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篇1

在个体层面上,文化一词具有合宜性。例如某个人受过良好的家庭熏陶和教育,言谈举止优雅,并在某些社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都合乎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甚至是社会价值观所认可并崇尚的对象,所以被赋予了一定的社会地位而受到尊重。在群体层面上,文化是指在不同社会群体中产生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因此,文化具有物质的属性,也具有精神的属性,二者互相依存,相互创造和发展。

经济,广义地说,是指人类为满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而进行的一切活动。狭义上说,经济是指物质的生产、流通和分配,也形成了一门学科叫经济学。经济包含了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文化也有着物质内涵和精神内涵,因此,二者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叫做文化经济学。国际上权威文化经济学刊物《文化经济学》杂志将文化经济学定义为:文化经济学是一门将经济学分析方法应用于一切公共及私有的创作艺术、表演艺术、文化遗产及文化产业的学问。它着重研究文化部门的经济组织以及与文化相关的生产者、消费者、政府部门的行为,它的研究主题涵盖了很广泛的范围,包括主流的及新兴的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公共政策及制度经济学。

文化经济学的产生,标志着文化与经济学的融合和发展。文化经济学一般包括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文化产品的价值;文化资本的可持续性;文化遗产的分析;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产品的消费。

2.文化产品的经济基础

文化在整体性上表现为对满足人类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要的产品,这种文化产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流通,表现为商品化。文化产品具有社会实践的性质,脱离了社会现实意义的产品也终将会被淘汰。人们在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中,都普遍凝结着文化因子,这种文化因子的普遍性正是文化产品进行流通的基础。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基础之下,人们选择相应的生活方式,建立完善一套相应的社会文化制度。人类整个的生产系统就是一个充满了文化意图的领域。也即,所谓自然,并非一种完全脱离于人的独立客体,而是由人的存在赋予了一定意义的、用精神的线予以贯穿起来的一种社会存在。这种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决定了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地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地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肌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人类的经济发展过程,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既是真实存在,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因此,物质的生产一方面具有客观实践性,也同时打上了文化含义的烙印;文化范畴一方面具有抽象和自制的性质,也同时拥有其物质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文化事业的高度发展,市场中的企业不再单纯是生产的基地,而且也是不同企业文化相互碰撞和交流的地方。企业内的文化氛围,更具有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人和人关系和谐的功能,这超越了仅仅是提供商品生产的功能。在消费领域,传统的物质消费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开始转向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化产品的需求。在市场营销中,不仅宣传产品的经济价值,也宣传其产品的文化功能和价值,从而使得市场营销开始提升文化层面的评价,最终使得文化产品快速地商品化了。

二、文化与经济的基础性关系

1.文化与经济的共生

一般的说,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决定文化的发展;文化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支配和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文化和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来看,两者具有共生的关系。马克思指出:思想、观念和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作为人的本质存在的一种体现,无论是文化还是经济,它们都是人作为自然界本身的一部分,为维持和繁衍自己的生命存在而生产人所必需的消费品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结果。

人类活动具有自我意识和主动性,具有非常直接的目的。这种目的反过来使得人类活动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也使得活动过程本身也具有意义和价值。生产作为人类活动最普遍的一种行为,也具有了意义和价值。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既体现了经济性质,也体现了文化性质。因此,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上,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具有文化的性质,都具有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而文化本身也蕴含着经济的性质。文化与经济是既有其独立性,又有其共生性。

文化和经济体现了人类的发展进程,二者也体现了生命的延续,统一地指向一个对象。彼此交融,形成了一种文化经济共同体,也即文化经济一体化。在人类社会发展到在物质生活可以满足自身的需求时,文化开始逐渐繁荣起来,为了适应人类对文化的需求,文化和经济开始互相结合起来,并成为一种互动双方,不能离开彼此。真正自觉的、合目的的、现代意义上的以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消费和流通为主体特征的文化经济活动,则是在人类文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即在人类自觉地发现文化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于经济之外的一种财富之源,以及成为对现代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之后才出现的。

2.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

人类的经济行为首先是为了生存,此后才是发展。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本身就具有了文化的含义,其行为也就有了文化的属性。每一次经济的革新,都代表了人类文化有了一次质的提高。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正是揭示了经过宗教改革之后的新教,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和价值,也说明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与该民族的社会进程有着直接的关系,从而也说明了文化与经济逐渐交融,形成一个强大的力量,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文化系统的全面升级,其内容包括了人在进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等体系,也即文化和经济逐渐统一起来。文化有其结构,经济也有其结构,二者在共生的基础上走向了一体化。例如,农耕式的文化与自然经济相对应,工业文化与工业经济相对应。每一次经济结构的质的革新,必然伴随着文化结构的革新。同样,人类文化思想的每一次提升和解放,必然推动经济结构的改变,二者一一对应。

篇2

首先,从经济的角度看,只有实现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发达,然后才能有文化的昌盛,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群众的文化消费也将进入更加旺盛时期。据有关部门测算,近几年,我国潜在的文化消费能力将达到5000多亿元。这种社会消费需求的新变化,一方面要求企业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文化精神产品,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精神上的需求,另一方面则要求物质产品中的文化含量也要不断提高。实践证明,企业生产出的产品中的精神文化含量愈高,其经济附加值也就愈高。

其次,从文化的角度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文化在保持其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其产业属性也越加明显。一方面,在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的过程中,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等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文化产业和社会化大生产已成为现实,文化产业已普遍具有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市场条件下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另一方面,随着高新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文化产品的生产效率将越来越高,文化传播的力度将越来越大,文化的覆盖面将越来越广,文化的表现力和感召力将会得到空前的发挥。

再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也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社会的规范化发展,人类文化素养的进一步提高,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确实越来越突出,甚至会具有全局性的决定意义。因此,面对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当切实把握好企业文化与企业经济的辩证关系,更好地发挥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二、企业文化将对企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经济中生产要素的质量。尤其影响作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创业者和普通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具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有着什么样的价值观念。会极大地影响他们对待生产劳动的态度从而影响到工作的质量。所以精神气质是人力资本的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是否具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是否能够承受创业活动的辛劳,这和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衡量一种文化能否对创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核心的标志在于这种文化能否培育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企业家。

其次,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经济活动的软环境。从具体内容来看,企业文化表现为与民众参与经济活动过程中有关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和精神状态,即民众个体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这是企业文化的微观内容,企业文化也包括鼓励并支持民众参与经济活动的环境和制度,这是它的宏观内容,在硬件条件一定的前提下,企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就是一个企业的软环境。软环境本质上是人的素质问题,软环境的好坏影响到市场秩序、投资水平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再次,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经济的产业结构。具体来说又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特定的文化类型决定了特定的企业组织形态。第二,文化的类型决定了产品的品质。劳动者的文化水平、道德水平、个人爱好以及鉴赏能力,都有可能摧毁或者挽救一个产业。第三,消费者的水平将是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消费者已经不再是被动的产品的接受者和使用者,消费意识和消费品味对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产生强大的影响。好的消费者是一种竞争力的源泉,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三 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经济振兴和协调发展

篇3

文化的概念最早是由Tylor提出的,他认为文化是社会全体成员所能够共同接受的信仰、知识、习惯、道德等的复合体。文化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本文所要研究的区域文化主要是指在特定区域经过很长时间所沉淀下来的人们某种性格和特质。所谓的区域文化是指某个特定区域的人群所拥有的具有当地地方特色的价值准则、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民族艺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它是由地区的特殊地理情况、人类生产水平以及长久的历史积淀所决定的。其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就是区域文化观念,它是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的人们普遍只重视技术、资本这样的有形要素,却忽视了对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的分析和运用,这样的结果往往都事与愿违。

2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2.1传统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传统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域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以及数代人的共同选择所最终形成的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影响地域发展的深厚底蕴。它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激发出了各种活力,营造出了一个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因此,在我国广大疆土里的不同地域所体现出来的特色地域经济总是藏着不同类型地域文化的深刻印记。如长江三角洲受到了吴越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浙江江苏为两翼的“长三角经济圈”。这是历史形成的地域文化和地域经济完美契合的必然结果。又比如珠江三角洲,形成了以广东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这是岭南文化和该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的产物。

2.2文化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德鲁克曾说过,今天的真正优势资源不是资本、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这句话其实并不难理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文化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变得密不可分。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区域综合竞争力和实力来说都是不容小觑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生长点。文化资源对于经济发展影响体现在许多地方。一是作为经济发展之重要基石。自从后,我国政府就提出“文化搭台,经贸唱戏”这样的形象说辞。全国各地都在不断利用自身文化来促进自己的经济发展,民俗文化、自然景观都能够为招商引资、经贸发展带来很大的机遇。如江西的庐山、井冈山,贵州的黄果树瀑布、丝娃娃、肠旺面,重庆的火锅以及广西的桂林山水和刘三姐文化等都成为当地旅游文化发展的自然人文资源。二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文化资源能够给产品带来知名度,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文化的内涵和底蕴也越来越看重。很多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实力,不断打造和升华自己的企业文化,提高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3文化创新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动力。而创新是一个社会性和地域性的互动过程,它有着独特的区域文化底蕴。经济文化能够对创新的模式起到促进作用,并以此提升区域经济水平。当代社会,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离不开创新,它能够将劳动和资本这些物质要素完美地整合在一起。

3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制约

3.1文化的交互性导致各地资源争夺,不利于区域经济的整体化发展

如著名的江苏宜兴和浙江宁波“梁祝文化争夺战”充分显示了文化整合之间的混乱。一些省份为了艺术节的开展,大规模地修建场馆,花费高达几十个亿。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有序发展。

3.2落后经济背后往往是落后的文化

(1)我们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平衡的,东部与西部的差距明显。当然,这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但区域文化的差别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2)经济落后的地区的人总是有一种保守和不思进取的心态,总以为小富则安。究其根源就是他们保守的文化和不开放的思想观念所造成的。(3)儒家文化让人轻视经济的发展,现实生活中的吃喝玩乐的氛围比较浓厚,越是欠发达地区这种现象就越突出,这些是跟当地绿林好汉式侠文化分不开的。

4区域文化特征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联系

区域文化一般具有以下特点:时空上传承和兼容性以及本质上的地域性和同化力还有内容和形式上的可塑性和创造性。正是因为区域文化具有这样的特征,才导致区域文化不仅具备当地的特色,而且还时刻在变化和发展,在不一样的时间和地点表现出不一样的特色。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城市一直以来都对各种文化是非常包容的,它原有的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做了很好的融合。自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文化所展现出来的力量前所未有。这种文化模式给沿海地区带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使得沿海地区能够很好地顺应改革开放的大潮,不断地提高生产力,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中原地区的区域文化形成于小农经济,它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主要表现为重农轻商、重义轻利、中庸和谐、安于现状、推崇道德,进取意识和冒险意识严重不足。儒家文化对于公有制的发展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市场经济却起着抵制作用。这些落后、保守的思想观念将会制约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人烟稀少,农业和畜牧业经济占据主体地位,因此商业意识相对淡薄。它的区域文化主要分为三种,一是自古就有的农耕和游牧文化;二是中原人所带来的中原文化;三是外来的宗教文化。这三种文化的交织导致西部地区的文化呈现多元性特性并且还带有宗教主义色彩。该地区的人们对于市场经济科学技术有一定的抵触,并且很多人还在苦苦追求宗教。长三角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吴越文化成为了这个区域大家普遍认同的文化。吴越文化具有很强的兼容性进而使得长三角地区的各种文化能够共同发展。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具有典型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它的开放性结构和强烈的自主创新精神是江浙地区各行业竞争力的源泉。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下,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成功的诞生。另外,吴越文化的开放性让各种技术和生产条件能够得到很好的运用和交流,各行业相对公开透明的对外合作,这为企业创新营造了一个很好地条件。虽然竞争很激烈,但是中小企业能够不断地从自身出发不断地进行管理方式、技术、资本等各方面的创新,所以这也使得这些企业能够在迎接挑战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发展。

