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社会经济原因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社会经济原因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社会经济原因

篇1

1、“空心村”的含义

在我国,出现“空心村”现象的时间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现在“空心村”的发展速度较之从前快了许多,并已经呈蔓延趋势。“空心村”其实就是“空心化村庄”的简称,其含义主要可从两个层面进行阐述:一是从地理层面来讲,“空心村”即许多年以来,在农村新建的房屋基本都集中在村庄的外围,然而村庄内部几乎都是没有人居住的破烂不堪的老宅子,这是外实内空、外新内旧的一种现象;二是从经济意义上来讲,即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加以理解,“空心村”也就是指随着我国城市化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都流入城市,村子里剩下的人群皆为“老、弱、病、残、幼”。

2、“空心村”的危害

(1)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阻碍农业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的经济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住宅条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村民先后抛弃老房子,占用耕地盖新房子。在我国,农业占据着基础性的地位,然而土地是进行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资源,耕地能否物尽其用将影响着农业的发展。

(2)农村整体面貌很难改变。村庄内部空心,向外延伸建造新房子,给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造成极大的不便。新房子的建盖,使得村内道路更加狭窄,导致车辆的进出都很艰难;而内部的老村寨由于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排水排污设施都不完善,使得道路泥泞。

(3)老寨子存在安全隐患。“空心村”的老宅子全部为土木结构,更为重要的是里面居住的大都是老年人,他们已经习惯了生火做饭,如果一不留神将会造成火灾;同时,这些老宅子皆为年久失修的房子,很容易发生倒塌,会对宅子内的居住者造成财产和人身损失。

二、乐居村“空心村”的现状

1、雄厚的产业基础

在乐居村,一二三产业均有分布,并且第三产业成为该村的支柱型产业,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在农村,有如此雄厚的产业基础,既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可以达到政治的稳定。重要的是稳定是发展的前提。

2、健全的基础设施

在乐居村,已拥有自己的污水处理厂,对于一个小村子而言,有自己的污水处理厂,说明其经济发达。经过调研我们还发现,该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得很好,采矿场产生的污染能及时排放。道路、桥梁及电力等基础设施发展比较完善。

3、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乐居村除基础设施发展比较完善外,还专门设立了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活动场所,里面有很多在早些年当地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以及一些乐器。据了解,茶余饭后村民们大都到“精神文化宫”来欣赏多彩的表演。

4、浓厚的封建思想

乐居村落属于少数民族――彝族村寨,少数民族地区都有自己的信仰,一般都信奉原始宗教。以乐居村的传统民俗――百鸡宴为例,百鸡宴期间,全体村民都会自发的到当地寺庙祈福,也就是祈求下一年风调雨顺、家人平安、孩子顺利升学等。

三、乐居村经济发展较好的原因

1、第一产业基础稳固

乐居村主要是将种植玉米、苹果以及经营水果采摘园(主要是葡萄、草莓这两类水果)作为第一产业来支撑他们的生活,但这些不能算主业。其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是玉米,以前有水稻的种植,但随着村子里整体经济发展的状况现在已经很少种植。现在全村主要是用卖玉米的钱购买大米进行食用。由于光照、降水量以及气温的原因,该地成为远近闻名的“苹果乡”,这里销售的苹果香甜可口。

2、第二产业主导性强

乐居村的特色产业即为山砂销售以及运输。据了解,村子里的人不会出去打工,反而有很多其他省份的人到乐居村打工,在该村主要从事挖沙、土建、小工工作。村子里的矿场属于集体经济,把山砂销售出去后,年末全村人口一起分红,无论年龄大小,人人有份,每个人大约可以分到3000元。这可谓是村子富强的最根本原因。

3、第三产业带动性明显

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是带动当地发展较好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国家明令禁止这里的老房子不许拆除,有些旅游业的开发商看到了商机,专门来此村寨进行投资,大力发展旅游业,即体现古寨的参观价值。因此,村民们纷纷卖掉老房子,卖房款也是村民收入的一部分。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乐居村形成“空心村”的社会经济原因

1、“空心村”形成的经济原因

(1)收入增加。随着党的惠民政策的增加,村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家庭环境也比以前改善很多,深感有余钱投资新房子的修建。据了解,该村大多数家庭都已搬迁到已经修建完成的新房子。

(2)产业结构转型。所谓的产业结构就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同一个产业内部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它所反映的是国家、地区发展的总体水平。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该村落紧跟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主业已经不是农业,而是第三产业。

(3)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该村的居民已经不再从事传统的农业,而是转向服务业,比如很多居民开展农家乐。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得好,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空心村”形成的社会原因

(1)居住空间狭小。这里所谓的居住空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原因,即邻里之间的距离狭小,二是主观原因,即由于自家人口的增多而使得房子内部空间狭小。乐居村邻里之间的距离特别狭小,每户之间的距离相对拥挤,使得村民没有办法再继续居住下去,只能从老房子里搬出来,这便引发了一场“搬家潮”。村民搬到新房子,空间范围变大,交通便利,促使更多贸易的产生以及发展,从而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2)婚嫁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一天天长大,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使得原来本就狭小的空间根本挤不下,所以就出现了树大分支的情况,即年轻的新人和父母及祖父母分开居住。现在年轻人跟着时代的步伐走,都不想住在既狭小又破旧的房屋,觉得“跌份儿”。

(3)房子老旧。由于老房子年久失修,其居住条件也相对艰苦,如果执意居住下去可能会对村民的生命安危造成威胁并影响当地村民的正常的日常生活。据了解,乐居村每户之间的距离狭窄,使得很多房子无法直接得到光照,这样日积月累,房屋里都很潮湿,在这种情况下再居住下去,定会威胁到人们的健康。

(4)交通条件不便利。交通条件不便利也是造成“空心村”的重要原因,无论什么东西都要用人工背上去,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这属于既耗时,又费力的表现。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可以说时间就是金钱,要争分夺秒的创造价值,显然在老宅子里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想办法解决这样的局面。村民便自发的组织搬家,由于当时交通条件不便以及交通工具的缺乏,村民搬家时都是人工进行的。

五、乐居村“空心村”的发展出路

1、发挥第一产业的基础性作用

充分利用有利的光照及水源条件,发展第一产业。乐居村是“苹果乡”,要发挥这一优势,需利用多种营销方式,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注重果品本身的包装,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最终把其推向省外,推出国门。

2、合理利用第二产业,造福村民

充分发挥村子里采矿场主导性的优势,发展采矿业带领村民发家致富。采用更先进的管理方式以及经营方式,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不过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污水等一些污染物,不能由于采矿业的发展而污染了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

篇2

21世纪以来,在大幅扩招的后续影响下,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大幅攀升,年均递增23.8%。2002―2004年,年均达到30%以上;2004―2007年,年均保持在20%以上;近两年有所下降,但到2009年也保持了9%以上的增速。相应地,毕业生也从2000年的107万增长到2009年的611万人。与毕业生的强劲增长形成强烈反差的是: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连年持续下滑:从2001年的83%下降到目前的68%,年均下降2个百分点以上。在我国,从来不曾被就业困扰的大学生,却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失业问题。

一、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经济原因

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是复杂的,主要有经济、社会的发展问题,高等教育转型问题,以及大学生自身的观念与素质问题等。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直接根源在于经济发展问题

金融危机冲击所形成的经济发展困难,放大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长期累积的负面影响,形成了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周期叠加的共振效应,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被动转型,对原有的就业结构和就业增长格局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据统计,今年高校毕业生有610万人,加上去年未就业的100万人,合计有710万大学生需要就业,再加上失业返乡的2000万农民工,使就业形势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突出表现为结构性矛盾

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社会体制分割造成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分割所形成的结构性供求矛盾,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部分企业、行业、地区招工难以及基层、艰苦行业和落后地区留不住人才并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与现实落差较大,求职渠道不畅、效率不高。

1.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就业机会不公和待遇差别很大。从地区差距来看,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2008年人均年收入达到20 965元,分别比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高出6 903.76元、7 048.48元和6 803.47元。省区的差距也是十分显著的。2008年,上海、北京和天津的人均GDP分别达到了72 554元、61 876元和54 034元,在1万美元左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浙江、江苏和广东省,人均也达到了41 967元、39 485元和37 402元,均超过了5 500美元。而经济不发达地区省区,如贵州,只有人均8788元,不足1 500美元。后者只有前者1/4至1/8。正是由于经济上的巨大落差,才使得大学生就业涌向沿海发达地区、大中城市。

2.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和事实上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导向的主要原因。我国长期以来社会事业发展极不平衡,而且形成了与之配套的制度化地方隔离体系。就业市场在这些显性或者隐形制度的隔离背景下,事实上形成了劳动力市场化隔离体制。主要表现在城乡、地方体制隔离,把劳动力市场化隔离为城乡和区域劳动力市场。体制内外的制度隔离政策也是阻碍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还基本上属于地方归口管理,劳动力市场的地方分割十分严重,事实上就形成了体制内劳动力待遇层级化(都市好于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好于一般城市;大城市好于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好于小城镇)现象,体制外劳动力待遇的地方差异十分突出。所以,表面上看,大学生就业观念与市场要求不适应,企业用工信息与大学生就业要求对接不畅,但这些问题的背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劳动力市场体制、地方分割,地方化管理等问题的消极作用。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症结是结构性相对过剩

