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幼儿园教师精准扶贫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幼儿园教师精准扶贫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幼儿园教师精准扶贫

篇1

一是抓好“全覆盖”,着力扩大乡村学前教育资源。按照有利于利用小学富余校舍和师资、有利于幼儿方便就近入园、有利于乡镇分级管理、有利于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原则,在有实际需求的贫困村依托小学改造新建幼儿园。自X年以来,学前教育项目总投资X万元,共涉及项目学校X所,新建幼儿园X所,维修改建X所。优先实现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配齐玩教具、保教、生活设施和保教人员。

二是突出“兜底线”,着力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

X年-—X年,X县全面改薄规划总投资X.X万元,其中中央X万元,省级X.X万元,市级X.X万元,县级X万元。五年规划项目学校X所(X所独立初中、X所九年制学校、X所六年制小学、X个村级教学点),其中校舍建设类X所,设备购置类X所,校舍建设类和设备购置类都涉及的学校X所。累计购置课桌凳X套,学生用床X套,图书X册,配齐教学实验仪器、音体美、信息化及宿舍、食堂、饮水采暖等教学、生活设施设备,新建及维修校舍X平方米,完成薄弱学校大门、围墙、排水等附属工程建设任务。

三是助力“拔穷根”,着力提升职业教育服务水平。

提高X中等职业专科学校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能力,X职专实施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国家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坚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双垄沟播玉米、设施蔬菜、果园管理、畜禽疫情防控等科技服务活动,产教融合紧密。扩大X县中等职业专科学校办学影响力,促进全县优质职教资源向贫困村、贫困家庭倾斜,实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确保全县贫困家庭适龄学生进入职业院校学习。使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有一人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发挥X中等职业专科学校在当地脱贫致富的技术引领作用,尤其是涉农专业的带动作用,广泛开展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帮助贫困户掌握实用技能。

四是体现“倾斜性”,着力对接落实X个贫困村扶贫政策。

各类学生资助、学费减免及助学贷款申请,向全县X个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并成立教育系统扶贫工作办公室,专人专职为教育扶贫工作提供“绿色通道”快捷办理。

二、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实现“四个到位”。

一是把各项免费和资助政策兑现到位。严格落实X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免除贫困家庭幼儿在当地接受学前教育的保教费。以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为重点,所有贫困家庭中职学生享受免学费政策,按每生每学年X元标准发放助学金。对进入省内高职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学费和书本费,为贫困家庭考入高职(专科)、本科院校学生每生每学年解决不超过X元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由政府贴息,并提供勤工俭学机会。

二是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培养培训保障到位。

精准对接贫困地区乡村幼儿园教师短缺实际,定向培养乡村幼儿园教师。全县从今年开始实施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到贫困地区小学附设幼儿园开展走教活动。同时,我们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方式,对全县幼儿园、中小学和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力度,并安排县城教师到贫困村学校开展一定期限的支教。鼓励退休教师到贫困地区乡村幼儿园和中小学开展支教。

三是乡村教师的各项待遇落实到位。

认真落实国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X-X年)》有关要求,严格落实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在补充招录、职称评聘、培训进修、评优提职等方面倾斜政策,逐步解决贫困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编制问题,为乡村学校教师发放了生活补助。

篇2

(一)总体思路

20xx年,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x大精神,继续坚持精准扶贫方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抓住本市列入xx片区的大好机遇,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投入,扎实开展整村推进、搬迁扶贫、科技扶贫、“雨露计划”培训和产业化扶贫等专项扶贫工作,认真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加大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力度,全面做好我市扶贫开发各项工作。

(二)目标任务

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对4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工程;完成“雨露计划”培训600人,提高贫困农民劳务技能;完成160人独居、散居贫困群众的搬迁扶贫任务,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选择4个村开展到户增收项目,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开展产业扶贫贴息贷款工作,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认真开展老区村建设,改善革命老区村发展条件;扎实搞好定点扶贫,深入持久开展社会帮扶。

(三)主要工作

1.全面开展搬迁扶贫

坚持群众自愿原则,对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扶贫对象实行迁户并村,充分考虑资源及就业条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有序搬迁,把迁户并村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小城镇建设、产业聚集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引导搬迁对象向中小城镇、产业集聚区、新型农村社区集中。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20xx年计划完成搬迁50户200人,同时做好市级搬迁工作。

2.分类实施整村推进

以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增加贫困农户收入为着力点,促进贫困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实现贫困村整体脱贫。20xx年计划实施4个村整村推进任务,按照规定重点用于村级道路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和小型农村饮水安全配套设备建设。

3.搞好雨露计划培训

加大“雨露计划”培训力度,促进贫困农民就业增收。以促进扶贫对象稳定就业为重心,以提高贫困农民职业技能素质为目标,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培训就业农民向城镇转移。结合贫困村产业实际和需求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xx年计划培训600人。

4.稳步推进到户增收项目

选择贫困人口比较集中和具有产业发展基础的村,在改善生产生活基本条件的同时,以村为单位,实施到户产业发展项目,实现增收目标。20xx年计划开展4个村,实施到户产业发展项目。

教师个人帮扶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二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强化帮扶效果,切实发挥省优质幼儿园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优质幼儿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辐射与拓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民生、促进教育公平为宗旨,以提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为目标,通过城乡结对帮扶工作,提高我市相对薄弱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促进全市幼儿教育健康、持续、均衡发展。

二、主要内容

采取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如开展教学观摩、业务培训、送教下乡、师徒结对,捐赠等,促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农村乡镇幼儿园的贯彻落实,提高农村幼儿教育水平。同时,以农村幼儿教师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和朴素的作风影响城市幼儿教师,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具体目标

