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效益情况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经济社会效益情况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经济社会效益情况

篇1

二、坚持六个注重,提升效能水平

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认真研究了今后一个时期的财政工作总体思路,坚持效能第一,明确了“坚持六个注重,在六个方面下功夫”,即:注重发挥财政职能,在支持发展保障民生上下功夫;注重创新管理体制,在精细化管理规范化运行上下功夫;注重谋划措施办法,在当好参谋助手上下功夫;注重倡导主动作为,在抓好工作落实上下功夫;注重加强学习,在能力建设上下功夫;注重转变工作作风,在强化服务提升形象上下功夫。进一步转变财政效能理念适应新的形势,不断加强全局效能建设,提升全局整体水平,充分发挥好财政职能作用。同时,我局深入开展“能力建设和学习提升年”活动,制定了分期分类培训计划,对全局干部进行轮训;建立局长、科长上课制度,推着局长科长学,带着大家学;建立课题调研制度,提高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走出去”制度,开阔眼界,取长补短;开展法律法规和廉政教育,提高全局人员的执行能力和自律能力,以认真负责的态度、雷厉风行的作风服务经济发展。

三、完善财政制度,促进效能建设

篇2

测度是数学概念,测度理论是实变函数论的基础。目前,测度理论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如可持续发展测度、信息测度等,主要还停留在测度方法的研究上。信息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日益依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档案是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利用成效是影响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度量档案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成为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重要课题,既能丰富档案开发利用的理论,也能更好地指导开发利用的实践,使我国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得以更深层次的开发和更为有效的利用,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理论方面,档案开发利用理论以往多侧重于开发利用的策略、方法等研究,对开发利用效益研究不多,而探究档案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测度问题,可完善对档案开发利用效益的评价,丰富和深化开发利用的理论。实践方面,这项研究能有效指导档案开发利用实践,促使档案信息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首先,测度档案开发利用的影响力,有助于坚定档案开发利用的正确方向,档案开发利用是对档案所承载的信息资源加工、输出、接收与运用的过程,以实现档案的使用价值,即档案信息对国家、社会组织及个人的有用性,从而实现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创造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所以这项研究可促使档案开发利用工作进一步坚持以社会需要为努力方向。其次,有助于发现档案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促使档案开发利用工作更加科学、高效。第三,有助于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进一步增强档案开发人员的积极性、创造力和责任感,不断提高开发工作水平,使档案开发利用的目标更明确,成果更实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为可靠、准确的信息资源。

2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测度的实质和原则

2.1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测度的实质测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的实质,就是对档案开发利用的绩效进行科学评估。测度作为数学概念,要求测度的指标和结果尽可能量化,但档案开发利用活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也是较为抽象的概念,不可能完全用量化的手段来准确测度。这个影响力究竟有多大?应该如何进行测度?笔者认为,采用测度的理念和方法来进行更实事求是,即通过科学评估档案开发利用活动的绩效,达到测度档案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这一目的。绩效就是对社会组织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投入产出情况的综合评价,本身就含有成绩和效益等内容,投入包括人力、物力、时间等物质资源,产出包括工作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方面的完成情况。绩效既包括工作结果,也包括工作行为,目前广泛应用于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甚至用在公共部门来衡量政府活动的效果。绩效评估是从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三个主要角度对管理活动进行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测评,因其综合运用了科学的标准、方法和程序,对社会组织或个人的业绩、成就和实际作为做尽可能准确的评估,因而能较全面、准确地反映社会组织或个人的绩效状况。绩效评估涉及很多方面,仅从基础理论框架上划分,绩效评估体系就包括评估对象及要素、评估主体、评估价值取向、评估的内容及指标体系、评估方法等。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绩效进行评估,就是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估原则和方法,对一定时期内档案开发利用活动中的种种数据及其成效等指标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做出真实、客观、公正的综合评判[2]。因此,测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可以借助档案开发利用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2.2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测度的原则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不稳定性,因此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也是动态的。为能较为准确地衡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必须遵循科学规范的测度原则,这对测度工作尤其是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

2.2.1目的性原则测度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指标体系的制定、建立、执行和反馈等一系列活动的目的,归根结底都是希望通过测度,找出问题和差距,寻求改进的方法,以达到更为优化的效果,为后续工作的科学决策和方案优选提供科学依据。所以,测度指标的选取必须目的明确,指标要客观、本质地反映相关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测度出档案开发利用的影响力,从而全面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目

2.2.2科学性原则一是测度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指标的选择与层次划分要符合逻辑思维习惯,且各项指标都要有明确的含义和目标导向,不能太抽象或似是而非,应为可量化的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可执行性;不能仅仅是定性的,还要避免选择模糊含义的指标,以免出现互相矛盾、标准不一、越界划分等错误;同时,指标层次之间的界限要明晰,但各层次指标并非孤立、分散使用的,而是要成为一个系统化的完整体系。二是测度方法的科学性。不能只选取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来进行测度,而应采用多种方法结合进行测度,这样得出的结果更具说服力,更真实有效。三是测度选取的代表性指标的科学性。对于有关的测度指标要进行筛选,所选指标必须典型、有代表性,能科学反映档案开发利用的水平及影响。

2.2.3模糊性原则人们构思一个复杂、系统的测度指标体系时会发现相当一部分指标可能属于定性指标,而且某些定量指标也很难用准确的数值表达,这是被测度对象的属性决定的。同时,测度行为本身也是一种“意识决定论”的体现,往往是测度者观察角度不一、测度方法多样。因此,借助模糊,将数学抽象思维模式应用于档案开发利用的基本理论领域,在追求准确完善的前提下还得允许一定程度的置信区间存在,以系统综合的指标效应反映总体的质量层次,测度效果将更为理想。

2.2.4动态性原则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应有不同的建设策略和工作内容;同时,用户新的和潜在的信息需求总是不断显现。由于测度对象始终处于变化发展过程中,档案开发利用影响力测度也应适应其规律,不断总结、改进,修正测度标准,在动态中保持相对稳定,以获得有效的测度数据,为完善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3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

力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构建测度指标体系是测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的重要环节,如何使指标体系更科学、合理,须遵循科学的方法,本文在分析经济社会环境下档案开发利用的影响因素基础上,初步设计了以下测度指标体系。

3.1测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需要考虑的因素档案部门是整个社会环境系统的一个要素,必然与其相互作用,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主要是档案部门的行为,因此,测度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不仅要考察档案部门内部影响到档案开发利用的因素,还要考虑这一行为与外部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影响。只有全面考察这些因素,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才能更全面、科学。

3.1.1档案部门因素档案开发利用就是由档案工作人员通过若干工作环节对档案资源进行开发,及时输出档案信息,满足档案用户的利用需求。档案部门内部影响开发利用的因素,主要有档案工作人员、馆藏量、档案信息资源的加工程度、档案信息服务的效果、有关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与法规等五个方面。档案工作人员是档案开发利用的主体和关键要素,其整体素质和结构状况直接影响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效。档案馆藏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丰富的馆藏和优化的馆藏结构有助于提高开发利用的效率,无馆藏就谈不到开发利用。档案用户除了需要原始信息,往往更关注经过分析、预测的综合信息,尤其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科技信息,这要求档案部门对档案信息资源深加工,下大力气做好层次深、专指性强的二次甚至三次性的信息开发。目前,档案部门的信息服务还不能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需要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加大档案网站和数字档案馆建设力度,提升信息服务能力。我国当前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政策法规体系还不够系统、完善,对档案信息的管理缺少协调和沟通,致使档案信息传播的不同系统职责不清,各行其是,成为制约档案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

3.1.2外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反映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与社会的相互影响。良好的政治环境有利于产生开放和开发档案的方针、政策,档案开发利用政策也影响着政治环境,如档案开放、公布制度的实施,配合了政府信息公开,维护了公民的知情权,从而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包括经济制度、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规模和产业结构等在内的经济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规模、速度、水平和效益。档案开发利用是服务性的科学劳动,需要大量经费投入,档案工作者主体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经济越发达、投入的经费越多,开发利用工作发展得越快。而档案部门只有做好开发利用,产生一定规模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切实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得到认可,获得更多的经费支持。文化因素指文化事业的发展对档案资源有必然的利用需求。档案真实记载了人类科学进步、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情况,是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储备形式。这一属性决定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与文化环境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科技因素指科技进步与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互为影响。现代科技大大加快了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提高了档案部门深入开发档案资源的能力。同时,档案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科技信息,运用先进技术对其深层次发掘并服务于科技工作,既充分实现了档案自身价值,也有力推动了科技进步。

3.2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测度指标体系设计据以上测度原则及影响因素,笔者认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的测度指标应包括三大类,一是档案开发利用规范,二是档案开发利用方式,三是档案利用效益。这三类指标中,开发利用方式主要反映开发利用活动的过程或行为,利用效益主要反映活动的效果,这两项指标都反映了档案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的直接影响;而规范是开发利用方式及效果的制度保障,对经济社会间接发挥着影响力。

篇3

为指导三峡后续工作规划顺利有序实施,规范实施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成规划任务,实现规划目标,国务院三峡办出台了《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实施管理暂行办法》(国三峡办函综字[2011]138号)(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提出“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实施要加强动态监测,建立覆盖三峡后续工作规划主要任务目标完成实现情况的动态跟踪监测评价体系。”

受国务院三峡办委托,国务院三峡办移民管理咨询中心从2011年起,对国务院三峡办批复实施的湖北、重庆两省市现代农业、苗圃基地、小区帮扶等3大类20个项目开展了持续2年时间的跟踪监测评价工作。在以上实践的基础上,本文对三峡后续工作规划项目跟踪监测评价的目的、原则依据、内容、指标体系、工作步骤进行初步探索。

1 跟踪监测评价目的

项目跟踪监测评价是对项目决策、准备、实施、竣工和运营过程中某一阶段或全过程进行评价的活动。项目前期阶段,对可研、评审、批准等决策情况以及资金筹措、招标投标、合同签订、勘察设计等准备情况全面评价,确保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项目建设期间,对实施过程、投资风险预警、工程建设进度与质量、实施效果及其影响进行调查研究和全面系统监测,利用监测指标,采用调查法,跟踪监测分析采用对比法,分析评价决策目标、技术经济、生态环境、社会发展、受益群体效益(就业、培训、收益),为项目决策和管理提供所需的信息,提高项目投资决策水平;项目建成发挥效益后,全面总结决策过程和实施效果,对比项目决策时确定的目标以及技术、经济、环境、社会指标,找出差别和变化,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得到启示,在改进项目管理、完善工作标准、推广技术成果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确保项目实现效益。

2 跟踪监测评价原则和依据

2.1原则

2.1.1坚持公正、客观原则。保证跟踪监测评价的结果真实性;保证概算、预算的准确性及决算的真实性;保证项目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项目投资效益。

2.1.2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受益群体效益相结合原则。在讲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统一的同时,更加注重受益群体效益和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