5重塑区域经济文化,实现区域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

5.1充分发挥文化整合的作用,以文化认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资源整合和共享是各国实现共赢的选择。通过更加广泛的交流和切磋,将资源共有和市场共享落实到实处。通过文化的传播,增加相互之间的文化认同感、管理理念和科技认同感。此外,我们更要利用文化的认同感来降低成本和提高管理的效率,进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当前应该做好以下几点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首先:要打破市场体制的阻碍,做到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构建一个大家都认同的体系和规则;第二,要加强文化的宣传和建设,加深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打造一个文化和经济共建和共同发展的平台。比如,中国打造长三角经济圈目的就是整合各种各样的资源,带动长三角甚至是全中国的经济发展。总而言之,我们要加大整合文化资源,以文化认同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5.2以区域文化为基础发展特色经济

在文化整合基础上发展特色经济就要求我们把区域文化灵魂带入经济里面去。利用各区域的相对优势,设计出一个特色区域经济模型。再者,要根据区域文化的特点生产和创造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此打造出一个新的产业,建立一个别具一格的经济格局。

5.3文化建设要向产业化迈进

文化作为一项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宝贵战略资源,主要体现在文化产业建设这方面。文化产业是通过文化的宣传和运用,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以及产品的行业总称。文化为这些行业或者企业注入了强大的力量,推动了这些企业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推进,全世界越来越强调经济竞争本质上就是文化竞争,如:美国的好莱坞文化渗透于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国每年都要上映十几部好莱坞的大片,这些大片除了给美国带来票房也就是带来了经济增长以外,美国的文化也随之被带入了各国,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许我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点。这就充分说明了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加强文化的学习和交流,将自己的优秀文化塑造成一个产业走出去。另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要求文化成为一种经济,这对于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毫无疑问,文化是我们普遍追求的东西,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应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依靠市场经济不断推进先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文化和经济的一体化健康发展。

作者:刘甘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庞敦之.论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06(8).

[2]李明波.长江三角洲地区文化认同的历史与现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篇4

一、文化经济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

文化经济并不是一个专业的术语,甚至于学界对其都没有准确而明晰的定义,在本文当中主要表示的是和工业经济、农业经济或者是商业经济相对称的一个概念,表示在少数民族内通过文化资源的开发而获得的市场经济价值增值,其基本特征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文化经济是一种人类资本型经济

文化本身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综合体,多方面的包含着知识、信仰、道德、习俗或者是艺术等,具体到少数民族,强调的就是人们所能够获得的所有能力。文化经济的发展是通过文化资源的生产、保护来实现的,因此在发展与进步的过程当中也能够对整个少数民族内的知识水平、道德高度以及艺术水平等起到非常好的提升作用,这实际上表达的就是人力资本的优质性。正是因为这样,我们认为文化经济是一种人力资本型经济,其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实现人力资本的不断增值。

2.是低能高效的优质经济

低能高效优质经济是现代社会发展和进步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文化经济正好能够达到和实现这样一种完美的目的。文化本身就是人类文明的积累和表现,它的进一步开发和再生都不需要大量物质资源的投入,只需要有文化有素质有能力的人来对其进行发掘和再现即可,而在我们国家这样一些方面的人才是并不缺乏的。这实际上也就意味着文化经济相比于其他的经济而言在投入上是大大减少的,尤其是在新世纪新环境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现在,人们对于精神享受的追求更是使得文化产品成为了高附加值的产品。

3.文化是一种扩散性经济

文化资源在开发和利用的过程当中一方面是能够获得直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还能够通过市场性质的展示来扩展出新的良性发展道路来,在此过程当中,民族文化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都会大大加强,伴随之而来的就是交通运输、通信咨询、建筑商贸或者是商业金融等各行各业的快速崛起与发展,这对于整个国家经济的刺激、促进和保障都是非常有利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化经济的发展能够对人们文化素质以及道德水平的提高起到非常好的激励作用,这也就意味着,文化经济的发展能够实现社会主义进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二、少数民族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1.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中西部地区想要尽快实现改革开放和进步,就必然需要通过资源优势发展产业优势的方式来实现,而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最具有竞争力的资源优势就是特色文化,这是因为少数民族在较多方面处于不尽理想的位置,因此就只能够通过自身独特的部分来占据市场优势,如少数民族内独特的产品或者是独特的生产技能等,或者是其他更加别具一格的文化资源等,如新疆维吾尔族,就具备相当多这样的典型产品,农业产品如葡萄干、文化产品如新疆舞蹈,以及其他的旅游产品等,都是能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的。

2.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由粗放型转化为集放型需要通过文化手段

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放型的转型是我们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必然需求,而这样一种转变过程就要求我们不断增加新的要素来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那么,经济增长效率的提高就成为了我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对于这样一个问题,很多经济学家进行过非常多艰辛的探索和分析,最终认为需要通过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来实现,其中最为强调的就是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具体到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知识的生产力就成为了最为主要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也成为了成就经济完美发展的关键所在。可以看到的是,少数民族内的文化积淀越深,则越有条件提高当地人们的知识水平和整个地区内人们的思想意识,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就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3.少数民族的文化功能决定了文化能够成为经济发展的支点

文化经济的功能决定了它确实能够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在这里我们通过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来对其功能进行分析和概括。一是文化能够对民族风情和异域情调予以表现和展示,从而加强对外开放并带动经济发展,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存在着相当多历史文化遗产或者是名胜古迹,除此之外,在食物、服装、婚俗、礼仪或者是节庆等各个方面也有着各不相同的显著特点,这样一些特点的存在都使得少数民族非常具有对外开放的能力和必要性。二是能够有效带动其他产业的良性发展,从而使得少数民族内较为脆弱的经济结构能够得到良好的调整和改善,文化经济本身的综合性质比较强,且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人们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文化经济就能够通过关联性质的作用来带动旅游、交通或者是邮电通讯等多行业经济的良性发展。三是通过文化的方式和手段发展经济还能够实现少数民族内的文明建设,可以看到的是,文化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不仅仅只是直接的经济收入,还有民族区域内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优化,甚至能够使得整个国家内的经济都走上更加合理的道路。可以看到的是,通过文化手段发展经济已经成为了少数民族对外开放的重要选择,文化活动所构建起的健康、文明和高雅的形象,使得更多的人能够看到少数民族内的特色,这对于整个国家民族遗产的继承和发扬同样是有好处的。

结语

本文通过民族文化、经济发展等基本概念的阐述,以及少数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分析,指出少数民族内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就是文化,希望能够对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篇5

一、现代企业体育文化的含义

想要明确了解现代企业体育文化与市场经济的密切关系,并促进企业体育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首先就要明确什么是现代企业体育文化。顾名思义,现代企业文化是现代化背景下产生的文化,它不同于传统的体育文化,其文化内涵更具个性也更加多元。它是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下的重要产物,其中既包括企业的体育文化理念,也包括企业管理、内部建设,是多元的文化载体。与此同时,现代企业体育文化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完善,通过一个企业的体育文化情况能够切实了解该企业的整体运行情况,是企业自我展现的重要窗口。

二、现代企业体育文化同市场经济的关系

现代企业体育文化不同于以往的企业体育文化,它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发展而成的。与此同时,它的产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与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出现推动了现代企业体育文化的发展。我国传统的经济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党和国家占据经济的主导地位,该体系下的企业体育文化较为单一,无法调动员工的体育热情。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文化在竞争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了体育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体育文化建设也成为了衡量企业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市场经济的推进促进了现代企业体育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现代企业体育文化丰富了市场经济形式。我国在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WTO组织以后,市场经济全面开放,多元文化被引入到了社会经济之中,而现代企业体育文化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市场经济形式,促进了经济的多元发展。综上所述,两者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它们互为补充又互相促进,是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

三、在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促进现代企业体育文化的发展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的看到了现代企业体育文化与市场经济的紧密关系,并了解了企业体育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为了切实提升企业体育文化的建设水平,就一定要找到行之有效的对策予以完善。

1.转变人们的观念,做好体育文化的弘扬工作

想要从根本上提升现代企业的体育文化建设水平,就要转变人们的思想,让全体员工认识到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了解其与自身发展与企业未来建设的紧密联系。具体而言,企业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全体员工都了解体育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企业凝聚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企业屹立不倒的基础。

2.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完善建立企业体育文化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想要做好任何事情都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作基础,现代企业体育文化的建设发展也是如此。各企业要发挥体育文化的魅力,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要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完善体育文化的规章,细化具体的体育项目、时间等内容,将与体育文化的魅力展现出来。例如,某企业观察到员工在下午3点左右大多处于疲倦期,于是在每天的这一时间段,都会带领员工做简单的健身操,这样一来既锻炼了人们的身体,也提升了办公室活力。

3.加大资金投入数量,做好体育设施建设

大多数企业都有属于自己的场地,各企业领导要明确体育文化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大资金投入数量,完善体育设施建设,为企业员工提供一个健身锻炼的良好氛围,潜移默化的培养他们的体育文化意识,使企业更加顺应使市场经济的潮流。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企业体育文化与市场经济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随着我国大市场的逐步开放以及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完善现代企业体育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为了切实提升企业的软实力和体育文化水平,各单位要加大资金投入数量,完善设施建设,并健全相关制度,结合员工特点开展多种体育文化活动,从而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繁荣。

参考文献:

[1]郭建平,李艳翎.社会转型期我国现代企业体育文化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1:26-28.

