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基础护理范畴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 病例介绍
男,45岁。因右输尿管下段结石拟腰麻下行钬激光碎石术。既往无过敏史,无癫痫及精神病史。麻醉前30min肌注鲁米那0.1g,阿托品0.5mg。L3-4间隙蛛网膜下腔注入罗哌卡因10mg,6min后测麻醉阻滞平面达T10。手术顺利,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毕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min后患者突然出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双眼上翻,呼之不应,测Spo2 85%,HR106次/分,BP110/58mmHg。考虑药物致抽搐,立即面罩供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静注异丙酚50mg及地塞米松5mg。2min后抽搐停止,约30min后神志恢复,无神经系统后遗症。追问病史,患者主诉术前静滴依诺沙星抗生素。
2 预防
2.1 氟比洛芬酯药物说明书中写有禁止与洛美沙星、诺氟沙星、依诺沙星合用。二者合用能够增强对中枢神经的GABA受体的抑制作用,会引起抽搐。因此我们给药前要详细了解药物作用、副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2.2 给药前要详细询问过敏史、用药史,包括既往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评估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最大限度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同时也要把用药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告知患者。
3 对策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对本院66例急性胆囊炎合并基础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上患者均接受常规胆囊切除手术, 并符合急性胆囊炎相关诊断和治疗标准[1], 其中男36例, 女30例, 年龄61~83岁。66例患者均合并1种(或1种以上)基础疾病, 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随机将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 其中护理组男20例, 女13例, 对照组男21例, 女1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和合并基础疾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 不安排制定护理人员, 不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护理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模式, 包括一般护理:①遵照医嘱对患者采取必要常规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并根据患者年龄和肾功能进行相应水化治疗;②术前护理:对入院患者进行全面身体检查, 包括各项常规检查, 如血糖、血压、血脂、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等, 明确患者不存在影响手术的潜在风险;如合并糖尿病患者, 视其血糖指数, 考虑是否在术前摄入高蛋白, 避免患者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饮食;③心理护理:老年患者对疾病认识程度不同, 容易产生心理压力, 应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宣导。向患者充分介绍胆囊切除手术特点, 同时讲解手术麻醉方式、麻醉反应以及可能出现的术后不适症状, 引导患者正视手术风险, 消除恐惧心理;④术后并发症护理: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术后可能出现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进行积极预防。
1. 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两组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中, 护理组仅有2 例(6.1%)出现伤口感染, 而对照组有6例(18.2%)术后出现伤口感染, 4例(12.1%)肺部出现感染, 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根据术后调查问卷显示, 护理组患者满意率为97.8%, 明显高于对照组(63.9%)。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老年人是急性胆囊炎多发人群, 属于急腹症范畴。我国进入老龄化后, 人口比例和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 客观上增加了急性胆囊炎的发病率。若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合并其他基础疾病, 身体健康受到影响的同时, 心理上也会承受很大压力。在接受胆囊切除手术时, 临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作者发现, 在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期间, 老年患者常因为合并其他疾病导致情绪不安、紧张失眠, 加之饮食不合理等因素, 容易导致患者血糖、血压突然升高或降低。
加强急性胆囊炎合并基础疾病老年患者胆囊切除手术期间(术前、术后)护理干预, 对保障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产生具有重要意义[2]。护理人员不仅要做好常规护理, 还应在此基础上做好术前护理, 包括常规检查、饮食护理、健康宣导、心理疏导等工作。术后护理同样不容忽视, 包括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监测和控制、并发症预防护理等。本文选取66例患者, 手术均获得成功, 但从表1可看出, 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护理满意率方面, 护理组为95.8%, 明显高于对照组(63.4%)。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篇3
从职业道德谈基础护理
基础护理质量可以反映护士的职业道德及工作责任心,临床 70%的护理、服务是通过护士来完成的,护士有着特殊的职业内容、规范、行为标准,护士在医疗活动工作中担负着患者的保护者、知情者、依赖者、倾听者等角色,而在家庭中又扮演着女儿、儿媳、妻子、母亲的角色。长期从事繁重的护理工作,重复性的夜班,多重角色负担,以及有些科室岗位缺乏合理性,导致少数护士身心疲倦,对护理工作严重厌烦的心理和畏难情绪,从而轻视基础护理。一些基础护理内容尤其是生活护理,很容易被护士理解为“软指标”认为做不做生活护理对治疗及疾病的康复没有直接影响也构不成护理差错。把给病人剪指甲、刮胡子与输液肌注等护理“硬件”相比,做不做无所为,看成是小事。认为病人住院的目的是治疗病,只要能治好病,脏点乱点无所谓。严格地说,这种观念在护士身上存在,是对自己职责的亵渎,对病人则是对护理工作内涵的缺乏了解。在检查病人的护理质量时,要从对病情观察的仔细程度、生命体征测量的准确时间、护理记录质量的完成、皮肤护理良好的情况等,评判该病人的护理质量是否达标,是缺一不可的。以基础护理评价一个护士的职业道德,检验一个护士的责任心、事业心是很重要的。
