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

篇1

1、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应当由县级行政主管部门实施

现实中,我国城市与村镇是不同的管理模式,村镇的工程建设并不能充分到位。村镇级机构没有专业的人员配备,同时在机构设置上,也很难实现对建筑工程的有效管理与监督。在往上一级,县级机构,用地、规划以及建筑等等专业管理部门职责都是划分开来的,他们相互制约,可以把建筑活动公开开展与进行,能够公开进行建设活动,有招标投标、质量安全监督等专业机构和人才,有能力开展监管,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

2、依法建设是解决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根本

要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以及安全首先要保证依法进行建设,无论是质量检查责任的追究还是事故的处理都要依法办理与进行,离不了法律的强大力量。法律不仅能够约束,还是一种震慑力,同时也是一种处理惩罚的手段。建筑工程必须要在各个环节明确责任人和义务,才能够确保依法管理与约束处置。

3、村镇建设工程根据投资主体的不同、使用功能的不同,质量安全监管应当区别对待

与别的建筑工程有区别,村镇建筑工程尤其特殊性,不管是投资方还是土地性质都有其自己的特点,很多审批过程并不完全与村镇工程建设实际相符,如果单纯直接将城市建筑管理的模式引用过来,是否可行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一些共用建筑,比如学校、商场等,这些商品性建筑工程能够按照城市管理办法或者法规进行约束与管理,但是对于农村私人用房的建筑,最好是要依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将建筑审批等程序做得更加简单快速;关系到建设秩序、质量安全的强制性法律法规,监管部门则必须严格执行。

4、县级行政主管部门如何规范村镇工程建设

4.1 公开建设流程、公示工程建设执行情况

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是一个连续的、公开的阶段,立项、征地、规划、审图、招标、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督、竣工验收、备案。 监督管理职责一般都是行政部门承担,首先要确保工程建设是按照标准的流程进行,有正常的审批手续等,手续齐备是进行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基础与保障。这些审批和标准流程必须是公开的,结果必须要经过公示。这样群众才能够了解行政工作的办事情况以及工作质量,同时能够对村镇建筑工程中相关的各个责任人以及机构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与制约。

4.2 按照规定实施监管

县级的工程建筑监督管理部门必须对建筑工程各个环节与要素进行管理与审核,包括对工程的设计、招投标阶段、相关人员资格、企业的资质、施工许可、过程监管、竣工备案等各个环节与部分进行有效的实时监督与管理。其中,工程建筑最基本的两个关键环节就是施工许可与竣工备案环节,这两项工作必须做好、到位。特别是对于关系到群众公共利益或者较大规模的建筑工程,在这两项工作中必须做到足够到位且严格。

4.3 行政主管部门必要时应当采取处罚手段

行政处罚是行政管理部门的主动行为,能够保证村镇工程建筑的正常开展与进行。建设工程监管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对违法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与行政处罚,形式涵盖罚款、降低资质、吊销人员执业资格等。 上述这些性质处理对村镇工程建设是一种震慑与约束,能够对违法违规的行为进行限制与管束。

5、县级监督机构如何开展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

一般情况下,村镇与县城有一段的地理距离,这种特殊的分布条件,限制着村镇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受到一定的现在,要做好监管工作,必须要改变管理方式与工作方法,才能够保证监管工作落到村镇建筑管理工作的实处。

5.1 根据工程涉及公共利益的程度,采用不同的监督模式

对工程进行监督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大众的公共利益,如村镇建筑中关系到公共利益的建筑工程,比如学校、医院,必须按照严格的质量安全标准进行施工建筑。这些房屋建筑都是建筑在农村建筑用地上,包括公共设施以及出售用房,都应该严格遵循规定进行有效的质量安全管理与监督。

如果农村居民自己在建筑用地上建筑房屋住宅,监督管理责任部门在建筑工艺与技术方面可以给予帮助与指导。对私有住房的质量与安全性也要进行严格的把关与控制,必须从设计图纸、施工单位资质和质量安全责任落实三个方面促进农村私建住房质量。

5.2 监督管理工作要落到实处,从建筑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直接的监督管理,直接管理与规范施工活动,保证建筑实体的整体质量得到保证和提高。

5.3 将工作手续进一步精简,保留和注重关键部分与环节,对工作进行随时抽查,保证工作质量,确保建筑质量与安全。

要积极做好手续精简工作,对关键环节进行把握,要结合工程建筑的具体情况,比如规模、结构特点等要制定科学科学的监督管理步骤与措施。监督检查过程中要最大限度的减少停止点。

5.4 要做好与其他相关部门协调工作,对建筑工程中违规违法行为进行有效的处理与处罚。

当前,村镇建筑投资方众多,还存在很多不是很符合规定法规的建设活动存在着,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举步维艰,很难真正在建筑过程中做好监督管理的主要工作。如果相关部门能够配合进行检查监督,就能够发挥监管部门的技术优势,便于进行有效管理与评估,在追究质量安全事故责任方面,应该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6、结束语

村镇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以及被社会普遍关注与重视,大家都认可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工程建筑原则与理念。 作为质量监管部门的个人和机构,必须在自己的行政管理工作中不断研究与探讨更多的思路与方法,以便保证村镇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更加行之有效的进行,同时不断完善质量安全监管制度与规章,建立合理科学的管理体制,确保村镇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性得到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本刊记者. 仇保兴对我国村镇建设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J]. 城市规划通讯. 2004(14)

篇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工作重要的内容,但当前我国村镇建设过程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严重拖慢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脚步,应该引起政府部门的警惕。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权责到位,加强管理,切实保护好当地生态环境,科学规划,促进村镇和谐可持续发展。

一、村镇规划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村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村镇发展对于农业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保证城乡一体化健康发展是当前我国城镇建设工作的重要目标。城镇规划广义上是指运用经济学、策划学、社会学、环境美学等学科方法,以城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中心,合理分配和利用人力、财力、信息等资源,制定一个满足广大人民需求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总体部署。狭义上指的是乡镇人民政府为了实现村镇的发展目标,结合村镇历史、自然条件及经济形势,按照国家相关的发展计划,为确定村镇的发展规模及方向,协调村镇各项建设而制定的发展规划及具体安排。总而言之,村镇规划是村镇发展建设的蓝图,也是村镇有序管理的准则。村镇规划建设,对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有重要作用。它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对于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十分重要。通过村镇规划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现代化,对于提高农民的道德、文化、科技水平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二、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现状

1、工程前期审批手续难控制

1.1村镇住房布局分散难管理

如果是在宅基地上建房,应当经过村委会的同意,乡(镇)人民政府初审后,由由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受理、审核,报县人民政府批准。由于农民房屋分布较分散,在规范办理申报审批手续有较大的难度。

1.2违章建房的处罚难度大

村镇建房中的违法用地问题屡禁不止,尤其是借城市的拆迁,进行违法抢建。在遭遇违法搭建或擅自加层等违章建房问题,其处理的难度较大。

2、农民自建房勘察设计现状

2.1缺乏正式设计施工图纸

许多村镇的建设工程不进行工程勘察,没有进行施工图纸审查,村镇房屋的尺寸和高度均由委托建设的个体工匠通常会凭借自身经验来施工,导致质量难以保证。

2.2内部结构实用率低

有些地区的村镇在正常情况下,每亩土地实际上仅能建房4间左右,如果是统建的村镇套房式住宅,按照人均面积为60m2来控制,同时以建多层村镇建筑来计算,每亩土地即可建7间房,而农民房屋在单位用地上的人口密度比套房住宅约少一倍,这样就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

