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智慧课堂的优势和缺陷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智慧课堂的优势和缺陷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智慧课堂的优势和缺陷

篇1

1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应用现状

1.1智慧课堂设计缺乏科学性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智慧课堂主要通过网络进行学习资料的上传,给学生打造一个类似于图书馆的小型学习空间。但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此种方式并没有在网络环境下发生太多的变化。虽然网络学习空间为学生学习资料的获取和传递提供了便利,但此种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直接交流。

1.2智慧课堂实施过程的不足

网络学习空间具有自身的优越性,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教师只是将网络信息上传到网络空间上,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学活动的开展并没有与之结合起来,也可以说网络学习空间这一资源没有被充分的利用起来,所以其对智慧课堂所起到的辅助作用是很不明显的。

1.3智慧课堂评价方式的缺陷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智慧课堂在结束之后,教师要将自己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反思进行资料上传,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资料上传过于形式化,没有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课堂过程的记录和交流,所以学生对课堂具体情况的了解不够全面,也无法借助教师的教学反思进行学习方法的调整,所以评价形式的缺陷就导致智慧课堂的构建成为了空谈,取得实际效果很不明显[1]。

2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教学策略

2.1智慧课堂设计以智慧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智慧课堂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培养智慧型的人才,引导学生能够自由自主的利用学习方法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网络学习空间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资料,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也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资源,创新传统的教学形式,使数学课堂教学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2]。因此,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设计智慧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小学生身心发展尚不健全,存在很大的情绪波动,而小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性,也要求智慧课堂的构建要遵循小学生的身心特征,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的需求,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变化,这样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3]。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上传一些实际生活中人民币的实际应用知识,让学生意识到人民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如:教师可以首先复习拆分的知识:2里面有()1;5里面有()1;10里面有()1;10个10是()等知识,之后出示具体的1元、2元、5元、10元钱给学生看,并提问:①这一张纸币的面值都是多少?②这几张纸币都是什么单位?③2个1元是几元?可以用哪些面值的纸币来替代?5个1元是几元?可以用哪些面值来替代?此种方式突出了人民币的实用性,实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统一,符合智慧型人才的构建原则。

2.2智慧课堂实施以设计问题为导向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除要发挥网络学习空间的优势,还要通过问题设计和任务教学的形式进行课堂过程的实施,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4]。但是在问题和任务的设计过程中,要与小学生现阶段的身心发展相应,以免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性受到阻碍,从而对问题产生更多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思考和想象的意识,以免使学生落入到思维僵化的窘境中。例如:在学习“角的度量”这节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欲望。①请学生自主画角,谁画的角大?②思考量角时要用什么?③角的的度量器是什么形状的?在量角器上面你观察到了什么?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是通过一步步的问题设计,学生逐渐认识了量角器,会使用了量角器,完成了角的度量,学生的智慧也一点点被开发和激化,这对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是非常有利的,从而有效的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

2.3智慧课堂要坚持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在目前学前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主要体现在以网络为核心的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上,其不仅能够改善传统课堂的枯燥乏味,也能够通过直观、形象的优势生动展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现阶段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这对于小学生一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是非常关键的。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优势不言而喻,但是在其实际的应用中效果并不完美,还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探索更加具有趣味性、适合性、简单性的应用方法,以此来呈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另外,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可以借助网络学习空间中的丰富资源、创新形式改变传统数学教学的弊端,但只有网络学习空间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为其提供支持。因此,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要充分利用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科学构建,最终实现使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的目的。

篇2

一、催化“课堂生成”,点拨课堂智慧的生成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设法给学生以情绪上的安全感,要乐于给予学生需要和渴望的额外帮助。要学会赞赏学生,把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放在首位,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为学生营造一个可以接纳的、支持的、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置身于民主的、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放飞思维。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生成的创造者,动态的课堂生成是基于师生互动的创造。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决定了课堂生成难免存在一定的偏颇、缺陷乃至失误,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对于学生生成的富有创意但陈述不清的信息资源,教师应采用简要概括、重点强调等方式让全班学生清晰地感受这一生成性资源的优势所在;对于学生生成的单一的信息资源,教师可通过追问补充的方式让学生的思考趋向准确、周密;对于学生生成的偏离方向且存在错误的信息资源,教师则应通过争论辨错、反思纠错等方式引领学生回归正确的轨道。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回答做精妙、简要的点拨,可以激发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包括知识、能力、方法甚至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内的可用性资源。但教师如果对学生原始的生成资源不给予及时引导点化,那么,课堂生成的丰富价值将会大打折扣,甚至还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误导。

一个不经意的提问、一个不出众的学生让我们认识到在课堂中必须“催化生成”,应该有效地抓住学生的思维亮点,用我们的真诚赏识去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

二、激活课堂智慧,促使课堂生成更具魅力

面对生成,教师要成为课堂智慧的引领者,帮助学生进行课堂智慧的抉择,让课堂生成更有价值。

当然,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进行课堂智慧的抉择。还要注意帮助学生实现课堂智慧的引申,促使课堂生成更有活力。这一点在对课文的处理上显得尤其重要。文本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与教师开展学习活动的载体,文本的内容、价值取向等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进程的推进。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在新课程观指引下,教师与学生有必要对现有教材做有效处理,智慧地引申,以互动生成的先进理念挑战文本、超越文本……

一个不太“和谐的声音”打破了教师的教学预设,而成为这堂课的亮点,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通过教师智慧地引申,可以架设起师生、生生、生本互动的平台。形成人人参与、自由对话的学习氛围。学生通过讨论、争辩,共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见解、感受彼此的情感,走向生成性课堂教学的新境界。

篇3

智慧教育云平台,是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教学平台,该平台能够满足海量教学数据挖掘、在线教学实践、教学资源云存储等多元化功能,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搭建一个无线互联的教学情境。本文所设计的中职计算机专业智慧教育云平台,主要依托云计算技术和Hadoop集群技术,构建一个用于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资源存储、浏览、编辑、下载、分享、在线教学等一体化云系统,包含教师模块、学生模块和管理模块等部分,能够实现计算机教学资源大数据的快速抓取和存储,很好地解决了中职计算机智慧课堂构建和云教学的问题。

2智慧教育云平台设计与实践问题

2.1开发技术问题

开发中职计算机专业智慧教育云平台,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依托何种技术进行平台开发。目前,可用于云计算、智慧教育平台开发的系统由很多,例如:MOOC平台技术、Hadoop技术等,上述技术都能够用于智慧教育云平台的开发,但这些技术各有优缺点。MOOC平台开发技术相较于传统的网络教学平台而言,能够容纳更多的用户进行在线学习,但并不具备数据挖掘、搜索和分析等功能,相比之下,Hadoop技术是一种开源的,分布式云计算开发程序,利用大量计算机所组成的系统集群来进行数据的挖掘、存储、运算和管理,系统结构较为简单,开发的难度也比较低。