2.1.3坚持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跟踪监测评价的原则。从项目立项、可研、概算、建设过程、竣工决算、环境保护、后续运营等方面,依照基本建设程序和建设管理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评价。

2.1.4坚持国家政策导向原则。跟踪监测评价要充分考虑国家产业政策,具体实施中对政府鼓励和限制的产业、产品,要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上加以区分。

2.2依据

2.2.1《国务院关于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的批复》(国函[2011]69号)。

2.2.2《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实施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三峡办(国三峡办函综字[2011]138号)。

2.2.3《三峡后续工作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 (财企〔2011〕400号)。

2.3.4经国务院三峡办、湖北省或重庆市主管部门批复批准的项目技术设计文件。

2.3.5国家和湖北省、重庆市有关法律、法规。

3 项目跟踪监测评价内容

项目跟踪监测评价工作贯穿整个项目建设与管理周期,具体内容包括:项目前期:项目决策、项目准备的跟踪监测评价。

项目建设期:项目组织、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实施效果的跟踪监测评价。

项目竣工运营期: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成本效益、对项目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影响、项目可持续性发展的跟踪监测评价。

3.1项目前期跟踪监测评价

对项目前期的决策、准备等方面进行跟踪监测评价:

3.1.1项目决策:主要评价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评估和评审、审批或批准等情况。

3.1.2项目准备:主要评价资金来源和融资方案、招标投标、征地拆迁、合同签订、批准概算、勘察设计、开工准备等情况评价。

3.2项目建设期跟踪监测评价

对项目建设期的工程建设及财务管理等方面实施效果进行跟踪监测评价:

3.2.1项目组织:主要评价工程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目标任务分解及相关责任制落实情况、统计及信息宣传等情况。

3.2.2项目管理:主要评价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基本建设制度执行情况、质量和安全体系建立情况和效果、工程实体质量情况及工程验收、管护机制建设等情况。

3.2.3资金管理:主要评价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包括三峡办安排的资金、各级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项目业主自筹资金、其他方式筹措的资金以及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投资控制等情况。

3.2.4效果评价:主要评价项目预期效益完成情况,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受益群体效益(就业、培训、收入)、生态环境改善等情况。

3.3项目竣工运营期跟踪监测评价

对项目建成投产(或交付使用)后至第3年底,实际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及环境影响进行跟踪监测评价:

3.3.1达到预期目标或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

3.3.2成本效益分析;

3.3.3对项目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影响;

3.3.4项目可持续性发展。

4 跟踪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建立投资项目跟踪监测评价的指标体系,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评价指标分为工程技术、财务经济、生态环境、社会影响、管理效能等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包括一般性指标和个性指标。一般性指标包括社会效益、受益群体效益、财务效益指标等跟踪监测评价指标。个性指标是一般性指标未列入、结合投资项目不同特点和具体目标而设置的特定指标。定性指标指无法通过数量计算分析评价的内容,采取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描述和分析来反映评价结果的指标。

5 跟踪监测评价的方法

根据移民工程项目管理需要、项目特点,项目信息资料收集采用调查法,跟踪监测分析采用对比法(前后对比法、横向对比法和定向对比法),评价结论采用逻辑框架法。

5.1项目建设进度、质量

跟踪监测项目建设进度、工程建设质量。

5.2投资风险分析

对项目全过程或项目实施的某个阶段进行跟踪监测评价,是跟踪监测评价的重要内容。侧重于对单个项目建设成本、工程造价、投资控制分析。分析结论可作为三峡后续工作移民安稳致富、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施的参考依据。

5.3项目执行考评

对建设项目达产能力、实际运行能力、设计能力、差异分析、项目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进行评价,是跟踪监测评价的重要内容。侧重对项目建设实施过程和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评价结论可作为监控资金拨付的依据,可作为三峡后续工作移民安稳致富、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实施规划的参考依据。

5.4项目后评价

项目投产后或投入使用后一定时间,对项目运行进行的全面评价。侧重对项目决策初期效果和项目实施后终期效果进行对比考核,对建设项目投资产生的财务、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效益与影响及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评估。项目后评价成果(经验、教训和政策建议)可作为编制三峡后续工作项目实施规划和国务院三峡办决策的参考依据。

5.5项目效益分析

对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和效益情况及对项目涉及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是跟踪监测评价的重要内容。对定性指标由于无法直接计量其效益,可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抽样调查及与其建设规模、建设内容、资金来源大致相同的类似项目相比较,以评判其效益的高低。

5.6专项检查

侧重于对项目资金进度、使用、管理和财务管理状况的监督考核。

5.7跟踪监测评价需要的主要资料

项目涉及的政策法规、产业规划资料,各种规程规范;项目涉及区县公开的各种经济社会发展报告、年鉴,产业发展规划;移民工程规划设计、工程管理与财务管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程监理等资料;现场工作调查研究等资料。

参考文献:

篇4

二、高等医学院校肩负传播文明卫生理念的社会责任

高等医学院校负有创新文化、引领社会、宣传民众的使命。教育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基础,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通过教育,将文明卫生理念传播到城乡各地,尤其是农村。提倡新思想、新文化已近百年,但中国公众的文明健康素质还有待提升。一是科学文化素养薄弱。据调查统计,与发达国家情况相去甚远。二是文明卫生意识薄弱。国民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良习惯已为世人侧目。我国公民的卫生意识有待提高。三是现代健康意识薄弱。早在20世纪40年代,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了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包括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的现代健康观,被认为是现代社会医学和卫生革命的理论基础。

三、提供医药科技服务,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篇5

2.经济法功能的不同体现

(1)从整体上对经济法的功能进行分析。学者对经济法的研究成果破丰,比如,在研究经济法利益分配的之后发现,其根本是如何分配集团的利益,分配的目标不是个体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而是集团利益;在研究了经济法里的促进型发现,促进型经济法不但要将功能最大可能的发挥保守性与诱致性,还要通过不同方式来规范市场活动,指引市场动向,将促进尽可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2)从功能配合与互补的角度分析。行政法和经济法的区别在于,行政法的作用是保证经济自由、行政权力,而经济法的作用是保证秩序、控制市场竞争,它们的功能是相互作用的,不是单独存在的;民商法和经济法的配合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得出,经济法处于社会本位,它可以对民商法进行补充。因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经济主体契约不是绝对自由,所有权被限制、当平等性减弱时,民法里的弱点就体现出来了;在对社会法和经济法的配合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得出,社会法可以配合经济法社会整合功能,社会法可以保证社会整合的作用,而经济法可以发展社会整合作用。

(3)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经济法其主要表现在三点:首先,在研究时无法做到全面性,现在针对经济法的研究一般是经济功能的研究,而社会功能研究的比较少,或者只注重研究经济功能。一般会把社会功能当作一种从属功能,而不是特别鼻祖。其次,重点研究经济法的各种功能,不过对各种不同的功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的不够,比如怎样平衡不同功能间的矛盾等。最后,重点研究别的部门和经济法的配合和组合,更倾向于从外界的数据来分析经济法的功能,而不是深入了解经济法里的消化功能和不同功能的协同工作。

3.经济法的经济社会二元功能

以上研究表明,经济法存在社会二元功能。通过其产生效果的方面可以分成文化功能、社会功能、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这里面的社会功能与经济功能会对我国的发展产生明显的作用,而且这两种功能的联系也相对来说更紧密,它们组成了经济社会的二元功能的体系。总的来说,在经济领域的功能能看作是经济功能中的一种,而在社会领域里的功能可以看成是经济法里的社会功能。

二、经济法之经济社会二元功能之冲突

1.经济法之经济社会功能的冲突

(1)经济法的经济功能。经济法中的经济功能可以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平衡的发展、效率的发展。社会功能是说达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安全、正义、公平的目的。这两种功能的目的是一样的,社会功能可以使经济功能更好的发展,经济功能可以帮助社会功能展开。因为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的作用核心不一样,所以两者的功能也有着一些矛盾,会制约彼此发挥其相应作用。社会功能主要目的是社会更好的发展,尽可能的体现社会效益,但是经济功能的重心是经济的提高,它们的不同的目的会产生一些矛盾,这些矛盾使得经济法中的两个主要功能间存在了隐患。

(2)经济法的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冲突的内在根源。经济法里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的矛盾主要是社会生活和经济里的公平和效率的矛盾。尽管每个人对效率和公平的认识是不一样的,不过一般来说,效率主要是人们对经济效益和经济功能的看法,公平是人们对社会效益和社会功能的看法。经济法里的这两个功能一直是一种冲突的状态,当最大化的体现一个功能的作用时,可能就要相对来说的降低另外一功能的作用,这是现阶段不可避免的。

2.经济法之经济社会功能在具体领域中的冲突

(1)以收入分配领域为例。收入分配对我们国家的人民的经济、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国民经济能否正常的运作,也会影响到在社会生活中一些人们的社会正义公平和利益能不能达到,所以其拥有非常大的社会意义。不过站在经济法的经济功能的角度来说,想要提高效率就要尽可能的优化收入分配,这样可以达到持续发展的目的;不过站在社会功能的角度上来说,就要利用收入分配来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安全。尽管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不是独立运行的,在某些特殊的时期,它们的作用核心又是不一样的。另外,经济法中的这两种功能的矛盾不是仅仅和经济法律相关,它还和我们国家在某个时期的相关政策有一定的关系,与经济社会产关的政策可能会激化或缓解经济法中的这两个功能的矛盾。现实生活中,假如站在经济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视角来说,我们国家目前关于工资的立法难的主要原因也可以说是社会功能与经济功能的矛盾的更高层次的体现。

(2)以房地产市场领域为例。在房地产领域中,经济法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也不是一样的,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是对立的。比如,站在经济功能的角度来说,地产行业的壮大可以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这点在我们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实例。不过由于以前的政策等限制,地产行业的社会效益受到了重视,经济功能的强调,使得经社会能的体现不再是重点。但是如果经济功能的作用使得我们国家的民生出现了问题,社会功能又会被重新重视。所以,事实证明,在我们国家的地产行业中,经济法里的两个主要功能没能很好的协同合作。

三、经济法之经济社会二元功能的平衡

1.经济法之经济社会功能的平衡

(1)社会法对经济法的经济社会二元功能的平衡作用更为直接。社会二元功能的平衡受到的社会法的作用更明显,原因是,尽管社会法与经济法在社会功能与经济功能中的考虑重点不一样,不过,它们同时有着经济社会二元功能,有着社会和经济的两个作用。所以,可以使用社会法来补充经济里的社会功能的缺点,在体制里面直接产生效果,作用更明显,效果更好。有些专家说,在经济法中,社会功能不受重视,强调经济作用,就是说的在市场经济体制里面产生的效果。经济法在某种意义上讲是需要社会法来平衡其社会二元功能的,这非常有必要。这种情况可以利用社会法的规定、制度等来表现,比如,就业问题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它也是一个经济现象,这个问题是经济法与社会法都要考虑的,不过社会法从外而内的作用的效果更好。也有一些专家说,想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就业问题,社会法的作用倾向于修正和社会增效,而经济法倾向于经济增效与防范,它们的功能必需要配合、协同工作,才可能更的解决的问题。