2.3农民建房模仿性和从众性强

农民住宅基本上是采用单一的建筑形式,同一种房屋外立面式样和内部的功能布局,较少考虑房屋的功能性和独立性等内容,不去考虑实际需要。

3、农民自建房缺乏质量安全保证

3.1资金投入分散

乡镇机构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减免改革,致使乡镇一级村镇建设失去收费项目,村镇建设服务机构也失去了经费保障,无法开展规划建设服务等工作,加重了工程质量安全隐患。另外,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机制分散,各部门分块管理、分散投入,难以形成较强的资金投入引导机制。经济实力较弱的村镇,无法得到资金补助,致使村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发展滞后。

3.2施工材料质量问题

村镇建房的承包方式通常采用的是包工包料或包劳务工模式,对于房屋结构的用材,往往难以按照正常进场检验的程序进行,导致材料质量无法保障。建筑材料不能在源头上把握质量,从而影响了整体的施工质量。

4、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机制缺失

4.1管理机制的落后

村镇建设工程在管理方面,缺少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乡建设的协调发展。加之人员、监管、运行成本等因素限制,缺乏对村镇工程质量安全的指导服务和依法行政监管,管理工作处于弱势、散乱状态。

4.2管理人员素质低

村镇建设量大面广,项目分散,由于当前进行了机构改革、人员编制合并等措施,导致村镇的建设管理人才缺乏。加上村镇管理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偏低,缺乏质量安全知识,不懂得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对于施工现场无法提出指导性意见,因而难以监督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生产。

4.3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盲区

村镇的建设工程往往具有数量大、分散管理点多的特征,对于一些限额范围内的小型村镇建筑工程,其施工和管理缺乏统一制度与管理办法,需要依靠县级和以上的建设主管部门来监管,在人力资源和监管范围上都不现实,形成管理盲区。

三、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村镇规划建设管理要具有前瞻性

村镇规划建设部门管理人员,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邀请有规划设计资质的规划建筑设计单位,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带着前瞻性的眼光对当地的村庄、村镇进行总体规划布局。使当时的村庄、村镇规划布局既符合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又符合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利益,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性双重要求。

2、政府要加强引导,勿让群众误入歧途

各级政府组织部门要积极宣传引导农民提高工程质量观念,坚决劝阻群众使用一些不符合建材质量要求条件的劣质建材和不使用不具备建筑施工资质的建筑企业进行施工建设。从当前发生的建筑安全事故原因来看,目前村镇建设工程的安全事故主要原因均是因为使用了劣质的建筑材料或是施工单位为无证施工所致。所以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建筑行业行为规范,从开始的勘察选址到最后的竣工验收投入使用等环节,都要按照建筑安全相关管理条例进行强制性的监督、管理,最终确保整个村镇规划建设的各个环节万无一失。

3、严控制、强管理

对于各种建设类型的公共建筑,建设工程投资较大的或是建筑面积在一定标准以上的所有工程以及两层以上的自建居民楼等,按照规定都要按照建筑工程管理标准的相关法规法律进行严格控制,加强管理,让这一类建筑行为。避免出现因客观或主观原因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规模较大或建筑面积达到县级政府要求的大型、特大型建筑工程,在工程开工前,强化工程规范程序,要按照工程建设施工流程办好相关建筑手续,并在工程开工前将相关的建筑手续报到县级住建部门备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督促施工方做好施工前的报审报批报建工作。

4、抓质量、促安全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将村镇工程质量安全落实到个人,由专人负责,在出现问题时不推诿、不扯皮,以此形成责权利相互制约、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将村镇规划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问题的职责部门明确下来,确定监管体系和工作职责范围,将工程建设和工程质量联系起来,实行终身负责制。既无论在何时,只要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就要追究负责这一工程监管质量的责任人的责任。相关部门在工程开工前,就要将工程质量和直接责任人明确下来,坚决杜绝纸上谈兵情况的出现。政府的相关主管部门要根据规定不定时地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地抽查以及监督检查,对于各个施工单位都要严格进行监管。在检查中,要有重点、有步骤地对工程关键部位、关键环节和关键工序进行检查督导。

5、以财保质

在工程施工之前,监管单位要制定保证金担保制度。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求投标单位缴纳一定数额的工程质量保证金,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可靠。在施工单位承若的工程质量标准后,安全管理部门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跟踪的监督检查,确保施工单位承诺的工程质量能够真正达标。在工程竣工验收完成后,由质监部门确定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对于真正符合工程质量检验要求的,工程质量监管部门要无条件退还工程质量保证金,对于不符合工程质量检验要求的,工程质量监管部门坚决扣留预缴的工程质量保证金。

6、强化村镇规划管理干部的素质培养

为进一步强化村镇规划管理干部的素质培养,政府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不定期的举办各式各类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干部培训班,让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培训,努力提高现有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努力建立一支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队伍,为以后的美好乡村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结束语

村镇建设管理不仅是新时期的发展问题,更是改革问题,要想加快村镇建设管理步伐,务必要立足于改革、着眼于发展。在实际工作中,相关部门及人员应严格遵循既定原则,加强开展村镇建设管理工作,为村镇建设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快城乡一体化及农村城市化等进程。

参考文献

篇3

2 从单纯注重施工现场的质量与安全监管,转移到既注重施工现场又注重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的质量与安全监管

挖掘监管的深度随着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规划、设计、施工、维修等的划分越来越具体,使建设监管难度越来越大,发生的一些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充分说明只注重对施工现场的质量与安全监管,而忽视建设工程全过程监管是极其危险的。

所谓建设全过程,就是事前、事中、事后的整个过程,包括工程建设规划许可、设计审查、施工许可、工程监理、质量安全监督、竣工验收备案、产权登记等所有建设程序和步骤。

要规范工程参建各方质量行为,必须从源头抓起,从工程的招投标、施工许可、资质管理、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管。要督促建设单位依法履行职责,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合同约定,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和责任的原则,认真担负起质量与安全责任,切实把好质量安全关;要督促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做好质量与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健全工作,严格落实质量与安全保证体系,做到质量与安全管理机构和制度健全,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和规范,确保提供优质合格的建筑产品。笔者在从事建设工程项目监管工作时,严格遵照以上原则执行,项目得到了良好的质量与安全保障,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鼓励施工企业加大安全生产的科技投入,加强与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合作,研究、开发、推广一批安全适用、先进可靠的生产工艺、技术措施和装备,淘汰落后工艺,通过科技进步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保证能力和安全生产水平;要充分利用中介机构和社会力量做好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工作,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和社会监督的制约作用。同时,要严格把好工作竣工验收收关,从而把质量与安全的监管工作全面引向深入。

3 从单纯注重监管行为,转移到既注重监管行为又注重监管制度的创新,加大监管的力度

目前,建设工程监管通过采取日常巡查、随机抽查、告知性检查和强制介入检查等监管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不仅仅靠监管,更重要的是要靠一套好的制度来保证,努力建立质量与安全的长效机制,用制度引导,制度激励,制度约束,制度规范来保证质量与安全监管到位。

一是要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认真制定勘查、设计、施工企业质量与安全管理规范,把企业是否具有质量与安全保证能力作为市场准入的必备条件,在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规范和保障各方主体的权益

二是要逐步建立市场诚信机制。建立健全以道德为支撑、以产权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市场信用制度,形成建设工程市场信用体系。在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各方面责任主体的不良行为记录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完善建设工程市场责任主体信用档案,建立起建筑企业、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的信用档案,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企业质量和安全行为评价体系,对企业的质量和安全状况进行科学量化的评价,实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企业资质实行动态管理的目标;

