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

篇1

一、通过树立良好形象来教育学生

很多时候其实给学生树立一两个典型的形象是对他们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在大家所倡导的正面教育从某种意义上就来源于这种典型形象教育,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希望得到来自同学的羡慕的目光和看到贴满墙报的小红花,这是现在大多数小学老师都在使用的教育方法。调查也发现这种方法确实有效可行,孩子需要和身边的同学进行对比,需要自己在完成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之后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许,当然很多老师把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也直接过渡成了一种参照对比,这从某种程度来讲,确实存在很多问题。

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自卑感,从而越加恶化,开始害怕和厌恶学习,最后恐惧学习,所以树立良好的身边形象,是我们从德育教育手段实施中总结出的经验。在成绩考核中,教师应该适当应用,更不可成绩决定论来使孩子有了偏激的想法和激动。通过某一件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教师通过班里同学的表扬,通过每一位同学的独立发言和赞许,让大家都看到良好形象的事迹和举动,并以此来学习和监督,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大多数同学积极向上,另外也是对典型的监督和管理,敦促他更好的以身作则,并通过民主选举的方法,不间断的来维护和树立新典型形象,使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成为班级中同学学习的楷模,这会极大的促进同学之间的学习、积极向上和班级荣誉感。

二、通过媒体来教育学生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的教育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媒体来搜集和整理一些学生比较喜欢和关心的事物和动态,帮助孩子树立自己心目中的偶像和学习的榜样,并通过正面教导,使他们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如上个世纪中期,基本上每一位学生的目标都是教师、人民或者医生,因为孩子身边见的最多或者听的对多的就是这些人的事迹,也有很多孩子是在父母的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中有了这些人的想象,事隔数十年之后,今天可能更多的孩子树立的自己心目中的形象的时候就是五花八门,什么行业都有,可能有飞行员,可能有律师等。

是社会的发展使孩子能接触和看到更多的行业和领军人物,记得有一个朋友就告诉我,他七岁的孩子因为经常在体育新闻中听到很多体育明星的名字,就非常崇拜他们,时常要拉着他们去给自己买一些体育用品,也希望自己将来可以成为一个体育明星。很多学生喜欢的动画节目或者科普知识的讲座也是他们学习和了解外界的介质,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积极的引导孩子来通过电视、网络媒体来进行德育教育。

三、通过身边故事来教育学生

身边故事的教育方法对于中小学生来讲,可能更可行有效,因为发生在身边实实在在的事情,对于每一位孩子来讲,都是亲眼目睹或者耳闻的,能完完全全的了解和掌握事情的来龙去脉,再加上父母和老师的分析和引导,让他们能更加真实的了解事实,辨别是非。曾有一位朋友就时常喜欢带自己的孩子去朋友家聊天,大家开始都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觉得自己去聊天就行了啊,为什么还要带上孩子去呢,这容易消磨孩子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对孩子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但是后来大家才发现,他通过这种方式有力的帮助了孩子了解身边的人和事物,学习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习不到的知识,使孩子知道身边的事情都做不好,身边的人都相处不好,将来如何在社会上和人搞好人家关系。

举一个最简单的实例我们来看,假如你身边有一个从小就非常调皮捣蛋不学无术的孩子,现在长大成人,成为社会的罪人,那么你对此会有什么感触,可能家长和老师说再多的实例都不及这一例对孩子更有震撼力,因为身边实实在在的东西能够让他看到实物发展的每一个阶段,让他们明白很多虚幻的例子感受不到的东西,通过身边真实的故事和人物来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孙建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小学德育研究综述[J].新课程研究.2008

篇2

农村中小学教学创新对于我国新时期的社会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的德育教育作为教学创新领域的重点内容,在实践环节能够有效健全学生的人格,促使中小学人才培养在创新与优化过程中能够满足新时期社会的实际要求,更好的实现基础课程教育的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施途径进行探究,以此为我国今后的农村中小学教育研究与发展提供合理化参考。

一、新时期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环境现状

农村中小学的德育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长期以来重要的教育模式。针对我国传统农村中小学课堂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情况,例如教学工作者在授课环节采取“照本宣科”及“灌输教育”的模式,这些固有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极大的降低了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严重者还极大地阻碍了农村中小学教育创新的发展,致使农村中小学教育长时间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随着德育教育在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领域的逐步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步被新形势的教学方法与授课模式所替代,农村中小学教育在德育教育环境的影响下正在逐步得到改善。近年来,我国从事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教学工作者普遍能够感受到德育教育在农村环境中应用与开展的实际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对我国农村整体中小学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严重降低了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德育教育环境在农村中小学当中的应用与普及,逐步促使农村的教学环境出现了变化,越来越多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实践环节得以应用,并且有效提高了农村中小学的整体教学质量。