从治疗需要,谈基础护理
篇4
1.1NANDA护理诊断分类系统。
1.2lowa 的护理措施分类和护理结果分类系统。
1.3Saba(Georgetown) 的居家健康护理分类系统。
1.4Omaha 的社区护理分类系统。
1.5Ozbolt's的病人护理资料分类系统。
1.6手术室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和护理结果分类系统。
其中,社区护理分类系统和居家健康照顾分类系统,应用于社区和居家护理的护理实务领域。NANDA 的护理诊断和Iowa的 护理措施分类(NIC)和护理结果分类(NOC)则较多地在医院护理中应用。上述1.3、1.4、1.5、1.6的每一个护理实务分类系统,都包括了护理诊断分类、护理措施分类和护理结果分类。
Iowa的护理措施分类(NIC)有基本生理、复杂生理、行为、安全、家庭和健康服务系 统这6个范畴,下属27个类别,共计433项护理措施。Iowa的护理结果分类(NOC)已经建立 了190个评价项目,是一个对在护理作用下的病人结果的综合分类系统,每一个结果都描述 为一个可以测量的动态概念,包括定义、测量表和参照基准。NIC和NOC都是已经相对应地和NANDA护理诊断进行联系的,使这3个分类系统可以相互接连,成为统一的护理实务分类系统。由于不同护理实务领域中的服务对象不同,所出现的与健康有关的问题也就不同,因此 ,护理诊断也就出现了不同的“群集”现象。也就是说,不同的护理实务分类系统包含了不同的护理诊断及其分类。例如,在美国的社区护理机构常应用的Omaha分类系统分为4个范畴 ( domains ),下属44个病人健康问题;居家护理机构常使用的分类系统HHCC分为20类,下属147个护理诊断。
2.国际护理实务分类系统(ICNP)
国际护士会(ICN)认为护理专业需要一种国际共通的语言,以求统一;1989年开始组织“国际护理实务分类系统(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Nursing Practice ICN P ) ”的研究和发展。ICNP是包括护理现象分类( Nursing Phenomena Classific ation ) 、护理行动分类( Nursing Actions Classification )和护理结果分类( Nursing Outcomes Classification )的统合的护理实务分类系统,目的是用护理的专业语言叙述和记录临床护理实务,为临床护理决策提供一个科学的基础,同时它本身作为一套护理专业语言和分类系统,也便于将护理资料纳入当今健康服务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
护理现象分类目前主要是指护理诊断分类。护理现象是一个外延比护理诊断更大的概念。人类之所有与健康有关的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广阔的现实领域。疾病诊断和护理诊断这两个分类系统,分别描述了该领域中不同的健康问题,而且都处在发展的进程中。ICN认为,现有疾病谱尚未涉及的健康问题,都有可能属于护理现象,正等待着世界各国临床护士和护理科学家继续探索性和开拓性的科学认识。
篇5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卫生保健服务发展需要的,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护理专业。
1专科学校护理专业高职特色定位
大专层次可分为高等职业教育与学科教育两种不同类型。专科更注重理论培养;而高职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高职”特色具体体现在:职业性与学科性结合,高职专业的划分,实行“以职业岗位群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1]高等专科教育这个层次区别于其它教育层次的、定型的、稳定发挥作用的特殊优势,就是专科特色,体现在专业服务范围上的针对性,知识能力结构上的实用性和人才素质培养上的应用性。[2]专科教学要体现专科特,高等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大学专科层次的高职,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门技能的教育训练,毕业生属于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现有的高等专科学校主要是专科层次的教育, 许多专业与本科的同专业类似,属学科专业教育性质的,其中有些专业本来就是职业教育性质的,如:护士、财会、文秘、旅游等专业。护理专业的改革实质上应从学科专业教育转向职业教育。中国的护理教育在很大程度和范围内存在不足,如大部分的教学内容、科研都是按照医学模式进行的,而非护理科学教育模式造成了一种误区,护理是研究人对疾病和健康的反映,这种反映具有生理性、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并受的影响,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增进了人对疾病和健康反映的认识――发展了对个人、家庭、团体、社区和公众促进健康的知识。护理专业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不应是本科教育的“浓缩”版,而是高职教育。
2与护理高职特色相适应的课程设置
2.1强化护理操作技能,突出高职特色:按照高级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和护士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本着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提高护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改革实践教学体系。课程整合,为护理操作训练提供时间保障。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的原则,重组医学基础课。《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整合为《正常人体结构学》,《生理学》《生物化学》整合为《正常人体功能学》,《人体寄生虫》《免疫学》《微生物》整合为《病原生物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五官科护理学》实验实训课整合为《临床护理技能学》。改变学时分配少,依附于理论教学,演示性、验证性实验课多的弊端,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技能操作、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与专业操作技术、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2.2淡化专科教学,培养通科护士:改革传统的以医学课程为基本模式的教学,拓宽基础,淡化学科,建立以专业系统知识和核心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程观。打破传统专业课程体系,按“生命周期”建设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把内、外、妇、儿、五官科护理等课程,以孕期、新生儿期、儿童期、成年期、老年期为阶段,整合为母婴护理、儿童护理、成人护理、老年护理,淡化学科,形成整体护理观,突出护理的专业内容和特色,培养知识能力型的护理人才。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学范畴日趋扩展,出现了许多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方法,在职护士都将面临知识老化和知识更新的问题[3]。医院分科越来越细,各种新仪器、新技术、新知识层出不穷。三年制护理专业教学时间短,不可能面面俱到,毕业生只是一个通用护士,淡化专科教学,有利于培养通科护士。
