actionType=viewjsp&id=13661.

[2]辽宁省教育厅,2007年辽宁省教育统计年鉴[Z].

[3]王旭东.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4]任培秦.高等教育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思考[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13.

[5]许立.大学文化是城市精神的缩影[N].大连晚报,2010-09-25.

篇5

1.1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法产生背景具有一致性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目的、规律和道路等问题的“世界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20世纪90年代我国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观。该发展观主要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今与未来的关系,但是其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不突出。因此,这种发展观在21世纪初又进一步发展到突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以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内容,以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符合客观规律要求的发展理念。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绝非偶然,也是因为我国出现了以上类似的“世界性问题”,科学发展观中国是对世界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经济法也是现代社会的产物。经济法是为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整体利益而衍生和发展的。对我国而言,由于我国发展历史,特别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性,我国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具有自己的特色。与西方相同的是,中国经济法面临同样严重的社会整体经济问题。在解决严重的普遍的社会整体经济问题上,中国经济法与西方经济法殊途同归。现代先进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的产生、演变与经济法的确立、发展都是在现代社会出现的。它们面临和解决同一时代的社会问题,只是前者涉及的问题更为广泛,处于更高的层面,后者主要是在社会经济领域;前者是哲学视角,后者是法律控制视角;后者的出现早于前者。在中国,两者的出现和发展也基本上遵循这个规律。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后,对社会上的一般人而言是一个新的提法,但是对经济法学界而言并不新奇,因为我国经济法一直在致力于解决社会经济整体发展中的问题,很多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问题早已纳入经济法的视野,而且经济法所要解决的问题均是科学发展观要求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

1.2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法理念具有统一性

以人为本与社会本位人类发展观的理念与价值取向,经历了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根本宗旨,它有两层含义:①人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具有主体的意义;②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第一点解决了发展的最终目的这一根本性的定向问题,即追求发达的经济只是手段性,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满足人们各种层次的需要;第二点是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即随着社会进程的推进,每个社会成员的尊严以及平等、自由的权利应当更加得到保证,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应当持续不断地得到满足,其生活水准应当相应地得到不断提高。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理念的实现是以社会的整体发展为出发点的,它立足于社会,着眼于各个发展因素的平衡,从而实现社会上每个人的发展。这个特点与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理念不谋而合。经济法是面临和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而产生的,经济法的使命是立足于实现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在任何情况下都以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为重,它“以社会为本位,解决诸如经济增长、平衡协调发展、充分就业、整体的交易安全和交易即竞争秩序、保护弱者、官民捆绑参与国际竞争等整体性问题。”如果说民法的“帝王原则”是诚实信用,那么经济法的“帝王原则”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原则,即社会本位。根据社会与个体的关系,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最终是为了实现每个社会个体的利益。因此,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法在社会本位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上,两者方向是一致的。甚至一些学者认为,经济法所维护的社会效益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成果最大化,同时更是宏观经济成果、长远经济利益以及人文和自然环境、人的价值等诸多因素的优化和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理念与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社会全面发展的宗旨是一致的。

1.3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法目标上的联系

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一前一后相继提出,表明两者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有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是新时代的世界观,是党执政的观念指导,而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状态和目标,只有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目标。经济法同样以社会利益为本位,以社会经济和谐为目标。而社会经济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经济和谐是构成和谐社会的核心和基础。和谐社会不是不要经济增长,而是强调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增长的财富要均衡地分享。和谐社会是一系列具体的指标,不是抽象的。和谐社会的实现是—个艰苦漫长的过程,它的实现需要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文化的手段,而经济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主要制度性方法,它与民法、行政法等法律一起构筑和谐社会的大厦。在实现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科学发展观作为哲学思想,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因此,它对于所有的法律制度都具有指导意义。由于与经济法的共性更多,对经济法的指引作用更是强大,特别是我国目前经济法的立法、实施还存在很多缺陷和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无疑对我国经济法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经济法理论创新的启示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社会发展的哲学,也是指导社会科学发展的哲学。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并以此作为学科发展的指导方针,定会对学科的发展繁荣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经济法学发展到今天,正需要一个科学的发展观的指导。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经济法学作为一门年幼的学科,其发展更离不开创新。科学发展观对于中国经济法学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2.1“以人为本”对中国经济法理论创新的启示

篇6

当前,我国已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高等学校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与精英化阶段的一个根本区别在于高等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目前,学术界公认的大学职能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这三大职能中,人才培养是本体职能,科学研究是附属职能,社会服务是派生职能。作为本体职能和附属职能的延伸,社会服务的地位日益凸显,内容不断扩展,形式日趋多样。

1 大学职能的演变和“威斯康星理念”

1.1 大学职能的发展演变

一般认为,现代大学源于中世纪大学。中世纪大学是一种学者的行会组织,设文、法、神、医四科,保存和传递知识、培养专门人才是中世纪大学的根本职能。1810年,洪堡创立柏林大学。柏林大学强调科学研究是大学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与学科领域相一致的,以研究所和讲座为中心的大学体制,同时强调大学的学术自由。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签署了著名的《莫里尔法案》,一批与当地生产和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赠地学院”应运而生。其中,威斯康星大学明确把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自此,大学与社会之间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为社会服务成为高等学校的第三个职能。

1.2 “威斯康星理念”

1904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查理斯·范海斯提出了“威斯康星理念”,他要威斯康星大学成为本州人民的头脑,要给人民信息、光明和指引。范海斯认为,威斯康星大学要在一个农业大州的主要生产项目奶牛场中生存和发展,教授的皮靴上不能不带有牛粪。大学必须把整个州作为大学的校园。在为本州服务的过程中,威斯康星大学在学科方面也办出了特色:它的畜牧科学、生物科学和细菌科学等学科迅速占据全美领先地位。

1.3“威斯康星理念”的启示

从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的社会职能是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紧密相关的,同时也积极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的社会职能与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是互为因果的。而“威斯康星理念”给我们的启示是:高校尊重本土,坚守阵地,服务社区是其真正的主流和中心角色;高校是区域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中流砥柱。

对高等学校而言,把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致力于区域发展和服务,不仅能够推动区域各项事业发展,还能使高校的学科建设、师资水平、科研能力、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飞速的发展和提高。

2 高等教育现代化与经济社会发展

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教育和科技列为经济建设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1987年党的十三大又进一步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必须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处于“龙头”地位,承担着创新知识、传承文化、培养高尖人才的重任,能否较好地发挥高等教育的功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的需求,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高等院校处于人才培育链的终端,在高等教育系统中,首先是受教育者的个人需求。高等教育具有促进个人发展知识能力、养成个人文明素养、改变个人社会地位等多方面的价值。但除了个人需求,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更加重要。社会需求是企业教育需求和国家教育需求的统一,企业教育需求体现在对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录用,以及为在职员工提供的各类培训上。而国家对教育的需求则是国家鉴于经济社会发展,要培养各类劳动力和专门人才而产生的对教育的需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以科技、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

