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生命科学与生物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在我们中学所学的生物教材中,其实很多内容都是涉及到生命科学的。像课本中所提到生命的起源于发展,是有关动物学、植物学等方面的;像课本中有关细胞形态与组织构成的相关内容,是有关细胞学与组织学的;像课本中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中讲到的生物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是有关种群生物学、生物环境学的;又如课本中提到的生物分子之间的相关反应,是有关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3]……可以说,我们中学阶段的所学的生物知识,点点滴滴中都渗透着了生命科学的有关内容。生命科学是现代社会人类的一次跨学科领域的一项伟大成就,那么如何将这项伟大的成就通过简明易懂的方式展示给普通大众呢?我想联系生活,联系实际无疑是一种最佳途径。我们常说转基因工程、转基因食品,那么什么是转基因呢?其实也就是通过人工手段进行的基因的重组。自从转基因工程面向大众,应用生产生活中后,对其的利弊讨论就一直不断,近日来,人们对转基因大豆食用油就产生了深深的质疑。有人说转基因增加了致癌风险,还以山东地区患癌率较少为证,指出当地人食用更多的是花生油,而转基因花生较少,故而发病率少。但以饶毅博士为代表的另一些人则指出,转基因作物在原则上是安全的。通过对社会时事的了解,我们就可以以转基因食品为突破口,进一步进行转基因的相关学习,进一步认识基因工程,认识生命科学。同时我们也可以结合课本中有关基因的知识进行纵深拓展,就像课本中所提的克隆技术,试管技术,其实也是与基因有关的,但二者之间的区别也是不容忽视的。由点到面,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进行探讨也将更有利于学生对生命科学的认识与学习。但通过上例,我们也应该有一个认识,那就是生命科学在为人类提供了方便,带来众多益处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困扰,这就要求我们从正反两个角度辩证的去看待生命科学。[4]
篇2
早在1969年,Bertalanfy LV就提出了一般系统理论(general systems theory),他在文章中指出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系统,对其组成及生物学功能的深入研究最终需要借助于计算机和工程学等其他分支学科才能完成[3]。1999年,由Leroy Hood创立的系统生物学(systems biology)则是在以还原论为主流的现代生物学中反其道而行之,把这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的概念重新提出。他给系统生物学赋予了这样的定义,系统生物学(systems biology)是研究一个生物系统中所有组成成分(基因、mRNA、蛋白质等)的构成,以及在特定条件下这些组分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换言之,以往的实验生物学仅关心基因和蛋白质的个案,而系统生物学则要研究所有的基因、所有的蛋白质、组分间的所有相互关系。显然,系统生物学是以整体性研究为特征的一种大科学,是生物学领域革命性的方法论。以胡德的观点,基因、蛋白质以及环境之间不同层次的交互作用共同架构了整个系统的完整功能。因此,用系统的方法来理解一个生物系统应当成为并正在成为生物学研究方法的主流。利用系统的方法对其进行解析,综合分析观察实验的数据来进行系统分析。具体通过建立一定的数学模型,并利用其对真实生物系统进行预测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从而揭示出生物体系所蕴涵的奥秘,这正是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关键所在。
1 系统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系统生物学主要研究实体系统(如生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的建模与仿真、生化代谢途径的动态分析、各种信号转导途径的相互作用、基因调控网络以及疾病机制等[4,5]。
系统生物学的首要任务是对系统状态和结构进行描述,即致力于对系统的分析与模式识别,包括对系统的元素与系统所处环境的定义,以及对系统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环境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深入分析。具体如生物反应中反应成分之间的量的关系,空间位置,时间次序,反应成分之间的因果关系,特别是反馈调节和变量控制等有关整个反应体系的问题等。其次要对系统的演化进行动态分析,包括对系统的稳态特征、分岔行为、相图等的分析。掌握了系统的基本演化机制,使系统具有目标性和可操作性,使之按照我们所期望的方向演化,也有助于我们重新构建或修复系统,为组织工程学的组织设计提供指导。另外,系统科学对生物系统状态的描述是分层次的,对不同层次进行的描述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系统科学对系统演化机制的分析更强调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要分析子系统之间的作用如何形成系统整体的表现、功能,而且对系统整体的每一行为都要找出其与微观层次的联系。
系统生物学的研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实验数据的取得,这主要包括提供生物数据的各种组学技术平台,其次是利用计算生物学建立生物模型。因此科学家把系统生物学分为“湿”的实验部分(实验室内的研究)和“干”的实验部分(计算机模拟和理论分析)。“湿”、“干”实验的完美整合才是真正的系统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的技术平台主要为各种组学研究。这些高通量的组学实验构成了系统生物学的技术平台。提供建立模型所需的数据,并辨识出系统的结构。其中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相互作用组学和表型组学计算生物学通过建模和理论探索。可以为生物系统的阐明和定量预测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计算生物学包括数据开采和模拟分析。数据开采是从各实验平台产生的大量数据和信息中抽取隐含其内的规律并形成假说。模拟分析是用计算机验证所形成的假说,并对拟进行的体内、体外生物学实验进行预测,最终形成可用于各种生物学研究和预测的虚拟系统。计算生物学涉及一些新的数学原理和运算规则,需要物理和数学来研究生物学的最基本的原理,也需要计算科学、信息学、工程学等进行生物工程重建和生物信息传递的研究。
2 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思路及特点
系统生物学识别目标生物系统中的各种因素,然后构架一个系统模型,在其中赋予这个生物系统能动性。在此模型中研究细胞、组织、器官和生物体整体水平,研究结构和功能各异的各种分子及其相互作用,并通过计算生物学来定量描述和预测生物功能、表型和行为。系统生物学最大的特点即整合。这里的整合主要包括三重含义。首先,把系统内不同性质的构成要素(DNA、mRNA、蛋白质、生物小分子等)整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其次,对于多细胞生物,系统生物学要实现从基因到细胞、到器官、到组织甚至是个体的各个层次的整合。第三,研究思路和方法的整合。经典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是一种垂直型的研究,即采用多种手段研究个别的基因和蛋白质。而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其他各种“组学”则是水平型研究,即以单一的手段同时研究成千上万个基因或蛋白质。而系统生物学的特点,则是要把水平型研究和垂直型研究整合起来,成为一种“三维”的研究[6]。
3 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系统生物学最重要的研究手段是干涉(perturbation)。系统生物学的发展正是由于对生物系统的干扰手段不断进步促成的。干涉主要分为从上到下(top-down)或从下到上(bottom-up)两种。从上到下,即由外至里,主要指在系统内添加新的元素,观察系统变化。例如,在系统中增加一个新的分子以阻断某一反应通路。而从下到上,即由内到外,主要是改变系统内部结构的某些特征,从而改变整个系统,如利用基因敲除,改变在信号传导通路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水平[7]。
目前国际上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根据所使用研究工具的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实验性方法,一类是数学建模方法。实验性方法主要是通过进行控制性的反复实验来理解系统[8,9]。首先明确要研究的系统以及所关注的系统现象或功能,鉴别系统中的所有主要元素,如DNA、mRNA、蛋白质等,并收集所有可用的实验数据,建立一个描述性的初级模型(比如图形的),用以解释系统是如何通过这些元素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自身功能的。其次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干扰系统中的某个元素,由此得到这种干扰情况下系统各种层次水平的一些数据,同时收集系统状态随时变化的数据,整合这些数据并与初级模型进行比较,对模型与实际之间的不符之处通过提出各种假设来进行解释,同时修正模型。再设计不同的干扰,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实验数据与模型相一致为止。