3厚重人文素质教育,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
护理教育应当摆脱医疗模式,护理是研究人对疾病和健康的反映。这种反映具有生理性、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并受的影响。 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增进了人对疾病和健康反映的认知。发展了对个人、家庭、团体、社区和公众促进健康的知识,医学与护理学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人在社会中生存,与生活环境中的其他事物发生联系,使得人的身心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护理知识范畴包括人、社会、环境、健康和疾病。现代护士不仅要具备丰富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足够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我国护理教育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忽视人文素质的教育,致使人文素质教育成为各医学院校护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6]专业设置过于专业化、专门化和就业压力增大是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根本原因。现在专科学校实行学分制,增设选修课。我校护理专业任选课设置的课程为康复护理学、中医护理学、护理伦理学、精神科护理学、普通话、创业教育、护理毕业设计指导、高等数学等,这些课程只是对学科专业教育时间不够的一种补充形式,没有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必须进行课程结构改革,大幅度增加一些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必修课、选修课和讲座,尤其是文学、历史、艺术等人文学科课程。采取学分制的形式、强制和自由选择相结合的办法,使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逐渐脱离旧有模式,既体现出专业特色,又渗透着人文教育,培养出多学科、跨领域、厚基础、宽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护士生。
参考文献
篇6
1.1.2护理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①穴位按摩:取中极、关元、气海、三阴交(双侧)及阴陵泉(双侧)。每穴按3min,按摩时轻柔适度,每日1次;②艾灸:将艾条点燃,对准神阙、关元及气海施灸,每穴5~10min,每日1次。艾灸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避免烫伤。
1.1.3疗程2组均治疗5d后统计疗效。
1.2观察方法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排尿情况,并分别比较2组治疗1、5d后的疗效,统计平均住院时间。
1.3疗效标准治愈:小便通畅,症状及体征消失;好转:症状及体征改善;未愈:症状无变化[5]。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2组治疗1、5d后疗效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2组治疗1d后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2组平均住院时间比较护理组30例,平均住院时间(16.04±1.61)d;对照组30例,平均住院时间(22.67±4.25)d。2组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短于对照组。
3讨论
中风后尿潴留属于中医癃闭范畴。本病病位在膀胱,病因为膀胱气化不利,气化失权,水道不能通利,与肺、脾、肾、三焦关系密切。我们在常规局部热敷按摩及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穴位按摩及穴位艾灸护理治疗,可以更好的消除患者紧张心理,解除腹痛、腹胀等症状,促使膀胱收缩,促进膀胱排尿功能的恢复。所取腧穴中三阴交乃肝、脾、肾三经交会之穴,可以疏通气血瘀滞,调节水液运行;阴陵泉可以清利湿热以利小便;中极、关元、气海均为任脉腧穴,中极又为膀胱之募穴,故而可以调理任脉经气以利水道,鼓动膀胱之气化功能,共奏促进膀胱排尿之功。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10年10月对我院住院部临床一线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纳入标准:本院住院部所有在岗的护士。
1.2研究工具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很多,但本文只研究护士对基础护理的认知部分,包括:(1)您是否认同基础护理是属于护士的重要工作内容;(2)您是否认同基础护理是属于护工或家属的工作内容;(3)您认为基础护理应该由哪些年资护士来承担;(4)您认为应该为哪些病人实施基础护理。条目1~2的选项分为完全认同、部分认同、不认同,分别赋值3~1分;条目3选项分为高年资护士、低年资护士、不分层共同参与3个选项;条目4选项分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和部分不能自理病人2个选项。
1.3资料收集方法
由护理部培训各科室护士长作为调查员负责下发和回收调查问卷,问卷采用匿名填写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7%。
1.4统计学方法
由专人将数据录入SPSS 13.0统计软件,核对无误后,采用描述统计、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P
2 结果
2.1一般资料共调查临床护士148名,年龄和学历无统计学上差异,具有可比性。
2.2不同职称护士对基础护理是属于护士工作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基础护理是临床各项护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护士每天要接触的工作,他直接影响到医院护理的质量和满意度。基础护理不论是在护士配合医生完成诊疗过程,还是护士单独完成护理,都是周而复始的,常规必须完成的,但是它不是铺床、各种注射、输液等护理操作等各个动作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要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基本需要,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早日康复。基础护理的面很广,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也说明只有受过专业训练具有丰富扎实的临床知识和社会知识,才能担负这项工作。调查结果显示:实习护生、低职称护士对基础护理的内涵缺乏正确认识,实习护生更倾向于认为基础护理是护工或家属的工作内容,低职称护士对基础护理是属于护士的工作范畴认同度低。对基础护理的性质和分工,临床护士认识不够,导致主动性、积极性不高。
