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竣工决算审计案例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竣工决算审计案例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竣工决算审计案例

篇1

竣工决算审计是竣工验收前的重要环节,主要针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财务状况和工程建设情况加以反映,体现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资金支出,对无形资产、流动资产的价值核定,可确保工程顺利竣工。竣工环节的财务决算是监督工程竣工决算的经济效益,保障其合法性和真实性有效手段,能起到正确评价投资收益,提高决算质量等促进作用。

二、相关概念综述

工程竣工决算是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后,经过项目法人、施工单位、设计监理公司、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等多方初步验收合格后,由法人根据工程收支情况,进行计算并编制反映该项工程在建设中的资金使用情况的经济文件,是该项工程的全面经济反映。工程竣工决算包括财务决算说明书、财务决算报表、竣工图和工程造价分析四个部分。

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是指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审计机构对工程竣工的财务决算工作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进行审核监督的过程。通过工程决算审计工作的展开,确认该项建设资金来源情况、资金支出情况、资金结余情况等,并将工程项目的财务核算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最终确认资产投资及资金使用的真实情况。工程竣工环节的财务审计工作不仅可帮助建设单位减少违规现象,还可保障资金使用的合法性。

三、_展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审计的注意事项

第一,必须确保审计人员的专业性。由于工程项目投资金额大、项目周期较长、投资成本费多类杂,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足够的专业判断能力,锁定审计重点,以此保障财务决算工作要达到的效果。第二,关注收集整理项目前期资料,对工程是否满足审计的条件进行确认,检查项目建设是否合法合规,工程验收环节是否满足规定等。第三,关注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体现工程投资的真实度。第四,审计人员发现问题时,应及时收集资料并进一步核实,与被审计单位人员进行沟通时,需注意记录、取证,确保审计评价准确真实。第五,审计人员有必要到工程现场进行盘点,以保障审计结果的真实性。

四、工程竣工财务决算的具体审计程序

1.充分的审前调查

审前调查是竣工决算审计工作的基础,充分的审前调查有助于选择合适的项目负责人,能降低审计风险,也是竣工决算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审前调查的方式很多,包括与被审计单位或其上级主管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单位的沟通,通过网络搜查该项目有否有特殊报道等等。

2.审核项目竣工决算资料的完整性

工程竣工的财务决算审计主要针对的是审批手续、概算、合同履行情况等,确保该项资料与法律法规的一致性。对于竣工财务决算,资料的完整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经过相关部门审核的项目立项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水保评价报告、环保评价报告、地质灾害评价报告、文物调查报告、压覆矿产资源评价报告等。(2)投资计划,资金计划下达文件等资料。(3)土地使用批准文件、占用耕地林地批准文件、施工许可文件、质量监督手续、项目开工报告、质量检测报告、质量监督报告、环境和消防单项验收报告、工程竣工验收清单或工程竣工报告等。(4)招投标资料,如招标文件、招标公告、投标文件、评标报告、中标通知书。(5)设计图纸的会审和设计图纸的变更记录,工程竣工图和施工图的现场设计变更情况。(6)业主与设计、监理、施工、材料供应单位及中介机构等签订的合同。(7)项目法人资格申报批准文件、项目法人组织机构、岗位职责、项目实施管理办法、财务管理部分、内部控制制度等。(8)工程财务的会计凭证和财务报表,资产盘点和移交情况等。

3.清理账目及合同,编制工作底稿

在实际工作中,多数建设单位都不能依据《基本建设会计师制度》专户专账规范的对项目进行账务管理,因此审计人员要加强对投资成本的审核,避免多记或者漏记投资成本。(1)关注建设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特别是财务管理制度、工程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是否完整,内部控制程序是否健全,这决定了工程项目的审计风险。建设单位支付过程审批手续健全,能发挥内控制度的制衡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投资成本的真实程度。(2)逐笔清理项目支出,审查会计凭证,审核每张票据的真实性,编制账面清理表,是审计工作最基础、最原始的工作底稿。(3)清理所有工程相关的合同,根据合同,明确投资成本的金额及类型,编制合同类工作底稿。(4)审减待摊投资中不合理的支出,测算待摊投资中建设管理费、业务招待费所占的比例是否合规合法。(5)根据合同约定及工程师审定的工程结算定案表,审定各科目余额,编制工作底稿。

4.审定竣工决算报表,编制审计报告

篇2

1.案例一

2002年8月,广东某施工单位(以下称施工单位)中标一南方城市公司(以下简称业主)组织实施标的高速公路路面工程M合同,并于同年8月13日双方签订《合同协议书》,合同总价为人民币262764438元。随后,施工单位组建项目经理部,于2002年9月至2003年11月按照业主和工程监理单位的要求,完成了所有工程施工任务,并与2003年12月交付业主管理。2006年9月,业主所在市审计局对施工单位所完成的工程进行审计,最终审减工程总造价4415437元。施工单位不同意业主根据审计决定扣减工程款,在与业主多次协商无效的情况下申请仲裁解决。仲裁请求包括1、要求业主支付未付工程款4911097元;2、 要求业主支付工程款利息;3、要求业主承担仲裁费及律师费。

仲裁结果为:第一、业主支付施工单位工程款4911097元;第二、业主承担仲裁费44158元。裁决庭评议的意见为:第一、认定双方合同合法有效应认真履行;第二、审计结论不作为结算依据;第三、业主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应承担仲裁费。

2.案例二

2002年1月,施工单位A公司和业主B公司签订了工程施工合同一份,合同约定由施工A公司承包全长3757.14米工程施工,工程项目分道路工程、雨污水管道工程、桥梁工程和驳岸工程四部分,工程造价为人民币85060529元。合同还对工程的开工竣工日期、工程款的支付、质量与验收、合同价款及调整、工程变更、竣工验收、竣工决算、争议的解决等事宜,作出了明确的约定。合同签订后,施工单位即严格按合同要求开始组织施工,于2003年6月,A公司完成了全部工程的施工,并于2004年1月14日通过了竣工验收,工程竣工质量等级评定为优良。A公司送审的工程决算总造价为人民币 99213715.89元,B公司累计支付的工程款为87692289元(含工程质量保修金),根据决算总款尚差11521426.89元。2004年11月业主B公司根据合同约定委托C工程造价事务所进行审计,2006年11月C事务所审计报告核减变更造价11521427元。2007年4月A公司将争议提请W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请求①业主支付工程款11521426.89元;②业主承担逾期付款利息及仲裁费。仲裁庭意见为:第一、确认双方合同合法有效,双方均应严格遵守并履行;第二、不能推定业主认可了决算报告造价;第三、关于委托审计的问题,C事务所审计报告没有得到A公司的确认,审计报告对A公司不发生效力。仲裁庭为了得出一个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的造价鉴定结果,决定由仲裁庭另行委托合格的审计单位进行审计。

裁决结果为:①业主B公司支付施工单位A公司工程款5683316.83元(其中确认的变更工程造价为10101454.41元);②仲裁费73145元,由A、B公司各半承担。

以上两则案例均是发生在施工单位与业主间,纠纷引起的原因都是由于业主审计执行审计结果进行扣款而施工单位不同意扣款,以上两案例可以将业主审计分为以下两类:国家审计机关对业主的直接审计;业主合同约定的社会审计。对两种审计的效力,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认定:

2.1国家审计的效力

国家审计只是审计工作的一种形式。审计工作一般分为三种: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与之对应的职能部门为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审计事务所。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审计事务所三者存在的区别主要是: ①设置的法律依据不同。审计机关是根据宪法设置的。内部审计机构是根据法律(审计法)设置的。审计事务所是依法批准组织成立的。 ②组织机构的性质不同。审计机关是各级政府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机构是各单位的职能部门。审计事务所是具有集体组织性质的事业单位,具有法人资格。 ③法律地位不同。三者的法律地位集中表现在作出《审计结论和决定》这一关键性环节上。审计机关的《审计结论和决定》对外具有法律效力,具有公证证明作用。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结论和决定》则不能对外,不具有公证证明作用。审计事务所对承办审计机关委托的审计事项所作的《审计报告》,应当报送委托的审计机关审定。《审计结论和决定》,则由委托的审计机关作出。④任务或者业务不同。审计机关的任务,是代表国家实行外部审计监督。内部审计机构的任务,是对本单位进行内部审计监督。审计事务所的业务,是向社会承办审计查证和咨询服务。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审计事务所三者的关系是:在国家审计体系中,审计机关是领导管理机关,同内部审计机构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同审计事务所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审计机关在业务上指导内部审计机构,在行政上管理审计事务所。审计机关可以将其审计范围内的事项,委托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审计。

篇3

发现疑点

当采集被审计单位财务数据后,选择2010年项目支出账套,直接点击会计科目,打开预付账款科目,发现预付账款有“预付单位款项”和“预付个人款项”二级科目2个,其中:“预付单位款项”有17个子目,“预付个人款项”有22个子目。通过对全部39个子目2010年6月底余额分析和经验判断,发现“朱某某”科目期初无余额而期末余额为-185万元、H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公司)科目期初期末均为100万元而本期无发生额、J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J公司)科目期初期末均为825万元而本期无发生额等三个科目显示异常,决定将“朱某某”等三科目明细账生成为审计疑点进行重点关注。

落实疑点

审计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疑点落实疑点的过程,也就说审计疑点是我们审计过程中需要追踪的目标。当目标确立后,我们需要运用一定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追踪审计目标,去伪存真,从而获取有价值的审计证据。

(一)从“朱某某”科目明细账发现,2010年1~6月两次支付朱某某工程款总计36.99万元,其中:6月11#凭证支付朱某某工程款尾数款21.99万元。在凭证附件中我们查看了J公司委托付款通知书、工程决算书和财政决算批复等相关文件。

(二)从J公司委托付款通知书得知朱某某所领工程款属J公司的,说明“朱某某”科目余额-185万元不是应付“朱某某”工程款,而是应冲转“预付账款――J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账面余额。“朱某某”科目与“预付账款――J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科目是相关联科目,只是会计核算人为地分立造成的。“预付账款――J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应追溯到以前年度。

(三)追溯审查“预付账款――J建设工程有限公司”、“H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到以前年度,一直追溯到2008年度,并结合查阅工程施工合同和询问有关人员,发现J公司承包2个项目工程,在同一科目里核算,一个项目已竣工决算,一个仍在建设中;H公司有一个项目仍在建设中,并且与J公司又是关联企业,因在会计核算上起初是按H公司单独核算,可后来将部分预付款列入了J公司,所以,造成H公司挂账100万元。

(四)特别关注J公司已决算项目工程预付工程款情况,2008~2009年度共预付J公司工程款185万元。与“朱某某”科目余额-185万元相符。

虽然J公司和H公司账面预付工程款余额合计与相关项目合同金额总计核对基本相符,但会计科目设置和使用不够规范,最终导致会计核算出现了混乱和重大漏洞。其实,查阅预付工程款作为审计疑点,只是一个铺垫,更重要的工作还在后面。我们不应该忽视另一个关键点,工程竣工决算后,预付账款科目如何结转专款支出科目。专款支出的真实性应该重点关注,审计是否存在重复列支等问题。

(五)选择2010年项目支出账套,点击会计科目,打开专款支出明细账。审核专款支出明细账,查阅专项支出凭证附件中的工程决算书和财政决算批复资料。审计人员重点关注的是J公司,还是2010年6月11#凭证,财政决算批复(×财基[2009]215号)建安工程费用审定数为221.99万元,从工程结算书中发现,其中:工程结算表一项7款管理费(乙方替甲方向爆破公司垫付爆破工程管理费)4.03万元;二项工期延误材料补差(因甲方征地拆迁未到位引起,开工日期由2006年12月延误至2008年6月)7、8、9款合计21.62万元,两项价格补差合计25.65万元。这样的特殊取费特别引起审计人员怀疑,到底有没有依据呢?

