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区域经济服务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收稿日期:2011-12-12
作者简介:麦茂生(1969-),男(壮族),广西贺州人,副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必须依靠人才作保障。广西高校是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主力军,应主动承担起为经济区培养和输送大批应用型人才的重任。然而,目前广西高校在面向北部湾经济区培养人才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必须加以研究,找出对策,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大程度地满足经济区发展的实际需求,为经济区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一、转变教育观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高等教育地方化和服务社会职能日益加强的今天,高校在继承传统高等教育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自然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发展教育等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其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还要兼顾人才差异化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再度选择发展方向。
当前广西高校要坚持以北部湾经济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北部湾经济区为宗旨,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从培养方向、课程体系、学科专业、创新平台、实践基地、师资队伍等方面不断加强建设,推进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创新。为石化、能源、钢铁、林浆纸、铝加工、机械制造等重化工业,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海洋开发等高科技产业,商贸、保税物流、交通、城建规划、旅游、会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重点面向北部湾经济区的中、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满足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对人才的需求。
二、从人才需求分析入手,加大“适销对路”人才的培养力度 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后发展地区的广西,教育本身整体水平与发展速度偏低,人才培养难以跟上北部湾经济区大开发大发展的步伐,导致目前北部湾经济区人才供给矛盾比较突出。一是人才总量偏少。截至2008年底,广西党政机关、公有企事业单位管理人才等体制内的人才万人含量为238人,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128人,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尤其在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物流等领域,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广西发展的需要。二是高层次人才匮乏。据统计,最近几年经济区体制内人才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所占比重不足7%,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人才所占比例为25%左右[2]。目前,广西共有高级专业技术人才4万多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 404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仅19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仅50人,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3]。三是产业人才奇缺。当前,广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比例分别为55%、15%、30%,而全国的平均水平为41%、27%、32%;广西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偏高,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则偏低[4]。缺乏发展沿海工业急需的石化、钢铁、电力、金融、旅游等产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缺乏港口经济急需的规划、建设、物流、海洋产业人才。四是外向型人才紧缺。北部湾经济区对外开放及面向东盟的特点决定了与外贸、涉外旅游、国际海运、会展等相关的产业急需大批外向型人才,但目前经济区外向型人才十分紧缺。为此,广西高校必须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步伐,要依据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要求及产业需求,有针对性地为经济区培养各类专门人才,最终达到广西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经济区产业人才需求的最大程度的匹配。要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特别是面向东盟国家的双向合作,建立跨国教学、实习基地和实践基地,聘请“海外特聘教授”上课,实施跨国联合培养人才,促进北部湾经济区区域性外向型人才的培养。
同时,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关于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若干政策规定”总体要求下,各市政府要根据自身的城市功能定位和城市产业发展需求制定相匹配的人才引用政策、人才配置政策、人才保持政策、人才培养与发展政策,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要加强人才载体建设,依托北部湾经济区重点项目、重点学科和优势企事业单位,在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和铝加工、粮油食品加工、海洋产业、高技术、物流和现代服务业等九大重大产业中培育建设一批产业人才小高地;要根据经济区发展所缺的人才门类大批引进人才,不能仅针对某些个别岗位引进人才,切实弥补经济区人才“短板”;要积极探索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推进区域人才开发一体化,创建人事制度改革试验区[5]。通过这些建设,大力推进人才集聚工程,引进和培育一批重点发展产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团队。
三、从学科专业分析入手,加强特色学科专业建设 近年来,广西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新本科院校,原来专科有什么教师和条件就办什么本科专业的现象十分普遍,主动结合北部湾经济区发展、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振兴的需要拓展和建设新专业不够。比如,对照北部湾经济区千亿元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三网融合、云计算等,海洋工程及装备、民族医药、食品安全检查、农林牧渔产品加工和包装、保鲜制冷等一大批专业,广西高校还没有或者缺少,人才培养还不能适应和满足经济区发展的需要[5]。导致目前北部湾经济区的特色和主导产业所需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十分短缺。
地方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和支柱产业的需要。因此,广西高校要主动跟上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新形势,紧紧围绕经济区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结合本校的基础和条件,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拓展面向经济区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型学科专业。整合广西高校的教育资源,创建北部湾经济区急需的新专业,同时促进专业建设与学科、学位点建设的进一步融合。在广西大学等有条件的高校增设一批石化行业急需的能源化工类学科专业、林业和造纸业急需的林产化工和造纸工艺类学科专业,以及钢铁行业和海洋类的相关学科专业。钦州学院则构建以工业、石化、海洋、东盟、北部湾五大品牌为特色的学科专业结构格局,增设海洋科学、轮船工程、航海技术、水产养殖等专业。此外,广西高校还需加强现代信息、物流、金融、会计、咨询、法律、会展、旅游以及文化传媒类学科专业建设,为北部湾经济区产业、行业发展培养高学历、高技能的专门性人才。
在学科专业建设中,广西高校还要依托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和优势企事业单位,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开展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中心等,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模式,努力推进学校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有效实施服务于北部湾经济区的特色人才培养战略。
四、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教育质量
要通过加强基础课、优化专业课、注重实践课、扩大选修课、增加复合课等改革措施优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要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教学改革。
为解决当前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实践应用能力差问题,广西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应从封闭式转向开放式,在教学计划制订方面吸纳企业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加大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互动。要突破理论教学的局限性,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充分开放校内实践基地给学生以实践平台和机会的同时,还要拓展校外“产、学、研、用”的合作实践教育,让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或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要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选派应届优秀毕业生及紧缺专业应届毕业生到北部湾经济区专业技术岗位工作锻炼,增加毕业生的工作经验,增强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提高动手实践能力。要积极引导学生加入经济区产业、行业、科技项目的科研创新活动、科技发明活动、设计大赛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科技研究、应用、推广、转换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加大投入,提供保障
篇2
一、校企合作的内涵与深度合作
1.校企合作的内涵
“校企合作”主要是指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共同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企业急需的具有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在国际职业教育中称为“合作教育”。世界合作教育协会认为,校企合作教育是高校与企业利用各自优势,利用不同的教育培训环境与场地,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不同功能,将学校校内学习与企业顶岗学习相结合,使学生有机地将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应用到行业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去,然后将实践工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带回学校,进行再学习与再培养,从而促进“教、学、做”三者的高度统一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于不同的专业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简单理解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结合的模式。
2.深度合作的基本形式
我国高职教育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实际上指的是在我国高职教育中为满足企业人才培养质量需要而进行的实践教学的一种模式,它是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等校外机构之间合作办学的一种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未来劳动者的素质,进一步增强企业与高职学生之间双向选择的可能性,最终促进学生的就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速发展。目前,这种合作模式在国内出现了许多新名词,诸如“订单式”、“捆绑式”、“零距离”、“2+1式”、“学工交替式”等等;但是,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我们没有把企业合作的内涵科学地表达出来。因为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大都还属于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的初级模式,具有短期性,还不能叫做“校企深度合作”。
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开展的校企合作模式,大都归属于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不是深层次的校企合作。从国际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来看,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才是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德国的双元培训制、英国的工读交替式培训和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都是极为典型的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深层次合作模式的基本做法是:企业与学校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融合”,可设置“校中厂”、“厂中校”。对于学校而言,学校设定科研攻关课题和产品研项目发,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为企业服务,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艺程序和产品,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与管理,从而提高整体效益和产品竞争能力。对于企业而言,企业主动向学校投资,建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内实验室,提供老师与学生科研和实训的场地,实现学校与企业利益共享关系,真正达到“教学―科研一开发―产品”四位一体的目标。
总之,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的形式,进行校企深层次合作,学校在为企业提供各种技术、技能、营销、管理、咨询服务、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可获得企业发展状况和企业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和材料,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鲜活的教学案例,使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有机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从其本质上讲,绝大多数还是处于浅层次的初级阶段或正开始向紧密合作模式的转化阶段,合作模式离深层次模式还相差甚远。
二、武汉商业服务学院主动适用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自1986年开办以来,始终是针对旅游饭店、餐饮酒店、宾馆等企业的特点与需要指导教学、培养人才,始终贯穿着职业教育这条主线,不断探索职业教育的规律,使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取得了成效。
1、探索出了一套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在深入调查研究酒店行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地探索职业教育规律,改进教学方法,逐步总结出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用性、专业设置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办学形式的多样性,探索出了一条“循岗导教・2AB”的人才培养模式。
2、形成了一支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2名。其中正教授1人、副教授3人;中级职称教师6人;“双师型”教师占中级以上教师总数的80%以上,专职从事实践环节教学的教师人数有4人;来自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兼职教师10人。我们有一批爱岗敬业、行业中有一定影响的出类拔萃的企业技师和教师群体,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3、依托行业和企业办学有特色,形成了与酒店企业深入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早期属于行业办学,毕业生主要为饭店、宾馆、餐饮行业服务,这些毕业生目前大多数已走上本行业有关企业的领导岗位或成为技术骨干。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在行业和企业的支持下成立了酒店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提出酒店管理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提供酒店业发展的最新信息和酒店人才规格变化的信息,为办学决策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制订提供了详实的依据。
4、社会服务功能增强,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广泛开展社会培训,服务区域经济,自身的专业及理论优势,为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提供咨询与培训服务,多年来已服务过数百家企业,如武汉的纽宾凯、小蓝鲸、楚灶王、明星花园等酒店;北京的九头鸟、大雅梨;温州王朝酒店等等。2010年我系教师承担了武汉市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汤池温泉、湖北省旅游局举办的1+8城市圈旅游管理培训班的教学任务。近五年为社会开展各类培训1600人次。
5、贴近市场育人才,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公认。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目前是湖北省重点专业和湖北省高职高专示范专业,在全省高职高专酒店管理教育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我们以专业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赢得了用人单位的赞誉。我们通过瞄准社会需求,专业设置找市场,培养了适需对路的酒店专业人才,近几年来,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供需比在1:3左右,一次就业率均在98%以上。
6.实践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效显著,获得多项成果。本专业立足职业教育特点,不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与改革,取得丰硕的成果。《酒店管理专业》于2006年被评为湖北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8年被评为湖北省高职高专重点专业。《酒店督导管理》于2007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餐饮技能与服务实训基地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实训基地和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餐饮技能与服务实训基地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酒店管理教研室被评为武汉市教学创新示范岗,专著《循岗导教:新高职、新理念、新模式》荣获2007年度武汉市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被评为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参考文献:
[1]裘国伟.关于建立职教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几点思考[J].南平师专学院学报,
2009,(4).
