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本科生科研训练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篇2
由于科研训练具有系统性、知识性、探索性,特别是农科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通过在高等农业院校开展农科类大学生科研训练,能激发学生成才的欲望和创造的热情。开展农科类大学生科研训练是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合时展的高素质农业人才的需要,通过科研训练强化大学生的创新知识和教育能力,为将来以创新的知识服务于社会打下基础。
一、科研训练是培养农科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载体
1.科研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担负着培养现代化建设实用人才的重任。本科教育阶段是学生探求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关键阶段。大学生求知欲强、富有创造力,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就能鼓励一批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同时,农学类专业是系统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基础。农科类本科生参加科研训练是其获取理论及实践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新时期创新人才的有效手段。
2.科研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如今的“90后”大学本科生,这一群体的特点已与以前的大学生明显不一样,主要表现为非常自信、独立性强,做事的目的性也非常明确,他们希望尽快立足社会。这使许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就开始思考和追问:“我在自己的专业能学到什么?”“这对我未来的就业有什么作用和影响?”基于现实情况,高校的教育理念、方法与手段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也让当代大学生感到学以致用、学有所获。
我国部分高校在探索大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过程中,实施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有的还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基金,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搭建了平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科研训练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科研训练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这不但能满足学生学能所用这一需求,而且也可以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增加实战机会,提高专业技能,拓展知识面。如湖南农业大学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建立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基于企业的科研训练基地建设,拓宽学生科研训练的渠道,探索并完善以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科研训练体系,确保实践教育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不断线,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4.科研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活动和科学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独立思考以及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大学生科研训练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团队成员的互相协作,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而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是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这在以后的工作中尤为重要。
二、目前农科类本科生科研训练存在的问题
1.现行人才培养体系制约了大学生科研训练的开展。我国高校实行的大学生培养计划仍然是以“集体授课制”为主的传统模式,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轻课外,大学生科研训练也没有与教学计划中的实践教学及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有效结合。科研训练体系不完善、科研训练目标不明确,学生很大程度上处于被动学习的状况,难以实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这种“填鸭式”的本科教学方法把一些与专业领域不太相关的理论教学课程都列入培养计划,导致学生每学期的课程任务非常繁重,上课和考试几乎占据了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学生能够用来从事科研训练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很少。
2.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评价体系和实施效果不理想。目前,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是一种自愿行为,加之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单一,实施方案和评价机制存在缺陷,导致部分学生参与科研训练的主动性不高,在实施的过程中态度不端正,申请到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也因没有进展而导致不能结题。
一直以来,大学主要将课程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和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要么以学校制定的综合测评来评价学生,而对大学生科研训练的这一重要的环节没有足够重视,也很少在学习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中得到体现,一般只是根据取得的论文和专利等成果,在学生综合测评中适当加分来体现,主要以终结性的评价为主,目前这种评价方式较为主观,评价方法也过于粗放,难以引导和调动大学生科研训练的积极性,无法对项目的完成质量进行监管,导致实施效果不理想。
三、农科类本科生开展科研训练的建议
1.创新农科类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以规模化和机械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转型的新时期,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和发展现代农业对农科类大学生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高校的扩招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的培养对象、培养规模和培养条件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但目前高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仍未能适应这一变化,这就导致我们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与社会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就业难和人才荒”两难的怪现象成为困扰中国高等教育的难题。
针对专业特点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有必要创新农科类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如湖南农业大学农科类大学生科研训练实行导师制,即在一年级就采取双向选择的方法为每位学生配备科训导师,这样学生就能够尽快进入指导教师的科研团队,参与科研课题实践或者开展具有挑战和风险性的自主选题科研课题训练。导师可以有意识地根据所带学生的特质,采取适宜的培养模式,强化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使大学生的培养不再是一个模式,而是培养一批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真正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我们的培养实践中,还将科研训练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和毕业论文等相关内容和环节紧密结合,全过程训练学生阅读文献、查阅资料、设计试验、科研课题实施到撰写论文和毕业答辩的综合能力。
通过大学生科研训练,巩固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也拓宽了专业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科研和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毕业的大学生通过科研训练初步具备了独立从事相关专业科研和实际工作的能力,而且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以及努力学习和认真实践的工作作风。
2.完善科研训练模式。科研训练是农科类专业教育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是一种自愿行为,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加之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也不可能覆盖所有本科生,导致许多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之前没有参加过科学研究活动,这就要求我们采取合适的科研训练办法,完善参与模式。湖南农业大学从2008年开始就与隆平高科等企业联合建立本科生科研训练的长效机制和实训基地,对农科类大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强化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同时,把创新人才培养与科技开发、毕业生到合作企业就业三者相结合,积极推动了大学生开展科研训练和创业活动。
3.构建科学的管理和评价体系。教师和学生是科研训练及创新项目的主体,只有发挥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因此学校有必要建立本科生科研训练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科研训练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此外,大学生科研训练系应建立动态的科学评价体系,应是以过程评价为主,作为学生能力的评价应该是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的指标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新能力,不应只注重评价训练结果或获得的产品,鼓励各方投入到大学生科研训练的积极性。因此,如何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价导向全面增强其参与科研训练的热情和积极性,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133-02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文件精神,大学生培养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大学课程设置要“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1,2]。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需要良好的研究平台。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搭建了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扎实的科技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建设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的意义
医学是实践性科学,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一个学校的实验室建设水平和实验教学质量是体现其教学水平的重要方面。先进、高效和开放运行的教学、科研实验室是一流大学的标志。传统医学实验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并认为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课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只要完成“规定动作”即可,故注重课内实验,轻视自主学习[3,4]。上述观念在强调培养能力、鼓励创新的今天已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改革当前传统的医学实践教学模式和体系势在必行。为了培养创新人才,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应运而生。这一平台既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基地。搭建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对唤起学生创新意识,启迪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的运行
1.分层次运行模式。(1)基本实验技术培训。实验中心选取常用的实验技术,包括细胞培养、基因转染、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纯化和鉴定、DNA提取和鉴定、RNA提取及RT-PCR、免疫荧光、免疫组化、蛋白质提取及western blot、动物疾病模型制备等,专职带教老师指导学生掌握相关实验技术。通过基本实验技术的培训强化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2)指导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建立实验方法,完成选题及实验的全过程。在实验进行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引导和启迪。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需要自己查阅文献资料,学习最新理论与技术、最新方法和手段并应用到自己设计的实验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实践能力。(3)申报科研项目,开展科研实践。第一,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综合设计实验的基础上,中心鼓励学生申报院级、校级和省级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安排教师指导,提供实验场所、试剂耗材和仪器设备,为各项训练计划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第二,选送拔尖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中心依托学院科研实验室,为动手能力强、对教师的科研课题有兴趣的学生提供直接参与科研课题的机会。在老师直接指导下,本科生围绕部分课题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直接参与科研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可以为学科提供优秀的研究生后备队,从而促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近年来,中心已组织数十名学生进入老师的课题组,学生们普遍反映,经过系统科研训练,具备了基本的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强,在读研读博时能更快地开展课题研究。(4)组织学生参加各级竞赛。参与科技竞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因此,中心不断培养并选派优秀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科技竞赛,如全国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展等。参与竞赛的同学充分体验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无论获奖与否,享受过程中的苦辣酸甜,为学生成长积累了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
2.平台运行的坚强保障。(1)人员保障。平台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凝聚了一批热衷于本科生实验教学的教师和教辅人员,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相互合作、密切配合,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人员相对稳定、老中青结合、学历层次较高、热衷于实验教学、充满朝气的实验教学团队。这支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互通、<嬷敖岷系氖笛榻淌Χ游橐约耙滴袷炝贰⑺刂式细摺⑾喽晕榷ǖ氖笛榧际醵游椋为保证平台顺利运行提供了坚强的保障。(2)制度保障。学校高度重视实验教学改革,在学校发展规划制定时,优先考虑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改革。在组织、制度及管理方面有保障。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建设与管理、经费投入、教学质量监控和鼓励实验教学改革以及规范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相关政策。实验中心始终坚持“管理机制―质量体系―评估制度”三维并举,保证中心“以人为本、高效集约”的运行,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网络化、信息化管理平台。(3)经费保障。学校每年均投入固定的实验室建设经费、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费和教学消耗费,专款专用。学校也建立了激励机制、奖励机制、约束机制和运行机制,优先保证中心在人员配备、经费配套等方面的需要,创造良好的实验中心建设环境,激励高水平教师参与实验教学。
三、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的运行效果
1.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本科阶段就有机会接触科研,学生们自觉自愿去学习、去探索。在创新实验活动中,鼓励广大学生按自己的兴趣去设计自己的课题,发挥自己的潜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创新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准备实验动物、安装调试实验仪器、配制实验试剂,动手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3.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科研训练中,学生首先要确立实验目的,围绕实验目的查阅大量文献,最终设计出详细的项目方案并完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遇到实验技术方面的问题时,需拓展思维,分析解决的方法。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学生们无论是申报科研项目还是参加各级竞赛,都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小组成员有分工有合作,在团队协作中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竞争意识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四、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取得的教学成果
近年来,学生设计和完成创新性实验近60项,获得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被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收录9篇,多次获得全国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一、二、三等奖,获得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五、结语
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机会,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求实的科研态度,锻炼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5]。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值得在更多的医学院校推广。
参考文献:
[1]宋凤兰.高校创新实验平台建设的几点思考[J].广东化工,2014,(15):281-282.