数学建模[10,11]方法在根据系统内在机制对系统建立动力学模型,来定量描述系统各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预测系统的动态演化结果。首先选定要研究的系统,确定描述系统状态的主要变量,以及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中所有影响这些变量的重要因素。然后深入分析这些因素与状态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建立状态变量的动态演化模型。再利用数学工具对模型进行求解或者定性定量分析,充分挖掘数学模型所反映系统的动态演化性质,给出可能的演化结果,从而对系统行为进行预测。
4 当代系统生物学研究热点
基因表达、基因转换开关、信号转导途径,以及系统出现疾病的机制分析等四个方面是目前系统生物学研究的主要阵地。
基因组医学(genomic medicine)是以人类基因组为基础的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的革命。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结合,将人类基因组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是后基因组时代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人类基因组计划从完成和多种疾病相关的基因研究发现,迅速进入到蛋白质组学、染色体组和人类疾病基因的研究,通过单基因或复杂多基因疾病的相关基因研究和疾病易感因素分析,达到揭示基因与疾病的关系之目的;遗传背景与环境因素综合作用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为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预后和风险预测提供依据。基因组医学将大大提高我们对健康和疾病状态的分子基础的认识,增强研制有效干预方法的能力。
后基因组(post-genome)的交叉学科研究是目前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交叉学科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范围非常广阔,如基因组、蛋白质组、转录组等等,从而出现许多新的交叉学科。
细胞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的研究是当前细胞生命活动研究的重要课题。细胞信号转导蛋白质组学是功能蛋白质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地研究多条信号转导通路中蛋白质及蛋白质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规律,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网络化,其作用模式、通路、功能机制、调控多样化,细胞信号转导结构、功能、途径的异常在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大多数疾病中起重要作用。对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了解,已成为创新药物、防病治病的关键。细胞信号转导不是一门单一学科,而是多种学科,如细胞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和药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
5 现阶段系统生物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系统生物学研究还只是初步使用动力学建模方法来定量描述系统的动态演化行为,这种方法对简单巨系统是适用的,但是在运用到复杂适应性系统时就会表现出很多的局限性,有很多问题就不能解决。生物体系统的复杂程度超乎我们的想象,现阶段不宜研究整个生物体系统,可以从研究“小系统”(生物体中具有一定功能、相对独立的部分,将其看成一个“系统”)开始,当然如何正确地分析这个小系统本身也不是件易事。
5.1现有技术水平的限制
着眼于整体的系统生物学对技术、仪器的依赖性大大超过传统的分子生物学。高通量、大规模的基因组及蛋白质组等的发展都是建立于新技术、新仪器出现基础之上。就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讲,距系统生物学所要求达到的理想水平还相差很远。由于技术发展的不均衡造成了系统中各个水平上的研究不均衡。基因组和基因表达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而在其他水平如蛋白质、小分子代谢物等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各种蛋白质在数量上的巨大差异是全面分析低丰度蛋白质的一大障碍。而低丰度蛋白往往是最重要的生物调节分子,如何加强对低丰度蛋白的高通量研究,将是对蛋白质组应用前景的重要保障。同样,如何研究系统内存在的非遗传性分子即细胞中存在的成百上千的独立的代谢底物及其他各种类型的大小分子,它们在基因表达、酶的构象形成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建立适当的方法来系统检测这些分子的变化是系统生物学能否发展的关键。
5.2分析水平的限制
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全面分析的复杂性。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提供了庞大的信息资源,已让人眼花缭乱,而对于较核苷酸复杂得多的蛋白质及代谢物等的分析将是更大的挑战。如何系统而详尽地为公共数据库中的信息加上注解,对这些复杂数据进行储存和分析将成为系统生物学发展的瓶颈。
[参考文献]
[1]Wang Kunren,Xue Shaobai,uu Huitu.Cell Biology[M].Beijing: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1998.
[2]朱玉贤,李毅.现代分子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Dickson BJ, Moser EI.Neurobiology of behaviour[J].Curr Opin Neurobiol,2007,17(6):672-674.
[4]Nottale L, Auffray C.Scale relativity theory and integrative systems biology:2 Macroscopic quantum-type mechanics[J].Prog Biophys Mol Biol,2008,97(1):115-157.
[5]Rho S, You S, Kim Y, et al.From proteomics toward systems biology: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proteomics data into network models[J].BMB Rep,2008,41(3):184-193.
[6]吴家睿.系统生物学面面观[J].科学杂志,2002,54(6):26-28.
[7]Sreenivasulu N, Graner A, Wobus U.Barley genomics: an overview[J].Int J Plant Genomics,2008,486258.
[8]Price ND, Foltz G, Madan A,et al.Systems biology and cancer stem cells[J].J Cell Mol Med,2008,12(1):97-110.
[9]Bonneau R, Reiss DJ, Shannon P,et al. The Inferelator: an algorithm for learning parsimonious regulatory networks from systems-biology data sets de novo[J].Genome Biol,2006,7(5):R36.
篇3
与生物学结合的问题特征
生命教育融入生物学课堂的关键在于创新问题设计,而创新问题设计的基础是辨析生物学问题和生命教育与生物学融合的问题。下面以《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教学中围绕苹果素材设计的三个问题为例,说明辨析方法。
问题1:“苹果中含有哪些生物组织的成分,用哪种方法可以检验?”
问题2:“如果你的朋友患有糖尿病,他是否可以每天食用苹果?”
问题3:“市售苹果大多只有富士苹果,难道中国原产的苹果品种消失了?”
问题1关注的是生物学知识、技能的运用,是单纯的生物学内容,可比喻为“原味苹果”;问题2引导学生关注糖尿病人生命健康,体现出生物学与生命教育结合,可比喻为“生命苹果”;问题3表面上看没有出现人的生存问题,但是它关注了现实的经济利益与未来物种多样性减少之间的矛盾,涉及生命价值选择,是生物学与生命教育高层次结合,可谓“生命的金苹果”。
在生物学教学中,许多教师只关注 “原味苹果”类型单纯的生物学问题设计,较少设计生命教育的问题,这是生物学普及中生命意义缺失的表现。创新问题设计,将生命教育融入生物学课堂,就是要将生物学与人的生存、人的和谐发展结合起来,促使“学用结合”学习氛围的形成。
生命教育与生物学相结合问题的主要特征有:(1)源于生物学,涉及科学生命观的价值。(2)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身体与心理健康等内容。(3)一般与社会生产实践、人类生活密切相关。(4)具有开放性特征。(5)学生乐于接受。
二、模块化系统设计
生命教育与生物学结合的问题
生命教育的学科实施需要进行系统的规划,才能保证其实施的有效性。将生命教育与生物学结合,设计五个基本模块,在整个生物学教学以及单元教学设计中,切实落实科学生命观教育。模块化设计见表1。
模块化设计生命教育主题,并结合不同的主题建立有效的操作性指导策略,对于生命教育问题的设计起到了一定的规定性作用,有如渠和水的关系,顺势而成。如在《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单元教学中设计一组问题,分别针对上述五个模块的生命教育实施。
第一节动物对外界信息的获取,依据模块2“模型―分析―生命规律”教学策略,设计疼痛模型的问题,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自我调节的神奇功能,分享关于疼痛和止痛的经验。如设计出下列问题,启发学生理解生命中生老病死历程中的病痛。“疼痛的感觉是怎样的?”“痛觉是在手上还是在大脑皮层?”“痛觉是如何保护你的?”“你何时需要去痛片止痛?”“你有过帮助别人解除疼痛的经历吗?”