篇3
高职院校在社会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承担着高等教育的责任,同时还需要培养专业性人才。与普通的高等教育相比较,高职院校教育中更加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够为社会的发展直接输送优秀的专业人才。在当前吉林省高职院校履行社会服务的职能是十分必要的。对此高职院校一定要进一步解决服务区域经济问题,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的实现能力。下面将对吉林省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基本思路与路径进行详细的讨论:
1 吉林省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必要性
高职院校作为为社会提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专业院校,其发展中主要以服务社会为宗旨,这也是高职院校的基础条件。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新兴行业,对于专业型的人才需要数量也越来越庞大。吉林省本身有着较强的工业基础,在加工制造业和汽车等行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基础实力,因此就更加需要有专业的人才来为此进行服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一定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为社会提供高级技能型人才。另外,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有助于推动地方教育的健康发展。作为我国教育厅体系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的优化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升全民素质的基本需要,同时也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的高职院校基本属于地方性院校,办学资源也会受到地域性的影响,可以说地域性的经济发展与高职院校的发展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关系,二者不可分割。高职院校的未来发展很大程度上在于地方的经济发展,只有经济提升才能真正地带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对此,高职院校有必要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为吉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帮助,并在这个过程中促进高职院校本身的发展。此外,高职院校当中聚集着比较多的优秀技术型人才,在科研条件和外部环境上存在着一定的优势,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对此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说高职院校还应将区域经济建设和技术服务作为经济建设中的关键点。
2 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2.1 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愿望不够明显
近年来随着吉林省经济的发展,政府逐渐重视起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并对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在示范性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对其认识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同时也无法真正地了解到服务区域经济与院校发展之间的重要联系,因此,导致高职院校没有真正地发挥出其社会服务的作用。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吉林省高职院校2012届毕业生在毕业以后,只有不到60%的毕业生愿意留在本地进行工作,这种形势说明了高职院校对服务区域经济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最终导致学生的服务意识难以提升。
2.2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问题
吉林省高职院校的基本形式主要以机械制造、文化教育、工业生产等为主体,当中包含了吉林省发展中的一些重要岗位,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从当前的形势来看,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仍然存在着难以适应的现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面向第一产业的数量明显要低于生产发展的总值比例,而服务业等方面专业培养又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2.3 高职院校人才质量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不符
当前的高职院校在教育发展中应以服务为主要宗旨,并以就业为主要导向,结合产学结合的方式来为社会培养出专业性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无论是最初的适度,还是到现在的高素质人才,都一定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校将人才培养的目标进一步落实。但当前高职院校在教育中将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就业教育上,导致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等方面比较落后,只能在日后成为技能型的工作人员,无法与现代化的社会发展之间相适应。
2.4 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力度不足
当前高职院校的区域服务经济仍然处于传统的产学合作上,无论是人才的培养方向还是培养措施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难以更加深入地进行合作。同时部分企业只是为高职院校提供相应的教学设备和场地,虽然能满足学生实习锻炼的愿望,但事实上却并不能真正地了解到技术性内容,同时也不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技术上的升级和改造。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也只是为企业提供具有专业能力的人员,无法更加深入地培养出可以直接投入工作的人才。这样的教育模式中存在着一定不足,仍然需要进一步进行优化。
3 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基本思路和路径
3.1 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特点和优势
在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中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服务问题。高职院校在这方面本身具有一定的优势,无论从功能上还是性质上都决定了其对区域经济服务具有帮助。一方面高职院校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能为生产和管理提供更多的技术帮助和支持。高职院校只有将这些优势发挥出来,才能更好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中对人才的需要和对技术等方面的需要,最终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3.2 展开区域相关专业
高职院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应明确发展的目标,同时要积极调整专业教育结构,以便于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只有建立起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开设特色性的教育内容,才能使专业人才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保证区域经济战略目标的实现。吉林省有着较强的工业基础,对此,在高职专业教育中应更加侧重于工业和机械等方面的教育,开设专业教育项目,以此为吉林省的工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
3.3 向企业引荐专业人才
在当前信息发展迅猛的环境中,高职院校需要积极地与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为之输送其需要的专业人才。对此,学校应重视起向吉林省的企业推荐专业人才,并为此成立专业的指导办公室,负责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同时可以邀请相关的企业到校进行人才选拔,为学生和企业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平台,这种方式既能帮助企业找到优秀并合适的专业人才,同时也为毕业生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3.4 展开专业培训
区域企业劳动者的素质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区域经济结构的形式出现转变,区域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逐渐上升,因此在当前对劳动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进行提升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受到地域等方面的限制,企业在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上需要依靠高职院校来进行,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针对这方面展开专业培训和教育,提升区域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此外,高职院校可以将自身培训的优势发挥出来,与企业和劳动部门进行协调,尽量弥补企业人才培养中的缺失,从整体上为吉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3.5 争取政府方面的资金支持
吉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中,需要高职院校为其输送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专业人才。而同样高职院校的发展也与当地的政府支持有着密切的关系。地方政府要重视起高职教育,并将高职教育看作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在此基础上来发展区域经济。对此,政府部门应加大对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努力改善教学环境,为人才培养提供基础性的保障。另外,需要展开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实习和工作提供更好的环境,承担起学生实习的任务,使其能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锻炼。此外,作为政府单位应对高职院校在社会中的地位进行大力的宣传,让整个社会都认识到高职院校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促进我国高职人才健康发展。
4 结语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担着高等教育的责任,同时还担负着教育专业人才的重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应对高职院校的作用加以重视,只有充分地发挥出高职院校的优势和特点,才能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帮助。此外,应在高职教育中加强特色教育,使之能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结构相适应,为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要奠定稳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温如春.探索高职院校服务教师学生的新途径[J].科
技创业家,2013,(14).
[2] 范金梅.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路径探
究[J].文学教育(中),2013,(9).
[3] 刘海玲,胡萍,张培培,王亚.旅游高职院校服务地
方经济案例研究――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产
业与科技论坛,2013,(16).
[4] 赵海荣,刘红旗,李进林,吴磊.高职院校服务社
会(创业)培训模式的实证研究[J].价值工程,
2012,(5).
[5] 钟扬.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城乡统筹发展探析――以丽
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2,(8).
[6] 罗先进,许艳平,彭军林.高职院校服务“两型”经
济发展研究[J].湘潮(下半月),2012,(10).
