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汉语国际教育对外语的要求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983年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成立,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诞生,距今已有33年。而对外汉语专业(现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则在之后的1985年进入高校。1985年,国家率先批准在北京语言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四所高校成立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在当时和稍后的一段时间为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培养大批专业人才。2008年,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增设对外汉语专业,当年开设此专业的高校有138所,截至目前,已有342所高校设立了这一本科专业,其中大部分为地方院校。
国家大批量地在高校中增设对外汉语专业,其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的汉语教师;但是从目前人才培养的情况来看,其效果却并不让人满意。其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困难之间的矛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令人堪忧,据有关调查数据分析显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毕业后能直接从事汉语教学工作的几率不超过15%。安博教育集团与清华大学合作的《2008年专业景气度调查报告》称,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生所从事职业与所学专业的匹配度为中等,其最为适合的TOP5岗位中均与汉语教育无关。
第二,对汉语国际教育学科性质认识不清。汉语国际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汉语言文字教学,其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是让愿意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学习、掌握好汉语汉字,培养他们综合运用汉语的能力。对学科性质认识的模糊直接影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规划。该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突出相应的汉语言文字学功底,却对外语能力要求高。第三,教学计划模糊。在大家都在追赶“汉语热”的形势下,很多高校对该专业应制订什么样的教学计划却缺乏明确的要求与规定。多数高校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中文、外语、教育的混合,核心不突出,板块不明确,致使毕业的学生中语文不如中文系毕业生,英文不如外语系毕业生,教育不如教育学院毕业生,处于极度尴尬的地位。
二、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环境特点
地方高校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办于各地经济发展情况参差不齐,办学条件和环境也不一样,总的来说,其人才培养环境存在以下特点。
第一,师资。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以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师为主,专门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较少。教师的专业背景将影响到教材选择及教师授课的模式与方法,对学生专业发展产生限制。
第二,实践基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以培养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为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实践是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地方高校所在区域普遍存在经济欠发达、国际交流渠道狭窄、留学生资源匮乏的情况。缺乏教学实践基地,教学理论知识无法运用于实践,学生的学习技能也不能在实践中得到反馈和检验。
第三,课程设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汉语语言学是主体和核心,教育类和文化类是其重要的“两翼”。以地方高校J大学为例,J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汉语语言学相关课程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六门专业必修课共计320学时,占全部课程学时的12.05%,教育文化类必修课程所占比为21.39%,未能体现“一体两翼”的课程结构特征。
第四,就业需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后能直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几率较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去向分布最集中的职业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事业单位、外资企业。其毕业后从事职业与所学专业匹配度为中等。
三、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举措
1.明确身份地位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应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汉语言文学进行区分。在课程设置、授课方式上突出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对象。如讲解现代汉语有关汉语语言要素知识时,可结合外国学生学习汉语时常犯的偏误来讲授。
2.师资引进与进修
师资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及特色。地方高校应大力引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尤其是高职称教师。专业教师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设置以及授课方式上能更具有针对性。对已有的教师团队应提供赴国内高水平高校本专业进行进修或参与本专业高水平研讨会的机会,以改善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3.建设实践基地
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加大力度建立一批专业对口实践和实习基地,加强与本地外企联系,扩大本专业学生与外国学生接触的渠道,积极开展多种方式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机会。并创造机会选派学生赴海外进行实习交流。
4.课程设置
篇2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及国际地位的提高,目前在全球兴起了汉语热。在汉语热的新形势下,国家汉办提出了实施对外汉语教学的六大转变:(引自“新华网”2008年12月25日的相关报道)目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已从“对外汉语”进入“汉语国际教育”时代,专业内涵丰富,专业概念的外延不断拓展,汉语实现了从“教学”到“教育”,由“国内”转到“国际”的转变。为了适应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新发展,新形势,2012年国家教育部将“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和“中国学”三个专业进行了整合,设立了“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与过去的对外汉语专业相比,目前汉语国际教育发生了五个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1.教学对象构成的多元化。过去对外汉语教学主要教授的对象为没有汉语背景和非汉语区的非华裔以及华裔。而现在汉语教学对象的范围正在逐步扩大,教学对象的构成更加丰富和多样,除了过去的没有汉语背景和非汉语区的非华裔以及华裔之外,现在又增加了很多汉语区接受过很少汉语的非华裔、非汉语区接受过很少汉语的华裔等。2.教学对象学习目的多元化。他们的学习目的都由以前的三大类:完成外语要求、寻根或对汉学感兴趣,发展到现在的多种类别,包括商务谈判、法律研究、新闻、艺术、科学、工程、政府及公共事务等等。3.教学层次多元化。目前我们的教学机构已经由单纯的大学本科教育逐渐转向多层次教育。目前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机构种类逐渐增多,包括中文学校、小学、中学、大学、孔子学院、私有教育企业等等。4.教学模式和方法多元化。汉语教学的教学模式由以前的单一课堂讲授向多样化、媒体化教学发展,如海外学习与在华学习相结合、本校学习与跨校学习相结合、课堂学习与工作实习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远程教学相结合、传统教学方法与新的科技手段相结合等等。5.教学内容的多元化。目前的汉语教学内容除了基本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之外,专门用途的汉语课程内容越来越丰富。如商务汉语、法律汉语、医用汉语、旅游汉语等。(引自吕蕴鸽,2010,“新时期对外汉语教学呈现的特点及本科教学的定位”)面对国家发展的新形势,新的学科、专业的调整,高校必须改革过去对外汉语本科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根据汉语推广的新形式,新要求,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新的思考和定位。因此,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教育理念的研究和实践势在必行。
一、目前各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情况
为了了解各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设定的情况,我们抽样选取了一些学校,以下是几所高校所设定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目标:1.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学制四年,着力培养系统掌握汉语言与中国文学、文化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掌握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国际汉语教学及应用的基本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胜任国际汉语教育以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等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引自/n675582c1268.aspx)2.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法语基础,具备较好的语言应用能力,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了解,能在国内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以及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涉外企业、事业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引自/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603)3.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英语言基础,具备较强的汉语言文字表达运用能力和较流利的英语交际能力,能够较全面地掌握中国语言、中国文化及跨文化交际等相关方面知识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引自/shownews.asp?id=1613&foid=448)4.本专业培养具备汉语及语言学等方面的专业技能,能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相关部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文字管理及语言应用方面的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引自李思源,2014,“黑辽两省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发展状况调查与分析”)5.本专业主要研究针对母语非汉语者的语言教学与应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培养学生具有对外汉语教学及涉外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引自李思源,2014,“黑辽两省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发展状况调查与分析”)纵观以上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1.各高校目前的人才培养目标还没有能很好地突出汉语国际教育的专业性,还没有将传统的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清楚地区分开来。2.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地区优势和学科优势还不突出,存在趋同性。
二、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教育理念的探索
随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确立,过去的对外汉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理念已经无法适应汉语国际推广新形势的发展,因此,立足汉语国际推广,准确专业地定位汉语国际教育,创新教育理念是本专业的当务之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应在教育部公布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当前的国际汉语教学市场的需求,结合各学校的地区优势、学科及专业优势,同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使培养目标更具专业性、系统性、丰富性和实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具有层级性的,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核心,两个辅助”。
(一)人才培养核心目标——培养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国际汉语教师
结合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应以培养国际汉语教师为主要培养目标。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培养应突出应用性、复合性和国际化,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国际化视野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汉语国际教育教师的培养应充分考虑地区优势和学校的学科及专业资源优势,制定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正在蓬勃发展,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教学环境、文化习俗、学生等都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各高校应结合自己的地区优势和专业特色,实施定向培养,设置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强胜任力的国际汉语教师。
(二)人才培养的辅助目标之一——培养能胜任国际汉语教学管理、涉外事务、对外文化交流等工作的人才
目前随着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逐步深入,除了需要大量的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之外,与之相关的各种人才的需要也随之增加。如:专业的教学管理人员、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策划和执行人员、涉外事务工作人员。面对这些新的人才需求,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的内容需要不断丰富和充实,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制定相关的培养方案。
(三)人才培养的辅助目标之二——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和对外汉语专业学术型硕士输送合格的生源
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中,学校应设立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块,在本科阶段要夯实专业基础,突出研究型学习的特点,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和学术研究生的报考和攻读打好基础。结语随着汉语国际教育新形势的发展,过去的对外汉语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需要。因此,探索和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培养必须加强地域针对性、专业实用性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多样性,实现国家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崔永华.关于汉语言(对外)专业的培养目标[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4).
[2]金伟,傅赢.试析本科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J].辽宁师专学报,2012,(4).
[3]吕蕴鸽.新时期对外汉语教学呈现的特点及本科教学的定位[J].学术交流,2010,(6).
篇3
Abstract Linguistics curriculum provision for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should embody the two important points including foreign and Chinese. Under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sets up a curriculum system which assisting to underst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language. On language teaching course, really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pplication ability.
