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新农村建设的内容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推进民族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
1.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一是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稳定增产,保障农民基本口粮自给。力争“十一五”期间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以上,粮食年均产量保持在1160万吨以上,农村人口粮食人均占有量稳定在380公斤以上。二是以发展生态畜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通过推广“三统两分”(统一修建圈舍、统一修水电、统一技术服务、分户投资建设、分户经营管理),促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目前,畜牧业产值在全省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超过1/3。力争“十一五”期间畜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以上,2010年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40%。三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在积极发展烤烟、油菜等传统经济作物的同时,重点发展马铃薯、辣椒、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形成了一批辐射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
2.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首先,以培育民族地区龙头企业、发展中介组织和建设原材料基地为基本途径,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向市场化、产业化和现代化转变。其次,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农产品加工和营销企业,引导民族地区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户增收。第三,积极支持民族地区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大对乡镇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优化升级。第四,结合重点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积极引导乡镇企业集中布局和结构调整,力争到2010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280万人,使民族地区龙头企业带动的农户要占农户总数的30%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20%左右来自农业产业化经营。
3.加快民族地区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一是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建立健全经营机制,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二是发挥民族地区资源优势,面向市场需求,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加强民族地区中心城镇的建设,发挥其产业集聚和对农村经济及农业生产的辐射带动功能。三是结合民主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四是在市场准入、融资条件、政策支持等方面创造平等竞争环境,鼓励和引导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力争到2010年民族地区农村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占农村经济的比重提高到80%以上。
4.加快民族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时期,民族地区一要大力实施通乡油路改造和“村村通公路”工程,90%以上的乡镇通沥青路或水泥路,95%的行政村通公路;二要继续扩大农村电网覆盖率和入户率,加快实施农村通信工程和经济信息网进乡入村工程,基本实现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广播电视,95%以上的行政村通电话;三要大力发展小水电,建设一批农村电气化县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四是加快农村改水、改圈、改厕步伐,积极推进民族地区农村沼气建设。
二、改善农民就业环境,为农民增收拓展外部空间
1.善待外出务工农民,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改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环境,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工资保障金等制度,切实解决务工农民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务工农民的职业安全、卫生保障,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依法将务工农民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探索适合务工农民特点的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法。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为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政策法律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帮助外出务工农民解决户籍管理、子女就学、住房安置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在城市安心务工就业创造条件。
2.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2005年末,贵州省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6万人,力争“十一五”期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达到100万人。职业培训可以采取以下手段:一是依托和改造现有的广播电视大学和农业广播学校,在充分利用原有教育手段的同时,加强现代技术装备,完善辅助学习系统;二是发挥普通高校教育资源优势,统筹网站建设,各级广播电视学校和农业广播学校因其健全的系统可作为远程办学点;三是发挥电台、电视台、邮电通讯等现代传媒的作用;四是通过生动的文化艺术和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五是联系农村实际,深入进行教育培训,把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
三、发展壮大民族地区经济。为农民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1.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总体水平偏低,与其他省份相比,差距很大。第五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评比中,评比结果显示,贵州竞争力指数排名全国倒数第四,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四川、广西、云南在西部百强县(市)中的席位分别为25个、10个、10个,贵州仅有6个。贵州省进入百强的分别是贵州盘县、贵州仁怀市、贵州遵义县、贵州兴义市、贵州毕节市和贵州清镇市。二是产业结构层次低。“十五”期间,民族地区三次产业构成为30.6:40.9:28.5,而同期全省三次产业构成为22.0:42.7:35.3,相比之下,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竞争力不强。三是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大。“十五”期间,全省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568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564元,两者比例为4.2:1,“十五”期间,贵州省县域人均生产总值实际增长7.7%,如果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到2010年贵州省民族地区总体实现小康难度较大。
2.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选择
篇2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728(2009)11-0018-04
2005年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且成果颇丰。贺聪志和李玉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10期)中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近年来对新农村建设的研究。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对中央政策的解读阶段,研究的焦点集中在新农村建设背景、意义、内涵等方面;二是对新农村建设路径和实践的探索阶段。比如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障碍、国外经验的借鉴、途径探索等等。这些研究和探索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与此同时,在实践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各地政府为农村和农民做了许多的具体有益的事情,比如修公路、架电线、盖房子等等。但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如何保证新农村建设常建常新和可持续发展,这又成为一个新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从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经验,从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来综合考量,笔者认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实践需要来看,都应进入第三个阶段,即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阶段,学界的研究应该更多地重视这个研究课题。因此,笔者拟就目前学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必要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和基本内容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抛砖引玉,以便引起更多的人来研究和关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学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现状
如上所述,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十分火热,研究内容和成果十分丰富,从学界、政府部门到媒体都十分关注。相比之下,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则显得冷清,研究成果也不多。已有的研究,或从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因素来研究,或从就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来研究,很少有人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和体系来研究。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搜索1997,2008年之间直接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文章不到10篇,而且文章篇幅很短,论述也不深刻。其研究的主要观点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解读和体系指标的初探。中国人民大学李院平撰写的“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内涵解析及其促进对策”一文,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和经济系统、人类需要及其满足系统、社会系统和科学技术系统等因子构成的一个整体的一般原理,结合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二十字”方针来解读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认为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建立农村循环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杨漾、殷茵撰写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初探”一文,基于目前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围绕“二十”字方针,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数理分析,试图将该指标体系用于实践,深入农村调研,开展农村资源和环境的监侧和评估,发现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高。伍永忠在“保持环境美: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河南社会科学》,2007(4))一文,从“村容整洁”的一个侧面来解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问题,认为新农村建设环境美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应首先注意保持环境美化,并探讨了保持农村环境美的实现路径。