篇4
一、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1.区域和区域教育的概念。区域是指“包含的地区具有同质性”,“经济上有密切的相关性、协调运作的整体性、相互交叉的渗透性”。是指“便于组织、计划、协调、控制经济活动而以整体加以考虑的、并考虑行政区域基础上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它具有组织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能力,常由一个以上以高级循环占重要比重的中心城市、一定数量的中小城镇以及广大农村地区所组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突破行政区划界限的经济区域逐步形成,并在整个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区域教育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所形成的有着某种共同特征的教育。区域教育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和发展规律,独特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区域政府的特殊影响及其对上级政府的对策行为,有着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区域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2.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职业教育的需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明认为:在国与国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任何时候都存在互相竞争。生产要素的流动,只会流向有规模经济、有优势产业群和劳工共用地的地域。要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区域经济选择的是协调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是以中心城市为带动、基础设施为依托、协作机制为纽带,实现优势互补、共同繁荣。如,福建省提出,要以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区域中心城市为骨干,以发展中小城市为基础,加快建设规模结构组合有序、功能定位优势互补、发展布局科学合理、资源要素有效集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海峡西岸城市群,不断增强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积极培育中小城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福建省“十一五”期间,必须在发展中推进结构调整,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加快构建竞争力强的产业支撑体系,走新型工业化路子。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重点建设福厦沿线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基地、湄州湾和厦门海沧石化基地,加快发展汽车、造船、飞机维修、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业基地,培育发展集成电路、软件、光电、生物、制药、环保、海洋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突出位置,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和旅游业。发展海洋经济,从海洋资源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转变等。我们可以看出,福建省“十一五”规划对全省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是实行区域规划,它已经对区域职业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需要我们培养适销对路的专门人才。
3.区域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依据,除了自然资源、交通条件、地区的产业集群化、农业集团化等规模经济以外,在进入市场经济后,人力资源就是其中决定性的因素。区域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是区域经济建设中所必需的初级、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和熟练的城乡劳动者。对于各区域经济(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发展来说,这类人员的需求量要比科学家和工程师大得多。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区域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要适应地方产业结构,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确定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区域经济学告诉我们,这一层次的劳动力基本上是一种区域性的生产投入要素,在广阔的地域空间上,这种要素虽然有所流动,但流动面非常有限,绝大部分需“自产自销”,面向劳动力市场,供给行为具有就近供给特点。发达的区域经济离不开发达的区域职业教育,区域职业教育的地方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走区域发展道路的必然,区域职业教育要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服务经济社会为己任。
二、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统筹规划好区域职业教育
1.按行政区划进行的职业教育规划存在的问题。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发展所做的规划是按省、地区、县和乡镇推进的,这种按行政区划进行的教育规划,尽管各自涉及的范围与呈报的对象有较大差异,但其文本内容大体都包括“现状概述、发展目标和实施途径”三大部分,都需要说明规划的总目标和分目标,确定这些目标的依据、达到目标应当采取的措施,财政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源的数量要求,以及对规划执行情况的评价等。这种规划,主要反映政区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不能完全反映职业教育内部同质性的要求。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不只是一个规划文本,它首先是一个研究现状和发展问题的过程,因此,区域职业教育规划需要做前期调研。具体包括:对区域内社会经济的宏观背景和整个职业教育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问题诊断,发现和挖掘区域内各种职业教育资源,提出资源优化配置的决策建议等。
2.区域职业教育规划要求构建一体化的职业教育体系,体现战略性、宏观性、探索性的特点。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的规划,必须在系统分析区域教育外部环境、教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突破狭隘的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观念,在大区域范围内进行重新规划。构建一体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必须统一学校布局,减少专业设置的重复,按经济类型划分农业经济区、能源工业区、原材料工业区、机械和电子工业区、汽车工业区等来把握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同时还要按区域社会经济发达程度考虑职业教育的问题,还要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的工业化的发展,区域城市化的进程来考虑职业教育的问题。这样才能比较客观地反映社会经济背景的同质性要求。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通常涉及的是中观层面上的地域空间,属于宏观决策研究的范畴。它强调的是“跨行政区域”,必须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促进区域社会经济教育一体化。区域教育发展规划要摆脱“就教育论教育”的桎梏,站在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大背景下,进行静态社会研究和动态社会变迁研究,考察教育与区域
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改变过去那种静态、被动的规划和计划方式,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和机敏的判断,应对急剧变化的教育现实。
3.区域职业教育规划要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是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必须承担的重要任务。必须转变观念,把职业教育纳入区域经济战略发展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中,优先予以考虑。为了从区域发展战略高度来谋划区域职业教育的互动,有必要建立由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区域内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门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规划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共同谋划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还可建立规划咨询审议委员会和区域职业教育合作与发展论坛,通过协商和论证方式,解决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中的各种问题。在规划制定的过程中,可以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集思广益,形成共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需要通过政府推动实现区域教育发展规划,还必须逐渐转向由区域内各教育主体,通过合作互利和市场机制实现规划目标的实现。政府的职能将从主导和推动,逐步转向主要进行宏观调控和营造良好的环境,进行协调、服务和牵线搭桥,引导区域内各类职业教育进行互利合作。
三、区域职业学校要明确自身的服务定位,打造区域职业教育的服务特色
1.树立正确的区域职业教育理念,明确自身的服务定位。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我们往往更多地强调政府行为,强调外在环境对职业教育的作用,而相对忽视了职业教育自身对经济社会的作用力。区域职业学校要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就要转变观念,从被动适应向主动服务的观念转变,实现从自我封闭的观念转向全面开放的观念转变。区域职业教育的理念就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点上谋求人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互动。区域职业学校明确自身的服务定位,就是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各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及可能,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确定学校的性质、任务、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具体包含服务面向定位、发展目标定位、办学类型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办学特色的定位。实际上就是要求各学校明确自己的服务“角色”。
2.选择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和新途径。职业教育集团是新形势下实现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促进职业学校和企业优势互补的职教发展新途径和新模式。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最突出的优势是体制优势,集团内部运行机制灵活,互补性强,可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格局,实现了生源信息、教科研信息、市场需求信息、政府决策信息与师资信息良性互动,从而能够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职业教育集团可以通过四种办学模式来为区域经济培养人才。一是校校联合型。这是一种组建职业教育航空母舰的联办形式,可以有效地实现职业教育集团内部学校间的强强联合、强弱扶持、优势互补。二是产教集团型。即由学校与企业组建某一领域的职业教育集团。通过这种形式的校企、校际和城乡间的合作,初步探索了一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产业教育资源,密切产业与教育有机结合的新路子。学校成立了联合办学指导委员会,由相关行业领导、相关企业厂长经理、专业技术人员、人才市场、和若干职业学校参加,采取定期举办研讨会,聘请客座教授等形式,实现了多方面、多内容的联合办学。三是国有企办型。在学校的产权性质不变,国家投入学校的教育经费不减(且优先保证)的前提下,在招生规模、专业设置、技能等级考核等方面均以企业管理为主,最大限度地按照某国有企业需求培养人才。这样一来,教育资源盘活了,办学质量效益提高了,学校服务经济的能力增强了,发展的后劲更足了。四是基地辐射型。这是一种以基地为载体,科技含量高,带动农民致富功能强的基地辐射型联合办学的形式,受到了当地农民和师生的充分肯定。以上四种职教集团模式要根据城市、农村区域职业教育的特点予以选择。
3.打造区域职业教育的服务特色。区域职业教育的特色是由职业教育的特殊属性决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具有双重属性。首先是它有其他类型教育都具有的一般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同时又有其他类型教育所不具有的特殊属性。它是直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包括行业建设服务的;它是直接为人的就业服务的;它与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这些特殊的属性,就确定了职业教育具有其他类型教育的不可替代性。要办出区域职业教育特色,各职业学校首先要努力追求特色;要发扬优势,形成特色;要勇于创新,创出特色;要持之以恒,提升特色。
参考文献:
[1]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彭世华.发展区域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黄小晶.关于制定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J].福建省人民政府网站.2005.11.9.
篇5
1、完善市以下财政体制,进一步均衡市以下财力分配。这一外部环境所表现出中国区域共性问题,为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发展的变化,亟待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完善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改变“上级点菜、下级买单”的做法,使地方有足够财力落实其支出责任。
2、明确办公室赋予区级政府事权、管理权。区级政府相对于县(市)政府,在行政经济管理上有诸多限制,如无独立项目审批权、行政执法、执罚权或权限范围较窄,与城区所承担行政管理职责、服务项目建设不匹配。
(二)内部因素
1、主城区。虽然经济显现出快速发展势头,但更多停留在基础建设、房地产开发上,而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跟进速度较慢;园区建设中,产业承接优势不明显,产业项目积聚效应有待发挥;财政运行方面,前期实行“土地财政”力度过大,导致后期财政乏力,收支矛盾日益突出。
2、乡镇街。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目标制定过高或过低,缺乏科学性、可行性;自身优势挖掘不强,特色发挥不明显;产业趋同现象突出,资源配置不合理;乡镇财政实力较弱,大多数乡镇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农业,财源单一、收入来源不稳定、征收难度大、征收成本高;乡镇产业化进程迟缓。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不合拍。乡镇经济整体运行与区域经济中心目标不协调,无法通过互补而实现共同发展。这种滞后极大地影响了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和活力。
二、区域经济发展有待增强内生动力
(一)政府服务给力,聚集发展加速度
政府推动——要加强领导,全力为经济服务。要促进经济发展,政府的职能必须转换到遵守市场经济规则上来,为各个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引导经济真正与市场对接。强化服务职能,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有效解决“该管的无人管,不该管的多头管”的问题,规范政府行为,服务经济快速发展。
政策引动—要加大鼓励引导力度,不断完善发展经济的各项政策法规,彻底拆除限制围城,使其发展有一个更大的空间和更广阔的领域,放心大胆地参与市场竞争。
科技带动——要把发展高科技企业作为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水平的高低,依托科技提升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利用科技带动农副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建立名优品牌,利用品牌的龙头功能,促进特色经济发展。
园区载动——要把加快园区或私营经济开发区建设作为发展私营经济的重要载体,集中优势,连片开发,并以宽松的政策、良好的服务,吸引各方企业到园区落户。
资金助动——支持个体私营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广泛筹集资金;协调金融部门,每年应安排一定规模的专项货款用于扶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二)城乡统筹谋划,打造发展强磁场
1、着力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努力创造实现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条件与环境,引导城市资本、技术优势与农村资源相结合,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要以农村产业发展和资源利用为基础,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城乡产业融合。