篇6

1.1 文化产业发展产值

“十二五”时期,甘肃省文化产业实现高位持续快速增长,由起步阶段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十二五”时期,甘肃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从1.26%增长到2.3%,资产总量从227.5亿元增长到578.45亿元,法人单位数从3855户增长到1.1万户,法人单位从业人数从8.84万人增长到20.25万人。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实质性签约项目1319个,落地932个,项目落地率为70.66%;签约合同金额达5893.43亿元,到位资金1216.88亿元,资金到位率为21.64%。建立了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9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省级示范园区、23个省级示范基地。新建数字影院109家,实现县级以上城市数字影院全覆盖。

1.2 甘肃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随着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成功获批,日前,甘肃省出台了《甘肃省“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科学谋划,采取有力措施,厚植发展优势,破解发展难题,切实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努力走出一条彰显甘肃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规划》提出,力争到2020年,文化管理体制充满活力,文化产业体系健全完善,文化市场主体活力显著增强,文化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富有效率,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基本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全省文化产业年增加值超过500亿元,占当年全省GDP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甘肃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使甘肃成为全国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基地、西部现代文化创新的新高地。《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着力构建传统优势产业体系、新兴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等三大产业体系;着力打造陇东南文化历史产业区等三大特色文化产业区;着力加强骨干文化企业、市场体系、人才队伍、文化品牌、开放合作等五大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完成“五个一百”目标,重点建设10~20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 甘肃省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2.1 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世界上,文化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也是现代新兴的朝阳产业,同时文化产业也是现代信息化时代下的新兴产业,是为新经济的发展提供新动力,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经济价值没有完全被开发、实现出来,产业下游化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阻碍,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才能够实现经济的发展。美国研究结果显示:区域经济增长主导产业逐渐发生变化,传统的工业经济的作用逐渐衰减,现在提出文化知识产业的概念,将知识产业实现科学合理化的分支,促使知识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比逐渐提高,在现代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文化产业逐渐由文化知识产业扩展为文化产品,大众文化产品类型日渐丰富,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还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原动力。

2.2 文化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

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新兴产业,产业的发展改善了传统的产业结构。文化产业主要是文化知识产业,其中包括多种文化产业类型,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包括娱乐性文化产业、工业文化产业以及学术文化产业等多种产业类型,各种类型的产业的经济价值不断被扩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其中工业文化产业主要是指产品的文化价值,工业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有利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传统区域产业升级。在甘肃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可以看到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具有母企鹅的联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一定程度上,这两种元素的基本界限比较模糊。在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文化逐渐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关键点。

3 促进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

3.1 培养文化产业所需的人才

甘肃文化发展规划中,已经明确表示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塑造本土的骨干文化产业,甘肃在进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文化人才的培养,坚持“重质不重量”的原则,重视培养高质量、高素养的文化人才。在文化人员的投入上,政府加强与文化企业的联系,了解文化产业的实际需求,制定优惠、可靠的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的附加价值,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3.2 调整文化产业发展的结构

在结构的调整上,文化产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甘肃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要充分分析当地的产业结构,能够发展有特色的文化产业,例如发展历史文化产业(莫高窟文化),特色城市文化(兰州)、生态文化(河西走廊)等,根据本地的特色,不断扩充地域产业的类型,促进传统的产业结构转型,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3 扩大文化产业的消费市场

扩大文化产业的消费市场,首先要将当地的文化产业的品牌优势发挥出来,发挥品牌的吸引力,吸引更多人进行文化消费,可以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建设特色文化消费市场,并且将文化产业市场集中起来,扩大市场的规模,提高城市人民文化消费的能力,增加文化产值,进一步的促进甘肃经济增长。

4 结语

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文化产业投入人员、资金不断增多,文章产业的总产值不断增多,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企业与政府共同支持,快速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组建文化产业基金,同时还要注重文化人才的培养,提高文化产业人员的质量。政府应该制定一些文化政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输入人才,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还要注意优化文化产业的结构,最大化的发挥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提高文化产业市场集中度,在甘肃省培育文化产业的消费市场,提高地域文化消费力,提高文化产业的产值,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黄倩倩.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464+468.

篇7

经济的大发展促使社会各方面随之不断发展变化,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也不例外。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并采取了一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环境艺术设计以促进创造高文化价值的人类生活环境为前提,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反映着明显的社会时代烙印和当时社会文化发展的程度。环境艺术设计以文化为基石,优秀的环境设计是以优秀的文化为依托,所以先进的文化建设对环境艺术设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把环境艺术设计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探讨环境艺术设计的特性,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时代赋予艺术设计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化和艺术的关系十分密切,不仅如此,文化对设计艺术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从环境艺术上来讲,文化对环境艺术的影响也是十分广泛的。环境艺术在形式上,是指人们通过直觉方面上的体验而感知到外部形态、状态、尺寸、颜色、方位等比较直观的形态。环境艺术的形式十分重要的,文化对形式层面的影响显而易见,不需要经过太多的思维,就可以显现出来。它能够对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有着直接的反应。另一方面,文化对环境艺术的的形式上也有一些影响,因为文化可以对整体环境的情境、氛围、个性有着最显著的影响。这会对人们的情绪有着独特的刺激。所以我们说,文化对环艺的影响可以引起欣赏着的一系列的情感体验。同时,也会引起欣赏着的一系列的心理状态的转变。比如,会引起人们的联想、想象的思维体验。那么从这点来讲,环境艺术就更需要人们的文化渗入,只有能够体现出文化内涵的环境艺术作品才能够真正的引起人们的共鸣,才能成为使大家认可的艺术作品。

文化是指某一民族、某一时期内,人们所有的相同的思维定势。文化对环境艺术的意蕴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环境艺术的艺术意蕴又是指什么呢?环境艺术的艺术意蕴是指环境艺术作品形式层面的结构因素,是通过一定的艺术符号所体现出来的作品内涵。它包括环境的形制、场景、属性等内容。那么他与形式上相比较,是需要人们进行一定的理性思维才能够进行的。那么文化对此方面的影响最为巨大。因为文化对环境艺术的关系,涉及到一部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的问题。那么这就要求环境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要进行认真的文化思考,将其进行一定的文化渗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形神兼备”。为何在这一层面上,我们要强调文化的作用呢?因为只有文化才能够根深蒂固于人们的内心,而形式只能短暂的存在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例如我们所熟悉的园林景观的设计,通过各种形式和特殊元素,运用一些特殊的表现手法, 将文化真正的融入到艺术作品当中来,就如我们所熟知的朗香教堂和流水别墅,他不仅从外观上给人们留下印象,而且还能够给人们带来一种精神的享受。这种精神的享受就是指文化上的一种共鸣。以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为例,他以一种耳朵的造型给人们一种视觉冲击力,又将听觉器官和教堂的倾诉功能练习起来。给人们这种文化上的体验,具有一种意境美。

文化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意蕴层面不仅仅从形态、结构和内涵三面体现。而且对人们的情感体验上有着深远的影响,所谓的情感体验就是指艺术作品不仅仅具有形式上的功能,还能够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我们国家的设计艺术事业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在环境艺术方面还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那么如何能够在世界上处于一种优势地位,就是我们目前应当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国家从古至今就讲究“以人为本”,所谓的以人为本在当今社会看来,就是能够给人们带来舒适、惬意的生活。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把文化放在首要地位,这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他给我们环境艺术设计师提出了一种重大命题,就是如何能够将中国的环境艺术事业提到一个比较高的层次。我们所熟知的北欧设计,擅长以人为本。既然北欧各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践而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那么我国也应当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道路。

篇8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长期形成的,反映民族心理、民族信仰等价值观念的精神产品和智力成果的总和。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特征。陶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以其独特的方式集中的反映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文化神韵。

从表现形式来讲,景德镇陶瓷文化表现为在陶瓷的制作与销售、消费的过程中和各个环节中所呈现的器物文化、材质文化、工艺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形态和情感、心理、观念、习俗等精神文化的面貌。纵观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景德镇创造了极为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景德镇的地域文化、陶瓷历史文化、陶瓷材质文化、陶瓷工艺文化、陶瓷器物文化、陶瓷装饰文化、陶瓷作坊文化、陶瓷习俗文化、陶瓷交易文化、陶瓷包装文化、陶瓷官窑文化、陶瓷民窑文化、陶瓷建筑文化、陶瓷文献等等,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开放思维、合作意识等等。

二、区域科技创新

区域科技创新是指在特定区域内与科技创新全过程相关的组织、机构以及实现条件所构成的体系,以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为目标。[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地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近几年来,景德镇地区经济的科技化程度不断提高,陶瓷产业基础不断加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为进一步增强区域竞争优势,景德镇陶瓷工业经济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科技进步,这是景德镇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和区域技术创新辨证关系

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的互动是近代文明演进的主旋律。传统文化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一般来说,文化创新不仅促进科技创新,而且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通常认为传统文化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母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声,传统文化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发展与传播,影响着科技创新的进程和结果。传统文化的进步必然包容科技发展和创新成果。[2]

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中既有丰富的科学精神,又有与现代科技的精神相背离的一面。传统陶瓷文化对科技发展有着两方面的作用,即正面促进作用和负面消极作用。我们要挖掘和推动其正面作用,遏制和消除其负面效应,不仅要为科技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制度条件,而且必须注意消除那些潜在的危害人们创新能力的观念,努力形成创新文化,为科技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1、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有利因素

传统陶瓷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和积极的因素,对科技发展起着参与、建构、修复、导向和启示作用[3]。传统陶瓷文化中的某些思想、观念、方法对科技创新起到实质性的参与和建构作用,成为科学技术进步新的增长点。比如,景德镇的陶瓷从器形和内容上看,大多寄托了人们的理想和愿望,反映了人们追求和谐、崇尚和美的价值取向等,对匡定现代科技的发展方向,实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转向,具有积极的意义[4]。

2、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不利因素

景德镇陶瓷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消极因素,对科技创新产生阻碍和制约作用。要努力克服其消极作用,构建有利于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

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从古代的官窑开始,景德镇为皇室烧御瓷,向来是不计成本的,用百里挑一来形容毫不为过。从考古发掘成果和拍卖行历年来的拍卖品来看,进贡的官窑器不能有一点瑕疵,在烧成后即使发现有芝麻大的缩釉点,也会被打碎后就地掩埋。残次品一旦流向民间,或有民间仿画官窑器纹样,窑督和窑工就有杀头之虞。这种精益求精的传统、为皇帝服务的优越感以及炫技心态形成了景德镇独特的官窑文化,而在市场上则积淀为官窑崇拜。

在传统的分类上,艺术陶瓷是和生活陶瓷、建筑卫生陶瓷以及工业用瓷相并列的一类陶瓷细分产品。纯艺术陶瓷是将陶瓷创作与中国古典文化相结合,其艺术、文化特征已经决定了其所面向的市场较为单一、客户群规模不大。生产工序都由各种瓷艺工人纯手工完成。这就造成了当地陶艺产业产能较低、产品价格较高的结果。低产量虽然可以满足客户的收藏等心理需求,但是由此带来的高单价却又将许多有陶瓷爱好的潜在消费者排除在外。市场和生产两项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景德镇艺术陶瓷产业规模小、经济贡献率低的局面。

四、利用陶瓷文化推动区域科技创新,促进瓷都经济发展

1、传统陶瓷文化是区域科技创新点

当今时代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时代,而文化本身成为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科技的影响与作用日益明显而重要。尤其像我们这样一个具有陶瓷特色的千年瓷都,继承和弘扬传统陶瓷文化,充分挖掘和发挥其作用,促进瓷都科技发展,仍应成为瓷都人的共识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景德镇的传统陶瓷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有悠久的制瓷历史、珍贵的文物古迹、传统的制瓷技术、大批的陶瓷名家、丰富的陶瓷产品、独有的陶瓷习俗等等,因此,弘扬传统陶瓷文化,进行科技创新的思路与途径也应是多样化和全方位的。例如,我们可以充分发掘陶瓷文物古迹、传统制瓷技术以及陶瓷风俗的文化、旅游价值来发展旅游经济。

2、传统陶瓷文化是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资源

创新是弘扬传统陶瓷文化的灵魂和精髓,陶瓷产品及相关的各项工艺技术、设备、建筑等都是陶瓷文化的物化成果,自古以来,景德镇之所以称为瓷都,是由于历朝历代都有其创新的陶瓷文化,如宋代的影青,元、明的青花,清康、雍、乾的“鼎盛”,尤其是而今的品种丰富,技艺精湛,人才济济,精品迭出,正因创新,才使得传统陶瓷文化生生不息。

3、传统陶瓷文化有利于形成特色区域科技创新

景德镇以瓷为名,对传统陶瓷文化的创新有利于形成景德镇地区特色科技创新。一要观念创新,破除小作坊、小生产的影响,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上规模、上档次,把陶瓷工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发展瓷都经济的骨干;二要加强技术创新,大力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生产工艺,加速陶瓷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经济效益:三要加强产品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以创品牌、上档次、增效益为中心,加大新产品、新瓷种的开发力度,努力形成瓷种多元化品种多样化,日用陶瓷艺术化。

[参考文献]

[1]方旋.区域科技创新模型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3 ,(05 ).