1.改善办园条件。依据市级优质园的办园标准督促并要求农村幼儿园不断提高硬件设施的投入,备齐备足幼儿生活学习所需的设施、设备和物品,改善幼儿园硬件设施条件。

2.提高管理水平。城区幼儿园通过派遣骨干人员深入乡镇幼儿园指导、交流,或请农村幼儿园园长到城区幼儿园观摩学习等方式,帮助乡镇幼儿园全面了解省优质园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促进乡镇幼儿园各项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全面提高其管理水平。

3.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城区幼儿园为乡镇幼儿园教师提供观摩、听课、说课、跟班学习的机会,同时,积极组织"送教下乡"活动,通过优秀骨干教师深入乡镇幼儿园举办讲座、开设示范课、交流教研信息等形式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队伍素质。

4.提高幼儿综合素质。发挥各自优势,通过互赠书画、参观等形式,加强城乡幼儿相互学习交流。

四、工作措施

1.幼儿教育城乡结对帮扶工作,要以示范园为龙头,以各项交流互助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提供专业支持,提高帮扶工作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2.结对幼儿园要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活动内容、目标、方法、步骤、人员安排、措施要求,完成结对帮扶工作目标。

3.结对帮扶幼儿园要建立专门的帮扶档案,各类帮扶活动要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有总结,分别建档立卷,规范管理,努力提高帮扶活动的实效性。

五、效果检测

被帮扶幼儿园:

1.配齐配足工作人员,严格按《纲要》精神实施活动,禁止小学化倾向。

2.教师优课率达30%,合格率达100%。

3.有专题研究的方案、计划,有每次研讨过程的详实资料。

4.家长工作有计划、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总结,资料健全。

5.特色建设有方案、有过程、有成效,资料齐全。

6.每学年有教师论文在省、市级以上发表或获奖。

帮扶幼儿园:

1.每个月有专人到被帮扶单位看教师一日活动的组织情况。

2.不定期送教到帮扶单位,每学期送教不低于10课时。

3.接受帮扶单位老师的跟班学习,做好跟班学习老师的后勤服务工作。

4.每学期根据被帮扶单位的具体要求组织两次专题讲座。

5.帮扶工作有计划、有方案、有详细的过程资料。

6.*式考核。

教师个人帮扶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三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方乐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平时作业不认真,不能及时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工作,并且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能认真学习。了解到该生学习习惯差,接受能力弱,因此成绩不够理想。

二、让学生体会成功,少一些挫败感

二年级的学生,思维上还存在过多的依赖性,方乐很多时候不喜欢独立思考,不积极主动思考,这就需要老师给她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发她的思考、点燃她创新的火花,对于方乐而言,我可以设定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情景,让她体验成功。

使她尽可能多的得到老师的肯定,表扬、和老师的赞许,让她体会到努力就会成功,增加学习的自信心。

三、关心学生,让她上进。

要求上进是每个学生的本质特点,智障儿童也不例外,在课堂上我注意观察方乐,对她多一点温柔、亲切、慈祥,多一点关心;少一点批评,不仅关心她的学习也关心她的生活,让师爱成为学生乐学的催化剂。

四、具体帮扶计划

针对上述原因,为了使她在学习上有所进步,特制定如下帮扶计划。

1.加强思想教育我通过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她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经常找帮扶对象谈心,平均每周谈话一次,帮助学生树立自己能学好、能进步的信心。

2.加强关注程度在课堂上要注意观察学生,对学生多一点温柔、亲切、慈祥,多一点关心;少一点批评,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关心学生的生活,让师爱成为学生乐学的催化剂。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关注学生,做到勤观察、勤发现、勤表扬、勤纠正,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和必要的辅导。

从好的方面鼓励学生,然后给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给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

篇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百千万工程”启动实施

3月11日下午,随着兰州理工大学举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百千万工程”启动仪式,全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百千万工程”拉开序幕。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和安全稳定工作,甘肃省教育部门决定于2015年开始在甘肃省各高校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百千万工程”,即举办百场心理辅导报告,组织千名干部下班级,组织万名教师进宿舍,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进一步关爱学生,密切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学前教育驶入快车道 三年内新增30万幼儿入园学位

3月24日,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了《甘肃省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按照计划,2014年至2016年三年里,我省每年招录5000名幼儿教师,新增幼儿入园学位30万个。2016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普惠性幼儿园资源明显扩大,乡镇中心幼儿园全面覆盖,行政村学前教育资源网络初步形成,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将有效解决。

拓宽职校生成长通道 试行职校生读研

从2015年开始,甘肃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和招生,拓宽人才多元化成长渠道,完善职业人才衔接培养体系,逐步形成中高职五年一贯制、中职“3+4”升本科、高职“3+2”升本科、中职学生“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对口升学考试、高等职业学院单独招生和中职毕业生免试推优并存的贯通培养格局。

同时,通过探索实施“4+2+1”研究生模式,为职业院校学生接受应用硕士研究生教育畅通渠道,采取“知识+技能”的方式,单列计划、单独划线、单独录取。

“寒门子弟”上幼儿园中高职将获系列免费

为加大精准扶贫力度,我省建立了涵盖全省417万名贫困人口基本信息的扶贫“大数据”库。从2015年起,按照每生每学年1000元的标准,对纳入扶贫“大数据”库的贫困家庭幼儿在当地接受学前教育免除保教费,同时免除的还有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中职教育的学费及在省内就读高职院校的学费和书本费。贫困家庭子女就读中职学校,每生每学年还可获得2000元助学金,考上高职院校的则给予每生每学年最高8000元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三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揭牌成立