2、着力促进城乡建设同步进行。把城乡建设规划和国土整治规划结合起来,从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再到中心村屯都要有统筹合理的整体规划,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有区别、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水、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效应。
(三)乡镇互动借力,推动发展新跨越
1994年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乡镇财政收入有了快速发展,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财源枯竭,债务负担重等原因,乡镇财政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制约了乡镇财政职能作用进一步发挥。
1、解决乡镇财政困难的对策
一是加强财政建设,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从研究财源结构和经济结构人手,突出特色,打造支柱产业,推进农业产业经营和新型工业化进程。二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化解乡镇债务力度。积极推行“制止新债、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分头处理、逐步化解”的要求,摸清债务度数。盘活存量资产,增收节支等措施,积极稳妥地开展化债工作。
2、摆脱乡镇财政困难的出路
篇6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学院创建20上世纪70年初期,是德国实施职业教育的主要机构之一。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多为高中毕业生、待业青年等,企业与学生通常会签订合同,学习的方式有以下情况。可以是到职业院校进行三年半的学习,假期到企业实习。也可以是本科教学与职业培训同时进行;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中,职业院校也可以联合综合性大学共同培养在职的硕士或博士,专业主要是工商管理方面,可以是体育管理、经济管理等方面。德国的职业教育特别强调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职业院校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到学生的实习实训和师资力量培养等方面都体现了这种要求。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日本的职业学校称为专修学校,以为社会多方面服务的人才为目标。专修学校的人才培养在注重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同时兼顾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不刻意追求学历,而是以企业工作岗位的要求为指导,重视实际工作所需要的技能的培养。日本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职业相结合,通过到企业现场的实习提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能力;同时更加重视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培养的人才不仅仅是技能型工人而是在现代企业中既能发挥独自作用又具有合作精神的社会人。
二、专业与课程设置以服务区域经济结构为导向
德国职业学校的专业设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结合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设置相关专业,相比较综合性大学重视理论研究,应用技术大学更加注重人才技能的培养,也与德国的综合性大学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日本专修学校的专业追求多样性和实用性的统一,学科与专业设置的实用性与多样性例如既有社会热门的工业学科。也有冷门的服饰、家政学科。日本专修学校能够从市场出发,根据市场需要设置专业,专业设置广泛和灵活,注重实用性,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贴近企业的岗位和社会的需要,这种专业设置避免了热门专业扎堆现象,均衡了资源的配置,兼顾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注重实习实践无缝融合
国外的职业教育大都强调授课方式的实践性,例如澳大利亚的职业学校通常开设大量的实践课程,重视指导学生用理论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式通常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这类课程以工作过程为一个大项目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项目选题可以由学生自选,也可由教师指导完成,还有很多时候是由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提出。企业既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也会安排企业人员与教师一起指导学生完成此类项目课题。同时还要求学生有一到两个学期的“ 实习学期”,实习期间学生需要进入企业实习,积累实践经验。
四、重视就业的高质量
美国高职教育尤其重视高质量的就业,其社区学院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合作开展“订单式”的对口人才培养、提供有针对性的特色培训项目(如快速启动项目)为当地企业发展服务,从而直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德国十分重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和实践,学生积极参与实习及勤工俭学等活动,充分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因此在就业的时候能够收到更多企业的欢迎。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依托区域经济的特色产业开设为地区经济服务的专业,严格的毕业制度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为企业提供人才。
五、强化师资配备
美国社区学院的教师,既包括专任教师,也包括从社区、企业、医院等招聘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占教师总数超过了一半,这些实际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讲授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更强。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首先要求教师要有博士学位,如果担任教授还要有至少5 年的相关专业领域的工作经验。除了专职教授,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还有大量的兼职教师到学校指导学生,这些兼职教师有些是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有些是社会相关方面的专家,在某些学校兼职教师的数量甚至超过专职教师。
澳大利亚的职业院校对师资的要求不刻意追求其学历更是更加重视其实践经验。学院要求教师要具备教师资格证、学历证、专业职务证、技能等级证和继续教育证。这就要求教师要参与相关专业的技能等级考核,同时不断的进修强化自身,这种要求促进了教师的再教育培训也有利于教学改革的不断升级更新。双师型教师还要求职业院校的教师必须有三到五年的企业工作经历,或者每年有一个月下厂实践的经历,这是硬性标准,保证了教学内容始终联系企业实际生产的现状。同时澳大利亚也要求职业院校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还要有科研能力。
六、重视科研成果转化
应用技术大学的科学研究与企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通常是以和企业合作的方式进行,即应用技术大学以企业实际运行中遇到的问题为科研项目,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作为回报企业为大学提供研究经费。这种方式促进了职业院校与企业间的亲密关系,在解决企业生产问题的同时提高了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率。
综上所述,国外的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密切结合,重庆高职院校应根据区域发展规划,结合自身情况,面向当地产业、行业和企业,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培养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高教师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拓宽校企合作的方式,进一步融入和服务区域,促进就业,改善民生,与当地经济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皇甫伟.国外职业继续教育发展的共性分析与启示[J]. 继续教育研究2012( 4).
篇7
一、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具有教学、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强调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高职教育具有高教性、职教性、地域性三大特征,立足和服务于所在区域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杨虹认为,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杜祥培认为,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的神圣使命。他从三个方面来解读:一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存在价值之所在;二是服务地方经济是高职院校发展动力之所在;三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标志之所在。
二、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与内容研究
1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定位。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内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做的经常的、具体的、服务性质的活动。学者们对于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定位的论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服务功能定位。廖惠卿认为,社会服务在高职院校发展中的功能定位为:学校对接社会的纽带,教师水平提升的途径,学生成长成才的平台。高维峰从高职院校与社会有效互动的角度,认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可分为实现基于资源互补的社会服务、扩展至校外教学的社会服务、推动人才养成的社会服务。(2)服务区域定位。霍丽娟认为,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主要任务是向区域和行业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的人才培训与培养,提供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实施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辐射,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张效民认为,普通高职院校的服务区域,或只为本地区服务,或最多在以服务本地区为主的同时兼顾全省;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区域则要广泛得多,大多在以服务本地区为主的同时还面向全国。(3)服务层次定位。以技术服务为例,在低层次技术、中间技术、高新技术三个层次技术中,普通高职院校通常以提供中间技术服务和较低层次的技术服务为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应可开展高新技术的开发和转化工作。(4)服务形式定位。霍丽娟认为,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主要任务是使学校成为区域的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中心、区域学习型社会中心。张效民认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除了成为上述“三个中心”之外,《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又赋予了新的内涵:一是超越了区域性的空间范畴,要求增强高职院校向区域外的辐射力;二是增加了新的社会服务内容,明确了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开展对口支援与交流,提供师资培训和促进区域内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等内容。
2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容。国务院的有关文件对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容阐述得非常明确:“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学界据此进行了更广泛却也更具体的多元性阐释,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四种观点:(1)三元说。邱开金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化服务,二是技术服务,三是科研服务。杨光宇认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满足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各类岗前、职后、转岗培训需求,为行业、社会开展各类培训服务;二是满足区域或行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需求,为行业、企业提供各类应用技术服务;三是满足周边院校、中西部院校的发展需求,以自身优势资源开展交流、服务,达到资源共享。(2)四元说。吴一鸣、哈满林认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的要求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提供人才支撑;二是提供技术支持;三是参与新农村建设;四是促进地方教育协调健康发展。张琼、桑雷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责任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服务企业发展;二是服务社区建设;三是服务区域文化发展;四是服务新农村建设。仇雅莉认为,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的内涵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二是开展职业培训,为社会、行业、企业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三是开展技术服务,为行业和企业解决应用技术难题;四是对口支援与交流,促进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3)五元说。苏文锦认为,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职责的内涵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二是技术传播;三是技术推广;四是技术培训;五是技术服务。周世青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应该突出“五个重点”:一是专业服务,以调整学院专业结构,重组专业体系为重点;二是科技服务,以参与行业、企业的课题研发为重点;三是培训服务,以具有突出优势的岗位培训为重点;四是志愿服务,以顶岗实习、社会实践、行业或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重点;五是文化服务,以参与所在社区、区域的文化建设活动为重点。
三、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与模式研究
1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刘志范认为,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主要有七种:一是明确服务理念;二是调整专业结构;三是丰富办学模式;四是拓展服务内容;五是理顺运行机制;六是参与高新技术攻关;七是提供送教下乡服务。王一群对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更详细的阐述:一是高职院校要形成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共识;二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区域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三是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四是推进高职院校与地方企业深度合作;五是服务区域经济,实现教育培训资源社会共享。
2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刘锡奇、崔承刚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模式主要包括: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模式、职业技能培训与开发模式、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模式、校企合作联合研发模式。邱开金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范式主要有:一是基地式服务型,就是以基地共建为平台,着眼新兴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通过与共建行业或企业的合作,实现服务社会之目的;二是项目式服务型,这是依据行业或企业的生产、研发之需要,学校发挥学科和专业人才的优势所开展的互助活动;三是教育集团式服务型,这是社会教育资源和高校教育资源高度整合并优化重组机制下的服务模式;四是活动式服务型,这是动态化、高灵活性的一种借助“活动”完成的服务方式。黄生文、张文波、张小平认为,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运作可采用:一是跨越式发展模式;二是集团化、规模化、连锁化发展模式;三是企业办学或企业管理学校的发展模式;四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特点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五是社会力量办学的发展模式。 转贴于