继续延伸审计2009年专款支出时,发现专款支出――其他――开发间接费用科目中也有一笔付J公司(朱某某)工程补偿款,金额与上述价格补差25.65万元分毫不差。查阅2009年9月6#凭证,在凭证附件中有K府办抄字[2009]182号文件,找到了对J公司补偿代垫管理费和材料补差的政策依据。原来该公司向政府提交了要求价格补差的报告后,政府经会议研究同意补差7财政拨出专款(9月4#凭证),于是会计将该补偿支出25.65万元相应列入专款支出科目。该项支出,会计人员未列入预付账款科目核算,后来又未发现2010年6月11#凭证财政批复的决算总造价中也包括补差项目款,造成重复列支。

篇4

一、我国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跟踪审计的审计重点不明确

目前我国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审计重点不够突出,审计人员审计目标不明确。政府投资项目种类丰富、数量繁多,既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又有关系民生工程建设项目等。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时间跨度长,涉及到项目的各个方面。当前没有突出涉及重点,就无法提升审计质量,难以满足跟踪审计的高要求。其结果造成影响审计信誉,增加审计风险。在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审计的各阶段,应根据跟踪审计的实际情况,对项目的审计要主要抓重点,把握住审计构建点。

(二)竣工决算审计方式有待优化

我国的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都采用竣工决算审计方式,这是一种静态的事后审计方式。本应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进行全程跟踪,但由于审计机关审计力量不足,以及对前期决策阶段和设计等阶段缺乏专业知识,项目投资跟踪审计未涉及到可行性分析、设计质量等的审计,导致跟踪审计的介入时间点模糊。

(三)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亟需提高

政府投资跟踪审计对审计人员的要求较高,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审计专业知识,还要随着工程建设进度进行跟踪,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同时具备处理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复杂关系。但当前复合型人才较少,较难满足政府投资跟踪审计工作的要求。其亟需增强自身知识,满足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四)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存在风险隐患

对于审计人员来说,由于项目管理权与审计监督权界定不明确,审计人员存在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时的检查风险。在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时,经常会在合同签订、采购物资价格的确定、施工变更等重要控制环节,都要求审计人员现场确认,现场签字。这导致审计人员参与了内部管理,违背了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初衷及目的,破坏了审计的独立性原则。

二、我国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优化策

(一)着重跟踪审计关键点

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要突出审计重点,应根据项目的施工进度,有计划有步骤的分阶段进行跟踪审计。并且根据不同阶段采用相对应的审计方法和手段,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事前跟审计阶段,首先检查项目的审批文件,查看文件是否齐全;其次查看查招投标程序是否合规、合法,再次是召开审计专项会议,确定审计内容、审计范围,以及审计的方法和程序;最后进行审计分工,制定审计质量控制办法,考察施工地点等。

事中跟踪审计阶段,审计人员在现场审计监督。包括审查合同执行情况,负责人的签字的手续是否履行,填写施工内容等。并检查施工过程中采购的设备、材料物资的价格是否遵守合同。重点审查施工项目是否会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变更,查看变更手续是否齐全等。

事后跟踪审计阶段,本阶段是决算审核阶段。重点是检查工程竣工资料是否齐全,竣工验收程序是否合法、合规及有效;被审计单位是否及时报送竣工决算资料进行审计等。

(二)把握跟踪审计的内容

对于政府投资项目,各级审计机关根据内容逐一控制:首先是招投标及合同签订、施工过程及隐蔽工程等环节分别进行控制。其次是在控制过程中,及时收集资料和证据,一旦出现状况,及时组织人员进行跟进,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备案管理,在跟踪审计中,审计人员在合同签订前逐一检查合同细节,比如合同价款的约定和竣工决算程序及方式的约定等。再次是在施工过程中重点注意设计变更,严格控制工程造价。审查工程变更理由,变更方案是否经过论证,工程造价是否增加。对设备、材料采购价格进行审查,严格控制成本。最后在项目施工中查看是否有隐蔽工程,并做好相应的证据保存,及时向有关单位提出审计意见及改进建议

(三)提升审计人员的能力

审计人员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完成审计目标,提高审计质量的关键。应当吸引复合型人才加入到审计大军,尤其是特别是引进工程技术等其他专业人才,以满足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需要。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应当学会不耻下问,善于学习,审计单位也应当创造条件让单位审计人员能够多的参与学习的机会。在具体措施上可以和相关高校联合举行培训班,培训有关固定资产、工程造价等和审计工作息息相关的专业,培养综合型的审计人才。在单位内部,可以组织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专题讨论会或者研讨会和案例分析会议,对这些问题重点分析,反思教训,总结经验,提出解决方案,对审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同时提高。

(四)防范跟踪审计风险

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的时候还需要格外注意潜在的风险,对于签字更要格外谨慎。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参与全部的审计过程,也不可能参与每一道程序,不可能会把握住所有的细节,不该审计人员签字认可的绝不签字认可。例如,审计工作中,对于工程项目的审计,一些原始的审计数据丢失,但是施工单位会设计一些表格需要审计人员签字,但是审计人员在这种情况下要格外的谨慎,因为丢失的数据涉及到最后的数据结算,审计人员没有见证整个过程,所以审计人员没有想过的证据材料核实原始数据,所以审计人员就不能签字。审计人员在参与审计工作的时候,要保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在法定范围内执行审计工作,决不能参与到项目工程的管理工作中去,不参与到施工项目单位的决策工作中去,做的不越位。不错位。如果一旦参与到项目的管理工作中去,那么就难以履行独立的审计责任,难以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篇5

一、业绩考核对传统电网工程管理模式的冲击

1.传统电网工程管理模式。电网工程从筹建到竣工投运需要经历若干环节,简单讲主要由可研、初设、批复、招标、签约、实施、竣工、结算、决算及归档等环节组成,各环节环环相扣、依次执行。传统电网工程管理一般“主抓中间、放轻两头”,即主抓电网工程建设阶段管理,强化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而可研、初设环节约束力不强,“边设计、变开工”现象时有发生,大额签证频发;招标环节一般中标施工单位为下属多经单位,部分项目施工招标存在自行招标情况;结、决算环节以批复计划资金为上限,不超投资额即可,归档环节档案质量较低,档案内容时间排序存在逻辑性错误,签字、盖章不全等问题属常态现象。2.业绩考核标准下的电网工程管理模式。供电企业业绩考核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各环节均设置了考核标准,不按电网建设标准程序执行的自然要扣分,完成基本工作得基本分,只有达到“卓越级”的水平,才可以获取加分值,如承担国网公司安排的重点工作及试点任务、工程项目提前完工、结算、电网计划资金执行偏差率控制在1%以内,应用新工艺、新标准、新技术,与地方政府达成工程前期协调协议等等。在此环境下,供电企业电网工程建设管理部门自然会想方设法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在严格执行电网建设标准程序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创造加分机会,以巩固自身地位、增加自身收益、获取领导信任。3.新管理与旧模式的冲突。近年来,伴随着依法治企力度逐步加大、中央援疆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新疆各地州供电企业承担了大量的电网工程建设任务,工程建设各环节也愈发规范,业绩考核的施行也直接推动了电网建设项目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但是,在依法治企、大额投资和业绩考核三方推动的同时,与电网工程管理相关的人员配备、业务素养、技能水平、安全培训等却停滞不前,直接造成了部分管理人员理念落后,集体企业施工队伍技能水平低下、工程建设环节问题层出不穷等一系列现象,进而产生了一批不真实、不规范的问题,如以虚报进度、虚报工程量、虚报数据等骗取加分值的案例。因此,电网工程审计应立足于电网工程建设业绩考核指标,分析其背后所代表的管理侧重点,进而利用审计手段剥离问题表象,直指问题根源,以进一步提升电网工程建设管理水平,防范电网工程建设领域的重大风险。