[2]成丽,杨祖幸,汤洁,李峰,汪宏,吴勇.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与管理机制创新[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3):166-168.
篇4
1本科生科研训练学生自立项目监评机制的内容及意义
1.1监督机制
SRT的监督机制是指是保障申请的项目可以正常运行,维护SRT按计划进程进行的各种监督手段和方法。
1.2评价机制
SRT的评价机制是指评价主体间各种关系的总和,包括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标准、评价方法。通过对结果的审查评价,从而评价本生科研训练的整个过程,反应科研成果的价值。客观有效的评价结果可以真实反映大学生科研能力状况,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指导,有利于学生自查和相互监督,从而保证了大学生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促进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开发,激励大学生不断创新,激发科研潜力。
1.3激励机制
SRT的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参与SRT的项目组及指导老师和SRT的发起者(教务处)――相互作用的方式。
2我国本科生科研训练学生自立项目的监评机制的问题分析
2.1现行监督机制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2.1.1监督主体模糊
在现在的SRT监督机制运行过程中,由于限于资源,整个科研活动中对科研小组的监督是采用“放羊式监督”、“备案式监督”、“公众监督”的方式,以至于整个过程基本上是无人过问的。这并不是说,在科研活动开展前没有明确过对科研活动有哪些监督任务,在我国开展了SRT的大学中,都有《“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管理办法》,办法中就涉及了应予以项目团队哪些方面的监督。之所以这些监督无法得到实施,是因为实行监督的主体没有明确。
2.1.2监督权限模糊
虽然SRT有立项、成果、财务三方面的监督,可是就这三方面的监督具体的操作仍不明确,监督主体对项目团队有哪些监督权利可以实行并没有明确的章程可查。
2.1.3监督力度弱
参与过SRT的同学都有这样一个感受――当项目申报成功后直到项目结束,都没有太大的科研工作压力,究其原因是因为SRT监督体制的监督力太弱。
2.2现行评价机制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2.2.1评价主体模糊
乍一看来,教务处从项目申请起就扮演了一个集监督、评价、激励于一身的角色,因此,项目成果的评价看似应该是教务处的工作。然而,教务处真实的职责应该是教务工作,落实在SRT这里,教务处应该负责的是项目的牵头工作。教务处的老师也并不是每一个科研领域的专家,不可能对每一个领域的科研成果作出评价。SRT的科研成果的评价工作这个本应最明显的工作的承担者却无法找出。
2.2.2评价标准模糊
一般来说,SRT参与团队的成果是靠团队小组发表文章的期刊等级和数量,来判定的。然而由于期刊编辑审核文章是从编辑本人的角度出发,团队为了迎合所投期刊的需要,就会更多的偏向考虑期刊方面的需要,而忽略了项目本身。而SRT是从各大学自身的角度来开展的,从申报项目时,教务处就是从学校需要来考虑的,出发点不一样。学校和期刊的评价标准不一,单从这一点来判断一个团队的科研成果价值显然是不合理的,各项目团队的标准也因此而模糊。
2.2.3评价公认度低
SRT的成果在大学与社会中的公认度普遍较低,这是由于一下两点原因决定的:
首先,SRT的出发点是调动广大本科生的科研热情,为今后我国的科研事业培养后备人才。这就决定了SRT的成果不会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其次,是由于我国SRT的的评价机制的不完善的地方使得SRT的科研成果公认度不高。
2.3现行激励机制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3.1激励手段狭窄
现行SRT的激励手段主要有以下四种:学分激励、项目执行资金、项目表彰、提供文章发表机会。
之所以现行SRT的激励手段狭窄,主要是以两点原因引起的:①学校对SRT成果的重视程度不如其他项目;②教务处只关注了外在的激励,忽略内在激励,根据激励理论,对员工的激励分为外在的物质激励和工作本身带来的满足感的内在激励。现行的激励手段多是外在的物质方面的激励,这也是激励手段过于狭窄的一个重要原因。
2.3.2激励制度化水平低
现行的激励手段与方式并没有完整的一套机制,仅仅是凭借以往的惯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下两点:①评价机制不够完善;②SRT开展时间过短,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激励标准。
2.3.3激励程度低
参加过SRT的同学普遍反应,参加SRT项目经费过少,有时甚至还要自掏腰包,自己更愿意参加像“挑战杯”这样的比赛,因为奖金丰厚,也更能得到认可,这充分反应了SRT的激励程度不高。
3我国本科生科研训练学生自立项目监评机制的改良
3.1监督机制
(1)明晰的主体。明晰主体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①参与者相互协商明确监督者;②引入新的监督者;③在有关SRT管理的文件中明确项目监督者的担任者和职责。
(2)明晰的权限。明晰权限的改进措施主要有一下两点:①以权变的方式明确监督权限;②以文件固定的形式明确权限。
(3)提高监督力。提高监督力,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提高:①加强学生的自我监督能力,提高让参与者的自我约束;②特协协助管理,由教务处专门委任协查员,提高SRT监评体系的监督力度;③网上进度备查,SRT的参与者定时在向教务处汇报科研进度,然后教务处将进度公布到网络上,利用公众的力量对项目进行监督。
3.2评价机制
(1)明晰评价主体。评价主体的确定,可以有以下两种方案:①由SRT的提出者――各个学校或者各学校的主管部门如教务处、社科处――在文件中制定评价主体的标准,由各个开展SRT的高校执行;②直接规定SRT的成果的评价者。
(2)明确项目成果的评价标准。丰富现行评价手段,项目所的数量和期刊级别作为项目成果检验的一个标准是有必要的,但是除此之外,对SRT项目的评价标准还应结合各个不同的项目有各自的标准,这应该是由项目的评价主体所制定的,因为他们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权威,他们所制定的标准更切合项目与学校的需要。
(3)提高公认度。提高公认度应从两方面入手。①学校应加强对SRT的宣传力度,使SRT变成一个大学生的都熟悉项目;②建立成果可查制度,将科研组的科研成果公布到如网络等公众可以查到的媒体,使大家对SRT的科研成果都可以了解。
3.3激励机制
(1)丰富现有激励手段。除了现在进行的物质层的激励,教务处应该增加参与者的内在激励,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可以借鉴:一方面,强调SRT的科研精神。另一方面,提供名师给予项目指导。
(2)完善激励制度。首先,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其次,相关部门重视激励制度的建立。
(3)提高激励程度。提高激励程度要根据不同的激励方式进行提高,首先,有一个总的要求:作为组织SRT的各个高校应该对SRT的重视。提高激励程度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①对于物质层的激励而言,增拨科研经费是首要大事。②在科研结束后对参加的同学、指导老师应给予物质方面的激励。对于精神层而言,首先,面向正在参与的同学与老师应给予精神上的肯定;其次加强有关SRT的宣传,提高没有参加SRT的同学的参与积极性。
篇5
一、国内外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现状
1.国内外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状况。国外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始于19世纪初的德国柏林大学,德国著名哲学家费希特最早系统而明确地提出大学必须重视学术研究,并对世界各国都起到了一定的影响。1969年,麻省理工由玛格丽特院长创设了“本科生科研机会计划”,70年代时,美国成立了“本科生科研理事会”(CUR),并于80年代成立了全国本科生科研大会(NCUR),掀起了各国的教育改革热潮。
2.国外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研究综述。美国的本科生科研理事会(Council on Undergraduate Research,简称CUR)将本科生科研定义为“由本科生进行的探究或调查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对学科的发展做出原创性的、理智的或创造性的贡献。”刘宝存(2004)从科研项目的地位、科研时间的安排、科研学分的给予以及科研计划的归属这四个角度出发,对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进行分类。刘军仪和杨春梅(2007)根据美国本科生科研的预期目标和方式,将本科生的科研划分为四种类型:降低辍学率的模式、科学职业发展的模式、研究学徒的模式和机遇研究的学习的模式。
