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麻醉对外科手术的重要性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麻醉对外科手术的重要性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麻醉对外科手术的重要性

篇1

The Application of Sevoflurane in Pediatric Anesthesia/YANG Cho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6,14(6):28-30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evoflurane in the application of pediatric anesthesia.Method:110 cases of minor surgery in children from April 2012 to April 2013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5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ere anaesthetized with Propofol and Ketamine.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naesthetized with Propofol and Sevoflurane.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MBP and HR of the control group during surgery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pre-induction(P

【Key words】 Sevoflurane; Pediatric anesthesia; Applic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Zhongjia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Zhongjiang 618100,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6.6.015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外科手术已被广泛用于疾病治疗中。在临床上,腹股沟疝、血管瘤、包皮过长等疾病是小儿的常见疾病。目前,临床上常对于此类疾病进行短小手术治疗,术前麻醉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儿的康复有密切联系。七氟醚是挥发性吸入麻药,具有作用迅速、苏醒快优点,目前已在成人麻醉中广泛应用[1-2]。为探讨七氟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2013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10例进行短小手术的小儿作为研究对象,将11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异丙酚加氯胺酮进行麻醉,观察组患儿采用异丙酚加七氟醚进行麻醉,对比两种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现将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10例进行短小手术的小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9例,女41例,患儿年龄1~9岁,平均(4.4±2.9)岁。110例患儿中,腹股沟疝49例,四肢清创40例,包皮过长10例,血管瘤11例。将11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儿的入选标准为:无麻醉禁忌;无意识障碍;无精神疾病;患儿家长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加。

1.2 方法

在术前30 min,给予两组患儿静脉注射0.01 mg/kg的长托宁,开放静脉通道并连接多功能监护仪连接,监测患儿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等生命体征,给予患儿吸纯氧3 min,进行麻醉诱导。医护人员与观察组患儿对话时,给其吸入6%七氟醚,待患儿入睡后,调节七氟醚吸入浓度为2.5%~5.0%,同时给予患儿50 μg/(kg・min)异丙酚维持麻醉。对于对照组患儿,医护人员先对其开放静脉通道,给予2 mg/kg氯胺酮处理,待患儿意识消退,且对外界刺激无反应时进行手术,术中使用100 μg/(kg・min)氯胺酮及50 μg/(kg・min)异丙酚维持麻醉。在术中,两组患儿持续吸氧,手术完毕后停止麻醉。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情况;观察两组患儿的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安全离开手术室时间;观察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MBP、HR情况比较

对照组术中的MBP及HR较诱导前明显提高(P

2.2 两组患儿睁眼、定向力恢复、安全离开手术室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睁眼、定向力恢复、安全离开手术室时间均明显短(P

2.3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较对照组的16.4%明显低(字2=4.69,P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外科手术已成为多种疾病治疗的常用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是多种疾病的常见和好发人群,其中一些疾病常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例如四肢骨折、四肢清创、包皮过长、腹股沟疝等疾病。在进行手术前,麻醉对患儿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麻醉方法,不仅可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效果,而且可保证患儿的生命体征处于平稳状态,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正是由于麻醉的重要性,所以探讨小儿短小手术的良好麻醉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氯胺酮在小儿麻醉中已被广泛应用,但是该麻醉存在诸多弊端。如麻醉后苏醒时间长、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大及麻醉后患儿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率高。目前,七氟醚因具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小儿麻醉,其优点有:血气分配系数较小,可控性良好,麻醉较易控制,对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影响,对患儿呼吸道刺激小,患儿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率低,患儿麻醉后苏醒时间短等[3-4]。

为探讨七氟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2013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10例进行短小手术的小儿作为研究对象,将11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采用异丙酚与氯胺酮进行麻醉及异丙酚与七氟醚进行麻醉,结果发现:对照组患儿术中的MBP及HR较诱导前明显提高(P

参考文献

[1]吴震,孔明健,乐伟,等.七氟醚在小儿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09,35(10):1146-1147.

[2]蔡强.七氟醚在小儿临床外科麻醉中的应用进展[J].中外医疗,2013,32(1):187-188.

篇2

入院后责任护士积极热情接待病人及其家属,向其介绍病房的环境,谁是主管医生和护士,详细询问病情,语言亲切,态度和蔼可亲,给病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使病人对医护人员产生充分的信任和亲切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 术前护理健康教育

2.1 一般手术病人:(1)术前责任护士了解病人一般情况后,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术前健康教育,使病人对自己的病情及疾病的相关知识、饮食、注意事项、功能锻炼、预防措施有所了解,帮助病人解除术中各种疑虑,争取以最佳的心身状态接受手术。(2)鼓励病人向医务人员提出自己的问题,针对有些病人缺乏医学知识,理解能力较差,对手术的顾虑大,术前准备不理解,常不能配合,术前护士更应耐心细致地讲解术前的准备程序,各项辅助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皮肤准备、清洁灌肠、手术前禁食与用药,麻醉方法,手术方式等。(3)术前除对病人讲解术后的早期活动的重要性外,还需介绍如何早期活动,开始时间,活动程序与活动量。一般采取循序渐进,开始小活动,逐渐增大运动量。

2.2 年老体弱手术病人与有基础疾病的手术病人: 对于年老体弱或伴有基础疾病的手术病人进行术前健康教育时,更要有充分的同情心和细致的耐心,要了解基础疾病对手术的影响和手术对基础疾病的影响。老年人一般多伴有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病、冠心病等,这些对手术的影响都是互为因果的,要根据手术的轻重缓急对基础疾病做好相应的治疗。如慢性支气管炎,要鼓励病人做深呼吸,咳嗽、排痰。高血压病人,术前一般血压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责任护士要及时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给病人予以安慰、理解和支持,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并适当调整降压药物的使用。冠心病人,术前要稳定患者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证充足的睡眠,指导患者低盐低脂饮食,告知患者术后早活动,防治急性心肌梗塞。

3 讨论

外科手术病人的术前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医疗和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自己的疾病高度关注,对疾病的相关知识的求知欲望明显增高。因此,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医护人员认真做好这项工作,根据病人的需求,实施有效的教育内容,不仅使病人获得疾病的相关知识,而且能更好地使病人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每个医护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认真治疗、护理的同时,也应注重病人的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外科住院手术患者104例,除外年龄80岁者,意识障碍、语言障碍、听力障碍以及精神异常患者,术后均留置管道。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20~75岁,平均为(44.26±8.51)岁;体重46~86kg,平均为(64.33±6.71)kg;术式:22例胆囊切除术,19例胃癌根治术,11例直肠癌根治术;文化程度:14例初中及以下,15例高中,16例专科,7例本科及以上。对照组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21~78岁,平均为(44.79±9.02)岁;体重48~82kg,平均为(63.79±6.55)kg;术式:25例胆囊切除术,18例胃癌根治术,9例直肠癌根治术;文化程度:15例初中及以下,17例高中,15例专科,5例本科及以上。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化管道护理,方法如下:

1.2.1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非计划拔管概念及预防措施培训,完善床头交接责任制度,提高护理人员对管道护理管理的认识与重视,提高护理技术水平与护理质量。

1.2.2健康教育 针对不同患者以及不同管道,耐心向患者解释留置管道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讲解良好的管道护理对疾病转归乃至生命安全的影响,并介绍相关注意事项,争取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1.2.3维持管道通畅 留置管道时,应根据管道的走向进行顺势留置,以确保管道不扭曲、折叠,从而维持管道通畅。根据管道的作用分为有菌性管道和无菌性管道两类,其中,有菌性管道主要包括各类盆腹腔引流管以及导尿管等排出性管道,而无菌性管道主要包括各类动静脉置管等输入性管道。应尽可能将两类管道置于患者的双侧,对于同侧留置两类管道者,切勿捆绑固定,应单独固定,以便进行管道护理和换药。密切观察管道的输入、输出量,一旦发现引流量突然变化,应检查管道堵塞与否。