篇8
近代护理学基本上都是在对疾病本身的功能制护理学模式中发展黄沁几护理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与护理廊自二辆车的左右两轮,很自然,是要相互影响的。一生物医学思维方法决定于人的自然观、生命观和疾病观。近代生物医学,从总体上来说仍处于实验生物医学发展阶几有一套实验自然科学所共有的思维方法。即:物质世界的整体是由其局部构成的,是可以分割的。可以通过割裂整体,从构成整体的局部小单元的性质来了解整体。生物医学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类对于生命世界的认识,已经进入到细胞、分子水平。在当时对人类健康危害很大的一类疾病—某些传染病,已经有了较好的控制。护理学的发展也基本上是按生物医学模式的,谓之局部的功能制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思维方式,对声学的思维和行为必然发生作用。因而护理是以完成各项医嘱和常规的基础护理为主要内容,由护士按分工去执行的一种分段性的护理方法。总之,不管是医学或医学中的护理学,人们都只是从人的生物属性来思考健康和疾病问题。
应当看到局部的功能制护理学模式对整个护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思维方式对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正是在这种护理模式及其思维方式的作用和影响下,护理学由开始作为一种劳务,为病人提供生活服务,上升为一种技术或技艺,扮演作为医嘱执行人的角色。一百多年来,护理学在各种疾病的护理和常规护理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力完整严密的内容。可以说,护理学获得了长足约进步。在当前,乃至将来也还将不断推动护理学的发展。然而,正如生物医学的思维方法在实验生物医学领域内对于生命运动和疾病现象很难作出完整的理解,人们越来越感觉到这种思维方法还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一样,局部的功能制护理学模式及思维方式也存在着缺陷,因而对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也产生着消极的影响。在人们的心目中,护理只是一种技术操作,没有什么理论或理论性不强。事实上,目前护理学的内容,大多是讲一些技术操作、规范。由此产生了一种意见,护理学是不是一门独立科学,护理学是依附于医学的,本身不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们知道,只要是根据客观社会实践活动所总结出来的规律性的东西都叫科学,而任何一门科乳如果不形成自己相对独立的理论、规范和范畴,就难以成为完整意义中的科学,就很难得到社会的承认。护理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科学,护理学不克月即匆己的理论短缺,就难以上升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由于传统的局部功能制护理学模式受新的医学模式及其思维方式的更积极的影响,所产生的新的护理学模式—整体的、系统的责任制护理学模式及其思维方式,表明护理学向科学的阶段发展已经成熟。在新的护理学模式中,护理学的思维方式要求护士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不再只是局限于生物学领域,而必然扩大到社会领域,不只是要从生物属性上来护理病人,而必然是从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等方面结合上来综合给病人以护理。护士不只是注意和理解疾病,而同时要注意和理解病人。而且在护理的法律准则上,非药物疗法护士可以单独进行,药物疗法则需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近年米,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保健医学、行为医学、环境医学等交又边缘学科的出现,就反映了这种新的思维方式,也正体现了新的护理学模式的要求。因此,整体的、系统的责任制护理学模式将使人们形成和传统的局部的功能制护理学模式不同的思维方式,这种新的思维方式将帮助护士更全面地认识健康和疾病问题,从而更好地推动护理学的发展。
唯象护月学的发展综观护理学的近百年历史,护理学在各种基础护理、临床各种疾病的特殊护理方面,形成了较完整的规范。但是,作为这些规范的执行者,他们只知道应该这样做,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护理学绝大部分教学内容,都是讲应该如何做,如何操作,很少讲这些技术操作背后的理论依据。因此,我认为护理学发展至今,其理论属唯象的理论,它本身属唯象科学,可以称为唯象护理学。什么叫唯象的理论?研究客观事物,第一步,要总结许多现象,完全从现象来总结、概括,得出系统的理论,就属于唯象理论。什么叫难象科学?就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旦从整个现代科学体系的大道理上知其所以然,就上升到现代科学了,但唯象科学是第一步,是科学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步。在护理方面很据实践的经验,说明是这么回事,把它讲得有条有理,这就叫唯象的护理学。它也属前科学的性质,但是唯象的理论又比经验的学问向前走了一步,它比较系统。
在一定的医学模式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归根到底是医学实践的反映,它同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水平和科学发展的水平密切相关。同时一定的思维方式一旦历史地形成,成为既定的思维模式之后,它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生物医学模式的思维方式是以还原论为基础的,还原论的方法论原则对传统的生物医学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唯象护理学所运用的局部的功能制护理学模式的思维方式也同样是以还原论为基础的,还原论的方法论原则在这个有限的范围内为人类在防治疾病和维护健康方面做出重大贡献。但范围扩大,其“还原论”与“机械论”的片面性就暴露出来。
要克服其局限性,就必须借助于适应唯象护理学发展的,以当代系统论(以及控制论、信息论、需要论等许多新的科学技术理论)的思想和方法为基础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要求人们从系统论出发来认识健康和疚病问题。满足这一要求的新护理工作是以科学的护理程序为手段的系统的护理行为。护理程序为责任制护理的主要过程,它包括4个阶段(调查、计划、实施、评价),并通过这种系统的程序循环,可以随时调节病人所需要的护理,保证病人得到适合其个人的整体护理。因而未来的(或者称现代化的)护理学是唯象护理学的发展,是以整体的、系统的贵任制护理模式的思维方式为基础的。众所周知,由于近代医学基本上都在生物医学模式中发展的,在此理论格局中形成的以传统的还原论为基础的思维模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虽然生物医学的纵深发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成就,但由于这些研究只限于纯生物医学的属性,国此,也只能在生物圈内游来游去。而系统论方法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的实际应用,为人们解决健康和疾病的全部问题提供了可能,但仍然需要用还原论方法获得的对疾病和健叫毛认识的细节。同样,现代化的护理学的整体的、系统的责任制护理方法也需要借助于局部的功能制护理的种种手段。而不能将他们绝对对立起来,正如不能将现代化的护理学与唯象的护理学绝对对立起来一样。如果说现代化的护理学是对唯象护理学的发展和深化,那么,整体的、系统的责任制护理方法在护理学研究中的出现和应用也正是对传统护理学研究方法(主要是局部的功能制护理方法)的发展和深化。把二者结合起来,发扬其长处,克服其不足,以推动护理学的深入发展。
