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生就业状况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为使数据更为客观和科学,笔者在随机选择之前,预先设定了十大类专业范围,分别为生物科学与工程、法学、美术、经济学、学前教育、临床医学、电气化铁道技术、建筑学、城市规划、西班牙语等,在587份有效问卷样本中,其结构如图1所示:
在调查样本中,不同类别的专业人数略有差异,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不同类别的毕业生人数存在差异。特别是艺术类专业很少,在上面所选取的十大类专业中,仅美术专业属于艺术类,这就造成了其人数相对较少;文史类和理工类两大类专业大致相当,因此人数也基本相同。
大学生就业心态面面观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在三类毕业生中,本科生的就业信心最为不足。高职高专毕业生对未来就业表示“非常有信心”和“有信心”的比例高达74.1%,研究生毕业生这一比例为68.3%,本科毕业生则仅为35.6%。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对未来就业表示“没信心”和“非常没信心”的比例上,本科毕业生高达64.4%。
笔者在与本科毕业生更进一步的交流与访谈中了解到,较之高职高专毕业生,本科毕业生有更高的就业期望,但是本科毕业生每年的人数均呈现增长趋势,加之一些专业并不为社会所青睐,这些原因交织在一起导致广大本科毕业生对就业前景表示出担忧。与之相对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本身就业期望相对较低,加之其所学多为技能型专业,近些年就业状况较之其他类毕业生较好,使毕业生对就业充满信心。研究生则对就业能够采取更加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多数能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因此对就业充满信心的毕业生并不在少数。
在各个专业类别间,理工类毕业生对未来工作充满信心与期待的人数比例最高,艺术类仅次于理工类屈居第二,文史类毕业生则对未来工作缺乏应有的信心。文史类毕业生多对自身专业信心不足,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所学专业理论性太强(这一点,在理工类中理论性较强专业的毕业生身上也有体现),市场需求度不高,多数文史类毕业生均将就业的希望寄托在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上,但是此类考试竞争日趋白热化,因此加重了文史类毕业生对就业前景的担忧。根据调查问卷显示,多达56.2%的文史类毕业生对就业表示“没信心”或“非常没信心”。理工类毕业生在就业心态上最为积极,多达69.7%的毕业生对就业前景“非常有信心”或“有信心”。在理工类专业,工科毕业生这方面的比例更高,在所选的理工类专业中又以建筑类、城市规划等专业毕业生对就业前景最为看好,这一状况也与其他调查相吻合。以建筑学为例,据教育部在2011年所公布的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状况显示,每年全国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规模1~2万名,其就业率高达90%以上。因此,建筑学也被视为近些年来就业前景最好的专业之一。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其原因就在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房地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在近些年更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行业需要大量的建筑学专业人才,这也就使得建筑学毕业生成为求职市场上的香饽饽,许多建筑学毕业生未毕业已经被一些公司“抢走”。正是基于这一现状,绝大多数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均对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
大学生就业去向状况调查 笔者在对大学生就业去向状况所做的调查中发现(如图2所示),二线城市对大学毕业生具有最大的吸引力,多达53.8%的毕业生将自己的首选就业地选在二线城市。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学生做出这样的选择,主要是因为较之一线城市而言,二线城市生活及工作压力相对较小,同时较之三线城市则具有就业机会更多和就业空间更为广阔的优势。首选一线城市的毕业生占26.4%,这部分学生做出这一选择更多是考虑到今后发展,同时一部分学生考虑到自身专业优势,也将一线城市作为就业首选地,例如建筑专业的毕业生本身专业优势比较明显,加之一线城市对建筑设计人才更为渴求,毕业生在这类城市更易施展自身的才华,因此建筑专业毕业生将一线城市作为就业首选地的比例更高,笔者通过访谈大致了解到这一比例不会低于80%。
选择三线城市作为就业首选地的毕业生占15.2%,这部分毕业生做出这样的选择,主要考虑到就业之后离家较近、三线城市竞争力较小、对自身能力缺乏足够自信、专业指向性(如部分高职高专专业)等因素。此外,有4.6%的大学毕业生将就业首选地选在农村,这部分学生有更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希望用自身所学来为改变农村面貌贡献一点力量,在师范类专业中,有这种想法的毕业生人数相对更多些。
在对大学生就业类别意愿的调查中笔者发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为关注的是所从事的工作是否有利于个人职业发展,这部分学生的比例占到调查总数的近四成(36%)。在就业中有20%的毕业生更加倾向于选择稳定性较好的工作,19%的毕业生将薪资福利作为选择工作的首要条件,而选择专业对口和拥有更多的学习与培训机会的毕业生比例分别占15%和10%。而在“你最想进入何种类型的单位”调查中,高达67%的毕业生最想进入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有19%的毕业生将外资企业作为就业首选,选择民营企业就业的毕业生仅占14%。这一数据在具体专业学生方面还有差异,以建筑专业为例,选择到国企或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高达85%,而在国企和事业单位之间,更多的建筑专业毕业生倾向于到国企。
大学生就业薪资期望调查 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薪资问题,在就业之前几乎所有毕业生均会有一个薪资预期,然而这个预期是否与现实就业形势及自身价值所匹配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如果不能有一个客观合理的薪资预期,那么在就业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心理落差。为此笔者以建筑专业毕业生为例,进行了就业薪资期望调查,以期通过对建筑专业毕业生就业薪资期望这一个点的分析来找出当前大学生就业薪资期望方面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如图3所示),建筑专业毕业生就业薪资期望在1000?2000元的仅占5%,2000?3000元的占37%, 3000?4000元的比例最高,为45%,5000元以上的比例占13%。通过这一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建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薪资期望多在2000?4000之间,这部分毕业生占到82%。
然而,笔者在与有意吸收建筑专业毕业生的企业招聘主管人员进行交流时了解到,建筑专业毕业生的薪资期望偏高,一般企业难以在毕业生刚入职的时候即给到3000元以上的高薪。一般来讲,薪资期望定在2000元左右较为合理,招聘主管人员认为毕业生刚步出校门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企业不可能给其较高的薪资,在毕业生刚进入企业的时候,企业往往要拿出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对其进行相关培训,使其能够从学生转变为工作人员,这个过程所花费的金钱虽然不是直接支付给毕业生本人的,但是却会以自身技能水平、业务素质的提高展现出来。因此,毕业生必须要对自身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不能单纯贪图高薪。
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几点建议
大学生就业难有教育教学等体制性的因素,更为重要的是学校和毕业生自身的因素。为更好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笔者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篇2
在工业化社会中,青年成功的道路是很艰难的。随着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现代化的不断推进,青年可能会得到新的机遇,也可能产生社会边缘化和社会排斥等新问题,这些问题在他们就业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由于俄罗斯政治、经济、文化的迅速转轨,大学生群体的许多观念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价值观、择业观、道德观等在传统和现代的交互中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他们不得不面对经济变革给他们大学生活带来的巨大落差,开始将经商视为一种最佳的职业;另一方面,他们也在徘徊、质疑中重新认识了市场经济、竞争和私有化等问题。
苏联解体前,俄罗斯很少有大专院校毕业生会面临失业问题。但是到1998年10月,只有54%的全日制高校毕业生由国家分配工作。俄罗斯方面的有关调查显示:到1998年,经济危机导致各行各业无法提供空闲的岗位,只有40%的大学生实际上被雇佣。有2/3以上受过专业教育的年轻人用非所学,其中60%从事不规范的职业。同时,俄罗斯青年常把报酬看做选择工作的第一要素。近40%的受访者赞成不惜一切代价“捞钱”,违法也干;近70%的人认为,生活中钱是最重要的,其中62%的人相信赚钱无所谓诚与不诚,只有难易之分。可见,在当时日渐严重的失业问题,是导致大学生择业观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父辈的理想在他们的眼中已经不屑一顾,做经济师、企业经理或外企职员成为他们梦寐以求的。
俄高等教育早在多年前就实现了从培养精英到为社会提供专业技术人才的转变。目前,在每年的高中毕业生中有高达80%至90%的人可以直接进入各类高校继续深造。根据俄罗斯2002年人口普查统计,全俄共有1940YYA接受过高等专业教育,其中40万人接受过研究生教育。在年满15岁以上的人口中,每1000人中就有160人受过高等专业教育,比例高达16%。这样高的比例说明,在俄罗斯,大学毕业生早已不是稀缺人力资源。大学毕业生当普通采掘工人或农业工人的事早已司空见惯。近几年,俄每年都有成百万的大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上寻找就业机会,这对于全国总人口只有1.4亿的俄罗斯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尽管俄罗斯经济出现了强劲发展的势头,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机会也越来越多,但俄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在俄每年150万高校毕业生中,只有1/3的大学生被劳动力市场接受。而在找工作的人中,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幸运地”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因此,常常可以看到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或法学学位的人去给别人当秘书,或去做化妆品及服装销售工作。
同许多国家一样,俄罗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同就读学校知名度、所学专业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统计表明,近年来冶金和法律两个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最走俏。此外,社会对通信和交通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也在急剧上升。这是由俄罗斯的经济结构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及社会发展所决定的。相比之下,艺术、体育、经济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则较为困难。很多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不得不到其他行业寻找工作。
面对特定时期的就业环境和就业状况,俄罗斯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普遍比较现实,心态也比较平和。在俄罗斯,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学专业相去甚远的大学毕业生比比皆是。大学毕业后改行原因很多:有的是为了多挣钱,有的出于地域原因,有的受到专业局限,有的则纯粹是出于个人兴趣。许多俄罗斯大学生从大学二年级起就四处活动,寻求各种实践和锻炼的机会。对于专业相对热门的学生来说,大学期间寻找实习机会的目标一般比较明确。他们大都设法到一些能够用上专业知识的公司或部门实习。这些学生毕业后在本专业领域就业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并且能够得到让自己比较满意的收入。
目前,俄罗斯大学生的就业现实并不理想,尤其是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增长过快,毕业生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在人力资源相对过剩的背景下,用人单位往往比较苛刻,非常强调就业者的工作经历和从业经验,喜欢录用积累了―定工龄的毕业生。因此,许多大学生都会想尽办法在读书的同时为自己争取一个积攒工龄的机会。调研机构“Reitor”的工作人员通过对《高校毕业生职业素养社会评价体系》的研究,得出了半数以上的俄罗斯高校毕业生在读书期间就已积累了相当长的工龄的结论。
研究表明,天然气和石油化工专业以及机械制造专业在校期间参加工作的学生比例最高,分别占该专业毕业生的71.1%和70.6%,管理和经济专业在校期间参加工作的学生比例最低,占该专业毕业生的54.3%。还是“Reitor”这家调研机构,在2006年同俄罗斯教育科学部在3000名俄高校毕业生中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得出结论:高校毕业生往往通过私人关系找到第一份工作。毕业生在选择第一个工作岗位时首先考虑的是工作“钱”途,然后才是晋升的可能性,而工作团队中良好的心理氛围、社会福利和提高职业技术水平被并列排在第三位。
篇3
一、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
(一)从就业率看,近三年边疆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率稳中有升,初次就业率约为80%,年终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呈现出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的趋势。从就业质量看,研究生就业质量>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以到高等教育、科研单位就业为主,师范类毕业生进入区县级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居各高校首位,专科毕业生人数不多且岗位层次相对较低。
(二)从就业区域看,以本省就业为主,省会城市扎堆就业现象突出。师范类毕业生连续三年在本省就业的比例达83%以上,其中在省会城市就业的比例约为30%,到省外就业的比例约为13%。非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区域主要为本省省会城市,近三年的比例分别为43.1%、49.1%、53.6%,呈逐年递增之势,而省外就业流向的比例则逐年递减,近三年分别为23%、20.6%、15.8%。