1.2.4妥善固定管道 对于躁动患者以及处于麻醉未清醒或昏迷状态的重症患者,应积极预防管道误拔或者脱出,应妥善固定管道。确保各类管道的长度充足,以便开展各项治疗以及患者翻身、拍背等。在翻身前后,均应合理调整管道,以免管道牵拉、受压、折叠或者脱落等。

1.2.5明确管道标示 各管道均应明确标识并分开记录,切勿混淆。尤其是盆腹腔引流管,应明确标识置管时间、引流部位等,对于呼吸机相关管道,应以不同颜色的标记纸对多静脉通路进行标识,主要分为输血通路、补液通路以及特殊通路(静滴镇静药物、扩血管药物以及升压药物通路等)。确保各类标识的粘贴位置合理,标识纸完整、清晰。

1.2.6管道观察维护 密切观察管道是否存在受压、移位、折叠、扭曲、堵塞或者脱落等,注意管道衔接部位是否分离、是否存在液体外渗以及是否有血液污染等。定时观察并记录引流量、引流液的颜色和性质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予以有效处理。

1.2.7严格无菌操作 护理人员在置管、开放管道等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消毒和无菌操作规程,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风险。定期更换无菌敷料,并完善皮肤护理与消毒处理,一旦发生污染、渗血或者感染等,应立即予以更换敷料。在各项操作前,均应预先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解释操作的必要性、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以获得其理解和支持,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误会或者纠纷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后管道扭曲、堵塞、牵拉以及脱落发生情况,并分别于术后1d和术后2个月,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焦虑状态评价,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抑郁状态。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情绪状态比较 两组术后1d时SDS及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2个月,观察组的SDS及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2.2 两组术后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均相比于对照组显著降低(P

3讨论

外科手术具有创伤性,加之麻醉刺激等,均将引起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故外科手术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2]。术后留置管道所致不适、活动受限等,将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引起躯体疼痛加剧、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以及睡眠障碍等,重则将影响机体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从而影响术后病情康复。术后管道护理中常见问题有管道固定不牢、标识不清、无菌观念不强、观察不及时以及护患沟通不良等,可能增加术后并发症、患者的痛苦以及不良情绪,甚至可诱发护患纠纷[3]。因此,加强术后管道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医疗护理配合度,减少患者的不适症状与并发症,促进病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我院对外科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管道护理,通过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质量与管道管理效果;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使其正确认识留置管道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严格执行消毒和无菌操作规程,可减少置管相关感染,减少患者的痛苦;利用双固定法妥善固定管道、积极维持管道通畅、密切观察各类管道引流或输入情况,确保管道处于正常应用状态,从而为临床治疗、病情监测与预后判断提供可靠依据,促进患者的康复,从而缓解其心理压力[4]。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强化管道护理以后,SAS及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同时,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而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综上所述,对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强化管道护理有利于减少管道不良事件,减少或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雪燕.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9(5):215-216.

篇4

【Abstract】Objective to surgical patients psychological care summarizes related experience for the future of this kind, patients with clinical more target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make provide reliable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and restore process more smoothly. Methods randomly in October 2008 to 2010 October the past two years, doctors in our hospital from accepting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134 cases case, the preoperatively, surgery in, after the surgery, carry on the omni-directional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experience summarized. Results 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through our person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preoperatively, all patients were to maintain normal mentality, and thus for smooth operation; Surgical process can take an active attitude to surgery cooperation; After surgery, optimistic attitude to spe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Conclusions the surgical patients who targeted psychological car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illness and surgery preoperative and perioperative actively cooperate with surgery, and as soon as possible recover healthy, after an active role in promoting, and in the future clinical nursing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words】Surgical psychological car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R3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108-02

对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对手术的顺利完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1]。在整个围术期的护理项目中心理护理是最关键最根本的一部分,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给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护士对患者进行护理时,不能仅仅是以患者的病情为中心,而是要将心理学和护理学进行有机的结合,发展成为最新的护理心理学,利用这一学科的相关知识对患者进行更加有效的护理[2]。这就要求护士要在丰富的专业技术和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对患者展开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以确保手术顺利完成,患者迅速恢复。为了对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相关体会进行总结,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提供可靠依据,使患者的治疗和恢复过程更加顺利,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随机抽取在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这两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病例134例,对其心理护理的体会进行总结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在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这两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病例134例,其中包括男性患者76例,女性患者58例;患者年龄在13至77岁之间,平均年龄38.6岁。所有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均经临床确诊。

1.2 患者心理表现:焦虑类:这一类的患者多以中年人为主,由于中年人来自家庭、老人、孩子方面的压力很大,通常由于担心手术失败后给家庭带来更大的负担,从而出现焦虑心理;悲观类:这一类的患者大多以老年人为主,通常由于担心自己的身体条件能否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对能否恢复健康产生疑虑,从而产生悲观的心态;恐惧类:这一类的患者主要以儿童、妇女、老人为主,一般情况是因为害怕手术所带来的痛苦,从而产生恐惧心理[3]。

1.3 方法:随机抽取在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这两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病例134例,对其进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进行全方位的心理护理干预。对心理护理体会加以总结。

2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我们的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能够保持正常平稳的心态,从而面对手术;手术过程中都能以积极的态度对手术进行配合;手术之后,都能以乐观的态度度过术后恢复期。

3 护理

3.1 了解患者:因为很多患者对的手术相关知识都缺乏系统的了解,所以患者会对自己的病情产生忧虑,对手术的效果和术后是否会产生一系列的并发症等问题产生疑问和担忧,从而对食欲和睡眠质量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导致焦虑和不安情绪的出现; 患者对手术过程中所产生的疼痛感产生畏惧,更有甚者可能会会因此而拒绝接受手术治疗,如果患者的精神压力过大,会给手术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4]。

3.2 术前护理:由护士就手术手术的整个过程、手术的开展方式、术前进行相关准备时应注意的问题向患者进行详细而又系统的介绍。对于缺乏信心的患者,在手术前护士要以诚挚的态度和其进行交谈,对其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向患者耐心的讲解手术的方式和最终效果,帮助患者有效的克服焦虑心理,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酌情将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面的一些知识向患者做以介绍, 向其耐心讲解手术对于该病治疗的重要性,使其对手术中可能会出现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有充分的了解和心理准备, 并介绍顺利完成手术的患者的案例, 谈体会和经验, 使患者的思想准备足够充分,信心足够充足, 打消一切顾虑, 将心理状态调整到最佳, 以便积极配合手术。

3.3 护患关系:在患者入院时应该主动接待其入住病房, 向病人详细介绍所在疗区的环境, 探视和陪护的相关规定,向其引荐主管医生、责任护士, 使病人的陌生感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消除, 建立其良好而又和谐的护患关系, 使病人对护理人员产生足够的信任。

3.4 术中护理:在进入手术室以后,患者面对着自己从未见过的一种陌生的环境,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孤独、紧张的情绪。这时护士要保持亲切和蔼的态度,对其所见到得各种仪器和设备的具体作用和手术室的相关布局及目的向其做以介绍,使者恐惧心理尽快消除,在每项手术操作进行之前,都要向患者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在对患者进行麻醉的时候,护士必须站在患者的身旁,保证患者能够配合整个麻醉过程,进行麻醉时,操作动作要尽可能轻柔,使患者的痛苦心理得以减轻。对患者手术进行摆放时要使暴露尽量减少,对患者的隐私在最大程度上进行保护; 手术开始后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对患者进行安慰患者,与其交谈转移其注意力,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耐心的解答,如果发生意外时间切不可大喊大叫,一定要在保持冷静的前提下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这样能不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5]。

3.5 术后护理:手术结束以后,患者会对手术的效果产生担心,这时,护士应该将手术的效果第一时间向患者告知,为他们创造舒适愉快的环境和生动活泼气氛热情地安慰和鼓励,以满足患者渴望得到及支持的心理需要,并及时对手术情况及效果向患者进行反馈,对其疼痛感的缓解有帮助作用。为患者安全顺利地过手术期及术后康复打下良好基础[6]。