四、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的大力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影响力逐步提升,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王一群认为,当前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不强,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效果并不明显,职业院校的教育资源没能充分利用,课程内容陈旧、科技含量低、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没有突出实践教学,高职教育的培训方式过于单一。叶华认为,高职院校服务能力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高职院校服务方向的游离;二是高职院校服务群体和目的单一;三是高职院校服务深度和能力不足。周世青认为,高职院在社会服务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发展不够平衡;二是工作不够主动;三是联系不够紧密;四是服务不成系统。任君庆、王义认为,近几年示范院校的社会服务大多停留在技能鉴定培训和企业职工培训上,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项目不多。周世青认为,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原因一是认识上的不到位,二是能力上的不适应,三是机制上的不完善。
五、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对策与途径研究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既是高职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方美君认为,提升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措施主要有四条:一是转变服务观念,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服务的主动性;二是明确服务定位,突出服务特点,提高服务的针对性;三是加强内涵建设,培育服务能力,提升服务的有效性;四是加强法制建设,争取政府、企业支持,强化服务的规范性。祖天明认为,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主要有四条:一是明确培养目标,理清办学理念,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二是构建科学的课程和培训体系,打造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环境;三是进行“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为社会服务的人力资源;四是进一步完善校企共育人才的有效机制,成为社会服务的基地。顾丹霞从六个方面对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进行了阐释:一是主动对接产业和行业需求,增强专业办学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二是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零距离对接;三是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加大社会培训力度;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广大教师在科研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五是牢记社会责任,努力促进社会和谐;六是构建辐射网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六、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案例研究
1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贺修炎、欧阳培城总结和阐释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包括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的“三位一体”模式、校企合作的科技服务模式、对口支援社会服务的“贵州模式”、课程班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和以社会实践基地为依托的学生社会服务模式等。
2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陈建新等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探讨了高职教育如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四个适应”即办学方向适应经济发展需求、人才培养适应市场变化需求、专业设置适应区域发展需求、教学改革适应就业转型需求,“三个联动”即学院发展与区域发展联动、学院发展与城市建设联动、学院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联动,“两个承接”即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承接区域工业化发展的科技创新重任,实现“一个打造”即打造高水平示范院校促进地方高职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篇8
一、必要性分析
(一)区域经济学科特点与内容
区域经济学涉及社会、经济、自然等不同领域,以解决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为目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特点。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在宏观、中观层次上包括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演变规律、区域发展模式、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经济、城乡联系、农村可持续发展、区域规划与开发、区域差异分析等;其次,在微观领域的研究包括企业组织、企业的兼并与退出机制以及组建企业集团、区域产业发展模式与途径、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与合作等诸多的经济活动;还有对区域制度创新与区域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决定了其在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依据区域经济学学科特点与内容,依托地方支持、坚持地方特色、满足地方需求、融入地方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区域经济学为地方政府与企业服务的优势,建立服务地方经济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对区域发展的决策与规划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
(二)区域经济学科与地方经济建设需求脱轨问题
区域经济学科一般设置在普通高等学校,区别于面向地方经济和行业需要的担负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培养生产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任务的高职院校,关门埋头教学的“理论式”现象非常普遍,与政府、企业的联系不密切,在人才培养方向及专业设置上缺乏考虑地方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大量杰出的应用型的区域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已刻不容缓。针对目前在区域经济学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是培养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关键所在。
二、培养目标
(一)成为地方政府决策的“智囊团”
积极主动参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科学规划和政策咨询以及各种软科学研究,努力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囊团”。一是学生通过参与政府规划,打出服务政府的名牌效应,推动地方政府决策的科学化。二是开展各类软科学研究项目,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承担区域开发与规划、城市规划、旅游规划等社会经济服务项目,如城镇体系规划、生态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城市战略规划、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潜力研究等,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地方相关决策发挥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三是学生通过积极参与省、市、县等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咨询和研讨活动,深化官产学研合作与交流活动,扩大区域经济学科的社会影响和声誉。
(二)成为地方政府科技创新的“助推器”
把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作为首要任务,把科技创新作为服务社会的突破口。一是通过紧紧围绕地方产业,加强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培养优秀人才。二是通过搭建服务平台,开展校企共建实验室、研究所、规划研究室等,专业人才走出校门深入企业进行科研实践,参与各类经贸、技术洽谈会等途径,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三是通过开展课题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三)成为地方政府继续教育的“动力源”
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区域经济问题也日益凸显,为适应区域经济的新变化和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发挥区域经济学在指导区域经济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官员、公务员、规划者等在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制定以及实现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所需的方法、手段的确定迫切需要再学习的机会和基地,高等学校就成为各地方政府官员、公务员等区域经济学习的继续教育基地。
三、培养模式的设计
(一)“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
如何有效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区际分工弱化、区域结构趋同严重等问题,是区域经济学面临的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必须培养“研究型”区域经济学科人才,深入解决区域发展问题,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指导。
“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根据学生自身发展需求,有目的地在师资方面与学校达成共识,依托教师项目或学生科研创新基金等,指导学生(包括本科生)参与或立项研究区域发展问题,指导并资助学生撰写发表相关论文,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学术水平。
(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在我国相当长时期内“导师制”仅用于研究生教育,进入新世纪,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的引领下,一大批高校试行本科生导师制,其研究与实践形成新的浪潮。在区域经济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中实施导师制是指以促进专业人才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全面发展而专门为其配备导师,并给予个别指导的一种育人模式与机制。
具体做法是注重“教”、“学”、“科研”关系的辩证统一,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以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性学习”的基本教学模式。从统一授课变为根据学生特点和能力的个别授课,由原来的“灌输型”转为“启发型”。导师对所带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学生向导师寻求专业指导与正确的价值观,获取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
(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其对未来不同规格人才需求的情况,与有关院校签订培养协议(订单),然后由学校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和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规格和数量要求进行培养,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通过学用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具体做法是:首先,学校抓住人才需求点,构建有地方特色的可满足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课程体系和技能训练框架。其次,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要求,设计专业课程,建立高等学校区域经济学专业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之间“无缝对接”的创新模式。再次,教学管理过程实行“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双循环互动教学模式,大力推行“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每学期都至少有三周时间到公司、规划院或政府部门实习的安排,实习过后,学生再带着问题回到学校,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实践的重要和理论的不可或缺,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
(四)“嫁接式”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政府对复合型的区域经济学科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需要其具备多样化和综合化的知识结构。“嫁接式”的区域经济学科服务地方经济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通过专业间的相容,培养交叉式复合型区域经济学专业人才。
“嫁接式”培养方式是培养复合型区域经济学科专业人才的关键。以区域经济学与外语专业的嫁接式培养为例,学生前两年主要按照外语专业的核心课的要求进行培养,后两年主要按照区域经济学的核心课及实践课的要求进行培养。学生通过嫁接式的交叉培养,能够较为系统掌握区域经济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英语交流方面具备相当的水平,对培养国际化人才,增强就业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篇9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高等职业英语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真正办出特色。”由此可见.为区域经济服务不仅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责.更是高职院校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的需要:一是在服务区域经济过程中可提升办学水平和学校知名度.彰显办学特色。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成绩.其社会声誉就会进一步得到提高:二是在服务区域经济过程中可加强与地方的联系,能得到地方的支持与鼓励。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商务英语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培养与区域经济相结合的并能服务区域经济的商务英语人才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很多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一直很难走出商务加英语的简单模式。应该如何在培养学生既有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又精通商务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性教学,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基于此总结我院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主线,两融合,三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一主线,两融合,三互动”模式
“一主线,两融合,三互动”人才培养模式即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主线,在学校、企业和政府三方的有效积极互动下,使学生在专业技能上达到专业知识构造与职业技能素质的两融合。“一主线,两融合,三互动”人才培养模式中,“一主线”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好体现;“两融合”是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以及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具体实施;“三互动”则是保证了教学模式的创新及对“一主线”的有效保障。