突出表现为高等教育的“供”与劳动力市场的“求”之间的错位和脱位。

1.高等教育超前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滞后的矛盾。首先,近几年高校招生增长速度远超过GDP的增速,劳动力结构变化远大于实际就业学历结构的变化。其次,从供需结构看,2010年大学招生629万人,占到同期新增就业人口的60%,与2007年末的劳动力需求结构相比差距很大。大学毕业的劳动力比重高出近7个百分点,初中及以下劳动力供给缺口达到近4%。

2.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与人才的市场化需求不相适应。目前高等教育仍沿袭了计划-精英教育的模式和体制,必然造成高校计划培养与市场需求的严重脱节,使高等教育趋同化、就业同质化竞争、人才浪费和人才短缺现象相当严重。

3.教育方法、教学内容陈旧,无法适应能力取向的市场化要求。长期以来,在精英教育背景中,我国高等教育形成了重学识、轻实践和能力培养的教育传统。这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在市场化就业过程中的弊端暴露无遗。与这种教育传统相适应形成了以单向度灌输知识为特征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基本是学生被动接受现成知识体系的过程,而教师则成为课堂灌输的主体。特别是在大规模扩招后,程序化地灌输知识体系就俨然成为流水线的生产过程,扼杀了学生创新性和主动性。缺乏必要的能力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

4.管理体制僵化,还无法直接面向市场培养。首先,高度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无法发挥市场的淘汰和发现机制。由于大学生招生还处于卖方市场,学生读书还无法真正选择学校和专业,所以,即使是就业很差的专业,市场也无法淘汰;即使培养能力再差的高校,市场也无法优化其资源配置。其次,严进宽出的管理理念,导致高校无法实施优选和淘汰机制,无法真正培养和发现人才。正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淘汰和激励机制,大学生在校期间,普遍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压力和动力,难以培养应有的素质和能力。

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分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民生的重中之重。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必须“长短”结合,救急与解困结合。

(一)扩内需、稳出口、调结构,确保经济较快增长

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较低,而GDP每增长10%吸纳的就业不过1 000万人而已。所以,要保证每年新增1 000余万人的充足就业,就必须保持足够高的经济增长水平。再从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来看,消费不足始终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制约因素。所以,要在调整增长结构的基础上,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健康、持续的较高增长速度,仍是保持就业增长的不二法门。

(二)鼓励和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

与其他国家相比,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偏低仍是制约我国就业增长的主要因素。2007年和2008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比例只有1%~1.2%,不仅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20%左右的比例,也远低于我国全民创业的比率。创业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大学毕业生自身的就业问题,还能够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小型创业为例,1:5~1:10的带动率还是可以期待的。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人数每年约为6万人左右,大约可以带动30万到60万人就业。如果创业比重达到我国全民的创业比重11%,则可以带动300万以上的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三)加强高校的就业指导和政府的就业服务

大学生就业技能的缺乏和就业服务的不到位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失败的一个因素。首先,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可以提高求职的效率。麦克斯的有关调查说明,就业辅导可以有效提高求职的成功率。其次,利用政府的信息管理优势,为毕业生提高权威的信息服务,降低供求信息的不对称性,减少求职的盲目性、无序性,从而减少求职成本,提高求职的针对性、实效性。再次,政府还应加强对高校招生的指导,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对各类人才培养规模的调控,指导高校的改革,避免高校盲目的专业设置。

(四)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中西部就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就业

大学生之所以不太情愿到最缺乏人才的基层、中西部就业,一个主要原因是这些单位和地区的工资待遇、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发展的平台缺乏足够吸引力。而不愿意到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就业主要是社会劳动保障制度的差异导致的。所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国家可以此为契机,加强经济调控手段,对去中西部薄弱地区和条件艰苦的一些重点单位和行业就业的大学生,在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上给予较大的优惠,采取措施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条件艰苦的地区和部门就业。

(五)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岗位培训与人才储备计划

长期以来,我国很多企业采取了短期的用工体制,尽可能地规避长期用工带来的社会保障成本。这些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它们用工往往采取急功近利的方式,发展方式也大多采取依赖价格优势的战略。在精英教育时代,这些体制主要面向农民工,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该体制迅速向大学毕业生蔓延。因此,要与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发展趋势相一致,鼓励企业由短期用工向长期用工转变,为企业长期发展和后续发展积累和储备人才。针对金融危机冲击带来的市场萎缩和岗位流失,政府要采取措施支持和鼓励企业稳定现有岗位;充分利用危机带来机遇,实行岗位培训计划,适时地储备和培训人才,为企业转型升级和迎接经济复苏后的发展做准备。

(六)强化高校的实习教学环节,鼓励毕业生参加职业技术培训

首先,针对高校普遍存在的实习教学环节投入不足、忽视实践的做法,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及时出台相应政策和措施,加强高校的教学实习环节,鼓励和支持社会、企业事业单位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基地,以强化在校大学生实践教学和技能培养。其次,针对目前大学毕业生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职业技能与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脱节的实际,支持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实施各种形式岗前培训、岗位实训计划,弥补高等教育的缺失。再次,把就业困难的大学毕业生纳入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之中。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七)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储备计划

长期以来,高速增长的经济掩盖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累积的严重的结构问题。金融危机在给我们带来严重冲击同时,也为我们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提供了客观条件。因此,我们应该在国家层面上针对世界产业发展趋势和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和储备计划,以满足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方面的人才需要。

(八)实施毕业生失业救助和保障计划

调查显示,2007―2009届大学生的失业率均超过12%,三届未实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就达到200万人。因此,要确保这部分群体的家庭生活不受严重拖累,确保大学生毕业后的基本生活权益,建议国家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将大学生纳入失业保障管理体系。

(九)多层次、多渠道解决大学毕业生社会出口问题

可以开发公益性岗位,以解决社会服务的缺失和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的不足;可以开通高校入伍直通车,不仅可以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而且是我国国防、军事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 杨玉华.我国教育事业60年的发展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6):89-92.

[2] 吴晶.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68%就业形势仍严峻[EB/OL].新华网,2009-07-09.

篇3

1、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的动因

1.1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首先,在经济体制改革领域,我国加人wto,对外开放进人新阶段,表现为由政策性开放走向制度性开放;由局部的开放走向全方位的开放;由一般竞争性领域的开放走向以服务业为重点的全面的产业开放。体育事业在我国的经济产业结构中属于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范畴,那么在这种改革趋势中,对我国体育体制中原有的一些同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体制就必定也必须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具体到现行竞技体育体制而言,只有对其进行改革才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的选择,并将为我国的竞技体育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其次,从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来看,我国的体育事业长久以来一直是“政府管理型”体制,顺应政府职能转变,近年来体育系统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严格地说,在竞技体育体制改革方面,改革的力度、深度还未能触及竞技体育体制的根本。从长远看,为了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能够尽快地走出改革带来的负面震荡,作为主管体育的政府部门,就应尽早地让竞技者事业的相关资源进人市场,只有这些资源在市场的运动时间越长,才越有可能实现均衡、合理的配置;而体育主管部门则需为这种竞技体育市场化发展制定规则,并为之服务。

1.2商品经济体制下人们体育观念的转变

    中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世界文化的大交流。政府逐渐意识到了单一的奥运会已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出现了许多单项体育项目逐渐向职业化、市场化、商业化的发展趋势,足球世界杯赛、国际汽车一级方程式大赛都已成为在世界上影响巨大的运动。国家于1995年6月20日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政府导向作用、各种媒介的广泛宣传,使人们逐渐改变了以往体育就是竞技的单一观念,将竞技与休闲、娱乐、健身有机结合,使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中去,将体育的竞技、娱乐、健身等多种功能融为一体,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需求和社会时尚。因此,竞技体育发展的社会化,竞技体育队伍的职业化,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竞赛组织运营的市场化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和社会现实。

1.3人们体育消费意识与能力的提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前20年的以经济建设为主流目标,已进人了迅速提升社会发展为主要目标。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生产活动方式的变革将使体育的功能、形式和内容都随之发生变化。体育的性质发生改变,各国都提供了相应的政策以促进休闲运动的发展。我国近年来开始了5天工作制,每年的“五一”和“十一”两个长假都有利地推动体育消费的发展。

    我国城镇居民收人的迅速增长,使城镇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摆脱了以生存资料为目的的生活理念,群众体育活动得到广泛开展,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以及体育服务的需求明显增强。城市居民家庭体育消费增长率随家庭收人、个人收人的增长呈总体上升趋势,表明我国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为职业竞技体育市场的开发集聚了经济能量和社会消费的基础。

1.4职业竞技体育市场的逐步开发

    竞技体育作为一种娱乐、休闲形式越来越受到人民的喜爱,随着体育产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市场的主客体出现,体育健身、竞赛表演、体育无形资产、体育用品等体育市场应运而生,其中与竞技体育发展密切相关的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观众和球迷群体,竞技体育的巨大市场和经济价值正在被开发和利用。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项目的高水平运动队,也通过市场开发不同程度地获得了政府之外的发展资金,缓解了发展资金短缺的矛盾。职业竞技体育市场的不断开发亦将进一步巩固和推动了职业俱乐部管理主体的发展。

2、竞技体育院校化发展的动因

2.1“院校化”是竞技体育社会化发展的目标之一

    竞技体育与高等教育结合有着历史渊源,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皮埃尔·德·顾拜旦体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将体育与教育结合在一起。纵观世界体育运动发展的历史,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和提高必须同经济、文化、科技、民族素质(包括体质)等相关因素的普遍发展相协调。竞技体育不断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客观上要求竞技体育应以经济、科技、文化为基础,走科学化、社会化、产业化、实体化的道路,将竞技体育的发展建立在融体育文化、体育教育、体育科技、体育产业、体育普及为一体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实现竞技体育“院校化”。