2,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实践路径的研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严法善教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一文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可从以下4个难题来着眼和着手:控制农村人口数量;保持一定数量的耕地;减少土地污染;实现农产品优质高产。武俊松的“发展农村教育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和邓芳的“教育――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世界农业》。2006(7))的文章都认为,发展农村教育和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是中国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而发展农村教育,必须确定正确的发展思路。马慧景在“构建我国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当代经济管理》,2008(9))一文中则认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需要构建内外结合的支撑体系,通过外在正式制度约束建设主体行为,非正式制度激发农村建设者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积极性。认为建立严格执法体系,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加强技术投入是完善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的重要途径。
3,对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涂淑珍、阎占定在“关于增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思考”(《学术论坛》,2007(7))一文中,通过对可能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实和长远发展的农业资源、农村体制、农民收入、新型农民培养等因素的分析来研究如何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文章认为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业资源和农村环境是重要的载体,农村科技是动力,农村体制和机制是保证。因此。要激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环境、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与创新、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大力培育新型农民。从研究的角度说,就是要加强对这些方面问题的研究,从理论上为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指导。
其实,在国际学术界,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早有研究,1984年哥尔丹・道格拉斯编辑出版了《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in Changing World
Order》,明确提出了“农业可持续性”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刚提出就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1991年在荷兰丹波召开的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发表了著名的“丹波宣言”,拟定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自此以后,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一种农业发展的新思潮,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政府管理界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视,但是对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研究并不多。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农村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一些研究,揭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和作用,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化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进行了铺垫,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但是,从各地新农村建设实践要求来看,现在的研究广度和深度都不够,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深入。主要表现在:现有研究工作多从某一领域出发,缺少各学科之间的协同配合,且大多数侧重于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重要性和措施的探讨,其中定性研究多、量化分析少,直接就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比较少,对制约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间的全面和系统性的研究欠缺,指标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化研究不仅必要而且任务十分艰巨。
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必要性
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这不仅仅是一个一般的理论研究课题,而且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我国农业大国的国情、农村的特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发展目标以及现实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1,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要重视对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域广,农业人口多。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繁荣。一方面,农业资源相对不足,耕地面积有18.2亿亩,人均耕地1.2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同时每年土地荒漠化、城市化用地、公共用地都在不断增加,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人地矛盾、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我国广大农民比较稳定的收入仍然来自农业,轻工业发展也依靠农业,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农村又是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市场。以湖北省为例,湖北省地处中部、长江中游,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全国的农业大省。湖北省农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十分明显。依据测算,全省国民收入中的38%来自农业。75%的轻工业依赖予农业提供的原料。目前湖北省全省总人口6000多万人,农村人口4294.6万人,农业生产用地面积1228万hm2,耕地面积只有334.25万hm2,人均耕地0.0566hm2,远低于全国人均水平,直逼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的警戒线。目前湖北省农业生产自然资源紧张,耕地减少,农业生产环境恶化,全省283座大中型水库中有93座因病险限制蓄水,相当于损失20万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农田排灌工程老化失修,影响功能的发挥。因此,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全面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决定了需要重视可持续发展研究。新农村建设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拥护和参与,农村各级政府大力支持,采取了许多政策和措施。但是,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农民和地方政府都缺乏实践经验,虽然进行了示范试点,但仍然出现了认识上、工作方法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存在误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认识不深,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简单理解为新农村就是新道路、新房子、新村庄,因此重村容整洁,轻生产发展;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工作中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二是农业基础设施破坏严重,缺乏投入,农业科技水平比较低,科技支撑能力不足,成果转化率低,这些成为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瓶颈”因素,影响了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三是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农业人才缺乏,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新型农民培养任务艰巨。此外,农村经济结构单一,质量不高,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没有完全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对农村支持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这些都成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审计局胡正全、华、吴军最近对2005年度农村家园建设项目(试点)进行就地审计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新农村建设得到了政府各部门的积极响应和广大试点村农民热烈欢迎。试点村基础性设施建设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但是,在审计调查过程中也发现,部分试点村致富门道思路不清晰、主导产业不明晰;涉及农业命脉的水利设施建设、维护投入不够,“早不能灌、涝不能排”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其后的期维护、管理得不到有效保证等。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内容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是一个比较复杂、涉及面很广的研究课题,其研究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和基本内容都应该围绕如何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来确定。
1,研究的基本思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其基本的研究思路就是要紧紧围绕如何增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题,认真分析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两个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从现状、问题人手,从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公共事业和小城镇建设、进行村庄环境整治、保护农村环境、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等方面切入,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理论模型和实践模式。
2,研究的基本方法。由于本研究的对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其实践性和应用性比较强。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就必须采取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把个案剖析与一般分析相结合。科学地选择调查区域与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访谈、田野调查等形式深入农村,深入田间地头,联系相关部门,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角度收集有关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找出问题,形成既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