Key words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s; the curriculum; linguistics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是在原“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和“中国学”的基础上整合设立的专业。该专业具有很强的融合性,包括语言、文化、教育、心理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专业建设一般涉及师资、教材、课程、教学条件、教学水平、科学研究、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其中课程建设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设定。该专业培养面向国际传播的汉语教师。根据2012年国家汉办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认为此类汉语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素质: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文化与交际、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教学方法及教师综合素质。
围绕师资标准,课程应该体现汉语教学基础、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5个板块。①其中语言学课程是该专业的核心。因为这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物质基础,是先决条件。
李泉认为汉语国际教育教师首要的和必备的知识是:具有系统的汉语言文字知识。其核心内容应该包括汉语言文字理论与知识,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教学理论与知识。②也就是说该专业语言学课程设置要紧紧抓住“对外”和“汉语”两个关键点,课程体系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汉语国际推广能力服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体化”。
如何达到这个培养目标,首先要研究汉语国际教育学生获得相关教学技巧的特点。对外汉语学生只有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将汉语与所派地区外语差异对比,才能理解与掌握汉语理论知识,把握语言教学的重点、难点。这一特点就要求该专业语言学课程要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有明显区别,要加强各国语言与汉语从发音到文字、词汇再到语法的对比教学。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我们认为要建立一个有利于对比分析的课程体系。
1 语言学课程体系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应设置汉语基础课、汉语选修课、外语、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课等语言类课程。“课程的横向结构以课程对于专业的适用性划分,把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③我们认为起码应该设置以下必修课和选修课。
1.1 汉语基础课
这一板块为汉语语言学的基础课,核心课程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是一门知识性、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基础课。课程主要讲述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知识,并就汉字的规范化与简化等问题做专门讲解。该课程系统地讲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其语言表达的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能力。
古代汉语相对于古典文学、古典文献学是工具性课程,但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其主要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古今汉语的差异,了解汉语词汇、语法系统的简单发展历程,了解汉字的简单发展历程,以便于学生理解现代汉语词汇、语法系统。其中常用词教学要放在重要位置,因为古代的单音节词,今天绝大部分成为双音节词的语素,如果能挑选部分常用词讲解其常用意义,一定能帮助学生理解现代汉语词汇系统,提高他们的词汇认知能力。
语言学概论着重讲授语言学的一些主要理论和方法,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了解语言接触、语言演变等内容,加强学生对语言进行分析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
1.2 汉语选修课
这一板块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而设,核心课程为:文字学、汉语词汇学、汉语语法学。
文字学着重讲授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性质、汉字的结构、汉字形体的演变、汉字的使用以及汉字的整理和简化、文字信息化、文字与文化等内容。提高学生书写、分析、运用文字的能力,帮助其理解文字中的文化内涵。
汉语词汇学旨在使学生了解语言单位词和非词的区别、词和词位的区别、现代汉语的构词法和构形法的区别,了解词汇的分类、词汇的类聚、词义类聚,了解义素分析法和语义场理论。重点掌握词义解释方法,为他们将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编撰双语词典打下专业基础。
汉语语法学以培养学生的语法分析能力为教学出发点,以汉语词法、句法、语法分析方法为主要内容,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语法现象的敏感度,以帮助他们观察留学生语言运用中的语法错误。
1.3 外语语言能力课程
核心课程为:英语(含听力、口语、精读、写作)。选修课程为:汉外语言对比。
英语课程要“改变过去传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一齐抓的情况,突出英语作为媒介语和交际工具的作用,强调对生活用语的训练,强化用英语进行汉语教学的能力。”④
学生获得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之后,选修汉外语言对比,运用对比语言学知识分析汉语与英语语法、词汇类型差异,掌握部分外文类语言学术语,以便于在语言教学中,称说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4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课程
核心课程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选修课程为:第二语言习得、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系统了解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掌握该学科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教学法,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修养,培养学生初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付诸研究的能力,为以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打好基础。
对外汉语教学法主要介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语音、词汇、语法、文字、语用功能等语言要素和综合、听力、口语、阅读及书面语表达等技能课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同时讲解语言要素中包涵的文化思想。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语言习得的本质和习得过程,主要描述学习者如何获得第二语言以及解释习得者为何获得第二语言。涉及中介语研究、语言习得者内部因素研究、语言习得者外部因素研究等内容。
偏误分析着重讲授对比分析的理论框架和语言学习偏误类型,介绍儿童语言获得理论、国内外中介语研究情况,使学生学会搜集偏误语料,掌握偏误描写、分析的基本方法,并能进行偏误分析实践操作。
2 语言学课程内在逻辑依据
课程体系要考虑共同性和时间性。所谓共同性,是指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上的共同性。在本专业要求培养国际汉语教师宗旨下,语言学课程之间要形成一些互相联系的系统: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英语与汉外语言对比相联系,通过古今对比、汉外对比,强化汉语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与教学法相联系,通过分解教学难点,强化学生相关语言学知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是本学科的核心课程,与教学法相联系,最终所有这些课程与第二语言习得、偏误分析为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服务。这个语言学课程体系,突出了“对比分析”的教学理念,能够实现语言学课程为语言教学服务的宗旨。
所谓课程体系的时间性,是指课程在时间上的关联。汉语国际教育语言学课程“共同性”围绕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而设计,“时间性”围绕着学生学习认知规律: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而设计。大一宜开设现代汉语,使之获得浅显的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知识。这一门课程将为语言学概论,为汉外语言对比提供专业基础知识。古代汉语应与“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相区别,强调古今汉语的一致与差异。语言学概论是一门理论性课程,要联系大一现代汉语、大二古代汉语具体实例,以实例讲解带动理论学习。
专业核心课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以学生具备语音、词汇、语法相关理论知识为宜,于语言学概论同时或之后开设。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针对语言要素教学中的难点而设。词汇学、文字学宜于分别在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之后开设;语法学难度最大,应在高年级开设。汉外对比、第二语言习得等难度较大的课程也应该在高年级开设。各高校还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增加专业选修课,以开阔学生学术视野。
3 语言学课程体系设置最终旨归
语言学体系设置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领悟、理解和产生与教材没有直接提示的新思想、新能力或新技能。汉语国际教育是一门应用型专业,所有课程以学生能产生运用能力为归宿。
具体说来,学生应该具备《国际汉语教师标准》所要求的相关能力:“能结合自己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目标, 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概念分析自己的教学对象”、“能了解并解释影响语言正负迁移的各种因素, 能分析和解释学习者在汉语学习过程中的语言迁移现象”。这是一种创新能力,没有一所学校能设置课程,帮助学生解决未来面对的非汉语学生学习问题,只能学生自己运用学校所学进行分析归纳。
当学生看到非汉语人员学习汉语所产生的错误,能对错误类型归类、并对错误原因进行分析,指出正确运用汉语的途径和方法,这就达到了本专业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这也是“一体化”课程建设的最终目标。如何达到这一目标是我们下一步深入探索的方向。
注释
① 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际汉语教师标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1.
篇4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课程设置;课程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4—0064—02
收稿日期:2013—10—12
作者简介:韩蓉(1977— ),女, 辽宁沈阳人。大连外国语大学汉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一、课程设置的基础和依据
(一)依据国家教育部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名称的调整与定位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1]坚持科学定位、突出特色,将原有的“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修订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这一专业名称的调整更加突出了新形势下对汉语教育人才的需求。
1.以往研究者对于名称的界定
按照约定俗成的原则,人们通常用“对外汉语教学”来指称“在国内对来华留学生进行的汉语教学”,用“汉语国际教育”指称“在海外把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这是狭义的理解。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用“对外汉语教学”指“在国内或国外,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有人称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或“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用“汉语国际教育”指“对来华留学生进行的汉语教学和在海外进行的汉语文化教学”。在不考虑地区因素的情况下,“对外汉语教学”不管是狭义还是广义的界定,都只是体现了汉语“教学”;而对“汉语国际教育”的理解有两种,一种仍是“教学”,另一种涉及了“教育”。
2.“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定位
专业名称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教育”,这是一种非常大的改变。名称将“汉语”置于前端更突出了汉语教学的重要性;将“对外”改为“国际”体现了“请进来”学汉语的同时加大汉语“走出去”的力度;将“教学”改为“教育”,有助于推动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这说明教师不仅要教汉语,还要承担育人的重任。
(二)依据“汉语国际推广”和“孔子学院建设”的国家战略发展目标
汉语国际推广作为国家外交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提出的发展目标实现了六大转变:[2]第一,由对外汉语教学转变为全方位汉语国际推广;第二,由“请进来”学汉语转变为“请进来”并加大汉语“走出去”的力度;第三,由专业汉语教学转变为大众化、普及型、应用型教学;第四,由主要靠教育系统推广转变为系统内外共同推广;第五,由政府行政主导为主转变为政府推动、加强市场运作;由纸质教材面授为主转变为发展多媒体网络等多样化教学。随着形势的变化,国家也在不断地调整战略,但“走出去”的战略始终没有变。
(三)依据我校2013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思想
我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将知识、能力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一方面强调将基本理论知识转化为相应的能力,在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语言学和语言教育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强调对能力的培养,即应具有从事汉语语言和文化教学、研究和交流、推广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强调教学技能的培养,具备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及技能,受过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国际汉语教学能力,具备教师的基本素养。
二、课程设置的调整与说明
(一)学时学分
五种课程类别(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必修课、英语强化课、专业选修课)的总学时由原来的2895学时调整为2867学时。其中在专业选修课上增加了34学时,这是为了从专业角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英语强化课减少了62学时。而总学分由原来的185分调整到184分,其中英语强化课减少了4学分,专业选修课增加了2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了1分,这样的调整更加注重了教学实践。
(二)课程结构
1.通识课程
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由学校按照教育部要求统一安排。前者包括计算机、心理健康、体育、思想道德等十门课程,总学时为541,总学分为31。后者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非外语专业,学生在四年期间至少需修满9学分,共计204学时。这一部分完全保留,未作修订。
2.英语强化课
为了突出外语院校的优势,我校给非外语学科开设了必修的英语强化课。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之上,删去美国自然人文地理和英国自然人文地理,将美国历史文化和英国历史文化调整为对象国历史文化1、对象国历史文化2,将初级英语写作和中级英语写作调整为英语写作1、英语写作2。这些课程的设置使学生具备了较高的英语知识和较强的英语能力,为学生进行汉外对比,进行汉语国际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外语基础。
3.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是此次修订方案的重中之重,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是一个专业的基础课、主干课和核心课。专业选修课按照专业方向设置,需体现复合型人才培养内涵,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连续性。修订遵循的基本原则有:(1)突出专业特点,拓宽专业口径,凝炼专业内涵;(2)注重实践教学,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互相结合,互相促进;(3)加强改革创新,勇于突破传统,在改革中继承,在创新中发展。基于以上原则,具体调整如下:
第一,以语言为基础,突出汉语教学理论学习与技能的培养。修订方案中主干课程保留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基础写作、语言学基础课和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对外汉语教学课程概论;选修课中将原来方案中的书法课调整为教学书法和中国书画,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调整为教学技巧与活动设计,将现代汉语语音学纳入普通话与方言,并增设了语用学、汉外语言对比。
第二,去文学理论化,整合了文学类的课程。必修课程中将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整合成中外文学;选修课将各种文学作品研究整合为中华典籍选讲,并去掉文学概论课,缩短了文学类课程的授课时间,以区别于汉语言文学专业。
第三,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文化交流和传播的能力。增设了中华文明通论、文化交际与传播、中华才艺、中国民俗、中外文化比较与交流、国际礼仪等课程。
第四,突出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特点。在必修课中,增设了语言习得理论、教育学;选修课中,增设了历史课课程,使课程设置更具科学性。
4.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保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具有衔接性,体现实践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学校实践教学分为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和课外实践教学环节。在原来方案的基础上,我们增加了专业见习的实践教学,时间为两周,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新的培养方案中,更注重个性化培养,如鼓励学生参加与汉语教学相关的比赛,获奖者可以按照专业选修课两学分计算,并冲抵一门专业选修课;注重创新教育,根据学生参与教师研究项目或其他实践活动,在国内外正式期刊上、申请专利给予奖励。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工作态度、撰写论文等情况给予相应学分和成绩评定。获得学分者可以冲抵一门专业选修课。
[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崔希亮.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与展望[J].语言文字应用,2010(2).
