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据统计,2007~201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495、559、600、631、660和680万。毕业生数量年年剧增,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在思想认识领域、学习认知领域、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也使社会各界产生了一些质疑。如何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以满足当代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高标准高要求,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
一、就业能力的内涵
就业能力是指个人从事具有市场和社会价值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一个人想成功求职,并能胜任工作职位,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通常就业能力包括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
(一)一般就业能力
一般就业能力指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态度等,也包含与工作有关的一些能力,主要是指处理人际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如怎样适应工作环境,如何协调人际关系等;一般就业能力还包括自我管理能力、理解能力、把握资源的能力,以及自我认知方面的能力、对专业知识与工作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之间的关系的处理能力等。
(二)特殊就业能力
特殊就业能力是指某个职业所需的特殊技能和环境所需的某种特殊技能,如一个医生需要具备特殊的临床和药理知识,一个平面设计人员需要级别一定的图形想象、色彩等知识,一个建筑设计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力学、美学知识等。正是这些特殊技能使得一名专业工作者对某一职位具有独特的适应性。
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在求职和就职后中都非常重要。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的有机配合,才能使得就业或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游刃有余。 然而,在现实的职业活动中,一般就业能力可能更为重要。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更新,一般就业能力强的人可以更好地适应职业环境,在掌握新知、更新技术方面更具有创新和主动的意识;用人单位也越加看中求职者的一般就业能力,一些对未录用者和失业者的研究表明,很多情况是因为缺乏一般就业能力。所以我们平时所说的就业能力通常指一般就业能力。
二、就业能力的培养
一个具有良好的就业能力的毕业生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进而提高就业效率,提升就业质量。因此,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除了必要的专业技能教育之外,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把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纳入到学校的教育目标之中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在十几年前已引起一些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1998年,法国、意大利、英国和德国的教育部长共同发表联合宣言,将促进学生就业能力列为大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而我国高校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显然远远不够。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8-2010》(以下简称《报告》)指出,高校毕业生能力普遍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它还认为,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问题在大学扩招后日益突出,高校对此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报告》认为,中国高校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表现在,高等教育培养体系缺少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就业能力培养目标不清晰,学生对市场就业能力的实际需求缺乏了解,在此基础上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差异。
在对中关村的部分企业和它们所招聘的大学生的一次大规模问卷调查中,结论反映如下:教学内容和模式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差距很大,大学生理论水平较高而实践应用能力不强,教学活动以讲授性课程为主,实践应用开发性课程较少,更新缓慢,导致大学毕业生进入了职业环境之后眼高手低,专业知识陈旧落后。另外,高校对专业的设置更新滞后,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师资也缺乏实践经验,在任用教师的过程中只注重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轻视应用和实践能力。在市场经济国家的应用型大学中,教师的来源应广泛多元化,要重视教师实际工作经历。对专业、课程、师资等方面的改革也是强化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重要任务。
把就业能力的培养纳入到课程体系,使得就业能力与专业知识技能处于同等地位,增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把就业工作不仅作为学生工作部门的任务,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仅是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是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就业能力是多维渐进的渗透性的过程,不是在临近毕业的年级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可以一蹴而就的。
(二)创设立体平台和教育情境增强学生的社会体验和实践
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和开发,只有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才有可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从而也实现大学生高效高质的就业。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加强高校和用人单位的联系和合作,共同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比如:(1)邀请用人单位参与课程计划的制定,用人单位参与课程制定有利于高校了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以及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并把这些就业能力和技能嵌入到课程设置当中,从而使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更具针对性。(2)聘请用人单位的管理人员作为客座教师从事教学。此举有利于大学生及早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树立职业意识和责任感。(3)与用人单位合作,开发更多的见习和实习机会,使学生在见习和实习的过程中获得社会体验和实践。借助各种社会资源,丰富实践机会,提高大学生的组织能力、心理承受力、应变能力等。在体验和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会收到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社会经验和内心体会,促进学生自省自察,不断扬长避短见贤思齐,完善自己的就业能力。(4)开发职业课程,模拟职业环境,对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素质进行训练,全面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求职能力。如通过社团活动、模拟训练、职场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人际协调能力等,鼓励开展提高就业能力技能竞赛:如师范生的三字技能比赛、说课比赛、主持比赛、理工类的各种建模比赛等。此外,要积极宣传就业形势和政策,有利于大学毕业生了解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素质,从而对自己的职业水平和职业理想预先形成定位和目标。
(三)课堂渗透和辅导强化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
在就业指导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及时调整大学生的情绪状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低年级开始,加强素质教育实践,养成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大学生优秀的心理素质是一个长期羊肠的过程,仅仅依赖于高等教育阶段甚至是临近毕业班的年级阶段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加深他们的自我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前景预设和积极探索。同时,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对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导,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正确面对职业探索过程中的挫折和失败,建立自信、积极的心态,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予以适当定位,不断提高职业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曾湘泉.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8-2010[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马飚.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刍议[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1).
[3]胡永锋.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J].西安社会科学,2009(2).
篇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就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率已经成为高校普遍关注的最现实问题。就业能力的高低是高等院校办学质量的直接体现,关系着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是社会稳定发展和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更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过程中有效利用人才资源的战略问题,也是我国高校教育部门进行专业设置、办学水平评估、招生规模的重要衡量指标。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20世纪50年代,英国学者首次提出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这一概念,研究者在当时主要关注下层民众(心理有残疾或生理的人群)的就业能力,还未涉及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我国学者对就业能力概念界定没有达成统一,如就业力、可雇佣能力、关键能力等概念都曾是个体的就业能力。本文将就业能力定义为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践活动与理论学习逐步形成的,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在应聘和求职的过程中获取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并能够胜任工作的能力,以满足社会和实现人生理想的需要[l]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
1.专业能力不足
专业能力是指毕业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系统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且能够应用于社会实践当中。当前,部分高校按专业进行招生和人才培养,出现偏专业课程,而轻基础课程的倾向,部分专业的划分和设置过于狭窄,课程开设存在诸多的不合理,培养方案不停的作调整,教学内容脱离社会实际,使得高校部分专业设置脱离了市场的需求,导致部分大学生的理论功底不扎实和技能不精通的现象。同时,部分高校缺乏以市场为向导的理念,致使高校的部分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相脱节,最终导致学生所学的专业技能不精,许多学生只是“学”不“用”,或者重“学”轻“用”,出现理论与实际脱节相脱节的现象。
2.实践能力不强
实践能力是指毕业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就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正逐步向多元化转变,尤其在进行人才招聘的过程中要求应聘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希望招聘来的大学生能马上投入到工作中。然而,近几年我国毕业生当中独生子女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他们具有依赖性和个性较强的特征,实践能力相对较差。
3.职业规划意识弱
学生拥有一个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关系到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更关系到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当前,我国高校的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不太关注自己的中长期职业生涯发展设计与规划,缺乏自我规划意识,对就业环境、就业政策、就业形势等缺乏足够的了解,部分学生在心理上还产生一种成功感和放松感,对自我评价过高,不能全面认识和评价自己,没能给自己设立奋斗的目标和生涯规划,导致这部分学生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明确,等到毕业时就只能匆匆忙忙选择就业。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1.优化课程结构,培养大学生的专业能力
第一,高校要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切实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育体系,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机制,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第二,重视学科内在的逻辑发展,倡导学科交叉,拓宽学科基础,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系统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三,对于从事技术含量高、专业型工作的学生,专业课程的设置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强调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和难度的适度性,除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注重学生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就业软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知识的全面性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跨学科混合型应用人才。
2.创造实践机会,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加强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首先,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大学生可以直接和社会各阶层人员打交道,有利于学生学习团队精神、如何分工协作、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为将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高校要必须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切实加强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合理、科学的制定实践教学方案,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地开展实践教学,避免实践教学的形式化,切实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最后,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广泛开展产学合作教育,为大学生参加社会调研提供平台和机会[2],进一步完善在校生的见习和实习制度,积极组织教师带课题和学生到用人单位进行社会实践和岗位实践,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3.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强化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
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需要在大学期间进行合理规划,分步实施。合理、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引导学生做好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规划,确立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提高就业成功的几率。第一,做好大学四年的规划,通过对自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明白在自己应该学习什么、学什么,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第二,做好课程学习规划,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个性,积极探索与之相匹配的职业环境和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明确自己要干什么、能干什么,在职业定位后,根据职业要求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合理规划大学生活,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l]刘学林.大学生就业力现状及其提高[J].职业时空,2005(14):18-20.
