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

篇1

2005年,身患心脏病的公公在南京市鼓楼医院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在众多的子女中,是和老人关系最融洽的三儿媳妇王立梅主动去医院照料公公,她没有在丈夫的三个姐姐和两个嫂子面前说一句抱怨的话。多年来,身患疾病的公公和年迈体弱的婆婆一直住在立梅家。公公自手术后,老年病缠身不能起床正常活动,连吃饭都要人喂,这些年来吃喝拉撒睡全靠儿媳立梅一人照料。立梅对一双公婆真是无微不至地关心,生活上多方照顾,夏天买回夏装,冬天买回毛衣、羽绒服。婆婆经常腰、腿痛,立梅就给婆婆寻医问药,擦腰洗脚或陪送医院诊治,就像女儿照顾母亲一样。

丈夫徐鲁生因工作需要经常不在家,立梅不仅悉心照料公婆,还特别重视一对儿女的学习,把这个家操持得美满温馨,从不让丈夫多操心,她既是一个孝顺的媳妇,又是一个贤惠的妻子,还是一个善良的母亲。

邻居都羡慕徐家有一个像女儿一样好的儿媳妇。王立梅的事迹不但在六店街道而且在周围村庄也传为佳话,没有谁不夸她的。都说:“有好儿子不如有个好媳妇!”

篇2

X年,婆婆刚卧床之时,她也确实不习惯,收拾完大小便,也是几天心头阴影不散,饭吃不下,觉睡不好,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她早已成为习惯。开始几年,公公身体还可以,公公又怕浪费钱,也怕别人笑话这么多儿女自己不伺候,所以不让雇保姆,她作为家里的大嫂,两个姐姐又不在跟前,她无怨无悔地与丈夫一起挑起了这个重担,当时她还在南关小学任德育主任,学校工作任务重,儿子又刚上中学,她只好搬家和公婆住在一起。

公公、丈夫毕竟是男的,体力活还可以给她帮点忙,其他的一切洒扫细碎,都要她自己干,几年时间,早上总是六点以前起床,晚上总是十一点以后睡觉。这几年公公日渐年高,身体状况远不如从前,家里用了个保姆,但她总觉得老人是自己的老人,一些难言之事她也总是在下班后或者休息日自己去完成,轻易不给保姆造成尴尬。

篇3

1985年,邹春凤带着女孩的纯真走进了这个家庭,20多年来,她默默地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

邹春凤丈夫是家中的长子,因此在赡养老人问题上,邹春凤对丈夫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小事不计较,大事做表率”。只要老人有困难,她总是第一个出现。

为了让公婆安度晚年,,她为公婆在市内买下楼房。为了给公婆一个舒适的环境,她每周到公婆家里打扫房子,把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为了让公婆增加营养,她就隔三差五变换着花样给老人做菜;为了排除公婆寂寞的心情,她经常利用周未陪老人外出散心;每年春秋和过年过节,给两位老人里里外外换个新,老人嘴上说不要乱花钱,但心里乐开了花,总是乐呵呵的,在老战友面前也扬眉吐气了。公婆常说“有这样的好媳妇,是我们前生修来的福分。”

6月5日婆婆外出突发过敏,当帮忙人问她家在哪时,她脱口而出的不是儿女的联系方式,而是儿媳邹春凤的联系方式。

有一次,婆婆生病,她为了让婆婆早日康复,每天下班后无论多忙多累,她都要去照顾婆婆。每天为婆婆喂水喂饭,洗洗涮涮。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婆婆在床上最长躺的三个月。她为婆婆洗澡、梳头、理发、捶背,剪指甲,精心侍侯,从不厌烦。婆婆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我家春凤待我比亲闺女还亲。”为照顾卧病在床的婆婆,她很少走娘家,偶尔去一趟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每次看着老母亲恋恋不舍的表情,她的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愧疚/!/。

如今,公婆都已经80高龄,在她的悉心照顾下,身体健康、精神舒畅,走起路来根本不象80岁的老人,邻居说他们有福气,婆婆说:“都是媳妇照顾的好”。而她却说:“爸妈,作为小辈,我们孝敬你们是应该的,为什么非要让别人知道呢?”