篇9

作者简介:王爽(1979-),女,蒙古族,辽宁朝阳人,东北师范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研究生,东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文化贸易、国际贸易问题研究;霄(1954-),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国际经贸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F7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14)04-0056-06收稿日期:2013-01-22

一、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文献较多,但是关于文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文献很少。Bala 等(2005)认为偏好的演变对于两个国家的贸易非常重要,如果贸易的两个国家一个是大国,一个是小国,则大国的偏好能够控制并取代小国的偏好。这就解释了一些小国排斥特定文化产品,特别是来自大国文化产品的自由贸易协定的原因。Rauch 等(2009)通过对一些文化产品消费特征的分析,得出任何一个国家新文化产品的制造者,其制造文化产品的灵感仍主要来源于该国之前的文化制造者。这样的文化产品在短期内会增加社会福利,从长期来看则会减少社会福利或降低社会福利的质量。Hanson (2009)利用改进的引力模型对美国电影贸易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美国电影贸易取决于信息服务和贸易政策。Disdier 等(2010)和 Felbermayra 等(2010)通过分析文化商品的双边贸易和其决定因素,得出国家间的文化相近和需求偏好相似会大量增加双边贸易流量,通过实证检验得出文化相近和需求偏好相似对全球文化贸易起到积极、重大的影响。

国内学者虽然在可利用的数据基础上对中国文化贸易做了开拓性研究,但研究文献十分有限。首先,国内关于文化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贸易的影响因素(陈晓清 等,2008)、文化贸易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朱文静 等,2012)、文化贸易现状、文化贸易对需求相似理论的验证等分析、文化产品结构和文化贸易竞争力研究(朱文静 等,2010)等方面。周经等(2011)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世界范围内的工艺品、视听、设计、音乐、新媒体、出版和视觉艺术共7种文化创意产品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在世界文化创意产品贸易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发展中国家潜力巨大。方慧等(2012)利用“钻石模型”对中国文化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中国文化的贸易竞争力较弱,且在此阶段,“动态钻石模型”中的短期要素对竞争力的影响效应大,长期因素效应不明显,固定资产投资额、我国人均GDP、宽带普及率对现阶段中国文化贸易竞争力有显著影响。曲如晓等(2010;2012)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等方面总结了中国文化创意产品贸易的现状和特点,认为中国文化创意产品贸易虽然顺差,但存在贸易结构不合理、市场集中度高等问题。蒙英华(2012 a)认为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的对象集中于综合国力较强的发达国家;中国在绝大多数文化产品的贸易上都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其中又以其他视觉艺术与其他印刷品的国际竞争力最强,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品主要体现在古董、录音媒介、珠宝、照相器材、报纸等;外国对华FDI 促进了古董、照相器材、书本等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中国货物出口与古董、照相器材、建筑和设计的国际竞争力有着替代效应,而与手工业品、珠宝、书本、报纸的国际竞争力有着互补效应。方英等(2012)基于文化贸易进出口数据,对中国文化贸易的出口结构、地理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所占比重太小。其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衡量中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得出了中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非常弱的结论。蒙英华(2012 b)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文化进口主要集中于综合国力较强的发达国家,绝大多数文化产品进口受到出口国市场容量大小的影响,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受进口国购买力水平影响较为明显;文化生产效率的提高可促进视觉艺术、珠宝、电影和录像、建筑和设计等文化产品的出口,但对中国文化进口的影响并不明显;除古董进口及其他视觉艺术的出口以外,中国绝大多数文化产品的进出口与距离变量呈负相关;自由贸易区可以促进中国绝大多数文化产品的进出口。其次,国内学者对文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第二,文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蔡旺春(2010)主要分析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从非均衡市场条件下产业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与路径入手,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分析,探讨我国文化产业关联程度与波及效应。结果表明,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扩散效应,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李增福等(2011)使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且以同样的方法分析文化产业对三大产业的影响并作比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层、相关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利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文化产业中投资、劳动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发现,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影响力,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文化产业中的相关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文化产业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重视文化产业中文化制造业的发展,推动文化创新,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廖敏华(2009)选取我国2002年~2006年的GDP总量和文化贸易总量为研究对象,对2002年~2006年间的文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分析,构建文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文化贸易的增长会大大带动我国GDP增长的结论。我国目前文化贸易量很小,所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文化贸易量的增大,文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也随之加大,因此需要大力发展文化贸易,这是推进我国GDP增长的长久之计。李薇等(2010)通过利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理论,运用1996年~2009年数据,分析了文化贸易和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文化贸易进口、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文化贸易出口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

上述学者的研究从数据获得、研究方法等方面都为笔者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但是关于文化贸易内涵界定的差异所导致的文化贸易统计口径不一、数据获得不同影响了大部分学术文献结论的可比性和参考性。本文在以上学者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了样本容量,提高了检验的精确度和可靠性。据此,本研究首先明确文化贸易的内涵,然后运用准确、可靠的数据对中国文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二、中国文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分析(一)中国文化贸易变化趋势分析

1.文化贸易相关概念的界定

笔者对文化贸易的界定:文化贸易是以有形的和无形的文化商品(包括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传递文化内容的进、出口行为。

2.数据来源

根据《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统计框架》中文化产品的HS(2007)代码,查询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数据库。由于使用HS(2007)代码只能查询到2007年~2011年的数据,因此本文使用HS(1992)代码进行文化产品贸易分类数据的查询。使用联合国服务贸易数据库进行文化服务贸易数据的查询,然后加总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贸易数据得到中国文化贸易数据,再利用历年的平均汇率折算,得到以人民币标价的1992年~2011年中国文化贸易数据(见图1)。

图11992年~2011年中国文化贸易进、出口额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数据库、联合国服务贸易数据库历年分类数据自行加总而得。

3.分析结果

由图1可知,中国文化贸易进、出口额的变化表现出两个特点:(1)中国文化贸易进口额、出口额总体呈上升趋势。文化贸易进口额上升趋势缓慢,进口额由1992年的16.8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151.7亿元,20年间增长了8.0倍,年均增长14.5%。文化贸易出口额除2009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明显下滑外,其余年份波动不大,上升趋势明显,出口额由1992年的86.7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2380.6亿元,20年间增长了27.5倍,年均增长22.0%。(2)中国文化贸易出口额始终大于文化贸易进口额,随着时间的推进,文化贸易顺差逐渐增大。1992年中国文化贸易顺差69.9亿元,到2011年顺差上升到2228.9亿元,20年间增长了31.8倍,年均增长23.8%。可以看出,中国文化贸易一直以来都存在大量顺差,且扩大之势愈发明显。

(二)中国经济增长变化趋势分析

本文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评价指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版得到1992年~201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见图2)。

从图2可知,1992年~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总体呈上升趋势。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6923.5亿元,到2011年增加到471564.0亿元,20年间增长了17.5倍,年均增长16.5%。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2006年增加到21.5万亿元,2008年突破30万亿元,2010年突破40万亿元,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呈现出稳定、持续、快速的增长态势。

图21992年~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版。

三、中国文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一)变量选择与预处理

本文选取的变量包括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国文化贸易出口总额(CEX)、中国文化贸易进口总额(CIM),采用的数据是1992年~2011年的中国年度数据。为了剔除价格变动对数据的影响,本文对GDP数据运用GDP平减指数(1992=100)进行处理。为了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对文化贸易出口额、文化贸易进口额数据运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进行处理。为了降低序列中可能存在的自相关性和异方差性,对上述序列取自然对数,分别记作LGDP、LCEX、LCIM。本文试图通过对上述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判断中国文化贸易出口、文化贸易进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所用的数据处理软件为Eviews6.0。

(二)单位根检验

根据Granger和Newbold的研究,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应首先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只有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才能进行回归分析。若时间序列数据非平稳但均为同阶单整,则应进一步对其进行协整检验,以确定序列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因此,本文利用ADF检验对序列LGDP、LCEX、LCIM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单位根检验结果

变量ADF检验值1%显著性水平临界值5%显著性水平临界值10%显著性水平临界值P值结论LCEX-3.231421-4.532598-3.673616-3.2773640.1080非平稳LCIM-2.429368-4.5322598-3.673616-3.2773640.3546非平稳LGDP-3.441901-4.571559-3.690814-3.2869090.0771非平稳DLCEX-5.101621-4.571559-3.690814-3.2869090.0037平稳DLCIM-4.985339-4.571559-3.690814-3.2869090.0046平稳DLGDP-1.772601-4.571559-3.690814-3.2869090.6752非平稳D(LCEX,2)-8.01024-4.616209-3.710482-3.2977990.0000平稳D(LCIM,2)-5.084806-4.667883-3.733200-3.3103490.0049平稳D(LGDP,2)-4.566537-4.616209-3.710482-3.2977990.0109平稳由表1可知,在5%显著性水平下,序列LGDP、 LCEX、LCIM都非平稳,一阶差分后的LCEX、LCIM均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是平稳的,但是序列LGDP仍非平稳。于是进行二阶差分的单位根检验,得到三个变量序列都是平稳的,所以三个变量序列都是二阶单整时间序列,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三)协整检验

根据协整理论,若变量之间单整阶数相同且具有协整关系,则表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本文利用Johansen检验来分别检验序列LGDP和LCEX、LGDP和LCIM之间的协整关系。对于滞后阶数的选择,本文根据AIC准则和SC准则确定模型的滞后阶数为2。在选择第四种协整方程的基础上得到Johansen检验结果(见表2)。

表2Johansen检验结果

变量组原假设H0迹统计量检验迹统计量5%临界值最大特征值检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5%临界值LGDP

LCEX无协整向量

至多一个协整向量34.72964

11.1506225.87211

12.5179823.57902

11.1506219.38704

12.51798LGDP

LCIM无协整向量

至多一个协整向量37.20814

12.2671425.87211

12.5179824.94100

12.2671419.38704

12.51798

由表2可知,从迹统计量检验来看,在检验无协整向量的假设中,迹统计量大于5%临界值,因此,拒绝LGDP和LCEX、LGDP和LCIM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在检验至多存在一个协整向量的假设中,迹统计量小于5%的临界值,因此,接受LGDP和LCEX、LGDP和LCIM之间至多存在一个协整向量的原假设,最大特征值检验结果也是如此。据此,可以认为LGDP和LCEX、LGDP和LCIM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