(2)经济法是为了弥补民商法的缺陷而产生。民商法中是一些不足的,经济法可以完善这些不足,民商法在解决社会问题时会有一些缺点,而经济社会的二元功能中的经济法可以对其进行完善,补充;同样,想要充分发挥经济法的社会功能,也需要民商法的支持。所以,可以说,经济法里的社会经济二元功能同样需要民商法的平衡,它们彼此需要。将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做为分析对象,民商法可以利用侵权责任制度与合同违约制度来弥补消费者的损失,这就体现了民商法中的经济功能;经济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消费者的权力,来维护他们的权力,这就是经济法的社会功能。比如在土地管理和产权的领域,尽管经济法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有着经济作用,不过它主要表现的还是社会作用;在房屋拆迁与土地征收时,民商法能使用一些经济补偿手段来弥补相关人员的经济损失和权力,这样就可以对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进行一定程度的平衡。

2.经济法之经济社会功能在具体领域中的平衡

(1)以财税法中的税法为例

以财税法里的税法为例:我们国家的税收里的大部分会用在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水平上,比如公共设施的建设与社会保障,所以站在税收的角度来说,税法也有一些社会功能;因为税收不但是我们国家的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也是我们国家调控经济的一种方法,所以税法也有很强的经济功能。除了明确的制度,税法里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的矛盾与张力还可以在民生改善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有所体现。首先,我们国家可以收取合理的税务来改善民生和加快国家的发展,相反,不科学的税收也会阻碍民生的提高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税法里进行科学的改变来尽量使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达到一定的平衡,尽可能的降低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的张力。比如,个人所得税就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个税里有关薪金、工资所缴纳的费用是阶梯式的。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每个时期的生活成本都不同,所以我们国家会有针对的对税收进行调整。利用这种手段,可以体现税法的社会和经济功能,国家在通过税收来改善民生状态时也可以利用税收所得来加快经济水平的提高。

篇6

一、我县防雷减灾工作现状

通过对__防雷监测所的调研,自我县开展防雷减灾工作以来,我县各防雷部门始终坚持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防灾减灾的需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积极寻求政策支持,逐步健全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逐步形成了包括防雷装置安全检测、防雷设计审核、防雷工程验收、雷击风险评估等业务在内的防雷服务体系;建立了防雷工程设计及施工资质、防雷产品备案和准入制度;防雷减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我县各防雷部门在有效利用政府、政策资源,在贯彻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部门联动协调等方面取得了很多经验。__县气象局有效运用政府资源,在局里建立__县防雷减灾办公室,并成为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为防雷减灾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管理平台。我县防雷减灾工作流程科学合理,岗位职能分工明确,积极与建设局等部门协调,将新建建筑物防雷设计审核作为建设局发放开工许可证的前置条件,使新建建筑物防雷设计审核报建率基本上达到100%。但是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全县防雷减灾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防雷减灾服务意识淡漠,防雷减灾工作定位不明晰、社会管理职能薄弱、执法力度有待加强等都严重阻碍了我县防雷减灾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我县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我县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

国务院及各级地方政府非常重视防雷减灾工作,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明电[20__]2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20__〕49号)等文件强调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将防雷减灾工作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结合起来,加大防雷减灾工作力度。为构建和谐__、平安__做出积极贡献。

2、我县防雷减灾工作的紧迫性

据__气象局统计我县年平均雷暴日为56.4天,按地区雷暴日等级划分应为高雷区。由于目前社会公众防雷意识不强、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存在侥幸心理和不理解,这使的我县防雷部门开展防雷工作困难重重。

抗压能力低、敏感度高的电子信息设备的广泛应用使防雷工作更加复杂,另外,一些企事业单位在为电子信息系统安装防雷装置时,为了追求成本低廉,选用无资质的公司或施工队、采用质量得不到保证的防雷产品,防雷管理部门监管存在较大难度,为雷电安全防护埋下了隐患。

因此,加大我县防雷减灾工作力度,加强防雷减灾工作能力和水平就成为我县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我县防雷减灾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防雷减灾服务能力和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不相适应,仍然是防雷减灾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当前我县防雷减灾工作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

(一)防雷减灾工作的体制机制亟待完善。

1、在新形势下,防雷减灾服务意识不强,防雷减灾服务的定位还不够清晰,存在一些模糊认识。防雷减灾服务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安全是防雷减灾服务的最终目的。另外,防雷减灾事业从本质上属于公共气象服务的范畴。公益性是防雷减灾服务的本质属性。但目前,防雷部门工作理念、主导思想仍基本停留在简单的经济效益模式上,仅将防雷部门看作一个简单的创收部门。在工作考核工程中,将经济指标放在首要位置。由于新建建筑物防雷审计审核、竣工验收业务的经济收益比较突出,从而这一业务成为防雷部门工作的重点,而相对经济利益较弱的防雷装置安全检测、雷电灾情调查收集等基础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忽视社会效益、只重经济效益的做法与防雷减灾事业为公共安全服务的目的不相符。如果不转变观念,不能尽快将防雷部门从创收型部门转变为服务型部门,长此以往,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防雷减灾事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2、还未形成一套科学合理、高效快捷的防雷减灾工作流程。目前,防雷业务从最初的防雷安全检测发展到集防雷安全检测、防雷设计审核、防雷工程验收、雷击风险评估、雷灾调查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业务体系。但是适合该体系高效合理运作的工作流程尚未建立。表现在各项防雷业务文本表格不统一;由于防雷服务成本补偿性收费标准的制定和上报工作还比较滞后,导致了我县虽然形成了综合防雷业务体系,却因为没有相应业务的收费标准造成收费不统一、比较混乱等情况,既影响了防雷部门出具数据结论的权威性、有效性,也影响了我县气象主管部门的形象,阻碍了我县防雷减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3、部门合作与联动机制不健全,导致防雷工作开展中出现工作脱节甚至不了了之的情况。虽然各项法律法规的出台对规范防雷减灾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但是政策执行环境却不尽如人意。存在可操 作性不强、执行力度弱等现象。这与部门合作与联动机制不健全有直接关系。

4、社会防雷意识还比较淡漠。社会公众对雷电灾害及雷电防护认识不够,甚至存在着较大的误区。导致出现对防雷部门进行防雷安全检测、雷电灾害调查等工作不配合甚至拒绝等现象。

(二)社会管理职能还有待加强。

近年来,《气象法》、《浙江省雷电防御与应急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 ,确定了雷电灾害防御管理的社会管理职能,但是,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防雷减灾社会管理职能仍然滞后于防雷减灾事业以及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由于社会管理职能滞后,造成社会公众对防雷减灾工作的法律意识很淡漠,法律法规规定的防雷业务还不能覆盖居民小区建筑、电信等行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防雷减灾工作的全面发展。

(三)全区防雷部门人员编制不足,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防雷工作需求

防雷业务人员只有3名,无法完成每年防雷安全检测、防雷设计审核、防雷竣工验收等业务,造成防雷综合业务体系的脱节。必须要看到,目前防雷减灾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不是由单一原因造成的。比如造成防雷业务覆盖率低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执法力度不够,还存在着业务人员严重缺乏,防雷业务的现代化、科学化建设还不够等。

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刻分析我县防雷减灾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认清形势,明确思路,大胆探索有利于防雷减灾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解决防雷减灾事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努力推进防雷减灾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四、全面提高防雷减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不断提高防雷减灾工作能力

建立健全防雷减灾机制。防雷部门要在县局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防雷减灾工作协调响应机制,组建由多部门、多学科专家组成的防雷减灾综合队伍,共享相关防雷信息、对防雷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齐抓共管,逐步形成县局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面广的防雷减灾机制。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高效快捷的防雷减灾工作流程。科学合理的业务流程是防雷减灾工作有序进行的保证。要根据防雷工作的特点及机构、任务的调整,加强规划和设计,进一步梳理、调整、健全和细化各项服务的流程和规章,将防雷安全检测、防雷设计审核、防雷产品和防雷资质准入受理等所有防雷业务的行政审批、技术评价纳入到对外防雷审批窗口,简化审批程序。要结合当地实际和业务发展需求,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规范管理的原则,科学划分各业务科室工作职责、任务、考核评价指标,努力实现防雷岗位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加强防雷执法力度,保障各项法律法规得以实施。建立一支掌握防雷业务知识、相关法律法规并熟悉执法程序的执法队伍。加大执法力度,保障各项法律法规顺利实施,强化社会管理职能。

强化防雷减灾服务的保障措施。发挥部门优势和利用地区条件,调动政府、部门、行业、用户积极性,多渠道争取经费支持和投入。逐步建立以国家和地方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体,防雷服务成本性补偿收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

加大防雷减灾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开展雷电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利用电视、广播等一切手段提高全社会雷电灾害防御意识。重点加强学校、农村和雷电灾害重点防御地区防雷减灾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将雷电灾害防御知识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提高公众抗御雷电灾害的认识和技能。

(二)坚持以社会效益为首,推动防雷减灾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防雷减灾服务要立足于服务,要始终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理念。正确处理防雷减灾服务社会效益和部门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清醒认识:只有坚持社会效益为首,切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才能使防雷减灾工作常葆生命力和具备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过分强调防雷工作的经济效益,防雷减灾事业也得不到持续发展。

(三)加强防雷减灾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服务队伍专业化

多渠道发展防雷减灾人才队伍。在人员编制暂时不能解决的情况下,首先,要发掘气象部门现有人力资源潜力。积极探索和实践有益于解放基层气象队伍生产力的业务技术体制。寻求积极的用人政策,争取一定的聘用人员指标,采取灵活的用人机制。另外,通过局校合作等方式,加大对人员的培养力度,提高防雷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凝聚各类群众力量发展和壮大公共气象队伍,努力建立一支能够承担雷电灾害信息收集、雷电灾害防御知识传播等工作的社会化气象服务队伍。

篇7

(三)在选取指标时重视直接效益指标,轻视间接效益直接效益评价指标包括评价筹措资金方式、评价财务效益、评价经济效益等指标。在评价过程中通常以财务效益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为评价主体,例如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运行时间、缩短公路里程等指标。以沈阳环城高速为例,在进行后评价的工作中,选择的指标多为直接效益指标,例如区域建设布局、影响交通运输指标、财务效益指标等。而选择的间接指标很少,只有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国防力量、土地增值等几项指标。在整体效益中,间接效益也是其组成部分,忽视间接效益会让实际效益和评定结果之间出现差异,让效益后评价指标不能真实、全面、客观的对公路周边经济情况予以反映。

(四)细分社会经济效益指标缺少必要的深度对社会经济效益实施后评价的公路一般都具有社会影响力大、投资规模大的特点,这种公路在运营后,会影响到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格局和空间发展结构。评价公路建设项目所具有的社会经济效益,要研究公路对周边的自然环境、文化、社会和经济等在经验和学术方面带来的影响。因此要分析公路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现在分析指标将两种效益结合起来分析,没有深入细致的对各种指标进行深入解读,难以客观准确的体现出公路项目对社会和经济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二、构建我国公路建设项目获得社会经济效益所具有的后评价指标

