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诊断影像学急诊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在医学诊断中,影像学还是一门新兴的科学,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作为诊断的依据,影像学诊断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从伦琴发现X线开始,到人们历史上的第一张X线片,从CT、MRI、介入放射学等技术的新兴,到影像学技术、影像学诊断的普及,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是一个快速而逐步科学的过程。当前,医学影像学技术在诊断中的运用,已经开始了影像学新的数字影像时代,技术不断革新,在临床医学诊断和治疗领域更是不断进步。医学影像学的不断发展,是整体医学发展中的一个热点,也是未来医学发展的一个趋势。在未来,医学影像学的诊断作用将会更加普及,技术也会更加先进,对医学的贡献将会更大。
二、医学影像学的含义
在广泛意义上,医学影像学是指通过X线的成像,电脑断层扫描,核磁共振成像,超声成像,正子扫描,脑电图,脑磁图,眼球追踪,穿颅磁波刺激等现代成像技术,来检查人体无法用非手术手段检查的部位的过程。医学影像学也称医学成像,又因,之前的胶卷使用的是感光材料卤化银化学感光物来成像的,所以其又称为卤化银成像。
三、影像学的发展现状
目前,随着影像的发展,在临床检查中,X线的透视检查已经逐步减少或被取代,X线摄影检查,被推广开来,其中的DR检查运用的最为广泛。传统的X线造影检查也被多排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取代。这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首先是X线的脊髓照影技术被MRI技术取代,其次是X线在消化道造影、经静脉肾盂造影等,被多排的螺旋CT、MRI结合光学内镜成像技术所替代,另外,DSA的诊断价值逐渐开发出来,取代了CT血管成像和MR的血管成像技术。目前,CT已经成为了临床急诊和确诊的重要依据,MRI也因其无创性、无辐射性、成像参数多、承载信息量大等特性,成为了临床重大疾病的诊断技术。超声及其设备也因其价格低、无创伤等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在了影响学筛选检查中。此外,DS A E t成为了介入治疗的工具。从影响学的发展来看,将来,分子成像将是医学影像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之一。
四、影像学的诊断作用
影像学诊断已经被广泛运用在了临床上的各个方面,一般来说,影像学的诊断作用为:检出病灶、病变点定位、肿瘤良恶性鉴别、术前分期评估、介入诊断及治疗、随访观察等,涉及骨科检查与诊断、胸腔检查与诊断、消化道检查与诊断、泌尿系统检查与诊断、妇产疾病检查与诊断等。诊断技术主要包括:透视、放射线片、CT、MRI、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影像学技术的不断更新,目前影像学诊断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价值。
(一)反应局部循环的状况
CT技术和MRI的灌注成像以及MRI的扩散成像等,均可以反应出人体结构的血流量、血容量、循环时间,甚至可以细微到水分子在细胞内的扩散运动等,通过这些技术的运用,在临床上可以给人们提供更多、更详细、更细微的诊断信息,临床主要用于脑、心肌等一些实质性脏器的诊断。
(二)显示脑白质纤维束的走形级改变情况
影响学技术中的MR张良成像技术在诊断时可以显示出脑白质的纤维束走形情况和改变情况,MR张良成像技术其实属于扩散成像技术的延伸,更加有利于人们准确的诊断疾病。
(三)脑皮质功能定位
MR功能性成像技术可以实现脑皮质功能定位。随着影像学的发展,此项技术已经从简单的脑区功能识别发展到了神经学、生理学等领域。可用于喉癌术后与发音功能相关的脑区变化观察,有利于发音功能的恢复。可用于某些疾病康复患者脑皮层反应的观察与训练等。
(四)心脏功能成像
通过CT、MRI成像技术在心肌检查中的运用可以显示出某支冠状动脉闭塞后相应心肌供血情况和活性,及观察治疗后的康复情况,指导心肌梗塞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五)检查组织变化,鉴别疾病
影像学磁共振波普可以检测组织的化学成分在磁共振波普上的波形,以此来诊断疾病的类型与组织变化。如,前列腺疾病增生与癌变的诊断、脑肿瘤的诊断与术后复发性诊断等。
五、影像学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与影像学的不断发展,目前集诊断与治疗一体的影响学技术和设备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成熟中,未来疾病的诊断将会更加快捷与准确,治疗效果也会大幅度提升。此外,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影像学诊断技术奖更加直观与明确,手术范围的确定与病灶切术范围将会更加准确与直接。
在影像学网络化发展的基础上,影像学的图像处理技术也会成为临床上的常规技术,服务器软件也将取代工作站,实现多点化同时处理,提高图像自动处理技术水平。此外,影响学图像的传输也将更加便捷、清晰、准确,甚至医生可以在家里或是度假图中处理诊断图像,完成诊断报告等。
分子成像将会是未来影像学发展的热点,针对多组织、器官特异性的对比剂将会问世,通过特定基因表达、对比增强效果将会更佳,诊断特异性也会更强,在临床上真正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
未来影像学的作用将不单单局限于诊断与治疗,甚至会广泛涉及到疾病的预防与保健、人体健康管理等领域。科学在发展,影像学技术也在不断更新,随着分子技术、基因工程等更加细微与高端技术的发展,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空间将会更加广阔,应用范围也会更加广泛,其前景是我们无法预料的。
参考文献:
[1]唐农轩.矫形外科应用影像诊断学基础[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
[2]林曰增,张雪林 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3年第22卷第1期
[3]李果珍.临床体部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篇2
1 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
假瘤可发生在肺的任何部位,以右肺下叶居多,病变多位于肺的较表浅部位,靠近斜裂、横裂或纵隔旁,呈圆形、椭圆形结节或肿块,直径大多为2~4cm,边缘多清楚而光滑。但有报道少数肿块巨大,直径可达三十几厘米,还有的呈不规则形,少数可毛糙或有毛刺样改变,以及伴粗大血管纹理者,这与肺炎性假瘤的周边病理变化有关,边缘光整者多有假包膜形成,而无假包膜的病灶周边有增殖性炎症或渗出性炎症,表现为边缘毛糙、不规则。“桃尖征”由炎症在吸收与局限过程中邻近肺组织或胸膜与炎性假瘤的假膜粘连牵拉所致,被认为是肺炎性假瘤的特征性表现。
病灶在肺窗及纵隔窗所显示形态大小比较一致,密度比较均匀,呈软组织密度,少数有空洞,但其内壁较光滑;少数可有斑点状钙化;较大的病变内可有空气支气管征,此为肺部炎性病变的另一重要特征。
肺炎性假瘤临床表现及影像表现无特异性,部分病人肿块胸膜缘可见尖角样改变,出现肥厚、粘连。,病灶周围的炎性反应、邻近胸膜增厚、粘连在肺癌中表现显著,这也是诊断炎性假瘤的有力佐证。
CT增强扫描与肿块的组织结构内血管成分不同可出现均匀强化,肿块周围部强化或肿块无强化,有学者认为肿块周围增强程度高于中心部是炎性假瘤较为特征性的表现,Murata等认为净增值常大于60Hu,其时间密度曲线往往呈迅速上升型。
2 CT诊断及病理基础
肺炎性假瘤根据病变成分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即炎性纤维组织细胞型及浆细胞肉芽肿型。镜下所见病变肺组织结构完全消失,代以梭形细胞和炎细胞浸润。其中梭形细胞缺乏明显核异型性、病理性核分裂及凝固性坏死。病变内可伴小的液化坏死灶及囊肿形成,液化坏死物排出形成空洞或空泡。因不呈急性坏死,而多无气液平面。肺炎性假瘤各型的细胞虽然增生,但分化良好,无恶性肿瘤证据。炎性假瘤对邻近组织只有压迫作用,而无浸润破坏现象,这有别于真性肿瘤。病灶边缘多清晰、规整,密度可均匀,少部分病灶内伴有小空泡及液化坏死区。肺炎性假瘤因邻近段支气管开口受压变窄,可造成阻塞性肺气肿或邻近段代偿性肺气肿。肺炎性假瘤可以呈慢性肺炎吸收后的改变。病灶本身的机化纤维化收缩过程可造成病灶的边缘呈特征性的向心性“弓形凹陷征”,肺癌肿瘤间质纤维主要包括胶原纤维和强力纤维,其细胞膜下可见平滑肌微丝,既有收缩功能又能分泌胶原。肺癌向周围生长时首先沿毛细血管、肺小间隔及淋巴管浸润,使其变僵硬,在瘤内收缩功能牵拉的作用下,受侵犯的毛细血管、淋巴管及肺小间隔变直、变尖,呈“毛刺征”。由于生长过程中的生长速度及阻力不同即产生“分叶征”,这两种征象可造成病灶的外形饱满呈“膨胀形态”。
肺炎性假瘤是一种在慢性炎症的基础上,停止原始炎症的发展,转为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性机化过程,或转为病因不明的良性瘤样变的另一种状态的慢性发展过程。病变反复变化,造成其特有的“收缩形态”的CT表现。而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在各种细胞类型的特点下快速或缓慢生长、增大,病变发展单纯,呈特有的“膨胀形态”的CT表现。段钰认为,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显像(PET)和CT结合,诊断恶性病灶的灵敏度为92.8%,准确性为85.9%。