4 体会

心理护理在特定条件下,往往胜于技术护理的作用。躯体疾病可导致情绪障碍,通过大脑皮质下中枢的反作用,可以加重疾病或使之长久不愈,如恐惧、焦虑、悲伤、痛苦、愤怒等,长期的心理刺激可引起机体内部的不良反应。良好的心理因素,积极配合治疗则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人体系统不但受化学因素、生物因素所制约,且受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患者的文化水平及社会地位和所患疾病不同,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患者接受治疗及护理时所做出的反应。总之,对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其术前真确认识病情和手术,术中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术后尽快恢复健康,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程中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田彦玲,贾晓梅,曹月敏.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24):176

[2] 林秋琴.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02

[3] 郭蕾.手术期病人的心理护理[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8,5(14):1298-1299

[4] 罗洪.心理护理二联法对手术焦虑的干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6,3( 21) : 245-247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整理2012年1月~2013年6月16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对照组患者80例,其中男51例,女29例,年龄19~75岁,体重43~79kg。观察组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19~75岁,体重43~79kg。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种、病情严重程度、麻醉方式、手术方式、耐痛能力等方面比较,均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中,脊椎四肢手术患者、肿瘤手术患者、头颈部手术患者和胸腹部手术患者各20 例。两组患者均采取自愿原则,具有一定的语言和表达能力,均能配合护士的调查工作。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一般的术后护理方法来护理,观察组还要采取以下几项额外措施进行护理。

1.2.1术前干预护理 由于一些患者对手术的相关知识不太了解,对手术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害怕手术中会出现各种问题,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就需要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做好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的心理护理工作[3]。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建立好沟通关系,并向患者以及家属介绍主刀医师和麻醉师的基本情况,增强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感[2]。同时也告诉患者家属,多让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通过家属与护理人员共同的努力让患者对手术有更高的认识,并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心理。同时多向患者介绍一些成功的病例,从侧面提升患者对手术的信心。

1.2.2术中干预护理 无论手术的大小,在手术过程中,患者一般都会比较紧张。患者在进入到手术室后,护理人员要多用安慰、鼓励的语言与患者沟通,尽可能的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医生与护士都要言语亲切、态度和蔼、端庄大方,增强患者的安全感[3]。术中要仔细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如果患者情绪紧张,护士要及时地给予安慰,配合以头部按摩、揉肩等,稳定患者的情绪。手术室内不要窃窃私语或者闲谈嬉笑,以免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4]。在术中发生意外情况不可惊慌失措,患者会更加担心,所以医生要沉着冷静地处理意外,以加重患者的焦虑和紧张。同时,患者家属也比较担心手术经过。护士要向他们介绍手术的过程、主刀医师及麻醉师,对手术的安全性做好最充分地说明,要重视患者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防止由于情绪过于激动导致意外情况的发生[5]。

1.2.3术后干预护理 在手术结束后,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干预护理,告诉患者及其家属手术过程很顺利,及时稳定患者及其患者家属的情绪,让患者好好休息。并告诉患者后面几天的具体情况,让患者先有个心理准备,并跟患者说,病情很快就会好了,尽可能的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在手术后主动体贴关心患者,尽可能为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6]。

对两组患者进行回访,分析采用干预和没有采用干预护理的疗效差距,分为有效、一般和无效三种。

1.3统计学处理 本文中的数据采用SPSS 15.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两组脊椎四肢手术患者、肿瘤手术患者、头颈部手术患者和胸腹部手术患者中,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2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在治疗的时候选用了干预护理,从前面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干预护理对护理的康复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7]。

本文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发现进行整体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其术后的康复效果要比普通护理的好,无效的患者要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通过心理干预措施,能加强外科手术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患者的康复具有一定的心理作用,患者也更加愿意接受和配合治疗,能帮助患者将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缓解患者的恐惧心理,从而保证患者以最佳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同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从整体上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彭志玉,魏玉荣.腮腺全叶切除手术患者的护理及体会[J].价值工程,2011,12(31):231-232

[2]史红萍.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12):113-114.

[3]方亚珍.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9):27-28.

[4]炊淑玲.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的调查分析[J].全科护理,2009,7(1):73-74.

篇6

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l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138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其中男性59例,女性79例,年龄范围16-67岁,平均年龄为36.5岁,病程为5~18个月,平均病程为8.9个月。患有消化道肿瘤手术有28例,疝气手术31例,阑尾炎手术有34例,甲状腺手术有26例,溃疡穿孔手术为19例。患者均为非急症手术,神智清晰,具有行为能力。

2 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原因分析

2.1 经济原因 有的手术病人担心费用问题,害怕住院手术及后续治疗的花费是自己家庭所不能承受的。

2.2 害怕疼痛 有的患者害怕术中及术后疼痛,因病人对麻醉、手术及相关问题认知不足,往往导致产生焦虑。

2.3 担心术后生活质量 有的患者担心手术后生活质量下降,如胆囊切除的患者担心术后消化功能受损,脾脏切除的患者担心术后免疫力低下容易生病等等。部分患者担心手术不成功造成身体残障或从此“落下病根”。

2.4 担心后遗症/残疾给家人增加负担 有的患者担心手术造成残疾或手术的后遗症给家人增加负担。这部分人多为中、老年患者,中年人作为整个家庭的支柱,上有老人需要赡养,下有孩子需要抚养。老年患者则多担心自己劳动力丧失给家庭特别是子女造成拖累。

2.5 害怕手术意外 有的患者担心手术或麻醉意外导致死亡。

3 护理方法

3.1 术前访视 手术前一天,作为本次手术的巡回或洗手护士,到病区进行术前访视。向患者介绍自己,初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介绍手术须知,并逐个解释这样做的目的及重要性,如告诉患者术前备皮是为了避免术后伤口的感染,尽量从对病人有利的角度出发,让病人更容易理解,觉得护士这样做都是为了自己好,并主动配合。主动询问病人有什么特殊的要求,进一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病人觉得他有可以依靠和信任的人。对病人提出的合理要求,我们可以给以保证,让病人放心。

3.2精神支持 患者的情绪一般会受家属、亲友等社会关系的影响,因家属在得知病情后表现出的悲观情绪使患者产生疑惑和焦虑。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其家属的沟通,让他们对手术的性质进行了解,鼓励他们经常探望患者,并进行积极的暗示,使患者的情绪得以稳定,并产生相应安全感和信任感,使焦虑情绪消除。

3.3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良好的医患关系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手段,它不仅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而且对保持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也是必需的。护士特别是责任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多的人,了解患者病情、心理反应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期望,护士细致的观察,及时的汇报,准确的操作治疗和护理能增强患者的安全感,护士是医生与患者之间重要的沟通桥梁。做好入院宣教,让患者了解医院环境,知晓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使其产生安全感及归属感。

3.4创造良好的手术室环境 患者在进人手术室时对手术室的气氛和环境特别敏感,所以手术时一定也要干净整洁,手术器械要掩蔽,手术台床单无血迹,一个手术室禁止摆放多个手术台,避免产生消极的暗示。手术的医护人员还需重视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到端庄大方、言语亲切、态度和蔼,让患者产生安全感。在手术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医师应该专心一致的手术,减轻患者痛苦,护士应手疾眼快的配合医师手术。手术室内禁止嬉笑打骂、窃窃私语,减少机械的碰撞声音,避免对患者的不良刺激。在手术中发生意外或者病情不受控制时,应冷静处理,避免给患者带来紧张和恐惧。

4讨论

患者在面对手术时心理承受力一般较差,缺少心理准备,对环境的陌生,对疾病的不了解而夸大手术的危险性,害怕手术疼痛是引起术前患者普遍焦虑的主要原因。适当的焦虑因其复杂的心理应激反应机制可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但超常并过度的焦虑则形成一种病态的心理异常[2],患者常表现为食欲不振、唉声叹气、不安、烦躁,并伴有血压升高,心慌或呼吸和脉搏加速等,患者因术前焦虑的产生而加重了对病痛的体验,免疫功能随之减退、神经、内分泌和机体代谢功能也造成紊乱,严重影响了围术期的正常准备和手术进行,进而对术后的康复,患者身心健康和预后造成一定影响,由于患者认为手术是对自我完整性的破坏,资料表明,存在严重焦虑的患者,愈后不理想[3],为解除减轻病人的焦虑情绪,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改变护理模式,从单纯的手术室内工作扩展至术前访问、术中护理、术后随访三个方面,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进而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减少镇静和镇痛药物的应用,增强了患者的低抗力,为精神性术前用药[4]。在曾外科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其作用甚至胜过技术护理,可稳定患者情绪,对术前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良好控制,可获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1-112.