第二节神经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依据模块1“操作性活动―生命体验”安排学生做原地跳步运动,测试跳步前后的脉搏变化。仅仅几分钟的时间,学生体验到运动前后身体状况的改变,以及自我调节功能的真实存在。设计出“你做了什么”,“身体在跳步前后有哪些变化”,“身体自动调节是如何发生的”,“你认为运动一定能锻炼身体吗”等问题,推动学生感悟生命机制。
第三节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教学中,需要将活的牛蛙剪掉头部,若处理不当可能引起不良作用,有些学生不忍操作,有些学生却无视生命。依据模块3“案例―互动―行动规范”策略设计问题,“你认为实验动物的使用应当有怎样的规范”?第四节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的教学中,突出“中国第一个发现激素的科学家林可胜”的伟大贡献,依据模块5“人物贡献―感悟生命价值”提出“中国科学家应该有怎样的生命价值”?第五节动物体的细胞识别教学中,依据“问题―探究―建议”策略,让学生探究“环境中信号物质对人体的影响”,学生设计出“何以对人体造成深度危害”,“环境激素的来源及人体正常功能的干扰作用”等问题。
系统设计单元生命教育问题,保证了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分步落实。
篇4
一、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欣赏生命。
自然界中生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色彩斑斓。在讲授生物形态与结构等知识时,让学生感受生物所具有的形态美、结构美;通过对生物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等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生物及生物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最终使学生感受或体验生命之美,从而热爱大自然,欣赏生命。
二、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热爱生命。
本世纪以前人们还沉浸在改天换地的豪迈气概和从大自然摄取越来越多财富的激动心情中;但一夜醒来,忽然发现地球不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它所蕴藏的资源是有限的,许多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一去不返的。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永远是养育人类的母体,也是人类发展的最后界限。我在教授《生物与环境》和《生物圈中的人》时,指导学生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懂得人与自然应和谐发展,从而热爱生命。
三、让学生认识生命,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领悟生命的奥妙,学会感恩。
讲授人的生殖和发育时,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受精卵形成的录像。该录像中展示了4亿个争取和仅有的一个卵子结合的场面,在“艰难险阻”和“重重障碍”中,只有为数不多的能游动到卵子旁边,其他大量的都因种种原因“夭折”在途中。而最终只有一个能和这个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从而开始孕育一个新的生命。显然,最后的这个是4亿中最优秀最强壮也是最幸运的一个,因此每个生命都是最优秀的组合。这个录像内容可以启发学生,每一个人的生命在形成的过程中都是非常艰辛的,是来之不易的,而且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课后布置家庭作业:“访问母亲”,了解母亲在孕育自己过程中的心理和生理变化,体验母爱的伟大,从而对父母心存获得生命的感激,对自己生命更加珍惜,懂得感恩。
四、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短暂,珍爱生命。
生命是美好的。健康和长寿是每个人的愿望。然而疾病、战争和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灾害却不断地向人类袭来。更可悲的是许多人为的灾难也在摧残着鲜活的生命。,曾经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今天,,像一个幽灵,正在悄悄地向我们伸出魔掌,威胁着许多风华正茂的青年,吞噬着那些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人们的生命。鉴于此,对青少年进行珍爱生命教育是教师义不容辞之责。于是我在教学“健康地生活”内容时,恰到好处地渗透这个主题,让学生知道了吸烟、酗酒的危害,认识了的种类,知道是致人成瘾性极强的物质,吸毒会严重损害人的身心健康,吸毒和贩毒严重危害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世界性公害。所以,青少年一定要珍爱生命,远离烟酒,拒绝,让生命之树长青。同时,结合教学内容,我还组织学生参加了学校举办的禁毒展览活动。通过本次活动,学生进一步了解到对人身心健康的损害及对社会的危害,明确了健康地生活对生命的重大意义,从而树立自觉抵制、珍爱生命的强烈意识。在学习“艾滋病及其预防”后,组织学生搜集资料,开展辩论会,使学生体会到生命逝去就在一念之间。通过这些活动会使学生有直观感受,比单纯的说教更有说服力。通过这些教育,学生的生命会增加“免疫力”,自觉抵制毒素的侵袭,进一步理解生命的可贵,所以要更加珍爱。
五、鼓励学生认识生物多样性,爱惜生命,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爱惜生命”,真正地付诸行动就要在日常生活中从爱护生命做起,教育学生不攀折花木,不践踏小草,不掏鸟窝,不欺负小动物,不食稀有的动植物,不浪费作为实验材料的动植物,不浪费资源,不过度消费,使他们养成爱惜生命的习惯,在生活中真正体现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六、引导学生承受挫折,接受磨砺,让生命之花傲然盛开。
现在的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力差,遇到挫折就灰心,不善面对逆境。要教育学生逆境当自强,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你有信心不懈努力,总有一天会展现自己的价值。在讲授生命发展史时,让学生体会学习科学家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同时也体会到只有经历苦难的生命才会有意义。在讲《血液循环》发现的故事,《血液循环》的发现经历了几代科学家不屈不挠的研究,塞尔维特被当做“异教徒”活活烧死,哈维的理论被当时的权威攻击认为是一派胡言,直到哈维逝世后的第四年,哈维的理论才被确认。引导学生承受挫折,接受磨砺,让生命之花傲然盛开。
其实,生命教育仅仅依靠在生物课堂上进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很多学科教学中进行渗透,只有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此项教育,才真正有利于学生建立完善健全的人格,唤起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和关爱生命的意识,摒弃漠视生命的潜在意识,从而有利于唤醒全社会人民对生命的守护意识。希望我们都能够用真心守护自己和他人宝贵的生命,让生命时刻绽放出它原本的美丽。
让我们不断探索,去把握生命的真谛。
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增添生命的色彩。
让我们一起携手,去享受丰盈而灿烂的生命。
篇5
一、通过物理学史进行生命价值教育
物理学史集中地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物理世界的现象、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结合教材讲述物理学史,展现历史上物理学家探索物理世界奥秘的艰辛历程,用物理学家在探究过程中的欢乐、困惑、惊奇、哲理、捍卫真理而献身的壮举等感染学生,促进学生体验生命价值。例如,哥白尼为“日心说”而抗争、阿基米德在浴盘里发现了浮力定律、牛顿从苹果落地的现象中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因发现烧水壶的壶盖被沸腾的开水所掀动而发明了蒸汽机等。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与这些伟大科学家对话时,感受物理学家的精神世界与生命价值的追求,就是对学生进行贴切的生命教育。
二、活用物理教材开展安全意识教育
安全与生命紧密相连,物理与安全紧密相连。在初中课堂教学中进行安全教育,就可以“润物细无声”地将生命教育在物理学科中进行渗透。
例如,在教学“声现象中的次声波”时,除了讲解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以外。我还和学生共同讨论发生地震时如何处理和自我营救,使学生了解地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如果在地震中不幸被困在废墟下面,也可以利用固体能传声的知识,敲打水管等固体物求救。对于台风和海啸发生时的自救也可以学生之间进行讨论,或者让学生课后上网查询,利用课下时间进行交流。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物理知识,同时也学会了安全自救的方法。
在学习“光的传播”“透镜”“光的折射”等知识时,还可以使学生明白“潭清疑水浅”的物理道理,到野外玩耍时,切不可贸然到水中嬉戏,知道在没有火源的情况下,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将干燥的柴草点燃,从而进行自救;并且教育学生不可以随处丢弃透明饮料瓶,防止透明饮料瓶进水后具有凸透镜的功能,引发森林火灾等。
三、关注学习过程,注重思维品质教育
物理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通过物理科学探究、第二课堂的开辟以及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的发现、思考和解决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而促进学生生命质量的提高。
当前的初中物理学习中学生较为缺乏批判、质疑的意识,通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物理科学探究实验的开展与有意识的引领,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批判、质疑意识,提高学生思维品质。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让学生先感受用力推桌子,桌子运动,停止施力,物体停止运动,从而让学生分析力与运动的关系,引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教学时进一步引导学生,“这个权威人士的观点一定正确吗?”学生讨论,寻找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质疑。再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通过简单的事例,使学生认识到不能迷信权威,有效地培养学生批判、质疑意识。
很多与学生联系密切的课题,如“研究学校所在地区水污染问题”“调查学校电能消耗情况,并对节约用电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研究拔河取胜的诀窍中那些与物理有关”“温室效应”等,都可以用来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在这些实践活动中能有效地培育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假设猜想、实验验证、分析推理、实验反思等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生命质量。
从生产到生活,物理无处不在,建立在生命教育视野下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充满着“生命灵动”,更具“生命气息”,从而提高学生生命意识,促进学生提升生命品质,推动学生创造生命精彩。
篇6
卢梭说过:“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 所以,我们要给学生以亲切感,使课堂充满温馨的气氛,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敬,从而愿意与我们合作。我们在教学中要多肯定学生、少否定或尽量不否定学生,哪怕学生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也不要放过表扬的机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努力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热情洋溢、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创设往往取决于一堂课的起始和导入环节,它犹如社戏中的一套开场锣鼓,又像长剧的序幕和交响乐的序曲,新课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心”紧紧抓住,使之进入学习新课的最佳精神状态。
三、让现代教育技术为物理教学推波助澜
电教媒体声像兼备、图文并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其效果显然是靠单纯的语言讲授所无法达到的。例如,学习初三物理《分子热运动》时,可将这些不易弄清楚的内容,采用动画模拟的方式,变抽象为具体,图文并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感受,使物理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四、让物理教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篇7
一、生命教育的含义和特点
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指的是对一切自然生命(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的关注;广义的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关注生命,还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因此,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科学教育,又要重视人文教育,让师生在一次次生命活动中把握世界和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质量,解放精神,培养生命意识,从而取得人生的成功和享受人生的快乐。
生命教育应具有的特点:①是建构智慧的教育,这个智慧就包括了德性智慧、理性智慧和情感智慧。生命教育首先要充满“德智”,“德”是人性的基本价值观,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的。理性智慧,就是教师以一种开放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各种冲突、矛盾和障碍,在冲突中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情感智慧是一种审美的智慧,我们教师要思考的生命教育并不是位移式地把书本知识搬到学生的头脑中。②是指向生命成长的教育。叶澜教授提出要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课堂应该真正体现学生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一种活动的状态。生命教育应成为教学的一种情境,一种过程,让学生顿悟、理解对生命的认识。生命教育需要教师虚心、耐心地蹲下身来倾听学生的心声和对学生说话。③是有效型的教育。生命教育一定是学生原有经验的重组,要引起学生对生命经验的一个新的理解。
二、生物课堂实践中的生命教育
1.生命的起点,生命的不易
现实中青少年不体谅父母,不赡养年迈的父母、虐待父母乃至杀父弑母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样的场景让人心酸,更值得我们去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原因固然很复杂,但我想与青少年缺乏对生命的认识,对生命理解不透有关系。结合生物教材的知识,我就让学生了解人的胚胎发育和分娩等知识,让学生体会生命的起点,生命的来之不易。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胚胎工程》这一章对胚胎发育的过程有简介,我主要通过科教短片和电影来教育学生。例如,《人的生殖》,男性每次可以产生几亿个,它们在女性的阴道内争先恐后地通过子宫游向输卵管,在到达输卵管时只剩下数千个了,最后能够与卵细胞结合的只有一粒最健康、最强壮的。受精卵再到子宫内发育10个月。可见,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最优秀的个体。生命是多么来之不易的,它是多么珍贵!任何生命都是自然界的成员、都有其生存的权利。我们只有敬畏生命,才能珍爱生命,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人,生命都应该得到珍惜。
为了让学生知道母亲分娩的痛苦,认识到为他们的到来父母所付出的艰辛,我让学生观看了第六代导演张杨的电影《向日葵》,该片是以主人公张向阳的出生为开头,用他儿子的出生作为结尾的。特别是结尾那些血淋淋的真实的分娩镜头真的让每一个人感到一种震撼。我注意到许多的女生甚至闭上眼睛,不敢观看。可每个人包括他们就是这样来到这个世界的。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多么艰辛和不易!