儿子说:“妈妈是我最好的老师”

她深深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子女。儿子从小到大,她没有过多的唠叨,也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儿子。在她的影响下,儿子小小年纪就充满孝心、爱心、上进心。每次买了儿子最喜欢吃的东西,儿子总是先拿给爷爷奶奶吃,爷爷奶奶不吃就硬往他们嘴里填;爸爸不在家的日子,爷爷病了,儿子一晚上不离爷爷左右,把爷爷感动的直掉眼泪;儿子上学、放学的路上常常会遇到一些行乞的残疾人,每次他都会把自己的零花钱全部送给他们;学校组织给困难或患病的学生捐款,儿子捐的总要比别人多;坐公交车遇到老人时,儿子赶快让座并把老人搀扶到座位上;下雨天,儿子总是主动把雨伞让给离家远的同学。如今,已经大学毕业的儿子一个人在乌鲁木齐打拼,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她经常教育儿子,要自己努力认认真真做事,要礼貌特人,尊重领导、同事等。通过她的悉心教导和鼓励,儿子能正确地处理各种困难和问题,为自己理想事业努力勤奋的工作着。

丈夫说:“她的支持是我努力工作的动力”

丈夫从事工作,她了解丈夫、理解丈夫,为了支持丈夫干好工作,她承揽了全部家务。为了做家务,这么多年她中午从不睡午觉,晚上忙到12点多。为丈夫工作性质的原因,经常出差,为了让丈夫安心在外工作,公婆病了,儿子病了,自己颈椎疼的抬不起了......她都一个人扛着,从来不告诉在外出差的丈夫。

人常说“患难见真情”,20__年7月丈夫不幸遇到火灾,造成全身十几处骨折,几处烧伤。因伤情严重,有时候脾气不太好,她总是无怨无悔地悉心照顾着。前期丈夫不能下地,她守在丈夫床前,精心照料,端屎端尿……没有一句怨言。出院后,丈夫不明原因全身痛痒,她跑遍了五师、州市大小医院,请大夫到家给丈夫看病,找多少药方,抓了多少中药煎熬喝了但效果不好,没有办法的她就一晚上无数次给丈夫用手搔痒。丈夫病情稍有好转,她就鼓励丈夫多活动,避免长期卧床肌肉萎缩,一日三餐丈夫想吃什么,她就赶紧做什么,为怕丈夫寂寞,她买来许多丈夫爱看的书,让他在床上看,打消病痛的折魔。

同事说:“她待我们情同姐妹”

篇4

我叫马xx,生于1970年1月31日,是王范乡公村第一组村民,本人一贯爱党爱国,遵纪守法,积极赡养和孝敬老人,与丈夫薛安吉互敬互爱,教育子女要从小诚实守信,努力向上;热爱并积极参加村里的各项文体活动,公益活动,在勤劳致富的同时,努力提高个人素养,服务广大群众,具体事迹略举一二。

一、孝敬公婆,团结妯娌,公婆就像亲生父母,妯娌之间如同亲姐妹

我和本村薛安吉相爱后,于1990年结婚,公公是本村的医生,婆婆是地地道道的家庭祝福。1991年女儿出生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公公在村医疗室看病,婆婆帮我照看孩子,一年多以后我们又有了宝贝儿子,两个孩子只差一岁多,这可忙坏了她老人家,洗衣、做饭、带孩子,很辛苦,可也确实很幸福。村里谁都知道,就数她把自己的孙子,孙女照顾的最周到。这样我和爱人才可以放心地去上地干活,他有时还搞点副业赚点钱。可是,天有不测风云,1999年妈妈婆婆被确诊患有乳腺癌,一家人如同遭受晴天霹雳。那些天,照顾孩子,做饭洗衣,还得干地里活,又要轮流去医院伺候手术后的母亲,真是忙的我焦头烂额,甚至都没睡过一夜好觉。还好老天有眼,妈妈经过手术治疗,放、化疗和我们全家的悉心照顾,终于恢复了健康,这么多年身体一直很好。

在家里,安吉是老大,老二培吉和爱人永妮在运城上班。就在婆婆刚出院不久,我的侄女出生了,于是我一边照顾婆婆,一边自己也当起了“婆婆”亲自伺候侄女直到过了满月,虽然苦点累点,但我知道,一家人在遇到困难时才越能显示出团结的力量,不问代价的付出,换来的是我们一家人的相亲相爱。到现在,我们弟兄两个都没分家,老二一家回来,从来都是同吃、同住,永妮也当我像亲姐姐一样,他们的两个孩子也把我当亲妈。我们一家去运城,也是吃住在一起,不分你我。试问,有多少兄弟间能几十年如一日,妯娌之间形同姐妹。老人不论跟谁在一起都毫无怨言,而是把媳妇看得比亲女儿还亲。

二、勤劳致富,从不抱怨。爱人安吉有上料机,搅拌机和铲车,经常出去干活,家里的二十几亩地几乎是我一个人干,浇水。施肥,打药,套袋等等,从来都不落在别人后面。总是在别人休息,娱乐,打麻将的时间里,自己还在田间地头忙碌着,为的是让庄家不比别人差,一家老小过上好日子。