由此可见,在现代社会中,教育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比以往更加密切,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能够培养出具有高素质和高能力的人才,在经济发展中居于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地位,对促进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 高等学校的地区服务职能是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空间体现

高等教育地区服务职能是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空间体现,也为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实现提供了切实的落脚点。

(1)高校的社会服务要重视导向的一致性社会服务是高校总体工作中的一部分,必须服从学校总体工作的布局。社会服务要有利于教学和人才培养,有利于科研水平的提高和教学科研队伍建设,有利于学校总体实力的增强,有利于办学思路、政策不偏离国家发展、教育发展的整体方向。同时,高校社会服务要结合社会经济需求进行学科专业、科研方向调整,结合社会经济问题、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咨询,使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方向最大限度地与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方向相一致。

1)依据高校的个性特征找准定位

高校的发展定位就是指高校如何确定自己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在高校的定位中,关键的一点是必须把“特色”放在首要位置,“没有特色就不是好大学”。特色就是指办学的个性化,是学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精神等多方面的集中体现。高校应通过找出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劣势,定位自身的个性与特色,形成“特色就是战斗力,特色就是竞争力”的观念,以特色来促进学校发展,通过建立和巩固自己的特色最终形成优势竞争力。

2)在合理定位的基础上发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

每所高等学校的建设与发展,都离不开先进、准确、合理的学校定位。一个学校的定位准确与否,关乎学校办学的成与败、得与失、进与退。学校定位对学校办学行为起着规范、约束和自我评估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办学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能力和反思能力,及时纠正办学实践中的失误。高校有了准确合理的定位,才能有效地指导办学思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方向,乃至与地方合作的形式。

①结合所处地区经济优势加强办学特色

高校应针对所处地区的经济特色,找到学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契合点,在提升服务职能的同时增强自身优势。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实际就是高校与所处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形成良好的沟通与合作,结合地方的人才需求培养学生。在大学四年中以课程加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安排:学生既有基础课程的教育,又有专业课的学习,还有与专业相关技能的培训和证书考核制度;既有课本知识的学习,又定向到企业进行实际操作。这样,毕业生不再是空有热情,不能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也不会出现只会简单操作但欠缺理论深度,综合素质不高的现象。

②依据学校定位和地方特色规划专业发展方向

对于高校而言,发展是第一要务。面对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承担起全民教育的职责与扩招的必然趋势,如何扩大规模,增设专业,保证特色是高校发展的首要问题。依据所处地区的经济优势和主导产业,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开发专业、确立人才培养特色,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③结合地区实际进行科研,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作为高校三大职能之一的高校科研除去选取关系国计民生全局的重大课题之外,更应该选取贴近广大人民群众和地方经济实际的项目,不断地回答和解决在生产、生活中提出的问题,把高校中蕴藏的巨大的知识、人才优势和创新能力不断转化为国家的利益、社会的财富、人民的实惠。科研人员可以深入所在地区的企业、社区和人民群众中,了解他们遇到的难题、发展中的瓶颈;可以通过与企业领导、员工的接触了解他们正待解决的问题。这样,高校科研和地区发展间形成了一种良性发展的双向互动关系,也保证了科研的实用性。

(2)高校社会服务方式的多样性

1)推进技术创新,促进科研成果转换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及其在社会经济增长、结构优化、质量提升中的重大作用,科研服务在高校社会服务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高校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学生进行科研,形成一支强有力的科研队伍;另一方面要根据自身条件、学科优势、办学特色等,准确定位,拓展科研职能。

高等学校应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学科优势,以开展应用研究,推进技术、方法创新为导向,以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主动与地方政府、企业联手,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换。同时,还应组织教师、学生走进企业、走进农村、走进社区,推广实用科技,帮助企业、居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科学研究有针对性、实用性。

2)开展教学服务,为全民学习提供条件

目前,高等教育已进入内涵发展为主的阶段,一方面高校要不断发展自身的教学科研水平;另一方面要求高校面向本区域加强各类技术培训、文化培训。同时,高等院校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建设中负有重要职责,其中重要一点就是为区域内的“全民学习”提供条件和帮助。

现今,很多高校都开展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多语种培训等教育培训项目,为区域人口享受继续教育提供了条件。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教学服务的过程中,应充分注重将所授课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着力于进行技能培训、企业订单式委托培养、区域内居民文化素质提高等方面的服务,使教学服务更有实效。

3)适当开放高校资源,与社会融合交流

现代大学已打破了高墙深院、与外界不想交融的传统模式,取而代之的是高校与社会逐渐的融合交流,协作发展。高等学校拥有大量的人力资源: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教师、学生,他们可以面向社会开展一系列的技术、管理、决策等的咨询服务。高校还有丰富的教学设备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电教中心、网络中心、体育馆等,适当向社会开放这些资源,不仅可以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发挥了高校优势,进一步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了条件。

4)进行文化传播,成为区域文化中心

篇7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ervice;local economy;problems;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4-0271-02

0 引言

高职院校具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提高区域内人口素质,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其根本目标;另外立足和服务于所在区域并回馈地方社会,促进本地区全面发展,发挥其技术优势为地方经济增长服务,也是其重要职责。从某种意义上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的高低不仅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力的标准,更是衡量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质量的标志。高职院校应最大程度发挥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促使高职教育和地方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相互共赢。

1 服务地方经济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之一

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是目前公认的高校的三项基本职能。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因此,高职院校要在办学理念中牢固树立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要把握好高校的办学定位,以理性的态度,遵循方向性、科学性、现实性的原则,各自逐步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地方办学特色的名校。

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与持续升级,原来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转化。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对熟练劳动者和中、高级技工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就要求高职院校适应这种需求,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人才和科学实验设备设施也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为地方经济提供科技服务。地方高职院校存在的主要作用也就是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这是地方政府举办高职教育、扶持高职教育的根本动力。

职业院校发展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事实上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和地方经济的建设是密不可分的,职业院校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主动参与到地方经济建设中,为地方经济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反过来,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为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坏境,从而实现地方经济和学校自身的双赢。

2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准确的办学定位 高职学校具有自身准确的办学定位是发展的基础,准确的定位有助于高校明确身份和发展方向。办学定位是指一所大学在世界、国家、地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所处位置。地方高职院校定位,首先要确定“地方性”、“职业性”、“高等性”三方面具体内涵,从而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专业类别、服务方向等具体内容,做到各安其位。