篇9
2.1产生高级护理实践的因素如人们对健康维护和增进的需要、卫生保健体制的改革、国家制定新的健康政策等。
2.2推动高级护理实践的因素如护理专业在提倡和推动新的护理实践领域中的能量、政府部门对发展高级护理实践的支持力度。
2.3护理人员自身的因素如正确的角色定位和对工作领域的了解、对学科实践的积极的价值观和态度、受教育的水平和工作经验的丰富性。
2.4影响高级护理实践持续不断进步的因素如护理实践研究的开展和成果的传播、护理组织机构的权威性形成和一定的实际控制权、护理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普遍认可。
3高级护理实践的墓本特征和核心价值观[4]
3.1高级护理实践和基础护理实践的区别美国护理协会(ANA)在1995年发表了”护理社会政策的声明”,明确区别了高级护理实践和基础护理实践。主要区别有以下三方面:
3.1.1专科化(speeialization)高级护理实践的工作重心局限于整个护理领域的一个部分。
3.1.2角色的扩展〔exPansion)高级护理实践是掌握和运用新的实践知识和技能,包括在一定的实践领域内能使护士角色自主化、合法化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些知识和技能在传统医学中往往是与医疗实践的边缘相重叠。
3.1.3高级(advaneement)高级护理实践是以理论知识、研究为基础的知识以及实践的知识整合为一体作为其特征的。这些知识往往作为护理专业本科教育的一部分。
3.2基本特征一般说来,高级护理实践具有五个特征:①运用整体护理的观点,基于主、客观统一的实践;②与患者建立合作的关系;③运用专家型的临床推理,具有将科学知识运用于诊断和治疗过程的能力;④用研究指导实践;⑤能运用各种健康和疾病的处理方法。
3.3核心价值观高级护理实践的核心价值观包括①为病人呼吁,尊重病人及其家属的价值观和各种选择;②能从病人所处的环境和文化传统来整体地看待病人个体;③仍旧将实践的重点放在疾病预防、康复和健康促进上。
4高级实践护士《advancedpraet一cenu,ANP)
4.1高级护理实践角色的种类从事高级护理实践的护士统称为高级实践护士。现阶段高级实践护士经常被定义为五种角色的集合,即护士执业者(nursepraetitioners,NP)、临床专科护士(eliniealnursespeeialist,CNS)、认定的助产士(eertifiednurse一midwives,eNM)、认定的注册麻醉护士(eertifiedregisterednurseanesthetist,eRNA)和高级个案管理实践护士(advaneedpraetieenurse。asemanagers,AP-NCM)。其中,高级个案管理实践护士是最新发展的高级护理实践角色。在常见的CNS,NP,CNM和CRNA四个高级护理实践角色中,她们的工作会有一些交叉、重叠,但各自也都有体现自身特征的活动和特征性能力。
4.2高级实践护士的实践范围和标准高级实践护士实践的特点为:拥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具有临床判断的能力、能熟练的进行自我创造性的护理以及在工作中具有强烈的探究精神。ANA在1995年指出:所有的高级实践护士都能够独立的或协同地做出健康保健决定,并积极地以专门的临床人员参加护理实践。她们可以提供给患者超越一般护士水平的高级评估技术和具有综合分析资料的能力。1996年美国护理联盟(NLN)在《高级实践注册护士的实践范围和标准》一文中也指出:高级实践注册护士在评估、诊断和治疗患者、家属或者社区中现实存在的或潜在的各种复杂的健康问题、预防疾病伤残、维护人们健康和提供舒适方面体现了较高的专业水平。高级实践护士仍然要进行基础护理技术的操作。但他们在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方面更深、更广,对于信息资料的组织水平更强,并且能实施复杂的操作技能和干预手段困。
4.3高级实践护士的基本标准
4.3.1三个基本标准即①获得在某一专科方面的高级水平的专业证书,研究生教育是高级护理实践所必须的;②获得某一个专科护理方面的硕士或博士学位;③有护理患者及其家庭的实践经历并将其作为工作的重点。
4.3.2一个中心能力高级实践护士应具备一整套的核心能力。其中直接临床实践能力是核心能力中首要的也是中心的能力。然而,单纯的临床专业技能不能等同于高级护理实践。一些临床没有接受高级实践护理教育的专家型的护士大多是经验型的专家(expertsbyexperienee)。不属于高级实践护士范畴。
4.3.3六大核心能力除了中心能力一一直接临床实践能力外,其他五大核心能力为:①指导和教育病人、家属和其他看护者能力;②提供咨询的能力;③研究能力;④临床和专业的领导能力,包括变革能力;⑤合作的能力和伦理决策能力。
5临床专科护士(elinicalnursingsPecia一ist)
根据我国当前卫生保健体制的特点以及护理实践领域的基本类型和范围实际水平,我认为最有可能优先发展和实现的高级护理实践的角色是临床专科护士。
5.1概念1980年美国护理协会(ANA)政策陈述中对CNS定义为:通过研究生以上教育准备(硕士或博士)成为一个明确界定的知识领域和临床护理实践范围的专门人才。
5.2教育和认证CNS的教育应达到护理专业研究生教育水平,他们的教育计划的特征是对护理理论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强化学习,强调用先进科学的概念、研究方法论和管理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目前的认证领域有成人精神卫生健康护理、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健康护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家庭护理、危重症护理等二十多个专科。
5.3工作范畴闭根据人们对CNS角色的期望,将其分为五个亚角色:临床专家、顾问、教育者、研究者和管理者。CNS首先应成为临床护理专家,这是最首要的角色任务。精湛的临床实践是CNS的首要的和必要的条件,他们能为具有复杂健康问题的病人提供直接或间接护理。他们的实践更强调对病人急性或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的诊断和管理,而不是基础水平的护理实践,他们擅长和医生、护士、其他跨学科健康保健人员合作。工作重点是运用综合的方法护理病人,提供临床支持,改善病人护理的效果。作为管理者,他们评估病人情况,制定临床执行程序(eliniealpathway),协调整个跨学科健康保健队伍的合作过程,发展和教育护理人员,处理复杂护理系统的变革,提高护理实践水平以及维护病人的利益。作为顾问,他们在临床从事专门方向的临床指导,解决患者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个体的、家庭的、机构的问题,也可能与护理提供者能力、设备、设施或卫生保健输送系统有关。他们要在自己所处的组织机构中起到正式咨询顾问者的作用,并参与学校护理课程设置的制定。
5.4实践技能川CNS一般需要具备以下技能:
5.4.1心理治疗、家庭治疗、悲伤治疗、音乐治疗
5.4.2危重患者处理、疼痛管理、伤口管理、高级身体评估法、书写医嘱和护嘱、手术干预及评价等。
5.4.3内科医生或者是医生的合作者,主要承担患者病情分类、采集病史、体格检查、书写医嘱、记录患者病情、决定用药、做诊断性检查等工作。
5.4.4医疗方面的技术操作,包括腰穿、骨髓采集和组织切片检查、插胃管和空肠造瘩管、拆手术缝线、手术钉子及股动脉或静脉插管等。
6高级实践护士的教育和培养
6.1培养模式和教育水平绝大多数的高级护理实践的课程是在护理研究生院单独进行的。目前美国的高级实践护士的教育是在研究生教育水平上的硕士、硕士后和博士三种层次的教育。研究生学历(硕士学历)被认为是高级实践护士的最低标准。一般说来,高级护理实践的研究生课程是1~2年的全日制的学习或者是2~4年的在职学习。1年制的课程主要是一些强化高级护理实践的课程和临床实习。