6月11日,甘肃省三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成立大会在兰州举行。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为三校揭牌,省长刘伟平作了讲话,常务副省长咸辉主持成立大会。

近年来,甘肃省克服多方面困难,持续加大投入,推动教育事业发展。2015年上半年,经教育部和甘肃省政府批准,原兰州商学院更名为兰州财经大学,原甘肃中医学院更名为甘肃中医药大学,同时在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成立甘肃医学院。三校由甘肃省管理,所需经费由甘肃省统筹安排解决。

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开建

6月23日,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和甘肃省体育馆正式开工建设。职教园区位于兰州新区中东部,规划总用地面积1.3万亩,总建筑面积414.17万平方米,估算总投资189亿元,是甘肃历史上一次性投资最大的教育项目,计划于2017年9月建成后入驻办学。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成立

7月14日,甘肃省教育考试院成立,甘肃省副省长郝远、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张为舟为考试院成立揭牌。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由甘肃省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和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整合组建而成,为教育厅管理的副厅级事业机构。甘肃省教育考试院成立后撤销原有的甘肃省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和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

藏区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再次提高

为进一步加大对藏区义务教育寄宿学生的资助力度,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质量,我省决定再次提高甘南藏族自治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

提标后的生活补助从2015年春季学期开始补起,甘南州海拔最高的碌曲县和玛曲县每生每年提高250元,达到2200元;其他县区每生每年提高253元,达到2168元。

18个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

9月19日上午,国务院督导检查组在兰州召开反馈会,宣布甘肃省18个县市区均达到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标准,顺利通过了国家的督导检查。至此,我省达到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均衡县标准的县市区增至29个,标志着我省义务教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这18个县市区分别为兰州市安宁区、七里河区、西固区,酒泉市肃州区、金塔县、玉门市、瓜州县、肃北县,张掖市肃南县,金昌市永昌县,白银市白银区、景泰县、平川区,平凉市泾川县、灵台县,庆阳市西峰区、庆城县和陇南市徽县。

实施督学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从2015年起,省教育厅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实施了“甘肃省督学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计划三年内对全省、市(州)、县(市区)三级所有督导机构专职人员、兼职督学、中小学责任督学分年度进行一轮集中培训。首期培训于2015年9月开始。

义务教育学校D级危房基本消除

10月26日~27日,我省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现场推进会在兰州召开。

甘肃省“全面改薄”项目从2014年开始实施,两年来实施土建项目10838个、设备购置项目2988个,各级财政落实“全面改薄”资金103.17亿元,基本消除义务教育学校D级危房,惠及6493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和160万名在校生。截至2015年10月21日,全省完工校舍建设项目5935个,完成新建(维修)校舍133万平方米;购置课桌凳57.9万套,达到了学生一人一桌一椅的要求;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3万多套,提升了信息化设备覆盖率;购置学生用床10.5万张,达到寄宿学生每人一床的要求,消除了“大通铺”现象。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意见

2015年10月,甘肃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从2016年起,省内义务教育学校将全面推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中青年教师、校长必须到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并作为评职称、评优的必备条件。力争用3~5年时间实现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实现优质校长教师资源共享、均衡配置。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出台

为了解决甘肃当前乡村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短缺问题,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学校任教,稳定乡村教师队伍,让每一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10月27日,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甘肃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

《实施办法》主要在师德师风建设、教师队伍补充、培养培训、生活待遇、奖励扶持、编制管理、责任落实等方面出台了系列组合支持措施,力争到2020年努力培育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

“7+1”精准扶贫教育专项支持计划启动实施

2015年,为立体推进教育精准扶贫,我省在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启动实施“7+1”精准扶贫教育专项支持计划。省教育厅出台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乡村教师队伍、民族教育、学生资助、高校招生等一揽子7个专项支持计划和支持革命老区教育跨越发展行动计划,打出精准扶贫组合拳,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整体水平,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着力为扶贫脱贫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特殊教育学生公用经费提高到每生每年6000元

11月17日,甘肃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中期推进会在庆阳特殊教育学校召开。目前,全省14个市州都建立了特殊教育学校,30万以上人口县实现了特殊教育学校的全覆盖。从2015年起,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公用经费标准从每生每年800元提高到6000元,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出台

篇4

一、基本情况

遂溪县遂城镇官湖村是位于县城东北面的革命老区村庄,距遂城镇政府7公里,全村有278户1500多人。村庄依山傍水、钟灵毓秀,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始建于明朝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由温良陈氏十二世祖元斐公从遂溪温良村(今遂溪县遂城镇陈村)迁移至此地而形成,因村庄三面环湖,历史上多人在朝为官而取名官湖村。

2012年之前,官湖村因交通不便、村容村貌极其破旧、产业发展落后、村民生活水平较低而被列为省级贫困村。近年来,官湖村在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和乡贤陈生先生的大力支持下,村庄产业、教育、党建及乡风文明建设全方位发展,曾经破旧的小村庄如今大翻身,焕发勃勃生机,生动诠释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

陈生先生始终践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公益理念,持续服务国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大局,在官湖村投入2.5亿元发展村庄产业、捐资2亿多元进行安居工程  和教育发展。同时,充分挖掘和盘活利用村庄自然生态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将政府、企业、投资者、创业者与村民有机连接,实施“一村一品”,有效促进村民就业创业、增收致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与升级。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产业富乡村,为乡村脱贫致富“造血”