二、新时期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施途径

1.建立德育教育的目标管理体系

农村中小学的德育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完善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在确保不同系统工程协调有序运行的同时,还要加强各个教学系统的管理工作,建立完善化的目标管理体系,以此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施质量,逐步在农村中小学教学环境当中培养出良好的德育教学环境。例如,教学工作者在建立德育教育的目标管理体系时,应当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情况,确切掌握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施情况。在实践工作环节由学校、班级或者学生组织积极发挥团体作用,将个人或院校开展德育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反馈,对突出的班级或个人予以优秀奖励,对扰乱德育教育实施的班级或个人予以通报批评,突出预防为主的目标管理核心,逐步完善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整体环境。

2.加强互联网环境下的文化教育工作

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当下社会环境中的主要媒体工具。针对我国农村中小学传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情况,相关部门及院校管理单位理应积极加强互联网环境下的文化教育工作,利用网络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正确引导青少年上网,将网络文化作为与传统教育形式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整体质量。教学工作者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针对性的联系院校网站维护单位建立德育网站,增设适当的德育教育栏目,例如,心理咨询、电子邮箱、热线服务等形式,在对院校青少年开展德育教育的同时,积极引导青少年利用互联网环境与同学和教师进行情感宣泄,促使互联网环境成为师生之间交友谈心的重要场所。

3.构建师生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的平台

农村中小学在办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留守儿童问题,这些留守儿童因家长外出打工,在家中长期缺乏关爱、帮助与教育,为了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效果,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理应积极构建师生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的平台,促使更多的学生能够通过这个平台与家长和教师进行联系与交流,通过一起沟通、一起倾诉,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在农村校园环境当中培养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并为之后的课堂教学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支持。农村院校应尽可能的加强德育教育基地的建设,创建优质化的育人环境,定期定时带领班级学生在当地敬老院、老干部之家、工厂等环境中体验生活,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思想观念。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施与发展对于我国现阶段农村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相关部门及院校管理单位理应重点关注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施与开展情况,通过有效途径充分提升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施力度,促使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一、要坚持学生的培育主体地位

在培育中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坚持学生的培育主体地位,我们都知道帮助中小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为了帮助学生健全他们的人格,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使学生变成一个道德高尚、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科技文化素质,还要具有思想道德素质,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化,但是不能没有道德。坚持学生的培育主体地位,就是说我们在开展培育中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中,所有的活动环节都要是切合学生需要的,是学生感兴趣的,只有学生对其产生兴趣,才能够参与到其中,这些活动才能够起到培育学生的作用,活动环节需要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度,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活动,进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这就告诉我们,老师需要多去了解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知道学生对什么样的活动感兴趣,也知道学生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一些困惑,这样老师在为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可以采取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也能够让活动更加深入学生的心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圆满完成。

坚持学生的培育主体地位也是说我们在开展中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中,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老师应该和学生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老师要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以一颗包容的心来对待学生,老师可以组织开展演讲比赛、辩论赛、朗诵比赛、征文比赛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活动来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多的感悟和理解。只有唤起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我们才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成学生的内在精神,学生会慢慢地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在生活和学习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在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要知道培育中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有两种渠道,一种是课内学习,一种是社会活动。课内学习主要是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知识,课外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都知道理论和实践要相结合的,我们培育中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坚持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相结合,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告诉学生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来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中小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够让学生变成更好的自己。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是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德育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兴趣,去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特别是老师可以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我们都知道思想品德的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变成品德高尚的人,思想品德教学是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主要的途径,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故事,让学生通过听故事的方式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老师也可以给学生放一些视频,比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让学生通过看视频来向这些人物进行学习,老师还可以让学生之间共同搜集和探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的内容。学校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学校的一些宣传标语、班级的黑板报都可以是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的,学校要多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这些课外活动来让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应该是有计划的,可以规定每个星期开展一次这样的活动,要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去学雷锋做好事,可以是在街上扶着老爷爷老奶奶过马路,可以是帮助丢东西的人找东西,可以帮助搬重物的人搬东西等。

结束语: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小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帮助中小学生健全人格,丰富精神世界,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培育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坚持学生的培育主体地位,所有活动的开展都要切合学生的需要,老师可以通过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两个途径来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篇4

[5]Thomas Lickona.“Character Education: Seven Crucial Issues”[J].Ac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1999(4).

[6]Thomas Lickona.Educating for Character: How Our School Can Teach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M].New York: Bantam,1991.