篇3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不同的学者对就业能力的理解有自己的观点:国内学者郭志文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学生在毕业时具有获得工作职位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学生获得就业。获得就业只是一种暂时的状态,而拥有就业能力才能使毕业生获得持久的就业和职业生涯保障。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给出的定义是,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具体来讲,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自身潜能的自信。然而国际劳工组织则给出了不同的结论,他们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工作、保持工作、取得进步以及解决工作中的困难的能力。
综上所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其获得工作、进行工作、解决问题以及在工作中磨练成长所需的各项能力的总和。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
(一)基础能力欠缺
基础能力是指大学生获得工作、进入职场的最基本能力要素。主要包括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获取知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以及从事实际工作必需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中,还存在着人际交往障碍,缺乏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缺乏对岗位的热爱与理解,过分考虑自己的得失,很少从集体利益出发,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有待提高等现象。
(二)专业能力不足
大学生经过严格的专业学习后,应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它指导实践的能力。而当前大学生就业时所表现出来的专业能力不足,专业功底不扎实,知识积累不足,严重影响了其自身的顺利就业。专业能力不足,是高校专业设置的滞后与不合理性所带来的弊病。部分大学生在学期间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对待专业知识的学习敷衍了事,导致了这些大学生专业能力不足的后果,影响了就业能力。同时,原本热门行业经过几年的循环后逐渐变冷,专业不对口、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都是造成专业能力不足的因素。
(三)心理素质较弱
心理素质对于现今竞争激励的社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由于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提高,青少年多在优越良好的环境中成长。而且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隐形条件,使得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过分保护,这让青少年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软弱和胆怯。现在的年轻员工对于新的工作环境适应能力差,抗挫折能力低下,遇到磨难,首先想到的不是直面问题,寻找解决方法,而是习惯性地逃避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比如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就充分说明了这个事实。所以,当前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锻炼和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身心刚强也是打开求职大门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实践经验缺乏
众所周知,现今的高校教学大多偏重于课堂和理论教学,缺少社会实践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而社会现状却是,多数用人单位都要求应聘人员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或者大都优先考虑具有实践能力与技能的大学人才。因为他们认为具有实践经验的人员适应性强,能够马上胜任工作。但事实截然相反,多数大学毕业生不仅实践能力低下,而且还心高气傲、眼高手低,令不少用人单位产生反感以及抗拒心理,从而造成大批毕业生无法适时就业。数据显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相关工作经验、解决问题能力等,都是企业所要求的就业能力,而他们的满意度却不是很高。可见,各大高校和大学生都需要从自身的不足之处中寻找突破口,加强实践能力的锻炼以及工作经验的积累。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的分析
(一)就业能力意识缺乏
一方面,大部分高校弱化了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教育,过分注重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只将就业协议书作为评判学生就业与否的标准,不重视学生的实际就业能力以及就业单位的状况。高校没有将大学生看作能动的就业主体,而是看作就业的被动者。所以其没有从根本上认清大学生就业难的本质。
另一方面,广大学生不够重视自身就业能力的发展。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具有盲目性,进入大学后也没有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实际上学生不了解真实的工作世界,对自身的核心价值观、性格、兴趣和能力也没有全面的认识,不知道自己适合哪一种职业。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造成期望值过高、自我定位不准、盲目乐观、职业心理准备不足。
(二)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功利化,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不高,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的特点,所以学习不能取得较大的成效,就业能力自然不强。许多学生学习兴趣与专业不一致也会导致知识掌握、学习能力难以取得满意的成效;学生对于专业学习没有清晰的概念,不清楚本专业在社会领域的利用及专业的职业发展前景。
(三)实践操作能力不强
实践能力主要是指毕业生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正在发生多样性的变化。从总体上看,用人单位在进行人才招聘时,应聘者是否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是众多企业考虑用人的因素,很多企业希望招聘来的大学生一毕业就能马上胜任工作。但是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的缺乏一直是阻碍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又一大因素。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一贯偏重理论教育,轻视实际操作能力;一贯重视应试能力的培养,轻视整体素质教育,造成了一部分大学生“会说不会做”,眼高手低,实践能力不强。
(四)创新意识能力不够
创新能力是指各种智力因素和能力因素在新的层面上融为一体、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合力,它是在多种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利用已知信息,创造新颖独特具有社会价值的新理论、新思维、新产品的能力。近些年,用人单位越来越认识到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
(一)职业生涯规划
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使在校大学生为寻找就业机会和将来职业发展做好充分准备,明确学习目的和方向,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利用第二课堂、团学活动等各种方式,帮助大学生增强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了解。与此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准确地定位自己,把对自我的准确认识与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起来,从而选择自己适合的职业。制定符合个人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后,引导大学生把生涯规划分解为阶段性目标,逐个目标地实现,为成就人生理想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强学习指导
学习能力是学生未来发展最有价值的能力之一。高校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重点在三方面:一是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大学学习本身就具有自主性学习特征,各种教育活动必须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自主性学习能力强的人,对学习过程控制、调节能力就很强,能够比较成功地运用学习策略,克服自身在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二是加强学生学习策略指导,引导学生根据学习专业、内容、难度寻找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三是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加强他们对学习本身价值的认同。
(三)鼓励参加实践
1.课程实践
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真正看重的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生产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开展课程实践,把专业课的学习和社会生产实际结合起来,是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比如一些理工科课程应安排学生首先到公司厂房进行认识实习,使用他们对课本上的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实地参观对以后的工作环境和内容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增强了热爱专业、学好专业的信心和决心。
2.社会实践
对于大多学生来说,大学四年是求学和就业过渡期,终究每位学生还是要到社会的熔炉中进行锤炼。在大学期间参加社会实践对将来就业乃至于将来的职业发展都是有益的,各高校对社会实践都很重视,暑期“三下乡”活动等社会实践对就业有很大帮助,在实践中大学生慢慢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学会发现和解决问题,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3.校内实践
校园内的实践机会也很多,比如各种社团、协会、学生会等组织,大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参与这些组织的活动,这样可以锻炼大学生的各种能力。通常有过学生干部工作经历的学生比一般同学会更加自信,处理问题更加高效,待人接物更加得体。
(四)加强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
开拓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是各种智力因素和能力品质在新层面上融为一体、相互作用、有机结合所形成的一种合力。对于个体而言,创新能力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条件。创新是以个性为基础的表现形式,没有独特、鲜明、丰富多彩的个性,就谈不上创新,创新能力的培养依赖于个性的充分发展。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因此,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特别要注重科学思维的训练,打破过去那种沿着一条途径、一种模式思考问题的习惯,善于用新的思维方式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揭示新规律,创造新理论。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结合,必然会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打破旧的就业传统,树立新的择业观念,增加择业、就业、创业的机会。
篇4
随着“候单位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大学生已不再是社会的稀缺品,社会在“双向选择,择优录用”原则下对大学毕业生精挑细选,因此,一个大学生要想能够从众多的竞争对手中冒出来,必须有足够的实力和能力。能力是大学生实现就业的基本条件。就业能力弱者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就业能力强者会处于优势。高校、社会、大学生三者之间的其一个最为重要的交汇点是“就业”,就业能力直接反映了高校办学效益、大学生竞争能力、社会市场对高校评价及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的评价参数。因此,提高就业能力是高校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
二、要分析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到底有那些元素构成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的因素很多,而且理论界至今没有一个固定的结论,人力资源理论ASTD将它分为16项能力,SCANS将它分为36项能力。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具有以下五个特征,或称五个维度。
1.面向“候单位时代”的素质型就业能力。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人的素质。如果大学生在大学求学期间能注重个性发展和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的提高,能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丰富文化生活,能找到自己的定位,那么他就是一个素质型的、发展较全面的人才。大学本科教育是素质教育、通才教育,一个身心健康、奋发向上的毕业生是能够被精雕细凿为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易于被用人单位所发现和喜爱,这样的毕业生也能经受住求职过程中的曲折,从而最终找到满意的单位。
2.面向信息时代的持久性就业能力。大学生所处的以及择业时所面对的首先是一个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计算机应用、信息高速公路、通讯网络等信息技术取得了革命化的进展,网络经济、知识经济、全球化浪潮使得世界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更为迅速、更加剧烈。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发展持久就业能力将更能满足并适应社会的需要。所谓持久就业能力,是指学生所具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以及身体状况能够适应社会经济特别是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快速变化,保持相对稳定的就业状态所具备的就业智能条件。培养持久性就业能力可以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迅速变化,减缓甚至摆脱由此产生的不适应和危机感,同时也可以促进其自身的成长与潜能开发,通过对自己的有效的持久的人力资本投入,使其能力更为健全,专业技能得以增进,从而更加有利于其个人发展。