(一)构建公路建设项目得到社会经济效益所具有的后评价指标的方法现在构建后评价体系的方式比较多,一般采用问卷调查法、整合法和分析法来。第一、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就是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到专业学者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整理分析并形成完整的指标体系的一种方式。第二、整合法。整合法就的以从前实践中认为恰当的指标当做是基准定位指标,根据要制定的新方式和目标对其进行改进和重新分类,让它更具完善性。在重新建立效益指标过程中,要运用使用率高的评价指标为前提,按照实际情况,完善和修改指标,并建立起全新的指标系统。第三、整体分析法。整体分析法是将具有多元化评价整体根据各个环节内在的联系拆分为很多子模块,接着将子模块继续细分,并描述、分析、评价各个指标。在分析社会经济整体时,要把社会经济效益分为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再细分各个效益,根据评价内容的差异制定评价指标。

(二)构建完善的公路建设项目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后所具有的评价体系现在我国对很多公路实施了后评价,但是公路后评价作为新生事物,其概念、内容、特点、作用等环节在认识上还比较模糊,需要加深了解。社会经济效益后评价在项目评价中的地位很重要。以下就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方面对后指标进行分析。第一、经济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指标是指公路建设项目根据本身财务状况、对公路周边经济发展的影响情况进行评价的一种工具,是评价其对国民经济做出贡献的根据,有直接效益以及间接效益之分。在传统划分的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的前提下,按照整体分析法细分层次探索评价因素,评价针对性强的指标。直接指标包括减少运营成本、评价经济效益、评价财务效益三个方面组成。其中评价财务效益有财务效益费用、投资回收期、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方面构成,项目主要按照交通部颁发的规章制度和财务制度共同选取。间接指标由评价对外交流、评价资源开发、评价经济环境等指标构成,主要从对经济环境有影响的环节对公路推动周边区域经济进行科学评价,其中包括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地区投资率、影响就业等指标。新建立的经济效益指标系统,在提高国民经济和财务受益指标的前提下,细分间接经济效益指标。第二、社会效益指标公路对周边社会生活具有很强的影响,建设公路的目标是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从保护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进步两个方面对公路实行社会效益后评价,社会效益指标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提高GDP增长率、转变思想等部分构成。对社会效益指标进行分析的前提下细分指标。在充分考虑截取数据的困难后,将该项目的社会适应性指标予以删除,最终形成公路社会效益的后评价指标系统。对评价体系进行指标简化,选择的指标要可以体现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不同层面,并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各种指标对社会进步具有的影响,增强公路项目社会效益。第三、环境效益指标公路环境效益评价是评价和分析公路环境,要以发展为前提,是评价公路效益的重要指标,也是公路运营和建设部门掌握公路发展方向、管理公里建设环节的重要依据。环境效益主要包括公路环境保护能否达到标准,环境指标能够实现等方面。具体分为保护文物古迹指标、开发景观效益指标、保护生态环境指标、土地占有率指标和环境持续发展指标等,从生态环境、景观开发、古迹保护等多角度评价环境效益,提高评价指标的广度和深度。

篇8

有机统一和最佳结合的生态经济制度制度是由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共同构成的。生态经济制度建设必须遵循生态学原理,特别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工业文明的发展目标是单纯追求GDP,用消灭生态价值来创造经济价值,在获得最大量经济效益的同时,毁灭了巨大的生态价值。整个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始终是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达到尽可能地更多的自然资源转化为物质产品的目的。人们把追求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目标,忽视生态上的要求,这种在生态上的巨大缺陷不仅不能实现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与可持续性的有机统一;而且造成了当今巨大的生态危机,更谈不上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和最佳结合。伴随着人类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人类要摆脱这场生态危机,呼唤一场文明形态的全面变革。这场变革就是生态文明的转型,以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对生态环境问题日益重视。理论界和社会各界开始对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进行新的思考,政府也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推动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1983年,环境保护被确立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到2007年,建设生态文明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我们党开始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要求,并提出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为执政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生态文明战略地位的提升,体现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在不断深入,建设生态文明自觉性在不断增强。同时,党的十报告还提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崭新概念,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定时代的高度。站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样一个高度,我们清楚地知道,生态文明新时代应该具有以下本质特征:(1)生态时代不仅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而且是人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两种发展关系是相互依赖、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有机统一;(2)生态时代的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是人与社会的社会关系,人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关系是人与人的生产关系;(3)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是生态时代的自然属性,人与人的协调关系,是生态时代的社会属性。这两种属性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生态时代的本质,这两种属性的协调发展,形成了生态时代的自然史和人类史,并推动生态文明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因此,生态时代的本质特征,就是把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移到良性的生态循环和经济循环的轨道上来,使人、社会与自然重新成为有机统一体,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与可持续发展[8]。在生态文明的新时代里,我们要以“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目标。要想给我们子孙后代留下更蓝的天、更绿的地、更青的山、更净的水,我们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党的十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坚持生态立国的基本国策,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针,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和最佳结合的生态经济制度。生态经济是一种与地球的生态系统保持和谐关系的经济,是人们在为实现自身利益努力的同时,将更加关注生态利益、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生态市场经济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相结合的经济,能够正确反映生态系统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和全部成本,能够有效地克服传统市场经济发展中不顾社会成本、环境代价而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缺点,使发展经济、保护环境、优化生态辩证统一起来并实现三者协调发展。因此,贯彻和落实“生态立国”的基本国策和生态经济优先发展的根本方针,其实质就是经济社会活动全过程的生态化变革,其目的就是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整合过程[5]11。

篇9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及其表现

企业是一个社会的微观经济细胞,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转型期,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些企业过分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损害利益相关者权益。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员工、债权人、顾客、供应商、竞争者、国家。受到利益驱动,一些企业的短期行为严重,这些企业只注重追逐企业自身当前发展优势,而忽视长远发展,造成企业形象受损、企业生产和经营陷于被动,导致企业在市场中失去竞争力,甚至被市场无情淘汰。例如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产品,虚假广告盛行,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三鹿毒奶粉事件”导致三鹿企业轰然倒下就是一个典型例证。在企业内部,企业不履行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随意延长员工的工作时间,任意克扣和拖欠工资;员工们的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人身安全没有充分保障,对员工造成身心损害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企业之间缺乏诚信,导致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元,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一些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破坏环境现象十分严重。一些企业竭泽而渔、大肆排污,造成人类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十分紧张。在巨大社会消费需求的带动下,一些企业采取传统的粗放生产方式,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盲目地消耗自然资源,尤其是一些不可再生资源,导致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恶化;许多企业只顾赚取利润,不考虑环境保护,任意排放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噪音污染严重,给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这种资源浪费型和环境破坏型的生产方式使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

大部分企业公民意识十分薄弱。中国企业的公民意识还很薄弱,还没有承担起一个企业公民应履行的社会责任,这在全球化的竞争中使企业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企业既是经济人,又是社会人;企业行为既是经济行为,又是社会行为。企业应该像公民个人那样,成为对社会的福利与发展履行社会责任与义务的社团公民。在当前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中,一些企业要么社会责任意识缺乏,要么社会责任价值观念狭隘,在社会责任实践中急功近利色彩非常浓厚,没有从企业公民的角度出发,把实现社会责任当成内在的责任和义务。

经济法理念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必要性的考察

根据经济法理念,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具有必要性,具体表现在:

社会责任本位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灵魂。经济法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通过经济法律对社会经济关系的调整,保障经济总量平衡,优化经济结构,维护竞争秩序,协调社会再分配,将经济个体行为纳入到社会整体利益的框架中来评价,以促进经济正义、自由、效益和安全。从社会本位出发,经济法的效益观应表现为一种社会效益观,这种效益观追求的社会效益,并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它更是宏观经济成果、长远经济利益以及社会福利、人文和自然环境、人的自由和自身价值等诸多因素的优化和全面发展。对于企业而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首先要能够立足并生存下来,在此基础上还要切实承担起保护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尤其充分保障企业员工、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企业应当恰当地运用法律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规定,在个体利益最大化和社会整体利益之间寻求最佳的结合点,企业社会责任的灵魂在于追求企业自身利益与社会各方利益的平衡与兼顾。

公平正义理念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公平问题是一个人类价值问题,是人类的一个恒久追求,是政治社会中所有价值体系追求的一个最高目标。①对于企业来说,坚持公平正义观同样是时代赋予企业的要求,从法学角度看企业承担一定社会责任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作为“社会人”,企业的社会责任应是权利与义务、职权与责任的统一。一方面,企业是社会的一分子,其经营活动与社会息息相关,社会赋予了企业以生存的权利并为企业提供了各种资源,离开了社会环境企业将难以生存;另一方面,企业的经营行为又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企业经销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在质量、性能、价格以及使用安全等诸方面都涉及到社会成员的经济利益、人身安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过量地排放废气、废水、废物等造成环境污染,进而带来外部不经济的问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因此作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经济组织,理应对自己的全部行为及其后果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唯有如此才能保障经济法的实质公平正义的实现。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目标。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而且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经济法可持续发展理念主要表现在通过构建完备、贯彻可持续发展精神的经济法律制度规制人们的短期经济行为。企业应当站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履行企业在现代社会的责任,使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统一起来,为本企业和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企业要关注员工的切身利益,缓解劳资矛盾,切实保护消费者、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样才能打造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经济秩序,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解决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问题的对策

企业社会责任是当前我国所有企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因而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也应该具有整体性、全面性。应该从对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和强化人手到建立健全制度化评价体系逐渐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推进战略,从而全面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具体建议如下:

企业应培育并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企业应超越狭隘的自我利益,确立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价值目标,把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转化为企业的自觉行为,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企业应把履行一定社会责任作为树立企业公民形象的条件,因此企业应把社会责任的实践作为企业管理的必要内容,做到有明确计划、有专门部门、有一定经费保障、有可操作的规范化管理程序。

企业一定要把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绝不能走只顾自己,牺牲社会利益和生态环境的老路。企业要具有长远眼光,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

积极制定和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评价体系。国家应尽快制定和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评价体系,帮助企业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使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尽快与国际接轨。大力推行企业SA8000f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认证活动,SA8000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认证体系,不仅明确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规范,而且将企业的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结合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规范企业的行为。

加大对社会责任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使企业树立法制观念。目前我国出台了众多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法律、法规,诸如《公司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职业病防治法》等,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提供了明确法律依据,并提出了具体的法律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监督,对企业行为要充分了解,并做出定期评估。对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给予表彰,对那些严重违反劳动法、生产安全法和环境保护法的企业提出批评或惩罚,从而引导企业转变观念,朝着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向发展。