3.国内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研究综述。我国研究型大学开展本科科研能力训练起步较晚,其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训练模式以及管理内容等方面。冯斌和祝江斌(2007)针对我国目前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将现在的本科生训练模式进行总结,提出一个系统的训练模式。姜长宝(2010)总结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他认为,科学研究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具有重要促迸作用,因此,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要求加强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综上所述,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的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都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一些学者也对这一领域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但是,针对目前我国大学创新能力不足,科研训练不成体系的现状,本文将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二、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我国的科研训练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②科研训练与社会实践脱节;③师生间的沟通不够,对研究方法的掌握也还不熟悉,科研训练的模式缺乏规范性;④本科生参与科研的自主性低,缺乏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⑤考评机制不够完善。
三、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创新模式
1.规范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大学生科研创新的激励机制。我国研究型大学正在逐步健全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创新实践体系的运作机制,学校可以通过对本科生的学分要求进行优化,激励学生参与的科研主动性。本次调查显示,本科期间没有参与过科研项目的学生占到调查对象的65%,曾经参与过科研训练的学生仅占35%。而所有调查对象中,愿意参与科研训练的学生占90%,不愿意参加科研训练的占10%。由此可见,学生主观上是愿意参加科研训练的,而现实中受到学生时间安排不匀、校方宣传力度不够等客观因素影响。学校应该采取“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法,以此调动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学校对获得科研成果的学生给予科研学分或薪酬补助,并颁发奖状、证书,依据科研项目的创新程度颁发获奖名次,并在校内刊物公布出来,以科研成绩作为保送研究生的其中一个重要条件,以刺激学生的创新潜能。学校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训练,加大对科研内容的普及宣传,须让学生知道参与科研训练的意义与价值,让参与科研训练的每位学生在参与科研训练之前写一份自我发展计划,简明阐述自己在训练期间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有什么需求,希望得到什么帮助。只有体会到科研训练的内在意义与价值,才会从内部发挥进行科研训练的主观能动性。
2.融入企业的发展,与企业项目相融合。学校与企业相结的科研训练模式,是企业为某一主题而设立的研究项目,是为企业服务的,将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吸收社会资本,并且以此为平台,培养创新型科研人才。项目来源于社会需要,有利于学生了解现实需求,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来解决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与实用性。科研训练实行“项目经理制”,由学生组团参加企业组织的科研竞赛项目,参与比赛的学生团队中选出一名学生作为项目经理,并赋予项目经理在此项目中的全部指挥权、用人权、财权和奖励分配权,以激发学生团队的科技创新能力。如爱立信举办的“全国无限创意大赛”,联想举办的“全国营销创意大赛”等。不同专业、不同学校的学生以团队的形式组队参与比赛,学科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打破学科间的界限,接触最前沿的专业信息。另外,学生参与企业科研项目,也有助于学生就业。
3.参与教师科研项目。面对我国本科生在进入大学前大多没有接触过学术科研活动,学生的科研知识基础薄弱,对科研的认识不足,缺乏一定科研素养的现状,学校对科研训练应采用“本科生导师制”。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建立规范的科研训练模式。调查显示,参与教师的课题的学生占68.25%,学生在参加科研训练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集中在资料搜集及数据处理,占42.86%,而遇到困难时回去咨询老师的仅占12.7%,有52.38%的学生只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才会与老师进行沟通。科研训练中,指导老师帮助选择研究课题的占30.16%,传授研究方法的只占23.81%。这些数据表明,在科研训练期间须增加对科研过程的监管,避免出现包办型、代做型及被动型指导。监管力度的不足一方面会造出学生科研过程中方向的迷失,另一方面也会使学生缺乏科研兴趣,最终导致科研成果的夭折,打击学生的科研积极性。指导老师应与参与者相互沟通,让学生明白所负责板块的主要内容,了解学生科研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为学生制定科研计划,加大力度传授研究方法,鼓励学生打破固定模式,注重对学生规范的科研方法的训练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管创造性。教师应根据项目的内容,甄选出具有良好专业基础的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带领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培养学生的信息搜索、数据处理、撰写论文等科研技能。学生参与教师课题,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课题设计较完善、实施过程严谨、科研模式比较规范的训练,为以后的专业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4.学生自主训练模式。学生申请的科研项目,由学生通过自身知识的积累,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从生活学习中发现问题,主动申请的科研项目,根据方案向学校或者其他机构提出研究资金申请。本次调查发现,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收获中,提高了科研创新能力的占66.67%,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的占55.56%,拓展了课外知识的占58.73%,增进师生关系的占42.86%。由此可见,学生自由组合团队,可以通过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人才的集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深入了解专业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学生自己申请的科研项目,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有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在探索中创新的精神。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更能触动学生,加强薄弱环节的学习。
总的来说,本科生科研训练要明确训练的目的是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加强对科研过程的管理,细化具体内容,制定相应措施,培养过程系统化、全面化,不断促进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史静波.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培养模式研究——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D].大连理工大学,2007.6.
[2]刘宝存.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基本类型与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04,11.
[3]刘军仪,杨春梅.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模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4,2(28).
[4]冯斌,祝江斌.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模式研究[J].高教研究,2007,(1).
