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经验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小学生刚刚入学,还没有形成学习的思维和习惯,上课时注意力难以集中,教师单调乏味的抽象讲课,很容易让学生注意力分散,学习提不起兴趣,对知识也不能充分地理解和掌握。因此,要使学生充满热情的学习就要让识字的课堂活跃起来,使识字教学充满趣味性。以图识字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符合儿童的识字规律,是学生快速识字的有效手段。
小学的识字教材设置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入深、图画和拼音相结合的规律,并且生字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特点,将学生的识字教育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使学生对抽象的汉字有具体的概念。通过图画进行汉字的归类也是以图识字的一种,让学生根据图画将汉字按照动植物及其他类别分类记忆,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还能增长多方面的知识。
二、游戏识字
要使学生充满热情的识字就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识字教育与学生爱玩的游戏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玩乐中轻松学习。比如,可以引导学生玩“我是小老师”“找宝贝”“鹦鹉学舌”等游戏。还可以将生字编成儿歌、字谜,使学生在传唱和猜谜中轻松识字。
三、归类识字
归类识字是学生牢固掌握生字的有效方法之一,归类识字包括形声字、形近字、近反义词和量词归类。通过对汉字构造规律、字音、字形等进行区分,增进学生对汉字的了解。
1.形声字归类
形声字包括两种,一种是声旁表音、形旁表义明显的字,每组后面是生字,前面是熟字,比如“构—购”“桶—通”,对这类词可以比较记忆,记忆的时候可以加上生字组成的词语,比如“购买”“通知”,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另一种形声字是由基本字组成的生字,比如“门—木—闲”,对这类可以通过拆分和组合进行记忆。
2.形近字归类
形近字归类就是将字形相近的字放在一起归类识字,这种可以通过编口诀或儿歌帮助记忆。比如“渴、喝”两个字记忆时,可以编成“渴了想喝水(三点水),喝水需用嘴(口)”,这样可以简化学生识字和记忆的过程,提高其识记效率。
3.近反义词和量词归类
近反义词归类就是把意思相近或相反的一组词语放在一起记忆,加强学生对词语的辨别和理解,比如“高—低”“佳—好”等。量词归类就是把适合与量词搭配的词语放在一起记忆,比如“一杯水”“一辆车”等。
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中,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提高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对生字、生词的记忆能够更牢固、理解能够更透彻,为顺利地完成阅读和写作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篇2
要想真正了解寓言的含义,我们就要把寓言总的角色放到现实生活中去,好比说寓言中狡猾的狐狸我们要把它人格化,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找到跟它性格类似的人,把这件事嫁接到现实生活中去。我们要想感悟寓意,可以从故事情节、中心句子、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关系、现实等四方面去深入分析继而感悟寓言中的讽刺、夸张的寓意。寓言的感悟可以说是寓言故事教学的重点,正因为如此,教师在小学语文寓言故事教学时一定要运用恰当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情感的释放,让学生通过教师的阅读,逐渐对寓言中所讲的故事产生共鸣。寓言故事中的主角都是带有鲜明的对比特征的艺术形象,他们都含有作家的主观情感。被人格化的动物会更加容易的引导学生学习,儿童的兴趣也比面对一般文学样式要强得多。对此,小学寓言教学的难度就在于,教师能否引导学生释放其情感,在释放情感的过程中能不能与寓言中的角色达到共鸣。
三、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形成自我教育的局面
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要深入发掘寓言的教育功能。寓言主要是根据虚拟的人、事、物的艺术形象来进行精炼的语言描写,继而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某种道理。我们教师就是要深入发掘这一道理,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把这样的道理传达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想象来学会这一道理,并培养起自身的审美观、道德观。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做到诙谐幽默地把这一道理浅显易懂地传达给学生们,我们的教学模式一定要适合小学生的思维想象,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出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启发式教学的目的。所以,我们教学活动中一定要运用情景教学的模式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学习后也要展开联想,最终可以自己进行寓言的仿写、改写、创造等等。这样我们就能够真正挖掘出孩子们内心深处的美———童话世界,小学生们可以自由地在无意识的海洋中畅游,编制更加多彩的情节,孩子们形成自我教育的良好局面。
篇3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在我国悠久绵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之中,古诗就是其间较为丰厚的光辉灿烂的文化资源,诗词名人们犹如繁星般闪烁在波光荡漾的河上。这些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千古绝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愈久弥香的文化底蕴,非但没有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沦,反倒历久弥新,在新时代新思潮中更加源远流长、回味无穷。
一、古诗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古诗的特点是短小精悍,锤炼的语句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曲美妙的乐章,一幅优美的图画,一段精彩的叙述。古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去理解诗中的情,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从而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学习古诗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古代文学的基本常识和历史,而且也丰富了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提高了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不断塑造其人格魅力。
二、古诗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1.诵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反复吟诵古诗,口齿噙香,直意抒情。读的形式具体可分为:
(1)带有情感的朗读。在全面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融入自身情感进行朗读,尽量做到正确、流畅,读出重音、节奏感以及诗词的韵律美。
(2)教师范读。老师给学生作示范性的朗读,或聆听多媒体教学的朗读课件。以传达教师本人的情感,从而影响学生产生共鸣。
(3)学生齐读。譬如对于那些抒发豪情壮志的边塞诗,不齐读就不足以体现出其雄浑豪迈的气势。
(4)配乐朗读。结合诗歌内容,配上合适的乐曲伴奏,在这种音乐背景中赏读诗歌的形式,别有一番情趣使人陶醉其中。
(5)学生自读。让学生在课堂上自行随意地读,可高声朗读、可低声吟读,或是默读、唱读、速读、表演读……
2.品读