篇7

Key words:Psychologica;Intervention;Surgery anxiety;Role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外科手术不断被开展,为了治愈患者就必须开刀,开刀就会有风险,所以手术患者普遍都存在恐惧、焦虑情绪,而焦虑情绪是手术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负面心理,它可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律增快,血压升高,出现心慌,心悸,头昏,失眠等症状而影响手术的进程[1]。外科手术后,会有伤口疼痛,由此也加剧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而这些负面心理会严重影响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因此,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干预尤为重要。我科于2011年10月以来,对前来手术的320例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了有效的心理干预,效果十分满意,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1年10月~2013年9月在普外科住院需手术治疗的患者320例,男性248例,女性72例,年龄17~73岁,平均年龄(45±3.2)岁,其中行甲状腺手术的136例,阑尾炎手术的68例,腹股沟疝手术的53例,行胃穿孔修补手术的30例,消化道肿瘤手术的33例。确保患者中年龄、性别、病程、有无过敏史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患者行心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

1.3结果 心理干预之前SAS(52.35±3.98)分,心理干预后SAS(30.10±5.15)分,存在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2护理

2.1术前的心理干预

2.1.1健康宣教 患者入院候医护人员要热情接待,对病区环境,主治医生做细致的介绍,消除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做好观察和记录,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

2.1.2加强护患沟通 医务人员应积极主动接近并安抚患者,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真诚有效的沟通,将患者的病情,手术的必要性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进行详尽的讲解,同时,也可向患者列举同种病例成功的案例,以缓解和安抚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2]。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2.1.3给手术患者布置温馨清洁舒适安静的病室环境,温度22~24℃,湿度40%~60%,在尊重患者饮食习惯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营养配餐,给予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可吃多餐,这样既可防止低蛋白水肿,又能促进伤口的愈合,还能提高手术的耐受性,对于食欲差,失眠,焦虑的手术患者,适当使用愉悦思维来缓解转移其注意力,根据手术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使用音乐疗法和放松疗法,以达到心情愉快的目的,有资料显示,心情愉快在生理上能间接刺激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兴奋神经递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3],以缓解患者焦虑恐惧情绪。

2.1.4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患者家属能给手术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慰藉,相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患者对自己亲人有更大的依赖感和信任感,因此,在术前教会手术患者的家属做一些能够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他们思想负担的事,在最佳的心理干预时间(19:00~21:00)内[4]多与患者聊天,手术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陪着走出病房区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

2.1.5合理控制患者的睡眠时间,了解患者术前的睡眠情况,合理控制睡眠,可根据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遵医嘱合理使用一些帮助睡眠的药物。

2.2术中的心理护理 营造安静温馨的手术室环境,由于手术患者恐惧手术,因此对手术室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印象又很深刻,所以手术室一定要整齐清洁,手术台无血迹,手术器械放在患者不易察觉的地方,手术室内最好一台手术占一个手术间,手术医生和护士在工作室不要言谈嬉笑,应端庄大方,态度和蔼,言语亲切,使患者有安全感,避免产生消极情绪和心里紧张,当然,手术过程中,医生和护士还应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医护人员切记不可慌张,要沉着冷静,护士在工作中也要敏捷,全神贯注,与医生紧密合作,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2.3术后的心理护理

2.3.1手术结束后,我们医护人员要以缓和的语气沟通,告知患者,已经从手术室回到了病房,并安慰鼓励患者好好休息,麻醉过后伤口可能会疼痛,但不要紧张,我们会根据病情使用止痛剂,伤口有些轻微的疼痛,忍受几天就会康复的,降低患者的紧张度与担心。

2.3.2普外科的患者术后大多都留置有引流管,护士在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后,应向患者交代注意防止导管滑脱,避免牵拉折叠导管,要告知患者及家属引流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做好心理护理。如果咽喉部有痰,应指导患者咳嗽时用手捂住伤口,大胆咳嗽排痰,不要担心伤口会因咳嗽裂开,而不敢咳嗽。有些腹部手术的患者,我们也会给予腹带来保护,病情恢复到一定程度可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利于早日康复,护士要做好健康宣教,每日与患者沟通,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避免因手术后的痛苦而焦虑。

2.3.3普外科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长,患者精神上很脆弱,医护人员不可将真实情况直接告诉患者,要鼓励患者,积极对待人生,要勇敢的接受现实,面对现实。

3出院指导

普外科的手术患者,有时候会因为某些外界因素,虽然还是很担心病情,但是在手术恢复期就会要求出院,医护人员就要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病情需要注意的地方,如饮食需要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回家后需要在短期内好好休息,身上的引流管需要注意的地方,什么时候来拔管,伤口是否需要拆线,什么时候拆线,还有要定期到医院复查,看疾病是否恢复良好。

4结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和环境的不断变化,外来因素等影响,需要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越来越多,外科手术主要是以手术切除、修补来达到治疗效果。患者在面对手术时,心理承受能力一般较差,缺少心理准备,对环境的陌生,对疾病的不了解,从而夸大手术的危险性,害怕手术疼痛是引起术前患者普遍焦虑的主要原因,超常并过度的焦虑情绪则严重影响了围手术期的正常准备和手术进行,进而对术后的康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治疗造成一定影响,对外科手术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干预,为患者进行心理诱导,缓解其焦虑紧张的情绪,其作用甚至胜过技术护理,因此,心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外科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晓平,贺芸.手术患者焦虑评估及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7,6(2):137.

篇8

YANG Chunyan. Department of Surgery Laboratory,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Guangdong 524001,China

【Abstract】 Surgical experiment,which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surgery,is important for the capacity of students.This paper summarizes some teaching experience in the animal experiment of surgery,which is to train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surgical practice,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urgical teaching.

【Key words】

experiences; teaching; surgery

作者单位:524000湛江,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实验室

外科总论的实验课是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过程,是连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也是学习外科无菌技术、手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1]。如何提高外科动物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里迅速掌握所学知识,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我对在外科总论实验课教学中的一些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1 提高学生对外科实验课的认识

外科实验是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对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培养科研素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2]。长期以来,受我国现行教育体制、教学模式的限制,学生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一般学生对外科学理论学习比较重视,而轻视外科实验课的学习。认为实验课仅是学习一些操作技能,不需要花费时间。表现为实验前不预习,实验中马虎操作,实验后不认真总结、分析。这主要是学生对外科实验课教学认识缺乏或片面所引起的。因此一定要使学生认识到:外科作为一门临床学科,是步步依靠实验外科,从实验研究中吸取营养而不断取得进展的。实验外科是阐明疾病机制、摸索新的手术类型、评价和预测手术效果、打开手术、培训与锻炼外科人才和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提高学生对外科实验课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

2 强调无菌观念,强化手术基本操作技术

手术学是外科学的基础,医学生能否牢固建立无菌观念,熟练掌握无菌技术和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是其日后能否成为优秀外科人才的重要基础。因此,在进行动物外科手术教学过程中,应反复强调无菌技术在外科手术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树立无菌观念[3]。在动物外科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反复讲解无菌操作要点及无菌技术的重要性。带教老师以身示范,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学生,从进入手术室开始到手术结束始终强调无菌观念,在实验操作中一些细小错误操作也不放过,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认真讲解。只有牢固树立无菌观念,才能在手术操作过程中遵循无菌原则和规则。