3,研究的基本内容。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中心和目的在于如何保持和增强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本研究的内容应该从新农村建设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评价体系、解决措施等方面,
把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局部相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研究的基本内容有:
篇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管理等方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能全面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坚持扎实稳步推进农村产业建设,把产业发展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来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成效。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到位。一是对新农村建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部分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热情不高,存在畏难情绪,照抄照搬规定模式,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对新农村建设存在理解上的误区。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轻视产业规划和生产发展,片面追求修村路,盖新房,对民居设施“穿衣戴帽”等形象工程,忽略了生产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
2.农村主导产业发展迟缓,农民增收速度慢。大多数新农村建设不注重产业发展规划和项目,致使生产发展没有很好实施。以华坪县为例,着力推进殖业、芒果、茶叶、烤烟、瓜菜、蚕桑、核桃为主的主导产业。但主导产业对大面积辐射作用、带动作用还是不够的,老百姓增收仍然艰难。
3.农民群众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一是在新农村建设实际工作中,群众难发动,思想难统一,行动慢半拍,不积极、不主动,政府热,群众冷的现象普遍存在;二是部分农民存在“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上面拨的款,所有的建设项目资金都是上面扶持安排的,自觉主动地参与性不高,由于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度、质量和效果。
4.新农村建设资金不足。在新农村建设中,资金投入以县为主,资金投入视财力而定,而大多数乡镇财政困难,没有更多的配套资金和投入,而根据新农村建设规划和要求,大多数在设施中涉及农村道、水利、生态能源、教育文体、村庄绿化、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电信等项目,建设内容多,任务重,在实际推进中,很难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二、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1.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而产业发展是生产发展的核心内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总体目标。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和首要任务。只有农村产业壮大了,生产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才有真正意义的新农村;只有发展富民产业,农民增收致富有了保障,才可以支撑真正意义的新农村,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2.发展产业促进生产是创建新农村物质和财富的基础。只有产业兴旺了,生产发展了,物质和财富才有基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首先满足农民的衣食住行的需要,满足农村社会再生产以及扩大再生产的需要。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指的是生产发展和经济建设,同时,生产的发展不仅带来政治、文化、社会的进步,而且也需要政治、文化、社会的同步发展和有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综合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必须建立在生产发展提供的物质和财富基础上。
三、新农村建设中产业发展采取的措施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施现代农业中,要坚持树立发展产业作为推动生产发展贯穿于规划和建设的各个环节,使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全面落到实处。
1.强化宣传,提高认识。新农村建设工作,乡镇干部、群众是基础。充分发挥出干部、群众的主体作用,就要通过召开各种会议对干部、群众进行广泛宣传,让他们真正清楚和明白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体现,群众主动参与,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工作将得以顺利开展。由此,营造一个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舆论氛围,形成了全社会集中力量深入持久的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格局。
篇4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到位。一是对新农村建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部分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热情不高,存在畏难情绪,照抄照搬规定模式,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对新农村建设存在理解上的误区。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轻视产业规划和生产发展,片面追求修村路,盖新房,对民居设施“穿衣戴帽”等形象工程,忽略了生产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
2.农村主导产业发展迟缓,农民增收速度慢。大多数新农村建设不注重产业发展规划和项目,致使生产发展没有很好实施。以华坪县为例,着力推进殖业、芒果、茶叶、烤烟、瓜菜、蚕桑、核桃为主的主导产业。但主导产业对大面积辐射作用、带动作用还是不够的,老百姓增收仍然艰难。
3.农民群众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一是在新农村建设实际工作中,群众难发动,思想难统一,行动慢半拍,不积极、不主动,政府热,群众冷的现象普遍存在;二是部分农民存在“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上面拨的款,所有的建设项目资金都是上面扶持安排的,自觉主动地参与性不高,由于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度、质量和效果。
4.新农村建设资金不足。在新农村建设中,资金投入以县为主,资金投入视财力而定,而大多数乡镇财政困难,没有更多的配套资金和投入,而根据新农村建设规划和要求,大多数在设施中涉及农村道、水利、生态能源、教育文体、村庄绿化、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电信等项目,建设内容多,任务重,在实际推进中,很难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二、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1.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而产业发展是生产发展的核心内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总体目标。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和首要任务。只有农村产业壮大了,生产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才有真正意义的新农村;只有发展富民产业,农民增收致富有了保障,才可以支撑真正意义的新农村,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2.发展产业促进生产是创建新农村物质和财富的基础。只有产业兴旺了,生产发展了,物质和财富才有基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首先满足农民的衣食住行的需要,满足农村社会再生产以及扩大再生产的需要。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指的是生产发展和经济建设,同时,生产的发展不仅带来政治、文化、社会的进步,而且也需要政治、文化、社会的同步发展和有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综合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必须建立在生产发展提供的物质和财富基础上。
三、新农村建设中产业发展采取的措施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施现代农业中,要坚持树立发展产业作为推动生产发展贯穿于规划和建设的各个环节,使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全面落到实处。
1.强化宣传,提高认识。新农村建设工作,乡镇干部、群众是基础。充分发挥出干部、群众的主体作用,就要通过召开各种会议对干部、群众进行广泛宣传,让他们真正清楚和明白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体现,群众主动参与,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工作将得以顺利开展。由此,营造一个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舆论氛围,形成了全社会集中力量深入持久的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格局。
篇5
一、高职院校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师生要把服务“三农”的意识和使命感培养起来。以“走进新农村, 服务新农村”为主题,把服务先进制造业与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把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思路和工业反哺农业、城乡结合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在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重要性的同时, 进一步认识和开辟高职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广阔天地, 形成浓厚的服务“三农”的意识和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把服务“三农”的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学院在实践过程中要实现“四项”对接, 一是校县对接, 重点与一个县签定合作协议, 共同开展新农村建设。二是项目对接, 结合农村产业发展现状、社会建设实际与学校师资优势, 确定若干个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项目; 三是人才对接, 学校选派教师组成新农村志愿服务团队, 扶持县区“农家乐”、乡镇规划、农村实用技能型人才培训等项目的开发; 四是文化对接, 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技术服务、专项调研、文艺下乡等活动。
三、服务“三农”长效机制的建立和相关市场的开拓。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开拓农村就业市场, 是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的长期任务和目标, 也是高职院校重要的发展机遇。为此高职院校要成立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组织机构, 把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抓, 把推进工学结合与推进服务“三农”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 在着眼于长远发展的基础上,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提高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水平。
其次要构建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的服务体系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更新服务理念的体系
(一)开展宣传服务。对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建设的任务以及建设的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农民能够理解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内涵,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促使广大农民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扩大眼界,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易方式和价值观念,培养市场经济意识,引导农民踊跃投身到建设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去。