诗歌教学中,教师不光是需要指导学生读诗句本身,还应把诗人人物背景、诗题含义、诗的注解、课后习题、以及同主题(或同内容)的诗和赏析文章,都尽可能地读到,使学生学得全面、深刻些。教学中就抓住“诗眼”和关键词句,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投入感情朗读,细细品味文本,深切体会诗的意境,进而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体验。
3.画中领悟
直观性和形象性是图画的固有属性。借助图画将古诗变抽象为具象,变虚幻为真实,使学生更加容易的正确理解诗词的意思,明白诗中到底在描绘怎样的一番图景。具体而言,关于古诗教学图画的运用分为两种:
(1)教学观赏画。一般来说,小学语文课本内每篇古诗课文中都有一幅插图,借助插图可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大意。例如:《静夜思》的插图,通过插图学生就能一目了然;诗人在寂静漆黑的夜晚望向天空,一轮皎洁的圆月勾起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幅插图对于学生的视觉感官就是一种刺激,增强了形象性的感知,易突破教学重点,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2)学生创作画。这是让学生开拓创新、开发想象力创造能力的过程,让学生在对古诗已有的理解基础之上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画笔再现诗中描绘的场景,同时学生自己融入诗意中去。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自己描绘出古诗的内容和涵义,并从中去享受那份成就感,不仅增强了学习的兴趣,还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无穷魅力。例如:《早发白帝城》一课,“朝辞白帝彩云间”的彩云是什么样子?“两岸猿声啼不住”的“猿声”在画中如何体现?“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快又该怎样描绘出来?这画的过程中不仅检查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是否正确,还对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想象力等多方面进行了考验与锻炼。
篇4
一、情景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情景教学让小学语文教学更活泼、更有效。在创立情境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以及扮演自己的角色,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整个情境的教学中去,使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形象表达而与整个教学的大环境产生共鸣。在这个时候,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而且能够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体验中学习到有意思的课堂知识,使得课堂更活泼,而且所学的知识能够高效地进行吸收。而且教师也能够非常完美的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得到自己的教学成果。
(2)情景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由于小学生属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在早期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情况进行良好的把握,学生就能够很容易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情景教学法正是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对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行激发,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够更加广阔,改变以往学生死板陈旧的学习现状,让枯燥无聊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变得让人容易接受,喜欢主动参与。
(3)情景教学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往的老式教学主要是强调学生的书面成绩,一味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而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丧失了主动学习的快乐,并且失去了能够创造新个性、培养新兴趣的机会,使他们在逐渐枯燥乏味、刻板麻木的学习状态中逐渐失去了童真以及自我思想,因此我们提倡情境教学方法,以保持小学生的童真以及本心,使他们的个性等够得到张扬。在更加具有可能性的空间中发挥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眼界,这也是最大限度提高语文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开阔思维提供一个尽可能大的理想环境,能够在情境教学中充分想象一个未知的世界,能够使学生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得到不断的自身融合发展,并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以及培养外在能力,使他们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丰富的多样的具有个性的人才[2]。
二、情景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
(1)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式。随着现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对人才的需求以及要求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对人才的要求逐渐转为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发展型人才。因此,对小学生的教学方法要充分符合时下对于人才的要求,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采用完善的教学方法。在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开展情境教学时,要充分采纳这一要求,要理解并掌握语文课本对于知识内容的要求,然后以此为教学计划的开展内容。要体现课文的教学思想,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用正确的方法不断在经验中提升教学内容,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创设情景。小学生的普遍年龄特点是活泼好动、自制力低、好奇心强、学习能力强、思维能动性高、想象力丰富,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一性格特点。开展有意思的能够吸引学生目光、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由于小学的语文知识多是记忆为主,难免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一味重复和死记硬背会使得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在进行情景教学时,可以模拟一些动画片情境、童话故事内容等等,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理解内容,加深对知识的记忆程度。另外,在教学时要充分应用多媒体等现代工具来开展教学,提供充分的学习空间,保证学生的绝对“主角”地位,让学生作为自己知识的主角,主动学习,找到最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
总之,一堂优质的、质量高效的语文课堂应当拥有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正面感受知识的熏陶,教师需要充分感染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到语文理论知识的学习范围中去。这就需要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中,需要语文教师的精心设计,对课堂的各个环节做到充分的把握。