3 鉴别诊断
3.1 肺炎性假瘤与肺癌鉴别 肺部CT上大多表现为单个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结节影,可发生于两肺各叶及肺段内,好发于两肺上叶、下叶背段及舌叶,与肺部炎症、结核、肿瘤的好发部位相似,不能根据部位作出鉴别诊断。我们将中央型肺癌结节视为“癌头”,由肺癌结节侵犯阻塞段支气管而引起的肺段阻寒性肺炎或肺不张视为“癌尾”,其综合形态为“癌头尾”征。肺炎性假瘤一般症状较轻或无症状,瘤体增长缓慢,病史较长,可有小空洞、充气支气管征,病灶周围一般无卫星灶,病灶增强显著均匀,病灶基底可广泛贴于胸膜,局部胸膜粘连增厚,但无胸水及胸痛,可有纵隔淋巴结肿大但无融合征象,这些均可提示肺炎性假瘤的诊断。肺炎性假瘤的密度同周围型肺癌相比偏低,在统计学上有差异,其原因为病灶内仍有未完全机化的炎性渗出物,而且多数病灶内部因出现钙化、空洞、空泡及充气支气管征而表现密度不均匀,如果在结节内发现钙化,并结合其形状、含量及分布等特点,对定性诊断有很大帮助。文献报道,CT增强薄层扫描能清晰显示肺癌小病灶内肿瘤血管的特征性表现:“异性血管强化征”,而肺炎性假瘤和结核球病灶内不出现该种血管病理征象,认为此征象在鉴别诊断上有重要意义。
3.2 肺炎性假瘤与结核球的鉴别结核球边缘清楚,密度较高,可见斑点样钙化或边缘性小空洞,增强扫描无强化或边缘强化,周围可见“卫星灶”,胸膜钙化、(1)结核球好发于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2)肺炎性假瘤胸膜增厚较为广泛,而结核多出现胸膜钙化、胸水征象;(3)增强扫描肺炎性假瘤多呈均匀性强化,很少病例呈厚薄不均的周围环状强化,强化程度高;结核球的强化方式往往为包膜样强化,少数无强化。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有下列情况应考虑到肺部炎性假瘤的可能:(1)病史中多有呼吸道感染史,病程较长。(2)肿块生长缓慢,可长时间无特殊变化。(3)影像学表现:肺野内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多发于肺叶周边,有胸膜粘连征象而无胸膜凹陷征,有桃尖征,无钙化,纵隔淋巴结肿大不明显或无肿大等。(4)无周围器官受侵及转移征象。(5)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大多数为慢性炎症。由于肺炎性假瘤虽是肺部良性病变,但术前很难与肺癌鉴别,少数有恶变倾向,故对于肺炎性假瘤及肺部不明性质的肿块应积极行手术治疗。治疗上仍依靠手术,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对明确病因及确定手术方式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屈大望,张熙曾,苏延军,等,肺部炎性假瘤的临床诊治(附178例报告)[J],中国肿瘤临床,2000,27(6):455―457
[2]崔允峰,任德印,武乐斌,桃尖征对肺炎性假瘤的x线诊断的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1988,7(1):10
篇3
医学影像技术的医学影像技术正变得越来越流行,医学影像技术也是最有前途的专业之一[1]。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的发生。
。X射线成像主要取决于射线波长的穿透。主要用于观察人体器官和组织,如骨骼、形态、位置、性质、金属异物等。如果人体骨骼或器官有损伤或变形,可用射线扫描相关部位,然后在胶片上进行成像。从胶片的成像可以看到体内的病变,然后医生会根据病变的部位或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2]. 目前的X射线技术比以前更加完善和先进。以前难以成像的自然组织和器官,如血管、心脏、膀胱等,现在可以通过X射线成像。目前,大多数X射线摄影和透视设备采用多主机系统,然后与各种摄影、诊断床等辅助设备一起使用。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控制和图像处理系统,X射线技术可以完成一些特殊任务和功能测试。
。CT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人体组织吸收的X射线的不同性质。它可以将人体的一个特定层分成许多立方体。X射线可以通过扫描这些立方体获得临床诊断信息。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主要扫描人体的某个部位或区域,然后在连接的计算机中形成诊断数据或治疗措施。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在组织横断面扫描中的精度非常高。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与射线成像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不仅可以定性地监测人体器官的进展,而且可以提供准确的检测数据信息。此外,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不仅具有非常快的扫描速度,而且具有特别高的最终成像分辨率。摄影技术的扫描区域和工作区域的大小也关系到摄影和成像的效率。磁共振成像是一种与人体密切相关的磁共振成像。其工作原理是,当人体受到外部固定脉冲的刺激时,人体内会发生磁共振。一旦磁场消失,质子将发送MR信号以形成图像。磁共振血流成像技术在磁共振成像中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脏、心房等器官的精细结构,也为各种心脏病的准确治疗提供了依据。
阴影技术有许多应用,如腰间盘突出、寄生虫、脑血管疾病、肿瘤、鼻炎、头痛、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可用于诊断。通过CT的成像技术可以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医生可以通过CT的影像为患者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可以提高医生诊断病因的准确性[3]。
。然而,使用计算机X线摄影有一个缺点,即在用X射线进行诊断时会对患者的身体功能造成一些损害。一般来说,计算机X线摄影的技术很少应用于腹部器官疾病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因此,在使用计算机X线摄影技术之前,医生必须熟悉患者的病情,不能随意使用摄影和成像技术,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摄影和成像技术。
。此外,高频超声成像技术还可以使用微型探头检查和诊断胃肠道疾病和胃肠道肿瘤。通过微型探头,医生可以了解肿瘤的大小、深度和范围,更好地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和治疗方法,降低肿瘤患者的治疗风险,提高肿瘤患者的治愈概率[4]。
。医生可以通过三维超声成像技术了解胎儿的生产情况。此外,三维超声成像技术也将用于生殖医学和围产期观察。
超声造影剂注射到人体静脉后,它会随着毛细血管扩散到全身,然后通过相应的对比成像技术将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的实际情况成像到计算机上。此外,超声造影剂还可以反映人体各器官和组织的血流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坚实的事实依据。总之,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他们在医学领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最突出的应该是医学成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医学影像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而且可以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医学影像技术对临床诊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相关部门和医院必须更加重视医学影像技术,努力提高医院的质量和水平。本文对医学影像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研究,希望我国的医疗事业能够不断改进和提高。
[1]程磊。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19(28):212。
篇4
Avascular necrosis imaging diagnosis and application
FangMin (sichuan people's hospital of sichuan LinShuiXian LinShui 638500)
【Abstract】 Objective orthopaedic imaging diagnosis. Methods clinical imaging. The X-ray of 78 patients. Ficat according to law. Ⅰ into Ⅴ - Ⅱ period Ⅰ ~ 9 cases, did not see the positive signs. ANFH early diagnosis is discussed, and the key to ANFH prevention,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the early clinical have important value.