经历过这样一次次生命的洗礼,很多学生回家对待父母的态度有所改变,也有很的家长跟我反映,他们的孩子懂事了很多,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这些变化让人很欣慰。
2.生命的成长,生命的价值
人是万物之灵,人生来不仅仅是活着,还要使有限的人生有意义、有价值。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尤其是青少年,他们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十分迅速的时期,生物教学结合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青春期不仅是一个人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学习知识、开启智慧、增强能力和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最容易发生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时期。据有关资料显示,每8个中小学生中就有1个心理是亚健康的。为此,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使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成为中学教育的重要任务。生物学教学就可以结合学科特点讲解有关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知识,使学生能认识了解自我,解开人的生理现象之谜,从而顺利渡过青春期。
例如,在个体发育教学时,我是尝试让学生做了如下的比较与分析:①和小学比较,现在你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记忆力、理解力有什么不同(举例说明),为什么?②你的月经初潮(或首次遗精)是在什么时候,你当时的心理是怎样的,怎么处理?③在从小长大的过程中,心理上有哪些变化,遇到了哪些困惑,你是怎么解决的,有没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同学们通过自己分析比较、小组讨论,全班总结这种参与自主自助式的学习,每个人基本都能够正确认识和沉着应对青春期的各种变化和问题,从而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人生的意义。
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又处于一个学习任务繁重的时期。比如,结合《神经调节》的学习,自己制订合理的作息计划和学习计划,做到合理安排时间,劳逸结合等等。一个人,只有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才有可能追求高质量的人生。
3.生命的终结,生命的珍爱
生命的诞生是喜悦的,生命的衰亡也是必然的。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回避死亡问题的讨论,期望拥有吉利和平安。一些青少年时不时就放弃了生存而选择死亡,这种逃避现实、轻视生命的做法,是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的不负责任,也是不能正视“死亡”的表现。“死亡”,它不仅仅是一个生物学范畴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学、哲学、伦理学和人文学的问题。对此,我们可以在生物学教学中从生物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生死教育,使学生更加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
例如,秋天的落叶它要经历一个叶柄基部形成离层——随风吹落的过程,春天树木依然生出新叶再现生机;单细胞的动物可以在生长到一定的时候一分为二变为两个新的生命,原来的个体不复存在;人也会生老病死,死后,人的个体也和其他生物一样最终会被分解为无机物重归大自然。这是规律,是生命历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一环,没有生何来死,没有死又怎会有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们只有了解死亡,正确认识死亡,才可能积极地看待生命,意识到生命的意义,承载生存的责任,进而创造并统整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4.生命的外延,生命的和谐
生物教材中生态章节的开篇语这样写道:“在这个星球上除了我们人以外还有很多生命,同样需要我们珍视。我们并不是地球唯一的居民,也不是最早的居民,还有很多的生命和我们一起生活着,他们的存在对我们,对我们的地球都非常的重要。同样需要我们的呵护。”环境被严重污染,野生动物濒临灭绝,温顺的动物袭击村庄等等,这些令我们震撼但又熟视无睹的画面经常发生,为什么会无视,因为对其他生命的藐视和不在乎。所以在生物课堂中也要渗透对其他自然生命的重视教育。
例如,我在有关生态的章节中会给学生找些素材,安排播放好莱坞电影《birds》的某些片段,那因侵犯鸟类的生存空间而导致鸟杀人的恐怖场面,让学生过目不忘,对其他生命的重视和珍惜与日俱增。记得在看过片断之后的那个晚自习,教室里飞进了一只知了,被学生抓到后,其他学生马上说:“放生吧。”这就是很好的效果。
三、生命教育在生物课堂实践中的反思
1.创设富有冲突的情境
课堂情境应该是利于学生体验、顿悟的情境,而且是富于冲突的情境。课堂教学的情境不仅仅是讨论交流,把活动搞得很热闹,一个人沉思、静静地思考也是一种很好的顿悟,教室里放出温柔的轻音乐,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审美的体验也是很好的办法。
2.引入锦上添花的案例
篇8
Gu Tiejun, Sun Bo, Shi Yuhua, Zhao Xinghong, Meng Xiangyu, Zhang Xizhen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 China
Abstract: Analyses the component of the waste-water discharge from life-science building and tests out the component which may bring the bad enviroment effect. Based on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 we designed and then developed Sewage Disposal System in Life Sciences building in Jilin University, and laid down the administr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suring the sewage disposal up to the standard.