在手术基本操作技术的教学上,我们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首先进行术前准备和基本技能的练习,包括器械辨认和使用及外科洗手、消毒铺巾、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切开、止血、结扎、分离、缝合、换药、拆线等基本技能操作。这一阶段通过教师示范、讲解,并结合多媒体教学课件,使学生边学边练,至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操作技能。但是课堂上时间有限,为此我们特开放一间实验室专供学生课余时间进行训练,并安排教师进行指导。然后进行动物模拟手术训练。用狗进行模拟手术,营造与手术室一样的氛围,强调在实验动物上模拟手术,就是等于在临床为患者实施手术一样,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和手术基本原则,同时更有效地进行手术基本技能训练。动物模拟手术训练课的内容包括腹部切开、阑尾切除术、肠端吻合术、胃空肠吻合术、胃穿孔修补术、关腹术、静脉切开置管术等。因此要让每个学生在手术过程中都轮换到不同的手术角色,如分别担任术者、助手、器械护士、麻醉师等,使学生了解自己在手术中应尽的职责,并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最后需从一开始即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精神, 应该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临床工作中的团结合作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只有各个部门各个科室每个工作人员团结协作、紧密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医疗操作,尤其对于外科医生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3 应用多媒体教学,规范学生操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录像片应运而生。课前组织教师集中观看手术学教学片,特别是无菌技术和手术基本操作等基本技术,使教学老师统一思想、 统一认识、规范操作。在教学进程中,利用电教设备的各种功能,根据需要对学生反复播放、慢放、暂停进行教学,如对手术学中的结扎、分离、缝合等步骤采取慢动作分解,教师结合每一步分解动作讲述各步骤的操作要领,使学生对每一个动作要领有更深刻的认识。我们认为,在师承式教学和电教媒体相辅相成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立体式教学具有较好的教育性、艺术性、科学性和技术性,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具有灵活性和通用性,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迅速理解和掌握。 目前已有各种版本的手术学教学片,包括外科基本操作技术的常用外科手术器械及使用方法、常用外科手术示教和模拟操作。教研室安排同学观看后,再由教师在开设的相关实验课中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逐步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不正确、不规范动作,使教者有章可循,学者有据可依,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

但是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有些问题需要注意。首先要注意多媒体课件的质量。多媒体课件质量直接影响多媒体教学能否顺利进行。制作课件时不能只是计算机与原教学内容的组合,或者走向另一极端,片面追求多媒体课件的生动性及全面性,而不考虑教学的主要内容,把非相关内容搬到多媒体课件上,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停留在多媒体的图像、声音、动画等教学资料上,而忽视了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在多媒体教材的教学性、智能化、教学设计技术和技巧等方面多下功夫,提供高质量的课件。另外也要兼顾理解与记忆。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中要注意文字与声像比例,保证纲要性的文字内容。课前也可打印出授课内容的大纲,供学生们课后传阅,以弥补课堂上学生只顾埋头记笔记而影响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4 加强课外训练,提高操作技能

由于实验课时有限,单靠课堂训练达到教学目的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外补充。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开设了以介绍各种常用手术为目的的选修课,再现临床手术场景,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手术产生直观、具体的认识。既扩大了知识面,满足了学生对于临床手术的好奇心,也让学生认识到无论多么复杂的手术,都离不开目前实验所学的无菌技术和基本操作技能,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并把对手术的那种浓厚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按照教学计划安排,从外科实验学习结束到开始实习还有1个学期的时间,经过1学期的间隔,部分学生在实习前的操作考核或临床实习过程中,对于以前所学的外科无菌技术及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都大打折扣,表现为对各种操作缺乏信心、无菌观念模糊、各种动作逐渐生疏。为此我们在外科实验结束以后配备了1间专供学生平时训练的实训室,学生可以利用各自的课余时间来训练,每天都安排教师到实训室进行指导。实践证明,通过这种长期的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为以后临床实习和工作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医学生的规范操作与技能训练是从基础走向临床的关键,我们认为外科总论的实验课应与临床紧密结合,培养医学生外科手术的无菌观念,掌握打结和缝合操作技能,熟练完成动物实验,正确引导学生掌握外科临床实践的基本功,对培养具有良好临床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医学生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篇9

1.2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按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干预:①向患者说明手术重要性、安全性,介绍手术室环境、仪器设备和手术相关知识及配合方法。②了解患者对手术的认知情况,纠正患者思维角度,根据事实分析想法和现实差异,告知对可能在手术中出现的一些需要配合的步骤或对疼痛不适的地方进行具体方法指导,应如何化解。③在手术室护理中与患者亲切交谈,为患者解惑,对心理恐惧者及时安慰、体贴,告知手术成功率。④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障碍进行疏导、解释、分散,进行放松训练,如听轻缓音乐、古曲等,同时请术后的患者现身说教,以降低患者术前不良心理症状,提高心理防御。⑤让患者的家庭亲属给予患者鼓励,取得必要的社会支持,如具有信仰的患者允许在不影响麻醉、手术情况下,可佩带幸运符,增强患者安全感。

1.3评价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包括患者术前强迫症、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等五个项目。每一项目采用5级评分法,无为1分,轻度为2分,中度为3分,相当重为4分,严重为5分。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l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所有计量采用±标准±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a=0.05。

2结果

观察组在干预后SCL-90各因子评分中,强迫症评分为1.54±0.29,比对照组1.56±0.33降低了0.02±0.04;人际关系评分为1.51±0.39,比对照组1.63±0.56降低了0.12±0.17;抑郁症评分为1.50±0.35,比对照组1.75±0.49降低了0.25±0.14;焦虑症评分为1.28±0.29,比对照组1.72±0.34降低了0.44±0.05;精神病性评分为1.31±0.27,比对照组1.37±0.31降低了0.06±0.04。两组五个不良心理症状具有差异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与国内常模相比较,护理干预后五个项目均具有差异显著性(P<0.05)。

3讨论

3.1提高护士素质并加强医学知识宣传

护士素质是进行护理干预的首先条件,护士应积极提高自身医护能力及素质,使之具备高尚医德、专业护理知识、健康心理及语言沟通能力[2]。同时在护理过程中,针对外科患者住院长、护理周期长的特点,应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症状进行医学知识的宣传教育,针对不同患者进行独具行的问题解释,在宣教过程中以强烈的责任心向患者说明术前、后的注意事项,让患者在了解自身情况后增强恢复健康的信心。

3.2对患者主要进行心理干预

有学者认为:不良心理因素会导致机体整体调节功能减弱,使病情加重,引发与心理因素相关的并发症。因此,关注患者在手术前、后的心理问题,对促进患者的康复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有学者建议[3],外科护理人士不仅要努力对病患的信息进行探求,更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满足他们需求,使他们了解到护理的重要性,以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特别对于术前患者更应加大心理疏导,向患者解释病情及在手术室需要的术中配合要点,纠正患者主观不良心理压力,根据事实进行分析并告知患者差异,对不良情绪的根源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疏通,以正面配合引导患者树立信心,使患者能在情绪稳定的良好状态下进入手术室。

3.3大力倡导社会支持系统

篇10

随着社会及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外科手术量也迅速增加,护士的工作量也不断增加,而护士的编制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这就大大增加了护士工作的难度和风险,我院是一所Ⅱ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编制不足,手术量逐年大幅上升,病区护士与手术护士在病人交接中出现了一些缺陷,现将我们针对缺陷采取的管理措施总结如下:

1常见缺陷

1.1术前准备不充分

1.1.1护士准备不充分病区护士对手术的方法及相关知识缺乏,宣教的方法及内容不到位,仅通知病人禁食禁饮。手术护士未进行术前访谈。

1.1.2病人准备不充分对疾病知识认识不足,未掌握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如禁食禁饮的目的。

2.术前交接不到位

因护士配制不足,无病区护士护送病人入手术室,未与手术护士进行病人交接,导致手术护士对病人情况掌握不足。手术部位交接不清,医生记录病历常出现左右错误,如不进行交接易发生手术部位的错误。