【Keywrods】 femoral avascular necrosis imaging applications
1 骨科影像学诊断
1.1 X线常用方法包括透视(观察四肢骨折、异物存留、定位,但对脊柱、头颅、骨盆等不易辨认,不能保存资料)、平片(可留存)、断层、放大(提高分辨率)、强迫性摄影(显示特殊部位)和造影(血管、关节、髓腔、髓核窦道),根据需要选用。
对所谓“特征性”X线图像正确理解,如光芒样骨膜反应常见于骨肉瘤,但也见于粉化网状细胞肉瘤、转移瘤;葱皮样骨膜反应见于Ewing瘤,也见于化脓性骨髓炎;皂泡样影见于巨细胞瘤,也见于血管瘤。故虽是重要参考资料,但不能单一依据。
1.2 认识X线的局限性。早期病变仍有一定时间上差异,过小病变不易发现,脓血等液体不易鉴别,局部变化不能反映全身疾患的全貌,应结合临床、病检和影像进行诊断,指导治疗。有条件和必要时,还可选用其他影像手段进一步检查。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依照Ficat等分期标准,将ANFH分为五期,追踪及回顾分析两组:第一组X线平片80例,男57例,女23例;一侧发病64例,两侧发病16例;第二组X线平片、CT、MRI及临床资料较完善者40例,男28例,女12例;一侧发病29例,两侧发病11例。两组共计120例,年龄3~73岁,平均37 岁。随访7例先后在我院及外院行股骨头置换术,余均做介入或接受对症治疗。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37例,酗酒21例,股骨颈骨折23例,髋关节脱位3例,糖尿病5例,髋关节炎4例,其他原因不明20例。
2.2 临床影像检查适应证 。以髋关节异常为主诉,上楼梯或负重时感觉不适,行走频繁踮步、绞索、跛行、腹股沟疼痛等。有髋关节外伤史、髋关节炎、髋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或疑似ANFH者。酒精中毒、高蛋白血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红斑狼疮,以及大量或长期激素使用者。X线平片疑似ANHF,建议CT、 MRI检查确诊者。
2.3 方法。(1)平片摄片用GE VR型拍片机,焦―片距70~90 cm,摄片条件80~90 kV,10~12 mAs(CR片)。(2)CT机为以色列SELE SP型全身螺旋CT机,层厚5 mm,层距5 mm(病变区3 mm薄扫),条件100 mA,140 kV,时间2.1 s,窗宽1500~2000,窗位250~300,包括宽关节上下缘5~10 mm,共扫描10~12层。(3)MR为广东威达0.04 T超低磁场机,体部线圈,SD脉冲序列成像,T1加权TR 250 ms/TE 30 ms,T2加权TR 1000 ms/TE 60~80 ms,常规冠状位和轴位扫描。
3 结果
3.1 X线平片。共78例患者。按照Ficat法分为Ⅰ~Ⅴ期。Ⅰ~Ⅱ期9例,未见阳性征象。Ⅲ期33例,股骨头表面毛糙,凹凸不平,股骨头骨膜下出现透亮区或多发囊变。 Ⅳ~Ⅴ期36例,股骨头变形、塌陷,有死骨形成,髋关节间隙狭窄,髋关节周缘骨质增生并硬化。X线平片检查经济实惠,是首诊初选最基本的方法,也是 Ficat分期及进一步检查的重要依据。对全面观察、综合分析、评估分期、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缺点是不易发现早期病变,导致漏诊、误诊。
3.2 CT、MRI 共39例患者,Ⅰ~Ⅱ期21例,Ⅲ期12例,Ⅳ~Ⅴ期6例。CT图像:Ⅰ~Ⅱ期股骨头骨质疏松,骨小梁呈星状改变,并有点片状高密度影。Ⅲ期股骨头内星状征象消失,可见点片状高密度影及小的囊性低密度灶。Ⅳ~Ⅴ期股骨头碎裂变形,有死骨形成,髋关节间隙变窄。有3例合并髋关节少量积液(手术回访中证实)。CT扫描对早期发现病变及诊断有重要意义,由于CT的普及和覆盖率高,是诊断ANFH的重要检查手段。MRI图像:Ⅰ~Ⅱ期表现为冠状位上股骨头负重部位前上部骨皮质下,T1加权像上呈点状小片状境界不清的低强度信号改变,为骨质疏松或囊变早期所致的异常信号。Ⅱ~Ⅲ期见骨皮质下松质骨内新月形或不规则形的异常信号改变。T1加权像呈低强度信号改变,部分病灶见低信号带或低信号环包绕。在T2加权像上低信号带或低信号环内侧见有对应高信号带、环影,称为双线征或靶征,是诊断ANFH早期特异性信号征象。Ⅳ~Ⅴ股骨头塌陷、碎裂变形,在T1加权及T2加权像上病灶呈大片状不均匀性信号改变,以低强度信号为主。在39例病例中有9例合并多少不等髋关节积液,其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特征。影像学对ANFH早期病理性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早期诊断ANFH的最佳方法。但对Ⅲ~Ⅴ期的骨增生、硬化、钙化及坏死骨的信号改变,不如X线平片与CT图像直观。
4 鉴别诊断
4.1 临床体征。ANFH发病男多于女,影像学特征早期骨质疏松不是很显著,髋臼常不受累或变化不大,最初股骨头皮质骨下局限性骨质疏松、囊变,进而发展到股骨头轮廓线模糊、缺损以及头部变扁并破碎。恢复期有骨质重建呈纤维硬化带改变,腿部肌肉常无明显改变或有轻度肌肉萎缩、痉挛,髋关节的活动在外展内收及旋转时受限,屈曲受限较少,关节无强直或较少强直,病程3~4年后可自限、自愈。
4.2 与髋关节结核鉴别。男女性发病无明显差异。骨质疏松早期即明显出现,髋臼多同时被破坏,股骨头可有局限性破坏或完全破坏消失,腿部肌肉明显萎缩,髋关节活动伸直受限。关节强直较常见,病程数年至数十年。
4.3 与髋关节包虫病鉴别 髋关节内的包虫X线平片表现:股骨头变形、囊变,骨小梁增粗,髋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增生硬化。在包虫病流行区,临床与影像诊断疑义时,不除外这 一因素。
5 讨论
ANFH分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创伤性ANFH为骨内、外动脉突然阻断导致缺血而引起;非创伤性ANFH原因十分复杂,激素治疗后和酗酒是2个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儿童ANFH病因不明,可能引起发病的相关因素有:生长供血障碍;骨骺压缩骨折继发骨坏死;滑膜炎伴有关节囊内压力增加。
ANFH的发病机制众说不一,根据文献报道概括为以下几点:髂外动脉阻塞;原发性血管疾病;静脉回流受阻;脂肪栓塞;脂肪细胞肥大;血管内凝血等。激素引起的ANFH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激素刺激血小板生成,增加血液的黏度和凝固力,同时引起脉管炎或原有的脉管炎活性增加,亦可引起高血脂和血管内脂肪栓塞;激素可控制成骨细胞的活力,使骨基质形成障碍,导致骨质疏松、萎陷和压缩。
ANFH发病特点是,早期症状较轻微或较隐匿,因诊断水平和检查设备、方法等而异,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易导致临床忽视或漏诊、误诊。随着病情的进展,股骨头囊变、坏死、变形,导致髋关节炎,关节间隙变窄,骨质增生硬化,进而关节强直,最终导致髋关节功能丧失。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许多研究表明,MR是最敏感、最特异,敏感性甚至达到100%。MR的最大优点是: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多方位、任意层面的扫描;多参数成像能明确骨内病变的组织成分,有利于病变的显示,此外,动态对比增强可评估股骨头的灌注状态,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毛新远,陈燕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影像学诊断[J]武警医\ 学,2001.5.