2.2教学方案问题

传统教学模式下,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机房实训”的教学方案,该种教学方案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教学方法比较成熟,在我国各级中职学校中得到了教师的普遍认可和应用,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缺陷,例如:该种模式下,教师往往需要1节课课时在课堂内讲授理论和上机知识,且需要1~2节课课时带领学生到机房进行实践,这期间存在时空上的间隔,学生在课堂内学习的内容,到了机房后容易出现“记忆断层”,这就使得教师不得不在机房实训课前,必须把理论课的知识重新复习一遍,此外,授课过程中,1名老师面对几十名学生,学生一旦有问题,会使老师忙的“不亦乐乎”,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都将受到影响。

3智慧教育云平台设计与实践对策

3.1应用Hadoop技术解决开发问题

通过对比发现Hadoop技术是最适合智慧教育云平台开发的技术体系,为此本文中采用该技术作为平台开发的主要技术。在具体的开发中,依托Hadoop构建存储层、基础层、应用层与访问层4个平台体系,①存储层是Hadoop集群下的存储设备,主要用于计算机专业课程资源的存储,该层包含文件服务存储器和数据服务存储器2个模块。②基础层是平台具体教学模块集中的区域,包含:HDFS数据存储/备份机制、MAPREDUCE支持数据高速计算系统、学生学习模块、教师教学模块和教学管理模块等部分。③应用层主要是智慧教育云平台的服务接口,用于本平台与海量互联网教学资源的相互搜索、数据挖掘。④访问层是本系统的管理最高层,主要分为前台管理和后台管理2个模块,用于对系统进行权限设置和教学管理访问。

3.2依托平台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

智慧教育云平台最大的优势在于:具有对海量教学资源的在线搜索和挖掘能力,可以构建智慧教室进行互动式在线教学。这里的互动式在线教学指的是:运用平台的在线虚拟互动功能,教师能够将理论和实践教学资源以微课视频的形式到平台上,与学生进行实时的在线教学,同时,利用平台的在线互访、学生登录数据统计、精准教学资源挖掘等功能,教师能够统计学生的学习数据,并根据理论和实践教学的需要即时发掘教学资源,变更教学方案,如此一来,教学的主动性、灵活性更强,能够为学生提供别具一格的教学体验,更为重要的是,智慧教育云平台的教学资源和系统功能非常丰富,教师完全可以构建在线的虚拟实验室、虚拟机房,进行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

4结语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若想实现有效的改革,引入智慧教育云平台是一个不错的思路,但在智慧教育云平台的开发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探究了开发技术和教学实践两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思路,然而,仍有一些问题没有考虑到,例如:平台的后期运维管理问题、教学评价的技术性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有待在进一步的技术开发和教学实践中妥善解决,以使中职计算机专业智慧教育云平台实现最优。

参考文献:

篇4

1高效课堂实践缺陷

1.1背离课堂教学的本质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虽然倡导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但由于该理念的形成和积极贯彻是一个不断发展并长期努力的过程,但在高效课堂中,还存在一定缺陷,只重视了对知识的传输,并没有发挥其主体价值[1]。人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认识,但该方式将知识作为认识的唯一条件,从而掩盖了学习者在实际生活中的事实表现。所以说,在高效课堂中,存在大量的客观、技术文本手段,并实现了知识的高效性。在这种追求方式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不是围绕生活展开的,学生在情感意识、亲身体验等方面都没有得到积极完善,从而不利于学生的高效学习。

1.2缺少学习资源意识

在高效课堂教学中,学生缺乏资源意识,不断利用教材上的知识来学习。在长期教学形式下,受学习资源短缺现象的影响,我国教师观念、教材、教案成为学生的主要资源,在这种教学环境下,教师成为主要的专业学者,却降低了知识的科学性[2]。该方式是将学生学习变为一种“死学”现象,选定的教学内容都是在教材上决定的,学生将教材作为主要的工具。而且,高效课堂追求高效率、高效果、高收益,虽然它优化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知识讲授缺点,但在一定程度上,该方式是将问题转接给学生。学生受自由性以及重复性特点的影响,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并没有对知识进行创新、重建,从而形成了规模化、民间化高效课堂的教学方式。

1.3学习方式的模块化

随着工业化生产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教学方式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课堂教学技术主义,从而使教师教学表现为程序化以及简单化。如:在传统课程教学中,是由教师发挥主体,并对整体课堂进行控制的[3]。整体课堂一般为45分钟,主要包括知识导入、知识讲解以及知识训练等部分,每个环节都要由教师的引导来完成。在高效课堂中,将整个课堂主导权给学生,教师只是课堂的监督人员,但实际上,尽管教师使用的教学方式有所转变,但整体上还存在一种技术主义氛围中。高效课堂的形成在表面形式上虽然是自主、合作以及探究方式的学习,但具体上,学习还是种外在的技术文本模式。而且,高效课堂中所有的知识都是沿着各个环节进行传输的,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方式以及学习内容进行强硬设定,还没有实现一定的创新性。所以说,高效课程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模式化表现,不仅没有遵循人的发展目的,在教学中实际是对行为进行工具性的塑造,也扭曲了课堂评价,无法促进育人功能与教化功能的统一实现。

1.4评价方式的单一化

不断追求课堂的高效性学习,导致评价的方式更为单一。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效课程学习对学习目标、学习效果追求得更多。因为一个课程的评价是对时间、学生的封闭式效益以及机械程序作为评价依据的,主要是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影响、课堂学习发展等过程进行量化指标计算,并以单位作为获取知识的主要依据[4]。一般情况下,教师要了解学生在知识学习中获得是什么、获取的数量、获取的时间以及获取的方式,并考虑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这才能被认为高效课堂。高效课堂还是教师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已经达到的教学预期效果,并使学生获得较高的学习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些获得的收益是无法利用量化指标来计算的,因为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学生创造出来的,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互动过程中完成的自然结果。而且,教学质量也不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的,特别对于人的情感、意识、思想等都无法利用数量来进行衡量。所以说,在高效课堂教学中,评价方式的单一化不仅仅会剥削学生的创造能力,还会使学生体现为一直被动学习状态,从而使教学面对一定的恶性竞争状态[5]。

2高效课堂的实践超越探索

2.1发展“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并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方式,整个教学中存在的状态又决定了课堂学习的氛围,所以,课堂教学中,就要建立以学习为目的,以培养人为发展方向的教学目标。在智慧课堂教学中,也将追求“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认为人能够利用知识以及自身的技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但在历史发展上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多个事物以及一些未知事物都能进行最明智的判断,并选择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人在启蒙阶段,就是在不断启发与受教育工作中得到更多的人生智慧,并在实际中努力去开拓,所以说,发展“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能够充分扩展学生的思维,并不是将知识灌输纳入到整个课堂上去。课堂教学并不是放弃知识学习,而是将知识学习与学生的自主性联系在一起。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不仅体现了丰富多样的符号信息,还集合了教师与学生的文化、历史以及合作、交流中的真实阅历[6]。