持久性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社会适应性。因为拥有知识和技能还不代表成功,还要学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适应各种各样的突况,培养处理这些突况的能力。大学生完成学业择业时,有些知识用不上,有些知识不够用,有的要从头学起,这就需要他们根据工作需要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行为方式。
3.面向市场经济的技能性就业能力。决定就业成功与否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大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技能。所以,一个大学生要想能被社会所欢迎,就必须在一入学时就自觉地把学习与今后的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实用技能,以适应将来在工作岗位上的要求。首先是必须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现代社会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是知识结构合理、能根据当今社会发展和职业的具体要求,将自己所学到的各类知识科学地组合起来的,适应社会要求的人才。大学生应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塑造自己、发展自己,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就业的要求。其次,知识不等于技能。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并不等于有了各类岗位所需要的应用能力。脱离经济、脱离生产、脱离社会、突出理论、轻视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需要。所以,大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下,应争取更多地培养一些适应社会需要的实际应用能力。
4.面向人才市场的竞争型求职能力。社会对人才的定位是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一个人想要在人才市场中脱颖而出,必须具有竞争型的求职能力。具有竞争能力的竞争型人才既需要开拓创新意识和创新超越能力,又需要具备懂得人才市场运作规律并能善于竞争的良好素质。竞争型人才这一概念可以更贴切、鲜明地体现、表达、凸显当代竞争型社会所需人才的特征和品质。因此,大学生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始终保持自信的心理,需要有在竞争对手面前显示自己优势的能力,需要有在就业过程中推销自己、表现自己的能力。
5.适应学分制时代的职业规划能力。学分制赋予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利,更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自主学习环境中,学习主体能正确认识自己、主宰自己;明了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的潜力有多大,能给自己以正确定位。但自主性也意味着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能根据这一目标来组织自己的学习和提高相应的素质、技能。
重视就业能力的培养将成为社会、高校、大学生之间广泛认可的、符合时代特点的、全新的教育观念。面对普遍存在的就业难问题,我们需要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育体制,改变教育方法,调整课程设置,将就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
三、从现实的许多实例来看,现在许多高校的高等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之间存在脱节现象。笔者认为,要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以下几个方面必须着力加强:
1.大力推进学分制改革和素质教育。学分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学分制所代表的不仅是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更是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现在,学分制已经与素质教育、主体性教育紧密相结,推动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入发展。如果从素质教育和主体性教育的视角出发,我们会发现,学分制应是一个建立在学生这一主体上,围绕着主体性学习这一主题而展开的制度,因此,学分制的精髓是使学生增加了学习时间和专业空间上的自由度,并加大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选择权,激发了其主动性和自主性。因此,一个良好的学分制制度,是不断满足和实现学习的基本特征的制度。学分制下学习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五个方面:自主性,交叉性,多维性,前沿性,高效性。自主性是大学生进行学习的巨大动力。因为只有把兴趣和需要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自主性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他们的独立精神、创造精神,使之成为具有主体性的人。自主性表现为:在学分制的环境中,学习主体拥有一定的自,他们可以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特点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并结合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学习的内容、方式和学习进度,能自由独立地支配时间。交叉性是当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向培养人才模式提出的挑战。只有学分制才能打破专业的传统观念,把本科培养的纵向深入型改为横向宽广型,文、理、工、农、医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如果让理工科专业的学生选修一定比例的文科课程,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其生活的社会组织的演变以及科学和工程对它的发展所起的影响;更好地识别和精确分析社会与经济之间的问题,并对这类问题提出深刻见解,能够对这些因素的结果作出有鉴别和有目的的解释;更好地运用逻辑思维并用口头或书面有说服力地予以表达,培养社会交往与社会管理能力;更好地形成道德、伦理和社会的基本观念,树立良好的个人哲理、公益观念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自主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和探索的态度进行学习的方法,而交叉、多维、前沿是这一学习的基本形态。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必须体现当代精神,引领时代潮流,倡导最先进的思想、科学,采用最先进的方式、手段,面向未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在完善的学分制条件下,必将极大地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自主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就业能力。
2.高等教育应面向社会需求,培养综合型人才。应根据专业特点,不断提高教材和教学的适时性和适用性,努力做到教材、教学内容贴近市场,贴近社会,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了管用,以增强适应市场的能力。在学生中开展跨专业、多形式、高水平的技能培训,以满足不同学生的求知需求,从而增强学生择业的竞争实力和适应能力。
3.强化心理素质的养成、完善心理咨询体系。不可否认,许多毕业生之所以就业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心理问题引起的。如由于心理问题导致学习成绩差,由于成绩一直上不去,对自己彻底失去信心,从而对就业失去信心。同时,由于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公平竞争机制的缺乏,给学生带来巨大的考研、就业压力,这很容易造成心理障碍。据最近统计,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患者比例占学生总数的20%多,毕业生中可能还超过这一比例。学校应通过教育改革、深化素质教育不断强化学生心理素质的养成,同时一定要形成质量良好、信誉度高的心理咨询体系,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心理咨询服务。这样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数量。
4.改革以往的就业指导工作。形成以职业规划和就业咨询为核心的就业指导体系。过去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开展短期就业技巧培训。而职业规划是指对个体未来职业发展进行策划和准备,包括确立阶段性或长期职业目标,确定适合个体的发展道路,明确将要进行的调整和各项准备。许多大学生之所以难以就业,是因为学习目标和职业目标不明确,在迷茫和不知所措中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进行职业规划,有利于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有利于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充分做好求职准备,有利于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进行职业规划可以在大学生中起到释疑解惑和引导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稀释大学生面对社会而产生的诸多焦虑和不安,有效提高其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
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不容乐观,在前段时间,我们向浙江省几所高校的1205名本科生发放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要内容的调查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存在着渴望却又陌生的问题,对自己的生涯设计感到迷茫、无所适从,低年级同学在选择课程学分时往往夹杂着很多的盲从因素,未能根据自己的职业定位进行选课。同时,由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不清晰导致了很复杂的心理矛盾,甚至因焦虑引发心理疾病。因此,我们认为,在大学生中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已成为一个时代课题。
如果对就业指导进行改革,深化和提升就业指导的内容,将职业规划和咨询作为其工作重点内容之一,形成系统的、开放的、动态的职业规划网络体系,同时强化提供就业信息的职能,在学生、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起到桥梁作用,那么,就业困难的同学便能尽快地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专家、老师的帮助找到并克服在自己身上存在的就业障碍问题,尽快地去适应社会实际。
篇5
一、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
1、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就业难成为现实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时代。上世纪八十年代,每年全 国高校毕业生只有二、三十万人,而现在已达到四、五百万人,增长了二、三十倍。今后几 年应届 毕业生数量还会继续上升,如果较多毕业生长期不能就业,缺乏社会归属感和安全感,甚至 产生心理不平衡,就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发展;对高校而言,毕业生就业率将会成 为评估高校办学水平和学校社会声誉的重要指标,就业率不高的学校将会招生困难,关 系到高校自身的生存,因此各高校应对毕业生就业工作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从就业经费、 机构编制上给予保证。
现在已不可能每个大学生一毕业就进大机关、大企业、大单位,很多人都要从基层干起 ,在实践中逐步锻炼、成长。家长要适时调整对孩子的就业期望,不要看不起基础性的岗位 ,否则就可能不恰当地影响孩子的及时就业。要在全社会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 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应当与时俱进。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在“大众化”的条件下, 应当认可大学生不仅什么工作都可以做,而且什么工作都能做好。
2、大学生就业压力源于结构性的矛盾
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主要还是源于结构性的矛盾:一些大学生求职面临一定困难,而很 多需要人才的地方和岗位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这种现象概括为“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 ”。当前,应在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强化政府在促进大学 生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努力去解决这个矛盾。
这是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大背景造成的矛盾。而高素质人才的缺乏 正是制约这些领域发展的瓶颈。因此,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刻不容缓。一是国家、社会继续 加大教育投资力度, 针对社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利用教育资源;二是通过发 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增加就业岗位,特别是要开发和创造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公益性岗位。 三是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 以及城市社区、农村地区吸纳大学生就业。四是搞好公共就业服务,培育并规范市场,促进 “人岗匹配”。
二、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1、 面临就业的学生,学校应该为他们提供哪些服务和帮助
第一, 在新形势下,把握人才培养是第一位。
目前我国大学生占人口的比例还远低于发达国家,在未来20年到50年内,中国将面临更 加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靠人才,靠大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 素质人才,这是第一资源。如果说就业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人的生存发展问题的话,那么发展 高等教育,培养大批高质量人才和劳动者,则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生存发展问题。在 新形势下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订单培养、校企合作培养,加强实践能力、动手能 力训练,实行职业资格与学历“双证书”制度等,都是培养出适销对路人才的途径。
第二,开展对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决不是几次讲座就能解决的问题。就 业指导应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学校应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针对不同年级 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学生入学之初,进行职业意识、职业选择的教育,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 涯规划,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特点和自己的兴趣,确立远大的目标;进入高年级阶段,对学生 进行求职技巧、职业道德、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指导;对毕业年级学生,指导其完成就业推荐 表和