篇5

一、中小学德育途径的重点

德育途径是指学校为了向青少年学生施加德育影响而组织进行的各个不同方面的活动和工作。它是德育工作在教育对象那里取得效果的基本渠道,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桥梁。德育途径规定了实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所必须经过的基本通道或路径。

根据我国现行中小学德育大纲的规定,并结合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中小学应重点抓好以下德育途径:第一,教学途径。包括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如思想品德课、政治课等)与其他各学科的教学。第二,活动途径。包括课外与校外活动(含劳动与社会实践),共青团、少先队所组织的各种活动。第三,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教学途径统一要求缺陷的弥补者,是活动途径的主要组织或指导者,是学校德育向家庭、社会德育延伸的搭桥者。第四,家庭、社会等校外环境。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空间,父母是学生发展的第一任教师。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广阔空间,社会的各种事件、变化等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全方位途径。

上述四个途径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并寻求优化的策略。

二、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

1.教学途径不畅通,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

教学途径不畅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在中小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往往成为其他所谓“主课”的牺牲品,教学时间得不到保障、教学内容陈旧僵化、教学方法单调死板、教学评价重知轻行。二是其他各科教学未能做到寓教育于教学之中,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顾教书,忘了育人,认为那是德育课老师和其他德育工作者的事;有的教师则游离于教材之外生硬添加或简单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反感。这些均导致教学途径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让学校德育的实施丧失了主阵地。

2.活动途径走过场,形式大于内容

由于活动途径有着特殊的外显魅力,所以活动被很多学校、老师所青睐,但实践中许多活动途径只是走过场并未取得预期的实效,形式大于内容。有些学校的德育工作,搞起计划来相当正规和庞大,似乎很受重视。诸如:搞多少次主题班会、主题队会,请名人做多少次报告,搞多少次参观、访问、调查等等。当然这些活动本身是好的,但若只追求形式和数量,就会使这些活动徒有虚表,而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质、言谈举止中存在的很多具体、实际的问题则不一定能解决。

3.班主任工作急功近利,智育重于德育

面对升学的压力和外在歪曲的评价、物质的诱惑,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往往落在短期内能够抓出成效的智育上来,而不大钟情于吃力不讨好的德育。其实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进步并不是班主任的主要职责(说极端点它都不是班主任的职责),而是班主任工作的副产品。“班主任的具体任务和职责很多,其中的一项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因此,班主任的主要职责应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态度、学习目的等较为深层的有关思想认识领域的规范与引导。学生学业成绩的进步是各科教师优秀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强烈、学习态度端正的必然结果,这并不能成为班主任工作的根本追求,更不能成为评价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指标。

4.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相分离,未能形成有效合力

有人曾形容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是强调奉献的教育,强调学生高尚品格的形成;家庭德育是实惠教育,强调自家的孩子在与外界交往时不吃亏;社会德育是利己教育,突出自我发展,有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痕迹。这些说法也许是不恰当的,但却也说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未成年人方面,尤其是在德育方面相互分离,各自为政,未能形成一股有效的合力共同地作用到未成年人身上。学校是高处不胜寒,孤掌难鸣;家庭钟情于孩子能否在学业上继续深造,将来出人头地;社会不太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不良影响,“社会教育对我们所说的,把父亲和师长所教育的思想全部。”这种分散的、甚至有点相悖的德育影响阻碍了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健康成长。转三、优化中小学德育途径的策略

1.恢复教学途径的主渠道地位

(1)必须恢复德育课在学校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同时改革德育课的教学与评价,真正发挥德育课专门的教育、养成作用。第一,确保专门德育课的教学时间,不能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第二,及时更新并不断吸收新的德育素材,让学校德育素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现实。第三,改革德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学校其他各科的教学都在探索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的变革,而作为专门培养人思想品德的德育课本应该是这场变革的先导,更不能落伍了。小组讨论与合作、采访或追寻身边先进人物、参观、辩论、社会实践、主题演讲、情感体验等都可以成为德育课教学的策略。第四,打破以试卷、笔试、背诵有关道德条款等以考查德育知识为主的德育课评价体系,构建融面试、道德实践活动、义务劳动、爱心体验等为一体的,以考查知行统一为主的德育课教学评价体系。

(2)必须明确德育“工作”不仅是德育工作者的专门工作,也是学校全体员工的工作,只是科任教师在学校里承担的教学任务不同,所施加德育影响的方式有别罢了。“任何人没有权利剥夺任何教师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权利,任何教师也没有权利放弃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义务,德育是教师的天职,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还活动以育人的本真面目

(1)开展活动之前必须明确活动的育人目的,并依此来检验活动的成败。有的时候也可能需要活动来“做做秀”,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应该通过活动达到其他途径所不能达到的最佳德育效果。

(2)活动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活动过程中每个细节的认真处理,所以对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突发事件、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言谈举止等都要加以认真对待。正所谓成功的活动必须考虑到所有方面,但失败的活动只要有一个细节没有考虑到则足以导致。

(3)活动的数量、类型应因德育的目标和内容而定,不是数量越多越好,不是活动越热闹越好。如对于激发学生的同情、友爱之心来说,一个贫家子弟发奋成材的现身说法,可能比声势浩大的向灾区人民捐款要来得更为直接和有效。

3.让班主任成为学生成长为“人”的引导者

篇6

一、中小学德育途径的重点

德育途径是指学校为了向青少年学生施加德育影响而组织进行的各个不同方面的活动和工作。它是德育工作在教育对象那里取得效果的基本渠道,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桥梁。德育途径规定了实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所必须经过的基本通道或路径。