篇6
按照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的要求,由在校大学生为核心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课题研究和探索从而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手段。该项目旨在培养大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本科生科研活动是美国高等教育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一项重要部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于1969年创立并实施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随后美国众多大学开展本科生创新或创业能力培养计划,诸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设立的“本科生研究经验计划”,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本科生科研学徒计划”和“伯克利贝克曼学者计划”、斯坦福大学的“斯坦福本科生研究机会”等,鼓励独立完成研究项目,为学生直接参与研究机构的工作提供机会。
我国部分研究型大学于20世纪90年代率先展开了本科生科研活动,如清华大学于1996年正式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浙江大学于1998年开始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计划已经成为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北京多所高校以及重庆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众多高校展开。
1 个案分析:“本科生科研机会计划”
美国大学十分重视让本科生参与研究工作,形成了以创新为主题的计划或组织。笔者于2013年8~12月在美国东部一所公立大学进行访学研究,对该校“本科生科研机会计划”进行了初步了解,总结特点为:
(1)成立专门机构,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术科研活动,本科生科研类型丰富。该校设置本科生科研办公室,鼓励学生深入挖掘本学科知识并促进知识理解,科研机会面向不同系不同专业学生。学生既可以参与由政府、私人基金会、公司或社区资助的教师科研项目,也可以个人独立开展科研活动。
(2)为原创性或创新性的科研活动提供资金支持。本科生科研办公室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为本科生科研提供帮助:科研拨款;旅费拨款申请;小型项目奖励拨款。
(3)重视学生科研成果的认可与发表。该校本科生科研办公室的网站推荐适合学术的期刊,为学生科研成果发表提供信息渠道。此外学校每年举办本科生科研成果展示会,学生通过口头报告、艺术展览、技术展示、电影展映等多种方式展示参与或独立完成的学术研究和成果,既使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科研努力在校园范围内得到认可,也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为学生今后学术实践提供锻炼机会。
2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引文和参考写作问题
笔者将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与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英语毕业论文指导相结合,根据本次实践和结合以往指导体会,发现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引用和参考写作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对引用和参考知识的系统认识,或虽具备学术英语写作的引用意识,但格式不规范。部分学生的学术英语写作知识体系不完整,引用和参考使用规范模糊不清,在撰写毕业论文时略去来源标注;或者虽具备了一定引用意识,但混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直接引用没有使用双引号标注,擅自改变直接引语中的内容、标点、大小写及基本格式等。引用文献来源随意,对信息源出处可靠性和准确性缺乏辨别,有时对引用的文献没有认真阅读和领会,信息获取不全面。这些行为都可能造成无意抄袭他人的成果或发现。
(2)学生毕业论文中的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比重失衡。目前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术论文存在大量的二手引用,可能是我国的学术资源与可用性均不尽人意,很多文献资料无从得到,学生只有通过二手引用这种间接手段来获取有关资料。另外,学生缺乏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对毕业论文撰写往往采取“拼凑”想法。
(3)参考文献条目内容不完整,与文内引用不匹配。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要求文章中出现的引文必须在参考文献中列出,通常根据书籍、期刊、纸质来源、数据库来源、网络来源等规定了不同的文献条目格式,还涉及条目内容大小写、斜体、标点、页码等细节。部分学生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条目排序杂乱无章,没有按照姓氏拼音排序,文献条目内容遗漏重要信息,期刊来源、页码、以及中英文标点混淆使用。
(4)不符合学术英语写作的撰写格式规范。国际上论文写作常用的文献引用的规范通常为MLA格式(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APA格式(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和芝加哥引文格式(Chicago citation style)。这三类格式在文内引用、夹注和参考文献方面均有不同要求,研究者通常选择不同的格式作为论文撰写格式规范。另外,绝大部分高校都制定了本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撰写基本要求及格式规范供学生参考,但毕业论文写作时出现各种文内注释交叉使用、脚注使用不贴切、文内注释和参考文献列表不统一、文献条目格式不准确等现象,不符合学术论文写作的科学性。
3 提高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学术英语写作能力探讨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是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经过近四年学习后提炼和产生基本科研思想的过程。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与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学术英语论文写作相结合,是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增强科研创新能力和促进教学相长的过程。结合科研训练指导和美国大学本科生科研模式和课堂教学方式等考察,培养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学术英语写作能力是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并提出以下举措:
(1)将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训练纳入英语专业本科生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将学术英语写作课程置于英语专业本科生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尽可能在初级和高级阶段都有系统讲授。高校英语专业相关英语写作课程明确学术英语写作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案、实施计划、评估方式等。
(2)强化对学术英语写作要领的掌握。目前,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生平时写作练习主要是小论文,字数要求较少,没有引用等格式要求,写作练习机会较少,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美国无论是中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对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都极为重视,往往从中学阶段学生已经具备学术论文写作基本技能,美国大学的课业要求大部分采用学术论文形式,是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培养途径。
(3)充分利用师生“一对一”辅导、学术讲座、讨论会、书籍、互联网资源等给学生提供各类学术英语写作支持。美国众多大学都设有写作中心(Writing Center),目的是帮助学生改善自己的写作能力,写作中心的辅导员(tutor)以“一对一”方式面授辅导,主要服务内容涵盖学术类和非学术类英语习作,如研究报告、小论文、项目报告、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小说、新闻故事等,提供文章组织、风格、内容、文献编辑、语体连贯等方面帮助,但绝大多数写作中心不提供校对服务。美国大学的写作中心为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学术英语写作能力提供了借鉴,“一对一”辅导,学术写作课程、研讨会、学术写作参考书籍、互联网资源(如美国普度大学线上写作中心、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写作中心),是便捷和高效的教学辅助平台,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要求指导教师以自身为准则贯穿求真、求实的科研精神,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和思考,启发学生搜索、归纳、总结和科研活动思辨能力。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的开展帮助英语专业本科生熟悉和掌握基本的学术英语论文写作规范,促进学生采用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搜集、引用和评价相关研究问题的文献资源,从而使论文的研究结果具有真正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 IWCA:Starting up[EB/OL].Retrieved from.http:///basicsteps.htm,2006.
篇7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教育质量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强音下,大学生将成为新一轮创业浪潮的主力军,大学生群体中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潜能,科研活动是培养和发挥这种潜能的有效途径。积极构建本科生科研创新模型,引导本科生参与高校科研创新训练是高校辅导员培养本科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有力武器,也是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的现状。目前,对于本科生的专业能力教育依然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内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普及是本科生教育的主要课程,本科生的培养主要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基本不作要求[1]。对于本科生而言仅有的科研训练途径也只能是通过实验课堂或者毕业论文的实验设计来获取,这些科研训练大部分都只是按照别人的思路模式进行结果验证而已,对于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没有本质上的提升。此外,很多本科生不愿意参加科研创新训练,他们认为科研创新训练是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任务,本科阶段应该以完成学业任务和提升就业能力为主要目标。
2.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存在的问题。目前,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主要以课堂讲授和实验操作为主,虽获得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却缺乏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得不到有效提升。此外,由于课堂实验的时间限制,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得不到系统训练,只能停留在简单仪器操作的层面上,甚至连一些需要思考的细节问题都无法得到及时的验证。
二、高校开展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的意义
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对其自身的成长具有多元化的积极意义,它能够帮助本科生探索自身职业兴趣,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为职业生涯决策提供平台。参与科研训练能够扩充本科生自身知识体系,作为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是筛选具有科研潜力的高层次科研人才的重要手段;参与科研训练能够促进自身知识的转化,使得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和操作技能融为一起,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通过参与科研训练能够锻炼大学生心理素质,增强自身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同时还能够激发本科生自主创新和创业的意识。参与科研训练还能够提升本科生个人修养,让其在团队合作中感受团队力量的伟大,从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1.探索职业兴趣,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兴趣是影响人们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对职业进行分类的重要基础。如何明确自己的兴趣,并将之与自己的专业和未来职业选择相结合,是当代大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2]。科研创新训练为本科生探索自身兴趣提供了平台,通过参与科研训练,明确自身对科学研究的认知,能够帮助大学生尽早的进行职业生涯决策,从而做出更为合理的大学规划,避免误区。
2.扩充知识体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创业形势,用人单位已不再将目光仅仅聚焦于本科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而更多关注本科生自身知识的宽度和广度以及在实际应用中新知识体系的建立和灵活运用。知识结构是具体的,但也会随着事态的发展变化有所差异,本科生在参与科研创新训练的时候,必然会遇到一系列的理论与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就会迫使其突破原来的知识范围,自觉地围绕一个明确的方向构筑起有效的知识结构[2]。
3.提升科研能力,挖掘高层次科研人才。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研究已经成为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科研创新训练为本科生提前打开了科学研究的大门,让他们尽早的接触科研实践,在参与科研创新的过程中培养科研兴趣,提升科研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是高校培养和挖掘高层次科技人才,实现科技强国和人才富国的有力举措。
4.促进知识转化,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学习是大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方式,而课堂学习所获得的知识以抽象的、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主。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不能代表大学生所具有的实际技能,要想将这些知识直接运用于实际生活或生产中仍需实践来作为补充。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就是促进知识转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技能和进一步探究知识本源的工具。