三、教育子女有办法。两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我就教导他们要尊老爱幼,努力学习,积极向上,为人诚实等等,再加上身体力行,女儿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并获得若干奖项。卫校毕业后,在北京一家医院工作。儿子在学业上虽然比不上女儿,步入社会后,也是广交朋友,是同事老板欣赏的好员工。两个孩子有空都不忘回来看望爷爷奶奶,买吃买穿,一家老小,不亦乐乎。

篇5

县人民检察院办公室主任事迹材料

***是**县人民检察院干警,原来在永胜县工作,91年调到**检察院,从税务检查室主任、反贪局副局长到办公室主任、党组成员,被AA市院评为优秀侦查员和抗震救灾、严打先进工作者,并荣立三等功。这些成绩和荣誉的取得,无一不凝集着家庭成员的关心和支持。 ***与XXX是AA师范的同班同学,彼此都因为对方的出色而产生了爱慕,组成了幸福的家庭。结婚18年,他们始终保持着初恋般的爱慕和热情,两人相亲相爱。刚结婚时***在永胜县工作,91年调到**检察院,由于他是中途改行的,原来学的英语专业完全用不上,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必须从头开始学习法律,XXX就全心全意地支持丈夫学习业务知识。几年时间,他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专科一直到市委党校法律函授本科班。有时,一出去学习就是一个月,而家中的一切都全靠她来支撑,又要做饭、又要接送孩子上学,但她甘于奉献,无怨无悔。生活中,她对丈夫更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家中的一切她都事必亲躬,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使***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工作中。她常常叮嘱丈夫,从事检察工作要胆大心细、公私分明,她深情地对丈夫说:“我不奢求你当官发财,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上能孝敬公公、婆婆,下能教育好孩子,使其成材,我们俩能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也常感慨地说,他为今生能遇到这样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妻子而幸运。他们那种相孺以沫,平平淡淡,看似不浪漫的婚姻,却是充满款款深情,毋须海誓山盟,却是长相厮守,不离不弃!在工作中,她总是理解、鼓励和支持丈夫。有次,***办理一个税务案子时,由一个在政法单位工作的亲戚领着当事人带着礼物到家里说情,她诚挚地对那位亲戚说:“你也是在政法单位工作的人,应该理解***的难处,如果你真心是为我们好,不使***犯错误,就把东西带走,我相信***会秉公办事的。”最后,那位亲戚带着东西讪讪地走了,类似的事,不胜枚举。

俗话说:“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一个熬字,包含了多少的纠纷和争吵,可以说,婆媳之间的关系,向来是中国人家庭关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主题。而在***家,却诠释了婆媳间的关爱和体贴。记得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的家庭与千千万万个幸福的家庭一样极其普通而平凡,现在家庭中的五个成员,父亲、母亲、女儿和他们夫妻俩,一家人都能用一颗爱心与一份真诚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支持、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奉献社会,受到邻居羡慕和称赞。几年前,因为乔迁了新居,住房条件有了改善,***便提议将父母从永胜接过来一起生活,以尽做儿子的孝道。之后,父母亲也相继从永胜来到了**。作为儿媳,XXX事事都从老人的角度去考虑,家里有什么事情时,她总是主动与老人商量,征求他们的意见和看法。一有时间就把老人的衣服、被子洗干净,老人身体不舒服了,及时带他们去医院治疗,天气热了,为他们准备夏装,冬天来了,及时预备保暖服,更换过冬的棉被,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首先想到的就是老人,出差在外,首先考虑的是给两位老人买点什么。婆婆有什么话也喜欢和儿媳妇说,人前人后都叫儿媳妇的小名 “小燕”,婆婆的伙伴打趣地说,你孙女都上高中了,怎么还老是叫媳妇的小名啊,婆婆也总是乐呵呵地笑道: “从他们结婚起就一直这样叫的,改不过口了,不过也要这样才亲热呢。”有一次***的妹妹从永胜到**看望爸爸、妈妈,见到一家人和睦友爱的情形,动情地对母亲说:“妈,你和嫂子真是比母女还亲呢,我都嫉妒了”。而他妈妈也总是说:“我这媳妇跟我比闺女还亲”。这就是她的家庭,在互相理解、互相关爱、互相支持的氛围中洋溢出温馨的天伦之乐,在平平淡淡的生活琐事中传递着亲情和关怀。