根据我国现行中小学德育大纲的规定,并结合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中小学应重点抓好以下德育途径:第一,教学途径。包括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如思想品德课、政治课等)与其他各学科的教学。第二,活动途径。包括课外与校外活动(含劳动与社会实践),共青团、少先队所组织的各种活动。第三,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教学途径统一要求缺陷的弥补者,是活动途径的主要组织或指导者,是学校德育向家庭、社会德育延伸的搭桥者。第四,家庭、社会等校外环境。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空间,父母是学生发展的第一任教师。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广阔空间,社会的各种事件、变化等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全方位途径。

上述四个途径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并寻求优化的策略。

二、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

1.教学途径不畅通,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

教学途径不畅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在中小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往往成为其他所谓“主课”的牺牲品,教学时间得不到保障、教学内容陈旧僵化、教学方法单调死板、教学评价重知轻行。二是其他各科教学未能做到寓教育于教学之中,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顾教书,忘了育人,认为那是德育课老师和其他德育工作者的事;有的教师则游离于教材之外生硬添加或简单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反感。这些均导致教学途径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让学校德育的实施丧失了主阵地。

2.活动途径走过场,形式大于内容

由于活动途径有着特殊的外显魅力,所以活动被很多学校、老师所青睐,但实践中许多活动途径只是走过场并未取得预期的实效,形式大于内容。有些学校的德育工作,搞起计划来相当正规和庞大,似乎很受重视。诸如:搞多少次主题班会、主题队会,请名人做多少次报告,搞多少次参观、访问、调查等等。当然这些活动本身是好的,但若只追求形式和数量,就会使这些活动徒有虚表,而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质、言谈举止中存在的很多具体、实际的问题则不一定能解决。

3.班主任工作急功近利,智育重于德育

面对升学的压力和外在歪曲的评价、物质的诱惑,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往往落在短期内能够抓出成效的智育上来,而不大钟情于吃力不讨好的德育。其实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进步并不是班主任的主要职责(说极端点它都不是班主任的职责),而是班主任工作的副产品。“班主任的具体任务和职责很多,其中的一项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因此,班主任的主要职责应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态度、学习目的等较为深层的有关思想认识领域的规范与引导。学生学业成绩的进步是各科教师优秀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强烈、学习态度端正的必然结果,这并不能成为班主任工作的根本追求,更不能成为评价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指标。

4.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相分离,未能形成有效合力

有人曾形容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是强调奉献的教育,强调学生高尚品格的形成;家庭德育是实惠教育,强调自家的孩子在与外界交往时不吃亏;社会德育是利己教育,突出自我发展,有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痕迹。这些说法也许是不恰当的,但却也说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未成年人方面,尤其是在德育方面相互分离,各自为政,未能形成一股有效的合力共同地作用到未成年人身上。学校是高处不胜寒,孤掌难鸣;家庭钟情于孩子能否在学业上继续深造,将来出人头地;社会不太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不良影响,“社会教育对我们所说的,把父亲和师长所教育的思想全部。”这种分散的、甚至有点相悖的德育影响阻碍了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健康成长。

三、优化中小学德育途径的策略

1.恢复教学途径的主渠道地位

(1)必须恢复德育课在学校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同时改革德育课的教学与评价,真正发挥德育课专门的教育、养成作用。第一,确保专门德育课的教学时间,不能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第二,及时更新并不断吸收新的德育素材,让学校德育素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现实。第三,改革德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学校其他各科的教学都在探索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的变革,而作为专门培养人思想品德的德育课本应该是这场变革的先导,更不能落伍了。小组讨论与合作、采访或追寻身边先进人物、参观、辩论、社会实践、主题演讲、情感体验等都可以成为德育课教学的策略。第四,打破以试卷、笔试、背诵有关道德条款等以考查德育知识为主的德育课评价体系,构建融面试、道德实践活动、义务劳动、爱心体验等为一体的,以考查知行统一为主的德育课教学评价体系。

(2)必须明确德育“工作”不仅是德育工作者的专门工作,也是学校全体员工的工作,只是科任教师在学校里承担的教学任务不同,所施加德育影响的方式有别罢了。“任何人没有权利剥夺任何教师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权利,任何教师也没有权利放弃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义务,德育是教师的天职,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还活动以育人的本真面目

(1)开展活动之前必须明确活动的育人目的,并依此来检验活动的成败。有的时候也可能需要活动来“做做秀”,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应该通过活动达到其他途径所不能达到的最佳德育效果。

(2)活动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活动过程中每个细节的认真处理,所以对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突发事件、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言谈举止等都要加以认真对待。正所谓成功的活动必须考虑到所有方面,但失败的活动只要有一个细节没有考虑到则足以导致。