加强公民、消费者、媒体等的社会监督。作为社会公民或消费者应该树立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积极主动参与到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行为的行动中去,创造一种企业不能违背和不敢违背社会责任的社会大环境。社会媒体也应利用自身的舆论优势,宣传报道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行为,形成社会模范效应,同时在道德上谴责那些恶意规避、漠视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形成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的良好氛围。

篇10

随着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文化资源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资源,美国著名经济管理学家德鲁克指出,今天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绝对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法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认为,各种文化价值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根本性作用,是抑制和加速增长的动力和基础。从文化资源来看,文化产业集群并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出现和形成的。文化,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历史性和民族性。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化产品开发提供了潜在的可能,会促进文化产业的形成,推动经济的发展。黔东南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东邻湖南省怀化地区,南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河池地区,西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抵遵义、铜仁两地区。境域总面积30223平方公里,总人口441.7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81.87%。世代居住着苗、侗、水、瑶、壮、布依、土家、仫佬、畲等30多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并传承着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原生民族文化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种类繁多,精彩纷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就有38项之多。这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苗寨—雷山西江千户苗寨和最大的侗寨—黎平肇兴侗寨,有粗犷奔放的狂欢舞蹈—反排木鼓舞,有“行云流水”之称的苗族飞歌,有“天籁之音”之誉的侗族大歌,有独具特色、原汁原味的姊妹节、芦笙会,有记载镌刻历史的精美而斑斓的侗族、苗族服饰,有独特的苗族银饰锻造技艺、民族器乐制作技艺,有流淌千百年的“以歌养心、以舞养身、以酒养神”老百姓的普通生活,等等。黔东南被国内外游客赞誉为“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博物馆”、“人类保存的最古老的歌谣”。更是被誉为“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1]。黔东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厚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为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无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创新是黔东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黔东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由于历史原因、基础落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发展的任务艰巨,难度大,责任重,必须依托自己的资源优势寻求一条跨越式发展的道路,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跃升。所谓“跨越式发展”,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落后者对先行者走过的某个发展阶段的超常规的赶超行为。既然是“超常规”,它就不是通过单纯地加快速度可以实现的。它必然要突破传统工业化道路中单纯追求“速度型”增长,避免经济发展中的短期行为,以及“单项突进”的发展模式,而追求一种速度与效率并重,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兼顾,经济和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2]。作为新兴产业,民族文化产业生产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物品和服务。它并不像传统工业十分依赖自然资源,而是主要依靠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整理、开发、生产与商业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创造出一定的经济与社会收益,没有环境污染,追求自然资源低消耗的经济成长路径,是一种低碳经济模式,可以缓解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可以改变社会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使社会、经济、环境之间达到协调发展。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民族文化产业具有资本循环周期短、投资回报率高及强辐射性、高渗透性等特点,可以从各个角度扩展和提升生产力,产生较强的资本积聚,形成庞大的产业链条,创造巨大的高附加值,产生巨大的效益放大效应。一个运作成功的民族文化产业项目,可以在短时期内为投资者带来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回报。如阳朔的“印象•刘三姐”、丽江的“丽水金沙”等就是很好的成功实例。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不断深入,经济与文化更加相互融合,文化产业在经济产出中的贡献率将越来越显著。因此,民族文化产业就成为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殊道路。民族文化是黔东南最具优势的资源,依托自身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黔东南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三)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创新是黔东南社会和谐构建的助推器

文化产业不仅可以直接产生经济影响,而且对社会的文化资本以及社会资本有着长期而重大的影响,是社会资本积累的重要方式,推动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价值判断的模式,利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利于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一方面,技术理性的膨胀日益对人的精神领域产生僭越和侵蚀;另一方面,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物质需要已逐渐转化为文化需要。在这种情况下,黔东南加快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生产出更多富有人性和精神内涵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仅可以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可以起到愉悦身心、健全心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生存质量等作用,是和谐黔东南建设的精神支点。

二、黔东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创新的对策

(一)创新理念,激发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源动力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理念不更新,就不会有创新的行动,创新理念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1、科学发展的理念。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如认为文化是“虚”的,只有经济才是“实”的,看不到文化产业是文化和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发展文化产业就是文化彻头彻尾的商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等等,要从这些观念中解放出来。在摸清本地民族文化资源(包括文化遗迹、历史文物、民居建筑、服饰、饮食、乐器、歌舞道具、宗教器物、交际礼品、工艺产品、生活用具、生产工具等有形文化资源和神话传说、史诗谣谚、故事寓言、音乐舞蹈、节庆活动、民间习俗、人生礼仪、宗教祭典等无形文化资源)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文化发展战略,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促进民族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2、和谐共融的理念。即和谐文化建设理念,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和内在支撑。发展民族文化产业,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用和谐的理念、态度、方式,来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传统文化理念。3、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理念。即坚持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社会效益是经济效益实现的前提,经济效益是社会效益实现的保障,没有现实的经济效益,就没有长远的社会效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转变职能,做到管办分离,对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实施宏观调控和依法监管。4、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联姻的理念。文化产业离不开高新技术,高新技术需要文化产业。增强市场意识和使命意识,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体现比较优势,立足市场打造品牌;要制定政策引导高新技术进入文化领域,运用高科技手段,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力推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多层次开发;加快数字化、网络化建设;通过运用高新技术,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形成共栖、融合和衍生的良性互动关系,不断形成新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二)创新机制,优化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机制是谋划民族文化产业有利的条件,可以吸纳各种资源的深度投入,获得跨越发展的重大平台和载体。1、政策导向机制。由于民族文化产业有其“文化”特殊性,它的社会效益是支撑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更需要出台切实可行的加快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用政策来引导各种资源流向文化创新、催生各种创新要素的产生和集聚,鼓励各种力量参与发展民族文化产业。要加大对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的扶持力度,采取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扶持有发展前景和竞争力的民族文化产业项目,引导民族文化产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提高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贷款比重,帮助有条件的文化企业直接融资,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介入民族文化产业,多渠道筹集民族文化创意发展资金;要将民族文化产业的重大基础设施和标志性工程,纳入重点工程管理,将民族文化产业科技攻关项目纳入科技攻关计划;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每年投入文化事业经常性增长幅度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政府要将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创意纳入财政预算或设立专项发展基金,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和文化产业壮大的专项工作,并逐年增加;政府健全与完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与功能设施服务体系,积极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意和内容向不同价值链渗透与融合的产业组织氛围与发展环境,促进民族文化产业的广义创新系统耦合;要制定相关的法规,避免受现代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而使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娱乐、节庆活动变异和退化,使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2、人才机制。文化创新和文化发展离不开人的参与,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加快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关键。一是大力培养民族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技术人才。从政策、环境等方面提供支持,为民族文化产业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条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尊重文化人才成长规律,定期举办民族节庆和各种文艺比赛,让民族民间艺术发扬光大,也为文化人才提供锻炼机会,支持中青年文化人才尽快脱颖而出,扩大名人效应。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把引进文化产业尖端人才纳入人才引进计划,积极从外部引进专家型人才,加快文化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步伐,提升民族民间文化产品的档次,生产独具特色的文化精品。三是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要营造适宜民族文化产业人才的生存环境,致力于创意阶层崛起,重奖贡献突出的文化人才,充分调动文化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3、社会参与机制。民族文化产业是通过文化产生经济效益的,当地居民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因此要积极提升当地居民的参与层次,使当地居民能参与到民族文化产业之中去,采取措施保护当地居民的利益,从制度方面保障其在民族文化产业中享受一定的收益;要积极支持培养“乡土艺术家”,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要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避免居民生活环境恶化。4、舆论支持机制。要大力加强宣传力度,全面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新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舆论环境,使全社会理解、认同、支持、参与、崇尚文化创新与民族文化产业;配备足够的媒体资源,大力宣传民族文化产业、文化创新型人才和文化创新型成果;以各种宣传手段,引导社会关注各类文化创新活动;在社区教育活动中,加强文化创新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形成全社会浓郁的文化创新氛围。

(三)打造特色品牌,培育民族文化产业竞争力

黔东南独具特色、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由于诸多原因,特别是未经产业化运作,始终未能在营销和市场竞争中形成品牌,“养在深闺人未识”。所以,黔东南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必须打造唯我独有、唯我是优的民族文化的特色品牌,创造品牌效应,增强民族文化产业的竞争力。1、对民族文化的特色精华进行认真分析、筛选,抓住最具有独特性的东西,精心策划和定位,确立鲜明的主题,树立新颖的形象。2、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全方位、系列化、经常性的宣传和促销,实施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事件和营销项目,进行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和对外交流,提高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将文化品牌不断推向世界,推向未来。3、选择差异性发展模式。民族文化产业品牌的创意是在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实现的,不同的文化资源开发应有不同的发展途径和开发模式,要注意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

(四)构筑产业链,推动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

1、依托文化资源和品牌优势,借助地域集中形成的集聚效应,根据不同的产品特色,大力发展与专业市场关联度紧密的产品制造业集群,努力培植手工艺品、特色农产品、休闲食品等产业集群,使这些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优势行业迅速成长。2、充分利用建筑、服饰、歌舞、器物、神话、传说、语言等民族文化符号发展创意产业。将大量的民族文化符号与象征元素运用在产品的生产与消费过程中,让产品成为文化意义的承载者,从而大大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创造出新的盈利模式和盈利空间。3、运用高新技术,提高民族文化产品和民族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丰富民族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催生新的文化业态,促进文化产业与民族教育、民族科技、民族信息、民族体育、民族旅游、休闲等产业联动发展,形成新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篇11

1引言

引大入秦灌溉工程是将发源于青海省的大通河水自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天堂寺取水,东调至永登县秦王川,至白银市武川区、白银区的跨流域供水工程,地跨甘青两省六地市县区,是甘肃省规模较大的跨流域自流灌溉工程。灌区每年设计引水量4.43亿m3,总灌溉面积5.73万hm2,可以解决秦王川地区36万农民脱贫致富,年均农林牧业总产值可达3.84亿元,工程自1994年投入运行以来发挥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了灌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不断提高灌区群众生活水平,稳步发展农村经济,促进人与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对改善灌区的气候,建设兰州新区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由于引大工程地处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农业供水定价和民生水利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引大工程农业供水定价现况、成本测算分析、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价格机制与民生水利等几方面进行论述。

2引大工程农业供水定价现况

引大灌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91 mm,多年平均蒸发量2 210 mm,区内没有天然地表水,地下水埋藏深,且矿化度高,农田必须依靠工程调节来灌溉。引大工程通水前由于没有有效水源,农业灌溉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民对水商品意识淡薄,水资源合理利用率低。党和政府修建引大水利工程就是用于解决农业灌溉和农村饮水问题,为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当地老百姓誉为“幸福工程”。引大工程是国家“九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具有灌溉、农村人畜饮水、城市供水和生态保护等综合效益,从发源于青海的大通河引水,该河多年平均径流量21.90亿m3。通过工程调节,平均每年可向灌区输送水4.43亿m3,受益区域有永登县、皋兰县、白银市景泰县、武川区。它的建成投运,一方面提高了农业用水的灌溉保证率,扩大了灌溉面积,为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另一方面工程农业供水定价政策推动了地区农业供水管理的发展,缩小了供水管理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引大灌区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目前农业供水定价体系已初具规模,农业供水平均水价为0.15元/m3,平均灌溉定额为470 m3/亩,每亩所需水费为70.50元。以小麦和玉米的平均产量来核算每亩平均收入,每亩年产小麦400 kg和玉米500 kg,按引大灌区2010年的市场综合收购价小麦2元/kg、玉米1.80元/kg计,每亩年平均总收入为850元,由于该地区大部分单季种植,水费占每亩平均收入的8.29%,而下游部分灌区间作套种,水费占亩平均收入较低,水费成本均未超过亩产值的5%。总之都在农民的承受范围之内,农业供水定价发展潜力较大。