三是要建立建设工程保险制度。工程保险就是用市场的手段来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的一项措施,通过工程保险的引入可以促进工程质量与安全水平的提高,降低质量安全风险,同时也促进建设工程市场的诚信建设。

4 建立定期培训制度

篇4

1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在建筑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1.1政府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缺乏准确的定位

在长期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大多只是完成现场检查、验收、评定等表面工作。部分工作人员认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是代表政府的监督执法机构,部分意见认为应该在中介组织范围中纳入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由于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性质非常模糊,降低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的工作效率。

1.2质量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工程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比较讲究原则性,使工作人员无法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质量安全标准不够健全,缺乏科学性、严谨性,无法真正实行在工程管理中。现行质量验收范围过广,现行质量验收规范编制原则过于看重结果,忽视实际的过程。政府指示要求符合工艺标准,但是企业无法制定合理的企业标准,过程控制缺乏真正的约束。

1.3市场行为不够规范化

由于市场不够规范,引发各种违法违规现象。部分建筑工程存在擅自施工的情况,尤其是各个偏远地区缺乏强大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甚至一些工程无法按照相关的法律制定,履行正确的建设程序,导致政府无法监管质量安全,引发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建筑市场缺乏规范的管理程序,出现违法分包、减少安全经费投入、随意压缩工程等问题,增加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风险[1]。

2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有效措施

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对提高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具有重大意义,它直接关系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关系着国家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影响因素多种多样,需要采取各种有效的解决方法,转变管理方式,才能从源头上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质量。

2.1改变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模式

第一,拓展监管范围。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现在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质量安全行为过程中,应该全面监督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质量安全责任、施工企业人员质量安全责任履行情况等。第二,安全应用市场信誉杠杆管理。在改变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模式中,可建立诚信档案信息库[2],监督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质量安全行为,为企业资质升级、年检、招投标和承揽业务提供充分的依据。第三,全面落实质量、安全、监理。在管理过程中,全面整合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监理单位对施工安全进行科学控制,确保安全生产。

2.2采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风险防范对策

第一,完善工程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建设工程本体与周围建筑物面临各种风险,应该提前识别各种工程风险,建立风险评估制度,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深入分析涉及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建设单位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评估工程建设出现的质量安全重大风险,科学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等。第三,完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由工程建设的各个单位向保险公司投保“一揽子”的建设工程保险[3]。保险公司对风险评估结果实行费率浮动,将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的模式贯穿于整个建设工程过程中。第三,推广建设工程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工程应该积极参与各方与保险公司订立建设工程保险合同,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公司转移各种风险导致的经济损失。同时,通过引入费率浮动机制,全面落实营造主体对工程安全质量责任。

2.3提高制度机制建设水平

第一,完善监督管理工作目标责任制。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推广程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制度,在质量安全监管范围内真正纳入所有建设工程,实现覆盖性管理。同时,实行“差别化”管理[41,强化巡查抽查,重点监查与控制低资质企业、重大项目、技术复杂工程以及安全隐患比较多的施工现场。全面推行工程质量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针对建设工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各个环节,采取风险监控对策,健全应急处置机制。第二,健全动态监管机制。长期的在安全管理中,针对本地企业和从业人员,应该强化资质资格培训,实施动态化管理,提供合理科学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条件,保持整齐有序施工现场管理,整改资质资格证书,针对不达标情况,应该清出建筑市场。同时,实施质量安全业绩考核制度,对外埠企业和从业人员实施全面的监督与管理,大力推广质量安全业绩考核制度,及时清除业绩不良单位,及时向级主管部门反馈情况。

2.4优化教育培训、诚信体系

第一,健全教育培训制度。在长期的教育培训中,不断完善政府、部门、行业和企业教育培训方案,制定科学可行的教育培训考核办法,特别是需要加强对各级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坚持持证上岗原则[5]。落实政府支持政策,立足于实际的市场运行中,以企业作为中心,加强农民工培训力度,增强施工单位安全培训、岗前安全教育的规范性,真正做到在上岗之前先培训。第二,提高诚信体系建设水平。首先,健全建筑市场主体信息数据库,增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程度,定期公布工程履行法定制度具体情况,同时通报各种工程质量安全事故信息,及时制约工程质量不安全行为,使合法管理、信息共享真正形成一体。

3 结束语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涉及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对共同财产安全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要坚持质量标准优先、安全预防以及安全管理理念,采取多样化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模式,落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风险防范对策,健全与完善各项制度机制建设水平,从而优化优化教育培训、诚信体系,以增强安全管理的时效性,维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管平,吴纪宁.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建筑,2011,12(7):15-18.

[2]王恒玲.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之我见[J].中华建设,2013,10(4):110-111.

篇5

一、从单纯注重房屋建筑、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管,转移到注重建设领域所有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监管,拓展监管的广度。

当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只注重对房屋建筑、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管,未注重园区工程以及旧房拆除等其他方面的监管;只注重履行了建设手续的项目监管,忽视了因为各种原因未办理手续的项目监管。无人监管的项目易成为质量安全事故的高发区。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只要是在政府所管辖行政区域的工程项目,不管是办了手续还是没办手续的,都无一例外应依法纳入监管范围。要切实加强对所有在建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充实安全监管力度,加大日常巡查力度,主动出击,对那些监管的“盲区”和“空白地带”实施不同强度、不同深度的监管。而且越是规避监管的项目越要重点监管、重点查处。真正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管体系,建立起覆盖全行业、全城乡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二、从单纯注重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监管,转移到既注重施工现场又注重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开掘监管的深度。

建设全过程,就是事前、事中、事后的整个过程,包括工程建设规划许可、设计审查、施工许可、工程监理、质量安全监督、竣工验收备案等所有建设程序和步骤。

要规范工程参建各方质量行为,从源头抓起,从工程的招投标、施工许可、资质管理、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管。要督促建设单位依法履行职责,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合同约定,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和责任的原则,认真担负起质量安全责任,切实把好质量安全关;要督促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做好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健全工作,严格落实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做到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和制度健全,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和规范,确保提供优质合格的建筑产品。

鼓励施工企业加大安全生产的科技投入,推广使用安全适用、先进可靠的生产工艺、技术措施和装备,淘汰落后工艺,通过科技进步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保证能力和安全生产水平;要充分利用中介机构和社会力量做好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和社会监督的制约作用。同时,要严格把好工程竣工验收关,从而把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全面引向深入。

三、从单纯注重监管行为,转移到既注重监管行为又注重监管制度的创新,加大监管的力度。

目前,建设工程监管通过采取日常巡查、随机抽查、告知性检查和强制性介入检查等监管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不仅仅靠监管,更重要的是要靠一套好的制度来保证,努力建立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用制度引导,制度激励,制度约束,制度规范来保证质量安全监管到位。

一是要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认真制定勘查、设计、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规范,把企业是否具有质量安全保证能力作为市场准入的必备条件,在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规范和保障各方主体的权益。

篇6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城镇化不断深入也有效带动了我国建设工程事业的发展,而后者工作的不断完善也为前者提供了基本保障,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然而,随着建筑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随着其规模不断扩大以及技术难度的不断增加,工程质量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刺激社会公众的神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在现有条件下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对保障民生安全,维护社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建设工程安全管理