2.2 没有清晰的办学思路 高职院校办学要以就业为导向,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贴近市场,满足市场。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上重视不够,没有意识到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办学理念落后,缺乏市场的前瞻性。在管理中还存在重教学、轻科研服务的观念,一些领导和教师甚至认为搞科技服务自身不具备实力、是浪费办学资源。部分高职院校领导重视到了教育教学管理的内涵建设,却忽视了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没有主动融入的意识。缺乏服务的机制,在社会服务方面不能做到在深入研究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长远规划,没有从区域范围内统筹资源、整合力量,不能做大做强自身的品牌。一些高职院校“关门”办学,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结构不相适应,科研的应用性不强,与相关产业结合程度差,服务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相应的激励机制尚待建立、健全等等。

2.3 办学水平有待提高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至今,总体规模上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基本形成了每个地级市至少设置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格局。但这种跨越式的、带有拔苗助长性质的发展方式,势必给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一些问题。在高职院校中,多数是从中专、技校升格而成,办学理念还存在原来单纯的教学模式,最突出的就是很多高职院校办学水平低下,管理滞后,缺乏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和管理人才。师资力量是决定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基础,高职院校必须要通过培养和引进,建立起一支结构优化合理、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建设团队。

2.4 办学特色不明显 职业教育发展不能偏离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办学必须考虑能够为地方和行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贴近地方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的生命,高职院校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其“地方性”、“职业性”、“技能性”。“地方性”就是紧密接合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性”和“技能性”是指培养人才的职业素质高、实践技能强。但目前看来,大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趋向于小而全、小而散,人才培养趋向于理论知识的教授,与地方行业、企业互动不够,道德教育和技能培养不够,没有实现专业与地方产业的对接。

3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途径和机制

3.1 要坚定不移地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产学研结合作为建设创新性国家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无疑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高职院校,应该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生产经营状况,开展科技攻关、技术开发和推广等活动,促进校企合作,建立实验实训基地,推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和文化传承工作。一般高职院校,由于科技力量弱,应该更多的把目光瞄准本地中小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升级等小型项目上。有条件和实力的学校还可以借助自己的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发挥整合作用,上引下联,将政府、企业商户吸引到自己周围,建立技工贸、产学研联合体,为知识、技术的利用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一个可靠的平台。高职院校通过搭建这种产学研平台,使学校有限的资源发挥出倍增、放大的作用,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将产业、工学结合落到了实处。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遵从职业教育规律、凝炼发展特色、提升办学水平、增强育人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全世界高职教育发展的共同取向。高职院校要树立主动适应发展的服务观,主动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需要和走向,变简单、被动适应为深刻、主动适应,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等模式深化校企合作的力度,在科技服务、学生实习、订单培养等方面,和企业形成了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高职院校唯有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不断创新办学思路,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在教育体制改革中实现创新,形成自己的活力和竞争力。通过校企合作,职业院校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高素质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当前职业教育投入不足的现状下,为职业院校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了双赢。

3.2 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 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是其根本落脚点,人才培养质量高低是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体现。这就要求职业高校提高自身办学水平,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动力,建立适合于高职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做到紧贴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按照用人单位需求培养人才。要通过探索建立“校中企”、“企中校”等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改善实训实习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同时努力改善办学环境,提升办学层次,扩大办学空间,打造和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从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出市场需要紧缺的专业技能人才。

3.3 创建高校与地方合作共赢的机制和平台 地方高校是政府文化研究和传播的重要园地,是科技创新的“助推器”、文化兴市的“先行者”、创新人才的“孵化器”。职业高校与地方合作创建共赢的机制和平台,是职业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基本保障。政府、企业和学校之间可以利用各自的资源,合作共享、优势互补,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搭建良好的平台。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高职教育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走到经济建设的前沿,了解经济建设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企业、政府部门建立联动机制。高职院校要坚持面向社会开放广泛利用社会资源的同时,为社会提供服务,学校与企业之间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联姻。学校有先进的科学试验仪器,企业有生产实践车间;教师理论水平高,企业的科研人员实践能力强;学校可以建立科技创新团队,企业能够捕捉市场的需求和科技攻关的方向。学校与社会之间,高校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多渠道、全方位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像各高职院校的图书馆、体育场都是当地的示范性建设项目,学校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面向社会开放,可以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提高社区人民的体质。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利用优质的师资和设备,对社会和企业进行各种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开展科技服务等。这些,都将强化社会与高职院校的联系,增强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对高职院校的好感,成为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路径。

3.4 注重职业高校的地方特色 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应主要体现地方特色,即体现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需要,体现区域经济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体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综合要求,鼓励行业办学、部门办学。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必须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紧密围绕地方重点行业发展。要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重点打造地方特色专业,紧密联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发、设置、调整专业的建设,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发展,不断开发改造新专业,淘汰落后的老专业,优化专业结构。专业建设一定要突出地方性,建设一批定位明确、社会适应性较强、就业前景良好的品牌特色专业,逐步形成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链和专业群。

最后,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既是高职院校的办学使命,也是时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必须立足现实,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效用和功能,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发展方向,不断探索和研究服务社会模式,创新服务理念,建立服务机制,让高职院校更深一步融合地方经济建设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君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

[2]安学敏.对高等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之若干思考[J].宁夏大学学报,2011(1).

[3]董大奎,刘钢.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办学模式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7(7).

篇8

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云南后,提出“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当前,加快桥头堡建设,把云南建成中国沿边开放经济区,已成为云南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绿色经济强省和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发展战略。面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结构调整和时代赋予的新的发展机遇,云南地方高校尤其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新的机遇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到了时代前沿,并形成了内在的发展关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聚集着创造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提供着生存与发展的经济基础、生源基础以及学生的就业基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不断涌现出来的新问题、新矛盾,成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进行科研创新的动力源,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通过社会服务,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出于区域经济社会战略发展需求的考虑,也积极全方位地支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引导,这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的强大牵引力。

为更好地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全面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云南新建本科院校应抢抓机遇,努力围绕省和所在州市的长远发展战略,与时俱进地进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明确自己的服务定位和办学特色,拓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接的平台,全面提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服务能力,避免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脱节而丧失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

美国卡内基一梅隆大学校长柯亨先生在我国参加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时指出:“制定大学战略目标的关键是找准自己的定位”。为把握好这次机遇,文山学院把自己肩负的社会服务职能提升到了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考虑,不断深化改革,进行全面战略性结构调整,审时度势地提出了“扩规模、调结构、创特色、引资源、抓建设、上水平”的发展思路,立足文山,面向云南,辐射东南亚,为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而融为一体,彼此依存,携手共进,努力实现学院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

二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

随着国家深化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地方高校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到了社会的中心。云南新建本科院校更需立足国情和省情,牢牢把握所在州市的州情或市情,紧随国家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趋势,拓展功能,肩负使命,努力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增强办学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发挥自我优势,走适应社会的特色办学之路,增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