(三)从行业分布看,师范类毕业生主要集中在教育单位就业,非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呈现多元化。近三年,研究生集中在高等教育和科研单位就业,师范类毕业生到中初等教育单位就业的比例占60%以上,非师范类毕业生以灵活就业居多、灵活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32%以上,但非师范类毕业生进入到中初等教育单位的比例逐年递增,近三年的比例分别为5.6%、7.7%、11.o%。
(四)从供需关系看,就业岗位相对充足,但高端就业需求萎缩。近三年,基础教育对人才的需求在数量上基本保持稳定,师范类专业供需比约为1:1-5,但城市区域对教师的“批量”需求已大幅减少,基层县乡级教师需求相对增大。非国有企业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非师范类专业供需比约为1:2.6,但企业实力及岗位前景较中东部企业相比缺乏吸引力,毕业生到非国有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研究生就业岗位需求相对较少。
二、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预警
(一)毕业生就业区域呈“倒流”现象,省会城市就业压力持续剧增。一是省区域就业集中在省会城市,与省会城市的生源比例差距甚大,2010年-2012年,省会城市生源的毕业生数与当年在省会城市就业人数的比例均超过1:2.5。二是省外生源毕业后留在省内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加,多于生源数。2010年-2012年,省外生源的毕业生数与当年到省外就业人数的比例为1:0.53,近半数省外生源毕业生毕业后未返乡就业。三是省外院校毕业生选择到边疆民族地区“抢占”就业岗位的人数逐年增多,区域就业竞争加剧。
(二)毕业生就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优质市场份额渐渐丧失。近三年,到高校召开招聘会的单位数量分别为600、700、900余家,登记用人单位数量逐年增加,岗位供需比平均为1:2.5。但以中小企业、民办学校和县乡级教育单位为主,省外、国外或本省优质企业、教育单位的用人需求相对较小,优质市场逐渐萎缩,毕业生对这些岗位的占有率逐年下降,近三年毕业生到一级完全中学就业的比例仅为5%左右。
(三)基础教育大学科师范类专业就业率相对稳定,但其它少部分专业就业率持续偏低,升学率及出国就业率偏低。动态统计数据显示,近三年来,中文、数学、外语等传统基础教育大学科的岗位需求稳中有升,对应的师范类专业就业稳定且就业率保持在97%左右,但教育学、舞蹈、心理学等专业的社会需求不足。毕业生出境就业率、本科生升学率、自主创业率仅分别为1%、9%、1.2%左右,且考取、保送研究生但放弃升学而选择就业的情况不断出现。
(四)研究生就业率相对偏低,区域和行业扎堆现象突出,岗位层次逐渐下移。近年来师范院校研究生初次就业率约75%左右,年终就业率约93%左右,略低于同期本科生就业率,但进入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居各高校前列,近三年到高等教育、中初等教育及其他事业单位、机关、国企就业的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例达80%。其中到高等教育单位就业的人数保持稳定,但比例逐年下降;到中初等教育单位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加,但区域流向集中在省会城市及省外。
三、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对策
(一)抓内涵兴特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动态调整专业结构。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99万,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要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以能力促竞争、以特色求生存。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要推进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培育和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为市场输送职业技能强、后劲足的优秀毕业生。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和市场对人才培养的导向和推动作用,紧密联系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大自身优势学科建设,培养特色专业人才,以“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宗旨,对就业率连续偏低的专业进行停招或减招,及时增设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更好地“发挥优势、回避不足”,从源头上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
(二)拓展区域市场,以平台搭建为载体推进“走出去”就业战略。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毕业生主动到国外或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平台不多、信心不足。要充分发挥边疆民族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及文化多样特色,以“立足边疆,服务区域,面向全国,辐射国外”为市场战略开展就业工作。一是发挥对外汉语教育的优势,建立面向国外就业市场的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建设南亚、东南亚国外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为毕业生国外就业搭建平台。二是积极拓展毕业生省外就业市场,加快推进市场信息化建设,加大邀请省外用人单位到校招聘力度,争取设立鼓励毕业生出省就业专项资金,为到省内高校毕业生提供求职补贴,鼓励广大毕业生走出去择业就业。
篇4
二、青岛市*年应届女大学生的主要特点
(一)个人素质不断提高。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年优秀毕业生中,女大学生占总数的51.2%,直升研究生的女大学生高于男生2个百分点。在校学习成绩在80分以上的女大学生是男生的1.5倍;学习成绩在60-70分的女大学生是男生的0.7倍,也就是说女大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好于男生。女大学生获得国家英语六级证书的是男生的1.1倍,获得计算机二级证书的是男生的1.8倍,可见女大学生获得各种证书的数量多于男生。在校学习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情况,女大学生与男生大体相当,就担任学生干部的情况而言,女大学生认真踏实、细心周到,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交往能力普遍较男大学生强。可见,女大学生的总体素质并不亚于男生,某些方面甚至高于男生。
(二)就业态度越来越积极。调查结果显示,97%的女大学生已经多次参加招聘会、多次投递过求职简历,就业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可见,女大学生已经能够接受“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体制,在择业过程中不再一味地依靠父母、亲戚、老师的帮助。但在求职过程中,女大学生寻找工作的时间和投递简历的份数多于男生,而获得面试机会却少于男生,其中有3次以上求职失败经历的女大学生占61.4%。从男女大学生签约意向数量上看,男生多于女大学生7.6%。不论最后找到的工作如何,女大学生寻找工作的时间成本与心理成本要高于男生。
(三)自主创业意识明显增强。调查结果显示,有50.5%的女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并且希望得到政府及社会有关部门的帮助。这说明女大学生就业视野已较为开阔,综合素质也有较大的提高,自信心明显增强。当然创业意识的提高并不表示女大学生已具有自主创业的能力。
三、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女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仍存在误区。调查结果显示,在对理想工作单位的选择上,69%的女大学生选择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及三资企业,对选择单位重点考虑的因素依次为职业稳定且高报酬、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工作环境好、有社会保障。就业热点仍然集中在我们传统认为的所谓“适合女性从事的行业”,如医院工作者、财务、审计、银行职员、新闻工作者、餐饮旅游、市场、广告、公关、行政、文秘等。可见女大学生对自身的就业期望值过高,她们宁愿放弃自己的专业,也要追求体面、收入高的工作,这无疑延长了她们求职的时间,增加了她们就业的难度。
(二)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调查显示,在问及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65%的人回答是求职过程中遇到过男女不平等的情况,主要表现是:用人单位在招聘简章中明确写着“只限男性”“同等条件下男性优先”等字样,也有些用人单位虽没明确说只要男性,但女大学生在面试中也被问到过带有性别倾向的问题,如“我们这个职位会经常要求加班加点,你认为女性从事合适吗”和“你有男朋友吗”等等。在问及用人单位选人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什么,86%的单位认为他们看重的是“综合劳动能力”(劳动效率),包括综合素质、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发展潜力等,除此之外,他们还要看劳动力成本。女大学生工作后结婚、生育、哺乳、养育幼儿的职能对工作会产生一定影响,在此期间,企业需要安排人选临时替代其工作,从而增加企业的劳动成本,这可能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这样以来,女大学生不得不从事专业不对口、低层次、低收入的工作,其就业质量远远低于男生。
(三)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因为缺乏工作经验和应试技巧而被用人单位拒绝的女大学生高达87%。在问及用人单位女大学生的素质能力有哪些不足时,59%的单位回答是女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成本高,相比之下,他们更愿意招聘有过工作经历的大学生。可见,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影响了女大学生就业成功的机率。
(四)专门为女大学生就业服务的渠道不够完善。调查结果显示,在问及女大学生通过哪些渠道获得就业信息时,48%的女大学生回答是通过学校组织的专场招聘会,43.5%的女大学生是自己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查询的,32%的女大学生是通过家人、亲戚、朋友介绍的,21.2%的女大学生是通过参加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招聘会。在问及女大学生需要哪些就业服务时,66.3%的女大学生希望得到专业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54.7%的女大学生希望政府部门和学校能够组织大规模的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多提供一些大企业的岗位,42.5%的女大学生希望得到创业资金扶持,39.2%的女大学生希望政府能够通过出台政策消除性别歧视,营造男女平等的就业环境。
四、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及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所谓“女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指女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是指与同班或同届男生相比,女大学生择业时间相对较长,工作单位相对较差。大学生就业问题仅仅是一般劳动就业问题,而女大学生就业问题除了劳动力就业问题之外,还附带有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问题。为此提出以下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对女大学生的建议
女大学生是就业的主体,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是竞争取胜的关键。一是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女大学生要勇敢地接受社会变革带来的一切挑战,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学会有效的“整合”自己的优势,以健康的积极的心态去主动适应社会,到更多的就业领域中成功地争得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二是要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提高综合能力。要积极学习现代科技文化知识,使自己既有专长又博学多才;充分利用假期到社会上兼职,更多地熟悉和融入社会,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以优秀的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取胜。
(二)对学校的建议
篇5
根据微观经济学的需求理论,目前大量的下岗工人及进城农民,他们的“价格”较大学生要低廉,他们作为具有替代性的“相关商品”,必然会挤占本属于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岗位(这和我国产业链的低端有关)。在未来几十年里,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700万左右,同时农村约有2亿剩余劳动力,按照农村人口城市化每年增加1%计算,农村劳动力每年向城市将要转移1000万人,随着科技发展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劳力向城市流动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这将极大地加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2.民营企业的弱势削弱了其吸纳大学毕业生的能力
由于我国仍然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阶段,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国有企业大多属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同时国有企业的垄断性及由此带来的封闭性致使其吸纳劳动力是有限的;民营企业大多属于中小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劳动力多,据统计我国中小型企业创造了65%的就业岗位。但民营企业目前在诸多方面如税收,融资,政府采购,经营环境等方面尚未受到公平待遇,在经济中处于弱势,微观经济学认为,消费者的收入是决定商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故大多民营企业收入状况不佳,影响其对大学生的需求,导致其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能力不足。
3.我国产业结构的失衡导致用人用工市场争饭碗
在我国人力资源结构中,高校毕业生属于高端人才,多年经济高速增长,高端人才“滞销”,原因何在?因为就业需求是个派生性的需求,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很大的关系。由于我国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失衡,尤其高端产业发展严重不足,众多的低端产业难以形成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因此出现了研究生不断挤占本科生岗位,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岗位,甚至大学生和农民工抢饭碗的情况。