对女儿,他们夫妻更是循循善诱,从小就给她讲做人的道理,平时教育女儿要尊重老人、孝敬老人,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总是让孩子先递给爷爷、奶奶。他认为,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培养成材,使之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尽管他们平时非常节俭,但在培养孩子方面却舍得投资,为孩子买了钢琴、词海、复读机等学习用具。女儿也非常争气,不仅能孝敬爷爷、奶奶,听爸爸、妈妈的话,还是个懂礼貌、讲文明的好孩子,而且学习成绩从小学到高中在班里一直都名列前茅,他们还鼓励孩子经常到孤儿院和孤儿们交朋友,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在父母的鼓励和培养下,说得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参加演讲比赛和主持学校的文艺晚会时得到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还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曾经参加过全县的书画大赛,并获奖,是县书画协会的小会员,钢琴也通过了全国钢琴业余6级的考试。

记得有一首歌中唱道:“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就是在妻子、家人和亲友相互支撑,相互关爱,才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人间真爱,从相互支撑的人字后面,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看到了亲情、友情在相互关爱中花开花落,绿荫婆娑------

篇6

在县医院宿舍家属院住着这样的一个和睦的家庭:是供电公司职工,曾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她丈夫廖小勇儿子廖彦钦学生。还有退休的公公婆婆也住在一起。全家人团结和睦,遵纪守法,积极进取,乐于助人,深受单位、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她家四口人——年迈多病的婆婆、在乡下工作的丈夫、她和四周岁的儿子,这样有别于一般四口之家的情况,要处理好婆婆、孩子、家人、病人等的一应细锁之事确是费心劳神。她深刻体味着“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滋味——累并快乐着。

她公公在世时,因患肝癌,一直卧病在床,她像亲女儿一样百般照顾直至老人前年去世。现在,婆婆身体又不好,她又主动承担了照顾婆婆的责任。在公司财务科担任主办会计,工作任务重、责任大,但她对本职工作尽心尽责,能够出色的完成自己本职工作和公司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受到领导、同事的一致好评。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还要料理家里的一切家务。一下班就要匆匆忙忙赶回家做饭、服侍婆婆、照顾4岁的儿子。每天一早一晚她都要搀扶着婆婆到楼下的院子里散心、锻炼。日复一日,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婆婆日渐红润的脸庞让她很是欣慰,婆婆待她视同己出,她对婆婆尊重有加,别人都说她们是亲生母女。“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谈起这一点,许多做媳妇的,都感到婆媳关系不好处。倒认为,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点千万不能丢弃。古人云:“老吾老以之人之老,幼吾幼以之人幼”,人人都有父母,孝敬丈夫的父母就是孝敬自己的父母。

的婆婆身体不好,工作中繁忙的她,回到家更是一把好手,总是抢着干活,全家衣服都由她承包。一个深夜,她的婆婆突发头痛,天旋地转,不止。已睡觉的她听到后,急忙起床,将婆婆送到医院,看病、划价、取药、打针,回到家时已近黎明。

的宝贝儿子4周岁了,她为他欢喜为他忧为他而忙碌。曾经一段时间,患有严重椎间盘突出的她腰疼如针椎,儿子又体弱多病,多少个日日夜夜,那个中滋味,怎一个累字了得!不过累中有乐,儿子每天上演的超级宝宝秀,让她着实品尝到了负担的甜蜜。

她的丈夫没有了后顾之忧,工作很出色,他说:“多亏了,我的父母才能安度晚年,我才能安心的工作!

夫妻俩爱岗敬业,相互支持,无私奉献。

愿做比翼双飞鸟,是和她丈夫这对夫妻的心愿。他们在各自钟爱的事业里相互鼓励、相互支持、互相理解,都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她不仅是“孝老爱亲模范”、理家能手还是单位里公认的“劳动模范”。同志从1993年参加工作以来,在工作中干一行爱一行,勇于吃苦,乐于奉献,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对工作强烈的责任感。十几年来,一直把工作当作安身立命之本,始终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进取,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注重专业知识的提高,力求业务精益求精,为了进一步完善自我,提高业务素质,她自学取得财经大学大学专科学历。作为公司财务科主办会计,她处处身先士卒,圆满完成公司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作出了一定成绩。她常常需要加班加点,也为自己的工作苦恼过,彷徨过,但是,总有一股力量在默默鼓舞着她,支持着她,那就是她拥有一个安静、和谐、幸福、充满希望的港湾——家。