二、“一主线。两融合。三互动”模式下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山东省教育厅的相关负责人提供了往年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商务英语是自2007年起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10个专业之一;商务英语专业在2009届高职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中列第二。麦可思总裁、统计学家王伯庆博士建议,对于被亮“黄牌”甚至“红牌”的专业需提高培养质量。之所以出现失业量较大.但人才缺口也很大的原因在于学生所学与企业需求没有衔接好。对于这类的专业,应改进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高度,以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为统领,紧紧围绕“如何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主题,重点研究和解决三大问题:1.如何构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2.如何在教学与实践中形成更好的能够实现学生的知识构建与能力培养融会贯通教学模式。3.如何有效地实现“三互动”,使学校、企业和政府都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从而统筹兼顾各方利益,使学校教育呈现出开放式、多主体协调互动的良性循环局面。
三、“一主线。两融合。三互动”模式的具体对策
(一)构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强化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更新教学内容和专业课程结构。因此我们把课程模块化,开设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技术教育课程、企业科技课程、创新教育课程。在三年的教学过程中对这些课程进行循序渐进的教授,并在具体的课程教学设计中注重实施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教学策略。
(二)充分利用校内的专业实验室和校外的教学实习基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扩展学生科研平台
实训是学生在步入社会前知识实践化的最好的方式.也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我们把学生的实训、实践活动、顶岗实习纳入到整个三年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一开始就树立“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学习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完善学习”的理念。
(三)高等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篇10
我国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提供高技能人才。目前,山东省高职在校生80万,占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的52.5%,占据山东省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山东省“十二五”规划中经济布局是以蓝、黄经济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鲁南经济带为重点,实施区域带动战略。新时期的布局势必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催生一些新生行业。例如济南市“十二五”规划中对产业布局的优化,将重点加强发展信息服务、金融商务、文化旅游、现代商贸和物流等第三产业;同时大力发展东部、西部、北部跨黄河的第二产业,形成以汽车制造、纺织、化工、电子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为核心的产业群;在工业集聚圈(包括历城、长清区,平阴、济阳县和章丘市)已初步完成工业化进程的产业集群区,进一步增强规模优势效应,积极促进产业结构由工业主导向以第三产业主导转型,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之路。日照、青岛等沿海城市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这种发展将会带来企业对高级技师、机电一体化应用型人才、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企业管理、社会保安、信息安全维护、海洋经济产业等一线高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但是,山东省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学校战略定位不明确、教育教学模式不适合、教育思想、理念传递不及时、专业设置无特色等一系列的问题,所培养的人才明显不能适应规划中经济发展的需要。山东高职院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定位不准确与山东经济发展对高技能型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在生源急剧紧张的情况下,山东高职院校如何增强自身竞争力,持续和谐发展已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定义和类型
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分布在一、二、三产业中技能含量较高的岗位上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三类人员。
二、山东高职院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山东省高职教育在在山东省“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有关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育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战略发展定位不明确
凭借国家大力倡导高职教育教学发展的东风,山东高职院校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已经处于提高内涵建设的阶段。但是,大部分院校在战略发展定位,发展方向的选择方面,没有结合自己资源优势及特点,缺乏创新、雷同现象明显,甚至有些院校只顾眼前经济收益,根本不考量持续的发展,严重缺乏长远性考量、整体性的谋划。最终导致学校在人才培养上不能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不能满足经济的发展对高级技能人才的要求。从而使得社会对学校失去信心,导致学校不能长期持续的发展,在竞争中被淘汰。
(二)不能结合自身优势及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形成自身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
1.不顾自身资源优势,盲目选择教育教学模式。随着我国近30年的高职教育教学发展研究,很多高职院校大量借鉴欧美发达国家比较完整的体系和格局特点的教学模式,创建了很多符合中国国情的高职教学模式,像工学交替、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等,这些教学模式的实施都有它的前提条件,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山东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模式及体系建设上基本采用“拿来主义”,更多的是一种赶时髦的盲从,某一阶段哪那种模式讨论研究比较多,很多院校就采用哪种模式。结果是各种模式都学都用,却什么模式都没真正用好。山东省高职教育的发展只有十几年时间,在办学实力和实践经验方面还处于弱势,各高职院校办学实力参差不齐。例如,很多学校采用工学结合模式,但是因为学院自身的条件,很难突破与企业合作的瓶颈,获得企业的支持;或者很难有效的调整自己学校的教学计划适应企业对淡旺季生产运营的调整等,最后只肤浅的停留在,2+X的实践形式,并不能达到让学生获得所应掌握的高级技能,最后蒙上一层利益交换的面纱。
2.教育教学模式的选择脱离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部分院校推行“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但是笔者通过走访发现,一方面所谓实施工学结合比较成功和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在实施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上,基本都停留在人才订单培养及2+X顶岗实习形式,这些学校的合作单位都仅限于海尔、海信、皇明等几家大企业。另一方面很多高职院校还没有成形的教学体系和教育教学模式。根据山东“十二五规划”对三次产业调整比例为:7:48:45,经济布局在不同的区域呈现不同的发展重点,例如:济南市对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规划;日照、青岛等沿海城市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在“调结构,转方式”背景下,“一刀切”的搞单一的教育教学模式不能满足高职院校为大、中、小型企业提供所需的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三)教育理念机械传统
在教育思想和理念方面相对机械、传统,不能准确、及时的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高技能人才的准确定位理念传达到教师和学生。在大部分高职院校仍按照普通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进行教学,重理论轻实验实训,一方面学校设施设备陈旧,缺乏与市场就业相吻合的实验实训设施;另一方面学生因为怕苦怕累,不愿意接受顶岗实训安排。
(四)专业设置趋同化
山东高职院校各专业大类的专业布点数为2095个,其中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土建、文化教育5个大类专业布点占66%,占据了专业的绝大部分,而像农林牧渔、生化药品、资源开发、材料能源、法律等专业布点只占34%。部分院校专业设置不是依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而是盲目照搬,别人有什么专业自己就建什么专业,社会上那个专业热门,自己就开设什么专业,形成你有我有全都有的趋同化现象。
(五)“双师型”教师队伍力量极其薄弱
高职院校要为社会输出高技能的人才,需要专任教师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尤其对操作性比较强的核心基础课程,更需要任教教师能够具备一定的实操经验。就教师队伍而言,高职院校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学历、职称结构及实践能力偏低的问题;教师年龄结构老化与过于年轻并存,导致知识老化、技能滞后和基本无实践经历现象普遍,使新的知识难以推广,新的技能难以应用;教师培养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注重教师理论学习和知识培训,但对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不够,所以实践指导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的比重更是偏低。
(六)课程设置重复
很多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上存在重复性,因为不能建立合理的教育教学模式,不能根据企业对相应专业人才能力的要求有清楚的认识,因而没办法进行学科的建设,调整课程。致使很多课程中内容重复,或者课程相近。例如有的院校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中设置的课程中有《组织行为学》,同时又有《管理心理学》。
(七)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鄙薄思想仍然存在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也强调要大力提升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使得高职院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是,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鄙薄思想仍然存在于不同层面:很多学生尽管选择了高职院校,但是却有严重的自卑心理,认识不到选择所学专业的目的;家长赞同选择高职院校,普遍的心理就是能够找份工作,好挣钱,好毕业;企业、政府对高职院校是既希望其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高级人才,又不愿过多的投入资金和资源;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学生看低、看轻,在工资待遇、晋升等方面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存在明显差异等。
(八)经费来源单一严重影响高职教育发展
“十一五期间”为了改善办学环境,提高学校综合影响力,山东各地高职院校纷纷进行改扩建,资金成为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大问题。目前省政府财政拨款和学生收费是高职院校的主要渠道;有些民办的高职院校,经费来源就只有学生收费。近几年由于高职院校收费标准提高,很多学校出现了学生欠费现象,对高职院校获取有限的经费无疑是雪上加霜。很多高职院校没有资金进行改善实验实训条件、提升教师培训等内涵建设。单一的经费渠道,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
三、山东高职院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一)用企业经营的理念去规划学院的整体发展
成功的企业眼睛始终盯着市场,以顾客为中心,市场为导向。高职院校要想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长期持续和谐发展,就要像企业经营一样,通过对内外部环境进行SWOT分析,明确自己的优势、劣势,看清机遇和风险,确认自己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使命,进行战略的目标化管理。
(二)结合自身优势及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形成自身特色的“多层次教育教学模式”
1.以服务山东经济发展为指导原则,进行教育教学模式建设和改进。通过对国内外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模式成功案例的研究,不难发现,成功的教育教学模式从诞生、发展到深化都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始终围绕着如何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为企业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提升学校的品牌效应。山东高职院校要创建教育教学模式必须和山东的区域经济规划和产业集群紧密联系。
2.在现有的较为成熟的教育教学模式基础上根据资源优势创建适合自身院校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目前,我国在借鉴德国的双元制、加拿大的CBE、国际劳工组织开发出的MES等欧美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学研”等一些教育教学模式,这些模式都有它们可行的前提条件。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资金、人力资源、科研、学科特点等条件,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例如科研优势比较突出的或农林等专业可以采用“产学研”模式,对于一些机械加工类专业可以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这样逐渐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多层次教育教学模式”。
3.深化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对已经采用的模式进一步深化,面对山东新时期的经济发展规划,进行专业调整,创新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强与中小型企业的合作。以人才培养为主题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参加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与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努力实现校企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培养人才。
(三)突显以市场为导向的学科建设,,普及高职教育的宣传
高职院校要经常开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的培训,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认识;引导教师像“双师型”人才过渡,按照学校规划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设计及学科建设,重新进行课程设计。另外,政府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支持等措施确保高职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与企业进行合作,提高社会各界对高职人才的认识,给予公平的社会待遇。
(四)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建立双师型教师持续发展的培训机制
1.良好的师资是输出合格人才的基础,山东各地区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或校企合作等方式,加快提升“双师型”教师在专任教师中的比例。例如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的不同,改进专业设置,同时引进有相关企业经验的高学历人才,作为专任教师;或者可以通过派一些年轻骨干教师假期到企业顶岗实习获得相关专业知识,从而转变为“双师型”教师。
2.各院校应该建立教师定期培训或到企业实习的相应机制,确保双师型教师能够掌握最新技术和技能,并及时传输给学生。
(五)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
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在筹集资金途径上,可以建立“主、辅、补”模式的投入机制,即以政府支持资金投入为主,以学费收入、学校创收为辅,引入社会资金支持为补的多渠道投入机制。一是学校切实转变观念,以自身的教育优势,主动营造与企业的合作机制,使企业树立一种“投资职教,必有回报”的投资理念,真正意义上实现校企联合办学的“双赢”效果;二是采用借资、垫资方式,把资金的重点用于图书、计算机、实验实训设备、教学场地的投资和建设上,使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学手段得到根本性改善,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义达.基于校企合作的金融与证券展业建设探索[J].中国证券期货,2011,3.