[2] 桑进.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影像学诊断方法的选择[J]人民军 医,2004.10
篇5
1 X线检查
在众多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中,乳腺的X线摄影检查仍然是最为有效、经济的方法。据美国癌症学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共同研究的结果表明:乳腺X线摄影检查比最具临床诊断经验的医师早2年发现早期肿瘤。它可以发现59%的直径在1.0 cm的非浸润型癌瘤和53%的浸润型癌瘤。采用乳腺X线摄影进行乳腺癌普查,可以使其死亡率降低30%~50%,如果仅用常规体检作为乳腺早期癌的普查,则死亡率仅能降低18%。因此,在一些国家,全国范围内的乳腺X线摄影已经作为乳腺癌的普查项目被广泛应用。甚至认为乳腺摄片是30岁以上、有乳腺癌症状的女性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的金标准。X线摄影普查已经成为预防医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X线片中乳癌的特征,边缘模糊毛刺或“触角”肿块、高密度结节或星状阴影。另外,X线摄片对钙化的检出最具优势,检出率约占40%,是诊断乳癌的重要X线征象。层叠细沙样、短棒状、不规则颗粒状、半环或斑片状、钙化量多广泛或簇状密集为常见钙化形式,有资料认为5~10枚/cm以上钙化灶聚集癌的可能性很大,单纯簇状钙化是乳癌早期的或唯一的重要征象。但X线摄片对于接近胸壁和致密型乳腺的小癌灶易于漏诊。乳腺X线摄影技术 乳腺X线摄影技术的质量控制,对乳腺病变的X线诊断至关重要。近年来由于高新技术的应用和设备的更新、引进及投照条件的改善,乳腺X线摄影检查与20世纪60年代比较,有了很大的进步。目前均采用自动曝光控制装置,计算机自动冲洗程序等先进技术,使乳腺摄片的质量不断提高。数字乳腺摄影动态范围宽,对比分辨率高,能对图像进行多种变换,特别适合乳腺组织的检查,所需辐射量少,而且能更早发现病变。数字乳腺摄影有助于计算机辅助诊断,能准确检出微小钙化灶,提高判定乳癌的可靠性。数字乳腺摄影能支持远程会诊,将图像资料以数字形式传送,能满足远程会诊必需的数字影像资料,从而正在逐步替代钼靶乳腺摄影。
2 超声检查
乳腺X线摄影仍然是占统治地位的乳腺影像学检查方式,而B超扫描则在临床成为广泛应用的一个辅助诊断方式。20世纪80年代超声检查乳腺采用塑料袋灌装水囊和水槽式扫描,发展到今天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探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能量多普勒超声等技术的临床应用,以高清晰度二维图像及彩色血流特征、检查无创、快捷、重复性强、鉴别囊实性病变的准确性高等优势被公认。随着高科技超声软件的不断开发,对直径1 cm以上乳癌的检出和定性已提高到新水平。乳腺的B超检查可以帮助分析在体检中或乳腺X线摄影中所发现的可疑病变。这种高频、聚焦检查方法对于东方女性乳腺内脂肪组织少、腺体多的小有不可缺少的补充作用。对乳腺X线摄影照片中边界清楚的结节进行评估。可以帮助鉴别肿块的囊、实性,有助于肿瘤的分期(检查腋窝、锁骨上下、肋间淋巴结)。当体检所见和乳腺X线摄影之间有不符合的情况时,B超检查有助于分析病变。在体检有所发现而X线片阴性时,尤其是致密型乳腺,B超能显示有或无病变存在。同样,在乳腺X线片发现不清楚的阴影时,B超检查可以肯定或排除病变的可能。B超检查有利于比较细致地观察因解剖原因不能为乳腺X线摄影所显示的病变。如近胸壁的肿瘤、腋窝深处的淋巴结等。可以为触摸不到的乳腺病变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及手术前的金属丝定位。评估有损坏的硅酮乳腺植入物的状况。对于不宜进行X线检查者,可以先行进行B超检查。乳癌腋淋巴结组织学有转移,超声腋淋巴结转移特征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临床触诊和X线摄片。
3 MRI检查
1982年MRI应用于乳腺检查。越来越多的研究说明MRI是乳腺影像学综合诊断的必要手段之一,可显著提高早期乳癌和多源性乳癌的检出率。使用正确的技术和特制的线圈,在某些情况下是很有价值的。同时,静脉推注造影剂后,动态观察增强的形态可以提供重要的鉴别诊断资料。恶性肿瘤总是较良性肿瘤增强快,而且强化明显。癌肿边缘呈不光整的星芒状,也可表现锯齿状或长毛刺状,以及癌向后浸润的情况。乳癌的MR增强与血管生成、肿瘤增生的活动性、恶性程度及侵袭性相关。动态MR可以反映肿瘤的微循环,对血管参数可以进行定量、半定量分析,对肿瘤的解剖结构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并对淋巴转移的评价明显优于传统的组织学方法。不足的是检查程序复杂费时,价格昂贵,成像质量受呼吸影响较大,对癌肿内钙化灶显示欠佳,不能作为独立的诊断方法。
磁共振波谱分析是检测活体内代谢和生化信息的无创性技术。1973~1974年,开始应用磁共振对离体标本进行波谱测定。目前波谱分析软件包与高场强磁共振成像系统配套使用进入了临床应用阶段,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有了显著进展。研究证明了胆碱水平升高是乳癌的波谱标记这一假说,是诊断乳癌的重要标准[1]。多种MR技术联合应用能提高乳癌诊断的准确率,因此,MRI诊断和鉴别诊断乳腺病变中具有潜在独特的应用价值。
4 CT检查
CT检查乳腺是先进影像技术之一。1977年首次报道应用CT检查乳腺疾病。乳腺CT检查目的主要是用于晚期肿瘤的侵犯进行分期;手术后、化疗后局部触诊不易明确的病变;因已发生纤维化影响诊断的特殊患者等。CT对乳腺局部解剖结构能提供详细资料,尤其是对比剂强化后扫描使致密型乳腺癌的检出率高于钼靶乳腺摄影。增强CT能显示癌肿血供分布特征,提供增强峰值、灌注量、组织动脉增强比,能正确评价腋窝淋巴结转移和引流的情况,观察癌肿侵犯胸壁、肺和纵隔的情况。乳癌CT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软组织块影,多数为实质性不均匀高密度,周边为毛糙不齐的毛刺样改变,癌肿局部皮肤增厚、皮下脂肪层消失。有学者认为[2]乳癌血供丰富,强化明显增高,CT值成倍增加,是诊断乳癌的重要标准之一。CT对隐性乳癌和早期小乳癌有较高价值,研究表明CT薄层扫描能发现直径 0.2 cm的癌灶。CT能较好评价腋下、胸骨周围淋巴结的情况。结合螺旋CT表面覆盖法,扫描时间短并能三维重建显示病灶立体空间形态,可得到更多的诊断信息。缺点是对癌肿内微小钙化灶显示不够理想,存在对比剂过敏的危险且价格昂贵,技术操作过程复杂,有一定放射损伤,不能重复检查。
篇6
1.1数据处理原理
在医学影像诊断中应用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进行诊断时,首先需要在系统中输入相应的诊断参数完成预处理,降低图像的噪声、矫正图像灰度不均匀性[1]。此类操作的执行,目的在于将诊断数据中不同的类型或者来源不同造成的差异弥补掉。虽然该项操作并不是辅助技术的必要构成部分,但是如果未提前进行将会引起最终的诊断误差。
1.2 图像分割原理
在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中,图像分割的原理在于将诊断图像分割为不同的解剖区域,然后对图像中的特定目标进行病灶特征的识别和提取,提升诊断精确性[2]。具体而言,图像分割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自动分割,另一种是人工分割,与前者相比,后者存在主观性大、重复性低、三维分割效率低的缺陷,所以自动分割的应用频率比较高。自动分割主要包括四种类型的分割方法,其分割条件分别为区域条件、边缘检测条件、阈值选取条件、特定理论条件。
1.3 样本采集原理
在进行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的样本采集原理分析时,应该专门针对该项技术的研究区域进行有效的识别和采样,该研究区域主要包括肿瘤疾病的可疑癌灶、结肠息肉等[3]。另一方面,样本采集对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应用的要求点为必须具备较高的敏感性,但是对于特异性的要求则比较低,需要后续进行相应的改进研究。
1.4 图像特征提取原理
通常情况下,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需要对采集样本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换言之,就是对前一步骤中所采集到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通常情况下,比较常用的图像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是信号强弱程度的相关统计量,其二是边缘特征,其三是纹理特征。该部分特征都可以用于反馈图像的信号强度等内容。此间需要注意一点是,图像特征的提取工作是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应用中的重点内容,并不是越多检出效能越高,而是应该选择性的缩短技术运用时间,提升病灶检出率。