求职信,提供就业信息服务等。
第三,辅导大学生运用职业设计理论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
运用职业设计理论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对于大学生个人的择业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重 要意义,它有利于明确人生奋斗目标,制定培训、进修计划,从而自己控制自己的命运。首 先,大学就业教育应注重大学生职业设计理论的灌输和实践的辅导。其次,高等学校大学生 素质教育应引入生涯管理思想。其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观。其二,帮助学生 制定可行的生涯发展实施方案。这是对未来发展领域深挖掘的阶段。其三,帮助学生在自我 实现过程中不断纠偏。持续激励的引导过程,对于大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阶段价值观,坚定 的职业倾向,以及成熟地走向社会至关重要。
第四, 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为使毕业生尽快尽早的得到用人单位的信息,当前的重点是加强信息服务,有效利用全 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目的是吸引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增加双向交流的机会, 这是一个前景巨大的网络服务大平台。
2、面临就业的毕业生应做几点准备
第一,新时期更新就业观念,实现自身价值。
大学生当搓澡工一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更早还有名牌大学毕业生卖肉、擦皮鞋,其 实没必要大惊小怪,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大学生的初次就业。大学生毕业后无论干什么,只要 能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都应当鼓励。我们要看到,同样是做基础性的工作,大学生与没受 过高等教育的人是不一样的。大学生擦皮鞋擦出了连锁店,养猪养出了几百万元的效益,电 脑养鸡出了亿元户,志愿者当上了村委会主任,这类例子很多。只要自身素质高,能够迅速 掌握行业规律,发现商机,提高技术、管理、服务水平,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 “低层次就业”起步,脚踏实地奋斗,实现了人生价值
第二,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社会需求。
有很多毕业生即使面对工作不对口的情况,也能很快适应新环境,发挥自身优势,在 工作中做出成绩。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大学生,在他们进入工作岗位后也具有较强的学习 提升能力和发展潜力。
第三,抓住机会,早做决断。
大学毕业生要善于正确分析就业形势,抓住就业新机遇。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是大学 门坎简单地降低,高校服务重心也分层次下移,有些学校的重心可以下移到社区,下移到农 村,使大部分毕业生从“高级专门人才”的光环中跳出来,变成求真务实的劳动者。正是这 些边远地区、基层单位、中小公司和农村特别需要人才,也为毕业生施展才干、全面发展提 供了广阔的天地,但却常常成为毕业生择业的盲区。正确分析就业形势,抓住就业机遇的同 时 ,还要开拓就业新途径,自己去创业,去建功立业。不做被动的求职者,要做主动创造职业 岗位的创造者。
第四,掌握面试技巧塑造完美个人形象。
用人单位为了对准备录用者从思想品行、专长、能力及发展潜力上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 识,往往会与毕业生约见或面晤,进行直接面试考察。对于求职者,这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机 会。首先,面试前要做充分准备,注意仪表和言谈举止。其次,掌握面试技巧。其一,主动 掌握时机。面试中,用人单位更多的是考察被录取对象的能力。
应试者应以自己掌握的知识 ,适时地在有限时间内介绍自己事业目标、兴趣、专长以及自己对所选单位的了解和态度, 让用人单位接纳你。其二,面试中恰当地评价自己。其三,讲究语言艺术。交谈中应试者要 善于介绍,善于理解,善于概括。最后,对面试中可能涉及到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周济.用发展的眼光看大学生就业问题[j].20__,(3).
篇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对高校而言,必须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我国高校关于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形成规范化的机制,环境不完善、机制不健全、学生创业意识缺失、学科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普遍存在。
二、现代社会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需求
现代社会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需求,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表现:第一,综合素质,包括责任意识、团队合作意识、人际交往能力等,这一素质的缺失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与大学生的发展。第二,专业能力。这是当代大学生为企业服务或者进行创业的最基本要求。企业要想发展,必须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团队。第三,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个体工作经验与适应性的表现。对现代企业而言,往往喜欢招聘那种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培养时间短的员工,所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制约其就业创业的主要因素。第四,心理抗压能力。现代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员工如果没有强大的抗压能力,就无法在社会中立足,因此,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抗压力强、能够吃苦耐劳的员工。
三、企业需求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路径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目前,我国高校在教育形式上多采用宽松式教学,学生们的学习与生活自由空间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致力于发展自身的专业技能,忽视对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企业在人才招聘与评价的过程中,对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的趋势。这是由于综合素质往往能够反应个体的团队协作能力、职业道德等品质,这些都与企业运营息息相关。因此,大学生必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有意识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综合能力培养的忽视直接导致了其该能力的匮乏,这与他们对就业创业能力的误解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高校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纠正学生在这一认识中的误区。
(二)以人为本,尊重差异
由于个体差异性的存在,个体的成长之路往往各不相同,教育模式不可能做到完全一致。在高校中,应该注重全人教育理念的应用,充分发挥出个人潜能,从而培养出完全个体。因此,针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必须注重个体差异性,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个体之所以在成长道路上会出现不同,与其在发展之初的道路选择是密不可分的,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发挥出指导作用。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充分激发个人潜能。对教育形式做出改革,可以班级分组形式开展教育,这种形式不仅操作方便,而且也兼顾了学生的差异性,能极大提升教育效果。
(三)建立联动机制,协调好校内校外关系
对高校教育而言,为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必须注重对社会有利资源的开发与引进,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利用,构建高校的就业创业平台,做好就业创业教育的后勤服务,并制定相应的制度为其提供保障。为学生的就业创业平台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与政策保障,使该平台宽松化发展,这需要高校与社会及企业之间建立联动机制,从而保障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有效落实。
篇7
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走高,但就业率却相对较低。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既有来自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也有来自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还有来自社会指导方面的原因,但主要还是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就业能力与素质的不足。如何使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是摆在高等院校面前的一大课题。
1 就业能力与素质的定义及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能够实现顺利就业并保持工作机会的各种素质的集合,在构成要素上包括诸多方面,但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最重要的三个要素为:基础实践能力、知识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企业对大学毕业生提出新的要求。根据已有资料表明,不管是国有、民营还是外资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素质的评价,都把“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和表达能力”排在最前面,其次是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工作能力、应变和创新力等等。
2 大学生在就业能力与素质上的缺失
对大学生而言,自我的职业探索与定位是当今大学生群体最为欠缺的素质。在大学生中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对一件事情或一个行业失去兴趣是不可能做好的;其次,大学毕业生不能够主动地联系用人单位,只等用人单位来招人,而有的同学对待遇要求比较高,不能摆正心态;再次,现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团队合作意识、承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不高等问题。
3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素质方式、方法
3.1 奠定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石
大学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自学生进校之始便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一旦确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学生便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确定自己的阶段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
学院把大学四年划分为三个不同时期:一年级,着重让学生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二三年级,让学生确定自己的职业,并能够根据职业的需要参加校内外的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四年级,大部分学生对自己出路有清醒的认识,本阶段主要从事信息的搜集工作,对自己打算从事的职业进行评估,对自己拥有的知识和素养查漏补缺。学院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辅导员为抓手对班级同学进行追踪,以笔者自己所带两个年级10个班为例,进校之初便召开职业规划指导课主题班会,让新生迅速摆脱高中时期的思维习惯,明确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在指导下要求学生编写自己的职业生涯指导书,每学期都会让学生修改自己的职业生涯指导书,同时设立谈话记录本,不定期地找学生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另外,学院有自己的专门指导老师,学生也可以根据需要向指导老师咨询。
3.2 设立专门就业指导课程
在教学计划编排上,学校设置了独立的就业课程―就业导论,在内容上除了介绍基本的就业知识外,以市场化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场反应信息并根据各专业特点及时调整课程内容。此外,课程设置上也都以案例分析为主,通过实例培养同学们的就业能力和素质。其次,在就业实训课上,针对大学生普遍缺乏团队沟通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的现象,模拟案例多采用团队组合,不同专业年级交叉组合的模式来锻炼学生。
3.3 立足本院特色,开辟多条途径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与素质
生化学院立足本学院特色,目前已与200余家企业签约,并在其中建立40余家实训基地,让同学们实地感受就业环境。其中,笔者利用高校团干部到区(县)级挂职任团区委副书记的机会,成功结对数家企业并与之签约。首先,学院从一年级开始就把学生的就业实习安排进教学计划里(一周或数周不等)。其次,学院利用暑期安排专门老师带队进企业参加生产实习,企业也可以从中选择合适的学生以备将来能够充实到自己的企业中。在四年级时,专门安排半年的实习期进企业实习,在锻炼就业能力与素质的同时,企业也可以甄选自己需要的人才。第三,与企业联合定向培养专门人才。生化学院与多家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合作协议,为企业培养急需的人才。第四,学院经常性地邀请企业资深专家来校做讲座。此外,每年学校还为这些企业开办单独的专场招聘会,将学院的优质生源优先供给这些企业。
3.4 教师队伍的打造
学院倾力于打造专业的富有经验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近年来,学院不断加大对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增加进修培训的强度,参加各种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等来专业化原有的教师队伍。另外,广泛与企业合作,聘请更具实际经验的校外导师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生化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在这一宗旨下,学院从课程到实训,从学生思想教育到教师队伍的精心打造,付出了大量的努力,生化学院毕业生得到了许多企业的认可和赞同,完成了从学院邀请企业来校招聘到企业主动联系学院要人的喜人转变。
面对复杂多变的就业形势,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素质只是大学生进入职场的基础条件,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着重培养自己的就业能力与素质,为顺利走入社会进入职场,走向自己理想的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将自己的才干反馈于社会。
参考文献:
[1]黄静.新时期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析[J].学园(教育科研),2013,(2).