2.2发挥协同学习与生成性学习

在协同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生成性学习资源,因为随着课程教学的不断变革,要将高效课程转变为智慧课堂教学,就要在学习内容上进行积极改善。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自身的地位,并将教学工作转化为课程工作者,不仅要积极备课,还要促进课程的积极开发。其中,教师要将所学到的知识提升到一定价值,并为学生提供更为有利的学习资源。而且,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心理因素进行积极调整,并将学生的心理变化、身体素质以及环境等条件统一,并使之都参与到学习中去。在传统课堂中,都没有重视学生身体、环境等条件,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亲身感受,还降低了环境相关的知识。因为在对一些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都是从某个情境作为出发点的,然后将材料引入到情境中去,但在实际上,根本没有将问题情境本身转换为问题本身。所以,重视学生身体、环境以及个体的统一发展,能够为学生提供较为有利的资源,并促进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

2.3促进自主化与情境化学习

利用自主化教学模式以及情境化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在高效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利用熟练的技术技巧进行操作的,并对大脑知识进行灌输。而智慧课堂教学在一定方式上转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并对学生的生命、自身成长实施教学。对于自主学习模式,学生能够确定出自身的发展价值,并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与学习评价指标等,对自身的学习情况以及认知情况进行监督、控制[7]。因为在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的方式在其中发挥其较为有利的作用,而且,教学方式的选择与教师、学生都存在较大关系。所以,在课堂教学期间,为学生与教师创建情境教学方式,并根据教学中的内容设置教学情境,从而有效地对学生的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积极调整。在进行自主化教学方式与情境化教学方式中,要实现学习资源的动态性,并有效对学习资源进行重建。同时,在选择这两种教学方式期间,还要根据学生的自身兴趣,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资源。并且,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践过程以及活动过程,并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能够亲身感受到。最后,要在实践中不断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转换,并促进学生的精神世界,以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更丰富[8]。

2.4实现学习评价过程的互动性

高效课堂是将教学活动直接表达出来,而智慧课堂是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方式进行观察,并使学生能够获得亲身体验。智慧课堂中对学习进行评价是将互动性、欣赏性作为主要方式的,在互动性评价中,教师是整体课堂的组织人员,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以及态度,还要挖掘学生的互动学习、合作学习等模式。对于学习评价的欣赏性,主要对学生的兴趣、爱护等进行关注,是对学习过程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的,并对不同的事物进行合理分析、准确判断。现展中,都是强调思维扩展、思维补充等发展方向,在实际的学习中,不仅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还要努力学习别人在情境中体现的优势。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在思想、情感等方面实现重要意义,还能丰富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能力。在智慧课堂中,都是以互动性、欣赏性评价作为唯一标准的,不仅实现了多维度评价,还促进了评价内容的丰富性。

3总结

根据本文对高效课堂实践缺陷以及实践途径的分析与解决,不仅促进了我国课程教学理论的不断深化与研究,还为新课改的积极形成提出实践措施,以保证在课堂开展过程中满足其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平,王学文,殷宪强,等.提高生猪屠宰检疫质量的思考与建议[J].宁夏农林科技,2014(8):69-70.

[2]周海涛,王国己.高效课堂的实践缺陷及其超越[J].当代教育科学,2016(7):46-50.

[3]张晓霞.基于课堂知识点教学的中职英语微课设计:反思与超越[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6(8):14-16.

[4]课题组.构建高效教学模式促进课堂转型发展———小学初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11(4):72-74.

[5]卢晓燕.高效课堂不仅仅依靠模式[J].小学教学参考,2015(18):6.

[6]蔡飞.优化“双主”模式,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考试周刊,2016(15):53.

篇5

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条件,它影响着教师对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支配着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学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所具有的教学实珍智慧的多少及其运用情况。本文试图在探寻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形成教学实践智慧。以期青年教师更好更快地成长。

一、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缺失的原因

1.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及实践训练少。

师范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原来学习的教师教育课程也少,多为《教育学》、《心理学》,而且实践训练的时间短。如许多高校《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为54学时(每周3学时),少的只有36学时(每周2学时),教育实践课程的学时也很少,一般仅为8周。这么少的学时怎能使学生掌握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心理学理论和教育教学实际应用的能力呢,在教师教育较为完善的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是不容忽视的。美国,心理学一般都在9个学分(162课时)左右,师资培训课程中有大约一个学期的时间集中用于教学实践,而且平常也有很多走进课堂、与学生相处的机会。我国教师教育课程门类少,教学实践训练时间短,课程教学理论性强。可以想象,这样的课程设置对后续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形成都难以起到应有的指导和支撑作用,更谈不上形成教学实践智慧。

2.教师入职培训存在缺陷。

教师岗前培训(人职培训)是新补充的教师任教前的职前培训,是一种初步的师范性质的适应性培训。它对新教师转变角色,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更好地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完善综合素质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第一步”。从目前的培训看,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是培训内容不全面。现在的教师岗前培训仅限于教育法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师职业道德四门课程,内容不全面。而美国新教师的培训要求为:增加新教师对教学神圣职责的认识;探究和发展新教师的知识技能、表现和操作能力、研究能力;通过他们对职业的奉献,挖掘科研潜力;体现对所奉献职业的快乐和追求。二是培训过程缺少实践性。表现为缺少实践性知识的讲授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培训人数多,培训内容不能结合各专业具体教学的要求,教师也不进行实践技能方面的训练,因此对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作用不大。

3.职后继续教育中过于注重学历学位,忽视教学实戏智慧。

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理论智慧、工作热情和教学经验等因素的综合。青年教师考虑较多的是学历学位提升,外出进修读研的人数多,而在目前的函授教育中,教育理论类的课程很少(教育学专业除外),而且在三年学习中几乎没有教学实习。由于忽视“校本培训”,忽视教师的课堂行动研究,结果是理论水平、研究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而教学实践能力几乎没有多大长进,这不利于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综合提高。

4.来自教师个人的原因。

许多青年教师在工作之初,非教学工作时间偏多。有的担任班主任,有的兼任辅导员,有的要协助实验室管理,有时还要完成领导布置的其他工作。这些工作让青年教师付出了许多时间,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研究时间,客观上也延缓了教学实践智慧的形成。从主观上看,由于部分青年教师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或存在着专业知识的偏差,或主体意识不强,进取心减弱,教学能力提高较慢。

二、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培育

1.改革教师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师教育的目标偏重于培养学科专家型的教师,课程体系呈现单一纵深发展型,没有体现教学工作的专业特点。从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看,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1)调整课程结构。目前的课程结构中,课程比例失调,教育理论课时偏少,必修课比例较大,选修课比例偏少,教育学科课程的地位不高,教学实施常流于形式。针对目前课程存在的问题,应进行改革,把课程置于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设计和规划,在保证稳定性、继承性的同时,增加前沿性知识;在保证课程系统性、完整性的同时,增加专题性、操作性课程。

(2)强化实践性课程。实践性课程是教师培养中的关键部分,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莫定基础。但是,目前的实践活动存在着问题,如教育见习实习时间短,实习基地少,指导力量明显不够等。因此,要延长教育见习实习的时间,增加次数;建立高校与中小学的伙伴关系,为学生提供类似于临床医学的教学实践情境。

(3)整合课程内容。由于学科发展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学科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综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教师教育课程要体现这一要求。一是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的整合,使学科课程统一于实际的教学情境;二是加强教育专业课程本身的内在整合;三是加强综合课程,开设一定数量的融合课程、广域课程等,提供系列化的研究性课程。