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是跟在老牌的本科大学后面亦步亦趋,还是注重区域现实,发挥自我优势,走出一条适应社会的特色发展之路,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战略选择问题。在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云南新建本科院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面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一定要抓住机遇、有所作为,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对接机制,突出比较优势,充分挖掘区域优势资源,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发展产业群,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正是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才能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文山学院立足自身的比较优势,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在与文山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对接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文山州委、州人民政府站在长远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了着力实施“六大战略”、建设“四大基地”、构筑“云南面向泛珠三角和东盟开放新高地”的战略发展思路。文山学院在学科专业建设上紧紧围绕文山州产业结构特点,及时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与文山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的一批应用型专业,如中草药制药技术、矿产品加工、生物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冶金技术、物流、旅游等。与此同时,紧紧围绕文山州的三七、烤烟、畜牧业、矿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和以三七为主的生物药业和农特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开展科学研究,将学院潜在的科技优势转化为文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将文山州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使学院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和“助推器”。

地方高校是区域文化的研究中心,是传播文化、创新文化、引领文化的重要阵地。云南是世界上少有的多民族群体和多元文化形态的共生带,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因此云南被称为“民族文化聚宝盆”。这些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云南地方高校提供了用武之地,并以此形成了民族区域文化研究特色,对区域社会起到了较大较好的辐射作用,也同时促进了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文山学院成立了“文山民族文化研究所”,通过对壮族剧班社的调查、采访以及壮剧资料的收集、整理、挖掘和研究,使文山

壮剧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较好地保护和传承了这一地方剧种;参与编写的《云南壮剧史》填补了民族剧种没有理论著述、没有系统性传承史料的空白。楚雄师范学院成立了“云南彝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玉溪师范学院设有“民族研究所”,红河学院设有“国际哈尼一阿卡研究中心”,这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研究所、研究基地、研究中心,充分利用区域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展社会科学研究,弘扬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始终代表地方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民族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方向发展,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内涵,有效促进了区域的精神文明建设。与此同时,这些民族文化研究成果还有助于促进民族区域文化产业链的建设与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内涵,将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优势经济资源,为“桥头堡”建设中的经济合作通道奠定良好基础。

(二)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寻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有效路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特别是区域城市群和产业群的兴起,企业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以及科技成果的渴求,使高校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加强校企合作,把高校建成成果转化和产业开发基地,把企业建成高校的实验基地,已成为高校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选择。云南新建本科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和寻求校企多元合作模式,共同研发新产品,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速度,努力寻求促进地域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进而提高学校办学效益。

文山学院与文山开开药业有限公司合作,签订了铁皮石斛组培种植开发合作协议,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生产力。该项目由学校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公司注入资金,共同开发文山道地的中草药和其他植物种质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并为学生参与实验、科研和生产提供条件。同时,与文山三七研究院、文山州农科所、文山州药检所等科研单位联合建立了文山州生物资源共享平台,结合文山特色生物资源开展系列研究并取得成效。参与的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三七道地性及其质量标准研究”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七优质高产品种选育技术研究”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为全州三七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性和应用性支撑。

2010年7月,长江商学院昆明夏季论坛期间有70余位国内知名企业家到文山考察,文山学院抓住州委、州政府举行招商引资推介座谈会的机遇,协同地方政府共同创造商机,积极寻求与国内知名企业家的多领域合作,携手为文山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事实证明,地方高校积极探索和寻求校企合作,不仅能为区域新型经济的发展带来强大动力,高校也能够通过校企合作方式从地方和社会获取丰富的资源,提升自己的办学实力,突破自身科研经费不足的瓶颈,增强自我发展的后劲与活力。

(三)根据区域人才市场需求,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基础人才,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增强办学活力、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与全国重点大学、省属重点高校和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在综合实力方面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是无法与之相匹对的,但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与需求,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多元化的基础人才,为云南桥头堡战略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文山学院根据文山州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行业、企业需求情况,在行业部门参与下,对专业内涵、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开设面向文山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专业,适应文山经济发展需要,体现学校地方性的办学定位。同时积极开展非学历教育,灵活多样地进行地方基础人才的培训,不断提升区域人才的文化素质与领导能力。保山学院为保山及滇西边境地区培养了15000多名毕业生,服务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仅保山市140所中学的校长中,就有90人是保山学院毕业生,占64.3%。

随着中国和东盟的合作及大湄公河区域合作不断深入,“云南一东盟”经济圈已初步形成,云南新建本科院校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积极开展国际化教育与合作。文山学院2007年增设越南语专业,并与越南河江省教育培训厅合作,对该省公务员进行汉语培训。2008年学院与越南太原大学就合作办学、教育资源共享、互派教师和留学生、建立教育实习基地等方面达成共识,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红河学院在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家的地方大学建立了国际汉语中心,建立了交流访问、科研合作、汉语推广、互派教师和留学生等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模式。云南新建本科院校通过与东南亚等国家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为区域经济的国际化发展培养国际化人才,搭建好“云南桥头堡发展战略”的复合型人才之桥。随着云南“桥头堡”建设战略的逐步实施,云南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办学活力将得到进一步激发。

篇9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具有社会性和生产性双重属性。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崇高社会公益事业的一部分,作为 社会主义 的高等教育更应如此;同时高等教育具有培养人才和出科研成果,即提高生产力和转化为生产力的功能,因而具有生产属性。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来临, 人力 资本和科技进步已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高等教育的生产属性越来越凸显。正因为高等教育具有双重属性,所以必然与经济振兴、科技发展、文化传承、社会进步紧密联系、互相促进、融为一体。从根本上来说,“育人”始终是高等学校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同时高校是知识创新和 传播 ,技术创新与应用 的基地,因此高校必须把培养人才、发展科技与积极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经济与社会发展作贡献。 

在当前的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深化改革中,地方高校首先应转变观念,理清思路,牢固树立紧密结合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功能观。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是当今世界并行不悖的发展潮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社会主义 市场 经济体制日趋成熟。市场经济区别于计划经济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发展区域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加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 工业 基地,鼓励东部有条件地区率先实现现代 化。因此作为地方高校的办学方向和目标的定位,就是应该为适应和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这既是时代 发展对地方高校提出的 历史 使命,也符合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地方高等院校在强调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更应强调其本土性,坚定不移地在培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加速科技向当地转化,优化当地资源配置,形成当地特色优势产业等方面做出应有贡献。尤其是要在西部大开发,发展中西部经济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大战役中,在各地“科教兴省(区)”、“人才强省(区)”的战略实施中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地方高校只有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才能寻找到自己的落脚点,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只有通过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飞跃发展来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才能实现自己上新台阶、达新水平、出新效益的发展目标。 

2.办学类型和层次的定位 

篇10

一、高等学校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关系

(一)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所在区域高校建设水平

1、财政建设资金的投入量直接影响高等学校的发展。我国高等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主管部门,1999年以来虽然开始实行收费制,但这只能是对高校办学成本的一种补偿。所以地方经济的投入及对本地区高校建设的发展牵动作用十分重要。比如,我国地方经济比较发达的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北京市等地区的高等教育近年来得到较快发展,而在西部如、新疆、宁夏等地区,其高等教育发展缓慢。