(3)活动的数量、类型应因德育的目标和内容而定,不是数量越多越好,不是活动越热闹越好。如对于激发学生的同情、友爱之心来说,一个贫家子弟发奋成材的现身说法,可能比声势浩大的向灾区人民捐款要来得更为直接和有效。

3.让班主任成为学生成长为“人”的引导者

篇7

一、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只有把德育思想在各个学科中向中小学生进行渗透才能够确保中小学生健康的发展。体育课作为中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思想,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道德品质,促进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中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体育教育要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养为目标,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断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但是很多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贪玩、自私、孤僻等性格容易导致他们沾染不良习气,甚至有的中小学生走上犯罪道路。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要根据中小学生的思想、个性、情感等规律,真正地将德育灌输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坚持生本教育理念,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让中小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作用,树立健康的体育运动意识。本文将根据笔者的实际中小学体育教学经验,探讨德育教育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途径,希望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有所帮助。

二、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措施

(一)将德育教育目标与体育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教师要根据中小学生的发展规律合理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按照体育教材的特点科学有序的渗透德育教育。还要充分了解体育教材,寻找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点,注重中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改变传统体育课“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轻松,学生的参与热情也比较高,能够较好的激发中小学生的兴趣,提高中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体育教师还可以利用中长跑训练中小学生的耐力以及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利用各种体育器械锻炼中小学生勇于拼搏、积极进取的品质;利用篮球、足球等比赛激发中小学生的集体精神。

(二)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结合学生实际,教学面向全体中小学生

在实际的中小学体育课堂上,很多体育教师教学脱离实际,与学生的情况不符,使中小学生对体育课堂失去兴趣,也无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一些体育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较为严重,只关注体育尖子生的成长和发展,对于体育后进生不闻不问,使中小学生的体育水平出现两极分化。我在日常体育教学中积极学习体育新课标,教学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因材施教,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感到快乐,并且我会及时观察中小学生的思想动态,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比如在跳高课上,很多中小学生都认为自己无法完成教师要求的动作和任务,在内心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有的学生直接放弃跳高训练,因此体育课的跳高训练往往都以失败告终。针对这种情况,我先进行及时的分析,学生跳高失败的原因与身体素质和体能有关,但是与学生的内心思想也有联系。所以我与学生进行充分互动,给学生讲解跳高的具体步骤和防护措施,并给学生做出详细的示范动作。

(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具体化和灵活化,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选择学生日常生活的典型事例进行榜样教育,使德育教育更加具体化和灵活化。德育教育主要包括意志品质、精神文明、道德观念、行为习惯、身心健康等,体育教师既要认真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还要不失时机地渗透德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我经常会利用国家女子排球队和国家乒乓球队的战绩去教育中小学生,让他们知道学习体育不只是为了强身健体,还可以为国争光,从而激发中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养成艰苦拼搏、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如今很多中小学生的纪律观念较差,上课散漫,态度不积极,沉迷网络等,针对这样的情况我给学生提供了许多改变和学习的机会:上体育课时要求学生准时集合;按要求站队;体育活动按规则和要求进行;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体育知识讲座等,希望能够让他们明白学校是有组织有纪律的,课堂是需要全体学生共同维护的。

(四)将德育教育渗透于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价中,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需要双方都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上,中小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想动态会及时有效的表露出学生此时此刻的真实感受,因此体育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学生的细微变化,详细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体育教学评价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评价的过程就是很好的德育机会,体育教师必须严格把握评价的方式和力度,积极改善中小学生错误的行为和思想,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比如对于同一个体育教学项目,在同样的条件下,有的中小学生则表现出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主动配合体育教师完成体育训练,并且积极探索新的体育训练方式。这时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去引导他们,使每个学生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和道德素养,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总结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任重而道远,不仅需要中小学体育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创新体育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展教学资源,找到体育与德育的结合点,还需要全体中小学生提高思想意识,积极配合体育教师进行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养成爱学习、爱生活的好品质,从而在走出校门后能够尽快的适应社会,成为社会的中流低柱。

参考文献

[1] 叶秀环.中小学体育与德育的融合让课堂流光溢彩[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5(2):21-23

[2] 华美林.探析中小学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途径[J].考试周刊,2014(31):45-46

篇8

(一)在德育目标上,忽视学生的主体发展水平多年来,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缺少层次性,存在“高大全”的现象。人们往往重“超前”轻“现实”,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忽视学生的道德现有发展水乎,把目标当基础,把终点当起点,一味地强调“先人后己”、“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些贪大求全的德育目标,被演化成了中小学各个阶段的德育发展性目标。导致教师的主观愿望超越了学生的实际需要,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人的德性的成长是有阶段性的,不分德育的层次,不关注德育对象的年龄阶段,把终极德育目标当作每一个阶段的德育目标,也是违背德育规律的,将会“欲速则不达”。