(4)完善教师继续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贯穿子职前和职后全过程的,教师继续教育不单是提高学历,更重要的是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着眼,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加速教师的自我成长,确保继续教育的质量,把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要更新继续教育的观念,重视继续教育的理论探讨,建立适当的评价体系,提高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2.形成专业自我。

专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库姆斯(Combs)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教师的专业教育》中提出:“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有独特的人格的人,是一个知道运用‘自我’作为有效工具进行教学的人。”高自我的教师倾向于以积极的方式看待自己,能够准确地、现实地领悟他们自己和所处的世界,对他人有深刻的认同感,具有自我满足感、自我信赖感、自我价值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教师专业自我形成的过程。研究表明,具有强烈的专业自我的教师常常具有自觉的职业规划意识。当教师了解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认识到自己教学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时,才能做出合理的发展规划,并对未来的发展规划做出适当的调整。在规划、调整、发展中逐步形成教学实践智慧。

3.加速自我更新,做成人学习者。

美国学者舒尔曼(Shulman;L.S.)认为,教师的知识掌握包括七大类:教材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与内容相关的教学法知识;关于学生及其特点的知识;教育环境的知识;有关教育目的、宗旨、价值的知识;哲学与历史背景的知识。教师显然和这一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客观上要求“自我更新”,加强自身学习。教师要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自己始终看作是一个学习者,是一个研究者,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向实践学习。

4.将教学成长过程作为反思的对象。

经常性、有针对性的甚至是系统性的反思能形成教师的创造精神,增强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青年教师要以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理念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回顾、分析、评价,评判教学活动的得失,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习惯,以积极的心态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己、完善自我,促进教学的成长与发展。反思是教师自主意识的表现,是教师独立于外在压力,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计划,如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如何学习及何时学习等,而且有意愿和能力将所订目标和计划付诸实施。这样不断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对自己的教学发展作出诊断,并寻求新的更好的发展策略。

篇6

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条件,它影响着教师对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支配着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学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所具有的教学实珍智慧的多少及其运用情况。本文试图在探寻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形成教学实践智慧.以期青年教师更好更快地成长。

一、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智粗缺失的原因

1.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及实践训练少。

师范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原来学习的教师教育课程也少,多为《教育学》、《心理学》,而且实践训练的时间短。如许多高校《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为54学时(每周3学时),少的只有36学时(每周2学时),教育实践课程的学时也很少,一般仅为8周。这么少的学时怎能使学生掌握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心理学理论和教育教学实际应用的能力呢,在教师教育较为完善的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是不容忽视的。美国,心理学一般都在9个学分(162课时)左右,师资培训课程中有大约一个学期的时间集中用于教学实践,而且平常也有很多走进课堂、与学生相处的机会。我国教师教育课程门类少,教学实践训练时间短,课程教学理论性强。可以想象,这样的课程设置对后续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形成都难以起到应有的指导和支撑作用,更谈不上形成教学实践智慧。

2.教师入职培训存在缺陷。

教师岗前培训(人职培训)是新补充的教师任教前的职前培训,是一种初步的师范性质的适应性培训。它对新教师转变角色,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更好地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完善综合素质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第一步”。从目前的培训看,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是培训内容不全面。现在的教师岗前培训仅限于教育法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师职业道德四门课程,内容不全面。而美国新教师的培训要求为:增加新教师对教学神圣职责的认识;探究和发展新教师的知识技能、表现和操作能力、研究能力;通过他们对职业的奉献,挖掘科研潜力;体现对所奉献职业的快乐和追求。二是培训过程缺少实践性。表现为缺少实践性知识的讲授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培训人数多,培训内容不能结合各专业具体教学的要求,教师也不进行实践技能方面的训练,因此对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作用不大。

3.职后继续教育中过于注重学历学位,忽视教学实戏智慧。

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理论智慧、工作热情和教学经验等因素的综合。青年教师考虑较多的是学历学位提升,外出进修读研的人数多,而在目前的函授教育中,教育理论类的课程很少(教育学专业除外),而且在三年学习中几乎没有教学实习。由于忽视“校本培训”,忽视教师的课堂行动研究,结果是理论水平、研究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而教学实践能力几乎没有多大长进,这不利于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综合提高。

4.来自教师个人的原因。

许多青年教师在工作之初,非教学工作时间偏多。有的担任班主任,有的兼任辅导员,有的要协助实验室管理,有时还要完成领导布置的其他工作。这些工作让青年教师付出了许多时间,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研究时间,客观上也延缓了教学实践智慧的形成。从主观上看,由于部分青年教师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或存在着专业知识的偏差,或主体意识不强,进取心减弱,教学能力提高较慢。

二、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智慈的培育

1.改革教师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师教育的目标偏重于培养学科专家型的教师,课程体系呈现单一纵深发展型,没有体现教学工作的专业特点。从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看,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1)调整课程结构。目前的课程结构中,课程比例失调,教育理论课时偏少,必修课比例较大,选修课比例偏少,教育学科课程的地位不高,教学实施常流于形式。针对目前课程存在的问题,应进行改革,把课程置于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设计和规划,在保证稳定性、继承性的同时,增加前沿性知识;在保证课程系统性、完整性的同时,增加专题性、操作性课程。

(2)强化实践性课程。实践性课程是教师培养中的关键部分,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莫定基础。但是,目前的实践活动存在着问题,如教育见习实习时间短,实习基地少,指导力量明显不够等。因此,要延长教育见习实习的时间,增加次数;建立高校与中小学的伙伴关系,为学生提供类似于临床医学的教学实践情境。

(3)整合课程内容。由于学科发展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学科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综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教师教育课程要体现这一要求。一是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的整合,使学科课程统一于实际的教学情境;二是加强教育专业课程本身的内在整合;三是加强综合课程,开设一定数量的融合课程、广域课程等,提供系列化的研究性课程。

(4)完善教师继续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贯穿子职前和职后全过程的,教师继续教育不单是提高学历,更重要的是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着眼,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加速教师的自我成长,确保继续教育的质量,把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要更新继续教育的观念,重视继续教育的理论探讨,建立适当的评价体系,提高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2.形成专业自我。

专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库姆斯(Combs)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教师的专业教育》中提出:“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有独特的人格的人,是一个知道运用‘自我’作为有效工具进行教学的人。”高自我的教师倾向于以积极的方式看待自己,能够准确地、现实地领悟他们自己和所处的世界,对他人有深刻的认同感,具有自我满足感、自我信赖感、自我价值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教师专业自我形成的过程。研究表明,具有强烈的专业自我的教师常常具有自觉的职业规划意识。当教师了解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认识到自己教学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时,才能做出合理的发展规划,并对未来的发展规划做出适当的调整。在规划、调整、发展中逐步形成教学实践智慧。

3.加速自我更新,做成人学习者。

美国学者舒尔曼(Shulman;L.S.)认为,教师的知识掌握包括七大类:教材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与内容相关的教学法知识;关于学生及其特点的知识;教育环境的知识;有关教育目的、宗旨、价值的知识;哲学与历史背景的知识。教师显然和这一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客观上要求“自我更新”,加强自身学习。教师要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自己始终看作是一个学习者,是一个研究者,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向实践学习。