篇5
新课改实施以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始受到了重视。在教学中,我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味地分析、讲解,把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效果却不佳。反而是注重了学生的自读自悟。比如我在教学新课时能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字词,提出疑惑的问题,然后再通过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来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现在我在教学中能够放手让学生去学、去说,甚至去教,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较大的变化。给学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开始尝试自主合作与主动探究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接受式学习不再独唱主旋律,探究式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介入,与接受性学习交相呼应、相辅相成。
二、首先转变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
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课程改革,使我收获最大的就是自己的角色转换了。我由原来的主讲者变成了组织者、合作者。教学能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我在教学中都能放下以往的架子,走下讲台,同学生打成一片,以亲切和蔼的态度,与学生平等对话,互相交流,因而课堂的氛围宽松而活跃,学生的种种顾虑打消了,回答问题的胆子大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从这一点上看,我的学生观正在改变,能够把学生当作一个主动学习知识的人来看待,而不是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本身充当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即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学生的才能得到展示。
课堂上,我与学生一起猜字谜,一起朗诵课文,教与学的活动在师生的互动合作中变得生动有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享受到合作的快乐,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也是一种关怀,它构筑起了民主的课堂氛围。课堂上,我会用微笑缓解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紧张情绪,用竖起的拇指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
三、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新课改使课堂氛围变活了,知识点降低了,教学涉及的面拓宽了,教师对学生用情了,学生们感到有趣了,师生间的关系平等了,学生越来越自信了,学习态度趋于主动了,学生之间学会合作了,与众不同的见解越来越多了,共性与个性得到协同发展了。
在识字教学中,我把识字教学的重点放在识字兴趣的激发、识字方法的引导上,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合作学习,交流、总结识字方法,如在教“淹”时,我用“水大好发电”。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还有一个学生讲“彪”字,他走上讲台后,说:“老虎掉了三根毛”,便将“彪”字刻在了同学们心中。这样的教学案例举不胜举。在教学中我深深感到:当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讲台还给学生,把书本还给学生时,课堂便会出现敏锐的思维,闪现智慧的火花,蹦出创造的灵感。
四、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实现教学的多维互动
教育家杜威说过,如果让孩子们在教室里静静地坐着,拿着书,观念永远到不了孩子们的心灵中。让学生乐学,在玩中学,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体验、感悟课程。感悟不是分析,不是告诉,更多的是体验。
在语文课上,我尽可能多给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为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空间,并且在操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语文思考。如,在学习《绿叶的梦》的时候,我把学生带到田园里,让孩子们在田野做搜集绿叶,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标本、玩具、饰品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运用多种感官感悟知识,大大激发了学生热情,从多个角度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
1、评价内容多样化。
即单元达标、阶段性考察、古诗文背诵、朗读比赛、课本剧表演、采集本展览等。来评价学生,多一种衡量的标准,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2、评价方式多样化。
①口头评价。如“你读得真准确!”“你读得真好!你是怎么读的,能说说吗?”“你真会动脑筋。”等。
②作业评价。如:“你真行”“正确、整洁”“小书法家”等,定期发放
“进步卡”。强调激励、关注过程的评价,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看到自己成长中的进步,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
教育是孩子们的教育,课程是孩子们的课程,教育应向孩子们生生活世界回归,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把孩子们培养成有用的人。升华教育理念,保持与时俱进,为教师的发展而学,为学生的发展而教。总之,要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充满活力,体现魅力,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只要我们坚持以新课程标准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只要我们对语文教改充满着信念和热情,我们一定会在课堂教学的探索中开创出一片灿烂的天空。使语文课程打破教材的一统渠道,走出课堂的狭小空间,引导学生“在对人生有意义的且人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中学语文,用语文,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走向,是语文课程的返朴归真。 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这就是我的收获总结。
做人最好状态是懂得尊重,不管他人闲事,不晒自己优越,也不秀恩爱。你越成长越懂得内敛自持,这世界并非你一人存在。
做人静默,不说人坏话,做好自己即可。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你活着不是只为讨他人喜欢,也不是为了炫耀你拥有的,没人在乎,更多人在看笑话。你变得优秀,你身边的环境也会优化。
3.
从今天开始,帮自己一个忙,不再承受身外的目光,不必在意他人的评价,为自己活着。
从今天开始,帮自己一个忙,做喜欢的事情,爱最亲近的人,想笑就大笑,想哭就痛哭,不再束缚情感的空间,让自己活得轻松些。
4.
很多你觉得天大的事情,当你急切地向别人倾诉时,在别人眼中也是个小事,他最多不痛不痒呵呵地应和着。
因为他不是你,他无法感知你那种激烈的情绪。直到有一天,你觉得无需再向别人提起,你就已经挽救了你自己。
这世界上除了你自己,没谁可以真正帮到你。
5,
我们总是带着面具走进爱情的,总想展示自己最优越的一面,你要接受一个人,不只是接受他的优越,而是看清了他的平凡普通却仍然去深爱。
事实经常是:我们走着走着,就感觉对方变了,其实我们并没有变,我们只是走进对方最真实的地方,然后迷失了自己。
6.