2013年,陈生先生把“壹号土猪”品牌带进官湖村,投资2.5亿元建成年出栏8万头的“壹号食品(湛江)土猪产业园官湖养殖基地”。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公司统一提供猪舍、猪苗、疫苗、饲料,出栏后统一收购,养殖户风险低而收入稳定。2018年8月,官湖村被选为广东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湛江)土猪产业园基地之一,再加建一个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扩大壹号土猪、壹号土鸡养殖和水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创业,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目前,官湖村共有110多户农民与公司合作养猪,平均每户每年可出栏肉猪500-1000头,纯收入可达7-20万元。同时,将村庄已出租的千亩山地高价赎回,重新分配给80多户村民种果,按劳动力每户经营5-10亩果园,每年可增加收入5-10万元。同时,将村庄产业、生态、人文资源有机融合,充分借助社会关注的力量,吸引各地游客、社会团体、各级领导莅临官湖村参观调研,并以此为契机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将官湖打造成乡村特色旅游精品村,与湛江遂溪的旅游景点形成一条旅游线路,实现产业带动多元化发展。2019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8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0多万元。通过乡贤助力产业发展,解决了村民就业难、留守老人和儿童照顾难等问题,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大幅提升。

(二)安居美乡村,为美丽宜居乡村“输血”

2014年,陈生先生捐资2亿元开展安居工程,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官湖。全村统一规划布局,建设新村场和改造旧村场总面积约280亩。规划分两期建设别墅民居129幢258户、农民公寓2幢80套无偿赠送给村民居住。2018年5月,已建成第一期新型民居69幢138套并安排入住,同时配套小学、幼儿园、村办公楼、文化戏楼、景观湖、休闲公园等设施,并建立落实村规民约、长效管理机制等规章制度。通过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村庄实现巷道全面硬底化、集中供用水源净化、污水排放治理系统化、民居建筑特色化、村庄治理有序化、环境绿色美化。

(三)教育旺乡村,为乡村持续发展“活血”

篇5

2010年10月,江苏省镇江市成为国家学前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区,承担“明确政府职责,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任务。镇江市以试点区为契机,项目带动,以点带面,滚动推进,探索建立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和多元投入等为主要特征的学前教育模式,坚持整体设计、分层推进和分步实施的发展路径,先后经历了被动推进、稳步推进和主动深入三阶段,逐步形成从1.0版至4.0版的独具镇江特色和品牌的学前教育改革模式(详见表1)。

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镇江市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的路径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起初的1.0版(2011―2012年)是任务驱动式,目的是扩资源、调结构。2.0版(2012―2014年)是问题驱动式,目的是保运转、建队伍。3.0版(2015年)是创新驱动式,目的是“五为主”、建机制。4.0版(2016年后)是改革驱动式,目的是建基地、提质量。至2015年截止,镇江市适龄幼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9%以上,超过OECD组织中的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在全国遥遥领先;公办幼儿园占比达76%,在公办园就读的幼儿达80%以上,每万人配建一所三轨规模的幼儿园。

2016年,镇江市成为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承担“扩大普惠性资源、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机制、贯彻落实《指南》”(《指南》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笔者注,以下简称《指南》)的改革任务。在原有的四个版式基础上,继续深化学前教育“提质量”的教育改革,继续构建“五为主”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确保了镇江市学前教育质量的大提升,镇江市??质园达到了90%以上,落实了学前教育城乡同步规划、幼儿入园同等待遇和幼儿园同样发展的“三同”政策,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入好园”。这也开辟了镇江市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方天地,为镇江市人民群众提供了充足、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满足了群众的需求。

二、“镇江模式”取得的成功经验

(一)明确政府职责,坚持顶层设计,构建公共服务体系

自从2010年初镇江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学前教育改革试点地区后,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在关键时刻、关键场合亮出态度、彰显立场,表明对学前教育改革的信心和决心。重视顶层设计、落实规划。专门成立市学前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将改革试点工作纳入“十大民生工程”,同步发展,优先发展,要求咬定目标,强力推进,走出一条符合改革方向,具有镇江特点和推广价值的学前教育发展路子。

2010年,江苏省政府率先在全国颁布《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通过协调各部门力量,明确市、县、镇各级政府在学前教育发展中的管理职责。同时,构建了“五为主”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办园体制以政府举办为主;二是幼儿入园以公益普惠为主;三是经费投入以公共财政为主;四是教师队伍以公办教师为主;五是学前资源以省优质园为主,并要求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确定中注重论证,符合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性。

从镇江市政府不断采取的措施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地方政府行政能力不断提高和政策工具不断丰富的过程,如高标准建设幼儿园所、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保障学前教育中最昂贵的教师要素支出、科学合理管理专项经费支出、财政投入逐步均衡和努力提升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等。

(二)连续出台惠民政策,确保发展战略实施

镇江市通过完备系统的法规、文件来确保发展战略得到切实实施。为推进试点地区工作深入,先后颁布《镇江市学前教育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和《镇江市市区学前教育设施布局(2011―2020)》等10多个学前教育发展的“惠民政策”文件,保证了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推动跨部门的合作与协调,相关辖区也因地制宜进行制度创新出台了系列落实文件。从学前教育制度上,镇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顶层设计规划、经费保障体制和教师管理体制等体制机制。其中,镇江学前教育专项规划中最核心的创新就是正视城乡差距,对农村进行补偿性供给,降低了在乡镇和农村的幼儿园设置标准,体现学前教育服务的分配效率,这是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结果。

(三)完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财政投入

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基本前提,教育经费投入和管理改革的难点。2012年,江苏省在全国率先颁布《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明确投入主体、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完善经费收支管理体系,科学安排预算等,从根本上解决了学前教育经费不通畅的问题。