[2]吴影.大学生就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
[3]刘晴.目标管理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D].重庆大学,2012.
[4]孙志凤.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期望和评价――基于已就业毕业生的调查[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报,2013,(12).
[5]肖云,杜毅,刘昕.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基于对重庆市1618名大学生和272家用人单位的调查[J].高教探索,2007,(6).
篇8
目前,关于“就业能力”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说法,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就业能力概念。
1.1 国外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的研究现状
在国外,Beveridge于1909年首先有了就业能力的提法。英国的黑兰格和普兰德(Hillage & Pollard)于1998年将就业能力定义为获得最初就业机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得新的就业机会所需要的能力;英国学者哈韦(Lee Harvey)认为就业能力是被雇佣者自身具有并在劳动力市场展示的所有技能的总和;奥佛顿( C. Overtoon)于2008年提出就业能力是在横切面上与所有行业相关,而在纵向上与所有职位相关的一种非特定的工作能力。
1.2 国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的研究现状
在我国,郑晓明是最早指出大学生就业的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知识和开发综合素质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1];黄敬宝2007年指出就业能力是指通过将高等教育服务转化为人力资本, 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朱新秤于2009年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成功获得工作、保持工作及转换工作时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及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
综合国内外学者研究,本文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需要大学生拥有一定的基本技能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实现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由多项能力组成的动态复杂体系。
2 大学生就业能力要素的文献梳理与分析
2.1 国外对就业能力要素的研究现状
关于就业能力的要素,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加拿大会议委员会将就业能力的分为:基本技能、个人管理技能和团队技能等三个要素。美国培训和开发协会认为就业能力可以分为6大类别和16 项基本技能。包括:基本技能、适应能力、沟通技能、自我发展技能、群体交往技能和影响能力。美国劳动部达成必须技能秘书委员会把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分为了三大基础、五大能力和36 项具体技能。三大基础是:基本技能、个人品质和思考技能,五大能力为:信息的获取与使用、资源统筹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系统处理能力和技术能力。科林·林塞(Colin Lindsay)和罗纳尔德·麦克德( Ronald W. Mcquaid)从本质属性、个人品质、基本可转换技能、关键的可转换技能、高水平的可转换技能、资格和教育程度、工作知识背景以及劳动力市场等,6项内容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
2.2 国内对就业能力要素的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郑晓明认为:就业能力是学生学习、思想、应聘和适应等多种能力的集合;汪怿认为就业能力包括基础技能、个体管理技能和团队工作技能[2];张丽华与刘晟楠提出就业能力包括自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等五个方面;谭诤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辨析》中就业能力应包括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终身学习和动态性特征等四个因素。
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要素的研究,随着社会发展,其要素也在不断赋予新的内容,但大学生就业能力中基本要素有三个方面: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个性品质等。
3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
3.1 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
国外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经验丰富,国外就业指导体系和就业指导机构完备,就业指导方式灵活多样,社会、企业和高校都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体,政府宏观服务型管理。特别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例如:在美国,社会、企业、高校都参与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政府出台立法和提供专项资金来保障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学校提供指导服务。在英国,通过注重加强校企联系、建立与就业能力相关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个性化培养,帮助学生通过实习增加工作经验等途径来进行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在日本,政府、学校、社会和用人单位配合,形成集配合、指导、服务于一体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援助体系。
3.2 国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
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起步相对较晚,国内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及就业指导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当前国内学者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 侧重于在学校(就业服务、专业设置)、社会(就业环境)、学生(综合能力、就业观念)等几个维度对就业能力原因和对策分析,还有一些学者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实践视角进行研究。如何完善就业指导课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方面的研究却很少。
4 借鉴及启示
借鉴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经验和国外就业指导方式,利用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个性品质等就业能力要素,建立以就业能力为目标的就业指导课教学评估体系,完善我国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更好地指导大学生提高自身能力。
篇9
1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国内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开展相关就业能力的研究逐渐丰富,沈晓梅(2013)、马亚静(2014)、李晓娟(2014)等对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关系展开了理论方面探讨,李金地(2013)王尧骏(2013),师玉生、安桂花(2014)的研究发现,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感、韧性、希望和乐观因子对就业能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吴旻(2015)等人研究也发现大学生事务型心理资本(自信、乐观、韧性、希望)对其就业能力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韩菁(2016)等通过实证研究,均发现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就业能力有着正向的预测作用。因此,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心理资本干预将有助于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提升自我效能感,树立大学生就业信心
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角度,自我效能感能有效减轻压力对机体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提升工作绩效。工作绩效的提升又将有效提升自我效能感。在现实中,自我效能水平较高的人往往能确定较高的工作标准,并能主动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将有助于大学生对就业目标的追求,成为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内在驱动力,使得就业过程的主动性增强,体现在面对严峻就业形势和外在就业压力时,依旧有充分的自信去面对和克服阻力,寻找与自身条件和生涯发展规划相适应的职业目标,避免盲从或者“高不成低不就”的消极就业状态。此外,自我效能感影响着大学生在就业选择时的意志努力和坚持度,面对就业压力和挫折时不会轻易放弃。在求职过程中,自我效能感比较高的大学生会确信对求职情景的控制力,从而减少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的困扰,因此,在就业过程中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活动中,专注于问题和困难上,积极寻求解决之道,并利用情景激发出更大的能量来发挥潜能,使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1.2开展心理资本开发,增强大学生就业韧性
韧性是心理资本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又称心理弹性、复原力,是个体对外界变化了的环境的心理及行为上的反应状态。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求职过程中大学生常常遭受拒绝。研究发现,韧性好的学生即使在失败的情况下也能够肯定自己的努力,有所作为。韧性有助于压情境下的情绪控制和坚持不懈,能有效缓解焦虑,保持心理健康,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比如调整职业期待,改变认知、运动宣泄、重新规划、接受培训等有效能够缓解就业压力和提升就业能力的积极途径。而韧性较低的学生在面对求职失败等挫折情景时,更容易产生情绪和行为方面的问题,比如焦虑、抑郁、自暴自弃、逃避、攻击等。因此,培养高韧性的大学生是高校就业工作困境突破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另一个有效途径。
1.3保持乐观,帮助大学生正确求职归因
在面临失败和成功时,人们往往会自我去寻找原因。积极心理学家马丁斯林格曼(MartinE.P.Seligman)认为具备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个体在面对失败和挫折时,通常会做外部的归因,认为失败、挫折都是暂时的、是特定性的情景事件等外部的因素引起的,而在面临成功和成就时,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个体会认为成功和成就是自我的内在原因所致,而且是长期的,并会影响到其他活动。因此,具有乐观解释风格的个体,在面对外在的就业压力时,会采取幽默、升华等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避免压抑和焦虑等心理问题。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大学生求职中难免遭遇挫折和失败,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应当注重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归因,逐步形成“乐观型解释风格”,帮助他们摆脱求职挫折感,保持积极心态。
1.4体验积极,保持对就业目标的不懈追求
希望作为心理资本的另一重要维度,指的是人的一种基于内在成功感的积极动机状态,表现为对目标的锲而不舍;体现在对目标追求过程中的积极状态,从总体来看,希望品质能够促使个体长期维持兴趣、高兴、自豪等积极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的就业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发挥,特别是社会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得到有效发挥,从而促使大学生个体获得更多的人际支持和就业资源;同时,良好友善、积极健康的持续状态和坚持有序、路径规划的行为特征,在经历一段时间后会逐步稳定内化,构成大学生内在较为稳定的人格特点;从就业具体情境来看,“个体在遭遇就业失败挫折等负面影响时,对目标坚持不懈的积极状态和锲而不舍能帮助个体更客观地看待失败和挫折,从而更快地调整好培养心态,以积极的精神面貌主动出击”,体现出百折不挠的品质,克服阻碍达成就业目标。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就业心理资本
2.1全程生涯规划,提升就业希望感
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势必要注重对心理资本的开发,做好大学生的全程生涯规划就是要激发培养学生的希望感,帮助学生全面分析自我、用专业方法评估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职业性格、职业性向等,充分发掘内外在资源,和全面了解就业市场、就业政策环境等基础之上设立合理且富有一定挑战的生涯目标,帮助学生学会将目标分解,帮助寻找发掘达成目标的不同路径,可能出现的挑战、可以利用的资源以及解决预案等,当小的子目标达成后,就会产生积极体验,一方面会增强学生对自身的认可,提升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会巩固达成下一个目标的期望,增加希望感,进一步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内在需求。
2.2实践创新开发大学生自信品质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让他们在真实而可行的任务中增加经历和见识,“让他们了解职场环境和岗位要求,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和交往技能,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到创造价值的困难与快乐,培养良好职业素质”。
2.3导师制培养方式促进自主探索
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为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提供一种创新性的途径,一方面,专业导师能够提供榜样和重视他人的力量,提供大学生模仿和替代学习的对象,另一方面导师可以提供实践的情景和真实体验,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发现学生存在的困难,及时帮助解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研究专题,围绕任务展开学习,进行结果检验和过程总结,有助于自主探索,保持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增强克服困难的韧性,导师在这过程中也可以引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合理归因,提升自信。
2.4职业生涯体验开发大学生职业韧性
职业生涯体验周、岗位实习等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情境,多次的演练一方面可以提高内心的职业安全感,将这些情景中学习成果可以内化和迁移到以后的就业情境,有助于就业能力提升,另外,帮助学生通过对演练中问题和困境的解决,学会积极的归因模式,改善对自我和就业的期望、动机和外在行为反应,提升职业韧性。
3设计就业团体辅导方案全面开发就业心理资本
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除了从总体上融入心理资本开发方法,还可以依托就业指导中心和心理健康中心开展专业化的心理干预方法,基于某个小的就业团体的开展就业潜能开发的方式,通常显得更具有实际操作性,就业团体心理辅导是常用的一种干预方式,基于积极心理资本理论的就业辅导团体方案设计可以运用心理测评、游戏、互相评价、个人反思、视频观看、制定计划结合的方式,设计游戏导入、自我探索、叙事重构、建立计划等环节设计进一步开发积极就业心理资本,适度设置就业相关的障碍和挫折情境,允许体验失败,并引导个人反思和内省,引导大学生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在心理舒适区以外选择最想完成的事件且制定计划,帮助大学生们分析实现的步骤和找寻有效资源,重点训练学会延迟满足,选择更有韧性的做法以应对障碍,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弹性,提升就业心理资本。
参考文献:
[1]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2]沈晓梅.基于心理资本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13(12).