第三产业向来被认为是吸收大学生劳动力的最强领域,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如果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高,同样的经济增长率就会创造出更多的高端就业机会。但长期以来我国的第三产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对普通劳力需求旺盛,对高素质的大学生需求不足。
4.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
在全球性的经济寒潮冲击下,社会总需求下降,企业为了生存,都在实行降低需求减少扩张的过冬政策,最终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很多企业取消了进入校园招聘的计划。还有很多外向型企业,招收人数也在下降。
虽然我国目前经济已经企稳回升,但这场金融危机的发展动向及其影响仍有不确定处,因为欧美等国经济形势仍不乐观,作为对外经济依存度越来越高的中国,如何独善其身?金融危机让原本就业困难的大学生的求职之路雪上加霜。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培养供给方面的内在因素
1.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数量增长过快
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市场是高层次人才市场(相对于未接受高等教育者而言),这一市场需求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经济发展的非跳跃性决定了它对高层次人才需求增加的相对稳定。因此,突进式或跳跃式的高教规模扩张方式所带来的高层次人才供给的跳跃式增长必然会与稳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人才的需求产生剧烈矛盾。从1999年开始,我国连续扩大高校招生规模,高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走入大众化时代。据统计2001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为115万人,2002年145万人,2003年212万人,2004年280万人,2005年338万人,2006年413万人,2007年为495万人,2009年611万人,与之相对的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下滑,2001年6月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本科生就超过80%,2002年就业率达80%,2003年就业率降为75%,2004年73%,2005年72.6%,2008,2009年毕业生就业率都在74%以内。上述数字一增一减非常直观的显示毕业生人数猛增,但社会需求有限,2011年将有700万高校毕业生,加上往届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2.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差距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从小学到大学,长期以来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应试教育模式,造成毕业生素质能力不足,当前部分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学校仍沿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只授鱼而未授渔,高校毕业生高分低能,较少独立意识法律意识创新意识等,难以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
3.创业教育与职业规划缺失,导致大学生择业盲目与冲动
创业教育缺失是导致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激情及创业成功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大学生走进大学之前盯着高考,进入大学之后盯着书本,毕业之际才想起就业与创业,其创业成功率可想而知。依照国际经验,发挥创业带来的就业倍增效应是高校教育进入大众化的必然选择。按照创业倍增效应,每一人成功创业,可拉动5个人就业,如此推算,如果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达到10%,则全社会就业情况就会得到极大改观。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教育理念,而这一理念却没有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得到体现。
西方发达国家一直比较注重职业生涯的规划,许多国家开设“职业规划辅导”课程,我国大学生绝大多数进入大学前几乎从未受过职业规划辅导,大学里虽有此项课程,但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大学生普遍缺乏自己的职业规划,从而导致其在应聘时就业期望过高不理智,就业目标不明确,缺乏应聘应变能力等问题,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
三、不规范,不健全的人才市场机制影响了高校毕业生就业
西方经济学认为,在完全竞争的经济中,每一种产品都有供给和需求,在具备完全竞争完全信息的前提下,人才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自然会调节和满足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但目前我国人才市场机制还很不完善,人才市场机制在这里包括人才就业市场机制和人才市场管理机制。从人才就业市场机制看,目前我国大学生完全自主择业的社会环境条件还不成熟,缺乏及时有效的人才供求信息收集,,检索和交流的权威机构和通道,稳定规范的人才劳务市场还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网络体系,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保障,法律保障体系也不健全,这大大削弱了大学生供求信息和自主择业的时效性和可靠性,而且大学生越是就业难,权力发挥的作用就越大,中国阶层的世袭趋势造成就业中的种种歧视和不公平。从人才市场管理机制看,不规范不健全的人才市场管理机制缺乏对用人单位的激励,保障及限制,削弱了用人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的积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毕业生就业。
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大经济政策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扩大增加就业岗位
目前我国通过实施财税,投资等产业振兴政策推动经济发展,在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同时,需进一步统筹兼顾对大学生就业的带动作用。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进步,创新能力的提升,将逐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高素质的的大学生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2.需进一步制定完善落实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
实施大学生全国范围内的自由就业政策,保障他们在全国范围内的“公民与市民待遇”,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环境。最具体的政策措施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对大学毕业生的一切户口指标限制和人事指标限制,取消各种各样显性或隐性的行政限制,促进大学毕业生无障碍就业和自由流动。
同时地方各级政府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及教育部制定的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选聘大学生到农村任教,投身农村教育,鼓励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支持毕业生入伍,投身国防等。
3.改革高校教育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扩大供给的问题,而是如何扩大有效供给的问题。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上,可以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某种商品的供求平衡,而在高等教育市场上,价格机制很难奏效,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其原因在于供应主要由政府控制。政府垄断高等教育并造成对市场反应失灵从而导致高校毕业生与市场需求脱节,为了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我国需要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形成多形式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加强实践教学,提升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高校学科布局与专业设置,加快培养经济,社会,文化,国防等方面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农业,资源,能源,环境等方面的紧缺人才。
4.加强完善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
建立完善全国和地方的人才需求监测预报制度,定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状况信息,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信息服务,注重大学生职业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地自我评估,职业开发和职业决策。
篇6
从1998年开始,日本就进入了就业的冰河时代,该局面一直无法打开,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特别是2003年,据日本《读卖新闻》报导,日本文部科学和厚生劳动两省2004年1月13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4月份毕业并希望就业的大学生中,已经确定的就业比例(内定率、以2003年12月1日为限)为73.5%,比上年同期下降3.2个百分点,刷新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内定率的历史最低水平。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平均每名求职大学生要经过16家公司的笔试、面试等各种各样的考试,有的人自身条件好,可能会被多家公司抢着要,有的人条件差,跑断腿也无人问津。日本大学毕业生每年有四分之一找不到工作,即使辛辛苦苦通过各种考试找到了工作,因感觉不理想在工作3年内辞职者就达30%。
2.日本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下降的原因
(1)企业资金流向国外。过剩的投机形成泡沫经济,日本经济很不景气。虽然经过了泡沫经济的崩溃,但日本的经济状况还是未得到恢复,和以前的恢复过程不同,必须考虑到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而今企业把资金大量投向海外,在当地开办工厂,不再雇用本国劳动力。政府以及商界推广的雇用流动化政策、总人件费抑制政策及所谓的制造业向海外转移形成的“空洞化”是日本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最主要的原因。
(2)国内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再录用新员工。为了在世界范围的竞争中获胜,必须要降低生产成本。国内企业为了争夺固定的收益,只有降低价格出售产品,因此,降低成本势在必行。但是降低成本的主要方法是“减少工资,减少劳务费”,在这个口号下,人员裁减开始了。不同意再增加正式员工,这样正式员工退休后,就不再添加正式员工,同时也不再雇用新毕业的大学生。
二、日本改善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对策
1.政府的对策
日本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是由负责教育的文部科学省承担,而主要由主管国民福利和就业问题的厚生劳动省负责。在日本厚生劳动省系统内,对于应届毕业大学生就业援助的主要承担者是1999年12月成立的学生职业综合支援中心。该省在全国主要城市设有“学生职业中心”,是负责介绍和安排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的一个办事机构。例如,厚生劳动省所属的“福冈学生职业中心”就是专门为大学研究生院、大学本科和专科、高等专科学校和专门学校应届毕业生以及毕业后未超过一年,希望就业的人免费推荐和介绍工作的专门机构。希望就业的学生可以在毕业前进行登记,介绍自己简历、特长和爱好,提出自己希望就业的行业、所在地和具体岗位。中心根据本人的特点和要求,介绍符合条件的职业。
学生毕业后,在一定时间内如果还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中心就组织他们进行职业培训和各种实习活动。就业培训结束后,还对其进行就业面试技巧和适应性训练,提高他们推销自己的技巧和能力,鼓励其增加就业信心。
除了“学生职业中心”之外,由日本厚生劳动省职业安定局主管,协助学生就业的机构还有日本雇佣信息中心、雇佣开发协会、日本人才介绍事业协会、日本人才派遣协会、日本招聘信息协会等众多的就业咨询服务机构。其中,日本人才介绍事业协会在日本全国就有409个分支机构,几乎遍及日本所有的城镇。
2.劳动规定方面的政策
所有劳动领域都要明示劳动条件,遵守带薪休假和劳动基本法。保障学生学徒、劳动者学习保护法规的机会。以劳动基本法、劳动安全卫生法等为代表的劳动保障法,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广泛传播给广大国民及劳动者。对于启用者要强化贯彻劳动保护法和指导监督。消除性别及学校差别,根据职业能力择人。各地区劳动局都要对男女平等、就业机会均等、法规违反现象进行监督和指导。征集国家资格职业的学生,国家资格考试的合格与否公布形成录用内定事例,取消不合格的内定。如果录用的内定者不合格,不会取消内定,而是录用实习,保障其再次国家资格考试的机会。
3.学校的对策
(1)建立就职资料室。为了让大学生在就职活动开始前,对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和就业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学生自己的就业打一个良好的基础。目前,日本大多数高校都设置了就职资料室。
(2)提供就业信息资料。这些资料包括:①对学生的就业活动起参考性作用的就业要览。它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指导篇――包括日程、指导机构利用方法、就业活动流程、就业协议的内容等;第二是资料篇――往届毕业生就业去向,就业工作中的体验,需求情况等资料;第三是数据篇――包括录用状况,按就业地区、院校等分别统计就业去向的结果。②指导资料。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企业团体的情况介绍和人才需求情况,往届毕业生名录,已成功就业的毕业生的就职亲身经历等。
(3)开设就业指导课和就职专题讲座。就业指导课有多种类型:介绍就职基本情况、特点、类型和趋势的课程,与企业实习相关的课程以及和形成、提高就职仪式相关的课程。就职的专题讲座就是由学校主管学生就业工作人员或从校外聘请专家以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与就职有关的情况,这种讲座大概有6种类型,即一般问题讲座、面向企业就业的讲座、面向公务员考试的讲座、女毕业生就业的讲座、面向教员考试的讲座、留学生就业的讲座等,这些讲座从3年级的第二学期开始。