5.克服畏难心理,激发自主创新创业意识。马斯洛需求理论指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需要层次中的最高层次。当人们完成一件超越自身能力所及之事时,往往会产生幸福感和优越感。对于本科生而言,直接参与科研创新活动能够满足其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增强他们勇于攻坚,勇于突破的信心,从而克服畏难心理。通过对科研创新训练过程中难点的思考与探究,能够激发本科生自主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现代的思维方式。
6.提高个人修养,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参与科研创新训练过程中要同形形的人打交道,包括团队成员,也包括科研环境中的研究生群体以及指导老师等。面对这些全新的关系组合,如何进行团队内的分工合作和沟通配合,成为科研创新训练过程中必然要考虑的因素[3]。科研创新训练成为了考验与养成本科生社会修养品行的良好环境,通过这个“微型社会”的实践锻炼,能够全面提升本科生自身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为实现由学校到社会的平稳过度提供保障。
三、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1+N”训练模型的构建
(一)“1+N”模型简介
“1+N”模型是为了提高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思维而构建的。其中“1+N”指的是学生所在科研团队人员的数量,“N”既可以代表团队中学生的数量也可以代表团队中老师的数量。
(二)“1+N”模型在高校科研创新训练中的体现
1.“一对一”模型。“一对一”模型指的是一名指导教师只指导一名学生,实现一对一的专门指导,该类模型能够让学生在参与系统的科研训练过程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对于有明确意向在本专业领域继续深造的本科生来说选择“一对一”模型意义重大。这类模型常见的有“君政基金”。
2.“一对多”模型。“一对多”模型指的是一名指导教师指导一个学生团队,这类模型在提升团队成员科研创新能力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其沟通协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对于有参与科研训练想法的同学来说选择“一对多”模型可谓恰到好处。这类模型常见的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兰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行动计划”。
3.“多对一”模型。“多对一”模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指多名教师指导一名学生,另一种是指多名教师指导一个学生团队。这种类型往往是交叉学科研究,为开阔本科生知识视野,丰富本科生知识体系,提升本科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而设定。对于毕业后打算在交叉学科领域深造的学生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国内高校中此类科研创新模型还没有成型的例子,所以值得尝试和推广。
四、对高校“1+N”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模型的几点建议
1.健全体制机制,做好顶层设计。大学生有着鲜活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活力,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充分就业的有效抓手。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如何高效开展是政府、社会和高校共同的使命和责任。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承担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双重任务。建立起完善的体制机制是本科生科研创新生根发芽的土壤和养分,此外学生工作管理人员还要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训练做好规划和设计,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的有效开展,真正发挥科研创新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2.搭建科研平台,做好服务工作。如何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服务,如何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中的作用是学生管理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一是为本科生搭建与专业教师沟通交流的平台;二是整合资源,为本科生搭建起参与科研创新训练的操作平台。这两个平台的搭建是本科生开展科研创新训练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工作管理人员在发挥高校服务育人功能作用中的体现。
3.强化过程管理,确保落地生根。本科生科研创新平台的建设不能只流于形式,在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创新训练的过程中,作为高校学生管理人员,应强化过程管理,确保科研创新项目的如期开展,及时协调过程中的问题,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够落地生根。在进行过程管理期间,学生工作管理人员可采取对项目进行阶段性督查和中期检查的方式,督促项目有序开展。
4.注重结果反馈,寻求重点突破。在科研创新训练结束后,组织开展总结交流会,建立本科生科研创新论坛及时总结和反思在科研创新训练过程总中的收获和不足。对于有进一步研究价值的项目可以鼓励本科生继续开展研究,寻求重点突破,充分发挥本科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结束语: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本科生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践者之一,具有鲜活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活力,积极构建大学生科研创新模型对于正确引导本科生参与高校科研训练,发挥高校科研育人的功能,促进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8
但内地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因开展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的起步较晚,同时地方本科院校自身条件有限,所以如何开展好对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训练,还是一个难点问题。
一、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的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对本科教育的主要任务界定为:“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因此,在全日制本科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也是高等教育的职责所在。本科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通过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模式,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有着多重意义。
(一)有利于树立本科生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良好道德观。
对本科生进行科研创新训练,是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自主选题、设计、社会调查、项目论证和撰写项目结题报告等环节,树立科研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精神。
此外,当今社会分工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细化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学科交叉纵横的趋势,高尖端科技不再仅靠单兵作战就能解决。因此,大学生通过团队模式的科研创新训练,强化与他人的合作,可以建构谦虚、包容、共享、务实、协作共赢的处世观和道德观。
(二)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内化,学以致用,激发学习积极性。
当前,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大量学习精力花在了各类等级考试上,而弱化了自身专业知识的建构。同时,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上跟不上社会需求,学生对专业课程兴趣索然,学习积极性较低。
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结合专业学习,参与科研创新训练,改变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僵化模式,把科研创新训练环节引入到教学中,丰富教学形式,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发现和探索知识的乐趣,内化专业知识,并学以致用,学有所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有利于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衔接和过渡。
当前地方院校对于本科生的培养和考核,基本以课堂授课和考试分数为主,在学生科研创新素养上未能有深入体现;而研究生的考核方式则比较多样化,且基本以科研工作量和的考查方式为主。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这种差异,导致地方院校的本科毕业生读研后科研能力后劲不足。
要解决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衔接不畅问题,地方本科院校在专业教学中应加入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环节,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方法、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可以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更好地接轨。
(四)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增进师生的交流沟通。
教师的教育观念对教学活动的成效有着重要影响。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指导老师通过对学生科研创新训练项目的指导,其自身会对教育理念和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产生新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念。同时,师生在专业、学术、科研领域进行交流协作,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进双方的理解与沟通。
二、当前制约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的主要因素
从各地地方本科院校的实践看,当前制约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第一,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
第二,地方本科院校缺乏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第三,地方本科院校在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上无法满足相应需求。
三、探索培养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路径
(一)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科研创新训练模块。
科研创新活动是一个渐进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也要循序渐进,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
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要加强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首先要改革和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对学生进行科研创新训练的模块,形成一个系统的培养方案。可以采取按照年级划分的“分阶段、分层次”模式,逐步推动学生科研创新训练步伐和层次,如对大一学生主要以人才培养方案中科研创新训练模块的宣传为主,鼓励他们在从一年期下学期起参与到高年级学生的科研创新训练项目中来;对二、三年级的本科生,鼓励和引导其申报、参与校级、省级的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也可以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对大四学生,以完成较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设计)为科研创新训练的主要要求。
(二)优化配置师资力量,实行导师制。
地方本科院校受地域、经济等制约和限制,在院系、专业、师资的规模和质量上参差不齐,尤其是在教师的科研水准方面,地方本科院校还存在较大不足。
因此,为使尽可能多的学生获得均等的科研方法训练,地方院校需要优化配置师资力量,整合学校的教师队伍,发挥校内外见实习基地优势,邀请和吸纳校外专家,组成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导师团队。
在师资配置上,可以以院校学术委员会为基础,吸收科研经验丰富、科研成果多的一线教师,组建导师队伍。同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术导师”,允许部分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通过导师制模式,让优秀师资力量承担起对专业学术基本科研方法、科研训练普及推广的职责和任务。
(三)重视科研创新能力与课堂教学有机统一,将科研创新训练日常化。
地方本科院校多是以教学为主的院校,要达到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的最大效果,最可行的办法是通过将课堂教学与科研能力有机统一的模式,推进这一模块的建设。
在具体操作上,可以打破以往单一的课程模块,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通识选修课,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把科研思想、科研方法融入课程教学中,向学生介绍科研发展趋势,并适当同学生讨论一些前沿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创新训练,逐步推进科研创新训练日常化。
(四)建立激励和评价机制,激发师生参与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的热情。
从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的开展情况来看,如何设计激励和评价机制,增强师生的参与动力,需要地方本科院校认真考虑。
从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训练的积极性看,地方院校可以对参与科研创新训练的学生予以一定的科研创新学分奖励,在奖学金评定中增加科研创新奖励模块,还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年一度的“科研创新之星”评选,充分发挥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双向杠杆作用。
对教师和院系而言,地方本科院校应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积极性,应将教师个人科研与参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纳入同一层面上加以考核。可以对在指导学生科研创新训练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指导老师和院系,给予一定的工作量补贴,对取得一定成绩的教师,在年终科研工作量认定中予以一定的认可。
(五)逐步拓宽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的覆盖范围。
从地方本科院校的实践看,由于其开展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的起步较晚,覆盖的学生数还很少。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只有1/3左右的同学在大学四年中接受了这一训练。