(二)在德育内容上,忽视学生的主体道德需求“好的道德规范应该是生命的内在需要,而不应该是游离于生命之外的什么东西。”我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德育内容片面强调社会规范的要求,忽视了人自身的道德发展需求。人们将教育要促进人的社会化,片面地理解为对社会的顺应,而很少强调把人培养成改造社会的主体,导致中小学德育内容严重脱离社会和学生实际,甚至把某一时期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主要内容进行灌输,进行大而空的道德说教,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忽视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调节。

(三)在德育方法上,忽视学生的主体德育功能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一些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德育方法上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德育功能,主要表现在:重传递,轻思考,忽视道德选择和澄清能力的培养;重灌输,轻交流,忽视师生平等对话和情感沟通;重说教,轻践行,忽视德育过程中由知到行的转化环节;重堵截,轻疏导,忽视学生个性的需要和发展;重外律,轻内修,忽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重显性,轻隐性,忽视发挥教师示范、环境陶冶、学科渗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由于德育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德育功能,因而导致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低。

二、增强中小学德育学生主体性的应对策略

“我们在反思德育的低效之时,意识到了传统德育主体性、针对性的丧失,乃是导致德育低效的关键因素。”目前德育主体性缺失的危机也是中小学德育发展的契机。我们必须以主体性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培育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为根本目的和价值取向,更新德育观念,调整德育结构,构建适应形势发展的主体性德育新理论、新模式。

(一)更新德育理念,体现主体性

德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完善人的品德,使作为道德实践活动主体的人,能够独立地进行道德理性思维,正确地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自觉地调整自己的道德行为,最终求得心性的提升和人格的升华。这就要求中小学德育不能用束缚、强制、灌输的方法,而应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和激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实践,实现自我超越,从受教走向自教,从教化转成自化,从他律变成自律,从而实现道德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统一的主体结构。

(二)调整德育目标,体现层次性

篇9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34-01

一、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伴随着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都得到了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但是中小学德育工作一直未有大的起色,依然保留老一套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导致青少年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越来越多,难以跟上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使青少年能健康的成长,必须深刻的认识现今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家庭、学校、社会等教育分离,德育资源缺乏必要的完整性

一个人的成长,包括起源于家庭的启蒙教育,中间过渡到学校的引导教育,并最终汇入到社会的自我教育中,这三者组成了一个人的完整的教育过程,缺一不可。中小学教育是整个过程中的一个方面,起到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孤立地只存在于学校课堂教学之中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是有缺陷的,培养出来的青少年的人格也是不完整的。在当前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严重分离的现象,三者之间并没有建立一个长效的沟通机制。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的脱节、学习与生活的分离, 已经造成了青少年对学校道德教育的“信任”危机。

2、教育评价机制缺乏客观性,德育观念太过于形式

我国中小学教育提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把道德教育摆在第一位, 表明德育为其他“各育”的发展起到方向性的作用。但是,在当今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各个学校在教育实践中依旧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一切教育评价的着眼点都聚焦在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上,忽视德育的重要性。所以在中小学教育工作中,很多学校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分数的高低,而道德层面基本没有涉及。此外,不少学校为了自身的利益或迫于社会压力,只顾教书不管育人,将“ 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淡化了学生道德教育的培养。

3、道德教育过于简单化,学生被动化

在现今的中小学道德教育中,很多学校还是采用传统的“以管代导”的教育模式,这种过于机械的、简单的高压式的道德教育方式无法真正将课堂道德教育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和行为品德,同时,中小学德育的工作中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倾向,漠视学生在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变化。因此,在现行的德育实践中,学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而没有得到正确的道德引导,表面服从,内心却表现的很叛逆,这是学校德育实效低下的重要原因,更与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相冲突。

二、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施途径和改进方法

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实现教育之根本的需要。

1、以人为本,进行人本德育

以中小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反思现实的情况,学校在中小学德育过程中确实存在轻视学生权利的现象,在校园纪律、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很少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大多规章制度来源于学校教育工作者自己的主观意愿或臆测,并强迫学生服从,由于这种认知上的反差,必将导致学生对学校纪律、制度认同感较低,从而容易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以学生为本,首先要求学校应把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作为德育工作的前提。实现人本德育,要求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摒弃传统的阶级观念,尊重学生,平等对待,使学生在信任、关怀的环境中,自觉主动地接受各种纪律的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此外,只有这样,才可以让中小学生主动地认同、接受,从而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

2、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

“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句话作为教师这个行业的经典名言,突出了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承担的重要位置,尤其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教师的行为举止显得尤为重要。许多教育工作者都认为,青少年所有道德规范的不良行为都可以从成年人身上找到根源,得到佐证。这是不无道理的,表明成年人的各种言行举止对未成年人产生着极其重大影响。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规范自己的言行,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做到“为人师表,行为世范”,用自身的模范作用来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就显得特别重要。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前进道路上的引路人、还应是学习研究的好搭档、健康成长的营养师,这些都对教师的师德表率和专业水平提出的更高、更新的目标和要求。