2、地方经济发展是高校建设的宏观调控因素,特别是对地方院校。受地利、人和之便,高校培养的人才的出路和高校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课题来源的主体是地方行政、企事业单位,而地方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托人才和科技创新这两个核心。因此,地方经济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人才的出路及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二)高校建设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直接推动作用

受历史的影响,我国许多高校都是由所在部委直接设立的,并直接为所在行业的地方行政、企事业单位服务,即行业办学,行业办学为行业服务的模式,如我校主要为北京市培养经济管理人才。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痕迹在短时间内还不会消除,高校的人才输出与科研服务对象相对固定。对地方行政、企事业单位而言,其主要的人才来源和帮助其开展科技创新的高校也是单一的。人才和科技创新是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也就直接影响到企事业单位的发展。

二、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服务于地方经济的途径

学科建设是一个学校建设的根本,它决定着大学的水平和品位,并形成该校知识供给的核心竞争力。随着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显现,我国地方高校的发展明显加快,据统计,到2007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1908所,其中地方高校1797所,占全国高校的94%。但地方高校越来越表现出的同质化倾向不利于自身发展。长期以来,地方高校盲目的追赶重点大学,在学科建设上亦步亦趋,一哄而上,既造成学科建设的重复,也压缩了自身的生存空间。地方高校应充分认识自己在区域内的应有位置和作用,主动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学科、专业等方面进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地方高校要牢牢把握地方性的特点,从自身的特点、优势、传统和区位等因素出发,确立本校服务社会特有的区域空间、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相应的学校文化和运行机制。应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寻找定位,形成、坚持、完善自己的办学风格和特色,树立学校品牌和特色专业,保证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发展规律、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协调。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快速调整时期,其中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从我国经济发展现实看,我国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就业空间主要集中在第二、第三产业,因此高校在学科建设上,要紧密围绕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优先发展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学科,及时调整和停办一批社会需求小、办学条件差、就业率低的学科,积极发展名牌专业,兴办特色专业,发挥自己的特色。地方高校要坚持以社会需要为中心的办学理念,但在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的同时,也要防止学科建设与区域产业结构高度一致的功利化倾向,不能被动地跟随着市场走,避免受经济规模和行业覆盖面的限制,使办学空间压缩过小,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影响高等院校的发展。因此各高校在遵循学科建设的自身发展规律的同时,应注意拓展发展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服务于地方经济的途径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的科研活动对地方的综合实力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我国经济、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日渐延伸和拓展,高校在发展教学和科研中心作用的同时,也不断增强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努力显示出以科技辐射为特征的社会服务功能。科研成果的转化,知识与生产力的结合,使高校科研真正成为推动国家和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具体来讲可以有以下几个途径:

1、开展基础与高技术研究,进行高新技术储备。基础研究与高技术研究是关于科学探索和高技术前沿的研究,是产生原始创新的重要来源,也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先导和源头。任何重大科技成果的产生及其转化的实现,都是以基础、高技术研究的突破为前提的。

2、与企业开展科技研究与开发。高等院校人才资源密集,科研水平高,实验手段先进,技术实力雄厚,学术思路新颖,而企业直接面对生产第一线,生产能力强、销售网络畅通,成果转化基础条件较好,所以与高校有很强的互补性,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同时,现在很多企业由于受自身独立研发能力的限制,或出于想节约成本,缩短开发时间,往往直接面对社会公开招标,而高校教师由于集多种优势于一身,成为这一行为的最大受益者。

3、直接转让学科建设科技成果。从整体上看,我国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成功率还不高,科技成果推广体系也不健全,且起步晚、发展慢,不能满足日益快速增长的社会需求,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再加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够完善,各行各业的短期行为比较严重,风险抵御能力也较弱等,这些都使科研成果转让和推广困难重重。

4、派驻学术和管理骨干进驻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选派一批学术和管理骨干进驻地方企事业单位,为地方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搞技术更新、产品开发,提高地方企业、政府机关的经营管理水平。如我校在2009年与宣武区政府共建,就人才培养、文化交流、课题研究、社会实践等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实践证明,取得了很好效果。

5、政策、技术咨询。一是研究社会发展过程中突发的重大问题;二是开展决策咨询服务;三是开展科技中介服务;四是服务于地方旅游资源开发。

四、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的途径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使高校更主动地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成为当下高校正在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

1、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各类人才。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最基本的职能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产品进入市场,需要得到市场的认可。如果“产品”滞销,将会严重影响学校的生存和长远发展。

2、开展继续教育,培训科技成果推广人员。高校教师大多担负大量教学、科研及管理任务,不能抽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科技成果推广工作,但市场又有大量需求,要解决这个矛盾,集中人员进行科技培训,就是最好的选择和最快捷的方式。一是承办政府和企业举办的培训班,让学员走进学校;二是课堂进企业,让教师走出去。

五、高等学校借鉴成功经验服务于地方经济的途径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加强,为高校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办学经验、教学成果和管理经验提供了可能。美国是较早试行高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国家,社会服务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与企业联合办学、建立研究中心、创办科技园、进行各类咨询服务、积极开展社区服务等,使大学的功能定位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在推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彰显。这种转变与成功,首先得益于美国完备的高等教育法律支撑体系,通过立法使政府、高校、社会三者义务与权益明确,利益一致;其次是成功建立了有效的校企合作的科研模式,高校通过直接面向生产领域中的实际技术问题,既增强了科研教学的针对性,又能获取充足的经费支持,形成服务、收益、发展良性循环的态势;第三,高校特别注意根据区域经济建设的实际,设置对口专业,选择教学内容,培养专门人才;第四,高校注重与区域社会的融合,积极地开展面向周边社会、所在社区市民的社会服务,解决区域实际困难,加强与区域社会的联系。

我国地方高校在学习和借鉴国外高校发展的成功经验时,必须认清高等教育服务于社会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必然趋势。因此,高校要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在逐步完善的高等教育法律框架内,充分利用法律明确的办学自,强化区域意识,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有效地将触角伸向社会,充分重视与区域内社会各界的广泛沟通及相互作用,把自身发展置身于区域社会整体环境中,在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融合过程中,发挥资源优势,扩大服务范围,形成自身品牌,拓展生存空间。

目前,高等学校建设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途径还有很多,但还未形成固定的高校模式。这需要形成高校自主办学、社会参与、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的机制。

【参考文献】

[1]王洪才.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四个时期.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