二、现阶段电网工程审计重点和风险点

电网工程审计理论上应包括建设项目从立项审批到竣工决算的全过程,但本文从实际出发,重点考虑因企业发展、依法治企、业绩考核等外因导致的现阶段重点、集中、凸出的问题,现阶段审计力量尤其应关注这些关键环节是否符合内部控制要求,是否存在违法违规等碰触管理红线的问题。1.财务资金管理方面。重点审查电网建设工程资金的使用情况,有无截留、挪用及套取工程资金的行为。该问题主要涉及其他成本资金指标,在当前依法治企形势下,三公经费等其他费用预算直线下降,而电网工程建设费用组成中的项目法人管理费、前期补偿、设计变更、经济签证等便成为了潜在的虚列对象。1.1资金专款专用。电网工程建设资金是否按规定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农网资金部分);是否存在工程项目中列支与本项目无关的费用,是否存在挤占、挪用、转移电网工程建设资金等重大违纪违规行为;是否存在账外账、“小金库”,高估冒算套取建设资金的行为。1.2资金合规使用。项目前期费用、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项目建设管理费和生产准备费等费用支出是否合法合规;项目青苗补偿、树木砍伐、拆迁补偿费是否真实,附件是否齐全,是否存在虚列费用的情况。1.3资金支付管理。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和物资款,资金支付进度与工程形象进度是否相符;是否存在大额现金支付工程款和向个人付款的情况;资金支付依据是否充分,财务票据、报销凭证是否齐全,报销程序是否合规。2.物资管理方面。重点审查工程余料退库情况,闲置物资的利用和废旧物资的处置情况。该问题主要涉及仓储物流基础管理指数指标、清仓利库指标、废旧物资处置指标等,各指标能达到上级单位要求即可获得加分值,存在国有资产流失风险。2.1物资实物管理。物资出、入库管理控制是否有效,账实是否相符,核实账实不符的原因;物资出库是否存在加价行为;已出库物资是否仍存放在库房。2.2项目余料管理。工程余料按规定退库,是否存在应退而未退的物资;是否存在已办理退库手续但物资仍寄放在施工单位或库房以外其他地方的情况。2.3废旧物资管理。是否下达废旧物资回收计划;实际回收数量是否与计划相符;废旧物资是否建账、按规定程序保管、处置和进行账务处理;是否存在私分废旧物资变卖款的行为。3.工程结决算管理方面。重点审查各项费用结算的准确性,竣工决算的规范性。该指标主要涉及项目结算及时率,提前完成工程结算,完成资金计划便可获取加分值,存在未完工提前结算、提前列支成本、套取资金等一系列风险。3.1结算管理。现场核实(抽查)完成的工程量是否与结算书及竣工资料相符,取费是否合规,是否通过地形调整系数、运输距离、土质比例等增大工程造价的情况;核实施工单位是否超领材料,超领材料是否清退完毕,对应退未退的是否扣减施工费。3.2决算管理。是否严格按照公司规定及时办理工程决算;设计费、监理费等费用计取是否准确,分摊费用是否正确;决算报告编制是否规范;财务数据及报表是否准确、完整;移交的资产是否真实。

三、优化业绩考核下工程审计的建议

1.正确认识业绩考核带来的促进作用。业绩考核并不是将电网工程建设领域类的问题复杂化了,相关问题的出现仅仅是项目管理者趋利避害的直接体现而已,为了业绩考核而“虚造业绩”,审计人员应正确分析相关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认真剖析问题源头,进而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审计建议,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双向作用至业绩考核管理,以业绩考核管理推动审计成果运用,促使业绩考核发挥其原有的作用,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2.加强新形势下的审计风险辨识能力。审计人员应善于总结,大多数问题的出现有其规律性可查,业绩考核带来的审计问题更是如此。现阶段电网工程审计的最大风险不是审计人员发现不了问题,而是有限的审计人员在面对如此巨额、密集的电网工程投资时,审计覆盖比例较低,因此审计人员应加强风险辨识能力,总结问题规律,在有限的时间里,不断提高审计时效,提升审计覆盖比例,尽可能降低审计风险。3.充分运用审计信息系统。供电企业已经创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审计信息系统,工程项目审计业已实现了信息化。按照“立足于用、重点在优、关键在人”的总要求,审计人员应不断加强学习,以优秀信息化审计案例为引导,强化非现场审计练兵,加大适应信息化需要的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努力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篇6

(二)跟踪审计力量有待提升

近年来,各高校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审计队伍建设,但离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需求仍有一定距离。一是审计力量的不足制约着跟踪审计工作的开展。随着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很多高校都在进行新校区建设,建设项目投资大,跟踪审计任务繁重。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编制和经费保障方面受到制约,部分高校还采用纪监审合署办公的形式设立内审机构,没有专职审计人员。二是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跟踪审计要求不适应。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备工程、管理、经济、法律、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但是,现阶段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受传统结算审计思维的影响严重,知识结构以会计为主,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复合型人才缺乏。据调查显示,浙江高校内审人员中74.5%的专业类型为会计师类、审计师类、经济师类等,45.5%的专业类型为会计师类,而工程师类内审人员只有4.8%,从事基建工程审计和修缮工程审计的内审人员严重缺乏。[2]三是对社会审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尚需加强。目前,许多高校由于自身审计人员少,大多数委托社会审计机构进行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对社会审计机构选用、质量评估等具体管理办法,也没有精力对社会审计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

二、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构建

(一)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构建的意义

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指高校审计部门及由其委托的社会审计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运用现代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对高校建设项目的投资立项、勘察设计、施工准备、施工实施及竣工验收等各阶段业务管理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连续、全面、系统的审查、监督和评价。[3]全过程跟踪审计在高校建设项目的规范管理、提升绩效和预防腐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有利于规范管理高校建设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金额大、控制环节多、计价次数多、处理关系复杂等特点,传统的结算审计属于事后审计,难以适应高校建设项目审计的要求。全过程跟踪审计克服了事后监督的局限性,审计人员提前介入到项目建设的各个重要阶段和关键环节,对建设项目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结算等各项工作,实施全过程全方位控制,能及时发现、纠正建设项目管理中出现的漏洞和问题,并向建设管理部门及时、准确、持续地反馈审计意见或建议,促进建设管理部门加强管理,堵塞漏洞,防范风险。2.有利于提升绩效全过程跟踪审计注重对高校建设项目的前期决策、设计、招投标的跟踪审计以及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有利于提高项目论证的可靠性、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在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从单纯的合同执行审计延伸到合同签订前对合同条款的审计,防止了因写入不合理条款而使高校建设资金损失的问题;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经常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了解具体的施工过程,能及时对工程变更签证事项的合法合规性、材料设备价格的合理性、隐蔽工程验收情况等进行审计,为后期的审计结算确认签证,并将问题和矛盾提前解决,避免事后相互扯皮。3.有利于预防腐败造成高校基建领域腐败案件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监督,决策、管理、监督三者之间未能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高校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使审计人员提前介入建设过程,通过对物资采购、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等各方面的行为进行跟踪审计,在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筑起了一道严密的防线,对权力形成制约,促使建设项目的各参与方一开始就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认真履行各自职责。通过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能有效预防舞弊案件的发生,使审计由“秋后算账”转变为防微杜渐,从源头上控制腐败行为的发生。

(二)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的关键控制点

根据高校建设项目实施的基本程序,结合我国部分高校跟踪审计工作的实践,可以将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分为投资立项、勘察设计、施工准备、施工实施、竣工验收等五个审计阶段。在实施审计时,可以在每个审计阶段设置审计工作关键控制点[4],有助于审计人员选准介入时机,把握审计重点和难点。1.投资立项阶段关键控制点(1)审查决策程序。审查建设项目立项决策程序是否合法合规,建设方案是否在多方案比较、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决策,是否经有效批复。(2)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真实、完整、有效,拟建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功能是否符合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学科发展规划和校园建设总体规划,投资规模是否适度。(3)审查投资估算。审查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是否合理、资金来源是否落实,投资计划是否得当。2.勘察设计阶段关键控制点(1)审查设计招标文件和设计合同。审查勘察设计等单位的资质是否符合建设项目的要求;勘察设计招标文件内容、合同内容是否合法、完整、准确,是否符合已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招投标程序及合同签订是否客观、公正、严密。(2)审查设计方案。审查设计单位和设计方案是否通过招投标方式征集;设计方案的论证,是否贯彻了优化设计和限额设计的原则;是否组织有关权威专家对图纸进行会审。(3)审查概(预)算编制。审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是否按程序进行评审,编制方法是否合适;概(预)算内容是否真实、全面,有无漏项或增项;编制原则和计价依据是否现行适用;设计概算与投资估算是否符合,施工图预算与设计概算是否符合。3.施工准备阶段关键控制点(1)审查招标文件。审查施工、监理、代建等单位资质是否符合建设项目的要求;招标文件内容是否完整、严密,其中的暂定价、指定价等的确定依据是否明确;程序是否合法合规,评标工作是否公平、公正。(2)审查合同。审查合同是否违反相关国家法律法规,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合同文本;合同内容与招投标文件内容是否一致,合同条款是否全面、合理,有无遗漏关键性内容,有无不合理限制性条件;合同条款表达是否清楚。(3)审查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审查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内容是否完整,编制说明是否与招标文件一致;清单项目特征描述是否清楚,是否有漏项、重项;招标控制价编制的依据、内容、取费标准和计算方式是否正确、合理。4.施工实施阶段关键控制点(1)审查隐蔽工程。审查隐蔽工程验收制度,如隐蔽工程现场签证的程序和手续等;隐蔽工程验收是否由建设管理部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审计人员共同到现场验收、签证,否则不予承认;隐蔽工程记录的内容是否详细,与工程造价有关的信息反映是否全面。(2)审查主要材料及设备。审查材料招投标情况,建设管理部门是否按照相关规定组织公开招标,对于不需招标的其定价方式是否与审计组共同确定;材料、设备的采购是否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价格确定是否合理;在材料、设备进场使用或安装前,是否根据合同约定对品牌、规格、型号、数量、价格进行确认。(3)审查工程进度款支付。审查所报进度是否与实际工程进度及实物工程量相符;进度款计量计价方式及支付办法是否与合同约定相符,是否存在重复申报、虚报的现象,工程预付款是否按合同约定扣回等。(4)审查工程变更和签证。审查工程变更理由是否充分,程序是否规范,要严格控制由施工单位提出的变更;变更、签证的手续是否完备;签证内容、签证材料价格是否真实;签证是否及时,事后补签不予承认;是否符合签证批准权限;签证计量计价方式是否与合同有关条款相符。(5)审查索赔费用。审查索赔证据是否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确实存在,是否反映实际情况;索赔证据的提出及取得是否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证据是否具有法律效率;索赔的工程量计算、套价、取费和工期是否合理。5.竣工验收阶段关键控制点(1)审查工程竣工结算。审查竣工结算资料是否完整,实际施工是否与竣工结算资料相符;工程造价结算方式与合同条款是否相符;工程量计算是否符合定额中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量单位是否一致,计算结果是否准确;竣工项目的单价计量、定额套用、相关规费和税金的计价标准是否准确、合理。(2)审查竣工财务决算。审查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依据和编制条件是否符合规定,数据填报是否真实、完整和准确;建设项目的内容与批复的概(预)算投资是否相符;建设项目结余资金是否真实,有无虚列来往帐隐瞒、转移、挪用结余资金的行为,债权债务是否及时清理;交付的资产是否符合交付条件,核算是否准确;工程项目完成投资是否超概算。