3工程农业供水成本测算分析

经对引大工程形成的农业供水固定资产的分析测算,农业供水的完全成本水价为0.45元/m3,其成本由工程折旧费、大修费、运行管理费、贷款利息费构成。如果按此标准进行水价核算,水费将占亩平均收入的24.87%,与当地农民的人均收入相比,所占的比例偏高。鉴于引大灌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农民的实际收入情况,原甘肃省物价局在农业供水水价时充分考虑了农民的实际困难和承受能力,将不完全成本水价0.45元/m3分三步到位:第一步按不完全单方水成本执行农业供水水价0.10元/m3;第二步执行农业供水水价为0.15元/m3;第三步达到不完全单方水成本0.45元/m3。第一步不完全单方水成本水价从1995年开始执行,第二步从1998年执行,第三步至今仍未启动,实际上少部分灌区仍在执行0.10元/m3的水价。水价的分阶段实施和逐步调整到位,其目的就是使工程农业供水定价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水价测算充分考虑了改革的进度和农民承受的程度。

4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及发展前景

引大工程水资源相比较用水面积较为丰富,工程设计供水能力为4.43亿m3,实际供水量为2亿m3左右,目前总的灌溉面积为3.33万hm2,其中,有效灌溉面积为2.67万hm2,林地为0.67万hm2。庄浪河沿线河灌区和井灌区灌溉面积有约0.53万hm2,未用引大水灌溉。目前引大工程能有效引水占设计流量的不足50%,按设计引水总量可灌溉面积5.73万hm2,因此引大工程还灌溉保

编辑整理本文。

证率较高,灌溉保证率达到了90%以上,每年可保证的灌溉次数1~4次,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从引大工程的综合效益情况来看,引大工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较好,尤其是节水灌溉技术挖掘潜力较大。目前的节水灌溉只进行了渠道衬砌防渗,低压管道、普通的喷灌、微灌,真正高效的喷、微灌面积相当有限,几乎没有,绝大部分灌溉面积都是粗放式的灌溉农业。如果通过改善灌溉技术,能将农业灌溉用水定额进一步降低,还可节约用水,扩大灌溉面积,扩大供水范围。为了适应灌区发展需要,必须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科学开发和充分利用,解决民生水利的基础性问题。

5价格机制与民生水利

工程农业供水的发展,既受水资源、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也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金投入力度、管理技术水平的影响,随着引大灌区的进一步开发,特别是兰州新区的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对引大工程农业供水的管理与发展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与灌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有不相适应的现象,这是引大灌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制约因素之一,也是制约引大工程综合供水效益进一步发挥和扩大的制约因素。因此,提高工程农业供水管理水平是当前引大管理和兰州新区建设引起的社会比较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关系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运行,关系到水管单位的改革与发展,关系到兰州新区,白银、景泰、皋兰等城市供水的重大政治问题。解决好价格机制问题又是供水管理的主要任务,一方面价格机制要体现水资源的稀缺程度,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全面协调;另一方面水价杠杆要能调节市场的供求关系,保证引大工程的利益和工程安全运行,使农民自觉节约用水,从而降低生产成本。2000年国家财政部将水利工程水费正式转为经营性收费,把工程供水价格纳入国家宏观调控指导下的商品价格范畴进行管理,彻底解决了水利工程水费性质问题。从此,水价核算开始以价值为基础,供水定价体系也初步反映了市场的供求关系,水价核定充分考虑了水管单位的经济状况和工程的运行维护需求。近些年来,供水定价体系改革已促使水管单位和地方政府、灌区群众、用水户增强了市场经济意识,调动了其加强管理、加强经济核算的积极性,促使了水管单位在体制、机制上转型。同时供水定价体系的发展还全面推动了水管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改革,为合理调整水价提供了准确的会计成本核算资料,使工程农业供水水价更加科学合理,真正让利于农民。但是,引大工程绝大部分供水工程都建设在偏远山区,施工条件艰苦,运行管理环境较差,工程造价高,运行管理成本也相对较高,农民的实惠与农业供水水价存在一定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一是农业供水水价按工程建设及管理的完全成本进行核算,水价往往偏高,再加上这些地区气候干燥,蒸发量大,土壤保墒性差,灌溉管理技术相对粗放、落后,导致灌溉定额较高,按此标准核定、缴纳农业供水水费,容易超出农民的承受范围,农民无法真正得到最大实惠。二是农业供水水价若不按工程建设及管理的完全成本进行核算,势必造成工程因运行管理经费不足,导致工程长年失修,管理技术人员待遇较低,人才流失严重,管理水平滞后,运行管理困难,工程的可持续运行受到威胁。近几年虽然引大管理局开始全面推行水管体制改革,省政府对公益性资产的运行费用进行了补偿,但由于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并没有把由原来的经营性资产在运行管理过程中转变成公益性资产的运行费用进行补偿,造成工程管理链的脱节。因此,继续在引大灌区对引大工程全面落实好农业供水定价政策,建立科学规范可持续的农业供水定价体系,对促进区域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有着深远意义,也可有效促进引大工程供水结构的全面深入调整,充分提高引大工程为城市供水的保证率和范围,逐步提高引大水资源的利用效益,发挥工程应有效益。

篇12

党的十七大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全面准确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带来了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也带来了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的根本性转变。审计工作要适应这一根本性转变的需要,必须根据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树立科学发展的审计理念,不断提升科学审计水平。

树立科学发展的审计服务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是审计工作的基本职能。在审计过程中,反映情况、揭示问题、做出评价、提出建议、促进整改,这既是审计监督的过程,同时又实现了服务的目的。今年是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大投入之年,也是我市跻身国家发展战略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一年。目前,全市已有40多个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项目进入国家千亿和省百亿盘子,加上自身推进的一大批产业项目和民生工程,项目之多,投入之大,都创历史新高。能不能把宝贵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能不能使各项投资更好地拉动增长、改善民生,审计部门责任重大、作用关键。只有严格把好审计服务关,才能确保这些事关全市发展和民计民生的大事要事真正做好做实、办出成效,才能真正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好。

树立科学发展的审计质量观。科学发展观重在追求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同样,审计工作也必须始终坚持质量优先,效率优先。多年实践证明,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审计事业向前发展的永恒主题。近年来,市审计局先后推出了事前审计公示制、送达审计办法、审计机关审计结果督察办法等30余项审计质量控制制度,通过提高质量来提升审计工作水平。目前,市审计局已连续五年实现审计零投诉,审计项目办结率100%,审计决定落实率100%,审计建议采纳率100%。在审计系统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牢固树立审计质量意识,精品意识,从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和管理入手,在原有推行审计日记制度、规范审计文书和审计时限要求的基础上,从制度建设、规划编制、过程控制、机制创新、结果运用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强化,严把审计质量关。

树立科学发展的审计效益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效益审计不是一次简单的审计方式转变,而是从审计理念、方法、技术、机制的一次系统转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科学全面的理论指导效益审计实践。今年是省审计厅“绩效审计推进年”,也是我们开展绩效审计的重要契机。我们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保增长、促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不仅要促进财政资金充分发挥使用效益,还要评价经济政策实施情况的效果、公共资源配置情况的效果。要注重从政策执行、资金使用、资源利用、行政效能等诸多方面,综合考虑被审计项目的效益、效率和效果;注重在评价经济效益的同时,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摆上重要位置。

树立科学发展的审计人才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审计机关是专门的经济监督部门,肩负着国家和人民赋予的重要职责,只有业务过硬、清正廉洁、严格公正,才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目前,市局有高级审计师20名,所有审计人员全部熟练操作oa审计办公系统和ao审计现场实施系统,实现了全程计算机审计。去年,全市共向省厅推荐上报76个ao审计案例和专家经验,其中入选省厅ao实例库31个,入选省厅专家经验库29个,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历史最好水平。审计机关要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在业务建设、廉政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上下足功夫,坚持从严要求、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作风过硬、素质过硬的审计队伍,树立和维护审计机关的良好形象。

篇13

生态环境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但是人们却往往在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瓶颈时才会注意到它的作用:全球气候逐渐变暖、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重大事故频繁,这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2009年12月在丹麦的哥本哈根举行世界气象大会以应付未来气候变化。根据《京都协议书》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大气中低于550ppm的CO2的浓度,每年需要花费约1%的世界GDP[1]。据我国专家比较保守的估计,每年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我国当年国民生产总值(GNP)的9%左右[2]。不少学者把生态环境不仅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而且把它视为一种消费品,把生态环境因素纳入最优经济增长模型中,分析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3-5]。美国经济学家Grossman和Krueger[6]实证研究了环境质量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指出了污染与人均收入间的关系为“污染在低收入水平上随人均GDP增加而上升,高收入水平上随GDP增长而下降”。这种环境质量与人均收入间的关系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 [7]。佘群芝[8]在研究EKC时认为经济发展并不必然最终带来环境改善,简单地将EKC当作对环境乐观的理由,相信经济增长最终自动地解决环境问题,则是过于乐观和缺乏理由的。同时还认为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可以并行,其前提条件是在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实施有效的环境政策。有人认为生态环境危机在于生态资源的产权不清晰,明确产权制度能有效解决资源环境问题[9,10]。世界各个国家解决生态环境危机制定出一些例如环境税、排污收费、保证金制度、排污许可证和生态补偿等环境经济政策,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生态资本化为生态环境问题的破解提供新的思路。

生态资本化的主要表现是对生态资本的经营,生态资本经营是一种对生态资本价值的运用和消费,是为了资本收益最大化而进行的市场投资活动。生态资本在资本的社会循环过程中随之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资本的生态,实现资本的生态化。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视野中,生态资本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资本形态,任何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都必须考虑生态方面的预期效益。重视生态建设,提高生态效益,不断增加生态资本存量,保持生态资本存量的非减性,这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与重要前提。