(二)开展提升理念的培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规划科学、住宅设计合理、道路宽敞、交通有序的村容村貌无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之一。这对高职院校而言在服务新农村建设工程中提供了发挥人才、专业等资源优势的广阔空间。
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服务体系
(一)开展面向农村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高职类院校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专业优势和特长,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和要求,培养面向农村、面向基层、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用型建设人才。首先要做好育人工作。一些大学生毕业后即使找不到工作也不愿意留在农村基层工作,造成新农村建设中严重缺乏大量的技术管理类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在这一方面加强学生对农业、农村、农民的了解,增进他们对农村建设的了解,使他们能够在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创造建设新农村。其次在办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方法等方面进行有正对性的调整,使其更适合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的需求。要在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律中寻求教育的结合点,找到实际问题作为教学的内容,以提高学生到农村能够施展才华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开展农村专业技术与技能型人才的培训。提供技术培训服务是高职院校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最有效的模式之一,因此培养大量有文化、有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和基层职业技术人员,培养和造就亿万有生技术力量,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高职院校面临的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之一。
篇6
青海省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从青海省林业发展的特点上看,青海省土地面积7215.0万hm2,大部分地域属高原地带,林木稀少,其中草原面积3646.7万h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0.5%。草原面积中可利用草地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3.8%。全省林地面积719.4万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0.03%;森林覆盖率只有5.2%,大大低于18.21%的全国平均水平,且分布不匀,多处于江河源森林生长极限带。青海地区受自然条件的局限,适生树种比较少,全省有耕地面积66.9万hm2,仅占全省土地面积的0.9%,其中坡度25°以上坡耕地3.3万hm2。青海地域辽阔,地貌类型复杂多样,空间差异大,山地分布很广泛,其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2.林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林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林业是青海新农村生产发展的重要保障。青海新农村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林业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加强林业建设有助于实现新农村建设。二是林业能够促进农牧民增收。在新农村建设中,林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增收的可能,发展林业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三是林业建设是实现新农村牧区乡风文明的重要手段。林业的发展对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产生活,潜移默化地受到生态文明的熏陶,对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有裨益。由上可知,发挥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势在必行。
二、发挥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作用的有效途径
为进一步提高青海省林业产业的利用率,促进新农村建设,在了解青海省林业发展的特点和林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的基础上,发挥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作用的有效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1.总体规划,分区治理
总体规划,分区治理,是发挥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作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对青海省而言,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林业的积极作用,必须站在战略发展的角度,根据青海的地理地貌特征,从整体上对青海省的林业进行规划,将全省划分为东部黄土高原综合农业区、环青海湖牧农渔林区、柴达木盆地农牧林渔区和青南高原牧林区。总体上实行“南封、北育、西治、东造”的总体方针,而针对不同区域,在新农村建设中,其林业发展内容也不尽相同,因此,要进行分区治理。
2.因地制宜,找准重点
因地制宜,找准重点,是发挥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作用的重要环节。青海省林业发展由于不同区域的地理条件不同,在发展过程中也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而应开展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找准每个区域的建设重点。具体说来,青海省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发挥林业的积极作用,对于浅山地区要大力营造兼顾生态和烧柴等问题,在东部农业区则要实现绿化、美化和产业化目标,此外要发挥林业的城乡环境美化绿化功能,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生态景观。
3.保护资源,培育特色
保护资源,培育特点,对发挥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至关重要。青海林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要发展林业,还要保护资源,力求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生态链。在具体做法上,青海省林业发展新农村建设,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和情况,培育青海省林业发展的特色,认真抓好森林资源保护;坚持一手抓造林绿化,一手抓资源保护,对于妨碍林业发展的乱砍乱伐行为,要明令禁止并严惩,与此同时,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在保护林业资源的基础上,培育新农村建设的特色,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良好。
4.林权改革,分类经营
林权改革,分类经营,对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青海省新农村建设,要发挥林业发展的积极作用,还要在林权改革上下功夫,通过深化林权改革,开展分类经营,使青海省林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在具体做法上,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从整体上规划青海省林业发展。其次,要建立新型的林业合作经营体系,确保林业发展合作经营的有效性。再次,要规范森林资源流转体系,使森林资源发展有章可循。此外,还要建立可持续的林业发展支撑体系,通过林权改革,发挥林业的积极作用,进而实现青海省新农村建设目标。
三、结语
总之,林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积极的作用。新农村建设发挥林业的积极作用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青海省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发挥林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必须把握好几个关键点,即总体规划,分区治理;因地制宜,找准重点;保护资源,培育特色;林权改革,分类经营,充分发挥林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使林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青海省又好又快地发展。
作者:童智玉 单位: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林业局
参考文献:
[1]马春梅.发展乡镇企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问题探讨[J].才智.2016,(09).
[2]张军堂.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6,(07).
篇7
从参与式理论的核心思想来看,发展过程中农民参与的重点在于:农民自主参与发展全过程的决策、实施、管理、利益分配、监督与评估,提升农民自身的发展能力;农民有权力和责任发现自身的问题,指出自身的需要,评估自身的资源,并通过参与主体相互间的自愿贡献,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是通过组织起来和自身努力,形成对参与项目有效的控制和创造;同时整个发展过程尊重乡土知识和农民的技术、技能,重视本地人的参与,由本地人进行调查、分析、做出计划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二、贫困地区不同群体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和方式现状研究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叶敬忠教授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多元性现实》一文中论述到:由于农村不同社区之间的异质性及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不连续性体现了新农村建设中的多元性现实;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这种多元性,运用参与式规划的理念及方法,使利益相关者通过对话和互动充分并有效地参与进来。贫困地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作为参与主体的农民也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等区别,对贫困地区不同农民群体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和方式进行考察,有利于我们接受不同建设过程中不同参与主体的差异性。本研究选择了是否参加村规划制定、是否参加村干部选举、是否参加过村里开会、是否给村里提建议来研究农民的决策参与,选择是否参加新农村项目建设、是否参与村公共设施维护、是否打扫庭院卫生来研究农民的实施参与,选择是否参加新农村项目的管理研究管理参与,选择是否参加新农村项目的监督、是否关注村集体财财、集体财产是否公开、是否关注村财务、村级财务是否公开研究监督参与。通过四县五村(C县M村、T市C村、P县W村、C县Y村和S村)514份的问卷分析和其他案例分析发现:
1.不同性别的群体参与新农村建设情况
在新农村建设的决策参与上,男性高于女性。男性参加项目建设的比例85.1%高于女性的61.3%,性别对参与村公共设施维护基本没有什么影响。男性认为参加了新农村项目的监督比女性高15.5%;男性关注村集体财产比例比女性高12.2%,认为集体财产公开的比女性高16.1%,关注村级财务的比例比女性高11.3%,认为村级财务公开的比女性高17.3%。
2不同年龄的群体参与新农村建设情况
20—55岁的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决策的百分比最高,其次是55岁以上的农民,20岁以下的参与最少。20—55岁的农民参加新农村的项目建设、公共设施维护的百分比高于其他年龄段。20—55岁的农民参与新农村项目管理、监督、关注村级财产、认为村集体财产公开的比例都是最高的,其次是55岁以上的农民,20岁以下最低。
3.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参与情况