篇5
一、 实施双语教学的原因
(一)符合专业培养目标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在各职能部门、外贸机构、新闻出版单位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应用型专门人才。”而目前,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正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而言,“应用型”主要体现在将培养目标设定为“双语言”和“双文化”,学生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才能成为有竞争力的人才,才能成为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
(二)提高学生语言对比分析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在一部分课程中实施双语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对比分析能力。比如,《语言学概论》课程,如果进行双语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于国外的一些语言理论理解更为透彻,而且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语言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入语言类型学的相关理论。以英语为例,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差别,并且有利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避免母语为英语的学生的母语负迁移。同时,在双语类课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另一种语言进行思维,学习另一种文化,建立起不同的文化价值体系,了解语言讲授国的文化、习俗,以及思维特点,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便于对外汉语教学。
(三)新型汉语教材的需要
对外汉语教学的鼻祖吕必松教授认为“所谓汉语‘难学’,不是汉语本身固有的特点决定的,而是教学不得法所造成的负面效应”。因此,与以往的先教拼音再教汉字的方法不同,吕必松教授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那就是“组合汉语”。从笔画教学、汉字教学入手,拼音是汉语的一种辅表达手段。而讲授这种新型的汉语教材,就要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才能把汉字组合的关系讲解清楚,而这其中又渗透着我们的汉文化,体现了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趣味性,这不但会使汉语学习者对汉语学习充满兴趣,而且也会减少汉语学习的学时数,提高教学效率。但前提是教师要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因此,通过本专业的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运用外语讲授汉语的能力,也提高其对于不同教材的适应能力和讲解能力。
另外,因为专业课内容实施了双语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外语水平,这样就可以减少学生的公共英语课程的授课时数,从而把节省的教学时间用于教学方法的训练和实习,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教学水平。同时,掌握了专业的外语词汇,对于学生日后阅读与专业相关的外文文献,拓展自身的理论知识,提高理论素养,都将有一定的帮助。
因此,我们要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实施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二、 实施双语教学的现有条件
根据吴泓(2014)给出的调查问卷结果,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希望开设双语教学的课程,他们认为想要教好外国人汉语,首先要能够和外国人很好的沟通。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的其他配套条件也为双语教学做好了准备。
(一)现有的师资力量可以提供双语教学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在2012年和2013年共有16名教师被汉办派往英国伦敦的孔子学院讲授汉语并传播汉文化。本学期已经有一位教师回国后开始运用双语教学在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4级学生讲授《跨文化交际》课程,师生共同的反映是教学进行得很顺利。同时,学院还给学生配备了外籍教师,由外教纠正学生的发音,这也会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作用。其他专业课教师也都达到英语六级水平,有能力进行双语教学。
(二)学院的对外交流情况有利于开展双语教学
学院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13个国家的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每年选派学生赴海外合作院校学习与交流,同时也接收留学生到我院学习汉语及中国文化课程。这样,学生将有机会去国外院校学习,外语水平的提高和对多元文化的了解都将为今后的双语教学课程提供帮助。同时,我院招收的留学生,也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语言和文化交流的平台,各种社团活动的开展,与留学生结成对子,互帮互助,学习语言与文化。
(三)校内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语言交流的机会
我院为学生建立了多个校内外实习基地,其中校内实习基地“汉语课堂”,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给学院的外籍教师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小班授课。已经在“汉语课堂”中做过“小老师”的学生反馈:自己对于汉语知识的理解和外语水平的提高是同步的,这都为接受双语课程打下基础。
因此,从学院目前的条件来看,我们可以尝试开展双语教学,而且,我们会继续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教学条件,为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
三、 实施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的探讨
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尝试推行双语教学,我们还有很多问题须要探讨。
第一,从授课内容来看,哪些课程适合运用双语教学。根据我院最新的培养方案,我们将学生学习的课程分为四个模块,汉语言模块、外语模块、文化模块(包括中国文化和跨文化两部分),教学技能与管理模块。我们计划从以下课程入手,开展双语教学:汉语言模块中的《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课程,文化模块中的《中国文化要略》《跨文化交际》课程,具体的教学效果如何,还有待验证。
第二,从授课的语言比例来看,根据不同课程的内容,设定不同的双语教学比例。比如,《跨文化交际》课程中英语比例为50%;《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课程中英语比例大概为20%;《语言学概论》课程则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将英语比例设定为30%~40%;《中国文化要略》课程则可以根据不同章节的需要,将英语比例设定为30%~50%。当然,这只是我们的初步设想,还要根据授课对象的接受情况随时作出调整。
第三,从教材的选择来看,目前,还没有完全适合本专业的双语材料,教材的选择可以有三种途径:全外文教材、中文教材加上外文材料,或者教师自编教材。全外文教材,学生接受起来难度如何?中文教材配合的外文材料是否合适?教师如果自编教材,外文部分是否会有错误?这些问题还都有待在接下来的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中逐渐探索。
综上所述,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双语课程有其必要性,目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教学条件,但是,开展的具体过程和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与实践。我们双语教学改革的方向是:根据学院的定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合适的双语课程,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对外汉语人才。
篇6
(一)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理论研究
当下,我国的汉语国际教育被分成两个部分:“对外汉语教学”和“海外汉语教学”,但居住在中国的海外留学生只有少数人会学习汉语,这仅仅占整个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的百分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主要指的是海外汉语学习。可当下汉语国际教学研究的着重点却与当前的现状不相符,对海外汉语教学的研究较少见,海外教学的相关资料大都是一些从事海外汉语教学的教师或志愿者写出的心得,具有研究意义的文章较少。这主要是因为现阶段我国的汉语国际教育大多是在国内进行汉语教学,并没有太多人从事海外汉语教学,缺少经验,可借鉴的资料甚少。
(二)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建设
许多家都非常重视学习一门外语,汉语也作为第二语言在非使用汉语的国家中受到了重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国力日益强盛,汉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理论体系,阻碍了汉语国际教育的不断发展。所以,在进行汉语国际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总结经验,挖掘自身的特点,形成一套完整的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理论体系。此外,国人要对汉语国际教育充满信心,发挥自己的优势,为汉语国际教育贡献一己之力,最大程度地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
二、汉语国际教育面临的实践问题
(一)汉语国际教育教材方面存在的问题
整体上来看,我国的汉语国际教材还存在不少问题,供给和需求失去了平衡,结构也不合理。供大于求的状况非常严重,且教材的质量和数量也参差不齐。教材的供给还比较单一,但海外对教材的需求却越来越多样化,供给与需求存在脱节的现象,不能满足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导致供求失去了平衡。
(二)汉语学习者兴趣的调动问题
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自己兴趣的培养。随着汉语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使得外国人对汉语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但也有许多人由于汉语比较难学,发音和语法都比较复杂,且现存的汉语教材针对性不强,失去了学习汉语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要采用多种手段不断提高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从主体上入手,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分析和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思维方式。
(三)汉语国家教育学科的认识问题
我们应从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融合方面去理解汉语国际教育。汉语国际教育应同英语的外语教学一样,不断适应全球化的需要,让学习者深入理解所学语言的国家文化。教师也要不断创新自己的语言教学方式,把中华文化丰富的内涵融入实际的教学中,让学习者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中华文化,增强他们对语言的理解。
篇7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现代汉语语音学;教学改革;汉外对比
0前言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同时为了进一步培养对外汉语的教育人员,各个高等院校都开设了对外汉语专业。一些学校为了更详细更专业的教授汉语,进行汉语教学,将原有现代汉语专业细化为现代汉语词汇学、现代汉语语音学等不同的专科。就目前的教学实况而言,现有的教材和现有的教育理论等都不能够满足与汉语国际教育的需要,因此对现代汉语语音学进行改良,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1现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音学知识的授课途径和主要问题
(1)“现代汉语”的语音部分,主要以汉语的音系特点为基本结构线索,按照物理和生理语音学、声母、韵母、声调、音节、音变、音位等进行组织。
(2)“语言学概论”的语音部分,主要以普通语音学的基本结构线索进行组织,跟现代汉语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以辅音、元音作为一级结构框架,而后者以声母、韵母作为一级结构框架。部分学校还在高年级开设了独立的“普通语音学”课程作为“语言学概论”语音部分的延伸。
(3)“二语习得概论”的语音部分,主要以语音习得规律的基本结构线索进行组织,偏重于对偏误现象及产生原因的分析。
三个部分循序渐进相互关联,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却出现了问题:
(1)“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的语音部分,不仅理论部分内容重复较多(如物理和生理语音学、发音语音学基础等内容),语料部分也多有重合。“现代汉语”一般只介绍普通话中出现的元音和辅音;“语言学概论”对语音的介绍虽比现代汉语全面,但举例以汉语方言及民族语为主,书中涉及的外语材料远远无法满足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际需要。
(2)在高年级单独开设的“普通语音学”课程,现有教材同样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需求相脱节。以长期使用的两本权威教材,林焘、王理嘉两位先生所著的《语音学教程》与罗常培、王均两位先生所著的《普通语音学纲要》为例,由于教材本身的编写初衷分别针对汉语专业和少数民族语专业,因此其语料甄选的总体方针是先内后外,这一方针能够很好地为培养汉语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工作者的目标服务,但用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显然捉襟见肘。