2计算机辅助诊断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2.1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胸片影像是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进行最早的一个领域,但是,由于受到人体胸片上支气管血管束以及人体肋骨的解剖结构重叠的影响,致使该该项技术在进行早期的小结节灶以及早期肺癌病变的诊断中经常出现漏诊的问题[4]。同期证实,早期肺癌的检出工作多数依赖医生的经验开展,所以针对胸部进行低剂量肺癌检查的肺结节计算机辅助诊断就成为其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热门内容。另一方面,由于癌症部分实性结节难度依旧较高,所以我国现阶段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在肺结节的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范围主要集中在实性肺结节的筛查工作中,为后续的诊断预测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现阶段,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在基于钼靶的乳腺癌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频率最高,其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肿块、钙化灶的检出数据精准性提升方面,此时乳腺腺体类型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成为对检出效能质量影响的关键因素。在进行具体的乳腺癌诊断过程中,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对于微钙化灶的检出效能最佳,敏感度的参数范畴有效控制在86-99%之间,由于受到乳腺腺体密度的影响,肿块的检出率比较低,一般控制在84-91%之间,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5]。
2.3 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在CT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经过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想要有效减低结肠癌症的发病率,在患病早期及时将结肠息肉进行手术切除具有重要作用,此时,在结肠癌早期时间内进行结肠息肉检测就成为重要医疗检测内容。最初阶段首选的无创性结肠息肉检查手段是CT结肠成像技术,但经过长时间的应用过后发现,该种技术的检出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CT结肠成像检查期间大量的图像数据影响了检出效能。而应用新型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后,能够充分解决CT结肠成像期间的图像数据过多的效能影响,缩短分析时间,提升检测敏感性。
2.4 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3例眶内壁骨折中以左侧居多,共68例,右侧15例。男64例,女19例。年龄以21~45岁为多,共61例,20岁以下8例,45岁以上14例。其中左侧占81.9%,21~45岁占73.4%。受伤病人均为成人,且绝大多数为男性(77.1%)。
1.2 临床表现 83例眶内壁骨折面部损伤均集中在眶周软组织,以眼内眦及鼻根部为重。主要表现如下:(1)眼睑瘀血肿胀,眼睑皮下气肿,球结膜下片状出血,鼻腔内见有血迹者53例;(2)眼睑擦挫伤,球结膜充血水肿合并鼻骨或额突骨折者16例;(3)眼睑瘀血肿胀,眼睑皮下气肿,筛窦内积液合并泪小管断裂9例;眼睑皮下瘀血,球结膜下广泛出血,眼球突出,伴轻度复视者5例。
1.3 CT检查 所有受检者在法医案检中均要求做CT等影像学检查,以观察眶内壁骨折的影像学特点。
2 结果
本组83例眶内壁骨折者中,均有眼部钝性暴力作用的外伤史,并有不同程度眼睑裂伤、眼睑挫伤(即皮下淤血),呈熊猫眼改变,点片状球结膜出血、眼睑皮下积气、鼻骨骨折及鼻腔出血等顿性外力作用的特征。其中拳击为多数,共68例,交通事故为6例,其他钝器损伤为9例。本组83例根据CT检查有64例眼眶内侧壁骨折伴有不同程度内直肌肿胀、眶内出血、眼周积气、筛窦内积血,认定7天内所伤,有11例眼眶内侧壁骨折伴内直肌肿胀而无出血积气等情况认定2个月内损伤,有8例只有眼眶内侧壁骨折认定系陈旧性损伤。本组83例损伤后7天内CT检查情况为眼眶内侧壁骨折左侧68例,内直肌肿胀者46例,眶内积气25例,眶内出血或积液者73例,软组织嵌入征20例,球后出血3例。
3 讨论
篇8
【关键词】 输尿管囊肿;静脉肾盂造影;超声;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输尿管囊肿是泌尿系统少见的先天发育异常,是输尿管末端在膀胱黏膜下囊性扩张,并向膀胱内突出,也称为输尿管膨出。根据输尿管开口部位不同输尿管囊肿有异位和正位之分。
回顾性分析自1998年12月~2007年3月收治的12例输尿管囊肿的临床资料,就有关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加以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26~53岁,平均39.5岁,囊肿大小1.0~2.5cm,临床表现:尿频、尿痛7例,反复腰痛6例,全程肉眼血尿伴下腰疼痛3例,间歇肉眼血尿1例,排尿困难2例,排尿不尽感1例。
1.2 检查方法 本组12例患者检查中,腹部平片12例,IVP12例,超声检查12例,CT 2例,MRI 2例。
2 结果
2.1 腹部平片 腹部平片12例,仅3例在患侧肾区及盆腔中部见结石影。
2.2 IVP IVP12例,均明确诊断。表现为膀胱内一侧或双侧圆形充盈缺损7例,随膀胱内造影剂充盈完全,充盈缺损越清楚,边缘越光滑、锐利,大小在1.4~2.5cm,其中3例见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2例左侧,1例右侧;4例囊肿侧输尿管下段扩张;2例囊肿内含结石,此例临床上罕见,另外5例显示“蛇头征”样充盈,大小在1.5~2.2cm,边缘见环状透亮影。
2.3 B超检查 B超12例,11例明确诊断。6例见患侧输尿管下段明显扩张,输尿管末端囊性扩张呈液性暗区,大小在1.0~2.1cm,5例囊肿者有间断收缩及膨胀。3例见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1例有肾盂积水。2例发现输尿管下段结石。B超11例明确诊断。8例为正常输尿管开口部位的膀胱内膨出,3例为异位开口的膀胱内膨出。
2.4 CT表现 CT检查2例,CT平扫囊肿为类圆或椭圆形低密度影,边缘较光滑,位于膀胱轮廓线以内,囊内密度均匀,与膀胱内尿液等密度,囊壁厚度均匀一致,为环形。
2.5 MRI检查 MRI检查2例,患侧肾盂扩张,全程输尿管扩张,患侧输尿管末端可见约1.0cm×1.2cm大小类圆形病灶,边缘呈环状T2低信号,中心部分呈等信号。
3 讨论
3.1 分型、病因及临床表现
3.1.1 分型 根据输尿管开口部位不同输尿管囊肿有异位和正位之分,正位输尿管囊肿多发生于单一输尿管,囊肿常常较小,多见于成人女性;异位输尿管囊肿的开口于膀胱内或异位开口于膀胱颈或更远端,囊肿多较大,常见于女性婴幼儿,左侧多见,80%发生在重复肾上极肾的输尿管异位开口末端,常合并有上极肾的发育不良和积水。
3.1.2 病因 关于输尿管囊肿的发生,儿童是由于先天性的原因,而部分成人则可能是后天性因素,其可能的学说有:(1)在胚胎第4~7周时,自中肾管分出的输尿管,其下端有分隔,输尿管和膀胱的薄膜正常情况下薄膜可被吸收,如果不能被完全吸收,可以造成输尿管异位开口有不同程度的狭窄,继而逐渐形成囊肿。(2)输尿管下端壁的先天性薄弱合并输尿管开口狭窄。(3)输尿管膀胱壁段过长、过斜,过于弯曲。(4)输尿管口本身和周围炎症、外伤等引起的瘢痕狭窄,因为本病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因此可以伴有泌尿系统的其他畸形,特别是异位输尿管囊肿者[1]。
转贴于
3.1.3 临床表现 此病早期无症状,如果有则为囊肿梗阻及其继发感染引起,输尿管及肾积水能导致腰腹胀痛,囊肿增大阻塞尿道内口可导致排尿不畅,尿液潴溜,女孩由于异位性输尿管囊肿的开口部位多低于尿道外括约肌,常因不断滴尿而裤裆常潮湿,而男孩异位开口的部位通常高于尿道外括约肌,往往不见此现象;有的学者将正常排尿、持续尿淋漓及一侧肾功能低下列为此病的三联征,认为有此表现提示存在此病;而最常见征象往往是泌尿道感染,肋腹部疼痛,也可出现脓毒症、脓尿、血尿、膀胱刺激症状、副睾炎以及因肾盂积水而扪及“肿包”,女孩若囊肿脱出可见粉红色“肿物”堵于尿道口等[2]。