(三)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的运行程序

根据上述审计阶段的关键控制点,结合审计工作的常规程序[5],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运行程序可划分为三个步骤。1.审计准备(1)确定审计工作方案。高校审计部门依据学校年度审计计划、年度建设项目工作计划及相关规定,综合单项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审计立项,并确定跟踪审计工作方案,并报学校批准。(2)成立审计组。根据学校批准的跟踪审计工作方案,高校审计部门完成社会审计机构的选聘、委托和合同签订等前期工作,成立由社会审计机构和高校审计部门共同组成的审计组。2.审计实施(1)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审计组根据立项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制全过程跟踪审计实施方案,经批准后实施。(2)下达审计通知书。向高校建设管理部门下达全过程跟踪审计立项通知书和实施细则,明确告知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关键控制点的业务活动、具体送审要求以及相应的审计时效承诺等事项。(3)送交送审资料。对于全过程跟踪审计实施细则列为关键控制点的业务活动,建设管理部门应对送审内容进行审核,并根据审计时效承诺,提前送交送审资料。(4)出具审计意见书。收到建设管理部门相关业务活动的送审资料后,审计组按照规定的审计时效承诺,及时出具审计意见书。(5)反馈意见落实情况。送审业务活动审计完成后,建设管理部门应当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将相关业务资料以及审计意见的采纳与落实情况,以书面的形式报审计组备案。(6)出具阶段性审计报告。审计组听取被审计对象意见后,出具阶段性审计报告,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限期整改的要求。(7)开展竣工结算审计。在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管理部门提交完整有效的竣工结算送审资料,审计组开展建设项目竣工结算审计。(8)开展财务决算审计。在财务部门提交完整有效的竣工财务决算送审资料后,审计组开展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3.审计终结(1)出具造价审计意见书。高校审计部门出具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审计意见书,用于工程款项的尾款结算和审计费用的结算。(2)出具最终审计报告。高校审计部门出具最终的审计报告,如实反映跟踪审计过程中已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和尚未整改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审计意见和建议。(3)归档审计资料。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完成后,审计组对建设工程各阶段的审计成果资料进行收集、汇总、整理和归档。

三、提升运行效果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提升模式运行效果的基础

为了使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建设项目,应建立一套系统的规章制度。1.建立健全校内跟踪审计规章制度高校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以及行业主管部门颁布的管理办法和标准,围绕高校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在校级层面建立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制度,如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管理办法、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等,界定高校审计部门、建设管理部门、社会审计机构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范围、目标、主要内容及操作规程,形成完整、规范、操作性强的跟踪审计管理工作流程,既为建设单位制订项目管理制度提供可遵循的依据,也为审计部门提供衡量的标准;建设管理部门也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措施,如变更联系单管理办法、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合同管理办法等具体制度,与跟踪审计形成良好的制度衔接,使审计目标与建设目标协调一致,促进跟踪审计与项目管理的和谐进行。2.建立和完善委托跟踪审计相关规章制度当前,高校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基本上以委托社会审计机构或聘请社会审计人员的形式来开展,因此,建立和完善委托社会审计的相关制度显得十分必要。高校审计部门要细化对社会审计机构选聘的程序和要求,制定聘请社会审计机构参与审计组的管理办法。加强对委托社会审计的合同签订、过程监督、报告核实、质量评价等重要管理环节的制度建设,以确保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质量,如制定审计组岗位职责制度、重点审计环节工作流程、审计工作汇报制度、审计交叉复核制度、委托跟踪审计质量考评制度、审计组廉洁自律制度等。

(二)夯实跟踪审计队伍,是提升模式运行效果的关键

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可以由高校审计部门完成,也可以委托具有资质的社会审计机构完成,但要求跟踪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工程造价审计、财务审计及法律、经济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1.加强在职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高校要为在职内审人员开展职业规划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内审人员的业务能力;鼓励内审人员要勤下工地,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做好调查、咨询、协调沟通等基础工作,努力提高审计实战经验;要经常与兄弟高校及社会审计机构之间开展横向审计业务交流,为内审人员提供学习新思想、新经验、新方法的平台。2.适当引进具有实际施工管理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高校内部审计队伍,完善和优化内部审计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3.聘请社会审计人员或社会审计机构聘请具有与审计事项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参加审计组,或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社会信誉良好的社会审计机构实施审计,不仅可以减轻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工作量,而且可以提高跟踪审计的效率。为此,在开展社会审计机构的招标过程中,要加大对社会审计机构的信誉、审计业绩和质量、审计人员的学历、职称和工作经验等方面的考核,选择更优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另外,社会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一般都具有专业倾向性,在不同的审计领域其实力各不相同,因此,要根据技能匹配原则,选择与跟踪审计内容匹配的社会审计机构,聘请与审计任务要求相适应的专业审计人员,从而提升审计效果,保证审计质量。

(三)控制委托审计过程,是提升模式运行效果的保障

在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下,委托审计已成为高校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个主要控制环节。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频繁互动,容易使审计人员偏离监督者的定位,侵入管理者的职责范围。审计人员一旦越位,全过程跟踪审计所建立的权力制衡机制就会不复存在。因此,要强化对委托跟踪审计过程的监督、检查与控制。1.做好关键环节的直接控制把关做好建设项目的委托跟踪审计,除了受托社会审计机构按合同履行职责外,高校审计部门还必须做好关键控制点的直接把关,如工程量清单审核、招标控制价编制、合同审核、隐蔽工程签证、工程量变更签证、材料价格签证、工程进度款审签、竣工结算审计等关键环节。2.加强对委托跟踪审计的复核、检查高校审计部门要组织审计组进行定期汇报,讨论、询问有关问题,促进审计的深化和补漏;对审计内容相同的项目,要组织审计组集中对账,进行横向比较,揭示差异,促进平衡。另外,高校审计部门要加强审计抽查工作,抽查结果与审计人员的业绩考评及社会审计机构的聘用、报酬挂钩。3.明确跟踪审计的角色定位高校审计部门要建立事前议事机制,使审计人员做到到位而不越位,不代替建设管理部门的职责。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要避免口头答复的做法,对需要回答的问题,要通过议事机制来妥善处理。4.提高委托跟踪审计的时间效率高校建设项目有工期要求,每个环节具有时效性,跟踪审计的介入时间应先于或同步于项目建设的进度,才能及时跟进,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控制风险。跟踪审计要为提高建设项目的效率服务,而不是影响工程进度。

篇7

1.1 铁路竣工财务决算

铁路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是铁路基本建设成果的最终反映,是确定新增资产价值的依据,是进行建设项目投入产出分析测算及成本支出情况分析的重要基础。铁道部结合铁路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实际,制定铁路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相关规定,并实施铁路竣工财务决算工作,竣工财务决算由建设单位组织并负责编制,在初验合格和最终批准的概算后3个月内完成竣工财务决算报表及分析工作,建设单位及铁道部出资者代表对项目管理机构和合资铁路公司编制的竣工决算审核后报铁道部,并另附国家有关部门、部审计中心及铁道部委托的社会中介机构对项目建设历次审计决定和审核报告。

1.2 合资铁路运营管理体制

理顺合资铁路管理体制。目前,新建合资铁路一般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分离模式,以合武铁路为例,合武合资铁路建成投产后,合武铁路安徽有限公司拥有投资所对应的合武铁路设施、设备及相关资产,主要从事合武铁路运输业务,是合武铁路筹资建设、经营和安全管理及债务偿还的责任主体。公司委托上海铁路局承担合武线具体运输业务的实施,上海铁路局是具有较高的铁路运输专业管理能力和丰富管理经验的铁路运输企业,具有与受托业务相适应的运输管理优势,并有能力独立承揽受托的主要运输业务(资产实际管理者为路局的下属运营单位)。双方依据铁道部《关于新建合资铁路委托运输管理的指导意见》(铁政法〔2008〕232号)精神,本着自愿、公平、诚信、互利的原则,经友好协商一致,签订合武线铁路委托运输管理事项。

1.3 铁路竣工决算编制回顾

为加强铁路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财政部、铁道部财务司相继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规范铁路工程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

1.3.1 1998年2月23日,财政部印发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若干规定》(财基字[1998]4号)第四十条,规定了竣工决算和竣工财务决算的概念: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是竣工决算的组成部分,是正确核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反映竣工项目建设成果的文件,是办理固定资产交付使用手续的依据。

1.3.2 2002年9月27日,财政部印发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规定:基本建设项目竣工时,应编制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作为对建设项目财务情况的最终总结,竣工财务决算在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3.3 2002年12月6日,铁道部印发了《关于印发〈铁路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和交付使用资产编制办法〉的通知》(铁财[2002]92号)对竣工决算的定义是:铁路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是铁路基本建设成果的最终反映,是组建新增资产价值的依据,是进行建设项目投入产出分析测算及成本支出情况分析的重要资料。

1.3.4 2008年7月22日,财政部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08]91号)就中央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报及审核工作有关问题做了进一步明确。

1.3.5 2008年12月11日,铁道部印发了修订后的《关于印发〈铁路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和交付使用资产编制办法〉的通知》(铁财[2008]250号)规定:铁路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是铁路基本建设成果的最终反映,是确定新增资产价值的依据,是进行建设项目投入产出分析测算及成本支出情况分析的重要基础。工程决算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未编制工程决算的建设项目,不得组织竣工验收。

但是从实践中可以看出,竣工财务决算报表的编制在各铁路局、各项目建设单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编制的随意性很大,编制的深度均有不同。

2.竣工财务决算工作中存在问题

在目前铁路大规模建设的前提下,铁路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在现行管理体制制度下,也凸显铁路建设管理专业人员的严重不足,铁路建设管理人员大部分由铁路运营管理单位调入,未经过专门工程建设管理的系统培训,缺乏相应的实际经验;建设管理信息、沟通的反馈不及时、准确、全面,也为建设管理顺利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提高竣工决算编制质量和编制水平是改善铁路公司投资控制的必要手段和提升财务管理能力的重要内容。

2.1 竣工财务决算管理弱化

基本建设竣工财务决算是工程竣工验收的重要环节,正确核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以及办理资产交付和资金核销的重要依据,是考核基本建设计划和概预算执行情况,也是国家投入产出关系的核心和纽带,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已经突破其传统定位,更高的层次上与企业发展乃至国家的经济命脉密切相关,一系列重大而复杂的经济问题都以竣工决算为终结。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建设体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影响,竣工财务决算管理弱化的现象较为常见,建设单位只重视工程项目建设过程,而忽视了工程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竣工财务决算报告的编报质量良莠不齐,竣工决算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投资控制等问题较多;企业财务人员对基建项目的预、决算也不够重视,未能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我认为,目前铁路基建项目竣工决算面临的问题是:尽管制度性规定较多,但是各出其门没有形成规范体系。

2.2 信息的传递与沟通机制不完善

工程管理建设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多部门、多专业人员共同努力,工程概预算管理、合同管理、计财部、综合部、安质部、工程部(各专业工程师)、物资部、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力合作。