其标准化后的协整关系为

LGDP=0.124+0.046 LCEX(1)

(0.14)

LGDP=0.140-0.040 LCIM(2)

(0.09)

注:小括号内为标准差。

该协整关系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与文化贸易出口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中国经济增长对文化贸易出口的弹性为0.046,即文化贸易出口规模每扩大1%,将导致中国经济增长0.046%;中国经济增长与文化贸易进口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且中国经济增长对文化贸易进口的弹性为-0.040,即文化贸易进口规模每扩大1%,将导致中国经济减少0.040%。

(四)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脉冲响应

VAR模型是用所有的当期变量对所有变量的若干滞后期进行回归,常用于相关系统的预测和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影响。基于变量选择:LGDP、LCEX及LCIM,我们构建3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为了确定VAR模型的滞后阶数,我们用模型滞后结构确定准则进行筛选,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向量自回归模型滞后期的确定标准

滞后期LogLLRFPEAICSCHQ027.70762NA1.10e-05-2.906778-2.759741-2.892163194.51464102.1754 1.25e-08-9.707605-9.119454-9.6491412111.852020.39688* 5.35e-09*-10.68847*-9.659206*-10.58616*3120.40107.0403968.12e-09-10.63542-9.165040-10.48926注:*表示根据相应准则选择的滞后阶数。

根据表3的结果,5个评价指标认为应该选择的滞后期为2,即建立VAR(2)。模型方程如下:

LYt=1.000.10-0.04

-1.981.12-0.34

-2.621.08-0.23×LYt-1+-0.180.44-0.34

1.801.30-1.01

2.181.34-0.97×LYt-2+2.14

4.50

8.23

其中, LY= LGDP

LCEX

LCIM

1.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是指每个内生变量的变动或冲击对它自己及所有其他内生变量产生的影响作用,可以通过脉冲响应函数(IRF)加以刻画。第i个内生变量的一个冲击不仅直接影响到第i个变量,而且还通过VAR模型的动态结构传递给其他的内生变量,脉冲响应函数试图刻画这些影响的轨迹,显示任意一个变量的扰动是如何通过模型影响所有其他变量,最终又反馈到本身的过程。

在图3和图4中,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数(单位:年度),纵轴表示经济增长的响应(亿元),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代表了经济增长对文化贸易出口和文化贸易进口一个标准差冲击的反应,虚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带,其中每个方程组响应函数的追踪期数为20期。

图3文化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冲击

图4文化贸易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冲击

从图3可以看出,当在本期给文化贸易出口一个正冲击后,经市场传递会给经济增长带来正面的影响,并且此影响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第20期影响达到最大值0.0668。从图4可以看出,当在本期给文化贸易进口一个正冲击后,经市场传递会给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并且此负面影响也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第20期负影响达到最大值0.0165。总体表明文化贸易出口给经济增长带来同向的冲击,且这一冲击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文化贸易进口给经济增长带来反向的冲击,且这一冲击对经济增长具有阻碍作用,但影响幅度较弱;文化贸易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绝对值显著大于文化贸易进口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绝对值。

2.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是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方差分解结果如图5所示:

图5LGDP方差分解

从图5可以看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影响最大的是其自身因素的变化,虽然从第1期到第20期影响率逐渐下降,到第20期,影响率下降为57.5%,但其自身因素仍起主要作用。文化贸易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影响率总体来看呈递增趋势,到第20期,影响率达到最大值40.2%。而文化贸易进口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始终都很小,到第20期,影响率达到最大值也仅为2.4%。总体表明文化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远大于文化贸易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与脉冲响应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

四、中国文化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分析本文分析文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强调的是文化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特殊性,即需要与货物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的拉动作用相比较、特别是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相比较,以此判断文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强还是弱。

(一)与货物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比较

选取的变量包括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国货物贸易出口总额(GEX),GEX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版。采用的数据仍然是1992年~2011年中国年度数据,对数据处理的方法与上文相同。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因篇幅有限,检验图、表、结果省略。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LGDP、LGEX变量序列都是二阶单整时间序列,可以进行协整检验。通过Johansen检验表明:LGDP和LGEX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

其标准化后的协整关系为

LGDP=0.036+0.588 LGEX(3)

(0.07)

注:小括号内为标准差。

该协整关系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与货物贸易出口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中国经济增长对货物贸易出口的弹性为0.588,即货物贸易出口规模每扩大1%、将导致中国经济增长0.588%,这远远大于中国经济增长对文化贸易出口的弹性0.046。

(二)与服务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比较

选取的变量包括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SEX),SEX数据来源于联合国服务贸易数据库。采用的数据仍然是1992年~2011年中国年度数据,对数据处理的方法与上文相同。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因篇幅有限,检验图、表、结果省略。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LGDP、LSEX变量序列都是二阶单整时间序列,可以进行协整检验。通过Johansen检验表明:LGDP和LSEX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

其标准化后的协整关系为

LGDP=0.101+0.159 LSEX(4)

(0.10)

注:小括号内为标准差。

该协整关系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与服务贸易出口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中国经济增长对服务贸易出口的弹性为0.159,即服务贸易出口规模每扩大1%,将导致中国经济增长0.159%,这同样大于中国经济增长对文化贸易出口的弹性0.046。

通过与货物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较,特别是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比较,得出我国文化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很弱,货物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其拉动作用的12.8倍;服务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其拉动作用的3.46倍。

五、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文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首先对1992年~2011年中国文化贸易出口额和进口额的变化趋势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从变化趋势上看,中国文化贸易出口额、进口额都呈递增趋势,但是中国文化贸易一直都存在大量顺差,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呈持续、快速的增长态势。其次选取了1992年~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方差分解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文化贸易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中国文化贸易进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随着文化贸易出口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其弹性值为0.046,即中国文化贸易出口增长1%,中国经济增长0.046%。经济增长随着文化贸易进口规模的扩大而减少,其弹性为-0.040,即中国文化贸易进口增长1%,中国经济将减少0.040%。文化贸易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绝对值显著大于文化贸易进口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绝对值。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文化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远大于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通过与货物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比较,特别是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比较,得出我国文化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很弱,货物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是其拉动作用的12.8倍;服务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是其拉动作用的3.46倍。从目前来看,文化贸易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很弱,这主要缘于我国的文化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在出口的文化产品内容上仍过于局限在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产品上,缺乏当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品。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代表性文化企业也制约着生产出高质量的文化拳头产品。文化差异和文化认知程度所导致的文化折扣度较高也影响着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

从长期来看,文化贸易出口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而且文化贸易作为新的国际贸易形态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战略性意义日益凸显。文化产品具有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轻的特性,文化产品贸易能有效避免我国日益增多的贸易摩擦问题。在我国大力发展高层次服务贸易和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我国的文化服务贸易发展也会日益繁荣,从而最终保证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发展对外文化贸易,能优化贸易结构,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文化经济一体化时代已经到来,国际文化市场成为世界各国互相争夺的对象,也是各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重要战略领域。提高文化贸易的世界地位和国家地位既符合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又顺应低碳经济的时代要求。因此,本文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发展中国文化贸易的对策建议:第一,加快建立文化贸易统一的统计指标体系,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从而指导文化贸易发展的实践。第二,鉴于文化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应该着重鼓励文化贸易出口,积极培育国内文化出口产业,培植一批国际知名文化品牌,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第三,虽然文化贸易进口对经济增长有负作用,但鉴于负作用较小,且我国文化贸易一直存在大量顺差,因此,要保持文化贸易平衡发展,在一段时间内放开文化产品进口市场,积极引进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可以带动国内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又不会对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也要创造条件鼓励文化服务的进口。

参考文献:

蔡旺春.2010.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视角[J].中国经济问题(5):49-55.

陈晓清,詹正茂.2008.国际文化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美国1996-2006年对外文化贸易双边数据样本为例[J].南京社会科学(4):90-94.

方慧,尚雅楠.2012.基于动态钻石模型的中国文化贸易竞争力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 (1): 43-50.

方英,李怀亮,孙丽岩.2012.中国文化贸易结构和贸易竞争力分析[J].商业研究 (1):23-28.

李薇,李兆青.文化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1996年~2009年时序数据的实证分析[J].价格月刊(11):41-44.

李增福,刘万琪.2011.我国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产经评论(5): 5-13.

廖敏华.2009.文化贸易与经济增长分析[D].北京:外交学院.

蒙英华,黄宁.2012a.中国文化贸易的决定因素――基于分类文化产品的面板数据考察[J].财贸研究(3):40-48.

蒙英华.2012b.中国文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特征与影响因素[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1): 61-68.

曲如晓,韩丽丽.2010.中国文化商品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11):19-31.

曲如晓,董程.2012.中国文化创意产品贸易特点及发展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10): 20-26.

周经,刘厚俊.2011.世界文化创意产品的比较优势与产业内贸易研究[J].国际贸易(6):16-21.

朱文静,顾江.2010.我国文化贸易的结构与竞争力之研究[J].国际商务(4):75-83.

朱文静,顾江,朱婷.2012.我国文化出口贸易结构变迁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相互影响[J].经济经纬(6):52-56.

BALA V, VAN LONG N. 2005.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ultural diversity with preference selec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1(1) :143-162.

DISDIER A C, TAI S H T, FONTAGNI L, et al. 2010. Bilateral trade of cultural goods[J]. 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 145(4): 575-595.

FELBERMAYRA G J,TOUBAL F.2010.Cultural proximity and trade[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54(2):279-293.

HANSON G H. 2009.International trade in motion picture services [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AUCH J E, TRINDADE V.2009.Neckties in the tropics: a mod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ultural diversity[J].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Revue Canadienne Déconomique, 42(3): 809-843.