篇11

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直接与经济建设相关。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初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恢复期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高涨期,经济社会前所未有的发展使得各行业、各区域工程技术人才极其匾乏,大批地方工科院校应运而生。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相当一段时间内,地方工科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带有比较强的指令性和行政色彩,学校办什么专业,设置多少专业,每个专业招多少等,都统一由政府管理和批准,地方院校专业的设置和结构调整直接反映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类型、层次、数量等方面的需求。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本科教育开始于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当时作为安徽省唯一一所地方性工科高等院校,自觉地承担起为地方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历史使命。1978年在安徽省高校中首先设立了工业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等专业,1980年第一个设置铸造工艺与设备专业,1982年在全省率先创办了纺织工程专业和工艺美术专业,1984年最先设置食品工程专业,等等。wwW.133229.Com早在1980年学院就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应根据安徽需要什么办什么的原则,向多科性方向发展”,确立了“面向安徽省地方工业的多科性学院”的发展方向。

20世纪80年代初,为服务于建设“轻工大省”的目标,确立了“面向安徽、面向轻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地方科研教学单位,为中小企业培养_l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地方科研机构培养研究人员,为中专和技工学校培养师资”的办学定位和专业设置思路。80年代后期,又增设了电子信息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工商管理等专业。学院初期设置的专业不少填补了安徽省高校专业的空白,反映了当时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直接需要。

90年代初,学院根据安徽省“八五”规划、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产业结构布局,再次明确提出:“要经过十年的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能主动适应安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轻纺为主,机、电、化、管相结合的省属重点的社会主义工业院校。”

二、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设置社会急需专业

大学办学的目的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地方工科院校必须主动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市场需求与学校自身的发展中寻求平衡点,不断实现服务地方经济与学校自身发展的良性互动。在专业设置上,首先,要满足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现实需要,使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其次,要满足社会发展变化超越的需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具有现时性和超越性的特点,而高校培养人才又具有周期性,这就要求高校的专业设置具有预见性,要从社会发展的超越特性来考虑专业设置;最后,要注重社会对专业发展的规模、质量和层次的需求。地方工科院校要密切与地方产业和行业的联系,以为地方培养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己任,大力发展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急需的专业,培养熟悉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和各个行业领域的各类管理人才。在专业设置、层次与规模等方面,根据当地的经济结构、人才结构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布局,加大紧缺人才培养力度,为地方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所急需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90年代以来,随着安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学院在以工科专业为主的基础上,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相关产业和行业对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加强紧缺人才的培养,逐步增加了管理类、理学类和文学类等学科专业。特别是自“十五”以来,学院根据安徽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依托机械、电子、纺织、食品、生物工程和设计艺术等优势学科专业,大力发展面向地方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性专业。例如,随着安徽省尤其是芜湖市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学院于2003年设置了车辆工程专业,并与汽车制造企业联合办学;随着安徽省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学院于2004年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目前,学院共设有37个本科专业,初步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

三、在主动服务中打造优势学科,并以此为依托建设品牌特色专业

地方工科院校的办学条件、知名度、竞争实力等明显不如名牌重点高校,要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和与地方经济社会紧密相连的优势,切实立足地方、面向地方、服务地方,与地方经济无缝对接,根据地方独特的资源、人文环境,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独特背景和产业结构布局特点,结合学校所拥有教学资源的实际并加以有效整合,举全校之力扶持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优势学科。依托优势学科多设一些专业,加强专业的集约性,增强学校内部学科专业之间的相互支撑,从而形成重点学科与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平台和优势专业群,在短期内打造品牌特色专业。①同时又以品牌特色专业推动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建设,在学科专业建设中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

安徽省是轻工大省、文化大省和农业大省,制造业是其“十一五”着力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学院以主动服务求生存,促发展,在主动服务中打造品牌特色学科专业。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院的资源优势,建有检测技术与自动化、纺织工程、设计艺术学三个省级重点学科和材料学、发酵工程等10个校级重点学科;设有电气传动与控制、纺织面料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先进数控和伺服驱动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拥有国家级安徽省纺织行业创新服务中心和纺织工程技术、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设计艺术三个省级研究中心口依托这些重点学科和优势条件,建成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工程三个省级教改示范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成功申报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形成一批除省级教改示范专业外的区域性强势专业,如电子信息工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轻化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等。这些优势学科专业提高了学院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同时又带动了学院专业建设总体水平的提升。

四、紧紧围绕学校发展定位,注重学科建设与交叉,积极发展社会需求的新兴专业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每一门学科都难以孤立地向前发展,发展新兴和交叉学科专业,既能促进原始创新,又能提升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的整体水平和创新含量,从根本上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地方工科院校必须以本校教学资源为基础,在不断加强已有的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的同时,瞄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需要,加强应用性强、高技术专业和新兴、边缘、交叉学科专业的建设。当然,这些新专业的设置与建设,要进行充分的调研、科学的论证,既要符合时代和地域特点、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求、教育资源分布,与区域的职业岗位和人才需求相适应,又要符合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有成熟的历史传统和优势学科作为支撑,拥有能保证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师资条件、教学条件和图书资料等教学资源。科学合理的设置新兴专业既有利于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需求,又有利于学校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产生最大的办学效益。

作为一所地方工科院校,学院始终依据“学科专业设置要本着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与潜在需要”的原则,紧紧围绕学院的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积极稳妥地培育新兴交叉学科,适时合理增设新专业。一是为满足安徽省支柱产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增设一些与之相适应的工科专业,如测控技术与仪器、车辆工程、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二是为满足安徽省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增设了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通信工程、广告学、动画、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

五、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素质要求为着力点,不断优化专业结构

篇12

2009年7月,总书记考察云南后,提出“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当前,加快桥头堡建设,把云南建成中国沿边开放经济区,已成为云南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绿色经济强省和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发展战略。面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结构调整和时代赋予的新的发展机遇,云南地方高校尤其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新的机遇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到了时代前沿,并形成了内在的发展关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聚集着创造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提供着生存与发展的经济基础、生源基础以及学生的就业基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不断涌现出来的新问题、新矛盾,成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进行科研创新的动力源,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通过社会服务,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出于区域经济社会战略发展需求的考虑,也积极全方位地支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引导,这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的强大牵引力。

为更好地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全面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云南新建本科院校应抢抓机遇,努力围绕省和所在州市的长远发展战略,与时俱进地进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明确自己的服务定位和办学特色,拓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接的平台,全面提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服务能力,避免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脱节而丧失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

美国卡内基一梅隆大学校长柯亨先生在我国参加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时指出:“制定大学战略目标的关键是找准自己的定位”。为把握好这次机遇,文山学院把自己肩负的社会服务职能提升到了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考虑,不断深化改革,进行全面战略性结构调整,审时度势地提出了“扩规模、调结构、创特色、引资源、抓建设、上水平”的发展思路,立足文山,面向云南,辐射东南亚,为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而融为一体,彼此依存,携手共进,努力实现学院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

二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

随着国家深化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地方高校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到了社会的中心。云南新建本科院校更需立足国情和省情,牢牢把握所在州市的州情或市情,紧随国家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趋势,拓展功能,肩负使命,努力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增强办学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发挥自我优势,走适应社会的特色办学之路,增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