不同于其他产品的生产,建筑工程生产由于位置固定、建筑结构复杂、产品多样化、施工作业非标准化以及动态性特点,决定了其安全管理问题呈现复杂多变的特点[1]。此外,项目部与公司相分离、多个建设主体共存以及建筑单位目标导向的安全管理都会对建设工程安全问题造成比较大影响。在目前建设工程施工实践中,为有效保障项目质量施工安全,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监督注册,由质量监督站审核登记表中的相关内容,确认可行后方能施工,在一定程度上排除安全隐患;建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建设、施工及监理等各环节的工作管理,安全管理工作做到环环紧扣、滴水不漏;图纸会审及材料把关,确保图纸设计符合施工实践需求,对于建筑材料也应该使用现代检测技术确保质量达标;施工管理,在做好上述准备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具体施工环节的操作实践进行监督,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

二、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从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实践看,对于其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存在如下一些不足:

1、安全监督保障不力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保障,主要是从宏观政策的角度加以控制和实现的,主要表现在:1)法律法规政策,在安全卫生管理领域,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在建筑工程工程领域,《建筑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对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规范作用[2],但是随着建筑工程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其存在缺陷和问题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体系不健全、可操作性差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存在交叉、重复和漏项问题,需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进行逐步完善。同时,政府在相关工作管理中,重事故处理而轻过程防范,导致很难为建筑工程提供安全保障。

2、企业安全管理薄弱

从企业管理层面看,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突破解决,如技术安全问题,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一些诸如卢浦大桥、奥运场馆等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项目工程也给企业施工带来了严峻挑战[3],如果后者不能做到与时俱进的革新发展,也很难有效保障项目质量安全。此外,很多企业安全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依然依赖于管理层的综合素质,未能从体系建设和技术培训的角度加以规范调整,特别是缺少对具体施工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保障措施的培训,使很多工作流于形式,未能有效付诸实践。

3、违法惩罚效率低下

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中,由于地方保护以及人情关系的影响,很多建筑工程的信用档案和信息记录与实际信息管理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在对社会公布相关问题时也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查证、认定和公布程序的不规范也使得对相关施工项目及施工企业的信用评价很难做到科学规范。此外,即使曝光了一些违法问题,对相关管理单位和人员的处罚也未能做到客观公正,违法成本较低,没有起到有效的震慑规范作用。

三、完善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建议

1、完善监管法律制度

需要从国家宏观管理的角度加以规范,结合建筑施工生产实践,由相关专业机构组织调研论证,针对《建筑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在工程建设实践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不足提出修正意见,并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实践进行不断完善和修正,使其具备更好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对于可操作性,应切实听取了解现场施工人员的意见想法,对相关观点看法进行综合整理,做好去伪存真,去粗存精,使相关保障措施切实落实到实处。

2、强化安全管理意识

作为建成工程项目的实施者,企业需要要加强技术研发力度,加强对该领域内新工艺、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通过不断技术革新来为项目施工安全提供支持保障。在有效提供技术保障的基础上,施工企业更应梳理工作流程,强化贯彻安全管理意识。对于管理层,应将质量与效益放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甚至应突出质量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从整体宏观角度对项目质量安全隐患做到合理把握,并做好安全保障措施。对于操作实践层,应将相关安全意识落实至具体实践操作中,注重做好每一环节的细节工作。

3、加大违法惩罚成本

法律政策是前提,管理规范是指引,而惩罚措施则是最好的保障。规范检查工作流程,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针对违反《建筑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相关行为和相关安全事故,应从而处罚,通过加大处罚力度来增加相应的违法成本,对相关单位和人员的管理工作实践也能起到很好的震慑和规范作用。

结语

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建设工程事业的日益繁荣,随着建设工程数量以及技术难度的不断增加,其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文章在简要介绍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针对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不足提出一些改进建议,旨在有效促进相关工作的更好开展。

参考文献

篇7

2、工作目标。按照城乡统一、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加强对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管;逐步建立和完善村镇建设工程管理制度,消除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的盲区;建立乡镇建设服务机构,完善服务职能,搞好乡镇建设工程管理人员的质量安全培训,全面提高乡镇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

二、村镇工程分类管理与办理程序

1、分类管理。村镇范围内的公共建筑工程,居民自建两层(不含两层)以上,以及其他建设工程投资额在30万元以上或者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所有村镇建设工程(简称“限额以上工程”),严格按照《建筑法》、《招投标法》、《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由县建设局实施监督管理。

村镇范围内建设工程投资额30万元以下(不包括30万元)且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下(不包括300平方米)的市政基础设施、生产性建筑和村庄建设规划区内的农民自建两层(含两层)以下住宅的建设活动(简称“限额以下工程”),根据《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河北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河北省村镇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及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加强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划手续报县建设局审批后,交由各乡镇政府管理。

2、办理程序。限额以上工程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办理;限额以下工程要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办理规划选址意见书,建制镇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还应办理县建设局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限额以下工程由投资者向乡镇工程管理机构申请报建手续,乡镇工程管理机构负责审批、跟踪管理、竣工验收。村镇范围内所有加层的扩建工程必须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并由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承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超越权限审批建设项目或者擅自简化基本建设程序。

篇8

1.前言

建设工程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中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商品,建设项目中的工程质量、工程造价、工程安全等问题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复杂。在三者之间,其存在较大的关联性,三者间相互制约的因素非常多,造价是质量、安全能够得到保证的前提,而安全又是质量保证的关键,工程竣工、使用都是由造价来具体实现。因此,建筑企业想要使其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就必须给予工程质量安全及工程造价等工作足够的重视,且明确出项目中三者的作用地位及关系。

2.造价管理在工程质量安全中的重要性

对工程造价进行严格的控制可以使工程质量得到相应的提升,确保建设工程安全进行。劣质工程会给人们的生活、生产、社会环境等带来较大的影响,且劣质工程还会使承包方及投资方的声誉受到影响。因此,在建设工程中,相关部门及人员一定要做好工程造价控制、质量控制、工程安全等工作,如果其中某个环节出现松懈都会给工程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进而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在建设工程中,工程造价是工程质量安全得到保证的基础条件,若没有充分的投入,就不会有达标的、合格的项目质量,进而就无法使工程安全得到确保[1]。如果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偷工减料,或者投资方的工程投资严重不足,都会导致建筑工程的质量大大降低,进而就会引发一些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名誉造成较大的影响[1]。另外,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是企业利润得以提升的关键所在;施工方及建设方必须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尤其是必须加强对设计变更等工作的管理。对设计变更来说,应尽量提前,因为越早进行变更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就会越小,否则就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对工程造价有影响的重大的设计变更,应采取先算帐再变更的方式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在所有的工程项目施工中,其资金运用都基本相同,有60%以上的资金均用在现场施工的材料购买上,因为对施工材料消耗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使工程造价得到相应的降低,合理的对施工材料进行控制可以降低浪费施工材料现场的产生,进而才可以使建筑资金得到有效的节约,最终才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利益。造价水平在建设工程中对工程质量安全有直接的影响,其是工程质量、工程安全能够得到确保的前提。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工程造价进行规范的管理,且应合理的对工程投资进行确定,处理好工程质量安全和造价间的实际关系,并坚持经济和技术有机结合的施工原则,既要使工程质量得到充分保证,使工程安全性能得到确保,又要有效的、合理的、科学的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管理,进而才可以使企业的工程投资效益实现最大化,使其工程质量得到提升、工程造价得以降低[2]。