篇10

在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被进一步强化,最新的课程纲要指出,中小学校应当密切结合新课标要求,创新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立足点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中注重实现价值观及道德教育目标,要求尽量展示、挖掘道德教育在不同学科领域的真正价值。

总而言之,新课程标准为解决中小学校教育当中长期存在的道德与生活分离、知情分离、智德分离等问题创造了一个实践平台,用生活德育的全新理念对传统德育课程模式进行了创新,强调在开放、真实的生命体验当中构建学生的道德经验,回归生活和生活德育成为了德育课程创新的核心理念。

二、学校德育教育的创新模式——生活德育

为了解决传统德育工作中的诸多问题,顺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本文提出生活德育这一全新的德育模式。所谓生活德育,即从现实生活出发,在生活中实施并回到实际生活中的道德教育模式,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把德育教育融入到学校的日常生活中

生活德育模式首先是从实际生活出发,在日常生活中实施并回到实际生活。所谓日常生活,即日常人际交往活动和消费活动。学校不仅仅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学习知识的场所,其也是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场所。学校能否构建自身独特的校园文化,一个班级能够构建自身个性化的班级氛围和班级文化,这些都是学生整体道德素质的外在体现。学校的日常生活会发生大量情感的、心理的、精神的人际互动与交往,还包括学校核心校园文化和道德价值观的成形、和谐校园氛围的营造和良好学习气氛的构建等,同样其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生长点和切入点。

2.在学习过程中展开德育教育工作

学校教学课程的不少内容具有一定的伦理意义,学生在接触这些教学内容的时候,往往不会意识到其中包含的德育内容。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知识本身所包含的道德与人文内容会被有机地整合到学生现有的道德体系中,即知识特有的涵养作用。

参考文献:

篇11

二、改善中小学德育“低实效”之状况策略

1.清楚“德育”之根本。“德育”并不是对学生在“智商”上的教育。一个学生头脑很聪明并不能和“德育”素质好相等同。德育就是让学生明白“如何做人”的教育路径。德育不是传输知识和道理就行了。而是将其所在本质教育精神一种思想内在的意会方式传输给学生关于“德育”的信号。然而在现实的精神传递之中,很多教师混淆了“德育”之根本,把“德育”教导当作“智力教育”来开展,让学生对“德育”课本之中所涵括的知识进行“硬性记忆”,而不是领悟其中所传递的“德育”信息和精神,到头来即便学生什么都记住了,面对考试,他考的是高分。但是只是高分,没有任何社会、精神意义,在内在的“德育”修养方面,他却是考了零分。因此,“德育”教导的是学生的心灵和品质,教师要清楚“德育”之根本,进而从其的本质上改善中小学生德育教导“低实效”的状况。

篇12

二、建立教育行政主管与专家业务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年前,各市、县(区)要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各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一般应设在高校或科研、教研部门,尚未按此要求设立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既要保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行政领导,又要充分发挥专家业务指导的作用。

教育行政部门主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以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作为工作的标准和原则,切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科化和医学化。工作要立足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提升广大教师心理素质。当前主要是立足于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推进工作要坚持科学严谨、规范运作、定期检查、有序推进的原则,切忌急功近利。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督导评估,要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心理健康教育。

省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要运用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指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为中小学校提供服务,切忌以营利为目的。要根据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决定,确定工作发展目标,做好推进工作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加强检查和指导。要切实抓好师资培训、科研课题研究、示范学校建设等项工作,指导中小学校逐步推进工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要加强协调配合。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在认真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工作决策和决定。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制定的工作计划和活动实施方案,要主动报经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再组织实施。教育行政部门主管与专家业务指导相结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明确工作目标与任务,把握工作内容与原则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富有韧性、承受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以发展性教育为主,预防性教育为辅。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流、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

一是发展性原则。教育活动立足于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不能只偏重于某一方面的心理教育。切忌把心理健康教育只作为提高升学率的手段。

二是主体性原则。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活动,通过情感体验,讨论分析,沟通交流,行为训练,心理陈述等方式,激发和调动学生自我心理发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是活动性原则。以活动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通过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拓宽工作途径,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全过程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全过程是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与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密切有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到学生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渗透到班主任工作之中,渗透到教师的学科教学之中,渗透到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之中。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要与学校德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既不能用德育工作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以心理健康教育取代德育工作。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简单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

(二)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要发挥品德与生活课、品德与社会课、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主渠道作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原则上从地方课程课时和班会课、团队活动时间按平均每学期3课时安排,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

(三)开展心理辅导*年前,省、市一级学校要逐步建立心理辅导室。提倡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建立心理辅导室,配备心理教育专职教师。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四)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的环境

中小学校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

一是注重发挥校长的主导作用。学校校长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计划,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抓落实。积极组织和鼓励广大教师参加培训,提高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有条件的学校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