4.将教学成长过程作为反思的对象。

经常性、有针对性的甚至是系统性的反思能形成教师的创造精神,增强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青年教师要以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理念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回顾、分析、评价,评判教学活动的得失,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习惯,以积极的心态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己、完善自我,促进教学的成长与发展。反思是教师自主意识的表现,是教师独立于外在压力,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计划,如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如何学习及何时学习等,而且有意愿和能力将所订目标和计划付诸实施。这样不断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对自己的教学发展作出诊断,并寻求新的更好的发展策略。

篇7

1. 性别因素。在现实学习生活中,任何阶段的男女学生都具有其各自的性别特点,而性别差异蕴藏着极大的教育潜能。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和麦科比认为,在说话、朗读、口头语言的表达方面,女生明显优于男生。事实也是如此,我们发现在学校的演讲、朗读、小品、讲故事比赛中,女生的成绩总是较男生好,就是平时在课堂上,女生就声音的洪亮、语句的流利、内容的准确上都优于男生。所以,作为教师应重视这一差异,因“性别”施教。

2. 性格因素。心理学家认为,尽管人的性格千差万别,但从行为表现来说大体可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性格内向的学生在语言表达上与性格外向的相比明显存在着差异。内向的学生一般都不善言谈,即使心里有话也不主动表达,长此以往,就会产生一种自我封闭的心理,一说话就显得面红耳赤,结结巴巴。作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因“性格”施教,切不可认为这是消极态度,给予批评,否则将使其更加内向。

3. 环境因素。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见识、知识水平、社会交往和所操语言的音准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师要及时了解这些,帮助一些言语表达有障碍的学生尽快适应。

(二) 语文课堂教学因素

1. 课堂情感因素。在学习的情感方面,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学习动机较多地来自于活动本身,如教学内容的生动有趣,贴近自己的生活,教法直观、形象、丰富等都会影响学生的言语智慧的成长。

2. 知识、技能基础的因素。良好的言语智慧,有赖于良好的知识与技能基础。词汇量不足,基本语言结构不熟悉,日常交际用语不熟悉,知识不牢固,这一切都会影响学生言语智慧的成长。因此小学生经常会由于某些知识的缺陷或没有正确的言语习惯而影响言语智慧的成长。

3. 方法与策略的因素。没有正确的学习策略、恰当的学习方法,必然会影响说的能力的提高。

4. 教师评价机制因素。小学生学习的热情不稳定,易变化,一旦学习有困难或其他一些原因,他们会丧失信心,不敢开口。当学生心理上紧张,怕犯错,信心不足时,其心理语言活动、说话的能力自然就会受到影响,这时,教师良好的评价将直接促进学生的言语智慧的成长。另外,在学生的言语智慧尚不完善的时机,教师良好的引导将让学生的言语智慧得到进一步提升,获得充分成长。

二、促进学生言语智慧成长的策略

(一)在静心揣摩中开启学生的言语智慧

言语智慧是一种言语的心理敏锐感,这种心灵的敏感是需要反复锤炼与打磨的。美国作家桑伯格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有这样的体会:“在我写作时,句子栩栩如生,动词翩翩起舞,名词色彩闪烁,余音缭绕。”对言语特殊的形象感、敏锐感来源于他毕生对言语的研究,在80岁高龄时,他“仍在研究动词以及任何衔接名词的奥妙”。可见,言语智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个体的言语智慧优势潜能只有在长期的言语学习、研究、磨砺中才能得以真正显现和发展。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当自始至终关注课文的言语表达形式,比较、揣摩、品味、鉴赏课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句子、段落,领悟如此言说的精妙、传神之处,从而磨炼学生对言语的敏感性。尤其是那些含义丰富、隽永、贴切而又富有表现张力的“点睛之笔”,更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去推敲、体会。

课例一:

在《小伙伴》一文中:“什么话也没说,把夹着黄油的面包掰成两半,把大一点儿的放到玛莎手里,说:‘赶快吃吧。’”对这一句的体会,张老师是这样引导的:

师:玛莎听了维加、安娜的话,心里很难过,还一个劲地责怪自己太粗心了。这时安东来了,他是怎么做的呢?请你仔细读第8段,静下心来,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安东很大方,他把大一点的面包给了玛莎。

生:我从安东说的“赶快吃吧”,感受到安东比维加、安娜还要关心玛莎。

生:我觉得“什么也没说”写得好,我想安东可能当时来不及说话,急着要把面包给玛莎。

生:我还有要说的。安东什么也不说,是因为他知道玛莎最需要食物,说什么话也没用。

师:说得好!安东真是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现在我们再来读读这一段,你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在这样的引领揣摩中,学生对言语表现形式的关注定会更自觉,言语智慧就在倾听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课例二:

在《天鹅的故事》一文中,对老天鹅“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一句的体会,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静心揣摩的:

师:感人至深的文章需要静心体会,尤其是对于那些令你心中一动的词句,最好静下来想一想:这个词、句表达了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写。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这三个段落,将自己的感受写在词句边上。

生:我读到老天鹅“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这一句时,感受到老天鹅很坚强,有一种奋不顾身的精神。

生:我读到这里,心想:老天鹅的胸脯和翅膀是肉长的,砸在这坚硬的冰面上,肯定很痛,也可能会受内伤。但是,为了找到食物,为了能够活下去,老天鹅还是一次又一次地往冰面上砸,这是多么伟大啊!

生:我觉得“像石头似的”这个比喻写得好,让人感受到了老天鹅很硬。

生:“硬”表明老天鹅有顽强的意志,它一次又一次地扑打,不停止。

师:说得好!所以,老人又称它是“顽强的破冰勇士”!一般地讲,我们总是将静态的比喻成动态的,平凡的比喻成美丽的。这么美丽的天鹅,却比喻成了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这个比方打得好吗?

生:老天鹅从空中笔直地扑下来,就像石头一样。

生:石头不会感觉疼痛,老天鹅是不怕痛,不怕受伤,连吭都不吭一声的。

生:像石头一样落下来,表示力量大。

生:这样一比喻,让人更加敬佩老天鹅了。

师:同学们这样说,这个比方真妥帖,真形象!现在再来朗读,你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在这样的引领揣摩中,我们培养了学生的语文意识,即对言语表现形式的自觉关注;而让学生倾听自己的声音,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在朗读训练中,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学习倾听自己朗读的声音,从语音的变化中感受课文语言的独特魅力,感受语音中传达出来的特殊韵味,因为任何感情的细微差异都可以在言语节律、语调、语气中得到表现。敏锐地触摸这些细微的差异,才可能让语言鲜活起来,才可能让学生对言语敏感起来,才可能生长出言语智慧的触角。

(二)在积淀知识中磨炼学生的言语智慧

言语智慧其实是一种言语表达的灵气,而这种灵气来源于文化的积淀。这就需要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和丰富的言语实践,以逐步增厚自身的文化底蕴,不断培植丰厚的言语智慧的土壤。