3.分析建设工程中质量安全与造价的关系

3.1 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对建筑工程进行设计时,选择一个优秀的、能力强的设计单位能够使工程造价得到相应的降低,且优秀的工程设计方案能够使工程成本得到降低、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控制、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只有设计出高水准的工程方案才可以节省工程项目中的投资,降低工程项目的整体造价。设计队伍不仅要具备各种优秀、高水平的设计分析能力,而且需要合理的对安全系数选用进行设计,确保不会有超标设计的现象发生。这样就可以防止工程投资不断加大,避免对人力、财力、物力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还可以使工程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素质高、设计经验比较丰富的设计团队,能够有效防止设计工作中出现差、漏补、错现象,降低施工技术的变更[3]。同时,优秀的、能力强的设计人员知识面比较宽,对设计材料、设备进行选择及所采用的设计标准都非常规范,这样就能够降低建设工程的整体造价、施工成本。由优秀设计人员所设计出的施工方案,可以为现场制作构件、施工机械化及专业化提供一定的有利条件。从而可以节约大量的原材料,使工期得到相应的缩短,减少工程造价。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时,应该对价值工程进行充分的利用,充分研究设计功能;设计人员与相关部门、业主进行沟通,并在充分对建筑寿命、成本、维护、运营等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后对方案进行相应的筛选,选出取好的工程设计方案,这样才可以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的同时大大降低工程造价[4]

3.2 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分析

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时,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工程招标来选取素质较高的工程施工团队。对于一个高素质的工程施工队伍而言,其管理必须严密、工人的素质及技术一定要好、功能必须齐全。施工企业只有具备能力较强的队伍,才可以使工程施工工作顺利的进行,且素质、能力好的施工企业可以使施工质量安全得到保证,才可以使建筑工程造价得到降低。为减少工程造价并确保工程质量,施工阶段应做好以下的工作:首先必须做好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所有不安全隐患都必须消除,应将防止发生人身伤亡等工作放在最重要的工作位置,且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设备、安全工具、安全制度一定要齐全,必须把安全设施全部落实到位、设施一定要合格,让现场所有施工人员都来了解、掌握清楚防范措施,并认真执行。然后,应重视工期价值;由于工期变更会导致劳动量也随着产生改变、遭受环境因素及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工期拖延会导致工程的造价不断提升。所以,必须将施工进度合理编制好,并将工作责任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进而才可以保证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质按量的完成[5]。只有在质量得到保证的同时使工程的工期缩短才会降低工程成本,才能达到减少工程造价的主要目的。此外,投资部门安排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相关材料、设备、图纸规格、型号,应严把材料进货关,避免发生材料、设备价格变化现象。同时还必须严格对设计变更、工程量增加、工序变更签证等工作进行把关、认真负责,进而才可以保证工程质量,使工程质量安全达到具体的规定,有效降低建设工程造价。

4.结束语

开展建设项目的过程中,只有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控制,才可以使工程的质量安全得到保证,且只有树立科学、合理、正确的工程造价、工程质量、工程安全等观念,才可以使工程达到优质优价的同时,使工程质量不断增强,进而提升投资效益。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的同时,还必须确保工程的质量,只有使工程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证才能使工程造价得到真正的降低,进而才可以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篇9

如何提高现场的安全施工管理水平,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建设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开展工作的首要问题。下面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1.1重视安全

安全工作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有人在工作就存着安全问题。它不分地表还是坑下,不分大单位还是小单位。也就是说安全工作的普遍性要求领导心中要时刻装着安全。要把安全工作当成份内之事,给予高度重视。领导的重视着重体现在:责任,把安全问题纳入议事日程:意识,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敏感;落实,发现问题就要紧抓不放;督查,要经常亲临现场检查安全;引导,要善于用典型来抓安全,从正反两方面来加以引导、启发。从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来看,领导不重视或重视不够或作风漂浮的单位,事故发生的频率总要高些。反之,领导重视了,就能起到一个表率作用,就能带动职工重视安全,把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1.2落实到位

事故的发生尽管有许多不同的客观原因,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在现场的安全措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走马观花看现场,拿着记录抓落实,因此,要反复强调:抓落实要在基层、在现场、在作业面、在职工群众中。这是抓安全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只有狠抓落实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1.3提高职工素质

这是一个与现场作业人员相关的命题,领导者的素质在此关联不大。许多事故的发生,与一线职工的自身素质不高有着密切关系。一线职工素质好,往往就可以避免很多事故的发生。反之,本可以避免的事故也就发生了。如:未到时间回头跑,导致事故的发生就是典型的事例。这是操作人员自身素质问题。他的素质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强,就不会发生问题。对此,安全部门要加强培训,提高一线职工的安全素质,规范操作。

1.4强化职工意识

一个企业的安全工作能否做好,首先要看全体职工有没有较强的意识。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安全意识与事故的发生是成反比的。安全意识强事故发生就少,否则,就多。这也就是说提高一线职工的安全意识是抓好安全工作的主要内容。因此,抓基层打基础,抓纪律反违章,抓现场除隐患,是实现安全生产的百年大计,是减少伤亡的根本措施。比如前面提到的看回头炮导致事故发生一例,是素质问题又是安全意识问题。如果职工的安全意识强,他在回头跑时,想一想,如果跑突然响了怎么办?那他也就不会看回头跑了。

1.5加强考核

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挽救、爱护职工,避免事故发生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手段。事先考核如交纳安全风险抵押金,目的是为了增强安全意识。个人的安全是与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这样可以由他律变为自律,能有效地减少事故的发生。事后考核如召开事故分析会,违反那一条就要严肃处理,毫不含糊。同时,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引起职工的高度重视。要引以为戒,从中吸取教训,把个别事故变为搞好安全生产的宝贵财富。

1.6主动管理

管理是企业的永恒主题。同样,安全也是企业的永恒主题,对于安全的管理也存在着主动管理与被动管理的问题,两种管理在安全上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主动管理就是严格管理,就是真抓实干,从身边的点滴小事抓起,不放过每一个可疑的环节,堵塞了事故的源头,也就避免了事故的发生。被动管理就是应付管理,给上级领导看的。形式上轰轰烈烈,实际上蜻蜓点水,没有触及到实质问题,结果是自食苦果。

1.7营造安全氛围

有关部门做过统计,得出结论是:氛围与事故成反比。从历年来的实践经验看,抓安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静悄悄,一种是轰烈烈。静悄悄的是动员全体职工群众来参与。从安全生产周到安全生产月到“百日无事故竞赛”的全面展开,这几个时段均是事故发生高峰期。针对这几个不同时期的共同特点一一安全事故高发期,有必要展开声势浩大的全民抓安全活动,营造出“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真正形成一种强大的群众舆论监督氛围。这种良好的氛围对各单位重视安全、抓好安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8做好预防工作,事前控制为主

安全和生产是一对与生俱来的矛盾,不可避免也不可回避,要正确对待。要在组织生产的同时组织抓安全。但在现实中,抓安全又存在着两种抓法:一种是事前抓,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抓;一种是事故发生后、手忙脚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抓。两种抓法结果大相径庭。任何事故的发生,事前都有征兆,发现了苗头要及时整改。因此,我们一定要对工程建设项目做好危险点辩识分析工作,并切实落实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安全时刻处于“在控和可控”状态。学会在事前抓安全,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发生。

2.质量管理

2.1样板管理

样板是一种标准楷模,建筑工程的样板在施工中能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样板要体现设计要求,达到指定的质量等级,把抽象的设计要求和繁复的质量标准、规范、规程等具体化、实物化,使全体施工人员,尤其是操作工人看得见、摸得着,便于对照。因而,推行样板管理是保证和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的有力措施,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样板管理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必须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①体现设计意图。满足设计要求是做好样板的前提。

②选用合格的材料。合格的建材是“样板”质量的根本保证,“样板”选用的材料,不仅要材性合格,而且还要注意规格、色泽及形体完整洁净等要求,尤其是装饰材料。

③选择合适的技术工人施工,这是样板成败的关键。在一般情况下选用技术水平中上的技术工人操作,这样容易把样板做好,在面上推广时也容易做到。若用一般技术工人操作,做出的“样板”水平低,无推广价值;但是用技术水平上等的技术工人,虽能做出高水平的样板,但在面上推广困难,无现实意义。