2.1.1“院校化”是实施“科技兴体”的一项具体措施

    长期以来,出于我国体育科研机构分散、重复建设问题严重,导致科学技术与体育运动实践难以紧密结合,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贡献率不高。充分发挥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和体育院校在竞技体育发展中的作用,建立科训一体化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可以有效解决优秀运动队科学训练的集约化管理问题;体育技术市场培育问题;重点训练基地和优秀运动队的科技建设问题;高水平、适用性强的科技成果开发和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问题;以及提高教练员、运动员的科学文化水平问题。因此,竞技体育向“院校化”的战略转移,将会极大地调动普通高校和体育院校的科研力量投人到竞技体育战场,并会给高等院校各学科教师带来更多的直接为运动实践服务的机会,切实解决和突破一些运动训练实践中的关键问题。

2.1.2院校运动员已成为竞技体育领域的生力军

    我国改革开放初始的1978年,国家为探索一条培养有文化的高水平运动员之路,加速奥运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同时解决在役和退役运动员文化学习的问题,决定在原国家体委直属的6所体育院校创办附属竞技体育学校,实施“亦读亦训”的培养方针。随后经原国家体委和国家教委科学论证,将运动训练学专业列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本科教育正式专业,实行全国招生。各体育院校根据国家的要求和形势的发展,迅速组建了竞技体校和运动训练学系,将竞技体校的专项训练与运动训练学专业办学进行了有机结合与衔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学、初中、高中、本科一条龙的“亦读亦训”的竞技人才培养体系。在此后的20多年,各体育院校竞技体育和运动训练学专业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竞技运动项群,同时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北京体育大学的田径、重竞技项目,上海体育学院的摔跤、拳击、武术、击剑等项目,武汉体育学院的水上、武术项目,沈阳体育学院和哈尔滨体育学院的冰雪项目发展迅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运动员,在亚运会、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国争光。

    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决定在全国57所高等院校内试办高水平竞技体育运动队以来,到1990年已正式成立了田径、乒乓球、篮球、排球、足球5个单项体育协会。cuba联赛在我国竞技体育领域内已形成巨大的影响,近一两年来,大学生足球联赛也在迅速推进,其它项目如跳水、艺术体操、拳击、健美操等也发展迅速,影响不断扩大、水平逐步提高,发展前景广阔。另外,一直以来作为奥运金牌榜上金牌大户的中国跳水队同清华大学的联姻,成为高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的代表。

2.1.3“院校化”可为运动员“二次就业”打下择业基拙

    竞技体育“院校化”是专业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工程的需要。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省、市运动队的专业运动员退役后,大多数由劳动部门分配到企事业单位,从事非体育性质的工作。随着我国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人,企事业单位的用人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使得大批退役运动员长期滞留在运动队,成为运动队在编制、资金、住房等方面的巨大包袱。面对已走到尽头的统分政策和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专业运动员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尽管一些优秀运动员退役成为名牌大学的学生,但在人数众多的运动员队伍中只是凤毛麟角。同时,竞技体育向“院校化”战略转移,也可为广大现役运动员获得学历教育和文化知识提供了机会,使运动员在从事专业训练的同时接受较系统的高等教育、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退役后可在较宽范围内就业,不仅解决了运动员的后顾之忧,更有利于改善优秀运动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心理素质和思想修养,对提高运动训练水平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

2.2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推动高校管理主体的发展

2.2.1高校进入高水平竞技体育行列的主客观条件

    由于国家的长期投资,高校积累了开展竞技体育训练所需的包括体育场地设施和具有一定理论与实践水平的体育教师两种资源要素,使高校承担一部分竞技体育训练任务成为可能。

    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对外交流的层面趋于丰富,国际间的交流增多。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重返奥运会,体育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手段,更广泛参与到国际竞技大舞台上。然而,繁重的竞技任务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的财政压力,使得体育部门单独承担国家竞技体育任务的困难程度加大。与此同时,教育部门本身也面临着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各种国际高校竞技体育交流的需要,这种形势也促使了教育部门应尽快发展高校竞技体育,参与国际竞争。

    从1986年4月一1987年,原国家体委陆续下发了《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的4个有关普通高等学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法规文件,并正式批复了清华大学等51所高校作为培养高水平运动队的试点院校,把培养高水平的运动人才,组队参与国际竞赛和体育交流,提到了高校体育工作的议事日程上。《规划》颁布后,使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目标明确针对奥运争光战略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002年3月教育部又给6所大学下放专业设置权力,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均给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法规的保证和宽松的环境。

2.2.2高水平竞技体育文化价值增强了高校参与竞技体育的积极性

    竞技体育引导高校校园文化健康发展。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最有效的催化剂,校园体育文化是社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的缩影,也是社会大文化中一个具体的组成部分。竞技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的核心,代表着积极向上的体育文化精神,通过开展竞技体育活动,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运动项目的学习、比赛当中,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爱,极大地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而竞技体育文化的精神能够在校园体育活动中体现出来,正确地引导体育文化活动,以使校园文化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竞技体育同时又是提高大学知名度的一种手段。竞技体育管理走向多元化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政府积极支持、鼓励普通高等院校以自身实力建立相应的竞技体育项目。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普通高等院校竞技体育得到充分的发展,水平也随之大幅度的提高。在此情况下,普通高等院校所承办的cuba联赛、大学生女足联赛、清华大学跳水队等竞技体育得到社会媒体以及政府的广泛关注。同时众多商家对cuba联赛的赞助也充分体现了其商业价值增强。社会各界对高校竞技体育的广泛关注,无疑是对竞技体育的又一管理主体—高校加大体育工作力度注人了活力。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之间也产生了从生源到就业各个环节的激烈竞争,各高校生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此各高校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实力,广泛宣传自身的办学理念,提高社会知名度,因此,竞技体育给高校提供了一个媒介和一个充分展示、宣传自己的舞台。

2.3体育院校的管理主体多元角色地位

2.3.1办学职能的逐步转变

    高等体育院校是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高等体育专业教育为主要办学职能的教育机构。体育院校调整为以培养体育师资为主的单一系科院校,1980年全国体工会提出“创造条件,把体育学院办成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的中心”的办学指导思想后,原国家体委直属体育院校先后成立了附属竞技体育学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与竞技体育体系相结合的试验田和三结合基地的试点。各体育院校积极探索“亦读亦训”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2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文化的高水平运动人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与完善的环境下,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进行体制改革,对原属体育院校只保留1所,其他院校下放到地方,实行国家体育总局与地方政府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各体育院校为适应不同阶段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确立了以体育教育为基础,竞技体育为特色,服务全国,服务地方的办学指导思想。

2.3.2发展竞技体育是突出办学特色的要求

    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对直属体育院校进行体制改革,已下放的原直属体育院校面临着全国体育教育市场的激烈竞争形势,又要面临国际体育教育机构进军国内市场的竞争环境。我国体育院校由于发展基础的原因,过去更多地强调和突出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对行业专业性特点重视不够,而与师范类院校培养师资的办学力量相比又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体育院校要跨出以师范教育为基础的办学模式,把体育院校办学与体育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突出自己在体育领域的主力军作用,《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给体育院校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突出以体为本、办出竞技体育特色,是体育院校发展的需求。

2.3.3发展竞技体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的体育院校仅有北京体育大学是部属院校,而其它院校均为地方所管辖或以地方为主的共建院校。因此,体育院校面临着既要承担国家奥运任务又要为地方体育事业服务的要求。从体育院校竞技项目设置目标重要性的调查可以看出,体育院校运动队项目的设置,主要考虑因素是以奥运会为最高目标,并围绕这一最高目标制定和实施全运会及大运会目标。

    在普通高校竞技体育强劲发展形势面前,体育院校事业发展面临着强有力的市场竞争与挑战。因此,从体育院校事业发展的需要来看,在加强体育教育、体育科技、体育产业、群众体育人才培养的同时,体育院校应十分强化其竞技体育功能,加强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为提升所在省、市竞技体育竞争实力作出贡献。以争取地方政府和社会对体育院校办学的支持,同时瞄准奥运会这一最高目标,强化造就“国字号”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和输送力度,进人国际竞技舞台和竞技市场,提高国家投人比重,在认真履行既为地方服务又为国家作贡献双重职能的作用下,充分体现体育院校的办学性质与特色,促进体育院校整个事业的发展。

篇4

一、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失衡的原因

(一) GDP压倒一切的经济增长观。思想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决定什么样的行动。我国改革开放一路走来,经济增长成为第一目的,而且这一目的一度被认为是压倒一切的目标。一个时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充斥着一切为了GDP的领导思想。自然,一切为了GDP就将经济增长凌驾于社会发展之上,甚至是牺牲社会发展部分利益来服务于经济增长。 GDP压倒一切的经济增长观会对社会发展产生严重的挤出效应,主要通过社会的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形成。在这种发展观念下,经济增长是目的,经济增长的成果的初次分配难以形成公平分配,而是向政府税收和企业利润转移,以更好利用所得继续投资,继而再次促进增长,以生产更多的商品,而相比之下居民收入相应的增长有限,其内在的消费需求就相对收到制约。再次分配中,作为分配主体的国家财政,在一定情况下,支出结构偏向生产性投资,而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相对投资格局收到限制,原因很简单,这样的投资格局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当然,生产性投资中有很多投资转入民生性基础产品的投资,以促进民生的发展。但是,事实却并未如此。众所周知,民生产品的消费才是民众受到实惠的体现。即使投资民生产品的生产,但是由于社会保障和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的相对滞后,很难形成居民有效的消费。举例,在全国70大型城市,一个大学生不吃不喝不能生病不旅游不买衣服,也需要15-20年的时间才能买到一套住房,在北京和上海等城市这个年限还要延长。而大家都知道的是,一个人的有效工作时间也无非是20多年,这让广大民众情何以堪?