(编校:薛平)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Cultural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

WANG Shuang1,2, ZHANG Shuxiao1

(1.School of Economic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117, 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east Dianli University, Jilin 132012, China)

篇10

影响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传统主流经济学主要强调的是各种外在生产要素的投入: 一是资本积累; 二是自然资源的禀赋; 三是技术进步水平; 四是劳动力的投入。因此, 西方经济学典型的经济增长模型表达式为:G = AF ( K , L , R)式中: G 表示经济增长率, A 表示经济中的技术进步水平, K 代表资本对经济的贡献, L 代表劳动力的投入量, R 代表投入的自然资源, F 表示函数关系。

由此可见, 传统经济学家主要是通过各种物质生产要素和技术的变化去说明经济增长问题的。自从亚当·斯密以来,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是沿着这条路径研究经济问题的, 正如保罗·萨谬尔森所总结的:“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必定安装在四个相同的轮子上,无论穷国还是富国。”

新古典经济学家在建立以上经济模型时, 一般把确定的制度、完全且对称的信息和零交易费用作为暗含的假设条件, 而将人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信仰感情全部抽象掉。即使在最先进的经济中, 这种过于苛刻的假设条件也是难以成立的, 由此导致了新古典经济学在解释经济发展时, 特别是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或停滞的原因时就显得力不从心。美国经济学家诺斯对此评价道: “新古典经济学在分析经济发展或经济史时, 只有当它针对某一个时期或运用比较统计学, 才能很好地说明某种经济的实绩, 一旦用来说明某种经济在整个时期的实绩时, 它就不大济事了”。因此, 当社会发展需要经济学做出更为深入的解释时, 将原来抽象掉的假设条件还原回去, 不仅会增加经济学的解释力, 而且也是经济研究向“现实世界”的回归。

正是在对传统主流经济学反思的基础上, 20 世纪初期, 约瑟夫·熊彼特提出了以“创新”为核心内容的经济发展理论。他认为: 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是“创新”, 而“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从源头上看, “创新”是一个“内在的因素”, 经济发展就是“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针对传统经济学“生产要素决定经济发展”理论, 熊彼特特别反驳说:“发展主要在于用不同的方式去使用现有的资源, 利用这些资源去做新的事情, 而不问这些资源的增加与否”。“不同的使用方法, 而不是储蓄和可用劳动数量的增加??改变了经济世界的面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是把历史的发展和理论的分析结合起来, 揭示了经济发展的真谛是资源使用方式的进步———创新。那么, 创新的主体是什么? 对此, 熊彼特亦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什么是企业家? 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 企业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灵魂”, 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 企业家是把实现新的生产方法组合作为自己职能的人。

企业家之所以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关键在于企业家具备一种不同于常人的品质, 即“创新精神”, 亦叫做“企业家精神”。所谓企业家精神, 主要包括: (1) 企业家的“首创精神”和甘冒风险的大无畏精神; (2)企业家的“成功欲”; (3) 企业家甘冒风险, 以苦为乐的精神; (4) 企业家的精明理智和敏捷; (5) 企业家的事业心。由此可见, 企业家本身的素质决定了他自始至终是实施创新的人, 他们所具有的创新精神、冒险精神恰好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需要。正是在他们的支配作用下, 不仅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能够发展壮大, 而且通过其影响产生了一批追随者和模仿者,从而带动区域经济从低水平的均衡陷阱中摆脱出来,从传统的自然经济走向现代的工业经济。

由此可见, 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动力, 是创新的精髓, 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是一个地区经济能否起飞的关键。但是, 企业家的分布是不均衡的, 如发达国家的企业家人数多于发展中国家, 我国东部的企业家平均数量也大大超过西部。那么, 为什么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企业家数量具有不均衡性? 企业家阶层及其创新精神是怎样形成的? 按照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观点: 每个时代的“精神”都与其特定社会的文化传统存在着某种内在的渊源关系。因此, 企业家精神的形成需要从传统文化中去寻求答案。

二、传统文化影响现代经济发展的路径:“观念人力资本”的塑成。

现代工业经济与传统农业社会相比较, 两者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具有本质上的差别: 传统的小农经济要求的是那种“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农民, 生产主体只要作到循规蹈矩, 模仿前人就行, 从而形成的是保守、不思进取的传统农业文明。而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竞争社会, 要求劳动者尤其是管理者必须是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人, 因为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人, 要想在市场竞争的社会立足简直是不可能的。一个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人, 应该满足以下一些特征: 具有主体意识; 思维活跃, 具有创新精神; 不因循守旧, 不满足现状; 具有进取精神和纠正意识; 眼界开阔, 乐于接受新事物, 不断补充新知识; 崇尚科学, 实事求是, 不迷信书本, 不慑服权威; 讲求效率, 重视技能, 具有敬业精神。由此可见, 现代工业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的劳动者和管理者。

为了满足现代工业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创造性地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他主张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提高劳动者的知识与技术水平, 以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 现实情况是, 很多国家通过发展教育事业, 培养了大量的大学生, 甚至出现了“知识失业”和“教育深化”的现象, 但其工业化仍然没有实现。典型的例子如印度和孟加拉国, 其大学生在毕业后的一年内,有一半处于失业状态; 我国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目前也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反观我国东南部沿海一带, 人力资本的数量并不占据优势, 其经济却高速发展。如浙江, 2001 年每十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在国内排序第17 位, 但其人均GDP 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位居各省之首。这说明, 人力资本不仅仅是个数量的问题, 而且还有个质量和结构的问题。

根据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和功能不同, 笔者拟把人力资本区分为“知识人力资本”和“观念人力资本”两种形式。知识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教育培训而形成的具有某种专业知识的人力资本。发展教育事业是培养“知识人力资本”的主要手段, 一个国家的各级教育对培养劳动者的技能,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有重要意义的。“观念人力资本”是指由传统文化熏陶和潜移默化而形成的价值观念方面的人力资本, 它是通过地域传统文化的长期濡染熏陶自然而然形成的。“观念人力资本”主要由一个人的观念、信仰、习惯和思维方式等多种要素所构成。“知识人力资本”和“观念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二者的作用途径是不一样的。如果说, “知识人力资本”

主要是为经济增长提供正确的手段、方法和途径, 从生产力上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那么, “观念人力资本”则主要是从思想和行为上选择“做什么”、以及从经济组织上解决“如何做”的问题。从二者在人力资本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看, “观念人力资本”甚至超越“知识人力资本”而居于基础性地位, 因为只有先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然后才谈得上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很显然, 本文的企业家是属于“观念人力资本”范畴的。“观念人力资本”源自于传统文化的熏陶。那么,什么是文化? 哈耶克认为, 文化乃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 这种规则可能起始于人类所拥有的不同的环境情势下知道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能力。[ hi138/Com]

文化的经济学界定是: 文化是指人们所习得的与遵从的特定价值观体系, 它构成了人们的主观模型, 人们无论是进行生产、交换、还是分配、消费活动, 总是需要一个特定的价值观体系来帮助判断决策。文化的内容包括最基本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宗教、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风俗习惯等。传统文化是通过对人们一生都会产生影响的文化观念和习俗, 来禀赋不同区域人群以不同特性, 进而通过这些经济主体的不同行为来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的。

传统文化精神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是通过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导向、规约、激励来发挥作用的。文化精神的导向作用表现在: 文化精神为经济行为主体提供明确的价值参照系, 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 把人们导向有价值的经济和社会活动, 因此, 不同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人群会出现不同的社会经济活动取向; 文化的规约作用表现在: 特定的文化精神构成经济行为主体的潜在的行为规范, 告诉人们不应该做什么, 使不同文化精神背景下的人群的经济社会活动维持不同的秩序风格; 文化精神的激励作用表现在: 文化精神往往构成社会行为主体从事经济社会活动的内在动力, 为他们提供克服困难、解决疑难、忍受劳苦的心理暗示与信念支撑。因此, 传统文化对人的经济行为的影响, 是通过经济主体内在的价值理性认同过程和外在行为习惯重复过程实现的, 是自觉自愿的无形的过程。

一般来说, 先进的、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而落后的、与时代经济不相符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在今天, 一种文化是否适应工业化社会, 关键是看其是否具备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因为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创新精神和观念对现代经济的主体即企业家的形成具有长久的基础性的影响。经济学家刘易斯在分析经济增长的因素时清楚地意识到: “经济增长依赖于人们对工作、财富、节俭、生育子女、创造性、陌生人和冒险等等的态度, 所有这些态度都是从人的头脑深处产生的”。他将影响经济增长的态度分为两类: 一是人们对财富的态度, 他认为人们对财富的意愿是大不相同的, 这取决于积累的物质资本和文化资本习惯和禁忌; 二是人们对取得财富所需作出的努力的态度, 即工作态度, 他认为人们的不同态度往往与宗教信仰的不同有关。在这里,人们对财富的不同态度是受不同的传统文化影响的。

典型的如犹太教对财富的渴望和追求简直到了人生唯一目标的地步, 因此犹太人自古以来就善于经商, 犹太富商遍布世界各地; 而反观伊斯兰教, 其教义则认为赚人家钱是可耻的, 甚至到了今天, 大多数巴基斯坦人还认为到银行存钱收取利息都是不对的。我国的温州人深受浙东“功利主义”文化的影响而乐于经商, 有“东方犹太人”之称, 而西藏人赚了钱却乐于佛事活动, 很难有资本积累。一个人从一出生就受到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 因此, 出身在一个什么样的文化区域, 对其一生价值观念的形成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实践经验表明, 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或工业化, 都离不开人的思想观念的更新或人的现代化。从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的工业化道路, 都充分证明了文化的革命以及观念的现代化是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英格尔曾经尖锐地指出: “当今任何一个国家, 如果它的国民不经历这样一个心理上和人格上向现代性的转变, 仅仅依赖外国的援助、先进技术和民主制度的引进, 都不能成功地使其从一个落后国家跨入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的行列”。从历史上看,西方世界正是通过“文艺复兴”运动, 大大地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才有了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缓慢变迁, 才有了“产业革命”所带来的经济的突破性大发展。

由此可见, 在现代社会, 传统文化影响经济发展的路径是: 传统文化通过其长期积习而成的观念, 对生活在本区域内的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而塑造出具有不同文化禀赋的人群。而这些具有不同文化禀赋的人群, 其生成“观念人力资本”即企业家的概率是大不相同的, 这也就决定了各经济区域制度创新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进而最终决定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和水平。[]

三、建立在传统文化变迁基础上的经济发展的模型构思。

本经济模型以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作为立论的基础, 认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没有创新就根本谈不上发展。如果一个经济体能够实现经济资源有效的新组合, 能够建立起新的生产函数, 那么, 它就会实现经济发展和工业化。

建立在传统文化和“创新”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型公式可以表述如下:公式: G = C(i) f(T ,I)其中: G = 经济发展水平, C = 文化类型, i = 创新精神(系数) , T = 技术创新, I = 制度创新这种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 经济发展是一个在传统文化熏陶而形成的企业家阶层的主导下, 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途径而实现的基要生产函数的上升性变革过程。这里包含着层层推进的几层意思。

首先, 现代经济增长的动力应该到经济体内部去寻找, 而在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传统文化及其所包含的创新精神。

传统文化的塑造定形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主要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因素、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政治因素等。例如, 一个靠近海洋的地区, 人们由于经常下海, 要和海浪、台风做生死搏斗, 因而往往容易形成冒险精神和开放意识。而深居内陆山区的人们, 对外交往困难, 再加上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不需要走出家乡, 因而缺乏对外交流, 长此以往, 必将形成保守观念和封闭性格。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 导致区域传统文化形成不同的类型, 有的是具有丰富的创新意识的, 有的是比较保守的, 缺乏创新精神的。由此可见, 创新精神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个地区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因素决定的。

传统文化所凝集的内在精神对一个人的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个人的创新精神的形成主要是由其从小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环境决定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的内在渊源关系表现在: 优秀传统文化是通过企业家这个创新主体来影响现代经济发展的。其演进路径是, 区域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创新意识及其价值观念在合适的条件下, 将转化为现代工业社会所需要的创新精神, 从而在本文化区域自发地形成大批具有现代意识的企业家群体: 由于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体, 这也就决定了企业家数量多的地区经济将发展的更快, 而数量少的地区经济将发展的更慢, 从而产生区域经济发展上的“马太效应”。在这个经济发展模型中, 一个地区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创新精神的大小是可用系数量化的,具体来说, 公式里“I”的数据, 可以通过一个经济区域所拥有的企业家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及其创新频率计算出来。

其次, 企业家是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双重途径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