④在施工前向操作者进行技术、质量交底。样板施工前向操作者进行详细的技术、质量交底,是做好样板的重要环节,其内容包括样板的名称、部位、使用的材料、技术、质量标准、操作要领等,务必使操作者做到情况明,要求清。

⑤组织质量专检人员评定质量等级。“样板”施工完毕后,现场施工项目部必须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样板”质量进行评定,一般在操作者自检合格后分别由项目部、项经部、公司质量科等有关质量员,项目经理或工程师鉴定通过,有些外饰面、油漆、装饰工程或由设计方或甲方指定的项目,应请设计方及甲方参加鉴定,特殊项目,还要聘请有关专业人员参加,样板一经鉴定通过,就应指导面上施工。

2.2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

2.2.1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作用与目的

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有力的质量监控能使工程质量做到防患于未然,能控制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有利于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

2.2.2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范围及重点

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监控的范围较广,从设计图纸、原材料到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被忽视,熟悉和掌握监控的范围及重点,有利于事前采取措施,使质量处于预控状态,在一般情况下质量监控的范围及重点为:

①学习及会审设计图纸是质量监控的首要环节

图纸是施工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认真阅读,了解设计意图,因为一个不符合设计的产品是没有什么质量可言的。然而,我们按图施工是建立在学习与会审的基础上,要把学习与会审结合起来。会审不是简单地审查图纸差错,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施工。在些场合下,虽然设计是符合规范的,但由于施工较困难,为保证施工质量,需对设计进行适当的优化,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规范的要求。

②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监控是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而要对它进行监控。不仅要检查进场实物,还要检查质保书,看它的型号、规格、性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等还要根据规定做复试。对易碎、易潮、易变形、易污染的物品,在运输、堆放、安装过程等环节亦要进行监控。

③抓分部、分项工程按规定规程施工是质量监控的主要环节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是单位工程质量的基础,因而质量监控工作应把它作为主要环节来抓。

在按图施工和使用合格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前提下,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抓规范、规程、规定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按工序进行控制,出现问题应立即纠正,把事故苗子消灭在施工过程中。监控应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交工前的产品保护,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监控目标。

④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是质量监控的重点

单位工程的关键部位与薄弱环节是根据工程对象和队伍素质决定的,如框架结构中的梁、柱是关键部位,混合结构中的砌体和预制楼板安装是个关键部位,在装饰工程中,如大面积水磨石地坪,外墙大面积贴面砖,或内墙大面积贴墙纸等都可作为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有二种含义,一是新技术、新工艺,因是第一次施工,质量无把握,因此要重点控制;二是易发生问题的部位,如轴线位移、钢筋位移、梁柱不归中、混凝土施工缝位置不正且有灰碴、砌体粘结率差、预制板轧缝,以及渗、漏、沙、壳、堵等质量通病。对关键部位、薄弱环节的重点控制,只要方法对头、措施得力,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3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手段

质量监控对施工现场来说一般有事前监控、施工中监控和分项完成的监控。如对设计图纸、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的监控,应在有关分项施工前进行,这样能更好地实现事先控制。

对于在施工中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则应重点加强过程中的监控,做到随时发现随时纠正,真正做到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有些分项工程虽然已经完成,但离整体交工尚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对产品若不注意保护,则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还应实行监控,直到交工为此,如地面面层、油漆、表糊等等,这些属于分项完成后的监控。

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手段,随着科学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完善,逐步走向系列化、科学化。然而当前我们应充分发挥传统的和现有技术、质量管理方法,把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达到监控目的。在实践中应抓好下列几项工作:

①技术复核

重点应放在定位、引测标高、轴线、各层标高、成品、半成品的选用等方面。

②隐蔽工程验收

是监控的主要手段,凡属隐蔽项目,必须进行全数监控,如地基验槽、桩基、钢筋、地下混凝土、地下砖墙、防水层、平顶吊筋、保温层、暗埋、管线、电缆、下水道等。隐蔽工程验收应按有关规程进行。

⑧材料试验

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除应检查出厂合格证外,尚须按规定抽样检验。砖可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其它一般材料检查出厂合格证。

④抽检

随机检查,它灵活,不受时间条件限制,容易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早,整改方便,提检频率也不受限制,是监控的一个有力手段。

⑤试水、通球检验

此项检验直接关系到使用功能,必须认真按规程操作严格把关。

⑥班组自检

班组自检是保证质量的根本,只有每个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认真自检,认真把关,质量才算有了扎实基础,因此要牢牢抓住,不应忽视。

⑦设置质量管理点

质量管理点可用于多种环节,如推广新技术、质量难点、薄弱环节,要求达到高质量的分项等等,在质量控制的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上设置质量管理点,采取事前控制,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时看来是个薄弱环节,但由于事前采取了措施,设置了质量管理点,问题就迎刃而解,因此,设置质量管理点是质量监控的一个有力手段。

2.3质量验评管理

2.3.1检查要细、面要广是正确评定质量的基础

在质量评定中检查要细致,覆盖面要广,这是作出正确评定的基础。“细”就是要逐项对照检查,不能抓一头丢一头,或是走马观花,不求深入:“面要广”就是不能见一当十,检查覆盖面要大。在班组操作时必须全数检查,质量部门检查时抽查面要大,不应低于评定办法的规定,否则评定的结果会缺乏代表性。例如在检查室内抹灰时,只查大间不查小间,只看大间阴阳角,不看小间管道后面阴阳角是否顺直:只查墙面平整,不查空鼓等是不细的表现;在多单元工房检查时,在一个单元的少数楼层检查几间内抹灰后就对整个工程的内墙抹灰评定质量等级,这样显然检查面不广,评定的质量等级就依据不足。

2.3.2抓住分项评定是做好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关键

篇10

要建立健全村镇建设管理机构,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辖区内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明确和强化工作职责,科学合理地核定人员编制。各乡镇人民政府(街办)应根据《市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实施办法》通安委办〕19号)相关要求,明确村镇建设工程安监机构,建立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责任制,落实专人做好事故信息的报告、跟踪、分析、统计、应急救援、事故信息举报投诉处理等工作。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的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实施业务指导。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落实村镇建设管理人员相应待遇。各地财政部门要对村镇建设质量和安全管理给予相应的经费保障。因经费和人员不到位,发生重大责任事故的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的责任。

三、加强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源头管理严格行政许可。

规范项目审批,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强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贯彻落实。严格工程设计、施工条件的审查,加强对施工许可的管理。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导并参与各县(市)区村镇规划中相关绿化、供水、排水、污水处理、抗震防灾等专项规划的评审工作,组织开展对各村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的村镇建设专项规划技术性审查工作。

除临时性建筑工程以及村(居)民自建住宅以外的各类新建、改(扩)建公共建筑、农民集中居住区等各类房屋建筑和基础设施工程,村镇范围内。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开展设计,开工前,应当持建设项目批准文件、村镇规划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批准证件、建设工程图纸向当地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开工申请。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设计、施工条件予以审查批准后,核发村镇工程建设许可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村镇工程建设许可证的发放与管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要加强对已按法定程序办理相关建设手续的工程项目实施监督管理。

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街办)负责村镇工程建设许可证的发放与管理工作,临时性建筑工程以及村(居)民自建住宅。并负责质量安全、竣工备案及建设档案收集管理等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街办)鼓励村(居)民自建住宅工程使用国家、省、市村镇住宅通用设计图纸。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照职能分工负责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工作。