(二) 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混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经济政策是社会市场化的竞争向领域还给市场;而社会政策主要解决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这部分应该退出竞争领域,从市场收回。而我们的经济发展中,将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混淆,把本该是收回市场的推向了竞争领域的市场,由市场来解决。改革开放以前的社会保障、医疗、教育、住房等基本上是由政府提供的, 即使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审视, 这样的格局似乎也没有太大的不对, 因为即使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 像医疗、社会保障、教育和房地产等具有高度社会性的领域, 政府不仅对私人投资具有非常严格的限制, 而且这些领域也是政府投资最多的。解决社会服务问题应该有社会政策完成,我们一些地方却盲目追求市场经济,大范围的将民生性社会服务交由竞争领域的市场来解决。以教育领域为例,用市场化的政策推动教育改革, 是混淆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典型案例。教育事业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是不可能靠市场机制发展起来的。教育本身虽不能赚钱,但教育投资却是政府投资中效率最高的。再教育市场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三种情况:一是学校忽视教学质量,盲目的扩张和招生,以获取更大的经济利润;二是,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出现了严重的就业问题;三是,学费偏高,导致一些农村学生上不起学。以房地产市场为例,房地产问题是社会问题简单地推向经济领域的又一生动案例。房地产市场交由市场化竞争性领域的结果就是今天的局面。在供给有限的情况下, 市场只能解决高收入人群的住房。至于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 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离不开政府的援助, 甚至本身就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然而, 在目前的制度安排下, 地方政府显然不能让地价卖得过低, 于是我们看到, 一方面, 地方政府对于保障性住房明显缺乏兴趣, 另一方面, 如果房价跌落, 首先着急的是地方政府, 有的地方政府甚至不惜动用人民群众的纳税钱托市。

(三)市场与政府功能的错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市场是只无形的手,而政府是只有形的手。两只手都要抓都要硬,才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导致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错位的根本原因就是市场与政府功能的错位。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政府和市场错位主要体现在市场经济体制和宏观调控、资源配置等方面。在经济调控中,政府过多的依赖宏观经济调控,主要通过行政审批,即通过行政力量进行资源配置,而不是致力于建立和健全市场经济体制, 而是频繁地进行宏观调控。如果政府的宏观调控太主动、太频繁, 并且频繁使用行政手段, 就会干扰经济秩序本身的内在规律, 形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消极后果。

二、校正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失衡的对策

(一)明确政府与市场“两只手”职能

政府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只能是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包括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以及高效廉洁的政府服务。这些属于公共产品或者准公共产品的领域通常由政府提供。2.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公平和正义比经济增长更重要。3.不断完善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 提供有利于公平竞争, 有利于吸引人才, 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制度安排和环境。

( 二) 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

放慢速度提升和调整结构, 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就必须把民生放在首位, 把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参考文献:

[1]王爱学. 社会事业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分析[J]. 江淮论坛. 2010(06) .

[2]姚乐.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矛盾、难点与出路[J]. 江汉论坛. 2010(11)

[3]吴春垒. 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J]. 经济研究导刊. 2009(18) .

[4] 荆林波.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之我见[J]. 理论视野. 2011(06).

[5]徐佩华.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性[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8(03) .

[6] 张序. 试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J]. 西南金融. 2007(06) .

[7] 周群艳. 上海社会事业财政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0(03) .

篇5

1、规划引领

规划是沿海经济带重点园区建设的重要依据。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本区域发展规划体系,重点编制人口发展规化、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实现区域规划的全覆盖。区域规划要更好地配置本区域空间、土地、水、岸线等资源要素,实现区域内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凸显区域发展特色。如,花园口经济区,聘请新加坡裕廊国际编制了花园口全域概念性规划和城市设计规划,确立建设既适宜产业发展,更要适宜人居的50万人口城市目标。沿海经济带重点园区要以科学、适度超前的规划理念和规划蓝图,引领示范其他地区逐步走上全域谋划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轨道。

2、政策引领

沿海经济带重点园区,肩负着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拓展大连城市空间、做大做强大连城市经济总量、促进大连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引领大连经济腾飞的重任。要提高沿海经济带重点园区开发步伐,发挥其在大连全域城市化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不仅要争取促进沿海经济带重点园区建设的政策制高点,还要针对全域城市化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且立足当前、着眼未来,重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统筹城乡发展的公共财政体系;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逐步废除与户籍相联系的各种社会福利内容,为不同户籍身份的人口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对于集体土地征用政策、农村宅基地征收拆迁补偿政策的改革,一定要体现农民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加大财税金融制度改革力度,使资金、技术等要素向农村倾斜,采取公共财政支出、低息贷款、发行债券等形式加大对农村道路、水利、住房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以上政策的先行改革,可以为其他行政区提供借鉴。

3、产业引领

产业支撑,是推进城市化最坚实的基础。沿海经济带重点园区应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功能优势、产业优势,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立足于国际化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等长远目标,在更高的层面上推进对外开放。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围绕世界前沿技术,瞄准牵动力强、科技含量大、产品附加值高、产业链条长的大项目实施重点招商,着重吸引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投资公司落户大连。在工业和服务业领域,沿海经济带重点园区既是对装备制造业、石化、造船、电子信息等传统产业开展升级换代的主战场,又是开发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的主战场,也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战场。在农业领域,要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开发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为此,沿海经济带重点园区要率先做好产业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带动其他地区现代产业的快速发展。

4、民生引领

篇6

中国的新富阶层为什么喜欢搞像“炫耀性婚礼”这样的“炫耀性消费”行为呢?从经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笔者觉得主要有几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2.1 新富阶层向世人展示其经济资本与社会地位的需要

凡伯伦曾指出“光是拥有财富,并不足已获得人们的尊敬和景仰,还必须通过某种方式展现其财力”。我们已经说了,中国社会的新富阶层是从原来社会地层很低的社会底层突然跃起的社会阶层,在经济收入大大提高后,他们就急于向社会显示身份地位的变化。在中国的社会背景下,炫耀式消费是显示财力、能力与地位的最佳形式。而结合中国的传统习俗,人生的一大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结婚”,这样,年轻人的婚礼就成了新富阶层显示其财礼和社会地位的变迁,并且采取“炫耀性消费”这种消费形式的大好机会。在一个个案中,给儿子举办婚礼的主人直接就说“自己小时候穷怕了,现在条件好了,孩子一辈子就这一次,当然想办得好一点。据这位企业家透露,自己年轻时,因为家里穷,先后处了几个女友,都无果而终”。这明显就是一种为了证明自己经济地位上升同时借儿子结婚这个“一辈子只有一次”的日子进行显摆一翻,以向社会和他人宣布:我现在已经不是以前的穷光蛋了,已经是有钱人了,而且社会地位都提高了,在儿子结婚时既有大队高档车队,还有明星和名人光临,这难道不是我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上升的体现吗?正是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这些新富阶层的人员每当遇到有显示自己财礼的机会,就毫不吝啬的采用“炫耀性消费”的消费形式。例如,有些新富阶层就喜欢争相“包二奶”,奢侈而炫耀的饮食,运气号码的高额竞投,甚至比赛竞相焚烧钱币、一顿饭花费数万或数十万元等畸形的“炫耀式消费”形式。

2.2 消费行为的符号象征意义代替传统的功能意义

法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布希亚(J.Baudrillard)在他的经典著作《消费社会》中指出“战后的西方社会已经变成了一个经济学家加尔布雷丝所说的‘富裕社会’,在这一社会中起决定作用的已不在是生产而是消费,而人们所消费的除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外,还包括(而且更重要的)商品的符号价值,相应的对当代社会中的人的异化和文化现象也应该从消费的角度来理解”。很显然的是,中国社会的新富阶层在采取炫耀性消费的消费形式时,已经把消费行为本身的使用功能意义抛开,而只在乎这一行为的象征意义(符号意义)。而且,由于新富阶层本身的经历的特殊性,所以对自己采取的消费行为的象征意义比一般的和自己同等级的有钱人就更加的看中。就拿“炫耀性婚礼”和“迎亲车队”来说,其真正的使用价值已经基本显现不出来,而绝大部分意义就是在给结婚的主人及操办婚事的主人身上贴上“他现在有钱了”“他现在有社会地位了”的标签。而这些新富阶层所采取的其他的一些“炫耀性消费”的形式,诸如“奢侈而炫耀的饮食,运气号码的高额竞投,甚至比赛竞相焚烧钱币、一顿饭花费数万或数十万元”等也是基本上就看中其本身的象征符号意义,而对消费行为本身的使用价值(功能意义)已经基本不再看中。这也是现代消费社会总体的一个特征之一,对于这些在改革开放中新翻身的新富阶层来说就表现的特别明显,“炫耀性消费”本身也成了新富阶层的符号之一。