(3)“现代汉语”语音部分内容偏浅,如仍用大量篇幅讲授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正音。本世纪初,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拓宽——媒体和网络每天都在像学生们传授不同的知识,同时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渴望愈来愈高,这种内在的潜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所以现有的教材就略显浅显,与学生的知识构成不成正比。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需要对现有的教材进行必要的整合,增加需要的内容,删减重复和浅显的内容,这样教材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利用。
2理念创新:眼光向外、以类型学促汉外融通
当前社会是一个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广泛,这就使得学生们的知识面更宽,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更全面,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更快,在这种情形之下,必须进行教育理念的全面改革,以适应不断提高的生源素质。理念创新分为高低两个层次,针对于低层次而言,理论创新主要是指改变现有教学材料的内容和比重,不断的融入国际上的信息,以真正达到国际教育的目的。而就高层次的理论创新而言,要将最科学的教育方法引入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中,从国际形势的变化分析,眼光放长远,促进中外文化和语言的融通。目前,教育界对于高层次的理论创新研究尚不足,还需要后继教育者的不断努力。
淡化“现代汉语”的结构框架、强化“普通语言学”的结构框架,实际上也是要理顺“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这两门语言学主干课程之间的关系。按照传统中文专业的课程体系,前者重在教授汉语的特殊规律,后者则更加偏重人类语言的普遍规律。但在新形势下,由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今后的就业目标是教外国人学汉语,而语言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充分对比,知己知彼。因此我们认为,无论是讲授具体语言的“现代汉语”,还是讲授人类语言普遍规律的“语言学概论”,都应让学生及早建立语言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观念,从而在今后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有效利用语言的共性促进正迁移,同时充分注意语言的个性减少负迁移。
3教法改革:语言“领养”、以学外语促汉外整合
任何一个理论的创新和改良都是一个不断摸索和探求的过程,为了确保现代汉语语音学改良的科学性,我们需要密切围绕本学科的基本特点,并适当的结合其他语言教学的经验,进行有机的整合。这就要求作为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要不断的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学生而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并善于在学习中进行归纳和总结。
就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而言,修此学科的学生多半是以走向国际为目标的,学生们为了提高自身国际社会的适应能力,通常会掌握多种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需要旁征博引。这种做法诚然能够提高课堂的厚度,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但是如果一味的提高课堂的深度,学生对于汉语的学习精力必然会受到影响,这样就会发生主次不分的现象,因此,必须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们可以利用高度发达的网络进行自学,也可以在图书馆查阅相关的书籍,总之不能够将语言的学习仅仅局限在课堂之上。
分组报告。学生首先在课堂上集中受教,然后根据个人的实力或者兴趣爱好,分成若干小组,分组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具体的内容包括:国际音标与语音最后一项对学生的素质要求较高,所以可以适当允许查阅资料,请教导师等。
成果展示。全部授课完毕之后,选取最具有钻研能力的小组,将小组内的分析结构,以展示的形式讲授给大家。此时,教师要进行理论知识的把关,出现的错误问题要及时纠正。
4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对现代汉语语音学的改良进行了具体的论述,这种改良不仅避免了教学上的反复,同时也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当然,这种改良也存在不足之处,希望相关的教育人员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不断的将其完善,共同提高对外汉语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篇8
一、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教学问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稳步上升,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政府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也愈加看重。然而,汉语国际教育毕竟不是传统专业,作为一个仍处在初始阶段的专业,它在多方面仍不尽如人意。
(一)培养体制的不科学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为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其学习的课程数繁多,且包含大量实践训练与论文,学习年限却仅仅为两年,其中课程学习一年,实习及毕业论文一年。无论从哪一方面看,该专业学生所能学习到的知识都是表面知识,而对外汉语需要的是拥有高素质,知识储备量丰富的综合性人才,两年学习后的他们对汉语国际的推广与发展恐怕难以胜任。
其次,该专业招生对象是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人员。汉语国际教育的推广与发展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推广,更重要的是文化的传扬。然而,大量数据显示,其中多数学生并非语言专业,这代表大部分人的汉语功底可能并不那么优秀,甚至对本国的历史文化底蕴了解甚少,只是简单懂得双语言,那么,他们对国际教育的学习也成了事倍功半的行为了。
(二)师资力量的不足
除了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上投入较大的几所国内高校,极大多数在此专业的任课教师只会纸上谈兵,而缺少应有的海外授课实践经验,甚至有些任课教师为其他专业拥有外语交流能力的教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若为师者自己都缺乏该门课程的专业性和基础理论,如何让学生在汉语国际中变得专业变得能承担让中国走向世界的重任?从更高层次看,作为汉语国际教育教师,在平时对学生论文的知道以及自身学术论文的发表中,理应集思广益,海纳百川,扩大自己的学术视野,对古代以及近代汉语,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现代文化,国内语言以及国外语言有清晰明了的认识,从而融会贯通,形成独特的学术风格,引领汉语国际教育走向更远。
那么,该如何解决类似问题?有学者提出一些合适的建议。首先,对课程进行合理安排,增加学习年限,在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后才能更有效的进行实践训练。其次,因材施教,对不同本科专业的学生进行不同课程的练习,以发挥学术本科所学专业与国际交接处的最大优势。最后,提高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关注拥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或专家,给予他们优秀资源,赋以重任来调动其积极性。
二、汉语国际教育中文化差异
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面对全球愈发流行的“汉语热”,世界人民对中国的好奇心逐渐强烈,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在汉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时候,必然需要介绍中国文化,可是在面对各国文化差异之时,我们又应该怎么处理随之产生的问题呢?
(一) 准确定位汉语国际教育的文化交流
对外文化分为交际和知识,汉语国际教育作为我国潜在的对外文化推广方式,毫无疑问着重点在交际文化,其次才是知识文化。而交际文化指的是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能将信息准确的传递,那么在进行教学研究的时候,应该将所需教导的社会文化与语言学相结合,进行文化对比,介绍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切不可空谈文化艺术,忽略民族精神。
(二) 对不同国家语言思维方式的转换
不同的国家,由于地理位置以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其文化传承也是迥异,人民的思维方式也将大不相同。而语言交流的顺利进行与思维的同步不可分割,这就要求我们做到思维的顺利转换。
我国长期以儒家文化为主,讲究仁义博爱,说话谦虚委婉,更有迂回婉转,从道理入手的俗规,其中的逻辑思维一般包含述说者的主观成分。而西方文化注重事实,讲究结果,这致使他们的语言先阐明主题后详细讲解,在讲述上相对客观直接。
纯粹从语言的角度来看,两者的叙述方式也大不相同。汉语多语句结构,整体叙述上多样化,而西方国家,比如法国,词汇多式多样,不同意境不同时态具有不同词义,导致使用的不同。
林林总总多角度,都需要我们先对汉语语言与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后再对他国文化了熟于心。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以自己的文化为主体,在适应他国文化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才能进行跨文化交流,达到传扬中国文化的基本目的,使汉语国际教育获得优良的推广及发展。
总结:汉语国际教育的推广与发展是利用教学的指导,通过语言的传播,向世界展示与宣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国际,应当获得国家以及国家人民的支持。在进行一代代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及时解决产生的问题,逐步完善汉语国际教育制度,将语言与文化有机结合,推动汉语国际教育的稳步发展,为我国增强国际影响力献上一份力量。
篇9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为适应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汉语国际推广形势而设立的新型专业。汉语国际推广是一项国家战略措施,是我国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方面。随着“汉语热”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升温,以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为主要目标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逐渐成为各大高校的热门专业之一。通过多年的考察和调研,我们总结出以黑龙江东方学院为代表的应用型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两大目标:一是找准定位,以培养对外汉语初级教学人才为主要目标,占领以本科生为主的初级专业就业市场。第二点更为重要,也是对于我们民办高校来说更具开拓性与挑战性的一点,那就是构建与市场需求接轨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凝练专业特色,为提高考研率、实现人才分层次培养做准备。
放眼全球,“考研率”是衡量一所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个目标对于民办应用技术类大学来说曾经非常遥远。但实际上我们有责任为具有更高层次学习要求的学生提供多种选择,助他们实现人生的一次飞跃。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定位的长远发展来看,提升学历、更新知识也是职业要求的必然。目前除“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下设对外汉语教学方向外,全国已有百余所高校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招生人数均在百人左右,国家教育政策的扶持将为本专业实现人才分层次培养提供更多便利的客观条件。
2 分层次培养、提高考研率的主要措施
2.1 重视新生入学教育
从新生入学起,专业主任教授就对学生进行深刻的入学教育,全面介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就业方向、主要课程及发展前景。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考研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往届学生考研的优秀成绩,主任教授会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介绍与宣传,让这些高考三四百分的学生从一入学就树立起“考研改变出身,考研改变命运”的信念,培养起学生的自信心,为他们日后四年的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2.2 学业导师工作紧密配合
学生从入学教育起树立的考研动机,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去巩固,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业导师工作。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全体青年教师除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外,每人担任一个班级的学业导师,不仅教授他们专业知识,更时刻帮助学生认清社会形势,了解专业发展,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上的思想波动,解决他们在考研路上的心理疑惑,不断巩固学生的考研动机。
2.3 优化完善课程体系
我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近年来考研率较高,从教学角度上来说,主要得益于本专业较为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专业主任教授多年来带领专业全体教师在不断优化完善专业的课程体系上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在制定本专业的教学培养计划之前,我们对全国多所院校同类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比较,在语言、教学、文学、文化、外语等几大板块课程的排布上做到科学合理,同时又能弥补生源质量的先天不足。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等方面的课程设置在重视基础的前提下兼具前瞻性,我们开设了多门省内同类本科专业没有的专业课程,部分课程可以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进行对接。与此同时,考虑到学生入学普遍分数不高,外语基础差,我们在课程设置上有意安排了多学时外语教学。2012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达到82%,考研初试通过率已达到40%。可以说,目前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在省内同类院校中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2.4 积极开展实习实践