四、抓好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长效管理加大监管力度。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抓好辖区内村镇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执法检查工作。

(一)对未依法取得审批手续的建工程。完善有关手续并确认无质量安全隐患后,方能复工。

(二)对依法审批的建房屋工程。凡存在重大质量安全隐患的依法责令立即停工整改。

(三)对已竣工投入使用的工程。并要求建设单位采取加固等措施,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质量安全鉴定,确认无质量安全问题后方可使用。

(四)加大对深基坑开挖、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和起重设备安装、拆卸等易引发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监管。重点抓好专项施工方案、企业资质、从业人员资格的监督检查。

篇11

1.2现场监理不合理,资质审核不严。在电力项目建设当中,监理人员不能有效履行监理责任,监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一些监理无证上岗,现场监理制度不够完善,现场监理的措施针对性不强,有关的检测仪器配置不够齐全,记录资料真实性比较差。并且一些电力参建企业的资质不够,还经常出现跨业签字及无证上岗等违规问题。

1.3电力建设质量的管控措施及过程控制不够合理。在电力项目的建设中,一些电力建设企业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等环节质量的管控措施不够合理,电力工程的实体质量并不合格,尤其是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检测以及防雷接地的施工工艺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同时,电力工程的质量控制过程也规范,一些管理资料缺失严重,数据失真,施工标准不完整,这些问题影响了电力工程的质量资料,无法真实地反映出电力质量管理中的问题。

2.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

2.1电力建设中面临的危险源较多,安全防护较弱。在电力项目的建设中,电力施工的现场环境及作业工种复杂多变,交叉作业频繁,不同的施工队伍会面临不同的危险源,尽管实施了统筹安排,但一些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还是让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增加。而电力施工企业因安全资金投入少,安全防护设备配备不完善,维护不到位等,也会增加电力施工安全隐患,若电力施工者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掉安全隐患,就可能给电力建设带来安全方面的问题。

2.2电力建设中职权不匹配,安全责任系统不完善。在电力建设中,电力安全管理工作比较复杂,较多单位存在联系,但在电力具体施工中,各部门职能及权力的匹配不足,给电力建设的整体管理带来了安全隐患,例如,审批机构对电力工程总体状况进行了掌握,但对安全管理并不负责,而安检机构对电力工程的工作仅停留在事故排查的表面,不能有效的实施安全管理,各部门间的职权协调工作不到位,对电力建设的质量管理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些电力工程施工过程,安全责任不能有效落实,安全责任系统的建设不够完善,如电力安全生产工作主要的负责人应该是首个的责任人,对安全施工进行总体负责,但实际工作中,安全责任是由副职从事的,而主要负责人无相关的责任。

2.3电力施工的人员素质有待提升。在电力项目建设中,施工人员多为劳务工及农民工,其施工水平及安全意识较弱,这给电力施工项目带来了安全隐患,而电力施工企业在安全施工培训方面的工作落实不到位,使得很多电力从业者缺乏风险概念,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较低,及时一些施工企业实施了培训工作,但因内容重复,形式单调,使得培训质量不高,施工人员素质及技能水平等均有待提升,这个电力工程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二、加强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控和安全管理的措施

1.加强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控的措施。

1.1加强电力建设的质量程序规范化,并完善质量监督的组织体系。在电力项目建设中,加强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监督,对于电力工程设计及验收等环节,要严格按有关规定实施,并切实落实质量监督的注册手续办理,以保证电力建设程序及质量管理程序的有序执行。当前很多质量监督的机构设立在电力企业中,监督机构并不完善,人员配置也不合理,难以有效执行质量监督的职能,为了有效执行质量监督工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电力建设质量的监督机构建立,并有效保障监督体系在财务经费、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等方面需求,有力开展电力质量的监督工作,以确保电力建设质量的管控能力。

1.2加强现场监理的规范性,并严把资质审核关。在电力现场监理中,为了有效监理电力施工,需要完善电力施工现场的监理制度,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电力现场监督措施,同时,合理配置电力监理人员,强化监理人员培训工作,加强检测仪器的配置,有效完善电力监理记录资料工作。对于资质审核不严及违规现象,应根据相关审核规定,严格审查参与电力建设的企业及人员工作的资质,严格把好资质审核关,避免无资质施工及无证上岗情况的出现,以确保电力建设质量。

1.3加强电力建设质量管控及过程控制的合理性。在电力项目建设中,应加强电力设计、检测、验收及施工等环节的质量管控,根据电力工程的施工标准、规程及规范等要求,对各环节进行严格质量管控。对于电力资料及数据,可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加强监督台账资料的完善。同时,有效明确电力建设质量监督的管理职责,并落实各个相关方的监管责任,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沟通及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有效形成电力建设监管的合力,提升电力工程质量的管控力度。

2.加强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措施。

2.1加强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机制的完善。在电力项目建设中,安全管理工作应放在首位,电力建设企业、施工企业及监理企业等应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与网络结构,电力施工企业加强电力安全施工组织的管理体制建设,对施工安全问题要及时提出,按相关规定设立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员,专职安全机构不能由兼职替代,强化分包资质的审查,电力主体工程不得分包,避免分包再分包问题的出现。对于电力施工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施工工序,要严格按施工技术方案实施,并加强现场检查管理,有效控制危险源。

2.2加强电力建设安全责任体系的完善,明确安全监督责任。在电力项目建设中,员工安全是首要的,为了更好地保证电力工程的安全性,需要加强安全责任体系的完善,对电力建设的安全责任进行明确,尤其是交叉作业间的责任明确,电力施工过程要统一规划、组织、管理及协调,切实做到水平、垂直及交叉保护,并根据安全检查的计划,有效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及防范,避免安全事故出现。

2.3加强电力施工人员素质的提升。为了确保电力建设项目的安全性,应该加强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增强其安全施工意识,这需要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让施工人员学习我国有关施工的法律法规、标准及专业知识等,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及安全管理的能力,从而有效保障其人身安全及电力施工安全。

篇12

1电力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

1.1工作环境的特殊性

电力建设的高空作业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通常情况下,必须做好临边作业、悬空操作等安全控制,最好防护设施的检查,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1.2施工机械技术的复杂性

施工机械技术是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控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对施工机械技术的常规性管理,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2电力工程质量建设安全控制措施

2.1建立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1)电力工程施工前必须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组织网络,检查施工企业提交的管理机构设置方案,建立健全安全施工组织管理网络体系。

(2)做好对分包企业的资质审查。主要包括:第一,加强对分包队伍的管理。第二,严格杜绝分包工程的再分包。第三,防止无资质的施工队伍参与工程。第四,要健全分包管理办法,避免以包代管、以罚代管现象的发生。

(3)建立电力工程质量和安全评价体系。健全电力工程建设安全评价体系,对所有施工系统等进行综合评价。从根源上对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严重程度进行把控,并根据安全评价体系选择最佳的安全防范控制措施,实现电力工程建设的科学化、系统化,结合电力工程建设事故的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使电力工程建设安全处于管控之中。

2.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

(1)电力工程施工首先要建立并完善相关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强化规范管理行为,以工程施工的质量验评标准为基础,确保施工质量、工艺水平都达到技术标准。

(2)做好应急预案的制定,最大化地降低安全事故所导致的损失,施工单位对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危险部位、危险环节、危险源等做好应急预案,并制定管控措施,将安全落实到具体的人和区域,确保全面提升应急能力。