6.2课程设置
6.2.1硕士学位课程包括研究及结果的评价、理论观点(主要有护理和健康相关的理论、伦理决策、环境理论)、组织/政策理论、健康政策、社区护理、流行病学、卫生保健体系、咨询学、护理管理、市场学、调控学。
6.2.2高级实践课程包括药物治疗学、高级健康评估、病生学、遗传学及相关科学和高级护理实践护士角色的发展。
6.2.3专科实践课程包括专科I、11、m和临床实习。临床实习主要有临床决策、高级治疗学、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初级保健及人群健康。
6.3教育的评估一般由各州的协调管理机构、美国护理联盟护理教育评估委员会和护理院校教育委员会等机构独立进行,总的评估标准为:①教育所授的学位和证书类型;②课程中教师授课和教师指导的学生实践的教学时数;③所设的课程类型,包括硕士核心课程、高级实践课程和专科课程;④课程的设置是否与某个专科所需的技能、知识相符。
7商级实践护士在中国发展的思考
7.1发展的必要性近二十多年,由于国家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推动,高等护理教育的开展,大大推动了整体护理水平和质量的跃升,护理队伍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随着护理学的实践性质越来越走向独立化的今天,迫切需要具有深厚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专业信念坚定,行为目标明确,精通学科研究方法,掌握精湛专科技能,占有丰富信息资料,能站在学科前沿,把握学科发展动向,具有发展学科理论体系和实践领域能力的高学历、高实践水平的专门人才。另一方面,我国护理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护理专业化水平方面达到与以美国为代表的先进护理水平接轨,就要花大力气培养学科精英人才,发挥她们在拓深临床实践领域和丰富学科理论体系的领头羊作用和临床实践中作为为护理工作的设计者、组织者、实践者、评价者的作用。
7.2发展的方向性根据我国现阶段卫生保健体制的性质和护理实践的范畴和基本特点:社区医疗保健体系尚不发达,医院仍是人们预防、诊治疾病,恢复健康的主要机构,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场所仍然是各级医院,护理实践领域相对局限,主要护理实践仍然是直接的临床实践,面对的主要服务对象仍然是住院病人,医院里受过专科以上护理教育的护士也远多于社区。我认为目前发展和培养我国高级实践护士群体,应首先考虑从临床专科护士(CNS)起步。
7.3发展的可能性我国自恢复高等护理教育至今已二十余年,在临床护理的各专科均有一些受过本、专科教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专科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国外一些护理人员甚至认为她们已属于专家型护士川。她们都有进一步提高学历层次和对自己专科知识和能力获得社会和专业认可的希望。其次,随着我国卫体制的改革,也将在保障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更加讲求质量成本核算,医疗护理服务必将走向市场化,护理人员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会受到医疗体制改革的挑战。因此,培养高级实践护士也是应对挑战,保留临床护理的骨干力量,充分发挥她们在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的一种有益和积极的举措。第三,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经过20年的成长过程,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拥有了若干一流护理院校和一支高学历水平的师资队伍,开展护理研究生教育的护理院校已达十余所,临床护理实践的科学化、专科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开展临床专科护士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7.4发展的策略
篇10
在试行之前,我院对病区里的医生、护士、患者及其家属共发放50份问卷调查,90%人员认为实行“无陪护”护理服务比较困难,归纳为来自医院方面和病患方面的问题。
医院方面:①护理人员的价值观问题。护士寒窗苦读多年,终于掌握了一门护理技术。她们认为“无陪护”护理服务只能是一种理念,而难以真正实施起来。②基础配置的问题。我院中风内科床位40张、护士10名,床护比为1:0.25,护士工作量大,治疗任务繁重,按现在的配置无法承担过多的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
患者方面:①认为“无陪护”护理服务满足不了患者亲情陪伴的需求。患者因疾病本身而产生焦虑感,同时又会因为对医院环境不习惯而造成恐惧感、孤独感。②担心“无陪护”护理服务会使住院费用大幅增加而无力承担。目前我院的一级护理费用是9元/日,一个陪护工的价格是50~80元/日,相形之下护理技术含金量颇低,而一旦增加了护理费用则担心这部分费用能否纳入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如果全部由患者承担,对于有人力承担陪护且经济困难的家庭来说难以接受。③担心在无家属的陪伴下,无法监督医方对患者的诊疗过程。④怀疑医方服务能否对患者尽心尽力。
开展“无陪护”护理服务的对策
为了顺利开展“无陪护”护理服务,得到患者的认可,针对面临的问题,我院在实行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宣传“无陪护”护理服务的意义:要做好护理人员的思想工作,改变以往的护理观念,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开展“无陪护”护理的必要性。①减轻了家属的负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加上我国提倡优生优育政策,双职工的家属和独生子女的家庭增多,一旦亲人生病,家属便存在着工作、家庭两者难以兼顾的窘境,由护理人员提供精心、专业的照护,解决病患及其家属后顾之忧,无疑能让患者及其家属感到安心和放心。②保障了患者的安全。③融洽医患关系。④有利于病房的管理,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⑤提高了护理质量,保障了护理安全。
增强配备:在原有护理人员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0名护理人员,使床护比达到1:0.5。同时取消了不必要护理文书的书写,实施了临床订餐、送餐、消毒供应下收下送,药房送药到科室等措施,把护士还给了患者,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待在病房。
护士爱护病患,医院关心护士:一方面,尊重护士劳动,提高护士待遇,统筹绩效向临床一线倾斜,使护理人员的回报与付出成正比。另一方面,合理搞好护理排班,以实行人员分层次使用,做到劳逸结合。
坚持按需、自愿原则实行“无陪护”:“无陪护”护理服务不搞一刀切,根据患者的需要和病情,尊重患者选择权,不强制患者选择“无陪护”护理服务,允许患者家属陪而不护。
严格控制医疗费用,减轻病患负担: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检查,严禁乱开大处方和自费药品,控制药品费用在医疗总费用的比率,在总费用没有增长的情况下,适度提高一些护理项目的收费。