3.术后交接不到位

未进行护士与护士交接,由麻醉师或实习生交接出现了以下情况。

3.1交接时间存在时间差,手术护士记录时间为出手术室时间,术后病人到放射科检查或途中等待电梯时间长,而病区护士记录为与交接人交接的时间,易造成法律漏洞。

3.2病人离开手术室至病房途中由于无护士陪送因喉头水肿出现呼吸道症状导致抢救不及时。

3.3病人皮肤出现压疮由于未进行病人交接,手术护士对病人皮肤情况不了解,因手术时间长,病人长时间处于一个卧位,手术护士未对病人骨突部位皮肤进行保护导致皮肤破损。

3.4病人各种管道交接不清因无护士与护士的交接,病区护士对一些新技术知识缺乏导致对一些对管道的作用,使用方法不了解。如新开展的静脉麻醉泵的使用,病区护士误认为手术室错将麻醉泵接入了静脉管,同时对其使用方法不了解,对拔管的时间不清楚。留置导尿病人出现包皮嵌顿等。

3.5术后治疗交接不清如病人术中余液及余血交接不清,病房护士发现深静脉置管出现漏液及余液有质量问题无法循证。护送者将病人余血放于担架上或床头柜下,导致病区护士未及时为病人输血造成血液过期,延误了病人的治疗,造成病人经济损失,甚至发生医疗纠纷。

4.外科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安全管理是护士长的首要任务。

针对医疗纠纷的敏感性,抓好护理安全,强化法律意识是确保病人权益,优化服务质量的需要。[1]我们对所出现的缺陷进行了以下管理。

4.1抓培训

主要内容包括:①法律知识培训。②相关制度培训: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护理文件书写制度;临床操作规范制度;③邀请医生及麻醉师进行新技术、新业务、新仪器使用知识的培训,并及时制定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④加强基本功训练,抓好再职继续教育,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理论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和护理经验,掌握相关护理要点。⑤专科护理知识培训:按照临床路径制定相关手术的护理路径,内容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知识(了解病人的压力源,如与疾病、环境、手术相关的压力源)[2];专科术前指导基本知识;专科手术术前准备的内容及要求;术后观察要点;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对策;术后健康指导;出院指导。

4.2抓落实

①建设健全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保证。树立风险和安全观念,依法,依程序执业,保护自己和患者的合法权益。[3]重点抓好岗位责任落实,强调操作规范及细致观察,经常检查,不断总结及完善,反复强化,让护士时刻用规范约束自己,严格护理行为,确保护理安全。②抽年资高职称高的护士担任临床护士,使她们的经验得已更好的发挥。③按标准做好术前指导,术前准备及病人的护理标识。④手术前一日手术室护士入病区进行术前访视。⑤检查落实责任护士按照护理临床路径进行护理的效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完善制度。

4.3抓护理队伍建设

积极引进人员,保证护士编制不低于卫生部规定的0.4:1的人床比,抓好人才培养,对新聘人员进行全面培训。

小结:社会需求的增加.呼唤全程优质的护理,我们应当针对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抓好组织分工,抓好制度落实;针对创伤急救和手术救治的紧迫性,抓好专科训练;针对心理反应的突发性做好护患沟通;针对外科治疗的协作性,抓好科间配合;以病人为中心,搞好医护、麻护、护护之间的协作,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督促,做好交接,保证手术病人的安全。[4]

参考文献

[1]宋玲.强化护士法律意识.规范护士行为.西南国防医药2010.01:77-78.

[2]樊晋.石敏.外科护理发展趋势及管理新思路.西南国防医药2010.01:75-77.

篇11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受阻。是外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下肢,以左侧多见。轻者可导致下肢血栓形成后遗症,重者可引起致死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大多数DVT患者虽经治疗,仍将遗留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故如何在手术期,特别是对高危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现对近几年国内外有关外科手术期的DVT形成原因、预防及护理进展作一综述。

1发病率

术后DVT的发生率可达45%--70%,其中3%可引起致命的肺栓塞,且患者年龄越大,体质越差,发病率越高。早期患者表现为下肢肿痛、肿胀、和浅静脉扩张并影响其功能活动及生活质量.

2病因及危险因素

目前学术界基本公认DVT的病因为virchow 氏三联征,即血管内膜损伤、血流速度缓慢及血液高凝状态,这三大病因在外科手术中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多发生于手术后或制动病人。

2.1术前因素

2.1.1术前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 高龄、女性、吸烟、糖尿病、小腿水肿、下肢静脉曲张、恶性肿瘤、心功能不全等患者是DVT发病的高危人群。

2.1.2 原发性高凝状态 由于遗传因素造成的抗凝血酶,蛋白酶的缺乏及血小板增多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可使手术患者DVT的发病率增加45%左右。

2.1.3血型 A型血人群DVT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血型人群。

2.1.4 既往血栓病史 23%--26%的DVT患者的血栓病史,有DVT史者,术后DVT的发生率是无既往史者的5倍。

2.1.5肢体制动 久病卧床、外伤或骨折、长期肢体制动使静脉回流障碍、血流滞缓,增加了DVT的发生率。

2.2术中因素

2.2.1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下肢肌肉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使静脉回流减慢时,麻醉使静脉平滑肌松弛,内皮细胞受牵扯而胶原纤维暴露,也是手术后易发生深静脉栓塞的重要原因之一。

2.2.2术中不当,如截石位棉垫保护不够,引起金属架压迫双下肢,使其静脉回流受阻淤积;俯卧下肢低垂位(腰椎后路手术),下肢静脉回流速度降低,增加了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性。

2.2.3盆腔大手术时,术野暴力牵拉或手术误伤髂骨部大血管,肢体结扎止血带时间过久等,均可使血管壁损伤,尤其是手术时间超过4h者,DVT的发病率显著增加。

2.2.4手术本身创伤就可造成血液高凝状态。手术导致组织因子进入血液循环,促使凝血因子活化,血液凝固度增高;手术还可引起血小板增多,黏附性增强易于聚集。

2.3术后因素 术后卧床时间过久或制动,疼痛,使肢体活动减少,均可使血流缓慢及血液淤积。术后不恰当的应用止血药物,可使血液凝血机制发生改变;静脉输注有刺激性的液体及药物,如高渗出溶液、某些抗生素及抗癌药物,以及在同一静脉处反复穿刺皆可造成静脉壁损伤而透发血栓形成。

3 DVT的预防及护理

3.1术前预防及护理 术前要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和凝血情况积极纠正贫血、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交流,讲解发生的DVT的病因,预防措施及后果,提高患者的警惕性;讲解DVT的常见症状,劝患者戒烟戒酒,避免高胆固醇高脂饮食,进低脂高纤维素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讲解术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正确的活动方法,术后第二天要求患者尽量床上运动或下床活动,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

3.2术中预防及护理 尽量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区域麻醉。术中纠正脱水,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减少术中出血,术中彻底止血,避免术后使用止血药,手术操作轻柔细致,防止术中不必要的组织损伤。手术中应尽量减少使用止血带,避免一切使静脉内压骤然增高或静脉血流突然增多的操作。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术中正确摆放,避免静脉受压,术中尽量不输血或仅输少量新鲜血;应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要注意稀释,避免直接静脉推注。

3.3术后预防及护理 制动时肌肉锻练对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尤为重要。术后24h逐渐过渡到患者主动进行曲屈、内翻、内伸、外翻组合而成的踝关节”环转”运动。另外,还可借助踏板装置使替地做跖曲和背曲运动,同时按摩下肢腿部,以促进血液循环。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避免膝下垫枕和过度屈髋,以免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下床活动时,应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保持大便通畅,以减少因用力排便、腹压增高而致的下肢静脉回流受阻。手术后应督促患者行深呼吸10-12次/h,增加膈肌运动,促进血液回流,对于血液高凝状态的患者,手术后可静脉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复方丹参或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潘生丁,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和防止血小板聚集。手术的应激反应引起血小板增加,术后输血可致血液凝固性增高,因此尽量不输血或仅输少量新鲜血,避免不必要的止血药物,应选择对血管刺激性小的药物及液体。