我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依托微格教学实验室,从二年级开始便组织学生在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程设计、教案评比、模拟课堂教学、师生点评”等实践教学的一系列活动。于此同时,学生在校内与外国留学生结成对子进行汉语辅导辅导,完成听课、助课、备课、讲课等实习内容。通过模拟课堂--帮学--教学实习这一过程,学生对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环节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教学实践能力得以切实的提高,这为他们的考研与就业均打下良好的基础。
2.5 加大考研辅导力度
除了教师日常的授课、辅导、答疑外,在本专业学生考研的冲刺阶段,为了加大考研辅导力度,我们还特别为他们开设“高级英语”和“考研专题”两门选修课。这些选修课会聘请包括省内高校硕士生导师在内的若干名师轮流主讲,对切实提高学生的考研率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3 分层次培养、提高考研率取得的效果与基本经验
我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自2006年起独立招生,多年来在培养学生考研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统计了一下2010届到2016届毕业生的一次性考研率:2010届毕业生67人,报考22人,录取7人,考研率10.44%;2011届毕业生63人,报考25人,录取17人,考研率26.98%;2012届毕业生71人,报考18人,录取15人,考研率21.12%;2013届毕业生37人,报考8人,录取6人,考研率16.22%;2014届毕业生36人,报考10人,录取9人,考研率25%;2015届毕业生39人,报考15人,录取2人,考研率13.30%;2016届毕业生39人,报考23人,录取16人,考研率40%。
除此以外,一些当年落榜的毕业生在第二年也如愿考上了研究生。七年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有八十余名学生考取了黑龙江大学、兰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漳州师范学院等院校的研究生,专业分布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美学、哲学、学科教学语文等。从以往取得的成绩上来看,2010年-2016年七年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平均考研率为23%。对黑龙江东方学院这样一所以三表为主的民办本科院校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喜人的成绩。即使放在全国范围内来看,这样的考研成果依然是不俗的表现,有些基本经验值得我们从中总结与摸索,进而继续推广:(1)坚持分流教学、分层次培养的基本教育教学思路,在保障基本层次教学的基础上,为有考研学习要求的学生提供条件。(2)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积极探索分流教学。在保障公共课、基础课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丰富学生的选修课,面向考研学生可以增设与专业学习相关的拔高课程,面向就业的学生也可以适当增加人文基础技能类的课程。(3)在考研辅导方面,除继续开设相关专题的辅导课程外,还要逐步组织青年教师集中编写与考研主干课程配套的习题集。这将是一个繁重但意义深远的工作,无论对于学生本科阶段的日常学习还是考研,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4)学业导师在做好考研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择校、报考环节的有效干预。从过去几年的考研成绩上来看,考研率走低在20%以下的情况,大多由于部分学生报考了水平过高的学校,其中不乏一些班级中的尖子生,最后落榜着实可惜。为了尽量避免这种情况,以每个班级的学业导师为主的青年教师要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报考意见,切实为他们的考研之路保驾护航。
篇10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从不同角度考察,其具体内容也不同。我们仅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专业性质角度考虑,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细化为以下内容。
1.认知能力。
跨文化交际的认知指对对方国家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的了解。包括对方国家的语言文化知识、语体文化知识、人文地理、风俗习惯、时间取向、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社会规范等。
2.应用能力。
应用能力指能将所学的各种知识应用于实践。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即便不能流利地说对方国家的语言,但至少应具备用通用语(英语)和对方沟通、交流的能力;能利用已掌握的对方国家语言文化、语体文化、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知识,解决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3.移情能力。
移情能力指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尊重对方文化、宗教信仰等,并在心理上很好地适应对方文化和交际模式,适应对方的社会文化生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敏感度,并且要有良好的心态,在接受不同文化、信仰的同时,能在短时间内主动调整自己,适应周围社会环境和交际模式,从而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4.行为能力。
行为能力指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能力,包括语言沟通技巧、和谐相处能力等。行为能力要求交际者克服交际中的各种障碍和突发问题,使跨文化交际不仅得体而且有效。
5.教学能力。
跨文化教学能力指能和对方在良好沟通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汉语教学(包括汉语和汉文化知识)。
上述五个指标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并且有一定的层级关系,认知能力是前提,应用能力是保障,移情能力是基础,行为能力是过程,教学能力是目标。对普通人而言,提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只要做到前四点就可以了,但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而言,必须在此基础上做到第五点才算合格,所以与其他专业的人才相比,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更应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习和培养,否则会直接影响对外汉语教学效果。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贯穿整个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而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所以本文着力分析课堂教学方面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1.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心理素质。
“根据Hanvey(1979)的观点,跨文化意识是指跨文化交际中的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的认识,即对异同文化与共同文化的异同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的自觉性”[4]。这种敏感度和自觉性都是可以培养的。意识是第一位的,如果学生主观上不接受这种文化差异,那么就会产生排斥、抵触心理,这样,再丰富的跨文化知识都难以很好地应用,所以健康、正确的跨文化观念、意识是跨文化交际成功的第一步。跨文化意识要经过学习、感知、认识、比较、分析、理解和接受的培养过程[2]。所以教师要遵循跨文化意识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在思想上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形成宽容、开放的心态,树立客观的跨文化观念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在此基础上,锻炼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和移情能力,让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以足够强大的内心包容力应对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此外,还需要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职业使命感和敬业精神,作为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职业本身就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工作时不得将种族歧视、民族偏见、宗教信仰、个人喜恶带到工作中。
2.深化课堂内容,培养应用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个相对年轻的专业,目前这个专业使用的教材还存在很多不足,如语言类、文学类课程教材和其他专业的没有区别,只泛泛地讲述学科知识,忽略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在教材建设方面,没有专业针对性,所以要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教材本身并未涉及这方面内容,所以教师必须深化课堂内容,在实现原有知识目标的基础上,提升层次,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如古代汉语课上学了“六书”理论,那么理论知识讲解完后可设置这样的提问:“请”字为什么这样写?让学生用六书理论分析(左边是形旁,右边是声旁),这样就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切实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3.强化课堂实践,提高教学能力。
理论需要实践的检验,课堂上有理论讲授环节,还要有实践环节,能让学生站到讲台上讲就更好了。还以“六书”知识为例,在问完“‘请’字为什么这样写”后,可再进一步提问:若你是对外汉语教师,在给外国人讲“请”字的写法时该怎么讲呢?让学生亲自上讲台实践。这样安排,学生的教学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4.利用课后作业、第二课堂,培养交际能力。
作业其实就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但在布置作业时,不妨与第二课堂、学校的社团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如双语教学、给外国人做汉语辅导,等等。作业布置尽量采用小团体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分组进行,这种模式既能巩固知识,又能锻炼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同时能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执行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整体规划。受篇幅所限,本文只从课堂教学角度探讨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课堂教学可以和社会调研、海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 际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永杰.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西藏教育,2010(12):42-44.
篇11
在CDIO教育模式的指导下,要提高汉语国际教育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实现做中学,用中学,需从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建立完整的体系。构思(Conceive)和设计(Design)环节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上,根据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相关需求突出重点教学内容,建立教学类的核心课程群,帮助学生明晰所学内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位置,找到完善自身知识框架的方向和途径。在教学方式上,转变教学观念,提倡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实验课环节主要体现“实现(Implement)”环节的验证。汉语国际教育系的大部分实验内容是并入在相关课程内的,任课教师同时也是该课实验课教师,能针对课程要求和学生缺少实际动手能力的现状,安排丰富的实验内容,尽量让学生亲自动手和全身心投入进来;运作(Operate)环节主要体现在微格训练上,模拟的课堂环境让教学设计得以实现,通过重放录像和教师的评价学生能得到相应的反馈,对授课效果的分析最有助于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真正地体现了在实践中学真知。而实验过程中,小组的活动和讨论使学生体验团队协作和互信互助的意义。建立并完善多元且连续的实践体系,是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根本途径。在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学设计、撰写教案,教学实施并进行教学反思,体现CDIO教学模式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完整的程序,真正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用中学”,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校园、校外实习基地、社会等多层次实践系统的建立,突出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持续性和多元化。
3CDIO教育模式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
根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特点,结合其特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尝试着用CDIO的理念指导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围绕课程设置改革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提出相应的培养途径。