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是跟在老牌的本科大学后面亦步亦趋,还是注重区域现实,发挥自我优势,走出一条适应社会的特色发展之路,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战略选择问题。在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云南新建本科院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面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一定要抓住机遇、有所作为,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对接机制,突出比较优势,充分挖掘区域优势资源,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发展产业群,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正是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才能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文山学院立足自身的比较优势,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在与文山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对接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文山州委、州人民政府站在长远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了着力实施“六大战略”、建设“四大基地”、构筑“云南面向泛珠三角和东盟开放新高地”的战略发展思路。文山学院在学科专业建设上紧紧围绕文山州产业结构特点,及时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与文山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的一批应用型专业,如中草药制药技术、矿产品加工、生物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冶金技术、物流、旅游等。与此同时,紧紧围绕文山州的三七、烤烟、畜牧业、矿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和以三七为主的生物药业和农特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开展科学研究,将学院潜在的科技优势转化为文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将文山州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使学院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和“助推器”。

地方高校是区域文化的研究中心,是传播文化、创新文化、引领文化的重要阵地。云南是世界上少有的多民族群体和多元文化形态的共生带,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因此云南被称为“民族文化聚宝盆”。这些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云南地方高校提供了用武之地,并以此形成了民族区域文化研究特色,对区域社会起到了较大较好的辐射作用,也同时促进了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文山学院成立了“文山民族文化研究所”,通过对壮族剧班社的调查、采访以及壮剧资料的收集、整理、挖掘和研究,使文山

壮剧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较好地保护和传承了这一地方剧种;参与编写的《云南壮剧史》填补了民族剧种没有理论著述、没有系统性传承史料的空白。楚雄师范学院成立了“云南彝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玉溪师范学院设有“民族研究所”,红河学院设有“国际哈尼一阿卡研究中心”,这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研究所、研究基地、研究中心,充分利用区域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展社会科学研究,弘扬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始终代表地方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民族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方向发展,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内涵,有效促进了区域的精神文明建设。与此同时,这些民族文化研究成果还有助于促进民族区域文化产业链的建设与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内涵,将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优势经济资源,为“桥头堡”建设中的经济合作通道奠定良好基础。

(二)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寻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有效路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特别是区域城市群和产业群的兴起,企业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以及科技成果的渴求,使高校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加强校企合作,把高校建成成果转化和产业开发基地,把企业建成高校的实验基地,已成为高校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选择。云南新建本科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和寻求校企多元合作模式,共同研发新产品,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速度,努力寻求促进地域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进而提高学校办学效益。

文山学院与文山开开药业有限公司合作,签订了铁皮石斛组培种植开发合作协议,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生产力。该项目由学校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公司注入资金,共同开发文山道地的中草药和其他植物种质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并为学生参与实验、科研和生产提供条件。同时,与文山三七研究院、文山州农科所、文山州药检所等科研单位联合建立了文山州生物资源共享平台,结合文山特色生物资源开展系列研究并取得成效。参与的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三七道地性及其质量标准研究”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七优质高产品种选育技术研究”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为全州三七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性和应用性支撑。

2010年7月,长江商学院昆明夏季论坛期间有70余位国内知名企业家到文山考察,文山学院抓住州委、州政府举行招商引资推介座谈会的机遇,协同地方政府共同创造商机,积极寻求与国内知名企业家的多领域合作,携手为文山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事实证明,地方高校积极探索和寻求校企合作,不仅能为区域新型经济的发展带来强大动力,高校也能够通过校企合作方式从地方和社会获取丰富的资源,提升自己的办学实力,突破自身科研经费不足的瓶颈,增强自我发展的后劲与活力。

(三)根据区域人才市场需求,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基础人才,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增强办学活力、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与全国重点大学、省属重点高校和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在综合实力方面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是无法与之相匹对的,但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与需求,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多元化的基础人才,为云南桥头堡战略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文山学院根据文山州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行业、企业需求情况,在行业部门参与下,对专业内涵、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开设面向文山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专业,适应文山经济发展需要,体现学校地方性的办学定位。同时积极开展非学历教育,灵活多样地进行地方基础人才的培训,不断提升区域人才的文化素质与领导能力。保山学院为保山及滇西边境地区培养了15000多名毕业生,服务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仅保山市140所中学的校长中,就有90人是保山学院毕业生,占64.3%。

随着中国和东盟的合作及大湄公河区域合作不断深入,“云南一东盟”经济圈已初步形成,云南新建本科院校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积极开展国际化教育与合作。文山学院2007年增设越南语专业,并与越南河江省教育培训厅合作,对该省公务员进行汉语培训。2008年学院与越南太原大学就合作办学、教育资源共享、互派教师和留学生、建立教育实习基地等方面达成共识,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红河学院在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家的地方大学建立了国际汉语中心,建立了交流访问、科研合作、汉语推广、互派教师和留学生等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模式。云南新建本科院校通过与东南亚等国家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为区域经济的国际化发展培养国际化人才,搭建好“云南桥头堡发展战略”的复合型人才之桥。随着云南“桥头堡”建设战略的逐步实施,云南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办学活力将得到进一步激发。

篇13

增强服务社会能力,三大职能协调发展,首先就要树立主动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地方高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地方高校为地方服务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地方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激发地方高校活力和动力的源泉。

1.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主动适应社会的服务观

纵观高等教育发展,从“象牙塔”到“社会服务站”,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的社会地位和公众形象不仅取决于自身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水平,而且更多地来源于大学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力和影响力。高校在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同时,自身的价值也得到充分体现,得到社会的承认、信任和支持,更为自己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因此,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挥和利用与地方的地缘优势、情感优势、智力优势,以理性的态度把握好高校的办学定位,形成办学特色,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走向,变简单、被动适应为深刻、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科技的强烈需求为高校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搭建了宏大的表演舞台,提供了大好时机。地方高校应抓住机遇,树立主动适应社会的服务观,迎接挑战,主动登上经济建设的大舞台。

2.协调三大职能,树立全方位的服务观

高校三大职能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现代高校的功能体系。增强社会服务功能,需要地方高校统筹协调三大职能,树立全方位的服务观。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以科研创新为支撑,以科研促进人才培养,增强服务社会能力,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进而构建一个三大职能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高校科学发展,支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在人才培养方面,地方高校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制定准确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规格为方向的课程和教育体系,使培养规模与地方社会接轨、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接轨、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接轨。在科学研究方面,要瞄准社会需求,坚持面向地方经济和解决“三农”问题这个主战场,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坚持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推广相结合,因地制宜构建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实现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双促进,更好地服务社会。

3.增强市场意识,树立合作共赢的服务观

扩大和积聚地方高校发展的资源和空间,是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目标和落脚点。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地方高校要增强市场意识,按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办事,讲成本核算,注意投入和产出,讲合作“双赢”或“多赢”。地方高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机构,服务社会时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又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社会服务要在这两个规律的双重作用下进行。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地方高校一方面要诚实守信、有序竞争,帮助构建良好的市场经济软环境,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科研成果推广和转化的科学机制。