我捧你,你就是杯子,我放手,你就是玻璃渣子。无论是恋人还是朋友,珍惜在你每一次难过、伤心时都陪伴在你身边的人。
珍惜经常和你开玩笑的人,说明你在这个人的心中肯定有一定的分量。
珍惜在你心情不好时第一个发现的人。
7.
今天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今年再大的事,到了明年就是故事;今生再大的事,到了来世就是传说。
人生如行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你目光所及,就是你的人生境界。
总是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说明你正在走上坡路;总是看到不如自己的人,说明你正在走下坡路。与其埋怨,不如思变。
8.
归零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所有的成败相对于前一秒都是一种过去。过去能支撑未来,却代替不了明天。
学会归零,是一种积极面向未来的意识。把每一天的醒来都看作是一种新生,以婴儿学步的态度,认真用好睡眠以前的时刻。
归零,让坏的不影响未来,让好的不迷惑现在。
9.
总有一天,你会与那个对的人不期而遇:所谓的幸福,从来都是水到渠成的。
它无法预估,更没有办法计算,唯一能做得是:在遇见之前保持相信,在相遇之后寂静享用。
宁可怀着有所期待的心等待下去,也不愿去对岁月妥协,因为相信幸福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做人最好状态是懂得尊重,不管他人闲事,不晒自己优越,也不秀恩爱。你越成长越懂得内敛自持,这世界并非你一人存在。
做人静默,不说人坏话,做好自己即可。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你活着不是只为讨他人喜欢,也不是为了炫耀你拥有的,没人在乎,更多人在看笑话。你变得优秀,你身边的环境也会优化。
3.
从今天开始,帮自己一个忙,不再承受身外的目光,不必在意他人的评价,为自己活着。
从今天开始,帮自己一个忙,做喜欢的事情,爱最亲近的人,想笑就大笑,想哭就痛哭,不再束缚情感的空间,让自己活得轻松些。
4.
很多你觉得天大的事情,当你急切地向别人倾诉时,在别人眼中也是个小事,他最多不痛不痒呵呵地应和着。
因为他不是你,他无法感知你那种激烈的情绪。直到有一天,你觉得无需再向别人提起,你就已经挽救了你自己。
这世界上除了你自己,没谁可以真正帮到你。
5,
我们总是带着面具走进爱情的,总想展示自己最优越的一面,你要接受一个人,不只是接受他的优越,而是看清了他的平凡普通却仍然去深爱。
事实经常是:我们走着走着,就感觉对方变了,其实我们并没有变,我们只是走进对方最真实的地方,然后迷失了自己。
6.
我捧你,你就是杯子,我放手,你就是玻璃渣子。无论是恋人还是朋友,珍惜在你每一次难过、伤心时都陪伴在你身边的人。
珍惜经常和你开玩笑的人,说明你在这个人的心中肯定有一定的分量。
珍惜在你心情不好时第一个发现的人。
7.
今天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今年再大的事,到了明年就是故事;今生再大的事,到了来世就是传说。
人生如行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你目光所及,就是你的人生境界。
总是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说明你正在走上坡路;总是看到不如自己的人,说明你正在走下坡路。与其埋怨,不如思变。
8.
归零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所有的成败相对于前一秒都是一种过去。过去能支撑未来,却代替不了明天。
学会归零,是一种积极面向未来的意识。把每一天的醒来都看作是一种新生,以婴儿学步的态度,认真用好睡眠以前的时刻。
归零,让坏的不影响未来,让好的不迷惑现在。
9.
篇6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开展,对完善学生的知识认知体系及学科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认知体系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有很大不同:知识体系是作为客体存在于小学语文教材与大纲之中;认知体系作为主体是对知识体系的客观把握,它要求学生应具备对知识体系的理解、掌握能力。总体来说,认知体系能力的培养是由国家规定小学教育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语文教学作为国家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小学教育的重点内容。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既有相关性,又有区别性。由于语文学科学习的知识对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有决定性作用,因此语文学科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一般学科的综合能力并不代表认知能力,这就是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由此可见,语文学科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因此,加强语文学科的学习能力对现代人的基础能力与素质培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由于不同的学科都有自身独特的要求与特点,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小学语文更侧重语文知识的基础性及综合性。语文素质教育的开展,不仅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学涵养与素质,满足学生对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理解能力,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素质的措施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明显的是在素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求突出以学生学习为主体,而传统教学则以教师教学为主。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素质教育教学被逐渐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开展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不仅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还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对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2.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关心指导
素质教育开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对不清楚或不了解的知识进行重新掌握。由于考试已经成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而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很大影响。因此,加强教师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关心与指导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客观的分析与鼓励,还要为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二是在进行学习与复习时,教师要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及重难点进行重点指导,使得学生不仅对错误之处有正确的解答,还能对自己的错误之处进行深刻的了解,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加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与关心,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受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全面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及生理变化的特点,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及生活经验,采用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要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的鼓励与表扬。可针对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教学活动穿插。如在进行《负荆请罪》教学时,可以要求学生对廉颇向蔺相如请罪的情境进行现场表演,要求对见面的语言、动作及神态进行着重表现。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设计,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还能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思想的把握与理解。