她年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十佳员工”、“尊老爱幼先进个人”。同志非常支持丈夫的工作。她的丈夫是一名县工商局赖村分局,在繁忙工作之余,注重业务素质的提高,他爱岗敬业,开拓进取,在工作上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曾多次评为先进个人,儿子在县机关幼儿园就读,是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全家是一个学习型家庭,熟悉的人都称赞他们是一对模范夫妻。夫妻双方在平凡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结婚九年来,在处理家庭的事务时,夫妻平等对待,互相沟通,做到小事谦让,大事协商,求大同,存小异,做到换位思考,共同磋商决定。长久以来,他们体会到:夫妻间要大度些,宽容些,遇事要设身处地替对方着想;夫妻间需要奉献和牺牲,需要理解和关爱。

夫妻和睦,邻里团结好,构筑和谐生活。

篇7

三是扶贫济困营造和谐。开展美德建设的任务不仅是教育职工,还要感化职工。用关心职工、爱护职工、扶贫济困、敬老助残的行动是对职工最好的美德教育。开展了走访困难职工、看望离退休老工人、领导干部每月捐款助困、职工生日话安全、“一帮一”结对子等活动,让每个遇到困难的职工和家庭都能得到帮助和支援。同时组织开展送安全祝福、送亲情慰问进区队、进家庭活动,并为全体职工退休职工安排了免费健康查体,赢得了职工群众的称赞与好评。这些活动体现了组织的关怀、领导的亲情、集体的温暖,促进了和谐发展。

篇8

一、关爱学生,用爱心感染学生。

刘老师关心学生就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她在思想上关心学生,感情上亲近学生,生活上关怀学生。既关心他们的生活,又关心他们的健康,还关心他们是否懂得怎样做人。她班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作为老师,她时时刻刻都关心每个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学校里有一个家庭情况很特殊的学生,从小没有妈妈,爸爸也经常不顾家,刘老师经常给这个学生一些衣服和学习用品,给予生活学习上的帮助。刘老师不仅爱那些优秀的学生,也爱那些成绩差的学生,不放弃一位后进生。

六年级有这样一个孩子,临近期末考试前的两个星期,不愿意上学了。刘老师听说后,就到她家去家访,弄清孩子是什么原因不愿意上学的。原来是这个孩子受了社会上的一些人的教唆。刘老师摸清原因后,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这个孩子的思想工作,通过家访,还了解到她的家庭条件不好,刘老师就给这个孩子买新衣服,买学习用品,甚至还让这个孩子和自己一起吃饭。最后这个孩子被感动了,重新回到了校园。刘老师始终是用一颗朴实的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爱心”是老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情操,也是老师工作的主旋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在刘老师的心里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熠熠生辉的宝石。她经常和孩子们谈心,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心理活动,为他们驱赶孤独,帮助他们树立生活和学习的自信心。在孩子的心目中刘老师是最亲密的刘姐姐,她是最温暖的刘妈妈,她是最有爱心最严厉的刘老师。她被孩子们评为“我心中的恩师”。多少年来,刘老师就是这样播撒着爱的种子,收获着爱的硕果。

二、用真心引领学生成长。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协作,可是,刘老师发现每当与学生说到请家长时,孩子们就表现出一种畏惧和担心。究其原因,原来在孩子心目中,只有他们犯了错误时,老师才会请家长,每次请家长后就会被家长训斥,重者还要被打,所以孩子们很反感。为了消除孩子们的疑虑,刘老师便试着改变策略,当孩子进步了,就电话通知家长;当孩子做了好人好事,成绩有了进步时,刘老师就通过家长微信群告知家长,让家长和她一起分享孩子们成功的快乐。刘老师始终以“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为行为准则,树立他们的自信心。通过不同的方式,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看到一点点进步,都给予鼓励和表扬。让每一片绿叶都享受“爱”的阳光。

三、关爱老人,奉献爱心。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尊敬老人的优秀品质,让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每年的重阳节,刘颖老师会带领部分学生来到栖山镇中心敬老院去慰问老人,帮老人打扫房间卫生,给老人捶背,学生们也很关切地询问了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并与他们聊起了家常,当孩子们问老人生活的怎么样时,老人激动的说,有党和政府的关怀,能过的不好吗。孩子们又为老人表演了我们胡楼小学的舞蹈特色,那优美的舞蹈让爷爷奶奶们喜笑颜开,演出结束后,老人们又像孩子似的要再来一个。少先队员们又帮助他们打扫卫生,很快和老人们融入其中。老人表示孩子们的到来,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生机和乐趣,

刘颖老师带领学生走近老人,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关心他人,敬老爱老的美德,也是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锻炼自己的机会。