2.3 新富阶层自身消费品位不高

上文已经论及过新富阶层的社会特征,按照布迪厄在《区阁》中所划分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四种资本的划分来说,新富阶层由于刚刚从社会的底层翻身过来,其经济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较为丰厚的经济资本,但是在文化资本和符号资本占有方面就明显的不足。对于他们而言,文化资本的不足是影响其消费品位的瓶颈。很简单的例子,对于那种真正的一贯就是社会的上层的人士,他们在消费时所采用的手段与这些新富阶层就有明显的差异。真正的社会上层人士喜欢到高档咖啡馆喝咖啡,而新富阶层就喜欢去喝酒;前者乐意到高档的高尔夫球场打球,而后者就更喜欢到城市的红灯区逛游;前者可以花钱买票看话剧,而后者不喜欢等等。这就是二者的消费品位的差异。那么这又与新富阶层的“炫耀性消费”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很大。正是因为城市新富阶层自身的消费品位比较低,但是又需要有适合的途径去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在自身无法拥有和享受真正的社会上层的消费方式的时候,这种带有原始刺激的“炫耀性消费”的形式就正符合了他们的消费品位和要求。这也真是新富阶层在举办婚礼时非要讲大排场,非要有名人到场,特别是非要有大规模的“迎亲车队”的原因之一。

2.4 新富阶层维持自身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的需要

上述分析主要是针对具体的新富的一些人员为什么要进行“炫耀性消费”进行了分析,但是为什么这个群体都这样做呢?这里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种消费方式是新富阶层维持自身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的需要,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在他们内部之间才能维持紧密的关系。再回头看上文所举的两个案例。案例一中说,庞大的悍马车队中“黑白两台加长悍马分别是从浙江和山东的生意朋友处‘借’来的,其他悍马也都是从外市甚至外省‘借’来的。这就是问题的又一个关键点,这些新富阶层通过互相借车这一行为又一次加近了双方的关系。又如案例二中,操办婚事的老板所言:“这都是朋友们捧场。歌舞是一位朋友给请的,晚上放的焰火是另一个朋友请的,就连一些规模不大的企业的朋友,也都买上三万、五万的炮仗助兴。”,新富阶层中这种特殊的人情往来方式也是促使其进行“炫耀性消费”的原因之一,因为中国人讲究面子,在朋友面前,朋友送礼要讲面子,主人招待也要讲面子,如此以来,大排场的办“炫耀性的婚礼”也就不足奇怪了,这也是一种人脉关系的象征和展示场所。

参考文献

[1]许涛.中国新富阶层消费研究[OL].学说连线.

篇7

部分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出现淡化,部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导致当前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缺失和集体主义观念的淡薄。如在陌生人遇到困难是视而不见;对待社会上的见义勇为行为表示明确赞赏,但如果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则表现出犹豫和不会干;这无疑都源于理想信念的模糊不清或者缺失。

(二)学习动力不足

学习动力不足,可以说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日常行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多数学生抱着“不必非常努力,只要考试通过”的想法,有的则认为“工作看的是能而不是成绩”,对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认为可敬,但却认为不可学;学生对学习表现出茫然,对学习无长远规划。

(三)人际关系疏远

学生间的关系越来越物质化,物质化的关系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庸俗、疏离。只有少数学生认为跟同学之间的关系不错,多数学生认为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一般,也就是勉强过得去。学生们也普遍认为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是越来越疏远,表示出担忧。

(四)心理问题突出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上出现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中焦虑、自卑报复心理、愤世嫉俗的态度和极端的思维方式等;稍微取得了一点成绩或者做成功了一件事就表现出的极度兴奋、喜形于色;而同学之间的一点小事、一句不当的话语,则可能引起勃然大怒,甚至是大打出手。这些异常的心理问题如不及时调节治疗,可能会引起更为严重的心理疾病。

(五)消费行为不良

目前,部分大学生最大费不是花在学习上,而是多花与学习无关的餐饮、购物、娱乐上,学生之间越来越多的“应酬”。这说明当前部分大学生在消费上是不适当的,也是不理智的,攀比、讲排场、比阔气等社会不良风气充斥其中。

(六)过分沉溺网络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工作、学生、娱乐工具,多数大学生都是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面。但大学生上网除了获取与专业有关的资料、知识、信息外,玩游戏、交友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由于缺乏必要的监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过分的沉溺于网络游戏中,其中男性大学生居多;而女性大学生则较多的沉溺于网络购物。

二、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大学生日常行为问题原因

(一)大学生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大学生自身素质是知识、技能、道德、情感等内化与沉淀。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间明显表现出接触社会少,生活经验、生活阅历不足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弱。这是导致上述大学生日常行为问题的内在原因。具体表现为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欠缺科学方法,不具备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欠缺,等等;这样片面或者错误舆论宣传引导下,很容易发生思想混乱,导致理想信念丧失。

(二)高校教育教学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高校教育教学普遍存在着重智轻德、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功利轻素质的问题。部分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升学率,往往重视文化知识、技能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造成学生在较长时间里不能适应大学生活,花更多的时间去享受。同时,消费观念教育的缺失,也是导致学生盲目消费、追求高消费的原因之一。如不进行适时、适当引导,就很容易引起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偏颇;而高校教育教学机制在这方面明显存在不足。

(三)多元文化的负面影响

社会转型时期的一大特点就是多元文化;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科技、教育国际化大趋势的影响下,我国基本形成了一个多元而复杂的文化环境,而高校则是多元文化的集散地;这其中不免存在着一些低俗、不健康的文化,使大学生过度的注重娱乐、消遣,甚致游戏人生、及时行乐当作人生信条。

(四)市场经济的两面性

篇8

|城市(单位)名称|              |            |-------------------

|                |(万平方米)  |  (亿元)  |    合计    |    建行  |    工行  |

|--------|-------|------|------|-----|-----|

|  合        计  |5820.95|478.47|177.71|88.00|52.24|

|--------|-------|------|------|-----|-----|

|天津市          |  387.00|  39.50|    7.20|  2.10|  0.60|

|--------|-------|------|------|-----|-----|

|河北省          |  327.00|  30.05|  11.55|  7.85|  3.70|

|--------|-------|------|------|-----|-----|

|    石家庄      |    90.00|    8.30|    3.00|  2.00|  1.00|

|--------|-------|------|------|-----|-----|

|    秦皇岛      |    20.00|    2.50|    1.00|  0.50|  0.50|

|--------|-------|------|------|-----|-----|

|    唐山        |    35.00|    3.25|    1.25|  1.05|  0.20|

|--------|-------|------|------|-----|-----|

|    邯郸        |    25.00|    2.50|    1.00|  0.50|  0.50|

|--------|-------|------|------|-----|-----|

|    保定        |    45.00|    4.00|    1.60|  1.00|  0.60|

|--------|-------|------|------|-----|-----|

|    承德        |    12.00|    1.00|    0.40|          |  0.40|

|--------|-------|------|------|-----|-----|

|    廊坊        |    11.00|    1.30|    0.50|          |  0.50|

|--------|-------|------|------|-----|-----|

|    沧州        |    24.00|    2.00|    0.80|  0.80|          |

|--------|-------|------|------|-----|-----|

|    衡水        |    25.00|    2.00|    0.80|  0.80|          |

|--------|-------|------|------|-----|-----|

|    邢台        |    20.00|    1.60|    0.60|  0.60|          |

|--------|-------|------|------|-----|-----|

|    张家口      |    20.00|    1.60|    0.60|  0.60|          |

|--------|-------|------|------|-----|-----|

|山西省          |  104.90|  11.26|    4.79|  0.82|  1.51|

|--------|-------|------|------|-----|-----|

|    太原        |    26.00|    3.84|    2.00|  0.20|  0.60|

|--------|-------|------|------|-----|-----|

|    大同        |    11.00|    0.99|    0.39|  0.13|  0.15|

|--------|-------|------|------|-----|-----|

|    阳泉        |    12.00|    1.32|    0.52|  0.15|  0.31|

|--------|-------|------|------|-----|-----|

|    晋城        |      5.00|    0.58|    0.18|  0.14|          |

|--------|-------|------|------|-----|-----|

|    运城        |    25.40|    2.15|    0.75|  0.20|  0.40|

|--------|-------|------|------|-----|-----|

|    临汾        |    10.00|    1.01|    0.41|          |          |

|--------|-------|------|------|-----|-----|

|    榆次        |    14.00|    1.25|    0.50|          |          |

|--------|-------|------|------|-----|-----|

|    朔州        |      1.50|    0.12|    0.05|          |  0.05|

|--------|-------|------|------|-----|-----|

|    |  109.66|    7.69|    3.04|  1.64|  1.25|

|--------|-------|------|------|-----|-----|

|    满洲里      |      4.00|    0.25|    0.10|  0.10|          |

--------------------------------------------

---------------------------------------------

建    议    数    (亿  元)              |    地方    |                              |

---------------------|    自筹    |              备    注        |

    农行  |  中行  |  交行  |    其他  |  (亿元)  |                              |

-----|----|----|-----|------|---------------|

14.89|3.87|2.30|15.05|298.35|                              |

-----|----|----|-----|------|---------------|

  2.50|        |2.00|          |  32.30|                              |

-----|----|----|-----|------|---------------|

篇9

1安徽省水资源与经济发展概况

安徽省位于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带,从降雨量看,水资源较为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800~1 800 mm(河川径流深200~800 mm)。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受季风环流和地形的影响,降雨时空分布极为不均,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全省人均、每公顷平均水资源量分别为16 500 m3和15 600 m3,不足全国平均数的一半;淮河流域特别是淮北地区,水资源人均亩均占有量仅为全省的50%左右。淮北中北部不足500 m3。按照世界惯例,安徽大部分地区已接近或达到中度和重度缺水地区,部分地区已达极度缺水区。

安徽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长江三角洲的腹地;东邻江苏、浙江,北接山东,是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西有湖北、河南,南有江西,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发展战略的桥头堡,具有独特的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2011年全年全省生产总值15 11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5%,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省内各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均衡,水资源分布亦不均衡,发展过程中,安徽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人口的协调状况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2研究方法