Key words: waste-water; sewage disposal integration; chlorine dioxide; nitration-denitrification
我国规定,城市特种废水未经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排水管网[1]。我校生命科学楼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浓缩、层析、离心废水,清洗器具、设备废水及生活污水等,这些废水可能会含有最常见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有害微生物等,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2]。为保护水系,不污染周边环境,使实验室污水经二次处理后达到国家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3],我们研制了针对我校生命科学楼污水排放治理的污水处理系统。
1 污水处理系统设计的依据
艾滋病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所进行的疫苗研究项目均为基因重组与载体疫苗,没有复制性,无病毒存在,实验所使用的废液等都经过灭菌柜灭菌处理并且用水稀释后再排往污水站进行污水处理,故不存在病毒污染环境的风险。经环保部门检测证明,实验室在工艺生产过程、废物排放过程、消毒方式等方面均无病毒外泄,不产生生物污染。根据《吉林大学艾滋病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环评报告书》的要求,长春市环境监测站对所排废水进行了监测,生命科学楼所排废水种类主要为浓缩、层析、离心废水,清洗器具、设备废水及生活污水等,日排水量为50吨,污水排放形式为间断、不定时的集中排放。由于本工程污水中含有部分生活污水,大型悬浮物较多,为防止提升水泵堵塞,并起到减轻后续设施处理压力的作用,在前期处理中必须采用全自动机械格栅。为达到防止二次污染、噪声低、基本无异味、不影响周边环境的目标,我们决定采用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来建设污水处理系统。该设备性能可靠、污水处理效果好、能耗低,并且节约空间,不占地表面积,日常管理和检修维护简单方便。投资费用少,运行成本低,节省日常开支[4]。生命科学楼排出的污水经过该系统处理后直接排入接纳水体,经长春市南部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经检测,污水达到了国家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要求。
2 污水处理系统安装地点的选择
在地点的选择上,我们综合考察我院周边环境,为了不影响院内美观,合理利用场地,减少占地面积,同时,考虑因地制宜,尽量减少工程量,降低成本等因素,污水处理系统的最终安装地点选择在生命科学楼楼前草坪的地下,总占地面积约为40 m2,地面不设任何建筑物,所有构筑物、工艺设备,包括水泵、风机、二氧化氯发生器、自控系统等均建在地下。排水口靠近市政排水管道与排水井,尽量减少排水管道及电缆的铺设长度。污水处理系统的室外机采用地埋式,施工后恢复地面草坪,不影响周边环境的协调美观,室内机安装在距离草坪最近的楼内。
3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及其特点
综合考虑污水水质、水量及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场地周边情况等因素,处理工艺选用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即WSZ-H/O。该设备采用先进的生物处理工艺,集去除BOD5,CODCr,NH3-N于一身,是目前最高效的污水处理设备[5-8]。具备如下优点:(1)设备可埋入地表以下,不影响周边环境,不占用地表面积,不盖厂房,不需采暖保温。(2)钢结构涂料防腐,防腐寿命可达12年。(3)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触氧化,对水质适应性强,不会产生污泥膨胀,能提高水中的DO。(4)产生污泥量少。(5)设备在风机间设置了新型的吸音材料,噪音低,减轻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6)采取全地埋式,当恶臭气体溶解于土壤层的水分中时,由于土壤表面的吸附作用及化学反应转入土壤中,最终被其中的微生物分解达到脱臭的目的。(7)采用配套自动电气控制系统,设备可靠性高,故平时无需专人管理,只需每月或每季度进行维护与保养。
4 消毒方式的选择
废水消毒的目的是杀灭其中的各种致病菌。常用的消毒工艺有氯消毒(如氯气、二氧化氯、次氯酸钠)、氧化剂消毒(如臭氧、过氧乙酸)、辐射消毒(如紫外线、γ射线)。二氧化氯消毒是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成熟技术[5],具有安全、可靠、消毒效果稳定、持续消毒能力强的特点。本项目根据废水处理工艺对消毒效果的要求,采用运行管理方便、杀菌效果良好的二氧化氯消毒方法。
5 工艺流程
生命科学楼产生的实验室污水及生活污水流入格栅调节池,在此主要去除较大的固形物,防止提升水泵堵塞,并起到减轻后续设施处理压力的作用。同时调节水量,平衡各时段水质。污水泵将调节池内的水提入水解酸化池(H池),利用兼性菌的水解酸化作用使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易被好氧微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然后流入接触氧化池(O池),利用好氧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去除水中大量有机污染物质,并利用硝化―反硝化去除污水中的氨氮,处理水流入斜管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后流入消毒池,与投加的ClO2充分混合,消毒后达标排放。系统产生的栅渣运至校区固体垃圾堆放处与固形垃圾一并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水解酸化池补充生物量,另一部分定期安排市政罐车外运处理。污水处理设备安装及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6 水质检测
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过的水质完全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处理前综合污水水质(依据环评),COD≤2 000 mg/L,BOD≤800mg/L,SS≤220 mg/L,pH为6~9,氨氮≤90 mg/L,大肠杆菌群数>24 000个/升。处理后,COD≤500 mg/L,BOD≤300 mg/L,SS≤400 mg/L,pH为6~9,大肠杆菌群数≤5 000个/升,完全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三级标准,具体检测指标见表1。
表1 主要污染物去除情况
7 污水处理系统的管理
为保证污水系统正常运行,学院制订了一系列针对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的管理制度,如《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污水站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废水排放管理制度》《污水站安全操作规程》等。由于该污水处理系统采用配套自动电气控制系统,设备可靠性好,平时无需专人管理,管理人员由学院指派技术人员兼任。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要求,管理人员需定时巡视污水站运行情况,按时添加药品,详细记录设备运行情况,并按规定对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定期将系统产生的栅渣运至学校的固体垃圾堆放处与固形垃圾一并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水解酸化池补充生物量,剩余污泥由学校定期安排市政罐车外运处理。
8 结束语
生物类实验室产生的废水等污染物,一般可进行酸碱中和、混凝沉淀、次氯酸钠氧化处理后排放;一些特殊的废弃化学试剂等需集中存放,并根据性质进行回收[9-12]或进行特殊处理;对于大肠杆菌等非致病微生物也应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再排入下水管道。因此,加强环保认识,合理地对所排放的污染物进行处理,建设一个工艺先进、操作简便的污水处理系统,对实验安全及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怀正,宗兵年,白月华.略论小型污水处理装置的作用及管理对策[J].环境保护,2000(9):15-16.
[2] 朱其顺,刘天骄.高校生物实验室主要污染物的环境危害与对策[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13(3):25-29.
[3] 章苏,蒋晋生,郭达.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科研楼污水处理[J].科技传播,2012(10):106,120.
[4] 董景,翟宇超,周湘杰.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研究现状[J].四川化工,2013(6):38-42.
[5] 高宇,津野洋.硝化-反硝化生物滤器处理城市污水的启动和运行效果[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4):79-85.
[6] 李盛,许小华.浅析几种城市污水处理工艺[J].江西水利科 技,2013,39(2):155-159.
[7] 张凯松,周启星.可持续的污水处理过程与展望[J].生态学杂志,2006,25(9):1129-1135.
[8] 范荣桂,郜秋平.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校园污水的研究与设计[J].中国钼业,2012,36(4):9-11.
[9] 廖艳阳,孙志英,曹杏芝.高校实验室废弃物规范化处理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22):214-215.
篇9
【嘉兴市】
嘉兴市韦博国际英语培训学校南湖名都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99【商务英语、职场英语、交际用语、生活口语等实用英语培训】
【江门市】
江门市蓬江区美联英语出国留学语言培训江门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3993【雅思、托福、SAT 、GRE、GMAT、SSAT等考试类英语培训】
【金华市】
金华市婺城区韦博国际英语培训学校金华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97【商务英语、职场英语、交际用语、生活口语等实用英语培训】
金华市义乌市韦博国际英语培训学校义乌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102【商务英语、职场英语、交际用语、生活口语等实用英语培训】
金华市永康市韦博国际英语培训学校永康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97【商务英语、职场英语、交际用语、生活口语等实用英语培训】
【昆明市】
昆明市五华区泓钰学校昆明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96095【德语、意大利语、法语 、西班牙语等小语种培训】
【廊坊市】
廊坊市三河市泓钰学校燕郊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96115【德语、意大利语、法语 、西班牙语等小语种培训】
【临沂市】
临沂市兰山区泓钰学校临沂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96104【德语、意大利语、法语 、西班牙语等小语种培训】
临沂市兰山区环球雅思英语培训学校金鼎国际广场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187【雅思、托福、SAT 、GRE、GMAT、SSAT等考试类英语培训】
【马鞍山市】
马鞍山市雨山区韦博国际英语培训学校万达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82【商务英语、职场英语、交际用语、生活口语等实用英语培训】
【牡丹江市】
牡丹江市爱民区泓钰学校牡丹江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96109【德语、意大利语、法语 、西班牙语等小语种培训】
【南昌市】
南昌市东湖区泓钰学校南昌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96096【德语、意大利语、法语 、西班牙语等小语种培训】
南昌市东湖区朗阁英语培训学校贤士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127【雅思、托福、SAT 、GRE、GMAT、SSAT等考试类英语培训】
南昌市东湖区朗阁英语培训学校南昌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127【雅思、托福、SAT 、GRE、GMAT、SSAT等考试类英语培训】
篇10
课程改革初,人们的眼光都聚焦于探究性教学以及教师、学生在教学中角色的转变。近几年,人们开始重新关注教师的专业能力的发展,各地开展了一系列新教师的职业技能的相关比赛。但是从新教师各项比赛的发现,新教师的实验实践技能比较薄弱。在某省组织的一次青年教师实验教学比赛中,有的教师可能由于紧张,如在利用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时,未将放气的旋钮旋紧导致无法测量血压。有的教师在“设计生态瓶”实验中,虽然设计好了生态瓶,但是无法区分实验变量、实验组以及对照组等。这种现状也引起了高校对生命教育师范生实验实践技能的职前培养的反思,并引起对《生物学教师实验实践技能》课程改革的关注。
1.2 相关生命教育师范生的实验实践技能训练的高校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实验教学是高校生物学方向的学生素质养成、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但是这一环节的教学在过去的高校教育中,尤其是对生命教育师范生的职前教育中一直是相对薄弱的环节。在高校中,传统的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是对生物专业课程的补充,是对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的巩固。不少高校教师对实验教学也没有足够的重视,通常的上课模式都是教师讲授实验原理和步骤,然后学生自己做实验,最后学生上交实验报告。更有甚者,连实验原理和步骤都不讲解,直接在黑板板书或通过投影仪显示出,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所示步骤做实验。因此学生更是对实验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有的时候连需要交的实验报告也是互相抄袭而已。
因此,近几年大多师范院校对原来的《生物学教师实验实践技能》类似的实验课程进行了改革,目的是帮助学生将生物学科教学理论与实验教学实践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
2 我校《生物学教师实验实践技能》课程的改革
2.1 课程设计思想的改革
以前我校《生物学教师实验实践技能》课程中所设置的实验大都是一些在中学会碰到的专业实验的重复,上课的模式也与专业实验一样采用的是教师讲授实验步骤,学生按已知步骤操作的方式。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只是简单地“依样画葫芦”,缺乏思考的过程,学生顶多是强化了自己的实验操作技能,而缺乏对师范生的实验教学技能的培养。当这样的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成为新教师后,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就成了他们的薄弱的教学环节。这样的教师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也无法很好地达成实验教学的目标,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为了能加强对学生的生物学科教学实践技能的培养,更好地对生命教育师范生进行实验教学的职前训练,对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在保留原有重要专业实验的基础上,增设中学实验教学研究,以期通过课堂实验教学和实验技能训练相结合,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践。