二是注重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广大教师要树立育人为本、发展为重的教育观念,提高师德水平,改革教育方法和途径,教师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努力营造和谐的群体心理氛围,使学生在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陶冶心理品质。

三是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校园景点设计、环境布置要以优雅的环境、怡人的景色帮助学生调适心情,陶冶情操。

四是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通过家长学校指导家长营造民主平等、和睦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学生在幸福的家庭生活中陶冶健康的心理品质。

篇13

一、日本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1、道德时间课

日本设有专门的道德课程,道德教育课主要讲授行为规范、道德法则、公德品质和做人的道理等,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讲授、讨论、交流、视听等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思考过程。道德时间课以培养“道德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道德实践能力分三层结构:第一层是见识、判断和情感,第二层是态度与实践意识,第三层是实践意志力。重点主要是第一层与第二层,第三层内容主要由其他教育途径来承担,并且强调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

2、学科渗透

日本学校各学科教学也承担了道德教育的任务。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指出国语课培养语言的实感和尊重国语的态度,培养儿童团结、谦逊、劳动、有礼貌、智慧、同情弱小、见义勇为等品德。数理学科则通过归纳推理数学能力的培养,形成合理的生活态度。总之,各学科的教学已经注意到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特点,有意识地进行道德渗透,发挥综合教育作用。

3、特别活动

特别活动是日本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另一途径。日本的特别活动课,不像我国的课外活动,学校可组织可不组织,它是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组成部分,具有明确的活动目的和内容。它要为学生提供十分人性化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促进个性的形成,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因此,特别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突破时空限制,包容性很强。

4、整体教育

整体教育是各种教育力量结合的统称。一方面指学校整体的教育工作,另一方面指学校、家庭和社会结合的教育工作。日本强调建立“学校一家庭一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如制定“道德教育研究学校制度’、“道德教育协同推进学校制度”,设置“道德教育推进校”、“学校与家庭协作推进校”等,而且各中小学的家长会组织健全,家长参与学校活动,与学校配合,深入、广泛地强化了整体教育目标。

二、日本德育方法的特点

1、重视德育的体验活动

日本认为许多道德行为、意识都要通过实践体验才能逐步内化,凡是经过亲身体验的事物才容易理解和接受。为了加强学生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加深对大自然的体验,提高道德实践能力,日本文部省自80年代以来,大力提倡并推行“体验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认识自然、体验社会生活,培养生存能力,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2、注重养成教育

日本学校普遍重视特别活动中学生道德经验的积累。特别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突破时空限制,包容性很强,通过为学生提供丰富人性化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履行道德规范,反复经受锻炼,从而养成一定的道德行为和习惯。位于东京市中心的浅草小学,他们每年还多次邀请社区的老人来这里与孩子们一起进餐,让孩子们学会与不同年龄的人进行交流,以达到心灵教育的目的。

3、重视运用隐性教育方法

在日本,德育方法更看重文化氛围的营造,即熏陶与训练的教育方法。日本德育的实施方法,大都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方式来开展。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4、“学校―家庭一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

中国的德育活动主要是在学校进行的,家庭和社会虽然也发挥一些德育功能,但其与学校的德育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尤其是有些大众传媒传播的一些价值观与学校德育目标完全背离,给青少年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日本不仅重视学校德育的作用,而且也非常重视家庭和社会的德育功能。利用大众传媒和社会文化生活开展宣传教育,也是日本加强德育的重要、有效的途径。日本采取“宣传日”、“读书周”、“座谈会”等形式促进受传者对宣传内容的接纳。

三、日本德育方法对我国的启示

1、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

许多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都要通过实践体验才能逐步内化,凡是经过亲身体验的事物,才容易接受和理解。而当今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经受挫折的能力,缺乏必要的独立生活意识和能力,体会不到劳动人民的辛苦,体会不到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

2、倡导养成教育,重视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指导和训练。

养成教育作为一种道德教育方法,研究的是在人们品德形成过程中,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品德结构整体发展的意义。在道德教育中,实施养成教育符合道德认知的规律,也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源泉。要正确的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

3、注重德育方法的人性化。

人性已成为当今教育的共同目标和出发点,而德育是促进人性完善的核心部分。德育的人性化要体现在学校德育的方方面面,在目的上要注重个性发展;在原则上要强调权利平等;在方法上要强调正面说服、鼓励表扬;在内容上要强调相互理解,培养团结合作、互相友爱等精神。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适应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水平。

4、构建“学校一家庭一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德育大系统中的三个子系统,学校德育系统、家庭德育系统和社会德育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三者的作用,形成合力,促进青少年道德品质得到良好发展,应当明确这三者的关系,明确家庭德育是基础,学校德育是主导,社会德育是德育过程中的重要条件。学校应当主导这种与家庭德育,社会德育的协调机制,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三位一体”德育体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国权,追求公平与卓越的日本中小学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报(教育版),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