4.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由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思想建设有很大影响,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完善教师素质能力的培养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是要转变传统教学思想,培养创新教学观念,加强科学思维方式及教学方法的培养,同时还要求教师具有新时代教学精神与态度。第二是要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建设。要不断完善自己,还要加强教学素养的培养,以保证有全面的综合能力引用在教学中。第三是具备良好的教学态度。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对课本要求的知识内容进行掌握外,还要做到灵活教学,运用现代教学工具,进行合理、科学的教学。
篇7
一、借助多媒体技术完成寓言教学
借助多媒体技术完成寓言教学其优势明显,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做到:第一,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让学生形成身临其境的感受。例如,《滥竽充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播放这个寓意的动画片,让学生直接感受故事内容,学生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能获得清晰明快的感受。图、声、文的配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注意力更集中,因而提高课堂效率。第二,要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能够自己讲故事。例如,教学《滥竽充数》在观看完动画片之后,让学生自己讲故事,并通过多媒体传播出去,形成讲故事的一个小型的评比活动,学生的理解更为深刻,也能够将寓意之中的道理讲出来。当然,还要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有关“滥竽充数”的生活经历。当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讲出寓言故事的内容,讲故事中揭示的道理,教师会以为他们已经理解的很好了,可是,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谈感受时,却常常说的那么牵强。这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经历太少。学生也许体会较少,那么教师就要适当引导,创设情境,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的例子。第三,借助多媒w技术请同学们模拟寓言故事内容的具体情节,特别是多媒体课件教学以后,寓言中人物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栩栩如生的展现在了学生的视野中,形象有趣的故事情节紧扣学生的心悬,随着故事情节发展的层层深入,学生的兴趣点也随之升高。例如,教学《滥竽充数》的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感觉到南郭先生“混入”之前有什么表现?“混”的情况怎么样?“混”的结果怎么样?当然,寓言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好处较多,但是要注意多媒体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而要与传统的手段有机结合;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优选适当的教学策略,不要盲目追求教学手段的新颖性。
二、教材拓展思路完美寓言教学
小学语文寓言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教材内容的拓展,让学生能够对寓言故事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和更深层次的思考。教师应善于阅读教学情境的创设,引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之中,促使其产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激发其进行拓展阅读的热情。而在一定的阅读情境之中,学生也会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更加深入地体会文章内涵。在这些丰富的感知认识之后,在学生心里留下的是对人物的充满个性化的理解,留下的是更想走进人物的兴趣冲动。
案例:教学《南辕北辙》的拓展片段
1.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学习了这则语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学生回答:不能向楚国人那样分析问题;我们要听其他人的建议;出门时要做出正确的计划。
3.教师启发: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老师又一个建议,大家想一想如果目的与行动方式是相反的,那么目标能够实现吗?
学生齐:不可能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楚国人是不是行动与目的不一致呢?
4.学生总结:行动和目的相反是永远也达不到目的的。
5.同学们请大家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类似的事情。
6.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7.教师提出问题: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我们要怎样避免这样的事情呢?
生:有目标之后要做出正确的判断,明确方向。
生:有目标之后要有正确的行动。
生:我以后绝不会做背道而驰的事情。
8.与南辕北辙相关的名言内容,请同学们记录一下。
对于一艘没有航向的船来说,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英格兰谚语
常问路的人,不迷失方向。――芬兰谚语
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去,那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西方谚语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O,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中庸》
语文的外延是社会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把语文的触角延伸,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是让学生有很多的拓展机会,拓展思维,形成知识储备,这样就能够使得寓言学习更具丰富性的内容,学生兴趣浓厚,思考更有深度。课堂之外的课外阅读拓展则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只有抓好课内和课外这两个同等重要的学习环节,那么我们的教学才是完整的,我们学生获取的知识才是系统的。
篇8
校本教材编好之后,所有语文教师一起思考共同制定了“《情智语文校本教材》实施意见”,对这套校本教材的使用作了明确的要求。
为了推动校本教材的教学,在“情智杯”赛课中,参赛的语文教师选用校本教材的内容作为上课内容,为探索校本教材教学提供了很多可研究的素材。每年学校语文组都要举行“孔子文化节”系列活动,国学小院士们穿上华美的汉服穿梭在校园里,他们手拿印有论语的书签赠送给全校师生,宣传论语。学校的娃娃电视台播放了关于《论语》及其他国学的影视资料,各班也利用早读、展会及班会的时间宣传国学,三至六年级的每一个学生都办了“论语小报”,国学学习在学校蔚然成风。
二、情智语文组,引风气之先