建立铁路基建项目的信息沟通机制(投资、筹资、资金、成本等),使信息能有效、及时的在内部各管理级次、责任单位、业务环节之间,以及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参建单位、供应商、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等有关方面之间进行沟通和反馈,信息沟通机制有效运行是竣工决算工作关键。多部门、多层次、多人员的管理信息传递与沟通机制不能有效完全运行。

2.3 投入支出与运营收益的不配比

合武线基本建设的投入支出与运营收益的不配比,根据铁道部的公布合武段营业计费里程为169公里,而根据项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合武线建设里程为212.3公里,通过比较,部公布的营业计费里程明显比实际建设里程少43.3公里,主要是建设里程两端与国铁连接的枢纽工程。在实际运营中,公司承担43.3公里部分的接触网电费费用。因此,公司的实际投资、运营成本承担与运营收入清算的里程产生巨大的差异,达到20%,从而导致公司实际承担的项目建设投资、运营成本承担支出与实际收益(清算收益)严重不配比。

2.4 工作人员经常变更阻碍竣工决算进度

工作人员经常变更工作岗位以及为工作需要调离本单位到另外更需要的地方去,对工程竣工决算造成一定影响。以合武铁路为例,合武铁路在开通运行之际,建设单位的主要工程技术人员、财务人员等管理人员调离合武公司,大量工程结算工作均未进行,由于在调离时交接资料不全面或者未办理正式交接,导致有部分清算单据(发票以及清算依据)丢失,造成新接手的人员对相关事项真实性无法判定虚实,相关的账务处理工作也无法正常进行,阻碍竣工决算进度顺利进行。

2.5 财务人员管理理念、管理素质有待提高

按照铁路基本建设“小业主、大咨询”理念以及定员编制的影响,与合资铁路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投资规模相比,合资铁路公司一般配备几名财务人员就显得人员太少,而且大部分财务人员来自运营单位,基建财务管理力量相对薄弱。特别是铁路项目开通之际,财务人员既要编制基建报表又要忙于编制运营报表,每日忙于各项纷繁复杂事务以及各种临时安排的调查资料、报告,难以静心思考一些深层次财务管理问题,进行统筹、细致的规划。

3.细化工作程序、加强内部控制是竣工财务决算编报工作高质量完成的关键

工程竣工决算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全面反映工程建设成果,必须细化、明确各部门、人员工作责任,定人员、定内容、定时间,具体工作分配,才能保证工作质量和成果。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坚持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按照授权审批控制要求,遵循预算控制、会计系统控制、投资分析控制的原则加强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近几年在我国,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中,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加强基建项目的竣工财务决算编报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建立竣工财务决算编报内部控制体系是建设管理体制发展的创新要求。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进一步完善工程财务竣工决算编制规范办法

随着铁路工程建设的大面积展开,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在铁路推广使用,管理上更加灵活、规范,资金筹集渠道更加多元化,这就涉及到更多的专业、人员,现有的编制办法已经不能适应工程管理的要求,新的形势迫切需要完善铁路财务工程竣工决算的编制办法,根据以往工程竣工决算编制中好的经验、办法以及结合铁路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管理办法,规范工程财务竣工决算的编制,为进一步推进铁路工程建设定额管理、技术指标数据提供借鉴。

3.2 加强竣工财务决算中枢纽部分资产界定

工程建设应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基本原则,对于前文提及的合武线建设里程与运营里程不一致产生的43.3公里,公司的做法是:依据建设里程,分运营清算里程和路局使用里程两段核算,具体核算出产生差异部分的资产价值。加强竣工决算管理工作为日后资产划分的财务清算依据,也为公司以后能争取路局对此部分给予合理补偿提供依据,合资公司铁路管理均存在类似的状况。

3.3 加强工程竣工财务决算事前控制工作

现代的内部控制制度理念不仅仅是制订制度、执行制度,而是建立工作一体化,系统的、全方位的控制,为了达到此目标,决算编报工作必须做好事前控制,从项目开工、立项之时,便以会计系统控制方式为主,对不相容岗位予以分离,结合概/预算控制、投资分析控制、财产保护控制等,做好竣工财务决算的一切基础性工作。根据铁道部、路局相关行业法律法规、政策,制定适用于本工程项目的建设标准和规章,具体的合同管理规定会计核算要求、财务管理办法、竣工决算编制办法等;对概算分劈、建设资金管理、末次验工计价,办理资金支付,用制度来保证充分发挥财务的监督职能,保证最终结算符合合同、符合财政部、建设部、铁道部的相关规定,将投资控制在最终批复范围内,保证资金支付准确、安全。主要体现在工程建设管理的过程中。

3.4 强化竣工财务决算事中控制工作

为提高竣工财务决算编报效率和效果,结合铁路基建项目管理工作实际,必须以流程梳理为基础,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会计系统控制为切入点,以关键控制活动为重点,设计全方位的决算编报内部控制体系。主要工作应体现在编制工作方案、及时清点资产及交付、办理各标段末次验工计价、计算甲供物资结余价值、确定决算总额,根据铁道部财务司要求做好相关表格填写、登记工作,要求公司职能部门、资产接收单位严格审核实物资产数量,做到不差、不漏、不错,在过程中努力做好财务控制工作。此外,应关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工作:

3.4.1 合资铁路在资产管理方面不同于国有铁路。以合武线铁路为例,工程建设完成后,资产委托上海铁路局管理,而上海铁路局要求其下属车务、工务、电务、供电、给水、车辆段等单位以及铁路公安等单位实施具体养护、维修、运行等职能,因此作为合资公司来讲必须加强资产数量管理,加强与各维管单位联系,特别是在资产交接时清点资产,以明确各方责任,确保资产安全。而竣工财务决算依据双方、多方单位确定的资产数量进行编制(各方均应建立资产管理台帐,于季度、年度底进行资产核对并相符)。

3.4.2 地方政府对铁路项目一般以管辖范围内实际征迁数量计算作为投入资本金计入股比的。工程项目概算内征迁投资由铁路部门负责出资,概算外征迁投资由地方政府负责出资,此外对土地证办证费用、耕地占用税、水利建设基金、个别征迁案例费用等要逐一计算清楚,对实施的征地拆迁费用要严格审价、审计制度,出具工程审价、审计报告,防范资金风险,也为下一步国家财政部门审计顺利进行提供充分依据,保证“工程优质,干部优秀”,为建设项目顺利完成画上圆满的句号。

3.4.3 甲供物资是工程建设管理单位为强化工程建设成本管理的新举措。甲供料管理也成为一个新的难点、新的课题,建设单位必须强化甲供物资材料的管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分阶段对已完项目对应甲供物资进行清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双方签认的“结余甲供物资清点表”,清点造册,妥善保管,并计算甲供物资结余价值,为竣工决算工作做好准备。

3.5 做好工程竣工财务决算事后控制工作

项目通车运营后,合资公司要结合若干会计期间可能对会计政策选择、成本核算、经营收益、资产及产权交易定价产生的重大的基础性影响,对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工作进行反思,对单项工程建设运营后产生的效能进行分析研究。

通过对一个工程的考核、分析、总结,对项目建设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予以披露、并对严重的问题予以批评,为下一个项目总结经验,提供有益的借鉴。

4.结束语

当前,全国又掀起新一轮建设合资铁路,为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满足人民大众出行的需要将作出重大贡献。铁路建设项目财务竣工决算的编制不仅要满足财政部门、铁道部主管部门对于铁路管理的要求,同时更重要的是合资铁路公司要为自身下一步运营管理以及如何提高运营效益提供清算依据,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提供决策依据,切实保障合资铁路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合资公司管理效益,更为铁路主管部门在制定合资铁路相关政策时提供理论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铁道部.关于印发《铁路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和交付使用资产编制办法》的通知(铁财[2002]92号).

[2]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08]91号).

篇8

工程建设项目是重资产类企业投资的主要内容,建设项目审计既是内部审计的重点领域,也是资本市场对投资进行监管的重要环节。对于以基础设施为主要资产的企业,如电信运营企业,其建设项目具有数量多、涉及面广、管理日常化等特点。传统的建设项目审计一般基于事后审计、被动式审计,依赖建设单位提供的审计资料,存在审计效率低下、制约因素多、审计质量不高等弊端。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和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内部审计须坚持业务创新,摒弃传统意义上的审计思维和审计方式,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审计效率和质量,实现流程再造,构建数据驱动、敏捷高效的审计新模式,这也是建设项目审计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通信运营商建设项目审计实践为例,探讨如何构建建设项目数智化审计方案。

二、建设项目审计特点分析

建设项目审计是对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或部分环节的真实性、合法合规性、效益性进行的独立监督和评价活动。按审计所处环节一般分为预算审计、全过程跟踪审计、工程结算审计、竣工决算审计(如图1所示),各阶段审计需求依据企业建设项目的性质及其管理规定而定。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建设项目投资立项、设计管理、采购管理、合同管理、工程物资管理、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竣工验收、财务管理、后评价等各环节的审查和评价。项目建设是投资形成资产的过程,为加强和完善资产监管,国有企业一般规定建设项目须通过审计方可正式竣工。建设项目审计与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等其他审计类型相比,其特点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建设项目审计已融入项目管理全流程,是其中一个环节;二是对审计机构来说,建设项目审计是被动式审计,当项目流程到达审计环节时,由项目发起者提交审计申请方可安排审计;三是审计结果作为招标控制价、施工费结算、项目竣工决算的依据,审计报告是建设项目档案的一部分。基于上述特点,建设项目数智化审计必须在项目管理流程信息化基础上,将审计环节嵌入项目管理信息化流程,才可发挥审计信息采集自动化、信息处理智能化、审计成果应用及时性等优势,高效支撑项目建设投资管理需求。