关于区域协调发展已有大量研究成果,其中以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与资源禀赋等的协调发展研究较多。在研究方法上,主要包括:利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来建立协调度函数[2];利用灰色系统对协调度进行分析与预测[3];从系统论协同学出发,以不同时段各子系统的有序度组合状况来反映协调度[4-5];通过混沌分析建立系统整体协调度优化模型[6];建立距离协调度模型对系统协调发展定量评价[7];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8],秩相关分析方法[9]等建立协调度模型;利用经济与环境综合效益函数和效益指数来构建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10]等。本文所选用的各指标的协调度模型是针对安徽省的平均水平而建立的,相对与其它协调度模型而言,更能反映出各个区域之间的协调度差异,在当前的协调发展计算中,使用相当广泛。

2.1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模型

由于系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而,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也处在不断调整中。协调度就是度量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协调状况好坏的定量指标[11]。它是一个时间概念,具体表现为某一状态的值,反映系统的整体的优劣状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衡量经济不同的发展阶段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程度及其供求关系。

式中: CIj为协调度指标;WPCRj为各行政区划人均水资源相对指数;OPCRj为各行政区划其他指标(人均水资源量、每公顷平均用水量、单位工业产值用水量等)相对指数;WPCj为各行政区划人均水资源量;WPC为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OPCRj为各行政区划(指标;OPC为安徽省指标。

整体上来说,协调度越大,则水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越强,相反地,协调度越小,则水资源对区域性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越小[13]。通过对协调度的评价结果可知,协调度大于1,则表明这一地区的水资源对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大于安徽省的平均水平,有利于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协调度小于1,则表明这一地区的水资源对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小于安徽省平均水平,其结果不利于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2.2指标体系的选取

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目的即满足人口和社会经济的需求,因此选取可供水指标:人均水资源拥有量G1(m3);每公顷平均水资源拥有量G2(m3);人均可供水量G3(m3);万元GDP工业产值水资源拥有量G4(m3);需水指标:人均用水量X1(m3);每公顷平均需水量X2(m3);人均生活用水量X3(m3);万元GDP工业产值需水量X4(m3)作为安徽省水资源与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的指标。

3安徽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评价

2005年安徽省平均降水量1 208.3 mm,较多年均值多3.0%,属平水年份。本文选择平水年份的2005年作为安徽省平均状态进行分析。根据2005年《安徽省统计年鉴》和《安徽省水资源公报》计算,全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见表1。

3.2徽省各地市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度空间差异

选取平水的2005年进行安徽省各地市协调度空间差异分析。根据《2005年安徽省水资源公报》和《2005年安徽统计年鉴》各地市水资源供需指标,结合协调度公式计算结果见表3。

(1)平水年的安徽省各地市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状况以高开发利用极不协调(5个城市)和低开发协调(6个城市)两个类型最为突出;其他地市基本以中度开发协调或基本协调为主。

(2)高开发利用极不协调的5市有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淮南。这与周亮广等(2011)从社会经济干旱角度得出的2005年安徽省经济干旱最严重的区域也相一致。由表3可见五市的人均GDP在全省都正排在前五位,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最高: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省会,人口众多,经济发达,GDP量(853亿元)高出其他城市的2~3倍;马鞍山、芜湖、铜陵三市主要由于工业用水量巨大,是全省工业平均用水量的2~4倍,人均用水量占居全省第一二三位;淮南作为全国13个亿t煤炭基地之一和全国6个煤电基地之一工业用水量最大,高达15.61亿m3,占到全省当年工业用水量的23%。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聚集使地区水资源需求量大增,带来水资源的供应与人口和社会经济的极不协调。进一步分析发现,5市中又以淮南和马鞍山两市协调度最低,都在0.3以下,两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都超出了200%,需要大量地外部供水维持居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经济高度发展、本底水资源不足,更加大了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极不协调。

(3)低开发协调的6市有亳州、宿州、阜阳、宣城、池州、黄山。可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如阜阳、亳州和宿州人均GDP在全省排在倒数第一、第二位和第四位,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用水量也在全省处于最低水平;另一类是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区,如宣城、池州和黄山人均水资源量在全省位列前三。可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社会发展用水量少和区域本底水资源总量丰富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需太高就可维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6市在社会经济干旱评价[15]中也基本是干旱指数最低的无旱情,不过在协调度和社会经济干旱评价吻合度上要低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两者表现出更高的一致性。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中水资源以需定供的原则,经济发展水平低,需水量相对也较低。故虽然水量较小,但同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城市同样不会出现干旱状况。

在安徽省的17个地市中,与淮北市形成明显对比的是芜湖市,见表4。两市的水资源量、国土面积、人口数量及其水资源模数和人均水资源量都相当。但是在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度方面,淮北(1.147 0)为中开发利用基本协调,而芜湖(0.624 1级)属高开发利用极不协调。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不在于水资源的自然条件,而是由于两市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引起的水资源供需量迥异,GDP、人均用水量、每公顷平均用水量与工业用水量的比值都在2~3倍。可见,在水资源量相当的情况下,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是造成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度迥异的主要原因。这与利用社会经济干旱[15]研究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时得出的结论相一致。

4结语

安徽省降雨量虽然较为丰沛,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即使在平水年份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表现出不协调,并且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特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表现为高开发利用极不协调,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本底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表现为低开发利用协调状态。因此,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是造成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度迥异的主要原因。协调度与社会经济干旱指标在度量水资源支持社会可持续发展上结论基本一致,尤其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表现出更高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张 丽,董增川,张 伟.水资源可持续承载能力概念及研究思路探讨[J].水利学报,2003,(10):110-114.

[2]戴西超,谢守祥,丁玉梅.技术—经济—社会系统可持续发展协调度分析[J].决策参考,2005,(6):29-32.

[3]刘耀彬,李仁东,宁学锋.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J].地理学报,2005,60(2):237-247.

[4]雷社平,解建仓,黄明聪,等.区域产业用水系统的协调度分析[J].水利学报,2004,(5):1-8.

[5]刘向东,何建敏,江红莉.基于 PESR-C 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以宁波市为例[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1):47-53.

[6]吕 彤,韩文秀.基于协调的区域“经济-资源-环境”系统混沌控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3):8-12.

[7]汤 铃,李建平,余乐安.基于距离协调度模型的系统协调发展定量评价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30(4):594-602.

[8]朱俊成,钟儒刚,杨益明.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武汉城市圈区域协调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2):120-124.

[9]朱效明,李旭祥,张 静.黄河流域县级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491-5494.

[10]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19(2):171-177.

[11]李 瑜,庄会波,宋秀英.山东水资源与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综合评价[J].水文,2003,23(4):37-41.

[12]汪党献,王 浩,马 静.中国区域发展的水资源支撑能力[J].水利学报,2000,(11):21-26,33.

篇10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人们不再仅满足于物质需求,而越来越重视消费过程的精神享受。这个时代我们越来越需要社会给予我们的精神食粮。艺术本身将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知识经济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与土壤。时代的变革,经济形态的变化,为艺术的创新发展将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因素。艺术也必将以自身更为完善的运作体系,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GDP的增长不等于幸福水平的提高。不能以物质消费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人在物质生活方面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更高的精神需求,所以人们对产品的层次需求也会提高。艺术作产品就是以满足人的需求、引导人的需求、创造人的需求为目标的,艺术产品的服务对象是人的精神需求,它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艺术在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同时,也会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例如,话剧,歌剧,画廊和博物馆,还有电影等,这些艺术活动所来带来的经济效益可以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向前迈进。还可以服务于社会的需求,繁荣人们的社会生活。艺术所带来的,不仅是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艺术家的创意产品的产生,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发展的层次上的而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经济的进步。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时代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艺术的内容也要以社会的物质生产为基础。在物质基本并不匮乏的今天,艺术体现着人民生活水平程度。

当代产品不仅要有消费功能还要有审美享受功能。最好的产品应该是物质效应与体验效应的统一,要使消费者在消费中有审美的体验。当人们在生产劳动过后,茶余饭后,在闲暇时间我们对艺术活动的需求就会上升。当代人们对艺术活动的需求不断高升,以至于现在人已经脱离不了艺术产品带来的精神食粮的享受。艺术活动帮助人类丰富社会生活,丰富情感世界,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艺术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同时艺术活动所带来的经济收入在国名经济生产总值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艺术产品也为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

小结:

一个地区艺术活动完全可以体现出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水平。艺术活动繁荣与否应作为当代经济水平的衡量标准。来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高低,评价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我们可以从这个地区艺术活动的多少,参与艺术活动的人数,艺术活动的产所,以及接受艺术教育人群的年龄和多少,可以判断这一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程度。

篇11

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能源开发中,以确保它满足目前的需要而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维持水的持续性和生态系统整体性的条件下,支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和满足代内和代际人用水需要的全部过程。

城市是人类高强度活动的地区,城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相互耦合、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城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简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因此,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可持续的,即在保持城市生态环境健康的前提下开发水资源;第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满足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规模;第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坚持“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3]的发展战略;第四,水资源开发利用要满足世世代代人类用水需求,体现代内与代际间的平等。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是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对这类复杂的生态系统,不确定性是其最基本的特征[4],因此,在构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之前首先应从机理上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过程进行研究,找出影响和制约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的胁迫因子,进而提出合理的管理措施和途径,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由PSR模型延伸出来的驱动力(Driving forces)-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响应(Responses)模型(DPSIR模型)正是符合这一思维模式的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

1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过程的DPSIR模型

DPSIR模型是目前在环境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框架模型,它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因子共同描述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可以用DPSIR模型来描述其发展过程。