为此,地方本科院校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根据院校实际,逐步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进一步扩大科研创新训练受众范围,充分挖掘和引入社会资源,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接受这一锻炼的机会。
四、结语
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是一项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大学本科教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对地方院校而言有着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而大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地方本科院校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更多的研究和投入。
参考文献:
篇9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山东青年政治学院首批建设的五个本科专业之一,2014年2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被评为学校“首批校级重点建设专业(本科)。”2014年我们重新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了审定,确定了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政治素质高,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良好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能够胜任政府、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生的学习、就业能力现状,我们认为实践能力训练体系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两大个方面的原因:
1.践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专注于“服务地方”和“应用型”两大方面,“服务地方”侧重于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与地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类型、甚至企业文化需要密切先关,每个地方具有一定的地方经济和企业特点;“应用型”主要侧重于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要直接走入社会,进入工作单位,这与国内知名大学的学生毕业出路有所不同,知名大学毕业生选择继续进行学业及其他方面的深造的比例要更大一些,而作为地方性的本科院校,学生直接就业的比例在应届生中的比例较大。
2.新形势下提高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和就业竞争力的需要
人力资源管理是国内高校经管学院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主要内容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员工招聘、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方面,这些内容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工作联系非常紧密,因而其实践性非常突出。 [3]同时新形势下学生的就业压力日益突出,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和就业竞争力就成为首要问题。因此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教学环节构成中注重实践环节,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多采用新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培养适应社会的复合型和应用型管理人才 [1]。
二、实践能力训练体系的总体思路
在学生实践能力训练体系的设计过程中,我们重点围绕提高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和就业竞争力,突破了和延伸了教学大纲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学方面的设计,提炼出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三项目标、四种模式、五项锻炼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能力训练体系构建思路;
1.一个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确切的说以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为中心,分析和研究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及学生就业能力需求,根据需求设计训练项目,最终目的服务学生,锻炼学生、提升学生,从之前的被动的学到主动地做,实现学生发展和专业发展的双赢。
2.两个平台
课上平台围绕教学大纲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环节展开,课下平台围绕学生活动、人力资源管理协会专业活动、专业双导师制等形式和内容展开。
3.三项目标
根据社会需求,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按照专业六大职业核心能力(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培训开发、薪酬管理、绩效考核、员工关系管理)的要求,系统构建知识( Knowledge)――能力(Competence)――素养(Accomplishment)”KCA培养模式,实现学到知识、锻炼能力、提升素养的三大目标。
4.四种模式
构建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在整个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构建课堂实训、校内实验、场景实训、社会社会见习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的实训教学模式,较好地解决理论知识传授与应用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问题,实现专业教育和岗位工作的相互对接,把应用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结合起来。
5.五项锻炼
学习力: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沟通力:锻炼学生与人交往、团队合作、小组领导等方面的能力;
展现力:锻炼学生自我展现与表现力;
操作力:锻炼学生基本办公应用能力及专业工具应用能力;
创新力:锻炼学生突破自我、敢于尝试、推车出新的能力。
三、实践能力训练体系的内容
实践能力训练体系内容主要从课上(课堂内)与课下(课堂外)两个方面展开,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1.3.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能力锻炼体系构成图
1.课上训练
(1)课堂实训。通过各专业核心课程的课堂小组实现,由专业教师共同备课,在《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战略管理》、《人才招聘与素质测评》、《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等按照人力资源管理流程设置课堂实训模块与内容。
(2)专业模拟实验。从教学大纲的整体目标及要求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求,建立基于学生职业胜任培养的校内实验项目流程。《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验为验证性实验,《工作分析与组织设计》、《人员招聘与测评》、《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培训与开发》课程实验为设计性实验,《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训》、《ERP沙盘模拟》为综合创新性实验。各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在模块化、项目化实验系统和综合实训平台上融会贯通,有效提升了学生理论理解的深度、技能掌握的熟练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角度。
目前开设的正在应用的实验软件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测评实践教学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模拟教学平台”、“绩效管理关键技能实训软件”、“职位分析(素质模型)关键技能实训软件”、“薪酬管理关键技能实训软件”等教学软件。
(3)专业实习与见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认识实习一般安排在大一,让学生走进企业,近距离感受企业运作流程,对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特点、工作内容和能力要求有直观的认识和把握。生产实习在大三进行,安排学生进入工作现场,运用其所学知识,独立承担一部分岗位职责,完成简单的工作任务,巩固对专业理论的理解。毕业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参加工作前的一次实战练兵,需要学生在组织中实际占有一个岗位、独立完成本职工作并持续相对较长时间。
(4)校内场景实训。“模拟公司、模拟市场”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由学生以团队为单位组建模拟公司,以各模拟公司为基本框架构建学习领域,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网络状分布的教学平台。各模拟公司以项目为引导的个案教学为特征,将结合课程设置的实训项目与各模拟公司的个案相融合,这种实践教学体系具有现场教学与模拟创业教学特点,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KCA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2.课下训练
(1)素质拓展。在第一学年安排与专业技能相关的素质拓展项目,校内专业教师与校外素质培训机构共同开发素质拓展培训课程,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专业认知,另一方面锻炼学生基本的学习、沟通、团队建设、领导力等方面的素质和技能。
(2)创新创业活动。建立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工程与对应课程相关联的融通机制。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相应课程,打下知识基础,参与“人力资源管理综合知识技能大赛”、 全国大学生“用友新道杯”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科技英语大赛、人力资源管理沙盘大赛等竞赛活动,反映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调动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将竞赛作为一种衡量专业技能、检验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 [2]。
(3)专业技能训练。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组织的会务活动以及校企合作单位提供的机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的模拟训练与实际操作训练。
(4)职前心智训练。通过职前心理辅导、大学生就业指导、心理实验与测试等方式测试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倾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辅导与训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控力。
(5)导师指导活动。通过校内导师制的实施,由专业教师作为校内导师指导学生的各类学习活动和专业活动。导师对学生进行选课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处理好学习的质和量的关系,以利于学生形成个性发展的专业方向及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和教育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科技创新活动、文化创建活动、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学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6)实践教学基地活动。通过校企合作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实习、输送实习生和毕业生等形式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加强互动与合作,例如以山东民营企业为依托,按照民营企业的业务流程建立、开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企业的各种经营管理岗位人员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使培养出的学生能更好市场需求。 实行行业专家顾问(讲座)制。聘请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教授等来校讲座,使专业教师和学生及时了解行业发展最新动态和学术研究最新成果,开拓学生视野,准确把握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技能和方法。
四、实践能力训练的实施
1.实践能力训练的实施主体
实践能力训练体系涉及课上与课下多项内容,因此实施主体也涉及多方,同时为了实现训练体系的系统性和整体性,需要各实施方进行有效的整合。
课上训练内容主要通过任课教师和校内导师实现,课下训练主要通过人力资源你管理协会、教研室、二级学院及实践教学基地来进行组织。
2.实践能力训练的实施模式―学习地图的构建
针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能力训练体系施行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学习与成长的特点,遵循成人学习的理念和原理,因此我们根据从大一到大四学生不同时期的需求和特点制定了学习地图,在此将第一学年-第四学年实践训练的侧重点为:
第一学年:大学适应与学业规划:训练侧重点为让学生明确和认识大学的学习、生活、教育模式并对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自己的学业规划;主要通过入学教育、读书活动、讲座,拓展活动等实现;
第二学年:专业认知与团队协调。随着第二学年专业课程的深入,通过实践训练让学生对本专业加深认知度,同时锻炼学生的团队协调与合作的能力,主要通过课堂小组、团队汇报、企业认识实习等形式进行。
第三学年:职业引导与专业锻炼。针对部分学生开始确立考研或者就业的目标,针对不同划分进行不同的职业引导,同时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课程的深入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主要通过实验室软件模拟、场景模拟、寒暑假的企业实践实习等实现。
第四学年:自我塑造与职业胜任。大四学生开始进入毕业实习阶段,经过三年的专业学习,帮助学生进行总结、明确学生未来的职业目标,锻炼其职业胜任力,主要通过企业实践实习、就业引导、毕业实习等形式展开。
篇10
本文作者结合所在专业的特点,详细论述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必要性、实施途径和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探讨,将为我国食品工业发展培养实践创新型本科人才提供一种可供借鉴的教育教学模式。
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必要性