[2]胡颖哲.山东省高职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1,8.
[3]张花.转方式调结构背景下山东省高职教育专业建设对策浅析[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2,4.
[4]天青正.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10,8.
[5]郭康.从大学理念的视角解读高等职业教育[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6]刘成民.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
[7]薛建平,苟安经,等.论高等职业教育的体制突破与文化建构[A].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10.
[8]朱绍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德国高等专业学院综述和借鉴[J].外国教育资料,2000(3):P36-37.
篇1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温州科技局软科学项目“以服务温州区域经济为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R20130032)和2013年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一般课题“高职英语教育与文化传媒产业人才需求对接研究”(项目编号:WZY201302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2-0145-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职教育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温州经济的主体是民营经济,拥有14万多家的民营企业。产业集群具有显著优势,全市形成了汽摩配、电气、泵阀、家具、眼镜、服装等16个特色优势产业,35个“国字号”产业基地,200多个中国名牌。因此,在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方面,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强调实践能力培养,为当地经济服务等方面具有比较好的经济大环境。
实际上,很多院校更注重其专业建设,英语作为基础课其教学状况和学科建设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本文提出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构建,旨在把公共英语教学改造成为符合职业教育理念的应用型职业英语教育,把英语教学、专业教学和职业素质培养结合起来,并且结合区域经济,全力为学生所学的专业服务,为区域经济服务。
一、配合各专业,重新定位培养目标
公共英语课程在高职高专院校虽然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授课范围涉及全院各专业,学生面广,但仍无法形成主导优势。人才的培养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的需求为出发点。鉴于此,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亟须重新定位,应不再是单一的语言类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而是要适应当地经济以及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突出个性化特色,要有前瞻性,要与他们毕业后从事的职业挂钩,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特定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应针对各个专业,培养具有英语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在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时要体现学生本专业特色。
二、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1.构建原则。(1)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强调实践教学。根据教育部2010年《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指导思想,建议把高职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英语阶段与行业英语阶段。基础英语阶段的教学内容可与行业英语阶段的教学内容自然衔接,或将行业英语教学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姜大源教授在总结世界职业教育30年的发展历程后认为,工作过程是职业教育课程实践与理论整合的路径、手段和结构,职业教育的课程应该从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出发。马树超教授和教育部高职高专处范唯处长在联名发表的文章中也指出,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必须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要素。(2)依据EPS专门用途英语的研究成果,发挥本院的专业优势。发挥本院的工科学科优势,这些优势学科直接面对本地企业,和当地经济紧密结合,因此可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专业的公共英语课程。另外,依据EPS是因为EPS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未来职业目标和英语教学结合起来,针对性强,符合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2.课程体系的结构设计。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过分注重专业英语的词汇、句法、翻译教学,未能考虑到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就业需求;高职公共英语应用性不强,培养的学生不能有效地在职场中应用英语。因此,建立“必修+选修”完整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必修课包括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这两种课程在形式和内容上互相独立,但在层次上相互衔接。选修课包括专业英语、语言应用类课程、语言文化类课程,由各系各专业自行负责统筹安排。具体安排如下:
必修课的第一阶段为基础课阶段,建议要求各专业学生必修公共英语,内容主要为各职业共有的职场活动英语,重点训练各行业通用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在职场以及生活交际中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第二阶段为行业英语,内容主要为各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英语,重点训练典型工作场景下的交际技能,为学生对应的专业打基础,为其今后专业做好词汇以及表达能力的准备。
与此同时,根据各系各专业要求,以及学生专业需求和兴趣开设专业英语选修课。如专业英语课程,为有进一步深造或者科研需求的学生设置;技能类英语课程,像英语视听说和英语语法等;文化类英语课程,像英语跨文化交际和英美文化等。
3.教学方法的改变。原来的教学主要是“单词+课文”,以考级为目标,现在改革应该朝应用方向发展,力求做到“以人为本”,努力实施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交际法,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正确处理好语言基础知识和学以致用的关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充分条件。
4.建立新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学生每学期的总评成绩,参考其学习态度、平时作业、口语练习情况、听力测验、期末口语测试等进行多向综合评价。
三、实训课程体系的构建
公共英语课程一直以语言类基础课存在,对比专业课程在实训环节上存在不足之处。建议以仿真模拟的形式构建实训课程体系,减少理论课时,以专业实验室、实训室、微格教室等场所设置仿真模拟职业场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一个单元的教授即一个工作流程,一个完整的课程就是一个工作流程。例如“鞋革英语”,“公司介绍―接待客商―介绍产品和设计―推销―售后服务”等就是一个仿真的外贸交易流程。建议编写适合本院学生水平,和当地经济需求相结合的配套实训实习教材。同时,制订实践教学计划或编写实训指导书,对实训教学的目的、教学课时及考核办法作恰当的安排,明确实训教学各环节的知识点、能力点、素质点相对应的内容、实训目标,做到任务明确、针对性强,以对实训教学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通过实训,使学生能真正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
四、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注意点
1.要形成相对稳定的分专业实用英语教师团队。专业英语师资队伍师资来源局限性大,知识结构单一。如我院的英语教师大都毕业于师范院校的英语教育专业,英语语言文学以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毕业生占整体英语教师的80%以上。他们大都缺乏其他学科领域的专业实践知识和专业学科相关联的专业知识。因此,教研室应按照各系各专业分为各个备课组,人员基本确立,通过各种途径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行业英语教授能力,从而更好地为教师教学发展方向服务,确保师资充足而强大。
2.和学生所学专业紧密接轨,要有科学的课程标准。要完成各个专业的行业英语课程标准。该标准应从学生实际英语基础和水平出发,结合学生本专业的课程标准,真正为学生所学专业服务。
3.强调学生的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应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今后就业以及专业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总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应突出行业特色,以典型工作流程组织教学,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形成完善的、具有高职特色的符合人才培养目标、满足社会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且能够使教学内容与学生职业紧密结合,促进高职教育建设的持续发展,服务好地方经济。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篇12
1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均衡。目前区域经济的发展依然依靠密集劳动力的加工型产业、低端制造业,在此基础上有部分高新技术制造业,但自主创新能力差、自由品牌竞争力薄弱,其竞争优势基本依赖国家政策、低成本土地及劳动力的价格优势。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互相沟通困难,呈现诸侯割据局面,整合步履艰难。长三角、东北、西北都曾经召开过城市经济协调会。区域协调貌似近在眼前。但已经浮现的区域规划草案中仅集中关注了生产力总体布局与配置,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语焉不详。区域之间的互动性差,技术成果难以互相利用,资源无法共享,地方政府多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诸侯经济”思想,良性竞争、共赢局面难以出现,令人痛心。
3区域经济的差距扩大,且难以缩小。中国区域发展的战略格局正逐步细化,已由传统的沿海、内地两大板块,演化为改革开放后的东中西三大地带,再到目前的沿海、西部、东北、中部四大政策区域。但沿海和内地、东部与中西部、城市与农村的发展依然存在很大差距。在全国并不缺乏资金的情况下,西部依然难以融资,西部城镇化水平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沿海发达地区的资源保障形势日益严峻,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仍将长期存在。
在这样的差异存在下,要平衡经济发展、推动弱势市场,我们需要合理利用金融业为工具。随着经营环境的开放和发展,金融业已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工具,逐渐变化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和推动者。由于高科技的应用、金融竞争的加剧,金融服务已经逐渐实现业务上的全能化,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全面的服务。现代化的金融体系可以通过减少信息与交易成本,影响投资决策和技术创新,促进长期经济增长。
在经济发展迅捷的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金融业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在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都将重点发展金融业,以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金融中心之一。在这些地区。金融业已成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吸引外资、增加税收、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金融业自身发展也处于较先进水平。在其他区域金融中心,金融业的主要业务依然停留在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直接的金融支持。主要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同时积极引进知名的跨国金融机构。而在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薄弱的地区,金融业的服务内容更少、层次更低,主要是引导资金流入本地区、帮助改善本地区投资软环境。过度开放金融竞争,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反而不利。金融业本身也存在坏账率较高、长期盈利能力不足、职能定位模糊的威胁。
二、在区域经济调整转型过程中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业作用
金融业应充分分享区域金融发展的机遇,帮助发达地区的经济结构从“低成本、低技术、低价格、低利润、低端市场”进行调整、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升级,帮助建立集约型、开放型、创新型、生态型经济。同时节约利用资源能源、加强环境保护、扶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及新兴企业:帮助学习周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增加对外贸易、帮助解决贸易纠纷。吸引更多国内外资本,促进外汇资金在区域内合理流动,促进区域涉外经济的良性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资本有序流动提供良好的平台,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在区域金融中心,金融业的近期目标应是帮助国有企业重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对外开放,建立健全的贷款支持体制,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加强区域金融生态建设,推动金融合作,组织、引导和协调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地方金融生态建设,加快社会信用建设,全面改善区域信用环境。积极维护好金融机构债权,建立良好互动的银企关系;建立有利于金融发展的规章制度。促进区域内外金融资源的合理流动,建立多层次的资金市场,进行资金聚集和资源优化配置。