在孙双全校长的带领下,语文教研组内的一些骨干教师都积极地加入到了学校的情智语文组团队中来。大家在这个和谐的团体里尽情地展现自己的特点,互相取长补短。大家一起研讨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一起探究教学中的困惑,共同切磋彼此的教学论文。情智语文组每周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定时定点,每周大家都要读新的教育著作、写新的教学反思,研讨的时候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彼此心心相印。孙校长非常关注这个团体的发展,常常参与其中给大家以引领,鼓励教师们大胆地创新。情智语文组的教师们学习热情高涨,硕果斐然,现已成为语文教研组的排头兵、领头羊。以点带面,北小语文教研组发展得更加欣欣向荣了,
三、学生社团,让每一个更情智
《鸡鸣》娃娃编辑部,小作家们的乐园。学校校刊《鸡鸣》已有十余年的办刊历史,内容主要以刊登学生的优秀习作为主,开辟了多个独具特色的栏目,如“娃娃小作家”“多彩生活”“童话城堡…‘人物素描站”“幸福感悟”“动物天地”“娃娃科学院”……学校还经常邀请专家、教师或是家长给孩子们写卷首语。校刊的采写编均由我校的小记者们担任,小记者向全校招募,定期更换,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如今,《鸡鸣》已成为同学们争相阅读的一本读物了,大家都为能在上面发表文章而自豪。北小孩子们的写作和表达水平也提高得很快。
四、情智语文特色活动,彰显师生生命活力
北小的语文教研组组织承担了多项大型语文学科活动,在省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活动充分展示了学校语文教师全面的素质和较高的语文素养。
篇9
“经典”通常是指那些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冲刷,仍然流传下来的具有典范性与权威性的著作。经典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更重要的是它能传递某种正面的价值观,给予阅读者以正确的人生指引,让人从中受益。“诵读”通常是指读出声音来,它强调的是“诵”,当朗读者带有感情的读,这才能称之为“诵读”。诵读一般针对有较深的情感意蕴的文章,是一个很好的体验作品的过程,能够让读的人和文章之间产生更紧密的联结。
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经典”的作品都很值得“诵读”,尤其是古诗文的部分,读的过程能够直接将学生带到文字中,让他们更真切的体会诗文的含义,也能够更直接的领略到诗文中文字间的韵律与美。诵读还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对于帮助学生识记诗文也是很有效果的。
2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经典古诗文诵读的必要性
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的学习过程中,诵读是很有必要的。小学阶段的学生还不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生活经历也很局限,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不仅对于古汉语从字面的意义上理解会存在障碍,想要透过文字领会到古诗文中蕴含的思想及情感,难度会更大。在学习古诗文时,教师的分析指引当然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如果能够让学生带有感情的诵读诗文,很可能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诵读的过程是一个让学生真正走到文字中去的过程,学生仿佛置身于当时作者所在的场景,体会到作者当时的感受,这样,对于作者笔下的文字也会有更直观的体会与认识。诵读是帮助小学阶段的学生更透彻的理解与体味古诗文的意蕴及内涵的方式,由此可见,诵读在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
3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经典古诗文诵读的可行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生性活泼,教学中如果能够引发他们的兴趣则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诵读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有意义的过程,学生们能够从自己的口中将这些经典的古诗文表达出来,过程中还能引发出或深或浅的情感体验,这对于学生而言是很有价值的。此外,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在一个语文基础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进入中高年级后学生认识的汉字、学过的文章已经比较多,加上教师的课堂教学,对于所学的古诗文必然已经有了相应的基础及一定程度的理解,因此,让学生将古诗文诵读出来是完全可行的。学生也会喜欢这个过程,想要自己走进文字中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从而对于古诗文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4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实施的具体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经典古诗文的诵读教学通常要经历几个过程,首先,必须让学生对于古诗文的字面意思有准确的认识。古诗文大部分是用古汉语或文言文写作的,这对于只接触过现代汉语、而且语文知识并不丰富的小学生而言理解上肯定存在障碍。因此,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逐字逐句的对于古诗文的字面意思有掌握,明白诗文是在说什么,在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才能让学生读的时候有感情。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文字进一步体会诗文的情感及内涵。好的古诗文必然是要传达某种感情,表达某种情怀,这也正是经典作品的价值所在。透过作品的情感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情怀,这才是古诗文作品教学的要义,也是学生能够将作品饱含情感的诵读出来的前提。
5在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经典古诗文诵读实验的初步效果
篇10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9.090
一、选题的概念意义
“以读代讲”,是指用教师的读代替过多的讲,以教师的读教会学生如何读。将“读”作为“朗读”诠释以读代讲,就是教师将教学内容寓于以指导朗读、提高朗读能力为目标的教学过程。课堂要以学生的实践和活动为主,教师只作点拨和指导。以读代讲中的“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途径,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确立“读为主线”的理念,让学生“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以读代讲”是让教学从“繁琐”走向“简单”;让教学从“教师”走向“学生”,力求达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的理想境界。
国外母语教育工作者积极创立试行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其共同点为:重视发展学生的智能,重视指导自学方法,重视学生的合理负担。这些方法为我们开展“以读代讲”提供了借鉴。国内阅读教学改革中,叶圣陶等语文教育专家经典论著,“回归语文本色”的观点和理论,于永正、支玉恒、王崧舟等名师的著述及课例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以读代讲的理念虽已深入人心,各地也在不断地实践与探索,但落实力度尚嫌不足,操作策略较为粗放,重讲轻读,以问代读倾向未彻底改观。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一是以读代讲中“备读”及范读策略;二是以读代讲中读层的次方式的设计与应用,三是以读代讲中朗读指导的有效策略;四是以读代讲中朗读评价的有效策略。语文阅读教学实施以读代讲,创新方法策略,可有效遏制无效问题和繁琐分析,提高朗读水平,发展学生能力,提升语文素养,达到语文教学低耗高效目标。其研究目标,一是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读代讲的有效实施方法,提高朗读水平,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本色语文”。以此为突破口,努力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全面提高小语课堂教学质量。二是通过实践探索和实证研究,积累丰富有效的课堂教学经验,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以读代讲”课堂教学特色风格,培养骨干教师,丰富教学资源,逐步实现“先试点―再推广―后普及”的目标,带动城区及全县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高效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途径策略