创新表现为人们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全部领域中进行的创造性活动。从内容上看, 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既包括微观层面的技术创新, 也包括宏观层面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其中, 技术创新是生产力的重要变革, 其作用在于开发利用新的资源、市场, 提高原有的经济组合的效益, 甚至可以带来新的经济组合; 制度创新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变革, 它既可能把闲置的经济资源组合起来, 也可以从根本制度上实现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从历史上看, 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也就是创新活动密集的时代, 如英国的产业革命时期就是一个新制度和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得比较好的浙江省也是一个制度创新的多发区, 正是通过专业市场、民营经济、股份合作制以及民间金融等多种形式的生产组织和制度创新, 浙江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由此可见, 人类的经济发展史就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互交织、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历史。

那么, 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源泉是什么? 亦是植根于传统社会基础上的文化精神。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价值信念、伦理道德习惯以及意识形态等统称为文化的东西, 往往是影响经济体制变迁和制度创新路径的重要因素, 制度的文化蕴含规定着制度变迁的方向。诺思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曾说, 我们的社会演化到今天, 我们的文化传统, 我们的信仰体系, 这一切都是根本性的制约因素。传统文化从风俗习惯到观念系统, 从心理到意识, 形成了对人际关系、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的独特看法: 传统文化所确认的行为规则、社会关系、思想观念在人们心里深深扎下了根, 已成为他们习以为常的东西, 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作为传统文化表现的习俗和惯例, 在制度创新中有两种可能的作用方向, 一是成为制度创新借用的资源, 即将民间运行的习俗惯例升华为普遍有效的制度; 二是成为制度创新的障碍, 即它们属于惟有改变方能建立新制度的那种类型。由此可见, 制度无非是文化进化的结果, 是各个小群体、个人的规则被更多的人接受而上升为社会规则。

传统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也表现在两个方面,即落后的文化观念会阻碍技术创新与进步, 这可以从中国的四大发明为什么没有形成科技革命浪潮的教训中得到答案: 而先进的、符合时代潮流的文化则能推动技术创新与进步, 这也可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所造成的思想大解放对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得到充分地体现。

再次, 经济发展表现为一系列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的上升性变革过程。

站在落后的“农业国”即发展中国家的角度, 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 在这里, 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是可以划等号的。什么是工业化? 按照发展经济学大师张培刚的定义, 工业化就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 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 的过程”。这里所说的“基要生产函数的变化”

篇11

历史文化资源同矿产资源一样应该受到重视。矿产资源丰富可以确定一个城市的产业属性,历史文化资源特色同样可以给城市属性定位。资源是“源”,也是“流”。矿产资源的“递减性”,使之总有枯竭的时候,历史文化资源的“递加性”使之价值与日俱增,永世长存。今天的城市建设应保护、开发、利用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使城市文化得以发扬和传承。

一、文化资源的概述及分类

(一)文化资源的概念

从城市的历史积淀来看,文化资源包括城市所拥有的一切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尚未列入物质文化遗产的其他方面,例如城市的历史名人、城市典故、民间工艺甚至是城市的整体风貌。再从城市的现实状态来看,文化资源还包括城市当前所拥有的一切教育资源、科技资源与成果,也包括城市居民的精神面貌、道德、理想、价值观等。可以说,城市文化资源无处不在,以至于难以充分列举。正如兰德里所言:城市的每一个缝隙里都隐藏着一个未被发现的故事,它们都具有充分的潜能可以被用来促进城市产生出一系列的正面效应。

本文站在设计的角度,对文化资源进行重新定义,即:能够被人们运用到设计活动过程中的文化因素的总称,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

(二)文化资源的特点

文化资源既有一般资源的特点,也具有明显的特殊性。首先,从文化资源的内涵来看,文化资源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这是因为人类认识水平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其次文化资源具有地域特征,即不同种族和人群对文化存在的价值认知具有差异性。再次,部分文化资源具有可多次交换性,具有裂变效应,例如一种价值观、一种工艺技巧等,在交换之前,交换双方分别拥有一种不同的观念或技巧;通过交换,交换双方将分别获取两种观念或技巧。

(三)文化资源的分类

文化资源有多种分类方式,例如按价值外在表现形式,可分为直接可视型文化资源和间接可知型文化资源;按形成时间,可分为历史文化资源和现代文化资源;按内容形式,可分为景观文化资源、名人文化资源和宗教文化资源等等。

本篇论文从资源本身出发将文化资源分为有形文化资源和无形文化资源两大类,并就这两大类分别从设计的视角来论述。

有形文化资源主要是指那些在文化资源的范畴中,以具体实物形式存在的文化因素。具体地讲,它包括历史遗存遗迹、特色民居建筑、城市风貌、民族服饰、民族民间手工艺品。

无形文化资源是和有形文化资源意义相反的一组词语,因此,无形文化资源也就是除了有形文化资源以外所有的文化资源。本篇论文对无形文化资源的定义是:不以物质的形式存在的文化因素就是无形文化资源。无形文化资源包括:城市历史、社会风俗、民间艺术技艺、文学艺术、历史人物和地方方言六大类。

利用文化资源的设计手法提炼

在景观设计具体的处理方法上,设计就是对文化资源进行分析、筛选、重组的过程,是一种符号组合的再创造,设计时常重新探寻艺术母体的本源,继承和保持一种超越的力量,在科学的、美学的、道德的、生态的层面上重新找回我们生存的意义的本质,这就是我们期待包含设计内在艺术需要的又一次转向。

(一)有形文化资源的设计手法分析

1、保留

对工业遗址保留的典型案例是中山岐江公园:两个分别反映不同时代的钢结构和水泥框架船坞被原地保留,一个红砖烟囱和两个水塔,也就地保留并结合在场地设计之中。机器的保留:大型的龙门吊和变压器以及许多其他机器被结合在场地设计之中,成为丰富场所体验的重要景观元素。

2、再利用

中山岐江公园中对船坞的再利用:在保留的钢架船坞中抽屉式地插入了游船码头和公共服务设施,使旧结构作为荫棚和历史纪念物而存在,新旧结构同时存在.承担各自不同的功能形式的对比是过去与现代的对白。

3、形似

有明显的传统外观并吸收了现代建筑理念与技法的建筑。这建筑主要是为了适应环境或建筑性质的需要,偏重于“形似”。通过“形似”的方式直观的表达对历史的尊重。

北京民族文化宫为展示中国各民族历史文化而建,中间塔体高达67米,轮廓起伏,挺拔轩昂,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典传统风韵。

4、元素提炼、简化变形

山东平度公园西大门的设计,对屋顶马头墙进行变形、夸张的处理手法别具匠心,既符合现代构图要求,又有传统韵味,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座全新的公园入口大门形象。粗糙的米红色石材墙体,上敷深灰瓦屋面,白色檐口与山墙,自然而朴实,轻松而不浮华,既与其所处环境协调,又符合公园入口特点,堪称园林建筑入口的佳品。

(二)无形文化资源的设计手法分析

对于无形文化资源,我们通常是为其找到一个载体,去体现无形文化,其设计的过程就是从无形到有形的过程。我们通常运用到的设计手法有:场景再现、复原、直接展示、隐喻、象征等。

1、场景再现

可以运用场景再现设计手法的无形文化资源主要有:城市历史、社会风俗、民间艺术。例如,西安大雁塔民俗园就是对陕北地域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在设计中,就是采用了场景再现的设计手法,将民俗文化以具体雕塑小品的形式直接展示给有人观看,增强了景观小品的参与性,这些民俗也能够给人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2、人物复原

历史名人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的,他的平生、事迹、学术和思想集中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特色,通过人物复原的设计手法,将历史人物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让人感受到当地强烈的历史文化特征,提高历史文化价值。

对历史名人的复原设计,能起到教育和纪念作用,可以设计历史名人主题公园,融历史教育和休闲游憩于一体,为当代人提供一个休闲感悟、抒情学习的难得之地,是一种长效的精神文明教育方式。大唐芙蓉园入口处的玻璃群雕以及大雁塔南广场的玄奘文化雕塑群都是运用复原的手法将历史人物呈现出来,突显城市的文化底蕴。

3、直接展示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文明造就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在设计中,我们可以采用直接展示的设计手法,直观的向人们展示文学艺术成就或民间艺术技艺,例如设计书画墙、诗词浮雕铺装、民间艺术技艺展示区等,将城市历史、社会风俗、民间艺术技艺直观的展现出来。

4、隐喻

隐喻与象征的手法即通过空间、形体、细部的处理,利用隐喻与象征的手法表达地域文化的内涵。例如,柏林犹太人博物馆,它的平面呈曲折蜿蜒状,馆内所有通道、墙壁、窗户都带有一定的角度,几乎没有一处是平直的。设计者以此隐喻犹太人在德国不同寻常的历史和所遭受的苦难,馆内曲折的通道、沉重的色调和灯光无不给人以精神上的震撼和心灵上的撞击。

5、象征

在中国皇家园林多处用到象征的设计手法,首先,色彩方面,色彩在中国古代象征天地万物繁衍、生长的秩序,整个天坛建筑群中,除了大门是黄色屋顶,用以表示皇家禁地外,其他建筑屋顶按照等级不同,分为蓝色或者绿色,表示都是由天所化育出来的万物生灵。其次,数字方面,中国皇家建筑通常用数字“九”来象征礼制中的最高等级。太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等宫殿均为九开间,其中太和殿屋顶有“九脊”;明清时期的城门、院门上的门钉以“九路”为最高规格。

结语

城市的印记不该被抹去,在景观设计中,应该以文化资源为依托,将文化资源以不同的形式融入到景观设计作品中,如果说自然要素是景观设计作品的骨架的话,那么文化资源就是景观设计作品的血河肉,是景观设计作品的灵魂,有了文化资源的支撑,整个景观设计作品才能是鲜活的,持久的。在设计手法上,我们应该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使景观设计作品真正拥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篇12

[

关键词 ] 医院文化;医院环境;职工个人特征;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8(a)-0075-02

1医院文化概述

医院文化被定义为:处于一定经济社会背景下的医院,在长期医疗服务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育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价值观和医院精神,以及以此为核心而生成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理想信念、医院传统等,并在此基础上生成的医院服务意识、服务理念、经营战略等,是医院职工在加工服务产品的过程中所创造的观念形态文化、物质形态文化和制度形态文化构成的复合体[1]。医院文化的内涵被引申为两个层面:从广义上看,医院文化是医院职工在工作过程中集体创造出的劳动成果,包括精神成果以及物质成果。从狭义上看,医院文化是医院职工在医疗实践与工作社交活动中形成,并共同遵守的道德要求、价值观、行为规范等有组织标识性的理念[2-3]。无论从哪个层面上看,医院文化的建设都应该围绕医院职工开展,也就是说医院文化的核心应该是“以人为本”,只有深刻理解了这一点,才能借医院文化建设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医院在推行文化管理的过程中,仅仅重视文化建设本身,忽略了职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引起职工对医院文化的不理解乃至抵触,造成医院管理混乱。因此,了解职工对医院文化的认知和态度是非常必要的,它既可以呈现医院运行中受到职工欢迎的政策与管理方式,又可以暴露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及时地补救。