许多基础护理项目的不收费或低收费,使护士为患者付出辛勤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因此,建议制定与护士劳动价值相符合的基础护理收费标准,提高分级护理收费,使护士的劳动价值得到尊重和有效激励。同时,应将提高的护理收费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让更多的患者享受得起“无陪护”护理服务,让人民群众充分体会到医疗改革带来的便利,从而将“无陪护理”服务在全国得以推广。
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开始评先
卫生部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将从全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各级各类医院中评选出50个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300个先进病房和600个先进个人。
“优质医院”要求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病房数量达到病房总数的60%以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病房要对临床护理工作模式进行改革,对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医院要逐步建立科学合理、工效挂钩的薪酬分配制度,形成推动优质护理服务深入开展的长效机制。
篇11
肾炎疾病病程较长,因而科学的护理是治疗的基础,在辨证施护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一般护理:保持舒适安静的修养环境,嘱患者卧床休息,少活动,可降低体内新陈代谢产物,减少肾脏负担,对严重水肿、高血压和尿毒症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有胸腹水者可采取半卧位并抬高下肢,以减少浮肿。
(2)饮食护理:饮食上要保证足够的热量,每天每公斤体重30~35卡,鼓励患者多进易消化高维生素食物,宜补充生物效价高的动物蛋白,如鸡蛋、牛奶、鱼类和瘦肉,对肾功能减退者,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即每天每公斤体重0.5~0.8克,要适当限制钠盐的摄入量3克/天,严重水肿者饮水量也应相应减少,阳水病人应忌煎炸燥热之品及烟酒辛辣食物,脾胃阴虚湿浊中阻者几忌生冷之品,对胃纳不佳者应调节饮食增进食欲。
(3)口腔护理:对于阳水病人因肾脏机能障碍,体内氮质及其代谢产物潴留,刺激腐蚀口腔黏膜,常有口腔黏膜溃疡及症状,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创面敷金黄消炎散,以控制口腔感染。
(4)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尤其对阳水患者因皮肤代谢异常,出现皮肤搔痒,要用温水擦洗,对严重水肿长期卧床的患者,每天用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防止发生褥疮。
(5)情志护理:患者病情重,并时有反复,往往表现为忧虑、悲观失望,祖国医学认为:喜、怒、忧、思、悲、惊、恐七情是疾病发生和加重的主要原因,为了使患者消除忧虑,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必须加强心理的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利于病情的治疗和恢复。
(6)病情观察:对于肾小球肾炎的患者,护士必须熟悉病情,仔细观察病情,注意观察浮肿部位、程度,浮肿严重患者记录24小时出入量,若有胸腹水者,可见胸闷、纳差、气促等症,还要观察病的改变,注意尿的颜色及量,此外,病人晚期易出现各种并发症,除一般护理外,应密切观察血压及神态的变化,如病人出现胸闷、心悸不能平卧,给予半卧位,并立即吸氧,如病人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要设专护并加床挡,以防坠床。
篇12
痤疮是皮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属中医“粉刺”范畴[1],其多发于青少年,其以面部粉刺、丘疹、脓疱及结节等形式为主要临床表现,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对青少年痤疮患者进行中医治疗的同时,开展中医养生法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142例痤疮患者,其中男性90例,女性52例,年龄为12-32岁,平均年龄22.37±2.84岁,病程1-48个月,平均病程12.31±2.18月。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外科学》对于“粉刺”的诊断标准[2]。肺经风热型64, 湿热蕴结型例40例, 痰湿凝结型38例。采用随机等分的方式,将14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病情、病程相似,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患者采用常规中医辩证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症型给予相应的中医治疗,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中医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中医养生法护理干预,其主要方法如下。
1.2.1顺四时
中医认为“天人相应”,因此人体可受四季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进行中医治疗的患者要顺应四时节气的变化[3]。春季气候多变,应注意保暖,少食肥油类食物,防止湿热内生,忌淋雨涉水。夏季要预防中暑和注意饮食卫生,多食清热利尿解毒类食物,以促进食欲、消暑止渴。此外夏季应少食过于冰冷的食物,不可贪凉夜露,以防损伤阳气。秋季应早睡早起,呼吸新鲜空气,多食新鲜蔬果,适当选用脂质的轻润类护肤品。冬季应“去寒就温”,做好保暖工作,防治寒气入体,少食辛温之物,适当食用滋阴壮阳类食物,积蓄,以达阴阳协调的作用。
1.2.2畅情志
中医有“七情”之说,其认为“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而痤疮主要是由于阴虚火旺、肺胃积热血凝阻滞所致,因此青少年痤疮患者应保持精神愉快,按照阴阳消长调节情志,使精神舒畅、促进经络气血的运行。
1.2.3避时邪
青少年痤疮患者应避免大量出汗后立即进入空调室或冷水冲洗身体和面部,切忌坐卧于风口处,以防身体被寒湿之邪所侵袭。同时患者要做好防晒工作,以防病情加重。
1.2.4节饮食
在对痤疮患者进行饮食干预时可采用“三忌一宜”的原则:一忌肥厚味,二忌偏嗜,三忌暴饮暴食,宜药疗与食疗相结合。青少年痤疮患者多喜食煎炸油腻、酸辣、冷饮等易伤脾胃类的食物,使湿热凝滞于肠胃,久病入络,发于面部。因此日常饮食应荤素搭配、清淡适宜。
1.2.5调起居
中医认为正常的起居可养生常识,合理的睡眠休息安排可以有利于疾病的康复[4],因此要求青少年痤疮患者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宜熬夜,失眠患者可适当服用安神类药物,并在入睡前用热水泡脚,饮温热牛奶,以促进睡眠和安神养心。
1.3疗效标准
治愈:皮肤症状基本消失,仅留浅淡色素沉着,无新皮疹发生;有效:皮疹消退30%以上,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新生疹数量不多于10个;无效:皮肤症状改善程度低于30%或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