在欠发达地区,要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调整区域经济布局,架构金融组织体系,处理历史包袱,引导金融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支农功能,成立地域合作经济组织。建立担保基金或担保机构,解决企业承贷难、甚至需要政府担保的问她。避免农村资金倒流城市而使农村资金进一步短缺。将目前“小而专”的服务模式转变为“大而全”,实施业务多元化和经营综合化战略,变单一的资金支持为多功能全方位的综合配套服务,因地制宜建立商业银行吸收农村资金不外流的机制,加强扶持服务,淡化商业盈利目的,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强金融机构竞争意识,进一步提高各类金融机构自身资产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和能力素质方面的提高。以创建金融安全区为契机,坚决制止恶意逃废债和赖债行为。
三、金融服务发展前景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区域经济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为加快发展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帮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金融业要解决的问题是:
1加强金融生态建设,包括经济环境、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和制度环境,加快地方金融机构建设。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善。加强金融区的系统性配套设施。
2帮助促进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企业的跨区域合作与协调,协助处置本地企业不良资产,提高甚至激活企业融资能力,帮助推进企业团队建设,提高企业团队的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
3将目前银行的“需求引导型”业务扩展增强为主动进行业务创新、催化内生金融。在欠发达地区合理复制发达地区的盈利模式,吸引人才,帮助普及财会知识、树立经营观念,搞好经济核算,加强经营管理,解决实际困难,提高盈利水平;增强规避投资风险的能力,增长理财知识,合理进行消费,以获得最佳的投资理财收益。
篇13
一、牵头组建职教集团,探索农业职业教育办学新模式
2008年初,经省农业厅、教育厅批准,同意由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历时半年,学院承担了大量筹建工作,起草了筹建方案、集团章程和系列校企合作协议等文字材料;为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学院先后与湖南省十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进行洽谈;并举办了“湖南省农业厅敬聘袁隆平院士为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暨学院专业对接农业产业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举办了集团成立大会;组织召开了集团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集团宗旨,明确了集团初步运行机制;设立了集团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秘书处和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农机业四个专业委员会等机构,理事长由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担任,秘书处设于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集团成立后,完成了两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是组织了湖南农技人才现状及农业职业院校办学困境调研。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湖南农技人才及农业职业院校办学现状,2008年10月,集团组织三个调研小组,分别对湖南省农业职业技术人才现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我们认为,湖南省农业职业教育虽然发展迅速,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着整体功能发挥不充分,社会地位不高,招生困难,农业人才流失严重,发展条件相对落后等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努力优化农业职业教育结构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形成《湖南农技人才现状及农业职业院校办学困境的调研报告》,并对调研数据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集团向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有关领导、省教育厅、省农业厅有关领导及部分湖南“两会”代表递交了《建议免费培养高等农业职业技术人才的报告》。《报告》提出了三条建议:(1)实行免费培养高等农业职业技术人才政策,建议省政府借鉴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学生学费全免,中央将逐步对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免费教育的政策,由省财政出钱,每年安排高等职业院校纯农业专业免费培养计划5000人。(2)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对高职院校纯农专业实行单独招生,以改变湖南省农业职业院校农业类专业招生困难,办学规模小,与农业产业发展需求极不相适应的现状。建议省财政设立农业职业教育专项基金,用于加强农业职业院校的基础设施、实训基地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发挥政府统筹作用,整合农业职业教育资源,建议由省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对全省农业职业教育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研,在此基础上,对农业职业教育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在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方面的主渠道作用,推动湖南省农业职业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启动了农业国际化实用人才培养项目。2009年8月,学院与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多次洽谈后,决定联合实施“农业国际化实用人才培养”项目。2009年9月,双方各派一名专职人员和若干兼职人员,正式成立“农业国际化实用人才培养”项目部,项目部设于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秘书处,由秘书处负责运作。该项目拟在3年内培养1000名农业领域人才,打造国家援外农业技术人员和高端农业国际化实用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为国家l4个援非中心及相关农业企业储备和输送高素质农业按术人才。目前,项目部已经完成了签订合作协议、管理制度制定、课程体系设置等系列工作。并从集团内部的湘西职业技术学院、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和相关企业员工中选拔学员,拟挑选30—40人进行培训。
二、加强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企合作一体化
企业主动向学校投资和提供技术设备,在校园里建设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2008年9月3日,都市花乡有限公司与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进一步合作,正式成立“都市花乡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生产性实训基地”,将花卉生产基地搬进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共同参与花卉生产。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院抓住契机,从园林技术、园艺技术两个专业着手,启动项目承包教学方案,教师带领学生生产水仙花1.5万盆。这一举措,不仅帮助都市花乡有限公司完成生产任务,及时把花卉产品投放春节市场,同时又锻炼了教师,提高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2008年11月3—6日,由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帮助策划都市花乡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一长沙花艺国际交流会”在长沙成功举办,来自日本、韩国、荷兰、台湾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花艺大师出席了会议。在大会组织的插花大赛中,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园艺技术专业学生向竹君、王鉴、朱娇荣获一、二、三等奖。2009年学院再次与深圳百通通讯设备有限公司达成初步协议,该公司拟投资400万元,在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生产实习工厂,作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同时学院还把自办产业实体基本都剥离出来与专业系捆绑,建立系企一体化运行机制,每个专业系至少负责一个产业实体的经营管理,实现经济效益和教学效益双重目标。
(二)专业创造性地对接产业
各专业系与合作企业创造性地建立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专业+产业+职业”的三业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在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开办的十几个订单培养班级的教学中,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融入了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企业文化,学生前两年半在校内完成专业基础阶段学习,最后一个学期在校企合作企业顶岗实习,形成了“专业+产业+职业”的三业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二是“23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植科系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以“专业+公司(基地)+师生员工”的专业建设模式为平台,创立了“23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特色突出。即以长沙小康园艺园林有限公司(基地)、产学研示范场和校外园艺企业为依托,将学生在校三年的学习全过程划分为三个时段,2个学期在校内进行专业基本素质培养,3个学期在系办公司、实训基地和学院示范场进行职业技能训练,1个学期在校外园艺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打破了常规的教学实训方法,采取“师傅带徒弟”、“项目经理带员工”的实训方法,使学生完全融人生产实践中去,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了解了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为实现“零距离”上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5+3+2”任务驱动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动科系按照畜牧兽医工作任务领域,课程教学计划按模块安排,专业课程分专门技术和专业方向两大模块,其中专门技术叉分为种畜、营养、畜牧管理、动物疾病防治、兽药和畜牧环境与畜场规划六个小模块,专业方向分繁育、养殖、兽医、检疫、营销5个方向,创立了“5+3+2”任务驱动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五天课堂教学,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在校内企业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周末两天集中进行生产性实践。目的在于培养具备“强技能、能管理、会服务、懂经营”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性畜牧兽医人才。
三、建设农民扶贫培训工程。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精神,2003年l0月,学院主动与省扶贫办等有关部门联系并签订了协议,从2004年开始,每年举办3期农民科技骨干培训班,每期培训学员150—200人,培训时间两个月,为全省每个贫困村培训2—3名有一定种养规模和经验的科技骨干。学院党委和行政非常重视农民培训班工作,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领导小组,选派了教学经验和专业实践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教学任务,教师们经过广泛调查,周密制订了教学计划,并根据培训班的要求和农民学员的具体情况,精心组织编写了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两套培训教材,共计80多万字。目前培训班已成功地举办了15期,培训学员3000余人。2006年以来,学院举办为贫困地区搭建科技平台,“养殖业”“食品加工”“种植业”科技兴村项目创业培训班10余期,培训学员600余人,举办草食动物品改员培训班14期,培训草食动物品改员1000人。学员们通过培训,将所学知识带回家乡,致富一家带动一方,发挥了科技带头人的作用。
四、产、学、研、推相结合.致力振兴农村经济
(一)积极推广科研成果
近几年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先后有10个科研项目和成果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进入直接服务农村经济的主战场。动科系欧阳叙向教授自2002年开始研究推广湘东黑山羊生产技术,该技术先后在浏阳、醴陵等四县推广,初步估算可创造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植科系肖君泽教授主持的“外源DNA导入水稻育种研究”科研课题,成功地选育了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长晚籼1号”和高蛋白水稻新品种“长早籼9号”两个水稻新品种,两年来通过学院“长沙小康园林园艺有限公司”这个桥梁,在湖南省长沙、益阳、株洲、湘潭、岳阳等10多个县市推广,推广面积达150多万亩,为广大农民带来了极大实惠。
(二)送科技下乡,帮农民致富
为了贯彻落实湖南省“科教兴村富民工程计划”和“扶贫支教工程计划”,帮助农民脱贫增收,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先后派出30余名中青年骨干教师下乡扶贫支教。2001—2005年,作为技术依托单位,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对口支持长沙县黄兴镇新冲子村。学院派出了9位教师组成的专家智囊团,指导该村制订村级发展规划,举办种养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户科技骨干,指导调整该村产业结构,一年半时间,该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增至4260元,比专家组进村前人均年增纯收入1500多元。2008年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应长沙市科技局和市委组织部要求,向望城县靖港渔业合作社派遣科技特派员董益生老师。两年来,董益生老师与渔业合作社农民打成一片,重点帮助渔业社解决了淡水鱼深加工问题,使该渔业合作社共获得了100多万元的收益增值。2001年以来,按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先后选派了13位青年骨干教师到湘西自治州9个市县的乡镇开展扶贫支教工作,深受当地村民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