[3]马亚静,段鑫星.就业困境与突围之道: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分析与提升[J].继续教育研究,2013(10).
[4]马亚静.基于就业能力的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J].现代教育管理,2014(2).
[5]高艳,乔志宏.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其内部关系:质的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6(11).
[6]欧少彬.大学生积极人格与就业能力相关性研究[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
[7]吴旻,范婷,吴先群.江西省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就业关系的研究[J].心理学研究,2015(4).
[8]韩菁.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J].教育导刊,2016(11).
篇10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orking Ability in P.E. Teaching
YANG Jiong
(P.E. Teaching Department, Hangzhou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18, Zhejiang, China)
Abstract:In modern society there are higher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college graduates. Beside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their overall working ability should be also cultivated, in order to benefit them in social competitions.
Key words: P.E. teaching; working ability; cultivation
21世纪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新就业制度。笔者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随机抽取1 200名浙江省2004-2005年高等院校毕业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许多毕业生面对就业择业,表现出紧张、焦虑和不安,甚至出现恐惧心理,害怕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面对出现的这些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笔者利用体育教学在学生素质培养中的特殊功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对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进行成功的探索和研究,以提高学生的就业心理承受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1 研究方法与对象
1.1 文献资料法 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对国家整体就业形势的研究与评估,教育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跟踪与分析,并结合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的统计数据,综合分析、应用。
1.2 问卷调查法 设计“体育教育需求”和“体育教育与就业关系”二份调查问卷,随机抽取高校毕业生1 200名(男700名,女500名)以本科大四年级学生为主,研究生三年级为辅作为问卷调查对象注(本次抽样调查以2004、2005年为主2006年兼顾)将统计对象进行分组比较分析,把样本空间中的1200名学生分成优、良、中、差等多个群体在就业率方面进行对比。
1.3 调查访问法 通过人才招聘会、个人专访、电话了解省内部份人事部门负责人10名,获取相关信息30余条。
1.4 数理分析法 运用了Exce1200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大学生在就业中表现出的主要心理问题分析
从调查统计表1中可看出,有18.05%的大学生自身缺乏信心,没有勇气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表现出紧张、焦虑的不安,出现焦虑恐俱心理;有15%的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过低估价自己,缺乏自信,缺乏竞争意识,不能以积极的态度去争取和去面对,而是悲观地认为己不如人,出现自卑失望心理,以消极的态度参与竟争;有29.96%的大学生存在不切实际的自我欣赏,不能给自己做出合理的定位,产生好高鹜远的自负自大心理;有16.44%的大学生独立性不强,容易接受暗示,在困难和矛盾面前不知所措,缺乏应有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无奈心理;有20.33%的大学生在遇到挫折后就出现消极的心理反应,表现出意志薄弱,逃避现实、缺乏斗志,在工作岗位上,缺乏对困难、对挫折的承受力,在工作中缺少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不易与人相处,人际关系紧张,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激烈竟争。
3 体育教育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功能分析
高校大学生在即将毕业之时所面临最直接的考验就是就业,高校体育教育也应该将如何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作为工作重点之一。(表2)高校体育教师应对学生实际情况跟踪分析,明确掌握学生实际需求,对症下药,才能在创新与描绘学校体育教育新蓝图时,抓住学生这个实践主体获得新世纪体育教育前进的启示和动力。
3.1 体育教育能调适就业压力,改善大学生的生理机能与心理状态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多种压力,其中因毕业生骤增所造成的就业竞争使大学生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生理与心理上的压力,使不少大学生陷入了心理误区,产生了焦虑心理、自卑心理、急躁心理、嫉妒心理、盲目从众心理、自负心理、自责心理等,(见表1) 心理上的障碍也导致了大学生在生理上的疾病,如有的学生头发变白,面黄肌瘦,神经衰弱,有的学生不堪重负放弃了学业,有的甚至走上了绝路。因此,如何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而体育的本质就是为了人的健康,体育使人的身心得到了合一,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主要领域之一。事实证明,体育活动对情绪具有良好的缓解与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焦虑、抑郁、嫉妒等不良情绪下就会产生各种神经官能症;不良的情绪容易导致身体方面的疾病。通过参与体育活动与体育比赛,可以合理宣泄不良情绪,消除心理紧张,放松身心,调节心理状态,从而维持人的心理平衡,促进心理健康。正如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所说:“把身体上与精神上的训练相互变成一种娱乐,说不定就是教育上最大的秘诀之一”,因此,体育能够做到在“笑声与汗水”中让大学生体验快乐的情绪,使不良的心理得到调适。
3.2 体育教育能影响大学生的个性与意志品质,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自信与抗挫折能力 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个性与意志的影响具有特殊的作用,体育教育与教学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着深刻的寓意与趣味,富有挑战性的魅力,能满足大学生的体验,甚至“冒险”的心理,体育作为室外为主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经受烈日、寒冷、风雨等艰苦环境的“洗礼”,还得承受力量、速度、灵敏、耐力等身体训练的考验,更要去学会和处理在活动、比赛中因失败而造成的心理挫折。研究表明,在有氧代谢运动中由脑垂体腺分泌释放一种强大的吗啡类激素――内啡呔,能缓解精神疾病患的某些症状,是最好的生理镇静剂。这种效果体现在对人的性格的影响上,能使人对精神紧张和来自各方面有害刺激的忍受力大为加强。可见,通过体育能培养大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与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优良意志品质,更能激发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与正视困难的勇气,去冷静而理智地面对就业市场,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理想的就业岗位。
3.3 体育教育能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奠定扎实的基础体育除了有竞赛性、技能性、娱乐性以外,还具有教育性、实践性、文化性、社会性等特性。这些特性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现代体育因为其开放性,可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和挖掘学生的潜力,可以说为当代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搭建了一个广阔的舞台。与其它学科的教育相比,体育教育的形式又具有灵活性、多样性等特点,展示的是“快乐体育”、“健康体育”,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大学生也通过参与或组织各种竞赛活动来锻炼自己的才干:如编制比赛规程、规则,担任裁判,做好宣传工作,统计比赛成绩等;也能在竞技项目中展示运动才干,成为用人单位受欢迎的多面手大学生;还可以走出校门与其他院校进行各项活动的交流,不断提高人际交往,加深彼此的情感,为今后成为“社会人”打好扎实的基础。我国近代著名的体育家方万邦先生坚持体育的教育化作用,他始终认为:“体育本身不是一种目的,而只是一种方法,或是一种工具,尤其可用为达到教育目的的工具”。因此,通过体育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应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也为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4 体育特长生与普通毕业生就业对比情况
我们对毕业生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普遍认为要得到招聘人员的青睐,除了有必备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有独树一帜的方面,简单的说就是要有特长,特长包括很多方面,但艺体特长尤为重要。
从表3可以看出,虽然目前就业形式严峻,有相当部分学生毕业后不能就业,但同等条件下具有体育专长的学生还是比较有竞争实力的。从对来校招聘企业调查访谈中我们了解到,“我国企业在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过程中,都在大力宣扬企业文化建设、团队精神培养。为了促使这些方案顺利落实,就需要开展大量的体育竞技活动来增进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因此,招聘一些具有运动特长的学生去参加这些活动,激活沉闷的工作环境,融洽工作氛围,这就决定了体育特长生在同等条件或者条件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就具有优势。因此在同等条件下会优先考虑有体育特长的学生。”由此可见,大学体育教育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增强具有不可忽略的价值所在。