3.4输液操作中的预防 术中及术后最好选择上肢静脉输液,因上肢静脉回流好于下肢,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低于下肢,穿刺针头不要太粗,同时提高穿刺技术,力争做到一针到位。避免在同一静脉外反复穿刺,以减少机械性损伤。输液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避免穿刺部位感染,并要防止各种微粒进入静脉通道形成微栓。

3.5机械性预防及护理 通过循环减压弹力袜和患肢手法按摩推拿可防止下肢静脉血流迟缓,促进血液回流增加静脉流速。术前、术中及术后连续应用可有效地降低DVT的发生率。

3.5.1 手法按摩推拿,通过中医经络学说和血液循环学说,疏通血脉,增加肌肉收缩力,增进血液循环, 其功能远远优于只有一种压力的弹力袜。

3.5.2在护理中应注意,弹力袜松紧度和手法按摩推拿应适度,并加强巡视,注意观察肢体血运。

3.6 药物性预防及护理

3.6.1常用药物包括口服抗凝、抗血小板药和低分子右旋糖酐等。主要应用小剂量肝素(LDH)低分子肝素(LMWH)。口服抗凝药物虽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但有导致出血的可能,因而在服药期间必须做凝血机制的监测。严密观察有无全身性出血倾向和切口渗透血情况.严格记录日期、时间、药名、剂量绘画药途径和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的测定结果,并签名。低分子右旋糖酐能有效地降低术后DVT的发生率,但副作用较多,如过敏反应、血容量增多引起心力衰竭等。近年推荐使用LMWH,其主要特点是抗凝效果增强,出血并发症和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下降,每月皮下注射1次即可,用药过程无需监测,并可获得有效的血浓度。

3.6.2在应用药物预防治疗时,护理人员应熟悉药物的性能、剂量、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观察有无出血倾向,有无药物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老年人在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时,应缓慢滴注,以防发生肺水肿。

3.7预防方法 肢体肌肉电刺激:高强度的电刺激可导致患者的不适感,一般只用于全麻患者手术中。而对足底肌肉或腓肠肌的中等强度的电刺激也可加速股静脉和静脉的血流速度,减少长期卧床患者发生DVT的危险性。电刺激装置可装在鞋袜内,用电池充电,使用方便,在休息、行走、运动时均可应用。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多种因素所致,近年来受到临床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在预防及治疗护理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并收到了肯定的效果,值得借鉴。医务人员应在围手术期趋利避害,有效地减少手术并发症,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候黎莉 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护理 现代护理杂志 。

篇12

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本科室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8-79岁,平均年龄43.2岁。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成员的年龄、性别、手术种类差别及文化程度无明显的差别。对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同时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异常进行观察、询问和记录。结果如下。

2结果

对患者进行SAS和HAMD调查评分,记录结果显示,入院前两组成员的焦虑和抑郁等心理状态无明显差异,都为中度焦虑和轻中度抑郁。分组后,对于不同组的不同护理后调查显示,对照组的SAS和HAMD的分值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SAS和HAMD评分结果明显降低,其中SAS评分由入院的67.21(数据为平均值,下同)降低到了54.13。HAMD由23.11降低到16.32,即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有明显的改善。

3讨论

3.1患者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心理紧张和焦虑的患者比例占到了60%以上。紧张和焦虑是患者对即将开始的手术产生的心理威胁的一种情绪反应,较轻的紧张和焦虑是患者的正常心理防御,属于正常现象,但过度的紧张和焦虑则会妨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相关学者调查表明,造成病人过度紧张和焦虑心理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①最主要的原因是患者缺乏相关的医学知识,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患的疾病和需要进行的手术;②诊断结果不明确,患者不能及时了解自己疾病性质;③相关手术失败或发生事故的先例也会造成患者的紧张和焦虑心理;④患者对医护人员及医疗环境不熟悉。

除了紧张和焦虑的心理问题外,有些还会有悲观患者和绝望的心理。这部分患者大多出现在一些癌症和恶性肿瘤患者之中,也有一些病人因为病情反复或治疗效果不佳时,对治疗失去信心,或者听到病友治疗失败的消息而放弃对生命的追求。还有一些知识分子,尤其是女性知识分子,对医生的技术、能力和水平常常持怀疑态度,怀疑诊断的准确性,治疗方案的可行性以及药物的副作用等等。

3.2相应的护理对策针对患者紧张和焦虑的心理,护理人员应让患者知道手术的必要性,说明手术的安全性,告知患者其病情和症状,讲解相关疾病的知识,使患者对所患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减轻和消除因缺乏正确认识而产生的紧张和焦虑的心理;向患者说明手术后的症状和效果,消除术后患者因身体不适而造成的心理紧张问题。此外,还应该尽量保持病房的安静,给患者营造一个好的休养氛围,教会患者自我放松的方法,如使用腹式呼吸等,对于因过度紧张而导致失眠症状使患者,可以对其利用音乐效果来患者心理放松。医护人员操作时应尽量轻柔、镇定、体贴和认真,让病人从医护人员的引动上得到安全感,从而达到使患者放松的目的。

针对患者悲观和绝望的心理问题,医护人员首先要能理解他们的心情,用专业的心理学语言和技术,对患者进行安慰,使患者对自身疾病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同时可以举例同种疾病治愈的事例来激励患者;针对患者的病情、年龄以及受教育情况,合理的告知患者所患疾病的大致情况,深入浅出的分析疾病的性质,以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最大限度地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患者感到病情将会好转,从心理上抵御疾病,增强患者抵抗疾病的能力,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此外,医护人员还应该和患者的家属处理好关系,争取亲属的支持与配合,鼓励亲属给病人更多的关心、支持、爱护,使病人时刻保持乐观的心态。

针对那些有疑虑的患者,要及时掌握其心理状态,对患者进行深入浅出的解释,使患者获得充足的安全感。

3.3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重要性大量案例表明:患者的精神放松及情绪稳定,有助于增加患者的抵抗力,增强耐受性,减少并发症。所以,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力,取得药物治疗难以取得的效果。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还有利于取得患者的配合及术后的恢复。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与患者保持交流,懂得运用心理学技巧来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使患者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具备高度的责任感,细致地照料患者生活,给予其适当的安慰;能正确认识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时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让患者感到治愈的希望,以期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篇13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C-0080-03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养殖规模扩大,兽医临床上要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对兽医师的职业能力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兽医外产科操作技术水平的高低,是临床兽医师职业能力的重要体现。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实验教学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高职学生毕业后想要在畜牧兽医行业中展现自身实践能力强的优势,就必须扎实掌握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而要提高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实验教学水平,就必须要从高职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制订教学计划,调整教学内容,运用各种先进的实验教学方法。

一、主动适应形势要求,充分做好教学准备

形势的发展,对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学习主体等提出新的要求,只有主动适应形势新变化,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根据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实践性、操作性强、实验课时间多的特点,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时间,注意将外科手术基本操作的消毒、麻醉、器械使用、组织分离、止血、缝合及绷带包扎等实训内容合理地穿插在平时的理论课教学中,让理论与技能练习有机结合起来。在学生熟练掌握了外科手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后,再安排一些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适合现阶段高职教学需求的手术。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

(二)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为了让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本专业实际工作岗位要求,应根据兽医临床实际合理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及时增加新的适合工作岗位的实验内容,坚决删除陈旧的、脱离实际生产岗位需求的实验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外科手术的专业能力;在素质能力培养方面,要根据生产单位对人才素质要求进行调整,在专业技能实训中增加职业道德、文明礼貌、敬业精神、服从意识等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总之,只有合理地调整实验教学内容才能,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及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重视解剖知识复习。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涉及许多解剖知识,高职学生只有很好地掌握动物的解剖结构,才能避免因遗忘而造成手术操作差错。由于部分高职学生基础较差或学习上存在问题,一些学生连基本器官所在的位置都不了解,更不用说对各个部位的外科解剖层次、毗邻关系以及手术过程中的解剖的应用。因此,在每次上实验实训课前要求学生复习回顾有关的解剖知识显得格外必要。