(4)建立就业咨询室,广泛开展就业咨询活动。就业咨询一般指学生个人或一组学生就学生就业中的相关问题,向负责学生就业工作的人员进行的专业咨询。这种咨询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学生关于自己的职业适应性、能力、职业种类、企业信息、就业工作流程和规程,男女雇佣机会均等问题。②面向3年级以上的高年级学生,就选择的单位和具体就业活动中所碰到的问题进行咨询。③面向2年级以下的低年级学生,主要是与就业意识和职业选择意识相关的咨询。
(5)针对用人单位要求开展的指导、检查和模拟考试等等。指导主要是为适应用人单位需要所开展的面试方面的指导。检查,分为一般适应性检查和特殊适应性检查。一般性检查常用的是由劳动省开发而成的由15种检查构成。根据成绩检查出9种适应性――智能、言语、数理、书记的知觉、空间的判断力、形体知觉、运动反应、指头的灵活性、手腕的灵活性。对照检查结果判断其职能适应性的类型,断定其所适应的职业领域。模拟考试是针对用人单位的录用考试所进行的通过考试,使学生积累经验,熟悉应对技巧,并有针对性地做好应对的准备工作。
(6)组织学生深入到用人单位,开展就业实习活动,缩短适应期,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此外,还有组织校友简谈会、就业工作研讨会、企业与学生座谈会等,以了解目前社会的现状、人才素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
三、日本的就业对策对我国的启示
中日两国的可比之处很多,比如两国的人口众多,如何抑制失业,是两国政府所面临的共同课题,而且两国同处于东方文化背景下,因此,日本大学生就业中的某些经验教训是值得我们汲取和借鉴的。
1.社会与政府的对策
为了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必须社会与政府一起努力。首先,政府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创设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政府应将宏观劳动力的供求平衡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来考虑,提供公平和公正的社会环境,逐步减少和消除由于性别、学校、学历和专业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差别性、歧视性待遇;其次,要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社会服务网络,加强就业信息的收集和。社会需求信息对毕业生就业特别重要,不仅关系到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而且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基本数据。
2.学校方面的对策
首先,学校应该加大毕业生就业指导管理工作的力度,尽快建立起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高校应建立高校毕业生求职信息库,探索建立人才储备周转制度。同时,与用人单位沟通,收集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信息。大力开展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开设职业指导培训课程,列人学校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之中。定期组织大学生到当地劳动力市场参加各种求职指导活动,以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决策;其次,要深化教学改革,改变培养模式。根据市场的需要确定自己的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做到超前预测、超前设计、超前培养。同时扩大选修课的范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应用性、操作性、技能性的课程,使毕业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三,加强高校与企业、用人单位长期稳定合作,拓宽就业渠道。
篇7
(一)就业意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调查显示,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自主创业”,这选项占11.8%,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自己独立创业,如果有足够的资金可以相当的解决一部人的就业问题,如果国家在这方
面给与关注,将很大程度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究其原因:
1.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
2.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
3.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独立自主的选择创业。
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不少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乐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篇8
1.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就业供需失衡。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调查结果显示,我国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30万,2016年上升为765万,短短7年时间毕业生人数增幅达到135万,到2017年应届毕业生人数将进一步增加,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水平的提高,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招聘过程更多倾向于创新能力、合作意识、沟通能力的考察,而高校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更倾向于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在招聘过程中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就成了大学生的就业短板,间接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发生。另外,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而扩招专业与企业需求的技术性和精密性专业不对口,也使得就业供需发展失衡的现状产生。2.就业心理不稳定,缺乏就业指导。大学生接受外界信息往往是通过网络手段,对求职岗位有更全面的认识,但受传统“铁饭碗”观念的影响,大学生择业更倾向于带编制、工资福利较好的公务员岗位,因此错过了许多就业机会。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编制性的工作过分注重;大部分毕业生认为公务员工作更加有保障,因此,每年国考应届生占了很大比重,近年来更是时有几千人争夺一个岗位的状况发生;二是过分看重工资待遇;很多刚入职的毕业生就期望高薪酬高待遇,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也因此导致了应届毕业生更倾向于北上广等大城市的岗位,对基层工作的热情不高,“蚁族”由此而生。蚁族是指出现在我国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其显著特点是高学历、低收入和群居。蚁族的出现使得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喧嚣尘上,高校盲目扩招,重理论、轻实践,对毕业生的出路欠缺考虑。加之高校的毕业指导内容单一,对就业形势的分析不够透彻,未能针对学生特点制定合理、高效的职业发展规划,也是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之一。
二、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1.就业指导机制亟待完善。受封建社会的官本位思想影响,人们崇尚“学而优则仕”,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倾向于公务员职位,加之我国之前实行的统招统分政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习惯于被动接受就业分配,使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缺乏必要条件。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设立,虽然对毕业生的思想状况、未来发展方向加以引导,但是受人员、资金条件限制,指导方式也仅限于就业讲座,与用人单位接洽等形式,职能较为单一,与毕业生需求、用人单位需求等还存在一定差距。就业指导体制尚不完善,使就业指导工作受到诸多限制。就业指导大多集中在大三、大四,学生受就业指导时间短、指导方式单一,所谓的就业指导仅仅是求职的指导和毕业手续的指导。2.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大学生缺乏主体意识,有的直到毕业对自身的未来发展都没有明确定位,究其原因,除了毕业生对自身认识不足外,很大程度上源于毕业生在校期间,高校受传统思维影响,注重知识的灌输,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尚有欠缺。学生对初次就业的单位不适应、就业成功率低等因素,都导致毕业生和企业无法和谐发展。传统的高校就业指导主要是针对毕业生而展开,仅限于满足学生的当下就业,就业指导的内容也仅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就业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就业技巧等方面,忽视学生职业的长远发展,此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自己明确的职业理想与职业目标。3.教育过度现象。过度教育(overeducation)是指由于过分扩张教育,中等、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开始超过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受教育劳动力面临着知识失业,或者从事了与学历不匹配的工作,结果导致收入下降,教育资源被浪费。也指施教者所实施的教育超过了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的需要,具体表现为教育内容、方法等超出了社会对同龄人的普遍要求,超出了学生生理、心理成熟程度及现有知识经验水平。主观方面指教育超出了学生的兴趣、志向等,一方面,体现在区域过度,即东部人才饱和、西部人才缺乏,另一方面是结构性过度,即部分热门学科专业人才过剩,冷门学科又人才不足。
三、就业指导机制改革方向分析
1.各方协调发展,完善就业机制。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受到各界人士关注,上至国务院的就业工作会议、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的就业指导工作,下至各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各专业的就业指导课程,都充分显示出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就业情况的重视程度。在大学生就业阶段,首先,明确政府职能,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为毕业生营造开放性的求职市场,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淡化户籍、部门、地域等因素对毕业生择业和流动的限制,制定灵活的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其次,发挥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根据企业需求制订扩招计划,明确扩招方向,加大在社会实践环节的投入,切实了解企业岗位的需求,设置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提高学生个人素质,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最后,发挥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作为大学生要具有挑战精神,破除旧有的“学而优则仕”观念,结合自身特点,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行业,不过分看重单位外在条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小企业,不盲从,积极突破自我,寻求发展。2.制定有效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律体制。信用缺失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显著问题,“骑驴找马”的就业心态使大学生在对待就业协议时较为儿戏,对双向选择的对等性和就业协议的法律效力不明确,直接导致了毕业生就业目标不明确,造成了自身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同时用人单位对新入职的员工投入人力和物力进行培养,毕业生的频繁离职也造成用人单位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这也就是用人单位往往要求应聘者有若干年工作经验的原因。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而言,毕业生的频繁离职使得企业对与高校合作游移不定,甚至有些用人单位拒绝接收应届毕业生。高校面对如此情况,应首先提高学生的信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观念,政府需尽快制定促进高校毕业生的有关法规,明确规定高校、社会企业、学生的三方权益和义务,制订对就业者利益保证、公平竞争的法规,促进就业的有效和规范。3.建立科学、系统、长效的就业指导体系。高校学科设置直接关系着大学生未来就业,因此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与专业课课程同步进行,形成一个完整的、以课堂为主要渠道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在学生入学伊始便树立起对未来的期望,明确自身的职业目标。在信息化的今天,网络是当今社会交流的主要载体,信息量大、受众广、成本低,高校应充分结合网络资源,建立校园就业信息网,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双方交流,为毕业生搭建新的就业渠道。另外,见习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长期接受知识教育的大学生提高实践能力,训练学生独立思考、操作有着积极作用。
四、结论
随着1990年“就业能力”这一概念提出之后,不断有人对其进行完善,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使毕业生充分就业、合理就业是我们一直研究的课题,大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除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外,还要具备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动手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竞争能力、经营能力等,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更需要高等学校在就业工作上更新观念,加强指导,不断改革就业指导模式,提高就业服务水平,真正实现“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孙微.浅谈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指导[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32).