1.1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目前,本科教学过程中的科研培训是最为薄弱的环节,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不强,已成为影响和制约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1.2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可满足食品工业发展对实践创新人才的需求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食品工业的发展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和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然而,当前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还不能完全适应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积极探索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食品企业等合作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和实践教育基地,同时建设开放共享的大学生科研实践平台,指导学生开展各类创新创业训练,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以更好地满足食品工业发展对实践创新人才的需要。
1.3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实践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能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中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产品销售、工程设计方面工作,以及能在与食品科学与工程有关的部门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检验检疫、教育教学方面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因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对于所培养人才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过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可满足本专业对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2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途径
2.1 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创业训练项目或创业实践项目。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引导下,各省、学校都开始设立与之相关的基金项目,鼓励校内教师担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导师,并积极聘请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创业训练和实践,共同推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可为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提供载体,导师在项目设计、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环节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此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2 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学术竞赛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
各类科技学术竞赛也可作为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施的平台,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与食品相关的项目研究或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并最终以学术论文或科技发明制作的形式展现出来,可极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各类科技学术竞赛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其在推动高校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实践、发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高校和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2.3 通过指导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师都或多或少承担着各类科研项目,可为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平台。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能接触到最新的食品学科发展前沿和食品产业发展动向,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同时,还能深化学生对于专业的认知,培养学生对于专业的情感和热爱。此外,导师以其人格魅力和严谨踏实的科研作风感染学生,与学生共建良好的交流和科研氛围,对于拔尖本科人才留校读研从事可延续性研究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2.4 通过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实施科研导师制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探究真理,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提高综合能力、专业素质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科毕业论文水平的高低已成为检验人才培养水准的重要指标。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安排在大四阶段进行,由于学生处于考研、就业等压力下,很难安心完成任务,造成近年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水平较低[3]。通过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让部分学生在大三阶段就进入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导师也能在科研选题、资料收集、开题、科学研究、中期检查、论文撰写、答辩等各环节有充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可有效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3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时应注意的问题
3.1 加强本科教学科研平台建设,构建资源共享机制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首先依赖于本科教学科研平台的建设,需加强国家级、省级食品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专业课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同时依托与本地高新技术开发区、食品工业园区、大学科技园、科研院所和食品企业等的平台,建设校外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实习基地,以此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科研实践平台。此外,还需发挥本校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打破学院与专业间的界限,实现重点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等的资源共享机制,搭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平台。
3.2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科研实践能力,建立完善的导师选择机制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还依赖于教师业务水平和科研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应建设专门的教师发展培训中心,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应强化对教师实践经历的要求,建立教师定期到食品企业开展社会实践、挂职锻炼、科学研究,以及参加海外学习考察等的机制。利用校企合作和海外交流的平台,鼓励教师参与产业化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同时,应建立完善的科研导师选择机制,从师德、学术和实践创新水平等方面进行导师选拔,必要时可聘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创新人才作为校外导师,不断丰富师资队伍的结构和教师资源。
3.3 以培养实践创新人才为目标,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
在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应坚持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原则,在科研选题、项目申报、实验过程、数据处理与论文撰写等各个环节中,导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素养。同时,应该将本科生科研导师制与其他导师制区分开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需要将学生科研、社会实践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4 加强过程管理,建立健全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
在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应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如由学校组建管理委员会并制定各项细化的管理制度,在学生和科研导师的遴选、科学研究过程、安全保障等各个方面对本科生和导师进行监管,以进一步规范科研实践过程,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应建立合理的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评价体系,从专业实践、文献资料收集、科研项目申报、生产工艺研发、新产品开发、、专利申请、科研获奖、学位论文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更全面合理地衡量人才的培养质量。此外,还需完善优秀本科生科研导师的评选表彰制度,重点表彰在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
4 结语
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多层次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模式之一。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推动食品工业发展,满足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各类科技学术竞赛、导师的科研项目、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等都可作为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施的载体和平台。在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践过程中,需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导师的科研水平,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以培养实践创新人才为目标,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篇11
Discussion on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 Research Ability Training
LIU Liang, GE Ming, QIANG Jianfeng
(Medical School of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Jiangsu 226001)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scientific research has played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all medical colleges or hospitals throughout the whole country. However, there still exists big gap in the scientific strength among undergraduates between China and neighboring country Japan or European countries. According to some survey, most of respondent among most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 training level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toward undergraduates. Compared with the situation of the training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verseas, some suggestions and ideas will be discussed in the area of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oward undergraduate in China.
Key words 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 capac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development
近年来,科研在全国各大医学院校及各类医院工作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无论是院校的排名还是个人各项工作的评比也越来越看重科研水平,国家每年投入大量的经费鼓励科研项目的申报,各类奖项的评比也遍地开花,可是我们也看到,一些学术造假、论文剽窃的负面新闻屡见不鲜。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某些人的急功近利,另外一方面也说明这些人缺乏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国医学领域的科研创新应从源头抓起,即从本科阶段就应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1 我国本科医学院校对本科学生进行科研培养的现状
当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第一学历(多指本科)毕业院校越来越看重,这从一方面也说明,本科毕业生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了重视,国内很多“211”及“985”的重点高校对本科生的教学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研究生的培养。因此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尤其是本科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了一个高校的教学水平,也关系到一个高校的声誉。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大的一个途径就是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近几年,国内院各大院校逐步探索和建立起自己的本科生培养机制。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高校都提出了针对本科生的科研训练计划,比如“学生科技训练”(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RT)计划,“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 program, SRTP)等,①这些计划深受本科学生欢迎,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然而,医学类院校,无论是独立的医科大学,还是综合性大学中的医学院,却鲜有提出此类科研训练计划。