1. 走进文本获得精神的丰富与提升。文化、精神是通过言语这个载体传承与发展的,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的丰富内涵,就是把一行行的语言文字变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实现与作者的精神对话,就能潜移默化地将潜藏于言语中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化入自己的心田,构建起民族独有的文化心理结构,犹如在母亲的怀抱里吮吸乳汁获得成长一样。这样的言语学习就与精神成长同构共生,成为培植言语智慧的精神土壤。

2. 超越文本获得言语的滋养与积淀。学生在解读文本获得情意熏陶的同时,自然对言语的法则、规律以及言语素材有了真切的体验,并内化为“内在知识”。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超越对文本情意的感悟,进而实现个性化的言语学习与积累。“一个人在学习言语的过程中,他所听到、看到的言语是千差万别的,而对纷纷作用于他的言语又会表现出他主观的独特的选择性,因而被他内化的词语、句式必定有别于其他任何一个人,而用它们来表达各自不同的思想感情时也会有不同方式的组合。”言语只有真正融化在个性生命之中,才具有生命力和表现力,才会适时迸发出来,成为智慧的言语。

(三)在课堂生成中促进学生的言语智慧

言语智慧是一种实践性智慧,是一种建于言语经验基础之上、在生活中生成的言语智慧。这种智慧绝不仅仅是通过“言语知识——言语能力”这样一种转化模式来实现的,而主要是通过学生无限的、自主的、生活化的言语实践活动获得的。

课例三:

教学《第八次》一课时,王老师是这样做的:他发现文中布鲁斯王子动员号召人民起来抵抗的情节省略了,留下了空白,也留下了一个想象补白的空间,便即兴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布鲁斯王子会怎样运用蜘蛛织网的故事来动员人民呢?请你当一回王子,写一份简洁有力的动员书。课堂上,学生的言语智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生:父老乡亲们,同胞们,苏格兰在经受侵略,苏格兰在经受磨难,苏格兰在哭泣,在流血啊!虽然我们一连失败了七次,但那算得了什么?你知道吗,就连小小的蜘蛛都能坚持不懈,第八次结成了一张网。难道我们连一只蜘蛛都不如吗?我们一定能像蜘蛛一样,获得第八次抵抗的胜利!勇敢的苏格兰人,拿起你的武器,跟我前进吧!(掌声)

篇8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尘封的记忆、开发学生幽闭的心智,从而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那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充分应用教学智慧

教学智慧是指教师具有的独特教育机智,它包含敏锐捕捉课程和根据课堂教学变化并做出快速反应的个人智慧。教学智慧的缺失是制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瓶颈”。

1.利用教学技巧。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地方。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育情境,因势利导、寓教无痕,让学生感受化学的乐趣,那学生的学习将会更为主动更加有效。例如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用白磷的自燃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原理向学生解释了“神婆”捉鬼的一些把戏,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增强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产生健康向上的情感体验。又如进行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教学时,采用写有化学式的卡片进行教学,从而有效消除由于化学式书写没过关而影响化学方程式书写教学顺利进行的缺陷。

2.运用教育机智。课堂是生命涌动的地方,课堂教学千变万化,突发性教学事件在课堂上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常见的。教师面对偶发的教学事件,能否随机应变,灵活果断地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记得有一次讲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在准备加热试管中的高锰酸钾时,才发现忘了带试管夹,为不使课堂教学中断,笔者灵机一动,拿起放在一边的纸槽,将其套在试管的中上部替代试管夹。同学们一看加药品的约槽竟然还有这般的功用,顿时为老师的“创举”所折服,佩服之情溢于言表。

3.展现教学风格。前苏联教育家米哈伊尔·斯维特洛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助手。”教师具有幽默的个性,在课堂中就能用风趣的语言和方式展开教学,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激情而又不乏效率。例如讲到电解水实验时,正当学生对如何记忆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而烦恼时,笔者用“父亲(负氢)”来描述这一实验结论,学生听了这风趣的言语,都欢笑不己,眉间忧烦一扫而空,学习热情油然而生。又如讲到分子运动造成酒气扩散到空中引起人的嗅觉时,笔者说:“原来嘴馋不是我的错,都是分子运动惹的祸。”学生被幽默的言语所影响,情绪高涨。严肃紧张的气氛一下变得活跃起来,幽默收到明显的效果。

二、合理使用教学资源

课堂承载着培养和提升学生多方面能力和素质的任务,制约课堂教学实效性提高的另一因素便是课堂教学资源。

1.追求教育和谐。课堂教学是一种通过知识引导学生发展心智获取智慧的学习活动,教学效果的高低取决于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达成度。教育的和谐决定着教师对学生智慧的引导、激发和唤醒的程度,它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起点。由于初三才设置化学课程,而且初中化学侧重于启蒙教育,学生学习化学的起点线相对一致,因此,在实施和谐教育方面,化学学科有着独特的优势,它使“待发展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更容易完成。现实中,其他学科学习不尽如人意而在化学学习上表现优异的情况屡见不鲜。究其根源,不外乎是化学学科为“待发展的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具有共同发展起点的和谐教育环境。为此,在教学中,特别是第一堂课及第一个月的教学应加强对“待发展的学生”的关注,重视对这部分学生知识掌握状况和学习方法指导,同时加强对元素符号识记、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书写等这些知识关联性强的教学,确保每一位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进程中“不掉队”,为教育和谐的实现,提供条件支撑。

2.创新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要提高课堂效率,首先就必需从教学手段的创新着手。化学教学中,卡片、微粒模型等的合理使用是突破教学难点、实现高效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如进行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教学,在介绍最小公倍数配平方法前,先让学生用氢分子、氧分子和水分子的微粒模型进行氢气燃烧反应如何实现质量守恒的微观过程操作,使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应用了最小公倍数的原理,从而为该配平法的顺利学习扫清了障碍。此外,应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化学课件,能再现难以观察清楚或不易完成的实验,引领学生进入微观世界的神秘领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例如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时,由于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肉眼观察不到,学生对它缺乏一个感性的认识,因此对这个定律微观解释的知识很难建构。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先向学生演示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然后从分子、原子的微观角度用多媒体演示了这一变化过程,在多媒体课件强烈视听效果的冲击下,一切化学反应应遵循质量守恒的原理也就呼之欲出了。

三、科学拓展课程文化

课程文化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其中的一个核心便是教师创造性开发课程。新课程教材为教师创造性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空间和操作平台。

篇9

中学语文与思想政治在教学上有密切关系,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把二者孤立起来,而要在教学中加强联系,融会贯通。一方面,要求政治教师加强语文知识修养,把语文知识渗透到政治教学中去,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感染学生,用语文概括方式归纳概括政治知识,用语言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分析解决政治问题;另一方面,要求语文教师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要关心、了解社会热点问题,把语文教学和当前社会热点联系起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让学生从小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把个人前途命运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将思想教育贯穿与语文教学之中,让学生欣然接受?在此谈几点看法。

一、以语文课堂为主阵地,提高思想教育的长期性。

课堂传授的教材知识本身就凝聚着人们的智慧和灵感,闪烁着思想教育素材的光芒,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完美的个性,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语文教材中选入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它们不仅启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德行,而且读来赏心悦目,情感激荡,长期陶冶,会对生活充满希望,会追求阳光,会走向更加健康的思想殿堂。