二、针对问题进行改革,精心实施课程教学

传统的教学存在许多不足,现代职业教育要求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只有在多媒体使用、基本操作训练、团队协作以及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方面下工夫,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明确教学要求,强调课程技能考核。在上第一次实验课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讲解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实验课教学的特点及教学要求,即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告诉学生本课程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术和实验考核方法等。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的实验课可分为基础实训、综合实训和创新实训三个部分。基础实训主要是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在这一部分实验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要求完成实验,学习基本技能和方法。通过这一环节的训练,学生要学会外科基本操作技能。综合实训主要是提高实验能力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是实训教学大纲中选做的手术项目,在这一部分实训课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提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遇到难题,教师启发,学生自己分析与解决,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实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这部分实训针对对本学科有着浓厚兴趣且基本素质较高的同学,通过独立操作、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从而学习和创造的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同时,由于考核可以激励学生进行有目的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积极性,因此要特别强调技能考核对本课程学习的重要性。

(二)改革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利用多媒体。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运用,在教学中实行理论教育与视频教学相结合、教师示范与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的必要的选择。多媒体教学清晰易懂,重复性好,利用率高。通过制作内容丰富、生动、有吸引力的PPT课件还可以将不易单纯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抽象复杂的手术过程形象地表现出来,生动直观,学生一目了然,学生对所学内容更容易理解和记忆。由于这门课程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再加上高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自学能力较差,因此,制作PPT课件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一点,设计图文并茂、有动画效果的教学课件,达到能够吸引和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的目的,使学生很快进入课程教与学的协调状态。在练习外科基本操作和进行各种手术前首先将课件视频播放一次,然后由教师示范,接着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实验课的结束前,教师再根据学生操作中最容易出现错误的环节上进行总结指导,这样学生能很快熟悉整个操作过程,提高实验兴趣,从而提高外科手术学教学的效果。除此之外,还采用网络辅助教学来保证实验教学的延伸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可以预习、复习知识,并且通过及时的答疑加深了对外科手术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问题的理解。教学方法的结合使用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效率,更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基本功操作训练。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利用各种多样化、灵活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将理论知识理解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是一个教师必备的素质。在实验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演示、实验教具的展示、教师示范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若干种教学手段进行有机结合并灵活使用,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上课前,要求学生自学各种外科技能的操作要点、原理、操作等,使学生对基本操作有个模糊的印象;课堂上,先安排学生自由观看手术的基本操作和各种外科手术教学录像,然后由教师进行各种基本操作示范,再让学生分组操作练习;下课后,要求学生对所学技能加强练习,以巩固学的知识和技能。总之,教师必须加强组织学生进行消毒、麻醉、组织分离、止血、缝合及绷带等基本操作的训练,才能打好手术操作的基础。

(四)注意素养教育,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当前,用人单位非常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教师应注重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贯穿于实验教学中。在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始终强调良好的信任和协作是手术操作成功的关键,讲清单靠个人力量是难以完成手术的,手术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是要有团队精神,人与人之间要合理分工,要默契地配合;强调手术前每个人都应把每个角色体验过。在具体实验教学中,教师可将班内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指导各组作好成员的分工,要求各组团结协作,各行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完成实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交流沟通能力和养成配合默契的习惯。

(五)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过去在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进行实验教学时,以教师演示为主, 整个实验是学生一切跟着老师转,整个过程都是走过场,学生提不起兴趣或者学生只进行观察或简单模仿,达不到真正的技能训练效果,更不用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状况,变被动为主动,在不断增加学生动手机会的同时,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以布置任务和指导练习为主要任务,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每个学生亲自动手。比如在一些基本操作打结、止血、缝合等,看起来简单,但在实际操作当中,学生碰到组织出血时常会惊慌失措、手忙脚乱甚至有的学生对出血产生畏惧心理,或者组织切开和分离过程中过于小心翼翼,使手术的时间大大延长,只有经过亲自实践,亲身感受,才能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与动手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开设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在每次实验教学结束后,要求每一名学生写一份实习体会,组织一次以班为单位的讨论课,要求每一名学生都谈实验实训的感受,包括对老师的要求和自己做各种实验的经验每个角色的经历。由于每名学生都获得了体验每个角色的经历,每个人经历、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不同,因此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往往很高,讨论的内容也很丰富。同时,老师也要参与讨论,对学生提到的某个重点问题进行纠正、提示和启发。这样的教学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气氛更好,学生学习更有效果。

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加强学生课后学习

由于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安全的教学课时是有限的,再加上物价上涨带来的实习成本压力,如果只是靠上课时间去学习,只是靠实验课提供的物品去练习,学生不可能熟练地掌握操作技能。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为学生提供课后学习服务。

(一)开展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设计性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受师资力量不足、实验室条件欠缺、实验经费短缺、学生人数众多、学生综合能力薄弱、学生学习精力不够、实验学时少等因素的制约,在现阶段要全面开展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可选择部分对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感兴趣的且素质较高的学生组成兴趣小组开展设计性实验,即教师不再给学生安排具体的实验内容,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方向,给学生给予启发性指导。教师只负责提供思路和实验条件,具体资料查询、方案设计、数据的获得等全由学生自己完成。设计性实验虽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参加,但我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有选择性地开设了设计性实验,开展设计性实验不仅能强化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还能让学生明白,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使整个实验数据无效。因此,参与设计性实验能将学生引进科学领域,学习科研方法,增加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这样的实验里,学生有一定的自由度和学习自主性,每个学生都有实际操作和动手的机会,并通过独立操作、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兴趣倍增,学习和创造的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除此之外,定期地开展外产科基本操作知识和操作技能比赛活动,也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二)充分利用资源,满足学生实验需要。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扩大,学生人数增多,再加上物价上涨,对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实验教学质量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因此,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充分用有限的经费来合理购买实验动物,以及有效地利用实验动物显得非常必要。

1.充分利用动物离体组织。在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的实验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熟练无菌操作技术和手术基本操作技能,如一些皮肤缝合、肠道缝合、打结练习,先在动物离体组织上进行练习,熟练后再在动物身上做练习。常用作练习的离体组织有:动物部分器官小肠、皮肤、肌肉等,它的来源有两个途径:一是从市场上购买,二是动物解剖验课和动物检疫实验课用过的动物的器官。这样既可让学生操作有动物组织的那种真实感,又能减少实验活体动物的使用,降低教学成本。

2.多样选择实验动物种类。由于受到实验经费的限制,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实验教学所用的实验大动物(马、牛)购买量是有限。为了学生能熟练外科手术中皮肤切开、止血、结扎和缝合等操作技能,可利用养殖协会等学生组织,养殖兔子等小动物,用于实训教学。这样既让学生掌握相关动物的饲养技术,也降低了学生练习技能的教学成本。

3.重复多次利用实验动物。过去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实验课教学,很多时候每个班每门课使用的实验动物都是一次性的,做完这个实验内容后,实验动物的护理就不重视了,结果很多动物就在术后护理阶段感染细菌而死亡。这不仅浪费实验资源、造成教学成本上升,而且误导了学生只注重手术过程而忽略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从而影响实验效果,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现在在进行外科教学实验时,由学生严格按照日常手术的要求,亲自完成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护理等整个手术过程,不仅能让学生牢固掌握完整的手术操作,而且能重复利用手术动物,降低教学成本。同时,充分利用其他课程用过的实验动物,作为外产科基本操作训练的补充,也能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张燕,都培双,王燕,等.如何提高外科动物实验课教学质量[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3(5)

[2]张燕,王燕,曹丽春.提高外科动物实验课教学质量的实践[J].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2003(4)

[3]孙素红,王竹云,杨新华,等.外科动物实验课教学体会[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