根据《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的规定,镇江市加大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全市财政完成将近2.6亿元的经费投入,保证1万到1.5万人口左右至少配置1所幼儿园、每个镇(街道)按照省级优质园的标准配置1所以上的中心幼儿园,保证幼儿在500米的居住范围内,能够找到合格的幼儿园,基本满足当地适龄儿童就近入园的需求,破解了“入园难”问题。此外,市、镇两级政府还为当地幼儿园拨发500元生均公用经费。2013年起,城乡低保家庭、特困职工幼儿、残疾人员幼儿以及残疾幼儿等入园享受保育费全免等优惠政策,90%以上流动人口幼儿就读于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园。要求新增加的经费投入向学前教育倾斜,生均公用经费不能少于二分之一,2012年起每年预算安排600万元学前教育专项经费。

(四)重视师资专业团队建设,多种举措促发展

镇江市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多种举措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借助外力,内聚合力,发挥专家引领作用,建立实验研究共同体

镇江市教育局能借助外力,充分发挥全国、省级学前教育专家团队的专业引领作用。例如,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何锋、叶小红、张辉等博士专家力量,借助省课程游戏化研究共同体的力量,传授课程游戏化前沿理论,对幼儿园课程进行审议。同时,还注重内聚合力,发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幼教专干的专业引领和指导团队作用,通过搭建开放式幼儿园教科研网络平台、成立“幼儿园《指南》实验园基地联盟”、组建“幼儿园游戏化项目共同体”等团体。经常邀请专家们深入幼儿园一线诊断把脉,凝练学前教育改革主题,指导制定改革方案、带领教师专业成长。镇江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王兰在园本教研经验介绍中分享做法:教研室制定三年教研规划,坚持三年只专心研究一个主题,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区域性教研模式,扎实到各园蹲点指导,支持教师的“最近发展区”;开展预约教研,变被动为主动,帮助各园较好解决存在问题,凸显研究成效。

又如,2014年9月,镇江市教育局与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签订了《指南》实验基地项目协议合作协议,建立以省教科研专家领衔《指南》实验园基地研究共同体:省厅南京师范大学专家领衔“课程游戏化研究共同体”、各地市教育局教研员领衔“区专题研究共同体”、乡镇级领衔“结对幼儿园研究共同体”和“名特优教师与新教师结对研究共同体”。具体承担的任务详见表2。

实验研究共同体的建立,让有共同研究愿望的幼儿园走在一起,搭建合作探究、平等交流、成果共享的平台,通过定期开展交流展示活动,将研究成果展示和推广,推动幼儿园间、教师间相互学习、合作研究与共同成长。

2.提高待遇,稳定队伍,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学前教育改革的关键前提是要有一支稳定、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镇江市政府通过增加编制、提高福利、强化培训和促进流动等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增加?制。不断增加在编幼儿教师的数量,按照在编幼儿教师每年增长10%的幅度,逐步提高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的占比,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幼儿园教师以及幼儿师范男生等方式,让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迅速充实起来。当地政府确保到2015年每个公办园中每班配备一名在编教师,保证每所幼儿园每班“两教一保”及其他各类岗位人员配备到位。二是提高待遇。实行人事制度,提高民办教师福利待遇,保证非在编幼儿教师正常的工资福利待遇、职称评定和培训等方面享受与在编人员的同等待遇。如扬中市县级公办园中70%的公办教师的工资全部纳入政府财政保障,与中小学教师享受一样的奖金和补贴。三是强化培训。完善幼儿教师在职培训体系,实行全体幼儿园园长和教师每五年全员培训一周期的做法,实施“十百千”培训工程、每五年内培养10名学前教育“名、特、优”专家、举办100场学前教育专家讲座培训、培养1000名学前教育教学管理能手,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学习,通过园本教研和专题培训等方式全面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四是促进流动。选拔优秀的幼儿园园长或教师到民办幼儿园指导,开展与姐妹园结对交流与帮扶活动,公办民办幼儿园共享优质资源,实现学前教育优质师资均衡发展。如扬中市探索多样化的幼儿教师交流模式:一是实行城区新招聘的幼儿园教师工作满三年后须无条件调配到农村幼儿园工作的制度。二是实行城乡结对合作交流和培训等制度。三是实行农村幼儿园教师回城参加电脑派位与竞聘制度,按1∶3的的比例随机产生竞聘人员。公开透明阳光的操作,让每位幼儿教师都有均等的进城机会,更可以防止优秀农村幼儿教师流失,有利于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

(五)重视幼儿园课程改革,重视内涵建设,对《指南》理解非常到位

政府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思路、策略决定着一个地区课程发展的方向与质量。镇江市教育主管部门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角色、责任和义务,通过有质量的课程管理推进幼儿园课程的发展,通过制订具有区域特色的课程游戏化建设规划,课题带动,区域推进,全面推进幼儿园课程建设和实践,形成百花齐放的课程游戏化特色,也实行了很好的管理举措,从而有力地调动了幼教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了幼儿园的课程质量。以课程游戏化示范幼儿园――句容市袁巷幼儿园为例。该园利用当地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独特的教育资源,精心开辟“香樟园”“百花园”“百果园”“小竹园”等6个园,让幼儿园的一草一木都变成鲜活的课程,凸显“竹文化游戏课程建设”特色。在园时间内,孩子们可以开展形式各异、精彩纷呈的与竹子有关的花样跳竹竿、搭竹筒等游戏活动。又如扬中市新坝幼儿园。该园秉承“一沙一世界――每个孩子都很重要”的办园理念,从延展户外“生活场”、丰富室内“实习场”、优化班级“游戏场”三个方面开展游戏融合课程。