刘颖老师不仅关爱社会上的老人,对待自己的公婆更是尽心尽责。

自1993年结婚之日起,刘颖老师就一直跟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那时二老均已年过六旬,婆婆体弱多病,有时饮食起居都得靠人照料。刘颖老师像照料自己的母亲一样伺候着婆婆。冬天,刘颖老师早早起床,为二老做好饭,为了不让老人吃凉饭,她将饭、菜放入电饭煲里温着,然后一口一口地喂老人,安顿好老人后然再去上班,即使这样,刘颖老师上班从没有迟到过,反而比其他老师还要早。就这样,她尽心侍奉老人,从没叫过一声苦,也没说过一声累。

前不久,婆婆因脑梗病了,在住院治疗期间,丈夫在外地进修,照顾老人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刘颖老师的一个人身上,她在婆婆的病榻前守候了整整三天三夜,喂饭、擦澡、按摩、守夜,成了婆婆的特护。刘颖老师始终如一,从不抱怨。她无怨无悔,在她心中,丈夫的母亲就是她的母亲,照顾公婆就是她的责任。公公和婆婆对她也有了深厚的感情,逢人便说,“娶到刘颖这样的好媳妇,我们修来的福。”邻居也说他们二老有福气。

四、热爱工作,创优异成绩

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刘老师深深地知道:教育工作责任重大。有人说:“用心灵赢得心灵,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具备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刘老师把教育工作当作了一个用爱心、耐心、细心的堆砌,来赢得孩子们的亲近、尊重和爱戴的伟大工程,她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在管理中创新,在和谐中育人。

教学中,刘老师还结合教材的知识建构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立足中等生,扶持后进生,满足优生。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了多种深度不一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给学生提出了明确要求,学生有了压力才有动力,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更加轻松。

篇9

有人说:护士是“白衣天使”,是崇高的职业;也有人说:护士是 “高级佣人”,地位微不足道。她从当年卫校毕业时的青春女孩,到护师的护士长,白大褂、燕尾帽,一直忠诚相伴着四季的色彩。岁月憔悴了红颜,也见证了她的成长。作为一名护士,她在平凡的工作中感受着人生百味,在生与死的考验中磨砺着心路旅程。

她叫金云娟,是湖口县大垅乡卫生院的护士长,和许多在护理工作岗位上辛勤工作、默默奉献的姐妹们一样,她的工作是平凡的,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可歌可泣的故事。她的经历,也许只是她们当中许许多多人的一个缩影,她的心声,一定会是她们当中许许多多人的共同心声。无论是身处闹市的妇幼保健院,还是在偏远的乡镇卫生院,她记不清接触到的病人有多少?他们当中,有年逾古稀的老人,也有嗷嗷待哺的婴儿;有命垂一线的重症患者,也有小病初染的人们„..他们的身份不同,他们的收入有高有低,他们在她的眼里,是平等的。他们是患者,需要医护人员以一颗宽容博爱的心去接受、去容纳!疾病与健康,生与死的考验,希望与失望的交错,不仅折磨着病人和家属的神经,其实同样也考验医护人员的承受力。不少患者带着忐忑不安、沮丧的心情来到医院,陌生的环境往往使他们不知所措,眼神里充满了期盼,充满了担心,这时候,医护人员在他们的心中,俨然就是全部的希望。

她们的每一个举动、每一个言行,都可能给他们传递不同的信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她们在护理工作中,也遇到病人或家属的不信任、不理解。她也有过委屈,也流过泪水,但她从未把不应有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她知道,当心与心出现鸿沟,唯有心桥才能重新连接信任和尊重。用奉献践行无悔誓言,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工作看起来是平凡的,每天打针、发药、铺床、输液,翻身,量体温,记录„„似乎每天都重复着相同的工作,这种重复琐碎的工作,其实最考虑人的耐受力和责任心。

2008年5月那还是在妇幼保健院工作,由于妇保护理人员匮乏怀孕9个多月她依然坚守在护理工作岗位上,每天算上她才只有两名护理人员,却有40多个儿科病人,这个患儿打针,那个患儿拔针;这个患儿加30ML药液,那个患儿加50ML药液,她忘记了自己孕妇身份,来回穿梭在配药室和注射室之间,由于对自己的身体缺乏“照顾”,体力严重透支,她晕倒在注射室门口,那时她手中依旧紧握着注射器和盐水瓶,院领导心疼的说“在照顾好患儿的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一位患儿家属见此情形说“我儿媳妇从发现怀孕就没出去工作过,没想到县城的孩子怀孕这么大月份还得上班。”医院根据她的身体情况特批让她回家待产,可她只休息了三天就回到了忙碌的工作岗位上,直至自己分娩当天才休假。