文化程度越高,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决策百分比越高。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参加村级规划制定、给村里经常提建议的百分比最高,都是100%,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参加村干部选举,去村里开会的百分比最高,分别是96%,92%。文化程度的越高,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实施的参与程度越高,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参与项目建设、参与公共设施维护、经常打扫庭院的百分比都是100%。随着文化程度提高,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项目管理的百分比越来越高,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农民参加项目管理的百分比都达到80%,而没有读书的仅有50%。随着文化程度提高,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项目监督的百分比越来越高,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农民参加项目监督的百分比都达到80%,关注村集体资产、村级财务,认为村集体资产、村级财务是公开的都达到100%。反之,而没有读书的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项目监督的仅有50%,关注村集体财产和认为是公开的比例分别是87.5%、50%,关注村集体财务并认为公开的比例是62.5%。
4.不同收入的农民新农村建设参与情况
随着农民家庭年总收入的增加,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决策参与百分比越来越高,家庭年总收入50000元以上的农民参与规划制定的有94%,参加过选举村干部的、去村里开会都达到100%,经常给村里提意见的百分比也有55.6%。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实施参与百分比越来越高,家庭年总收入50000元以上的农民参与项目建设、经常打扫庭院卫生的有94.4%,参加公共设施维护的达到100%。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参与管理的百分比越来越高,家庭年总收入50000元以上的农民参与项目管理有88.9%,而20000元以下的仅有63.2%。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监督管理的百分比越来越高。其中家庭年总收入50000元以上的农民参与项目监督有88.9%,而20000元以下的仅有63.2%。家庭年总收入20000元以下的农民仍有15.1%不知村级财产是否公开,19.7%的不知道村级财务是否公开。
三、提高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参与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分析
1.提高农民的主体意识
本研究对贫困地区农民参与意识和农民参与的相关分析,发现农民的主体意识与农民参与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的关系,因此,只有增强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主体感和责任感,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农民建设家乡的热情,从而提高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参与。
2.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现代农民
农民的文化程度对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决策参与、实施参与、管理参与、监督参与的影响比较大,文化程度越高,参与百分比就越高。而参与式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帮助参与主体自我教育、自我培训,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好地衡量评价自己的情况,并把自己组织成一个有影响有力量的自我组织,从而对社区的发展变化起到创造的作用。从实际情况来看,贫困地区农民的整体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还具有很大差距,如文化程度大多是小学或初中,农民素质已经成为制约其有效参与农村发展的一大障碍。从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来看,本身就包含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的内容。可以说,提高农民素质不仅是新农村建设所包含的应有内容,也是实现农民有效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必要途径。
3.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但并非仅仅是指个体的农民,还包括组织起来的农民,组织化是农民参与活动的重要载体。实践已经证明,农民专业协会在帮助和支持农民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在新农村建设中,其对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也有正面效应。新农村建设是建设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作为其中最重要的利益主体,才是新农村资源的拥有者、管理者、投入者和受益者。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农村为根,以农民为本,以民主管理为最重要的软件系统,构建农民自主参与的内在管理机制,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实施、管理等全过程的自主参与度,而建立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必由之路。通过建立各种农民专业协会,增强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抵抗风险的能力,并引导他们朝着符合法律政策规定,符合经济规律和市场需求的方向发展,使农民高度关注于协会内部事务,政治上将其凝聚一心,经济上促其结成一体,文化上加强教育引导,进而通过协会组织推进新农村建设,间接提高农民的参与度,并逐步促成农村和农民的自主发展。
4.重塑乡村价值观,引导乡村青年投入新农村建设
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这不仅是由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也是传统乡村价值观逐渐丧失的必然结果。由于目前新农村建设中比较忽视建立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乡村价值体系,加上城市化发展的不断影响,农村青年农民受到外来思潮影响较大,传统文化和乡村价值观受到挑战,青年一代已不再有改变家乡面貌的雄心壮志,越来越不愿留在农村发展,更不用说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很多年轻农民选择了外出打工或者经商等其他产业,并且随着职业身份的变化,他们对农村发展的关注度也有所降低。因此,摸清当前乡村青年的思想状况,总结提炼推广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诸如“立志建设家乡”等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运用这种价值观引导乡村青年,是使青年农民发挥积极性、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的有效途径。
5.建立服务型基层政府
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协调好地方政府与农民的关系是建设成败的关键问题之一。在目前的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和农民的关系是“政府主导、农民配合”。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农民的主体地位必然要逐步地突出起来,要逐步地改变当前政府和农民的关系,逐步转变为“农民主导、政府配合”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因此,当前基层政府要逐步协助农民落实好村民自治制度,让农民学会自我管理,从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让农民自由地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发挥他们在农村事务中所具备的长处。
注释:
①本文是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课题《贫困地区发挥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主体作用研究——主体自我认同、微观制度保障与作用发挥》第三章部分内容,项目批准号:08CJY037,结项证书号:20121384。
②作者简介:吴杰(1980年——),男,硕士研究生,贵州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农村区域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篇8
(二)县级财政安排新农村建设专项补助资金。
(三)经县政府批准整合用于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
(四)接受社会捐赠等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
第三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专项资金由县财政部门、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简称“新农办”)共同管理。
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组负责对项目的审批、指导、监督。
县财政部门主要负责资金的下达拨付及核算管理。
县新农办会同财政部门提出资金安排意见。
第四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补助范围。
(一)基础设施建设补助
1.为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水、电、路、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补助。
2.节能、环保的沼气等能源替代项目工程建设补助。
3.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补助。
4.农村广播、电视、通讯、科教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补助。
(二)产业发展方面补助
1.发展“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等特色产业补助。
2.传统文化、传统手工艺品、小食品等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补助。
3.发展乡村旅游补助。
(三)村容村貌整治方面补助。
开展村容村貌整治以及美化、绿化、亮化工程等方面的补助。
第五条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帐核算、专款专用。县财政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专户。
第六条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实行县级财政报帐制管理。专项资金采用县级报帐、乡级代付制,并有专人管理,县、乡镇均建立资金总帐和明细帐,确保各部门、各类别的资金有明晰、完整的反映。县财政部门负责报帐业务核算。
报帐程序和方式参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第七条项目资金的整合
项目资金是指对上级安排我县的部分涉农资金,在不改变资金用途的前提下进行适当调整组合,专项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
(一)对上级下达的专项资金需要进行适度调整的,由主管部门提出调整意见,报县领导组批准后,由县财政、主管部门与新农办联合发文下达。
(二)县直各部门,在县领导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能确定项目支持内容、资金支持额度,并向上级申报争取项目资金。
(三)对审批权下放和切块安排的上级专项资金,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安排使用。
第八条整合资金的管理
(一)经县领导组批准整合的资金,由县财政拨入“新农村建设资金专户”。
(二)整合资金由县财政和相关部门与新农办联合发文下达。
第九条县级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对专款到位不及时、挤占挪用专款以及其他违反规定的要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进行处罚,并不再安排其他新的项目资金。
篇9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不仅是在新形势下治理“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且是支农惠农政策的深化,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参与。因而,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农村工作—农村干部的事、农民自己的事及农业部门的事。事实上,农村工作只是社会大系统的部分工作,农村和城市是相辅相成的。因此,社会的各行各业都要积极地加入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洪流之中,“服务农民、支持农业、发展农村”—既要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又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激发各行各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热情;既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又要促使城市经济的有效发展,以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促进城乡协调互动发展