1 生态资本形成与生态资本运营机理

1.1 生态资本的形成

生态资本最初提出是源于国家债务问题的讨论,Vogt认为自然资源的耗竭必然降低国家偿还债务的能力,所以自然资源实际上是国家发展的资本,称自然资本或生态资本(nature capital)。生态资本是经济增长最主要的要素之一。保罗•霍根[11]在《自然资本论》中阐述的核心思想,就是把自然看作为一种资本,认为任何经济系统的健康运转,都必须具备四种类型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加工资本、自然资本。并认为传统意义上的资本只包括三种,而忽视第四种形式“自然资本”,即由自然资源、生命系统和生态系统组成。生态资本是所有能创造效益的自然资源、人造资源以及生态服务系统,具有生态服务价值或者生产支持功能的生态环境质量要素的存量、结构和趋势。生态资本包含内涵有许多,主要有:①必须具有使用价值的自然资源才能有可能成为生态资本,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并非所有的自然资源都能转化为生态资本,只有真正创造利润才能成为资本的一部分。②所有符合生态资本条件的人造资源都能成为生态资本,这扩大生态资本的界限。③具有价值的生态服务都能成为生态资本,如美丽的风景向人们提供美感、娱乐休息,以至满足人类精神文明和道德需求等生态服务功能。

严立冬等:生态资本运营价值问题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年 第1期生态资本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利用外部性的一般原理简要分析生态资本的形成过程:在图1中,横轴主要包含两个变量,即商品产出以及生态损失。SP表示商品的供给曲线;SEC表示边际外部生态资本曲线,也即为生态损失的“供给曲线”。因此,商品的社会总供给ST=SP+SEC,商品需求曲线为D。解决该问题的最优解是在原基础上征收t,它就等于在最优条件Q*下的外部社会成本即为生态资本[12]。

图1 具有生态外部性的商品供给与需求曲线

Fig.1 Commodity supply and demand curves

with ecological externalities

1.2 生态资本运营涵义与运营机理

生态资本运营是一种通过对生态资本使用价值的有效运用,即对其运营过程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依据生态产品的消费及其形态的变化,实现生态资本长期收益整体最大化而进行的活动,这种活动需要不断地发现新的生态要素,发明新的生态技术,提高产品的生态位,维持较高的收益率,实现整个经济社会的生态化。生态环境因生态资本的增值而改善,生态资本因生态环境的改善而得以保证其受益的长期性和增值的整体性。在生态资源资本化和产业化的前提下,生态效益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经济效益。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中,两者是完全可以统一起来的,这就是需要我们树立的正确“生态效益观”。生态资本运营的目标就是在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下,使生态资本更有效率,并不断地扩大生态资本生态功能和服务,增进生态效益,使生态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实现增值与保值。

生态资本运营是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完成一个生态环境建设的良性循环,必须要增加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由图2可知,生态资本良性运营具有三个环节,第一环节:生态资本要素化,通过生态化市场,以生态化需求为依据,促使生态资源要素化来实现生态资本的货币化价值。第二环节:生态环境质量修补建设,将生态资本货币化的收益用于生态资本投资、生态化技术创新以及生态产业化的发展;通过生态投资来促进生态工程建设来修补生态系统的生态损耗,并使生态资本各组成因子结构趋于优化;通过生态观念创新、消费方式转变以及生产方式转变促进生态文明理念的发展,维护生态环境;由于生态化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生态产业化来改善资源的利用效果水,来改善生态环境;以提高资源节约效率、降低资源损耗,所有这些都将从存量上和品质上维护,进而增加生态资本。第三环节:生态资本进一步货币化,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2 生态资本理念与生态资本运营价值缺失

生态资本运营的推出是基于生态环境管理的隐性缺失。由于生态资源公共产品以及生态投资外部性的特点,

图2 生态资本运营机理

Fig.2 Mechanism of ecological capital operation导致现行的生态环境政策与措施错位。生态环境管理的隐性缺失,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资本运营从理论上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生态基础,生态资本运营的目标就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基础上,维持生态资本存量的非减性。生态资本运营在实践已经广泛实行,在国外,生态资本运营在实践中应用比较早,并取得较好成绩。二十世纪初期以来,美国环保企业家通过商业化手段拯救野生动物、保护自然风景,改善水质等,在投身环境保护的同时创造丰厚的利润[13]。在国内生态资本运营也有比较成功实例。例如在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中,江苏省无锡市积极强化“环境就是资本”理念,通过太湖的五里湖水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和美化周围生态环境。经过测算,五里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将使周围的环境资本增值50-60亿元[14]。此外在海南省、贵阳等地方充分实践生态资本运营也取的可喜成绩。

生态资本的良性运营必须树立大众性的生态资本理念,目前关于生态资本理解仅仅还局限于学术界,但是在政府层面与民众层面还比较缺失。虽然生态资本运营在我国实践中确实存在一些成功的案例,但是并不能抹灭政府与民众对生态资本理念的缺失。因此,政府未能制定相应规章制度,无法形成有效的生态资本运作市场。民众对生态资本理念的缺失也无法对生态产品形成有效需求,不能有效促进生态资本运营健康、稳健的发展。2009年11月27日,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减排40%-45%的目标,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就必须要有正确的生态资本理念作为支撑,生态资本理念缺乏导致生态资本运营价值缺失。

第一,生态资本运营的效用价值认识误区。生态资本运营的效用价值认识误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观点一是认为生态资本是不存在价值的,生态资源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免费公共资源,因此,生态化资源不存在私有产权问题,是公共物质,其产权属于人类,私人获取生态资源就不能存在付费问题;观点二,生态资本运营不能实现。生态资本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包含的内容很广,对于一个抽象的、内容难以确定的事物,进行运营是不存在的;观点三是生态资本的价值大,其价值在现行的技术条件下是没法实现的。

第二,生态资本运营的生态要素认识误区。生态资本在理论界中认识还存在差异,至今还没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对生态资本的内涵与范围的认识也不统一,特别是对生态资本的要素认识不统一,这为生态资本运营带来很大的困境。大部分生态资本在现实中存在市场价值,因此,选定适当的价值评价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现行的资源环境估价方法并不统一,各方法适用的范围与适用方式不同,在计算价值时存在很大差异,这为生态资本价值估价带来很大的困难。生态化资本运营是以市场手段来实现生态资本货币化,实现生态资本的价值,生态资本价值实现的前提就是价值能被认可和正确估量,否则,生态资本运营就难以实现。因此,生态资本要素正确认识与否成为生态资本良性运营关键因素之一。

第三,生态资本运营的社会价值缺失。生态资本运营着重要在市场中去完成,这就需要社会的全员参与。如何保证生态资本的质与量,这也成为生态资本良性运营的另一个关键点。生态资本的形成与维持离不开生态投资,由于生态资本的公共产品的性质,造成“搭便车”现象频现,导致生态环境的投资主体比较单一,主要为政府,因此,我国形成以政府为主体长期投资机制,政府包揽了生态资本形成的决策、规划、投资、运行与管理的所有过程。这种高度垄断的行政行为,尽管在经济发展的早期起到巨大的作用,但在现行的经济社会,存在巨大的风险。单一投资机制必然会导致无决策自、无盈利要求、无激励机制的政府性质的生态环境类投资公司,因权、责、利不清晰而失去生态资金资本化经营的基础,从而造成运作成本很高、经营效率极低,导致政府财政或政策性生态资本积累十分缓慢。生态资金的投资效率低下,生态资本的损失状况严重,这往往与缺乏有效投资政策存在密切关联。制定有效投资政策,就能优化投资结构和投资主体,这对解决生态危机有积极的作用。

第四,生态资本运营的生态文化缺失。生态资本运营不同于其它资本运营的方式,它着力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这需要从工业化文明指导思想向生态化文明思想的转变,以生态文化为理念指导生态资本运营。但是,现存的生态资本运营实践并未跳出传统思维,出现各种不和谐音符。地方政府追求局部经济利益,追求政绩经济,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从而导致生态资本损失的速度远高于生态资本注入的速度,生态资本存量呈现严重的下降趋势。生态资本运营中的生态文化缺失,导致运营主体的指导思想混论,丧失价值取向准则。

3 生态资本要素与生态资本运营价值取向

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研究的焦点。生态资本化成为现行解决的可行方法之一。生态资本化的核心就是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需提供生态基础。生态资本化的关键取决于生态资本要素,通过生态资本要素化来实现生态资本的价值。生态资本运营就是要增进生态资本存量的非减性,而生态资本要素化是生态资本运营的基础。因此,生态资本要素与生态资本运营本质上是一致,符合生态资本运营的价值取向。

3.1 生态效用价值取向

生态价值是生态系统独特价值的体现,主要意指生态系统给人类社会提供的服务的价值和生态效应价值。对于不同的生态系统,要想保有和利用它的生态价值,就必须要求人类活动或自然侵蚀对生态系统的干扰或破坏不能超过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极限,如果超出这个极限,生态系统就会受到破坏,它的部分或全部生态价值就会消失,也就是说要保持生态系统的生态资本存量的非减性。

生态资本运营能够增进生态资本存量,充分体现生态效用价值倾向。根据边际学派的边际效用递减理论,生态资本系统自身规模的增大,人类社会所享用的生态化产品(包括生态服务)就越多,生态价值的总量就会增大,生态价值的边际量就会减少。反之,生态价值的总量就会减少,生态价值的边际量就会增加。

但是如果通过生态资本有效运营,提高运营效率,人类经济活动所引起生态资本损失的规模缩小到一定生态安全标准之下,则生态价值的总量并不会按照相应比例缩小,生态价值的边际量也会相应增加,则生态价值就会增值,反之,生态价值就会消失[15]。

生态资本的生态价值与一般的产品价值变化具有亦同,这即为生态价值的刚性。本文通过图示来描绘生态价值的刚性规律。图3表示一般物品的效用总量TU随物品消费量Q的增加而增加,边际效用MU(效用曲线切线的斜率)随物品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图4表示只有在生态系统达到一定规模,即在刚性极限QM以上时,生态价值效用总量TUE才会随着生态系统规模QE的增加而增加,边际效用MUE(效用曲线切线的斜率)随生态系统规模的增加而减少;在刚性极限QM以下时,生态价值就会不存在,相应的生态价值总量TUE就为零,而从曲线图上看,在QM处曲线不是连续的,因此不存在导数,MUE也就不存在。

图3 一般物品消费的效用曲线和边际效用曲线

Fig.3 General consumption goods utility

curve and the marginal utility curve

图4 生态价值的效用曲线和边际效用曲线

Fig.4 Ecological value utility curve and

the marginal utility curve

生态价值刚性规律预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控制生态资本损耗在经济社会可承受范围之内。生态资本运营能增进经济社会发展所损耗的生态资本量,并保持资本的增量,提升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效率。为了保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代际之间对生态资源的分配应以不伤害生态资源的增殖功能为原则,一定量的生态资源在代际间的分配可以通过简单的数学模型得出:

Q=ΣQt(1+r)t(1)

U(Q)=ΣUQt(1+r)t(2)

其中QM≤Q≤QE,t=0,1,2,…

则构建拉格朗日函数为:

L=ΣUQt(1+r)t+λQ-ΣQt(1+r)t(3)

求导解得:

LQt=Qt(1+r)tQt-λ(1+r)t=0(4)