5 结合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对大学体育教育改进的几点设想
5.1 体育教育要与就业思想教育相结合 体育课要跳出单纯传授体育技能与技巧的误区,而要做到融知识性、技能性、趣味性与思想性于一体。目前大学生就业不是没有岗位,而是定位偏高,在第一次就业时考虑过多、过全,求职过于理想化往往造成大学生在择业中的碰壁。而对用人单位来说,被录用人员的健康状态、职业操守、实际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工作的稳定性及其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体育课是受大学生普遍欢迎的课,且涉及的学生最广,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体育课既生动活泼又严肃认真的课堂特点,融就业思想于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身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鼓励他们走向基层,到一线岗位就业,支持西部建设。体育教师更要根据体育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及吃苦耐劳精神,为大学生的就业打好扎实的思想基础。
5.2 体育教育要把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二个项目有机结合 大众体育有利于普及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大学生体质,丰富校园生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竞技性体育项目,能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精彩的高水平竞技表演,既是一种视觉享受,又是一种敢于拼搏的精神激励,同时也为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提供良好的舞台,一旦学生就业后往往对企业文化的发展富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这些体育特长生常成为优先录用的人。但目前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普遍是:既缺少大众化教育的诱导力,呈现出上课内容单一,形式拘泥,又过于担心学生安全问题,有意回避竞技项目,平时也少有运动队训练和组织的各项活动,失去了昔日体育应有的光彩与魅力。目前,高校体育必须完善场馆建设,加大设施器材的投入,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显示高校体育的本色,为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创造条件,提高大学生就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5.3 学校体育要与社区体育相结合 目前,高校体育教育的内容局限于学校体育的迹象还是十分浓厚的,尤其是田径的内容过多,而与社区体育的特色相比,还缺少实用性。据统计,不同年龄的人最喜欢的六个体育项目依次是:跑步、游泳、羽毛球、健身操、散步、篮球。因此,学校体育也要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在有限的课时中科学合理地选材,切实为学生练就“终身体育”的意识与能力服务,便于他(她)们走上就业岗位后,快乐地工作和生活,为单位争光也能为社区体育的发展作贡献。
6 结 语
大学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备迎接今后社会发展以及个人生活中的一切挑战的基本能力,为学生将来潜力的实现和个人的发展奠定基础。体育作为一门重要的教育学科,在承担起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以及智力开发、个性发展、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更要明确体育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新时代所赋予的体育功能,以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焕禹.现代体育运动的特征及21世纪发展取向[J].上海体育学院学院,2001(3):111.
[2] 彭刚.创业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86:921.
[3] 宋继新.论未来高校体育思想的转变[J].现代情报,1998,(12),1)61.
[4] 张学岩.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与评价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0,15(6):181
篇11
1 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的研究
笔者以某某学院的全体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800个样本,对河南科技学院在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通过ASP+SQL的程序导人到SQL SERVER数据库,然后运用SQL语句对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各个构成部分进行分析,对问卷的分析数据如下:
上述数据表明;学生偏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实践操作能力不足,敬业精神不够,有一定程度上的诚倌缺失,如我们的调查问卷中设计的问题是如果你已经和一家单位签约,而现在有另外一家单位待遇条件比第一家单位好且表示愿意接受你,这时你会怎么着做,有74%的被调查者都选择了放弃第一家的工作与第二家签约;沟通协调能力较好;而在实习经历方面,调查资料表明河南科技学院学生的实习经历从大四到大一依次减少。
2 目前高校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缺陷
从高等教育的目标和功能上看,高等教育本身就具有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功能,在现代社会中,教育除了保留了传统功能外,其专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特征日益明显,教育不仅要使已有的知识不断延续,还要使受教育者获得各种有用的能力,使这些能力成为受教育者在日后社会经济生产活动中谋生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要手段,因而,高等学校培养有竞争能力、创新性、可就业性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成必然趋势。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大部分专业都只是注重对学生的理论灌输,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设有一定的考核与要求。另外,学校的专业设置比较落后。与市场需求脱节。使得大学生动手能力差,频频受到用人单位设置的门槛限制,而作为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由于学校对其培养目标是实用性职业技术人员,在理论方面他们或许弱于一般的大学毕业生,但是由于他们有相当强的操作能力,因而有技能的灰领在劳动力市场很受欢迎。
在德国,高校对学生的培养都是按照社会需求进行的,工科大学强调大学生在求学之前必须从事一定时间的生产实践,而且在新生刚入校的前三个月也要进行一定的生产实践,我国高校可以尝试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上的一些改进。
3.1 学校收集总结与人才需求有关的各方面信息
学校首先要建立一个部门两个系统;
一个部门:就业能力的开发与提升不单单是就业指导部门的事情,更涉及到学生培养的整个系统。因此,在高校校园内开发就业能力方面,要任命高级管理者,并设立专门的机构,就全校范围内具有战略意义、全局性的就业能力开发事宜承担起领导、协调和管理的责任,起到牵头抓总的作用,又要推动各个院系和教学、学生管理等部门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通力协作,共同开发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两个系统:(1)高校要建立人才市场信息收集系统,学校要与政府、用人单位、人才中介机构等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组织就业调查,在全国采集数据,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状况,分析各行各业的需求形势和不同职业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2)高校建立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统计监测预警系统和对就业市场的预测系统,与市场信息收集系统结合随时反馈市场信息,对我国经济现状及走势。对就业态势做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
3.2 制定并实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案
学校把上述信息和预测结果通过网络或发行出版物方式反馈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形势,对自己进行职业定位,学校可设置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等课程,指导学生认识和分析自我,确立大学期间学习目标自我培养方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篇12
XU Dongmei, LI Zhaoling, TONG Yingying, JIN Zhezhi
(Deprtment of Mathematics, College of Science,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Jilin 133002)
Abstract This thesis is to study the multivariate factors that impact the rate of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which will be realized by creating a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R software is used here to have a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on the possible factors and then conduct a significance test on the regression coefficient and the regression model. Factors that impact the rate of graduate's employment is analyzed by simulating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We can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key factors influence graduates' employment are the following: professional prospects, education background, salary, job site, English, politics status. Among them, Professional prospects have the biggest proportion in the model. So we can conclude that good professional prospects help a lot in graduates' employment.