新农村建设战略提出的现实背景之一就是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被边缘化,农村城市社会发展失调。因而,新农村建设是基于农业生产综合能力的提高来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夯实城乡协调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与农村是人类社会的不同表现形态,二者互为市场,相辅相成—农村发展好了,不仅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基本生活资料和原辅资料,为城市发展输送更多的建设者(如农民工等),而且可以成为城市工业产品的重要市场;城市得到了有效发展不仅可以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好的各种服务,而且将会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不仅仅是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而且是实现城乡社会协调互动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理性选择。
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
生态建设与农业经济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协同发展的共生关系,农村地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就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基于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原则,把生态环境及其建设放在基础地位,把经济发展作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和最终体现,促进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结合,实现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相一致的目标,使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从而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动态平衡与良性循环,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和根本目标。
新农村建设没有统一模式
基于农村地区的地理、气候、交通等自然条件及社会状况的差异,各农村地区在具体实施新农村建设时就应在有效把握新农村建设内涵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地(时)制宜、统筹兼顾”,从而突出地方“特色”,做到“同中求异”。因此,各农村地区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其不同地方和区域要根据自身的特征和现实状况(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积极探索并实践符合当地客观状况和农民意愿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允许农村地区各地的新农村建设要基于其“起点差异、进程快慢、水平高低、方式各异、模式不同”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格局。
农村经济不能简单等同于农业经济
调查表明,一些地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把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摆在首要地位,不仅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实现农民增收,合理引导城乡产业布局及其发展,这本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但却误把农村经济等同于农业经济,从而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顺利开展。事实上,农村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农村经济除了第一产业的农业外,第二、第三产业也应涵盖其中,只是从整体上讲“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等”在农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低。因此,少数民族地区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仅要通过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来建立现代农业,而且要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如农产品加工、服务业、劳务输出等),以实现农村社会的健康、快速、和谐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使农村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得到有效持续发展,大力发展与新农村相适应的农村教育就显得甚为必要和迫切,这不仅是农村社会得到有效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而且是加快农村实现现代化和小康的重要保障,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构建的全局。需要指出的是,农村教育不仅仅是指农村义务教育,如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技能培训)在目前显得更加突出;同时,基于职业教育内容(农业使用技能及第二、三产业技能),农村教育要“三教”有机结合,以实现“三教的有机统一”,这是农村教育的必然选择和趋势,从而造就“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当然,成人教育不仅仅是单指农民自身,还应包括广大农村工作干部及技术人员,农村干部素质的提高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构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并完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新农村建设作为实现农村现代化的一种战略决策,给“三农问题”的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可以说新农村建设与“三农问题”的治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调查表明:目前的三农问题“不只是农业经济和农民负担问题,还是与集体经济联系在一起的农村社会组织的解体”(周建明,《建立发展的社会纬度》,2007),这一点还未被人们所充分认识。因此,建立并完善与集体经济相应功能相对应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义务教育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保障、农村中介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势在必行。同时,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丰富的、足够的、适合的公共产品,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篇10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0-0027-0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只有把大多数的农民培养成为思想新、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把一批新农民培养成为新农村建设各领域的职业技术型人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才有可能绘就。
一、广西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形势分析
(一)从国家层面来看,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服务好新农村建设,是今后国家教育工作的重点。据农业部“十一五”规划纲要显示,“十一五”期间,将开展有组织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6000万人次;绿色证书培训500万人,青年农民培训500万人,培养新型农民100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00万人,职业技能鉴定15万人;培养中高等职业技术人才100万人,其中,合作高等教育40万人。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和培训,大力促进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农民技术员队伍建设、骨干农民队伍建设、农村能工巧匠队伍建设、农民企业家队伍建设和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文化素质高、业务技术精、经营能力强的新型农民,同时辐射带动广大农民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掌握新技术、倡导新风尚、建设新农村,真正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二)从广西的发展情况来看,广西是农业省区,区域位置特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许多无法预见的问题将逐渐显现出来,迫切需要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各级各部门去研究解决。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一是农民素质低下,农村人才不足;二是科技生产力转化难;三是项目建设推进难;四是经济可持续发展难,等等。对于这些问题,作为高职院校有必要、有职责充分利用好自身的优势,积极创造条件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着手协助党委、政府研究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作出贡献。
(三)从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需要来看,广西已把加快高职教育发展列入了广西“十一五”规划,对高职院校如何加强自身建设,服务好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明确的定位。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实施,也是高职院校拓展发展空间,寻找发展突破口,提高自身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的一个重大机遇。高职院校只有牢牢地把握好这个历史性的机遇,积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找准定位,明确目标,全力以赴地服务好新农村建设,才能抢得发展先机,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广西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广西高职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坚持把服务好新农村建设作为职业教育主攻方向,从自身实际出发,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切实加强教学团队、专业群体、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积极探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努力提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坚持把新农村人才培养放在首位,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学习培训,把高职教育的触角延伸到农村基层,大力促进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农民技术员队伍建设、骨干农民队伍建设、农村能工巧匠队伍建设、农民企业家队伍建设和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文化素质高、业务技术精、经营能力强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坚持不懈地加强高职院校自身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重点抓好科研成果的转化,使科研成果真正体现在新农村的发展成效上。
三、广西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在思想认识上对接新农村建设。高职院校要想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必须在思想认识上进行一场大的革命。
1 要认真研究中央和自治区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领会精神实质,同时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讨论,结合自身实际,广泛征求师生对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把院领导层的思想和教职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做好新农村建设服务工作上来。
2 要敢于破除传统的“重城市、轻农村”的思想观念,增强做好新农村服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服务工作,力求在各方面决策上多考虑新农村建设的因素,引导院校工作沿着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发展。
3 要积极理顺教学工作与新农村服务工作的关系。要把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理念渗透到教学工作中去,在潜移默化中让师生都树立投身农村、服务农村、建设农村、发展农村、建设好新农村的思想,使教学工作与服务新农村工作双促进。