三、建设项目审计信息化基本流程设计

建设项目审计作为项目建设总体流程的一部分,当项目流程进展到应提交审计环节时,方可触发审计。预算审计、结算审计属于造价审计。一个项目一般会有多个单项工程,根据合同及施工内容性质、金额确定是否必须进行,可多次报审,也可能无须报审。竣工决算审计对整个建设项目进行会计核算,只允许报审一次。全过程跟踪审计是两种审计的结合,主要区别在于审计过程的日常跟踪审查和评价、审计阶段性报告的多次出具。建设项目审计业务信息化流程如图2所示:1.项目报审。当项目流程到达可报审环节时,项目管理人员收到项目报审待办任务,打开任务后展示需要填写的项目基本信息及必需的审计资料。项目基本信息应由系统根据前期信息、所处环节自动判断填写,不能自动判断或者可由人工修改的可以在此阶段人工填写或选择,所需审计资料凡系统前期生成的应有链接列表,未生成的方可人工上传资料。对于可多次进行的预结算审计,提交审计申请时应可以建立多次报审任务,但流程将仍处于本环节;对于无须审计的项目可填写说明,选择无须审计。必需信息均填写完成并经审批同意后,提交到项目或地域对应的审计管理人员,进行资料初审。2.审计安排。审计管理人员判定审计申请符合条件后,根据内部规定选择自行审计或委托外部中介审计,依据系统设定的权限提交审批或直接派发至对应的审计中介。对于合同约定需要对单个项目发送审计委托函的情况,此阶段由系统自动生成电子委托函发送给对方,审计中介可通过门户网站收到任务待办。3.审计过程监控。审计实施过程一般分为资料审查、现场勘察、定案确认三个环节。在此阶段多数需要审计人员与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多方沟通,必要时还可启动审计暂停,审计过程监控应实现三个环节的进展信息互通、审计暂停申请和审批、补充资料传递、审计时限超时预警提示等功能。4.审计报告审核。审计人员将审计报告初稿上传系统后,提交审计部门审核,一般通过审计管理人员和部门领导两级审核,并对本次审计质量考核打分。系统可内置审计报告模板,将审计发现的问题作为模板内容,并内置可选问题分级类别,审核通过的报告针对审计发现问题由审计管理人员进行归类,并纳入案例库,便于后续统计分析。5.审计问题整改跟踪。对于需要整改跟踪的重要审计问题,选择“整改跟进”选项后,审计问题将随审计报告一起发送给建设管理部门和其他配合部门,问题整改完毕后,由建设管理部门将整改结果及相关证明资料反馈给审计部门,形成问题整改闭环,并与审计报告一并归档。除上述正常流程外,还应考虑特殊情况下的审计报告调整,当审计报告已审批分发归档、后因特殊原因需重新调整时,须履行报告调整的审批流程,调整接入点一般应在上述流程的“审计报告复核”环节。与上述基本流程相匹配,还应建立对应的数据库及数据配置功能,如对中介信息数据、审计管理人员数据、审计资费数据等进行管理,实现审计任务的自动分派和审计费用的自动核算,并具备审计区域配置、审批人员及权限配置功能。

四、建设项目审计数智化应用方案

(一)建设项目审计数智化功能架构

建设项目数智化审计建立在工程项目流程各环节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期望结果输出、数据来源确定与各信息系统间的接口开发需求。从建设项目物资信息、造价信息、转资信息、合作单位信息等方面设计关联信息输出结果,从而将物资采购管理系统、LIS库存系统、合同管理系统、ERP系统等与项目相关的物资采购审批、物资出库领用和退库信息、合同信息、转资信息等审计所须数据信息,统一接入数智审计平台,实现多系统数据在审计系统内的共享、交互分析、稽核验证等功能。建设项目数智化审计基于智能工具应用及大数据分析,从而减少人工判断误差、降低审计风险、提升管控质量,数智审计平台的功能架构如图3所示。

(二)建设项目数智化审计功能应用案例

1.报审数据的系统间稽核与校验。将物资采购管理系统、LIS库存系统、合同系统、ERP系统与报审项目相关的物资采购审批信息、物资出入库信息、合作单位信息、转资信息统一在审计系统作业流程中呈现,同时引入AI能力,实现多系统数据和报审数据的自动比对、稽核与校验,输出多单匹配表,以便审计人员对异常数据进行重点核准。比如,依据出库光缆材料规格及数量自动核对结算表中敷设各规格光缆长度工作量,依据ERP转资数量核对设备、材料安装工程量等。2.报审时效性监控预警。为解决建设单位项目经理久拖不报审、历久难审的被动局面,更好地督促建设单位及时提交结算审计和决算审计,开发基于项目流程数据的“探针式”报审及时性预警功能,即根据项目前期预设的报审时间节点,统计验收后未及时提交结算审计或决算审计的项目信息,并对报审及时性进行统计和分析,自动提醒项目管理人员及时报审,实现事后审计向事前预防、事中控制职能转变。3.结算标准与定额标准、材料价格自动比对。在系统内建立工信部颁发的信息通信建设工程预算定额标准数据库,将运用通信工程定额的项目与标准定额中的定额编号、定额名称、人工工日数量、机械及仪表使用费进行自动匹配和稽核,提示未采用定额标准的子目。引入“爬虫”技术,抓取当地造价管理机构在互联网上的材料信息价,建立材料信息库,与建设项目开、完工时间信息匹配出相应材料价格,为项目材料审计提供结算标准和依据。4.基于大数据的异常结算费用预警和分析。按专业类型将同类专业的主要工作内容依据标准定额用工进行权重赋值,并将地域差别、特殊场景一并纳入权重值考虑,审计人员录入结算工程量,逐步积累各年各市同类项目结算数据,形成各专业标准工程量费用数据库,并形成各专业平均造价指标库。审计时可输入报审工程量,查看本项目单位工程量结算单价与造价库比较结果,也可定期对全省同类项目、不同地市的结算费用单位比值进行分析比较,对异常费用自动输出预警。5.基于NLP和OCR的审计结果准确性一键核查。为减少审计报告人工审核误差、提升审核质量及效率,在审计系统中开发基于NLP和OCR的审计结果准确性的一键核查按钮。当审计中介人员审结并提交报告及相关信息后,系统调用NLP、OCR智能识别功能,完成项目审计报告及附件内容的信息识别、提取和分析,完成审计报告、支撑附件、系统页面关键数据三单匹配稽核和结果一键展示。比如,在结算审计流程中,可实现“审计报告”“定案表”“系统页面”三个维度的“送审金额”“审定金额”“审减率”一致性一键稽核。6.现场勘察的真实性、准确性监控。为加强对审计中介人员外出勘察工作的监督及管理,开发现场勘察轨迹呈现功能,对勘察照片中的日期、时间、经纬度等信息进行分析识别并展示轨迹。对进行远程站点勘察作业的项目,依靠GIS定位技术建立偏离算法模型,比对实际勘察点与应勘察点是否一致。该功能可确保审计中介人员现场勘察工作的真实性,杜绝编造虚假勘察数据的现象。

篇9

通过预算、结算、竣工决算三类建设项目审计,防范投资风险,并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促进建设部门加强工程全过程管理。20XX年1至10月,建设部门送审项目共xx个,送审金额XX亿元。审定项目XXXX个,审定金额XX亿元,平均审减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建设部门送审XX个投资项目,投资金额XX亿元,年内全部完成并竣工决算审计报告;开展XXX全过程跟踪审计,审计总金额XX亿元,提出审计事项XX个,均获得业务部门认可并纳入整改计划。

2、多管齐下实现审计提质增效

一是加大协同,积极配合工程线条超长项目清理,持续缩短造价审计时长。截至20XX年11月,现场勘查XX次、三方对数XX次、四方会议XX次,XXX个长期未定案项目审定时长比往年提速18.49%。

二是通过嵌入式风险防控机制及后评估项目,持续提升造价审计质量。截至20XX年11月,组织造价审计机构签署廉政承诺书XX份,廉洁风险关键职位每季度开展面谈9次;通过后评估项目,对20XX年4月-20XX年9月审结的XXX个建设项目进行检查(抽检占比6.94%),涵盖基建工程、通信工程、网络维护以及物业维修项目,涉及XX个造价审计中介机构。 

二、存在的短板与困难

1、省公司建设项目审计新系统将于20XX年1月正式使用,目前待办工单目录未呈现流程环节、影响按优先顺序及时处理,报表数据输出等功能有待完善,影响审计工作效率。

2、20XX年省公司集中管理成本类送审项目后不再划拨内审线条成本类审计费,部分归属历史审计合同的长期未定案项目,审定后需支付成本类审计费,存在超管控金额风险。

3、集团公司工程管理攻坚行动对审计时效性要求高,送审资料完整性、单价和工作量核定存在争议,建设部门对审计时长、流程环节的预期,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影响审计服务满意度。

三、20XX年计划

新的一年,我们将抓住投资审计服务转型机遇,进一步优化信息化支撑手段,开展大数据分析监测,同时强化嵌入式风险防控,为建设部门做好服务支撑,有效防范公司运营风险。

1、立足投资审计服务转型,做好建设项目服务支撑

篇10

一、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竣工结算一般管理办法概述

高校基建项目竣工决算工作的质量关系到高校基建项目规范管理、建设成本控制和资金投资效益等关键问题,对高校日后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加强高校基建项目竣工结算管理工作,需要结合高校办学和财务基本方法,对竣工的基建项目进行严格的结算工作。高校的基建项目竣工结算工作应由高校指派专门的审计人员及时、准确地编制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并要求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机构积极配合高校审计人员做好竣工决算编制工作。原则上高校基建项目需在竣工后三个月内完成相关的竣工决算编制工作。在进行高效基建项目竣工结算过程中,要坚持对基建项目基本情况,包括建设内容、地点、施工方式、实际建筑面积和投资情况等进行严格的审核,并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说明并提出改进建议。在项目竣工结算中要坚持“先审核、后审批”的原则,保证高校基建项目质量,并实现项目投资收益最大化的管理目标。

二、高校基建工程竣工结算中的常见问题

(一)基建工程盲目上马,未能对项目中的投资、进度和质量进行控制

随着高校基础建设力度的加大和基建项目的增多,高校基建部T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在于对基建管理基础工作的忽视。在项目立项时,由于缺乏有力的论证、研究和资料依据,项目立项过程中多存在盲目性的问题。基建负责部门所出具的立项报告中也存在着顾此失彼、数据失实、资料不全等问题。尤其是在工程设计上,由于立项过于草率,工程设计单位的资质和能力常常难以达到标准,由于设计单位的能力不能满足高校基建项目的需求,致使设计方出具的设计图纸内容不准确、不完善,这不但使得高校基建项目前期费用投入增加,同时也给项目工程实施过程中高校对投资、工程进度和质量的有效地控制带来了困难。

(二)项目目招标管理不规范,给工程竣工结算工作埋下隐患

在高校基建项目招标过程中,由于基建负责部门缺乏必要的招标管理意识,项目工程盲目上马后存在着“干着看,完工算”的想法,导致高校基建项目虽然进行了公开招标工作。但是由于对基建设计理解不够深入,在中标单位的选择上还是依凭着项目管理者一些主观意见,对承包商的承建资质审核不严,使得承包商在混淆项目设计与施工方案上提供可乘之机。例如,承包商通过标书中的缺项或漏项等手段,采用不平衡报价法,提高工程项目报价,从而从中赚取差价。由于基建项目工期长、资金大、项目多的特点,在竣工结算工作中,承包商的这种做法很难被及时发现,极大地损害了高校的经济利益和建设项目的效益,同时也在高校和建设承包商之间埋下了各种纠纷隐患。