1.加强读的备课。教师只有充分备读,才能明确怎样读,读到什么程度合适,才能准确判断学生读的好坏,指导朗读的方法才能生成。这是备好课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师在备课时要备读的目标、读的训练点,精心设计读的指导方法。这样,教师可以很准确地感知文本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作者的写作方法、重点段落等,理清了课文的脉络。
2.突出读的示范。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能迅速调动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对文本有更深的感悟与理解。默读、批注、浏览也是一样,教师如果不给学生默读、批注及浏览以实质性指导,学生难以把握其要领。学生只有在教师的示范引领下习得方法,并在自己的读书中加以应用,反复实践,才能真正形成能力。
3.设计读的层次。阅读教学不仅要读,而且必须有效地多读。要有效多读就必须层次清楚,目的明确,指向性强。就读的层次性来讲,其主要流程是:初读要读准―再读要读通―三读要读懂―四读要读出语气语调―五读要熟能成诵。
4.丰富读的形式。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指名读、小组合作读、齐读、分角色读、对读、男女生比赛读、引读、自由读、表演读、默读、浏览、诵读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朗读目的选择合适的读法。
5.指导读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从最基本的读书方法教起,训练学生正确流利地读。除读出节奏,注重声调和音量外,还要满怀感情地读,读出文句中的情感,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学生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才能随着作者感情的跌宕、心潮的起伏、思维的翻腾去品味语意,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重视读的评价。朗读评价中,一要赏识评价,让学生敢读。朗读评价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用发展与欣赏的眼光肯定激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二要诱导评价,让学生爱读。好的教师应当善于巧妙、机智地诱导评价学生,做到引而不发。三要多元评价,让学生会读。即除教师、同学外,学生本人、家长等也可以进行评价。
篇11
在教学中,我们应结合美术的学科特点,根据美术教材的内容,兼顾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具体渗透人文精神:
一、调动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兴趣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是兴趣的诱因,它使人的注意、感知、思维倾向于某一对象,促进智力的更好发挥。教师应当充分发掘美术教材的情感因素,营造情感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
在教学《花式“点心”》一课,出示实物,播放图片,活泼动感的音乐,让学生充分感受了点心世界的香甜与美妙,从而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展示用彩泥做成的点心,演示制作方法,使学生感受到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勤动脑、多动手,就能创造美和乐趣。布置学生回家和父母用面粉一起做真正可以吃的点心,让其感受与家人一起劳动时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家人的人文情感。
二、创设开放空间,体验实践经历
心理学指出:体验是人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更多的是指情感活动,是对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当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喜怒哀乐融入到作品中,设身处地地体验审美对象,产生情感的共鸣,学会理解、关心、尊重,学会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体现学习方式的人文化。在《家乡的桥》的教学中,学生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分工合作收集家乡的桥图片资料,采用各种手段获取信息,回到课堂,合作学习,共享信息,以记忆画的形式画出家乡的桥。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介绍自己设计的桥,于是不同的桥,虽然造型不同、材质各异,背后的许许多多的故事和传说在学生的心中流淌着不同的美感。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开放的学习活动空间,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技能的同时,体会、感受家乡生活的美好,友情、亲情的珍贵,使学生自身人文素养得到了全面发展,也为其今后的成长道路指明正确的道德修养、价值取向的目标。
三、运用独特感悟,享受审美情趣
美术教材中的图片资料多为名家、名作,含有丰富的美育因素,在欣赏中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飞流直下三千尺》教学中,学生给古诗配画,利用古诗诵读,学生与人文的直接对话,学生将各自体会到的诗意美景画下来。然后,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的杰作交流欣赏。作品虽然简单稚嫩,但神韵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孩子们的画中。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他们俨然成了小老师,有的从古诗中找到自己作画的依据,有的进行了大胆的想象……罗丹说:“美,无处不在,重要的是你的发现!”学生运用自己独到的审美观,还原人文的内涵和意境,从而感受到了作者眼中的“美”,受到了情感的熏陶,享受到了审美的乐趣。
四、注重人文熏陶,完善自我人生
教学不应该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更应该是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教师应发挥美术的人文优势,利用美术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将人文教育融入美术教学中。在《幽默大师》的教学中,学生欣赏漫画中的高兴与悲哀、憨厚与奸诈,形象地了解作品所表达的意思外,还能感觉到作为人的多样性、复杂性;老师讲讽刺漫画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产生的社会反响,启发学生利用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宣传领域开辟一个清正廉洁的漫画天地。一节课在看看、说说、笑笑、画画中度过,学生的心灵受到净化,遇事笑对人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了他们的道德情操。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知识、审美情趣和身体心理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我们不断耕耘,把“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小学美术教学的园地里,让人文的光芒洒向每个学生,使师生在生命相遇、心灵相约、探寻真理的精神漫游中情不自禁地享受美术与人文的同构共生,艺术与情感的同栖共存。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12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游戏精神的不足