4 要牢牢树立创新的思想观念。创新是高职院校服务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竭动力。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除了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创新能力外,作为援助单位的高职院校也要发挥创造力。要充分发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紧密围绕新农村建设方方面面的要求,找准创新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最佳结合点,真正把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上。
5 要牢牢树立加快发展的思想。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要坚持把发展的思想融入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把做好新农村服务工作作为加快自身发展的突破口,通过服务新农村建设这个平台,促进自身功能设施的完善,达到双赢的最佳效果。
(二)在办学模式上对接新农村建设。从目前广西高职院校的现有条件来看,尽管许多职业院校都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目标,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没有突破传统办学思路,还没有完全具备服务好新农村建设的能力。为此,必须针对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调整现有的办学模式,力求在各方面都能对接新农村建设。着重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要调整专业结构,使专业学科更加贴近新农村建设。目前,广西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重点是考虑城市就业,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专业还相当少。一些专业的设置或是内容陈旧、狭窄,或是理论停留在书本上,不切合农村的现实情况,这必定
造成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工作的被动。而新农村建设涉及的学科领域较为广泛,高职院校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农村实际搞调查研究,从自身实际出发,把新农村学科专业建设放在教学工作的重要地位,紧密结合各地新农村产业结构和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通过不断地调研和论证来设置和调整专业,使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更符合新农村建设需要。比如要研究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如何改变;研究农村的资源利用方式如何改善,环境如何修复等。
2 要调整学习培训模式,使教育方式更加贴近新农村建设。由于各高职院校的层次、行业及所处的地区和外部环境不同,各地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高职院校应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双赢”、“互动”的运行机制,而不应照搬和模仿国外或重点大学或其他学校的模式,应努力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有利于人才培养的产学研结合之路。目前,广西高职院校教育模式是以固定三年学制为主,这个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职院校的培训功能。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刚刚开始,人才短缺,必须要有灵活的教育培训方法,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要在坚持固定学制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教育培训模式,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实施课程重组,建立适应工学结合和职业岗位要求的“能力模块”课程体系及由基本技能、核心技能、综合职业技能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动态结合。按照生产性、直观性、互动性的原则,推动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采用仿真模拟法、案例引入法、现场教学法、项目驱动法等开放性教学方法,实现“知”与“行”的零距离接触,“教”与“学”的零距离互动。
3 要调整高职院校布局,使高职教育辐射带动能力更加贴近新农村建设。目前,广西高职院校发展很不平衡,全区29所高职院校就有11所在南宁,其余的也都分布在几个地级市。目前,还有一个地级市没有成立高职院校。这个布局与广西新农村建设发展需要是不相适应的。必须尽快调整全区高职院校布局,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整合教育资源,成立具有地方特色的、符合当地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职院校,通过高职院校的合理布局,增强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4 要加强创业教育,使高职毕业生更加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创业教育在国外是职业教育的重点。比如,美国和欧洲的大学大都有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而在中国,创业教育才刚刚起步,只有很少的大学有创业教育的课程,并且还是选修课。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广阔的天地,要让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必须培养他们的自主创业精神。只要这批人真正在农村实现了自主创业,社会主义新农村才有希望。
篇11
2013至2019年,***共实施建设了1386个省级新农村建设村点,共涉及省级财政资金2.079亿元。省级新农村建设村点属于民生基础设施改善项目,是以项目属地乡镇作为项目建设主体和实施主体,以省、市、县三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集成资金,村民投资投劳,企业和社会捐赠等作为项目资金来源的建设项目。项目建设主要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项目主要内容包括以“三拆三清”(拆违建房、危旧房、围墙;清垃圾、 塘沟、废弃物)环境综合整治和“七改三网”(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栏、改塘、改沟,完善电力、广电、电信网络)公共基础设施为重点的村庄整治建设等。
二、项目管理情况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加强组织领导,于2006年就成立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第一副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并及时进行了人员调整,现在已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整合为***新农村建设领导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具体负责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并由专门领导负责,由专门科室承担各项职责。对照省市县要求,各乡镇(管委会)都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了乡镇(管委会)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乡镇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各新农村建设点都成立了村民理事会,负责落实村点新农村整治建设任务。通过建立自上而下的工作组织,保障了新农村建设的有序开展。
选好点是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为此,我办按照省市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每年专门制定下发了《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从选点规模、选点原则、报点要求、建设内容、推进时序、竣工验收等方面对全县年度省级新农村建设村点的选点报点和组织实施等工作进行了明确。为督促乡镇推进项目建设,我办通过全面督促检查与重点跟踪督促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共开展新农村建设专项督查4次,年底还组织开展了一次全县范围的考评验收,有效保障了全县新农村点整治任务的顺利完成。各乡镇(管委会)结合各自实际,分别制定了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方案和操作细则,组织开展督查考核,保障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
三、资金使用情况
***共实施建设了1386个省级新农村建设村点,总财政资金投入达4.158亿元,其中省财政资金2.079亿元,市财政资金8316万元,县本级财政资金1.2474万元。省市县三级财政预算新农村项目建设资金到位率100%,实际支出省级财政资金2.079亿元,,预算支出比率达100%。
为有效规范我县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拨付和使用,确保专项资金发挥效益,我办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制作并填写了《新农村建设点项目资金预算表》,下发了《***新农村建设财政资金下拨制度》,确保专项资金不截留、不套用,不挤占、不挪用和不虚列支出等情况。并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进行实施,切实防范和杜绝资金分配、拨付和使用过程中出现违规问题。***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在本级预算批复后六十天内拨付至县级新农村建设专账,通过县级财政国库支付系统支付。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拨付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实行分批下拨制,原则上按资金总额3:5:2的比例分三次下拨。对已启动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村点(中心村点需提供项目中标通知和施工合同),经村点申请、乡镇(管理处、管委会)新农办审核,报县新农办、财政局核实后,拨付总补助资金的30%用于项目启动;在建设项目完成70%时,经乡镇(管理处、管委会)新农办审核,报县新农办、财政局核实后,再拨付50%的“以奖代补”资金;余下的20%部分,待整个建设项目完成并经乡镇(管理处、管委会)新农办、经管站(或财政所)检查验收合格后,报经县新农办、财政局核实后,于程序核实结束2个月以内拨付到位
四、验收考评情况
篇12
一是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当中。建设新农村是党和国家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治、经济以及社会事业等各个领域。完成这一历史任务,需要一定的物质投入,但关键是要有良好的精神风貌,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思想保证。各级、各部门必须适应新形势,着眼新实践,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采取更加奋发有为的措施,以更加坚定的决心,付出更加艰苦的劳动,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好头、起好步、筑牢基础。
二是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农民始终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最终受益者,衡量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关键是看能否真正发动群众,调动起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因此,在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同时,要把各项政策与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农民自立、自强、勤勉、自助的精神和意识,动员和吸引农民自觉投入到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的伟大工程中去。要通过工作发动、政策引导、宣传教育、典型带动等多种办法,激发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和信心,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同时,要花必要的时间,采取必要的形式,大规模、高质量地培训基层干部,让干部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上的明白人,带头人,组织人。
三是完善市直部门帮扶乡镇的工作机制。为强化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我市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同时,市委、市政府把市直党政部门帮扶试点村镇,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具体措施,举全市之力,合力推进。各部门在帮扶工作中要防止形式主义,防止脱离实际,防止强迫命令。要及早介入,开展工作,让农民真正体会到全社会都在帮助他。要妥善处理好5个关系,即:积极推进和量力而行的关系、全面规划和分期实施的关系、政府引导和群众自愿的关系、先期试点和全面推进的关系、全面建设和突出重点的关系,使新农村建设能够扎实、有效地推进。