(三)竣工结算程序不符合相关标准

目前,高校基建项目竣工程序结算过程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对于已经竣工的高校基建工程,难以做到及时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并开展竣工结算工作。按照相关规定,高校的基建项目在竣工后三个月内完成相关的竣工结算工作,但是由于工程项目竣工后,在项目验收手续办理之前,期间所发生的任何费用,包括维修费用和其他费用都包含在基建投资的列项中。因此,部分高校基建管理部门通过延长办理竣工项目验收手续,人为性地拖长项目施工期限。同时在项目结算过程中,决算部门不按照国家和高校相关的财会制度算账,结算工作脱离项目实际,高估、冒算、弄虚作假等现象频发,使得高校在基建工程上的投资同其固定资产收益比例下降,项目经济效益受到了巨大影响。

(四)承包商私自修改设计方案或夸大项目工程量

在高校基建项目承建过程中,承包商往往为了自身的利益,在竣工结算相关材料的提供过程中,违反了诚信原则,出现了人为加大工程量、高报材料损费比例等问题。有些承包商甚至利用高效基建项目在设计和管理上的漏洞,故意不按照原设计图纸进行施工,肆意更改项目设计方案、改换建筑材料,以达到增加工程造价的目的。例如某高效建设承包商在承建高校图书馆工程中,私自更换馆内墙面涂料,单项增加项目投资达到百万元以上。另外,有的基建承包商为了赚取差价,私自将高校基建工程中的火灾控制工程、闭路电视监控工程、通风工程等外包给其他建筑企业,费用上报高校基建部门承担,却在工程款项中依旧包含了此部分内容,对单一项目进行了多次收费,致使高校基建项目成本增加。

(五)工程监理机构管理失当

工程监理机构是高校基建项目质量的保障和项目竣工结算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目前高校基建部门在对建立机构资质评估和审核上缺少严格的管理制度、监理工程师人员队伍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不高等问题,导致了监理机构对工程质量评判过程中难以站在认真负责的角度,而是随意签发承包商提交的文件和证件。由于缺乏有效的工程监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不但延缓了项目竣工阶段的结算工作,也给一些承包商施工单位提供了钻空子的机会,增加了高校的基建项目投资风险。

三、加强高校基建工程竣工结算的改进方法

(一)依法规范高校基建工程招标制度

为了保障高校基建工程竣工结算工作顺利进行与结算质量,在高校基建项目招标阶段就要严格把控项目招标过程中的项目勘察、项目设计、项目施工、建筑材料采购和承包商资质审计等问题。通过加强基建部门岗位控制和牵制作用,加强对高校内部基建部门的管理,防止出现由于内部个人利益导致的高校基建项目招标中出现营私舞弊的状况。同时应坚持对项目设计单位、承包施工单位、各项材料供应商的资质审核与评估工作,指派专门的项目负责人出具高校基建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及批复文件等,在施工前期就为项目竣工决算奠定基础。

(二)规范竣工结算程序,落实竣工结算管理

在高校基建项目竣工结算过程中,高校应按照建设项目计划书、建筑施工设计图、设计文件和国家规定的工程技术验收规范及质量评定标准等文件内容,通过成立专门的竣工结算评定小组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鉴定和考核工作,对新建工程的质量和使用能力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并对新建、扩建项目进行验收,保证在三个月内出具相应的建设项目竣工结算报告。对未竣工工程、长期拖延工期的工程和停建建的工程要督促承包方尽快做好工程收尾和验收工作。对竣工结算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上交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和解决。同时,为了彻底搞好竣工结算工作,结算过程应形成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面渗透。在事前及时掌握工程立项、招标、设计、施工方案和承包单位资质和信誉情况;事中全程参与工程建设,确认采购项目、材料定价、变更签订等内容;事后要对项目及时验收、结算。总之要通过对工程全程的跟踪分析,提高高校基建项目竣工后结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加强竣工阶结算阶段的审核工作

为了提高高校竣工结算过程中审核工作的质量,应着重从以下三个环节入手。

1、提前做好审核准备工作

确保基建工程项目资料齐全、完整和真实是开展竣工结算审核工作的关键。因此,在基建项目立项开始后,审核工作就应投入到前期准备的结算并收集和整理项目有关的资料信息。其中包括工程设计方案及图纸、招标文件、施工合同、投标预算书、以及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工程变更单、现场经济签证单、材料价格签证单等相关文件。通过对此类资料的认真整理、分析为后期的审核工作夯实基础。

2、准确核算工程量

高校基建项目工程造价的主体就是工程量费用。同样,高校工程量费用具有加大的弹性和隐蔽性。一般情况下,工程量的计算是通过高校施工设计图纸及内附说明、预算定额、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方案等项目进行逐项计算。为了避免施工单位在预结算过程中私自上调工程量,虚报、多报工程项目,审核工作一定要做到深入施工过程与现场,准确核实工程进行项目及变更项目,及时发现工程量计算中的重复计算、多加少减的内容,防止承包施工方高报和虚报工程量,获取更多的利润。

3、对审核承包商施工企业的结算书进行严格审核

为了加强对承包商施工企业结算书的审计效率,高校基建项目结算审计部门应编制一套完整的结算文件,比照并核实施工企业提出的结算书内容,对项目工程中的工程量进行核算。对比其中发现的多算、漏算和重算的项目,应及时同施工企业做好沟通工作,并上报管理部门进行再次审核和裁定。同时,要对工程项目材料计价、结算取费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进行审计,将其中不合理、高套、换算不正确的项目记录并上报管理部门,并根据最终结果出具审核造价汇总表,务必保证竣工计算审核工作的真实、准确和合理。

(四)完善工程监理机制

为了保证高校基建项目顺利进行,高校应逐步完善自身的工程监理机制。一方面通过事前资料的收集和比对,对建立单位的资质和能力情况进行评估与考核,在充分了解备选监理机构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建设项目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监理单位及监理工程师。在监理单位选定后,应通过合同的方式,明确监理岗位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并将工程竣工结算结果同监理单位的实际经济利益紧密结合,督促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进行严格的监察,总之,要严抓高校的投资建设工程在资金、进度、质量和安全四个方面,从而保障高校基建工程竣工结算过程的顺利进行。

篇11

1.1省公司建设部技术经济处主要负责制订公司电网项目初步设计评审管理、竣工结算管理、设计变更管理和现场签证管理制度、标准和办法;负责公司工程项目的造价职能管理;负责35kV~220kV(规模以下)电网项目初设审批和工程结算监督;负责定额站业务管理;负责所属技经专家队伍的专业管理;归口指导公司所属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相关业务工作。

1.2、省经研院作为省公司层面的技术支撑和业务实施机构,由省公司直接管理,业务上接受国网经研院指导,相关工作由省公司发展策划部和建设部进行归口管理。省经研院作为省公司规划设计技术支撑单位,对市经研所提供技术指导。

2 实行全寿命、全过程、全要素和全方位的工程造价管理

我省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涉及电网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全过程、全要素和全方位的造价管理,触及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在优化建设方案、设计方案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把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和核定的造价限额内。

2.1可研估算阶段,省公司层面主要参与并配合做好所辖工程可研估算、财务经济评价分析的编制上报;参与内部预评审等管理工作。建设管理单位配合做好可研阶段的收资工作,组织有关方面对土地征用费、环境及水土保持费以及主要设备价格和大宗材料价格等对工程投资影响较大的费用进行市场调研、现场核实、论证比较和预审后提交省公司。

2.2设计阶段,省公司贯彻执行国网公司初设管理规章制度;根据国网公司有关规定制定省公司初步设计管理实施细则;组织220kV及以上项目初步设计评审计划编制、上报和预评审工作;组织110kV及以下项目初步设计的评审及批复;组织500kV及以下项目初步设计系统方案复核(一次方案、二次方案);

2.3招标阶段全面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省公司层面负责工程量清单编制原则的审定;负责最高控制价或标底限价的审核;参与制定省公司有关招标标准管理规定。建设管理单位采用施工图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参与最高控制价或标底的审核;采用初步设计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参与最高控制价或标底的审核,负责在工程定标后及时向设计单位提供中标施工单位的投标报价书文件;负责清单编制基础资料的收集。

2.4施工阶段,省公司指导、检查、监督业主项目部的基建合同管理工作,并利用激励机制和制度对施工、设计、监理单位进行考核奖惩;监督、指导业主项目部对工程预付款和进度款的支付;监督、指导业主项目部对设计变更的管理,并对业主项目部的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负责审批其他重大设计变更;负责向国网公司上报改变了初步设计原则意见的重大设计变更。建设管理单位具体负责合同条款执行,对合同的执行进行过程管理,及时协调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审核施工承包商报送的进度款支付申请,上报项目用款计划,办理工程进度款支付手续;工程竣工后,参与合同结算;质保期满后,审核施工承包商提交的质保支付金申请;汇总、上报设计、施工、监理、设备供应商的合同履约情况;根据设计变更审定技术方案,审核设计变更费用变动预算,并判断设计变更费用变动预算金额是否已达到重大设计变更标准;负责在监理单位审核的基础上,审批施工单位提出的费用变更申请;负责督促、检查监理单位审核设计变更费用预算;负责督促、检查监理单位按月审核、编制《工程设计变更汇总表》。

2.5竣工结算阶段,省公司负责所辖范围内工程结算管理工作,审核确认所辖范围内工程结算,组织开展所辖220kV规模以下输变电工程结算集中监督管理工作;负责指导、 监督、 检查、 考核建设管理单位及业主项目部的工程结算工作;配合国网开展的工程结算集中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开展110k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竣工结算文件的申报备案工作。 建设管理单位制订工程结算审核工作计划;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结算书并完成结算审价;完成勘测设计费、监理费及其他费用的结算;完成竣工结算报告的编制并上报;根据省公司建设部的批复意见调整工程竣工结算;提供申请调概或动用预备费所需的基础资料和分析材料;依据省公司批复的调概意见在ERP系统内调整概算金额;负责在ERP系统内进行固定资产转资工作。

2.6竣工决算及工程造价分析阶段,省公司建设部配合省公司财务部门工程决算管理;协助省公司财务部门制定工程决算编制管理办法,统一决算编制格式、编制深度;积累竣工决算相关资料;组织开展省公司系统输变电工程造价分析工作;确定造价分析样本的选取原则、分析的深度、报告的时效性;造价分析报告。建设管理单位建设部(项目管理中心)配合本单位财务、审计部门完成工程财务决算、审计以及财务稽核工作;负责在竣工结算完成后提供所辖工程造价分析基础资料;配合省公司建设部或其指定的咨询机构开展造价分析工作,配合编制工程造价分析报告。