为了调查目前本科医学院校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我们对在江苏省21家及浙江省2家医院实习的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300名学生(包括南通大学学生250名及省内其他院校的学生50名)和南通大学基础及临床共70名教师发放了调查问卷。在所调查的300名学生中,只有2人感到非常满意,3人感到满意,一般的163人,132感到不满意和很不满意。在所调查的70名教师中,认为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方面感到满意的只有1人。详见表1。可见,大部分师生对目前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均不认可。
篇12
在国家、省、校院三级的科研训练体系中,院系是大学生科研训练工作的最直接管理者,因此院系在开展和实施科研训练的工作模式将直接影响到科研训练的成效和质量。我们将通过分析院系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共性的问题,进行总结探讨,并提出思考和建议,以此促进大学生科研训练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有效发挥科研训练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2、项目过程管理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
现行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管理方式类似与科研课题管理,院系管理部门一般在立项申请、中期检查、结题答辩三个环节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项目进展和结果的考核,其中学校和院系两个层面在检查科研训练项目的实施状况的方式主要有递交中期检查表和项目实施记录本两种方式,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的方式并不能讲检查落到实处。另外,项目的考核也只注重项目的结果,缺乏对项目过程管理的有效监控。
另外,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前松后紧,甚至最后答辩前赶进度的状况。一般项目的研究时间为一年,如SRTP以及大多数“省创”、“国创”项目,这其中绝大多数的项目实际实施情况都比预期的计划滞后。这其中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因为大部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科研训练,很难对整个进程进行较好的把握。另外,院系作为项目的管理层面也存在管理不全面等问题。
二、完善本科生科研管理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针对以上本科生科研实践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从明确对象、制度设计、平台管理、过程监控、加强激励等方面入手解决。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必须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学生在参加科研训练项目中才能主动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1、应进一步明确大学生科研训练的目的,规范参与的对象
科学研究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单纯靠一个或者两个科研训练项目可能远远达不到提高学生研究能力的目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只是引导学生试着自主研究,为以后的科研研究提供一个入门级的训练。因此在项目的申请阶段,院系层面在宣传和鼓励学生参与时应明确参与的目的性,调整心态,定合理的期望值。另外,由于二年级本科生尚未开始专业课学习,知识储备不够,同期课程又比较多,难于系统开展工作,部分学生学业都存在困难,参加科研训练项目更心有余而力不足。
2、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实行激励制度
(1) 组织管理制度。我校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是与第二课堂的学分挂钩,这就让学生参加科研训练活动有了必修课的感觉,有不少学生就是为获得第二课堂学生才申请项目,这是目前造成部分学生重项目申请轻研究过程的重要原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拔尖的学生参加的项目过多,疲于应付各类科研训练项目和竞赛,同时期参加的项目重复叠加;而一般同学是为了学分走过场,这就要引发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还是面向部分学生的问题,即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是否有必要纳入第二课堂管理的问题。
(2)规范指导教师管理,激发教师积极性。校院两级管理机构有效的保障了大学生科研训练的顺利实施,但是对指导教师的规范管理不完善,部分指导老师在同一期指导多个项目,为提高质量,建议对指导教师也纳入院系的科研训练项目管理范围;另外,对优秀指导教师的激励机制不健全,口头上重视,落实上乏力,难以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这些都需要学校和院系层面的共同在制度上进行完善。
(3)经费管理制度。大学生科研训练活动经费来源于学校的专项活动资金,保障了科研训练活动的顺利开展,但是由于资助金额有限,尤其是SRTP项目,经费资助有限的情况下,对学生深入研究带来限制,不利于后期科研成果的推广。
(4)成果奖励以及科研项目与课程互通的激励制度。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科研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建议鼓励学生科研训练的灵活教学管理制度,如实行学生科研训练成果与相关课程考核接轨、学生科研训练成果与奖学金挂钩等激励措施。
3、加强过程管理,建立符合本科生科研活动特点的评价机制
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结果可以通过课题总结报告、、申请专利、学科竞赛取得好成绩表现,但是科研训练活动的意义最重要的是通过参加科研活动全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科生科研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是学校和院系搭建学习平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过程。因此,现阶段使用的以结果为导向的科研训练项目考核评价体系不能准确的反映学生学习实践的全过程,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的评价体系更应该侧重于过程评价。通过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建立一套系统的包括参与科研训练项目学生能力评价、科研实践能力评价、科研创新能力评价等方面的评价体系。
篇13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活动发展概况
美国是本科生科研活动开展最广泛的国家之一。从1969年麻省理工学院率先开展全校范围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y Program)起,到1998年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题为《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的调研报告,提出建立“基于研究的学习模式”、构建以探究为主的新生年、跨学科课程研究、创造性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等系列改革措施。该报告的发表标志着美国高校本科生科研活动进入了新的。
我国研究型大学凭借其在学科专业、科研基础、师资力量、项目经费等方面的优势,于20世纪90年代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展开了本科生科研活动。清华大学在机械、电子、结构、数学建模大奖赛等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基础上,1996年正式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简称SRT),并逐步把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训练纳入本科生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要求本科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科研能力训练的学分才能毕业。浙江大学于1998年开始每年组织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SRTP),累计共立项14627项,学生参与面已占同届学生的三分之二以上,构建了国家、省、校院三级本科生科研训练体系,学科竞赛层次从校到省和国家,并融入到国际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大舞台。
通过近15年的发展,我国高校的本科生科研活动蓬勃开展,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项目种类不断增加,层次不断丰富,项目内容注重学科交叉,参与主体由校内扩展到兄弟院校以及社会机构等等。本科生科研项目已成为研究型大学构建本科生实践教育教学新体系、培养和提高本科生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和创新人才质量的一项新举措。
本科生科研活动的迅速发展,对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管理与运行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应该全面深入地分析本科生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为目标,积极探索科学、规范、高效、持续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本科生科研活动种类的不断增加,学生参与面的不断扩大,目前的管理及运行机制已不能适应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多元化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开展课余化,缺乏整体层面的培养体系设计
目前我国的本科生科研活动主要还是纳入到第二课堂学分,因此本科生科研主要是作为一种课余活动进行管理,学生主要是凭着兴趣驱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开展科研活动。目前本科生科研的组织管理流程主要为:学校开展项目申报,学生联系指导老师并根据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或结合实际情况独立思考提出申请,专家评审后确定立项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有限指导下进行项目研究并结题。整个过程与专业培养课程体系存在脱节现象,往往一方面导致本科生的科研活动处于松散的自发状态,另一方面,使得他们在科学选题方面和问题研究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学科和专业性指导,从而导致本科生科研水平难以较快提高。
2.项目管理课题化,导致项目考核的结果导向
目前,我国高校把本科生科研当作一种课题研究进行管理还相当普遍,学校管理层一般在立项、中期检查、结题3个环节对学生进行科研进程与结果的考核,项目考核往往侧重于结果导向,缺乏有效的过程管理监控。但在研究过程中,如何加强对学生研究质量与教师指导质量的过程管理是容易忽视的环节:对学生而言,学生是否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科研活动,是否联系指导教师以及与教师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探讨等;对指导教师而言,教师怎样对学生进行指导以及学生获得指导的方式和时间;对管理层而言,如何预先精心设计通过学生科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等,这些环节往往缺乏明确的规定和规范,其结果容易导致本科生科研质量的失控,大大降低学习效果。
3.项目形式封闭化,缺少社会团体和企业单位的参与
从项目和经费的来源看,目前国内高校大多是自行解决,而国外高校则积极面向外部的社会团体和企业界开放。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本科生科研项目及资助来源于三方面:校内各研究领域提供的研究机会;加州大学系统所管理的国家实验室提供的研究机会;校外提供的机会,如NSF设立的全国性“本科生科研经验计划”以及一些私人基金会提供的研究资助等。这些校外资助是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有效补充。
从项目的参与主体看,国内高校的本科生科研参与主体主要是本校的学生,而国外高校在此方面则显示了较强的开放性。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本科生科研机会向其他大学的学生开放,其他大学也面向加州伯克利开放,特别是鼓励学生参与“暑期研究计划”。科研活动的校际交流有助于学生取长补短,开阔眼界。
从科研组织管理机构看,目前国内高校的本科生科研管理机构尚局限于校内,而美国高校除了学校内部的管理机构外,还得到全国性民间组织如本科生科研理事会(CUR)和全国本科生科研大会(NCUR)的积极支持。这些民间组织从组织本科生科研项目、寻求资金支持、为美国政府和高校提供总结材料等方面不断发挥应有的作用。 转贴于
三、完善本科生科研管理机制的对策思考
针对以上本科生科研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的主要思路应该从制度设计、平台建设、过程管理、加强激励等方面入手,整体构建由动力机制、运行和保障机制、评价机制等组成的大学生科研管理与运行体系,真正体现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兴趣驱动、自主立项、重在过程”的原则。
1.加强系统设计,整体构建基于多元主体需求的本科生科研活动动力机制
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开展需要有学生、教师以及社会团体与企事业单位的广泛参与。如何建立适应多元主体需求的大学生科研活动动力机制,推动大学生科研活动健康有序发展,是新形势下高校本科生科研管理的新课题。
学生的积极参与是科研活动广泛开展的基础。学校通过修订和完善相关系列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动态跟踪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需求变化,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可供选择的大学生科研活动项目和资源,推进大学生科研项目的课程化,注重学生的主体选择性,引导并组织学生在兴趣驱动下积极参与各类科研活动。
教师的全程指导是科研活动有效开展的关键。由于本科生一般不具备独立研究的能力和经验,从近年部分研究型大学的实践来看,指导教师在项目选题、团队组织、科研活动中的方向引导和知识解析等众多决定实施成效的因素中最为重要,应该建立完善的激励教师尤其是高水平教师参与本科生科研指导的有效机制。
社会力量的逐步加入是科研活动向纵深发展的有效补充。我国高校传统的大学生科研活动主要以学校搭建平台、校内学生参与的模式出现,忽视了社会团体与企事业单位的积极参与,忽略了校际之间的科研活动交流,不利于本科生科研活动向纵深发展。学校管理层应该积极调研各类社会力量的需求与特点,创造条件吸引各类社会力量逐步加入到这项活动中来,构建合作共赢的科研活动资源整合模式。
2.深入探索实践,努力搭建适应本科生科研活动开展的平台运行与保障机制
整合课程资源,开展课程教学融入科研素养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发挥本科生科研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第二课堂作用的同时,应考虑设置一些体现“科学精神”为宗旨、注重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训练的课程,这种将科研能力培养与第一课堂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如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农业科学与自然资源学院农业交流专业开设了“农业交流产品开发”高峰体验课程,学生要进行产品设计、出售产品、制作图片、撰写评价、相互交流等各项学习要求,这种在课程体系内对学生实施全过程科研训练的做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本科生可以选择“指导下的小组研究”、“指导下的独立研究”、“田野研究”、“四年级论文”和“荣誉毕业生四年级论文”等研究性课程,该类课程占总学分要求的1/6以上。通过将本科生科研纳入第一课堂,教学与科研共同构成本科生教学的主要内容,能够有效促使学校和教师像课堂教学一样认真做好本科生科研的设计、引导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