3.1围绕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集成化课程设置根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集成化的课程设置。CDIO的理念强调教学大纲的设计与培养目标的确定应与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逐项挂钩,为了突出教学实践能力,在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在掌握基本汉语语言和文学知识的基础上,按照学期先后开设相应的教育教学类课程,教育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法研究、微格教学等课程连成一个系统,按照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的来组织教、学、做,突出课程之间关联性,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并在每门课程上突出重点的实践训练内容。如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突出训练学生教学设计的能力,教法研究侧重语言要素教学和言语技能训练技巧,微格教学重在提高基本教学技能,目标一致却又有所侧重。其他的课程如英语交际口语、计算机基础、办公自动化等课程也需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角度尝试进行课堂实践,着重突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3.2视频案例教学与微格教学相结合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视频案例教学与微格教学相结合,融理论学习、教学观摩、设计、实践于一体,形成系统化的教学,体现了CDIO的“做中学”的教学理念。视频案例教学是课堂实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依附在教学类课程当中实践教学。它是基于一定的教学设计理论,借助先进的摄制、编辑技术,将课堂教学活动、教学反思、专家的评价等进行整合而制作出来的,为案例教学提供多元化环境。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真正进入留学生课堂的观摩和实践相对较少。而视频案例教学是真正的课堂,也能从总体上展示教学技能并包含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结合视频案例教学,边播放边分析边评价,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微格教学是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微格教学将复杂的教学行为细分并逐项进行分析研究和训练,受训者在模拟的环境中进行教学,并通过从记录中观察教学技能的应用、教学内容的表达以及交流方法的优劣,获得自己教学行为的直接反馈,加强了他们对教材、课堂教学的处理能力。微格训练中要严格按照正常的课堂程序,备课、教案、课件、板书等缺一不可,在完成教学环节后要撰写教学后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微格教学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上的应用能快速地提高学生的基本教学技能和教学设计的能力。这两种方式的结合做到了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巩固理论,也弥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时间和实践机会较少的缺点,提高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
3.3完善教学实践体系,提倡与留学生“结对子”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完善的实践体系,是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根本途径。课堂实践环节系统主要是教学实践课的安排,包括以上提到的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进行视频案例教学和微格教学,也包括一些专业实践课和技能实践课,这些环节使学生获得比较扎实的职业基本技能。其次,充分利用本校的留学生和外教,深入留学生课堂,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与留学生或外教结成“一对一”的对子,保证至少一个学期的一对一教学和辅导工作,并安排一定数量的留学生汉语课堂教学实习环节,让学生都得到全方位的锻炼。除了校园这个实践环境外,有条件的高校可在政府部门的协调下,开展国际教育合作项目,拓展海外实习基地,并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利用“交换生”和选派实习生、志愿者的方式,选送一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出国为海外学员教授汉语,提高教学能力和跨文化适应能力。另一方面,进入中小学、双语学校或者幼儿园进行教学实习,也是锻炼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以听课为主的教育见习活动,能进一步熟悉教育环境,了解学校、教师和学生、教学过程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而走上讲台上课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训练目的语的口语表达,更重要的是能真正实践所学的理论和教学技能,为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和形成教学风格做好了积极的准备。
3.4成立对外汉语教学兴趣小组,以点带面提高学生教学实践能力课外活动中,组织成立对外汉语教学兴趣小组。选派专业教师或优秀的国际汉语教师进行专业指导,通过开展教学技能比赛,板书比赛,说课比赛、沙龙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兴趣小组平时可与校内的留学生进行文化联谊活动,对留学生进行文化讲座,既锻炼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又提高了团结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提高整个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整体的教学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篇12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7-0192-06
2012年9月,中国教育部新版本科专业调整目录。此前的“对外汉语”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1999年之前。全国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仅有北京语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4所高校,到2010年底全国已有285所高校开设该专业,每年招生人数达15000人,最近十余年增速之快可见一斑。该专业招生人数的迅速增长,显然跟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汉语热兴起直接相关。亦为满足汉语国际教育庞大的师资需求作出了重大贡献。
然而。随着招生院校、入学人数的增加以及汉语国际教育环境的变化,本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日渐凸显。因此,直面问题,辨清源流,顺应专业发展趋势,寻求改进途径,突破瓶颈,推动本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成了当务之急。
一、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存在的几大问题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近年受到莘莘学子的广泛追捧,成为发展最为迅速的专业之一。但十余年的超常规发展,并不能掩盖其间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不够优化,针对性有待加强
教育部虽然给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设置提出了指导意见,但由于对专业性质的认识存在分歧甚至偏差(有的偏重于跨文化传播教学,有的偏重于语言基础教学,有的偏重于教学理论与实践),不少院校的课程设置混乱,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如有的院校过分偏重于才艺培养,花费不少课时学习传统的琴棋书画、太极、剪纸等才艺。却忽略第二语言习得教学理论和语言本体知识的学习,造成学生光有花架式,却无真功夫。有的则忽略专业特性和地域特点,开设大一统课程(往往偏重于母语为英语的国家,而忽略小语种国家),缺乏国别教学的针对性,造成部分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上手慢、基础薄、后劲不足等缺憾。对此。泰国汉学家巴功·林巴努颂颇有体会,他认为不少大学生“知识面狭窄”、“工作能力不强,缺少文化历史知识”,故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北京大学中文系陆俭明教授对此亦甚为担忧,“社会上有一种说法。对外汉语专业的本科生,汉语不如中文系学生,外语不如外语系学生,教学不如师范生”。这无疑给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警醒。
另外,一些在教学实践中比较实用的课程,却并未列入课程目录。如汉语教材方面,泰国华文教师公会主席罗宗正先生就颇为感慨:“目前泰国汉语教学没有材。缺乏高质量的适合泰国人学习华文的优秀教材”。以笔者在泰任教一年多来的亲历亲见,确如其言。例如泰国收藏汉语书籍最多的图书馆之一——泰国华侨崇圣大学图书馆。近年大陆、港台等地正式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在这里基本都能找到,数量多达百种(其中不少为中国国家汉办赠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对外汉语教材大多是针对来华留学生使用,语境背景设计为中文环境。至于针对泰国学生编写的系统性教材则付之阙如,在教学实践中只能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己编选授课教材。于是,教材的选用和编撰理论及技巧。便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实用课程。又如,外籍汉语学生几乎都要参加汉语水平等级考试(HSK)。学生们也非常希望能掌握一些应试技巧,因此为教师们开设HSK研究课程同样很有必要。另如现代教学技术、教具的设计与使用等课程,都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然而。上述这些课程目前都没有列入正式的课程指导目录。可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仍需进一步优化。
(二)专业师资仍有不足。教学质量难以控制
稳定、平衡、合理的师资配比。无疑是学科教学质量的关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涉及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三大领域,其跨学科的专业特点对师资合理配比的要求就更加严格。然而,目前批准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200余所院校,有相当部分为非师范类院校,未开设有教育学相关专业。教育学方面的专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这难免要影响到学生的课程教学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有效培养(课堂教学又是整个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核心)。
同时,相对于近年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的超常规发展,高水平专业师资的培养和成长则需要一定周期,增长速度有限,这就造成了专业师资短缺严重的问题。高校师资的主要来源是博士毕业生。但目前全国设立对外汉语博士点的院校仅有20余所。培养的人才相当有限,供需缺口很大。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主席刘延东讲话指出,2009年来华留学生达到23万人,而汉语教师仅有3500人,生师比为66:1。同期(2009年)中国高校的整体平均生师比是17.23:1,针对国际上语言学习采用小班制的通行办法(语言班生师比通常约为12:1),可知专业的汉语教师所需甚大。而且,在目前高校扩招大势之下,这种生师比例失调的情况很难在短期内有根本性转变。
专业师资短缺的直接后果是,一些核心的语言本体课程只能借用语言学、文学专业教师授课,而这些教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入,大多只是生硬套用语言学、文学专业的培养模式,忽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特殊性,结果造成培养方向上的偏差。目前,关于汉语国际教育师资标准的权威文件是国家汉办制定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文中明确要求“教师能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方面的基本知识,并将相关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能结合自己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目标,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概念分析自己的教学对象”、“能了解并解释影响语言正负迁移的各种因素,能分析和解释学习者在汉语学习过程中的语言迁移现象”、“能选择和利用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教辅材料进行教学”等。以上诸多要求,显然是将师资的培养目标定位于“高层次、应用性、复合型、国际化”,这跟语言学、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不一致,故教学模式、手段也要相应改变。若只是生搬硬套,抹杀专业区别,必然跟专业设计的初衷相去甚远,甚至跟专业的实际需求相背离。使学生无法适应教学实践的要求,这就难免让他们产生类似的抱怨:“我大学4年基本都是在学校上课。我不觉得所上的课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有什么区别。等我到了国外之后才发现,会说汉语的,不一定能教汉语。”
(三)缺乏实践平台。就业渠道不畅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学生应具备国际视野和国际教学操作经验,这就需要培养单位为其提供实践机会和发展平台。目前,学生实践的海外平台主要由孔子学院承担,渠道比较单一;而孔子学院囿于其发展规模,使之提供给本专业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有限。截至2012年,国家汉办在全球已建立400余所孔子学院,500多家孔子课堂,注册学员65万人,成绩可谓斐然。然而,就派出师资来看,孔子学院每年派出的教师仅有1万余名,当中还包括了在职公派教师和研究生,若是本科生只能申请志愿者,且职位数量并不多,相对每届超过1.5万的学生人数而言,孔子学院提供的实践机会可谓是僧多粥少。特别是一些未建立孔子学院的高校,海外高昂的自费实习费用,让不少学生望而却步,结果实习只能安排在国内进行,甚至被安排到普通中小学实习。此类学生虽名日专攻汉语国际教育,但直到毕业仍未接触到外国学生,这无疑抹杀了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特性,从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因此,如何加强国际合作办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走出去”获得更多实践经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平台,这一问题依然有待探索和解决。