[2]陈楚泉,符志刚.新形势下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3]岑子彬.《贝弗里奇报告》的社会保障理念及其启示.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5(15).
篇9
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2009年,我们国家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更是首次突破了600万, 2013年接近700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伴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的放缓和国际经济形势的持续低迷,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然而,对于法学专业大学生来说,就业情况更为糟糕。《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数据显示,连续三年,法学专业成为“红牌专业”,2012年就业率87.2%,排名倒数第一。这就意味着,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率较低,失业量较大,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河北省也是人才大省,2013年有35.5万大学生毕业,毕业形势不容乐观。旨在了解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实际走访和师生深度访谈的形式,对河北省多所高校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包括就业心态、就业途径、就业技能、就业取向、专业素质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课题组针对四所高等院校2012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下发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9份),并就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一、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分别从就业率、就业单位去向、就业区域、就业途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就业率
根据统计,到2012年低,2012届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88.5%,基本维持在全国平均水平上。由此可以看出,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二)就业单位去向
根据统计,进入国家机关工作的15人,占8%。进入事业单位工作的35人,占19%;进入国有企业工作的16人,占8%;进入私营企业的41人,占22%;进入律师事务所工作的18人,占10%,个人创业的有18人,占10%,考研的有32人,占20%,从事其他职业的14人,占有7%。调查数据显示,法学专业学生就业单位呈现出多样化、分散型的特点,其中,考研和进入公司就职的较多,比例占50%。但是,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就业比较困难,学生不得不扩大范围,放弃本专业方向,进入就业门槛较低、要求不高的公司。
(三)就业单位地域分布情况
据统计,工作单位在大城市的有53人,占28%;在中小城市工作的有102人,占54%;回家乡工作的有22人,占12%;到偏远地区工作的有6人,占3%;到其他地区工作的有6人,占3%。数据显示,从就业区域来看,法学专业大学生在中小城市工作的居多,比例近五成多,其次是留在大城市工作的近三成。而回家乡和去偏远地区工作的人非常少,还不足两成。这一现象说明,大学生愿意去经济条件好,生活质量高,发展潜力较大的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主要是北京、天津、石家庄及省内的地级市,而不愿意去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的偏远地区。
(四)就业途径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全面建立,我国大学生就业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开始全面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用人单位与大学生双向选择、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就业途径呈现出多元化、多渠道的特点。因此,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化手段和人际关系资源,来谋取就业机会。就业途径包括参加公务员考试、招聘会,考取研究生,学校推荐,通过网络自己投简历,利用亲戚朋友关系等等。
二、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趋向之解读
(一)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
在以市场为导向,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下,毕业生加强“修炼内功”成为必然趋势。专业、学历和社会实践经历成为求职中最重要的因素, 而大学生自身全面素质的高低越来越成为人才市场上获胜的决定性因素。
在回答“哪些问题将成为您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时,大约60%的同学选择了综合实力(包括社会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及专业素质等),20%的同学选择了知识储备,10%的同学选择了社会关系。这一择业态度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符合未来国际趋势。可见,自身的综合素质是人才竞争的关键,人才的竞争就是个人的综合实力的竞争。
(二)理想职业规划
据调查,在我国最受欢迎的职业是公务员(包括检察官、法官)律师、高校教师等等。由此可见,工作稳定、社会地位高、福利待遇的职位受到人们的青睐,公务员和通过继续深造成为科研人员成为大学生的首选目标。
公务员成为我校大多数毕业生的首选职业。在问卷调查中,有两道题就能够证明这一观点。1:大学毕业,您打算如何就业?65%的同学选择考取公务员,15%的同学选择考研究生,12%的同学愿意通过亲缘关系进入国企或公司,7%的同学愿意应聘私营企业。2:如果您毕业时没有考上公务员,您会怎样?67%的同学选择继续考公务员,30%的同学选择考研究生,而只有3%的同学选择自主创业。
(三)就业薪酬期望值
问卷结果显示,被调查的毕业生在选择岗位时,约有40%的人会首先考虑工资待遇问题。关于薪酬的数额,不同学生的期望值是不同的。在回答“您心中理想的工资待遇”时,有18%的同学选择2000-3000元,有45%的同学选择3000-4000元,37%的同学选择5000元以上。可以看出,现在的毕业生对职位薪酬的期望值还是比较高的。
(四)就业区域的意愿选择
在被调查的四所院校,其学生主要来自于本省境内。调查结果显示,在就业时,大概30%的学生会优先考虑地域问题。
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大学生更倾向于到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福利待遇好、发展潜力大的东部沿海地区就业(尤其是大城市),而不愿意到经济落后、环境较差的中西部地区工作。
三、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之不足
近几年,面临全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很低,法学专业成为“红牌”专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下面仅从学生和学校的角度来分析其原因。
(一)学生方面
1、就业倾向单一化。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校毕业生心目中最理想的工作单位就是国家机关单位,成为法官、检察官,而现实情况是,每年报考公务员的人数不断增加,招考岗位数量日趋减少,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有的岗位录取比例达到几千比一的程度。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愈发明显。受就业倾向单一化思想的影响,大部分的法学专业毕业生都梦想成为法官、检察官,进入公务员队伍,而较少考虑其他的就业岗位和就业途径。而最后,学生去企业或其他单位,都是无奈之举和权宜之计。
2、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现今,不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甚至是一些企业团体及高校都提供了很多创业机会和平台。一方面,国家、社会鼓励创业,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而另一方面有很多毕业生瞻前顾后,担心失败,认为自己缺乏经验、资金和社会资源。因此,很多学生都希望进入机关单位工作,抱着“铁饭碗”,谋取一份稳定的工作。问题症结之所在,并不是法学专业学生没有创新能力,而是受过时观念束缚,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坚韧的创新意识。
3、实践能力不强。由于受就业观的影响,为了成为法官和检察官,为了通过公务员考试,学生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上,而忽视了自己司法实务知识的增长、司法实践能力的提高。受这一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学生从大三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和司法考试,而忽视了参加社会实践,接触司法实务部门。尤其是到了大四阶段,学生为了准备公务员考试,不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造成了毕业论文写作质量下滑、时间过长、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甚至有的学生因为毕业论文不合格而影响到毕业。
(二)学校方面
1.缺乏指导学生就业的意识。部分院校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够重视,认为学生就业是学生自己的事,和学校自身没有关系。在课程设置上,更没有开设就业指导的相关课程。
2.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学校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没有真正融入到市场经济中去。虽然我国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已进行了多年,但是,很多高校仍停留在过去的象牙塔内,没有考虑市场经济和实践对人才的需求,而只是闭门造车培养自己的学生,这就造成培养的学生与司法实务部门脱节的问题。
3.师资力量不强。法学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学科,需要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培养。随着国家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很多高校也纷纷建立自己的法学专业。几乎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法学院(系),这就导致学校的师资力量不强。
四、提高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水平的几点建议
影响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面而复杂的,既有来自国家和社会的宏观因素,又有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微观因素。为了使大学生成功就业,需要国家、社会、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面仅仅从大学生个人和学校的角度出发,谈几点建议。
(一)法学专业学生自身方面
1.理性面对,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大学生要理性、冷静的看待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难,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对和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具有普遍性和时代性。在我国,造成就业难的原因是客观的、多方面的,受国家体制、政策方面的影响,更是国家进行市场经济改革的必然产物。大学生不要惊慌和胆怯,要用理性、积极的心态去坦然面对。
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择业观。公务员虽是现在比较理想的一种职位,但不是唯一的就业选择。法律行业是一个门槛高、口径宽的领域,除了做法官、检察官、律师之外,我们学生还有更多选择,可以从事公共治理、社会工作、经济管理以及自己创业等等。
2.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是提高综合素质的首要问题。我们大学生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把基础功打扎实,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才有机会和能力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避免一门心思去准备公务员的考试,而忽视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提高司法实践能力,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校方面
学校要转变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人才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学校就需要转变过去的老观念,要着眼于市场需求,设置相关的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实践课程,传授市场急需的专业知识,培养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法学专业大学生。
学校要为学生开设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通过开设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老师应该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择业观念,倡导“为社会做贡献,实现个人价值”的理念,制定客观、实际、理性的职业规划,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李家华,吴庆.2000 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J].青年研究.2001(3):26-31.