在过去的教学中,生命教育师范生缺少实验教学实际体验,当他们成为新教师开始教学后,普遍会出现无法控制好中学实验教学的问题。其根源在于:首先自己的实验技能薄弱;其次生物学科教学实验技能薄弱。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以典型生物学实验案例或课例教学引路,使他们经受体验、领悟、内化等反省认知的锻炼。
教师坚持以强化教师的专业能力的培养为先导,通过调整实践教学方式、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巩固课堂教学知识、丰富实践操作技能等,培养学生实验实践的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学生更好地进入激烈的社会竞争,成为一名适应新课程的新教师起到积极的作用。改革后的课程注意结合中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际状况、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变化与对教师的要求,引领师范生切实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实验教学实践提高自身的教学、管理与科研的能力;结合中学生物学科实验教学实际,引进和开发适合中学教学需要的中学实验项目。
2.2 课程内容的改革
改革后的此门课程所安排的实验由宏观标本制作技术、显微标本制作技术、中学实验教学研究三个模块组成。对于中学生而言,显微镜的操作和各种类型的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是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生命教育师范生通过职前训练,掌握一些必备的动物和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动植物显微切片的制作方法,当成为新教师教学时可以更好地设计实验教学,引导中学生通过探究性教学,培养科学素养。通过学生对中学实验教学的研究的学习,才能使学生理解生物实验课程是培养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主要途径,并且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新教师角度培养中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中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获取知识,习得技能。
2.3 教学形式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形式是讲授加演示,学生按照教师所示步骤,机械地重复。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实验教学的实践技能,充分适应新课程对教师的实验教学的要求,对授课形式进行了改革。教师采取“以教为学”的教学思想为指导,改革教学形式,从学生适应未来教师职业的工作需求出发,使学生在理解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基础上,明确教师的教育职能和自身学习目标及学习特点,从而提高新教师的专业教育能力。
生命教育师范生的身份很特殊,既是学生,又是“准教师”,在未来会承担教育育人的责任。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注重学习如何学,又要重视学习如何教。他们通过在高校的学习,不仅要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专业理论、基本技能,还要掌握如何传授知识的原理和方法。因此教师只有采取“以教为学”为指导的教学形式,才可以使生命教育师范生毕业后适应改革后的基础教育的要求,逐渐成为一个知识面广、教师专业能力强、充满开拓性、创造性和研究性的新教师。
在“以教为学”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本门课程的教学形式包括:
(1) 专家引领:高校教师主讲相关课程内容,并通过研讨,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这些知识不仅包括了实验的原理与操作,更重要地是包括了如何顺利开展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2) 实践操作:通过专题实验,练习并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课程中所安排的实验分专题设计,将具有同样特征的实验归纳在一起成为一个专题。在学习时,先由学生找出同一专题实验的共同点,然后再根据实验的基本原则,自己设计实验,自主探究。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学习,而且培养了他们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从而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尤其是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对教学情境的设计,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由于在中学生物教学时,中学生进行实验时有可能出现各种教师预料之外的情况,因此要求新教师必须具有很强的批判性思维和反思的能力。为了锻炼学生的反思能力,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可以有意识地给学生设计陷阱,然后启发学生自己寻找问题、自己解决。
例如,在“无土栽培”这个专题中,教师所出示给学生的霍格兰氏液的配方中微量元素铁离子的含量放大了1 000倍。在学习时,学生根本没有考虑过配方中为何铁离子的含量跟其他微量元素的差别有千倍的差距。等学生用此培养液培养了植物一段时间后,植物纷纷死亡,各类植物的叶子几乎掉光。学生不解为何出现此现象。当教师要求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后,学生开始学习如何进行批判性思维,他们不再盲目相信教师所给的步骤或试剂,而是每个实验都会自己认真地思考和设计。
(3) 设计实验:结合中学实验教学现状,开发研制新实验项目并实际运作实验。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锻炼,可以培养他们在以后工作中更好地在学校开展科技活动。由于生物学的内容比较广泛,传统的生物学只讲授其中的规律性内容,中学生也很少有观察操作的机会。中学生物学科技活动就弥补了中学生对生物学的实际应用方面。这些科技活动可以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中学生的亲身体验,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生物学科技活动没有固定形式,没有固定内容,没有固定方法。因此这些“准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如何设计科技活动,如何指导中学生开展科技活动就显得非常重要。
(4) 交流评析:师生、生生交流心得体会;专家评析、学生互评、学生自评;教学反思。学生在学习时由于学习“学什么”,又学习“怎么学”,因此每个学生的学习体会各不一样,教师经常组织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促进他们有效的学习和职业能力的训练。
2.4 教学评价的改革
篇11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物体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能源开发、人类健康、生态平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命科学发展极为迅速,不仅学科门类多,知识更新快,而且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是一门辐射和结合能力非常强的学科,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因而,掌握现代生命科学知识是新时期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知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积极推进高校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的生命科学素质教育,普及生命科学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复合型人才。
一、非生物类专业生物学教学情况
生物通识教育课程不但使学生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而且能使学生发现学科之间的交叉点,为今后的跨学科学习、研究奠定基础,从而促进科学更好、更快的发展。因此,在高校非生物类专业开设生物学课程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很多学校的教学实践表明,在高校非生物类专业开设生命物学课程是可行的,学生普遍对生命科学课程求知欲望高,学习热情大[1,2]。目前,国内外很多高校都对非生物类专业开设了生物学素质教育课程。美国是最早在非生物学专业中开设生物学课程的国家之一,哈佛大学对全校理科开设的25门自然科学公选课中,生物学基础课有10门,占40%,包括《进化生物学》《生命史》《人类有机体》《分子生物学与生命结构》《从DNA到大脑》《生殖生物学》《人类适应能力生理学》等,而美国其他大学和欧洲许多大学开设生物学课程的比重与哈佛大学基本相同[3]。在国内,很多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师范院校及农业院校等高校也为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开设了一门或数门生物学课程,这些课程设置丰富,既有必修课程,也有选修课程,受到理、工、文科学生极大的欢迎。根据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十几所院校的了解,很多学校对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开设了《生命科学导论》《生态学》《生物技术概论》《生物伦理学》《人类遗传学》《疾病与健康》《环境保护》《基因工程》《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等生物学课程。我们学校结合实际情况,根据非生物类专业不同学科的需要和不同的知识基础,也开设了不同层次水平的生物学选修课程,既有《生命科学导论》《植物组织培养》《人体常见病发病机理与防治》等通识性生物学教育课程,又有侧重提高身心素质的生物学教育课程,如《人类遗传学》《食品与营养》《插花艺术》等,同时还开设了适合交叉学科特殊需要的课程,如《生物伦理学》《神经生物学》等,这些生物学课程深受学生的欢迎,经常有学生选不上课的情况。在教学中,我们充分体现学校非生物类专业生物教学的特色,制订具体的教学要求。通过生物学课程的学习,使非生物专业学生掌握生命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生命科学的主要领域、发展趋势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和身心健康意识。
二、非生物类专业生物学教学需关注的问题
1.根据不同专业调整教学内容。面向全校非生物类专业开设的生物学课程具有教学对象多、课程内容广、课时有限等特点,因此教学目标是向非生物类专业学生介绍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前沿知识和热点问题,使学生了解当前生命科学的新成果、新进展,提高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为培养高素质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在我们学校,选修生物学课程的学生集中在一起上课,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对生物学知识的需求也不同,非生物类各个专业一起上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对教学内容做相应的调整,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理工类学生的生物学知识基础较好,教学内容应侧重学科交叉意识的培养,重点介绍生命科学的一些新成就和新进展的前沿知识,争取对学生跨学科创新思维起到一定的科学启迪作用。文史类学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较差,教学内容应侧重现代生命科学基础知识以及生命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密切关系,使学生认识人类自身,分析现代生命科学可能带来的社会和伦理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身心素质。艺体类学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更差,教学内容应侧重生物之间的和谐与统一,使学生体会到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和谐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美,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观察更加细致、动作更加规范、演唱更有感情[4]。
2.加强教学实践环节。生命科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自然学科,有些内容仅通过课堂介绍,学生会感觉枯燥,且不容易理解,而实践课程有利于巩固学生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让学生走出课堂有利于加深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对生命科学世界的了解[5]。比如在讲到郁郁葱葱的植物世界时,让学生到校园内认真观察自己所能看到的植物,总结植物的形态、特征、作用及与人类生产活动的关系,不仅能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还能让学生在“再发现”知识中得到喜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6]。或者,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参观生物标本馆、生物园地等基地,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虽然教学实践活动在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生物学实验也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总结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选课的学生中,60%以上的学生希望能动手做实验。但是,非生物类专业本科生,特别是文科专业的学生在中学阶段未接触过实验,且选课的学生较多,一般在200人左右。这些问题给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生命科学实验课的开设带来了不便,如何合理地安排教学实践内容,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总之,生命科学的发展对社会和人类生活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为了普及现代生命科学知识,生物学类课程作为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的生物通识教育课程正在很多高校开设。但是,非生物类专业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对象量大面广、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如何使非生物类专业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日趋完善,是我们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生物学课程教学中不断地改革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张万海.高师院校非生物专业开设生命科学课程的思考与实践[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5):72-74.