1.4统计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P
2结果
经过对患者进行3个月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3,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痤疮属中医“粉刺”、“肺风粉刺”范畴,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既有“劳汗当风、寒薄为?”的记载,而文中的“?”即粉刺。西医对痤疮的治疗主要以针对病因进行口服药物治疗为主,其口服药物主要包括维A酸类、激素类等药物,虽然其有着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其不良反应较多,且停药后痤疮极易复发。随着中医的广泛应用,其在治疗痤疮时的效果也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是由于中医治疗时间较长,病情容易反复,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
篇1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465-01
为深入贯彻落实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响应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为宗旨,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1],我科室于2011年3月成为我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结合儿科特点,不断学结经验,逐步制定、完善并落实了一系列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提供责任制护理,主动服务,营造整洁、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现将实践与体会介绍如下:
1 措施
1.1 统一思想 提高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的认识[3]:基础护理工作不仅反映了护理水平的高低,而且反映了管理质量的优劣。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为病人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生活服务,完成常规治疗,均属于基础护理范畴,它既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也是病人诊断治疗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为了积极响应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号召,首先在科室内由护士长带领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讨论,统一思想认识,要求切实落实基础护理工作,使护士在满足生活需要的同时贴近病人,进而通过提高有效的专科护理,保证病人安全,使病人舒适、满意。
1.2 提供人文化的服务
1.2.1 换位思考: 我们一定要从患者的角度去理解和体恤患儿及家属,从以前的病人要求我们什么就去做什么转换为我们主动去了解病人需要什么就做什么,甚至我们考虑的要比病人需要的更周全。儿童是个特殊的群体,护理有其特殊性,加上陪护的家长流动性大,我们的护理、解释工作要更多更复杂更繁重。而且不少家长因孩子患病心急、挑剔,甚至动不动就骂人,给护士们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然而,我们要尝试着换位思考去理解患儿及家属,就多了很多包容,用我们真诚的服务,最终赢得家长的认可。
1.2.2 强化职业素质 规范护理服务[2]: 对于患儿来说,护士扮演着多种角色:母亲、姐姐、老师、朋友等,护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患儿及家属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良好的服务态度及行为是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的关键。首先,从群体形象入手,要求护士着装标准整洁,精神饱满,表情亲切,态度和蔼,言语轻柔,动作轻稳。做到接待病人要有问候声,操作配合要有感谢声,不足之处要有道歉声,巡视病房要有咨询声,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小儿,要求我们更加需要温馨、体贴、亲情般的关怀,在称呼上,要同患儿父母一样叫“宝宝”或“宝贝”,这样患儿及家属听起来就会像家里人一样,经常询问患儿家属孩子的饮食情况、服药情况、睡眠情况等,生活上是否需要帮助等,不但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也提高了护士的文化素质和修养。
1.2.3 营造温馨的住院环境:针对儿科病房的特点根据儿童心理和行为设置独特环境,如病室内责任护士的标牌设计为各种卡通图案的。在病房的大厅内摆放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喜洋洋模型,使患儿在处置以外的时间能够与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玩耍,也使他们的住院生活不那么寂寞和单调。在病区墙上贴上自然景色和可爱的卡通图案,使人心情愉悦,欢快,洋溢着天真浪漫的童趣,消除了患儿的恐惧心理,体现了家庭的温暖。
1.2.4 强化基础训练 保证业务过关[2]:要求护理人员每月一次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强化训练,科室考试不合格者与当月绩效挂钩,平时工作中遇到的护理问题,随时解决,有年资高的护士给年轻护士讲解,以便今后能够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1.2.5 实行人性化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以人为本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科护理中的健康教育需要注重细节,讲究方式。一是办好健康教育宣传板,形式图文并茂,版面生动活泼,最好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卡通图案为主。二是在为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时,要根据不同人群采取不同方式,如为健康教育制定宣传卡片,一对一介绍,多示教,编一些与疾病有关的小故事。
2 结论
在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半个多月来,对护士的激励很大,护士的工作意识有所转变,从以前的被动服务到现在的主动服务,护士在实践中丰富了儿科的专业护理知识,极大地调动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灵活性,使护士从被动的执行医嘱,完成护理操作转变为主动与患儿及家属沟通,评估患儿的病情及心理状态,为患儿着想,在患儿提出要求前提供满意服务,使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90提升到现在的96,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和谐,从根本上提高了护理质量,为以后更好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