同时,镇江市幼儿园从园长到教师,理解《指南》精神非常到位,并能很好地贯彻落实到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镇江市中山路中心幼儿园耿焱园长在《融指南于生活,促幼儿自主能力的发展》中提出,园长有责任带领自己的团队,深入研究《指南》,充分挖掘园本课程的价值和课程资源,珍视游戏与生活环节的课程价值,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生活”,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对广西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启示

(一)广西学前教育改革面临的核心问题和困难

近几年,广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大力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创新学前教育体制机制,学前教育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但目前广西学前教育发展还面临很多核心问题和困难。

1.政府发展学前教育职能不明确,政策制度不健全,普及水平偏低

自治区、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展学前教育的相关法规政策制度不够健全,学前教育地位及性质不够明确,管理体制、办园机制不够完善,普及水平偏低。至2015年截止,全区幼儿园共有10397所,其中公?k幼儿园1256所,仅占全区幼儿园总数的12.08%,低于全国公办幼儿园占比近7个百分点。全区公办幼儿园与多元普惠幼儿园覆盖率为42%。2015年广西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74.7%,低于全国0.3个百分点。要达到2020年普及学前教育目标(毛入园率达到90%,在园幼儿约210万人),需提高15.3个百分点,新增在园幼儿约55万人。

2.财政投入不足,城乡发展不均衡

广西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严重匮乏,缺乏基本经费保障,特别在体制转型期间,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少,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只是针对部分园舍建设的应急性投入,财政基本无预算无单列、无标准无比例,学前教育经费在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占比偏低。据统计,2013―2015年,全区学前教育的财政性经费投入占财政性教育经费虽逐年有所提升但占比仍然较低,分别为2.70%、2.60%、3.30%,无法落实生均公用经费,幼儿园仅靠收标准偏低的保教费难以维持日常运转,远不能满足学前儿童大量增长和学前教育质量发展的需要。

城乡之间、公办民办幼儿园之间的发展差距较大,主要体现在办园条件、师资配备、管理及教育质量方面不平衡。经测算,到2020年,全区要实现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90%的目标,尚缺少1288所幼儿园、改扩建1730所、扶持6000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约需投入190亿元,建设资金缺口大。幼儿园办园条件不精良,已严重影响学前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导致入园难问题普遍存在,也严重阻碍幼儿园自身的发展。

3.师资缺口大,保教水平参差不齐

幼儿园教师保教水平的高低是直接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广西幼儿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经测算,到2020年,按照师资配备要求,全区需要学前教育专任教师12万人。目前共有学前教育专任教师6.8万人,尚缺5.2万人。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在编教师少,全区在编幼儿教师8481人,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2.4%,绝大多数幼教工作者福利待遇低,非在编教职工的管理缺位,流动性大,导致师资缺口大、专业素养不高。同时,还存在教育观念落后、职业吸引力不足、职业倦怠普遍、师资队伍稳定性极差、职后培训机会少和缺乏专业发展提升机会等,导致学前教育总体素质偏低、“小学化”倾向突出、保教水平参差不齐等现象。

4.学前教育专职管理人员设置缺位严重,监管不到位

据了解,现有政策文件缺乏对学前教育专职管理人员配置标准,导致人员设置随意性大,缺位严重,许多市县没有学前教育专职人员,或者“专职不专”,致使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组织领导以及评估督导等工作失去基本保障。运营管理不规范和监管不到位。由于民办幼儿园占90%左右,许多实力弱小的幼儿园在管理运营上面临诸多不规范之处,但又是承担着学前教育的主力军,为满足当地日益增长的学前教育需求,只能一边办学一边整改,特别是乡镇以下的农村幼儿园,有关部门更是监管力度不到位。

5.缺乏专业引领,《指南》学习深入不够

高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专家介入区域性学前教育改革的指导严重不足,幼儿园缺乏专业引领,广西幼儿教师普遍对《指南》学习深入不够,存在理念与实践脱节等问题。大多幼儿园的管理者,对本园课程的解读、现状分析、资源开发、规划建构缺乏全面考量,缺乏科学严谨态度,随意性过大;跟风的现象还较严重,容易走进为特色而特色的误区,没有基于幼儿、教师、幼儿园的“本”设计课程。此外,一些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尚存在分科教学的片面错误观念;缺乏对幼儿的了解和关注,没有进行科学的观察与分析等。

(二)借鉴“镇江模式”的成功经验,促进广西学前教育的改革发展

镇江市作为国家学前教育改革试点城市取得了非常宝贵的经验,为广西学前教育改革试点工作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和榜样。2016年,广西也成为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验区,这是加快我区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契机,任重而道远。结合现状,广西学前教育改革实验区和《指南》实验园工作推进以及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可考虑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1.明确政府在学前教育发展改革中的主导责任,创新体制机制

近年来,自治区政府对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视是史无前例的,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工作,分管领导亲自靠前指挥,2014年还将学前教育列为全区五项教育突破工作首位予以部署,先后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多元普惠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试点办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等一系列学前教育改革配套文件,学前教育政策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但是,广西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并不十分乐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学前教育体制受到冲击,学前教育在城乡间发展很不平衡,教育公平远未实现。因此,当务之急,政府应深刻认识到学前教育战略发展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主导责任,充分发挥政府统筹作用,通过教育立法来强化职责,不断加强和优化政府公共服务意识,以构建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目标和定位,在实践中创新体制机制,建立起规划、立法、体制、机制、指导、管理和督导等不同职能合理搭配的政府主导学前教育发展模式。