2医院文化环境及个人特征与职工对医院文化认知和态度的相关性调查

2.1研究对象

在2011年4~6月在开封市选取四家不同经济类型、不同等级、不同类别的医院作为样本源分别对四家医院的院领导、中层管理人员以及普通职工进行调查。共发出问卷 615 份,回收问卷 521 份,其中有效问卷 513 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3.4%。

2.2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自制量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情况,第二部分为对本院医院文化现状的态度。

2.3统计分析

资料统计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资料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使用χ2检验。

3结果

3.1个人情况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 513 人,其中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 238 人,占总人数的 46.4%;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 176 人,占总人数的 34.3%;开封市口腔医院 48 人,占总人数的 9.4%;开封市眼病医院 51 人,占总人数的 9.9%。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年龄在 25 岁以下的有 91 人,占 17.7%;年龄在 26~35 岁之间的有 175 人,占 34.1%;年龄在 36~45 岁之间的有 134 人,占 26.1%;45 岁以上的有113 人,占 22.0%。高级职称的人数是 35,占总人数的 6.8%;高级职称的人数是 68,占总人数的 13.8%;中级职称有 170 人,占总人数的 33.1%;级职称有 187人,占总人数的 36.5%;有 53 人没有职称,占总人数的 10.3%。

3.2医院文化认知情况相关性分析

在医院满意度方面,选择“非常满意的”人数所占比例最高的是眼病医院,是15.7%,比较满意”比例最高的是口腔医院,是69.3%,比例最低的是第一人民医院,是18.1%;选择“不关心”比例最高的第二人民医院,是9.7%,比例最低的是第一人民医院,是2.5%;选择“不满意”比例最高的是第一人民医院,是64.7%,比例最低的是口腔医院,是4.2%;选择“非常不满意”比例最高的是第一人民医院,是13.4%,其他三家医院均为 0。岗位上说,医生岗位的职工在“比较满意”和“非常不满意”两个选项的所占比例都是最高(55.8%,7.8%),护理岗位的职工最为漠视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8.7%),医技岗位的职工选择“不满意”的达到半数(51.8%),行管岗位和后勤岗位的选择相对接近,在“非常满意”的选项上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前三个岗位(8.7%,8.0%)。见表1、表2。

在提供学习进修机会方面,从岗位上看,医生护士选择“非常多”的比例为 2.3%和 1.9%,其它岗位均为 0,后勤岗位超过半数以上的职工选择“根本没有”或“非常少”(76%),医技岗位选择“尚可”的比例最高(43.4%),多投入在医生、护理、行政岗位,医技和后勤岗位的职工学习机会较少;从职务上看,中层干部选择“非常多”的最多,比例为1.7%,而院领导为 0,普通职工选择“非常少”的为 40.8%;从年龄上看,25 岁及以下职工选择“非常多”为 0,26~35 岁选择“非常少”的比例最多(42.3%),36~45 岁选择“尚可”的比例最多(40.3%),45 岁以上职工的选择较多集中在“非常少”、“尚可”,分别占比例为 36.3%,37.2%。年龄在 25 岁及以下和26~35 岁之间的职工认为自己获得培训和进修机会最少。见表3。

4讨论

根据本研究的调查结果,眼病医院的医院文化建设得到了本院职工的认同,而第一人民医院的职工对于本院文化建设抵触情绪较大,作为公立综合型的第二人民医院以及专科口腔医院都没有进入模型,可见医院文化建设与医院的等级以及类别没有直接影响,由于眼病医院属于股份制医院,管理方式与公立医院有差别,因此医院文化建设相对灵活,职工也更容易接受;护士岗位的职工认为自己医院的文化具有特色,而医疗岗位和医技岗位的职工则认为本院文化和别家医院大同小异,同时技术岗位的职工对医院文化的态度比行管后勤岗位职工态度更为统一[4-5]。

医院职工对本院医院文化内容的认知和态度存在差异的影响因素有:①医院:医院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导致医院在运作方面的灵活型不同,医院文化建设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得到职工的认可,眼科等专科已于俺职工对文化建设的认知和态度区别比较大,而综合性医院的区别不显著。②年龄、工龄与职务。③职称:职称越高的职工,越看到医院制度在及时调整,职务上随着管理层次的降低,评价则是递减的。拥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职工多数作为有职务的领导,参与到医院的各种管理中,能及时了解医院的变化,而多数拥有中级及以下职称的普通职工则由于接受医院信息渠道相对间接,因而不能明确感受到医院制度的变化,很难及时参与医院文化建设中,制度也难以得到落实。④岗位[6-7]:职工由于岗位、职务、年龄等个人情况不同,造成对医院文化的认知和态度有差异,因此,在推广医院文化时,在充分分析本院所处社会环境的基础上,根据职工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推广,从职工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入手,培养共同价值观,增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共融。让职工充分理解并接受医院文化,才能有效地推动医院文化的发展。

[

参考文献]

[1] 高源,张静,黄蕾,等.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医院文化体系构建[J].中国医院管理,2013(5):77-78.

[2] 江芳萍,程社火,张国福,等. 8 家公立医院不同年龄层次医务人员对医院文化建设认知的调查[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1,5(5):74.

[3] 安健, 尹爱田, 桑新刚, 等. 利于绩效改善的医院文化特征理论研究[J].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3 (6): 52-54.

[4] ZENG D, ZHANG Z. 塑造核心价值观, 推动医院大发展[J].国际医院管理杂志,2014,2(2):17.

[5] 张颖,周晶,杜丽霞.医院文化建设与职工满意度关系探讨[J].医院管理论坛, 2014,31(2):20-21.

篇13

电影的场景设计最早起源于舞台喜剧的布景,戏剧出现的场次不同,需要有不同的布景作情景烘托。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电影场景的设计逐渐成为一门艺术,在电影追求真实性和情感诉求的同时,电影的场景布置可以把观众带入电影本身所表达的世界,这种真实性感受使观众更容易与角色内心产生共鸣。电影是一门空间艺术,讲究立体概念,通常利用空间描绘故事发展。

早期的电影场景设计是以梅里埃为先导,他模仿戏剧开始把电影场景设计提升到一个大众关注的焦点上来。从电影诞生之际就有了电影场景布置这门空间艺术,受到戏剧舞台美术的影响,电影场景设计跟随于舞台美术的特色,经过不断发展,使得电影发展越来越多元化[1]。电影场景的设计是全片总体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影作品的一个重要环节。电影艺术家大卫·格里菲斯说过:“电影在未来将成为世界的新语言,凡观者都能理解。”如今电影作为一种以情感和叙事为主的艺术形式,需要一个和剧情匹配的空间环境,所有的人物情感,故事脉络都建立在这个空间环境之上。电影空间环境是为了迎合剧情而创造的,是现实生活的还原而又高于现实的一种特殊场景。无论什么电影,场景布置都需要涵盖电影的置景,灯光,道具,色彩等元素。电影中的空间场景即使与现实生活无差或差距较小,也能强化视觉感染力。电影场景设计经历了现实主义风格,现代主义风格以及后现代主义场景设计风格的变迁,其意义也基本上反映了电影艺术本身在二十世纪以来的规律发展。

2.电影场景设计的艺术性

电影场景设计是由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构成,内部空间主要指室内空间环境,外部空间只要指自然环境和建筑环境。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电影风格呈现多元化艺术风格,由于创作者对剧本的阐述方式和表达方法不同,场景设计也在电影中不尽相同。

2.1电影场景中的现实主义风格

电影场景设计的真实性和镜头拍摄。电影中真实的场景,让观者能身临其境感受剧中人物所体验的生活和情感,一部电影之所以让观者感动,离不开场景的渲染,真实的场景让观者与电影产生共鸣,一些观者沉浸在人物的故事里,为剧中人物而喜而忧。电影的真实性要符合实际,不能天马行空,要有年代归宿感和空间真实感。电影场景设计师要尽力去设计符合故事发展背景,符合电影内涵和大众审美的典型场景。

在李安导演的最新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旅行》中,我们看到少年派因为灾祸而漂流在大海中的真实场景,电影中值得一提的是变幻莫测的大海和栩栩如生的生物。少年派漂流到海上,大海不是一成不变的,时而汹涌澎湃时而平静的大海使观众看的胆战心惊;其次是电影中的奇幻生物,除了第二主角老虎理查德·帕克逼真的形象之外,还有海中那些布满青苔使人叫不出名字的鱼,留给观众的还有星光灿烂的夜空,景色旖旎的海岛等。这些场景都让观众身临其境,惊险的故事不得不为电影拍案叫绝。

2.2电影场景中的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最早起源于法国的文学艺术流派,但其对于影视艺术的影响更为深远。超现实主义是以“超越现实”、“超越理智”的幻觉、梦境为主要创作源泉。超现实主义电影设计风格往往强调无理性真实,不协调或不符合传统形象。这种电影挑战着人们的审美,对超现实主义电影的场景布置,需要更多的“不切实际”的想法,但这种“不切实际”并不是毫无依据的胡乱设计,它需要基于现实,让观者思绪游荡于现实和非现实之间。

超现实主义电影的场景设计具有不可束缚性,一般情况下,把两个毫无关联的空间物体放在同一个地方,才能表达空间所隐藏的内涵。在《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中,主角骑着摩托去了宋朝,在宋朝岳飞抗金的时出现一个现代社会标志的物品是一个思维上的飞跃,“宋朝”和“摩托”联系在一起,打破了观众的惯性思维,让观者随着剧本和导演一起在天马行空的空间里畅游。

超现实主义的影片《车逝》中,主人公在幻境中坐在一张床上,那床犹如一艘小船,在月光下飘荡,画面中的元素脱离正常存在的时空而融合在一起,产生了时与空的置换,以建构出超现实空间的意境。

2.3电影场景设计中的现代主义风格

现代主义的电影是现代主义艺术的表现形式,现代主义风格的电影场景需要有象征意义。现代主义的电影场景设计是一种对客观对象进行变形,抽象和夸张,打破传统的再现故事发生场景,而以一种视觉冲击力大,浓墨重彩,明暗对比强烈的手段创造出一种神秘而纯粹的精神世界[2]。现代主义的场景设计注重抽象化真实,立体而抽象的视觉效果驱使观众继续往下看而不觉得乏味。

保罗·安德森导演拍摄的电影《生化危机》讲诉了一个被病毒感染而变形扭曲的社会,主角艾力斯被安布雷拉公司无限克隆,和安布雷拉公司展开一系列斗争与反抗的故事。剧中的场景涉及宇宙,从未有人见过的病毒和克隆技术,如此大跨度的场景使得观众内心期待,使得生化系列电影风靡全球。

3.电影场景设计的重要性

场景作为电影中三大构成要素之一,是电影创作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元素,一个好的剧本需要有强大的场景设计做支撑。电影场景能对剧中人物情绪做一个烘托,突出电影主旨,表达人物情绪和增加视觉感染力和冲击力。电影场景对电影的故事结构,人物塑造和情感发生具有重要作用。电影场景设计是电影的重要表现,一个良好的场景设计能达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场景的创建运用空间组合的方式构成艺术形象,为电影提供表现空间,凸显电影的时空感。

结语

场景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道具摆设,生活的仿制,自然环境的模拟,场景设计需要符合剧本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对整部电影具有关键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岩东.论影视动画中的场景设计[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