将政治思想教育贯穿于语文课堂,思想教育显得生动具体,形象可感,比干枯无味的说教更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也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如晗的《谈骨气》一文中引用了孟子的话“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来证明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他远大抱负的体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是他人格光辉的闪光点……这些传统名篇中脍炙人口的名句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再如写革命前辈的诗篇,更是充满了对光明的向往、对真理的追求:“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些文章直接感染学生,熏陶学生,也是我们进行思想教育的经典材料。

可见,思想品德教育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有其长期性。“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的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积极的作用。所以,课堂的思想教育贵在日积月累,侧重潜移默化的熏陶,具有长期性。

二、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净化学生心灵。

教材既是知识的载体,又是思想教育素材的载体,语文教材更是一座思想品德教育的

富矿,其中充满了古今仁人志士的豪情壮举、锦绣文章和革命事迹。如果用心挖掘,就能够很好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受到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熏陶,陶冶他们的情操,养成他们的高尚品德。

如在讲贾谊的《论积贮疏》中,不仅强调了重视农业、提倡积贮的思想在历史上的进步意义,而且重点剖析了“仓廪实而知礼节”管子的这句话。它不仅体现了古代统治者的治国方针,而且也是当代执政者使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战略决策。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作为在优越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更应该“知礼节”:在学校要尊敬师长,在家里要孝敬长辈,在社会上要尊老爱幼,勤劳节约,明礼守信,只有这样,你才会做人,会生活,会学习。

所以,教师不只为了传授知识,还要善于捕捉思想教育因素的闪光点来点燃学生“求知识学做人”的火焰,培养品质优良的新型知识人才。

三、把握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契机,强化育人效果。

爱因斯坦说:“无论多么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是不行的”。课堂教学同样不能强加于

人。教师要善于把握契机,激发学生情感,并把他们转化为道德感,内化为道德品质。比如,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如果教师在上课时适当的加一点拨和引导,就会使学生一方面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而且会懂得我们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以后会更加珍惜,发奋学习。

篇10

我认为课堂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通过课堂实施思想品德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

1.1 课堂上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如要求学生穿戴整洁、搞好卫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上课起立问老师好、回答问题举手立正站好、遵守课堂规则等又渗透着礼仪纪律教育,可以培养好的行为习惯;上课前,要求学生查工具书,看课后练习,认真阅读教科书,做好课前预习,这样在学习中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自强的意识。这些良好的习惯正是形成优良道德品质的基础,是教书和进行学科思想品德教育渗透的前提和保证,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句话非常精辟。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读书很重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优秀的品德更为重要。

1.2 将思想品德教育寓于各科知识,贯穿于课堂,思想品德教育显得生动具体、形象可感,比干枯乏味的说教更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也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如在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好习惯;语文课上有关热爱祖国、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歌散文,要求学生背诵并谈自己的感受;音乐课上,在音乐欣赏、歌词内容、创作背景中让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1.3 思想品德教育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有其长期性和层次性,而课堂的思想品德教育贵在日积月累,不会提过急过高的要求和强加于学生的说教,而侧重于潜移默化的熏陶。

2.注重实践体验,让学生在操作中学

篇11

如何正确处理好“导”与“演”的关系?

1.转换师生角色,变“教师”为“导演”,变“学生”为“演员”。要处理好“导”和“演”的关系,教师要做到从内心里搬开横在师生之间的那张讲台,把三尺讲台看作是一个微型舞台,把自己当作是导演,把学生看作是演员。导演不是舞台的主角,而是幕后人员,不会随意跑到舞台前对演员指手画脚,更不会站到舞台上和演员抢占风头。所以,教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就应该相信学生,做到在课堂上不和学生抢占风头,要沉得住气,要耐得住“动”。

2.精心设计导学案,把“教”转化为“导”,转化为“学”。李炳亭先生关于教学的四个隐喻之一是:教学是1+3=5这句话的隐喻是,教学即把“教”转化为“导”,转化为“学”。如何才能实现这一转化,精心设计导学案是关键。一名优秀的导演在组织演员拍戏之前,一定会对剧本精挑细选,包括人物的台词都会字斟句酌,力求做到唯美。同样的道理,教师要当好学生的“导演”,就要做到脑中有标(新课标),心中有本(教材),眼里有人(学生),认真分析学情,精心筛选训练题,设计出最优质的导学案,巧妙地将教师的“教”设计为“导”的形式,引导学生成功地开展自学、对学、群学,学有所获。

二、风筝学说——放与飞的关系

在高效课堂思想体系下,学习是什么 ?李炳亭先生作了形象而精辟地论述,他总结归纳出了关于学习的四个隐喻,其中第一个就是:学习就是做游戏。这种说法让我眼前为之一亮,使我想起了和孩子们一起放风筝的情形。其实,教学很像是放风筝。风筝飞得高不高,飞得远不远,除了风筝的制作好不好之外,最重要的还在于放风筝的人是否懂得放风筝的技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就像是风筝,而教师就像是放风筝的人,学生的“飞”取决于教师的“放”。

1.选择合适的天气、场地——即创设好的学习环境。放风筝最好选择晴朗的天气,天气好,人的心情也格外舒畅,还要有微风。没有风,风筝飞不起来;风太大,风筝容易栽跟头。除了天气适宜之外,还要选择开阔的场地。教学也是如此。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体验到学习就像是做游戏一样轻松、快乐,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精心为他们营造一个适合“放风筝”的环境。教师要慷慨地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而不要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物”。教师还要尊重每个学生,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俯下身来和学生平等对话、相互交流,让每个学生都能敞开心扉与老师平等的进行知识和智慧地交流,师生拥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和谐共鸣。

2.掌握放风筝的技巧——抓住时机,收放自如。风筝能够飞上天,除了有风之外,还需要提线的牵引,因为断了线的风筝注定是飞不远的。这个提线的牵引在教学中就好比是教师的引导,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会形成“众鸟乱飞”的景象;反之,教师干预过多,又会束缚学生的手脚。学生的思维得不到碰撞,灵感就不会产生,学习就缺乏了主动性。因此,优秀的教师应该懂得该放手时就放手,绝不犹豫不决;懂得该煽风时就煽风,绝不冷眼旁观;懂得该提线时就提线,绝不“放任自飞”。教师“放”的技巧越高,学生“飞”的能力就越强。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放手”和“引导”的尺度,既不“牵着”学生走,也不“弃学生于不顾”,这样教师的“教”才会游刃有余,学生的“学”也会水到渠成。这样,既发展了学生,也成就了自己。

三、足球学说—— 抛与练的关系

教学是什么?李炳亭先生说“教学就是踢皮球”。一个优秀的足球教练,一定善于引导球员及时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鼓励球员发挥优势,督促球员弥补不足;一定擅长打造团队,充分调动所有球员的主观动能性,并激励他们勇于拼搏,乐于战斗,精诚团结,众志成城;一定能够立足于自己的岗位,保持好自己的角色,绝不会“越厨代庖”,跑到足球场上代替球员踢球……教师很像是足球场上的“教练”,再优秀的教师也不能用自己的“教”来代替学生的“学”。学习必须是发生在学生身上,并形成学习情感的“经历和体验”。