将学前教育纳入各级政府民生实事工程,继续实施学前教育发展工程,重点建设城区(县城)、城乡接合部和精准扶贫县贫困村级公办幼儿园,建立健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体制机制,在经费投入、用人待遇、规范管理、部门协作等方面予以突破。大力扶持城乡多元普惠幼儿园发展,促进学前教育的稳步发展和质量提升。

2.加大对学前教育发展的财政投入,完善经费机制

要想实现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持续有效投入。2010年以来,中央与广西财政不断加大经费投入,用于学前教育发展方面的政府拨款逐渐增加,2014―2015年,已下达学前教育建设资金22亿,支持全区新建迁建幼儿园共680所,新增学前教育学位24万人。先后出台《广西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基本标准》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定价目录》等文件,2015年,教育厅财政厅联合出台了《广西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基本标准》,建立了自治区、市、县三级公办幼儿园保教费定价制度。未来五年,自治区本级继续设立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统筹中央学前教育发展资金,支持和督促全区各市、县政府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要求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为园所建设、条件改善、师资培训、多元普惠幼儿园奖补、幼儿资助等多个方面提供资金保障。

尽管如此,目前的财政经费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学龄儿童日益增长的入园需求,希望政府能继续加大对学前教育发展的财政投入,明确分配比例,在拨款使用上做到??钭ㄓ谩>】斐鎏?具体惠民政策,提高公办幼儿园的比例,为幼儿园配备一定数量的公办教师。加大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薄弱的农村地区免费实施学前教育,明确规定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偏远地区优先享受免费学前教育权利。

3.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家引领和传承作用,提升保教质量

为进一步明确学前教育发展方向,需充分发挥专家引领、示范和传承作用,建立由高校教师、教育行政管理干部、示范园的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专家团队,参与到本区幼儿园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质量评估等工作中。建立积极主动的“园际辐射”,以点带面的互动模式,为办学落后的幼儿园提供学习与模仿的榜样;建立“师徒制”,发挥言传身教的显性及隐性影响;构建示范幼儿园辐射网等。充分发挥广西壮族自治区幼儿教师培训中心资源优势,约请各级示范性幼儿园带动农村幼儿园,形成全区农村学前教育帮扶网络,真正发挥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效用。

通过专家参与决策和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指南》文件精神,加强幼儿园保教改革,建立本土化、有特色的学前教育模式。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园,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推动全区各地全面提升保教质量。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渠道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第一,增加事业编制,实行人事制度。长期以来,广西区内的幼儿园在编教师数量处于较为短缺的状态,一直辛苦工作在学前教育一线的是大量的非在编教师,但他们的薪酬又是比较低的水平。建议有关部门在考虑到编制无法有重大突破的前提下,参照镇江市的做法,启动非在编幼儿教师人事制度,形成按岗聘用公平竞争、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增加职业吸引力。

篇6

新学期伊始,北京黄城根小学贵阳分校生气勃勃,该小学是贵阳市深化京筑教育合作引进的32所学校之一。

陈敏尔来到北京黄城根小学贵阳分校,认真听取有关工作介绍,仔细询问教学质量、教师培训、网络教育资源使用等情况,感谢北京教师带来了先进教育理念,对贵阳市大力推进教育开放、合作办学的积极探索给予肯定。

陈敏尔走进图书室,与正在拓展阅读的学生交流。来到正在准备国学教案的教师中间,陈敏尔听说该校将每节课时从40分钟调整到35分钟,节省的时间用于拓展课程,让学生素质更全面,家长、学生都很欢迎,他高兴地说,我为你们点赞,希望多探索一些这样接地气、能管用的教学改革。陈敏尔勉励大家,贵州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学生要好好学习,教师也要天天向上。

随后,陈敏尔专程前往白云三中,看望“时代楷模”盲人女教师刘芳。他走进“刘芳心理咨询室”,关切询问刘芳老师的工作情况,倾听她的心路历程。刘芳老师失明后,转岗从事学生心理疏导工作,深受孩子们欢迎。陈敏尔说,你虽患眼疾,却不畏艰难、不言放弃,依然坚守在教师岗位,冰心独抱、爱生如子,把内心的光明传递给学生,用真情和智慧做着温暖人心的大好事。全省各条战线都要学习弘扬刘芳老师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篇7

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之后,特别是党的十以来,南疆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民生保障力度明显加大,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进入了经济增长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2015年11月3日举行的自治区党委南疆工作会议,是自治区党委面对新形势,自成立60年以来第一次全面研究部署南疆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对于推动南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张春贤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新疆一盘棋,南疆是“棋眼”。由此可见,南疆工作是新疆工作的重中之重,“棋眼”看似局部,但关系全盘。南疆稳定了,新疆就会稳定。同时,新疆的稳定和发展,又关系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部署。