不仅学生实习遭遇困境,跟学生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就业问题就更为严峻。目前,汉语国际教育界陷入了奇特的“供需悖论”,令外界深感困惑:
一方面,海外汉语国际教育师资供不应求。有数据统计缺口人数甚至高达500万。世人惊呼“汉语教师荒”,包括国家汉办主任许琳,亦忧虑于海外汉语教师之不足:“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和‘汉语教师荒’的矛盾问题,已经成为我们汉语推广工作最亟待解决的难题。”这极易给人造成的印象是:在就业市场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们定然是炙手可热的香馍馍。
另一方面,当我们面对毕业生从事本专业者比例过低的客观现实时,则无法乐观起来。据2010年的统计数字,“只有百分之十几的学生走上教学岗位”;另据笔者调查,广东惠州学院2011届对外汉语本科毕业生,全班43人,从事汉语国际教育者仅3人,比例不足7%;另有研究者曾对华中师范大学2010届对外汉语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做过一项调查,全班48人,继续读研、出国深造者15人,待业11人,已就业者22人,其中仅有1人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工作。从事本专业者比率之低,由此可见一斑。上述供需悖论现象。显然有悖于本专业设立的初衷——培养优质外教师资。满意就业市场需求。
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就业观念有待改变,“走出去”意识不强。二是就业渠道不畅,缺乏有效的就业信息平台。目前在国内,针对来华留学生的汉语培训市场已近饱和,毕业生的一大出路是以汉办志愿者方式赴海外临时就业,若干年后需回国再就业,且大都只能转行从事非本专业工作,故学生赴海外就业的意愿不强。因此,如何让学生“走得出去”且“留得下来”,如何保持海外优秀师资队伍的稳定性。依然是有待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此瓶颈问题若是无法有效突破,必将有碍于本专业未来的发展壮大。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
显然,要想进一步推动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就得冷静剖析该专业近年来“外热内虚”的尴尬现状,顺应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对症下药。切实解决其间的瓶颈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增开特色课程。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无疑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很大程度决定着培养出什么类型和何等层次的人才,未来胜任怎样的专业工作。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是专业性质和培养目标。无论名为“对外汉语教学”还是“汉语国际教育”,本专业的基本内涵都没有改变:核心是“教学”,即具有师范性,这意味着往师资方向培养;“汉语”是基础,注重的是工具性,强调语言学本体基础,需要语言学底子做铺垫;最后是“对外”(或“国际”),即涉外性,涉及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知识。上述三大特性决定了专业课程的设置。
至于核心课程,笔者认为应该是教育实践理论模块(如综合式教学技法、分项式教学技法等)、语言本体模块(重点是现代汉语和文字学)以及第二语言习得相关理论。其中,语言学又是本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程,应该对之进行强化训练——扎实的语言学基础,也可为有志于考研深造的学生做好专业铺垫。
文化课程也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目前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大学生掌握的中国文化知识已足够应付外国学生,因此对文化课的学习不必过多强调,导致部分毕业生对中国文化知识掌握的程度有限(甚至还停留在高中水平),从而很难适应实际教学工作。以泰国为例,学生大多信仰佛教,对中泰佛教的差异、儒道文化在中国接受和影响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浓厚兴趣,会经常向中方教师求教。若教师对中国传统宗教文化没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则很难准确解答学生的疑问。其中,跨文化交流方面存在的障碍,可能比文化知识掌握不足带来的影响更为隐性和严重。比如中国教师说话通常音高调响,语速较快,让轻声曼语的泰方学生很不适应,还常常造成交流上的误会:而在泰国文化里,学生通常不会当面指责老师。此点若被中国教师忽略,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到教学质量。总之,随着中国与他国交流日繁,外国学生对中国文化了解的深度、广度的要求愈来愈高。教师在文化学养方面的要求亦应相应的水涨船高。巴功·林巴努颂的观点就颇具代表性:“目前我们需要更多的是精通中国文化的人才,而不是语言的人才,更不只是要汉语教书匠。”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许嘉璐先生走访国外多年,也是深有体会:“我在国外各孔子学院考察时,他们多次说:你们派来的人,只教汉语,不懂文化。”因此,他认为汉语国际教育“如果只教汉语,不传播中华文化,不能算是成功的。实际上,远离文化,汉语也教不好”㈣。值得注意的是,在2012年版的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中,教育部为了达成“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把旧有的“中国语言文化”、“中国学”两个专业也并入“汉语国际教育”,一定意义上,这也可以看成是对中国文化学习的重视,无疑是一个值得肯定的举措。
还需指出的是,本专业特性之“对外”(或“国际”),其实是一个泛指,但在课程设计的实际操作中,笔者认为应该突出针对性,突出地域特色,施行国别教育。比如广西,“对外”主要指的是东南亚诸国,若具体到广西大学而言,则主要是“对泰”。因此。可以设置具体课程,针对相关方面进行专门训练,比如泰语语言特点与汉语教学关系等。同时,还要给学生介绍泰国的教育政策和华文教育发展现状。比如泰国大、中、小学汉语课程并无系统衔接,每个阶段都可能遇到零基础的学生;中小学每周课时安排很少(通常一周只有一次课,每次两到三个课时),这跟大学中文系的系统性教学完全不同,因此如何开展好这些课程的教学就大可讨论。此外,崇尚自由学习的泰国学生,并不适应中国“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关于如何有效控制教学过程的技巧培训(若是管得太严,学生反感;若是课堂纪律松散,课堂教学很难有效进行),亦是不可或缺。因此,笔者认为以国别为方向设计课程是较为优选的办法,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英语、泰语、越南语、日语、韩语等若干方向,既给学生选择的自由,也能较好地体现教学的针对性和课程的实用性。
除了上述师资型人才培养以外,教育部1998年版的专业目录中对“对外汉语”还设定了这样一个培养目标:能在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因此,所设课程也应该照顾到有志于往这方面发展的学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提供培训的机会。例如,可以开设一些涉外文秘、跨文化传播等方面的特色课程,丰富既有课程体系。给学生更多选择机会,为有志于从事高级涉外文秘、涉外传媒的学生提供智力支持。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落实教师审定制度
G.Bereday在《教育年鉴·序言》中云:“一个教育系统之优劣,必然是大大地依赖于在这个系统中服务的教师。”可知教师在学科发展中无疑处于关键性位置。因此,面对当前汉语国际教育方面存在的师资短缺、结构欠合理等问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师资素质已经势在必行。
首先,应进一步加强对现有师资的培训力度,力求以质取胜。《国际汉语教师标准》指出,汉语教师素质由五个模块组成:一是语言知识与技能。包括“汉语知识与技能”和“外语知识与技能”;二是文化与交际技能,包括“中国文化和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两部分:三是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学习策略;四是教学方法;五是综合素质。可见,基于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的特殊性,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需要具备较为丰富全面的专业知识,也要掌握较为先进的现代教学技能。然而,由于汉语国际教育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学科理论还不太成熟”,依然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甚至“各种分歧还在所难免”。这就要求本专业的教师积极参与培训,随时关注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互相学习和交流教学经验。在摸索中提高自身素质。遗憾的是,目前提供给教师们培训、进修的机会并不多。笔者随机调查了四所高校的10位本专业的教师,最近三年参加过培训、进修者仅有6人次,这显然不利于教师知识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因此,对专业师资的培训力度依然有待加强,高校也应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通过参加高端培训班、研讨会以及到国内外研修、攻读学位等方式,提高现有师资的知识水平。
其次,建立和利用教师研修基地,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大途径。为缓解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中“基础研究薄弱、师资队伍量少质差、汉语难学”等难题,汉办于2011年在全国设立了19所国家级“汉语国际推广基地”,为本专业教师的培训、进修提供了平台。不过遗憾的是,这些基地多集中在发达地区,以针对西方国家为主,而广西、云南等紧临东南亚的延边省区依然没有设立推广基地。因此,广西、云南等地不妨考虑建立省级区域性汉语推广基地,成为国家基地的有益补充。这些基地可以通过开展区域性的汉语国际教学研究、开设实践体验课程、举办学术夏令营等特色活动,加强本地教师的合作与交流,提高自身素质。
第三,可以建立客座教师和外聘教师制度,补充现有师资的不足。教师个体的眼界和知识水平毕竟有限,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文化知识,高校可以外聘一些在领域内有精深研究的专家,或者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开办专题讲座。汉语国际教育属于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理论学习最终还是为实践服务,因此理论联系实际的专题讲座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讲授者的研究成果和亲身经历带给学生的触动,引发的思考,往往比普通的课堂学习更为高效。笔者的调查也印证了此点:那些具有海外教学经验的学者、教师开设的专题讲座,或一些中小学的资深老教师开设的教学实践课程,在学生当中受到普遍欢迎。因此,客座教师和外聘教师是本专业师资的重要来源,培养单位应对之予以足够重视,建立和健全相关引进机制。
最后,笔者认为,为了确保本专业教师的质量,很有必要落实汉语国际教师资格的审定制度。为教师的准人设立门槛。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教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而且。汉语国际教师还具有涉外的特殊性,一定程度代表着国家形象,因此对教师的要求当更为严格。国家教委为了加强对外汉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声誉。更好地做好中外文化交流工作。曾于1990年6月23日颁布《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定办法》,对本专业教师施行准入制,这一审定制度于2005年结束。最近几年,教师队伍迅速壮大。在缺少完善的准入审定制度控制之下。质量良莠不齐,出现了一些滥竽充数现象,若长此以往必会影响到本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若想让汉语国际教育从业者们自觉提高素质,保障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那么重启汉语国际教师资格审定制度,让教师们持证上岗,既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三)开辟国际合作道路。施行职业分流设计
篇13
2012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等文件(教高[2012]9号)。其中,将“对外汉语”本科专业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可以说,更名后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进一步体现了国内平台与国际视角的双重文化战略,文化输出与人才引入的双向发展路径。这也由此开启了“汉语国际教育时代”下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科定位、专业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容的广泛探讨和深入研究,并引起了不同学科的日益关注,使得这门新兴边缘学科的跨学科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更加凸显。
对此,相关研究成果丰硕,探讨热烈,角度多元,观点深刻,如吴应辉、牟玲(2011),刘毓民(2012)将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纳入了传播学研究框架;
胡范铸、刘毓民、胡玉华(2014)将汉语国际教育的目标提升至“国际理解教育”,认为其可以影响“情感地缘政治”;陆俭明(2014)明确指出了汉语国际教育应有的国际传播观、语言文化教学观和师生培养观;崔希亮(2015)详细探讨并分析了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定位,认为汉语国际教育是一个具有明显交叉性的独立学科,有着自己明确的学科基础;彭建玲(2014)对当前国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详细分析,认为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具有内容趋同、方法单一、视野狭窄等问题,对此提出具有个性化、本土化、特色化的设置思路;林秀琴(2014)指出了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发展困境(就业难、实习难、专业定位不准、专业发展和建设难),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杨同用(2013)论述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中文专业课程设置之间的区别,等等。