1.1 驱动力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驱动力是指造成水资源复合系统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可以分为自然驱动力和社会经济驱动力。自然驱动力是指城市化导致的自然条件的变化,主要包括城市水循环、城市气候及降雨特征、城市水文效应及城市水环境的变化[1]。社会经济驱动力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城市水资源的需求,主要包括城市发展的人口目标和经济目标。从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作用的时效性上来说,自然因素导致的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变化是缓慢的,而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影响大、作用突出,是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变化的主导驱动因子。

1.2 压力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压力是指通过驱动力作用后,直接施加在水资源复合系统之上的促使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变化的压力,直接表征驱动力的强度。驱动力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压力一方面表现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对水资源的竞争上,具体表现在城市的工业需水、农业需水、生活需水以及生态需水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表现在社会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对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废污水的排放。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上就是通过对水循环过程的调节,使水分沿着特定的路径循环运动,从而满足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不同部门对水资源的特殊需求,同时使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并可持续发展。

1.3 状态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状态是水资源复合系统在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下的现实表现,是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描述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物理特征。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及其动态变化是研究驱动力和压力的基础,也是分析影响和响应的出发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可以用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可用水资源量、水质状况、水资源重复利用能力、污水处理能力、人口现状、经济发展现状、生态环境现状等来表征。

1.4 影响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影响是指水资源复合系统在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下的状态的变化。与状态的相似之处是,二者都是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的现实表现,不同之处是状态反映的是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而影响反映的是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变化,对影响的分析是决策的基础,是响应的依据。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的需求和水资源供应之间的矛盾以及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对水资源需求的竞争,导致了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水资源量的变化、水资源质的变化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等方面。

1.5 响应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响应是指人类对状态和影响的反馈,是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所采取的管理措施。社会经济因素对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压力塑造了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当前状态,系统的状态反过来又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规模和结构等,为了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人类必须调整自身行为,即社会的响应。

1.6 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机理分析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的DPSIR模型是一种基于因果关系组织信息模型,存在着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的因果关系链,在城市发展的初期,驱动力因子和压力因子的强度在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之内,水资源能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水资源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孕育、滋养、促进和支持的作用,水资源复合系统处于稳定、有序的状态。随着人类对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施加的压力超过了其承载能力,水资源系统的状态,包括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水资源的水文循环过程等都发生了改变,而水资源的短缺和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随后,人类逐渐通过经济和管理策略对这些变化做出响应,一方面调整水资源系统的驱动力和压力,从根源上改善水资源状况,另一方面采取直接措施改善水资源的状况及生态环境状况,从而使水资源复合系统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演进,如此循环,最终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就是这样一个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的S型发展过程。

2 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该遵循以下过程:首先评价城市水资源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然后分析造成城市水资源现状和变化的原因和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驱动力和压力,找出胁迫因子,分析水资源的现状和变化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据此调整当前的发展策略,提出合理的管理措施和途径,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1 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及需水预测

DPSIR模型的状态因子在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体现在对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的调查及需水量的预测。

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内容:第一,城市供水水源状况。城市水资源包括传统的淡水资源和非传统的水资源。对供水水源构成特征的分析,就是调查构成城市水源的各种水源的量和比例;第二,城市供水状况,包括供水设施能力、供水量、供水水质的调查分析;第三,城市用水状况,城市用水分为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对用水构成特征的分析,就是调查各部分用水的量和比例;第四,城市排水状况,包括城市污染排放量、污水处理率、污水处理收费等方面。

在对城市水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目标,对城市发展的需水量做出预测,预测方法主要有万元产值需水量定额法、用水增长趋势分析法、人均用水定额法、关键因子相关分析法等,不同的预测方法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和不同的优缺点,因此在实际需水量预测过程中可以结合多种预测方法相互校验。

2.2 城市水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DPSIR模型的影响因子在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体现在对城市水问题的调查研究,驱动力因子和压力因子体现在对城市水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

城市水问题的调查研究是在对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水资源是否短缺、水污染状况、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等方面;第二,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具体表现在水资源量对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方面。目前存在的水问题主要表现在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体的污染、生态环境的恶化。

在对城市水问题调查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其产生的原因,找出制约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胁迫因子,即城市水问题产生的驱动力和压力。目前水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包括污水处理率低、用水浪费、供水漏失量大、工业用水效率低下、工业布局不合理、管理措施不利等。

2.3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DPSIR模型的响应因子在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体现在为解决城市水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即为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

通过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水问题的原因的调查分析,从调整驱动力因子和压力因子的强度、改善状态因子和影响因子两方面入手,采取各种措施协调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改善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的质量,进而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主要包括调整水战略方针,遵循“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原则;科学配置、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加强城市水系统规划;加强水市场监督;加强管理,创建节水型城市[3]。

3 结束语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是城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相互耦合的复合生态系统,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当复杂,DPSIR模型的应用可以简化这一过程。通过全面分析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可以深入理解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作用过程以及彼此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奠定基础。在用DPSIR模型分析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为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左其亭,等.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理论・方法・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16-132.

篇12

一直以来,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之间的关系都是我国统计学领域研究的重点。纵观当前统计学领域当中,对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分成两种看法。其一,持“分”的态度,部分学者认为应该将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分别按照各自的理论基础、内容结构进行分割式的纵向发展。其二,持“合”的态度,很多学者认为应该将二者融为一体,通过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形式,促进二者之间的和谐共处与进步,从而既可以用来对自然现象进行认知,又可以使其成为社会现象认知的工具,切实地便于人们更好地工作与学习,为统计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并揭示自然规律和社会现象。为了深入探究该问题,本文将针对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的关系进行详细的解析。

一、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的概述

1.社会经济统计学。社会统计学派的创始人是德国的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克尼斯,早期主要代表人物有恩格尔、梅尔等人。他们的观点融合了更早的国势学派和政治算术学派,认为统计学在学科性质上是一门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现象变动原因和规律性的实质性科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科学本身不断地向细分化和定量化发展,社会统计学派为了提供更有效的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也日益重视方法论的研究。如今,社会经济统计学分科包括农业统计、工业统计、人口统计、社会统计、金融统计、国民经济核算等,是一门涉及范围相对广泛的学科。目前,社会经济统计学活跃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以社会再生产理论为依据,研究国民经济的生产、分配、流通、使用各环节的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科学[1]。社会经济统计学主要针对社会经济各项活动的相关规律内容进行详细的研究,以反映出国民经济运行当中的各种数量关系和数量规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为了能准确掌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社会经济统计研究工作显得更加重要。

2.数理统计学。数理统计学派的产生与概率论的发展紧密相关。瑞士数学家伯努利对大数定律的论证,法国数学家棣莫弗发现了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以及颠覆经典统计学的贝叶斯理论等都极大地推动了数理统计学的理论发展。数理统计学是研究社会和自然界中大量随机现象数量变化基本规律的一种方法,可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描述统计的主要任务是搜集资料,进行整理、分组,以计算各种特征指标,描述资料分布的集中趋势、离中趋势等。推断统计则是在描述统计的基础上,根据样本资料对总体进行推断和预测[2]。数理统计学在实际运用的层面上,涉及到的范围极其广泛,也是一门社会基础性的学科。并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数理统计在理论研究和应用方面也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数理统计学可以切实有效地利用先进的数理统计知识,为行动和决策提供强大的数据依据。在各类社会问題的处理工作中,都可以通过数理统计学的手段,针对相关数据进行专业的分析和处理,以进行预先判断并提供相关决策。

二、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的关系

1.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的联系。统计学本身起源于对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在奴隶社会制度的早起,需要针对奴隶社会的人口数量以及土地进行丈量与统计,虽然只是简单的登记和计数,但最初的社会经济统计学可以说已经出现了萌芽。之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的进步,人们开展了大量的社会经济统计活动,在资本主义社会时期,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应用已经到达了一个巅峰。在资本主义环境之下,社会资源更加炙手可热,社会分工更加明确。随着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在实践的过程中,社会经济统计学的使用也更加成熟。早期的概率论所研究的问题基本都来自于当时比较泛滥的赌博活动。17—19世纪,不少数学家都对概率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数理统计学随着概率论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虽然从时间上看,形成要晚于社会经济统计学,但发展飞速。数理统计并非完全独立于社会经济统计,它是在统计学的发展阶段中形成的一种分析数据的方法,社会经济统计学在分析问题时同样需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的支持。近代,数理统计学的发展势头迅猛,甚至有一些看法认为统计学几乎就是数理统计学。然而社会经济统计,作为对社会经济现象的一种调查研究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绝对有其存在的意义。有学者提出,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之间的关系与牛顿的力学和相对论力学的关系十分相似。相对论力学在接近光速时使用,而大多数情况是远离光速的,此时使用牛顿力学既准确又方便,社会经济统计学在描述变量时使用,数理统计学在描述随机变量时使用[3]。随机变量是随机现象下的变量,变量与随机变量的这种联系揭示了在一定条件下,社会经济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之间存在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

2.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的相同之处。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具有一定的相同点,都能够有效地针对客观的事物进行充分的统计,并且针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规律进行研究。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两者在研究的方法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共通性,都能够利用归纳、推理的研究手段分析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对客观,且具有建设性的解决建议。学术界在对于数理统计学进行表述时,都明确地说明了数理统计学是对随机现象的数量变化进行统计,并对研究对象进行规律性的研究和问题揭示。但是针对社会经济统计学来说,学术界对其的界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一些学者认为,社会经济统计学是独立的社会学科,在应用的过程中,一般是将具体时间、具体地点、社会现象中所表现出的经济活动内涵进行阐述,有效地揭示其数量表现以及规律特点。另一部分学术工作人员认为,社会经济统计学应该被归纳到统计学当中,并在重大社会事件中详细地分析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在经济现象的积极引导之下,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4]。从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环境中来看,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两者的实际研究对象相同,并且两者都能够对统计规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究。两者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来看,都能够将某一人、某一事物、某一项目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还可以针对部分进行划分,分别是研究目标、研究客体,并能有效地分析出研究对象的客观发展规律。