二、准确定位,提升地方高校服务社会能力

地方高校应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学科积淀和专业优势出发,准确定位,走特色发展之路,不断提升服务社会能力。近年来,河南科技学院根据“科教兴豫、人才强省和自主创新、跨越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河南建设”的总体要求,实施“科技兴校”战略,确立了以应用研究为主、积极推进应用基础研究、积极推进应用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一主、两推进”科技工作思路,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

1.围绕“一主”,突出特色,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河南科技学院始终发挥“农科”这一科技优势特色,凝练优势学科方向,打造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学校按照“突出学科优势、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打造农业生物类科技创新平台。在5个校级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又建成了教学科研实验中心,建成了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和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4个。

科技创新平台的形成有力地支撑了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5年来,学校承担科研项目75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4项、省部级项目203项,年均增长40.3%。获科研成果奖27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技术发明二等奖各1项,河南省科技成果奖37项。获纵向科研经费2400多万元,年均增长143%。“鸡生长与免疫抑制综合征病毒的分子鉴定及致病机理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资助,“生猪主要违禁药物残留免疫试纸快速检测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作物育种方面,河南科技学院先后培育出以“百农3217”“百农矮抗58”“百棉1号”为代表的小麦、棉花、玉米等作物新品种68个,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河南农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另外,学校在大豆、蔬菜育种以及农业昆虫与病虫害防治等领域也取得了较大成就。在2009年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大会上,河南科技学院作为全省高校的唯一代表作了典型发言。

2.围绕“两推进”,大力推进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

近年来,学校发挥科技优势和特色,积极探索科研成果转化推广新途径,形成了河南科技学院颇具特色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

根据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既要面向千家万户又要面向企业的特点,学校构建了“学科+团队+基地+公司+农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探索了“订单育种”新模式,即由企业根据市场发展提出品种性状目标,学校委托育种专家按需育种,“农民想种啥、企业想卖啥,学校就培育啥”,实现了学校、企业、农民的良性互动,达到了“百姓满意、企业得利、学校受益”的目标,大大加快了新品种研制和转化的速度。截至目前,学校已与滑丰种业、联丰种业等多家公司签订了小麦“订单育种”合同。

2008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省内不少企业面临效益严重下滑的局面。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学校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发挥高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主动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服务,积极推进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2009年,学校选派119名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教师作为科技特派员和技术员,到河南中心环保物流、河南中科化工、获嘉县楼村实业公司、河北五得利集团新乡面粉有限公司等119家相关企业挂职服务,积极为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技术咨询等服务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人才和智力支持,帮助企业提升研发水平和管理水平。在一年的实践中,特派员和技术员的工作卓有成效,所在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仅没有下滑,而且还稳步增长,为地方经济复苏作出了应有的贡献。2010年,因科技推广成绩突出,学校获得“河南省科技推广十佳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3.发挥科技优势,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农民、面向农村、面向农业”的科技服务宗旨,巩固学科特色优势,以“服务‘三农’、服务社会”为己任,积极主动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通过校地(企)合作,学校先后与新乡、鹤壁、许昌、济源、辉县、长垣等地政府及当地企业签订科技合作协议32项,优先转让科技成果,促进地方和企业人才培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参与地方及企业经济发展与生产的论证、规划和咨询工作,派出省、市级科技特派员,帮助企业开展技术改造。

学校还充分利用全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河南省“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基地和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的职业技能培训优势,开展培训工作,为地方留下了一支永不撤退的农业科技队伍。

学校还通过“省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科技扶贫”“科普之春”等活动,促进农业增产、企业增效、农民增收。2007年以来,学校共承担“省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92项,连续12年居全省高校首位;先后派出专家760余人次到田间地头、养殖厂区传播先进实用技术,受益群众7万多人,涌现了一大批深受农民喜爱的农业专家。

2010年,在由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协联合开展的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中,河南科技学院获得“河南省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称号,1人被评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7人被评为“河南省科普先进工作者”。

三、引领提升,推动地方高校科学发展

学校依托科技创新,在服务社会能力增强的同时拓宽了学校的发展空间,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提高了学校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对学校办学层次、竞争力的提升产生了明显的效应。

1.以服务社会为载体,建立教学科研基地,促进人才培养

在长期的实践与探索中,河南科技学院以服务社会为载体,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先后建成校外实习基地150个、科研基地39个,建立了生物工程(技术)校企联合办学理事会和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等教学指导委员会,吸纳合作单位和企业作为理事单位和委员,实施“百家企业计划”,成立了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企业家发展联盟;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实现了校企合作基地合一、教研基地合一、学生理论与实践基地合一,培养了一大批适应高新技术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知识、强能力、懂经营、能创业”的应用创新型专门人才,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企业获得了“心仪”的人才,学校的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不断提高,从而实现了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稳定在95%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在95%以上。

2.以服务社会为纽带,构建校地(企)长期合作机制,拓宽办学空间

通过构建校地、校企长期合作机制,学校积极参加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项目,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排忧解难,扶持壮大地方支柱产业,帮助地方培育新的发展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这种合作既满足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需求,又很好地扩大了河南科技学院人才、技术、科研资源的溢出效果,以服务获得了地方支持,拓宽了办学空间。2009年,河南科技学院与辉县市人民政府开展校地合作,辉县市政府在两年内先期投资1.5亿元与学校共建高职学院,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经过考察和协商,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拟投入3亿元,与学校共建中国杂交小麦研发中心,以推动杂交小麦研究。

3.以服务社会为指南,凝练学科方向,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河南科技学院以全面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导向,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的原则,不断凝练、调整学科方向,对传统专业进行改造和调整,结合新兴产业进行专业设置,在融入地方中逐渐形成学科特色和优势,在服务地方中不断扩大学科资源,在与地方合作中快速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在“十一五”建设中,学校建成了作物学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以及预防兽医学和作物遗传育种两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实现了省级重点学科的突破;建设了作物学等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一级学科及作物遗传育种学等1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二级学科;建设了植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35个校级重点学科;农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3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生物工程、市场营销等9个专业被评为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新建了作物遗传育种和动物疫病防控2个省级教学团队、公共关系学等8门省级精品课程和生物学等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4.以服务社会为目标,提高实践能力,打造教育科研优秀团队

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中,学校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得到检验,科学研究队伍得到锻炼,学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和科研人员的视野得到开阔、研究的热情得到激发。可以说,如火如荼的社会服务打造了一批“实践能力强、学术技术过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教学科研团队。近年来,作物遗传育种和动物疫病控防两个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植物学等6个教学团队被评为校级教学团队,棉花育种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团队被评为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动物病毒致病及免疫机制和作物分子遗传育种两个团队被评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