则,U(Qt)U[(1+r)t]=λ(1+r)t(5)

在式(5)中,两边同时乘以(1+r)t,则有:

U(Q0)Q0=U(Q1)Q1=ΛU(Qt)Qt=λ(6)

从式(6)可以知道,只有当同期或同代人的生态资源消费的边际效用都相等时,则消费分配才合理。通过生态资本有效运营,能提升生态安全标准或改善生态资源消费质量来降低消费量,这样将使当代人的消费水平降低到刚性极限QM以下,从而使生态资源就会得到保护,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基础。

3.2 生态要素价值取向

生产要素一直是经济社会增长的主要因素。美国经济学家索洛提出的“增长的核算”分析方法,该方法把经济增长的来源分为三个要素:资本积累、劳动力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有学者利用索洛的增长模型建立生产函数来测度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据测算1978-2002年,我国经济年增长率9.3%,其中资本积累贡献率为59%,劳动力总量扩展9%,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为32%,经济增长,离不开的生态资本投入的贡献[16]。

生态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是经济社会增长的四个主要投入要素,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构建的经济增长模型如下:

Y(t)=K(t)αH(t)βS(t)ηE(t)γ[A(t)L(t)]1-α-β-η-γ(7)

其中α>0,β>0,η>0,γ>0,α+β+η+λ<1,K为物质资本存量,H为人力资本存量,S为社会资本存量,E为生态资本存量,A为技术水平,L为工人数。

生态资本投资模型为:

E•(t)=sEY(t)=mE(t)(8)

其中SE为资源中用于生态资本积累的比例,则生态资本的运动方程:

E•=sEKαHβSηEγ(AL)1-α-β-η-γ(9)

对方程Y(t)=K(t)αH(t)βS(t)ηE(t)γ[A(t)L(t)]1-α-β-η-γ求对数:

LnY(t)=αLnK(t)+βLnH(t)+ηLnS(t)+γLnE(t)

+(1-α-β-η-γ)(LnA(t)+LnL(t))(10)

在方程两边求导:

dLnY(t)dt=αK•(t)K(t)+βH•(t)H(t)+ηS•(t)S(t)+γE•(t)E(t)+(1-α-β-η-γ)L•(t)L(t)+A•(t)A(t)=αskY(t)K(t)+βsHY(t)H(t)+ηsSY(t)S(t)+γm+(1-α-β-η-γ)A•(t)A(t)+L•(t)L(t)(11)

设G(t)=dLnY(t)dt,则

G(t)m=γ>0

从构建的经济模型可以看出,生态资本对经济的增长的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规模报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个国家经济增长与产量的多少不仅与物质资本、有效劳动与人力资本以及社会资本有关,而且还与生态资本有关。资本存量的稀缺性使得生态资本对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这作用也越来越显著。②在保持物质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不变的条件下,增加生态资本可以使经济增长率得到提高,即生态资本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一致性。③工人人数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也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生态资本增长率(m)取决于产量中用于生态资本积累的比例(SE)、总产量(Y(t))和生态资本存量(E(t))三者的共同作用。生态资本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对经济发展起重要的作用。

生态资本要素化是生态资本运营的前提和条件,生态资本的良性运营,能够促进生态资本要素化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能积聚更多的生态资本存量,以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顺利进行。

3.3 社会价值取向

社会和谐的本质就是要维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社会效益主要的体现是社会福利水平增涨。增进社会福利水平,就必须要保持社会的生活的舒适性与社会收入水平的持续性。生态资本运营就是要为社会提供舒适性享受,所谓舒适性享受是指由于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人们得到欢娱享受,从本质上来看它属于一种消费,是对生态产品的消费。按照持久性收入假说,消费函数为:

Ct=C•Yt(12)

其中,Ct为现期消费,Yt为现期持久收入水平,C为边际消费倾向。设对生态产品的消费Esc与总消费水平Ct成正比,即:

Esc=βCt(13)

其中β是生态产品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两式相代得:

Esc=β•Ct•Yt(14)

从以往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中一般就只考虑了生态资本作为资源形式的投入,而没考虑对污染的净化能力和提供舒适性享受两个方面的贡献,因此考虑两方面的生态资本动态模型为:

E=Etr+Esd+Esc(15)

其中,E为生态资本损耗,也可以认为是经济发展过程的生态资本投入,Etr为自然资源资本损耗或投入,Esd为用于消纳废物的资本或对环境容量的损耗损失,Esc为在消费过程中对环境的损耗资本或用于消费的环境资本。E越大,意味着对生态环境的损耗越大,生态资本的投入越多。

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特征就是维持生态资本存量的非减性,实现可持续收入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质体现,可持续收入充分说明一国或一个地区的实际财富和居民福利水平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

SI=GNP-Dm-Dn(16)

其中,SI为可持续收入,Dm为物质资本的折旧,Dn为生态资本的折旧。当生态资本投入到经济生活时,它就转化为折旧Dn。假设经济活动过程中只有生态资本投入变化,其他因素都不发生变化,那么t期:

Yt=Af[(K+E),N](17)

则可持续收入为:

SI=Yt-Dn=(1-λ-βC)Yt-E

=(1-λ-βc)Af[(K+E),N]-E(18)

可以看出经济活动的生态资本损耗系数λ越高,生态产品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β越高,可持续收入越低。生态资源的投入,能促进了当期国民财富的提高,但是并非能在可持续收入中充分表现,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资源不是投入越多越好,而是要提高生态资源的使用效率[17]。

生态资本运营就是通过市场手段来合理配置生态资源,提高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率,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增进可持续收入的水平,就离不开生态资本存量的保障,只有通过生态资本的有效运营,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3.4 文化价值取向

生态资本运营的本质就是维持生态资本存量的非减性。长期以来人类经历着工业文明,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文化价值观念,这与现行经济发展的趋势格格不入。生态资本运营的实现就必须要有先进的文化作为支撑,生态文化就实现生态资源资本化的核心文化。生态文化主要是人们根据生态关系的需要与可能,最优化地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意识以及制度的总和,这说明生态文化是符合生态科学的文化。生态文化适应了当今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就是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的真谛。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生态文化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对现存的环境问题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以及更高层次的反思,才能构建先进的社会文化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文化对环境保护的能动互带作用,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文化的核心思想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它强调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是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基础。

生态文化的发展,能够促进生态观念的创新,它最先体现出就是人类的环境意识,集中表现则是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资本运营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与生态文化从本质上是一致的。要建立良好的生态文化体系,必须借助于环境教育、环境法制、环境经济和环境政策等手段。生态资本化是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一种经济手段。建立生态资本运营机制就是要通过制度创新来实行生态保护外部性的内部化,有助于改变传统的无偿使用生态资源的习惯,让生态保护成果的受益者支付相应的费用。通过制度设计解决好生态资源这一特殊公共产品在消费中的合理价值定位,可以促使区域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充分考虑对资源环境的损耗成本,可以促使企业考虑环境成本问题,可以促使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环境成本比较小的产品,从而实现从源头上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而生态文化就是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资源的可循环利用性、生产高效性、消费的充分性等等,通过生态资本运营机制的建立,对于深化生态文化的影响,倡导环境保护、资源保护以及高效生产和消费等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18]。

4 结束语

如何协调好生存权、发展权与生态环境权之间的关系,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国孜孜不倦公共探讨的问题。生态资本运营的价值取向倡导生存权、发展权与生态环境权之间的协调发展,寻求生存权、发展权与环境权之间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生态资本运营通过市场化行为,使生态资源资本化,以货币化形式实现生态效益补偿,使人类的生存权、发展权与生态环境权并行不悖。通过区域内以及区域间的生态资本化,能协调区域关系,凸显生态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逐步缩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将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行业的生态成本内化,提高全社会对生态保护的关注和参与的积极性,降低生态保护的成本,通过一些预见性补偿维护,来阻止生态环境恶化。

生态资本运营的价值取向与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实行生态资本化运营有助于以经济和市场化调节手段,来协调各方利益,激发全社会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创造活力,逐步缩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在保持生态环境稳定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共同走向生态资本运营价值取向所倡导的经济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尼古拉斯•斯特恩.气象变化经济(上)(季大方译)[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6):1-13.[Nicholas Stern.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J]. Economic and Social Systems, 2009,(6):1-13.]

[2]Wu Chuanghua.On a Different Scale:Putting China’s Environmental Crisis in Perspective[J].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2000,10: 452-459.

[3]Gordon,H.Scott.The Economic Theory of a Common Property Resource:The Fisher[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4,62:124-142.

[4]Tom Tietenberg.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中译本)[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15-18.[Tom Tietenberg.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e Economics [M]. Beijing:Economic Science Press,2003: 15-18.]

[5]Olson L. Environmental Preservation with Production[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1990,18:88-96.

[6]Barrett S.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 Preservation[J].Journal of Ev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1992,23:289-300.

[7]Rubio,S J,R Goetz.Optional Growth and Land Preservation[J].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 1998,20:345-372.

[8]范金.可持续发展下的最优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11-13.[Fan Jin.Study on Economic Growth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Beijing:Economic Management Publishing House, 2002:11-13.]

[9]Grossman,G M, Krueger,A B.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J].NBER Working Paper, 1991,3914.

[10]Panayotou,T. Empirical Tests and Policy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t Different S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Technology and Employment Programme, Working Paper,1993,238.

[11]佘群芝.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批评综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1):20-26.[She Qunzhi. A Review of Theoretic Critiques of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J]. Journal of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2008,(1):20-26]

[12]保罗•霍根.自然资本论(中译本)[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62-65.[Paul Hogan.Nature Capital[M].Shanghai:Shanghai Popular Science Press,2000:62-65.]

[13]Terry L. Anderson, Donald R. Leal.环境资本运营―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122-143.[Terry L. Anderson, Donald R. Leal. EnviroCapital Operation[M].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0:122-143.]

[14]黄爱民,张二勋.环境资本运营―环境保护的新举措[J].聊城大学学报,2006,(2):59-61.[Huang Aimin,Zhang Erxun.EnviroCapital Running the New Acting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ng[J].Journal of Liaocheng University, 2006,(2):59-61.]

[15]王海斌.生态资本运营[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144-146.[Wang Haibin.Ecological Capital Operation[M].Beijing: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ess,2009:144-146. ]

[16]程宝良,高丽.论生态价值的刚性问题[J].生态经济,2005,(10):8-12.[Cheng Baoliang, Gao Li.The Rigid Law of Ecosystem Value[J].Ecological Economy, 2005,(10):8-12.]

[17]朱达.社会资本和环境资本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 (3):15-18.[Zhu Da. The Role of Social Caoital and Environental Capital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1998, (3):15-18.]

[18]刘建等.论生态补偿对生态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J].中国软科学,2007,(9):56-60. [Liu Jian.The Effects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ulture[J]. China Soft Science,2007,(9):56-60.]

Study on the Value of Ecological Capital Operation

YAN Lidong1 LIU Jialin1,2 CHEN Guangju1

(1.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Wuhan Hubei 430073,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