3.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的不同之处。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的区别与差异也是非常显著的,其主要的差异有以下几点:其一,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两者研究范围不同。针对社会经济统计学来说,一般是针对社会经济现状内容进行分析。针对数理统计来说,不仅可以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分析,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针对自然现象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相较于社会经济统计学来说,数理统计学所涉及到的应用问题相对比较广泛。社会统计学虽然研究范围相对狭隘,但是社会经济当中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从广义的层次上来说,社会经济不仅涵盖了人们的物质、精神、自然环境的再生产活动,而且社会经济统计学当中的各项内容又存在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特点。所以,在社会经济统计学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研究对象与物质、精神、自然环境等内容之间的关系[5]。客观来说,社会经济统计学涉及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层次领域当中。而数理统计学一般是针对研究对象的自然现象进行研究,利用随机现象的手段,结合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预测和体现出随机现象的可能性。其二,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的理论基础存在差异。客观来说,数理统计学的核心理论基础内涵便是概率论、统计推断理论。尤其是针对抽样推断来说,更是以概率论的大数法作为核心理论基础。

篇13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特点分析

1.不同类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特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已经变得相当严重,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优势主体,但是在融资领域其获得的融资金额只有大型企业的百分之一,中小企业因为自身体制的原因无法在社会上直接公开融资,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也较为有限。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项:一是融资渠道过窄,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中小企业无法公开集资,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都需要通过银行贷款来实现。二是难以获得信贷支持,当前我国的信用评级体系还没有完善,在对社会经济主体的信用评级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导致银行的信用贷款无法准确、高效的发放。三是融资结构与企业需求匹配度低,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活动中银行主要提供的是一年期左右的短期贷款,其对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存在着一定的限制作用。

2.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普遍存在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主要包括有企业自身融资能力、市场金融体制、政府制度等等影响因素,从微观角度和宏观角度分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如下:

从中小企业自身的角度分析,当前受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影响国内已经进入到一个开办企业的时期,加上中小企业进入的门槛较低,很多不健全的中小企业大量的进入到市场经济中,大量没有核心技术、没有充足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匆匆成立,自身的经济效益并不理想增加了市场融资负担;中小企业在建立之初因为规模较小,缺乏必要的担保,导致其很难获得银行的贷款;中小企业的财务信息透明度较低,其运营状况信息外界很难获取,因此很难获得融资主体的信任,进而增加融资的难度。

从社会经济形势的宏观角度来分析,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型时期,由于社会担保体系和社会信用系统发展的不完善,很多资质优秀的中小企业也无法获得充分的融资支持。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融资制度尚不完善,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市场融资主体管理比较混乱,缺乏一个统一的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导致资金的需求主体和供应主体无法就融资问题有效的接触、洽谈、合作。

3.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对融资的要求

在中小企业的不同发展时期,企业主体因为自身发展形势和发展现状的不同其对融资数量和融资形式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在中小企业发展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正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风险最大的时期,由于其自身的高风险性。企业的资金一般来自于个人投资和风险投资,同时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商业银行的借贷。在中小企业的成长阶段,外部融资是其主要的发展资金来源,在这一时期因为企业主体逐渐走向正轨,企业主体融资主要来自商业银行、投资公司和社会开发公司这些社会融资主体。在中小企业发展的成熟阶段企业主要的资金支持来自公司参股、雇员认股、股票公开上市等方式。

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与融资特点

1.初创期融资

在中小企业的创业阶段,企业的所有者一般都是凭借其自身对社会经济形势的判断而决定要创办企业的,这一判断是一种极为主观的判断,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而且在这一时期企业的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企业融资问题面临既没有抵押能力也没有信贷记录的难题,同时内部财务信息的透明度极低的窘境,导致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信贷主体很难相信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对自己的投资预期回报没有积极的估计,所以中小企业在产生之初获得社会融资的支持是较为困难的。

在这一阶段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内部融资一种是有限范围内的直接融资,在中小企业发展的初期大部分的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企业的内部有充分的人力资源具备内部融资的条件,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发展过程中的规模限制、信心限制等一系列限制原因,内部融资方式能够提供的资金支持十分有限。在中小企业的运行过程中中小企业自身固有的没有抵押物、没有信贷记录、财务管理信息不透明等固有缺陷,并不会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完全无法解决。中小企业产生以后其自身就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个节点,其与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上游供应商、下游分销商、同行等社会关系网络会让中小企业变成一个普遍联系中的社会主体,这些与中小企业有直接关系的经济主体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深入的了解,是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主要来源。

2.成长期融资

随着中小企业的逐渐发展,其在自身经济实力和发展规模上都有了一定的成就,这一时期的企业在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之后,其在发展需求上的表现往往是急于扩大生产规模。所以在这一时期中小企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是极为强烈的,而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利润明显不足以支撑企业的大规模扩张行为,所以在这一时期融资还是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这一时期银行在掌握了企业的有效抵押物品和信贷记录之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贷款不再受到信贷配给的限制,企业的融资活动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

但是前文所叙述的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活动中贷款抵押物、信贷记录、信用担保等等银行信贷的这些必要因素也是中小企业获得信贷支持的必要因素,在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中缺一不可,导致一些并不健全或者较为弱势的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问题严重。

3.成熟期融资

在企业经过一定时间的经营实践以后,中小企业变成了大型企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减少,不确定程度降低。同时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信贷记录,同时企业的财务管理相对规范透明度提高,融资主体对企业主体的信任度和发展预期会有大幅度的提升。银行可以为其发展提供时间相对较长的信用贷款。

在企业发展的成熟期,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前一阶段的资金积累,同时大型企业能够通过在经济市场公开募股的方式向吸收社会资金,实现自身发展的必要融资。公开募股的融资方式本身是一种成本较高的融资方式,同时融资方式内部也存在着较强的集聚效应,也就是说大型企业因为自身募集的股份较多,其在公开募股活动中能够产生集聚效应,从而降低自身的募股成本,而中小企业却没有这样一个能力。同时在企业发展的成熟阶段大型企业的融资也不仅仅依靠募股,直接融资也是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大型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因为自身发展稳定、信用良好,大型银行都愿意对其进行贷款,大型银行对企业的肯定也是社会资金投资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志,会帮助企业吸收更多的社会直接投资。

三、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融资战略

1.企业初创期的融资战略选择

在企业的初创期,大多数企业主体认为经营风险比财务风险更加重要。因此。从整体上看创业期企业主体的融资战略应该更加关注经营风险,尽量降低财务风险。与此相对应的企业主体在这一时期更加适宜通过权益资本筹措建立牢固的财务基础,保证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有效成长性。在企业初创期企业的发展经营尽量不要考虑负债经营模式,因为在这一时期企业的经营存在着较大的风险,相关的融资主体往往对企业主体的经营安全和未来发展没有足够的信心,债权人出借资本要以较高的风险溢价为前提条件,会导致企业主体的融资成本较高,这对于盈利能力较差的中小企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从中小企业发展初期应该承担的义务角度来分析,在发展的初期企业主体要承担的税费责任并不是很重,想要利用负债经营来降低企业发展的成本本身并不具有可行性。

2.企业成长期的融资战略选择

在企业发展初期对企业进行资金支持的风险投资主体,是一种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社会经济主体,一旦企业成功打入市风险投资主体就会要求获得因冒险投资成功而带来的高回报,以回流资金进行新的风险投资。所以在企业的成长初期可以借助风险投资的力量,但是在企业的成长期为了维护企业运行的稳定性,对这种风险性较大的融资方式敬而远之。对企业资本中的风险资本要尽量找到适宜的其他融资来源进行替代,在这一时期企业的经营风险仍然较高,财务风险相对较低,所以其在融资活动中的融资方式还是应该以权益筹措方式为主。同时由于企业已经度过了风险最大的时期,自身的发展相对稳定所以新进的投资主体所要承担的风险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中小企业往往能够寻找到更加优秀的融资主体和融资方式来解决融资问题。

3.企业成熟期的融资战略选择

企业在进入到发展的成熟期以后,其自身的经济实力有了极大的提升,发展的稳定性也有较大的进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主体可以考虑使用相对激进的筹资策略,当然这种激进是相对于前两个阶段的稳定而言的,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激进,其准确的含义是企业能够承担较高的负债率。因为企业在成熟时期自身的资本数量极为庞大,盈利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升,同时因为资本集中效应的大量资金投入在成熟期企业中会产生的经济效益更高,所以企业主体可以考虑利用多种资金筹措方式,让企业维持一个较为合理的负债率,充分发挥资本的杠杆作用。

四、结论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活动中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构成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基础,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具有巨大的影响,所以从生命周期角度出发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特点分析、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与融资特点、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融资战略三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期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解决水平提高提供支持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温静.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研究[D].江苏大学,2009.

[2]张亚光.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中小高科技企业融资方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4.

[3]张小川.基于融资租赁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4.

[4]郝鹏鹏.基于生命周期与动态能力的中小企业成长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5]张鑫.基于风险控制视角的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6]韩春明.经济周期中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7]李春光.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