[2]张文海,牧小霞.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状况与趋向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88-91.
[3]李发军,张宏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7):55-60.
作者简介
张庆林(1980―),男(汉族),河北衡水人,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博士生,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民法、婚姻家庭法研究。
篇10
(一)就业方向
公共管理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可能大体上有两种分类。一种是从事对口专业,另外一种是从事其它行业。根据笔者所了解,很多公共管理学生都从事了其它行业。只有很少的公共管理毕业生进入到了各类企业管理部门或者是国家行政部门。所以,可以说公共管理学生的从事依旧是偏向于企业从事。基本可以将公共管理专业从事方向分为四个部分:
1.事业单位,公务员单位
根据笔者对于近些年来国考以及省考专业要求统计发现,公共管理专业在报考国家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的人数是相对较多的,各个地方以及政府所开设的岗位也存在着一定的人才需求,很多公共管理教学内容也是紧紧围绕单位体制而展开的管理教学,因此可以说是专业对口且前途相对较大。
2.私人企业管理工作
体制内部所能够消化的公共管理知识人才是相对有限的,且公务员考试的考试题目也与专业课程并没有太大的关联,主要为申论和行测考试,因此学生的课堂专业技能难以得到表现。但是私人企业工作需要通过面试,试用等各种应聘过程,很多学生凭借着优秀的专业知识进入了较为优秀的私人企业,这一部分学生的工资相对较高,但是工作较为辛苦,很多时候管理人员会反应企业内部管理难以真正实施到位。
3.老年产业单位
这些单位主要包括高校;科研单位;政府机关单位等,这部分单位每年都会招聘定量和合同工,虽然工资待遇相对较低,但是工作较为轻松且相对较为稳定。另外,这些单位对于外聘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相对较高,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或者是专业能力才有可能进入到这样的单位管理体系之中。
4.其它行业
根据笔者统计发现,目前从事单位管理行业的紧紧只能占据百分之六十,剩余的百分之四十的学生分布于销售、人力资源,客户经理等相对对口的行业,甚至部分学生从事会计工作。众所周知,在公共管理课程之中有开设基础会计教学,很多学生对此兴趣较深,因此从事会计行业的毕业生也相对较多。另外,就算用人单位能够用应届毕业生,很多应届毕业生依旧面临着工资低,消费高的现状。这就导致了又有一部分人被淘汰出局,目前公共管理专业的就业现状并不开朗。
(二)就业调查
本文主要就部分高校随机抽查进行简单统计。本次抽查人数为三百人,实际有效问卷数目两百七十份。整体而言,大四毕业直接就业的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比例依旧相对是较多的,占据72%左右。公务员考试所占据比例约为17%,其余打算的学生占据了百分之11%。因此就就业现状而言,直接工作的学生相对较多,公务员考试学生也较多,考研深造学生人数相对较少。就行业选择而言,目前绝大部分公共管理事业学生选择了房地产行业,管培生数量相对较多。这一行业管理方向较多,管理内容也相对较多,对于应届毕业生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约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学生从事了房地产行业。其余行业均没有达到百分之三十。在目前调查报告所反馈的实际薪资而言,大部分毕业生的合同签署工资也就是税前工资约为4500元,根据城市的不同上下存在着一定过得浮动,但是差值不会过大。约有百分之三的学生由于能力较为突出,就业签署协议工资达到了八千及其以上,由此可见公共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是想读较好的。就业困难只是相对于部分基础专业能力相对较弱,自身竞争力步枪的学生而言。
1.已就业毕业生信息反馈
在已就业毕业生的信息反馈之中可以得知,对于自己企业较为满意,岗位较为满意的比例占据40%,对于企业,岗位不满意的占据23%,其余学生为能够接受,可以坚持就业。关于毕业生的择业价值观笔者认为教师需要重点教育。很多学生过多注重于眼前的利益,忽视了长久的利益,这是十分不利于学生后期发展的。部分学生在高校学习阶段不断兼职,参与各种兼职工作,忽视了学业的发展,导致最后毕业困难,就业困难,这就是一种择业价值观不正确的表现。同时,很多90后毕业生目前出现了眼高手低现象,认为什么工作都可以适应,都可以做,忽视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盲目的自信最终导致了岗位平平,没有太大起色。甚至部分90后的应届毕业生吃不了苦,过于贪图享受,很多学生都说大学生毕业工资没有农民工甚至清洁工的工资高,他们忽视了后期的工资涨幅,没有意识到发展的重要性,这是十分不利于学生就业的。
2.用人单位信息反馈
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实际情况,更为准确的了解行业就业前景,笔者对于用人单位进行了简单的调查和分析。此次调查了一百三十二家用人单位,并询问了目前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实际情况。受访的用人单位对于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表达的一定的肯定,不可否认的是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增强,用人单位所能采纳的人才相对较多。但是关于应届生的毕业综合素质反应之中部分企业反应留人难,用人难,很多毕业生不珍惜眼前的工作,将企业当作跳板和学习的地方,一旦获得一定的知识或者能力就会往大企业跳槽,这就给企业的稳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是就目前受访单位反馈而言,公共管理毕业生进入到企业核心管理层人次不多,大多数企业核心管理层为外聘高技术人才,对于普通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应用较少,这也是目前导致学生难以感受到企业活力和发展空间的问题所在。很多企业也表示,愿意给普通管理专业毕业生发放一定的权力和提升一定的薪资,但是需要学生长期的工作和坚定不移的付出,这对于学生而言是想读较为困难的。
二、公共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公共管理专业虽然就业困难,但是一直是一门热门专业。因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公共管理人员的需要都在不断增加。
(一)社会需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专业的公共管理事务机构和部门也在不断的成立和规范。各个公司对于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人们对于至亲管理企业的理念也在一点一点的变化。所以说,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管理单位对于公共管理从事人员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多。永远不会衰弱。另外,通过近些年来的公务员招聘可以发现,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和就业需求是相对较大的。
(二)企业核心
公共管理部门可以说是一个企业的核心部门。无论是员工绩效考核还是企业运转规范等等工作都离不开专业化的公共管理人员。所以说,只要能够好好地工作,一定能够会在企业中得到重视。可以说前景很高。同时,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人企业对于管理人员都相对较为重视,企业只有抓住了管理,抓好了管理才能提高运转效率,提升企业在市场荆棘之中的竞争能力。
(三)不可替代性
公共管理不同于制图或者是写代码等等工作,其适应性较强。员工对于企业的公共管理工作较为了解,可以说在企业中达到了一定的不可替代性。也可以说,只要能够把握了公共管理的“手艺”,工作一定能够稳定。部分企业已经适应了独特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条例,如若管理人员突然离职或者是条例过多的更改容易导致企业出现用工荒现象,这也是企业管理人才目前不可代替性的根本原因。
三、就业建议就目前公共管理学生就业现状,笔者对此有着以下几点建议。
(一)专业知识学习一定要细
公共管理专业是一科实际性能十分强的专业,可以说对于从业人员的实际操作有着严格的要求和规定。在学校,学生一定要能够在课堂上好好学习理论工作。在一开始工作的时候,一定也要能够沉下心来,不要嫌弃一开始的低工资。一个优秀的企业能够教会你课堂所不能够教会你的专业知识。因此,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工作中,都需要能够认真的学习专业知识,一定要细。同时,专业知识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后期的发展程度,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四阶段会选择读研或者是考公,这都是可取并且值得提倡的,但是也建议学生及时了解目前公共管理事业的人才需求变化,及时掌握住就业的风口,选择合适的时候进入到行业内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个较为可观的报酬。
(二)认真细致工作作风,优秀的道德品质
公共管理工作是个比较琐碎的工作,甚至很多公共管理工作人员每天都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和演练。有的时候一个小数点的错误都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员工的工作作风一定要能够严谨。同时,这个行业对于员工的道德品质是有着严格的要求的,需要员工遵循公司的规章制度,不谋求私利。另外,无论是国有企业的公共管理从业人员还是私人企业的公共管理从业人员,都需要保持良好的就业作风,对于员工一视同仁,不偏袒,不搞小团体,这样才能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三)证书先行
公共管理工作需要一定量的证书作为敲门砖的。考取各类资格证书以及一个优秀的毕业院校能够很好地帮助你叩开这扇大门。学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考取符合自己职业规划的几种证书。比如说你自身能力十分突出,希望能够去一些上市公司工作,那么你可以考取会计师资格证书和英语六级证书等等。当然,并非有了证书就能得到好的工作,但是这些证书能够很好的帮助你进入自己渴望进入的企业。
(四)拓展自己的专业视野
目前,很多工作都越来越偏向于多元化的人才。也就是“斜杠青年”。因此,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或者是刚刚的工作中,一定要能够丰富自己的技能。这可以是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可以是一门外语证书等等。在公共管理工作中,学生需要能够把握金融,财政以及管理等等那个方面的知识。这些都是以后自己竞争岗位的筹码。因此,学生一定要能够拓宽自己的专业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工作中走的更远,走的更好。
四、结束语
近些年来,我国的公共管理从事人员呈现指数增加的情况,这就导致了我国的公共管理就业市场存在着饱和现象。但是,公共管理专业学生不能够放弃希望,要能够在课堂学习之中积淀自己的公共管理知识点,取得重要的相关证书,这些都会为将来的就业带来一定的好处。教师也需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建议,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从业观念,早日找到符合期望的工作。
参考文献
篇11
进入新时期,大学生就业人数越来越多,根据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2014年高校毕业生的规模将高达727万人,加上往年未就业的人数,2014年大学生就业工作难度将是巨大的,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党的十报告指出,就业乃民生之本,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好就业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不但要注重就业的数量,还要注重就业的质量[1]。大学生作为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搞好他们的就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措施之一。作为民族高校,我们的毕业生的就业和其他高校一样也经历了从“包分配”到“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转变。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每年都有大量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自身努力以及民族政策的倾斜照顾下进入大学学习,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日益突出。
如何更好的做好少数民族大学教育培养和就业工作,不但是响应中央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号召,也是学校“面向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不但关系到少数民族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2],也关系到我们高校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完善。
本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的方法,针对民族高校在校的中西部生源大学生从家庭出身、专业类比、就业意向、就业专业选择、就业的区域意向、就业因素、就业工薪标准、以及就业困难原因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重点分析来源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以便更好地为这样的大学生群体做好针对性的服务以及为教学改革提供分析数据。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定的研究对象是中部地区比较有影响力的民族高校―中南民族大学在校的中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共发出问卷200份,回收183分,其中有41份汉族学生,142份中西部生源的少数民族学生,有效问卷率为71%。在142份有效问卷中,男生77名,占总数的54.2%;女生65名,占总数的45.8%。