(3)项目经理部在分析安全危险点的基础上,确定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状态评价内容,明确综合安全检查措施,不定期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三级安全网”是否落实责任到人,安全施工措施是否得以有效落实;施工机具使用是否得当或者是不合格的安全防护设施是否仍在使用。

2.3使用现代化管理软件提高管理效率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工作流技术,过去的电力企业模块化系统是把一个应用软件分成多个模块,每个模块通过相互之间的接口完成实际的任务。模块化系统很容易陷入系统大而全的弊端。现在的模块化系统通过将一个具体的工作分解成多个任务、角色,以达到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目的。其是按照某种预定义的规则传递信息或者是任务,对工作流过程及其组成活动定义和建模,将所得到的定义称为过程模型、过程模板、过程元数据或过程定义。第一,实现了运行控制功能。对使用工作流模型描述的业务过程进行初始化,将部门的实际业务过程转化为计算机可处理的工作流模型。模型的实例化阶段是完成人机交互和应用的执行,且每个管理过程都是工作流中的一个节点,这些节点是需要迭代执行的。在这种复杂的逻辑处理过程下,模块化工程极大地增加了工程管理的复杂度,每个过程都可以按照业务需要按特定顺序执行,系统展现了整个项目并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用户界面,数据库能提供丰富的统计报表、合同、票据模板打印功能等,以解决原系统存在的诸多问题。第二,提高电力系统的柔性灵活性,新系统采用图形化的方式灵活地修改相关的业务流程和业务规则。这样充分满足了电力安装工程现在和未来工作流程变化的需求。在业务流程进行的每个功能点上,按预先设定的流程分配相应的权限。该操作员只要以短信的方式通知,从而提高软件的直观性和易用性。

2.4强化质量安全管控监督

在电力工程施工开始前,施工技术人员要提升安全和质量管控意识,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针对安全教育制定有效的安全技术管控措施。根据电力工程建设的自身特点进行质量动态控制措施,实行高效的安全和质量监管是保证电力工程质量安全的关键手段。同时,让每一个工作人员提前做好预防措施,不断加大施工质量监管力度。首先,各施工单位一定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发现质量安全问题要进行详细分析,仔细检验和监管每个环节。其次,为了降低在施工中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一定要做好施工单位监督安全措施的实施工作,保证按照规章制度实行安全措施的执行,根据现场安全事项的监管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将安全生产的意识落实到每个施工企业和每个人的工作意识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结语

电力工程建设中,只有将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都融入电力工程建设中,才能保证电力工程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推进电力施工企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葛乃成,刘亨铭,张鉴燮,楼海英.电力建设施工安全方案浅析[J].华东电力,2011(11).

[2]孙本森,辛洪波,杨维龙.论电力企业施工建设中的安全质量管理[J].中国西部科技,2010(12).

篇13

电力建设工程是国家战略安全工程项目,事关国计民生,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非常高,一般情况下,电力建设的基础设施的施工人员,是不允许直接参与电力设备的安装环节的,这在确保电力设备的安装质量以及使用性能的同时,也将施工人员与电力设备的安装环节独立开来,增加了施工人员在施工进度的把握方面的工作难度。此外,社会上的各个领域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与日俱增,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电力工程的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基于此,加强对电力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的管理工作力度,已经上升为时代的要求了。

1.电力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总结与分析

1.1权责划分界限模糊

在所有的工程建设当中,每个部门都恪尽职守,分工合作,相互监督,相互促进,这是确保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的重要因素以及基础条件。然而,在部分的电力建设工程项目当中,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各个部门之间的权责划分界限非常模糊,这就直接导致了各个部门对电力建设工程缺乏高度的责任心,一旦电力建设工程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甚至是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各个部门之间往往会出现相互推诿责任的不良现象,这对于整个电力建设工程的安全性能而言,是一个巨大的管理方面的漏洞。

1.2施工的检验工作欠细致

及时并细致地对电力建设工程进行检验,发现其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加以解决,是确保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环节与手段。但是,由于施工检验理念的缺失,在电力建设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当中,部分的工作人员未能及时并细致地对工程的施工效果进行检验,如果上一道工序的质量检验工作不到位,就会给下一道工序留下非常严重的安全质量隐患,导致安全质量问题层层叠加,直至威胁到整个电力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以及使用性能。

1.3施工过程的管理力度不足

对电力建设工程的实际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与管理,包括施工技术、操作工序、所用原材料等方面的监督管理,有利于确保工程整体的性能合乎国家安全标准。然而,部分的电力建设工程的管理阶层,由于对施工过程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以至于监督管理的实施力度不足,放任部分职业道德较低的电力建设工程的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的过程当中,违反施工规定,脱离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偷工减料,甚至是使用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建筑材料,如强度不足的水泥、已经出现裂缝的钢筋等不合格的原材料,严重威胁到电力建设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性能。

1.4对设计图纸的审核工作不到位

在任何的建筑工程项目当中,设计图纸都是最为关键的,设计图纸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以及使用寿命,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如果设计图纸存在问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无论再高端的施工技术,或是再先进的管理方法都无济于事。当前,我国部分的电力建设工程在对设计图纸的审核方面,普遍存在着审核力度不足的问题,施工人员按照存在问题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对整个电力建设工程所造成的影响将会是毁灭性的。

1.5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偏低

电力建设工程所涉及的学科非常广泛,往往设计到比如建筑工程学、电力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并且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对施工人员,还是对管理人员都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而当前我国的电力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明显滞后于时代的发展,难以对工程的安全质量问题进行强有力的控制与管理,一般情况下,仅仅依靠经验对工程进行安全质量管理,这是远远不够的,一定程度上会对工程的整体质量安全造成隐患。

2.加强电力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具体举措

2.1明确各部门之间的权责

为了确保电力建设工程的整体安全质量,避免在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各个部门或是各个主要负责人出现相互推诿责任的不良现象,必须要对各个部门之间的权责进行明确,贯彻落实责任制,实行“专人专责”方案,一旦工程在其负责的范围之内出现质量问题,追究其责任。如此,可以敦促各个部门以及主要负责人加强对工程的管理力度,增强其责任心。

2.2落实施工检验工作

落实电力建设工程的施工检验工作,首先是要革新施工检验人员的工作理念,使其充分认识到施工检验工作的重要性;其次是要合理地设定检验的时间间隔,通常情况下,我们提倡的是两日一检,检验的时间间隔最长不允许超过四天;最后,规定必须要完全确认上一道工序不存在任何质量之后,下一道工序才允许进行施工作业,确保施工的每一道工序都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

2.3强化施工管理力度

强化施工管理力度,关键在于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各方面管理,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施工技术,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正确的工序进行施工,对施工材料的采购到储存,再到使用等环节都要雅阁进行监督管理,对于存在质量问题的原材料,坚决不能使用。此外,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对设计图纸的执行力度的监管,避免出现脱离图纸施工的不良现象,从根本上保证电力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

2.4对设计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核

设计图纸对电力建设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设计图纸存在问题,难免整个工程将会是先天不足,基于此,务必要对设计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其质量。在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核的实际工作过程当中,要安排多名专业人士共同审核,确保审核工作的公正性,直到完全确认设计图纸不存在任何问题的时候,才允许电力建设工程正式施工。

2.5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这方面的工作可以具体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开展对现有电力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活动,丰富其专业知识,提高其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养,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二是吸纳高素质专业管理人才,主要的对象可以是工程管理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等。只有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保证电力建设工程整体的质量。

3.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建设工程对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影响,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加强电力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的管理力度,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而有效的解决,提高电力建设工程的安全性能以及使用寿命,从而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谷林峰,赵青蓉. 电力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措施探讨[J]. 电源技术应用,2013,06:90.