3.2 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
3.2.1 腹平片 腹部泌尿系统平片无诊断价值,可作为常规检查项目,若囊内形成结石,可于平片上相当于输尿管末端部位发现结石,并根据结石部位偏高或靠外,不随改变发生移动的征象,提示为囊肿内结石[3]。
3.2.2 IVP IVP是显示输尿管囊肿的基本方法,单纯型输尿管囊肿:可以清晰的显示膀胱三角区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的异常密度影,其密度取决于囊内尿液的所含造影剂的浓度(与膀胱内尿液所含造影剂浓度对比),浓度高其密度亦高,反之亦然。在膀胱内造影剂与囊内充盈造影剂的衬托下,囊肿的壁所形成的环状透亮影即光晕征,加之输尿管下端扩张,全长片显示整条输尿管酷似头向下潜入膀胱内的“眼镜蛇头”,此为输尿管囊肿的典型X线征象[4]。本组5例可见此征象。当肾功能受损时,囊肿显影的密度比膀胱的密度低,呈淡薄而边缘光滑的充盈缺损。异位型输尿管囊肿:膀胱内仅见透亮的充盈缺损,做逆行造影或膀胱尿道造影,有时可见异位的输尿管开口。患侧重复肾下肾之肾盂肾盏向外下移位,肾盏数较正常少,其最上缘与肾上缘距离增大,输尿管偏离中线较健侧远等表现,提示输尿管囊肿合并肾、输尿管重复畸形[5]。IVP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可清晰显示肾脏形态、功能,输尿管的走行全貌还能借助监视系统观察其排泄情况,可作为诊断输尿管囊肿的首选方法。
3.2.3 超声检查 输尿管囊肿表现为光环出现,呈圆形、椭圆形位于膀胱三角区偏一侧,光环时而膨大,时而缩小,有节律性改变,光环内偶尔可见一移动性虚线光点,是由输尿管排尿所致[1]。B超由于具有快捷、方便、分辨力高,价格经济并可观察囊肿变化,诊断正确率亦较高。但有时受仪器性能及检查者水平的限制,同时;对于异位型输尿管囊肿与来源于盆腔的囊性病变,如附件的囊性包块、膀胱憩室、前列腺囊肿等鉴别诊断有一定的难度,其诊断价值不如IVP[6]。
3.2.4 CT表现 平扫表现为边缘光滑的类圆或椭圆形低密度影,如果囊肿内并发结石可一起显示。CT检查不做为常规检查项目,因其检查费用高,无法动态下进行观察,不能显示囊肿的舒缩变化。
3.2.5 MRI及MRI水成像检查 可清楚显示肾、输尿管、囊肿大小及囊壁厚度,可准确诊断囊肿开口及囊肿分型,当囊肿内液体与原液信号相同时,定性诊断较为困难,检查费较高,临床应用较少。
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IVP和B超联合应用,相互补充,可对此病作出准确诊断。
参考文献
1 李松年.现代全身CT诊断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822-823.
2 陈炽贤.实用放射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91-692.
3 吴恩惠.贺能树.李景学,等.泌尿系统影像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17-218.
4 Chavhan GB. The cobra head sign.Radiolofgy.2003,225(3):781-782.
篇9
1. 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0年7月1日~2013年7月1日进行的CTA、MRA、DSA其中一项或多项的患者资料, 共209例, 经临床证实确为动脉瘤。其中男98例, 女111例, 最大年龄82岁, 最小年龄13岁。主要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或体检发现。
1. 2 数据采集及图像处理 ①急性蛛网膜出血多采用飞利浦256层极速CT行CTA检查。②体检多采用MRA检查得出, 采用GE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扫描仪, 头颈线圈, 行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血管成像法。③DSA采用Philips1000 m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股动脉全脑血管选择性造影, 分别进行前后位、左右侧位和双斜位投照。由两位放射科医师、一位神经外科医师以及一位神经内科医师对图像分别进行评价, 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
74例CTA扫描中, 最终诊断动脉瘤74例, 共86个动脉瘤, 占总例数100%。均由CTA和DSA共同诊断。检出动脉瘤最小径为3 mm, 最大径为22 mm。CTA检出动脉瘤98例。135例MRA扫描中, 检出动脉瘤146例, DSA检出动脉瘤178例。CTA、MRA检出率分别为87.2%、82.3%。
3 讨论
3. 1 CTA技术特点 三维 CTA不仅可以显示管腔内的空间结构, 还能够通过仿真内窥镜以及原始的横断位图像, 观察到没有被造影剂充盈的腔内病变和腔外病变, 如动脉瘤内血栓。与DSA相比, CTA操作简单、价格低廉, 具有明显的优势。CTA能够准确显示动脉瘤的大小、与周围骨结构的关系, 瘤颈的形状以及瘤顶的方向, 能够测量出动脉瘤的大小。SSD与MIP各有优势, SSD能够更加准确诊断动脉瘤, 而三维成像方式MIP可显示大型动脉瘤与载瘤动脉及其分支的关系。但CTA也存在不足之处:造影时需要掌握注药与扫描的最佳时间间隔;在扫描时患者要确保身体静止;CTA不能显示出血流动力学的情况;不能像DSA那样更好地显示出侧枝循环的血管、直径
3. 2 头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技术特点 MRA是磁共振血管成像。其基本原理是基于饱和效应、流入增强效应、流动去相位效应。血液流动的特点使其与周围静止组织形成鲜明对比, 而常规 3D-TOF 和 2D-TOF MRA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使相应部位的血管清楚地显示出来。如果行三维动态增强对比成像, 能够更加清晰、锐利地显示出正常或病变血管。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 包括时间飞越法 MRA及相位对比法 MRA, 由于MRA具有无创伤、无辐射、不用对比剂、价格低廉等优势, 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但MRA需要扫描的时间较长以及饱和效应, 血流信号下降, 不能有效地显示出血管分支, 因此使得图像的效果以及诊断的准确性大大降低。
3. 3 DSA的技术特点 DSA 显示的是造影剂充盈的血管管腔的空间结构。①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 可显示直径0.3 mm的脑血管。选择性插管时直径显示细节更为丰富。②DSA可显示血液动力学情况。③DSA是有创检查, 检查时间长, 风险大, 费用高, 不易被患者接受。目前DSA仍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 其诊断准确率达 95% 以上。但有时也会有假阴性, 造成漏诊, 如动脉瘤血栓形成、动脉痉挛等, 不能同时显示脑组织, 有时显示瘤颈也较为困难。见表1。
DSA以其高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 成为目前动脉瘤诊断、术前评估和评价的“金标准”[1]。 以上三种检查方法的选择应视临床实际情况而定, 从而发挥各成像技术的最佳优势, 达到最佳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篇10
到目前为止,影像学对埋伏牙的定位经历了牙齿的X光片、螺旋CT、锥形束CT(conebeamCT,CBCT)几个阶段。从开始到现在,应用最广泛的是牙齿X线片简称牙片,也称口内标准片。其大小为3cm×4cm,一张牙片可以显示3-4个牙齿。牙齿在牙片上显示出白色阻射影像。首先,通过牙齿X光片及全景曲面断层片可以直接判断有无埋伏牙,但牙片只能确定埋伏牙是多生牙还是正常恒牙、数量和大概位置。确定埋伏牙在唇侧还是腭侧还需另外角度牙片来帮助,牙片判断埋伏牙位于唇腭侧需通过X线水平分角二片法原理。当透照光线方向改变时,被投照物体的投影像必然随光线移动,离胶片越近的物体(即腭侧),其投影像移动距离(距正中位)越小;离胶片越远的物体(即唇侧),其投影像移动距离(距正中位)越大。当锥尖左移,即X线中心线向右投照,与正位片比较,若埋伏牙影像向标记牙右侧移动,即右侧移动幅度比标记牙大,表示埋伏牙在唇侧;反之,向标记牙左侧移动,即标记牙右移幅度比埋伏牙大,表示埋伏牙在腭侧。当锥尖右移,原理同上(图1-a正位片,图1-b从左侧向右侧投影成像),即使这样埋伏牙的牙冠与牙根角度、牙根长度、与周围临近牙齿及牙槽骨关系仍不能清晰可见。由于拍摄角度的因素,牙齿会不同程度的变形,放大。