Key words factors;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0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水平的发展,各国急需大量人才。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非常普及,逐步走向大众化,招生数量逐年增多。由于高校扩招和市场竞争激烈,大学生就业形势已非常严峻。就目前来说,国家急需人才,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大学生的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比较严峻。据教育部统计全国历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如下:2004年为280万人,2005年为338万人,2006年为413万人,2007年为495万人,2008年为559万人,2009年为611万人,2010年为631万人,2011年为660万人,2012年为680万人,2013年为699万人,预计2014将有727万人。从这方面来说,大学生就业难度在逐渐加大。但是,中国的大学生还远远没有多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程度,社会对大学生的需要仍然是多多益善。但全国各地的高校毕业生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导致上述现象的出现,既有社会的因素,也有学校、企业和学生个人等多方面因素。一是我国人才市场配置存在手段粗放,管理不善,缺乏超前思路的弊病。二是高校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与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错位,造成部分专业毕业生人数供给严重大于需求。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1 模型的建立
1.1 基本假设
根据以上分析研究,假设延边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分别受英语级别、计算机能力级别、专业前景、学历、政治面貌、民族、就业地区、薪资要求这些因素的影响最大,只将以上变量选入模型;毕业生就业方向不受其他方面的影响;相同条件下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各个方向发展的能力相同;假设数据信息准确。
1.2 建立虚拟变量
我们选入的变量如下:
1.3 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本论文是研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与影响就业的因素之间的关系,基于二者的回归关系,可以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①将10个0-1变量选入到模型 = + + + … + + 中。其中,,,…,,是未知参数,需要通过模型求解。其中,为随机误差,需要做出如下假定:
是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的正态分布。
1.4 进行回归分析
利用软件分析②结果如表1,表2所示:
确定系数为0.9203,调整后的确定系数为0.8591,即代表回归方程被变量-解释的比例达到85.91%。 值越大,反映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共线性越好。即模型的数据拟合程度很好。值也是小于0.05(这里取显著性水平为0.05),总体来看,整个模型是显著的。但是,由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可知,(计算机能力级别)和(民族)对模型没有显著影响。
表 1 对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表 2 对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
1.5 逐步回归分析过程
从程序运行结果可以看到,用全部变量做回归方程时,AIC的值为-39.1。AIC为最小信息量准则,其值达到最小的模型被认为是最优模型。
接下来显示的三步筛选数据表明,如果去掉,,得到回归方程的AIC值到达最小。得到“最优回归方程”。
表3 对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由显示结果可看到:确定系数为91.46%,比一般线性回归的有些下降,而调整后的确定系数为86.59%,比一般线性回归调整后的略微上升。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水平有很大提高,但变量(计算机能力级别),(学历水平)系数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仍不理想。
1.6 回归方程的计算
从程序结果看,如果删除变量,AIC的值是增加的最少的,另外,除AIC准则外,残差的平方和也是逐步回归的重要指标之一。从直观来看,拟合越好的回归方程,其残差平方和应越小。当去掉变量时,残差的平方和上升的0.41是最少的,所以,应该去掉变量。
表4 对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表5 对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最后得到回归方程为:
= 1.0730 + 0.4732 + 1.3091 + 0.6297 + 0.34351.00701.1728
2 结论分析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为:专业前景、学历、薪金待遇、英语、就业地点、政治面貌(按影响作用大小顺序排列)。从数据模型上来讲专业前景对就业影响最大。
对于工作经验比较少的大学生,所拥有的个人能力较低,企业给的工资待遇是比较低的。毕业大学生应该放低身段,再者不要嫌弃已有的机会,要摆正心态,要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觉悟。③对于在校大学生,一定要树立科学的就业价值观,积极培养就业工作所需要的各项能力指标。
延边大学是一所综合性民族大学,全国211重点院校,已经成为学科门类、专业设置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学校朝语专业更是全国一流,在语言方面有雄厚的实力和民族语言特色优势。
3 应对措施
通过一些资料显示,将近七成的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培养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来积极面对就业难的问题,这种做法值得鼓励和提倡。还有剩下将近三成的学生想通过找关系,希望学校提供实习基地,来增加自己的就业机率。总之,大学生就业,应从高中选考专业开始,上大学期间积极培养自己的就业意识观念,工作重心不能单纯地放在就业率上,而应该培养自身的就业危机意识和职业意识,并不断完善自身的职业素养,提高职业技能。
大学生对毕业后月薪的追求,应该有科学清醒的认识。据有关资料统计调查表明,现在大学生的一般月薪在2000~3000元左右,但能客观认识到这一点的大学生,只有18%左右。当然大学毕业生选择高薪待遇也无可厚非,但是随着高等教育日益普及,大学毕业生应认识到大学生只是普通的劳动者,如果用高等教育的水平要求精英教育的回报,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实践出真知,精英都是从实践中摸爬滚打起来的,并不仅是大学教育培养出来的。
专业前景对就业非常重要,但并不是说专业前景好就一定能找到好的工作,找到好的工作还受到学历,英语等诸多因素影响。英语水平、学历、专业水平是企业衡量人才的一个基本标准,是求职的敲门砖。在校大学生应珍惜时间,科学制定合理目标,有效学习这些专业基本技能,以便更好地就业。
最后,就业指导方面工作,不仅仅是社会有关就业部门的责任,也是各高校的责任。④对高校而言,校友是无形的最有力的资产,他们是现有大学生的榜样,可以方便学生更快地了解社会。学校可邀请一些有资历的校友,让校友所在的单位来招聘,为我校毕业生扩展就业渠道。可以通过已找到工作的毕业生,让他们起到中介作用,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建立起桥梁。我校从建校以来,就业人数达到数十万,而且有很多优秀的毕业生已经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取得了优秀的业绩。可以说学校也是一个无形市场,我们一定要充分用好这个市场来帮助学生就业。另外,学校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减少大学生就业选择的盲目性。
*通讯作者:金哲植
注释
① 何晓群,刘文卿.应用回归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篇13
1.1毕业生综合素质偏低
地方高校大多是二本、三本或高职高专类学校,首先,这类学校学生和重点高校相比,其入校时自身素质整体偏低,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重点高校学生相比有一定差距,从而对其专业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缺乏对其未来就业的前瞻性认识。再次,由于地方高校受自身条件和师资力量影响,过于强调专业课学习,而对毕业生应该开展的人文素质教育、通识教育重视度不够,不利于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从而造成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上和规划上缺乏长效性[1]。
1.2职业规划意识薄弱
从学校层面上,对在校生的职业教育和职业规划缺乏综合考虑,入学教育结束后,学生往往有些茫然,对本专业的整体认识和就业前景依然不清晰。从学生自身来说,少有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前景有明确的认识,自身定位不清,方向不明,人云亦云,过于盲从。对自己未来的就业不结合自己的专长和兴趣特点,期望值偏高,向重点高校学生看齐,地域上向往北上广等大都市或省会城市,待遇上追求高工资,而看不上身边的就业岗位。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在就业时就会盲目,反复跳槽换岗,错失那些虽然暂时待遇不高但很能提高自身能力、很有发展潜力的职业机会,在摇摆不定中浪费青春和机遇。
1.3就业指导针对性不强
首先是就业指导教师的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就业指导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取向以及职业发展规划,这就要求指导教师不仅要熟悉学生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和特点,更要融合心里培养、道德法律意识教育、经济管理和运作形式等各学科门类。其次是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形式。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要么全校统购教材,内容陈旧,要么根本没有,上课完全凭任课教师的随意发挥。缺乏对学生所学专业方向上的职业指导课程,从而对学生的职业取向针对性不强,不利于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提高,课程流于形式,效果不佳[2]。再次是就业指导的方向。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过于强调迅速就业、一次性就业,轻视长远的职业规划和职业能力培养,从而平时过于注重就业信息的搜集和推荐学生直接结业,忽视学生职业竞争力的培养,造成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后劲不足。
1.4就业渠道较窄
多渠道、多途径获得社会资源和就业信息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的必要手段[3]。在通过对这些资源和信息的甄别、筛选和实地验证过程中,大学生不仅可获得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且对本地域的经济态势、人才应聘理念有基本了解,对在校生提高自身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对毕业生提高应聘能力大有裨益。通过对地方高校毕业生的求职途径和方式进行调查,依赖“亲戚朋友推荐或提供就业信息”就业的占35%~45%,通过“校园招聘会”形式就职的占20%~25%,通过“社会应聘机制(包括社会上的招聘会和企业自己组织的招聘)”招聘的占22%~31%,而通过网络求职并被招录的占6%~10%,说明通过网络、媒体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引导相当缺乏,还没有建立起具有一定权威性且功能齐全的就业服务网站。
2地方高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地方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与其地方的经济发展和就业环境有关,更与毕业生本身的就业能力有关,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专业结构的调整关系密切,也与高校是否有健全的培训机制、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息息相关。经济的高效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人才的输出和能力的发挥需要社会提供合适的平台,地方高校人才的培养和本地经济的人才需求必须有机契合。
2.1立足当地经济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地方高校的专业结构必须和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需求规律相适应,摒弃“大而全”的专业设置惯性思维,积极探索突出地方特色、契合本地人才需求的专业结构。同时,课程设置上在突出专业特色的前提下,注意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以多元化的视角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不仅重点高校,地方高校更要注意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多元化,把通识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培养“高、精、尖”的专业人才和创业型、复合型的高级管理人才紧密结合[4]。为此,地方高校必须定位明确,努力打造专业特色和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2.2建立健全就业培训和激励机制
地方高校根据本专业特点做好学生就业前的培训是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的必要条件,培训不仅包括专业技能,更要包括心理素质以及对职业选择的理性和职业发展方向的研判,使走向就业岗位的学生对所选择职业有足够的掌控能力,这就要求地方高校不仅建立成熟的培训机制,同时又要有健全的激励政策。
2.3建立校企合作的共赢模式
近年来,面对就业困境及结构性失业,地方高校积极走出去拓宽各种就业渠道,探索和用人单位的合作模式。首先,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条件和人才优势融入企业的生产和科研项目中,在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的同时,使高校的科研和社会需要真正契合,解决社会中的问题;其次,为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生的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科研项目中尽量加大用人单位科研人员的参与力度,对毕业生实行“双导师制”,毕业课题的拟定、实施、撰写由学校教师和用人单位科技人员共同辅导完成,从而毕业后的学生能很好地融入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中。在高校和用人单位的交流互动以及往届就业学生的反馈中,高校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结构和职业能力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方案,逐渐完善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5]。
2.4建立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
就业指导必须是思想上的重视、组织实施过程中的严谨和效果评价体系的完善的有机统一,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日常教育活动中,最终建立健全的就业指导长效机制。
3结语
和重点高校相比,地方高校的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困境更加突出,这有学生自身原因,主要是毕业生整体综合素质偏低,就业有一定盲目性,缺乏职业规划;从地方高校来说,就业指导系统不完善,针对性不强;而高校和社会所提供的就业渠道较窄也是不利的方面。要克服就业困境,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关键环节,地方高校首先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及未来人才需求;建立健全的就业培训和激励机制;加强和用人单位的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共赢模式;克服就业指导的即时性、短期性,建立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使整个就业指导工作运转高效、指导方式多样,就业指导效果的启发性强,对毕业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有很好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