她在做好护理本职工作的同时,就有意识地注重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对患者总有一份更多的关爱和细心,动作的轻柔,言语的平和,体贴的问候。她还努力加强与病人亲属的沟通,尽力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尽量稳定病人的情绪,使他们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多少回,不需要感恩的馈赠,不需要激情的拥抱,

只有心中那一份浓浓地感动与祝福,静静地消融着心中的疲惫!那一刻,也只有那一刻,她告诉自己,当健康战胜病魔,当生命战胜死亡,所有的付出,原来都是值得的`。 2009年3月医院一位剖宫产术后两天的产妇由于血管暴露夜间22时突然产后大出血,闻讯院领导,护士长和她第一时间赶到病房,经过止血,手术,输血等四个多小时的抢救,病人总算是脱离的危险,回到家已是零晨三点,听到女儿的啼哭声她才想起女儿还没断奶,那时婆婆抱着女儿在房间已经来来回回的走了一个多小时,望着婆婆理解的眼神,抱着怀中哭得颤抖的女儿,她心中满是愧疚。

如果说医生高超的医术是妙手回春,那么我们的护理工作就应该是消融寒冰的缕缕阳光。因为,在她们医护人员的心中,还有什么比生命的尊严更为重要?还有什么能比守护生命的健康更为重要呢? 以创新提升护理质量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护理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与更新,作为一名护士,现代医学模式,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2005年至2009她利用换班休息的时间在南昌大学医学院函授大专护理学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2011年7月份,通过招聘考试她离开了工作十年的妇保,分配到大垅乡卫生院当一名护士长,上班没多久她发现偌大的一个乡镇卫生院竟然没有一个儿童来医院就诊,她找医生问明情况才知道问题的所在,原来是这里的护士少而且又是刚从学校毕业的,缺乏给小孩打头皮针的经验,才造成了大量的患儿流失到附近的乡镇医院去了,于是她下定决心要改善这种状况,7月底的一天,天下着瓢泼大雨,一对50多岁的老夫妇怀抱一名脸蛋烧得通红的患儿,老人什么话也说不出来,眼睛一直盯着手中的婴儿,她明白了老人的意思,经过医生的治疗和她精心护理,婴儿的病情很快稳定了,她细心的护理得到了家属的肯定,

从此来大垅医院就医的患儿也逐渐增多,在她的带领下年轻的护士们头皮针技术日益精湛,随着儿科病人的增加她们的工作量也是以前的几倍,她无怨无悔,“累并快乐着”也成了她的座右铭。优秀护士长事迹材料从事护理工作14年来,她常说:“我感谢我的职业,是它让我知道如何平等、善良、真诚地对待每一个生命;懂得了如何珍爱生命和奉献的幸福。我无悔,我选择了护士这个平凡而又崇高的职业,我无怨,因为我心中的那个誓言永恒用自己的爱心换取患者的舒心,用自己的责任心换取患者的放心”。

护士长先进事迹感想二

到过区妇幼保健院的注射室,许多人对一位娃娃脸整天笑眯眯的护士记忆深刻,那就是刚调入注射室仅仅一年的xxx。

护理是一项很平凡很琐碎的工作,而注射室更是环境恶劣,每天在孩子的哭闹声中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已是不易,更有家属的虎视眈眈,如此重压之下能达到95%以上的“一针见血”需要相当的技巧和心理素质,而我们的xxx却做到了。她不仅穿刺技术一流,服务态度更是一流,孩子们亲昵的叫她阿姨,老人们喜欢叫她小姑娘,很多家属不知道她的名字,但是总是要找那个笑眯眯的小个子护士。在这短短的一年中,用她真诚的微笑征服了所有的病人和家属,急诊护士先进事迹在这每天重复的工作中用她娴熟的技术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十月的一天,上午的注射室喧闹一片,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不停地叫着患儿的名字,核对着药房发来的每支药瓶,不时有家属来问询皮试时间,查对中不时有药品和处置单不符的情况,经过几轮排队的家属开始不耐烦了,催促声此起彼伏,有的家属不自觉地出口伤人了。面对这样混乱的局面我们大家一旦烦躁,争吵便在所难免,可是没有被那些伤人的言语影响到,而是笑眯眯的对出言不逊的家属说:“爸爸,您别急,您在座位上稍稍歇一会,我把您的药查对清楚后才能交给备药的护士,孩子太小了,我们不敢大意,一定得小心对吗?”一番轻言细语让本来焦躁不安的家属默默的坐到椅子上,耐心的等候静脉穿刺。这样的场景在注射室实在是太普遍,频繁到没有人会注意,平凡得让大家都忘记了注射室的嘈杂,以为这等修为是所有人都可以拥有的。