发展是破解一切难题的“总钥匙”,也是解决南疆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近年来,新疆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步入又好又快的历史新阶段,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实现了大跨越,尤其是南疆地区,多项经济指标增速迅猛。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从2009年到2014年,南疆四地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9%,高于全疆2.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幅分别达12.3%和15.9%;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建成和田至喀什铁路,高速公路从无到有,通车里程已达1 243公里……但是作为新疆生态最脆弱的区域,南疆四地州受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北疆差距明显,南疆一些地区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据统计,南疆四地州目前富余劳动力超过150万人,占全疆的60%以上;贫困人口达159万人,脱贫任务艰巨。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轻民生。”民生短板不仅会激发各种社会矛盾,还会对我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构成较大威胁。社会治理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两个最基本的内容,其目标都是让人民安居乐业,让整个社会和谐、有序、稳定。社会主义建设以改善民生为导向,以社会和谐为己任,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根本目的。2004年中央提出和谐社会建设思想,自此以后,我国的民生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民生制度走过了从“无”到“有”的发展阶段。当前深入推进南疆民生建设,不是简单地把民生工作从“有”做到“多”,而是要从“有”做到“好”,也就是说,不仅要有量的积累,更要有质的飞跃。正如张春贤书记在南疆工作会议中强调的,要加快发展南疆社会事业,持之以恒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要坚持共享发展理念,落实好“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基层重要的要求”,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各族群众。

第一,改善民生重在“坚守底线”。所谓底线主要体现为要着力“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强调指出,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决不能发生旧社会那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截至2014年底,新疆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次达到3 348万人次,比2009年增加1 073万人次,增长47%,但是社会保障总体水平还偏低,比如南疆喀什地区。基础养老金实行全疆统一,没有体现出各地州农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偏低,对贫困人群保障不足;社会保障监管体制、社保基金管理制度不完善等等,导致南疆群众就业、看病、上学、住房问题尤为突出。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构建结合城乡特点的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社会保障资金来源问题,通过居民基本生活、养老、居住、医疗、教育等措施,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目标。

第二,改善民生还应“突出重点”。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是改善民生的关键所在。2013年4月,在海南考察工作时指出:“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只有解决人民群众最困难、最现实、最关心的问题,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搞建设,才能使我们的民生建设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南疆四地州是贫困最为集中连片的地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南疆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土地沙漠化、荒漠化、盐碱化严重,其中和田地区尤为凸显。例如,和田地区8个县市都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86个乡镇中有80个乡镇属于扶贫工作重点乡,占乡镇总数的93%;1 470个行政村当中有1 296个扶贫工作重点村,占整个和田行政村总数的92%,占自治区重点村总数的36.2%。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特别是农田水利、电网改造、交通运输、信息通信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并且新疆的贫困群体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贫困家庭的人口众多,因此减贫难度非常大。这次自治区党委南疆工作会议上“脱贫”一词共出现7次,也吹响了南疆扶贫攻坚战的冲锋号。会议中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摘掉贫困县的帽子,这是当前南疆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新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因人因地施策,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激活县域经济、民族经济,改变扶贫开发中群众“等、要、靠”的问题,提高扶贫时效,逐步实现“安得下、守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正如指出的,真正要帮助的,还是低收入群众。对各类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关爱、关心,时刻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他们的疾苦,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第三,改善民生仍需“完善制度”。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就业、教育、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制度,让制度“红利”惠及更多群众。张春贤书记指出,要坚持就业第一、产业带动、基础先行、开放引领,推动南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是解决南疆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正确处理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围绕稳定谋发展,通过发展促稳定,切实把发展落实到改善民生上、惠及当地上、增进团结上,让发展更好地惠及各族群众,更好地服从服务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走出一条符合南疆特点的科学发展路子。

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第一要务。在南疆,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撬动人民幸福的支点,一定意义上也是南疆发展和稳定团结的结合点。解决就业问题就是要让每一个劳动者、每一个家庭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岗位、有一个稳定的生活来源。就业一旦出现问题,例如失业、就业不足或就业不充分不仅会造成家庭生活的危机与困境,而且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的连锁反应。目前南疆四地州由于二三产业规模小,以资源加工型为主的产业对农业劳动力转移吸纳不足,非农就业机会少,使得南疆社会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截至2014年底,南疆四地州农村富余劳动力共计157.7万人,特别是30岁以下群体转移就业难题尤为突出。这次自治区党委南疆工作会议上,提出四个“立足”来解决南疆就业问题:立足产业带动,立足就地就近,立足疆内解决,立足援疆促进。通过找准南疆优势主导产业,做强支柱产业,延长产业链深加工,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汉语培训等“特培”工作,帮助其在企业实现转移就业,使每一个劳动者找到自我发展的平台。

坚持把教育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对每一个人而言,没有教育机会就不可能接受现代文明,也不可能成为高素质甚至合格的劳动者,教育机会、接受教育的程度决定着每一个人的生存及发展。目前南疆四地州教育水平相对落后、教育设施投入比较匮乏、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因此要着重解决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问题,逐步实现“有学上”和“上好学”的目标。同时由于南疆民族构成的特殊原因,还要努力解决南疆双语教师短缺问题,主要表现在担任双语教学的教师数量偏少并且运用汉语教学的能力不足,双语教师尤其是农村双语幼儿园教师待遇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双语教师流失,因此要以“早一年解决就少影响一茬学生”的紧迫感,尽快解决南疆教育的师资配备难题。

坚持基础设施建设要先行。指出,要“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创新,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弱势群体倾斜”。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的制约,南疆四地州基层医疗设施配备上存在很大缺口,比如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不足、医疗设备老化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缓慢等等。因此,切实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突出向乡村倾斜,并且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标准,都是当前南疆四地州急需完备的制度机制。

当前,南疆经济发展主要受到物流、交通等因素的限制,从出疆通道建设来看,要建立南疆与中亚、南亚之间的联系,需要通过开通航空、铁路、公路、管道和快速直达列车等,提高合作双方的物流通畅能力,以此提高南疆与中亚、南亚等地的物流速度和效率。特别是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克州、阿克苏地区、巴州等地要创新运输方式,进而提高南疆货物的出疆能力,促进南疆与疆外地区的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