我科近10年的120例牙患者中,有40例拍摄了牙片,对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辅助,达到了满意的效果,40例牙病患者中,治愈32例(80.00%),好转8例(20.00%)。随着多排螺旋CT应用于口腔临床,该技术可清晰显示上、下颌骨的形态结构、位置关系、上下牙列的咬合关系。包头地区口腔科大约于2008年开始此项研究。多排螺旋CT对上颌埋伏牙能做出精确定位,使平面概念拓展到二维、三维空间,对上颌埋伏牙诊断及定位的价值优于全景数字X线牙片。多排螺旋CT对埋伏阻生牙的定位精确,能清晰显示埋伏牙在颌骨内的确切位置及其与相邻牙的毗邻关系[1];该技术显示根尖骨质,根尖与牙槽骨的局部关系更清晰。多排螺旋CT的三维重建技术可以清晰展示埋伏牙的立体形态,见图2。我科近10年患者中,有63例进行了CT检查,辅助临床医师进行诊断与治疗,治愈51例(80.95%),好转11例(17.46%),无效1例(1.59%)。螺旋CT的不足之处在于其投影数据是一维的,重建后的图像数据是二维的,重组的三维图像是连续多个二维切片堆积而成的,其图像金属伪影较重[2]。我科在2013年开始应用CBCT,CBCT获取数据的投照原理和传统扇形扫描CT完全不同,而后期计算机重组的算法原理有类似之处[3]。CBCT与螺旋CT的最大区别在于CBCT的投影数据是二维,重建后直接得到三维图像。CBCT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很高的各向同性空间分辨力,应用CBCT在水平位上扫描颌骨内埋伏牙的定位,能够获得埋伏牙的准确定位,通过不同的水平截面结合任意截面可以全面清晰显示埋伏牙的位置、形态、大小、萌出方向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附带软件可直接测量相邻牙根之间的距离、牙槽骨的宽度和厚度,还可测量埋伏牙表面与颌骨唇侧腭侧骨表面的距离[4]。CBCT能三维重建图像,立体显示埋伏牙的空间位置,定位情况与术中埋伏牙实际位置情况一致,诊断准确率接近100%,为埋伏牙的去留提供直接清晰的诊断依据,见图3。由此可见CBCT检查可提供埋伏牙位置的准确数据,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近10年17例患者进行了CBCT,其中治愈15例(88.24%),好转2例(11.76%)。CBCT除了在诊断方面的优势外,还有费用低、不良反应少及多方面应用的优势[5]。8排螺旋CT轴扫,费用大约600~700元。64排螺旋CT加入了三维效果,费用>1000元。正畸埋伏牙患者以儿童为主,一般厚扫2.5mm,再经过后期处理拆成1.25mm或0.625mm。口腔CBCT成像后以光盘形式保存,储存信息量大,包含口腔专用软件,更适合于临床应用,费用低于400元。同一机型仅进行上颌或下颌扫描的辐射剂量显著低于同时行扫描上颌加下颌时的辐射剂量,辐射量P值分别为0.003和0.001。因此,在对口腔颌面部相同区域进行扫描时,以上两种口腔颌面锥形束CT的辐射剂量均比螺旋CT低。
在临床应用方面,目前对正畸埋伏牙的诊断,牙片及全颌曲面断层可以清晰表达简单埋伏多生牙,其余埋伏牙,尤其需要正畸矫治的埋伏恒牙,主要依靠CBCT来提供诊断依据[6]。对于手术切口、确定暴露牙面的大小及方向提供更立体直观地指导,给患者交代病情一目了然,清晰易懂,诊断结果与实际手术后的效果几近吻合。术后创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邻牙牙根和根尖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CBCT对于埋伏牙的保留与否、手术难易程度、术后治疗时间评估等都有准确的依据。综上所述,在埋伏牙矫治中,埋伏牙的定位、正畸治疗方案的制定都必须依赖于影像学。近年我科应用CBCT成功地解决了埋伏牙的定位,得到了三维图像,可以动态移动牙齿位置,准确计算骨量;可以清晰显示埋伏牙的位置、形态、大小、萌出方向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长皓.64层螺旋CT在上颌前部复杂埋伏牙多生牙拔除术前定位中的应用[J].医药论坛杂志,2012,33(3):94-95.
[2]韩方凯,王铁梅,廖波,等.应用多个因素分析方法曲面体层与CBCT对上颌前部埋伏牙定位的对照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2,28(9):903-906.
[3]孔娟,秦晓中,任晓旭.CBCT在埋伏阻生牙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3,29(3):160-161.
[4]陆胜男,张玉宁,陈文静.CBCT技术在埋伏牙诊治中的应用进展[J].口腔医学,2013,33(3):192-194.
篇11
2 影像学表现
CT检查:膀胱癌的CT影像为膀胱壁局部增厚或向腔内突出的肿块,肿块形态多种多样,常表现为状、菜花状和不规则形。其形态的多样性是由肿瘤的生长方式决定的。肿瘤向壁外生长时,出现膀胱轮廓不清楚,膀胱周围脂肪层消失,并可累及邻近的组织器官,如腹壁、盆腔、肠道、输尿管、精囊、前列腺及宫旁组织等。当出现转移灶时,常见盆腔或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转移的指标是其直径>1.5cm。CT检查用于膀胱癌的诊断与分期,了解肿瘤浸润膀胱壁的深度,以及盆腔和腹膜后淋巴结、肝及肾上腺有无转移。
MRI检查:由于肿瘤的信号强度既不同于膀胱腔内尿液,也不同于膀胱周围脂肪组织,因而易于发现膀胱癌向腔内生长所形成的肿块,也易于显示肿瘤侵犯肌层所造成的膀胱壁增厚。此外,还能发现膀胱癌对周围组织和邻近器官的侵犯,以及盆腔淋巴结转移;对于膀胱镜检查已发现的膀胱癌。MRI显示肿瘤对膀胱壁浸润深度、盆腔脏器与肿瘤的关系、膀胱癌引起上尿路积水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增强MRI检查还能确定肿瘤侵犯膀胱壁的深度,所有这些均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膀胱造影:膀胱内可有大小不一的充盈缺损,小的缺损易被造影剂掩盖造成漏诊。膀胱双重造影有利于显示小的肿瘤;膀胱癌边缘多不规则,状膀胱癌的表面凹凸不平,基底宽,局部膀胱壁变硬,膀胱变形;浸润型膀胱癌侵犯膀胱壁全层时,膀胱壁变硬、固定、增厚,并有不规则的充盈缺损,膀胱缩小;肿瘤侵犯输尿管口时,可出现输尿管和肾积水的表现。
静脉肾盂造影:由于移行上皮癌具有容易种直及多中心发病的特性,膀胱癌患者应了解上尿路有无异常,因此IVP不但能了解双侧肾功能,还能发现上尿路并发的肿菌。
超声检查:在行膀胱镜检查前,行经腹超声检查,初步了解泌尿系统的状况,作为膀胱癌的最初筛选,膀胱镜检查时经尿道超声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及膀胱壁浸润情况。
淋巴造影:膀胱癌容易出现淋巴结转移,严重时堵塞淋巴管引起下肢淋巴水肿。淋巴造影可以发现转移淋巴结,为进一步鉴别炎症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必要时行淋巴结活检。
膀胱动脉造影:可以显示肿瘤血管,多用于膀胱癌晚期行姑息性动脉栓塞治疗。
3 鉴别诊断
根据影像学表现,有时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前列腺癌突入膀胱:可见前列腺体积增大,密度不均匀,增强后呈结节状强化,多呈菜花状突入膀胱底部,双侧精囊角消失,可见精囊增大。另外,膀胱壁因长期慢性排尿困难,造成整个膀胱壁增厚,但无局部改变,此可与膀胱癌鉴别。前列腺癌 血尿癌肿浸润膀胱时出现,经直肠指诊、B超、CT、活组织检查等明确。
(2)膀胱内凝血块:CT平扫密度较膀胱癌高,CT值50~60Hu,形状不规则,改变,可见病灶位置改变。要注意的是膀胱癌合并凝血块,因此应多改变几次。可在临床行膀胱冲洗后,复查B超或CT,可见凝血块消失。
(3)膀胱炎性肉芽肿:膀胱壁普遍增厚,常有膀胱容量变小,内有局限性隆起,隆起内可以有钙化或囊变,较多见于女性,易误诊,须结合膀胱镜活检。
(4)膀胱结核:膀胱多明显缩小,轮廓毛糙,即所谓“挛缩膀胱”,均伴有肾脏、输尿管的相应改变,同膀胱肿瘤较易鉴别。
(5)神经源性膀胱:膀胱多呈宝塔状,体积增大,小梁甚粗,膀胱壁普遍增厚,多伴输尿管反流,不难识别。
(6)脐尿管肿瘤:并非膀胱本身的病变,来源于残留的胚胎时期的泌尿生殖道,绝大多数是腺癌。主要发生在人体中轴线上,膀胱外(前上方)的软组织肿块,并侵犯膀胱顶部前方黏膜。而膀胱癌则以腔内肿块及膀胱壁改变为主,壁外改变较少,且顶部前壁非好发部位。
(7)膀胱周围肿瘤:如卵巢癌、子宫肿瘤、盆腔转移等,上述肿瘤起源于膀胱外,可侵犯膀胱壁,肿瘤主于膀胱外,膀胱内膜多完整,临床也少有血尿等表现。
(8)内翻性状瘤:少见,肿瘤向腔内突出,膀胱壁连线完整,肿块边缘有光滑的长分叶,似有飘浮感,增强后一般均有明显强化。
有时,膀胱癌还需与膀胱结石鉴别,根据病变的密度、信号强度及其可移动性,一般不难与膀胱癌鉴别。膀胱癌与少见的非上皮性肿瘤如平滑肌瘤、淋巴瘤以及非肿瘤性腺性膀胱炎有时不易鉴别,此时膀胱镜检查并活检可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
[1] 姚德惠.膀胱肿瘤的CT鉴别诊断[J].CT理论与应用研究,1999,8(1):29-31.
[2] 吴春芳,王小羽,马有弘,等.膀胱肿块的CT诊断探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8:762.