2.研究方法与资料统计分析
针对研究目的制定调查问卷,用随机的原则将纸质问卷发给调查对象,要求按照指定的方法逐一填写信息,并当场回收问卷。将回收的问卷进行分类整理,确定有效问卷后输入计算机,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根据本次抽样调查的结果,对收集到的样本资料结果进行如下分析。
第一,从表1和表2我们可以看出,有超过一半的学生是来自中西部农村及乡镇的边远地区,这和学校学生生源结构是基本相符合的。来自工人和农民家庭的学生有91人,他们中毕业打算考研和进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数较多,但是都不很明显,三种选择的分布比较均匀;而来自知识分子、干部和军人家庭学生就业意向单一并且表现的较明显,均超过一半以上的人选择考公务员、选调生进机关单位,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政策性就业的在干部及军人家庭的学生中无一人选择。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就业的择业方向与其家庭出身有很大的相关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好教育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将学生的就业促进工作与学生背景出身相联系起来,进一步的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去中西部边远地区和基层企事业单位建功立业。
第二,学生就业意向方面。根据表3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选择考研、考公务员选调生、进事业单位的人数频率是最高的三种选择。其中选择了考公务员、选调生的人数达到58人,占到了所有人数的40.8%。从这些数据和目前考公务员人数逐年增多的现象相印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稳定,工资水平相对较高,福利和工作环境相对较好与此有关,说明目前我们大学生就业带有很大的功利性,宁愿工作与专业无关,也不愿去基层和企业单位发挥专业所长。这也要求我们要加大学生去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的引导力度,加大对自主创业的扶持,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企业孵化。我们培养的大学生不能都只想着出校门进机关门,而是要用自己的科学技术知识去为经济建设服务。
第三,学生就业方式选择方面。根据表4,有46.5%的学生选择了以不限制专业的方式就业。也将近四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以个人爱好和特长方式就业。一方面,这说明目前大学生自身深深感受到就业问题相当严峻,就业难已经涉及到高校在校生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他们很多人为了求一饭碗,不惜放弃自己在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大学的专业设置与社会人才需求有很大的脱钩。高校不但要搞教学和科研,更要将自己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完善教育改革应该考虑这个问题。
第四,从表5和表6学生的就业区域选择和工薪期望看。选择在省会城市和一般地市城市就业的学生有71.8%,选择北上广一线城市的学生反而只有20.4%,他们中有65.5%的学生工薪期望在2 500~5 000元之间,也与中西部的工资水平相差不是很大。这说明在就业越来越难以及生活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在区域选择上还是较理性。
第五,根据表7学生就业择业考虑的重要因素分析,学生就业第一考虑的因素是工作稳定,这与前面他们有很大一部分人选择进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相一致;其次考虑的就是离家近、生活安逸,而高工资是第三考虑的。这能反映出中西部的少数民族学生就业考虑求稳心态很严重,希望就业能一锤定终生。
第六,就业困难原因方面。表8中选择大学扩招、学生人数多是选择频率最高的,其次是缺乏社会关系和工作经验,第三是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钩。这说明高校扩招导致就业困难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缺少工作经验和专业设置不合理也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充分就业。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重视学生的实践经验,合理科学的专业设置等都是我们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三、做好中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对策
1.加强就业观念的正确引导
自高校扩招以来,进入大学的门槛越来越低,让更多的人进入大学学习一方面为了缓解当时亚洲金融风暴带来的影响已达到高教体制改革和实现经济“软着陆”;另一方面是为了解决中学生就业压力以化解社会矛盾;这既然满足家长希望子女上大学的愿望,有提高了新生劳动者的文化和科学素质[3]。努力大学生要转变自己是天之骄子的象牙塔观念,引导他们用自己的科技知识去祖国需要的中西部边远地区和基层中小企业建功立业,发挥专业特长。
2.促进就业与学生个人相结合
要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促进工作,不能只以举办招聘会和就业信息的方式来促进,我们应该要结合学生自身的专业特长,根据学生的生源背景,有针对性的采取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来促进。目前好多学生都是以不限制专业的方式来就业,他们为了不至于毕业等于失业而放弃自己的专业所长,虽然说我们号召先就业再择业,但是如果就业过多的与专业无关,那样的就业对于国家社会来说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3.加大政策性就业的引导
大学生选择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政策性就业的人数没有预期那么好,关键是我们的宣传力度和引导工作还不到位。国家出台这些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让学有所成的大学生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去基层和边远地区发挥其专业特长。我们不但要在毕业生中加强宣传,也要在一进校的大学生中进行宣传。要让在校的各个年级的学生都充分了解就业政策,早做好就业规划。
4.鼓励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加大创业帮扶力度
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创业能够进一步的促进就业,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大学生是掌握了一定知识技能的新生劳动者,他们的思维活跃,视野较宽,但是其活力需要激发。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他们有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的优势,可以根据他们当地的资源状况,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老师帮助有创业意愿的学生,鼓励和帮扶他们对当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
5.提高学生质量和优化专业设置
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就是要主动将自己的专业设置与社会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实现“需求导向”的转变。中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相比东部地区的大学生培养来说相对要困难些,要满足中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期望,我就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就业因素来优化专业以及专业课程的设置。特别是对于不能适应社会需求或者社会需求量小的专业,我们一定要从优化专业设置、控制招生数量、提高毕业生质量三个方面同时改革。
6.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训经验的培养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刚进单位很难胜任工作,导致许多企业愿意招聘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培养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水平,出校门前积累相应的实习实训经验。
7.建立健全机制,对毕业生进行及时跟踪和反馈
我们不但要能将自己培养的大学生顺利送出校门,而且我们还要关心他们的成长,还要从他们毕业后在工作中遇到的困境中吸取相应的教育培养经验。实践出真知,只有及时的收到培养的毕业生的工作反馈信息,我们才能更加科学全面合理的来对比检查我们的教育工作。为此,我们要建立健全毕业生跟踪和反馈机制,并且长期坚持下去。
参考文献:
篇12
作为少数民族中的优秀人才,民族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民族地区未来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大发展,她们是民族地区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辽宁省属高校从2010年开始,按照辽宁省招生办公室相关文件要求,针对新疆地区民族学生投放专项招生计划。同时,依据政策要求,辽宁省属各高校也采取了相应措施,有力确保疆级民族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但无论是政府还是高校层面,对于疆级民族学生的就业却并未出台相关扶植政策。所有大学生进入同一就业市场,疆级民族学生和内地普通学生进行所谓“公平竞争”,造成其专业能力、汉语水平、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与内地普通学生差距明显,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完全的劣势地位,毫无优势可言,就业压力空前巨大。
一、辽宁省属高校疆级民族学生在校情况及就业状况
从2010年起,辽宁各省属高校2016年招录疆级民族学生接近100人/校,全省在校疆级民族学生接近3000人。各高校通过专项扶植政策有力解决了疆级民族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问题,并积累了丰富的民族学生管理经验,确保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成长。尽管各高校非常重视民族教育,也在大力发展民族教育,但是由于民族学生群体占比过小(校均200人)且专业分布分散,造成各高校对于疆级民族学生就业方面工作不够重视,具体表现在:
1.缺乏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客观方面,辽宁各省属高校花费大气力确保了疆级民族学生在校期间享受到优质的成长环境,但在就业工作与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大多数高校还是把疆级民族学生和内地普通学生放在同一视角下,按照普遍管理的常项工作在进行开展,忽视了这一群体就业和职业发展的特殊性,缺乏有针对性的疆级民族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据本人走访了解,多所高校仅仅依靠辅导员老师个人经验给出疆级民族学生就业建议和职业指导,这样的指导专业性不强,往往浮于表面,造成疆级民族学生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就业思路不清晰。
2.缺乏提高民族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有力措施。因为地区教育差异的先天不足,疆级民族学生数学、几何、物理等基础知识环节十分薄弱,自主学习能力较低,因为以上种种问题的存在,导致民族学生在学习中难以收获到相比内地普通学生同样的效果,在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往往达不到内地学生同等水平。针对此问题,多数高校解决方法无外乎是在其成绩方面给予照顾,通过考试加分、降低毕业绩点等手段保证其顺利毕业,缺乏行之有效的提升疆级民族学生专业素质措施,导致疆级民族学生在就业应聘时,薄弱的专业能力暴露无遗。除此之外,在计算机、英语、网络应用等重要的就业辅助能力方面更是差距明显,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就业竞争力难以提升,就业等待时间相对较长。
3.缺乏针对于民族学生的心理干预和就业信心引导。疆级民族学生从小生长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受传统民族心理和思想观念影响较大,对于新的文化或社会意识很难快速融合。疆级民族学生在脱离了土生土长的社会环境进入内地高校后,往往存在交际上的困难,自信心不强。各高校在疆级民族学生管理上普遍缺乏针对她们成长特点的心理干预和竞争性引导,缺乏信心培养和性格塑造,缺乏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缺乏社会适应力培养,导致疆级民族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准备明显不足,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往往手足无措,自卑情绪严重,严重缺乏就业信心和解决困难的勇气。