四是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把壮大农村实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努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工换位”。要把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产业来抓,搞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加快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空间。
五是用足用好资金,发挥投入的最大效能。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坚持财政资金存量向农村增加、增量向农村倾斜,保证新农村重点建设资金的投入。目前,市财政、金融信贷、市直有关部门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预计6.16亿元,这些资金如何使用?第一要打捆使用,按照规划和农民意愿,依照轻重缓急按计划逐步实施,集中使用,集中投放,集中管理。第二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可以以奖代补、以物抵资,既可以投入资金,也可以投入物资。第三坚决防止乡村举债,向农民集资筹劳要通过“一事一议”,坚决禁止向农民硬性摊派。第四坚决防止形象工程,要从农民最迫切、最直接、最切合实际的事情入手,利用好有限的资金和人力、物力。
二、搞好试点工作,实现新农村建设良好开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当前,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实施“百乡千村”试点工程的总体要求,集中力量抓好试点乡镇和试点村建设,及时总结经验,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作为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农业经济不发达,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但他们不等不靠,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农村经济,率先开展了新农村建设,他们的做法值得全市借鉴和学习。结合*的经验,在推进新农村试点建设中,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目前,市政府正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各区、县(市)要根据本地实际,统筹搞好农村产业发展、城镇体系建设和村庄布局规划。要突出重点,在近期内完成重点试点村规划,由点到面,逐步推开。
二是从广大农民最关心、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针对不同村屯、不同情况、不同条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做到不急于求成、不搞一刀切,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县坚持把创新工作机制作为工作重点,把分散项目集中向重点村屯倾斜,把单纯依靠部分帮扶向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上转变,把单一资金向捆绑资金上转变,这些做法很值得在全市推广。
三是必须明确责任,创新机制。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把责任落实到各级领导,明确新农村建设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层层签订责任状。要落实目标管理,对各乡(镇)、各部门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市直部门主要领导和县(市)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是重点倾斜,尽快制定新农村试点乡镇扶持政策。试点乡镇作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先行者,必须给予特殊的政策扶持,促使其加快发展,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积累经验。要结合实际,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完善新农村投融资机制和吸引人才等方面,尽快研究制定和出台我市试点乡镇扶持的相关政策,既要有可操作性,又要有普遍性,要做到边研究、边完善、边细化。
五是加强调查研究。各区、县(市)、各部门的领导同志,要经常深入到试点村,帮助农民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认真总结试点村的建设经验,不断研究新问题、开拓新思路、探索新办法,更好地指导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要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课题的研究,及时、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情况、新特点。要善于学习省内外其他地区的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加以借鉴。
三、及时破解难题,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当前,我市的新农村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仅*县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缺口就高达1.6亿元,其他县(市)也同样存在着严重的资金缺口,为推进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二是基础设施欠账多。我市还有1万多公里农村公路需要建设,818座桥梁需要改造,78个乡(镇)、1480个行政村需要高等级路面贯通,555个行政村需要修建公路,6286个屯没有吃上自来水,涉及农村人口274万人。三是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破除。全市以城带乡的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城乡分割的局面还没有打破,这已经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发展的严重体制。为此,我们必须不断完善新农村政策制定、公共资源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布局,逐步克服和解决制约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阻力和障碍。
一是扭转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随着形势的发展,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将不断加大,国家、省、市也会拿出更多的资金对新农村建设给予支持。但是,有限的资金只能用在“刀刃”上,近期内还不可能关照到每一个村庄事业的发展。即便是争取到了上级财政支持,许多情况下分到手上的也只能是启动资金,杯水车薪。大量村务工作的开展及集体事业的发展,仍需要广大农村干部带领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如何尊重民意、发挥民智、汇聚民力,自力更生干大事,农村干部的引导和模范带头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广大农村干部自觉增强时不我待、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起自主创业、开拓创新的信心和勇气,在困难中找机遇,在发展中求突破,更好地带领群众自力更生干事、干成事、干大事。
篇13
第二,消除经济意义上的绝对贫困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贫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大障碍,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如果贫困人口不能稳定解决温饱,不能解决最基本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新农村建设就无从谈起。
第三,贫困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也自然是重点。贫困地区因其长期贫困,加之受自然、历史、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存在着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也就决定了贫困乡村必然是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和重点。
第四,扶贫开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农村扶贫开发是消除贫困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贫困地区要想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必然离不开“治穷工程”和“发展工程”。因此,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前最紧迫、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将扶贫开发做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加快减贫进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五,整村推进等扶贫开发工程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好形式,是最佳结合点。当前,整村推进扶贫等项扶贫工程是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扶贫方式,其建设内容与新农村建设提出的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是一致的,是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最佳结合点。
二、清醒认识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
阜新作为全省的重点贫困地区,分析其贫困的成因与现象,特点较为明显,消除贫困与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
一是城乡双重贫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有限。作为资源型城市,随着煤炭这一主导产业的逐渐枯竭,伴随着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制,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城市贫困人口数量剧增,社会保障压力巨大。同时,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工业化程度不高,全市经济总量不大,城市与农村同样贫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极其有限。
二是贫困人口大量存在,返贫现象频繁发生。到2005年年底,全市仍存在贫困人口24万人,低收入人口36万人,贫困乡(镇)30个,贫困村256个。这部分贫困乡(镇)、村和贫困人口长期以来仍未摆脱“靠天吃饭”、“雨养农业”的束缚,经受不住一般自然灾害的袭击,因灾而贫、因病而贫、因学而贫、因婚而贫、因建房屋而贫的现象在这部分地区频繁发生。今年严重的伏旱表明,我市农业基础仍很脆弱,扶贫任务仍任重道远。
三是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户增收渠道狭窄。贫困地区大多位于偏远之所,部分贫困群众仍未摆脱自给自足的落后状态,缺乏商品意识、科技意识和市场意识,农业生产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传统的自然习惯。且农业多以种植业为主,经济结构单一。贫困农民基本依靠第一产业增加收入,增收渠道单一,难度也越来越大。
四是精神和物质同样贫困,个别乡村摆脱贫困的思路不清,信心不足,办法不多。由于长期贫困,信息闭塞,观念落后,部分贫困村的干部群众甚至部分乡镇政府,仍然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宁愿苦熬受穷,也不愿苦干摆脱窘境。尽管有些乡村和农户也有着脱贫致富的愿望,也不断努力尝试,却因种种原因最终导致失败,丧失了信心与勇气。
三、如何发挥扶贫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方针不变的前提下,扶贫开发的途径与方式方法不断创新,重点有整村推进扶贫、产业化带动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移民扶贫等等。只有努力使这些新的方式方法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一是以整村推进扶贫为切入点,努力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整村推进扶贫即以贫困村为单位,采取集中资金、集中扶持的办法,实施整体推进,最终实现整村脱贫的目标。“十一五”期间,我省将继续实施此项扶贫工程,这对我市现有的贫困村来说是个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如果我们通过五年的努力,占全市40.2%的贫困村基本脱贫了,也就解决了新农村建设中最困难的问题,全市新农村建设就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二是以培训转移为切入点,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没有新型农民,就不可能建成新农村。因此,贫困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在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的同时,开展大规模的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培训,使贫困劳动力通过培训转移实现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