[3] 周康荣.腹部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206.
篇12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3-0544-02
诊断学是联系基础学科与临床、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重要桥梁,其教学效果是影响整个临床教学的关键所在。如何让医学生更好地掌握问诊、体格检查、培养良好正确的临床思维习惯是近十几年来医学教育界不断探索而又始终未得到理想方案的一个特殊难题。从上个世纪70,80年代开始国外就已经开始大范围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CAD教学,我国也于90年代开始应用,目前大多数院校已经使用CAI教学。笔者就CAI在诊断学教学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目的是了解CAI对临床本科诊断学成绩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2医学本科学生共607人,随机抽取120人,再随机分两组,其中两组的大课讲授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实习课。分为未使用CAI教学的传统授课组和CAI教学组。每组60人,分4小组,每小组15人,授课老师相同。
1.2授课方法
传统教学组:教师使用传统模式的教学方法,先给学生上小课,对理论知识初步回顾,再以一个学生为模型,演示诊断学具体的检查方法,到病房选择患者进行特殊表现的检查,使学生对正常表现及常见病理表现都能很好地掌握。
CAI教学组:教师同样给学生先上小课,对理论知识初步回顾,再给学生放录像,演示体检过程,同时老师在场,对学生不是很明白的地方加以讲解,并反复看录像。使用模拟人进行各方面的检查、特别是心肺的听诊,正常及病理性的都进行练习。经过实验室的培训后再到病房看患者,特殊病例在患者身上操作。平时学生可在宿舍或图书馆登陆学校网站看录像,实验室定时开放,学生可在模拟人身上反复练习。
1.3评分指标
课程结束后,由学校教务科根据教考分离的原则,从学校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形成试卷,在同一时间由学校组织学生进行考试,以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期评成绩进行比较。
期评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占10%),期中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50%),操作技能(占20%)。
1.4统计学方法
操作技能和期评成绩用均数+标准差(z+s)表示,做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使用SPSSl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比较两组学生的成绩是否有差异性,从而了解哪种教学方式更利于学生。
2 结 果
两组学生的成绩情况见表1、表2,使用CAI教学方法的学生期评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均较传统教学方法组的学生要好,且两组成绩比较均P
3 讨 论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不管是期评成绩还是操作技能成绩,CAI教学组的学生成绩均比使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学生要好,且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采用CAI教学在诊断学的教学中比传统教学效果要好,学生的理论,操作水平较好。
篇13
大脑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发生慢性狭窄、闭塞、出血是导致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的主要因素,可使患者发生语言障碍、智力障碍、运动障碍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其生命安全[1]。本文将对笔者所在医院自2013年1月1-12月31日期间前来就诊的31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给予临床研究,从而探讨CT血管成像的临床诊断及应用效果,为提高脑血管病诊断正确率及临床疗效提供可靠依据,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1例患者(研究组)均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前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其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47~91岁,平均(68.91±4.33)岁,病程1个月~2年,平均(0.92±0.07)年;另选取本时期前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体检的31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45~90岁,平均(68.78±4.24)岁。研究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例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研究组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脑缺血诊断标准,对照组排除患有脑缺血疾病;(2)无脑部疾病及手术史;(3)无恶性肿瘤、精神类疾病;(4)无心脏、肝脏、肾脏等机体重要器官严重器质性疾病;(5)未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6)对本次研究所采用检查方法具有良好耐受性,无中途退出情况,依从性较好;(7)对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
1.2.2 研究方法 指定一名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医学影像检查医师,利用日本东芝(Toshiba)公司生产的型号为Aquilion 16层螺旋CT扫描仪完成两组CT脑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ic perfusion,CTP)及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检查工作,采用双盲法判断检查结果,研究组同时实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记录两组患者脑血流量(Cerbral blood flow,CBF)、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P)等数据并给予统计学分析,对研究组患者CT血管成像检查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2.3 影像检查 指导患者取仰卧位,根据CT平扫数据确定CTP感兴趣层面实施动态扫描,将40 ml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370)利用高压注射器(Medrad stellant)经肘静脉团注(4 ml/s),在注射开始后同时实施CT横轴位动态扫描,参数设定为电流200 mA、电压80 kV、间隔时间1 s、扫描速度1 s/360°、扫描时间50 s、层厚5 mm,获得脑血流灌注状态评价。经同层面大脑前动脉或脑动脉作为参照,待获得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后,经CT perfusion 3灌注软件(图像工作站AW4.2)采用去卷积算法对CTP图像进行处理后获得CBF、MTT、CBV、TP等所需参数。完成CTP检查后追加优维显370(60 ml,4 ml/s)实施CTA检查,预扫描方法为Smart,待优维显370注射完成8 s后监测其在机体内浓度,靶血管浓度达最高值实施扫描,参数包括电流575 mA、电压140 kV、层厚0.625 mm、螺距0.516、扫描时间4.1 s。将所得图像利用AW4.2工作站血管分析软件获得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图像及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判断患者脑部血管狭窄及闭塞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