1.坚持激励为主,增强学生自信。一名优秀的足球教练,他一定懂得激励比责备更能激发球员的斗志。因此,无论是在赛场外,还是在赛场上,球员总能感受到教练鼓励的眼神和激励的话语。有了教练的激励,球员才能在赛场上自信满满。法国教育家第惠多斯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上,学生有了教师的激励,学习起来才会更有动力。因此,教师要拥有一双慧眼,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优点,并努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这一优点,这样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有哪些优点更能带给学生自信心和自豪感。然后,教师针对学生的优点给予真诚的赞美,激励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贴近。同时,教师也要敏锐地发现学生身上的缺陷或不足,并通过恰当的形式让学生看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奋起直追,不断进步。

篇12

目前,我县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教育现代化工程,我校目前每个班都配备了高质量的交互式电子白板。从陌生,怀疑,好奇,到主动地尝试,交互式电子白板得到了我们每一位老师的肯定,这一项新技术正不知不自觉走入我们的写字教学中,并成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助手、朋友、伙伴。经历了前期的尝试、技术熟练过程,我们开始关注交互白板与写字课堂教学过程的深入整合。

1.运用交互式白板资源库功能,激起写字兴趣

写字教学条理比较简单,但是写字训练真的太枯燥了。黑板是传统课堂教学中呈现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媒体工具,但信息呈现的过程慢、信息量小,不能即时呈现各种图表、动态画面、长期保存等缺点也很明显。所以我们在写字教学中,如果注重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多种功能来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与激情,并使之得到维持、强化和巩固,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借交互式白板的特殊功能,突破写字教学中的重难点

汉字以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墨色的浓淡、行笔的急缓来抒发感情和意境,被美喻为纸上的音乐和舞蹈。用汉字写成的书法作品,有的如钢筋铁骨,苍尽有力;有的如行云流水,轻盈舒展;有的清秀隽永,有的圆润有致。但是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如果在黑板上机械重复地说点、画、钩、撇、捺等的示范笔画的写法,学生会感到乏味、无趣,并且由于书写材料和空间的限制,不能把知识点示范清晰,特别是一些难点与重点,更加难以突破,往往影响了教学效果。而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来教学,则能使这种枯燥无味变得生动、形象、有趣,同时又可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并且能有效的克服写字教学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直观的观看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展示的汉字书写的动态过程,特别是重点和难点部分的动态提示,反复强调,比教师当堂书写更易引起学生兴趣,课件提示的结构疏密的特点,以及点画轻重,行笔急缓的各类提示,让学生学会观察,发现规律,提升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

本学期在执教《多彩的撇》一课时,我设计的白板课件,将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趣的展现出来,色彩鲜明,而且清晰、规范,重点、难点容易突破,书写规则的揭示生动有趣,使学生易学易记,印象深刻,整个书写指导过程也不受教师个人水平的影响。我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功能,在教学时配上动画、图片、声音、文字等,图、文、声、画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写字的兴趣。教学三种撇画(斜撇、竖撇、平撇)的书写以及含有撇画的汉字的书写这一环节,这是一个难点,传统课堂教学中,学习形式会很单调,教师的讲解只是生硬的让学生接受,而运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拉幕、探照灯、拍照、擦除等白板的这些特殊效果和应用技巧,设计出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特别是白板对动画、视频的随时暂停控制与标注使教师能够更加自主的应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弥补了很多课件交互性较差的缺陷。白板的标注和标签功能,能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时的难点,有非常好的效果。我还应用了白板钢笔和荧光笔的书写功能,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时的重点和难点(例如撇画的长短,角度等),我书写并讲解重难点时,运用遮盖、显露、探照灯、拍照、擦除等这些特殊效果和应用技巧,更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活跃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3.融交互式电子白板于写字教学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篇13

一、智慧教育是依托新一代的通信技术

所打造的互联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新型教育形态和教育模式

《世界教育信息》:尊敬的余教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本刊的专访。首先,请您介绍一下智慧教育的概念。

余胜泉:IBM公司所提出的“智慧地球”的概念后来演化出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电网、智慧医疗、智慧水资源、智慧教育等相关概念。智慧教育就是依托互联网、云计算、无线通信等新一代的通信技术所打造的互联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新型教育形态和教育模式。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是自我导向的、充满内在动机的,学习是有趣的、可定制的、有丰富资源支撑的。智慧教育的本质是智能化的、可定制的教与学。

智慧教育是能够给学习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性、适切性的教育。它可以培养有思想和技术素养的公民;可以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生理、情感和精神的发展;可以提供增强个人优势和能力的机会;可以增强家长、学校、社区、社会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智慧教育通过信息技术分担大量繁琐的、机械的、简单重复的教学、学习和管理任务,满足教师、学生、管理者、家长以及社会公众的工作和学习需求,可以让师生有更多的心理资源,如注意力、创造力、动力系统等,投入到更为复杂的、更有价值的教学和学习任务中,从而保证学生的批判能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社会性能力等得以发展,以适应21世纪的发展需求。

智慧教育的核心追求是技术和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内容呈现形式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教与学关系的创新,最终实现教书育人的创新。

《世界教育信息》:智慧教育环境的核心特征是什么?

余胜泉:智慧教育的教学环境是一种智慧的教育环境,它有八个方面的核心特点。一是情景感知,能够感知教与学活动实施的物理位置信息,感知教与学活动场所的环境信息,感知学习者的专业知识背景,感知学习者的学习状态,感知学习者的知识背景、知识基础、知识缺陷、认知风格等;二是异构通信,智慧教育环境有不同的装备和设备,各类资源被融合到环境中,不同设备之间可以无缝通信、异构通信;三是无缝移动,在学校、家庭、社区中,学习是连贯的,不一定要集中到一个地方,而是可以在整个环境中无缝移动;四是自然交互,以语音、动作、眼神、手势、姿态等自然姿态进行深度互动并跟踪记录,且为自然交互的方式;五是任务驱动,学习环境能够理解用户的行为和意图,主动提供交流和服务,在使用各种系统的时候,从“人找信息”变成“信息找人”,系统能感知到人所需的服务,人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学习技术;六是可视化,各种数据实现可视化的呈现,如可视化的监控、数据操作、各种图表、各种表格等;七是智能管控,通过数据精确了解管理对象的深层次信息,并做出科学决策,实现智能控制、诊断、分析、调节、调动;八是自动适应,系统能根据需要自动适应,根据用户的学习偏好和学习需求,个性化推送学习资源或服务。

二、智慧教育可以根据个人的独特信息

推送个性化的教育

《世界教育信息》:请您举出一些智慧教育的典型案例。

余胜泉:IBM在推广智慧教育的时候,曾提出“The Classroom Will Learn You”――今后你进入教室,它能感知你,知道你是谁,知道你的特点、个性、知识结构等,根据这些信息来推送个性化的教育。感知、分析、决策、适应、个性化等是各种智慧教育形态的共性特征,以下我举出一些具体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