[2]朱振元.现代生物学导论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07,(2):56-57.
[3]黄诗笺,寿天德,田清涞,等.非生物类专业生物学基础课教改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0,(2):41-44.
[4]王玉芳.开设《现代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的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0-21.
[5]向波,龙德清,王锋尖.关于我校《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的探讨[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67-68.
篇12
生命科学本科生技能平台建设一直是我院本科教学中的重点之一。1978年学院成立了独立建制的生物学教学实验室;1996年,学院被批准建设“国家生物科学理科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同时建设生物学国家理科基地实验教学中心,2004年被遴选为江苏省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在生命科学本科生技能平台建设中,我们重点进行了下列几方面的改革与实践:
1 明确实验教学定位,创新实验教学理念。生命科学发展是依赖研究方法、技术和手段的创新,因此生物学实验教学中人才培养的理念应体现四个观念:
发展观: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可持续发展观,掌握生命科学前沿技术;
整合观:能够整合并灵活运用生命科学研究方法和各种资源;
科学观:所培养的人才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创新观:培养的人才富有原创性思维,为在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社会建设中做出创新性的成果发挥作用。
2 注重生物学实验教学分层分类与系统性的结合,构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
2.1
以“口径宽、基础厚、能力强”为人才培养目标,注重整个课程体系中实验教学内容的整合,积极把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项目,按基础型实验、提高型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实验等)、研究创新型实验设计实验内容,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按基础实验、拓展实验、开放实验、科研训练和专业实习构建实验教学体系,综合性实验占总实验的20%,设计性实验占总实验的10%,创新性实验占总实验的10%。使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形成基础性实验、综合性专业训练、研究创新性实践三个层次。其中第1个层次主要是系统学习从宏观到微观的生物学知识,第2、3个层次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
2.2 充分发挥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空间的巨大优势。统一布局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拓展实验室、大型设备实验室及博物馆,加快创新实验室、模拟车间工厂和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在学院教师科研实验室中遴选培育可持续性发展的大学生科研训练的基地。开展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组合、本院学生与校内外学生联合等形式的科技创新实践团队建设,获得高水平的训练成果。
2.3 建设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训练实验室:现代生物科学研究技术实验室和生物技术制品研发与产业化过程模拟训练实验室。
现代生物科学研究技术实验室:依托学科优势,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及系统生物学层次,构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技术、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学技术、生物信息学等训练平台,开展研究性教学,开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开展SRT研究、毕业论文及大学生创业竞赛,学生自主选题与教师指导相结合,重在训练学生独立思考、查阅文献、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在逐步学习和掌握实验技术、验证科学假设的同时,完成课题。将研究性学习、综合能力培养、科学研究成果及转化等产学研一体化理念寓于实验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
生物技术制品研发与产业化过程模拟训练实验室:建设生物发酵工程及其下游技术体系、生物活性成分提取、分离与纯化技术体系、生物功能分子功能评价技术体系与生物制品技术体系四个专业体系;与上述四大体系配套的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生物药学综合大实验二门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开展本科学生生物工程与生物制品相关的研究开发的初步训练和毕业实践,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国家培养创业人才,为地方经济服务。
3 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开放实验和科研训练为广大师生创造科研条件,促进学生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学生根据自己的科研兴趣在导师指导下申报科研训练项目,在良好的实验条件下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借助教师科学研究的基础,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计划策划与竞赛,获得第五届“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特等奖。
积极安排有针对性的专业实习,建设实习基地,使学生直接投入到疾病监控与预防、环境监控与保护、生物资源调查和收集、生物资源开发、生物茶品的工业化生产等实际工作。
多渠道、多方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创性地开展主题为科技兴农、环保宣传、水质调查、生物夏令营和卫生咨询等社会实践活动,服务地方的各项建设,取得了优异成绩。
强化动植物野外实习对全面训练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围绕实习基地区域及生物多样性的特点,通过立项的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科研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2008年和2009年都设立天目山野外综合实习科研训练计划项目。
4 注重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的研究。实验教学,关键是让学生能够独立操作动手,是教技能、教方法,大学提供的就是良好的设备条件和技术服务,从菜种理想要求来看,生命科学的实验技能方法应是了解和掌握得愈多愈好,愈能开拓思路,愈能技高胆大有创新意识,有创造作为。为进一步推进我院本科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强化绩效,鼓励广大教师注重教学工作,积极投身教学研究与改革,实施《国家理科基地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基金计划》。
我们鼓励广大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积极争取实验教学研究立项,鼓励自编教材,奖励实验教学研究成果,让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出更多能动手干事、有扎实专业技术本领的优秀人才来。资助实验教学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参加各类的实验
教学研究与改革学习,通过本科的实验教学,努力改变学生不仅仅会“看”,更多是会“做”。强调技能培训,坚持技能考核过关,严格规范的进行专业实验技能学习,让学生能真正牢固的掌握专业技术本领,为今后的学习研究和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结合学院的学科优势和以往的实验教学特色项目从2000年起自编使用了八本实验讲义:“植物学实验”、“植物生理学实验”、“动物学实验”、“动物生理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和“生化下游技术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中,“植物生物学实验”教材已出版,“动物生理学实验”还被南京医科大学采用,已使用了四届,受到好评。
设立实验内容完善、更新与创新研究基金,不断改革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提高技能培训的份量,强调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和实用方法技术的掌握,同时积极创造条件,跟进相应设备条件的改善和添置补充。
为了强化本科生科研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强化绩效,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取得显著的科研训练效果与成果,为此,生命科学学院实施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基础人才培养创新能力训练基金计划。资助教师承担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与竞赛项目、大学生科研训练。
5 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信息化,实行准入制与开放式。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教学与管理网络平台。利用blackboard平台,全面实行实验教学网络化,开发生命科学实验的系列多媒体教学软件和网络视频课程,推广虚拟、仿真等实验技术手段,辅助生物科学实验教学,实现生命科学实验的远程教学。现在的实验教学中心有了完善的教学资源和信息平台,它是我们倡导的实验教学要“精讲多练”的重要前提。拥有生物互动显微镜室,每门实验课程都建有基于“毕博平台”的网络课件,学生可以方便地在网上浏览实验多媒体课件,可以在网上预习,与老师交流等。学生在做实验前,必须通过预习考核,方可进入实验室。因此,每位学生做实验都是“有备而来”,所以教师只需讲解要点、难点,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动手操作。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网站集实验中心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新闻、实验教学论坛、设备管理、学生预习、学生选课等功能于一身。
实验教学中心是校院两级管理、相对独立运作的开放性实体,实验教学实行准入制与开放式运行:①生物学基础实验教学实行预习准入制,学生在线完成教学内容预习和测试、获得合格后,进入实验室进行开放性操作,允许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完成。②拓展性实验和学生SRT项目,实施全开放。
6 注重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保障体系建设。硬件保障: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专用建筑面积达7200m2。中心下设仪器台套件数充足的生物学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设备先进及精密的创新性实验室和大型设备实验室、资源丰富及实践性强的博物馆、生物工程中试车间及校内动、植物学实践基地。截至目前,实验仪器已超过2000台(套),资产超过2500万元,设备完好率100%,设备利用率100%。为开展研究性实验教学、开放性实验教学提供了保证。
经过多年的建设,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已经拥有一支教学梯队整齐、年龄与职称结构合理、学术背景多样、研究领域开阔、教学与实践经验互补的实验教学团队。参与实验教学的教师队伍中,现有教授15人、副教授12人、高级实验师4人、讲师和实验师3人、助教7人。博士学位获得者20人、硕士学位获得者12人。平均年龄不到40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配备,年龄梯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分别来自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以及多位从国外留学回国的高层次人才,涉及生物学、农学、医学、药学、海洋、化学、食品、工程、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学科,具有良好的学缘结构,具有多学科交叉、互补的优势。