4.缺乏与适合民族学生就业的招聘企业合作洽谈。由于受到地域环境、语言、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因素影响[1],疆级民族学生在毕业后往往回流到西部民族人口聚居区,多数疆级民族学生更愿意回家乡工作,去内地工作的意愿不强。各高校忽视了开发适合疆级学生的就业市场,缺乏与疆级地区企业的沟通交流,欠缺针对疆级民族学生的专场招聘会。这样的局面对于本就处于就业竞争劣势地位的疆级民族学生更是雪上加霜,进一步加剧了她们的就业难度。
二、针对辽宁省属高校疆级民族学生就业所遇到问题的解决对策
1.加强有针对性的就I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1)增强专职就业人员的就业指导能力。各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符合民族学生特点的就业指导体系,谋划针对管理疆级民族学生专职就业人员的专项就业指导培训,培训工作立足于提高相关专职就业人员的专业指导水平和综合素质。针对疆级民族学生底子薄、专业水平不高、就业政策不了解等实际情况,要在就业指导形式上和内容上与普通内地学生区别对待,做好适合民族学生发展的就业指导与服务,让专职就业人员真正成为疆级民族学生的“好军师”和“引路人”。(2)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性。就业指导工作必须要与职业规划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充分考虑疆级民族学生的基础水平、专业特点、民族习惯、就业愿望等因素,要从学生入校开始就注重培养其职业发展理念,帮助他们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案,按照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她们确立明确的职业目标,鼓励她们进行课外实习实训,增加了解和接触社会的机会,引导她们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从而规划好自己的学业,使他们能够在大学的学习阶段获得与其他学生相等的竞争力。
2.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民族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疆级民族学生较普通内地学生劣势明显,他们的专业基础素质相对薄弱,创新意识不强,综合能力水平低,这些能力的缺失势必导致就业竞争时会处于不利地位。各高校应统筹安排教学计划,适当为疆级民族学生进行专业辅导,安排专业老师或者班导师为其开“小灶”,保障他们的专业学习跟上教学进度,巩固专业基础知识,提升专业学习兴趣,努力实现与内地普通同学在专业知识方面达到真正的同一水平。在综合能力提高方面,各高校要努力为疆级民族学生开展外语培训、汉语培训、计算机基础培训等第二课堂,组织全校疆级民族学生统一进行职业能力培训,提升她们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3.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及团体活动,增加民族学生自信心。各高校应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及团体活动,帮助疆级民族学生提高适应大学和社会生活的能力,增加她们的大学存在感。在培养方面要做到一视同仁,鼓励疆级民族学生参与到日常的学生活动中去,不断加强自身团队合作意识、管理能力和沟通理解能力等,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学习积极的人际交往方式,增强自信心,培养不怕困难、直面挫折的勇气,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自我认识,最终达到塑造健康性格,提升内在修养的目的。
4.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多途径开展民族学生专项就业工作。近几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新疆的企业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与之对应的是民族学生无论从内因还是外因都有非常强烈的意愿为新疆等民族地区服务。各高校就业工作部门应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多措并举,积极开发西部地区企业资源,了解新疆等地区企业需求计划,邀请新疆地区企业入校开展针对疆级民族学生的专场招聘会,解决双方存在已久的供需矛盾,有力保障企业有人可用,学生学以致用。各高校要积极探索与西部地区特别是新疆地区企业的校企合作模式,根据企业意愿和疆级民族学生诉求谋划学生从入校后就为相关企业进行定向培养,定制培养,将企业岗位需求能力纳入大学培养体系,提前为这部分学生提供就业保障。疆级民族学生就业现状令人堪忧,原因发人深省[2]。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不是仅取决高校就能完成的,这其中还取决于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取决于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共同努力、更加取决于疆级民族学生本身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内地高校中疆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篇13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社会劳动力就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特殊群体的就业,属于“高阶劳动力”的就业范畴。各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尤其是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张以后,都或多或少会面临一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困扰。如何为每年数百万新毕业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高校毕业生又如何端正就业心态,找对自身位置,使这些中国的知识精英发挥其重要作用,并促进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
一、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环境分析
1.高校毕业生的供求分析。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幅度都比较大,高校扩招对高校毕业生所引发的就业压力是客观存在的。2007年前全国高校毕业生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8年往后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增速放缓,但是基数庞大,还有大量的下岗职工需要再就业,加之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口向城市转移,在一定程度上都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一定冲击。就业岗位低于就业需求,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
2.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分析。①人才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不适应。在整体供过于求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早已不再是曾经的“天之骄子”,在求职的过程中也遭遇频频波折。工程师、管理人员、白领等高端岗位需求远小于扩招后的庞大高校毕业生数量,在没有应聘到心目中的这些体面工作时,有些高校毕业生就会选择延缓就业。知名大企业,培训体系和公司制度比较完善,员工工作环境好,工资高,并可以充分展示自身才华,升迁机会也多;而小企业,缺乏相对规范的管理制度,竞争力弱,员工工作环境差,工资低,工作不是很稳定,升迁机会较少。所以大部分高校毕业生会倾向于选择知名大公司和大企业。②高等教育培养体制与企业需求之间的脱节。目前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但与此同时,很多用人单位却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各行业出现了技术工人尤其是具有熟练技术的高级技术工人人才短缺现象,说明劳动力市场上的供需两方都出现了问题;另外,高校的课程设置偏重于理论的学习,导致基础理论学了一堆,对日后工作起到实际帮助的实践课程和应用课程却接触很少,即使以后工作了,还要企业从头培养,花费巨大的人力成本和时间代价,毕业生也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在实践中摸索;国内的高校,名气主要来自于其科研成果,学校本身没有花很多的心思去考虑如何适应人才市场需求;曾有知名企业在招聘专业对口毕业生时,通过面试后发现很多高校毕业生学的东西只能空谈而根本与实际操作无关,然而任何一个用人单位在选择应届毕业生的时候都会希望他们可以很好地适应工作,而不是代替学校进行再教育。在市场经济时代,调整教育结构,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要与经济结构相适应,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观念上应有效围绕市场进行调适,尽量将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减小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高校不能关门办学,要向产业开门,与企业合作,培养更多优秀的实用型人才;学生除具有广博的知识基础外,且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自主创业能力,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践,让他们懂得学以致用,开拓进取,使之更好适应社会变化。
二、高校毕业生几种群体的就业状况分析
1.重点院校与非重点院校毕业生。①院校背景差异伴随的就业歧视。近年来,受人才高消费的影响,一些地方和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求职者的学历,同样的专业、同样的学历,是否来自名校,情况就大不一样。名校的学生通常比一般院校的学生基础好,入学成绩好,而且大多数都是来自地方比较好的重点中学,在中学时也往往是非常出色的。这些好学生集中在一起,相互影响,加上名校的教师队伍更优秀,实验条件更好,图书更丰富,国际交流机会更多,一系列综合因素的作用,便形成了这些重点院校的毕业生当然具有其他一般高等院校毕业生所没有的优势。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中当然也拥有比较大的优势。许多企业招聘时要求毕业院校是985或211,而对一般院校的本科生十分冷淡,对专科生、高职生更是不屑一顾。一般院校大学生就算有幸能与名校大学生共事,在工资待遇上,差别也是很大的。重点院校和非重点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差距不断加大,许多国有、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时都要求是重点高校毕业生。②高校毕业生就业院校背景歧视的透视。高校歧视导致人才选拔的不公平不科学,使人才选拔有局限性。实事求是地说,名牌高校学生整体素质要高于一般院校学生,但是生活在名校的学子并非个个出类拔萃,而一般院校学子也有很多品学兼优的。用人单位在很短时间内要想选出优秀人才,如果仅参考学校知名度,这样不仅使得选拔的面过于狭窄,而且很可能会错失真正适合他们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2.女大学生。近年来,女大学生数量超过在校生的一半,但是就业却不如男生理想,在应聘时往往因为身高、容貌等原因遭到拒绝,某些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在招聘时声明只招男生,或者是对女生提出除专业技能外的许多其他条件,如形象好、气质佳、身高1.6米以上等,在录取过程中也会优先考虑外貌条件较好的应聘者,女性频繁遭遇就业歧视,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很多女大学生由于就业前景的不乐观,自身又受传统观念和社会偏见的影响,便退而求其次,学习过程中只求高分,能够顺顺利利毕业,找个比较稳定的工作,而不是太注重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依附心理严重。当女大学生面对不公正的待遇时,应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积极努力完善自己,给自己争取更多表现机会,充分发挥女性的优势,为自己赢取更多就业机会。
3.考碗族。近年来,持续火爆升温的公务员考试已经在大学校园里催生了一个特别的族群——考碗族。由于公务员考试的不断升温,事业单位的考试热度也有增无减,四大银行和部分国企的求职热度也十分高涨。不论是报考人数还是报考比例,公务员考试都再创历史新高,甚至出现了一个职位几千人竞争的现象。近期对一些高校毕业生关于“毕业后会选择什么单位工作”进行了调查,大部分人的回答是首选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公务员职业稳定性强,整体工资水平居于社会中等偏上,而且有各种各样的明和暗的补贴,其职业发展、工资福利、退休养老等通常都有较为完备的保障体系,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也比较高。我们从“公务员”热中看到了社会保障体系的不足,公务员成为考生眼中的“香饽饽”,除了“铁饭碗”的诱惑外,还有“铁保障”的诱惑。
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在短期内无法改变,但可以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与改进进行缓解。作为就业主体的高校生、高等院校、用人单位以及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在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过程中,都应肩负起一定的责任,构建和谐的就业环境和秩序。
参考文献:
[1]王佳璐.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理论探究[D].硕士学位论文,2012.
[2]胡解旺.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