1.教学目标方面的不足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教学目标的不确切,致使在教学过程中,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内容都受到不利的影响,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过于功利化,忽视了教学的主体应以学生为主,影响了教学效果。游戏化的教学在教学目标上没有明确的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游戏,也停留在简单的、传统的游戏。
2.教学内容方面的不足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严重偏离了实际生活,缺乏创新意识。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是固定的、单一的、乏味的,教学内容缺乏灵活性、创新性,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失去个性,并将逐渐丧失教育中的自由性;同时,教学内容的枯燥,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主动性。
3.教学方式方面的不足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方式依旧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教师与学生不能进行良好的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到困难,学生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教学方法单一,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教学环境方面的不足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环境缺少游戏精神,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目前,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多注重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学生长期在压抑的环境中成长、学习,将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提高游戏精神视野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对策
1.完善教学目标
在游戏精神视野下,小学语文课堂要逐渐完善其教学目标,让教学过程中蕴含游戏的自由性、规则性。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健康、全面的人格,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要成为自由的人,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并能够事实就是。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获得游戏的愉悦精神,进而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与自由相对的规则性,同样是游戏中具备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将二者进行完美的结合,让学生了解团结、合作、秩序的重要性,才能进行游戏,才能开展教学。
2.丰富教学内容
在游戏精神视野下,小学语文课堂要不断丰富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设计,教学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种多样,不断创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尽可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对其学习的内容进行选择,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效果将有显著的提高,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教师仅需要稍加指导便可实现教学。同时,教学内容要不断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将游戏适当的结合其中,使学生在游戏中顺利的完成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创新教学方式
在游戏精神视野下,小学语文课堂要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并在教学方式上不断创新,推陈出新。教学方式的创新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学生要解放思想,大胆的假设、创造,通过共同的努力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创新的教学方式需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同时要积极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让教学方法更加先进、现代,更贴近生活,满足学生的需要,满足教学的需求。
4.改进教学环境
篇13
为了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老师可以先给学生制定一个开放性的题目,比如“春天来了”,然后先让学生去观察春天来了的一些特征,并且记录下来,参与课堂的讨论。之后自己选择其中一个事物,深入观察,写成文章。另外,观察能力是逐渐培养来的,鼓励学生长期对某个事物,如花、虫子、狗等做长期的观察记录,无论是生理变化,还是精彩的瞬间都可以作为写作的题材。还有周记也是培养观察能力的好习惯,记录自己一周来的所见所闻,记录生活轨迹,也是很宝贵的记忆。
二、培养大胆想象精神,提高从无形取材的能力
想象力是人与生俱来的,但是却是随着科学意识的增强而逐渐减少的。想象力不受束缚,是写作创新的前提。小学生正是想象力很强的阶段,老师在这个方面应当减少限制,鼓励他们去“肆意妄为”地想象。生活中有形的东西有限,无形的东西能够创造更多。因此用想象力去挖掘素材,是“不受客观限制”的好方法。
教学时需要创造一些可以想象的情境和假设,比如“地球外面的世界”、“如果你可以改变太阳的颜色”、“如果你和爸妈的角色互换了”、“如果你来到了巨人国”。本身这些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孩子们可以不受现有事物的影响,去尽情发挥。这样能够锻炼学生联想和创造的能力,对于写作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可以,老师还能够给学生播放一些科幻电影、动画电影等,“勾起”他们的想象力。
三、培养爱读书籍习惯,提高从有形取材的能力
书籍是文学知识积累之地,是写作的“有形”素材库。原有的书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意识和思路,看看“前辈们”是如果观察生活或是展开想象力的。因为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毕竟是有限的,观察能力也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多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更能够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更好地观察和写作。从思想境界的方面来说,阅读书籍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字意识,形成写作的轮廓和风格。
推行每周一书的活动,保证学生的阅读量。而且每天鼓励学生拿出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去读书,并且写读书笔记,然后每周都有“我最喜欢的片段”为题目的小作文。还要在班内设置读书角,鼓励学生拿自己的书放在那里被分享,然后要求阅读完的人写出自己的感谢和感想。从有形中取材,是思路和观察角度的一种参考,老师一定要防止模仿和抄袭,要在读书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而不是“照抄照搬”。
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从他人取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