3 实行重点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3.1规范初步设计评审工作。组织制定初步设计评审工作手册,明确初步设计评审相关单位的职责和流程规范;加强评审计划管理和月度通报制度;落实国网公司初步设计深度管理要求,未达到评审条件要求的初步设计文件,不予评审,并在同业对标和综合评价中严格考核;开展初步设计评审质量典型案例剖析,集中查找工程初步设计评审工作中的质量和管理问题,提出建立评审工作评价和质量反馈机制等改进措施。

3.2加强工程造价过程管控。以工程量清单计价为基础,以建设过程工程量管理为抓手,严格规范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管理,通过加强过程造价控制,推进分部结算,使工程结算重心前移,提高工程结算质量效率。以工程投产时间节点为依据,制定月度工程结算计划,严格考核结算按期完成率;全面应用输变电工程结算通用格式和结算编制软件;加大与财务、审计沟通协调力度,准确掌握工程结算实际完成情况;组织开展220kV规模及以下输变电工程结算监督检查工作,督促各建设管理单位进一步加强工程结算规范化管理。

3.3加强竣工结算管理工作。

(1)江苏公司电网项目投运前,省经研院、市公司建设部(项目管理中心)及时组织尾工会议,对电网项目费用进行全口径的梳理,并形成会议纪要,明确所有相关事项的处理方案,确定电网项目结算闭环时间,督促相关部门及时办理结算。

篇12

1审计视角下施工管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掌握审计视角下施工管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不仅是需要行业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是提高行业工作人员工作热情、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有效性的前提条件,因此,本人就审计视角下施工管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进行了如下总结:第一,竣工图纸真实性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作为业内人士,我们都知道,竣工图纸是工程竣工结算的重要依据,而图纸内容和竣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是否相符,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造价。在实际进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发现,有些施工单位会把工程价格的调整情况呈现在施工图上。但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在工程竣工结算的过程中,会把工程价格调增的部分反映在竣工图纸上,但是对于工程价格调减的部分却没有任何体现。而这种现象的存在就会直接增加整个工程的成本,影响工程造价的真实性,不利于今后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签证不够严谨也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签证不合理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程的成本,影响工程造价的合理性。接下来,笔者主要以案例的形式来解释这一问题。某某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用到一定量的电缆,这就涉及电缆采购工作。但经过研究可以发现,这个工程所涉及的所有规模的电缆长度均有相关的签证,但是实际的规格和数量与竣工图计算的工程量却有比较大的差别,仅从主材这一项来看,就比竣工图算出来的报价高出40多万元。而经过对此问题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实际施工确实是按照施工图来施工的,仅仅有少量的电缆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但是线路走向都没有改变。施工单位主要是以采购电缆时核准长度为名来取得签证,而这种签证于情于理其实都是不合法的。之所以这样说,有以下两点原因,第一,提供材料的采购数量是施工单位自己计算的,所以,在实际采购的过程中,只能算作一种参考依据,不能作为结算的依据,结算的依据必须是施工图,而如果出现像案例这样的,施工单位自主结算,但是结果与施工图产生较大差距的,业主可以不予签证;第二,签证的内容完全可以呈现在竣工图上,而像案例这样,以电缆采购数量为依据来签证明显是不合法的。但实际上,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诸如案例这样的情况是时有发生的,而这对工程造价产生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第三,施工管理不到位同样会对工程造价产生较大的影响。从审计的视角来看,施工管理不仅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同样也是审计的重要对象,而由于施工管理不到位给工程造价带来影响的案例也是很多的。主要表现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决算时进行高度和冒算几个方面。例如,有一个工程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工程的有些部位预留套管,但是在现场勘查中,却发现,这些地方仅仅是用卷板放入墙洞中,并没有采取任何的固定措施,但是,在决算的过程中,这个工程确实按照图纸的要求按照柔韧性的套管来进行费用计算的。显而易见,这就是偷工减料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提高了工程的造价,而且给整个工程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而这一问题的出现与施工管理不到位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第四,系统调试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系统调试是施工工程涉及的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也是审计的重点内容之一。同样,会影响到工程的造价,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很多施工单位在进行系统调试的过程中,提供的调试报告既没有测试标准,也没有实际的测试数据,形式化、模式化的现象比较明显,但是施工管理人员却签署符合要求。施工方就会根据这样的调试报告计算相关的调试费用。而这一现象也是很不合理的,也容易让相关工作人员钻空子,从而提高工程的报价。

2审计视角下做好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工作的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知,从审计的视角出发,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是多个方面的,而且任何一个方面管理或者审计的不到位都会对影响工程造价的真实有效性。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和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就审计视角下如何真正做好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具体内容如下所述:第一,健全制度,明确职责。也就是说,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执行情况,以及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制定相关的制度规范,既要包括工程操作规范,也需要包括工作人员的职责,还需要包括与工作人员切身利益直接关联的奖惩机制,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各种损失和失误。第二,加强培训,提高素质。也就是说,要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定期地开展相关的讲座,加强培训和考核等种种方式和方法来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丰富工作人员的知识,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让工作人员做到自觉重视工作,自觉遵守相关制度规范。第三,加强监管,提高效率。也就是说,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设立独立的监管部门,还需要明确监管部门人员的职责,并做到人人肩上有责任的同时能够相互监督和督促,确保监管部门应有价值的切实发挥,提高工程施工的进度,缓解或避免各种问题的发生。

3结论

总而言之,从审计的视角出发,工程管理工作确实会对整个工程的工程造价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为了确保其起到积极正面的影响,使得工程造价变得更加科学合理,审计结果也更加真实有效,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充分地掌握审计视角下施工管理对工程造价影响的基础上,能够做到从全方位、多角度着手,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出更多建设性的意见和方案,在确保自身价值实现最大化的同时,真正地使得工程的造价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并促进施工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董元晨.造价审计角度下的工程现场签证管理研究解析[J].工程经济,2014(10):3-6.

[2]罗寿亮.造价审计角度下的工程现场签证管理研究[J].江西建材,2016(11):242.

篇13

一、跟踪审计概述

(一)跟踪审计的概念

跟踪审计是一种较新的审计方法,是指审计部门(通常是政府审计机关)组织对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合法性、真实性、规范性进行跟踪审计监督。从跟踪审计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跟踪审计可以实现被审计事项与审计实施的同步,被审计事项是审计发挥作用的主要对象,主要目的是规范被审计事项的高效运行,因此我们要从以下几点出发对跟踪审计进行定位:首先监督是跟踪审计的基本功能,虽然实施跟踪审计是在项目的中间环节中进入的,但是已经实施的局部事项仍然是审计评价的对象,对于局部事项的角度来看,跟踪审计可以说是一种事后审计,监督仍然是跟踪审计的基本功能;其次预防是跟踪审计的重要作用,被审计事项与审计的同步实施,可以及时的发现投资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更好的发挥出审计的预防功能;再次跟踪审计是一种审计的组织方式,并不是与绩效审计、财政收支审计相同的审计类型,最大的特点在于可以在投资项目的中间过程进行介入。

(二)跟踪审计的特点

从实际情况来看跟踪审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是对审计工作重点的延伸。投资施工阶段是传统审计工作的工作重点,然而跟踪审计是对建设投资项目全过程进行的审计,是对投资项目的质量和造价进行的全面审核和监督,加快了审计工作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进度,这样有利于建设单位及时的发现、解决问题,为投资建设单位提出项目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第二,实现了动态的审计。在传统的审计工作中主要是对项目竣工后进行审计,决算工作也是根据建设单位报送上来的决算资料,由审计部门进行一次性的决算,这样就,但是通过跟踪审计可以将投资项目进行分阶段分时段的动态审计,明确了审计工作的具体思路,缓解了审计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

第三,审计工作重点向事前、事中审计。在传统的审计工作中,由于在投资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由于一些建设单位不能够对审计资料进行详细的记录,降低了审计工作的质量。然而在跟踪审计中,审计人员可以深入到投资项目的施工现场中,可以及时的收集掌握工程建设中的相关信息,提高审计数据的真实性,避免施工双方纠纷的情况发生。

第四,可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节约了大量的审计时间。在实施审计跟踪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可以与监理、施工、建设方共同对投资项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跟踪记录,因此相关的工程数据就可以在施工现场立即算出,真正的实现了随算随签,降低了由于集中审计给审计人员带来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节约了大量的审计时间。

(三)国家投资项目实施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通过跟踪审计可以促进国家投资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国家投资项目实施跟踪审计有着以下的必要性:

第一,投资项目的特点和内容的需要。国家投资项目一般涉及到的金额较大,并且施工的周期较长,涉及到的领域也比较广,因此为了更好的反映出国家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就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审计,这样就可以使投资建设双方熟悉的了解投资项目资金收支的情况,监督投资项目中每一个阶段中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时的更正投资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跟踪审计可以有效的提高决策质量和投资效益。由于国家投资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所需要大量的资金,并且施工周期较长,因此保证投资项目建设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是促进投资项目顺利建设的关键所在,然而通过跟踪审计可以提高投资项目审计的正确性,提高投资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三,投资项目监督的必然要求。审查投资项目竣工结算资料是传统审计的工作重点,跟踪审计工作主要是对投资项目全过程进行的实地实时的监督、检查,改变了原来审计工作程序的单一性,审计工作人员的视野得到了开阔,可以为投资项目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第四,提高项目投资管理的客观需要。由于项目投资涉及到的金额较大,因此为了保证投资项目的顺利进行,就必须提高项目投资管理的水平,通过跟踪审计可以对投资项目进行实时的监督,避免项目投资中出现的问题出现,是提高项目投资管理的客观需要。

二、国家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模式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在2016年第一季度的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中,审计署重点组织对829个单位、1796个项目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并关注了以往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总的看,相关部门和地方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和存量盘活力度,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但一些单位和项目还有部分财政资金长期趴在账上,未能发挥资金效益。对1至2月份审计发现的影响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方面的78个问题、156.03亿元资金,审计部门出具了整改建议函督促整改,截至一季度末,已整改74个问题、统筹盘活资金155.28亿元,尚未整改到位和3月份审计发现未及时统筹使用资金97.08亿元,审计部门正督促加快整改。

由此可见从跟踪审计的特点来看,跟踪审计可以对国家投资项目起到实施监督,该案例中国家审计署实施的跟踪审计有助于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及时下拨财政存量资金,同时有统筹回收闲置资金,及时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作用,有助于落实好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