可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确立,具有旧学科瓦解和新型边缘学科重构的标志性意义,其本身也蕴含着一种打破原有学科专业的固定地盘,整合上升到一种崭新的知识层面的意义。本文试图结合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困境和教学实践难点,提出一己之见及其改进方案,期以引发更多教学研究者更深入或具前瞻性的探讨和思考。
二、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困境
21世纪以来,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已经历了由局部布点到普遍开设的转变。据统计,全国有300余所院校开设该专业(2013年数据)。这种趋势,一方面反映了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汉语教师人才紧缺的时代需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一些学校盲目从众的跟风效应,以至随之出现大潮过后先天不足,后天乏力的发展困境。主要表现在:
(一)拼盘式的课程设置,导致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不明确
大多数院校普遍采用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外国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简单相加或增减合并的模式,这种模式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和遮蔽性,极易造成中西双肩挑式的复合式人才培养的错觉或幻觉,实际上是各挑各的,在两条轨道上,再加之外界赋予的“看上去很美”的国际化的专业美誉和功能,这在很大程度上会严重限制专业的发展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中外对比性遮蔽,缺乏以对比的视野统领专业知识的能力
沿袭已久的汉语与外语教学模式的表面化、公式化,使得语言教学呆板、语言环境单一孤立,汉语与外语之间并未形成有效的沟通和对比,缺乏应有的对应关系、比较关系和交融关系,两层皮的现象较为普遍。
而且,对比或比较视野下的教学模式对汉语教师的教学和跨文化能力是一极大挑战。无论是科班出身,还是出身于中外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多囿于自己的专业圈子或研究方向,自身知识结构极不平衡,中外知识壁垒难以打通。
(三)囿于专业目标或理念的预设,缺乏专业认同感与归属感
无论是模块论,还是其他形式的课程设置,都没有摆脱中文+外语+教育的拼盘式概念化的窠臼,专业的不可替代性模糊不清,更遑论主要课程之间的中外对比性。这种培养模式,使得有些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要么重返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轨道,要么被其他专业侵蚀或兼并。这种摇摆不定的专业境地不仅使师生缺乏基本的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且专业地位和身份定位也岌岌可危。
(四)实践教学空间小,实习难与就业难形成双向制约
虽然各院校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限于或缺乏专业见习、实习实训的条件,实际上能够提供的实践教学空间非常狭小,实习覆盖率不高。可以说,目前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不符合该专业的本质诉求与内涵张力,其远景目标亦被遮蔽。这明显不利于培养以专业能力(汉语教学和跨文化传播)为主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因在强调创新、多样、开放的信息互联性网时代,最不应也不能忘的是最基本的专业性,即在“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加之互联网思维和创意表达等能力,才有可能拓宽本自有些狭窄的就业渠道。
总之,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困境的认识和正视,实际上是一种校正,有利于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建设。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清醒地揭示困惑的源头,并以此催生出专业建设的全盘考量和体系构建,找到具有统领性的主导因素。
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的四大重点考虑要素
(一)以跨学科的理念统领整个专业建设
笔者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跨学科”的含义就是要寻找中外语言、文化、教育的对比性和通约性,以此作为统领理念,跳出已有的学科与知识的界限,博采众长,重新梳理、整合、选择、提升适合于汉语国际教育自身研究领域与对象的知识和方法。在对比的基础上确定和设计专业的立足点,这是该专业不可替代性即独立性之所在,必须重视起来。当然,跨学科的理念,不是简单的专业增减相加,也不是单纯的扩容,而是找出学科间的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对比性、互补性、通约性,并将其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专业建设的始终。
(二)重视中外文化话语的通约性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的应有位置
不可否认,世界上不同民族与不同文化之间是存在通约性的。通约性构成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价值。我们思考、看待、理解文化通约性的方式将为中国深入走向世界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恰恰为共处于不同历史-文化体中的不同族群能彼此相知相交搭建了桥梁和纽带,为揭示和宏扬中外文化话语的通约性提供了落实的可能,为中国深入走向世界,世界深入了解中国的学术研究提供了用武之地。因此,它具有不可动摇的核心位置,将其落实有助于中国深入走向世界。
(三)在“缺失-寻找”中尽快达成相对统一的专业研究范式和共识,同时体现学校特色和区域优势
当前各院校短视的跟风效应和“各自为战”的盲目状态,难以具有成功性,和可复制性,更难有可持续性。就连一些具有对外汉语专业悠久历史的院校,也很难说,已经形成了经严格论证和认证的专业研究范式。笔者认为,教育部应发挥组织协调各院校的职能作用,依区域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总体发展蓝图进行规划设计,并对专业发展的关键概念,作出明确的界定,并以此为主导,着手编写新教材。各院校也可依据总指导和总定位自行设计与编写试用教材。同时,还可通过召开研讨会的方式,探讨在北京和上海等地高校推出联合课程,构建学术共同体。
而且,各院校也可根据自己的建校史和所在地理位置,发挥各自学校特色和区域特色优势。如东北院校可面向东北亚地区,形成以俄语、日语、韩语、蒙语为重点的汉语国际推广区;华北院校则以英语、俄语、法语、德语等为重点;华东院校以韩语、日语为重点;东南沿海院校可面向东南亚诸国,形成各有侧重,总体协调的专业发展格局。
(四)汉语国际教师需敢于打破专业壁垒和自说自话的思维方式,增强自身跨界学习研究能力
在某种意义上说,专业建设的过程就是教师知识结构重构和更新的过程。特别是在跨学科研究视野下,还有许多新的挑战需要应对。因此,教师团队要有破茧成蝶的勇气和自信,勇于打破专业壁垒和学术上的“一亩三分地”,敢于在跨学科的研究与实践教学中,打碎原有的、传统的自己,重新组合和锤炼出自己新的知识结构与实践能力,并让学术语言转换为教学语言。
同时,由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跨学科性,也可以将其看作是汉语的一种“涉外”研究,因而必须打破传统的单极的自说自话的思维方式与知识体系,代之以对等、对比的竞争、互化与交融,即在跨学科对话的视野观照下,找到中外文学和文化的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对比性、互补性,并获得科学的研究法则,形成新的阐发,实现人类文学文化的互识、互证和互补,只有牢固地建立起这个定位理念,才有可能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进行清晰、明确和系统化的理解,甚至可以说,其提炼的是专业建设的哲学基础与理论支撑的问题。因为培养模式建立在理念体系的基础上,而课程设计又是这些理念形成和应用的地方。只有这样,才可能解决汉语国际教育的“阿喀琉斯之踵”的问题。
由此可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强调的是“中国故事”的国际化表达,是以“国际理解”的叙述基调来贯穿的。中央美术学院潘公凯教授曾说过:“面向自身的传统,我们要有‘互文’的追求;面对他者的经验,我们要有‘互看’的能力。这‘互文的传统观’和‘互看的现代性’,其实就是文化间距和历史承担的解决之道。”就是说,“一方面立足当代处境打开全球视域;一方面回到传统文脉切近本真叙述。在这两个方面获取滋养,开掘潜力,最终寻求价值重构”。这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科定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它反映的是世界性的思想视野,也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亟待展开的新的知识格局――形成符合时展的在“自我与他者”的脉络体系中感受、理解、把握和对照彼此的新的“国际理解”。
五、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的改进对策
针对当前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如培养目标单一,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课程设置传统陈旧,缺乏科学发展观;教师、教材、教法偏重于理论研究,实践环节不到位等问题,特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一)组织编写具有开拓性的新理念教材。基于跨学科的研究视野,立足对比,敢于把自己放在世界体系中,以他者为参照重新审视考察自我。同时,将语言教育与文学教育并行发展,因最美、最鲜活的语言往往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应认真考察、研究、编著具有中国韵味且适合留学生的中外名篇或作品,而不是为学语言而编造的语句段落,它显然不是“活”的,更不具美感。显然,语言教学若不能与文学文化紧密结合,只能是一堆死板枯燥的符号。对此,笔者认为面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新教材体系大体应包括:《汉英语言对比》(或汉语与俄语、日语、韩语、德语、法语语言对比)、《中外文学比较》、《中外文化比较与传播》、《中外教育比较》、《跨文化对话与公共外交》、《传统礼仪文化与公民常识》、《中国国家形象学》、《中华才艺实训课程》、《文化传播与创意表达》等。
(二)生成专业新方向,整合并创新骨干课程,取消重复课程、传统陈旧课程,增补并加大交叉和实践课程。鉴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具有鲜明的中西融合、学教并重的学科特点,立足于中国语言文化,辅之以中外国情常识,借助于国际交流合作,集中华文化传承、民俗技艺展示、国家形象传播为一体,具有明显的人文性、师范性和国际化等特征,可将师范教育(汉语国际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等)和文化传播(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其下设的两个方向,且均能与相关行业产业对接,两者相辅相成,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夯实人文基础,回归常识。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必备的人文素养,这与大学生入学前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未能培养出学生的文学文化意趣有直接关系。大部分学生的文学文化多是起于浅表的空中楼阁,零散且摇晃,其未有扎根的基础,未能形成自己的深切体悟。因此,大学人文教育需重新夯实大学生的古今中外文学文化基础,全程分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夯实根基,才有可能使学生成为汉语国际推广的优秀后备人才。
(四)具有跨界思维,加强学科交叉力度。打破学科壁垒一直是各高校内部的长期性任务。“死抱住本职学科或专业的固定地盘,不准许跨越雷池一步的做法,当然主要出于职业饭碗的考虑较多,久而久之陷入学科本位主义而不能自拔,自己无法自拔,也还值得同情,还不允许别人自拔,这就显得专横无理了。”客观上看,现今早已不是专业相轻,学科自大,一两门课保终身,吃老本式教学的时代,需要的是跨界思维和批判创新精神。而且,专业的金字顶尖不应是越走越窄,而应越走越开阔,知识联想与贯通能力逐渐增强,这需要个人不断更新和扩融知识,同时校内也可跨专业跨学科组建新的课程团队,并创新课程。
(五)服务地方经济,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需完成从学人层面向国民普及和地方应用层面的转变,积极探索多元实践:以教学实习促实践,以文化项目带实践,以组织参观、学科竞赛做实践。同时,还要与地方产业相结合,如参与到当地的旅游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业等项目中,提供规划方案和智力支持,加强知识转换和能力应用,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服务。
六、总结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要求双向建构视角。在撩开我们自己的面纱的同时,把作为文化主体的自我与他者置于同等地位,并且能站在他者的立场来看待自我,即借异域之镜来照自我之美丑,借他者之方来疗治自我之病灶。更为重要的是,敢于把自我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去比较,并具有文化批判意识和自我修复功能――这应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科研人员努力奋斗的目标。转型后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或许会为今后中国公共外交的普及带来出乎意料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陆俭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定位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2).
[2].崔希亮.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定位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15(3).
[3].丁安琪.重构“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理论体系――从“国际汉语教学”走向“汉语国际教育”[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4(2).
[4].胡范铸、刘毓民、胡玉华.汉语国际教育根本目标与核心理念――基于“情感地缘政治”和“国际理解教育”的重新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4(2).
[5].林秀琴.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发展困境和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14(11).
[6].彭建玲.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