“我要阿姨给我打针。”小家伙每次来都是这样,我很奇怪他才三岁怎么就能记得的名字,杨锐哲妈妈的一番话揭开我的疑团:“我们锐锐第一次来的时候,由于在前面已经经过查血,皮试这两次痛苦了,到静脉注射时死活不干,是熊护士拿着他的小手,很轻的抚摸着,护士长事迹并且不停地夸他,一直到孩子没有恐惧感时就一针扎好了,小家伙一声没吭,我们也奇怪他怎么没哭呢?我们就问孩子阿姨打针疼吗?就这样他每次来就只要熊护士了。”是啊,很平常的一次穿刺,却让孩子从此不再恐惧医院,这样的护理算不算是人性化的一次升华呢!

这样的事例太多,不论是同事还是家属,大家都能清晰地记得她为无人帮忙的妈妈冲奶粉,为没人陪伴的老人倒水,许许多多的小事成就了今天的,在如此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奉献,从来不求回报,只是用她的真心真诚的对待每一个来院的患者,每一个身边的同事,她的细腻的情感如春雨般滋润着大家的心田,而不含丝毫的杂念,清澈得让人无法抗拒,就这样被她感染着、温暖着,不知不觉并以她为榜样,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也释放着同样的温馨。

护士长先进事迹感想三

xx是市医院骨外科护士,1993年毕业于吉林市卫生学校,XX年获北华大学医学院护理专业大专文凭。该同志是医院较为出色的护士之一,在这次竞赛活动中表现尤为突出。

该同志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热情周到。她在外科护理岗位上始终兢兢业业,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奉献,用炽爱温暖着病榻上的疾困患者,用满腔真情感动着每一位病人的心灵。骨外科什么患者都有,由城里的,由乡下的,对她来说,都是一样的面对,一样的认真,一样的专心。用她的一句平实话说就是:“护理的对象没有区分,而护士工作的好坏则有区分”。工作中的xx是一个有“心”的护士,她认为当护士首先要具备和病人沟通的技艺,那就是“微笑”服务,微笑了,病人才能感受你的态度、你的亲近,否则,护患之间就会形成隔阂,很难融洽起来。工作中的她总是面带笑容,无论进病房,也不论是治疗时,还是平日闲暇,只要面对病人,她都是以笑相迎,认真询问,耐心解答,并且做到百问不厌,百答不烦。有不少患者风趣地说:“看见杨护士微笑我们的病痛似乎也减轻了许多。”

该同志刻苦钻研业务,服务娴熟,技能精湛。在外科护理岗位上,大量的工作不仅要靠护士的爱心,更需要娴熟的操作技艺,来为病人解除痛苦。今年九月,曾住在重病室的一位姓柳的离休干部深有感触地说:“小杨护士的技术确实很到位,很让我感动”!当他做完手术后,为了避免感染,做为特护的她,每天不仅要为他做常规消毒清洁护理,而且还细心认真为他做局部按摩,舒松肿胀,比一般护士做的都要周到。凭着对护士职业的挚爱和追求,近年来,xx在病人心中有了较高的认可度,病人也因得到了她的服务而心满意足,有些病人甚至还与她成了忘年交、好朋友。由于工作出色。200x年测评中她被医院授予星级护士,200x年又被院评为优秀专业护士和护理带教先进个人,荣誉面前,她没有沾沾自喜,她意识到,仅做一名会打针、会操作的好护士还不够,还需要具备丰厚的、超前的护理前沿知识和理论才能永不落伍,她通过自学已顺利地完成了护理大专学业。目前,又在努力读取大本的学业。

该同志任劳任怨,对患者高度负责。今年九月一次值晚班时,一对夫妻外伤后前来就诊,妻子腹痛得厉害。求医心切的丈夫要求给妻子打止痛针,可在预诊时她发现这个病人面色苍白,仔细询问病史和初步体查后,发现左上腹皮肤青紫,血压偏低,判定是脾破裂内出血,她迅速请求先将患者送入腹外科。可病人家属不但不听医嘱,反而指着她的鼻子破口大骂:“我只要你打一针止痛就回家,而你却是小病大医,谁要你这个小护士来管东管西?”旁边的其他病人的家属实在看不过去,似乎在说:“这种人管他干啥,反正后果他自己负责。”可是,想到病人即将可能发生的危险,看看自己身上的白大衣,她任眼泪流湿了口罩,请来医生果断处理。后经b超检查,证实了她的判断,而且需要马上手术。由于发现及时,抗休克措施得力,手术第二天病人就脱离了危险。虽然,事后这位男子非常自责,专程前来道歉,并送来感谢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