中心建制: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相对独立的实体运作,工作任务相对独立,所有实验课程独立设课,承担生科院内外的全部实验教学任务,在生科学院教学委员会和实验教学中心管理委员会指导下,开展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研究,进行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人事制度:设立实验教学关键岗、高职岗位,建立人性化、激励先进、职称及进修深造有发展空间的人事制度,稳定了实验教学队伍。
7 发挥南京师范大学师范教育特色,推进中小学实验教学。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是江苏省中学生物教师培养基地,是中学教师生命科学理论更新和现代生物学教师技能培训的基地,承担国家中学生物学教学课程标准制定、教育与实验的编写及主办《中学生物学》杂志,每年承担江苏省中学骨干教师培训的实验教学任务。
8 利用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教学中心资源优势,发挥辐射作用。目前,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设的实验课程数为12门,实验项目数144个。每年承担6个专业类(逾千名本科生)186000实验人时数的实验教学任务。2004年,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被江苏省教育厅遴选为首批面向南京仙林大学城的基础课共享共建实验室,是省校院三级共建项目,接受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常熟理工学院和南京晓庄学院等院校本科生来本中心进行实验课程学习,接受了省内外几十家高校的参观学习,已成为共享的生物学实验教学基地。
篇1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139-02
一、环境生物学作为选修课程的重要性
20世纪5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重大问题,日益受到人类关注,环境生物学应运而生。环境生物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其目的是认识环境问题的实质、产生的原因、解决的理论机制和解决途径,为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提供理论基础,促进环境和生物朝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1,2]。环境生物学是环境科学与生物学这两个庞大学科体系的交叉科学或边缘科学,主要内容是环境污染引起的生态效应、生物或生态系统对污染的净化功能、利用生物对环境进行监测、评价的原理和方法,以及自然保护等[3]。环境生物学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环境问题。
二、环境生物学选修课程的特殊性
对生命科学专业来说,环境生物学常作为选修课程而非必修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是有道理的。一方面,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环境问题有了更迫切的认识,因此,作为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有必要了解相关的环境问题及产生机理,并寻求利用生物学方法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另一方面,环境生物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内容涵盖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生物净化和生态修复等几大部分。例如,污染物的生物效应、污染物对生物体各个水平的影响、污染物的生物效应检测、环境质量的监测、评价、风险评估等[3]。其中,部分内容与生命生科专业课程如微生物学、生态学、发酵工程等出现了交叉和重叠。因此,对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将环境生物学作为选修课程,可以避免重复教学。
三、环境生物学教学效果调查
本人有幸承担了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该课程的教学。作为选修课程,该课程课时量仅有18学时,如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探索的内容。为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看法,通过调查问卷总结如下:
1.27%的学生认为本课程很有必要开设,33%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23%的学生认为开设与否无所谓,17%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设。
2.40%的学生对本课程教师的教学感到很满意,53%的学生对本课程教师的教学感到满意,7%的学生对本课程教师的教学感到不满意,没有学生感到很不满意。
3.有33%的学生能做到认真听讲,57%的学生表示在上课期间偶尔干自己的事情,10%的学生表示在上课过程中从来没有认真听课。
4.有30%的学生表示本课程可以没有课本,30%的学生表示本课程不能没有课本,40%的学生认为本课程有无课本无所谓。
5.在认为本课程不能没有课本的原因解释中,55%的学生表示没有课本会导致学生不重视本课程,33%的学生表示没有课本会影响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情况,12%的学生认为没有课本对教师的教学过程。
6.在你对本课程的看法这一问题中,有大约37%的学生认为对生物科学的学生来说,环境生物学这门学科非常重要。40%的学生认为生物科学为师范专业,将来大部分同学从事教师职业,因此不必要学习本门课程,23%的学生认为环境生物学这门课程应该作为选修课,有兴趣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7.通过本课程你学到了什么?这一问题学生各有说法,大致总结为:学到了生物污染的种类,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自来水的形成过程,净化空气的方法等等。
8.学生最感兴趣的几个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
四、环境生物学的教改途径
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的《环境生物学》选修课在大四第一个学期开设。大四的学生已经将大部分专业课程修完,因此,教师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不能合理地安排重点和难点,容易与其他已学的专业课程内容重复,导致学生失去兴趣。在内容设置上,我更多的是考虑与生活相关的主题,如环境污染问题,事实上,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这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然而,环境污染的问题浅显易懂,但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则显枯燥乏味,且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关联起来较难,导致部分学生认为该课程可开设可不开设。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规避重复教学,同时又将枯燥的环境生物学课题变得有趣,是值得探索的问题。我认为,设置环境实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生物科学专业的实验不少,但是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实验则没有。实验是验证和发展理论知识的重要一环,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训练的重要教学手段,是理论知识向实践过渡的重要过程。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了解环境问题的实质,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植物种子在不同浓度重金属溶液中萌发率的变化、富营养化水中藻类的测定、自来水/河水中雌激素的测定、洗涤剂对植物微核产生的诱变效应等,这需要学院和学校给予相应的配套设施及课时设置。
其次,本学期学生有英语四、六级考试,还有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等各种事情,导致学生本身对学习的兴趣和关注力下降,若教师的教学手段没有吸引力,势必加重学生的厌学情绪。探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式是一项任道而重远的事情。由于该选修课程没有发放课本,由教师组织材料,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设立几个主题,由学生以个人或者分组收集材料,由学生用PPT讲解后,教师做相应的补充,并以讨论的形式进行探讨。结果发现,此方法较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好很多,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极大增加。提前设置主题,由学生收集材料,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利用多种资源的能力、组织材料的能力,同时对生命科学师范专业的学生而言,还能锻炼其语言能力与课堂组织能力,可谓教学相长的一种有效途径。这要求教师必须深入全面地了解该主题,才能对学生的讲解做出合理的评价,补充重点难点,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讨论。同时,如何组织课堂,让课堂既热闹和谐又不嘈杂混乱是一个难题。在教学过程中还发现,每个学生对教师设立的主题内容喜好不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主题比教师直接给学生安排主题更合理。另外,讲授新课之前以提问的形式回顾上次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自主回答,若学生对问题把握不好,则让其他学生加以补充或纠正,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新疆师范大学本科班级实行民汉合班,生源广、学生基础素质存在差异,如何因材施教是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由于该选修课程没有发放课本,因此就是否应当发放课本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0%的学生表示本课程可以没有课本,30%的学生表示本课程不能没有课本,40%的学生认为本课程有无课本无所谓;55%的学生表示没有课本会导致学生不重视本课程,33%的学生表示如果没有课本对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情况有影响,12%的学生认为没有课本对教师的教学过程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笔者认为,对于传统教学来说,学生已经习惯对照课本预习、复习等,失去课本使学生从心理上首先不重视该课程,也不知从何预习与复习,对于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并且不擅长使用网络资源的学生而言,失去课本进一步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对教师组织课堂而言,没有课本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组织教学内容。因此,在没有课本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考虑组织教学讲义,将知识要点、重点、难点归纳成文字材料,发放给学生。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教学讲义可以不断更改,紧跟时代最新话题。这给教师加重了负担,但我想对教学而言这是值得的。
最后,通过与学生的交了解到,很多非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对该课程亦有较大兴趣。环境生物学这门课程不应该只单单开设给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应该成为更普及的课程,可以作为公共选修课,让其他院系的学生也可以选择。环境问题与人类生命和生活息息相关,环境生物学课程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到环境和我们之间的密切联系,共同爱护我们的地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